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导入未成年人为什么会走上犯罪的道路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自觉性。能力:学会依法办事,养成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初步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知识:理解树立法治意识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知道依法办事的要求。学习目标立法机关(人大)制定了法律,我们才能做到有法可依。公民做到自觉守法,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安定与和谐。执法机关(政府)只有做到执法必严,才能保障法律的顺利实施。司法机关(法院、检察院)做到违法必究,才能维护法律的尊严,树立法律的权威。思考:建设法治中国要靠谁 国无法不治 民无法不立PART 01树立法治意识2022年3月23日,潇湘晨报发表了题为《抗击疫情法治先行》的文章,文章指出:抗击疫情,法治先行。连日来,抚州市广泛宣传涉疫政策法规、依法维护疫情防控秩序、依法开展涉疫基层治理,全力保障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2022年4月29日,黑龙江日报《用法治力量推进疫情防控 》:用法治的力量防控疫情,不只是为了社会、为了他人,也是为了自己。疫情当前,谁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对于个人而言,遵守法律法规是约束也是保障,是限制也是捍卫。遵法守法尊法守法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和服从。1.什么是法治意识?p101一、树立法治意识法治的信仰合作探究:结合教材P101-102说一说:为什么我们要树立法治意识(重要性)?【人民、国家、法律本身、青少年4个角度。】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民有所呼,法有所应①对人民: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法之必行,在于民心所向一、树立法治意识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就只是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有什么意义?②对国家: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①有利于增强国家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②有利于维护宪法的权威;③有利于全社会成员形成尊从宪法、拥护宪法、践行宪法的氛围;④有利于推进依宪治国和依法治国的进程。③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了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的重大任务。“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卢梭一、树立法治意识探究一 为什么树立法治意识思考:以下这些法律规定,你自觉遵守了吗?怎样才能更好地遵守?受教育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法律、法规;(二)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四)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教育法第四十四条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德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旅游法第十三条④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参观法治文化长廊青少年模拟法庭少年交通警察参观监狱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重要性)?①对人民: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②对国家:有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对青少年: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参与者和推动者③对法律: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内心时,才能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笔记区:探究2 为什么树立法治意识思考:以下这些法律规定,你自觉遵守了吗?怎样才能更好地遵守?教育法第四十四条:受教育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法律、法规;(二)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四)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环境保护法第六条第四款: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八条第一款::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 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树立法治意识,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做?3、青少年应如何与法同行?(1)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2)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PART 02学会依法办事全网关注的“卖150碗熟肉被判赔5万元”一事,迎来了案中案。5月6日,极目新闻记者获悉,因熟肉买家邵兴(化名)向法院提供了虚假地址,该地址的真实业主张娟(化名)遭网暴,已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邵兴公开道歉并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2000元。也谈网暴你如何看待网暴行为?在网络生活中,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如果违背了法律,会有什么后果?1、依法办事的原因①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②法律的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21该男子缺乏什么意识?视频中的男子获刑一年三个月留给我们哪些启示?提示:视频中男子的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严重妨碍疫情防控,构成犯罪,受到法律严惩。我们在生活中要遵守法律,依法办事。探究活动《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学会依法办事广场舞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但也影响了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由于音乐声音过大,全国各地曾出现各种抵制广场舞的行为,甚至发生了藏獒驱赶、往广场泼粪、朝天鸣枪等较极端的事件。跳舞娱乐是公民的权利,受扰居民是否有权利干涉?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不能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对于解决广场舞扰民问题,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向居委会等相关部门反映,和跳广场舞的人进行协商;鼓励居民购置无线耳机,使广场舞变成无声舞;限时段、限音量......①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探究4 怎样做到依法办事思考: 5名广场舞组织者为什么受到警告处罚?安徽宁国警方开出了首张广场舞噪音扰民罚单。安徽省宁国市一家医院的多名患者报警称,附近宁阳公园内的广场舞噪音扰民,大概4、5支队伍在跳广场舞,都用高音喇叭播放歌曲,导致医院患者无法静心疗养。随后民警很快赶到现场,将广场舞组织者约到派出所谈话,但效果不是很大。针对这种屡教不改的情况,民警对涉及噪音扰民的5名广场舞组织者当场出具了处罚决定书,并依法作出警告处罚。宪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②在实现自身权利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探究与分享P103中学生晓程在放学路上被两名男生堵截。他们恶狠狠地向晓程要钱,晓程说没钱。一名男生对另一名男生说:“给我找块砖,看他说不说实话。”接着,他们又威胁晓程:“到底有没有钱?快掏出来!”随后他们开始搜晓程的口袋,掏出所有的钱,并警告说:“你要是告诉别人,小心点儿!”你认为晓程应该采取哪种方式应对不法侵害?为什么?第一种:把钱给他们,息事宁人,默不作声,自认倒霉,委曲求全。忍气吞声第2种:集结一部分同学,找他们报仇,把钱要回来。打击报复第3种:记住他们的相貌特征和去向,等他们走后立即拨打110报警。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打击报复,要学会运用法治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③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①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②依法办事,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③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2.如何学会依法办事?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我们要努力为建设法治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学习法律方面,我打算:在遵守法律方面,我打算:在依法维权方面,我打算:课外多读关于法律的书籍,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提高法治意识。当合法权益受侵犯时,告诉家长和老师,或通过法治方式来维权。遵守各种法律法规,不触犯法律。……拓展空间3.青少年如何为法治中国建设做贡献?①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②增强法治意识,遵守各种法律法规,依法办事;③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依法维护合法权益。我们与法律同行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法治的含义法治的重要性对青少年的要求增强法治意识——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违法的后果遵守各种法律法规——维护自身权益、尊重他人、集体权益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崇尚者、遵守者、捍卫者本课小结1.今天,现代国家用法治替代绵延千年的人治,法治与人治有根本的不同,下列对法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 法治要求每位公民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B. 法治要求国家的所有问题都必须靠法律来解决C. 法治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D. 法治就是要确立法律的权成,形成人人守法护法的风尚B课后习题巩固提高2.“你知道校园欺凌吗?”“你有没有碰到过?”“你觉得应该对欺凌者给予怎样的处理?”有记者随机采访了20名初中学生。他们都知道校园欺凌这一现象,而且都表示深恶痛绝,但在处理方式上,则显得茫然,甚至有些学生觉得应该“打回去”。向校园欺凌说“不”,你会( )①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②面对不法侵害,学会忍气吞声 ③维护权益绝不退让,严格执法 ④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与其斗争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3、卢梭有一句名言,“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这启示我们 ( )①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信仰②法律主要依靠人们内心的信仰保证实施③要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④要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D4.下列这组漫画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思想主题。你认为最能体现这一主题思想的是A.自觉遵守交规,构建和谐社会B.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C.增强法治观念,建设法治政府D.依法规范市场,维护经济秩序B5.某市各中小学校开展的“体验式”法治教育活动已成为广大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律熏陶和法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参加此类活动有利于青少年( )①运用法律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所有问题②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③学会用一切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④掌握自救自护的方法,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1-2022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课件(34张).pptx 依法办事:传谣、造谣者要负法律责任.mp4 送法下乡 提高法治意识.mp4 防控疫情法治同行”法治动漫视频.a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