资源简介
陕西省渭南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
数学(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
3.将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按照题号在答题纸上的答题区域内做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则
A.(1,2) B.[0,2] C.{0,1,2} D.{1,2}
2.设是虚数单位,则“x=-3”是“复数z=(x2+2x-3)+(x-1)i为纯数”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已知{an}为等差数列,若a1+a5+a9=8,则cos(a3+a7)的值为
A. B. C. D.
4.已知x与y之产间的几组数据如下表:
x
0
1
2
3
y
0
2
6
7
则y与x的线性回归方程=bx+a必过
A.(1,2) B.(2,6) C.() D.(3,7)
5.已知向量则函数是
A.偶函数 B.奇函数
C.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D.非奇非偶函数
6.设实数x,y满足,则点(x,y)在圆面x2+y2≤内部的概率
A. B. C. D.
7.某几何体的主视图与俯视图如图所示,左视图与主视图相同,且图中的四边形都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两条虚线互相垂直,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A. B.
C.6 D.4
8.按下列程序据图来计算:
如果输入的x=10,应该运算的次数为
A.3 B.4 C.5 D.6
9.已知双曲线的左焦点与抛物线的焦点相同,则此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6 B. C. D.
10.若函数满足,且时,,函数,则函数-g(x)在区间内的零点的个数为
A.6 B.7 C.8 D.9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0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5分,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的相应区域内)
11.函数的定义域为 。
12.从某中学随机抽取100名同学,将他们的身高(单位:厘米)数据绘制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若要从身高在三组内的学生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18人参加一项活动,则从身高在内的学生中选取的人数为 。
13.如图,是函数的图像的一段,O是坐标原点,P是图像,的最高点,M点坐标为(5,0),若·,则此函数的解析式为 。
14.观察下列不等式:
,,,,…,照此规律,第6个不等式为 。
15.(考生注意;请在下列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多答,则按所做第一题评卷计分)
A.(不等式选讲)不等式对于任意恒成立的实数a的集合为 。
B.(几何证明选讲)在圆内接△ABC中,AB=AC=,Q为圆上一点,AQ和BQ的延长线交于点P,且AQ:QP=1:2,则AP= 。
C.(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以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并在两种坐标系中取相同的长度单位,已知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它与曲线(为参数)相交于两点A和B,则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推理过程或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2分)
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
(Ⅰ)求cosB的值;
(Ⅱ)若·,求a和c的值。
17.(本小题满分12分)
某日用品按行业质量标准分成五个等级,等级系数X依次为1,2,3,4,5。现从一批日用品中随机抽取a件,对其等级系数进行统计分析,得到频率颁布表如下表所示:
等级
1
2
3
4
5
合计
频数
c
4
9
2
3
a
频率
0.1
b
0.45
0.1
0.15
1
(Ⅰ)求a,b,c的值;
(Ⅱ)在(Ⅰ)的条件下,从等级为4的2件日用品和等级为5的3件日用品中任取两件(假,定每件日用品被取出的可能性相同)写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并求这两件日用品的等级系数恰好相等的概率。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所示,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2的菱形,Q是棱PA上的动点。
(Ⅰ)若PB=PD,求证:BD⊥CQ;
(Ⅱ)在(Ⅰ)的条件下,若PA=PC,PB=3,∠ABC=60o,求四棱锥P-ABCD的体积。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在等差数列{an}中,a3+a6=-23,a2+a9=-29。
(Ⅰ)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Ⅱ)设数列{an+bn}是首项为1,公比为c的等比数列,求{bn}的前n项和Sn。
20.(本小题满分13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E到两点的距离之和为,设点E的轨迹为曲线C。
(Ⅰ)写出C的方程;
(Ⅱ)斜率为k的直线与曲线C交于P、Q两点,若以 段PQ为直径的圆经过坐标原点O,试求直线在y轴上截距的取值范围。
21.(本小题满分14分)
函数,过曲线上的点P(I,f(I)的切线方程为y=3x+1
(Ⅰ)若y=f(x)在x=-2时有极值,求f(x)的表达式;
(Ⅱ)在(Ⅰ)的条件下,求y=f(x)在[-3,1]上的最大值;
(Ⅲ)若函数y=f(x)在区间[-2,1]上单调递增,求实数b的取值范围。
陕西省渭南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
数学(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
3.将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按照题号在答题纸上的答题区域内做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集合A={x,B=,则=
A.{1} B.{0} C.{0,1} D.{-1,0,1}
2.在数列{an}中a1=2i(i为虚数单位),(1+i)an+1=(1-i)an(n)则a2013的值为
A.-2 B.-2i C.2i D.2
3.已知双曲线的右焦点与抛物线的焦点相同,则此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6 B. C. D.
4.已知x与y之产间的几组数据如下表:
x
0
1
3
4
y
1
4
6
9
则y与x的线性回归方程=bx+a必过
A.(1,3) B.(1,5,4) C.(2,5) D.(3,7)
5.某几何体的主视图与俯视图如图所示,左视图与主视图相同,且图中的四边形都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两条虚线互相垂直,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A. B.
C.6 D.4
6.函数在(0,2)上是增函数,函数f(x+2)是偶函数,则
A. B.
C. D.
7.执行右边程序据图,输出的结果是34,则①处应填入的条件是
A.k>4
B.k>3
C.k>2
D.k>5
8.若多项式,则
A.26 B.23
C.27 D.29
9.设x,y满足约束条件,则的取值范围是
A.[1,5] B.[2,6] C.[3,11] D.[3,10]
10.已知函数的零点均在区间内,则圆的面积的最小值是
A.4 B. C.9 D.以上都不正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0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区域上)
11.某高三学生希望报名参加某6所高校中的3所学校的自主招生考试,由于其中A、B两所学校的考试时间相同,因此,该学生不能同时报考这两所学校,则该学生不同的报名方法种数是 。(用数学作答)
12.观察下列等式:1×2=×1×2×3, 1×2+2×3=×2×3×4,
1×2+2×3+3×4=×3×4×5,……,照此规律,
计算1×2+2×3+……+n(n+1)= 。(n*)
13.已知正数a、b均不大于4,则a2-4b为非负数的概率为 。
14.给出下列命题
①“a=3”是“直线ax-2y-1=0与直线6x-4y+c=0平行”的充要条件;
②则
③函数的一条对称轴方程是;
④若且,则的最小值为9。
其中所有真命题的序号是 。
15.(考生注意;请在下列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多答,则按所做第一题评卷计分)
A.(不等式选讲)不等式对于任意恒成立的实数a的集合为 。
B.(几何证明选讲)在圆内接△ABC中,AB=AC=,Q为圆上一点,AQ和BC的延长线交于点P,且AQ:QP=1:2,则AP= 。
C.(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以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并在两种坐标系中取相同的长度单位,已知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它与曲线(为参数)相交于两点A和B,则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推理过程或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2分)
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
(Ⅰ)求cosB的值;
(Ⅱ)若·,求a和c。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
(Ⅰ)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Ⅱ)设数列{ bn -|an|}是首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求{bn}的前n项和Tn。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三棱柱ABC-A1B1C1的侧棱AA1⊥底面ABC,∠ACB=90o,E是棱CC1上动点F是AB中点,AC=1,BC=2,AA1=4。
(Ⅰ)当E是棱CC1中点时,求证:CF∥平面AEB1;
(Ⅱ)在棱CC1上是否存在点E,使得二面角A-EB1-B的余弦值是,若存在,求CE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9.(本小题满分12分)
某校要用三辆汽车从新区把教职工接到老校区,已知从新校区到老校区有两条公路,汽车走公路①堵车的概率为,不堵车的概率为;汽车走公路②堵车的概率为P,不堵车的概率为1-P,若甲、乙两辆汽车走公路①,丙汽车由于其他原因走公路②,且三辆车是否堵车相互之间没有影响。
(Ⅰ)若三辆汽车中恰有一辆汽车被堵的概率为,求走公路②堵车的概率;
(Ⅱ)在(Ⅰ)的条件下,求三辆汽车中被堵车辆的个数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20.(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椭圆的离心率,过焦点垂直于长袖的直线被椭圆截得的线段长为。
(Ⅰ)求椭圆C的方程;
(Ⅱ)斜率为k的直线l与椭圆C交于P、Q两点,若·=0(0为坐标原点),试求直线l在y轴上截距的取值范围。
21.(本小题满分14分)
设函数·
(Ⅰ)若函数f(x)在区间(2,4)上存在极值,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Ⅱ)若函数f(x)在上为增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Ⅲ)求证:当且时,。
陕西省渭南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
文科综合能力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用2B铅笔将正确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完成在答题纸上。
3.答第一部分前,将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按要求涂写在答题卡上。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40分)
本部分共35分,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某产业链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产业链的核心产业是 ( )
A.钢铁 B.汽车制造 C.汽车销售 D.机械
2.该核心产业进军我国时,最先转移到我国的生产环节是 ( )
A.研究 B.零部件生产 C.组装 D.设计
下面两幅图中,左图为我国某河流河道示意图,图中甲为一河心沙洲;右图为该沙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3~4题。
3.该河位于我国的( )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东南地区 D.西南地区
4.对于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心沙洲常发育在河流上游水流较快的地方
B.若该河段为自西向东流,则Q河道将慢慢变浅
C.若P河道为该河主航道,则该河段的流向为东北流向西南
D.若在河流上游修筑水坝,则河心沙洲面积增长速度减慢
年龄中位数指将全休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推到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在这个年龄值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下面表格示意2010年部分国家及世界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单位:岁)。读表完成下题:
国家
日本
巴西
瑞典
尼日利亚
中国
韩国
世界
平均年龄中位数
44.6
28.9
41.7
15.2
35.2
37.9
28.4
5.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
A.日本的老龄人口(>65岁)数量比中国的多
B.日本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中国高
C.表中各国,日本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D.中国人口平均年龄为35.2岁,属年轻型人口
读甲、乙两区域图,回答6~7题。
6.甲、乙两区域农业生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 )
A.甲地以乳畜业为主,乙地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
B.甲地以乳畜业为主,乙地东部以游牧业为主
C.甲地以商品谷物农业为主,乙地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
D.甲地以种植业为主,乙地以畜牧业为主
7.关于甲、乙两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影响甲区域中b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自然资源
B.甲区域比乙区域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发展速度快
C.甲区域约地震灾害比乙区域多
D.乙区域经济结构更为完整
下图中L表示洋流,M为晨昏线,a为最冷月等温线。完成8~9题
8.图中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盛行东南风
B.甲地此时地方时为19时
C.洋流L为向南流动的暖流
D.甲地植被类型为常绿硬叶林
9.图示月份中,下列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
A.北半球海、陆月均温为一年中最高
B.新加坡正午太阳高度大于海口
C.南半球夜渐长、昼渐短
D.北京日出时刻早于6点
读我国某地某月等温线图,回答10~12题。
10.图甲三条28℃等温线将图示地区划分为甲、乙、丙、丁四个区域,其中温度相对较高的区域是
A.丙、丁 B.甲、丙 C.乙、丁 D.甲、乙
11.图示区域有一重要的山脉。下列关于该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分水线走向大体与M侧附近28℃等温线一致
B.该山脉的山麓为落叶阔叶林
C.该山脉西侧为湖南省,东侧为浙江省
D.该山脉呈西北一东南走向
12.目前网络购物成为一种时尚,用户对网络购物依赖程度和信任程度进一步加深,人均网络购物消费支出持续增加。网络购物市场倍受青睐,是因为 ( )
①消费者能获得价格优惠,而且方便购物,节约购物时间
②经营者淡化利润,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③有利于商家降低经营成本、拓宽销售渠道、扩大销售量
④电子商务企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信用制度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某商品在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的价格走势如图所示,
对该图理解正确的是( )
①价格处于C点时,该商品的生产者可能会扩大生产规模
②价格处于D点时,该商品处于卖方市场
③价格从C点到D点,该商品的互补品需求量会减少
④价格从B点到C点,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会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实体经济是财富创造的真实源泉,是国家利益的坚实基础。当前经营效益好的实体企业都具有四种意识:质量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品牌意识。请你为这四种意识配上下面合适的经济学依据,其中对应正确的选项为 ( )
①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商品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在价格竞争中更具优势
③企业的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④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A.①④②③ B.①③②④ C.④①②③ D.①②④③
15.房价越高越要买,这就符合经济学中的“博傻理论”,即虽然人们已经完全清楚某物估价过高,但还是会购买它。这样似乎很傻,但是因为该物的价格仍在上涨,人们坚信一定会更大的傻瓜来接手,只要存在这样的大傻瓜,自己就将是赢家。这说明 ( )
①消费心理有时也能决定商品的价格 ②市场调节存在自身的不足和弊端
③市场经济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④国家必须加强宏观调控进行引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2013年3月3日、5日,全国“两会”相继在北京召开,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有关教育的诸多提案、议案中,学生减负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我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
①都是通过选举产生的
②都有权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监督政府工作
③都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④都要认真履行职责,调查研究,了解民意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7.和平建设时期政党最大危险是腐败,党的十八大把对反腐败的认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滋生腐败的根本原因是权力得不到有效监督和制约。从根本上规范权力运行,防治腐败,就必须 ( )
①加强党的立法权和制度建设 ②深入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③严格依法办事,全面推行信息公开 ④健全行政监督体系和问责制度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朝鲜不顾国际社会的劝阻和反对,毅然发射了光明星3号卫星,对此,日、韩、美等国表示强烈谴责,并要求采取进一步的制裁措施。中方则认为,朝鲜有和平利用外太空的权利,但必须遵守联合国安理会做出的相关规定,呼吁各方保持克制,冷静应对。对这一事件,我们的正确认识是 ( )
①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②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④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9.阿拉伯人有长衫、印度人有纱丽、日本人有和服、越南人有奥黛,中山装曾作为中国人一度推崇的常式礼服,离我们的生活虽然有点遥远,但其文化密码却在现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得以保存下来,比如人权思想、革命精神和民族复兴精神,它同时也承载着一种文化、一种礼仪、一份民族自尊和自豪感。这说明 ( )
①文化具有传承和民族性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④文化发展离不开物质载体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近来,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中国式过马路”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有专家认为,要破解“中国式过马路”不仅是一道社会管理题,还是一道公民文明素质题。这种说法坚持了 ( )
①普遍联系的观点 ②对立统一的观点
③辩证否定的观点 ④形面上学的观点
A.②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1.一位哲学家说,“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这一观点 ( )
①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是不可取和不现实的
②把物质生活条件和堆持德行的条件划上等号,是形面上学观点
③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需是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④夸大了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唯心主义观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22.高速路首次免费带来实惠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拥堵。有人认为应该取消免费,更有专家指出,高速路应该利用价格扛杆调控车流量,平时降低收费标准或者实行免费,假期反倒可以多收费。这样既可让利于民。又能缓解重大节假日的拥堵局面。这表明 ( )
①真理越辩越明,有用才是真理 ②真理总是在认识发展中不断被否定
③追求真理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 ④事物的矛盾具有普遍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23.改革始终是我国社会的主旋律,改革也始终是民众关注的焦点。对新时期的改革,“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也不要不改革的危机”几乎成了各个社会利益阶层的共识。形成这一“共识”的依据是 ( )
①上层建筑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
③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④辩证否定就是要创新社会发展规律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24.《说文解字》中提到“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由此可见,史者应该( )
A.辩证看待历史现实 B.客观记载历史事实
C.全面记载历史发展 D.公正评价历史事物
25.易中天的《帝国的终结》写道:“由邦国制度发展面来的帝国制度,曾使我们民族龙腾虎跃,在世界上独步一时;面城邦制度留下的政治遗产,则在千年之后大放光辉,并成为当今世界不同可阻挡之制度。”文中所言“帝国制度”“城邦制度”的主要特点分别是 ( )
A.君主专制 法制至上 B.中央集权 代议民主
C.宗法血缘 直接民主 D.中央集权 人民主权
26.对“情”和“趣”的提倡成为明代后期诗文理论突出的现象之一。汤曼祖说“世民为情,情生诗歌”;袁宏道说“世人难得者唯趣”,“入理愈深,然去趣愈远矣”,因此提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①与日益僵化的程朱理学的对抗 ②商业发展与市民阶层的扩大
③再现挑战正统,提倡个性的思想活跃局面 ④西方人文主义兴起并传入中国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
27.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打算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文明。在这一点上中国的领导者这时已准备超越纯军事范畴,广泛地将铁路、轮船航线、机械工厂和应用科学包括在内。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护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这一“自治”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本设想是荒谬的。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其荒谬是因为 ( )
A.儒家的至尊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B.西方文明与儒家文明处于根本对立,双方无法兼容
C.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
D.中国的西方化不彻底,无法真正推动中国进步
28.梁启超说:“以社会主义运动之立场而论,欲此主义之传播与实现,不能不以劳动阶级为运动主体。劳动阶级不存在之国家,欲社会主义之实现,有道无由。而劳动阶级之发生,恒必与资本阶级相缘。故必有资本阶级,然后有劳动阶级,有劳动阶级,然后社会主义运动有所凭籍……”“资本主义必非社会终极目的的明矣,不过借以为过渡。”这表明他 ( )
A.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
B.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的革命性
C.还没有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弊端
D.认为当时的中国还不具备实现社会主义的条件
29.著名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对“社会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 B.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传播
C.知识分子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增强 D.中下层平民生活、思想和习俗的改造
30.《1972年中美关系解冻原因论析》一文在论述“尽早结束同中国僵持20年之久的敌对状态,已经成为美国政府的一个刻不容缓的外交课题”时,下列言论可以作弄为依据的是( )
①“中国的潜力极大,任何敏感的外交政策都不能加以忽视或拒绝考虑。”
②“一个比较稳定的国际体系必须反映出中国巨大的实力和潜力。”
③“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④“考虑到将来,在我和苏联人进行对话时,我也可能需要在中国问题上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1.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说过:当英国进行了工业革命,法国进行了政治革命的时候,德国进行的是、也只能是思想革命。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
A.马、恩的判断体现了对德国革命的失望心情
B.不同类型的革命是由不同的民族性格决定的
C.三种类型的革命极大地塑造了近代西方文明
D.革命由经济、政治再到思想领域,符合唯物史观
32.有学者提出经济危机的“短周期”“长浪潮”的理论,如下表所示“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长浪潮”,对此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
A.世界经济发展基本百年一个周期
B.战争是世界经济涨落的主要动因
C.全球化趋势下经济危机周期延长
D.技术革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33.美国学者杰里·本特里在《新全球史》说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感发生了,……已经夺去了全球2000多万人的生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导致1918~1919年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病的蔓延。……从北极的小村庄、印度和美国拥挤的城市到欧洲的战场。”这表明( )
A.高效率的交通运输使得人口流动频繁
B.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C.一战是导致疾病传染的主要原因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加速疾病传播
34.2012年1月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布了美国新军事战略,高调宣称“战略东移”,霸权形象展现无余。历史上的霸权国家,从古代的罗马帝国,到19世纪的英国,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凭借军事力量,辅以行政手段和不平等贸易,直接劫掠其他国家和民族。当代美国与历史上的霸权国家不同主要本现在 ( )
A.依靠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获取最大的利益
B.凭借庞大的出口贸易获得最大利益
C.凭借强大的科技和军事力量获得最大利益
D.依靠掌控国际货币、金融、贸易体系获得最大利益
35.著名作家龙应台写道:“全球化跟国际化这样子排出倒海而来的时候,它对我们最在的挑战可能是,你到底找不找得到那一个铁轨跟铁轨街接的地方。也就是西方跟东方,现代跟传统,旧的跟新的,衔接的那个点。找到那个点之后。大概就可以在席卷而来的那个全球化的大浪里并头,找到自己真正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了。”这里,龙应台主张 ( )
A.全球化浪潮不可逆转 B.全球化要实现西方化
C.全球化前提是区域化 D.全球化要立足民族化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部分包括必考题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必考题(共135分)
36.(26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南海海域及周边国家示意图。
材料二:南海因其位于我国大陆的南方。亦称南中国海。
南海作为世界第三大陆缘海,幅员辽阔,拥有三百多
万平方千米的海域。在浩瀚的南海上,散布着大小200
多个岛屿礁滩,统称为南海诸岛。南海与南海诸岛地理
位置非常重要。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材料三:2012年7月24日,海南省在西沙群岛的永兴
岛设立三沙市,下辖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等岛屿及海域。
(1)永兴岛淡水资源缺乏,列出该岛获取淡水资源的三种可能方式及该岛的气候类型。(9分)
(2)近年来我国美的、格力、TCL等著名家电企业纷纷前往泰国投资建厂,试分析泰国吸引这些企业前往投资建厂的主要原因。(8分)
(3)南海逐步成为我国经济的“海上生命线”,简要分析其原因。(9分)
37.(20分)右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推断①和②之间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说明推断理由。(8分)
(2)说出甲乙两地之间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形成该特点的自然
原因。(6分)
(3)说出图示区域内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危害。(6分)
38.(28分)建设生态文明是党中央“十八大”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统计图表。
材料二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繁、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揭示表1和表2分别蕴含的经济信息及其内在联系。(4分)请结合以上的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国家不断加大环保投资力度的合理性和企业投资环保产业的可行性。(10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由“四位一体”提升为“五位一体”的唯物辩证法依据。(10分)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为我国政府如何更好地建设“美丽中国”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设。(4分)
39.(2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社会心态既是社会状态变迁的表达和展示,也是社会建构中的一个无法忽视的社会心理资源与条件。社会心态是社会状态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据调查,目前,影响我国公众社会心态的因素有住房、医疗、失业、教育、家庭收入等,尤其是城乡之间的待遇、不同地区行业之间的待遇以及社会保障和财富分配等社会现实,公众最缺乏公平和幸福感。
材料二 社会心态具有辐射性,渗透性,弥漫性的特点。社会心态是否健康,直接影响社会关系是否和谐,社会局势是否确定,进而影响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要构建和谐社会,没有和谐积极的社会心态是不可想象的。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合力打造。
(1)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重视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12分)
(2)请运用所这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社会各方如何合力打造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
(12分)
40.(25分)不同的史书呈现不同的世界,也体现了世界史观的发展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4世纪基督教神学家圣·奥古期丁关于历史的终极是“上帝之国”在人间实现的思想,支配着中古时代的西欧史学。基督教史学的世界,等于基督教传播所及的世界。这个世界以欧洲为主体,外于此者,按基督教教理,除了圣地巴勒斯坦,都是应受天谴的异教土壤,理应排斥在洒受神忍的这个世界之外。
材料二 司马迁的《史记》所记史事的地理范围被笼统地称为“天下”,东起朝鲜,西迄大夏、安息,几乎是亚欧大陆的一半,扩及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所知道的世界,历代史家大都继承了司马迁的传统,在撰写本国史的同时,虽然薄于“蛮夷”,但毕竟包括了同时代已知的世界。
——以上材料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材料三 《海国图志》六十卷,何所据?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四洲志》,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钩稽贯串,创榛辟莽,前驱先路。大都东南洋、西南洋增于原书者十之八,大小西洋、北洋、外大西洋增于原书者十之六。又图以经之,表以纬之,博参群议以发挥之。何以异于昔人海图之书?曰:彼皆以中土人谭(注:通“谈”)西洋,此则以西洋人谭西洋也。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序
材料四 19世纪和20世纪初叶是一个由西方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霸权的时代。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接着发生的殖民地革命很快就结束了这种霸权……我们渐渐不情愿地认识到,在今天这个世界上,传统的以西方为导向的历史观已不合时宜,且具有误导性。为了理解变化了的情况,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全球视角。尽管伴有种种精神求索的阵痛,但世界却完成了自己从旧到新的转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五 中国自1840年开始现代化进程以来,……中国的现代化之路不会一帆风顺。现在的问题是中国将如何通过深化改革,跨越……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现代化)的陷阱。
——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古代史书在认知世界方面存在的局限。(2分)
(2)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在对世界的认知视野上有何重大变化?结合中外历史发展进程,分析其变化原因。(5分)
(3)根据材料四指出西方史学家世界史观的发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析。(7分)
(4)综合上述材料,从世界史观的发展变化中,可以得出什么认识?(4分)
(5)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五中“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现代化)的陷阱”的含义。
(3分)面对这种形势,我国政府在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应对?(4分)
41.(12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货币是商品流通的重要媒介。货币的兴衰彰显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国家兴,货币兴;国家亡,货币亡”。
?? 在人类的经济画卷上,没有哪个细节能够与货币脱离瓜葛。黄金、白银、英镑、马克、美元、欧元、日元、人民币……在世界货币的舞台上,有无数个角色上演着沉与浮的故事。在“现代经济学之父”凯恩斯眼中,随着野蛮的痕迹、超主权货币――黄金的演出落下帷幕,英镑打着“日不落”的旗号称雄世界,人类历史上诞生了第一个主权性质的国际储备货币。然而,盛宴总会结束,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与一次经济大萧条,英镑黯淡退场了,美元以势不可当之势崛起。直到今天,我们的世界还是美元时代。
??????????????????? ――摘自宋泓均? 高强《货币变局: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
如果中国经济不出现致命的差错,人民币在未来世界经济与金融市场的格局中必将成为主导货币之一。未来世界金融市场的格局不出意外应该是多货币主导的格局,在这个格局中人民币与美元预计会成为两大货币,欧元、日元、印度卢比等由于不同原因,恐怕难以与人民币与美元相匹敌。即使断金融秩序创造出断的基准“世界货币”,人民币与美元也必将成为两大核心货币,但近期内民币应该继续执行资本项目封闭下的不可自由况换政策,且不应参与贸易保护主义下的贬值竞争。
——张宁《人民币——未来的世界货币?》
评析材料中关于世界货币主导格局变化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某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鲜明,史论结合)
选考题 (共25分)
地理部分:请考生在第42、43、44三道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前请写清所选题号。
42.(10分)【旅游地理】
丹霞山位于湘、赣、粤三省交界处的仁化县境内,距广东省韶关市45千米,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中国红石公园”。2010年8月2日,以广东丹霞山为首的“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申报成功,成为中国的第8项世界自然遗产。2010年“十一”黄金周丹霞山计接待游客31万人次,同比增长58%,旅游经济总收入8100万元,同比增长72%。
(1)简析丹霞山申遗成功的意义。(4分)
(2)阐述丹霞山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条件。(6分)
43.(10分)【自然灾害】
2012年2月20日央视《新闻1+1》播出《地面沉降,不能承受之重?!》,据悉我国发生地面沉降灾害的城市超过50个,最严重的是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和汾渭盆地。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造成地面沉降的人类活动。(6分)
(2)说出防治地面沉降可采取的措施。(4分)
44.(10分)【环境保护】
可吸入颗粒物PM10在空气环境中持续的时间很长,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影响都很大。右图示意我国某特大城市2012年PM10平均日变化。
(1)说出PM10日变化峰值出现的时间,并分析产生 的
人为原因。 (4分)
(2)列举减少PM10影响的主要措施。(6分)
历史部分:请在45、46、47三道题中任选一道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前请写清所选题号。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书同文”原本是孔子提出的文化理想。孔子的孙子子思作《中庸》,引述孔子的话说:“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当时主要是小篆和隶书。大约郑重的场合用小篆,一般的情况用隶书。
不过,所谓“书同文”,因秦王朝统治之短暂,并没有真正完成。“书同文”的事业在汉初继续进行,实际上到汉武帝时代才可以说逐步走向定型了。经过了这一转折,汉代的文字和先秦的文字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以致汉时的学者已经难以通晓先秦的文字。
???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1)据材料概括“书同文”的历史进程。(6分)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述“书同文”。(9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胡适指出:民十三以后,他(孙中山)改造的国民党成为一个簇新的社会重心……这四五年来,又渐渐失去做社会重心的资格了……我们如果平心估量这二十多年的盘账单,终不能不承认我们在这个民国时期确然有很大进步。
??傅斯年指出:“国民党今日之站得住者,不是他自身充分的有站得住的力量,乃是其他结合没有站得住的力量。”“今日之大难题,即在国民党自身弄得没有办法,而中国并没有任何政治力量可以取而代之。”
??蒋廷黻指出:“所谓中央政府的缺点,许多是因为他是中央,全国注目所在,一有错处,容易发现……实在中央政府大概说来要比地方政府高明。”
??? ——以上材料均选自1932年创刊的《独立评论》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材料中“失去做社会重心的资格了”及“这个民国时期确然有很大进步”的理由。(6分)
???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综合评述上述历史人物的态度。(9分)
4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郑官应(1842-1923,又名郑观应)的一生是与中国近代史相始终的,是旧中国的一个缩影。他认为要把中华民族从危亡中拯救出来,就必需承认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着一个三千来未有大变局,因此中国也需要变。他认定要与资本主义列强抗衡,就“不得不亟思控制,因变达权”。他呈给光绪的《盛世危言》的自序写道:“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摘编自汪熙《论郑官应》原载《历史研究》1982年第1期
材料二? 郑官应指出,那些西洋人恃以雄峙海外的科学技术是“积数百年研究之功始得,一旦贯通其学,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非偶然矣”。由此而提出组织力量译述西学,设学堂培养人才的建议。其次,他把西学分为天学、地学、人学三部分。所谓“人学”,既包括语言、文字,也包括一切政教、刑法、食货、制造、商贾、工技诸艺。由此得出的逻辑的结论,就是学习西学不仅是学习“长技”,而且要学习西方几乎所有的人文科学。郑官应说“欲强国先富国,欲富国先富民,而富民之道则不外以实业为总枢,欧美各国历史昭昭可考。”即要抵御外国的侵略就必须民富,而民富又必须国强来保护;要民富、国强则必须改革政治,削减君权,实行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君主立宪。他认为专制政体对外已丧失御侮的力量,对内也不具有保护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能力。
?? ——摘编自汪熙《论郑官应》原载《历史研究》1982年第1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郑官应对中国时局以及对西学的认识。(8分)
(2)郑官应的思想在当时很有代表性,简要说明这种思想出现的历史背景。(7分)
陕西渭南市2013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Ⅱ)
理 综 试 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II卷中第33~40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一律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S 32 Fe 56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组成细胞的各种分子都因物种不同而存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别
B.生物大分子都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葡萄糖和麦芽糖都具有还原性
D.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信息分子都是蛋白质
2.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某细胞合成了胰岛素意味着该细胞已发生了细胞分化
B.癌细胞的形成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细胞的衰老、凋亡和坏死都受基因的控制
D.人的造血干细胞和成熟红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能出现周期性变化
3.下列对有关图形所表达的生物学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可以表示将唾液淀粉酶溶液的pH由1.8调高至12的过程中该酶催化活性的变化
B.图乙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的有丝分裂,该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有两个染色体组
C.图丙表示效应B细胞参与细胞免疫,使靶细胞裂解
D.将幼小植株在适宜条件下横放,一段时间以后出现了图丁所示的生长现象,这与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有关
4.小麦幼苗发生基因突变异致叶绿体不能合成,从而会形成白化苗。现有一个小麦的绿色幼苗种群,经检测全为杂合子,让其自由传粉,统计后代绿色幼苗和白化苗的比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基因突变属于隐性突变
B.小麦白化苗的产生说明形成了新物种
C.后代中白化基因的频率会降低
D.杂合子自由传粉两代,F2中绿色幼苗:白化苗=8:1
5.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生物的部分代谢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能进行②或者④过程的生物肯定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B.能进行①或者③过程的生物肯定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C.各种生物都能通过过程②为自身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过程②和④肯定能在动物细胞内进行
6.下列关于生物学研究的技术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研究遗传物质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B.制作小生态瓶时,应定时向瓶内通气,保证生物的有氧呼吸
C.活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D.通过建立不同体积的琼脂块模型来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7.化学与环境保护、工业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PM2.5J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比胶体粒子小,因其比表面积大,故可吸附含有铅、镉、铬、钒、砷等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离子,入肺后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危害
B.富含氮、磷的生活污水不能排放到河中,也不能直接用于农田的灌溉
C.大力实施矿物燃料“脱硫、脱硝技术”,可以减少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
D.14C可用于文物的年代鉴定,14C和12C互为同位素
8.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44.8L NO与22.4L O2混合气体中分子总数等于3NA
B.Al2(SO4)3溶液中还可以大量存在Na+、K+、CO2—3、NO—3
C.将SO2通入Ca(ClO)2溶液中:Ca2++2ClO—+SO2+H2O=CaSO3+2HClO
D.2.3g金属钠与过量的氧气反应,无论加热与否转移电子数均为0.1NA
9.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聚氯乙烯、油脂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烃,煤经过分馏可制得焦炭、煤焦油等产品
C.淀粉、纤维素的组成都可以用(C6H10O5)n表示,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D.乙酸和乙醇可以生酯化反应,又都可以与钠发生置换反应
10.常温下,0.1mol/L氨水溶液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c(H+)=1×10-11mol/L
B.0.1mol/L氨水溶液与0.1mol/L H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
c(NH+4)+c(H+)=c(Cl—)+c(OH+)
C.0.1mol/L的氨水溶液与0.05mol/L 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
c(NH+4)+c(NH3)+c(NH3·H2O)=2c(SO2—4)
D.浓度均为0.1mol/L的NH3·H2O和NH4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若溶液呈碱性,则
11.有机物A和B,只由C、H、O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相同物质的量的A和B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相等,下列对A、B的判断肯定错误的是(n是不为零的正整数)
A.A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
B.A与B的分子组成相差n个“CO2”
C.A与B的分子组成相差n个“CH2”
D.A与B的分子组成相差n个“H2O”
12.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下列关于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装置①可用于乙醇与水的分离
B.装置②所示实验可比较硫、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C.装置③,关闭弹簧夹,向长颈漏斗中注水后,长颈漏斗内水面高度保持不变能说明装置不漏气
D.图④装置可用来称量一定质量的NaOH固体
13.已知:还原性HSO—3>I—,氧化性IO—3>I2。在含0.3mol 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KIO3溶液。加入KIO3和析出I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0~b间的反应可用如下离子方程式表示:
B.a点时消耗NaHSO3的物质的量为0.12mol
C.当溶液中I—与I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时,
加入的KIO3为0.18mol
D.b点时的还原产物可能是KI或NaI,b~c间
的还原产物是I2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20、21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其他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4.甲、乙两质点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路面运动,它们
的v – t图象如图所示。对这两质点在0~3s内运动的描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s时,甲、乙两质点相遇
B.t=2s时,甲、乙两质点相遇
C.甲质点的加速度比乙质点的加速度小
D.t=3s时,乙质点在甲质点的前面
15.如图所示,把一小球用细线拴住,细线的另一端固定在O点,现把小球拉起使悬线呈水平状态后,无初速度地释放小球。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悬线碰到钉子A,AO是整个线长的一半。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细线也不可伸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碰到钉子A后瞬间,悬线对小球的拉力是碰到钉子前的2倍
B.碰到钉子A后瞬间,小球的速度是碰到钉子前的2倍
C.碰到钉子A后瞬间,小球的加速度是碰到钉子前的2倍
D.碰到钉子A以后,小球继续做圆周运动,并恰好能到达圆的
最高点
16.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有位同学把压敏电阻与电源、电流表、定值电阻串联成一闭合电路,并把压敏电阻放在桌子上,
其上放一物块,整个装置放在可在竖直方向运动
的电梯中,如图甲所示。已知0~t1时间电梯静止
不动,电流表的示数为I0,现开动电梯,得到电
流表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关于t2~t3时间内物块
与电梯运动状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块处于失重状态,电梯向下做匀加速直线
运动
B.物块处于超重状态,电梯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物块仍旧平衡,电梯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块仍旧平衡,电梯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17.如图所示,两等量异号电荷分布在一长方体ABCD—A′B′C′D的两个顶点A和C′上,则关于两个顶点B、D′的电势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电势相等,电场强度相等
B.电势相等,电场强度不相等
C.电势不相等,电场强度不相等
D.电势不相等,电场强度相等
18.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输入交变电压,副线圈接有一电流表和阻值为100Ω的负载电阻R,测得电流表的示数为0.10A。由此可知该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A.100:1 B.10:1
C. D.
19.两颗人造地球卫星,都在圆形轨道上运行,它们的质量相等,若它们的动能之比Ek1:Ek2=1:4,则它们的周期之比T1:T2等于
A.8:1 B.1:8 C. D.
20.如图所示,M为一闭合金属轻环,给右侧线圈通以如下所说的哪几种电流时,将在环中产生图示方向的感应电流
A.电流自a流入,且逐渐减小
B.电流自a流入,且逐渐增大
C.电流自b流入,且逐渐增大
D.电流自b流入,且逐渐减小
21.如图所示,位于粗糙斜面上的小物块P受到一水平向右的推力F作用静止在斜面上,斜面也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保持F的方向不变,将其稍微增大后,发现斜面及小物块角未动,则关于小物块与斜面受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一定变大
B.斜面对小物块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C.斜面对小物块的支持力一定变大
D.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第II卷(必考129分+选考45分,共174分)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
22.(5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已提供了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纸带、拴有细线的小盘、天平及砝码、导线。
(1)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A.低压交流学生电源 B.刻度尺
C.钩码 D.弹簧秤
(2)实验中某同学在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多次给小盘中添加
砝码,并测出对应的加速度a,由此实验数据可画出a—F图线,图
线的AB段偏离直线,分析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A.未平衡小车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
B.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的倾角调的太大
C.小盘中放的砝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23.(10分)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来测量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图中V可视为理想电压表,其量程略大于电源的电动势。
(1)当图中的R是一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时,这位同学的操作是:将K1闭合,K2断开,记下电压表的示数U1;然后再将K1、K2都闭合,记下电压表的示数U2,这样得到电源的电动势
E= ,内阻r= 。
(2)这位同学后来觉得这种测量误差较大,于是将R换成一电阻箱,闭合K1、K2,多次改变并记录电阻箱的阻值得到的与电阻R对应的电压U,并作图象如图乙所示,则由图可计算出电源电动势E= V,内阻r= Ω。
24.(14分)粗糙水平面上AB两点间距s=75m,一质量m=10kg的物体受到水平方向成37°的斜向上的力F=100N作用,物体由静止开始经5s从A运动到B。
(1)求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如果仅要求使物体从A运动到B,力F并不需要一直作用,求使物体能从A运动到B,力F做功的最小值。
25.(18分)如图所示,在xOy坐标平面的第一象限内分布着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方向沿y轴负向,在此平面的第四象限分布着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现有一重力不计的带正电的粒子,以初速度v0,从M(0,1)点,沿+x方向射入电场,接着从p(2l,0)点进入磁场后由y轴上的Q点(图中未标出)射出,射出时速度方向与y轴垂直,求:
(1)带电粒子的比荷;
(2)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3)粒子从M点运动到Q点所用的时间t。
26.(11分)
下表为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及其相应原子半径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G在周期中的位置是 ;元素F所形成的常见单质的电子式为 。
(2)A、B、C、E的氢化物稳定性顺序是 。(用化学式回答)
(3)分子组成为ACH2的物质在水中会强烈水解,产生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气体和一种强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请写出B的单质的一种重要用途 ;工业上制取该单质的原理反应为
。
(5)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使铜和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
水化物的稀溶液反应,得到蓝色溶液和氢气。请在方框内绘
出该实验方案原理装置示意图
27.(16分)
随着大气污染的日趋严重,“节能减排”,减少全球温室气体
排放,研究NOx、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
要意义。
(1)右图是在101kPa,298k条件下1mol NO2和1mol CO
反应生成1mol CO2和1mol 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
已知:N2(g)+O2(g)=2NO(g)
△H=+179.5kJ/mol
2NO(g)+O2(g)+2NO2(g)
△H=-112.3kJ/mol
则在298k时,反应:= 。
(2)将0.20mol NO2和0.10molCO充入一个容积恒定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过程中部分物质的浓度变化状况如图所示。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容器内的压强不发生变化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
b.当向容器中加再充入0.20mol NO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
移动,K值增大
c.升高温度后,K值减小,NO2的转化率减小
d.向该容器内充入He气,反应物的体积减小,浓度增大,
所以反应反应速率增大
②计算产物NO2在0~2min时平均反应速率
v(NO2)= mol·L-1·min-1;
③第4min时改变的反应条件为 (填“升温”、“降温”);
④计算反应在第6min时的平衡常数K= 。若保持温度不变,此时再向容器中充入CO、NO各0.060mol,平衡将 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
(3)有学者想以如右图所示装置用原电池原理将SO2转化为
重要的化工原料。其负极的反应式为 ,当有0.25mol
SO2被吸收,则通过质子(H+)交换
膜的H+的物质的量为 。
(4)CO2在自然界循环时可与CaCO3反应,CaCO3是一种难
溶物质,其KSP=2.8×10-9mol2/L2。现将2×10-4mol/L的
Na2CO3溶液与一定浓
度的CaC12溶液等体积混合生成沉淀,计算应加入CaC1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 。
28.(16分)
I.铁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绿矾(FeSO4·7H2O)是治疗缺铁性贫血药品的重要成份。
(1)FeSO4溶液在空气中会因氧化变质产生红褐色沉淀,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实验室在配制FeSO4溶液时常加入 以防止其被氧化,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FeSO4溶液是否被氧化 。
(2)测定绿矾样品含量的实验步骤:
a. 称取5.7g样品,溶解,配成250mL溶液
b.量取25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
c.用硫酸酸化的0.01mol/L 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体积为40mL
根据以上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硫酸酸化的KMnO4滴定终点的标志是 。
②计算上述产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为 。
II.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6H2O]较硫酸亚铁不易被氧气氧化,常用于代替硫酸亚铁。
(3)硫酸亚铁不易被氧化的原因 。
(4)为检验分解产物的成份,设计如下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加热A中硫酸亚铁铵至分解完全。
①A中固体充分加热较长时间后,通入氮气,目的是 。
②装置B中BaC12溶液的作用是为了检验分解产物中是否有SO3气体生成,若含有该气体,观察到的观象为 。
③实验中,观察到C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则C中发生的反应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9.(9分)某研究小组用无色玻璃瓶进行植物栽培实验,连续48h测定瓶内CO2浓度及植物CO2吸收速率,得到如图所示曲线(整个过程呼吸作用强度恒定),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中植物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 个。3时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是 ,6时植物细胞内CO2的移动方向是 。
(2)图中植物利用CO2速率最大的时刻是 时,前24小时比后24小时的平均光照强度 。
(3)有同学设想将装置做如下运动,回答相关问题:
①若使用相同强度绿光进行实验,c点的位置将 (填“上移”、“下移”或“不变”),原因是 。
②若将无色玻璃瓶换成蓝色或红色的玻璃瓶,其余条件不变,在一天内植株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的量将 。
③若在12时将装置突然移到黑暗处,叶肉细胞内C3含量变化是 。
30.(14分)柴油树俗称麻疯树,是一种抗旱耐贫瘠的多用途速生树种。现有雌雄同株异花的二倍体柴油树(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2条),其种子榨出的油稍加提炼就可成为柴油。
(1)绘制柴油树的基因组图谱时需测定 条染色体。
(2)研究发现,柴油树产油的代谢途径如图,图中所示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这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是 。
②图示说明了基因可通过 ,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③若两株不能产油的纯合柴油树杂交,F1均能产油,则两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 。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F2中产油个体自交后代中符合生产要求的纯合体比例是 。
(3)现有不产油的植株甲(Aabb)和植株乙(aaBb),要在最短时间内获得能稳定遗传的产油植株,请完成下列与育种有关的问题。
①育种原理:
②根据题中所提供的实验材料,首先需要获得基因型为 的植株。在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得单倍体植株后,要用水仙素溶液处理 ,才能得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纯合体植株。
31.(8分)下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控模式图,请回答:
(1)在寒冷环境中,人体内激素C水平升高,
耗氧量将 。激素C分泌量增加的同
时 (激素)的分泌量也增加共同促
进机体的新陈代谢。
(2)某人体内产生的大量激素B受体的抗体,
从而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这类疾病在免疫学
上称为 病。临床上治疗该疾病,可采
用胸腺切除法,目的是抑制 发育成T细胞,不能产生淋巴因子,从而抑制
免疫的应答。
(3)下丘脑能通过传出神经直接调节甲状腺活动,此时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以
形式传导,神经一腺体接头处类似突触结构,神经递质通过 (方式)进入突触间隙,甲状腺及支配它的神经末梢共同组成了反射弧中的 。
32.(8分)图甲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E表示牧草一年固定的太阳能总量,E1、E2、E3分别表示流入牲畜、昆虫、鼠的能量,图乙表示能量流经鹰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从草原生态系统中主要获取第 营养级的能量。草原上的牧草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地与牧畜、昆虫、鼠等生物进行着信息交流,其作用在于 。
(2)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用图中字母表示)。
(3)调查发现了有耐旱性状的牧草新物种,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原因是在
的作用下导致牧草的 发生定向改变,最终与其它种类的牧草产生了 。
(4)图乙中A代表鹰摄入的能量,B代表鹰同化的能量,C代表 。C比B的能量少,原因是除图中所示外,还有一部分能量 。
(二)选考题(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上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模块]
(1)(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有选错的或不选的得零分)
A.由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以估算出该气体分子的大小
B.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越小,布朗运动应越明显
C.分子间的引力随分子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分子间的斥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D.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全部变成有用的功是可能的
E.气体对器壁的压强是由大量气体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不断碰撞器壁而产生的
(2)(9分)如图所示,一端封闭、粗细均匀的薄壁玻璃管开口向下竖直插在装有水银的水银槽内,管内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空气,水银槽的截面积上下相同,是玻璃管截面积的5倍。开始时管内空气长度为6cm,管内外水银而高度差为50cm,将玻璃管沿竖直方向缓慢上移(管口末离开槽中水银),使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变成60cm。(大气压相当于75cmHh)求:
①此时管内空气柱的长度;
②水银槽内水银面下降的高度。
34.[物理——选修3—4模块](15分)
(1)一列沿着x轴传播的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图甲中N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则此波沿x轴 方向传播(填“正向”或“负向”),波速为 m/s。在4s内,K质点的路程是 m。
(2)一直角棱镜的截面为如图所示的Rt△ABC,其顶角,AB边长为a,光屏PQ与AB平行,距棱镜有一定距离,现有一宽度等于AB的单色光垂直射向AB面,经棱镜折射后在光屏PQ上形成一宽度等于a的光带,求棱镜的折射率。
35.[物理——选修3—5模块](15分)
(1)(6分)氢原的能级如图所示,一大群处于第一激发态的氢原子吸收2.55eV能量后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能发出 种不同频率的光子,这些光子中能使截止频率为8.07×1014Hz的锌板发生光电效应的有 种。已知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
(2)(9分)如图所示,质量m1=0.3kg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车的右端紧靠在底部与车上部等高的光滑弧形固定轨道上,车长L=1.6m,现有质量m2=0.2kg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水平速度v0=5m/s从左端滑上小车,最后在车面上某处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物块与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取2。
求:
①小车与物块保持相对静止的速度;
②物块在小车和小车发生相对滑动的时间。
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
美国科学家理查德·海克和日本科学家根岸英一、伶木彰因在研发“有机合成中的钯催化的交叉偶联”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有机合成常用的钯/活性炭催化剂,长期使用催化剂会被杂质(如:铁、有机物等)污染而失去活性,成为废催化剂,需对其再生回收,一种由废催化剂制取氯化钯的工艺流程如下:
(1)甲酸还原氧化钯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钯在王水(浓硝酸与浓盐酸按体积比1:3)中转化为H2PdC14,硝酸被还原为N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钯精渣中钯的回收率高低主要取决于王水溶解的操作条件,已知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王水用量对钯回收率的影响如下图1—图3所示,则王水溶液钯精渣的适宜条件(温度、时间和王水用量)为 、 、 。
(4)加浓氨水时,钯转变为可溶性[Pd(NH3)4]2—。此时铁的存在形式是 (写化学式)
(5)700℃焙烧1的目的是: ;550℃焙烧2的目的是: 。
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决定物质性质的重要因素是物质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A和B为第三周期元素,其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如下表所示:
A通常显 价,A的电负性 B的电负性(填“>”、“<”或“=”)。
(2)紫外光的光子所具有的能量约为399kJ·mol-1。根据下表有关蛋白质分子中重要化学键的信息,说明人体长时间照射紫外光后皮肤易受伤害的原因: 。
(3)实验证明:KC1、MgO、CaO、TiN这4种晶体的结构与NaC1晶体结构相似(如右图所示),已知3种离子晶体的晶格能数据如下表:
则该4种离子晶体(不包括NaC1)熔点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其中MgO晶体中一个Mg2+周围和它最邻近且等距离的是Mg2+有 个。
(4)金属阳离子含未成对电子越多,则磁性越大,磁记
录性能越好。离子型氧化物V2O5和CrO2中,适合作录
音带磁粉原料的是 。
(5)某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其分子,
内不含有 (填序号)。
A.离子键 B.极性键 C.金属键
D.配位键 E.氢键 F.非极性键
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化学物A是分子式为C7H8O2的五元环状化合物,它具有四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其原子个数比为3:1:2:2它能发生如下转化:
根据以上信息,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合物A中官能团的名称 。
(2)写出化合物B、F的结构简式B F 。
(3)A→B的反应类型是 ,F→G的反应类型是 。
(4)①写出D与CH4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写出F→G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写出化合物A的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 。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②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③属于醇类化合物
39.[化学——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我国自古就开始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食品,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酿制果酒、果醋和腌制腐乳过程中,发酵的主要菌种分别是 、 、
。
(2)酿制果酒和果醋的最适温度 (填“不同”或“相同”),果酒进一步发酵能获得果醋,酒变醋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
(3)制作腐乳的卤汤中通常要加入适量料酒和食盐,其共同的目的是 。
(4)从野生酵母群中分离纯化酵母菌,可采用的接种方法是 ,可用
法对发酵用玻璃器皿进行灭菌。
40.[生物——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下图是转基因猕猴培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过程①用到的工具酶中能识别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是 ,过程②中常用 方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精卵。
(2)在体外培养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O2以维持细胞呼吸外,还需要提供CO2气体以维持
。
(3)图中过程⑦称为 ,为使代孕雌猴与供体雌猴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相同,此前需要对代孕雌猴作 处理。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不会发生 ,这为胚胎在受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
(4)若要同时获得多只与此转基因猕猴相同的小猴,可对早期胚胎进行 ,操作时选择发育到桑椹胚或囊胚期的胚胎进行。若选用囊胚期的胚胎,操作过程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 。
陕西渭南市2013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Ⅱ)
英 语 试 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题分三部分,第一、二部分为选择题,用2B铅笔将正确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第三部分为非选择,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完成在答题纸上。
3.答第一、二部分前,将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按要求涂写在答题卡上。
4.请考生在作答第6—10及61—65小题时,按下列方法涂卡:如选A、B、C、D则涂对应选项;选E涂AB,选F涂AC,选G涂AD。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四节, 满分55分)
第一节:语音知识(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usual A.noisy B.sugar C.sailor D.pleasure
2.blind A.police B.silent C.written D.physics
3.weather A.health B.breath C.north D.southern
4.nurse A.bury B.curious C.urgent D.hurricane
5.reality A.react B.create C.break D.theatre
第二节:情景对话(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根据对话情景和内容,从对话后所给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每一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选项中有两个为多余选项。
Marry: Tom, I’ve just moved to a new house.
Tom: 6
Marry: Thank you, And I’d like to buy a new television set.
Tom: 7
Marry: An LED TV set, of course. But I’m not sure about the size. Maybe we should buy a big one. If we buy a small one, we might have to change it in a few years’ time for a big one. 8
Tom: In my opinion, I don’t think it necessary to buy a very big one.
Marry: 9
Tom: Yes. As we know, your sitting room isn’t very big. If you put in a very big television set, it will be bad for your eves. Besides, a smaller TV set can also have clear pictures.
Marry: 10 I’ll think about it.
Tom: You’d better make a quick decision because the price may go up soon.
A.Wow, how I envy you!
B.What is your opinion?
C.What kind of television do you want to buy?
D.Mm, that’s quite true.
E.Why do you think so?
F.It there any reason?
G.Really? Comgratulations!
第三节 语法和词汇知识(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1.For us Senior Three students, believing that our hard work will can strengthen our confidence.
A.take off B.pay off C.keep off D.get off
12.Finally, the two brothers climbed up the last floor, .
A.hungrily and tired B.hungrily and tiredly
C.hungry and tired D.hungry and tiredly
13.--- Do you have ready for the graduation ceremony, Ted?
--- No, we still have to find a famous speaker.
A.everything B.something C.anything D.nothing
14.--- Mike, did you see Mr. Chapman in the office just now?
--- Yes, he and he looked a little bit nervous.
A.was interviewed B.was being interviewed
C.interviewed D.had been interviewed
15.The well – dressed lady was caught stealing in the fashion shop. Strangely enough, she have done such a thing.
A.would B.must C.should D.might
16.There were two boys in the lab, did the experiment successfully.
A.the clever of whom B.the cleverer of whom
C.the cleverer of them D.the more clever of them
17.Don’t give up regardless of difficulty and failure, you’ll never achieve your goals.
A.and B.but C.or D.so
18.---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afternoon?
--- I am going to the cinema with some friends. The film quite early, so we to the bookstore after that.
A.finished; are going B.finished; go
C.finishes; are going D.finishes; go
19.Mr. Green didn’t understand made his daughter so absent minded.
A.how that was B.what was it
C.why it was that D.what it was that
20. more energy to my study instead of being crazy about Internet games. I would be sitting in a comfortable office now.
A.If I devoted B.Had I devoted
C.Would I be devoted D.Should I be devoted
21.--- How long do you think it will be the bus arrives here?
--- No more than five minutes.
A.when B.before C.since D.after
22.--- I was told that you are fond of fishing, right?
--- . It’s the last thing I’d like to do in my spare time.
A.That’s all right B.Exactly C.Far from it D.Just for fun
23.Chen Guangbiao is reported billions of yuan to people in Taiwan the mainland so far.
A.to donate B.donating C.to have donated D.having donated
24. to the sunlight for too much time, you’ll get sunburnt.
A.Exposing B.Exposed C.Having exposed D.To be exposed
25.--- Are you going to take part in Peter’s wedding?
--- . I might have to work.
A.It depends B.That is all right C.Sounds great D.With pleasure
第二节 完型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涂黑。
My dad works for a food organization that travels to rural areas to offer food, medical assistance as well as entertainment.Recently I went with him to one of their working places.I was there simply to give people 26 ,hand them a flyer (单) send them on their way.It was not and tiring ,and I wasn’t having much 27 .Honestly, I didn’t really 28 ,and ended up doing it halfheartedly.
Then I saw two girls who had the same 29 I did, but were 30 and happy.They 31 to people who looked lost and asked them if they needed help, 32 waiting for people to find them.An elderly woman wobbled over(晃悠)to one while the other 33 a bad-smelling man with rags over his sickly body.I saw the first girl talking 34 to the old woman and then smile as she gave her a warming 35 .Meanwhile the second girl said,“Hello, sir.Is there something I can help you with today?” Sir? SIR!! She spoke to this man 36 he were important! It seemed 37 .Was I hearing her correctly? Why would she 38 a beggar from the street as though he was an officer in the army?
She showed sympathy. Because she 39 this man and wanted him to 40 loved and important, she showed respect.He 41 his chin(下巴) just a little when she called him “Sir.” 42 his shoulders back, he felt her reaching out to him in that simple phrase, and his tired, wrinkled face 43 brightly.
I stood in awe.Never in my life had I seen a moment that 44 such care and love.Yes, this is what compassion is all about.
Taking time to show compassion in my life has made a 45 in my character and who I am.Holding it , I open every room to let the sunshine flow in.
26.A.directions B.waves C.hugs D.punishments
27.A.difficulty B.fun C.rest D.food
28.A.help B.fear C.handle D.care
29.A.trouble B.sight C.task D.opinion
30.A.yelling B.smiling C.shouting D.running
31.A.walked up B.reached out C.turned around D.ran away
32.A.in spite of B.in need of C.instead of D.in favour of
33.A.rejected B.refused C.patted D.approached
34.A.politely B.rudely C.coldly D.aimlessly
35.A.hamburger B.hug C.welcome D.hand
36.A.because B.even if C.as though D.as soon as
37.A.magic B.uneasy C.unreliable D.unbelievable
38.A.talk to B.deal with C.pick up D.believe in
39.A.knew about B.cared about C.thought of D.agreed with
40.A.show B.feel C.become D.spread
41.A.raised B.dropped C.forgot D.relaxed
42.A.Touching B.Holding C.Reachng D.Rolling
43.A.lowered B.shone C.gave D.unfolded
44.A.showed B.included C.hid D.exposed
45.A.mark B.lesson C.reason D.difference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Ray Charles was born on September 23rd, 1930 into a poor family in Georgia, U.S.A. His father was a railway man who had to travel a lot, so Ray was brought up mainly by his mother, who, though not very well educated, was full of common sense. When he went blind after a serious sickness at the age of seven, it was his mother who helped him to face up to the situation. She told him he was blind, not stupid, and that he had lost his eyes but not his mind, she made him sweep floors and chop wood to show him he was by no means helpless. She used to tell him that some day she would not be there to help him, and that then he would have to look after himself.
Soon after he went blind, Ray began to take an interest in music. A neighbour showed him how to play simple tunes on the piano, and he had a love for the music he heard, played and sung in the local church. In the blind school the schoolteachers encouraged him to study a variety of instruments, Then, one more blow came. His mother died suddenly, and Ray, who loved her deeply, was so shocked that for two weeks he was unable to eat. It was another neighbour who finally managed to persuade him that his mother would have wanted him to go on, and reminded him of how she had believed in him. When his father died a year later, Ray knew he was strong enough to keep going on his own.
Between the ages of fifteen and seventeen, Ray worked with bands in Florida, but in 1948, while still only seventeen, he decided that there wasn’t much future for him there and decided to go to Seattle, in the north-west of the U.S.A.
Ray arrived in Seattle and went to a small hotel to sleep. When he woke up, he was hungry. It was two o’ clock in the morning, and everywhere was closed. Ray managed to find a small club and knocked on the door. A man on the door said they had no food, but “we’ ve got a talent night on here,” he added. Ray saw his chance and told the man he could play the piano and sing. The man tried to discourage him, but he was finally guided to the piano and sang a song. As he came off the stand, a man stopped him and said, “I’m from the Elks Club. I think you’ve got a weekend job.” That was Tuesday. By Friday he was working regularly, and after that he never looked back. It was the beginning of his climb to stardom.
46.Although he was blind, Ray’s mother made him sweep floors and chop wood for the purpose of making him .
A.helpless B.independent C.encouraged D.useful
47.What played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in Ray’s life?
A.His interest and talent in music.
B.His work with bands in Florida.
C.His neighbours’ help and his teachers’ encouragement.
D.His mother’s training.
48.What happened that made him extremely sad when he was a teenager?
A.He went blind. B.He lost his mother.
C.He became fatherless. D.The man tried to discourage him.
49.Ray got his big opportunity to success .
A.in Georgia B.in the blind school
C.in Florida D.in Seattle
B
There are some highlights in April in Shanghai.
Live Music - Late Night Jazz
Enjoy real American jazz from Herbie Davis, the famous trumpet player. He's coming with his new 7-piece band, Herbie' s Heroes. Herbie is known to play well into the early hours, so don't expect to get much sleep. This is Herbie' s third visit to Shanghai. The first two were sold out, so get your tickets quickly.
Place: The Jazz Club Dates: 15-23 March Price: ¥80
Time: 10:00p.m. till late! TEL: 6466-8736
Scottish dancing
Take your partners and get ready to dance till you drop. Scottish dancing is fun and easy to learn. Instructors will demonstrate the dances. The live band, Gordon Stroppie and the Weefrees, are also excellent.
Place: Jack Stein's Dates: every Monday Price: ¥60 including one drink
Time: 7:00~00:00 p.m. TEL: 6402-1877
Exhibitions - Shanghai Museum
There are 120,000 pieces on show here. You can see the whole of Chinese history under one roof. It' s always interesting to visit, but doubly so at the moment with the Egyptian Tombs exhibition. There are lots of mummies and more gold than you've ever seen before. Let us know if you see a mummy move!
Place: Shanghai Museum Price: ¥30 (¥ 15 for students)
TEL: 6888-6888 Dates: daily
Time: Monday - Friday 9:00a.m. - 5:00p.m., Weekends 9:00a.m. - 9:00p.m.
Dining - Sushi chef in town
Sushi is getting really big in Shanghai. In Japan, it' s become an art form. The most famous Sushi 'artist' is Yuki Kamura. She' s also one of the few female chefs in Japan. She' ll be at Sushi Scene all of this month.
Place: Sushi Scene in the Shanghai Hotel Dates: all month Price: ¥200
Time: lunchtime TEL: 6690-3211
For a full listing of events, see our website.
50. From the text we may learn that Kamura is _______.
A. a cook B. an instructor C. a kind of food D. an artist
51.Which is not true about the ads?
A.Yuki Kamura will stay in Shanghai in April for a whole month.
B.A family of parents with 150year-old twins should pay 75 yuan for the Shanghai museum admission.
C.You will probably be taught to dance if you go to Jack Stein’s.
D.American jazz from Herbie Davis is popular in Shanghai.
52.Where are the ads available to people?
A.Newspaper B.Magazine C.TV D.Internet
C
It is six o’clock in the morning. You are asleep in my left arm and I am learning the art of one-handed typing. Your mother, more tired yet more happy than I’ve ever known her, is sound asleep in the room next door.
When you’re older we’ll tell you that you were born in Hong Kong in the lunar year of the pig. “It's a boy, so lucky,” our neighbours told us. They said you were the first baby to be born in the block this year. This, they told us, was good Feng Shui, in other words, a positive sign. Naturally your mother and I were only too happy to believe that.
Your coming has turned me upside down and inside out. I am pained by the memory of each suffering child I have come across on my journeys as a journalist. To tell you the truth, it’s nearly too much for me to even think of the children being hurt and abused and killed.
Last October, in Afghanistan, when you were growing inside your mother, I met Sharja, aged twelve, motherless, fatherless, guiding me through the grey ruins of her home. Everything was gone, she told me.
There is another memory of Rwanda, and the churchyard where I found a mother and her three young children huddled(蜷缩) together where they’d been beaten to death. The children had died holding on to their mother.
Daniel, these memories explain some of the protectiveness I feel for you, and the occasional moments of blind terror when I imagine anything bad happening to you.
53.We can see that this text is written to ________.
A.the author’s wife B.the author’s neighbour
C.Daniel D.a suffering child
54.The author mentions some of his painful memories because ________.
A.he wants his son to care for others
B.he feels more pain thinking about them as a father
C.he hopes to forget the tragedies he witnessed
D.his experience has affected his mental health
55.The underlined word “blind” in the last paragraph means ________.
A.unable to see B.meaningful
C.not clear D.not based on reason
56.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rds best describes the author’s feeling when typing this text?
A.Critical. B.Regretful. C.Loving. D.Calm.
D
Why do men die earlier than women? The latest research makes it known that the reason could be that men’s hearts go into rapid decline when they reach middle age.
The largest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ageing on the heart has found that women’s longevity may be linked to the fact that their hearts do not lose their pumping power with age.
“We have found that the power of the male heart falls by 20-25 percent between 18 and 70 years of age,” said the head of the study, david goldspink of liverpool john moores university in the UK.
“Within the heart there are millions of cells that enable it to beat. between the age of 20 and 70, one-third of those cells die and are not replaced in men,” said Goldspink. “this is part of the ageing process.”
What surprises scientists is that the female heart sees very little loss of these cells. A healthy 70-year-old woman’s heart could perform almost as well as a 20-year-old one’s.
“This gender difference might just explain why women live longer than men,” said Goldspink. They studied more than 250 healthy men and women between the ages of 18 and 80, focusing on healthy persons to remove the confusing influence of disease. “The team has yet to find why ageing takes a greater loss on the male heart,” said Goldspink.
The good news is that men can improve the health of their heart with regular exercise. goldspink stressed that women also need regular exercise to prevent their leg muscles becoming smaller and weaker as they age.
57. The text mainly talks about ________.
A. men’s heart cells
B. women’s ageing process、
C. the gender difference
D. hearts and long life
58.According to the text, the UK scientists have known that ________.
A. women have more cells than men when they are born
B. women can replace the cells that enable the heart to beat
C. the female heart loses few of the cells with age
D. women never lose their pumping power with age
59. If you want to live longer, you should ________.
A. enable your heart to beat much faster
B. find out the reason for ageing
C. exercise regularly to keep your heart healthy
D. prevent your cells from being lost
60. We can know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___.
A. the reason why ageing takes a greater loss on the male heart has been found out
B. scientists are on the way to finding out why the male heart loses more of the cells
C. the team has done something to prevent the male from suffering the greater loss
D. women over 70 could lose more heart cells than those at the age of 20
第二节 (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下框的A—F选项中选出能概括每一段主题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选项中有一项为多余选项。
A.Attach more aid to weak schools
B.Children should share the same educational rights
C.Heavy load is supposed to be taken off the students’ shoulders
D.Bring the industrial management of education to an end
E.Balanced education may stop school choice
F.Key schools and classes are unreasonable
61.______
Education should be intended to make better citizens instead of making money. Money can be earned by starting business. It’s time to abolish the industrialized education so that all the people can benefit from real education.
62.______
Concret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lessen the students’ heavy burden. Not empty talks but concrete and solid policies can guarantee all the students grow soundly.
63.______
My parents are farmer-turned workers. I think we should be treated equally with the local children. We should have equal chance to go to both the local public schools and take th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 rather than go back to our native places.
64.______
School choice has become a serious educational problem. To solve this problem, we must stick to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The government should offer more support to weak schools and have all the teachers exchange the round hillock work among all the schools.
65.______
The government’s unwillingness to spend enough money on education makes key schools turn to parents for money to build new buildings and increase teachers’ income, widening the gap between key schools and common schools. Therefor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balance of education, the government should offer more help to weak schools.
第三部分 写作(共三节,满分55分)
第一节 单词拼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根据下列各句句意和空白之后的汉语提示词,在答题卡指定区域的横线上写出对应单词的正确形式,每空只写一词。
66.As a student, you must digest and (吸收)what you study.
67.She went to the party, wearing a diamond (项链).
68.He is a great success in sports though physically (残疾的).
69.He was very excited when told that his daughter had been (录取)to Peking University.
70.Our home is only about two (千米)from the Summer Palace.
71.Kate is busy (做饭)because we are having a party this evening.
72.The twelfth month of a year is (十二月).
73.The fish smels; I don’t think it is quite (新鲜的).
74. (现代)agriculture has more advantages than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75.The English learning newspaper is reported to be published (每周).
第二节 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假如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写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处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词符号(︿),并在此符号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The other day, I was invited my friend Sam’s home for dinner. I felt a bit surprising when I saw Bill there. It was two month since we two had quarrled, so I was embarrassed and didn’t know how to do. I sat down in the sofa but began to watch TV. Later Sam came to ask me to make up with Bill. Not until then I realize that Sam had arranged the meeting in purpose. I went up to Bill and greeted him warmly, smiled at him. He locked very happily and talked with me excitedly. That night, we had a great fun together.
第三节 书面表达(满分30分)
假设你是李华,你的英国朋友Tom来信询问你们的学习情况。请你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写一封回信,谈谈自从你校学生开始尝试一种新的学习方法以来,你们学习情况的变化。
注意:词数不少于100词。
Dear Tom,
It was great to hear from you again.
All the best.
Yours,
Li Hua
陕西渭南市2013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Ⅱ)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l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1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考生任选其中一题作答;其它试题为必考题。满分l5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2.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机读答题卡上规定位置;将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纸规定位置。
3.第一大题的1—3小题、第二大题的4—6小题和第五大题的13—15小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机读答题卡题号的对应位置;其它试题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完成在答题纸的指定区域。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魏晋时代的“啸”
??? 魏晋名士,风流倜傥,雅好长啸。然而啸却不是由他们所首倡,早在《诗经》里就屡次提到啸,《小雅·白华》中就有“啸歌伤怀,念彼硕人”之语。啸,郑玄说它的意思是“蹙口而出声”,也就是现代所说的吹口哨。值得注意的是《诗经》里出现的啸者多是女性,她们心怀忧怨,发而为啸。在其他记载中也常提到妇女作啸,如《古今注·音乐篇》说商陵牧子婚后五年无子,将别娶,妻闻之,中夜起,倚户而悲啸。妇女用吹口哨来舒其不平之气,大概是古代所常见而现代已较陌生的一种习俗。不过,啸也不完全是抒情的,它也用在某些行施巫术的场合中。葛洪的《神仙传》记西汉人刘根学成道术,郡太守知道后,命刘召鬼,如召不来,将加刑戮。刘根于是“长啸”,啸音非常清亮,“闻者莫不肃然,众客震悚”。忽然南壁裂开数丈,有许多兵护送一辆车出来,车上以大绳缚着郡守已亡故的父母。????
至东汉时,这种音调既清越、用意又含有若干神秘色彩的啸,逐渐从妇女和巫师那里进入文士的生活圈。魏晋以后,关于吟啸的记事更加常见。这时的吟啸不仅出现在情绪激动的场合,而且当其意趣恬适、心境旷放、谈玄挥麈、登高临远之际,也常常且吟且啸。但于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自然有点旁若无人的样子。可是在“魏晋之际,天下多故”荦卓不群之士由主张达生任性而走向逸世高蹈的时代背景下,这却正是他们很欣赏的一种姿态。所以吟啸之风,不胫而走,广泛流行,成为名士风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实啸只是形式,倨傲狂放才是它的灵魂;《世说新语》用“傲然”来形容周同啸咏时的神态,可谓搔中痒处。而这种动作和神态又可被简称为“啸傲”,即郭璞《游仙诗》所说的“啸傲遗世罗,纵情任独往”,陶渊明《饮酒诗》所说的“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至于《归去来兮辞》中的“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虽不言傲,而傲世之态,已尽在其中。
但魏晋时的吟啸,现代却有时把它理解为“唉声长叹”(新版《辞源》)或“感慨发声”(新版《辞海》),果如是,它就只环过是一种哼哼唉唉的声音,既谈不上什么音乐性,也和讲风骨、讲谈吐的魏晋名士的气质颇不相投了。实际上并非如此。《世说新语·任诞篇》说刘道真少时“善歌啸,闻者留连”,《陈留风俗传》说阮籍的歌啸“与琴声相谐”,都反映他们的啸声是带有旋律且相当优美的。啸之发声的特点不是唱,而是吹。正像《啸旨》中说的:? “夫气激于喉中而浊,谓之言;激于舌而清,谓之啸。”
文士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有孑余。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李白《游太山》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等句便可为证。唐以后,此风渐息。到了宋代,学者讲义理,士子重举业,没有谁再像魏晋时那样动不动就长啸了。诗文中偶或提到啸,多半是在掉书袋,不一定实有其事。在宋、金至元的杂剧演出中,吹口哨是丑角行当的一项重要表演技巧。但它和魏晋之长啸的艺术风格和社会意义,已经完全不同。经过长时间的隔膜,现代人对魏晋之啸不甚了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1.下列关于“啸"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啸"虽不是由魏晋名士首倡,但却成为魏晋名士风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B.“啸"先秦时代即已有之,“啸”音调清越,发声特点是吹而不是唱。
C.古代妇女作“啸”主要是舒其不平之气;术士作“啸”主要是用来召鬼。
D.文士“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有孑余,唐之后,“吟啸”之风渐渐平息。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诗经》里出现的啸者多是女性,在记载中常常提及的妇女作啸大概是古代所常见而现代已较陌生的一种习俗。
B.因为啸的用意含有若干神秘色彩,所以至东汉时,啸逐渐从妇女和巫师那里进入文士的生活圈。
C.魏晋时的“吟啸”并不只是一种哼哼唉唉的声音,而是带有旋律的、相当优美的声音,有一定的音乐性。
D.宋代诗文中偶或提及的啸多半是在掉书袋,大多并不像魏晋长啸那样反映着一代风流荦卓不群的气质了。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啸是形式,倨傲狂放才是它的灵魂。王维《竹里馆》、李白《游太山》、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等都体现了作者的傲世之态。
B.魏晋时吟啸不仅出现在情绪激动的场合,也可以出现在意趣恬适、心境旷放之际,但于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却不被人接受。
C.魏晋时吟啸之风广泛流行。究其原因,“魏晋之际,天下多故”,长啸应该是魏晋士人精神苦闷的一种象征和心灵倨傲的一种表达。
D.在宋、金至元的杂剧演出中,吹El哨已经失去魏晋时代长啸的艺术风格和社会意义,吹口哨在杂剧演出中已经是可有可无了。
二、古代诗文阅读(3 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完成4—7题
梁慬字伯威,北地弋居人也。懂有勇气,常慷慨好功名。初为车骑将军邓鸿司马,再迁,拜西域副校尉。会众羌反叛,朝廷大发兵西击之,诏懂留为诸军援。懂至张掖日勒。羌诸种万余人攻亭侯,杀略吏人。慬进兵击,大破之,乘胜追至昭武,虏遂散走,其能脱者十二三。乃至姑臧,羌大豪三百余人诣懂降,并慰譬遣还故地,河西四郡复安。慬受诏当屯金城,闻羌转寇三辅,迫近园陵,即引兵赴击之,转战武功美阳关。懂临阵被创,不顾,连破走之。尽还得所掠生口,获马畜财物甚众,羌遂奔散。
三年冬,南单于乌桓大人俱反。庞雄与耿夔共击匈奴奥键日逐王,破之。单于乃自将围中郎将耿种于美稷,连战数月,攻之转急,种移檄求救。懂将八千余人驰往赴之,至属国故城,与匈奴左将军、乌桓大人战,破斩其渠帅,杀三千余人,虏其妻子,获财物甚多。单于复自将七八千骑迎攻,围慬。 慬被甲奔击,所向皆破,虏遂引还虎泽。三月,何熙军到五原曼柏,暴疾,不能进,遣庞雄与懂及耿种步兵骑万六千人攻虎泽。墨守成规营稍前,单于惶怖,遣左奥犍日逐王诣懂乞降,懂乃大陈兵受之。单于脱帽徒跣,面缚稽颡,纳质。会熙卒于师,即拜懂度辽将军。
明年,安定、北地、上郡皆被羌寇,谷贵人流.不能自立。诏悭发边兵迎三郡太守,使将吏人徙扶风界。慬即遣南单于兄子优孤涂奴将兵迎之。既还,懂以涂奴接其家属有劳,辄授以羌侯印绶,坐专擅,征下狱,抵罪。
会叛羌寇三辅,关中盗贼起,拜慬谒者.将兵击之。至胡县,病卒。
??? ?????????????????????????????????????????????(选自《后汉书·卷四十七》,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羌大豪三百余人诣懂降??? ?? 诣:到……去。
B.遣左奥艇日逐王诣懂乞降??? 乞:乞讨。
C.会熙卒于师??? ???????????? 会:适逢。
D.坐专擅,征下狱??? ???????? 坐:犯了……罪。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梁懂“有勇气”的一组是(3分)
①乘胜追至昭武,虏遂散走
②并慰譬遣还故地,河西四郡复安
③懂临阵被创,不顾,连破走之
④破斩其渠帅,杀三千余人,虏其妻子
⑤谷贵人流,不能自立
⑥懂以涂奴接其家属有劳,辄授以羌侯印绶
???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各羌族部落一万多人攻打亭侯、杀戮官吏的关键时刻,梁懂率兵进击,把羌人打得大败,能逃回去的有十分之二三。
? B.按照诏令,梁懂应驻扎在金城,但当他听到羌人入侵三辅,迫近皇家园陵时,立即带兵出击,把羌人打得四处逃散。
? C.庞雄、梁懂、耿种三部调集一万六千名步兵和骑兵,运用连接营寨逐渐前进的策略攻打虎泽,致使单于脱帽光脚,自绑请降。
? D.梁懂在调发边兵迎接三郡太守时,因奖赏带兵接太守的南单于的侄子优孤涂奴,犯下奖赏不当罪,被捕入狱抵偿罪过。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懂被甲奔击,所向皆破,虏遂引还虎泽。(5分)
?译文:?
(2)会叛羌寇三辅,关中盗贼起,拜懂谒者,将兵击之。(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
凉州词????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①,应驮白练到安西②。
??? 【注】①碛,沙漠。②安西,唐西北重镇,此时已被吐蕃占据。
8.诗的一、二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色?? (5分)
9.诗的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______________,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____________,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 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乙 选考题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好事多磨
张秀林
小王单位举行了表彰大会,小王再一次获得了“见义勇为”奖,因为他救起了一个落水的小孩。这已说不清是第几次受到表彰了,小王爱做好事,在公司里早已是妇孺皆知。大家平时有什么困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小王,因为他热心肠,人缘极好。谁料回到家,妻子却泼来一盆冷水:“你是家里的顶梁柱,别为了一时虚荣害了自己,也害了我们全家!”
小王感到奇怪,以前都是万分支持自己的妻子这是怎么了。他正要问个明白,妻子狠狠地扔过来一张报纸。小王拿起来一看,噢,原来上面报道了一篇做好人好事被讹的新闻。以前,小王也听说过,有人好心扶持跌倒的老人,反而被指为肇事者。但是这样的事只是听说,还没有真正遇到过,小王对此总是一笑置之,从不放在心上。倒是妻子心痛丈夫,她劝小王说:“你老是喜欢做好事不行,万一遇到一次这样的情况咋办?”小王摇摇头:“换一个位置思考,要是急需救助的是我们的亲人,你救不救?要是人人像你这样想,这个社会还有没有温情?做好事自古以来就是美德,我们应该发扬光大。不能老盯着自己的鼻子过日子。”妻子说:“发扬是要发扬,但不缺你一个人,还是小心为妙。”小王说:“我不信,我做了那么多好事,人家感激我还来不及呢!”
妻子见劝说无效,想想丈夫的犟脾气,说不定有天真遇上了厄运,落入人家的圈套,忍不住呜呜呜地哭了起来。小王见状,顿时心软了下来,急忙连哄带笑,答应了妻子的要求。怕妻子不信,他还指天发誓,立下军令状这才罢休。
不久,小王遇到了这样一件事:
礼拜六,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小王走出小区去买菜,刚行不远,就发现前面有个熟悉的东西。他走近细看,原来是顶破草帽,但是帽子底下盖着个人头,看不见模样。好像正在睡觉,也好像是晕倒,那人旁边是个蛇皮袋.鼓鼓的,不知装着什么东西。路上人来人往,脚步匆匆,对此无人问津。小王想,会不会是乞丐呢?要不怎么睡在马路边?转念一想,他也可能是被人撞倒的,大白天的,谁愿意睡在这火辣辣的太阳底下?于是走上前去想问个明白,可刚要迈开步子就犹豫了。他突然想起妻子的劝告和在妻子面前写的保证书,于是,鬼使神差般离开了破草帽,向菜市场走去。
刚走了不几步,天空飘来一片低云,小王觉得心里发慌,心口突突乱撞,路边的花草树木也都像凝滞了一样.没有一点活力二他不由地三步一回头,五步一徘徊,脑子里乱糟糟的,妻子的劝告不时闪现在他的眼前二他惊奇地发现,自己今天好像变成了另一个人。一个冷血无情,见死不救的人。小王折过一个墙角,突然眼前一亮,刚才那个人说不定正急需人们伸出援助之手,如果错过了机会,人命关天啊;即使那人实在睡觉,也会影响交通,人来人往,十分危险呐;假如是个死人,就必须报警才行。但如果是圈套怎么办?唉,圈套毕竟是个案,世上还是好人多,不会出问题的……小王决计回去看看,尽上自己的最大责任。于是,小王折回头来,向着破草帽的方向小跑了起来。
这时,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是妻子打来的,说父亲从老家进城,给自己送新收获的黏玉米,半路中暑晕倒,住进了医院。小王一听,急忙向医院跑去。小王跑到急诊室,看见那顶熟悉的破草帽与那件蛇皮袋子安静地躺在病房的一隅,父亲双眼紧闭,躺在病床上。正打着点滴,脸上没半点血色,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才苏醒过来。父亲感叹道:“幸亏有个好心人救了我,把我送到这里,不然,你们就见不到我了!”小王紧紧地抱着父亲,说:“送你来的那个人在哪里?”父亲说:“那个好心人走了,留下了仅有的二百块在这里,你看!”
望着好心人远去的背影,妻子的规劝又浮现在眼前,小王脖子憋得老粗,半晌才冒出一个字:“咳!”两手捶的脑瓜子啪啪直响。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小王喜欢做好事,曾多次受到公司的表彰与奖励,因他又救起了公司的一个落水小孩,又一次获得了“见义勇为”奖。????
? B.妻子对小王的做法很不理解,认为小王这样做是为了一时的虚荣,怕被指为肇事者,于是,只好以“哭”来阻止小王。
? C.小说善于通过典型的语言和心理描写刻画小王和妻子的形象,小王“两手捶得脑瓜子啪啪直响”表现了强烈的悔恨之情。
? D.第6段“天空飘来一片低云”“路边的花草树木也都像凝滞了一样”这两句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了小王压抑矛盾的心理。
? E.“好心人”送父亲去医院的情节,表明了做好事的人虽然一时受到误解,但挡不住传统美德的发扬光大,好人自有好报。
(2)小说是怎样运用伏笔手法的?请列举两例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中的小王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小说中的“妻子”是一个被贬斥的人物,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
具体理由。(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
晚清名臣沈葆桢
沈葆桢的故居在福州城区宫巷11号。这是一幢建于明天启年间的大宅,面积达l500平方米。当年的沈宅布局严谨,装饰富丽。1936年,客居福州??? 的郁达夫,曾对这条巷子有这样一番描写:走过宫巷,见毗连的大宅,都是钟鸣鼎食之家……两旁进士匾额,多如市上招牌。
沈葆桢有三个身份:林则徐的外甥兼女婿、大清船政大臣兼通商大臣、两江总督兼管台湾。这三个响当当的身份,也勾勒出他非凡的一生。
沈葆桢的母亲林蕙芳是林则徐的六妹。沈林两家既是近邻又是近亲。沈葆桢长相一般,个子不高,少时多病。他从小就受到经世致用思想的熏陶,聪慧好学,林则徐早早看好了这个外甥,将自己最疼爱的二女儿林普晴嫁给他。姑表亲通婚,在当时是亲上加亲的大喜事。沈葆桢与妻子感情非常好,两人还曾相伴赴京赶考。
沈家并不怎么有钱,因为沈葆桢是个著名的清官。他先是中进士,入翰林院,后又外放九江知府,仕途更迭,唯一不变的是贫穷的生活。当时,将要到省城赴任的沈葆桢身无分文,还曾向人“挪川费百金”作为盘缠。到了省城,他租了二进三间排的房子,“每月租足纹十一两五钱”,为此他还发出了“屋价之贵,可谓极矣”的感叹。1855年,35岁的沈葆桢刚刚被破格提升为九江知府,举债购买了这个宅院。沈葆桢装修好房子,安顿好父母妻儿,自己就安心到江西任职去了。第二年,江西闹起了太平天国运动,沈葆桢采取攻其不备、袭扰辎重的战术,七战七捷,扬名官场。此后,平叛太平天国运动,成为沈葆桢的主要工作。
1865年,沈葆桢的母亲过世,朝廷终于给了他27个月的假,沈葆桢回到这里过了几天清静日子。在他留下的大量家书中,几乎每封信都要嘱咐子女读书,并告诉他们,读书主要为了立品做人,做官倒是其次。可惜那时中国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困境,无法让人有一丝的安宁。1866年,沈葆桢接到熟人左宗棠的邀请,出任福建船政大臣,这时他还重孝在身。
左宗棠请沈葆桢出山并非一帆风顺,也曾三顾茅庐,二人在这个古香古色的小院里畅谈了很久,左宗棠准备打造中国自己的海军,而沈葆桢是他心中的不二人选。左宗棠第一次来到沈宅,恳请沈葆桢出山继承船政事业,沈葆桢婉言拒绝。左宗棠保证在接管之初,由他和沈葆桢联名署签奏折,并给他推荐著名商人胡雪岩相助,所有人马,归其调遣。沈葆桢还是犹豫不决,左宗棠干脆上疏,推荐沈葆桢主持船政。清延降旨,署沈葆桢“先行接办”,“不准固辞”。本无心官场的沈葆桢,还是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出任福建船政大臣的沈葆桢,将办公的地点设在了自己的宅子里。宫巷11号这个普通的民宅成了中国近代船政工业的思想发源地。沈葆桢建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船厂,8年时间,造出了5艘商船和11艘兵舰,而就是这些轮船,后来装备起中国第一代海军舰队。沈葆桢还创办了“近代中国船舶工业与海军人才的摇篮”——福建船政学堂,培养出一大批叱咤风云的人物:甲午海战中牺牲的刘步蟾和林永升、清海军总长刘冠雄、中国海军元老萨镇冰……??
沈葆桢虽多受林则徐儒雅之风的熏陶,但是做起事来,雷厉风行。他果断宣称“铁甲舰不可不造,日本不可不防”!于小事方面,有部下偷了外国人的汗衫,他认为此事有辱国格,将此人斩首示众。
1874年,日本进犯台湾后,沈葆桢被派往台湾加强防务。此后,他兴建台南的亿载金城和台湾最南端的恒春城,建设苏花公路前身、新中横公路前身等,废除渡台禁令,鼓励民众到台湾开垦,促成了台湾政经中心由南部转移到北部。2009年,台北市府为了纪念沈葆桢,将市府大厅命名为“沈葆桢厅”。
1879年7月,久受病痛折磨的沈葆桢在南京与世长辞。他告诉儿孙“究竟笔墨是稳善生涯,勿嫌其淡”。
?? ?????????????????????????????????????????????(删节自《文史参考》2011年总第44期)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沈葆桢的三个响当当的身份,从家庭成员和朝廷官员两方面,表现出了他的不平凡,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林则徐不以貌取人,而是早早看好了从小就遵奉经世致用思想又聪慧好学的沈葆桢,后将自己的二女儿嫁给了他。
C.沈葆桢赴省城担任九江知府时身无分文,只好向别人借钱作盘缠,后来还为了能到江西安心平叛太平天国运动而举债买房。
D.左宗棠为请沈葆桢出山而三顾茅庐,第一次来恳请,第二次作出保证,第三次后则上疏推荐,终于实现了心愿。
E.沈葆桢的部下有人偷了外国人的汗衫,他一怒之下将此人斩首示众,这样的小事表现了他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
(2)本文第一段引用郁达夫的话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为“晚清名臣”,沈葆桢有哪些主要功绩?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成就沈葆桢“名臣”声誉的原因有很多,请就你对“出身”、“读书”、“无私”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淡你的看法。(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宋丹丹在微博处子秀中感慨自己“老了”,同时决定“写一个试试”。自此,宋丹丹每天都要娓娓道来写上几条,或幽默风趣,或坐而论道,本报选载几条,与大家共享。
B.央视一年一度的春晚,已经成为一个承载光荣与梦想的荣誉舞台,尽管近年来口碑和质量泥沙俱下,但依然无法改变这个品牌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C.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社会尤其是地方政府也责无旁贷,地方政府要伸出温暖之手,接纳前来实践的青年学子并尽力为他们提供方便。
D.近年来,电子商务创造了巨大的快递需求,而快递物流又是电子商务金瓯无缺的环节,两者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1942年,美国记者自修德冲破重重阻挠报道了河南省的大饥荒情况。影片《一九四二》使自修德这个人物从历史深处迅速走进人们的视野。
B.元代王振鹏的《江山胜揽图》描绘了仲春季节江南的山水风光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不仅是研究元代社会的“百科全图”,而且是研究元代绘画的重要图像。
C.红富士苹果的栽培与管理对南方人可能会感到非常陌生,但是对五十上下的陕西人,特别是这个年龄段的渭南人来说却是很熟悉的。
D.大国的兴衰根本而言源于内部的动力,其中,重要因素包括制度安排、创新能力、持续增长等,也包括外部的推力。????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稀土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甚至封存自己的矿山,靠购买中国稀土满足其各行业对这一资源的需求。
①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应用和出口大国
②我国的稀土分离技术在世界上已经遥遥领先
③一些国家更是看准了便宜的“中国货”
④甚至连国际定价权都不在我们手中
⑤我国还不是稀土强国
⑥作为世界稀土储量最丰富的国家
A.①⑥②③④⑤ B.⑥①②⑤④③c.①②⑥⑤④③? D.⑥②①③⑤④
16.阅读下面材料,概括其主要内容,字数不超过12个字。(5分)
语文教育有三重境界:“人技教育”、“人格教育”和“人生教育”。“人技教育”侧重于给学生以生活技能,“人格教育”注重将语文养料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人生教育”则引导学生最终把“语文素质”(包括知识、技能、思想、精神、人格、信念等等)与自己的人生融为一体。如果说“人技语文’’给学生以“真”,“人格语文”给学生以“善”,那么,“人生语文”则将学生引向生命之“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下面横线处,补写两个例子,和前后句构成排比句。(6分)
春天品味牡丹,我为其气节而赞叹,“竞夸天下无花艳,独立人间第一春”,真花王也。
夏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天品味梅花,我为其勇毅而击节,“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真勇士也。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小鱼问大鱼道:“妈妈,我的朋友告诉我,钓饵上的东西是最美的,可是就是有点儿危险。怎样才能尝到这种关味而又保证安全?”
“我的孩子,”大鱼说,“这两者不能并存的,最安全的办法就是绝不去吃它。”
“可它们说,那是最便宜的,因为它不需付出任何代价。”小鱼说。
?“这可完全错了,”大鱼说,“最便宜的很可能是最贵的,因为它希图别人付出的代价是整个生命。你知道吗,它里面裹着一只钓钩?”
“要判断里面有没有钓钩,必须掌握什么样的原则呢?“小鱼问。
“那原则就是你刚才说的。”大鱼说,“一种东西,味道最美,又最便宜,似乎不用付出任何代价,钓钩很可能就藏在里面。”
针对这则寓言,你有什么所思所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
?
?
?
?
?
?
?
?
?
?
?
?
?
?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