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青光中学2013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7科7份,答案不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天津市青光中学2013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7科7份,答案不全)

资源简介

青光中学2013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测试时间:90分钟)
说明:本试卷共35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 (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32题,每题1.5分,共48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法国学者费奈隆(1651-1715)对雅典民主制度进行评价时说:“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众。”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全体雅典居民对国家大事都享有决策权 ②民主制的需求促进了雅典雄辩术的发展
③公民在演说诱导下做出的判断未必正确 ④雅典的民主政治促进了智者学派的兴起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右图选自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拉斐尔的名作《雅典学园》,图中左侧手指向天的老者为柏拉图,手掌向地的学者为亚里士多德。依据所学知识判断,师生二人应该是在下列哪一问题上持截然相反的观点
A.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
B.学园应该培养城邦的上层人才
C.国家的统治者应由哲学家担任
D.出色的学者应涉及广阔的学科领域
3.梭伦改革措施中打破了贵族凭借出身和门第垄断政治权力的是
A.颁布“解负令” B.鼓励发展工商业
C.实行财产等级制 D.创立“陶片放逐法”
4.下列选项中属于古罗马《十二铜表法》形成的背景是
A.罗马统治下不同民族之间矛盾突出 B. 罗马垄断了地中海区域的商业贸易
C.罗马境内奴隶进行激烈的反抗斗争 D. 罗马贵族和平民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5.下列各组文献中,产生于古代并对西方政治文明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A.《理想国》《法律篇》《政府论》
B.《法律篇》《政治学》《社会契约论》
C.《十二铜表法》《法律篇》《论法的精神》
D.《理想国》《政治学》《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6.现代西方学者用“三G”(指上帝—God、荣誉—Glory、黄金—Gold)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新航路的开辟者们最初设想实现“三G”梦的地方是
A.美洲 B.非洲 C.亚洲 D.大洋洲
7.最早经大西洋到达非洲东岸的欧洲航海家是
A.麦哲伦 B.哥伦布 C.达·伽马 D.迪亚士
8.“创造了短篇小说的典范,并且为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性自由确立了尺度”的作品是
A.《十日谈》 B.《神曲》 C.《爱弥儿》 D.《人间喜剧》
9.加尔文认为“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加尔文此语的目的是
A.宣传“因行称义”的原则  B.为资产阶级追求财富辩护
C.建立人人平等的新教会  D.实行政教分离的政治体制
10.16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欧洲人可能看到的现象或事物有
①印刷工人排版印刷《马可·波罗行纪》和《圣经》
②在宴会上使用来自中国的精美瓷器
③在意大利的教堂看到达·芬奇的壁画《最后的晚餐》
④英国的伦敦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斯宾诺莎、洛克、卢梭思想的相同点有
①宣传天赋人权 ②提倡君主立宪 ③主张三权分立 ④宣传社会契约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2.启蒙运动中的“自由”、“平等”要求实质上反映了
A.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和黑暗 B.发展商品经济和对自由劳动力的要求
C.封建统治陷入全面危机 D.封建教会的权威地位已动摇
13.对于伏尔泰、卢梭的评判,歌德说:“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赫尔岑则说得更为坦率:“当伏尔泰还为了文明与愚昧无知战斗时,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他们的评价主要是针对卢梭的
A.天赋人权 B.三权分立 C.人民主权 D.人非工具
14.雕塑家罗丹(1840~1917年),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曾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依你的推论,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指的是
A.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 B.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
C.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  D.倾向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
15.学生要探讨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的历史过程,需要查阅的历史文献应包括
①《大宪章》 ②《权利法案》 ③《人民宪章》 ④《邦联条例》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16.下列关于法国共和体制的确立过程,最准确的是
A.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帝制—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帝制—共和制
B.君主专制—共和制—帝制—共和制—帝制—共和制—君主立宪制—共和制
C.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制——帝制—共和制—帝制—君主立宪制—帝制—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帝制—共和制—帝制—君主立宪制—帝制—共和制
17.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分权制衡原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联邦法官由总统任命
B.总统可宣布法律不合宪法
C.国会可以2/3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
D.总统任命的司法官员必须经参议院确认
18.下列关于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表述,错误的是
A.共和派与君主派进行了长期的激烈斗争
B.1875年宪法的颁布标志着共和派大获全胜
C.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分享政权的机会
D.促进了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19.下边两图所反映的法律文献的关系是
拿破仑法典
A.前者是后者的源头???? ?? ?B.两者之间毫无相关
C.后者是前者的组成部分 ? ? ?D.两者都体现共和制原则
20.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相比较,不同的是
①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 ②国家元首的任期 ③国家元首有无实权 ④国家权力中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有学者认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革的时代。”引发“历史性变革”经济因素是
A.世界市场的形成 B. 工业革命的扩展
C.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D. 工人运动的发展
22.罗素写道:“几乎所有现代世纪与古代世纪之间的区别,都得归功于在十七世纪取得最辉煌成就的科学。”“十七世纪取得最辉煌成就的科学”指的是
A.经典力学 B.生物进化论 C.量子理论 D.相对论
23.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在这种“令人极度失望”社会背景下兴起的文学流派是
A.启蒙文学 B.浪漫主义文学 C.现代主义文学 D.古典主义文学
24.19世纪晚期托拉斯等新经济组织形式出现的直接因素是
A. 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B.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
C.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 石油等新型重工业的诞生
25.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相似之处包括
①其最终目的都在于发展资本主义 ②都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
③都打破了旧的生产关系 ④都较彻底地解决了土地问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6.下列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马恩首次合作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
B.《共产党宣言》用剩余价值学说,论证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
C.十月革命的胜利推翻了300多年的罗曼洛夫王朝,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D.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
27.影响右图曲线变化的因素有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 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③新经济政策 ④斯大林经济体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
28.一战后,孙中山、凯末尔、甘地思想的共同点
  A.都以建立独立共和国为目标 B.都具有反宗教的世俗主义思想
  C.都以民族主义为主要内容  D.都主张向苏俄学习
29.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__①_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__②__所困扰。而另外一方面,我从不为__③_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它的支持。图中的①②③对应正确的应当是
A .①国会 ②内阁 ③议会 B .①最高法院 ②参议院 ③下议院
C .①内阁 ②国会 ③下议院 D .①国会 ②最高法院 ③内阁
30.联邦德国成立后,法国政治家戴高乐在演讲中说:“将来会不会有一个欧洲,就要看在日耳曼人和高卢人之间会不会直接达成协议。”他认为法德合作
A.推动了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B.消除了西欧国家间的矛盾
C.标志着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 D.奠定了西欧联合的基础
31.某同学在历史小论文中引用了如下材料:“1961年,苏联人发射东方1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加加林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美国政府十分震惊,马上着手制定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1967年,美国人发射阿波罗10号宇宙飞船,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登陆月球的人。”这篇论文的题目应该是
A.“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B.“论科技造福人类”
C.“论科技与战争的关系” D.“论科技与冷战的关系”
32.仔细阅读右边漫画,对漫画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两极格局已解体
B.一超多强局面形成
C.美国企图推行单边外交政策
D.多极化格局形成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本卷共3题,52分。
33.【共2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请回答:(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新航路开辟后;二是两次工业革命完成后;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四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根据图示并联系史实,指出此图反映了哪一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史实,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6分)
(2)请分别概括一、四阶段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特点及主要影响。(8分)
材料二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关系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大事。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世界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30年弹指一挥间,中国的变化动地惊天。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同样需要一个更加改革开放、日益举足轻重、充满勃勃生机的中国。
——《中国对外开放新的里程碑》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原因。(4分)
材料三 20世纪后期,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机遇,也是挑战。“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要受到主要按照西方国家意志制定的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的约束和制约。……资本流遍世界,利润流向西方。……而且,由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政治经济化和世界经济政治化的趋势,为某些西方大国肆意干涉他国内部事务提供了借口,它们在与发展中国家开展经贸关系时强调所谓“人权”、“民主”等条件,企图通过经济制裁、经济援助的手段把西方的社会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强加给发展中国家,这是西方霸权主义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表现。”
——李景治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疑难解析》
(4)简要说明全球化的实质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境况。结合材料分析造成这种境况的原因。(8分)
34.【共18分】革命和改革推动着历史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89年的这一事件确定了最后的政治安排,议会获得了高于王权的基本统治权。英国的议会定时召开,不再依赖于国王的召集。议会拥有的权力,使它可以对大多数重要的政治事务进行监控和干预。——皮特·N·斯特恩斯《全球文明史》
(1)材料一中的“这一事件”是指什么?(2分)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事件”的影响。(4分)
材料二:1871年7月,明治政府设立文部省,全面推行教育改革,参照欧洲国家的教育体制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近代教育体系:重点实施中小学义务教育,还大力兴办中等教育、师范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同时也非常注重高等教育……1890年,天皇颁布《关于教育之敕语》规定,每当节日庆典,全国学校都需集体宣读《教育敕语》,播放歌颂天皇统治的歌曲《君之代》,同时向天皇、皇后的“御影”(像)鞠躬行礼。 ——唐晋《大国崛起》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教育改革的目的和特点。(6分)
材料三:1982年里根向国会提出了“经济复兴计划”。这个计划概括的说,即大幅度减税,削减联邦政府开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取消不利于工商业自由发展的规章约束,被人们称之为“里根经济学”……这些措施的确成为1983—1984年强劲复苏的重要推动力量,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5%和6.8%。美国经济走出“滞胀”困境,实现了在低通货膨胀条件下经济持续增长的目标。
一一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3)依据材料三指出,“里根经济学”与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政策的不同之处。(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里根经济政策的影响?(4分)
35.【共8分】在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之后,基督教会对西方世界近千年的思想统治,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受到极大的压制。为此,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不顾教会势力的迫害和世俗的误解,在欧洲的掀起了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着人们迈进科学的理性时代。请回答:
(1)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哪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它们能够兴起的共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2)三次思想潮流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4分)
青光中学2013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1至7页,第Ⅱ卷8至11页。考试结束后,将II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选择题,共48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3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是正确的)
读右图,回答1-2题。
1.图中太阳电池的运行轨道属于:
A.恒星轨道 B.行星轨道
C.卫星轨道 D.彗星轨道
2.下列物质运动过程,与图中开发的能源类型无关的是:
A.大气环流 B.水循环
C.大洋环流 D.地壳运动
下图为我国某科考基地附近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拒马河2月份流量最大。据此回答3-4题。
3.“站在这里向北看去,山丘下的湖泊,就像一块碧玉一般,镶嵌在大地上;而湖泊北部和东部两座延伸出来的长长山脊,如同一双温柔的手,以无限的深情呵护着这熟睡的精灵”。文中的湖泊是指:
A.燕鸥湖 B.高山海 C.西湖 D.拒马河沿线冰沼
4.该科考基地可能位于:
A.青藏高原 B.南极长城站 C.格陵兰岛 D.北极黄河站
我国古代人民根据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读二十四节气分布图,回答5-7题。
5.在下列各组节气中,天津的昼长时间最接近的是:
A.清明、雨水 B.立冬、立秋 C.小雪、大寒 D.雨水、处暑
6.图乙是北半球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M)变化示意图,图中四点的日期所处的节气正确的是:
A.①表示大雪 B.②表示立春 C.③表示秋分 D.④表示芒种
7.当M位于③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B.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达到最大值
C.长江口的流量达到最小值 D.南亚盛行西南风
青藏高原四周多高山。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 500米以上;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面积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下图为青海省年降水量分布和年平均气温分区图。完成8-9题。
8.青海省东南边缘降水较多,其水汽主要来自:
A.印度洋 B.北冰洋 C.太平洋 D.大西洋
9.根据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将青海省划分为Ⅰ、 Ⅱ、 Ⅲ三个温度区。三区年平均气温相比:
A.Ⅰ>Ⅱ>Ⅲ B.Ⅰ<Ⅱ<Ⅲ C.Ⅰ<Ⅱ、Ⅱ>Ⅲ D.Ⅰ>Ⅱ、Ⅱ<Ⅲ
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出的数值大小,下图是某大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有关该城市热岛强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晴天热岛强度一直高于阴天 B.阴天不存在热岛效应
C.晴天正午时,热岛强度最大 D.晴天时,热岛强度会出现两个峰值
11.若图示热岛强度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密切,其依据是:
①城市人口密度高于农村  ②臭氧层空洞不断扩大
③海陆热力环流显著  ④峰值时刻与人流、车流高峰期吻合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②
下面左图为北半球某海域某时刻的海平面气压状况分布图,图中a、b、c分别代表各自所在等压线的气压值。读图完成12-13题。
12.若图中等压线的数值aA.Ⅰ B.Ⅱ C.Ⅲ D.Ⅳ
13.若图中等压线的数值a>b>c,则此时岛屿甲和岛屿乙中的②③④⑤四处容易形成降水的是:
A.②与③ B.②与④ C.③与⑤ D.④与⑤

读右图,完成14-15题。
14.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图中五地最有可能分属于:
A.两种气候类型
B.三种气候类型
C.四种气候类型
D.五种气候类型
15.图中五个地点中纬度最低的是:
A.① B.③
C.④ D.⑤
下图为欧洲1月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完成16-17题。
16.有关图中各地气温高低的比较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A.甲高于丙,洋流 B.乙高于丙,纬度
C.甲高于丁,地形 D.丁高于乙,海陆
17.2012年2月,欧洲出现了30年不遇的严寒天气,导致这种天气的原因是:
A.西风带势力增强 B.极地冷气流强烈南下
C.副热带高气压带势力增强 D.副极地低气压带位置北移
在北太平洋海域,由人类产生的难以降解的塑料垃圾漂浮到此堆积而成的“太平洋垃圾大陆”(见下图)正在诞生,面积不断扩大中。完成18-19题。
18.
下列有关“太平洋垃圾大陆”形成的叙述,最不可信的是:
A.位于北太平洋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系统的内部
B.主要位于副热带无风带,漂浮物不易扩散
C.组成“太平洋垃圾大陆”的漂浮物主要来自亚洲和北美洲
D.“太平洋垃圾大陆”形成过程中,下降流占主导地位
19.A海域若有一大范围渔场,用洋流剖面示意图来解释其成因,应是:

下图为内蒙古某山一处花岗岩“石林”景观。完成第20-21题。
20.图中“石林”景观,按照成因,其岩石为:
A.玄武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D.岩浆岩
21.图中“石林”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
A.地壳下降—岩浆活动—风化、侵蚀 ?B.地壳上升—岩浆活动—风化、堆积
C.岩浆活动—地壳上升—风化、侵蚀? D.岩浆活动—地壳下降—风化、堆积
每一个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回答22-23题。
22.我国西北内陆绿洲的形成,图中哪个箭头起到关键的作用:
A.③ B.④
C.⑦ D.⑩
23.我国南方地区“高山青,涧水蓝”与西北地区“黄沙漫漫飞满天”的景观差异,主要是哪个因素造成的:
A.水文 B.地貌
C.植被 D.气候
年龄中位数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在这个年龄数值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下面表格示意2010年部分国家及世界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单位:岁)。读表,据所学知识完成24-25题:
国家
日本
巴西
瑞典
尼日利亚
中国
韩国
世界
平均年龄中位数
44.6
28.9
41.7
15.2
35.2
37.9
28.4
24.从表中可分析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中国人口平均年龄为35.2岁,属年轻型人口
B.日本的老龄人口数量(≥65岁)比中国的多
C.表中各国,日本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D.日本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中国的高
25.中国已经进入现代型人口增长阶段,但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劳动力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这是因为:
A.平均年龄中位数较小
B.改革开放以来,大量承接产业转移
C.人口性别构成不合理,女性人口远多于男性人口
D.引进外资,带来外籍劳动力的大量涌入
龙井生态农业,是集英国贵妃鸡、美国山鸡、竹鼠等特色殄禽养殖;百香果、红心蜜柚、美国早熟核桃等名优水果种植;活禽屠宰、分割、熟食深加工、动物标本工艺品加工;农家乐餐饮、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农业园。下图是龙井生态链种养循环图,完成26-27题。
26.该农业生态园废弃物再利用体现在:
①食品加工的废弃物和秸秆、粪便用于生产沼气
②养殖黄粉虫作为贵妃鸡、孔雀等珍禽的饲料
③在红心蜜柚等水果林地中套种黑麦草、玉米草等牧草
④珍禽的羽毛制作观赏标本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7.该农业生态园的主要生态效益:
①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②废弃物资源化,降低环境污染
③使用有机肥料,发展绿色生产 ④使用沼气能源,减少植被破坏
⑤促进餐饮、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⑥果草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⑥
2012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面临的“招工难”、“用工荒”局面仍未得到有效改善,高悬的招工条幅已经成为这些地区的日常风景。根据相关知识,结合右图,完成28-29题。
28.图中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9.“用工荒”对沿海地区经济的可能影响是:
A.减少资金投入,缩小生产规模
B.促进农业发展,改善粮食供应
C.增大重工业比重,减少用工数量
D.刺激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最短时间距离”是指某铁路站点与其他铁路站点之间列车运行的最短时间之和,单位为百小时(100h)。它一般可用来表示铁路交通通达性。下图示意中国铁路站点最短时间距离等值线分布。读图完成30-32题。
30.图中铁路交通通达度最好与最差的站点分别是:
A.郑州、拉萨 B.广州、乌鲁木齐 C.兰州、哈尔滨 D.北京、福州
31.下列自然因素中,对“最短时间距离”影响最大的是: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地质
32.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图中等值线的变化趋势是:
A.数值变大 B.数值变小 C.变得密集 D.变得稀疏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4页,用蓝、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中。
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33
34
35
总分
分数
二、综合题(本大题3小题,共52分)
33.(21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艘满载牛肉的轮船于当地时间2012年6月8日12时整,由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启航,沿图中箭头所示航线航行11天17小时,到达英国伦敦港的时间为6月 日 时,船员一路感受到日出时间是越来越 (早或晚)。(4分)
(2)拉沃拉耶的气候类型为 ,其气候特征是
。(3分)
(3)航线①段附近洋流对航行的影响表现在 、 。(2分)
(4)从农业地域类型看,英国 发达,试分析其自然原因。(4分)
(5)英国畜牧业在农业结构中比重较大,但仍从阿根廷大量进口牛肉,试分析原因。(4分)
(6)进入20世纪,伦敦开始出现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居住的现象。简述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引发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4分)
34. (19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左图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右图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 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52亿立方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
材料三 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底通水,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1)从自然和社会经济角度分析黄淮海地区用水紧张的原因。(6分)
(2)试对两调水工程进行比较,完成下表。(6分)
调水工程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
调水线路经过的
主要自然带
单位调水量耗能
大小
原因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3分)
(4)试分析右图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小的原因。(4分)
35.(12分)包头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是国家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图甲为我国某区域地图,图乙为包头市1987~2002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图丙为包头市城市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并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1987-2002年包头市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2分)
A.林地、草地有所增加,表明生态环境略有好转
B.水域面积和未利用土地变动幅度较小,反映土地利用结构趋向合理
C.建设用地的扩大是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的结果
D.耕地面积有所增加,说明当地很可能开垦扩耕
(2)读包头市的风频玫瑰图可知,一年中风频最小的是( )(2分)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3)分析包头市1954~1964年在昆都仑河以西布局工业区的合理性。(4分)
(4)从环境承载力的角度,简述包头作为工业城市在可持续发展中将面临的限制性条件。(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2小题 每题1.5分 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C
D
A
B
C
D
B
A
C
D
B
C
B
B
A
C
B
D
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答案
B
D
C
A
D
C
A
C
D
D
D
A
A
B
二、综合题(共3小题 52分)
(2)(6分)
调水工程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
调水线路经过的主要自然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单位调水量耗能
大小


原因
地势起伏较小(或地势南高北低)
地势南高北低,向南调水需要逐级调水
(3)满足生活用水(或促进社会发展);促进工农业发展(或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3分)
(4)地处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河流补给量较大;夏季虽降水少,但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量大,增加河流径流量。(4分)
青光中学2013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1.已知i是虚数单位,则复数所对应的点落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
A、命题“若lgx=0,则x=1”的逆否命题为“若x≠1,则lgx≠0”.
B、命题“若x>2,则”的否命题是“若x>2,则”。
C、命题p:,使得sinx0>1,命题p的否定是:,均有sinx≤1
D、若pg为假命题,则p与q中至少有一个为假命题
3、将函数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再把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扩大到原来的2倍,则所得的图象的解析式为( )
A、 B、
C、 D、
4.圆与直线相切于点A(3,1),则直线的方程为( )
A. B. C. D.
5、设a,bR,那么“”是“a>b>0”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已知点P为双曲线的右支上一点,F1、F2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使,且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B、 C、 D、
7.已知P是边长为2的正边BC上的动点,则( )
A.最大值为8 B.最小值为2
C.是定值6 D.与P的位置有关
8.设偶函数上为减函数,且,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
9、曲线C1:(x-1)2+y2=1上的点到直线l:上的点的最短距离为 。
10、已知,若则等于 。
11、已知点P(x,y)的坐标满足条件,那么点P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
12.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
13.
14、已知离心率为的双曲线C:的左焦点与抛物线y2=mx的焦点重合,则实数m= 。
三.解答题:
15. 已知
(1)求的值;
(2)求函数的值域。
16、一个盒子中装有5个编号依次为l、2、3、4、5的球,这5个球除号码外完全相同,有放回的连续抽取两次,每次任意地取出一个球.
(Ⅰ)用列举法列出所有可能结果;
(Ⅱ)求事件A=“取出球的号码之和不小于6”的概率;
(Ш)设第一次取出的球号码为x,第二次取出的球号码为Y,求事件B=“点(X,Y)落在直线y=x+1上方”的概率。
18、已知椭圆C的焦点在x轴上,中心在原点,离心率,直线与以原点为圆心,椭圆C的短半轴为半径的圆O相切。
(I)求椭圆C的方程;
(Ⅱ)设椭圆C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1,A2,点M是椭圆上异于Al,A2的任意一点,设直线MA1,MA2的斜率分别为,证明为定值。
19、已知a>0,函数
(I)当a=1时,求函数在点(1,)的切线方程;
(Ⅱ)求函数在[-1,1]的极值;
(Ш)若在区间(0,)上至少存在一个实数x0,使>g(xo)成立,求正实数a的取值范围。
20. 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
(1)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
(2)若数列满足,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天津市青光中学2012--2013第一学期期中高三物理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5s内速度从v0=12m/s增加到v1=18m/s,位移是s=70m.这个物体5s内的平均速度是( )
A.14m/s B.15m/s C.6m/s D.无法确定
2 、如图所示,不计悬绳的质量,把B和C两物体悬吊在天花板A上,当两物体静止后,下面哪一对力是平衡力( )
A.天花板对绳的拉力和绳对B物体的拉力
B.上段绳对B物体的拉力和下段绳对B物体的拉力
C.下段绳对B物体的拉力和下段绳对C物体的拉力
D.下段绳对C物体的拉力和C物体的重力
3、人们乘电梯从1楼到10楼,再从10楼到1楼,则:( )
A.上楼过程中只有超重现象 B.下楼过程中只有失重现象
C.上楼、下楼过程中都只有失重现象 D.上楼、下楼过程中都有超重现象
4、轻绳一端系在质量为m的物体A上,另一端系在一个套在粗糙竖直杆MN的圆环上。现用水平力F拉住绳子上一点O,使物体A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下降到虚线位置,但圆环仍保持在原来位置不动。则在这一过程中,环对杆的摩擦力F1和环对杆的压力F2的变化情况是( )
A.F1保持不变,F2逐渐增大 B.F1逐渐增大,F2保持不变
C.F1逐渐减小,F2保持不变 D.F1保持不变,F2逐渐减小
5、如图所示,重为10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20N,那么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
A.0 B.40N,水平向左
C.20N,水平向右 D.20N,水平向左
6、如图所示,质量为的木箱在推力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运动,已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u,那么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
A. umg B. C. D.
7、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m1>m2)随车一起做速度为v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如不考虑其他阻力,设小车足够长,则两球( )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
C.不一定相碰 D.难以确定是否相碰,因为不知小车的运动方向
8、雨滴从空中由静止落下,若雨滴下落时空气对其的阻力随雨滴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下列图象可能正确反映雨滴下落运动情况的是( )
A B C D
9.下列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匀速圆周运动状态是平衡状态
B.匀速圆周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C.匀速圆周运动是速度和加速度都不断改变的运动
D.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是恒力
10、一圆盘可绕通过圆盘中心O且垂直于盘面的竖直轴转动,在圆盘上放置一小木块,它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关于木块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心力
B.木块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方向指向圆心
C.木块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木块运动方向相反
D.木块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木块运动方向相同
二、多项选择题(每个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有复杂的结构
B.核反应方程属于裂变
C.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实际上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
D.中子与质子结合成氘核的过程中能释放能量
E.升高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可以缩短其半衰期
12.如图,一辆有动力驱动的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固定在小车上,右端与一小球相连,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若忽略小球与小车间的摩擦力,则在此段时间内小车可能是
A.向右做加速运动 B.向右做减速运动
C.向左做加速运动 D.向左做减速运动
13.据报道.我国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 星”于2008 年4 月25 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经过4 次变轨控制后,于5 月l 日成功定点在东经77°赤道上空的同步轨道。关于成功定点后的“天链一号01 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行速度大于7.9Km/s
B.离地面高度一定,相对地面静止
C.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大
D. 向心加速度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14、如图所示,轻杆一端固定质量为m的小球,以另一端O为圆心,使小球作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过最高点时,杆所受的弹力可以等于零
B.小球在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为
C.小球过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可以与小球所受重力方向相反,此时重力一定大于杆对球的作用力。
D.小球过最高点时,杆对球作用力一定与小球所受重力方向相反
15. 如图所示细绳跨过定滑轮悬挂两物体M和m,且M>m,不计摩擦,系统由静止开始运动过程中( )
A.M、m各自的机械能分别守恒 B. M减少的机械能等于m增加的机械能
C. M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m增加的重力势能 D. M和m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填空题(每空3分共18分)
16.两颗人造地球卫星A、B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之比rA∶rB=1∶:4,则它们的线速度大小之比vA∶vB= ,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aA∶aB= 。
17.一圆拱桥,最高点的半径为40m,一辆质量为1.2×103kg的小车,以10m/s的速度经过拱桥的最高点。此时车对桥顶部的压力大小为_________N;当过最高点的车速等于_________m/s时,车对桥面的压力恰好为零。(取g=10m/s2)
18.游标卡尺的读数:主尺最小分度是1mm,则图中三个卡尺的读数为:
甲图中的游标是10分度,则读数为___________mm;乙图中的游标是20分度,则读数为 __________mm;丙图中的游标是50分度,则读数为__________mm。  
 
19.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图中甲为__________mm;乙为_________mm,丙为_________mm。   
四.四。计算题
20.据中国月球探测计划的有关负责人披露,如果顺利实现把宇航员送入太空的目标,中国可望在2010年以前完成首次月球探测。“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成功为我国实现探月计划——“嫦娥工程”又一次积累了宝贵经验.假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 飞船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3R的圆形轨道I运动,到达轨道的A点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II,到达轨道的近月点B再次点火进入月球近月轨道III绕月球作圆周运动.求:
(1)飞船在轨道I上的运行速率.
(2)飞船在A点处点火时,动能如何变化?
(3)飞船在轨道III绕月球运行一周所需的时间.
21.如图所示,长为R=0.6m的不可伸长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着质量为m2=0.1kg的小球B,小球B刚好与水平面接触。现使质量为m1=0.3kg的物块以v0=5m/s的初速度向B运动,A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u=0.3,A,B间的初始距离x=1.5m.两物体碰撞后,A物块速度变为碰前瞬间速度的一半,B小球能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两物体均可视为质点,求:
(1)两物体碰撞前瞬间,A物块速度V1的大小;
两物体碰撞后瞬间,B球速度v2的大小;
B球运动到圆周最高点时细绳受到的拉力大小。

22.如图所示,轨道ABC被竖直地固定在水平桌面上,A距水平地面高H=0.75m,C距水平地面高h=0.45m。一质量m=0.10kg的小物块自A点从静止开始下滑,从C点以水平速度飞出后落在地面上的D点。现测得C、D两点的水平距离为x=0.60m。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
(1)小物块从C点运动到D点经历的时间t;
(2)小物块从C点飞出时速度的大小vC;
(3)小物块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
23.如图所示,AB和CD为两个对称斜面,其上部足够长,下部分分别与一个光滑的圆弧面的两端相切,圆弧圆心角为120度,半径R=2.0m,一个质量为m=1kg的物体在离弧高度为h=3.0m处,以初速度4.0m/s沿斜面向下运动,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u=0.2,重力加速度g=10m/s2, 则:
物体在斜面上(不包括圆弧部分)走过路程的最大值为多少?
试描述物体最终的运动情况
物体对圆弧最低点的最大压力和最小压力分别为多少?(结果中可以保留根号)

青光中学2013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满分50分)
1.下图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概念图,下列对图示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一个分子量大于10000的多肽中A的种类可能有20种
B.①过程发生所需模板和运输A的工具都是RNA
C. 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取决于A的多样性
D.蛋白质中的N元素主要存在B中
2.下图所示四种不同生物,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种细胞的细胞壁可被纤维素酶分解产生葡萄糖
B.丙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其结构不稳定易产生变异
C.乙是低等植物,其细胞中同时具有中心体和叶绿体
D.丁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是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
3.下列关于细胞器的描述正确的是 ( )
①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 ②动植物细胞都有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 ③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可选用黑藻幼叶 ④所有酶、抗体、激素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⑤衰老细胞中的线粒体功能增强 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板周围分布较多的高尔基体 ⑦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联会不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A.②④⑦ B.④⑤⑦ C.①③⑥ D.①③⑦
4.下图表示某生物膜的部分结构,图中A、B、C、D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若是癌细胞的细胞膜,则物质D比正常细胞少
B.若是线粒体膜,则b、c运输的气体分别是O2 、CO2
C.若是胰岛B细胞膜,则胰岛素以d方式分泌
D.a的运输方式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5.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体内酶可以在细胞内、外都可以产生,在细胞内外都可以发挥作用
B.多酶片中含有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这种药片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能量
C.胃蛋白酶随食物进入小肠后仍然能将蛋白质水解为多肽
D.常温常压下,要使过氧化氢溶液迅速放出大量的氧气,应加入新鲜猪肝研磨液
6.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
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A.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B.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C.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35S D.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7.下列概念图中,错误的是( )
8.下列相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B.在可溶性还原糖溶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未加热前溶液呈蓝色
C.浸润在清水中的洋葱表皮细胞会因为吸水过多而涨破
D.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健那绿染色后,可以看到呈蓝绿色的线粒体
9.在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相邻的碱基G与C的连接是通过( )
A.肽键 B.—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
C.氢键 D.—磷酸—脱氧核糖—磷酸—
10.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
C.异地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11.右图是果蝇细胞减数分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I表示的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
B.①过程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和自由组合
C.图Ⅲ中的a、b、c、d 4个细胞不可能有三个极体
D.若a细胞内有5条染色体,一定是过程②出现异常
12.若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育一个患白化病的女孩,则下列细胞中肯定含有两个白化病基因的是( )
A.丈夫的次级精母细胞 B.妻子的初级卵母细胞
C.妻子的体细胞 D.女孩的初级卵母细胞
13.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成分、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期饮用弱碱性的水会改变内环境的pH值
B.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
D.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成分可以交换,它们共同构成内环境
14.右图为反射弧模式图,则( )
A.神经冲动在②和④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
B.兴奋传导方向是⑤→④→③→②→①
C.②受损时,刺激④仍能引起反射活动
D.③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15.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
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其结果可能是( )
A.含有14N的DNA占7/8 B.复制过程中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40个
C.含有15N的DNA占1/8 D.子代DNA中嘌呤与嘧啶之比是2∶3
16.观察与实验是生物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四位同学在实验室中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现象,你认为具有科学性的是( )
A.甲同学:菠菜的稍带叶肉的下表皮中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
B.丁同学:经苏丹Ⅲ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有紫色的脂肪颗粒
C.乙同学:质壁分离发生时,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液泡逐渐缩小且颜色逐渐变深
D.丙同学:经解离和染色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中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17.关于细胞衰老、凋亡与坏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衰老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核体积都缩
B.青蛙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属于细胞坏死现象
C.细胞凋亡的根本原因是病原体感染所致
D.细胞衰老与凋亡是细胞正常的生命历程
18.mRNA上有25%的腺嘌呤,35%的尿嘧啶,则转录该mRNA的DNA分子上腺嘌呤占碱基总数的( )
A.50% B.25% C.30% D.35%
19.下图为真核细胞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过程。据图判断,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乙过程都需要能量,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但配对方式有差异
B.mRNA上某个密码子的一个碱基发生替换,则识别该密码子的tRNA一定改变
C.图中合成的a、b、c、d在结构上各不相同
D.图中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进行的
20.下图为某动物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①~④所示的四个精细胞。其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③ D.③和④
21.下列大肠杆菌某基因的碱基序列的变化,对其所控制合成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影响最大的是(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 )
A.第6位的C被替换为T B.第9位与第10位之间插入1个T
C.第100、101、102位被替换为TTT D.第103至105位被替换为1个T
22.一变异雄果蝇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如右图所示 。 如果不再发生染色体丢失 , 则对其精原细胞分裂所作的推断,正确的是 (    )
A.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25% 染色体数是正常的
B.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50% 染色体数是正常的
C.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50% 染色体数是正常的
D.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100% 染色体数是正常的
23.植株甲是二倍体水稻,利用植株甲获得了植株乙,而后利用植株甲和乙又获得植株丙和丁。培育过程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秋水仙素处理植株甲的雌蕊柱头可获得植株乙
B.植株丙与植株丁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的数目相同
C.植株甲与植株乙正交和反交所得种子的胚乳的基因型不同
D.获得植株丙和植株丁的过程都属于有性生殖
24.萝卜的花有白、红、紫三种颜色,该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下表为三组不同类型植株之间的杂交结果。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组别
亲本
子代表现型及数量

紫花×白花
紫花428,白花415

紫花×红花
紫花413,红花406

紫花×紫花
红花198,紫花396,白花202
A.白花、紫花、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rr、Rr、RR
B.白花植株自交的后代均开白花,红花植株自交的后代均开红花
C.白花与红花植株杂交的后代中,既没有红花也没有白花
D.可用紫花植株与白花或红花植株杂交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25.下图表示在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    )
A.只有a时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B.b时期产生的子细胞全能性最高
C.c时期发生了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
D.在男性的d时期细胞中可以出现两条X染色体
二、非选择题(50分)
26.(16分)右图表示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    
(1)科学家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包括图中 所示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A过程发生在 的间期,B过程需要的原料是 ,图中需要解旋酶的过程有 。
(2)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图中的 过程中,它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 。
(3)D过程表示tRNA运输氨基酸参与翻译,已知甲硫氨酸和酪氨酸的密码子分别是AUG、UAC,某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AUG,则该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 。
(4)图中a、b为mRNA的两端,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 。 ??
27.(16分)某人利用小球藻为实验材料做了下列两个实验,最初时各个试管中小球藻的量相同,请回答:
实验一 实验二
(1)实验一:小球藻在适宜条件下繁殖很快,在相同培养液中,装置(a)和(b)分别培养小球藻(抽去空气),将两个装置都同时放在阳光下。
①一段时间后观察,B、C两试管哪个更绿 。
写出此时A瓶中酵母菌主要的细胞呼吸方式的反应式
②实验中B试管的小球藻能长时间存活吗? ,为什么
                        。
(2)实验二:将小球藻装在一个密闭容器中,通过通气管向密闭容器中通入CO2,通气管上有一个开关,可以控制CO2的供应,密闭容器周围有固定的充足且适宜的光源。向密闭容器中通入14CO2,发现反应进行到5 s时,14C出现在一种五碳化合物(C5)和一种六碳糖(C6)中。将反应时间缩短到0.5 s时,14C出现在一种三碳化合物(C3)中,这说明CO2中C的转移路径是 ,该实验中是通过控制 来探究 CO2中碳原子的转移路径。在该实验中,如果发现C5的含量快速升高,其改变的实验条件是 。
28. (8分)现有翅型为裂翅的果蝇新品系,裂翅(A)对非裂翅(a)为显性。杂交实验如图1。
请回答:
(1)上述亲本中,裂翅果蝇为__________(纯合子/杂合子)。
(2)某同学依据上述实验结果,认为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你就上述实验,以遗传图解的方式说明该等位基因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3)现欲利用上述果蝇进行一次杂交实验,以确定该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请写出一组杂交组合的表现型:______(♀)×______(♂)。
(4)实验得知,等位基因(A、a)与(D、d)位于同一对常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或dd的个体胚胎致死。两对等位基因功能互不影响,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不发生交叉互换。这两对等位基因______(遵循/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以基因型如图2的裂翅果蝇为亲本,逐代自由交配,则后代中基因A的频率将______(上升/下降/不变)。
29.(10分)以下甲、乙两图表示遗传信息传递的某些过程。请回答:
⑴甲图代表的过程是_______ ,正常进行过程中所需的条件除了模板、酶之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甲图中b链的碱基序列与_______ 链相同,假如b链中A∶T∶C∶G为2∶1∶1∶3,那么c链中相应的碱基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乙图中⑥是___________,乙图代表的过程是_______ ,乙图中的①链与甲图中的
b链的基本组成单位的不同点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⑷甲乙图中涉及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为: (以流程图的形式表示)。
⑸由于化学物质甲磺酸乙酯的作用,该生物体表现出新的性状,原因是:基因中一个G-C对被A-T对替换,导致由此转录形成的mRNA上 个密码子发生改变,经翻译形成的②~④中 发生相应改变。
参考答案:
(4)不遵循  不变
29. (10分,每空1分)(1)DNA复制 原料、能量
(2)d 1∶2∶3∶1
(3)核糖体 翻译 五碳糖和碱基种类
(4)

(5)1 氨基酸的种类或数目
青光中学2013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
词汇和语法
1. Can you imagine the difficulty I had ________ these problem?
A, settled B. to settle C. setting D. settle
2. —-How about eight o’clock outside the cinema?
—That _______ me fine.
A. fits B. suits C. meets D. satisfies.
3._______ caused the accident is still a complete mystery.
A. What B. That C. How D .Where
4. I had neither a raincoat nor an umbrella. ______ I got wet through.
A. It’s the reason B. That’s why C. There’s why d. It’s how
5. It was a matter of _______ would take the position.
A. who B. whoever C. whom D. whomever
6________ has helped to save the drowning girl is worth praising.
A. Who B. The one C .Anyone D .Whoever
7. These wild flowers are so special that I would do ______ I can to save them.
A. whatever B. that C. which D. whichever
8. Information has been put forward _____ more middle school graduates will be admitted into universities.
A. that B. what C. how D. when
9. Perseverance is a kind of quality, and that’s ______ it takes to do anything well.
A. what B. that C .which D. why
10._______ fashion differs from country to country may reflect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from one aspect.
A. What B. That C. This D. Which
11. To get the job started, _______ I need is some money.
A. only what B. all what C. all that D. only that
12. The Chinese in many places of the world ________ the old tradition.
A. keep on B. keep up C. keep up with D. keep in
13. 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__________ other people think about you .Believe yourself.
A, how B. what C. which D. when
14. — Did Jack come back early last night?
—Yes. It was not yet eight o’clock _____ he arrived home.
A. before B. when C. that D. how
15.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at school. It is no longer_____ it was 20 years ago, _____ it was so poorly equipped
A. what, when B. that, which C. what, which D. which, that
II. 单词拼写
He finished his school depending on the _______(奖学金)
You should learn to be ______(准时地)in everything.
This is one of the ______(规章)made by them.
Please look at the _______(字母表)and read after me.
________(传统)customs should be preserved
After school ,we take part in a lot of _______(活动)。
With the _______(发展) of economy,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here.
Young people should learn to be _______( 好竞争的)。
4 _____(乘以)by 2 is eight.
Are you interested in _______(植物 ) world?
III.动词填空
Having some problems _______ (settle), he went to his office hurriedly.
______ (elect) as prom queen is one of my best highlights.
_______ (attract) by the beautiful scene, he didn’t want to go back.
________ (consider) it many times, he made his mind at last.
Whose is the coat ______ (sew) now?
He is poor and often ____ (wear) shoes.
He mourned the death of his son, _____ (sob) in the corner.
What he said really ____ (upset) me.
He is busy _____ (polish) my shoes.
10The fans stood up ____ (cheer) the pop singer.
IV.翻译句子
每当回忆过去,我都感到非常幸福。
很有可能明天会下雨。
他们唱啊,跳啊,玩得很开心。
我担心的事是是否他们能按时完成任务。
问题是我们在哪儿能找到他们。
She sobbed out the story of her son’s violent death.
The girl’s not coming back after 10 upset the mother a lot.
She is due to arrive on Thursday. Meanwhile, what do we do?
When he came to , he found himself lying in a strange room.
I can’t see the attraction of sitting on the beach all day.
V. 根据问题写一篇有关After-school Activities in America的文章,字数120字左右。
● What are after-school activities?
● Why are after-school activities considered so important?
● Why are competitive sports considered so important?
参考答案
V.写作.
In America, to help students develop social skills, schools offer a large number of after-school activities, in other words, activities that take place outside classroom lessons. By taking part in after-school activities, students show their special talents, their ability to lead, and their ability to get on with others. Competitive sports are very popular among students. Young people are encouraged to take part in team sports since the games teach them to have the “winning spirit”.
青光中学2013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谒见(yè)?????抚恤(xù)????造福桑梓(xīn)?????审时度势(duó)
???B.修葺(qì)?????拂晓(fó)????瞠目结舌(chēnɡ)???潸然泪下(shān)
???C.契机(qiè)????莅临(lì)????矫枉过正(jiǎo)????一曝十寒(pù)
???D.混淆(xiáo)???喟叹(kuì)???拐弯抹角(mò)??????数见不鲜(shuò)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有人大代表提出,政府应加强对幼儿教育的管理,使义务教育涵盖学前阶段,保证每一位儿童都能平等接受优质的学前教育。
???B.一些编剧在改编名著的时候,没有很好地理解原著的精髓,胡编乱造了许多情节,这样反而大大地削弱了作品原有的思想性。
???C.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文学创作蔚然成风,出现了一批脍炙人口的精品,但也有许多不忍卒读的作品,内容低俗,文字粗劣。
???D.国内不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长此以往,就造成了今天这种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去甚远的局面,严重影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过去10年间,我国汽车产量以平均23.5%的幅度每年高速增长,自主品牌汽车产品的质量不断提升,价格也变得更加实惠。
???B.广东是人口流入大省,目前的教育资源还不能满足城市人口增长的需求,所以异地高考方案在实施初期难以做到一步到位。
???C.许多制度本意是好的,但如果缺乏一个严密的监管体系,尽管这个制度有多么好的初衷,都有可能在执行中出现腐败问题。
???D.“岭南四大园林”之一的余荫山房以布局精细著称,是清代举人邬彬的私家花园,为表达对先祖的感恩,取“余荫”作为园名。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传统美学理论所争论的问题之一,是画人容易还是画鬼容易。?????????????。问题虽是从绘画方面提出的,其他艺术何尝不存在神与形的矛盾。??????????????????。艺术中的鬼虽是想象的产物,但虚构的依据仍然是人。??????????????。????????????。这种虚中有实、富有真实感的形象,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
??①神鬼虽是一种依靠想象和幻想而虚构出来的形象,但它的根据仍然离不开对人和鸟兽的具体特征的观察、体验、改造与综合
??②而神与形的矛盾,在创作上往往形成了再现与表现的矛盾
??③这一争论在今天看来不仅仍然具有学术意义,而且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④它和“照着葫芦画瓢”的再现方法有根本性的差别
??⑤不论是描画印象中的人还是描画想象中的人或鬼,审美感受的深浅对于创作构思的得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作用
???A.③②⑤①④??B.③⑤④②①??C.⑤①③②④??D.⑤②③①④
?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名实说
朱琦(清)
????孰难辨?曰:名难辨。名者,士之所趋而易惑。天下有乡曲之行①,有大人之行。乡曲、大人,其名也;考之以其行,而察其有用与否,其实也。
????世之称者,曰谨厚、曰廉静、曰退让。三者名之至美者也,而不知此乡曲之行,非所谓大人者也。大人之职,在于经国家,安社稷,有刚毅大节,为人主畏惮;有深谋远识,为天下长计;合则留,不合以义去。身之便安,不暇计也;世之指摘,不敢逃也。
????今也不然,曰:吾为天下长计,则天下之衅必集于我;吾为人主畏惮,则不能久于其位。不如谨厚、廉静、退让,此三者,可以安坐无患,而其名又至美。夫无其患而可久于其位,又有天下美名,士何惮而不争趋于此?
故近世所号为公卿之贤者,此三者为多。当其峨冠襜裙,从容步趋于庙廊之间,上之人不疑,而非议不加,其深沉不可测也。一旦遇大利害,抢攘无措,而所谓谨厚、廉静、退让,至此举无可用。于是始思向之为人主畏惮而谋远识者,不可得矣。
????且谨厚、廉静、退让,三者非果无用也,亦各以时耳。古有负盖世之功,挟震主之威,而唯恐不终,未尝不斤斤于此。有非常之功与名而斤斤于此故可以蒙荣誉镇薄俗保晚节后世无其才而冒其位安其乐而避其患假于名之至美闲然自以为足是藏身之固莫便于此三者孔子之所谓鄙夫也。其究乡原②也。甚矣,其耻也。
吾闻大木有尺寸之朽而不弃,骏马有奔驰之患而可驭。世之贪者、矫者、肆者,往往其才可用。今人貌为不贪、不矫、不肆而讫无用,其名是,其实非也,故曰难辨也。
????乡曲无讥矣,然岂无草茅坐诵而忧天下其人者乎?而士之在高位者,曾乡曲之不若,何也?是故君子慎其名,乡曲而有大人之行者荣,大人而为乡曲之行者辱。
(选文有删改)
【注】①乡曲之行:见闻少、目光短浅的行为。乡曲,乡里。②乡原(yuàn):明哲保身、迎合众人的人。原,通“愿”。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人之职,在于经国家????经:治理???????B.士何惮而不争趋于此??????惮:害怕
???C.古有负盖世之功??????????负:凭仗???????D.骏马有奔驰之患而可驭????患:疾病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考之以其行??/???乡曲而有大人之行者荣?
B.有刚毅大节,为人主畏惮/?有深谋远识,为天下长计
???C.合则留,不合以义去/? 吾为人主畏惮,则不能久于其位
???D.当其峨冠襜裙/?然岂无草茅坐诵而忧天下其人者乎 
7.下列各句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3分)
???A.名者,士之所趋而易惑??????????????B.乡曲、大人,其名也
???C.其究乡原也????????????????????????D.甚矣,其耻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谨厚、廉静、退让虽然都是非常美好的名声,但它们都是作者所说的“乡曲之行”,而不是“大人之行”,所以没什么人去追求。
???B.有“大人之行”的人,能够安定天下,有刚毅的气节;他们深谋远虑,不计较个人得失,不会受到国君的怀疑和众人的非议。
???C.作者批评那些以“谨厚、廉静、退让”自居的公卿,平时一副道貌岸然、城府很深的模样,但遇到祸害就假装着急,无计可施。
???D.那些看起来“不贪、不矫、不肆”的人终究没有什么用处,反倒是贪者、矫者、肆者往往有可用之才,这是“名”难辨的原因。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有非常之功与名而斤斤于此故可以蒙荣誉镇薄俗保晚节后世无其才而冒其位安其乐而避其患假于名之至美闲然自以为足是藏身之固莫便于此三者孔子之所谓鄙夫也
(2)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①身之便安,不暇计也;世之指摘,不敢逃也。(3分)
??②而士之在高位者,曾乡曲之不若,何也?(3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阮郎归
欧阳修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栖。
?
(1)首句的点明时已“春半”,上阕是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的?(3分)
(2)结合下阕简要分析末句“画堂双燕栖”所蕴含的情感。(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氓之蚩蚩,????????????????。匪来贸丝,????????????????。(《诗经·氓》)
(2)羁鸟恋旧林,?????????????。?????????????,守拙归园田。(陶潜《归园田居》)
(3)渔舟唱晚,????????????;雁阵惊寒,????????????????。(王勃《滕王阁序》)
(4)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全球史观在中国
刘新成
????源自西方的“全球史观”在中国遇到形形色色的解读,其中有些解读可能是西方的全球史学者始料不及的。但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我们不能忽略,就是全球史观在中西不同语境中,引起许多相同的思考。
???全球史观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对西方中心论的批判为起点的,而西方中心论乃是西方世界史学发展的末端。不触及根本,枝节末端问题是纠缠不清的。这一点,中西学者认识相同。
????关于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曾听到多名美国史学家说,该书并未跳出以欧洲为中心的“挑战——应战”模式。而中国学者同样尖锐地指出:“斯塔夫里阿诺斯自己的结构就是一个欧洲中心主义的结构”,事实上仍把“现代化看作一种单向的欧化或西化的过程”。
????对于斯塔夫里阿诺斯等人的困境,中西学者同样归因于方法论。巴勒克拉夫说,那些力求立场“客观”的人,终于不能突破“西方中心”,是因为“他们身边使用的那一整箱工具却全是由欧洲制造的,恐怕一时还不可能将它完全更换”。中国学者指出,这“一箱工具”就是西方“历史学研究的诸多核心概念,如工业革命、现代性、资本主义以及个人自由”,西方史学家正是“凭借这些基于欧洲特定经验所产生的概念来阐释欧洲对现代世界的支配以及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这种方法论的局限,不仅西方学者“挥之不去”,非西方学者也难以超越。在这一点上,中西学者所见略同。为什么“挥之不去”?根子还在于西方人所谓的一元的物质进步论。可见,认识方法只是表象,问题实质是价值标准。有一个问题问得好:假如由东方人按自己文化传统书写,全球史还会像当下流行的那样充斥物质主义吗?
????于是,中外世界史学家都呼唤价值标准的统一。汤因比晚年曾经说过,要正确地认识全球性问题,唯有建立“世界国家”,重建人类统一的价值观。中国学者齐世荣曾说,只有“各国学者……抛弃国家、民族的偏见,通力合作,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如实地反映各个国家、民族在人类世界上做过的贡献,如实地反映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西方学者面对“谁来制定世界公民标准”、“谁来勾画人类故事”的问题,发出“世界史是可能的吗”的疑问。中国学者认为,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史学家,就哪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哪一个时代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很难达成共识,只要在这些涉及价值的判断上各执一词,短时间内很难产出令人满意的世界史。
????面对这种困局,西方后现代主义选择了“逃避”,而有些中国史学家也正在以类似方式使自己“乐观”起来。有人说,既然统一的价值观不可能形成,不如放弃对“主导性叙述”的追求,让各个地区、各个民族按照自己的文化传统撰写本文明的历史,全球史体系留给读者自己在比较中建构。另有人说,“每一位新的世界历史叙述者都在(自己心目中)重构世界历史……我们不能要求作为个体的世界历史叙述者超越自我中心,撰写一部他人的世界历史”,既然每个叙述者“都想表达自身的价值……(而)这些价值是否成为普遍价值却依赖于读者接受的程度”,那么“重构世界史”就是“尽可能多地丰富世界历史文本,令读者可以按照培养自身世界观的需要不断进行选择”。
????无论是悲观的感叹,还是“乐观”的建言,都体现了当代中国史学家对宏观世界史学的严肃思考。但我认为,比较现实的做法,是在现有的话语体系基础上(即使有浓重的西方色彩),不断修正和补充,以逐渐接近共识。当前,如果能够将现代文明的困境考虑进去,把“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好生活”这样的命题列入价值标准,将中国史学重视道德评价的传统吸收进去,就能写好世界史,裨益于和谐世界的建立。
????????????????????????????????????(选自《历史研究》2011年第6期,有删改)
?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全球史观源于西方,它主要是以对西方中心论的批判为起点,纠缠于枝节末端,没有触及世界史的根本问题。
???B.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没能突破西方中心论的樊篱,是因为受欧洲经验主导的方法论的局限。
???C.如果东方人不用以欧洲为中心的“挑战——应战”,而是用他们自己的文化传统来书写,全球史会更客观。
???D.引用汤因比与齐世荣的话是为了说明史学家们应该抛弃国家、民族的偏见,建立人类统一的价值标准。
???E.史学普遍价值要依赖读者接受的程度,作者认为将全球史体系留给读者自己在比较中建构是最好的。
13. 在全球史观问题上,中西方学者没有达成相同认识的一项是??????????????????(3分)
???A.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全球通史的研究陷入了史学困境。
???B.方法论的局限是中西史学家均难以摆脱的现实。
???C.世界史学的“价值标准”在短时间内难以统一。
???D.通过撰写本民族文明的历史来构建“全球史观”。
14.西方中心论对全球史的研究有哪些影响?请具体说明。(4分)
15.造成全球史观“困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作者对此有何看法?(4分)
?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相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浮生半日闲
琦君
???忙碌的现代人,无不叹闲暇不易得,于是也格外怀念当年农村社会的悠闲岁月。我学习英文时,读到一篇好文章,题目叫做“puttering”,照字面解释是漫无目的地摸摸这样,碰碰那样,让时间闲闲地溜走,心也闲闲地一无挂碍。
???我觉得这位作者,对闲适情操的体认,颇近乎我国诗人陶渊明。陶靖节的东篱采菊,正是一种“漫无目的”的闲散动作,南山“悠然”地出现在他面前,他又何曾用力去看。所以他才能“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顺应自然,享尽田园之乐。
????现在人活着似乎只为抢时间,可是把时间抢下来又何曾好好地过呢?我好怀念小时候在家乡的闲荡日子,漫步在田埂上,自然而然会让路给吃草的黄牛。走在高低不平的卵石大街上,一路都有人笑眯眯地喊我的乳名。那时的人情是多么温暖,天地是多么辽阔,时间是多么富裕啊。记得那时全个村庄,只有我家老屋大堂正中挂有一口自鸣钟,而钟摆常常是停止摆动的,即使有时发出的嗒嗒之音,指针所指的时间,和长工们的作息毫无关系。他们只看日头的高低,听公鸡的啼声,就知道是什么时辰。在忙月里,他们胼手胝足,却是口哼小调,面带笑容。闲月里,他们嚼着自己种的花生和胡豆,下象棋、钓鱼,也是口哼着小调,面带笑容。他们从来没有和时间赛过跑,可是从日出到日落,他们都在工作中,他们也都在游息中。
????至于像前文所引述那样puttering的情趣,我的外公,我的母亲,就十足地在时时享受着。我外公有一只八宝箱,是他自己用洋油箱装钉而成的,我每回掏时都发现添了些新东西——他自己用竹节做的烟嘴,文旦皮晒干做成的碗,干佛手,我玩厌了的地螺陀。三炮台香烟罐里各色各样的香烟招牌纸、邮票。此外就是父亲送他的白玉烟嘴,绿玉班指,杭州舒连记的檀香骨折扇。这些都是我百玩不厌的。至于母亲的八宝箱,乃是一只竹编的针线盒,那更耐人翻弄了。盒子分上中下三格,上格是五彩丝线、纸花、绣了一半的鞋面、剪刀、顶针等等,中格是《花名宝卷》、她手抄的《心经大悲咒》。最下一格藏着一个像红柿子似的朱砂圆盒。里面是我小时候挂的长命百岁金锁片,母亲的旧珠花、银耳环、银手镯等等。我当时觉得最有趣的是外公的八宝箱里存着舅舅小时候的银锁链,母亲的八宝箱里,存着我小时候的金锁片。后来想想,人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往下绵延,也就是这样一代一代,把对儿孙的爱埋藏在一个摸得到,看得见的地方。让长大了的儿孙们,有朝一日,打开来摸摸看看,重新领略一下长辈的爱,再一代一代往下传。可惜时至今日,为生事奔波的人们,再也无暇去打开尘封的旧物,而且也无心把虽无用却不舍得丢弃的东西,归在一只箱子或一只盒子里了。这,对他们自己和儿女们来说,都少了一份Puttering的乐趣,怎不令人惋惜。
????可是人来到世间,难道就为了赶时间,赶完了时间就与世长辞吗?想想该有多傻!我们为什么不能学学闲荡?我们这些劳碌的现代人,是否舍得把时间花在闲荡上,或搞搞所谓的puttering,以偷得浮生半日闲呢?
(选自《三更有梦书当枕》,有删改)
16. 从全文看,“puttering”的情趣有哪些?(4分)
17. 作者提到外公和母亲的八宝箱时,为什么要如此详尽地列举里面的物件?(5分)
18. 作者为什么要建议劳碌的现代人要“偷得浮生半日闲”?(6分)
?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容闳:睁眼看世界的“草根”第一人
李响
????1828年11月,容闳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南屏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南屏小村,与被葡萄牙殖民者占领的澳门一水之隔,相距不到4英里。当时,容闳的哥哥进了私塾走“正途”,家里实在没钱再供容闳,只好送7岁的他去学杂费全免的澳门洋学堂。容闳上的是教会学校,1840年,容闳还因鸦片战争爆发一度辍学。
????18岁那年,教会学校的布朗校长因身体原因要回美国,临行前他在班上说,想带走几名学生赴美深造,如果有愿意的就站起来。当时是1846年,美国立国仅仅70年,如此年轻的异邦,远在大洋彼岸,十几岁的孩子哪敢未经父母同意去“送死”?良久的沉默之后,容闳站了起来。他想亲眼看看书本上那个精彩的新世界。
????1850年,容闳在美国慈善组织资助下进入耶鲁大学学习,四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他是耶鲁大学乃至所有美国大学里第一个中国毕业生,其画像至今悬挂在耶鲁校园中。近代史学者雷颐评价,如果说林则徐、魏源是近代中国“精英”阶层 “睁眼看世界”的先驱,那么容闳这个农家穷小子,就是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草根”。
????1855年,容闳学成回国。在香港,容闳结识了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的族弟洪仁?5?痪萌葶确⑾痔?教旃?恫皇亲约合胂蟮睦硐牍???笫????淦抢肟??
????1863年秋,容闳到安庆拜见了曾国藩。此次相见,曾国藩断言:“以汝目光威棱,望而知为有胆识之人”。容闳早年立志要促成的官派留学生计划,现在终于有了位高权重者支持。于是,他向曾国藩陈述他的计划,果然获得首肯。曾国藩与李鸿章几次联名上奏同治皇帝,1872年春得到批复后,任命容闳为出洋副委员,主抓幼童选派和监督事务。
????1872至1875年间,一共有四批共120名幼童出洋。费用全部由政府负担,回国安排工作,现在看来简直是做梦也难得的美事,但当时没有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洋鬼子的“野蛮番邦”,并且一去就是15年。容闳就从自己的老家香山和周边村县入手,挨家挨户动员。报名的幼童几乎没有一个是世家权贵之弟,大多出身寒微,也许只有这样的人家才“豁得出去”。 ????幼童一到美国就如鱼得水,以惊人的速度克服语言障碍,成为各校中最优秀的学生。容闳采用了前卫的管理方式,让幼童两人一组分散居住在志愿报名的当地家庭,使孩子们感受到家庭温暖,并且更加迅速地融入美国社会。
????然而,中美之间巨大的文明落差必然导致孩子们做出“大逆不道”之举,他们脱了长袍马褂穿西装,胆子大的还剪了辫子,跟主人去教堂受洗信“异教”,见了清廷留学生长官不行三跪九叩之礼。朝中保守派听说幼童在美被容闳纵容得“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先已沾其恶习”,纷纷主张撤回留学生。
????第一批幼童眼看就要大学毕业,现在撤回功亏一篑。几尽绝望的容闳在美国文化界、政界奔走求助。母校耶鲁大学的校长波特亲自起草信件致清政府总理衙门;容闳的一位牧师朋友谒见美国前总统格兰特,格兰特立即修书给李鸿章。作为洋务运动的领袖,李鸿章本心并不想断送留学项目,但保守派的强势意见使他左右为难。恰在这个节骨眼上,美国国会通过了《排华法案》。 1881年6月,奕?列举留学生四大罪状,上奏光绪撤回学生。当年8月,近百名“幼童”洒泪登船。只有詹天佑和欧阳庚获得耶鲁学位,其余皆半途而废。???
????这些留学生回国初期因“奇装异服”、“不识礼仪”,饱受排挤和谴责,被随意发配到与所学专业根本不搭边的行业。所幸他们在外收获真才实学,且互相照应提携,若干年后,他们成长为转型中国的中坚力量。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开滦煤矿矿冶工程师吴仰曾,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清华大学首任校长唐国安,民国开国总理唐绍仪,交通总长梁敦彦,外交家欧阳庚,还有多名加入海军,在甲午战争中殉国。容闳送出去的学生,归来后无论才干、见识、人品,都堪称一世俊杰。
(选自《文史参考》2012年第7期,有删改)
?19.联系全文,分点概述容闳在官派幼童留洋项目中做了哪些努力。(4分)
20.作者详细记述官派幼童留洋项目的始末,这样写对表现传主有什么作用?(5分)
21.容闳被称为中国“睁眼看世界的‘草根’第一人”,他的经历给我们哪些启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右面的图表是有关机构对某市不同年龄段亚健康人群的调查。请根据图表,分别概括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三种亚健康类型发生率与年龄的关系。(6分)
?
(1)躯体亚健康:???????????????????
??????????????????????????????????
(2)心理亚健康:????????????????????
??????????????????????????????????
(3)社会适应亚健康:?????????????????
??????????????????????????????????
???
?
23.下面是某中学“学生会微博”发出的一份倡议。请根据其内容,以学校办公室的名义拟写一份告示,张贴在收发室的门口,使收发室能正常运作。(6分)
????????????亲,你的快递又寄到学校来了?君不见,学校收发室现在成了仓库,大包小包堆如山,阿sir、miss的信件、文件统统被“埋”没了。听说校长发脾气了——晕!收发室的陈叔怒发冲冠——酷毙!亲,是不是很过分!从“五·一”开始,把网购的私货寄回家吧,学校是学习的地方,不是免费中转站噢!
?
告??示
???各位同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谢配合。
???????????????????????????????????????????????????????????????学校办公室
?????????????????????????????????????????????????????????????2013年4月22日
?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美国有句谚语:“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来说话。”人们不能漠视数据,数据是科学的度量。
????有学者认为,我们正处在一个数据时代。随着社交网络的逐渐成熟,移动带宽的迅速提升,云计算、物联网的应用多样,数据的运用和创新给公民、政府、社会带来了种种的挑战和变革。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