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曲阜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一4月月考(9科9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曲阜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一4月月考(9科9份)

资源简介

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2012级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化学试题 2013.4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注意:考试结束后只交选择题答题卡和第二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Cu—64;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一种比黄金还要贵重百倍的 O2 气体, 不久前在我国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制备成功,
1 mol 这种O2 气体所含有的中子的物质的量为
A.36 mol B.20 mol C.16 mol D.20 NA
2.砷为第四周期第ⅤA族元素,依据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砷不可能具有的性质
A.砷在通常状况下为固体
B.砷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
C.砷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砷酸(H3AsO4)的酸性比磷酸(H3PO4)强
D.砷化氢(AsH3)不如氨气(NH3)稳定
3.如图所示各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数字是原子序数,其中X为35的是

A. B.
C. D.
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Na+、Mg2+、Al3+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B.RbOH、KOH、Mg(OH)2碱性依次减弱
C.H2S、H2O、HF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D.O2-、F-、Na+、Br-的半径大小顺序为:Br- (O2-(F-(Na+
5.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的是
A.钙离子的电子式:Ca2+ B.CO2分子的结构式:O=C=O
C.N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D.氮气的电子式:∶N∶∶∶N∶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气态单质分子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C.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7.下列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A.铝片与稀盐酸反应 B.NH4Cl与Ba(OH)2·8H2O的反应
C.灼热的碳在足量O2中燃烧 D.酸碱中和反应
8.据报道,氢氧燃料电池公交汽车已经驶上北京街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解水制取氢气是理想而经济的制氢方法
B.发展氢氧燃料电池汽车不需要安全高效的储氢技术
C.氢氧燃料电池汽车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城市空气污染
D.氢氧燃料电池是把氢气和氧气内部的热能转化为电能
9. 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结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的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将Cu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Cu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c的单质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d、c、a、b B.b、a、d、c
C.d、b、a、c D.d、a、b、c
10.下列关于铜锌原电池(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电子由正极通过导线流向负极 B. 负极反应式为:Zn-2e-=Zn2+
C.正极产生1molH2电池转移2mol电子 D.可以用碳棒代替铜片作为正极
1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外层电子数等于2的元素均为第ⅡA族元素
B.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分界处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
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了8电子稳定结构
D.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12.某学生用下图1所示装置进行化学反应X+2Y==2Z能量变化情况的研究。当往试管中滴
加试剂Y时,看到U型管中液面甲处降乙处升。关于该反应的下列叙述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②生成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更高;③该反应过程可以看成是“贮存”于X、Y内部的能量转
化为热量而释放出来。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

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2012级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化学试题第二卷
二、非选择题(普通班满分52分,实验班满分62分)
13.(12分)X、Y、Z三种元素的离子结构都和Ar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排布。H2在X单质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Y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是H2Y,其最高价氧化物中Y的质量分数为40%;Z元素和氮元素在同一族。
(1)根据以上条件,推断X ,Y ,Z (填写元素名称);
(2)写出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X ,Y ,Z 。
14.(16分)(1)如图2所示,组成一种原电池.试回答下列问题(灯泡功率合适):
图2
①电解质溶液为稀H2SO4时上述装置中灯泡亮,此时Al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 ;
②电解质溶液为NaOH溶液时,灯泡__________(填“亮”或“不亮”, 填“亮”做a题,填“不亮”做b题)。
a.若灯泡亮,则Mg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 ;
Al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 ;
b.若灯泡不亮,其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原电池原理的应用之一是可以设计原电池。请利用反应“Cu+2Fe3+ =2Fe2+ +Cu2+ ”设制一个原电池(正极材料用碳棒)则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 ,若导线上转移电子1.5 mol,则溶解铜的质量是 。另外的重要应用是实验室在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备氢气时,可向溶液中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其作用是: 。
(3)氢氧燃料电池(电解质为KOH溶液,惰性材料作电极)负极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15.(20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列出了10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试用元素符号、离子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第2周期


第3周期






第4周期


(1)10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填元素符号)
(2)①③⑤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该物质内部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 和 ;
(3)元素⑦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该氢化物常温下和元素②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③和⑨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①和⑦两元素形成四核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该物质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①和⑤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6.(4分)已知拆开1 mol H—H键、1 mol I—I、1 mol H—I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151k J、299k J。则由氢气和单质碘反应生成1 mol HI需要 (填“放出”或“吸收”) k J的热量。
【附加题】(实验班学生必做,1—10班平行班学生不做,10分)
17.元素周期表的形式多种多样,下图3是扇形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1~36号元素),对比中学常见元素周期表,思考扇形元素周期表的填充规律,并回答下列问题:
图3
(1)D元素位于第 周期第 族。
(2)元素B、G、J、K、D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3)K、G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发生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DA3、CE2、AK三种分子中,分子内所有原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的分子为: (用化学式表示)。
高中2012级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2013.4
一、选择题(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项
B
C
C
A
D
C
B
C
D
A
B
D
二、非选择题(每空均为2分,普通班满分52分,实验班满分62分)
13.(12分)
(1) 氯 硫 磷 (2) HClO4 H2SO4 H3PO4
14. (16分) (1)①2H+ + 2e- = H2↑;
②亮 a. 6H2O + 6e- = 6OH- + 3H2↑ ;2Al – 6e- + 8OH- =2AlO2- + 4H2O。
(2)Cu ;48g;形成了Zn—Cu原电池,加快了化学反应的速率(注:必须强调形成Zn—Cu原电池,否则不得分) ;
(3)H2 +2 OH- - 2e-=2H2O
15. (20分)
(1) Ar
(2) NaOH ; 离子键; 极性共价键(或答共价键或极性键均对)
(3) H2O ;2K + 2H2O =2KOH +H2↑ ;
(4) ;
2Na2O2 + 2CO2 = 2Na2CO3 +O2 ;
(5) Al(OH)3 + OH— =AlO2— + 2H2O
16. (4分) 放出 ; 5.5
17.(实验班学生做,10分)
(1)二,ⅤA族;
(2)Na>Al >S>Cl >N;
(3)Al(OH)3 +3HClO4 == Al(ClO4)3 + 3H2O;(4)CO2
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2012级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政治试卷
命题人:李 延 审题人:张明栋 于世新
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不同,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 ( )
A.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B.在统治阶级内部实行民主,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
C.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D.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2012年5月20日是我国第二十二个“全国助残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的保障残疾人事业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体现出 (  )
A.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B.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C.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D.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3.2011年6月21日,被媒体称为“许三多”的杭州市原副市长许迈永因犯受贿、贪污、滥用职权罪被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裁定维持一审作出的死刑判决。这表明 ( )
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专政是人民民主的本质
③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 ④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的权利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4.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2013年3月5日9时在北京召开。 大会的代表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等数十个选举单位,各方代表均占一定比例。 这表明 ( )
A.我国人民民主有物质保障 B.我国人民民主有法律保障
C.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D.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全民性
为学习政治生活“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这节课,小东在网上搜集到以下素材:
①某中学通过网站对本地政府的环保工作提出建议
②一些村民积极向公安机关提供线索,为顺利抓获通缉的犯罪嫌疑人创造了条件
③2012年,某选民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省市两级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中投下神圣的一票
④在2012年7月28日到8月12日召开的第30届夏季伦敦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经过奋力拼搏,为祖国争得了荣誉。据此回答5~6题。
5.若分别按权利和义务对以上素材进行分类,正确的是 (  )
A.①②为一类,③④为一类 B.①③为一类,②④为一类
C.①④为一类,②③为一类 D.①②③为一类,④为一类
6.通过以上素材,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A.有的公民享有权利,有的公民履行义务
B.权利和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C.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D.所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都是相同的
近日,从江苏漂阳某局长“微博开房”到“郭美美事件”,“表哥”、“房姐”诸多热点事件在微博上酝酿、发酵,使微博这个网络社交平台,每次成为舆论的重要集散地。据此回答7~8题。
7.人们在由衷赞叹它强大威力的同时,一些人也对它表示了自己的忧虑。下列选项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任何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任何公民的权利都受到法律保护
C.公民应自觉履行维护集体利益的义务 D.公民发表言论时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
8.互联网是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充分重视和利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因为它 ( )
①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平台 ②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③扩大了公民的知情权和表达权④有助于充分发扬民主,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9.某市在区政府换届中试行区长差额选举,扩大副区长选举的差额数量,候选人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开演讲、答辩。民主选举中采取差额选举的方式 ( )
①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各方面的情况 ②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③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④使每个选民都有机会选择自己心目中的候选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某高中生的下列行为中,属于参与政治生活的有
①帮助居委会管理社区卫生 ②为班级患病同学捐款
③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电脑质量问题 ④在互联网上参与交通管理问题讨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1.高三学生小涛参加区人大代表的选举时,社区领导告诉他一定要选本社区的现任领导,小涛感到自己的基本民主权利受到侵犯,就把这个事情反映给了上级人大部门并要求上级部门予以答复。上述事件中涉及的公民的政治权利有 ( )
A.选举权、被选举权和监督权 B.被选举权和监督权
C.选举权、言论自由和维护国家安全 D.选举权和维护国家利益
12.房屋拆迁与补偿是一个涉及多方利益的问题。假如你所在的班级要以此举办一次模拟听证会。以下是举办听证会过程的一般步骤,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
①将全班同学分成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 ②各小组分别准备资料 ③确定听证会主题 ④听证会主持人总结⑤模拟听证会的程序,各小组推荐代表陈述观点
A.③一①一②一⑤一④ B.①一③一②一④一⑤ C.③一②一①一⑤一④ D.②一①一③一⑤一④
13、2013年2月28日晨,北京再度出现能见度不足1公里的大雾,全市大部分地区空气质量普遍达6级严重污染,且处于大风蓝色、霾黄色预警中。然而,北京并非雾霾的唯一受害者。1月份全国先后有30个省份遭受雾霾天气侵袭,要消弭雾霾,就需要城市建设的决策者在规划方面看得更远一些。要实现科学决策,就必须 ( )
①进行集体决策,增强决策透明度 ②进行严格的论证,增强决策科学性 ③充分调研,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提高决策的公众参与度 ④保证公民对每项决策的知情权,对重大事项进行公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根据山东省委组织部的安排,,2013年山东省将选聘1300名优秀高校毕业生担任“村官”到村任职。有人认为村官是“官”,是国家机关最基层的干部。下列对此观点判断正确的是 ( )
A.观点正确,因为村委会是我国基层政权机关
B.观点正确,因为村委会是我国基层民主自治机关
C.观点错误,因为村委会是我国基层政党机关
D.观点错误,因为村委会是我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15.到2020年,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之一,要实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下列体现这一内容的是 ( )
①村里大事村民定 ②人民选举人大代表
③地方政府组织农民劳动技能培训 ④搞好村民自治,推进村务公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6、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规定,“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从而改变了以往因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导致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不同的状况,这一法律规定的变化 ( )
A. 坚持了公民权力至上的原则 B. 实现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C. 消除了公民的身份差异 D. 体现了对公民平等权利的尊重
17.2012年11月4日,温州市一位市民给违停的温州城管执法车开手写“罚单”的图片在网上热议,并引来更多网友跟帖曝光自己见到的执法车违章情况。这表明 ( )
A.公民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B.公民依法行使质询权
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
18.我国建立了政府决策公开、听取群众意见的制度,就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向全社会发布,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其根本原因是 ( )
A.公民享有平等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B.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C.我国人民有权利管理国家一切事务
D.我国的民主制度还有不成熟的地方
19.2013年3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了国务院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并发表讲话。李克强强调,从今年开始,要逐步实现县级以上政府公务接待经费公开,公开的形式要通俗,要让老百姓看得懂,可以有效地监督政府。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制度有 ( )
①信访举报制度 ②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③舆论监督制度 ④责任与权力统一制度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民主法制建设日益加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不断扩大。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区别是 ( )
①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②是否向国家机关表达了自己的合理批评和建议③参与行为是否遵循了法律、法规和程序性规范 ④参与过程是否正确处理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1、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这就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选举方式是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 一个国家确定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的具体条件是 ( )
①社会经济制度 ②物质生活条件 ③选民的文化水平 ④选民的年龄构成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2、下列活动中属于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是( )
A.到书店购买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的光盘 B.选举村民委员会的干部
C.参加市政府召开的价格听证会 D.观赏电影《集结号》后撰写政治小论文
23、当生活中遇见困难时,我们可以寻求政府的帮助是因为:
A.我国政府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B.政府的职能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C.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 D.政府的职能就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24、从政治生活角度看,漫画《援助》中国家的做法(  )
①是在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 ②是在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③是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  ④有利于减少物价上涨对人民群众的不利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5、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托12315电话,受理消费者申诉、举报,查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监督管理市场和行政执法,有效地维护了我国的经济秩序。这体现了我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
①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②使公民求助有门,投诉有道
③是我国的经济司法机关 ④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6、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国务院决定投入8500亿元推进医改,目的是为了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为了保障人民的健康,这说明(  )
①我们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②我们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 ③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利益的代表者 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政府工作方法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27、漫画《监管“盲区”》给政府部门的警示是(  )
①政府必须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能,把该管的事情管好
②政府必须做好市场监管
③政府必须增加职能部门,防止管理上的缺位
④政府必须捍卫人民的利益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8、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山东省政府积极向金融机构推荐业绩优、成长好的小企业,解决了金融机构向小企业贷款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了银行与小企业的互利双赢。这说明政府 (  )
①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  ②进行经济调节和公共服务
③树立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④便民利民、执政为民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29、2012年2月,温家宝同志在广东考察时强调,村民自治是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是农民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形式,也是农村管理的重要形式。我们一定要保障农民的选举权利,坚定不移地做好村民自治和村委会村民直选。这是因为 (  )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村民自治可以充分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
③村民自治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④村民自治可以保证广大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30、仔细观察漫画《放心肉》(见下图)。该图所反映的社会问存在的原因是(  )
①部分经营者缺乏市场规则意识  ②部分经营者缺乏良好的形象 
③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行政执法效能差  ④某些政府部门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不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2题,共40分)
31、新华网近期一项“你最愿意用什么渠道参与反腐”调查中,高达75%的受访者选择用网络曝光,而选择通过信访、审计等官方渠道的不足10%。网络反腐走红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一反腐模式目前还良莠不齐,亟待规范化法治化。领导人上网了解民情,政府上网公开政务,公民上网表达意见等种种现象表明,互联网上的“政治互动”,不仅改变着政治信息的传播方式,也日渐深入的改变着政治生态环境。
(1)运用公民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重视网络民意、发挥网络监督作用的原因。(12分)
(2)运用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知识,谈一谈公民应如何负责任地行使监督权。(12分)
32、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2013年3月1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经过表决,通过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决定,批准了这个方案。实行铁路政企分开,从长期来看,应该有利于资源整合,有了民间资本的更多参与,势必增加铁路内部的竞争力,更有利于技术变革,降低铁路运行成本,老百姓有望从中得到实惠。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和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等。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的“职能转变”10条意见,着力减少审批,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努力让服务更便利。特别是社会组织管理制度的改革,能够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为老百姓办事提供便利,维护人民的利益。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其根本落脚点是将改革红利让利于民,体现了政府民为本的指导思想,彰显民生情怀。
请运用政府的相关知识,谈一谈国务院进行机构改革的政治学依据。(16分)
山东省曲阜师大附中2012级高一上学期10月份月考
政治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C
C
B
C
D
C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A
A
D
C
D
D
B
C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C
A
B
C
A
C
C
B
B
二、非选择题(2题,共40分)
31、(1)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3分)
②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依法享有监督权、言论自由和参与民主决策的权利。(3分)
③重视网络民意有利于决策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科学性、民主性,避免决策失误带来的损失。(3分)
④发挥网络监督的作用,丰富了公民的民主监督形式,有利于人民群众加强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民主监督,增强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公民意识、民主意识,拓宽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3分)
(2)①公民既是权利的主体,也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我们既要树立权利意识,又要树立义务意识。(4分)
②从权利意识看,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公民要勇于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用语和邪恶势力作斗争。(4分)
③从义务的角度看,公民在行使监督权的时候,必须采用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4分)
32、(1)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进行机构改革,有利于政府更好地执行人民的意旨和捍卫人民的利益。(4分)
(2)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国务院进行机构改革,能让老百姓从中得到实惠,更好地为老百姓办事,是政府宗旨和原则的体现。(4分)
(3)政府具有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国务院进行机构改革,有利于政府更好地履行职能,为人民服务。(4分)
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2012级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生物试卷
命题人、审题人:马欣
分值: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把所选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在构成玉米的元素中,属于微量元素的一组是( )
A. C、H、N、P、Mn B. Cl、Fe、S、N、Mg
C. B、Cu、Zn、Mn、 D .N、P、K、Cu、Fe、I
2.某蛋白质分子由l00个氨基酸组成,含2条肽链,则在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该蛋白质的过程中产生的水分子个数为
A.1 B.2 C.99 D.98
3.在胰岛细胞中,与合成和分泌胰岛素有关的一组细胞器是
A.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B.内质网、核糖体、叶绿体、高尔基体
C.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 D.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
4.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有
①ATP是生物体内主要的贮能物质 ②ATP 的能量主要储存在腺苷和磷酸之间的化学键中 ③ATP水解一般是指ATP分子中高能磷酸键的水解 ④ATP在细胞中的含量很少,但转化速度很快 ⑤ATP只能在线粒体中生成 ⑥ATP被比喻成生物体内可流通的“能量货币”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③④⑥ D.③⑤⑥
5. 在剧烈运动时,人体骨骼肌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源于
A.肌糖元 B.脂肪酸 C.葡萄糖 D.三磷酸腺苷
6.上图1是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或核DNA)曲线变化图,图2是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实线表示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B.图1虚线bcd段染色体发生的变化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为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C.此生物体正常体细胞有12条染色体
D.图2中C细胞染色体发生的变化是:DNA加倍,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7.右图为动物的某组织,其中1是毛细血管壁、2是红细胞、3是血浆、4是细胞内液、5是组织液,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经递质主要分布在3和5中,3和5的成分有区别
B.葡萄糖由3经1和5到达4的过程是依靠自由扩散完成
C.图中CO2最高的部位是5
D.2中的O2到达4被利用需要经过6层膜,2处的O2浓度高于4处
8.下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中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
C.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正电位
D.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9.如右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 ②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③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与死亡率基本相等 ④假设这是海洋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10.下图表示有关生长素的一项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后,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中弯曲程度最大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1.下列关于兴奋沿神经纤维向前传导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为负电荷
B.膜内电流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
C.膜外电流方向与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相反
D.兴奋的传导方向是轴突→另一个细胞的树突或胞体
12.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 )
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
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
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
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3.图甲、图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是( )
A.衰退型和增长型B.增长型和衰退型
C.稳定型和衰退型 D.稳定型和增长型
14.烟草“打顶”有利于烟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但“打顶”后还要抑制腋芽的生长,否则会影响烟草的产量和品质,为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在“打顶”后的伤口处施用( )
A.生长素类物质 B.赤霉素类物质 C.细胞分裂素 D.乙烯生成物
15.关于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错误的是
A. 高浓度2,4-D除麦田杂草 B. 使用乙烯利促进果实成熟
C. 利用赤霉素促进芦苇纤维长度增加 D. 高浓度的生长素培育无子果实
16.可以证明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而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例子是( )
A.植物的向光性 B.顶端优势
C.生长素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D.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17.右图为某种生物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推断错误的是( )
A.a点和c点时的种群数量相等
B.b点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d点对应的种群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D.从0到d这段时间内,种群数量一直在增加
18.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
B.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也可以采用样方法
C.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法,不需要遵循随机取样原则
D.将M只鹿标记,在捕获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n/m只
19.下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某羊群,则a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过度放牧
B.若图②所示为某培养装置中酵母菌数量,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增加营养供应
C.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外来干扰的能力有一定限度
D.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灭虫,将害虫消灭到K/2的数量,就达到理想效果
20.一种生物迁入一个新的环境,由于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t年后种群的个体数量为:Nt=N0λt。下列关于该表示式参数意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Nt表示t年后的该种群的个体数量 B.N0为该种群的起始个体数量
C.t表示该生物迁入该地的时间是t年
D.λ表示第二年比第一年增加的个体数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0分)
21(18分).下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       ,乙图是甲图中     (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             。
(2)[③]的名称是_________。为神经兴奋的传导提供能量的细胞器[ ]_________。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    。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       。
(3)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      ,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发生变化。
(4)[①]结构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在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该处细胞膜膜_______(填内或外)为负电位。
22(20分)植物的根是合成激素的主要器官,又是植株生长发育的事础。请回答相关问题:
(1)当研究水稻胚芽鞘的向光生长时,发现根具有背光生长现象,经研究该现象也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引起的。现已测得图中A、B、C、D四处生长素浓度,请在坐标曲线上标出A、B、C、D对应的位点。根的背光生长现象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 特点。
(2)根、芽、茎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性有差异,三者敏感程度依次增强是 。
(3)若想培养无根豆芽,配制的生长素浓度应为 。
(4)主要由根尖产生并且与生长素和赤霉素等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 。
(5)干旱会导致植物体内生长素、赤霉素等明显减少,脱落酸和 大量增加,从而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促进叶片等器官 过程。
(6)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 。有同学设计如下实验验证“植物根尖产生的生长素在幼根处进行极性运输”,请绘图表示实验组结果并标注说明。
23.(12分)20世纪30年代传入我国的双子叶植物三裂叶豚草具有极强的抗寒、再生能力,短时间内能大量疯长。其花粉中的水溶性蛋白与人接触后迅速释放,引起过敏性变态反应,是人类健康和作物生产的危险性杂草。为减少危害,某大学对某豚草种群进行研究,并选取紫穗槐、沙棘、草地早熟禾等经济植物作为替代植物建立豚草替代控制示范区,示范区建成后三裂叶豚草的生物量由每平方米30 kg降到0.2 kg,这些替代植物带来了多方面的经济效益。右图为研究过程中绘制的“种群生长”坐标曲线.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传入我国的三裂叶豚草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短时间内能大量疯长,其种群数量的变化,可用图中的曲线 表示。调查某区域中三裂叶豚草的种群数量常采用
法。
(2)若曲线II表示替代控制示范区内的豚草种群生长曲线,则对应种群增长率最高的点是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 ,表明替代植物发挥明显生态作用的线段是 。
(3)若曲线II的oc段表示紫穗槐的种群生长曲线,若要适时砍伐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应保证砍伐后的数量为 。
附加题24.(实验班学生必做,平行班学生不做。10分)
葡萄糖是细胞最直要的能源物质,下图表示葡萄糖进入动物细胞及在细胞内的部分代谢过程。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A、B代表物质,它们分别是 、 。
(3)细胞中产生ATP最多的场所是 ,该结构通过
增加膜面积。
(4)若细胞发生癌变,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增加,但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的量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由此推断,①~⑤过程在癌细胞内明显增强的有 (填编号)。
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2012级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生物答题卷
21(18分)(1)
(2) [ ]_________
(3) (4)
22(20分)(1)填在下图上
(2) (3) (4)
(5)
(6)
23(1)
(2)
(3)
附加题24(1)
(2)
(3)
生物答案
答案:
1-10
C
D
C
C
D
B
D
D
C
A
11-20
B
A
B
A
D
B
A
C
D
D
21.(18分)
22.(20分)
(1)见下图(4分) 两重性
(A、B C、D标注正确各1分)
(2)茎、芽、根 (3)10-4
(4)细胞分裂素
(5)乙烯 衰老和脱落(答出一项就得分)
(6)主动运输 见下图(2分)
(全对得 2分,否则不得分)
23(12分)(1)Ⅰ  样方  (2)e  环境阻力  cd   (3)K/2 
附加题24(10分)(1)载体蛋白 丙酮酸(2)线粒体内膜 向里折叠形成嵴 (4)①②③⑤
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2012级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英语试卷
命题人:张金芝 宁宝娥 林艳清 赵彬 韩璐 审题人:张金芝
分值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 (共95分)
第一部分 听力 (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How does the man usually go to work?
A. By car. B. By taxi. C. On foot.
2. What’s the man most probably?
A. A conductor. B. A taxi driver. C. A passenger.
3. When will the man meet the woman?
A. At 5:20. B. At 5:30. C. At 5:40.
4. 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 now?
A. On a train. B. At an airport. C. In a railway station.
5. What does the man decide to do in the end?
A. See a film with the woman. B. Swim in the lake alone.
C. Go fishing with his grandpa.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6、7题。
6. What does the woman call the man for?
A. Saying sorry to him. B. Borrowing some books. C. Asking for help.
7. What is Ben doing?
A. Waiting for Amy. B. Cooking in the kitchen. C. Carrying books downstairs.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 Why does the woman come here?
A. To exchange the coffee maker. B. To buy a new coffee maker.
C. To ask for her money back.
9. What’s wrong with the coffee maker?
A. Coffee can not come out of it. B. It doesn’t work at all.
C. It has been used for too many times.
10.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man’s attitude?
A. Impatient. B. Rude. C. Polite.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题。
11. What’s wrong with Ted?
A. He has got a cold. B. He met an accident. C. He is injured.
12. What has Ted been doing recently?
A. Preparing for a test. B. Writing a paper. C. Swimming in the lake.
13. What’s the woman’s suggestion?
A. Take a trip to India one day. B. Look for information on the net.
C. Ask her brother-in-law for help.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4至16题。
14. How often does the woman take this bus route?
A. Once a day. B. Twice a day. C. Once a week.
15. Which does the woman think should be improved?
A. The time. B. The ticket price. C. The comfort level.
16. What can we know about the 767 Route?
A. The drivers are impolite. B. There are too many old buses.
C. The buses are dirty in the afternoon.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17. When did people begin to celebrate the New Year?
A. Before they had ways of measuring time.
B. When different national groups appeared.
C. After they had free time to celebrate a holiday.
1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bout New Year’s Day?
A. The Chinese celebrate it at the same time every year.
B. It is celebrated all around the world.
C. The Chinese may celebrate it on January 1st.
19. Why is New Year’s Day NOT the most important in the USA?
A. It is out of date. B. It is not enjoyable. C. It is close to Christmas.
20. What i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A. History of holidays. B. Celebration of the New Year.
C. Chinese New Year’s Day.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 (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 语法和词汇知识(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21. The company was named Gates Hall ______ a man named James Gates.
A. in need of B. in search of C. with the help of D. in memory of
22. _______ his foot wounded so seriously, he had to give up this basketball game.
A. For B. When C. With D. While
23. While crossing the street, please ________ for the coming cars.
A.?watch out?? B.?take care C.?watch over D.?be careful
24. The reason why he was late is ______ he got up too late.
A. that B. because C. as D. for
25. Don’t try to cheat the taxman (税务人员); you’ll never ________it.
A. get out of B. get into C. get along D. get away with
26. Success in life doesn’t happen ______. It’s the result of devoting your time and energy to what you’ve set out to do.
A. by force B. by design C. by accident D. by choice
27. —I’m thinking of the test tomorrow. I’m afraid I can’t pass this time.?
—__________! I’m sure you’ll make it.?
A. Go ahead B. Good luck C. No problem D. Cheer up?
28.________ made the parents proud was________ their son had been admitted to a key university.
A. What; because B. What; that C. That; what D. That; because
29. Stay awake! You should know that it ________ to sleep in class.
A. doesn’t permit B. is not permitted
C. will not be permitted D. was not permitted
30. Many lifestyle patterns do such _____ great harm to health that they actually speed up ____ weakening of the human body.
A. a; 不填 B. 不填; the C. a; the D. 不填;不填
31. In our childhood, we were often ______ by Grandma to pay attention to our table manners.
A. demanded B. reminded C. allowed D. hoped
32. --- He worked out such different questions at a very young age.
--- Oh, he ______ a very smart student then.
A. could have been B. should have been
C. might have been D. must have been
33. --- Are you satisfied with what he did?
--- No. It couldn’t have been ______.
A. worse B. better C. so bad D. the worst
34. She has been working hard day and night, which of course, _______ her pale face.
A. accounts for B. stands for C. goes for D. answers for
35. Ten years ago, the population of our village was ______ that of theirs.
A. as twice large as B. twice as large as
C. twice as much as D. as twice much as
第二节 完形填空 (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I was on a bus one March evening. The driver didn’t 36 to start the bus soon because it was not yet 37 . A middle-aged woman got on. Tired and sad, she told her story 38 , not to anyone in particular. On her way to the station, half of her 39 was stolen. The other half was hidden under her blouse, so she 40 still had some left. A few minutes later, she stopped crying, but still looked 41 .
When all the seats were taken, the driver started the engine. The conductor began to collect fares. When she came to an old man in worn-out clothes, he 42 that he had spent all his money when he had accidentally got on a wrong bus and now he was trying to go home. On hearing this, she ordered the old man to 43 the bus. The old man was almost in tears as he 44 her to let him take the bus home. The driver took the conductor’s side and repeated the conductor’s 45 .
The woman was watching the incident. 46 the driver and the conductor raised their voices at the old man, she interfered (干预).
“Stop 47 him! Can’t you see he’s only trying to get home?”
“He doesn’t have any money!” the driver 48 .
“Well, that’s no 49 to throw him off the bus,” she insisted.
Then she reached inside her blouse, took out her 50 money, and handed it to the conductor. “Here’s his fare and mine. Just stop giving him a 51 time.”
All heads turned to the woman. “It’s only money,” she shrugged(耸肩). She rode the rest of the way home 52 a happy smile, with the money she’d lost earlier 53 .
On the road of life, the help of strangers can 54 our loads and lift our spirits. How much sweeter the 55 will be when we make it a little smoother for others!
36. A. try B. care C. decide D. want
37. A. empty B. full C. crowded D. ready
38. A. tearfully B. seriously C. carefully D. calmly
39. A. fare B. possession C. money D. wealth
40. A. strangely B. happily C. secretly D. luckily
41. A. unsatisfied B. weak C. unhappy D. excited
42. A. explained B. announced C. admitted D. found
43. A. get off B. start C. get on D. stop
44. A. begged B. scolded C. praised D. thanked
45. A. request B. action C. suggestion D. command
46. A. Unless B. Although C. Until D. When
47. A. attacking B. bothering C. complaining D. wronging
48. A. warned B. whispered C. shouted D. repeated
49. A. problem B. need C. matter D. reason
50. A. spending B. collected C. remaining D. borrowed
51. A. busy B. cold C. hard D. fearful
52. A. giving B. wearing C. taking D. forcing
53. A. forgotten B. used C. earned D. returned
54. A. move B. increase C. lighten D. carry
55. A. world B. journey C. smile D. friendship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 (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A
One day I heard that one of my dear friends had lost his mother. This made me sad, for my friend was very close to his mother. He had been by her side as she traveled through her long and hard journey with cancer. At this time, many memories about my loved ones that had passed away came flooding to me. Finally these memories passed, but it was really sad to think that my friend would have to go through the pain.
Three times I tried to write an email to my friend and three times words failed me. I am a person who is not often lost for words and I decided to have a sleep. Upon waking up I could hardly wait for my computer to work, the words I needed were there. I was still left with a heavy heart although I had sent an email.
Everything in this universe is balanced and indeed it is. Three days later, I received his reply letter. I was happy to hear that he’d been admitted to (录取) Cambridge University. It served as a gentle reminder for me that my friend would be okay and that life would go on.
Everything in life is balanced; the lowest feelings change places with the highest feelings. Without the lows, we would never appreciate the highs. No matter how dark the clouds seem to be, the sunshine is always there and just waiting for the opportunity to shine through.
56. When the author learnt her friend had lost his mother, she ______.
A. gave him some money B. wrote an email to him
C. went to visit him D. went for a journey with him
57. What good news did the author’s friend receive?
A. He received the author’s email. B. He was told that life would go on.
C. He would go to Cambridge University. D. His life would go back to normal again
5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text?
A. The author wrote four emails to her friend.
B. The mother of the author’s friend died from cancer.
C. The author’s friend is a teacher in Cambridge University.
D. The author felt relaxed after sending the email.
59. From the text, we can learn that the author is ______.
A. sincere and warm-hearted B. proud and confident
C. serious and friendly D. funny and responsible
60. The author aims to tell us that ______.
A. life is not fair to everybody B. time waits for no man
C. everyone has good and bad times in life D.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B
Pets are popular. They’re good listeners, they encourage us to exercise, and they’re always on our side when we argue with others. They can bring people comfort and pleasure.
But it is important to keep in mind that pets can carry diseases that can make you sick. Washing your hands often — especially after you touch, feed, or clean up a pet — is the best way to keep yourself healthy and prevent the spread of disease. Be sure to clean your fingernails(指甲)carefully every time you wash.
You also can protect your health by wearing gloves while cleaning animal cages or cat litter boxes. Avoid washing your pet in the bathtub (浴缸), but if you do, always disinfect (消毒) the tub immediately afterward.
Be sure to bring your pet to the hospital for examinations every two weeks or month and whenever your pet is sick or injured.
You can do a few other things to keep yourself and your pet healthy. Only give your pet food that has been planned ahead for them. It’s not a good idea to share your food with your pet. Human food (like chocolate) can make animals sick. Never feed your pet raw meat because it can carry germs (细菌) that cause serious illness.
And funny as it can be to see your dog or cat drinking from the toilet, don’t let pets do this. It’s bad for your pet’s health! Give them clean, fresh water to drink at all times.
Never give milk to cats. The only milk an animal should drink is from its mother. Cow’s milk is not for pets, especially for cats, as it makes them sick.
Finally, some animals aren’t pets. Don’t take in a wild or abandoned (被抛弃的) animal as a pet because it may have diseases that could make you or your family sick. Instead, turn to an animal rescue group that is trained in helping sick or abandoned animals.
61. The first paragraph mainly tells us that pets can ______.
A. be great friends B. bring us pleasure
C. help us keep healthy D. do harm to us
62. To keep healthy, the author may be against ______.
A. washing your fingernails after touching your pet
B. wearing gloves when cleaning your pet’s cage
C. washing your pet in the bathtub
D. bringing your pet for examinations regularly
63. The underlined word “it” in Para.7 refers to ______.
A. the cow B. the mother cat C. cow’s milk D. mother cat’s milk
64. Which is the RIGHT way to feed your pet?
A. Sharing your chocolate with your dog.
B. Letting your dog drink from the toilet.
C. Feeding your little cat with raw meat.
D. Giving your cat cooked fish.
65. According to the text, when you meet an abandoned dog, you should ______.
A. call an animal rescue group B. bring it back to your home
C. give it first aid(急救)in time D. help to find its owner
C
Success is often measured by the ability to overcome adversity(逆境). But it is often the belief of others that gives us the courage(勇气)to try.
J. K. Rowling, author of the Harry Potter book series, began writing at age 6. Her good friend-Sean became the first person to encourage her and help her build the confidence that one day she would be a very good writer.
“He was the first person with whom I really discussed my serious ambition(志向) to be a writer. He was also the only person who thought I was bound to(注定)be a success at it, which meant much more to me than I ever told him at the time.”
Though there were many difficulties, Rowling continued her writing, particularly fantasy stories. But it wasn't until l990 that she first came up with the idea about Harry Potter. As she recalls(回忆), it was on a long train journey from London to Manchester that “the idea of Harry Potter simply fell into my head. To my great disappointment, I didn't have a pen with me, and I was too shy to ask anybody if I could borrow one. I think, now, that this was probably a good thing, because I simply sat and thought, for four (delayed train) hours, and all the details came up in my brain, and this thin, black-haired, bespectacled(戴眼镜的)boy who didn't know he was a wizard became more and more real to me.”
That same year, her mother died after a ten-year fight with serious diseases, which deeply affected her writing. She went on to marry and had a daughter, but separated from her husband shortly afterwards.
During this time, Rowling was diagnosed with depression(诊断患有抑郁症). Unemployed, she finished her first novel in area cafes, where she could get her daughter to fall asleep. After being refused by l2 publishing houses, the first Harry Potter novel was sold to a small British publishing house.
Now with seven books that have sold nearly 400 million copies in 64 languages, J. K. Rowling is the highest earning novelist in history. And it all began with her friend’s encouragement as well as her ambition to write.
66. Who believed J. K. Rowling was to be a good writer?
A. Her friend Sean. B. Her mother. C. Her daughter. D. Her husband.
67. Rowling first came up with the idea about Harry Potter________.
A. at the age of 6 B. on a train journey
C. after her mother's death D. in her secondary school
68. She felt disappointed on the train because_________.
A. her train was delayed for four hours B. she didn't have a pen with her
C. her mind suddenly went blank D. no one would offer her help
69. It can be concluded from Paragraph 5 and 6 that Rowling is_________.
A. open-minded B. warm-hearted C. good-natured D. strong-willed
70. The text mainly tells us_________.
A. adversity makes a good novelist
B. the courage to try is a special ability
C. you can have a wonderful idea everywhere
D. encouragement helps one succeed
第II卷 (共55分)
第四部分 基础知识(共两节,满分15分)
第一节 单词拼写(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1. Alan went to see the strange man out of ____________(好奇心).
2. The Chinese sailor is _____________ (漫游) around all the oceans on his own.
3. He was hit by a falling tree and killed on the s__________.
4. Easter is an important r__________ and social festival for Christians around the world.
5. To make greater progress, we must learn about our s_____________ and weaknesses.
第二节 完成句子 (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1. Walking does need a bit of practice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既然重力改变了). 
2. He did not look forward to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欠债) because his restaurant was no longer popular.
3. At that time people would starve if food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难以找到), especially during the cold winter months.
4. So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是否生命能继续延续) on the earth for millions of years to come will depend on whether this problem can be solved.
5. You must come ________ _______ ______ (任何时候你想来) and have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任何你喜欢吃的东西).
第五部分 书面表达(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 阅读表达 (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并根据短文后的要求答题。(请注意问题后的字数要求)。
Many students find it hard to make friends when they are in high school. Keeping my suggestions in mind may give you a hand. They certainly helped me, and by the end of my three years of high school, I had formed my group of friends, with whom I still keep in touch now.
Here are my tips:
Say hello anytime I see an acquaintance(相识的人).
Because I was always smiling and greeting the people I knew, people naturally thought I was friendly(though I am not naturally sociable). And high school students want to be friends with sociable people.
Take the first step.
All the girls there already knew each other—they didn't need another friend. But I did, so I had to make the effort. I had to be the first one to invite somebody to go to a movie with me, or come to my house. Once I did that they started to respond with the same thing.
Use classes to get to know people.
I met most of my first friends because I sat next to them in class. Class(before, after, or even during class time)is a great opportunity to begin a conversation. For example, ask for help about homework.
Make friends slowly.
I couldn't get discouraged (泄气的) when it took a while to make friends.It really takes some time to make new friends. In a wor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ove all, remember that it can and will get better. You may have to work a little to make your high school experience a great one, but it's really worth it!
1. For what purpose does the writer write this passage?(Please answer within 15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Which sentence in the passage is the closest in meaning to the following one?
I was believed to be sociable because of my friendly attitude towards other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Fill in the blank with a sentence.(Please answer withi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Which piece of advice does the following sentence belong to? (Write in detail)
Everybody should make friends patiently in high schoo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Translate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 the first paragraph into Chines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写作 (共1小题;满分30分)
我们学校将要举办一次主题为“What Can We Do for Our School”的英语演讲比赛,请写一篇英语演讲稿。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 尊敬他人
2. 美化校园(campus)
3. 爱护学校设施(facilities)
4.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environment)
注意:1.字数120-150;
2. 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3. 开头与结尾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Hello, everyone, it’s nice to speak about what we can do for our school, and I think each of us can do someth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附加题:完形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要求:实验班同学必做此题,其余同学免做此题)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1-10各题所给的A.B.C.和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We all know that some things are obviously right. For example, it is right to be 71 to other people. It is also right to look after the environment. Some things are 72 wrong, too. For instance, we should not hurt or bully(欺负)others, nor should we litter. Rules often tell us what is right or wrong.
Rules can help the public make the right 73 , and remain safe. Car drivers have to obey traffic regulations that tell them the right things to do on the road to avoid crashes. Cyclists who give signals before turning or stopping help prevent 74 .
If people follow rules without taking other matters into consideration, it will be 75 for them to form what is sometimes called a “black and white” view (黑白分明的观点). For example, they may believe that people should always tell the truth, and that lying is 76 acceptable. Such people always stick to their views, even if it means that they may get into 77 .
Sometimes it may not be so easy to know 78 what is right or wrong. Some people choose not to eat meat because they believe that it is 79 to eat animals, but others argue that they can eat meat and 80 be kind to animals; some insist that stealing is always wrong, but others think that one does not need to feel so guilty (有罪的) when stealing some food to eat, if he lives in a really poor area and he is starving.
Rules help us live together in harmony, because they show us the right way to treat others. However, some people argue that rules may be confusing, having observed that rules change all the time, and that some schools have some regulations and others have different ones---so who is to decide what is right?
71. A. kind B. sensitive C. fair D. generous
72. A. equally B. slightly C. clearly D. increasingly
73. A. suggestions B. conclusion C. turns D. choices
74. A. accidents B. mistakes C. falls D. deaths
75. A. interesting B. vital (重要的) C. easy D. valuable
76. A. seldom B. rarely C. merely (仅仅) D. never
77. A. trouble B. power C. prison D. control
78. A. roughly B. eventually C. deliberately (故意地) D. exactly
79. A. awful (可怕的) B. cruel C. unhealthy D. unnecessary
80. A. still B. even C. later D. somehow
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2012级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英语试卷第II卷答案卷
第四部分 基础知识(共两节,满分15分)
第一节 单词拼写(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1. 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完成句子 (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1.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第五部分 书面表达(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 阅读表达 (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1. For what purpose does the writer write this passage?(Please answer within 15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Which sentence in the passage is the closest in meaning to the following one?
I was believed to be sociable because of my friendly attitude towards other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Fill in the blank with a sentence.(Please answer withi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Which piece of advice does the following sentence belong to? (Please answer in details)
Everybody should make friends patiently in high schoo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Translate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 the first paragraph into Chines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写作 (共1小题;满分30分)
What Can We Do for Our School?
Hello, everyone, it’s nice to speak about what we can do for our school, and I
think each of us can do somethi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2012级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答案
第I卷
听力 (共30分)
1-5 CACCC 6-10 CBCBC 11-15 ABCBA 16-20 CABCB
单项选择 (共15分)
21-25 DCAAD 26-30 CDBBB 31-35 BDAAB
完形填空(共20分)
36-40 DBACD 41-45 CAAAD 46-50 DBCDC 51-55 CBACB
阅读理解(共30分)
56-60 BCBAC 61-65. ACCDA 66-70 ABBDD
附加题答案(共10分)
71-75 ACDAC 76-80 DADBA
第II卷
单词拼写(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1. curiosity 2. wander 3. spot 4. religious 5. strengths
完成句子 (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1. now that gravity has changed 2. being in debt 3. was hard to find
4. whether life will continue 5. whenever you want; whatever you like
阅读表达 (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1. To give suggestions on how to make friends in school.
2. Because I was always smiling and greeting the people I knew, people naturally thought I was friendly.
3. Making new friends is hard/difficult/ not easy/slow
4. Make friends slowly.
5. 它们(这些做法)的确帮了我,高中三年结束时,我以经形成自己的朋友圈子,现在我仍然和他们保持着联系。
写作 (略)
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2012级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试卷
命题人:王敏 审题人:刘茂森
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
图一 图二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
2、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
A.实际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3、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
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  B.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C.各国推行税制改革       D.贵族之间争田现象严重
4、促使我国古代农业从集体耕种向个体农耕转变的重要因素是( )
A.生产工具的改进 B.自然环境的变化
C.耕作经验的丰富 D.劳动者素质的提升
5、右边这幅木刻画的内容形象地反映了古代中国(  )
A.领先世界的艺术水平          
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D.先进的纺织技术
6、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乞巧节”(学习纺织工艺的节日,又称中国的情人节),它起源于我国古代“牛郎与织女”的美丽传说。这一节日形成的原因是( )
A.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B.人们对神话传说的钟爱
C.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D.人们对牛郎与织女遭遇的同情
7、下列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自足”即产品富足 ②生产目的的不以市场贸易为主 ③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为其一般形式 ④衣食住行之所需主要来源于自己生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
8、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引起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其中有一部分迁移到了越南,将我国的许多手工业品、生产技术等也带入越南,其中可能包括( ) ①炼钢法????? ②白瓷生产技术????? ③松江特产棉布???? ④用煤冶铁技术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9、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
A.灌溉 B.冶铁 C.制瓷 D.耕种
10、在我国古代手工业几种类型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  )
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工场手工业
11、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特点,说法正确的有①技术先进?? ②私营手工业始终占据主导地位③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④家庭手工业是小农经济的组成部分?(  )??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某部历史著作论述古代中国经济时指出:“......打破了坊市分区的制度商店可以任意开设,还出现了夜市与晓市。首都临安府(今浙江杭州市)人口达到一百二十万,城内极其繁荣,时人称为东南第一州。这里所描述的状况出现于( )
A.先秦时期 B.两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两宋时期
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14、古书中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语句,这反映出当时实行的主要土地制度是( )
A.均田制 B.氏族公社所有
C.农民土地私有 D.土地国有的井田制
15、从经济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16、明朝后期出现“末富居多,本富益少”,江南农村人口“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的社会现象。这说明( )
A.商品经济相当繁荣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17、郑和下西洋是典型的朝贡贸易,这种贸易形式( )
A.通过商品平等交换完成交易 B.以政治目的为主
C.以经济目的为主 D.是“闭关锁国”政策的具体体现
下列政策中哪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健康发展( )
?①重农抑商? ②海禁 ?③闭关锁国? ④采用白银为主要流通货币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9、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是( )
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C.一概排斥西方事务 D.封闭边疆固守疆域
20、世纪中期英国政府颁布《航海条例》,而中国政府却多次颁布禁海令,造成这种不同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
A.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制度 B.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因素
C.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D.面临的世界环境不同
21、“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共产党宣言》中的这句话是对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 )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英国的殖民扩张 D.工业革命
22、某网站讲述新航路开辟的决定性因素,下面是其中的四个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的出现
B.大批航海冒险家的涌现
C.天文地理知识与航海造船术的进步
D.《马可?波罗游记》对东方探险的激励
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的重大影响不包括( ) A.欧洲与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扩大
B.主要商路从大西洋沿岸转移到地中海 C.世界各地商品在欧洲市场上出现
D.加速了欧洲封建衰落和资本主义发展
24、17世纪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欧洲国家是( )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
25、英法等国的早期殖民扩张①给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②加速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的过渡③为资本原始积累创造了条件④使资本主义市场最终形成(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④
26、1872年,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发表了著名作品《八十天环游地球》。凡尔纳在创作该小说的时候,已经出现的交通工具有①火车②轮船③汽车④飞机(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7、在英国工业革命过程中,大量的棉纺厂在城市中得以兴建,其关键因素是( )
A.大型发电厂的兴建 B.交通工具有了重大突破
C.城市居民购买力强 D.改良蒸汽机的投入使用
28、下表中英国就业人口比重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1841年
20%
4 3%
37%
1877年
14%
55%
31%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工业革命的推动
C.海外市场的扩大 D.人口数量的减少
29、 18世纪中后期,一场对人类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这场革命虽没有刀光剑影,却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下面对这次革命的本质特点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
A.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 B.手工工场取代手工作坊
C.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D.生产高速发展取代缓慢增长
30、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是( )
A.首先发生在英国 B.发明了新的交通工具
C.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动力 D.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 ) A.美国经济的崛起 B.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散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32、19世纪中期,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因素有( )
①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的发明②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扩张③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交往的扩大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
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33、19世纪末20世纪初,促使石油开采大幅度上升的因素之一是 ( )
A.蒸汽机的发明 B.汽车的发明
C.火车的发明 D.信息产业的发展
34、有学者在论述科技发展时说:“知识边疆的自主扩张不仅产生了各种各样无法想象的实际成果,而且工业界现在可以作为客户从实验室订购迫切需要得到之物,就像工厂发货一样。”这种现象的普通出现始于( )
A.18世纪中后期 B.19世纪前期
C.19世纪中后期 D.20世纪前期
35、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
①列强以炮舰和廉价商品打开中国的大门 ②在对外正当贸易中开始出现贸易差 ③被迫允许外国投资设厂 ④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0分)
非选择题(本卷共1小题共30分)
36、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窖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生产的什么基本模式?(2分)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种基本模式的特点。(6分) 
             
材料二: 对于努力耕作者免其徭役,对于怠于种田或因从事手工业、贾贩活动而致贫者罚为奴隶。
──《商鞅变法》
材料三: 顺治末年(1660年左右),清政府下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里,并且将所有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庄(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记》
材料二、三分别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经济政策的?(4分)这些政策对后来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4分)

当封建时代末期中国固守其原有经济模式时,西方社会却发生了翻天覆的变化。
材料四:18世纪下半期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是近代以来的第一次世界性技术革命。这使得英国在19世纪中叶成为“世界工厂”。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总结英国为什么能够首先开始工业革命?(8分)
(4)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英国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2012级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1-5 BABAC 6-10 CBDBA 11-15 BDCDC 16-20 ABDBB 21-25 BABCB
26-30 ADBCC 31-35 DABCC
36(1)生活方式:“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2分)
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精耕细作(任答其中三点即可)(6分)
(2)政策: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政策(4分)
影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发的发展,中国与世界隔绝,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中国远远落后于世界)(4分)
政治前提:资产阶级政权的确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圈地运动提供了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海外贸易、殖民掠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聚了丰厚的资本;
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
18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市场需求扩大。
(8分)(任答其中四点即可)
极大提高了生产力,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机器大生产工厂取代手工工场成为主要生产经营形式;工业逐渐取代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工业城市兴起;工业革命引起社会关系变化——形成两大对立的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工业革命推动资产阶级调整内外政策——自由主义与殖民扩张(6分)(任答其中三个即可)
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2012级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地理试卷
命题人:王殿军 审题人:王家鼎 王蕾
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每小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的对应位置。)
读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完成1~2题。
1.该国人口数量达到顶峰的时间为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各国中,人口增长状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A.埃及 B.中国 C.德国 D.新加坡
3.右面四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下图中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据此回答4~5题。
4.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A.① B.② C. ③ D.④
5.对应图②国家所出现的人口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是
A.鼓励生育 B.采取移民政策
C.计划生育 D.鼓励人员出国
2011年10月31日,是“70亿人口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指出:“这个孩子的生日,是个叫人高兴不起来的日子,这一天,距60亿人口日不过12年零19天……目前(世界)食物充足,却有10亿人每天饿着肚皮睡觉……”。结合右图,回答6~7题。
6.甲、乙、丙、丁四类国家中,粮食安全、就业压力等社会问题最严峻的国家是
A.甲 B.乙 C.丙 D.丁
7.“空巢家庭”是指子女长大成人后从父母家庭中分离出去,只剩下老人独自生活的家庭。图中“空巢家庭”现象最为明显的国家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回答8~9题。
年龄段(岁)
0~14
15~29
30~44
45~59
≥60
男性人口(万人)
5.04
25.14
14.68
4.94
1.76
女性人口(万人)
3.84
37.10
11.63
4.01
1.78
8.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
A.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B.以青壮年人口为主
C.人口迁移主要受政治因素影响????? D.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9.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①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的局面  ②制约了该市经济发展 ③给该市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④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根据下列资料信息判断,影响刘小妹和史密斯迁移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姓名:刘小妹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82年9月
原住地:湖南省衡阳市刘家村
现住地:浙江省绍兴县钱清镇
就业状况:浙江黎明针织厂职工
姓名:史密斯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48年2月
原住地:美国纽约
现住地:美国休斯顿
就业状况:退休
A.经济因素和气候条件 B.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
C.社会因素和矿产开发 D.交通条件和水源条件
读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表(不包括港澳台),回答11~12题。
大陆总人口
0-14岁
15-59岁
60岁以上
65岁以上
2010年人口数(人)
1339724852
222459737
939616410
177648705
118831709
占总人口比例
16.6%
70.14%
13.26%
8.87%
与2000年相比
增长5.84%
下降6.29%
上升3.36%
上升2.93%
上升1.91%
11.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
A.自然增长率有所上升 B.劳动力人口减少
C.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D.人口零增长态势显现
12.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以上人口达7%,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下列关于我国老龄化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010年我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 B.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突出
C.丰富的劳动力掩盖了老龄化问题 D.调高退休年龄可解决老龄化问题
读下面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完成13~16题。
13.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比较符合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4.下列四国中,与③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相似的是( )
A.德国 B.瑞典
C.印度 D.美国
15.图中①国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是( )
A.人口老龄化 B.人口基数过大 C.人口增长过快 D、失业人口增加
16.缓解①国人口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A.开发劳务市场、劳务输出 B.实行计划生育
C.鼓励生育和适当接纳移民 D.加大教育投入
读人口、资源、环境污染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17~18题。
17.若此图表示某个国家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则该国最有可能位于( )
A.非洲  B.西欧
C.北美 D.大洋洲
18.上图反映的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到20世纪末全球性三大问题仍然是人口过快增长、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加剧
B.图中反映的问题在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严重
C.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在发达国家没有出现过
D.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大部分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
下表是“2009年我国部分省份人口资料(据国家统计局)”。读表完成19~20题。
出生率(‰)
死亡率(‰)
常住人口总增长率(‰)
江苏
9.6
7.0
6.2
广东
11.8
4.5
11.7
江西
13.9
6.0
7.2
云南
12.5
6.5
6.1
注:常住人口是指在本乡镇(街道)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或随居住不满半年但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以及户口待定人口。
19.2009年,下列省份中人口自然增长最慢的是(   )
A.江苏 B.广东 C.江西 D.云南
20.2009年,广东常住人口总增长率高于江西的主要原因是广东(  )
A.自然增长率高 B.出生率高
C.人口基数大 D.迁入人口多
甲、乙两图分别是某市2010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金字塔示意图。该市的平均预期寿命已提高到78岁。据此回答21~23题。
21.甲图反映的该城市人口增长模式是(  )
A.原始型 B.传统型     C.高-低-高模式 D.低-低-低模式
22.与流动人口相比,户籍人口(  )
A.劳动力数量较少 B.劳动力比重较大 C.性别构成较合理 D.年龄构成较年轻
23.人口流动的强度主要取决于( )
A.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B.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
C.自然条件的地区差异 D.交通运输条件
陕西省北部白于山区39.2万人因干旱缺水和水质差而陷入贫困。2011年陕西省政府决定将他们搬迁到城镇周边,中心村附近或其他城市。据此完成24题。
24.促成此次人口迁移的直接原因是(  )
A.矿产枯竭 B.经济落后    C.政策扶持 D.教育需求
25.下列地区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
A.黄土高原      B.亚马孙平原    C.巴西高原     D.恒河平原
26.下列可承载人口最多的地区是( )
A.青藏高原 B.长江三角洲 C.内蒙古高原 D.塔里木盆地
有些学者以每平方千米陆地可承载人数的分析为基础,研究得出:渔猎时期为0.02~0.03人/平方千米,农业时期为40人/平方千米,工业时期为160人/平方千米。据此完成27~28题。
27.该资料反映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
A.资源? ? B.科技发展水平? ? C.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 D.人们的消费水平
28.下列有关环境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国土面积的大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科技发展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C.文化消费水平的高低不影响环境人口容量
D.一定历史阶段、一定范围内的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的确定性
读下表,完成29~30题。
某岛国环境与人口信息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45万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5万
2010年实际供养的人口数量
30万
预测2015年供养的人口数量
35万
29.下表中反映人口合理容量的数据是( )
A.25万 B.30万    C.35万 D.45万
30.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影响因素是( )
A.资源数量    B.科技发展水平 C.消费水平   D.经济发达程度
二、综合题:(共2小题,共计40分)
31.(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右图为“2000年与2050年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图”。
材料二:下图为“1950~2050年中国和全球14岁以下与65岁以上人口百分比统计折线图”(2010~2050年数据为预测值)。
(1)据材料一中信息判断,2000年与2050年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选择填空)(2分)
①人口总量庞大 ②人口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
③0~4岁年龄段男性人口多于女性 ④老年人口女性多于男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2) 根据材料二中1950~2050年中国14岁以下与65岁以上人口百分比统计折线图可以看出,我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首次超过14岁以下人口数量的时间大约在________年,试说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及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将带来的负面影响。(12分)
(3)据材料二描述世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特点。(6分)
32、(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近年来,“民工荒”的惊呼之声占据了媒体的大幅版面。“广东缺100万民工”,“珠三角惊呼民工短缺”。据《南方日报》报道,广东省和4个市的劳动就业服务中心有关领导都认为广东省劳动力市场仍是供大于求,就业难与个别企业招工难并存,“有人没事干”和“有事没人干”同在;而且表示,广东省的确缺少一些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工,但是不缺少普通民工。
由于劳动力市场仍然供大于求,许多民工在城里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于是纷纷打道回家。“回流”,不是自动离弃造成的荒缺,而是被动淘汰后的黯然退出。只是在他们退出之后,高素质的、能满足现实需求的民工尚未及时补上。这样就在民工和高素质劳动者之间,形成了“断裂”,这是一种“知识断裂”。“知识断裂”的结果之一,就是民工“回流”,就是“民工荒”惊呼。“民工荒”是假的,“知识断裂”的残酷现实却是真真切切的。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是什么?(4分)
(2)造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3)民工的盲目流动给城市带来的问题有哪些?(4分)
(4)造成民工“回流”的原因是什么?(4分)
(5)你认为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改变由“知识断裂”而导致的“民工荒”? (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C
D
C
C
C
A
B
B
A
C
B
B
C
A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A
C
A
D
D
C
A
C
B
B
B
D
A
C
二、综合题(40分)
31、解析:(1)由材料一中图可知,2000年与2050年,0到4岁年龄阶段的男性人口数量多于女性,60岁以上年龄阶段女性人口数量多于男性。(2)从图中看出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发展特征,即少年儿童人口百分比下降,老龄人口百分比不断上升,并且大约在2030年老年人口数量首次超过少年儿童人口数量,这一现象将导致出现劳动力不足,老年人口比例增大,社会负担加重等问题。(3)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世界人口老龄化的两大特征:世界人口老龄化总体呈加快的趋势;2000年以后,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加快。
答案:(1)B(2分)
(2)2030(3分) 原因:一是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较低生育率(3分);二是经济的快速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口寿命大大延长(3分)。 负面影响:老年人口比例大,社会负担重等。(3分)
(3)自1950年以来,世界人口老龄化总体呈增加趋势(3分);自2000年以后,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或速度)明显加快。(3分)
32、(1)农村流向城市,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内地流向沿海和工矿区(4分)
(2)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收入要高于人口流出地区;人口流入地区的就业机会要多于人口流出地区;人口流入地区的生活环境人口流出地区(6分)
(3)失业人口增多,社会公共资源紧张,带来一系列不安定因素(4分)
(4)社会的发展导致产业升级,技术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提高,而民工素质较低(4分)
(5)对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技能(2分)
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2012级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数学试卷
命题人:赵华卿 审题人:王瑞营
分值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直线的倾斜角是( )
A. 30° B. 60° C. 120° D. 150°
2.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
C. ??? ? ? D.???
3. 为确保信息安全,需设计软件对信息加密,发送方由明文→密文(加密),接收方由密文→明文(解密),已知加密规则为:明文:对应密文:,当接收方收到密文14,9,23,28时,解密得到的明文为( )
A. B. C. D.
4. 已知直线过点,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互为相反数,则直线的方程为( )
A. B. 或
C. 或 D.或
5. 直线:, :, 若∥,则( )
A. B. C. D.
6.对于一组数据(),如果将它们改变为
(),其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平均数与方差均不变 B. 平均数变了,而方差保持不变
C. 平均数不变,而方差变了 D.平均数与方差均发生了变化
7. 如图1给出的是计算的值的一个程序
框图,则图中判断框内(1)处和执行框中的(2)处应
填的语句是( )
A. B.
C.  D.
8. 图2是某学校一名篮球运动员在五场比赛中所得分数的茎叶图,则该运动员在这五场比赛中得分的方差为_________.
A. B. C. D.
9. 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是( )
A. B. C. D.
10.圆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最大值是,最小值是,则=(  )
A.   B.  C.   D.
11. 设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三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则 ②若,,,则
③若,,则 ④若, ,则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12. 若实数满足,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二、 填空题 (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3. 已知函数,则的值是 .
14. 执行如右图3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则输出的值是 .
15. 某个年级有男生560人,女生420人,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年级全体学生中
抽取一个容量为280的样本,则此样本中男生人数为____________.
16. 圆心在轴上,且过两点的圆的方程为 .
三 、解答题(本题共6个小题,共74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将解答过程写在答题纸对应题的题框内)
17.(12分)某校100名学生期中考试语文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4所示,其中成绩分组区间是:,,,,.
(1)求图中的值;
(2)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这100名学生语文成绩的平均分;
(3)若这100名学生语文成绩某些分数段的人数()与数学成绩相应分数段的人数()之比如下表所示,求数学成绩在之外的人数.
分数段
18.(12分)已知直线:和点(1,2).设过点与垂直的直线为.
(1)求直线的方程;
(2)求直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19. (12分)如图5,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
⑴求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
⑵求证:平面平面.
20. (12分) 圆内有一点,为过点且倾斜角为的弦,
(1)当=时,求的长;
(2)当弦被点平分时,写出直线的方程.
21. (13分)求经过两圆与的交点,且圆心在直线上的圆的方程.
22.(13分)已知函数
⑴写出该函数的单调区间;
⑵若函数恰有3个不同零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⑶若对所有的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附加题10分)(仅限实验班做,平行班不做)
对于区间上有意义的两个函数如果有任意,均有则称与在上是接近的,否则称与在上是非接近的.现有两个函数与给定区间, 讨论与在给定区间上是否是接近的.
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2012级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数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BCCBA BDDBB AA
二、填空题
13. 14. 15. 16.
三、解答题
17.(12分)(1)依题意得,,解得.
(2)这100名学生语文成绩的平均分为:
(分).
(3)数学成绩在的人数为:,
数学成绩在的人数为:,
数学成绩在的人数为:,
数学成绩在的人数为:.
所以数学成绩在之外的人数为:.
18. (12分)解:(1) 由直线:,知
又因为,所以 解得
所以的方程为  整理得
(2)由的方程
解得,当时, 当时,
所以,即该直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面积为.
19.(12分)解:(Ⅰ)如图,∥,
则就是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
连接,在中,,
则,
因此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为.
(Ⅱ) 由正方体的性质可知 , 故,
正方形中,,
又     ∴ ;
又 ,    ∴ 平面.
20. (12分) (1)依题意直线的斜率为-1,直线的方程为:,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则==,
的长为.
(2)此时的斜率为,根据点斜式方程直线的方程为.
21.(13分)解法一:由两圆方程联立求得交点,
设圆心,则由及在直线上,求出
∴所求圆的方程为.
解法二:同上求得,
则圆心在线段的中垂线上,又在上,得圆心坐标.
∴所求圆的方程为.
22.(13分)(1)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是;单调增区间是及
(2)作出直线,
函数恰有3个不同零点等价于函数与函数的图象恰有三个不同公共点.
由函数 又

(3)

即在 上恒成立
在 上恒大于等于0
的取值范围是
附加题:
解:与在给定区间上都有意义,
则 解得
构造函数,
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且在其定义域内为减函数.
又,得,故在内单调递减.
只需保证 即
解得当时,与在给定区间上是接近的.
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2012级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物理试卷(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命题人:于若飞 王 赛 审题人:林国强
第Ⅰ卷 选择题(请把第Ⅰ卷答案涂到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4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1.关于曲线运动和圆周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
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一定是变化的
C.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一定指向圆心
D.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一定指向圆心
2. 关于运动的合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分运动的时间一定与它们的合运动的时间相等
B.合运动的速度一定比每一个分运动的速度大
C.只要两个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合运动也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D.只要两个分运动是直线运动,那么合运动也一定是直线运动
3.关于平抛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抛运动不是匀变速运动
B.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只与水平速度有关
C.平抛运动的飞行时间只取决于初始位置的高度
D.平抛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方向不断变化
4.一个物体从某一确定的高度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已知它落地时的速度为v,那么它的运动时间是
A.    B. C. D.
5. 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当线速度为v时,圆周半径为R,若保持向心力大小不变,当圆周半径为2R时,角速度应为
A.v/2R B.v/2R C.v/R D.v/R
6.一箱土豆在转盘上随转盘以角速度ω做匀速圆周运动,其中一个处于中间位置的土豆质量为m,它到转轴的距离为R,则其他土豆对该土豆的作用力为
A.mg B.mω2R
C. D.
7.如图所示,汽车以恒定速率通过半圆形拱桥,下列关于汽车在顶点处受力情况(空气阻
力不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B.汽车受重力、支持力、牵引力、摩擦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C.汽车所受的向心力就是重力
D.汽车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充当向心力
8.轻杆一端固定在光滑水平轴O上,另一端固定一质量为m的小球,如图所示。给小球一
初速度,使其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且刚好能到达最高点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在最高点时对杆的作用力为零
B.小球在最高点时对杆的作用力为mg
C.若增大小球的初速度,则在最高点时球对杆的力一定增大
D.若增大小球的初速度,则在最高点时球对杆的力可能增大
9.如图所示是行星m绕恒星M运动情况的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最大点是B点
B.速度最小点是C点
C.m从A到B做减速运动
D.m从B到A做减速运动
10.一个物体在地球表面所受的重力为G,则在距地面高度为地球半径的3倍时,所受的引力为
A.G/3 B.G/4 C.G/9 D. G/16
第II卷 非选择题(请把第II卷答案填写到试卷的相应位置)
二、实验题(本题共1小题,每空4分,共计12分。)
11.某同学在做“研究物体的平抛运动”实验中,忘记记下斜槽末端的位置O。A点为物体运动一段时间后的位置,则从A点开始,物体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      。据图所示图象,物体平抛的初速度为     ,物体从A点运动到G点的时间是     (g取10 m/s2 ,后两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计28分。第12题14分,第13题1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得分。)
12. 水平抛出的一个石子,经过0.4 s落到地面,落地时的速度方向跟水平方向的夹角是53°,(g取10 m/s2,sin53°=0.8,cos53°=0.6)求:
(1)石子的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
(2)石子抛出的水平初速度;
(3)石子落地点距抛出点的水平距离。
13.如图位于竖直平面上半径为R的1/4光滑圆弧轨道AB,A点距离地面高度为H,质量为m的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通过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3 mg,最后落在地面C处,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球通过B点时向心力的大小 ;
(2)小球通过B点时速度的大小;
(3)小球落地点C与B点的水平距离。
四、 附加题(实验班做,1-10班平行班不做)(本题共1小题,共计1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得分。)
14. 如图所示,两绳系一质量为0.1 kg的小球,两绳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轴的A、B两处,上面绳长2 m,两绳拉直时与轴的夹角分别为30°和45°,问球的角速度在什么范围内两绳始终有张力?(g取10 m/s2)
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2012级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物理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D
A
C
D
B
C
D
BD
C
D
二、实验题 11.匀速直线运动; ; 。
三、计算题 12. (1)由得石子的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
(2) 石子抛出的水平初速度
(3)石子落地点距抛出点的水平距离
13.(1)小球通过B点时,由牛顿第三定律得
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
通过受力分析可得小球通过B点时向心力的大小
(2)小球通过B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小球通过B点时速度的大小
(3)小球从B至C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
竖直方向: 解得小球落地点C与B点的水平距离
四、 附加题 14. 当上绳绷紧,下绳恰好伸直但无张力时,小球受力如图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又有: 解得:
当下绳绷紧,上绳恰好伸直无张力时,小球受力如图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故当 <ω< 时,两绳始终有张力。
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2012级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命题人:刘洪涛、葛云杰、吕则军、霍彤彤、孔谦、曹晓燕 审题人:刘洪涛、曹晓燕
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36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114分;
分值150分(实验班16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1、选择题按顺序涂在答题卡上;2、主观题答在答题卷上;
3、作文写在作文纸上。 4、答题卷与作文分开收。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一.语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敕造/赦免 草窠/巢穴 涎皮/荒诞 更替/少不更事
B、朱拓/开拓 炮烙/炮火 渣滓/宰杀 咀嚼/咬文嚼字
C、瞥见/蹩脚 猿猱/揉动 惘然/枉然 屏障/屏气凝神
D、马嵬/瑰怪 宵柝/拆迁 砧板/玷污 人参/扪参历井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A、寒喧 杜撰 攮刺 牲醴 沸反盈天 B、践道 管弦 崔嵬 榫头 珍惜韶光
C、偏僻 天涯 萦绕 蹂躏 掎角之势 D、潦倒 形骸 溯漠 攥紧 纨袴膏粱
3、下列词语中,搭配最正确的是( )
⑴饮食习惯多与气候有关。以湖南为例,那里气候潮湿,当地百姓就喜欢吃辣椒,以此来________湿气,保证身体健康。
⑵不要因为一时的挫折而怀疑自己的能力,________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⑶有的机构_________说,经过他们培训的求职者,平均月薪五千元,高的达到七八千元。
A、驱除 毕竟 吹捧 B、驱除 究竟 吹嘘
C、祛除 究竟 吹捧 D、祛除 毕竟 吹嘘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微信这种简单时尚的拜年方式颇受80后、90后等年轻人青睐,因为其声情并茂,比以往的拜年方式更加自由、搞怪和有趣,所以成了2013年的拜年新宠。
B、蜂蜜是一种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绝佳食品。每天清晨起床后倒1到2调羹,用温水冲开,空腹饮用,长此以往不仅能润肺,而且可以解毒养颜。
C、王永杰认为,警方加强危险品的检查是必要的,但是,过犹不及,一旦超越了必要的限度,也会损害公民的合法权益。
D、在今年春晚的舞台上,台湾著名魔术师刘谦和钢琴家李云迪合作表演了魔术《魔琴》。他们的表演栩栩如生,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5、下列各组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不知道进行这种报道的记者和编辑的主观意图是什么?是为了取得轰动效应,扩大报刊的销路呢?还是确信有这种事?
B、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很多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一方面很多民营以及西部边远地区招不到需要的工作人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大学毕业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C、“我国平民本来就没有什么脸可讲,”林语堂先生幽默地说,“还是请贵人自动丢脸吧,以促法制之实现,而跻国家于太平。”
D、第二届“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写作征文大赛”暴露出“少年作家”的众多问题:错别字连篇,文风华而不实,模仿韩寒……等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每小题3分,共9分)
中国诗歌自身的调节功能
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为什么七言没有继续加长,发展为九言呢?我想这是因为一句诗七个音节已经达到读起来不至于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加长到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这样的诗行不容易建立起来。
在音节变化的同时,格律也在逐渐严密化。中国诗歌是从自由体(古诗)走向格律体(近体诗),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长。就一个诗人来说固然有的擅长自由体,有的擅长格律体,但两方面的训练都是具备的。在自由体与格律体之间始终没有分成派别。它们互相补充各擅其能,共同促使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
从深层考察,诗歌的发展乃是性情与声色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从重性情到重声色,是中国诗歌史的第一个转变,这个转变发生在晋宋之际,具体地说是在陶谢之间。这恰好也正是近体诗的各种技巧被自觉加以运用的时候。明代的陆时雍说:“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体制一变,便觉声色俱开。谢灵运鬼斧默运,其梓庆之鑢乎。”具体地说,这个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从重写意转到重摹象,从启示性的语言转向写实性的语言。《文心雕龙》说:“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指出了转变后的状况。从陶到谢的转变,反映了两代诗风的嬗递。正如沈德潜所说:“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转关也。”(《说诗日卒语》)重声色的阶段从南朝的宋延续到初唐,一方面丰富了表现技巧,另一方面也建立起严密的格律,到盛唐,性情与声色完美地统一起来,遂达到了诗歌的高潮。
但是性情与声色的统一毕竟不能维持多久。盛唐半个世纪一过,二者便又开始分离。重性情的,声色不足;求声色的,性情不完。此后二者统一的诗作虽然不少,但能以二者的统一维持一个时代的再也没有了。中国诗歌史总的看来是辉煌灿烂的,但其顶峰也不过只有这么一个盛唐,半个世纪而已。
6、下列对中国诗歌自身“调节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调节功能”是指历久不衰的中国诗歌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求变的一种特性。
B、其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体现在不断形成新的诗句节奏:五七言取代了四言。
C、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还体现在格律的逐渐严密化:格律体取代了自由体。
D、调节功能还体现在性情与声色的交互作用,从而使中国诗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7、 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随着人们对《诗经》兴趣的降低,《诗经》的时代结束了,人们由此感觉到二二节奏的四言诗越来越僵化。
B、中国诗歌没有从五言七言发展成九言,是因为五言七言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更为活泼的缘故。
C、明代的陆时雍和《文心雕龙·明诗篇》都指出了两代诗风的嬗递发生在陶渊明和谢灵运之间。
D、晋宋之间,诗歌转变主要表现在从重写意到重摹象,从启示性语言转向写实性语言两个方面。
8、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诗歌能历久不衰,是因为人们在诗歌创作中总是保持探索求新的自身调节的状态。
B、中国诗歌的发展是从自由体走向格律体,后来出现各种技巧被自觉运用的重声色也就不足为奇了。
C、古诗与近体诗的长期并存,说明在中国诗歌史上对诗歌语言形式层面的追求意义不大。
D、从诗歌的发展来看,性情与声色两者只有完美统一起来,才能真正成就诗歌的灿烂辉煌。
三、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赵安仁,字乐道,河南洛阳人。安仁生而颖悟,幼时执笔能大字,十三通经传大旨,早以文艺称。赵普、沈伦、李防、石熙栽成推奖之。雍熙二年,登进士第,补梓州榷盐院判官,以亲老弗果往。会国子监刻《五经正义》板本,以安仁善楷隶,遂奏留书之。
景德初,翰林学士梁颢召对,询及当世台阁人物,上称安仁文行。寻颢卒,即以安仁为工部员外郎,充翰林学士。
安仁从幸澶州,会北边请盟,首命安仁撰答书,又独记太祖时聘问书式。辽使韩杞至,道命接伴,凡觐见仪制,多所裁定。馆舍夕饮,杞举橙子曰:“此果尝见高丽贡。”安仁曰:“橙橘产吴、楚,朝廷职方掌天下图经,凡他国所产靡不知也。今给事中吕祜之尝使高丽,未闻有橙柚。”杞失于夸诞,有愧色。杞既受袭衣之赐,且以长为解,将辞复左衽。安仁曰:“君将升殿受还书,天颜咫尺,如不衣所赐之衣,可乎?”杞乃服以入。
及姚东之至,又令安仁接伴。东之谈次,颇矜兵强战胜。安仁日:“老氏云:‘兵者不祥之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也,乐杀人者不得志于天下。”东之自是不敢复言。王继忠将兵陷没,不能死节而反事之,东之屡称其材。安仁曰:“继忠早事藩邸,闻其稍谨,不知其他。”其敏于酬对,切中事机,类如此。时论翕然,称其得体,上益器之,自是有意柄用。安仁又集和好以来事宜,及采古事,作《戴斗怀柔录》三卷以献。
安仁质直纯悫,无所矫饰,宽恕谦退,与物无竞,虽家人仆使,未尝见其喜愠。女弟适董氏,早寡,取归给养。其甥董灵运尚幼,躬自训导,为毕婚娶。幼少与宋元舆同学,元舆门地贵盛,待安仁甚厚。元舆蚤卒,家绪浸替,安仁屡以金帛济之。尤知典故,凡近世典章人物之盛,悉能记之。喜诲诱后进,成其声名,当世推重之。有集五十卷。
(选自《宋史》,有删节)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之谈次,颇矜兵强战胜 矜:夸耀 B.凡他国所产靡不知也 靡:没有
C.元舆蚤卒,家绪浸替 卒:通“猝” D.安仁屡以金帛济之 济:救助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杞乃服以入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无论魏晋
B.①不能死节而反事之 ②夜缒而出
C.①以安仁善楷隶,遂奏留书之 ②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D.①躬自训导,为毕婚娶 ②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赵安仁“敏于酬对”的一组是
①询及当世台阁人物,上称安仁文行 ②凡觐见仪制,多所裁定
③朝廷职方掌天下图经,凡他国所产靡不知也 ④天颜咫尺,如不衣所赐之衣,可乎?
⑤乐杀人者不得志于天下 ⑥闻其稍谨,不知其他
A.①②③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④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安仁幼时就能执笔写大字,十三岁就能通晓经传大意,很早就以文章才艺出名,受到赵普等人的推许奖誉,并因此中了进士。
B.赵安仁受命接待辽使韩杞,在一次接待晚宴上,韩杞拿着橙子说,这种果子曾经在高丽贡品中见过,赵安仁以事实进行了反驳。
C.韩杞在接受了皇帝赏赐的一套衣服后,以衣服太长为借口,要穿回自己原来的衣服,赵安仁以充足的理由说服韩杞穿着赏赐的衣服上朝。
D.赵安仁为人生质朴、宽厚,与物无争,无私帮助自己的亲人和同学,积极教诲引导年轻人,成就他们的声名,被当世所推重。
第Ⅱ卷(主观题,共114分)
四.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4分)
(2)其敏于酬对,切中事机,类如此。(3分)
(3)女弟适董氏,早寡,取归给养。(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8分)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深意?(4分)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4分)

15.给下面的诗句补出上句或下句(任选3题,6分,每空1分)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飞湍瀑流争喧豗, 。(《蜀道难》)
(2)大弦嘈嘈如急雨, 。 ,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3)空闻虎旅传宵柝, 。(《马嵬》)
画图省识春风面, 。(《锦瑟》)
(4)万里悲秋常作客, 。(《登高》)
沧海月明珠有泪, 。(《锦瑟》)
五.语言表达(12分)
16.请仿照给出的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4分)
例句:在孤独中,书是朋友,读书使平淡的生活丰富多彩。


17.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4分)
①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也可以预做筹划,不妨就预做筹划,以解除近忧。
②不过,远虑是无穷尽的,必须适可而止。
③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却无法预做筹划,那就暂且搁下吧,车到山前必有路,何必让它提前成为近忧。
④总之,应该尽量少往自己心里搁忧虑,保持轻松和光明的心境,
⑤还有一些远虑,完全不能预见,那就更不必总是怀着一种莫名之忧,自己折磨自己了。
⑥中国人喜欢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固然不错。
序号:
18.据统计,中国有8000多万残疾人,他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需要全社会的关爱和帮助。但现实中盲人通道被阻断、公交车残疾人专座被抢占等现象屡见不鲜。
请你以“爱心助残”为主旨写一则宣传标语,要求简明生动,限30字内。(4分)
答: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幸福号飞碟
桂花飘香的秋日上午八时,一架巨型飞碟,在雷鸣般的欢呼声中,旋转着七色光芒,降落于某大学樱花广场。
一位小绿人,高高站在飞碟门口,派头十足地发表了讲话。“各位,各位,我们是幸福号飞碟,来自遥远的S星体,我们肩负和平使命、怀着诚挚的情感而来。我们深知你们不少人对生活日感厌倦,认为活着差不多只是一种负担,深切渴望到一个轻松自在、舒服富裕且充满刺激的地方去。现在,我来了,我来了,我来接你们了!”
“各位,一切都不需要,不要签证,不要担保人,不要资质证明,不要美元,一切都不需要,只要马上走出来的勇气。幸福就在眼前,就在举手投足之间,快快走出来吧,不要失之交臂,要知道:摆在你们面前的是超豪华飞碟,是享誉宇宙的幸福号飞碟,你们所要到达的将是比你们地球文明发达数亿光年的全新的文明星体。”
“呵,五个人走出来了,很好。又有三十八个,啊,甚至还有十九名女性,太棒了,太棒了。九十八个,一百九十一个,二百五十个,好,够了!开放光电梯!”从七层楼高的飞碟的舷窗,立刻喷出一条条彩虹般波荡的光电梯。二百余名男女在徜恍迷离中,如长袖飘曳的飞天被摄入飞碟,那滋味真是好极了。飞碟随即上升,转眼间便消失于时空走廊。
“各位,各位,现在由我——老K来回答大家所关心的问题。”还是那位小绿人说。
白胡子的赵老先生说:“老K君,老话说,民以食为天,到贵国之后不见得会让我们饿肚皮吧。”老K笑道:“哦,您真是太幽默了,各位是尊贵的客人,放心放心,你们永远不会有半点饥饿的感觉!”
穿着露脐裤的钱女士道:“请问,你的国家美丽吗?能为我们提供游览你们国家的机会吗?”
老K道:“小姐,你们将游遍我们的星球。事实上你们将会接连不断地在各个城市间游动!”
西装笔挺的孙先生说:“我想询问一下住房,五室三厅或七室五厅都好商量,问题是要绝对安全。”
老K道:“你们的住房坚固无比,安全是绝对的。”
李小姐道:“我希望能干某种尽可能轻松且不复杂的工作,要知道,我们可都是本国的精英啊。”老K道:“知道知道,知道你们全是智商极高精英人物,所以,我庄严保证:你们的工作极为轻松,更不复杂。”
穿黑长袍的周先生道:“亲爱的老K先生,我是正教授,是博导,相当于正厅级,请问你们那儿医疗条件怎么样?我是患有气管炎的啊!”老K道:“你们的气管炎,或者牙痛、前列腺炎什么的,马上就给你彻底治好,事实上我们那儿没有病人。”
“各位各位,马上就要抵达S星体。现在,给每人发放三枚药丸。它们价值连城,珍贵无比。请注意:红色药丸是永远解除饥渴的,吞服之后,你们再也不必为一日三餐发愁且浪费时间了,什么干饭稀饭,什么拉罐饮料,什么雪碧,全是多余的。绿色药丸是可以叫人丧失记忆的,什么外语,什么劳动技能,什么数学,电工,什么电脑的CMOS设置,将完全从你的头脑中抹去,谈做的一切由我们代劳。
“黑药丸是免除疾病和死亡的,你们永远不会生病,不会死。你们再也不必天天看养生堂的电视节目了。你们再也不必天天热汗淋漓地走他十圈八圈了,你们每个人都可以永远健康,都可以长命百岁,都可以万寿无疆。总之,吞服之后,你们便获得了彻底的解脱和绝对的幸福!
“朋友们。为什么不为即将到来的幸福而欢呼?为什么不用你们温暖的目光表达你们心中的感激之情?”
吴女士道:“当然,我是非常非常感谢的,只是我还想知道我们到达贵星球后,会安排我们做什么样的工作。”
老K笑道:“这个嘛,工作,啊啊,工作嘛,是这样的。我们星球俘获了——不,不是俘获,是邀请,诚挚邀请了银河系数以百计星球的生物活体。你们将会被装在完全透明的住房里,在各个城市公园流动,供人们欣赏。你们可以充分地秀自己,自然,你们的衣服是完全不用穿的。在你们的空间,你们享有绝对的自由。打架也好,恋爱也好,同性恋也好,异性恋也好,生小孩也好,翻筋头也好,喊口号也好,全都可以。”
幸福号飞碟,满载一群渴望最幸福的精英,在为即将到来的幸福而发出的叫喊声中,奋力穿行。
19.请简要概括登上幸福号飞碟的人有哪些特点? (4分)
20.小说中“西装笔挺的孙先生说:‘我想询问一下住房,五室三厅或七室五厅都好商量,问题是要绝对安全。’”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请具体分析。(4分)
21.本文是一篇科幻小说,科幻小说贵在既富有想象力,又能反映现实,这篇小说是否做到了这一点?请说明理由。(4分)
22.“幸福号飞碟”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6分)
七.附加题(实验班必做,平行班禁做,10分)
23、从语法角度分析下列病句错在何处(6分)
(1)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
语病分析:
(2)素胎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语病分析:
24、阅读下面一段话文字,完成问题(4分)
(1)叙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
  三十年代的时候,鲁迅曾与梁实秋展开多次笔战。有一回,梁实秋说鲁迅把一切主义都褒贬得一文不值。鲁迅则反驳:“你究竟在说“褒”还是在说“贬”?褒就是褒,贬就是贬,什幺叫做褒贬得一文不值?”梁实秋无词以对,只是解释响应说,按北京人的用法,褒贬就是指贬。当年这场笔战似乎鲁迅了占上风,然而陈之藩总无法信服鲁迅之说,却也说不出具体的理由。后来在香港,一位四川籍教授给他看一幅邓小平的题字:“历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落款有“录鲁迅诗”字样,陈不禁为之大笑,原来他发现鲁迅自己也有与梁实秋类似的用法,陈之藩因而评论鲁迅:泯恩仇指的当然是泯“仇”,“恩”为什幺要泯它呢?(改写自陈之藩《一星如月.褒贬与恩仇》)
A.梁实秋心知鲁迅的反驳是对的,所以无词以对
B.陈之藩评论鲁迅,可谓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C.邓小平题字,颇有希望鲁、梁二人笔战“一笑泯恩仇”之意
D.鲁迅事后自觉强词夺理,所以作诗有“兄弟在”、“泯恩仇”之语
(2)运用学过知识,联系学过的课文,指出语境中“褒贬”“恩仇”这一类词语的语法现象叫:
(2分)
八、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老木匠想退休,与妻儿共享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要他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答应了,但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出的是粗活。房子建成了,老板把门钥匙递给他,说:“这房子是我给你的礼物。”老木匠惊呆了。
生活是自己创造的。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为什么不做到最好呢?
请你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思考,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2012级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语言基础知识
1、B(A chì/shè kē/cháo xián/dàn gēng ;B tà/tuó páo/pào zǐ/zǎi jué/jiáo; C piē/biě náo/ròu wǎng ping/bǐng ;D wéi/guī tuó/chāi zhēn/diàn shēn )
2、C(A寒暄 B栈道 D朔漠 )
3、D(“祛除”与“驱除” 辨析:“祛除”指除去(疾病、疑惧、邪崇);“驱除”指赶走,除掉。 “毕竟”与“究竟”辨析:“毕竟”表示追究事物的结论强调事实或原因;“究竟”侧重于“探究”,在问句中表示追究,在非疑问句里有名词用法,也可以用于表示强调或肯定,使用范围广于毕竟。“吹嘘”与“吹捧”辨析:都有不切实际地夸大、张扬的意思。贬义词。“吹嘘”主要是自己对自己的优点或功劳的夸大,说别人的较少;“吹捧”主在是以恭维、讨好对方为目的,为对方吹嘘捧场。)
4、C (过犹不及:事情办得过火,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A声情并茂:演唱、朗诵等声音优美,感情丰富。此处对象用错。B长此以往:总是这样下去。多就不好的情况说。D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5、C (A第一个问号改成句号 B工作人员后的逗号改成句号 D省略号后面不能再用等等)
二、社科文阅读
6、C(“中国诗歌是从自由体(古诗)走向格律体(近体诗),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长。”根据原文的表述,判断C是错误的)
7、D(A“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文中并未体现出人们对《诗经》兴趣的降低。B五言七言并未发展成九言的原因是“七个音节已经达到读起来不至于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加长到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这样的诗行不容易建立起来”C是作者的观点,陆时雍和《文心雕龙·明诗篇》并未指出两代诗风的嬗变发生在陶谢之间,这两篇材料只是作者观点的的佐证。)
8、C(文中并没有任何文字表明中国诗歌史上对诗歌语言形式层面的追求意义不大。且从常识判断,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
三.文言文阅读
9.C(卒:死) 10.D(A项前者为副词,于是,就;后者为副词,竟。B项前者为连词,表转折;后者为连词,表修饰。C项前者表因果,后者表目的。)
11.D(①是皇上与梁颢对答的话。②是说赵安仁制定接待的仪式制度,不是应对才能。)
12.A(赵安仁中进士与赵普等人的推许奖誉不存在因果关系。)
四.主观题
13.(1)我离京调外任职两年来,淡泊宁静,随遇而安,被这个人的话所感染,这天夜里才有被降职的感觉。(4分,出官、恬然、自安、斯人、是夕、迁谪是重点词语,同时注意语句的整体通顺)
(2)他对于应酬接待熟练机敏,能切中事情的关键(的事),大多像这样。(3分。敏于酬对,状语后置,“机”“类” 、句意各1分)
(3)妹妹嫁给董氏,很早就成了寡妇,(赵安仁)把她接回家中供给抚养。(3分。“女弟”“适”、“归” 句意各1分)
14.诗歌鉴赏(8分)
(1)①晚秋、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2分)②深意:边境紧张局势。(2分)(意思对即可)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意思对即可,有概括有分析得4分)
15.(1)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砯崖转石万壑雷;(2)小弦切切如私语;别有幽愁暗恨生
(3)无复鸡人报晓筹;环珮空归夜月魂; (4)百年多病独登台;蓝田日暖玉生烟
(错一字该句不得分,注意砯、壑、幽愁、珮、夜月、蓝等字)
五.语言表达
16.答案示例:在失意时,书是良师,读书使颓废的生活日渐昂扬。在得意时,书是诤友,读书使浮躁的心境平淡如水。(句式一致,语义连贯,运用比喻修辞手法,表现书对人的正向作用,语句不通顺适当扣1—2分)
17. ⑥②①③⑤④(全部排对得4分)
18.答案示例:(1)关爱多一点,人间更温暖——助残,我们的责任。(2)扶残伸出你的手,助残献出你的爱。(3)伸出爱的双手,传递情的真诚,温暖残障者的心。(表现主旨2分,语言形式简明生动,符合字数要求得2分,)
六.现代文阅读
19.(1)厌倦现实生活,浮躁、狂想;认为活着差不多是一种负担;寻求刺激,渴望轻松自在,富裕、舒服。(3分)(2)关注吃喝玩乐,名利享受,不愿付出劳动,精神信仰缺失。(1分)(第二个要点如果包含在第一点中也可得满分)
20.(1)反映了孙先生的自私和对住房安全的担忧;(2)要“五室三厅或七室五厅”反映了人物的自私贪心,要求“绝对安全”反映了现实中安全问题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压力。(心理和具体分析各2分)
21.(1)做到了。(1分)
(2)小说虚构了外星先进文明S星体派来“幸福号飞碟”来接地球人去过“幸福生活”的故事,巨大的飞碟、小绿人、光电梯、神奇的药丸等富有想象力;富有想象力的故事情节承载的是一个关于追求幸福生活的严肃现实主题,即什么是幸福?怎样得到幸福?小说通过科幻的形式揭示了幸福的真谛,讽刺了现实中有些人追求幸福的错误思想和做法。(3分)(必须有对科幻情节和反映现实的具体分析)
22. (1)“幸福号飞碟”是虚构的幸福的载体,揭示了“不劳而获的幸福是虚幻的”主题;
(2)警示人们只追求轻松,吃喝玩乐,贪图私利是得不到幸福的;
(3)幸福是相对的,绝对的幸福是不存在的;
(4)人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有欢乐,有悲伤;有幸福,也会有苦难。都是“幸福”未必是真幸福。(答出两点可得6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有道理可以酌情给分)
七、附加题答案
1、(1)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3分)
语病分析:第二句主语按承前省略原则是“我们”,实际上应该是“家”,造成主语混乱。
(2)素胎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语病分析:问题有二,第一、“素胎”不是主语,而是状语,应为“在素胎上勾勒出青花”;第二、两句混杂,“笔锋浓转淡”另起一句。(3分,第一点2分,第二点1分)
2、B(2分) 偏义复词(2分)
八、写作(立意参考:用自己的手创造自己的生活/善始更要善终/敬业精神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