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余姚市第五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10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余姚市第五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10份)

资源简介

浙江省余姚市第五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Na-23 Cu-64 Ag-108 Mg-2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
1.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根本因素是 ( )
A.温度和压强 B.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大小
C.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性质 D.化学反应进行的限度
2.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 A.体系能量增加 B.活化能增加 C.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加 D.分子运动速度加快
3.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浓硫酸稀释 B.锌粒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
C.Ba(OH)2·8H2O与NH4Cl反应 D.水的电离
4.把0.05molNaOH固体分别加入到下列100mL液体中,溶液的导电性基本不变。该液体是( )
A.自来水 B.0.5mol/L盐酸 C.0.5mol/L醋酸 D.0.5mol/L氨水
5.在理论上不能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
A.HCl(aq)+NaOH(aq)=NaCl(aq)+H2O(l) △H < 0
B.2CH3OH(l)+3O2(g)=2CO2(g)+4H2O(l) △H < 0
C.4Fe(OH)2(s)+2H2O(l)+O2(g)=4Fe(OH)3(s) △H < 0
D.2H2(g)+O2(g)=2H2O(l) △H < 0
6.在CuCl2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u(H2O)4]2+(蓝)+4Cl- [CuCl4]2-(绿)+4H2O能使黄绿色CuCl2溶液向蓝色转化的操作是 ( )
A.蒸发浓缩 B.加CuCl2固体 C.加入AgNO3 D.加入食盐晶体
7.与自然界中的许多变化一样,化学反应具有方向性。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原电池反应一定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且△H<0
B. ΔH<0,ΔS<0的反应肯定能自发进行
C. 体系能量增大和混乱度增大都有促使反应自发进行的倾向
D. CaCO3(s) =CaO(s)+CO2(g)的ΔH>0,ΔS<0,该反应在较高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8.25℃、101 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285.8 kJ/mol、-890.3 kJ/mol、-2800 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s)+ O2(g)===CO(g) ΔH=-393.5 kJ/mol
B.2H2(g)+O2(g)===2H2O(g) ΔH=+571.6 kJ/mol
C.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 kJ/mol
D.C6H12O6(s)+3O2(g)===3CO2(g)+3H2O(l) ΔH=-1400 kJ/mol
9.下列事实中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
A.埋在潮湿地下的铁管道比地上的铁管道更耐腐蚀
B. 为保护海轮的船壳,常在船壳水线以下部分装上锌块 
C. 在空气中,金属银的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物质
D. 镀层破损后,白铁皮 (镀锌铁板)比马口铁(镀锡铁板)更耐腐蚀
10.升高温度,下列数据不一定增大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v B.水的离子积常数Kw
C.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 D.化学平衡常数K
11.0.1 mol·L-1盐酸分别跟20 mL NaOH溶液和20mL氨水完全反应,都消耗了20 mL盐酸,这表明NaOH溶液和氨水的关系 ( )
A.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B.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同
C.都是强电解质 D.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相同
12.一定条件下,下列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
A.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适当过量氧气,以提高SO2的转化率
B.氢气、碘蒸气、碘化氢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气体颜色变深
C.实验室用排饱和NaHCO3溶液的方法收集CO2气体
D.新制氯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溶液颜色变浅,产生白色沉淀
13.物质(t-BuNO)2在正庚烷溶剂中发生如下反应:(t-BuNO)2 2(t-BuNO),实验测得该反应的ΔH = +50.5 kJ·mol-1,活化能Ea = 90.4 kJ·mol-1。下列能量关系图合理的是( )
14.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X(s)+3Y(g)2Z(g) ΔH<0,为了使平衡向生成Z 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 ( )
①高温 ②缩小容器的体积 ③加入X ④恒容通入惰性气体 ⑤加催化剂 ⑥分离出Z ?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⑥ D.②③⑥
15.合成氨反应工艺成为人工固氮的最重要途径。N2(g)+3H2(g) 2 NH3 (g) ΔH<0,达平衡后,将气体混合物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若同时扩大容器的体积,则正逆反应速率一定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若温度降低至氨气液化,则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氨气产率提高
16.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条件改变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反应物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加 ②生成物产量一定增加
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④反应物的浓度一定降低
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 ⑥一定使用催化剂
A.②⑤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④⑥
17.一定条件下在容器为2L的密闭容器里加入一定物质的量的A,发生如下反应并建立平衡:A(g) 2B(g),2B(g) C(g)+2D(g)。现测得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是c(A)=0.3mol/L,c(B)=0.2mol/L,c(C)=0.05mol/L。则最初向容器里加入A的物质的量是( ) 
A.0.45mol B.0.8mol C.0.9mol D.1.2mol
18.已知下面三个数据:7.2×10-4、4.6×10-4、4.9×10-10是三种酸HNO2、HCN、HF的电离平衡常数,若已知这些酸可发生如下反应:①NaCN+HNO2=HCN+NaNO2 ②NaNO2+HF=HNO2+NaF,由此可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HF的电离平衡常数为7.2×10-4
B.根据①②两个反应即可知三种酸的相对强弱
C.反应NaCN+HF=HCN+NaF能发生
D.同体积同浓度的三种酸与NaOH反应消耗NaOH物质的量不相等
19.关于下列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①中,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
B.装置②工作一段时间后,a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
C.用装置③精炼铜时,c极为粗铜
D.装置④中电子由Zn流向Fe,装置中有Fe2+生成
20.在密闭容器中,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下列反应: aM(g)+ bN(g)cW(g),达一平衡后,测得M气体的浓度为0.5 mol·L—1。当在恒温下,将密闭容器的体积扩大1倍,再达平衡时,测得M气体的浓度为0.3 mol· L—1。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速率增大 B.平衡正向移动 C.N的转化率提高 D.W的体积分数降低
21.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正反应放 B.图II研究的是t0时刻加入催化剂后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图III研究的是催化剂对平衡的影响,且甲的催化效率比乙高
D.图III研究的是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甲的压强较高
2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后存在下列平衡:CO(g)+H2O(g)CO2(g)+H2(g)
CO2(g)的平衡物质的量浓度c(CO2)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CO(g)+H2O(g)CO2(g)+H2(g)的 ΔH>0
B. 在T2时,若反应处于状态D,则一定有ν正<ν逆
C. 平衡状态A与C相比,平衡状态A的c(CO)小
D. 若T1、T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23.如右图所示的两个实验装置中,溶液的体积均 为200mL,
开始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均为0.1 mol·L-1,工作一段时
间后,测得导线中均通过0.01mol电子,若不考虑盐的水
解和溶液体积的变化,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右边电极上生成物质的物质的量:①=②
B. 相同状态下电极上产生气体的体积:①=② C. 溶液的pH变化:①减小,②增大 D. 电极反应式①中阴极Cu2++2e-=Cu:②中负极:Zn-2e-=Zn2+
24.高效能电池的研发制约着电动汽车的推广。有一种新型燃料电池,它以多孔镍板为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分别向两极通入乙烷和氧气,其总反应式为: 2C2H6+7O2+8KOH4K2CO3+10H2O,有关此电池的推断正确的是( )
A.负极反应为:14H2O+7O2+28e-28OH-
B.每消耗1molC2H6,则电路上转移的电子为14mol
C.放电过程中K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D.放电一段时间后,负极周围的pH升高
25.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X(g)+Y(g) Z(g);△H <0 下图是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t2、t3、t5 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用量。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t3 时减小了压强
B.t5 时增大了压强
C.t6 时刻后反应物的转化率最低
D.t1 - t2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大于 t6 时反应的平衡常数
二、填空题:
26.(6分)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分为吸氧腐蚀和 。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发生 反应,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电池反应方程式为 。
27.(5分)在密闭容器中,通入xmolH2(g) 和 ymolI2(g), 发生反应H2(g)+I2(g ) 2 HI(g)ΔH<0。改变下列条件,化学反应速率将如何改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升高温度 。 (2)加入催化剂 。
(3)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更多的H2 。
(4)扩大容器的体积 。(5)容器容积不变,通入氖气 。
28.(5分)可逆反应A(g)+2B(g)2C(g) △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若改变条件,将变化情况(增大、减小、不变)填入空格:
(1)降低温度,B转化率 。
(2)使用催化剂,C的物质的量 。
(3)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加入稀有气体,则B的转化率 。
(4)若温度和体积不变,反应从正反应开始至平衡,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容器内气体的密度 ,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
29.(4分)CH3COOH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 ,向CH3COOH溶液中加入固体NaOH时,电离平衡向 移动(填“左”“右”或“不”)
CH3COOH的电离度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电离平衡常数
三.实验题
30.(10分)实验室用H2O2分解反应制取氧气时,常加入催化剂以加快反应速率,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催化剂FeCl3的量对O2生成速率的影响,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方案(见下表),将表中所给的试剂按一定体积混合后进行反应。
实验编号
试剂
A
B
C
10% H2O2/mL
20.0
V1
V2
2mol/L FeCl3/ mL
0
5.0
10.0
H2O/ mL
V3
V4
0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欲用右图装置来比较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快慢,当反应物的浓度、用量及其他影响速率的条件确定之后,可以通过测 ▲ 推(计)算反应速率。
(2)为实现实验目的,则V1= ▲ ,V2= ▲ ;
V3= ▲ ,V4= ▲ 。
(3)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判断,在上述实验中反应速率最快的可能是 ▲ (填“实验编号”)
(4)已知Fe3+催化H2O2分解的机理可分两步反应进行,其中第一步反应为:2Fe3+ + H2O2 ==2Fe2+ + O2↑+ 2H+,则第二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1.(10分)下图是一个电化学过程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池的名称 ▲ (填“原电池”“电解池”或“电镀池”)。
(2)写出通入CH3OH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 。
(3)乙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当乙池中B极的质量增加5.4g时,甲池中理论上消耗O2的体积为 ▲ L(标准状况下),此时丙池中 ▲ 电极(填“C”或“D”)析出1.6g某金属,则丙池的某盐溶液可能是??? ▲ ???? (填序号)
A.MgSO4溶液? B.CuSO4溶液? ???? C.NaCl溶液?? ?? D.AgNO3溶液?
四.计算题
32.(10分)已知可逆反应CO + H2O(g) CO2 + H2,达到平衡时,K =,K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
(1)830K时,若起始时:c (CO) = 2 mol/L,c (H2O) = 3 mol/L,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60%,水蒸气的转化率为____▲____;K值为__▲______。
(2)830K,若只将起始时c (H2O)改为6 mol/L,则水蒸气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3)若830K时,起始浓度c (CO) = a mol/L,c (H2O) = b mol/L,H2的平衡浓度c (H2) = c mol/L,
①a、b、c之间的关系式是c=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②当a = b时,a = _▲____c。
浙江省余姚市第五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1916年9月15日,英军在进攻中首次使用坦克,共出动49辆,实际参加战斗的有18辆,步兵的进攻速度因而有所增加,当天占领了第三道阵地几个要点。”这个战斗情景出现在 ( )
A、日德兰海战 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马恩河战役
2、要了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一个直观的方法是阅读历史地图。从下面这幅地图中可以看出,德国要想在未来的战争中取胜,应当选择的战略是 ( )
A、速战速决,避免两线作战 B、突袭对手,两面出击
C、积极防御,打阵地战 D、诱敌深入,打运动战
3、杰弗里·帕克《剑桥战争史》:“1916年……德国试图火速提高军事生产的努力最终却毁灭了它的经济,导致了1918年的崩溃。”这里作者认为德国在一战中失败的原因是 ( )
A、军事战略上的失误 B、国内矛盾的激化
C、工业实力难以支撑其长期战争 D、军事实力不如协约国
4、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用鲜血覆盖了整个欧洲的战争……在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的意识。……在过去几年中……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下列哪项史实最能证明上述材料的结论 ( )
A、俄国十月革命爆发 B、中国五四运动兴起
C、西方和平主义思潮兴起 D、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5、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的相同点包括: ( )
①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②战胜国对战败国严厉制裁 ③涉及中国问题,侵犯中国主权 ④少数大国操纵,暂时调解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一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许多技术受到重视,下列技术中是在一战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是①飞机受重视,汽车也引起人们的关注 ②化工技术发展 ③生产流程和生产管理改进 ④政府加强对私人经济的干预 ( )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有人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标志着“西方衰落”的开始,刺激了西半球和远东的世界权力中心的成长。这里的“世界权力中心”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 ( )
A、美国和中国    B、苏俄和日本    C、美国和日本   D、苏俄和中国
8、“实力是一切国际关系的基础”。下列哪一项不能证明这一观点? (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B、《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的签订
C、德、意、日三国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 D、二战后美苏霸权地位的确立
9、20世纪20年代,欧洲各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主要方式是 ( )
A、和平谈判 B、武力方式 C、经济封锁 D、外交孤立
10、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 )
A、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B、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C、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 D、日本发生“二二六”兵变
11、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探求二战起源,他为本卷定下主题是:“英语民族如何由于他们的不明智、麻痹大意和好心肠而听任恶人重新武装。”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好心肠”实为英国以牺牲别国利益来换取自身的安全。 ( )
B、“恶人”主要指德意日法西斯力量。 C、丘吉尔的会议录是研究二战的重要史料。
D、丘吉尔的言论揭示了二战爆发的根源。
12、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主要大国之间在军事上既合作又斗争。下列实物中,最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 )
A、一枚铸有苏、美、英国旗和“l944年6月”的纪念币
B、一份“1940~1944年租借法受援国及物资”的清单
C、一本20世纪40年代的中文版《开罗宣言》
D、一张布雷顿森林会议场景的照片
13、二战中的西班牙属于: ( )
A、同盟国 B、轴心国 C、轴心国附属国 D、中立国
14、有学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在于重新分配欧洲的权力,而1939-1945年的大战却是意识形态之战”。这里的“意识形态之战”是指 ( )
A、独裁与民主 B、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
C、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 D、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
15、从1945年11月开始的对纳粹战犯进行了为期长达10个多月的纽伦堡审判,法庭起诉书指控被告犯有违反人道罪的罪行。下列史实可以用于法庭证据的是 ( )
A、希特勒成为德国元首
B、德国坦克开进苏台德区
C、德国参与西班牙内战
D、德国建立奥斯维辛集中营
16、尊重历史,从历史中获取必要的教益是防止历史悲剧重演的重要途径。1970年,二战中反纳粹的英勇斗士、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华沙的一个纪念碑前,“替所有必须跪而没有跪的人跪下了”。勃兰特这一跪的意蕴包括 ①诚恳承认纳粹统治时期德国所犯下的罪恶 ②向曾遭受种族灭绝大屠杀的犹太人谢罪 ③承担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责任 ④消除历史包袱,帮助德国减轻民族复兴的困难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指出:“紧接着这位伟大而盲目的贵族所高举的大旗,就会使我们投入这个世界最恐怖的战争中去。”同时,斯大林在《真理报》上指出:他的演说是“危险的行动”,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是“号召同苏联战争”。上述材料所指的事件是 (   )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B、杜鲁门向国会提出咨文
C、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
D、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18、下图为一座朝鲜半岛分界线的标志牌,该分界线的产生 ( )
A、意味着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B、标志着朝鲜半岛的正式分裂
C、推动了美苏“冷战”局面的升级 D、反映了美苏对朝鲜半岛的控制
19、1945年10月51国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联合国正式成立,作为联合国会员国( )
①各国主权平等 ②各国善意履行宪章义务 ③各国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④不得以武力侵害他国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胡锦涛指出,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是解决全球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实现全球协调、平衡、普遍发展,才能实现持久的和平与稳定。这是因为 (   )
①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②和平是发展的前提
③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④战乱和冲突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第四次中东战争②拉宾遇刺③“法塔赫”成立④签署“戴维营协议” (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③①④② D、④③①②
22、考古资料现实:西周某国墓葬群以一座七鼎墓为最大,三座五鼎墓和若干三鼎、二鼎、一鼎墓分散各处呈拱卫之势。由该资料可以推论: ①该国应是诸侯封国 ②七鼎墓主人应是卿大夫 ③宗法制是西周政治特征 ④墓葬考古是获得西周历史信息最便捷的途径( )
A、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
23、史学家吕思勉在论述中国古代的“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其中“封建时代”的主要制度是 ( )
A、禅让制 B、分封制和宗法制 C、郡县制 D、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24、1950年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宣布:“废除某些外国过去利用不平等条约中所谓‘驻兵权’在北京市内占据地面建筑之兵营。”这里的“不平等条约”指的是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5、国共合作共赴国难,两大战场相互支持是我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特点。下列选项符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国共合作抗日表现的是 ( )
A、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建立 B、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C、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 D、八路军开赴山西参加会战
二、非选择题(共3大题,50分)
26、(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方面所谓“没有必要挑起战争”的言论完全是一派掩人耳目之辞。实际上,正是那位不愿将此行冠名为“战争”的总统亲口号召美军奔赴朝鲜战场。然而杜鲁门从一开始就相当谨慎,力图淡化这一冲突的本质。对于那些凡是有可能激化美苏对峙局面的因素,他都要加以限制,而其惯用伎俩之一就是玩弄文字游戏。……
与越南战争不同的是,当朝鲜战争发生时,美国尚未进入信息社会,而电视新闻也刚刚出现。……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要想把从朝鲜战场上拍摄的胶片寄到纽约新闻中心,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且在国内也形成不了什么气候。
那些远赴朝鲜战场的美国士兵常常感到与自己的同胞异常隔膜——没有人对他们所做的牺牲表示感激,也没有人认为这场战争至关重要。近日有人指出,在二战期间,美国人民万众一心、同心同德,战场上的将士被国人奉为美国民主精神与优秀价值观的传承而备受崇敬。然而,朝鲜战争却是一场难挨的局部战争,人们很快就认为这场战争对美国毫无益处。
——大卫?哈伯斯塔姆《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材料二 对朝鲜的攻击已无可怀疑地说明,共产主义已不限于使用颠覆手段来征服独立国家,现在要使用武装的侵犯与战争。它违抗了联合国安理会为了保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而发出的命令。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党部队的占领福摩萨,将直接威胁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及在该地区执行合法与必要职务的美国部队。
──杜鲁门总统声明(1950年6月27日),哈里·杜鲁门著《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三 美国对世界问题的处置,是对共产主义压力采取的一种防御性反应。美国为恢复其他国家健全的经济而作出的努力,仅仅是这种反应的副产品,如果没有共产主义的威胁,美国不见得会有兴趣去做这种事。
──美国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关于美国援助西欧的政策》
(1)根据材料一,分析美国民众对朝鲜战争的态度及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发动朝鲜战争的原因。(6分)
(3)材料三是针对什么政策而言?分析这一政策与朝鲜战争之间的联系与区别。(10分)
27、(9分)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分别是在两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立一个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参加的联盟(国联),一起合作来维持和平……联盟从来就没有取得它的创始人所期望达到的出色成就……在所有重大危机中,人们不是不听联盟的话,就是根本不理睬它。
材料二:联合国成立以来头三十年的成就,尚可予人深刻印象……但它也未能制止美苏之间日益增长的摩擦,而这种摩擦肯定是对国际和平的威胁……然而联合国由于提供权宜的解决办法和讨论各种牢骚的讲坛,有助于防止两个巨人迎面冲突,来形成毁灭世界的大规模祸殃。 ——伯恩斯·拉尔夫《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下图漫画:联合国秘书长交接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两大国际组织的建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是什么?(2分)
(2)概括材料二和材料三是如何评价联合国的作用?(4分)
(3)综合上述材料看,国联和联合国存在哪一相同的问题?分析其主要原因。(3分)
28、(17分)中国封建社会实行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核心是君主专制。在这种制度下出现了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局面,也产生了对世界贡献巨大的四大发明。这使我们不得不用正确眼光来看待中国古代政治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之际,以‘道’自任的知识分子出现以后,首先便面临着如何对待政治权威的问题……从知识分子一方面说,道统与政统已分,而它们正是道的承担者,因此握有比政治领袖更高的权威——道德权威”。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材料二 唐太宗认为:“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三 文彦博(注:宋神宗时三朝元老、枢密使):“祖宗法制具在,不须更张,以失人心”。帝(宋神宗):“更张法制,於士大夫诚多不悦,然於百姓何所不便?”文彦博:“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帝:“士大夫岂尽以更张为非,亦自有以为当更张者。”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士”在商周时期指哪一类人?(2分)春秋战国之际,“士”的含义又是什么?(2分)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何在?(2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关于权力结构的主张和目的。(5分)
(3)依据材料一、三,指出制约皇权的除了相权,还有什么力量?(3分)分别说明其为何能够制约皇权。(3分)
浙江省余姚市第五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右图是我国某地区经纬度,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区西部有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800毫米年降水量线和旱地耕作区、水田耕作区的分界线
B.亚热带、暖温带和常绿林、落叶林分界线
C.季风区、非季风区和半湿润区、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D.第一、二级阶梯和农耕区、牧区的分界线
2.有关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河流一年有两个汛期
B.河流冬季没有结冰期
C.该地区河流都有凌汛
D.可继续大面积开垦发展粮食种植业
图2是沿成都—西安一线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下列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大致以甲地形区为界的有(  )
A.水田与旱地 B.农耕区与牧区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D.热带与亚热带
4.对乙河流综合整治,应在上游地区(  )
A.加固堤防 B.修建水库
C.开挖新河道 D.修建蓄洪工程
5.丙所在地区重要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有(  )
A.所在省区水能资源和天然气丰富
B.成都所在地区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
C.太阳能和煤炭资源丰富
D.气候湿热,喀斯特地形发育典型
读“中国冬夏季风的进展、进退与副热带高压脊的位移关系图”,据此回答6~8题。
6.6月份对应的曲线相对平直,表明(  )
A.冬季风势力强盛 B.雨带停滞
C.受副热带高压脊控制 D.受地形阻挡
7.关于锋面雨带位置与我国区域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  )
A.雨带位于①时,华北平原干旱缺水
B.雨带位于②时,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C.雨带位于③时,渤海沿岸台风活跃
D.雨带位于④时,北方多沙尘天气
8.下图为我国某地一年中的气候资料,据此推测,该年我国东部地区最有可能出现(  )
A.北涝南旱 B.南涝北旱
C.南北皆旱 D.南北皆涝
(2012·泰安)读某地区地形略图,回答9~10题。
9.这里河流曲折多弯,最可能的自然原因是(  )
A.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B.受断层的制约
C.侧蚀作用明显 D.河流下蚀作用强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里山高水深,位于河流上游
B.此处河流曲折,不易发生洪涝
C.河流总体自东向西流
D.该地区聚落沿河流分布于河流凸岸一侧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甲、乙,完成11-13题:
11.图中③、⑤处的地形为( )
A.③是山顶、⑤是盆地 B.都是盆地 C.③是火山口、⑤是平原 D.都是高原
12.下列关于②山脉说法正确的是( )
A.大致呈东西走向,北坡雪线海拔比南坡低
B.大致呈南北走向,东坡雪线海拔比西坡低
C.南坡为阳坡,热量充足,植被比北坡茂密
D.东坡为迎风坡,降水多,植被比西坡茂密
13.下列关于①处地理环境特点及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温年较差小,日温差大,适宜于发展特色瓜果种植业
B.地势低洼、地形封闭,交通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C.晴天多,太阳辐射强,热量不易扩散,冬季出现我国最高温
D.远离海洋,深居内陆,降水少,冰川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
下图是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据此回答14-15题
14.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
①太阳辐射 ②距海远近
③东南季风 ④纬度位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甲地区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 )
A.水稻、棉花 B.小麦、甘蔗
C.小麦、甜菜 D.玉米、油菜
20世纪60—70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造田,使这块沉睡的荒芜之地变成世界闻名的“北大仓”,成为中国重在的商品粮基地,据此回答16—18题。
16.北大荒是指 ( )
A.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B.辽河平原、河西走廓
C.整个东北平原 D.辽河平原、三江平原
17.北大荒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
A.水源不足 B.地形崎岖 C.热量不足 D.土壤贫瘠
18.“北大仓”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 )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棉花种植业
下图表示我国某水库年内逐月入库水量(a)、月均水位(水面海拔)(b)。读下图,完成19-20题。
19.图中信息表明 ( )
A、1~7月流域降水量持续增加
B、夏秋季节水库水位随入库水量的减少而降低
C、冬春季节水库入库水量少于出库水量
D、6~12月水库水位随流域降水量的增多而升高
20.对5月份水库出现最低水位的合理解释是 ( )
A、降水量少 B、入库水量少 C、蒸发量大 D、为防洪放水腾出库容
云量是以一是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右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完成21-22题。
21.据图中信息判断 ( )
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 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
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 D、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
22.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 B、季风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下图是“长江(宜宾—吴淞口)、黄河(兰州—入海口)河段的纵剖面示意图”,图中高度比率是指河流落差与总落差之比;距离比率是指河段长度与总长度之比。读图,完成23~24题。
23.宁夏某地至包头河段(  )
A.长度约300km
B.冬末春初有凌汛现象
C.黄河泥沙主要来自此段
D.流经的宁夏平原、河西走廊被誉为“塞外江南”
24.宜昌以西、以东河段(  )
A.宜昌以西河段水流平缓,河流堆积
B.宜昌以东河段落差大,地壳上升,河水侵蚀
C.宜昌以西河段落差占总落差20%,水能资源丰富
D.宜昌以东河段长度占总长度60%,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回答25-26题。
25.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26.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011·四川)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地表年蒸发量等值线图。读图回答27~28题。
27.据图中的等值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丙地年蒸发量小于500毫米
B.图幅南部地区年蒸发量由东向西递减
C.单位距离年蒸发量变化甲地区大于乙地区
D.400毫米等值线同内、外流区分界线基本一致
28.在乙地区土壤中水盐运动表现为淋盐特征的时期,丁区域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油菜花黄蜜蜂忙 B.阴雨绵绵梅子黄
C.稻田受旱暑骄阳 D.落叶遍地求疯狂
读下图,回答29—30题。
29.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地区是( )
A.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
B.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
C.西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西北地区
D.西北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
30.丁地区三类交通所占的比例都不大,其原因可能有( )
①需要进行交流的物资少 ②地形崎岖,修建铁路和公路的难度较大
③气候恶劣,沙漠广布修建铁路和公路的难度较大④河流因干旱,水量小,通航河段少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二、综合题(共40分)
31. 根据下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描述甲图中所示区域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3分)
(2)指出黄土高原现代土壤侵蚀的主要形式,并简述其对本区及下游地区造成的危害。(6分)
(3)华北地区风沙危害严重,分析风沙频率最高的季节及其原因。(4分)
32.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略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简述图示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4分)
(2)某同学认为图示地区的甲河段有凌汛现象,你认为可信吗?请说明判断理由。(4分)
(3)甲河流域盛产稻米,其大米因质优而广受市场欢迎,试从自然条件分析其盛产稻米的原因。(4分)
3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国务院2009年11月23日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山东省第一个国家区域发展规划。
材料二 环渤海地区与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示意图。
(1)描述图中等积温线的走向,并说出其影响因素。(4分)
(2)环渤海地区石油和海洋化工都很发达,试列举其优势资源。(4分)
(3)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风能发电重点开发地区,请从必要性和可能性两方面分析原因。(4分)
(4)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说出三个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黄河三角洲滩涂荒地资源的措施。(3分)

浙江省余姚市第五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2分,共50分)
1、临近岁末,中国式“剩宴”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更多的人开始反思“舌尖上的浪费”。中国人大吃大喝的问题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遭到过热议,明知是浪费却因为“面子文化”一直就未杜绝。餐桌上的奢华浪费成为不少人讲面子、讲排场、体现热情的表达方式。这一现象反映了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在与诺贝尔文学奖108次擦肩而过之后,中国籍作家莫言终于摘取了这一桂冠。出生于山东高密的莫言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高密有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伴着我成长,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进行文字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根据材料,回答2-3题
2、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这说明文学艺术
①能够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 ②能够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 ③能够凌驾于实践之上 ④具有丰富而绚丽的内涵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高密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伴随着我成长,当我拿起来进行文化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莫言的话体现了
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4、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几百年来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
①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 ②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
③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 ④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对于美国大片《2012》中的很多灾难性画面,美国航空航天局在其官方网站上特别进行了澄清:电影只是电影,不存在真实的成分。但是,由于全球极端天气日益频繁,地震陡然增加,海啸频频上演等,这使我国少数人还是提前感受到了人类在地球上生活是由危机的,“末日说”的追随者着实不少。很多灾难性画面的电影使我国少数人感受到生活危机,这表明
①人类精神生活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
③文化对人的精神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④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因而人们往往对不同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伴随着京广高铁的开通,北京铁路局下属供餐公司为迎合南方旅客的口味调配了新菜,包括川菜、湘菜、粤菜等套餐,都首次“出炉”。此外,餐饮还照顾了少数民族以及素食人士的饮食习惯,甚至还标识有“麻辣”指数,细节上做得非常贴心。这既满足了旅客的多元化饮食需求,也提高了铁路部门的经济效益。这主要体现了
①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④我国饮食文化具有差异性和多样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7、2012年7月28日,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开幕。贾庆林同志提出了四点建议:巩固政治基础,保持和平发展势头;深化经贸合作,扩大和平发展成效;加强文化交流,拓展和平发展内涵;造福两岸同胞,汇聚和平发展力量。这表明
①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 ②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两岸的共同责任
③文化具有丰富的民族性 ④论坛是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8、“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三十晚上熬一宿”。这首儿歌描述的年俗活动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系在炎黄子孙心头的中国结。以上材料说明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包容性
B.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相对稳定性
C.传统习俗是中华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D.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作用
9、《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件汇编,它的“典”、“谟”、“训”、“诰”、“誓”、“命”六体,有的是讲演辞,有的是命令、宣言,有的是谈话记录。《尚书》记事的内容,上起原始社会末期的唐尧,下至春秋时的秦穆公。这说明
①史书典籍能将史实如实记载下来 ②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③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存留丰富 ④中华文化薪火相传,源远流长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唤醒了我们关于传统食物的记忆,从这部纪录片里,有人看到了美食,有人看到了乡愁,有人看到了传承,有人看到了国魂。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和生活方式
③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④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③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③
11、信宜镇隆飘色是流传于粤西地区的一种传统艺术活动,而踩高跷则是流行于我国北方的一项传统艺术活动,虽然一南一北,但各有各的精彩。这体现了中华文化
A.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B.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C.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D.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12、《论语·子罕》说“为仁由己”;《论语·卫灵公》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商君书·画策》说“自恃者,得天下。得天下者,先自得也”。这体现了
A.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B.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C.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 D.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
13、报载,当中国年轻人热衷过“洋节”的时候,韩国却要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因此有关专家强烈呼吁中国人不要冷落中国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体现了文化的 特征。
A.社会性 B.民族性 C.时代性 D.阶级性
14、中国首届庙会民俗文化节于2012年9月29日至10月7日在沈阳皇寺广场举行,会中展示了辽宁及其他地区的庙会文化特色。并启用闲置8年之久的北市商城,打造成沈阳老北市文化园。老北市文化园的一、二层分别经营特色餐饮和文化会所,三层是城市记忆老沈阳博物馆,四层为东北地区书画院、画廊。举办首届庙会民俗文化节
①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②有利于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③是一种最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④真正做到了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5、互联网出现后,人们可以浏览网页,通过博客、BBS等来表达、交流思想。这表明科技进步
①优化了文化资源的内容 ②促进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
③改变了文化存在的形式 ④扩展了人们的文化视野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②④
16、“浙学”是浙江学术思想传统的总称,它深深扎根于浙江土壤,又对当地社会生产和人们的价值观念、人文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上述事实表明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思想运动促进文化发展
C.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D.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17、“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西湖,在诗人白居易眼中,有如醉人画卷,让人流连忘返。在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5次大会上,“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作为唯一的中国项目,申遗成功。该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是因为它
①蕴涵着民族文化的魅力 ②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能够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④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
A. 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8、2012年10月1 日国庆63周年,天安门广场安置了56根民族团结柱,每根民族柱正面刻画一对相应民族的青年男女和五颜六色的节日盛装与歌舞相伴的情景,而背面是金色的各民族代表图案,如代表汉族的龙图案、代表回族的清真寺图案。这表明
①不同民族呈现出各自特有的文化色彩 ②各民族文化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 ③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吸收、同化 ④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随着中国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也逐渐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重视,比如韩国、越南也同中国一样在同一天过春节,但三个国家的春节习俗各不相同:中国是对联、爆竹、饺子;韩国是祭拜祖先、米糕;越南是祭祖祭神、粽子、炙肉。由此可见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④春节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节日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2013年1月电影演员徐峥导演的《泰囧》已创造了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票房,并带动了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
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 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 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③④
21、“在成都有一种赞美叫巴适,有一种舒服叫安逸……”近日这种新兴的“方言微博体”在全国网友间蔓延。?“方言微博体”在客观上能促进方言的传播,有利于传承文化多样性,避免语言多样化的消失。?“方言微博体”在网络上蹿红,从语言多样化、文化多样性的传承角度看是由于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②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④网友在寻找地域内的熟悉感、认同感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①④
22、2012年我国很多居民参加村委会或居委会选举,参观自然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的各种展览,进行红色旅游,参加文明社区、文明城市共建活动,旁听“水电调价听证会”,这些活动难以按经济、政治、文化分类。这是因为
A.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B.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政治的发展亦步亦趋
C.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D.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集中表现
23、胡锦涛主席代表中国政府发表2013年新年讲话,指出:“中国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的选择,郑重的承诺”。文化学者认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选择走和平发展之路,体现了对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因为
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民族友好的吸收一切外来文化 ②“以和为贵”的和谐文化培育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民族禀性 ③崇尚“和而不同”的中华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 ④中华文化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意志强加于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4、“键盘冲击”催生网络时代的汉字保卫战。之所以要保卫汉字,是因为
①汉字本身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化 ②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③汉字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繁衍、发展的重要信息载体 ④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下列对我国古代传统建筑的认识,正确的是
A.它是传统文化的最重要的形式 B.它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C.它是传统文化中最有价值的艺术瑰宝 D.它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二、非选择题(26题12分,27题12,28题16分,29题10分,共50分)
26、端阳佳节景色新,龙舟竞渡闹盈盈。河面上,棹如飞,龙影跃动;河岸边,人如潮,欢怕鼎沸。W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顺应民意组织龙舟竞赛,把龙舟管理作为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试点内容加以推进,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入手,把属于社会的职能归还给社会组织。把属于市场的职能归还给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基层民主活力。W市把保护传承、提升发展好龙舟文化作为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的重要品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方面和推进全民健身的重要内容予以引导推进,使之成为让老百姓高兴的重大民俗活动,成为城市转型发展的动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和文化传承”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W市推动龙舟活动发展的理由。(12分)
27.电视剧《温州一家人》以一户普通人家的草根创业经历反映一代温州商人的奋斗历程。剧中每一个人物都有原型,每一个细节都有来历,很多温州商人在里面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无论在家乡温州,还是在遥远的大西北,甚至在异国他乡,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温商”,该剧在央视热播后好评如潮。通过该剧,观众了解到闯天下的温州人、遍天下的温州货,还有与之相随的浓浓的温州文化,因此,有人建议再拍续集,让温州文化传遍天下。
运用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的有关知识,评析“只要多拍电视剧,就能让温州文化传遍天下”的观点。(12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作家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在几十年文学创作道路上,莫言对祖国怀有真挚情感,与人民大众保持紧密联系,潜心于艺术创新,取得了卓越成就。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莫言一直身处中国文学探索和创造的前沿,作品深深扎根于乡土,从生活中汲取艺术灵感,从中华民族百年来的命运和奋斗中汲取思想力量,以奔放独特的民族风格,有力地拓展了中国文学的想象空间、思想深度和艺术境界。莫言的作品深受国内外广大读者喜爱,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莫言的获奖,表明国际文坛对中国当代文学及作家的深切关注,表明中国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意义。希望中国作家继续勤奋笔耕,奉献更多精品力作,为人类的文化发展作出新的贡献!诺贝尔委员会给莫言的颁奖词称他“很好地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结合在一起”。(注:魔幻现实文学是一种以鲜明独异的拉美地域色彩为特征,用魔幻的内容表现现实生活的写作手法。虽然情节怪诞,却突显真实。)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谈谈文学创作者如何才能使自己的作品深受国内外广大读者喜爱?(16分)
29、“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于2013年2月19日晚8点在央视一套综合频道播出,罗阳、林俊德、李文波、张丽莉、陈家顺、陈斌强、周月华艾起夫妇、何玥、高秉涵、高淑珍被选为年度人物。10年来,100多位“感动人物与群体”,集中展示了我国的“精神脊梁”,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秀品质,集中诠释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真情与挚爱,集中反映了新时期人民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追求。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是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10分)
浙江省余姚市第五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则 ( )
A. B.
C. D.
2.复数 满足,则 = ( )
A. B. C. D.
3.设,则 ( )
A. B. C. D.
4.直线是曲线的一条切线,则实数的值为 ( )
A. B. C. D.
5.观察式子:,…,则可归纳出式子为 ( )
A. B.
C. D.
6.设为实数,则是的 (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已知偶函数在区间单调增加,则满足<的x 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8.函数f(x)=1+log2x与g(x)=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的图象大致是 ( )
9. 若函数上不是单调函数,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 ( )
A. B.
C. D.不存在这样的实数k
10.已知函数,,若对于任意的实数,
与至少有一个为正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已知集合,,若,则实数的值为____________.
12.若(a,b为实数,i为虚数单位),则a+b=____________.
13.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是
14.若函数在上是单调函数,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15.已知函数f(x)=若关于x的方程f(x)+2x-k=0有且只有两个不同的实根,
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16.类比平面几何中的勾股定理:若直角三角形ABC中的两边AB、AC互相垂直,则三角形三边长之间满足关系:。若三棱锥A-BCD的三个侧面ABC、ACD、ADB两两互相垂直,则三棱锥的侧面积与底面积之间满足的关系为 .
17.某同学在研究函数 时,分别给出下面几个结论:
(1)函数是奇函数;(2)函数的值域为;
(3)函数在上是增函数;(4)函数(为常数,)必有一个零点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为___________(把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 已知函数.
(Ⅰ)求的值;(Ⅱ)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19.在各项为正的数列中,数列的前n项和满足
(1) 求;(2) 由(1)猜想数列的通项公式;(3) 求
20.已知命题:函数是增函数,命题:。
(1)写出命题的否命题;并求出实数的取值范围,使得命题为真命题;
(2)如果“” 为真命题,“”为假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已知函数是奇函数,并且函数的图像经过点(1,3),
(1)求实数的值;(2)求函数的值域
22.设函数.
(1)求的单调区间和极值;
(2)若关于的方程有3个不同实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已知当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2.解:(1)
∴当,
浙江省余姚市第五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由“若,则”推理到“若,则”是( )
A.归纳推理 B.类比推理 C.演绎推理 D.不是推理
2.复数,若的实部和虚部互为相反数,则实数的值为( )
A. 3 B. C. - D. -3
3.曲线上一点处的切线方程是( )
A. B. C. D.
4. 函数的导数是( )
A. B.
C. D.
5.设为正数,且,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一个是 ( )
A. B. C. D.
6.观察下列各式:,则的末四位数字为
A.3125 B.5625 C.0625 D.8125 ( )
7.是的导函数,的图象如右图所示,则的图象只可能是( )
A B C D
8.函数的递增区间是( )
A. B.和 C. D.和
9.设分别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和偶函数,当时,
,且,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
A. B.
C. D.
10.已知是三次函数的两个极值点,且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题4分,共28分)
11. 设是原点,向量对应的复数分别为那么向量对应的复数是 ;
12. 若,且,则__________________;
13.若曲线上任意点处的切线的倾斜角都是锐角,那么整数=______________.
14.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从“到”左边需增加的代数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等差数列中,若,则有
成立.类比上述性质,在等比数列
中,若,则有 .
16. 设(是两两不等的常数),则
的值是 ______________.
17. 设函数在区间(0,4)上是减函数,则的取值
范围是 .
三、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或演算过程)
18.设是虚数,是实数,且.
(1)求的值及的实部的取值范围;
(2)设 ,求证:为纯虚数.
19.(1) 已知:都是正实数,且
求证:.
(2)若下列三个方程: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根,试求的取值范围.
20. 在各项为正的数列中,数列的前项和满足,
(1)求;
(2)由(1)猜想数列的通项公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你的猜想.
21.已知平面向量.
(1)求证;
(2)若存在不同时为零的实数和,使得向量,且,试求函数解析式;
(3)根据(2)的结论,讨论关于的方程的解的情况.
22.设函数,已知和为的极值点.
(1)求和的值;
(2)讨论的单调性;
(3)设,试比较与的大小.
浙江省余姚市第五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2题36分。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
1.如图所示,在两根平行长直导线中,通以方向相同、大小相等的恒定电流。一个小线框在两导线平面内,从靠近右边的导线内侧沿着与两导线垂直的方向匀速向左移动,直至到达左边导线的内侧。在这移动过程中,线框中的感应电流方向
A.沿abcda不变. B.沿dcbad不变.
C.由abcda变为dcbad. D.由dcbad变为abcda.
2.图(a)中A、B为两个相同的环形线圈,共轴并靠近放置。A线圈中通有如图(b)所示的交流电流i,则
A.在t1到t2时间内A、B两线圈相斥;
B.在t2到t3时间内A、B两线圈相斥;
C.t1时刻两线圈间作用力最大;    
D.t2时刻两线圈间吸力最大
3.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直线MN左侧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右侧无磁场空间。将两个大小相同的铜质矩形闭合线框由图示位置以同样的速度v向右完全拉出匀强磁场。已知制作这两只线框的铜质导线的横截面积之比是1∶2.则拉出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用拉力大小之比为2∶1
B.通过导线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之比是1∶1
C.拉力做功之比是1∶4
D.线框中产生的电热之比为1∶2
4.如图所示,A1和A2是完全相同的灯泡,线圈L的电阻可以忽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开关K闭合时,A1和A2同时亮
B、当开关K闭合时,A1先亮,A2后亮,最后一样亮
C、当开关K闭合一段时间后断开时,A1慢慢熄灭, A2马上熄灭
D、当开关K闭合一段时间后断开时,A1和A2同时慢慢熄灭
5.如图所示,电路中灯泡和电容器串联,当AB两端加交流电压u=141sin157t(V)时,小灯泡发光。若AB间电压变换为如下四种情况时(小灯泡都没有被烧毁),可以使小灯泡亮度增加的是
A.直流电压141V B.直流电压100V
C.交流电压u=141sin100tV D.交流电压u=141sin314tV
6.一个做简谐运动的质点,先后以同样的速度通过相距10 cm的A、B两点,历时0.5 s,如图所示。过B点后再经过t=0.5 s质点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速度再次通过B点,则质点振动的周期是
A.0.5 s  B.1.0 s C.2.0 s D.4.0 s
7.如图所示,在铁芯上、下分别绕有匝数n1=800和n2=200的两个线圈。由于铁芯不闭合,上线圈产生的磁场将在空间发散,磁感线用虚线表示,下线圈得到的磁场很少,所以这种变压器能量的损耗很大。当上线圈两端与u=14.1sin314t V的交流电源相连,将下线圈两端接交流电压表,则交流电压表的读数可能是
?A.14.1 V????? ??B.10.0 V??????? C.2.5 V?????? ?D.1.0V
8.一个摆长为l1的单摆,在地面上做简谐运动,周期为T1,已知地球质量为M1,半径为R1。另一摆长为l2的单摆,在质量为M2,半径为R2的星球表面做简谐运动,周期为T2,若T1=2T2,l1=4l2,M1=4M2,则地球半径与星球半径之比R1∶R2为
A.2∶1 B.2∶3 C.1∶2 D.3∶2
9.在一根张紧的绳上挂着四个单摆,甲丙摆长相等。给甲摆一个初速度,使它摆动。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摆与甲摆周期不相同 B.丁摆频率最小
C.丁摆振幅最大 D.丙摆振幅最大
10. 如图所示,是一弹簧振子,忽略所有摩擦力,当振子振动时。设向右方向为正,O为平衡位置,则振子从a→O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为正值,速度为正值
B.位移为正值,加速度为负值
C.位移为负值,速度为正值
D.位移为负值,加速度为负值
11.如图所示,物体A置于物体B上,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B相连。在弹性限度范围内,A和B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往复运动 (不计空气阻力),并保持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不做简谐运动
B.作用在A上的静摩擦力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不成正比
C.B对A的静摩擦力始终对A做负功,而A对B的静摩擦力始终对B做正功
D.当AB向位移最大处运动时,作用在A上的静摩擦力方向指向平衡位置
12.图中两条平行虚线之间存在匀强磁场,虚线间的距离为L,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abcd是位于纸面内的直角梯形线圈,ab与dc间的距离也为L,t=0时刻ab边与磁场区域边界重合,如图所示,现令线圈以恒定的速度v沿垂直于磁场区域边界的方向穿过磁场区域。取沿a→d→c→b→a的感应电流为正,则在线圈穿越磁场区域的过程中,感应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可能是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6分,共4题24分。每题有2个及以上的正确选项,全部选对得6分,漏选得3分,错选不得分。)
1.如图所示,带电金属小球用绝缘丝线系住,丝线上端固定,形成一个单摆。如果在摆球经过的区域加上如图所示的匀强磁场,不计摩擦及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单摆周期不变
B.单摆周期变大
C.单摆的振幅逐渐减小
D.摆球在最大位移处所受丝线的拉力大小不变
2.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n1∶n2=4∶1,原线圈a、b间接一电压为u=220sin100πt(V)的电源,灯泡L标有“36V 18 W”字样。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动触头处在某位置时,电流表示数为0.25A,灯泡L刚好正常发光,则
A.流经灯泡L的交变电流的频率为100Hz
B.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19Ω
C.滑动变阻器R消耗的功率为36 W
D.若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动触头向下滑动,则灯泡L的亮度变暗
3. 如图所示,相距为d的两条水平虚线L1、L2之间是方向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正方形线圈abcd边长为L(LA.线圈进入磁场的过程中,感应电流方向abcd
B.线圈进磁场到完全进入磁场的过程中,可能做加速运动
C.线圈进磁场到完全进入磁场的过程中,一定做减速运动
D.线圈从cd边进入磁场到cd边刚离开磁场的过程,感应电流做的功为mgd
4.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光滑金属导轨竖直放置,间距为L,底端接阻值为R的电阻。将质量为m的金属棒悬挂在一个上端固定的绝缘轻弹簧下端,金属棒和导轨接触良好,除电阻R外其余电阻不计,导轨所在平面与一匀强磁场垂直,静止时金属棒位于A处,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Δl。现将金属棒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则
A.释放瞬间金属棒的加速度等于g
B.电阻R中电流最大时,金属棒在A处
C.金属棒在最低处时弹簧的拉力一定小于2mg
D.从释放到金属棒最后静止的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为mgΔl
三、实验题(每个填空2分,5个填空共10分)
1.某同学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1)测摆长时测量结果如图甲所示(摆线的另一端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摆长为___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如图乙所示,秒表读数为_______s。
(2)通过以上数据,计算单摆的周期________s(保留二位有效数值),
(3)若单摆周期为T,摆长为L,写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表达式g=_______
2.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为使实验结果较为准确,在下列的部分器材中应选用(用器材的字母代号填写)_______________。
A.1m长的细线. B.20cm长的细线.
C.大木球. D.小铜球.
E.0.1s刻度的秒表. F.有分针的时钟.
G.最小刻度是cm的刻度尺. H.最小刻度是mm的刻度尺.
四、计算题(第1题6分,第2题6分,第3题8分,第4题10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光滑的金属导轨放在磁感应强度B=0.2T的匀强磁场中。平行导轨的宽度d=0.3m,定值电阻R=0.5?。导体棒ab长L=0.5m,在外力F作用下,以v=20m/s的速度沿着导轨向左匀速运动。导体棒和导轨的电阻不计,忽略一切摩擦。求:
(1)通过R的感应电流大小;
(2)外力F的大小。
2.图1是交流发电机模型示意图。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有一矩形线圈abcd可绕线圈平面内垂直于磁感线的轴OO′转动.由线圈引出的导线ae和df分别与两个跟线圈一起绕OO′转动的金属圆环相连接。金属圆环又分别与两个固定的电刷保持滑动接触,这样矩形线圈在转动中,就可以保持和外电路电阻R形成闭合电路。图2是线圈的主视图,导线ab和cd分别用它们的横截面来表示。已知ab长度为L1,bc长度为L2,线圈以恒定角速度ω逆时针转动.(只考虑单匝线圈)
(1)线圈平面处于中性面位置时开始计时,试推导t时刻整个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e的表达式;
(2)若线圈电阻为r,求线圈匀速转动一周,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其他电阻均不计)
3.发电厂里的发电机,输出电压为220V,输出电功率为44kW,输电导线的电阻为1Ω,
(1) 若不经过变压而直接送到用户,输电电路如图a所示。求用户得到的电压和功率.
(2) 如果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10的升压变压器升压,经输电线路后,再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99∶10的降压变压器降压供给用户,输电电路如图b所示。求用户得到的电压和功率.
4.如图甲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有长为L=2m、宽为d=1m的金属“U”型导轨,在“U”型导轨内部右侧b=1m范围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且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在t=0时刻,质量为m=0.1kg的导体棒以v0=1m/s的初速度从导轨的左端开始向右运动,导体棒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导体棒的电阻为R=1Ω,不计“U”型导轨的电阻和导体棒与导轨之间的接触电阻及地球磁场的影响(取g=10m/s2)。
?(1)计算导体棒从开始运动到停止运动,前进的位移,;
?(2)(2)计算第2秒末到第4s末,回路产生的焦耳热。
浙江省余姚市第五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其中1-40每题1分,41-50每题2分,共计60分)
1.人工选择之所以能选育出新品种,自然选择之所以能形成新物种,其共同的选择基础是
A.生物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生物普遍存在着遗传变异的特性
C.生物都在进行生存斗争?????? D.人和自然界的选择力量
2.鲸和鲨鱼是不同纲的两种动物,但它们却有着相同的生活环境和相似的体型,这是因为
A、相同变异的结果 B、进化的方向相同
C、起源于共同的原始祖先 D、相同的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
3.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
A、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
B、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
C、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
D、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都具有很强的抗药性
4.某海岛上生活着一种昆虫,经调查翅的长度和个体数的
关系如图曲线。后来该小岛上经常刮大风,若干年后再进行
调查,你认为最能代表此时情况的曲线图是  
5、如果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基因型Aa的比例占50%,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已知基因型aa的个体失去求偶繁殖能力,则随机交配一代后,子代中基因型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A、1/16 B、1/8 C、1/9 D、1/4
6.蜗牛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A)个体占55%,无条纹个体占15%,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l,则A基因的频率和F1中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
A.30%,2l% B.30%,42% C.70%,2l% D.70%,42%
7.右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C、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
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
8.原发性低血压是一种人类遗传病,为研究其发病率与遗传方式,正确的方法是
①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②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研究遗传方式 ③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④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研究遗传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一对夫妇,其后代仅考虑甲种病的得病几率,则得病的可能性为p,正常的可能性为q,若仅考虑乙种病的得病率,则得病的可能性为m,正常的可能为n,则这对夫妻结婚后,生出只有一种病的孩子的可能性为
①pn+qm ②1-pm-qn ③p+m-2pm ④q+n-2nq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
10.下图所示为四个遗传系谱图,则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四图都可能表示白化病遗传的家系
B.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病基因携带者
C.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丙、丁
D.家系丁中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几率是1/4
11.下列疾病分别属于单基因显性遗传病、单基因隐性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依次是
①21体综合征 ②原发性高血压 ③糖尿病 ④苯丙酮尿症 ⑤软骨发育不全 ⑥并指 ⑦抗维生素D佝偻病 ⑧性腺发育不良 ⑨先天聋哑
A.⑥⑨、③、②④⑦、①⑤⑧
B.③⑤⑨、④⑥⑦、②、①⑧
C.⑤⑥⑦、④⑨、②③、①⑧
D.③④⑥、⑤⑦⑨、②、①⑧
12.甲家庭中丈夫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妻子表现正常。乙家庭中,夫妻都表现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患红绿色盲。从优生角度考虑,甲、乙家庭分别适宜生育
A.男孩、男孩 B.女孩、女孩 C.男孩、女孩 D.女孩、男孩
13.血友病是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遗传病。某男孩为血友病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均正常。血友病基因在该家族中传递的顺序是
A.外祖父→母亲→男孩 B.外祖母→母亲→男孩
C.祖父→父亲→男孩 D.祖母→父亲→男孩
14.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是(  )
①由多对基因控制 ②常表现家族聚集
③易受环境因素影响 ④发病率很低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15.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是红绿色盲又是Klinefelter综合症(XXY)患者的孩子,病因是
A.与母亲有关 B.与父亲有关 C.与父母均有关 D. 无法判断
16.右图为人类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Ⅱ-4为患者,则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A.该病一定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Ⅱ-3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2,Ⅱ-3与Ⅱ-4不属于直系血亲
C.若Ⅰ-2不携带致病基因,则Ⅰ-1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含有3个致病基因
D.若Ⅰ-2携带致病基因,则Ⅰ-1和Ⅰ-2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8
17.下列叙述中,与植物生长素(生长素类似物)的生理作用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摘除棉花的顶芽,促进侧芽的生长发育
B.扦插时,保留芽或者幼叶的插条容易成活
C.将成熟的木瓜放入未熟的的柿子中,有利于柿子成熟
D.在没有受粉的雌蕊柱头上喷洒一定浓度的2,4-D溶液,获得无子果实
18.幼嫩种子中合成能力最强的激素是
A.赤霉素和乙烯 B.赤霉素和生长素 C. 生长素和脱落酸 D.细胞分裂素和乙烯
19.在研究“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的实验中,以下作物可以作为实验对象的是
A. 黄瓜 B. 花生 C. 板栗 D. 葵花籽
20.生长素类似物2,4-D能除去单子叶农田中的双子叶杂草。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的Basta除草剂(作用机理类似于2,4-D)对普通玉米、转Bar抗除草剂基因(能表现出对Basta的抗性)玉米及玉米地中双子叶杂草X生长的影响,研究小组进行了有关实验,得到如下曲线。则图中与普通玉米、转Bar抗除草剂基因玉米及双子叶杂草X对应的曲线分别为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乙、丙、甲 ?D.乙、甲、丙
21.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
A.精子进入输卵管腔 B.牛奶被饮入胃中
C.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里 D.胰岛素被注射到皮下组织中
22.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上不起作用的是 A.肝脏根据体内需要增加或减少释放入血液中的葡萄糖量 B.肺根据需要按一定速率呼出C02和吸入O2 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 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 23.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该组织中的
A.组织液增多,淋巴增加 B.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
C.组织液增加,淋巴减少 D.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
24.图8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叙述错误的是
A.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
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
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
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
25.环腺苷酸分子存在于细胞内,当接收到神经细胞发出的信号后,就立即打开开关激活某些特定蛋白质,从而可以在两个神经细胞之间暂时地起到提高连结强度的作用。环腺苷酸分子在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的作用属于
A.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 激素调节 D.神经—激素调节B
26.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在反射弧的
①传入神经 ②传出神经 ③感受器 ④神经中枢 ⑤效应器
A.②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⑤
27.Ca2+能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荷,利于突触小泡和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将引起的效应是
A.加速神经冲动的传递 B.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减缓神经冲动的传递 D.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28.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B.该图为膝跳反射示意
C.图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D.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③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
29.下图表示动作电位传导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轴突膜处于②状态时,钾离子通道关闭,钠离子通道大量开放
B.处于③与④之间的轴突膜,由于钠离子通道大量开放,膜外钠离子大量涌入膜内
C.轴突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D.a 处只有在兴奋传到后才能合成神经递质
30.下图为利用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进行实验示意图。在实验过程中,适宜条件下肌肉和神经组织均能保持正常的结构和功能,将2个微电极置于图a、b两处神经细胞膜外,并与一灵敏电流计正负两极相连。如微电流刺激C处,将发生的现象是
A.电流计能发生方向相同的两次偏转, 肌肉收缩
B.电流计能发生方向相反的两次偏转,肌肉收缩
C.电流计能发生方向相反的两次偏转,肌肉不收缩
D.电流计能发生方向相同的两次偏转,肌肉不收缩
31.已知肌肉受到刺激会收缩,肌肉受刺激前后肌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和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一样。取三个新鲜的神经一肌肉标本,按下图连接,图中②、④、⑥指的是神经纤维与肌细胞之间的接头,此接头与突触结构类似。刺激①可引起图中右肌内收缩,中肌肉和左肌肉也随后相继收缩。则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实验进行时应将标本置于生理盐水中,若没有可用等渗的KC1溶液来代替。
B.直接刺激⑤,则会引起收缩的肌肉是左肌肉和中肌肉
C.未接受刺激时,神经纤维保持静息状态,此时没有离子进出,各种离子在细胞膜内外浓度相等
D.肌肉细胞接受刺激时,细胞膜外电位将由负变正
32.以下可以口服的是
A.胰岛素 B.生长激素 C.抗体 D.甲状腺激素
33.右图为人体内血糖的调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II分别是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 B.结构A代表下丘脑,它能分泌促胰岛激素释放激素,通过垂体调控胰岛分泌激素 C.III激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能使血糖升高 D.I激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II激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
34.在人体内,都是因为缺乏激素而引起的一组疾病是
①呆小症 ②糖尿病 ③侏儒症 ④白化病 ⑤镰刀型贫血症 ⑥夜盲症
A.①③④ B.③⑤⑥ C.①②③ D.①③⑥
35. 对健康的实验小鼠依次进行如下实验操作:先静脉注射放射性碘,待小鼠平静后再静脉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随后定时测定甲状腺中的放射性强度。则下列各图能反映其变化规律的是
36.胸腺素能诱导淋巴干细胞生成具有免疫活性的T淋巴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胸腺素可能会促进靶细胞裂解 B.胸腺素能加强细胞免疫
C.胸腺素有助于非特异性免疫 D.胸腺素有助于治疗SARS病毒患者
37.免疫接种可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主要有两种方法:①注射疫苗;②注射抗体。下列关于免疫接种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①预防一些传染病
B、接种“甲型流感疫苗”能引起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C、方法②不能提供相应疾病的长期保护,只能保持短暂的免疫力
D、对易感者接种治愈者的血清进行预防的方法属于主动免疫
38.免疫的对象是外物或“非己”,对于外物,免疫系统坚决消灭,而对于自身的正常细胞则“不予侵犯”,这叫免疫的自身耐受性。如图表示机体对“非己”进行免疫反应的部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②细胞能直接促进④细胞的形成
B.③细胞→④细胞表示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①细胞的免疫吞噬、处理过程无特异性
C.免疫的自身耐受性是因为不同的人细胞表面有不同的MHC
D.直接注射Y物质治疗某些疾病,属于被动免疫
39.以下关于蛋白质及其对应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A.动物激素都是蛋白质,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B.神经递质受体位于突触前膜,能与递质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
C.抗体由浆细胞分泌,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该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D.生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主要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40.下列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是
A. 皮肤角质层细胞屏障作用 B. 胃粘膜起保护作用
C. 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D. 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
41. 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某种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造血干细胞形成的a、b、c细胞内蛋白质的种类有所不同
B.①②③过程都需要细胞膜上糖被的参与
C.c细胞和e细胞一样,都能增殖分化形成d细胞,d细胞分泌的物质Y为淋巴因子
D.Y主要在内环境中发挥作用,与Y合成和分泌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42.某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下图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对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体现了物种多样性
B.A→B→C过程中,两种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A→B→C过程中,W、w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表明已形成新物种
D.A→B→C过程中,基因重组引起了联趾性状的增多。
43.草甘膦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除草剂,能不加选择地杀死各种杂草和农作物。将抗草甘膦基因转入油菜中,使油菜能抗草甘膦。在转基因油菜种植多年后,调查发现在公路边的野生油菜有80%含有抗草甘膦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野生油菜体内的抗草甘膦基因主要源自转基因油菜的花粉
B. 80%的野生油菜体内出现抗草甘膦基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含抗草甘膦基因的野生油菜是经自然选择进化出的新物种
D.大量使用单一除草剂可以减轻环境污染,提高物种多样性?
44.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7%。现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妻子为该常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和色盲致病基因携带者。那么他们所生小孩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A、 1/88 B、 1/22 C、 7/2200 D、 3/800
45.科学家为研究激素水平与水稻穗、粒发育的关系,将水稻幼穗分化及灌浆结实过程划分为不同阶段,测定了水稻穗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测定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生长素在Ⅰ期起促进作用而Ⅱ期表现出抑制作用,说明其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B.Ⅲ~V期生长素含量降低有利于花粉形成,此阶段生长素含量与结实率呈正相关
C.由于脱落酸能抑制细胞的分裂,因此在Ⅲ期~Ⅳ期脱落酸含量逐渐降低?
D.赤霉素含量在Ⅴ期后急剧增加,由此推测它可能与籽粒的结实密切相关
46.细胞与细胞之间可以通过信号物质进行信息传递(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当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一定使其兴奋?
B.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作为信号物质可作用于B细胞,既可以???
促使其增殖也可促使其分化?
C.信号物质的受体有的分布于细胞膜上,体现了细胞膜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
D.若信号物质是甲状腺激素,则靶细胞是肌肉细胞、垂体和下丘脑的细胞
47.关于植物激素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植物激素都直接参与细胞内的各类生命活动?
B.赤霉素能使大麦种子在不发芽时产生α淀粉酶 ?
C.脱落酸能促进细胞分裂与果实的衰老及脱落?
D.合成乙烯的部位是果实,乙烯利能加快番茄的成熟
?48.用含不同浓度IAA[0.2、0.4、0.6、0.8、1.0、1.2、1.4……(微摩尔/升)]的琼脂块放在一系列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左侧,观察除去尖端的胚芽鞘的弯曲角度,得到如下乙图的结果。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胚芽鞘最大弯曲的角度为19°
B.胚芽鞘在IAA浓度约为1.3微摩尔/升时生长最快
C.该实验现象证明了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D.该实验在有光条件下也可以进行?
49.下列对图中有关的生物学意义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若在c点切断,则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肌肉会收缩。
B.乙图人体物质交换中体内细胞与B间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体内细胞与A之间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C.丙图中,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茎背光侧为B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不可能为C对应的浓度
D.图丁中靶细胞裂解与效应T细胞内的溶酶体有关
50.下表是四种人类遗传病的亲本组合及优生指导,不正确的是
遗传病
遗传方式
夫妻基因型
优生指导
A
抗维生素D佝偻病
X染色体显性遗传
XaXa×XAY
选择生男孩
B
红绿色盲症
X染色体隐性遗传
XbXb×XBY
选择生女孩
C
白化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Aa×Aa
选择生女孩
D
并指症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Tt×tt
产前基因诊断
二、简答题(共40分)
51、回答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问题。(每空2分,共10分)
为获得棉纤维既长又多的优质棉花植株,研究者对棉花植株中生长素与棉纤维生长状况的关系做了一系列研究。
(1)、在研究中发现,生长素在棉花植株中可以逆浓度梯度运输,缺氧会严重阻碍这一过程,这说明生长素在棉花植株中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
(2).图12所示棉花植株①、②、③三个部位中,生长素合成旺盛的部位是_______,生长素浓度最高的部位是___________。
(3).研究者比较了棉纤维将要从棉花胚珠上发生时,无纤维棉花、普通棉花和优质棉花胚珠表皮细胞中生长素的含量,结果如图13。从图中信息可知,生长素与棉纤维生长状况的关系是___________。
(4).研究者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细胞,得到结果如表1,据此分析生长素类似物作用于植物细胞的分子机制是_______________。
52、回答下列动物激素调节的问题(每空2分,共8分)
⑴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模式,如右图所示。据图分析回答:若甲模式中,靶腺为甲状腺,则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分泌_______激素到达垂体,调节垂体某激素的分泌,进而再影响和调节甲状腺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同时下丘脑对上述激素的分泌又接受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这种作用属于_______调节。
(2)。在寒冷的环境中,能通过丙模式的调节以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图中内分泌腺为_______。
53.(每空1分,共10分)下图为某同学制备的带迷走神经的搏动的离体蛙心(数量若干),用插管插入蛙心的心室腔中。插管内的液体是任氏液(能够维持蛙心跳动的生理溶液),心脏内的血液已被任氏液代替。现用电刺激支配蛙心的迷走神经,发现心跳减慢减弱。为了探究兴奋从迷走神经传到心脏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还是以分泌神经递质的形式呢?该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请补充完整实验步骤并请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步骤:
步骤一:取制备好的两个离体的带有迷走神经的蛙心。
步骤二:将两个蛙心分别置于盛有_____________的容器A、B中,并分别观察测量蛙
心的心率(MA、MB)。
步骤三:刺激A中蛙心的迷走神经,并观察测量蛙心的心率(NA)。
步骤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观察测量蛙心的心率(NB)。
请分析回答:
(1)实验中使用任氏液中除了含Ca2+离子外,还应含________两种无机盐离子。
(2)为什么步骤四中不能先刺激B中蛙心的迷走神经后,再其他操作然后观察测量蛙心的心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I)若MA________NA,MB__________NB,则实验结论为:
(II)若MA NA,MB__________NB,则实验结论为:
54.(每空2分,共12分)右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 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据图回答:
(1)据查3号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为 性遗传。
(2)4号的基因型为 ,10号不携带致病基因的几率是 。
(3)3号和4号婚配,所生女孩中既患甲种病又患乙种病的 几率是 。
(4)8号和11号婚配,生出只患甲病女孩的几率 。
浙江省余姚市第五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
一:听力。(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第一节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注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coffee?
It’s a bit expensive.
It’s delicious and cheap.
It’s pretty bad for local business.
What happened to the woman?
Someone knocked her down.
Her friend went to the hospital for an operation.
Her wallet was stolen.
What are the speakers doing?
Having a dinner.
Buying some fruit.
Enjoying a holiday.
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 next?
Write something down.
Call her sister.
Give Mr. Peterson a message.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Next to a gas station.
On the side of the road.
In a car.
第二节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2至4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5秒钟的时间阅读各个小题;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6-7题。
What matters most to the woman about teaching?
Working with many different people.
Having long vacations
Staying with young people.
How does the woman feel about teaching?
It’s boring. B. It is rewarding. C. It’s always tiring.
听第7段材料,回答8-9题。
What is wrong with the girl?
She has a headache and a sore throat.
She has a cough and a fever.
Her stomach hurts.
What will the man do next?
Take her to see the doctor.
Give her some medicine.
Bring her something to drink.
听第8段材料,回答10-12题。
Why was the man upset last week?
He was fired from his job.
The woman lied to him about something.
Tammy changed his shift.
What does the man say about Mr. Ainsworth?
He is a liar.
He is Tammy’s boyfriend.
He is on Tammy’s side.
What does the woman suggest that the man do at first?
Look for another job.
Talk to their boss.
Talk to Mr. Ainsworth again.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3-16小题。
Why does the woman go to that particular store?
He heard they had a discount for jewelry.
His wife likes that store a lot.
He always buys his wife presents from that store.
Why does the man want to buy his wife a present?
For Valentine’s Day.
For their anniversary.
For her birthday.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the first necklace?
It is beautiful but expensive.
His wife already has something like it.
The diamond was too large.
How much does the man pay in the end?
A. $ 2000 B. $ 800 C. $ 720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20 小题。
According to the talk, what makes a language easy to learn?
It is spoken by a lot of people.
It is similar in grammar and structure to your native language.
It doesn’t contain too much vocabulary.
Why is Chinese considered one of the most difficult languages to learn?
There are many characters with changeable meanings.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writing systems.
Its sentence structure is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English.
Which languages’ writing systems are partly based on Chinese characters.
A. Japanese and Arabic B. Korean and Arabic C. Japanese and Korean.
20.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Arabic?
A. It is written left to right.
B. It uses few vowels.
C. Many words come from English.
二: 单项填空:(2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
21.His failure at _______ first attempt didn’t disappoint him. Instead, he gathered his courage and tried _______ second time.
A. the; the B. the; a C. a; the D. a; a
22.Dave had spent ______ time impressing upon his son 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on his own.
A. a large amount of B. a great deal C. a large number of D. a great many
23.The idea of floating around in space really ______ me, so I’d like to choose astronomy as my major.
A. leads to B. refers to C. respond to D. appeals to
24.You may feel _____ surprising that such a little girl in this small town can speak three foreign languages fluently.
A. that B. so C. it D. what
25. Tom prepared well for the job interview, for he couldn’t risk ______ the good opportunity.
A. to lose B. losing C. to be lost D. being lost
26. When ______ what happened to her last night, Mary just kept silent.
A. being asked B. was asked C. asked D. asking
27. _______ was while you were out _____ a young man rang up asking for you.
A. That; that B. It; that C. It; when D. That; who
28. –Did you visit the famous temple?
--No, we _______ it, but we spent too much time shopping.
A. could have visited B. must have visited
C. can’t have visited D. shouldn’t have visited
29. –I am going to London next Monday.
-- What a _________! So am I.
A. conclusion B. consequence C. coincidence D. celebration
30. – We should adopt ______ methods to deal with some incidents. You know, anything can happen in that situation.
A. flexible B. typical C. positive D. specific
31. Although this medicine will cure you ______ your illness, it has some side effects_______ some people.
A. for; in B. for; on C. of; on D. of; in
32. Have you ever met with this case in your life ______ you can’t understand others even if they have said something several times.
A. where B. why C. that D. which
33.The house _____ on the north bank of the river was built in 1955.
A. stood B. stands C. to stand D. standing
34. –Was she badly hurt?
-- Yes, each time she moved her leg, she ______ a cry.
A. broke out B. took out C. let out D. kept out
35. One of our rules is that every student ______ keep silent while in the school library.
A. could B. will C. must D. shall
36.The day we have been looking forward to _________ in the near future.
A. coming B. will come C. come D. having come
37. Michael put up a picture of Yao Ming beside the bed to keep himself ________ of his own dreams.
A. reminding B. to remind C. reminded D. remind
38._______good service, the restaurant offers different kinds of traditional Fujian dishes.
A. Far from B. Apart from C. Instead of D. Regardless of
39.I picked some roses and only then________ my mother’s favorite vase was missing.
A. noticed I B. I notice C. did I notice D. I did notice
40.______ is obvious is that the company has made the right decision on the sales project.
A. It B. There C. Which D. What
三:完形填空 (共20小题;每小题1 分,满分20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In our everyday life ,calm is of great importance ,especially when dealing with some difficult things.
My husband and I were cleaning windows together yesterday. We have the double-hung(双吊钩) 41 that you can pull forward and flip(翻转), allowing us to 42 the inside and the outside surfaces.
My husband was 43 one window---and it popped out(跳出) of its frame! Well, our 44 is for sale and the last thing we needed was for something to 45 .
He was so 46 and tried with all his strength to get it 47 together, using a few less than pleasant words(I am sorry to say). After twenty minutes he still could not get it 48 .that’s when my 23-year-old 49 told his dad to 50 for a minute and he would try to fix with me.
It’s amazing how you can see things more clearly and do things more 51 when you are 52 . He and I fixed the window in three minutes! I called my husband in to see! He couldn’t 53 it!
I know this isn’t really a gift 54 , in a way, it was. My son 55 my husband to leave, to cool down, and 56 him from the worry for a moment. And my son fixing it with me was a 57 to me, because I saw him as a man instead of the kid he always seems to be in my 58 .
Calm is good. Breathe through 59 times and maybe even take a break from stressful times. Return with a clear mind and things will usually 60 much better!
41. A. doors B. windows C. tables D. chairs
42. A. destroy B. smooth C. dry D. clean
43. A. repairing B. painting C. washing D. changing
44. A. house B. furniture C. home D. car
45. A. fly B. dirty C. lose D. break
46. A. interested B. worried C. delighted D. excited
47. A. back B. away C. out D. up
48. A. separated B. delivered C. added D. fixed
49. A. nephew B. son C. student D. daughter
50. A. put away B. walk away C. give away D. take away
51. A. fortunately B. difficulty C. easily D. Slowly
52. A. calm B. equal C. nervous D. frightened
53. A. hate B. believe C. doubt . D. satisfy
54. A. or B. but C. and D. so
55. A. ordered B. forced C. asked D. promised
56. A. kept B. protected C. saved D. freed
57. A. surprise B. wonder C. gift D. hurt
58. A. power B. eyes C. turn D. hand
59. A. difficult B. happy C. exciting D. easy
60. A. break out B. make out C. pull out D. turn out
四:?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When I was about 12, I had an enemy, a girl who liked to point out my shortcomings(缺点). Sometimes she said I was thin. Sometimes she said I was lazy. Sometimes she said I wasn’t a good student. Sometimes she said I talked too much, and so on. I tried to put up with her as long as I could. At last, I became very angry. I ran to my father with tears in my eyes.
He listened to me quietly, and then he asked, “Are the things she said true or not? Mary, didn’t you ever wonder what you’re really like? Go and make a list of everything she said and mark the points that are true. Pay no attention to the other things she said.”
I did as he told me and to my surprise, I discovered that about half the things were true.
I brought the list back to my dad. He refused to take it. “That’s just for you,” he said. “You know better than anyone else the truth about yourself. When something said about you is true, you’ll find it will be helpful to you. Don’t shut your ears. Listen to them all, but hear the truth and do what you think is right.”
Many years has passed. The situation often appears in my mind. In our life we often meet with some trouble and we often go to someone and ask for advice. For some advice you will treasure(珍惜) all your life!
61. Choose the best meaning of the underlined expression put up with that is in the first paragraph from the following.
A. 搁置 B. 忍受 C. 张贴 D. 提名
62. What did the writer’s father do after he heard her complaints(抱怨)?
A. He agreed with her “enemy”.
B. He let her continue to put up with her “enemy”.
C. He told her to write down all her “enemy” had said about her.
D. He told her not to pay attention to what her “enemy” had said.
63. The writer felt ______ when she did the things as her father had told her.
A. surprised B. angry C. disappointed D. sad
6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we know from the passage?
A. The “enemy” thought the writer was pretty.
B. The “enemy” thought the writer studied hard.
C. The writer and her “enemy” became best friends at last.
D. The writer is grateful to her father.
65. What is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A. My Parents B. A Serious Criticism(批评)
C. What People Say About You Is Always Right D. The Best Advice I Ever Had
B
It was Thanksgiving morning and in the crowded kitchen of my small home I was busy preparing the traditional Thanksgiving turkey when the doorbell rang. I opened the front door and saw two small children in rags huddling together inside the storm door on the top step.
“Any old papers, lady?” asked one of them.
I was busy. I wanted to say “no” until I looked down at their feet. They were wearing thin little sandals, wet with heavy snow.
“Come in and I’ll make you a cup of hot cocoa.”
They walked over and sat down at the table. Their wet sandals left marks upon the floor. I served them cocoa and bread with jam to fight against the cold outside. Then I went back to the kitchen and started again on my household budget.
The silence in the front room struck me. I looked in. The girl held the empty cup in her hands, looking at it. The boy asked in a flat voice, “Lady, are you rich?”
I looked at my shabby(破旧的) slipcovers. The girl put her cup back in its saucer(茶托) carefully and said, “Your cups match your saucers.” Her voice was hungry with a need that no amount of food could supply. They left after that, holding their bundles of papers against the wind. They hadn’t said “Thank you.” They didn’t need to. They had reminded me that I had so much for which to be grateful. Plain blue china cups and saucers were only worth five pence. But they matched.
I tasted the potatoes and stirred the meat soup. Potatoes and brown meat soup, a roof over our heads, my man with a good steady job—these matched, too.
I moved the chairs back from the fire and cleaned the living room. The muddy prints of small sandals were still wet upon my floor. Let them be for a while, I thought, just in case I should begin to forget how rich I am.
66. Two children came to the writer’s front door because _________________.
A. it was Thanksgiving Day B. they were beggars
C. they wanted old papers D. they wanted a cup of cocoa
67. Why did the writer let the children in?
A. She showed great pity on them B. She had old papers to sell
C. She wanted to invite them to her Thanksgiving feast
D. She wanted them to see how rich she was
68. The girl thought the writer was rich perhaps because ________________.
A. she saw that the lady’s room was comfortable
B. she saw the cups matched the saucers
C. the writer’s slipcovers were very new
D. the writer was preparing a big meal while she was too hungry.
69.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infer that whether you are rich depends on ________.
A. how much money you have had B. how you feel about your life
C. how you have helped others D. what job your husband is doing
70. The writer left the muddy prints of small sandals on the floor for a while to ____________.
A. show her husband that someone had come
B. remind her that she had helped two children
C. remind her that she was very rich in the neighborhood
D. remind her how life should be
C
More than 6,000 children were expelled (开除) from US school last year for bringing guns and bombs to school, the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aid on May 8.
The department gave a report to the expulsions (开除) as saying handguns accounted for 58 percent of the 6,093 expulsions in 1996—1997, against 7 percent for rifles (步枪) or shotguns and 35 percent for other types of firearms.
“The report is a clear sign that our nation’s public schools are cracking down (严惩) on students who bring guns to school,” Education Secretary Richard Riley said in a statement. “We need to be tough-minded about keeping guns out of our schools and do everything to keep our children safe.”
In March 1997, an 11-year-old boy and a 13-year-old boy using handguns and rifles shot dead four children and a teacher at a school in Jonesboro, Arkansas. In October, two students were killed and seven wounded in a shooting at a Mississippi school. Two months later, a 14-year-old boy killed three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wounded five in Dasucah, Kentucky.
Most of the expulsions, 56 percent, were from high schools, which have students from about age 13. 34 percent were from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9 percent were from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port said.
71.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infer that in the US schools ______.
A. most of students like shooting
B. the students are not expected to be soldiers
C. safety is actually a serious problem
D. students can freely take guns into their classrooms
72. It can be known from the report of the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hat ______.
A. guns are out of control in US schools
B. American children don’t have the right to go to school
C. the number of the expulsions in the USA is smaller than that in other countries
D. expelling students is the best way to control guns
73. The main idea of paragraph 4 shows us ______.
A. children should stay at home instead of going to school
B. some examples of shoot in US schools
C. the Americans’ strong feelings about guns
D. some famous schools in the US
74. How many students mentioned in paragraph 4 were shot dead in 1997 in US schools?
A. Nine. B. Ten. C. Twelve. D. Twenty-two.
75. From this passage we know that _______.
A. it breaks the laws for Americans to have guns
B. only soldiers and the police can have guns
C. every American citizen can own guns
D. the US sets a good example in controlling guns
D
As any homemaker who has tried to keep order at the dinner table knows, there is far more to a family meal than food. Sociologist Michael Lewis has been studying 50 families to find out just how much more.
Lewis and his co-workers carried out their study by videotaping(录像)the families while they ate ordinary meals in their own homes. They found that parents with small families talk actively with each other and their children. But as the number of children gets larger, conversation gives way to the parents’ efforts to control the loud noise they make. That can have an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children. “In general the more question-asking the parents do, the higher the children’s IQ scores,” Lewis says. “And the more children there are, the less question-asking there is.”
The study also provides an explanation for why middle children often seem to have a harder time in life than their siblings(兄弟姐妹). Lewis found that in families with three or four children, dinner conversation is likely to center on the oldest child, who has the most to talk about, and the youngest, who needs the most attention. “Middle children are invisible,” says Lewis. “When you see someone get up from the table and walk around during dinner, chances are it’s the middle child.” There is, however, one thing that stops all conversation and prevents anyone from having attention:“When the TV is on,” Lewis says, “dinner is a non-event.”
76. The writer’s purpose in writing the text is to____________.
A. sh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B. teach parents ways to keep order at the dinner table
C. report on the findings(结果) of a study
D. give information about family problems
77. Parents with large families ask fewer questions at dinner because_________.
A. they are busy serving food to their children
B. they are busy keeping order at the dinner table
C. they have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younger children
D. they are tired out having prepared food for the whole family
78. By saying “Middle children are invisible” in paragraph 3, Lewis means that middle children__________.
A. have to help their parents to serve dinner
B. get the least attention from the family
C. are often kept away from the dinner table
D. find it hard to keep up with other children
79. Lewis research provides an answer to the question__________.
A. why TV is important in family life
B. why parents should keep good order
C. why children in small families seem to be quieter
D. why middle children seem to have more difficulties in life
8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would the writer agree to?
A. It is important to have the right food for children.
B. It is a good idea to have the TV on during dinner.
C. Parents should talk to each of their children frequently.
D. Elder children should help the younger ones at dinner.
五: 信息匹配(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标题六选五
下面文章中有5处(第1~5题)需要添加小标题。请从以下选项(A、B、C、D、E和F)中选出符合各段意思的小标题,并在答题纸上将相应选项的标号涂黑。选项中有一项是多余选项。

Food Safety in the Home
81.________________
Prevention food poisoning starts with your trip to the supermarket. Pick up your packaged and canned foods first. Buy cans and jars that look perfect. Look for any expiration dates on the labels and never buy outdated food. Likewise, check the “use by” or “sell by” date on dairy products such as cottage cheese, cream cheese, yogurt, and sour cream and pick the ones that will stay fresh longest in your refrigerator.
82.________________
After shopping, get home as soon as you can. Then put food into the refrigerator or freezer right away. Make sure to set the refrigerator temperature to 40℉ and the freezer to 0℉. Check temperatures with a thermometer. Place raw meat and seafood in containers in the refrigerator to prevent their juices from dripping on other foods. Eggs always go in the refrigerator.
83.________________
Wash hands and surfaces often. Bacteria can be spread throughout the kitchen and get onto cutting boards and counter tops. To prevent this, wash hands with soap and hot water before and after handling food, and after using the bathroom or handling pets. Wash everything else before and after it touches food. Wash cloths before you use them again for anything else.
84.________________
Cook food thoroughly until it is done. For example, cooked red meat looks brown inside. Use a food thermometer to check the internal temperature of meat, poultry, casseroles and other food. Use a thermometer with a small-diameter stem. Insert the thermometer 1 to 2 inches into the center of the food and wait 30 seconds to ensure an accurate measurement. Check temperature in several places to be sure the food is evenly heated.
85.________________
Use clean containers to store and serve food. When a dish is empty or nearly empty, replace with fresh container of food, removing the previous container. Place cold food in containers on some ice. Place the container inside a deep pan filled with ice to keep food cold. Once food is thoroughly heated on stove top, oven or in microwave oven, keep food hot by using a heat source. Place food in chafing dishes, preheated steam tables, warming trays and / or slow cookers.
浙江省余姚市第五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揩油(kā) 呱呱而泣(gū) 蒙骗(mēng) 龌龊(wò)
B.星宿(sù) 倾轧(yà) . 攒钱(zǎn) 倔强(jiàng)
C.萦绕( yíng) 撒野(sā) 喧响(xuān) 黏泥(nián)
D .官邸(dǐ) 纤细(xiān) 休憩(qì) 肖像(xiāo)
2.下列词讲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和蔼 晦气 励精图治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B. 喝彩 简练 阴谋鬼计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C 荟萃 飘渺 惹是生非 百尺杆头,更进一步
D.宣泄 脉博 问心无愧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范曾泼墨人物画的出现,使几成绝响的梁楷泼墨人物画于八百年之后再次奏出黄钟大吕般的华美乐章。
B.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休养生息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由衰转盛、由颓而新的重要政策,是历史发展进程中某一特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和客观规律。
C.如果政府对征集来的意见只是叶公好龙,使民众的热情参与只开花不结果,那征集意见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D.当人们纷纷向灾区人民捐钱、捐物的时候,你却无动于衷,细大不捐,这样做,不感到羞愧吗?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_________。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消费安全感。
①强化执法措施,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②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哪一环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③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④坚决淘汰劣质企业,以震慑所有企业使之不敢越雷池半步
⑤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
⑥因此,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
A.②⑥①③④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⑤②⑥③①④ D.⑤⑥②④③①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当许多人还在对我国去年1 300多万辆的汽车销售量津津乐道时,今年前11个月,中国的汽车销量已经达到了1 639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B.作为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使用规范语言,不要过多滥用网络语言,这会给汉字的规范化和青少年的学习增加困难.
C卢浮宫、白金汉宫等世界著名宫殿见证了帝国的兴衰和文明的构建,它们以固态的建筑、雕刻、绘画、艺术等诉说着流动的历史与文化.
D.在日方协调下,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地震海啸重灾区岩手县大船渡市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圆满完成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任务。
6.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雨果,法国文学巨匠,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旗手,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长篇小说。
B、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现代著名女小说家、评论家和散文作者。她的小说创作实践推动了现代小说的发展,她的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意识流小说的地位。
C、海明威,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者。他在小说《老人与海》中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
D、高尔基,苏联作家,被列宁认为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他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堪称是他最优秀的小说。
7.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要求:①体现景点意象特征;②句式基本一致;③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兰亭 边城 荷塘 蜀道
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

8.读下面一则新闻,请给政府部门写一条一句话的建议或希望,不超过30字。(3分)   王某是浙江一家电脑公司的职员,尽管每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但工作5年来,他还是无法买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只能到处租房住。虽然他早就有买房的念头,但他的梦想总是被高昂的房价击得粉碎。同王某一样,对于参加工作时间不长的年轻人来说,如果不靠家里的帮助,要在几年之内买一套房子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尽管他们一直也在努力着,但总是赶不上房价攀升的步伐。   建议或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完成9——12题(共1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上梅直讲书
苏 轼
轼每读《诗》至《鸱鸮》,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遇。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夫子曰:“‘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子油然而笑曰:“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以乐乎此矣!
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升斗之禄,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来京师逾年,未尝窥其门。
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执事与欧阳公实亲试之。轼不自意,获在第二。既而闻之,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焉。是以在此,非左右为之先容,非亲旧为之请属,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苟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
《传》曰:“不怨天,不尤人”,盖“优哉游哉,可以卒岁”。 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注】梅直讲,即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诗人。他曾任国子监直讲。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宰:总管
B.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 徒:弟子,徒弟
C.非左右为之先容???? ? 容:介绍,推荐
D.从车骑数十人???????? 从:带领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 去今之墓而葬焉
B.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C.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焉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盖“优哉游哉,可以卒岁”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11.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周公富贵,但遭人怀疑诽谤,孔子困厄,但师徒怡然自得。因此苏轼认为,周公的富贵实在还比不上孔子的贫贱。
B.苏轼认为,追求富贵不如空守贫贱,能成为大贤的学生,那是很快乐的事情。如果能带着成队的车马和几十个随从,使得里巷的百姓围着观看并且赞叹他,那就更快乐了。
C.苏轼在这封信中用孔子和他学生的故事来比照自己与欧阳修、梅尧臣的关系,这样写表明对欧阳修与梅尧臣二人学识与人品的高度推崇。
D.本文是苏轼应礼部试考取第二名之后写给梅尧臣的一封信,作者在信中畅谈了士遇知己的快乐,也含蓄地表达了希望得到进一步培养的愿望。
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3分)
②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4分)
③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分)
三.课内现代文阅读(共14分)
(一)阅读《清兵卫与葫芦》节选文字,完成13——14题。
教员把在清兵卫那儿没收来的那个葫芦,当做脏东西似的交给老年的校役,叫他去扔了。校役拿来挂在自己那间煤污的小屋子的柱子上。
约摸过了两个月,校役恰巧因为没有钱花,想起这葫芦,准备多少换几个钱,就拿到附近的古董店里去看。
古董店老板横看竖看地仔细瞧了半天,马上做出一副冷淡的神气,把葫芦向校役一推。
“要卖就算五块钱吧。”
校役暗暗吃了一惊,可是他是乖觉的,连忙板起脸回答说:
“五块钱可不卖。”古董店马上加到了十块;可是校役还不肯答应。
结果是五十块成了交——校役从那位教员手中好像平白地得了四个月的薪水,心里偷偷地高兴。他当然不曾告诉教员,对清兵卫也隐瞒到底。
因此这个葫芦的去处,终究没有人知道。
可是凭校役怎样聪明,也不会定到古董店把这个葫芦卖给当地的富家,价钱是六百块。
清兵卫现在正热中于绘画,自从有了新的寄托,他早已不怨恨教员和用槌子打破了他十多只葫芦的父亲了。
可是他的父亲,对于他的喜欢绘画,又在开始嘀咕了。
13.小说详细描写了教员没收的葫芦的买卖过程,具体交代了葫芦的去向,在文中起了怎样的作用?(4分)
14.小说以清兵卫“有了新的新寄” “他的父亲,对于他的喜欢绘画,又在开始嘀咕了” 为结局,对此你有什么感悟?(3分)
(二)阅读《山羊兹拉特》节选文字,完成15—16题。
外边,大风将雪片堆积在洞口处, 四周变得一片漆黑。干草堆里一点不冷。草堆里野草和野花散发出夏日阳光的温暖。兹拉特上下左右不时吃着草, 它的身体散发出着热气,阿隆靠着踏缩成一团。他从来就喜欢兹拉特,现在, 兹拉特在他眼里, 简直就像他的妹妹。他便一边捋着兹拉特的毛一边问它:
“兹拉特,我们现在的一切, 你怎么想?”
“咩——”兹拉特说。
“如果我们没找到这个干草垛,我们俩现在不都得冻僵了?”阿隆说。
“咩——”山羊又答道。
“如果大雪仍继续这样下的话,我们可能要在这儿呆几天。”阿隆解释说。
“咩——”兹拉特叫了一声。
“ ‘咩——’是什么意思呢?你最好说得更明白些。”阿隆要求道,
“咩——咩——”兹拉特试着要说明白。
“噢——你不会说话,可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说, 我需要你,你也需要我。是吗?”阿隆耐心地说。
“咩——” 阿隆困了。他用干草做了个枕头躺下睡了。兹拉特也跟着睡了。
15.山羊是不会说话的,只用“咩咩”来回答,阿隆为何要一再地对山羊说话?(4分)
16.“草堆里的野草和野花散发出夏日阳光的温暖。兹拉特上下左右不时地吃着草,它的身子散发出热气”这句话有什么作用?(3分)
四.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17——21题。(共18分)
两个好朋友
【俄】叶赛宁
⑴住在村边的波贝尔老头,拥有一间自己的小屋和一条狗。他到处行乞,以残羹冷炙聊以糊口。波贝尔与他的狗简直形影不离,并给它取了一个亲切的名字,叫德鲁若克。波贝尔串村走巷,叩窗哀求,德鲁若克便站在一旁,摇晃着尾巴,好像期待着也给它一点儿施舍。人家常常对波贝尔说:“波贝尔,你干嘛不把狗扔掉?要知道,你自己连吃的都没有……”波贝尔用忧郁的眼神看着他的狗——一声不吭。他招呼德鲁若克,从窗子旁走了:一小块面包也没讨着。波贝尔垂头丧气,郁郁寡欢,很少跟人交谈。
⑵冬天来了,暴风雪铺天盖地,狂风吹积了一个个巨大的雪堆。
⑶波贝尔带着狗蹒跚地回到了自己的小屋。小屋破旧不堪,四壁透风,他望了望炉子,望了望,在屋子四角寻找了一阵,可木柴也没有。波贝尔给德鲁若克套上小雪撬,运回柴火,烧着火炕,抱着德鲁若克,心疼地抚摸着它。波贝尔坐在火炕旁,思绪万千,往事一幕幕重演。老头子对德鲁若克讲述着自己的身世,述说着一个悲惨的故事,讲完之后,又痛心地说:“没关系,德鲁若克,你虽然不能回答,沉默不语,但是,你那灰色的、聪明的眼睛告诉我……你全都明白……”
⑷暴风雪好像开始疲倦了,它的威力越来越小。水珠儿开始从屋顶上滴答滴答地流下来,雪在消融、减少。波贝尔看到——冬天在消逝,看着——便对德鲁若克说:“德鲁若克,春天来啦,咱们能活下来的。”
⑸红彤彤的太阳温暖地照耀着,小河哗啦哗啦地奔流。透过小小的窗口,波贝尔看到,窗下的土地发黑了,树上冒出了嫩芽,散发出春天的气息。可是岁月不饶人,春天的泥泞使得老头子步履艰难。
⑹他的双脚发软,咳嗽使得他胸部抑闷,腰部疼痛,视力完全变得模糊起来。他躺在高板床上,爬都爬不下来了。波贝尔吃力地爬呀,爬呀,开始不住地咳嗽,而且满心忧伤。他对德鲁若克说:“德鲁若克,我早就预料到了。看来,我很快就会死的,只是,扔下你去死,我真舍不得啊!”波贝尔病倒了,一动不能动,更下不了床,德鲁若克则寸步不离床边。老头子感觉到——死亡临近了,他感觉到了——便搂着德鲁若克,搂着,搂着,难过地哭泣起来。波贝尔搂着德鲁若克的脖子,将它紧紧地贴在胸前,突然哆嗦了一下——断气了。
⑺波贝尔的冰冷的身体躺在高板床上。德鲁若克知道,它的主人死了。它在屋里窜来窜去,神情凄切。它走近死者身旁,嗅呀,嗅呀,伤心地嚎叫着。
⑻认识他的人开始私下里议论开了:为什么这个波贝尔不出屋来。大伙儿一合计决定进去看看,一看就吓得直往后退。波贝尔的遗体躺在高板床上,小屋里充满一股难闻的尸臭,狗儿坐在床上,坐着——忧伤至极。
⑼人们抬出尸体清洗,收敛入棺,狗儿则寸步不离死者。遗体送到墓地,埋入土里。波贝尔——一个谁也不需要的人——死了,没有人为他哭泣。
⑽德鲁若克在坟堆上叫呀,号呀,用爪子刨着泥土。它企图把老朋友刨开,然后,它和他躺在一起。狗儿没有离开墓地,不吃不喝,悲痛欲绝。德鲁若克的力气衰竭下去了,它没有站起来,它再也站不起来了。它望着坟墓,忧伤地望着,呻吟着。德鲁若克想刨土但是它的爪子已经抬不起来了,它的心脏感到一阵紧缩……浑身颤栗,垂下了脑袋,垂下了,微微抖动一下……于是死在墓上……
⑾墓地上的小花儿仿佛在切切私语,它们在向鸟儿低声叙述着一个人和一条狗的动人故事。一只杜鹃飞到墓前,停在枝叶低垂的白桦树上,它在坟墓上空忧戚、痛苦地咕咕啼鸣。
17.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波贝尔与德鲁若克是“两个好朋友”?请概括说明。(3分)
18.第⑸段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19.请结合全文概括波贝尔这一人物形象。(3分,不超过40个字)
20.请分析第⑾段的语言特点。(4分)
21.小说标题“两个好朋友”能否改为“一个人和一条狗的动人故事”?请结合小说主题,说说你的理由。(4分)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2——23题.(7分)
小园
黎简(清代)
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寒花:菊花)
22.这首诗首联中“窥”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其妙处。(3分)
23.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请结合景物描写简要赏析诗人的形象特点。(4分)

六.名言名句默写(8分)
1.饭疏食,饮水, , 。
2.谨庠序之教, , 。
3.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
4. ,到黄昏,点点滴滴。 ,怎一个愁字了得!
七.作文。 (60分)
  以“记住回家的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