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册信息技术第16课制作简单动画 说课课件(12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册信息技术第16课制作简单动画 说课课件(12PPT)

资源简介

(共12张PPT)






|
教材分析
本课是关于制作变形动画的教学,主要是使学生掌握创作形状补间动画的方法,是制作动画的重要环节。孙悟空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动画人物,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后,学习兴趣被大大激发,学习热情高涨,表现欲望极其强烈。基于此点,我设计了这一课,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合作与创新能力。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五年级学生,教师除组织常规教学外,更多的要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事和物、利用学生爱表现的特点,通过说一说,比一比,将知识融入到活动中,并充分给予鼓励和肯定,将优秀学生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观摩,让学生谈收获,比作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位图转换为矢量图的方法。
(2)学会制作形状补间动画。
能力目标: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与自学能力。
情感目标: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制作Flash形状补间动画;
教学难点:位图转换为矢量图的操作要领。
教 法:
只有方法恰当,教学才会有效。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情景导学法、自主探究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法等,通过创设一个制作《孙悟空变变变》动画的情境,在闯关游戏中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践,并以小组合作及小老师负责方式查漏补缺,使学生在活动中快速、高效的完成任务。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学生营造“宽松、主动、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快乐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
1、情景导学,自主探究,任务驱动式:教师设计课堂任务,引导学生完成。
2、演示法:教师演示和学生演示相结合,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学 法:
以学生为主体,在本节课中,我始终引导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与求知欲进行学习与操作,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法、小组合作、实践练习等方法获取知识与技能。把“自学——尝试——创新”的思想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明确目标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自主探究法:结合已掌握的知识,自学本课内容。
2、实践练习法:实践演练,在做中学。
3、合作尝试法:小组交流,同学间互帮互助,不让每一位学生掉队。
4、评价竞争法:采取鼓励机制和竞争等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课前准备:
动画片《西游记》片头曲、网上搜集图片(孙悟空、公鸡、房子、猪八戒、桃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学习欲望
在这一环节我是这样引入主题的:
教师以“同学们,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吗?最喜欢里面的哪一个人物?谁能给大家说一下孙悟空有什么本领?那么大家想不想再看一次《西游记》?”这些话开始本课。
接下来教师就播放课件,这个课件所演示的是制作好的《孙悟空变变变》这个动画。教师播放完课件后,学生的情绪高涨,教师随即带着学生进入本节课,并板书课题《孙悟空变变变》
二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在这一环节,我是这样安排的,以玩闯关游戏的方式进行,意在为学生创设一种快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
在闯关游戏开始之前我先给同学们演示:矢量图特点及如何把位图转换成矢量图的方法提示给大家(参照课本29页的我来做),教师适时指导小结,然后闯关开始
第一关:制作孙悟空变形为公鸡的效果。主要采取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为学生树立信心,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读要求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巡回指导。在此我设计了三种学习方法,1.自读教材2.同学间分组互相讨论3.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关:制作孙悟空回到舞台中心位置的效果。在第上关任务之后,开始第三关。
第三关:完成孙悟空变成猪八戒、房子和桃子的动画制作。本关是本课的重点,因此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进行演示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最终引导学生完成任务。
第四关:保留孙悟空变化出的形象
三、成果展示及归纳总结
我采用小组间评论和小组内评论,教师可以适时参与讨论,对于有闪光点的作品要及时的给予鼓励表扬,从学生的作品当中选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来进行展示。展示后让同学们分组讨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最后教师总结。
四、扩展延伸
在此环节中,学生掌握了位图转换为矢量图和制作形状补间动画的方法。孙悟空神通广大,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会七十二般变化,通过掌握的技能让学生把孙悟空变化成自己想变的东西,学生即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也培养了创造力与自学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