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西省初中名校联盟九年级学习效果检测(二模)历史试题(图片版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江西省初中名校联盟九年级学习效果检测(二模)历史试题(图片版 含答案)

资源简介

历史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文物是了解历史发展的重要史料。下列文物中有助于了解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出叫幽
A.河姆渡黑陶钵
B.战国青铜牛尊
C.战国农具
D.秦半两钱
2.《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道既隐,天下为家…”这句话表明了我国
古代哪两种制度的更替
A.封建制取代奴隶制
B.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C.禅让制取代世袭制
D.奴隶制取代禅让制
3.人们常将山东称作“齐鲁大地”,将河北称作“燕赵大地”。这源于西周实行的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4.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说蓬勃兴起,下列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一《诗经》一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B.孟子一《道德经》一“仁政”治国、“礼治”
C.韩非子一《孙子兵法》一“兼爱”“非攻”
D.孔子一《论语》一以德治国
5.钱币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以下钱币能反映从分裂到统一的时代特征的是
A.秦半两钱
B.汉五铢钱
C.唐开元通宝
D.清乾隆通宝
6.“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
荣。”与材料相关的制度是
A.郡县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九品中正制
7.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表明了北方人民南迁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气候温暖湿润,优于北方
B.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
C.北方统治者实行强制移民政策
D.南方经济发展需要北方劳动力
8.小刚为某单元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十六国
北朝
西晋


东晋
南朝
第7页(共12页)
0000000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9.1895年,上海市民在报纸上看到了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的消
息。这份报纸是
D.《东方杂志》
A.《申报》
B.《大公报》
C.《新闻报》
10.下图中的内容出自中国共产党首个党纲,这些内容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
(1)苹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
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
(2)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
B.中心工作
C:组织机构
D.最低纲领
A.奋斗目标
11.下图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年代标尺”,所填信息由左向右正确的应是
1945
1949年份
1921
1927
1935
①灯塔指引②生死攸关
③当家作主④星星之火⑤开天辟地
D.⑤④③2①
A.①④③②⑤
B.⑤④②①③
C.④①⑤②③
12.小明同学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他在百度搜索引擎输入如下关键词,他正在学习的最有
可能是
Bai论百
:敌后战场的抗战
X回
A.淞沪会战
B.保卫大武汉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百团大战
13.“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中写道:“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
羡慕的名声一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美
国“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指的是
A.《朝鲜停战协定》B.《凡尔赛和约》
C.《雅尔塔协定》
D.《慕尼黑协定》
14.《大江大河》中的老书记说:“前儿又下文件,说可以承包到个人,向安徽哪个地方学习,可
又没说怎么学,我问公社,他们也是没头绪的样子。可是,土地承包给个人,这不是乱了套
吗?大伙儿这不是成以前的小地主了吗?还要不要集体?我想不通。”《大江大河》中的老
书记“想不通”的主要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土地变成了私有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第8页(共12页)
00000002022年九年级学习效果综合性检测
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A【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时间的认识。根据题干中的“原始农耕生活”,可知答案为A
项。
2.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关键信息的掌握。根据“天下为公…天下为家…”,
可知答素为B项。
3.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诸侯的情况,因此答案为B项。
4.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学说及其主要内容,因此答案为D
项。
5.A【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题干关键信息的掌握。根据时代特征“从分裂到统一”,可知
四个朝代中只有秦朝符合。因此答案为A项。
6.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和掌握。材料的意思是,不管是贫苦子弟还是纨
绔子弟,都要通过读书科举才能当官。因此答案为C项。
7.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及其反映的历史背景的认识。西晋时期,北方少
数民族入侵,北方战乱不已,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因此答案为B项。
8.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认识。从材料可知,该时期政权分立,
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因此答案为C项。
9.A【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甲午战争失败和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发生在清朝晚期,《申报》创办于清朝时期,而其他报纸创办于民国时期。因此答案为A项。
10.A【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共产党首个党纲内容的掌握。根据材料中的三个“直
到”,可知这是奋斗目标。因此答案为A项。
11.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中的几个重大时间点及其发生的事件。
“灯塔指引”是指中共七大,“生死攸关”是指遵义会议,“当家作主”是指建国,“星星之火”是指
井冈山斗争,“开天辟地”是指建党。因此答案为B项。
12.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抗战时期敌后战场的情况。敌后战场主要是由共产党领导
的,“淞沪会战”“保卫大武汉”“第三次长沙会战”都是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正面战场的抗战。因
此答案为D项。
13.A【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找出和理解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联合国军”
“从多瑙河到鸭绿江”“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等信息可知,美国没有
取胜的是抗美援朝战争。因此答案为A项。
14.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贡任制的正确认识。在这个制度下,农民只
历史综合性检测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
有使用权和一定的分配权,并没有所有权,也没有提到“变化太快”。因此答案为C项。
15.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理解。材料反映的是不同时期人民的生活水
平,生活水平在提高,生活方式在变化。因此答案为B项
16.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历史人物功绩的认识和评价。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耶稣
创立了基督教,查士丁尼推动了东罗马的发展,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并推动了阿拉伯地区
的统一。因此答案为C项。
17.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几大帝国的发展进程。在这几个帝国中,只有古罗马具有材料
中的四个时代特征。因此答案为B项。
18.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在这一时期,西欧出现了自由或自
治城市,城市工商业发展起来了,新兴阶层也出现了,这些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因
此答案为D项。
19.A【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历史现象和本质的认识。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明白英国宫
廷服饰变化的背景,通过“1691年”这一时间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瀑发以后,《权利法案》的
实施削弱了英国国王的权力。因此答案为A项。
20.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提取材料中
的“反法西斯战争年代”这一重要信息,因此答案为B项。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21.【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汉明两朝管理地方的做法。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
和运用
(1)目的:镇守四海,拱卫天子。(1分)现实情况:各自为政,图谋夺取皇位。(1分)
(2)措施:推恩令和刺史制度。(2分)》
(3)改变: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互不统属,三司长官由中央直接任命,从而使地方权力
分散。(2分)
22.【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古希腊民主和梁启超法治思想,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对史实的记
忆和史料的理解和概括。
(1)典型代表:雅典民主政治。时期:伯里克利时期。(2分)
(2)主张:①制定资本主义法律制度;②废除中华法系;③立法为民;④强调法治的严肃性,
树立法律权威。(答出一点给1分,共4分)
23.【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100年来领导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解答此题的关键
在于对党发展历程中相关史实的理解和归纳运用
(1)史实:①跌倒了:西方列强发动的鸦片战争等一系列侵华战争:②重新站立起来:新中国的
成立:③有尊严、幸福地生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3分)
(2)道路创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制度创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理论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3分)
(3)全球治理观:共商共建共享。举措:“一带一路”倡议。(2分)
(4)感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必须坚持
改革开放:要坚持制度创新,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要善于抓住机遇,注意加强国
际经济联系。(3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历史综合性检测参考答案第2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