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中考社会法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人类文明的发端与农业区域文明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9年浙江中考社会法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人类文明的发端与农业区域文明

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9年浙江中考社会法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人类文明的发端与农业区域文明
一、单选题
1.(2019·湖州)19世纪的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人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再一次以宗教,末一次以法律。这里的以法律征服世界,指的是罗马法(  )
A.是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典
B.规定发放津贴鼓励公民参与政治
C.规定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D.是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2.(2019·舟山)古希腊雕刻艺术在公元前5世纪已达到相当高度,属于这一时期雕刻艺术成就的是(  )
A.《掷铁饼者》 B.《雅典学院》
C.《蒙娜丽莎》 D.《荷马史诗》
3.古希腊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代中国文明高度发展,交相辉映。下列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文明成果是(  )
A.《十二铜表法》《史记》 B.《荷马史诗》《论语》
C.《十二铜表法》《论语》 D.《荷马史诗》《黄帝内经》
4.下图牌匾中的书法内容是我国历史上某一位思想家提出的观点。他是(  )
A.孔子 B.墨子 C.孙子 D.老子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考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德国法学家耶林曾评价道:“罗马人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再一次以宗教,末一次以法律”其中的“法律”指的是《查士丁尼法典》。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同时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后来,查士丁尼又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D项是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查士丁尼及其法典的影响。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
2.【答案】A
【考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A项《掷铁饼者》属于公元前5世纪雕刻艺术成就,符合题意;
B项《雅典学院》是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的著名壁画,不属于雕刻艺术,不符合题意;
C项《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达·芬奇创作的油画,不属于雕刻艺术,不符合题意;
D项《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不属于雕刻艺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公元前5世纪是希腊雕塑的高峰期,古希腊的雕塑以表现人物为主,作品体态健美、形象逼真;希腊的人物雕刻艺术达到了一种完美境界,《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之一。
3.【答案】B
【考点】古希腊罗马文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A项《十二铜表法》《史记》不能佐证题干说法,《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不符合题意;
B项《荷马史诗》《论语》能佐证题干说法,世界文学名著《荷马史诗》是古代欧洲著名的长篇文学作品,是古代希腊不朽的文学作品,同时也是一部西方最早的史书,反映了前11一前9世纪希腊的社会生活面貌,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由孔子的弟子整理的《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论,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符合题意;
C项《十二铜表法》《论语》不能佐证题干说法,《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不符合题意;
D项《荷马史诗》《黄帝内经》不能佐证题干说法,《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不能体现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代中国文明,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希腊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代中国文明成果及学生的理解能力。
4.【答案】D
【考点】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老子即老聃,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相传为楚国人。他认为事物都有相互对立和相互联系的两方面,含有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老子提出“道法自然”,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统治者应该“损有余而补不足”,使农民生活得到改善,国家就易于治理了。
D项老子提出“道法自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老子的思想。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9年浙江中考社会法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人类文明的发端与农业区域文明
一、单选题
1.(2019·湖州)19世纪的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人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再一次以宗教,末一次以法律。这里的以法律征服世界,指的是罗马法(  )
A.是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典
B.规定发放津贴鼓励公民参与政治
C.规定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D.是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答案】D
【考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德国法学家耶林曾评价道:“罗马人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再一次以宗教,末一次以法律”其中的“法律”指的是《查士丁尼法典》。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同时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后来,查士丁尼又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D项是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查士丁尼及其法典的影响。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
2.(2019·舟山)古希腊雕刻艺术在公元前5世纪已达到相当高度,属于这一时期雕刻艺术成就的是(  )
A.《掷铁饼者》 B.《雅典学院》
C.《蒙娜丽莎》 D.《荷马史诗》
【答案】A
【考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A项《掷铁饼者》属于公元前5世纪雕刻艺术成就,符合题意;
B项《雅典学院》是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的著名壁画,不属于雕刻艺术,不符合题意;
C项《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达·芬奇创作的油画,不属于雕刻艺术,不符合题意;
D项《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不属于雕刻艺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公元前5世纪是希腊雕塑的高峰期,古希腊的雕塑以表现人物为主,作品体态健美、形象逼真;希腊的人物雕刻艺术达到了一种完美境界,《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之一。
3.古希腊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代中国文明高度发展,交相辉映。下列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文明成果是(  )
A.《十二铜表法》《史记》 B.《荷马史诗》《论语》
C.《十二铜表法》《论语》 D.《荷马史诗》《黄帝内经》
【答案】B
【考点】古希腊罗马文明;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A项《十二铜表法》《史记》不能佐证题干说法,《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不符合题意;
B项《荷马史诗》《论语》能佐证题干说法,世界文学名著《荷马史诗》是古代欧洲著名的长篇文学作品,是古代希腊不朽的文学作品,同时也是一部西方最早的史书,反映了前11一前9世纪希腊的社会生活面貌,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由孔子的弟子整理的《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论,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符合题意;
C项《十二铜表法》《论语》不能佐证题干说法,《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不符合题意;
D项《荷马史诗》《黄帝内经》不能佐证题干说法,《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不能体现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代中国文明,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希腊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代中国文明成果及学生的理解能力。
4.下图牌匾中的书法内容是我国历史上某一位思想家提出的观点。他是(  )
A.孔子 B.墨子 C.孙子 D.老子
【答案】D
【考点】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老子即老聃,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相传为楚国人。他认为事物都有相互对立和相互联系的两方面,含有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老子提出“道法自然”,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统治者应该“损有余而补不足”,使农民生活得到改善,国家就易于治理了。
D项老子提出“道法自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老子的思想。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