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县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试题(9科11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沭阳县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试题(9科11份)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江苏省沭阳县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学派众多,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原因有
①社会大变革使思想非常活跃 ②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 ③学在官府局面改变,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被打破 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出现
A.①②③④都正确 B.①②③④都不正确
C.①正确,②③④不正确 D.①②③正确,④不正确
2.“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突出影响表现在
A.对中国人的精神气节有很大影响 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3.希腊神话故事里,有一个叫斯芬克斯的怪兽。它有一个谜语,询问过路的人,谜面是:“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许多人因回答不出来被它吃掉。最终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给出了正确谜底——“人”。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大叫了一声,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怎样的哲学思想
A.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 B.尊重自然规律
C.强调人是世界的主宰 D.渴望征服自然
4.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高明”之处在于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通过著书立说表达思想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
5.新中国60周年国庆阅兵式中,100毫米突击炮、新型远程火箭炮、歼—10、空中预警机等一些新装备盛装亮相。追溯历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箭武器的国家。它最早出现的时间应该是
A.西汉     B.东汉 C.唐朝 D.北宋
6.关于我国古代汉字与书法艺术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①魏晋时期书法艺术臻于成熟 ②汉字的演变总趋势是由简到繁 ③草书极具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④汉字与书法相伴而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
7.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
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
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
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
8.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之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
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
9.2010年11月16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中,京剧获全票通过,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被誉为中国国粹的京剧艺术迎来发展史上又一座里程碑。下列关于京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徽班进京标志着京剧的形成 B.同光年间,京剧走向成熟
C.京剧是中国戏剧的杰出代表 D.京剧是由中国多种戏剧融合而形成
10.爱因斯坦曾经对某一发现作出过这样的评价:“这一发现成为20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改变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他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的理论。”这一评价称赞的是:
A.量子假说  B.光电效应   C.万有引力定律  D.量子力学
11.右图所示是在南太平洋加拉帕戈斯岛上的发现。这四种雀类的喙适合不同的觅食技术。这一觅食技术的差异性,使发现者相信
A.同一生物物种是由细胞构成的
B.同一生物物种后天获得的特性一定会被遗传下去
C.同一生物物种有逐渐变异的可能
D.生物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21世纪教育网
12.之所以说人类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进入了蒸汽时代,其主要理由不成立的一项是
A.纺织、采矿、造纸等工业部门都采用蒸汽作动力
B.蒸汽机在欧洲和北美被广泛采用,蒸汽机使用的空间范围扩大
C.蒸汽机保证了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厂的转变
D.包括火车、轮船和汽车等交通工具在内的新发明先后出现
13.“随着19世纪的过去,科学成为西方社会的一个日益重要的部分……19世纪末,它正在创造全新的工业。”下列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伽利略开创了近代科学 B.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21世纪教育网
C.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D.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
14.国民党一大召开后,孙中山解释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在1925年他又说“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这种说法在当时的积极作用是
A.推动了辛亥革命的开展   B.有利于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孙中山以共产主义者的形象巩固国共合作
15.“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毛泽东发表上述言论是在
A.国民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6.1986年1月6日,有世界性影响的美国《时代》周刊以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为1986年首期的封面人物。邓小平当选可能是基于以下原因
①他推行新的经济政策,改善了世界1/4人口的生活②他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③他的南方谈话改变了中国④他在改革的同时保持了政治上的稳定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7.高二年级的四位同学在《半月谈》上看到了右面漫画和下面的信息:2009年4月6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历经3年酝酿、争论的新医改方案。新一轮医改8500亿巨额财政支出,2/3将投向医疗服务需求方。他们各自用“三个代表”的知识说明了这一事件的道理。其中最准确的应是
A.赵鹏: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李华: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张明:党始终代表中国的思想动向
D.王敏: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8.“他们把原料倒在画布上,然后用抹布将颜料擦去,最后出售他们的杰作——抹布。”这段话描述的绘画风格应该属于哪种美术流派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画派 D.现代主义
19.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据此判断,这些文学作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经济危机导致社会问题更加突出 B.工业革命后,各国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C.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大为失望 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影响到文学作品
20.电影是一种全新的艺术,自问世以来便得到迅速发展,它对人类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被称为“第七艺术”。阅读下列图片,对其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一电影放映机是美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制成的
B.图二作品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C.图二、图三都是著名的黑白无声商业影片
D.图四是1897年拍摄的世界上第一部彩色有声电影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其中21题13分;22题14分;23题13分;24题10分;25题10分;共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13分)
材料一 实际上他(汉武帝)和他的近臣们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致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三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至论天下之理……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指孔子)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
材料四 夫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李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汉武帝与近臣对儒术的扩展”对中国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以致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有哪些?(5分)
(2)据材料二,指出作者对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2分)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并说明从材料三到材料四的变化说明了什么?(6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14分)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新的着重点对以后几年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
一一摘编自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
材料二 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鹄的人文启蒙运动,那么中国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这是中西启蒙运动的最基本差异。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
——郑大华主编《民国思想史论》
材料三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科技),相形见拙,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吾敢断言日,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新青年》第一卷第6号(1916年2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知识界关注“西学”的重点有何变化(2分)?如何理解“新的着重点对以后几年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 (3分)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思想启蒙的特点,并指出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3分)
(3)材料三中,陈独秀认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几阶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三个阶段对应的历史事件。(6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13分)
材料一 “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知识才是美德。……你们不要老想着他们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天赋最优良的、精力最旺盛的、最可能有所成就的人,如果经过教育而学会了他们应当怎样做人的话,就能成为最优良最有用的人。”
——苏格拉底
材料二 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材料三 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苏格拉底对古典人文主义内涵的拓展(2分)
(2)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一脉相承的思想是什么?概括材料二的核心思想。(2分)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简述启蒙思想家的“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有哪些?(6分)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3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10分)
材料一 “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官吏们畏于权势,多与地主勾结,“纵富督贫,避强侵弱”。
——《魏书·李冲传》
材料二 (孝文帝)曰: “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拓跋澄传》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说:)自上古以来及诸经籍,焉有不先正名而得行礼乎?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若仍旧俗,恐数世之后,伊洛之下复成披发之人。
——《魏书·咸阳王禧传》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根据材料评价该制度。(3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孝文帝迁都的理由是什么?(4分)
(3)材料三中“断诸北语,一从正音”是指孝文帝的哪一措施?除此之外,孝文帝在移风易俗方面还有哪些措施?(3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10分)
材料一 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甚至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破除农奴制。……中等地产的贵族希望农业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这些地主占有全部地主半数,占有大部分农奴。……农奴主也好,自由派也好,他们所关心的都是防止农民革命,想用和平的方法,以让步和妥协为代价使俄国的农村转入资产阶级的逐渐改革,从而把权利和土地留在地主手中。
——《苏联通史》第二卷
材料二 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完全自由的农民。
——俄《1861年改革法令》
材料三 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经济发展异常迅速,到1900年,它的工业总产值较前增长了6倍。铁路长度从1860年的1500公里增至1900年的5.2万公里。
——《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四 农奴制度废除后,沙皇政府又在其他方面实行一系列改革。1864年,在省、县都建立了地方自治机构,1870年在城市建立杜马和自治局……(但是)自治机构受到行政当局的严格监督……政治案件往往由行政部门处理,被捕的革命者不经审判就被流放到西伯利亚。这些事实表明,改革没有触动沙皇专制制度。
——《世界史·近代史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俄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对农奴制的基本态度如何?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拥有完全自由的农民”的理解。(2分)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5分)
二、材料解析题
21、(1)汉代以来,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或儒学取得了正统地位)(2分)。理论有: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三纲五常(任答三点得3分)。
(2)儒学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或多或少维护君臣、长幼秩序)(2分)。
(3)材料三:孔子思想是后世不易之大法(2分);材料四:反对以孔子作为是非的标准(2分)。说明到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受到了质疑和挑战(2分)。
23、(1)内涵拓展:(从关注人的自然属性到)关注人的美德,注重改善人的心灵;重视对人的教育(2分)。
(2)人文主义;因信称义(2分)。
(3)君主立宪;三权分立;社会契约;主权在民;自由平等(6分);(任答三点得6分;言之有理即可能分)。
(4)起源:古希腊时期,发展:文艺复兴或宗教改革;高潮:启蒙运动(言之有理即可得分)(3分)
新医改方案的漫画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江苏省沭阳县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2分×20=40分):
1.用化学成分不清楚或不恒定的天然有机物配成的培养基称为
A.天然培养基 B.半合成培养基 C.合成培养基 D.加富培养基
2.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大肠杆菌时
①可以用相同的培养基  ②都需要使用接种针进行接种 
③都需要在火焰旁进行接种  ④都可以用来计数活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在酿酒生产上常向发酵罐中加少量尿素,其目的是
A.作为碳源,为酵母菌提供能源物质
B.作为碳源,用于酵母菌合成代谢产物
C.作为氮源,用于酵母菌合成蛋白质和核酸
D.作为氮源,用于酵母菌合成糖类
4.下列对灭菌和消毒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灭菌是指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
B.消毒和灭菌实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C.接种环用灼烧法灭菌
D.常用灭菌方法有灼烧法、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等
5.下列关于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在果酒发酵后期,拧松瓶盖的间隔时间可延长
B.条件适宜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C.果酒发酵过程中发酵液密度会减小
D.将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制时,底层和近瓶口处需加大用盐量
6.下列关于葡萄酒和葡萄醋发酵条件控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1/3的空间
B.为了得到较多的果酒,在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将瓶装满
C.制作葡萄醋时,适宜的发酵温度为30—35℃。
D.利用酵母菌酿酒时,如果从开始便持续向发酵罐内通入无菌空气,其结果是酵母菌数量增多,无法得到酒精
7.利用葡萄酒生产葡萄醋的过程中,因为培养环境的改变,醋酸菌可能出现变异现象,这种变异来源是
A.染色体变异 B.基因突变
C.基因重组 D.等位基因分离
8.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①毛霉属于真菌
②毛霉产生酶的过程与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有关
③在配制卤汤时,酒是不可缺少的
④让豆腐上更多、更快长出毛霉所需的条件是:温度约为20℃,并保持一定湿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9.下列有关果酒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B.酵母菌繁殖能力很强,不需对所用装置消毒或灭菌处理
C.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用碱性重铬酸钾来检验
D.酵母菌与醋酸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无核膜,后者有核膜
1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果醋的制作需用醋酸菌,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所以在制作过程中需要通氧气
B.制果酒时,冲洗葡萄应先去掉枝梗再冲洗
C.醋酸菌能将果酒变成果醋
D.醋酸菌中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
11.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衣服的洗涤只考虑洗涤效果就可以
B.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制剂包括蛋白酶、脂肪酶 、淀粉酶、麦芽糖酶
C.加酶洗衣粉里的酶制剂会污染环境
D.加酶洗衣粉是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
12.在探究不同情况下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选择水温应考虑衣物的承受能力
B.在不同温度下洗涤被不同污渍污染的白布
C.对各种污渍要考虑其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加酶洗衣粉,其主要原因是酶具有专一性
D.在探究不同温度下某种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时,洗涤时间要相同
13.下图纵轴为酶促反应速度,横轴为底物浓度,其中能正确表示酶量增加1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关系的是
14.同一个体内的各类活细胞所含酶的
A.种类有差异,数量相同 B.种类有差异,数量不同
C.种类无差异,数量相同 D.种类无差异,数量不同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在应用上的主要区别是后者需要一定的营养
B.吸附法是制备固定化动物细胞的主要方法
C.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共同点之一是酶都必须在细胞外才能发挥作用
D.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都能反复使用而酶的活性基本不变
16.酵母细胞固定化的实验中,实验操作与目的不相符的是
A.干酵母加入蒸馏水搅拌均匀后,放置一段时间使酵母细胞活化
B.采用小火间断加热的方法防止海藻酸钠发生焦糊
C.将活化的酵母细胞加入海藻酸钠溶液,并轻轻搅拌,使二者混匀
D.用注射器滴加溶液时要接触CaCl2溶液的液面,防止凝胶珠出现“尾巴”
17.下列不属于固定化酶在利用时的特点的是:
A.有利于酶与产物分离
B.可以被反复利用
C.能自由出入依附的载体
D.一种固定化酶一般情况下不能催化一系列酶促反应
18.下列为探究某种加酶洗衣粉所需要的最适温度实验方案,其中正确的是
A.取一系列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水,加入相同的污物及等量加酶洗衣粉,看哪一个温度中洗涤效果最好
B.在不同温度的水中加入不等量洗衣粉,看哪种效果好
C.将加酶洗衣粉加入30℃水中不如加到45℃的水中洗涤效果好,说明45℃为最适温度
D.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总是比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要好
19.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
B.酶活性的变化与酶所处环境的改变无关
C.酶结构的改变可导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丧失
D.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分解成氨基酸
20.下列关于实验结果的原因分析中,正确的是
A.制作腐乳的卤汤时,如果料酒的量加得较多,会造成豆腐腐败变质
B.在淀粉酶溶液中加入蛋白酶不会导致淀粉酶活性发生变化
C.制作果醋时通氧不足或温度过低,会造成发酵失败
D.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污渍时,浸泡时间长短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二、多选题(3分×5=15分)
21.下列因素中会影响腐乳口味的有
A.食盐的用量 B.酒的种类和用量
C.菌种的选择和用量 D.温度、湿度、培养时间等培养条件
22.下列叙述中,属于防止杂菌污染的措施的有
A.腌制腐乳的玻璃瓶要用温水清洗后再消毒
B.配置卤汤时加入适量料酒
C.封瓶时要使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
D.腐乳制作时发酵温度控制在18~25℃
23.某学生为研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制备不同洗衣粉含量的洗涤液;②按下表设置实验组;③每只烧杯加入等量的洗涤液、相同的污染布料。下列关于实验结果的预测及分析中,正确的是:
4.0 5.0 6.0 ……
1%
2%
3%
……
A.当洗衣粉含量为任一固定值时,都能发现酶的最适pH值的估计值
B.当pH为任一固定值时,都能证明酶能影响反应速率
C.无论洗衣粉含量为何值,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的曲线图形近似“V”字形
D.此实验涉及2个自变量,1个因变量
24.下列关于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多步连续催化反应方面优势明显
B.固定化酶的应用中,要控制好pH、温度和溶解氧
C.利用固定化酶降解水体中有机磷农药,需提供适宜的营养条件
D.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发酵,糖类的作用只是作为反应底物
25.某种蛋白酶是由129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蛋白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蛋白酶分子结构中至少含有129个氨基和129个羧基
B.该蛋白酶溶液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C.能够合成激素的细胞一定能合成酶
D.用含该蛋白酶的洗衣粉去除油渍,效果比其他类型加酶洗衣粉好
三、非选择题(共65分)
26.(12分)下表是某培养液成分含量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成分 含量
① (NH4)HCO3 0.5g
② KH2PO4 3.0 g
③ CaSO4 0.5g
④ FeCl2 0.5g
⑤ 维生素 少许
⑥ 水 1000ml
(1)微生物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和无机盐以及 、 。
(2)若要区分大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可采用 培养基,该培养基从功能上分属于 培养基。
(3)配置培养基操作最后要搁置斜面,斜面长度不超过试管总长的 ,对培养基进行搁置斜面处理的目的是 ,在固体斜面培养基上进行接种时,常用的接种工具是 。
(4)各种成分在熔化后分装前必须进行 ,分装时要趁热分装,培养基的高度约为试管高度的 。
(5) 操作是微生物接种技术的关键。为了防止杂菌污染,培养微生物用的试管、培养皿等,接种前要进行 。
(6)此培养液若用于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并观察菌落形态,除有机物外还应加入 。
27.(5分) 根据各类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和新陈代谢类型,利用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结合显微镜镜检以及菌落特征,可以把混杂在一起的硝化细菌、乳酸菌、酵母菌、圆褐固氮菌分离开来。下面是分离筛选的方法步骤,请根据各个步骤的条件填写空格中的内容:
首先配制一系列不同性质的固体培养基,然后进行高温灭菌,再将上述微生物的混合液分别接种到各种培养基上培养。
(1)利用无氮培养基可筛选出 。
(2)用不含有机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可筛选出 。
(3)酵母菌筛选时为杀死其他杂菌,需要在常规培养基中另加入 。
(4)在无氧环境下培养混合菌, 可以生长。
(5)最常用的分离、培养微生物的固体培养基是 。
28.(9分)下面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以及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挑选葡萄 →冲洗→榨汁→酒精发酵→
↓ ↓
果酒 果醋
图1
(1)图1的实验流程图中方框内应填入 。
(2)在冲洗时应注意不能 ,以防止菌种的流失。
(3)图2装置中的充气口在 时关闭,在 时连接充气泵,并连续不断地向内通入 。
(4)排气口在果酒发酵时排出的气体是由 产生的 ,一般可用
来检测其成分。
(5)写出产生果酒时所涉及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
29.(9分)腐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的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的大豆食品。下面是腐乳制作的流程示意图:
(1)上图腐乳制作的流程图中A过程为 ;
(2)传统的制作过程中,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 。而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将优良的毛霉菌种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避免 ,保证产品的质量。
(3)经过微生物的发酵,豆腐中的蛋白质被分解成小分子的 和 ,脂肪被分解成 和 ,因而更利于消化吸收。豆腐变为腐乳的过程中,有机物总量 ,有机物种类 ,
30.(6分)某生物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加酶洗衣粉最适温度的测定”实验。下表是他们记录的不同温度下某种加酶洗衣粉除去不同污渍所需时间的对照表,请依据表中数据作答。
水温/℃ 10 20 30 40 5021世纪教育网 60 70 80
植物油 48 39 30 20 17[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1 12 2021世纪教育网
蓝墨水 93 86 80 72 68 67 81 105
奶渍 48 43 28 12 6 4 12 17
(1)在适宜温度范围内加酶洗衣粉对衣物上的 洗涤效果最佳,对__________的洗涤效果最差。
(2)某种全自动洗衣机的水温有冷水、45℃温水、90℃热水三种设置,洗涤方式有直接洗涤和浸泡20分钟后洗涤两种设置。如果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有陈旧牛奶渍的棉质衣服,洗衣机选择水温为 和洗涤方式为 时洗涤效果最好。
(3)本实验中自变量是 ,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有 (写出两种即可)。
31.(7分)固定化酶是从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东北农业大学科研人员利用双重固定法,即采用戊二醛作交联剂(使酶相互连接),海藻酸钠作为包埋剂固定小麦酯酶,来研究固定化酶的性质,并对其最佳固定条件进行探究。下图显示的是部分研究结果(注:酶活力为固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包括酶活性和酶的数量),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酶催化作用的实质是 ;
(2)固定化酶的活力随使用次数的增多而下降。由丁图可知,固定化酯酶一般可重复使用______次后,酶活力明显下降。
(3)乙图曲线表明海藻酸钠的浓度从1%增加到4%的过程中,酶活力的变化为 ,当海藻酸钠浓度较低时酶活力较低,原因是 。
(4)从对温度变化适应性和应用范围的角度看,由甲图所示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5)固定小麦酯酶不采用海藻酸钠直接包埋,而是用戊二醛作交联剂,这是因为 。
32.(9分)下面是某同学所做的生啤酒酿造实验。请根据其实验过程,回答相关的问题:
实验原理:利用固定化酵母菌分解麦芽汁,生成啤酒。
实验步骤:
第一步:酵母细胞活化。取一克干酵母放入50mL的小烧杯中,再加蒸馏水10mL,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后放置一小时,使其活化。
第二步:配制海藻酸钠溶液。取0.7g海藻酸钠放入另一只50mI的小烧杯中,再加蒸馏水10mL并搅拌直至溶化,并用蒸馏水定容至10mL。加热并注意火候。
第三步:海藻酸钠与酵母细胞混合。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活化的酵母细胞,并搅拌至均匀。
第四步:用注射器以恒定速度将上述混合液滴加到0.05mol/L的CaCl2溶液中,制成凝胶珠。
第五步:倒去CaCl2溶液,加无菌水洗涤三次后将凝胶珠放入500mL三角瓶中,再加入300mL麦芽汁溶液,并置于25℃下封口发酵,五天后倒出已发酵的麦芽汁即为啤酒,品尝其口味。
(1)酵母细胞活化是指 。
(2)第三步中为何要到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活化的酵母细胞? 。
(3)凝胶珠的组成是海藻酸钠与 。海藻酸钠的主要作用是 。
(4)上述固定化细胞的方法称为 ,形成的凝胶珠颜色为 色。
(5)要想反复使用固定化酵母细胞,实验过程要在严格的 条件下进行,同时要控制适宜的 和 。
33. (8分)为探究植酸酶对鲈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者设计并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
①鲈鱼的驯养:将从海洋中捕获的鲈鱼鱼苗在浮式海水网箱中饲养14天,用普通饲料喂养,备用。
②饲料的配制:在每千克普通饲料中添加200mg植酸酶配制成加酶饲料,并将普通饲料和加酶饲料分别制成大小相同的颗粒,烘干后储存。
③鲈鱼的饲养:挑选体格健壮、大小一致的鲈鱼随机分组,放养于规格相同的浮式海水网箱中,放养密度为60尾/箱。给对照组的鲈鱼定时投喂适量的普通饲料,同时给实验组的鲈鱼投喂等量加酶饲料。
④称重并记录:投喂8周后,从每个网箱中随机取20尾鲈鱼称重。结果显示,对照组、实验组鱼体平均增重率分别为859.3%、947.2%
⑤制备鲈鱼肠道中消化酶样品,并分别测定消化酶的活性,结果如下表。
蛋白酶活性(U/mg) 脂肪酶活性(U/mg) 淀粉酶活性(U/mg)
对照组 1.09 0.08 0.12
实验组 1.71 0.10 0.13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选用的鲈鱼鱼苗不是成体的主要原因是 ;
(2)步骤②中将配制好的饲料进行烘干要特别注意温度不能过高,其原因是
(3)步骤③中还应控制好的无关变量主要有
(4)步骤③中挑选大小一致的鲈鱼随机分组等要求体现了生物实验的 原则;在浮式海水网箱中,每箱放养60尾的原因是 。从生态学角度看,在每个箱子中鲈鱼之间的关系为 。
(5)本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6)依据表中数据推测鲈鱼的食性并说明理由 。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调研测试
生物参考答案
三、非选择题:
26.(12分)(1)碳源 氮源 (2)伊红—美蓝 鉴别
(3)1/2 扩大接种面积,有利于微生物培养 接种环
(4)调整pH 1/5 (5)无菌 灭菌 (6)琼脂
29.(9分)(1) 加盐腌制 (2) 空气中的毛霉孢子  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
(3)多肽 氨基酸 脂肪酸 甘油 减少 增加[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0.(6分)(1)奶渍  蓝墨水 (2)45℃温水 浸泡20分钟后洗涤
(3)温度和污物的种类 侵泡的时间、洗衣粉量、水量、洗涤方式等(写出两个即可)
33.(8分)
(1)成体生长缓慢,实验效果不明显
(2)高温会使植酸酶变性而失去活性
(3)水温、盐度和溶解氧等
(4) 单一变量 多尾鲈鱼计数取平均值,使结果更加准确(防止鲈鱼太少,一旦出现意外情况死亡,导致实验无法进行) 种内斗争
(5)添加植酸酶的饲料促进鲈鱼幼体的生长;植酸酶能提高肠道中蛋白酶的活性,而对肠道中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影响较小。
(6)肉食性,其肠道中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脂肪酶和淀粉酶
洗涤效果
洗衣粉含量
pH
图2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江苏省沭阳县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某网站公布的2012年4月网络热词有:毒胶囊、明胶、黄岩岛、祭不起、惆怅体、最炫民族风。这些热词多为新事件、新闻人物的比喻、浓缩或概括。这表明
A.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目的 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C.文化创新来源于创作者的灵感 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
2.漫画《精神大餐》形象地说明了
A.人们的精神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活动、物质载体
B.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D.文化是一种素养
3.2012年一些商家根据“航母style”、“江南style”等网络热词衍生出的文化衫、玩具等产品,赚了盆满钵满。这说明
A.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B.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C.文化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D.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4.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应邀访华,重新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因而被称为“小球转动了大球”的“乒乓外交”。材料表明
A.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B.文化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C.文化反作用于政治,并给政治以重大影响
D.文化的相互渗透推进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
5.每年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之间的划船比赛一直得到世界的关注,这不仅是场竞技比赛,更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6.下面三幅图片展现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在相互见面时的一些礼节。这反映了21世纪教育网
A.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是完全不同的
7.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下列诗句的寓意符合这一特点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C.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8.“每个人不管最后走到天涯海角,童年留在你血液中的东西,会对你的一生都发挥作用。”这一观点说明文化对人具有 的影响。
A.主动自觉 B.潜移默化 C.深远持久 D.受益终生
9.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原因在于
A.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强制性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10.伟大的诗篇即永远喷出智慧和欢欣之水的喷泉,雪莱这一名言体现了什么道理:
A.优秀文化能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B.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C.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1.“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完成,使我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为各族人民的科学素质、文化素质等的提高创造了条件;而人民素质的提高又为我国“十二五”时期的进一步腾飞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这主要说明
A.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B.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
C.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D.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都是逐步提高的过程
12.2012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文化遗产与文化繁荣”。我们重视文化遗产保护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对本国文化了解愈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愈易”。这句话表明
A.了解本国文化就能了解西方文化 B.不同民族文化存在共性和普遍规律
C.不了解中国文化就不能认识西方文化 D.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14.2012年9月,一部由美国人制作的电影因涉嫌侮辱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引发伊斯兰教国家群众巨大的反美浪潮。这警示我们,在文化发展中应该
①既认同本民族文化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②承认世界各国文化的个性和优劣 ③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博采众长,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 秦国攻灭楚国后,为了加强对南方的控制,派50万官兵驻扎岭南地区。这使得相当一部分中原人留在了粤东北地区,对当地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体现的文化传播途径是
A.商业贸易 B.人口迁徙 C.教育 D.战争
16.各种传媒在文化传播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标志是
A.文字的产生 B.印刷媒体的推广 C.网络的产生D.多媒体技术的产生
17.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
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 C.传统文艺 D.传统思想
18.英国曾有很多殖民地,但即使有300年历史的殖民地国家无论怎么看都不像英国。在几个华人社会中,新加坡西化的程度更高,但在社会结构上更接近于中国文化传统。由此可见
A.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要前提 B.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
C.文化多样性有利于实现世界文化繁荣  D.传统文化具有社会历史性
19.对于传统艺术或者前辈艺术家的艺术成果,是“把自己掰碎了做成别人进行复制,还是把别人掰碎了成为自己”再加以提高?我们无疑应该选择后者。这是因为
A.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 B.继承和发展是统一的
C.发展是继承的必要条件 D.文化具有继承性
20.“正能量”一词本为物理学术语,以真空能量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质为正,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质为负。但经过一些博主通过微博将其赋予新内容并借助互联网得到广泛传播,成为社会的流行语,具有了积极意义。这一现象表明
A.大众传媒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B.微博已成为文化传播的最主要途径
C.网络是文化多样性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21.当然,如果因为中西药混用的安全性问题,禁止西医开中成药,并不利于中药事业发展。最好的办法是,让西医也学点中医,补上中医基础课。今后,在西医院校的课程安排中,应加强中医基础知识教育,同时,要从医生培养制度上倡导西医学习中医,促进中成药的规范使用,造就一批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可见
A.教育在人的教化和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C.传统文化对医学事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D.要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22.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的《舌尖上的中国》,改变了以往纪录片“宏大叙事”的表达方式,以浓浓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气息成功突围,用日益精良的制作水平使影像信息得以更完美的呈现和表达。从文化生活角度,材料主要启示我们
A.文化创作的灵感直接来自实践 B.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要汲取外来饮食文化中的长处 D.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23.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下基层采访和有质量的稿件,更带来了思想上的净化和心灵上的震撼。这表明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④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中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4.新版《梁祝》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用西方的音乐形式诠释了中华文化鲜明的风格和特点,是实现文化创新的艺术典范。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这说明我们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坚持的原则是
A.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B.交流、借鉴、融合
C.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D.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25.要建设“学习型社会”,要做到
①推动教育信息化 ②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③让每个公民都可以随时随地接受自己所需要的教育 ④让每个公民都能拿到较高的学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6.“键盘冲击”催生网络时代的汉字保卫战。之所以要保卫汉字,是因为
①汉字本身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化 ②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③汉字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繁衍、发展的重要信息载体 ④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7.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8.从《诗经》《离骚》到元曲,中国很多古诗词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这表明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
①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 ②具有丰富而绚丽的内涵 ③具有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④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9.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熊猫”叫“猫熊”, 把“公共汽车”叫“公车”, 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
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B.中华文化底蕴深厚
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30.俗语说:“沧海不遗点滴,始能成其大;泰岱不弃拳石,始能成其高。”中华文化绵延不绝,主要是因为中华文化具有
A.竞争性 B.包容性 C.封闭性 D.灵活性
31.下列能体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名言有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①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之急 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③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32.下列诗句不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的是
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3.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实现国家独立,民族富强 B.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C.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D.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二、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36分。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
34.材料一: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是国际竞争中备受关注的“软实力”。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1)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6分)
材料二:在推进文化建设中,一方面要依靠人民群众,大力支持人民群众文化创造,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成果。
(2)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人民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人民”的道理。(6分)
35.“忙活了一年又到了这一天,再远的路程咱也回家过个年,奔波了一年又到了这一天,再大的风雪咱也回家过个年,家中有老爸等咱的心,家中有老妈盼咱的眼,家中有为咱烫热的酒,家中有为咱烧好的饭……”一首《回家过年》唱进了无数游子的内心。回家过年,是永恒不变的主题。过年是内心深处难以释怀的厚重情结,就像古街老巷里飘香的陈年老酒,尤其对于身在异乡的游子。许多在外的游子们听从心的呼唤,回乡过新春佳节,在家乡体会到了浓浓的乡情和年味。在“箫鼓追随春社近”的北京,“鸿灯糕兆”、京八件、坛子肉等各款“年味”礼盒纷纷亮相,其中的许多样式在北京市场已经消失了50余年。今年上市的“京八件”礼盒充分尊重老北京的民俗,八种口味、八种造型,红花绿底、纸绳捆扎,同时 还增加了环保型的内托,方便消费者。
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哪些道理?(12分)
36.材料一:瑞典文学院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评奖委员会给莫言的评价:一个文风魔幻现实主义、满是乡土气息、融汇历史和现实的作家。莫言的魔幻不仅来自西方现代主义,也来自中国古典文学。
(1)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莫言的成功对我们促进文化创新的启示。(6分)
材料二:莫言曾经发过一条微博:我最喜欢吃土豆,我最喜欢的书是《聊斋志异》。莫言坦言,他将《席方平》的故事克隆进了他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中,不少人认为他运用了“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其实他是从《聊斋志异》借鉴来的。另外,《红高粱》中“我奶奶”这一泼辣形象,也是借鉴了《聊斋志异》所写的一些类似妇女形象。
(2)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6分)
三、探究题:本题18分。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
37.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某校高二(1)班同学以“追逐中国梦”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
中国梦 民族梦
2013年3月17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是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弘扬和培育这一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8分)
中国梦 世界梦
“中国梦”为探索人类文明多样化发展道路开辟了更加光明的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一条康庄大道,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事实证明,在我们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已经以与国际社会互利共赢和平发展的崭新实践,为人类社会向更高级的文明形式演进提供了新范式。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6分)
中国梦 我的梦
“中国梦”是由亿万国人的梦想汇聚而成。只有每个人都充满激情和梦想,“中国梦”才够美丽,才够坚实。有的人希望在城市立足,有人渴望回归田园;有人梦想华丽的舞台,有人渴望平凡的稳定……而更好的教育、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美丽的生态、更充分的政治参与、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祖国……这些平凡的梦想汇聚起来,便是个人的命运、社会的脉动、国家的方向。
(3)请写出你的人生梦想。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人们梦想差异的原因。(4分)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调研测试
政治试题参考答案[21世纪教育网
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作的源泉存在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 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因此,要依靠群众,支持群众文化创造,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3分)
35、①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3分)②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3分)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年文化所形成的消费热点会带动经济发展。(3分)
④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必须在对传统文化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3分)
36、(1)①要立足社会实践,创作出反映现实生活的新作品。(2分)
②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不断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融汇历史与现实。(2分)③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吸收和借鉴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取长补短,发展自己。(2分)21世纪教育网
(2)①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莫言正确对待聊斋,吸取传统文学经典的精华。(3分)②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莫言在继承中国传统文艺的精华基础上,推动小说的发展和创新。(3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调研测试
数学试题(文科)
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4页,均为非选择题(第1题~第20题,共20题).本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相应位置.3.作答试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4.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若集合,则实数 ▲ .
2.已知“凡是9的倍数的自然数都是3的倍数”和“自然数是9的倍数”,根据三段论推理规则,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
3.函数的定义域为 ▲ .
4.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则或”时,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的正确叙述是“ ▲ ”.
5.已知复数为纯虚数,则实数的值为 ▲ .
6.已知函数,则= ▲ .
7.已知集合,若,则实数的值为 ▲ .
8.已知方程的解所在区间为,则= ▲ .
9.对于大于1的自然数m的n次幂可用奇数进行如图所示的“分裂”,仿此,记的“分裂”中最小的数为a,而的“分裂”中最大的数是b,则a+b= ▲ .
10.在矩形中,,,现截去一个角,使分别落在边上,且的周长为8,设,,则用表示的表达式为 ▲ .
11.给出下列命题:①在区间上,函数,,,中有三个是增函数;②若,则 SKIPIF 1 < 0 ;③若函数是奇函数,则的图象关于点对称;④函数有2个零点.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为 ▲ .
12.当时,不等式恒成立,则的取值范围是 ▲ .
13.设,若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则的取值范围是
▲ .
14.设不等式对任意正整数都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9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满分14分)
设全集是实数集,,
(1)当时,求;
(2)若,求负数的取值范围.
16.(本题满分14分)
已知复数,其中,,为虚数单位,且是方程的一个根.
(1)求与的值;
(2)若(为实数),求满足的点表示的图形的面积.
17.(本题满分14分)
已知定义域为的函数是奇函数.
(1)求的值;
(2)利用定义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3)若对任意,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8.(本题满分16分)
经市场调查:生产某产品需投入年固定成本为3万元,每生产万件,需另投入流动成本为万元,在年产量不足8万件时,(万元),在年产量不小于8万件时,(万元). 通过市场分析,每件产品售价为5元时,生产的商品能当年全部售完.
(1)写出年利润(万元)关于年产量(万件)的函数解析式;
(注:年利润=年销售收入固定成本流动成本)
(2)年产量为多少万件时,在这一商品的生产中所获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19.(本题满分16分)
已知,函数.
(1)若,写出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不必证明);
(2)若,当时,求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
20.(本小题满分16分)
已知函数,其中,记函数的定义域为D.
(1)求函数的定义域D;
(2)若函数的最小值为,求的值;
(3)若对于D内的任意实数,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调研测试
数学试题(文科)
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4页,均为非选择题(第1题~第20题,共20题).本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相应位置.3.作答试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4.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若集合,则实数 ▲ .
答案:3
2.已知“凡是9的倍数的自然数都是3的倍数”和“自然数是9的倍数”,根据三段论推理规则,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
答案:n是3的倍数.
3.函数的定义域为 ▲ .
答案:
4.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则或”时,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的正确叙述是“ ▲ ”.
答案:假设x-1且x1.
5.已知复数为纯虚数,则实数的值为 ▲ .
答案: 5.
6.已知函数,则= ▲ .
答案: -.
7.已知集合,若,则实数的值为 ▲ .
答案:
8.已知方程的解所在区间为,则= ▲ .
答案: 3.
9.对于大于1的自然数m的n次幂可用奇数进行如图所示的“分裂”,仿此,记的“分裂”中最小的数为a,而的“分裂”中最大的数是b,则a+b= ▲ .
答案:42
10.在矩形中,,,现截去一个角,使分别落在边上,且的周长为8,设,,则用表示的表达式为 ▲ .
答案:y=(011.给出下列命题:①在区间上,函数,,,中有三个是增函数;②若,则 SKIPIF 1 < 0 ;③若函数是奇函数,则的图象关于点对称;④函数有2个零点.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为 ▲ .21世纪教育网
答案:③④
12.当时,不等式恒成立,则的取值范围是 ▲ .
答案:m-5.
13.设,若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则的取值范围是
▲ .
答案: a>2.
14.设不等式对任意正整数都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
答案:1-p1+21世纪教育网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9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 (本小题满分14分)
设全集是实数集,,
(1) 当时,求;
(2) 若,求负数的取值范围.
解:(1) ………………………………………………4分
当时, …………………………………………………4分
………………………………………………… 8分
(2) ………………………………………10分
∵,
∴, …………………… 12分
当时,有,要使,只需成立,
解得………………14分
16.(本题满分14分)
已知复数,其中,,为虚数单位,且是方程的一个根.
(1)求与的值;
(2)若(为实数),求满足的点表示的图形的面积.
解:(1)由方程x+2x+2=0得x=-1±i ………………………………………2分
21世纪教育网
z=-1+I ……………………………………………………………………4分
又z=(a-4)+2(+1)i
…………………………………………………………………… 6分
a(0,+),
=,a= …………………………………………………………………… 8分
(2) …………………………………………………… 10分
,表示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 12分
面积为 ………………………… 14分
17.(本题满分14分)
已知定义域为的函数是奇函数.
(1)求的值;
(2) 利用定义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3)若对任意,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解: (1)(需验证)………………4分
(其它解法酌情给分)
(2)由(Ⅰ)知
………………9分
(求导数方法酌情给分)
(3)
为增函数…………10分
……12分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14分
18.(本题满分16分)
经市场调查:生产某产品需投入年固定成本为3万元,每生产万件,需另投入流动成本为万元,在年产量不足8万件时,(万元),在年产量不小于8万件时,(万元). 通过市场分析,每件产品售价为5元时,生产的商品能当年全部售完.
(1)写出年利润(万元)关于年产量(万件)的函数解析式;
(注:年利润=年销售收入固定成本流动成本)
(2)年产量为多少万件时,在这一商品的生产中所获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解:(1)………………………………6分
⑵当时
………………………………………………………………………10分

当且仅当……………………………………14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6分
19.(本题满分16分)
已知,函数.
(1)若,写出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不必证明);
(2)若,当时,求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
解:(1)当m=0,n=1时,…………4分
(2)当
……………………8分
①当…………………11分
②当…………………14分
综上所述:…………………16分
20.(本小题满分16分)
已知函数,其中,记函数的定义域为D.
(1)求函数的定义域D;
(2)若函数的最小值为,求的值;
(3)若对于D内的任意实数,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解:(1)要使函数有意义:则有,解得
∴ 函数的定义域D为 …………………………………2分
(2)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即, ……5分
由,得,. ………………………7分
(注:不化简为扣1分)
(3)由题知-x2+2mx-m2+2m<1在x∈上恒成立,
-2mx+m2-2m+1>0在x∈上恒成立, ……………………8分
令g(x)=x2-2mx+m2-2m+1,x∈,
配方得g(x)=(x-m)2-2m+1,其对称轴为x=m,
1 当m≤-3时, g(x)在为增函数,
∴g(-3)= (-3-m)2-2m+1= m2+4m +10≥0,
而m2+4m +10≥0对任意实数m恒成立,∴m≤-3. ………………10分
②当-3<m<1时,函数g(x)在(-3,-1)为减函数,在(-1, 1)为增函数,
∴g(m)=-2m+1>0,解得m< ∴-3<m< …………12分
③当m≥1时,函数g(x)在为减函数,∴g(1)= (1-m)2-2m+1= m2-4m +2≥0,
解得m≥或m≤, ∴-3<m< …………14分
综上可得,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16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江苏省沭阳县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必然伴随发生能量变化
B.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
C.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
D.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
2.下列过程一定不能自发进行的是
A.2N2O5(g)=4NO2(g)+O2(g);ΔH>0
B.2CO(g)=2C(s)+O2(g);ΔH>0
C.(NH4)2CO3(s)=NH4HCO3(s)+NH3(g);ΔH>021世纪教育网
D.2H2(g)+O2(g)=2H2O(l);ΔH<0
3.某有机化合物结构式为: ,它可以发生的反应类型有
①取代 ②加成 ③消去 ④水解 ⑤酯化 ⑥中和 ⑦缩聚 ⑧加聚
A.①③⑤⑥ B.②④⑥⑧ C.①②③⑤⑥ D.除④⑧外
4.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工业制取金属钾:Na(l)+ KCl(l)NaCl(l)+ K(g),选取适宜的温度,使K成蒸汽从
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B.冰镇啤酒瓶,把啤酒倒入玻璃杯,杯中立即泛起大量泡沫
C.在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D.对于2HI(g)H2(g)+I2(g);ΔH>0,缩小容器的体积可使颜色变深
5.可逆反应N2(g)+3H2(g)2NH3(g),500 ℃时在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开始时加入1 mol N2和6 mol H2,则达到平衡时,NH3的浓度不可能达到
A.0.1 mol·L-1 B.0.2 mol·L-1 C.0.05 mol·L-1 D.0.15 mol·L-1
6.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H<0。达到平衡,当单独改变下列条件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加催化剂,v(正)、v(逆)都发生变化,而且变化的倍数相等
B.加压,v(正)、v(逆)都增大,且v(正)增大的倍数大于v(逆)增大的倍数
C.降温,v(正)、v(逆)都减小,且v(正)减小的倍数小于v(逆)减小的倍数
D.恒容下加入氩气,v(正)、v(逆)都增大,且v(正)增大的倍数大于v(逆)增大的倍数
7.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B2(g)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
A.单位时间生成NA的A2同时生成NA的AB
B.容器内的总压不随时间变化
C.单位时间生成2NA的AB同时生成NA的B2
D.单位时间生成NA的A2同时生成NA的B2
8.关于如右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铜是阳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9.下列有关钢铁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钢管与电源正极连接,钢管可被保护
B.铁遇冷的浓硝酸表面钝化,可保护内部不被腐蚀
C.钢管与铜管露天堆放在一起,钢管不易被腐蚀
D.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负极反应是Fe—3e— =Fe3+
10.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ΔH的绝对值均正确)
A.S(s)+O2(g)= SO2(g);ΔH= -269.8kJ/mol
B.NaOH (aq)+HCl(aq)=NaCl(aq)+H2O(l);ΔH=+57.3kJ/mol
C.表示乙醇的燃烧热:C2H5OH(l)+3O2(g)=2CO2(g)+ 3H2O(g);ΔH=-1367.0 kJ/mol
D.2NO2 = O2+2NO;ΔH= +116.2kJ/mol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1.已知反应:①101 kPa时,2C(s)+O2(g)===2CO(g) ΔH=-221 kJ·mol-1 ②稀溶液中, 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1
B.①的反应热为 221 kJ
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1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热量
12.钮扣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有一种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是Ag2O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电极反应为: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根据上述反应式,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使用过程中,电池负极区溶液的pH减小
B.使用过程中,电子由Ag2O极经外电路流向Zn极
C.Zn电极发生还原反应,Ag2O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D.Zn是负极,Ag2O是正极
13.在不同条件下分别测得2SO2+O22SO3的化学反应速率,其中表示该反应进行最快的是
A.v(SO2)=4 mol/(L·min)       B.v(O2)=3 mol/(L·min)
C.v(SO2)=0.1 mol/(L·s)        D.v(O2)=0.1 mol/(L·s)
14.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
CO(g)+ H2O(g)CO2(g) + H2(g) ΔH>0,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A.增加压强  B.升高温度   C.增大CO 的浓度   D.更换催化剂
15.在298 K、100 kPa时,已知:
2H2O(g)===O2(g)+2H2(g);ΔH1
Cl2(g)+H2(g)===2HCl(g);ΔH2
2Cl2(g)+2H2O(g)===4HCl(g)+O2 (g);ΔH3
则ΔH3与ΔH1和Δ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ΔH3=ΔH1+2ΔH2 B.ΔH3=ΔH1+ΔH2
C.ΔH3=ΔH1-2ΔH2 D.ΔH3=ΔH1-ΔH2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16.(14分)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 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kJ)。
物质 Cl2 Br2 I2 HCl HBr HI H221世纪教育网
能量(kJ) 243 193 151 432[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66 298 436
根据上述数据回答(1)~(6)题。
(1)下列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
A.H2 B.Cl2 C.Br2 D.I2
(2)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
A.HCl      B.HBr    C.HI
(3)X2+H2===2HX(X代表Cl、Br、I)的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4)相同条件下,X2(X代表Cl、Br、I)分别与氢气反应,若消耗等物质的量的氢气时,放出或吸收热量最多的是 。
(5)若无上表中的数据,你能正确回答出问题(4)吗?________;你的根据是_________。
(6)写出H2和Cl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7.(12分)下列四种装置中,均盛200mL的溶液。
①0.005 mol/LCuSO4溶液,②0.01 mol/LH2SO4,③ZnCl2溶液,④KCl溶液.
(1)上述四种装置中,为电解池的是 (用编号回答),装置①中两电极的电极反应式分别是:阴极: ,阳极: ;
(2)若将装置④中的外加电源拆去,用导线将两个电极连接,则Fe极上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C极上发生的反应是   。
(3)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导线上均通过0.002mol电子,则上述装置②中生成气体的体积是________ mL (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18.(12分)Li SOCl2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该电池的电极材料分别为锂和碳,电解质是LiAlCl4 SOCl2。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4Li+2SOCl2===4LiCl+S+S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池的负极材料为 ,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2)电池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3)SOCl2易挥发,实验室中常用NaOH溶液吸收SOCl2,有Na2SO3和NaCl生成。如果把少量水滴到SOCl2中,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组装该电池必须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4分)在一密封体系中发生下列反应:N2+3H22NH3 ΔH<0,下图是某一时间段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进程的曲线关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1、t3、t4时刻体系中分别是什么条件发生了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时间段时,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t0~t1 B.t2~t3 C.t3~t4 D.t5~t6
20.(12分)在400 ℃、101 kPa,将SO2和14 mol O2装入一个有催化剂的5 L密闭容器中,发生了2SO2(g)+O2(g) 2SO3(g)的反应,10 min时达到平衡时,测得容器内有2 mol SO2和12 mol O2。则:
(1)SO2的起始浓度为____________。
(2)平衡时体系中有__________mol SO3。
(3)从开始反应至达到平衡状态用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4)平衡体系中含SO3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
(5)以上反应体系达到平衡后,如要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以采取措施为: , 。(任写两条)
21.(16分)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不同条件下可逆反应A(g)+B(g)xC(g)的生成物C在反应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w(C)和反应时间(t)的关系。
(1)若甲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的情况,则________曲线表示无催化剂时的情况,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乙图表示反应达到平衡后分别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和恒温恒容条件下充入氦气后的情况,则________曲线表示恒温恒容的情况,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丙图可以判断该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______热反应,化学计量数x的值是

(4)丁图表示在某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上述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某物理量随着温度(T)的变化情况,根据你的理解,丁图的纵坐标可以是     ,    。(写两条)21世纪教育网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调研测试
化学参考答案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D D B D C D B A
11 12 13 14 15
AC AD D B A[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非选择题(每空2分)
18.(12分)(1)Li Li-e-===Li+
(2)2SOCl2+4e-===4Cl-+S+SO2↑
(3)出现白雾、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SOCl2+H2O===SO2↑+2HCl↑
(4)因为构成电池的主要成分Li能和氧气、水反应,且SOCl2也与水反应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江苏省沭阳县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世界地球日官方网站正式公布的由Jan Martin Will 设计的2009年地球日的海报:海冰消失后,一只无助的小北极熊抱着一个风力发电机的柱子。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该图片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污染
B.全球变暖
C.酸雨蔓延
D.臭氧层破坏
2.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环境问题的过程中,我国与发达
国家承担的责任
A.共同
B.不同
C.有区别
D.共同但有区别
图2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鄱阳湖湿地是我国最重要的湿地之一,有关湿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湿地是重要的遗传基因库,对维持野生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B.大力开垦湿地,有利于扩大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
C.降解污染物,可使有毒物质降解和转化,使当地和下游区域受益
D.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
4.图3反映围湖造田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流量曲线分别是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丁 D.乙和丙
读“新疆塔里木河下游绿洲环境恶化示意图”(图4),完成5—6题。
5.图中甲表示
A.土地盐碱化严重
B.冰川融水减少
C.河流水量减少
D.沙丘移向绿洲
6.综合治理和保护塔里木盆地绿洲的合理措施是
A.禁止经济活动
B.节约并合理用水
C.加强矿产开发
D.大力发展畜牧业
图5是“不同国家单位GDP能源消耗变化图”,读图完成7~8题。
7.美国与日本相比
A.美国单位GDP能耗一直高于日本
B.两国从高能耗到低能耗同步过渡
C.美国能源利用率高于日本
D.美国早期能耗增长比日本缓慢
8.目前,发展中国家单位GDP能耗超过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A.持续开发能源资源,能源丰富
B.人口持续增长,能源紧张
C.工业发展迅速,大量进口能源
D.生产粗放,能源利用效率低
图6为 “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模式图”,读图完成9—10
题。
9.人地关系中“环境反过来作用于人类社会”体现在图中的
A.①箭头中 B.②箭头中
C.③箭头中 D.④箭头中
10.实现可持续发展,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人
口规模,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这符合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公开性原则
对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面积最大的雨林,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但近些年却遭到严重破坏。读图7完成11~12题。
21世纪教育网 11.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它
A.能够吸纳和调节大量降水
B.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C.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D.能涵养水源,净化水质
12.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为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B.大量水汽被带离了雨林地区,减少了当地的降水
C.水循环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跟热带雨林没有关系
D.热带雨林能储存大量的水分,会减少当地的水循环
排污交易权的主要思想就是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即排污权(这种权利通常以排污许可证的形式表现),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被买入和卖出,以此来进行污染物的排放控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14题。
13.“排污交易”对________类企业最有利
A.造纸    B.钢铁 C.有色冶金 D.微电子
14.“排污交易”是环境管理中的________手段
A.法律 B.教育 C.经济 D.行政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统计资料,完成15—16题。
年份 森林覆盖率 耕地面积(km2) 年降水量(mm) 气温年较差(℃) 河流含沙量 粮食平均单产(万kg/公顷) 粮食总产(亿kg)
1975 19% 333 420 38 10% 1.23 1.025
2005 12% 478 350 42 35% 0.9 0.975
15.上述材料反映,导致该地区30年来粮食产量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
A.退耕还牧面积增大
B.气候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C.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D.人口增长过快
16.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最主要的问题是
A.风沙危害严重
B.水土流失加剧
C.气候大陆性特征增强
D.光照条件差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图8)”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图9)”,完成17—18题。
17.从两图中推断,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大气污染 B.水土流失
C.土地荒漠化 D.水污染
18.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①封山育林禁止采伐  ②开发小水电 
③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④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二)双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图10是“我国某地生态农业系统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图中各字母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
A.a一粮食 B.b一养禽 C.c一秸秆 D.d一发电
20.关于该地农业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利于实现秸秆还田,增加土壤肥力
B.加剧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
C.有利于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D.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读“我国人均耕地变化图”(图11),完成21~22题。
21.关于我国耕地不足的原因,正确的是
A.山地多,平原少
B.非农业建设用地增加迅速
C.高产、稳产田的面积远低于低产田面积
D.东部各省区由于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2.为了保证我国的粮食自给,应该采取的措施有
A.开垦草原  B.围湖造田  C.提高单产 D.改善耕地质量
图12为“我国主要环境问题示意图”, 图例表示比较严重或发展比较快的三种环境问题。完成23—24题。
23.图例①、②代表的环境问题是
A.①代表水土流失 B.①代表荒漠化
C.②代表水土流失    D.②代表森林减少
24.③代表酸雨,缓解该环境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
A.随着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我国能源消费将用水能和天然气取代煤炭
B.减少人均能源消费量
C.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产业,发展低污染或无污染的产业
D.提高利用清洁能源的技术水平
  我国2013年的经济增速预计7.5%左右,在全球低迷状况下,这依然是高速度。先前这一指标曾连续7年设为8%左右,但留下两大遗憾:一是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二是污染的超常规排放。我国正不可避免地遭遇人口、资源与能源制约以及环境的压力。我国每创造1美元,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法、德的7.7倍,日本的11.5倍。可见,我国节约能源潜力很大,发展循环经济势在必行。完成25—26题。
25.下列有关循环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有
A.循环经济就是清洁生产,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B.循环经济的基础是物质循环利用
C.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保护日益稀少的环境资源
D.循环经济的物质流动方式呈线形变化
26.我国实施循环经济的原因主要包括
A.庞大的人口压力 B.人均资源占有量多
C.保护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 D.资源丰富
二、综合题:本大题计4小题,共计60分。
27.图13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人类通过生产劳动改造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受到自然环境的  ▲  。
(2)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  ▲  和  ▲  。
(3)人类社会通过  ▲  活动和  ▲  活动向环境中排放  ▲  。
(4)人类同周围的环境是  ▲  的。
28.图14为“某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
(1)A支流的主要污水来源是  ▲  、  ▲  ,这些污水排入河流所产生的危害有  ▲  、  ▲  。(8分)
(2)B流域农业土地利用整体布局所产生的生态效益有  ▲  、  ▲  、  ▲  、  ▲  。(8分)
29.灰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固体物质悬浮在空气中,造成空气浑浊的天气现象。图15示意我国南方某工业城市近年来月均灰霾天数与月均气温的年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
(1)冬、夏季节灰霾天数的差异是  ▲  ,从气温角度分析其成因是  ▲  。(10分)
(2)简述治理城市灰霾可采取的交通措施。  ▲  (6分)
30.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有关问题。(14分)
材料一 参考消息网2013年4月7日报道 英媒称,各家各户为了回收利用而辛苦分类的上千万吨家庭垃圾正被倾倒到国外。英国已承认,来自可回收废物箱的垃圾正被运往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其中大部分最终进了填埋场。
材料二 广东省某县的农村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农民感冒发烧,打针吃药很长时间不能好,体质也不如从前,当兵体检很多都不合格。记者前去调查,原因是废旧电脑大量从国外进入我国,当地农民自己拆卸,从中提取大量的重金属,如Hg、Au、Cu等物质,废弃的电路板堆放河边,雨水冲刷后直接流入村边的河流,使得河水中鱼类大量死亡,人们饮用的井水中出现悬浮的油状物。
(1)处理垃圾采用填埋的方法,优点是  ▲ ;缺点是占  ▲  较大,还会污染  ▲  、  ▲  。
(2)废弃的电路板堆放河边,大量的重金属遭雨水冲刷后直接流入村边河流,影响是  ▲  。
(3)废弃物堆放河边,村民饮用的是地下水,仍会产生危害的原因是  ▲  。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调研测试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二、综合题:本大题计4小题,共计60分。
29.(16分)
(1)冬季多(2分),夏季少(2分)
相对于冬季,夏季近地面气温更高(2分),对流更旺盛(2分),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稀释扩散(2分)。
或:相对于夏季,冬季近地面气温较低(2分),大气较稳定(2分),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稀释扩散(2分)。
(2)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2分);改善交通工具的能源消费构成,减少汽车尾气排放(2分);合理进行城市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整治交通拥堵(2分)。
图1
图4
滥牧
垦荒
植被破坏
耕地扩大
水源减少
用水量加大

地下水位下降
胡杨林枯死
土地荒漠化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江苏省沭阳县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物理试题
一、单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把正确选项前的序号填到答题卡上。
1.下列关于传感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话筒是一种常用的传感器,其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
B.在天黑楼道里出现声音时,楼道里的灯才亮,说明它的控制电路中只有声音传感器
C.光敏电阻能够把光照强弱变化转换为电阻大小变化
D.电子秤中所使用的测力装置是温度传感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量耗散说明能量在不断减少
B.能量耗散从能量转化角度反映出自然界的宏观过程具有方向性
C.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
D.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在火力发电机中,燃气的内能全部转化为电能
3.下列可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一组数据是
A.水的密度和水的摩尔质量
B.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体积
C.水分子的体积和水分子的质量
D.水分子的质量和水的摩尔质量
4.关于热力学温标与摄氏温标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热力学温标与摄氏标的每一分度的大小是相同的
B.热力学温标的0度值对应于-273.15℃
C.热力学温标的0度是不可能达到的
D.气体温度趋近于绝对零度时,其体积趋近于零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内部分子间吸引力作用的结果
B.晶体熔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大
C.天然水晶是晶体,熔化后再凝固的水晶(即石英玻璃)也是晶体
D.当液晶中电场强度不同时,液晶对不同颜色光的吸收强度不同,就显示不同颜色
6.一定质量的气体(分子势能忽略不计)在某一状态变化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8J,气体内能减少12J,则在该过程中
A.气体吸热4J B.气体放热20 J
C.气体放热 4 J D.气体吸热20 J
7.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为布朗运动与温度有关,所以布朗运动又叫热运动
B.布朗运动是组成固体微粒的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C.布朗运动是固体颗粒周围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D.春风刮起的砂粒在空中的运动是布朗运动
8.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沿直线AB变化到B,在此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的变化情况是
A.不断增大 B.不断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9.汽油机做功冲程开始时,汽缸中的汽油—空气混合气要靠火花塞点燃,但是汽车蓄电池的电压只有12V,不能在火花塞中产生火花,为此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点火装置,这个装置的核心是一个变压器,它的初级线圈通过断续开关连到蓄电池上,次级线圈接到火花塞的两端,开关由机械进行自动控制,做功冲程开始时,开关由闭合变为断开,这样就能在火花塞中产生了火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设计方案不可行,因为蓄电池提供的是直流电,变压器不能改变直流电压
B.该设计方案可行,因为变压器能将直流电改变为交流电
C.该设计方案可行,因为通过变压器初级线圈的是变化的电流,可以通过变压器在副线圈上产生高电压
D.该变压器可以是升压变压器,也可以是降压变压器
10.如图所示的绝热容器,隔板右侧为真空,现把隔板抽掉,让左侧理想气体自由膨胀到右侧至平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B.气体对外做功,内能不变,温度不变
C.气体不做功,内能不变,温度不变,压强减小
D.气体不做功,内能减少,压强减小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1.将不同材料做成的两根管子A和B插入同一种液体中,A管内的液面比管外液面高,B管内的液面比管外液面低,那么
A.该液体对A管壁是浸润的,对B管壁是不浸润的
B.该液体对B管壁是浸润的,对A管壁是不浸润的
C.A管内发生的是毛细现象,B管内发生的不是毛细现象
D.A管和B管发生的都是毛细现象
12.有一个交变电流,其电压V,则
A.用此交变电流作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打点周期为0.02s
B.可使“220V 100W”的灯泡正常发光,也可使耐压值为220V的电容器正常用工作
C.用交流电压表测该电压,读数为311V
D.使用这个交变电流的用电器,每通过1C电量时,电流做功220J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3.在电子线路中,从某一装置输出的交变电流常常是既有高频成分,又有低频成分。如图所示,a、b两端得到的交变电流既含高频,又含低频,L是一个25mH高频扼流圈,C是一个100pF的电容,R是负载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的作用是“通低频,阻高频”
B.C的作用是“通低频,阻高频”
C.L的作用是“通高频,阻低频”
D.通过R的电流中,低频电流所占的百分比远远大于高频交流
14.山区小型水力发电站的发电机有稳定的输出电压,它发出的电先通过电站附近的升压变压器升压,然后通过输电线路把电能输送到远处村寨附近的降压变压器,经降低电压后再输送至各用户。设变压器都是理想的,那么在用电高峰期,随用电器总功率的增加,将导致
A.升压变压器初级线圈中的电流变小
B.升压变压器次级线圈两端的电压不变
C.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损失变大
D.降压变压器次级线圈两端的电压变小
15.如图所示,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输入电压u=220sin 100t(V),电表均为理想电表,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部分的阻值为10。已知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1:2,则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B.电压表的读数为40V
C.电流表的读数为4A
D.若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a端移动,电流表的读数变小
16.如图所示,R1、R2为定值电阻,L为小灯泡,R3为光敏电阻,当照射光强度增大时 
A.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B.R2中电流强度增大
C.小灯泡的功率增大  D.电源的路端电压降低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6分)
三、填空题(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本大题共2小题,第17题6分,第18题8分,共14分)
17.(6分)某实验小组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用油酸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00ml溶液中含有纯油酸1ml,1ml上述溶液有50滴,实验中用滴管吸取该油酸洒精溶液向浮有痱子粉的水面中央滴入一滴油酸洒精溶液。
(1)实验描出油酸薄膜轮廓线如图,已知每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2cm,则该油酸薄膜的面积为 m2
(2)经计算,求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m。(计算结果都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8.(8分)为了节能和环保,一些公共场所使用光控开关控制照明系统,光控开关可采用光敏电阻来控制,光敏电阻是阻值随着光的照度而发生变化的元件(照度可以反映光的强弱,光越强照度越大,照度单位为Lx)。某光敏电阻Rp在不同照度下的阻值如下表:
照度(lx) 0.2 0.4 0.6 0.8 1.0 1.2
电阻(kΩ) 75 40 28 23 20 18
(1) 根据表中数据,在给定的坐标系中描绘出阻值随照
度变化的曲线;
(2) 根据图线求光敏电阻值为30kΩ时照射光的照度
为 lx。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四、计算或论述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9.(12分)汽车行驶时轮胎的胎压过高易造成爆胎事故,太低又会造成油耗上升。已知某型号轮胎能在-40℃~90℃的环境中正常工作,为使轮胎在此温度范围内工作时的最高胎压不超过标准大气压的3.5倍,最低胎压不低于标准大气压的1.6倍,那么在t=20℃时给轮胎充气,充气后的胎压在什么范围内比较合适?(设轮胎的容积不变)
20.(12分)有一条河流,河水流量为4m3/s,落差为5m,现利用它来发电,发电效率为50%,发电机输出电压为350V,输电线总电阻为4Ω,允许输电线上损耗功率为发电机输出功率的5%,而用户所需电压为220V,求所用的升、降压变压器上原、副线圈的匝数比。(g=9.8m/s2)
21.(14分)一块N型半导体薄片(称霍尔元件),其横载面为矩形,体积为b×c×d,如图所示。已知其单位体积内的电子数为n、电阻率为ρ、电子电荷量e,将此元件放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沿z轴方向,并通有沿x轴方向的电流I。
(1)此元件的CC/两个侧面中,哪个面电势高?
(2)试证明在磁感应强度一定时,此元件的CC/ 两个侧面的电势差与其中的电流成正比;
(3)磁强计是利用霍尔效应来测量磁感应强度B 的仪器。其测量方法为:将导体放在匀强磁场之中,用毫安表测量通以电流I,用毫伏表测量C、C/间的电压U , 就可测得B。若已知其霍尔系数,并测得
U =0.6mV,I=3mA。试求该元件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22.(14分)如图所示是一个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线框abcd处于匀强磁场中,已知ab=bc=10cm,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1T,线圈的匝数N=100,线圈的总电阻r=5Ω,外电路负载电阻R=5Ω,线圈以n=10r/s,电表是理想电表,求:
(1)电压表的示数?
(2)从图示位置开始经1/60s的这段时间通过R的电量?[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线圈匀速转动一周外力做多少功?
21世纪教育网
高二物理期中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3-3)
1、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D D C C D C C
2、多选题(每题4分,共24分)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D AD AD BCD ABD ACD
3、填空题(17题6分,18题8分,共14分)
17. 2.8×10-2 7.1×10-10
18. 如图 0.52
20、画出输电线路如图所示
设河水重力做功的功率为P0,Q为水流量, 2分
代入数值得P0=1.0×103×4×9.8×5 W=1.96×105 W
发电机最大输出功率就是升压变压器的输入功率P1,
依题意有P1=ηP0=50%×1.96×105 W=9.8×104W 2分
输电线上允许消耗的电功率为P损=5%P1=5%×9.8×104W=4.9×103W,
由,可得 2分
升压变压器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V, 2分
所以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2分
降压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电压为U3=U2-I2R线=(2 800-35×4) V=2 660 V,
所以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2分
(3)由上可知 2分
代入数据可得:B=0.02T 2分
22、⑴ω=2πn=20πrad/s 1分
Em=NBSω=100×0.1×0.1×20π=20πv 2分
V
V=22.2V 2分
A
B
b
a
L
C
R
A
V
P
a
R

u
V
E
r
R1
R2
L
R3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ω
B
a
c
d
b
V
A
R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江苏省沭阳县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扁舟/翩翩 蹊跷/蹊径 强弩之末/强人所难 改弦更张/玄妙莫测
B.篡改/编纂 解嘲/押解 安步当车/当之无愧 买椟还珠/穷兵黩武
C.针灸/熏炙 缱绻/倦怠 一应俱全/应接不暇 纵横捭阖/稗官野史
D.赝品/荣膺 芳甸/玉钿 功亏一篑/振聋发聩 曲意逢迎/曲高和寡
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为了维持房价稳定,部分一线城市对高价房暂停发放预售许可证,使高价房无法入市销售,低价房源则大量入市,从而拉低了新房的平均成交价格。
B.稳定物价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在保增长、控通胀、稳民生之间寻找一条平衡途径是必不可少的,这需要政府的智慧、耐心和持久的努力。
C.海洋国家依赖对外贸易,国家安全范围不仅取决于主权所不及的海洋和贸易区域的秩序,还取决于本土治理,这是海洋国家把海权作为战略重点的根本原因。
D.多所高校联合起来实施“三位一体”招生方案,在如何突出综合素质的考查、突出不同高校学科特色、建立多元评价标准进行了有益探索。
3.仿照下面的示例,结合《唐诗宋词选读》,在横线上补写句子,构成排比。(4分)
诗歌是什么?是一首永恒的歌。
是太白蜀道的一声长叹,   ▲ ,   ▲ 。
诗歌是什么?是一段深深的情。
  ▲ ,慈母手中纺织亲情 ,   ▲ 。
4.提取下面新闻的主要信息,在横线上写出四个关键词。(5分)
据悉,2012年国家科技奖将严格控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推荐指标数和评审指标数,适当调整奖励结构。受理项目总数较往年减幅约为l2%,其中科技进步奖减幅达25.1%,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受理项目数较往年有所增加,三大奖奖励结构进一步优化。据了解,为提高奖励质量,今年的评审更注重科研成果的首创性、独创性,注重论文论著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质量,注重技术指标的先进性以及学术界认可度和行业影响力。
答: ▲ ▲ ▲ ▲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徐 邈 传
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也。太祖平河朔,召为丞相军谋掾,试守奉高令,入为东曹议令史。魏国初建,为尚书郎。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沈醉。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达白之太祖,太祖甚怒。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后领陇西太守,转为南安。
文帝践阼,历谯相,平阳、安平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所在著称,赐爵关内侯。车驾幸许昌,问邈曰:“频复中圣人不 ”邈对曰:“昔子反毙于谷阳,御叔罚于饮酒,臣嗜同二子,不能自惩,时复中之。然宿瘤以丑见传,而臣以醉见识。”帝大笑,顾左右曰:“名不虚立”。迁抚军大将军军师。
明帝以凉州绝远,南接蜀寇,以邈为凉州刺史,使持节领护羌校尉。至,值诸葛亮出祁山,陇右三郡反,邈辄遣参军及金城太守等击南安贼,破之。河右少雨,常苦乏谷,邈修武威、酒泉盐池以收虏谷,又广开水田,募贫民佃之,家家丰足,仓库盈溢。乃支州界军用之余。市金帛骏马,以供中国。以渐收敛民间私仗,藏之府库。然后率以仁义,立学明训,进善黜恶,风化大行,百姓归心焉。西城流通,荒戎入贡,皆邈勋也。讨叛羌柯吾有功,封都亭侯,邑三百户,加建威将军。邈与羌、胡从事,不问小过;若犯大罪,先告部帅,使知,应死者乃斩以徇,是以信服畏威。赏赐皆散与将士,无入家者,妻子衣食不充;天子闻而嘉之,随时供给其家。弹邪绳枉,州界肃清。
正始元年,还为大司农。迁为司隶校尉,百僚敬惮之。公事去官。后为光禄大夫,数岁即拜司空,邈叹曰:“三公论道之官,无其人别缺,岂可以老病忝之哉 ”遂固辞不受。嘉平元年,年七十八。以大夫薨于家,用公礼葬,谥曰穆侯。
(节选自《三国志》,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达白之太祖 白:报告
B.而臣以醉见识 见:被
C.应死者乃斩以徇 徇:示众
D.正始元年,还为大司农 还:又,再
6.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是徐邈“肃清州界”举措的一组是( ▲ )(3分)
①邈辄遣参军及金城太守等击南安贼,破之
②市金帛骏马,以供中国
③以渐收敛民间私仗,藏之府库
④然后率以仁义,立学明训
⑤西域流通,荒戎入贡,皆邈勋也
⑥若犯大罪,先告部帅,使知,应死者乃斩以徇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③⑤⑥ D.③④⑤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校事赵达把徐邈私下饮酒并且喝醉的事报告了太祖,太祖得知后大怒,准备处罚徐邈,最终因为度辽将军鲜于辅的劝谏才得免。
B.魏文帝认为凉州距内地很远,南面与蜀汉相接,于是任命徐邈为凉州刺史,使持节领护羌校尉。徐邈不负所望,最终使凉州界内清静安宁。
C.为了稳定边界,徐邈逐渐收缴了民间的私人兵器,并通过兴办学校、教化民众等措施,使社会风气逐渐好转。
D.朝廷任命徐邈为司空,徐邈认为三公是讨论国家大政的官员,位高权重,而自己又老又病,不宜担任此官职,最终坚决推辞不接受。
8.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沈醉。(3分)

(2)然后率以仁义,立学明训,进善黜恶,风化大行。(4分)

(3)赏赐皆散与将士,无入家者,妻子衣食不充。(3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①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 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 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 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 遥寄海西头。
【注释】①本诗是作者长安求仕不第后漫游吴越时所作。桐庐江即桐江,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境内,诗中的建德也指桐庐江。广陵即扬州,诗中的维扬、海西头均指扬州。
(1)首联中的“急”字因“引人遐思、情意深切”历来被人赞赏,请简要分析。(2分)

(2)颔联写景有何特色?请简要赏析。(4分)

(3)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诗歌表达的情感内涵。(4分)21世纪教育网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故木受绳则直, ▲ ,(荀子《劝学》)
(2)寄蜉蝣于天地, ▲ 。(苏轼《赤壁赋》)
(3) ▲ ,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
(4)风急天高猿啸哀, ▲ 。(杜甫《登高》)
(5)间关莺语花底滑, ▲ 。(白居易《琵琶行》)
(6) ▲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7)海上生明月, ▲ 。(张九龄《望月怀远》)
(8)平芜尽处是春山, ▲ 。(欧阳修《踏莎行》)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共20分)
大 自 然 之 歌
陈世旭
  ①在整个世界,除了水,我最喜欢的就是森林。
  ②森林多么好。森林有花有草,森林有云有雾,森林有风有雨,森林有泉有湖……
  ③森林有诗。
  ④花与树的缠绵,云与雾的交融,风与雨的相伴,泉与湖的交响,无处不是诗的流淌。云聚云散是诗,花谢花开是诗,草飞草长是诗,月圆月缺是诗。森林是诗的宠儿。
  ⑤走向森林,常常是我的梦想,我的渴望。
  ⑥在森林任何一个无人知晓的角落,都会有风吹落潮湿的种子。季节更替,在森林到处荡漾的,是人的自由意志。倾听森林的语言,你将成熟,聪明,坦荡,洞悉真理……生活的困惑与感伤随风而逝。走在森林,你会发现你是快乐的,森林是无声的呼唤,充实了你原本空洞的灵魂。
  ⑦因为惰性和缺乏勇气,我任从自己常年被囚禁在嘈杂的城市。城市也是森林。楼群
像树林,只是没有枝叶没有花朵没有果实,没有令人恋眷的狗尾巴草的清香。孩子们长大了,不会唱“采蘑菇的小姑娘”。楼群的颜色顽固,隐去了季节的界限;窗口在夜晚筛下星星,挤窄了无边际的想象;钢筋水泥傲然挺立,带来了坚硬工具的压抑。这是化工森林。在这里,躺着的心事结成青苔,站立的思想竞争阳光,人们掩起私下里表情丰富的脸庞,让善意和温情在陌生中蛰伏窥望。
  ⑧只有森林才会有真正的歌唱。森林的歌,嘹亮、清逸而深远。森林里最多的是树,每棵树都是歌手。
  ⑨走进森林,走进歌声,走进激动的曲调和流畅的节奏。带着幻变的梦境,灵感和鸟语花香,离开城市的喧嚣,演奏自己的乐章。让漫天的音乐的羽毛,化作无边的新绿与嫩黄。等待心灵的撞击,等待灵魂的再生。
  ⑩每次我都会力图进入森林的深处。穿过茂密的、散发着浓郁的树脂和草莓香味的松树林,心里泛起一种甜丝丝的快感。林中的湖泊像美人的镜子,波光粼粼地闪烁在无边森林的怀抱,映照着蓝天的纤尘不染和青山的雄浑与妩媚。
  ⑾头上树桠上,这儿那儿站着不知名的鸟。它们大大方方、满不在乎地站着。不时地懒洋洋地一跳。有时候落到离你很近的地方,然后又扑扑地飞起,它们拨起的风,直朝你脸上吹过来。柔顺的,毛茸茸的松鼠就在附近无忧无虑地跳来跳去。有时候会突然停下来,蹲在离你最近的树枝上和灌木丛中,睁大眼睛滴溜溜地打量你。所有的生灵都充分享受着作为这片树林的天然主人的特权。
  ⑿森林无疑有一种凝重的隐喻性质,暗示出生活最为深沉的一面。森林是生命的典范,告诉人们生命的原始法则。
  ⒀契诃夫是那般动情:“不可思议的大森林啊,你永远放射着光辉,美丽而又超然,你,我们把你称作母亲,你本身包括了生与死,既赋予生命,又主宰灭亡。”
  ⒁风拂过思绪拨动迷离的眼神。卷起的红松皮被阳光照耀,摘它一片,发现东风沉醉于此的秘密:暗香诱着彩蝶,在树木之间传递着甜蜜。绿肥红瘦都被遗忘,而你将保留森林中的这一缕暗香;等有一天终于不能呼吸的时候,就融入树下的泥土,无声地悠悠地去到森林的漩涡深处,肃穆,庄严,神秘,而心,颤栗。然后在返青的季节,同蚂蚁、蚯蚓和飞虫、同所有卑微的生命一起,用柔软的头颅叩开泥土的门,迎接春天的来临。一声鸟鸣,心便永不寂寞。
  (选自《2010中国散文排行榜》,有删改)
11.阅读⑤⑥两段,概括走向森林是“我的梦想,我的渴望”的原因。(4分)

12.从修辞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④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13.文章主要写自然森林,第⑦段却详细描述了化工森林,有何作用?(4分)21世纪教育网

14.纵观本文,作者在文中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又给你什么启示?(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虚构社会与非虚构文学
卢永和
自《人民文学》杂志从去年开设“非虚构”写作栏目以来,经各路媒体的宣传报道,“非虚构”俨然成为文坛的一个热词,许多其它文学期刊也辟有类似“非虚构”的栏目。有论者据此认为,“非虚构”已成为当前文学期刊的一种“集体转向”,或是文学发展的一种“新的道路和方向”。“非虚构”写作的盛行有诸多原因,在笔者看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即是对当下虚构社会的一种话语反动。
当下社会,虚构已成为一种社会表征。一方面,在网络所创设的虚拟空间中,信息代替物质,符号代替身份,生活不是“身体”的生活,生命不是“物质”的生命。真实与虚幻的界限已变得模糊,这与庄周梦蝶中“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的寓意颇为相似。另一方面,在当下的消费社会中,现实已裂变为一个庞大的符号系统,一切都被符号化,消费者本身也失去了主体性。日常生活现实颠倒过来,成为一个模仿的过程和虚构的过程。在虚构生存的时代,真实与真相已变得稀缺。
我们生活在以虚构当真实的社会空间中,虚构的“真实”覆盖并引领我们的日常生活,比如:穿上“非诚勿扰”外衣的相亲秀、被人为操纵的体育竞赛、名人的“虚构捐款”……社会上各种虚构或虚假的故事已远远超出文学的虚构与想象能力。同时,虚构故事的泛滥致使虚构本身的魅力日渐褪色,尤其是网上那些无厘头的穿越小说更让虚构变得不再神秘。置身于这样的环境,文学似乎不再需要虚构的念头,因为与媒体炮制的那些“虚构的真实”相比,文学虚构反倒意味着与真实生活的某种疏离和逃避。绚烂之至归为平淡,文学不得不返璞归真,追求另一种表达方式。从这个角度而言,历史讲述、旅游散记、个人回忆录等非虚构文类也具有一种“超越”社会的文学功能。在虚雾弥漫之中,读者更钟情那些能够写出实感和真相的读物。可见,当下的文学创作由虚构转向非虚构,有其自身的社会逻辑。在现实远远超出艺术家的虚构能力时,文学只能返璞归真,寻找一种“非虚构”的表达方式,这也许是非虚构重新获得“文学”意义的社会学解释。
需要指出的是,非虚构如果过分张扬,文学是否会滑入死亡的另一端 毕竟,文学仅有真实性是远远不够的,与生活保持某种距离是文学审美的内在要求。从《人民文学》发表的几部引起较大社会反响的非虚构作品来看,这些作品关注民生,切中时弊,展现了文学介入社会现实的宽宏视野。阅读这些“非虚构”作品,我们有更多真实可感的“社会”体验,但也少了一些“文学”的体验。读者不免生疑:非虚构文学作品与历史叙事、新闻调查等有何实质性区别 在我们看来,伟大的作家不应该只是一个社会报告人,而是社会的精神阐释者;优秀的作品并非亦步亦趋地呈现现实,而当以语言为手段,为我们建构具有精神意涵的“另一个世界”。诚然,我们无意责难这些非虚构文学,只是想提醒,写得好看,依旧是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生命底线,也是衡量平庸之作与优秀之作的基本尺度。
(选自2011年7月21日《文学报》)
15.请简要分析全文的论述层次。(6分)

16.文中画线的句子如何理解 有何作用 (6分)

17.作者对“非虚构文学”持有哪些观点 请简要概括。(6分)

七、作文(70分)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这个时代,“复制”似乎无处不在:点击一下鼠标,可以复制一篇文稿;接受一次美容,可以复制一个偶像;建造一条流水线,可以复制一批产品;圈划一块土地,可以复制一座城市;传唱一首歌,可以复制一样情感;阅读一本书,可以复制一种思想……
上述现象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要写诗歌。
(2)不少于800字。
(3)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调研测试
语文试题答案21世纪教育网
m]5.D(还,回来,返回朝廷。)
6.B(②是为了供给中原地区所需;⑤是对徐邈功绩的评价,不是“举措”)
7.B(B项,不是“魏文帝”,应是“魏明帝”)
8.(1)当时法令禁止饮酒,而徐邈却偷着饮酒直至酩酊大醉。(科、私、沈醉各1分)
(2)然后以仁义劝导百姓,建立学校,申明教化和法令,进用善良的人,贬黜邪恶之辈,良好的社会风气逐渐树立起来。(率、善、恶各1分,句意1分)
(3)他所得到的赏赐都分发给部下将士,从不拿到自己家中,他的妻子儿女经常衣食不足。(每句1分)
9.(1)“急”既写出江水不舍昼夜,急速东流的情状,(1分)又使人感觉江水似乎无法控制,在急于寻找自己的归宿,而自己空度岁月,无所归依,心情也急切不安(1分)。
(2)①视觉和听觉相融合:残月孤舟,这是诗人眼中所见;风打树叶声,这是诗人耳中所闻。②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借秋日夜晚桐庐江上萧索、零落的景象,表达诗人失落飘零、迷惘悲苦、孤寂无依心绪。(每点2分)
(3)独客异乡的悲苦、孤寂;对扬州老朋友的深切怀念;仕途失意、前路迷茫的抑郁苦闷。(答两点2分,三点4分)
14.(1)表达作者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3分);(2)森林是生命的典范,
让人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循环回复、生生不息的自然法则(3分)
15.首先引出“非虚构文学”是对当下虚构社会的一种话语反动的观点(1分);然后论述了当下的社会是一个虚构社会(1分);接着论述“非虚构文学”产生的社会原因(2分);最后表达了作者对“非虚构文学”发展的忧虑和建议。(2分)
16.这句话说明了“非虚构文学”具有一定的现实社会价值,但也存在弱化文学意义的弊端(2分),体现了作者对“非虚构文学”的辩证看法(2分)。作用:承接上文“非虚构文学”关注民生,切中时弊;同时引出下文“非虚构文学”创作应坚守文学的生命底线。(2分)
17.①“非虚构文学”是对当下虚构社会的一种话语反动。②“非虚构文学”也具有“超越”社会的文学功能。③“非虚构文学”发展有其自身的社会逻辑。④“非虚构文学”要建构具有精神意涵的“另一个世界”。⑤“非虚构文学”要谨防滑入远离文学体验的“另一端”(或“非虚构文学”要坚守文学的生命底线)。(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五点给6分)
译文:
徐邈,字景山,燕国蓟县人。曹操平定黄河以北地区,征召他为丞相军谋掾,任试守奉高县令,入朝担任东曹议令史。魏国刚建立时,任尚书郎。当时法令禁止饮酒,而徐邈却偷着饮酒直至沉醉不醒。校事赵达向他询问曹中的事务,徐邈回答:“中圣人。”赵达将此事报告了曹操,曹操大怒。度辽将军鲜于辅进言说:“平常人们喝醉酒称酒醒的人为圣人,大醉不醒者称作贤人,徐邈本性谨慎重节操,只是偶然喝醉酒才说出这样的话。”他因此才得以免于刑事处罚。后来任领陇西太守,转调南安太守。
魏文帝受禅登基,他历任谯国国相,平阳、安平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所到之处,都令人称道,赐予爵位为关内侯。皇帝御驾幸临许昌,问徐邈说:“经常作中圣人没有?”徐邈回答:“先前子反在谷阳死去,御督因饮酒而受罚,臣下嗜酒如同他们两人一样,不能自制,时常仍作圣人。然而身上长瘤子的人因为丑陋而留下名字,而臣下却因为醉酒为陛下所认识。”皇帝大笑,看着左右的人说:“名不虚传。”迁升他为抚军大将军军师。
魏明帝认为凉州距内地很远,南面与蜀汉相接,于是任命徐邈为凉州刺史,使持节领护羌校尉。到任后,正巧蜀汉丞相诸葛亮出祁山来攻,陇右的三个郡都反叛了。徐邈立即派参军及金城太守等讨伐南安的贼人,将他们击溃。黄河西部地区少雨,经常被缺少谷物所困扰。徐邈在武威和酒泉修建盐池以收购少数部族的谷物,又广泛开辟水田,招募贫民租佃,从而使这一地区家家丰衣足食,官府的仓库也装得满满的。于是支取供给本州界内的军事费用之外的钱,来购买金帛和骏马,以供应中原地区。他还逐渐收缴了民间的私人兵器,保存在官府之中,然后以仁义劝导百姓,建立学校,申明教化和法令,进用善良的人,贬黜邪恶之辈,良好的社会风气逐渐树立起来,百姓都归心于官府。西域地区同中原发展了关系,蛮荒地区的部族也前来进贡,这些都是徐邈的功劳。因为征讨羌人柯吾有功,被封为都亭侯,食邑三百户,加官为建威将军。徐邈对待羌人和胡人,不过问小的过错;若罪行严重,他便先通知其所部首领,使他们知道,然后再将犯死罪者斩首示众,所以少数部族信任和畏惧他的威严。他所得到的赏赐都分发给部下将士,从不拿到自己家中,他的妻子儿女经常衣食不足;皇帝听说后,予以嘉奖,并按时供给他的家用。他在任内镇压邪恶,洗雪冤屈,使凉州界内清静安宁。
正始元年回朝廷任大司农,升迁为司隶校尉,百官都敬重忌惮他。后因为公事离任。又任光禄大夫,数年之后被拜为司空,徐邈感叹说:“三公是讨论国家大政的官员,没有合适的人选便空着位置,怎么能让我这样又老又病的人充任呢?”于是坚决推辞不到任。嘉平元年,年七十八岁,以大夫的职位死于家中,按三公的礼仪下葬,谥号为穆侯。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调研测试
数学试题(理科)
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4页,均为非选择题(第1题~第20题,共20题).本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相应位置.3.作答试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4.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若集合,则实数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已知“凡是9的倍数的自然数都是3的倍数”和“自然数是9的倍数”,根据三段论推理规则,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
3.某校开设9门课程供学生选修,其中三门由于上课时间相同,至多选一门,学校规定每位同学选修4门,共有  ▲  种不同选修方案。(用数值作答)
4.设在12个同类型的零件中有2个次品,抽取3次进行检验,每次抽取一个,并且取出不再放回,若以表示取出次品的个数,则的期望值=  ▲  .
5.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则或”时,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的正确叙述是“  ▲   ”.
6.的展开式的常数项是  ▲  (用数字作答)
7.对于大于1的自然数的n次幂可用奇数进行如图所示的“分裂”,仿此,记的“分裂”中最小的数为,而的“分裂”中最大的数是,则  ▲  .
8.设,若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则的取值范围是  ▲  .
9.且,则实数m的值为  ▲  .
10.整数的数对列如下:(1,1),(1,2),(2,1),(1,3),(2,2),(3,1),(1,4),(2,3),(3,2),
(4,1),(1,5),(2,4),…则第61个数对是  ▲  .
11.给出下列命题:①在区间上,函数,,,中有三个是增函数;②若,则 SKIPIF 1 < 0 ;③若函数是奇函数,则的图象关于点对称;④函数有2个零点.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为  ▲  .
12.观察下列等式:




……
由以上等式推测到一个一般的结论:
对于,  ▲  .
13.设二次函数的值域为,则的最小值为
  ▲  .
14.设不等式对任意正整数都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9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题满分14分)
已知复数,其中,,为虚数单位,且是方程的一个根.
(1)求与的值;
(2)若(为实数),求满足的点表示的图形的面积.
16.(本题满分14分)
某学生在上学路上要经过4个路口,假设在各路口是否遇到红灯是相互独立的,遇到红灯的概率都是,遇到红灯时停留的时间都是2 分钟. 设这名学生在路上遇到红灯的个数为变量、停留的总时间为变量,
(1)求这名学生在上学路上到第三个路口时首次遇到红灯的概率;
(2)这名学生在上学路上遇到红灯的个数至多是2个的概率.
(3)求的标准差.
17.(本题满分14分)
设关于正整数的函数
(1)求;
(2)是否存在常数使得对一切自然数都成立?并证明你的结论
18.(本题满分16分)
经市场调查:生产某产品需投入年固定成本为3万元,每生产万件,需另投入流动成本为万元,在年产量不足8万件时,(万元),在年产量不小于8万件时,(万元). 通过市场分析,每件产品售价为5元时,生产的商品能当年全部售完.
(1)写出年利润(万元)关于年产量(万件)的函数解析式;
(注:年利润=年销售收入固定成本流动成本)
(2)年产量为多少万件时,在这一商品的生产中所获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19.(本题满分16分)
杨辉是中国南宋末年的一位杰出的数学家、数学教育家、杨辉三角是杨辉的一大重要研究成果,它的许多性质与组合数的性质有关,杨辉三角中蕴藏了许多优美的规律。下图是一个11阶杨辉三角:
(1)求第20行中从左到右的第4个数;
(2)若第n行中从左到右第14个数与第15个数的比为,求n的值;
(3)求n阶(包括0阶)杨辉三角的所有数的和;
(4)在第3斜列中,前5个数依次为1,3,6,10,15;第4斜列中,第5个数为35。显然,1+3+6+10+15=35。事实上,一般地有这样的结论:第m斜列中(从右上到左下)前k个数之和,一定等于第m+1斜列中第k个数。试用含有m、k的数学公式表示上述结论,并给予证明。
第0行 1 … … … … … … … … … … … … 第1斜列
第1行 1 1 … … … … … … … … … … … 第2斜列
第2行 1 2 1 … … … … … … … … … … 第3斜列
第3行 1 3 3 1 … … … … … … … … … 第4斜列
第4行 1 4 6 4 1 … … … … … … … … 第5斜列
第5行 1 5 10 10 5 1 … … … … … … … 第6斜列
第6行 1 6 15 20 15 6 1 … … … … … … 第7斜列
第7行 1 7 21 35 35 21 7 1 … …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 第8斜列
第8行 1 8 28 56 70 56 28 8 1 … … … … 第9斜列
第9行 1 9 36 84 126 126 84 36 9 1 … … … 第10斜列
第10行 1 10 45 120 210 252 210 120 45 10 1 … … 第11斜列
第11行 1 11 55 165 330 462 462 330 165 55 11 1 … 第12斜列
11阶杨辉三角
20.(本小题满分16分)
设函数.
(1)讨论的奇偶性;
(2)当时,求的单调区间;
(3)若对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调研测试
数学试题(理科)
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4页,均为非选择题(第1题~第20题,共20题).本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相应位置.3.作答试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4.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若集合,则实数  ▲  .
答案: 3
2.已知“凡是9的倍数的自然数都是3的倍数”和“自然数是9的倍数”,根据三段论推理规则,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
答案:自然数是3的倍数
3. 某校开设9门课程供学生选修,其中三门由于上课时间相同,至多选一门,学校规定每位同学选修4门,共有  ▲  种不同选修方案。(用数值作答)
答案: 75
4.设在12个同类型的零件中有2个次品,抽取3次进行检验,每次抽取一个,并且取出不再放回,若以表示取出次品的个数,则的期望值=  ▲  .
答案:
5.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则或”时,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的正确叙述是“  ▲   ”.
答案:假设
6.的展开式的常数项是  ▲  (用数字作答)
答案:-20
7.对于大于1的自然数的n次幂可用奇数进行如图所示的“分裂”,仿此,记的“分裂”中最小的数为,而的“分裂”中最大的数是,则  ▲  .
答案:42
8.设,若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则的取值范围是  ▲  .
答案:
9.且,则实数m的值为  ▲  .
答案:1或-3
10.整数的数对列如下:(1,1),(1,2),(2,1),(1,3),(2,2),(3,1),(1,4),(2,3),(3,2),
(4,1),(1,5),(2,4),…则第61个数对是  ▲  .
答案:
11.给出下列命题:①在区间上,函数,,,中有三个是增函数;②若,则 SKIPIF 1 < 0 ;③若函数是奇函数,则的图象关于点对称;④函数有2个零点.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为  ▲  .
答案:③④
答案:
13.设二次函数的值域为,则的最小值为
  ▲  .
答案:
14.设不等式对任意正整数都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
答案:1-p1+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9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题满分14分)
已知复数,其中,,为虚数单位,且是方程的一个根.
(1)求与的值;
(2)若(为实数),求满足的点表示的图形的面积.
解:(1)由方程x+2x+2=0得x=-1±i ………………………………………2分
z=-1+I ……………………………………………………………………4分
又z=(a-4)+2(+1)i
…………………………………………………………………… 6分
a(0,+),
=,a= …………………………………………………………………… 8分
(2) …………………………………………………… 10分
,表示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 12分
面积为 ………………………… 14分
16.(本题满分14分)
某学生在上学路上要经过4个路口,假设在各路口是否遇到红灯是相互独立的,遇到红灯的概率都是,遇到红灯时停留的时间都是2 分钟. 设这名学生在路上遇到红灯的个数为变量、停留的总时间为变量,
(1)求这名学生在上学路上到第三个路口时首次遇到红灯的概率;
(2)这名学生在上学路遇到红灯的个数至多是2个的概率.
(3)求标准差.21世纪教育网
解(1)设这名学生在上学路上到第三个路口时首次遇到红灯为事件A,因为事件A等于事件“这名学生在第一和第二个路口没有遇到红灯,在第三个路口遇到红灯”,所以事件A的概率为 4分
(2)设这名学生在上学路遇到红灯的个数至多是2个为事件B,这名学生在上学路上遇到红灯的个数~.
则由题意:
∴这名学生在上学路遇到红灯的个数至多是2个的概率为. ……………… 10分
(2)是否存在常数使得对一切自然数都成立?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1),, ……………… 3分
(2)假设存在a,b,c使题设的等式成立,这时,n=1,2,3得
6分
于是,对n=1,2,3下面等式成立:
8分

假设n=k时上式成立,即 10分
那么
也就是说,等式对n=k+1也成立 13分
综上所述,当a=3,b=11,c=10时,题设的等式对一切自然数n成立 14分
18.(本题满分16分)
经市场调查:生产某产品需投入年固定成本为3万元,每生产万件,需另投入流动成本为万元,在年产量不足8万件时,(万元),在年产量不小于8万件时,(万元). 通过市场分析,每件产品售价为5元时,生产的商品能当年全部售完.
(1)写出年利润(万元)关于年产量(万件)的函数解析式;
(注:年利润=年销售收入固定成本流动成本)
(2)年产量为多少万件时,在这一商品的生产中所获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解:(Ⅰ)………………………………6分
⑴当时
………………………………………………………………10分
⑵当
当且仅当……………………………………14分
……………………………16分
19.(本题满分16分)
杨辉是中国南宋末年的一位杰出的数学家、数学教育家、杨辉三角是杨辉的一大重要研究成果,它的许多性质与组合数的性质有关,杨辉三角中蕴藏了许多优美的规律。下图是一个11阶杨辉三角:
(1)求第20行中从左到右的第4个数;
(2)若第n行中从左到右第14个数与第15个数的比为,求n的值;
(3)求n阶(包括0阶)杨辉三角的所有数的和;
(4)在第3斜列中,前5个数依次为1,3,6,10,15;第4斜列中,第5个数为35。显然,1+3+6+10+15=35。事实上,一般地有这样的结论:第m斜列中(从右上到左下)前k个数之和,一定等于第m+1斜列中第k个数。试用含有m、k的数学公式表示上述结论,并给予证明。
解:(1) …………4分
(2)由 …………8分
(3) …………12分
(4) …………14分
证明:
……16分
20.(本小题满分16分)
设函数.
(1)讨论的奇偶性;
(2)当时,求的单调区间;
(3)若对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解:(1)i)当a=0时:f(x)=x+
∵f(-x)=(-x)+ =x+=f(x)
函数f(x)为偶函数…………………………………………………3分
ii)当a0时:
∵f(1)=1+,f(-1)=1+
若f(1)=f(-1),则1+=1+从而a=0,舍去;
若f(1)=-f(-1),则+=-2从而a
f(1)±f(-1),函数f(x)为非奇非偶函数………………………………………6分
(2)当a=2时:
f(x)=x+=
原函数的减区间为(-,),增区间为(,+);……………………………10分
(3)∵x(-1,3)
f(x)<10可变为x-10
对(*):令g(x)= x+x-10,其对称轴为

对②令

由③、④知: ……………………………16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江苏省沭阳县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英语试题
第一节 (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re does the man want to go
A. A bank. B. A park. C. A bus stop.
2. When is Paul’s birthday party
A. July 11. B. July 12. C. July 13.
3. Where is the man going to spend his Christmas
A. In his brother’s. B. In his mother’s. C. In his sister’s.
4. How are the woman’s parents
A. They’re ill now. B. They’re seldom ill. C. They’re very healthy.
5. What’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Classmates. B. A couple. C. Colleagues.
第二节 (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 What does David like to do when he is online
A. To communicate with his friends. B. To look for something interesting.
C. To look up some useful information.
7. What does the woman do
A. She is a worker. B. She is a researcher. C. She is a teacher.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 Why does the woman turn to the man
A. Because she is not interested in English. B. Because she is not good at learning English.
C. Because she has no time to do English exercises.
9. How does the woman usually learn English
A. By doing lots of exercises. B. By reading English novels.
C. By remembering basic knowledge.
10. What does the man advise the woman to do
A. To change her learning method. B. To spend more time on English.
C. To recite each text in her textbook.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题。
11.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bar. B. In a store. C. In a restaurant.
12. Who does the man buy the fruit juice for
A. His wife. B. His son. C. His daughter.
13. How much is a kilo of apples
A. 4 yuan. B. 8 yuan. C. 16 yuan.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4至17题。
14. What’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Doctor and patient. B. Employer and employee. C. Husband and wife.
15. What’s the woman’s attitude towards the man’s idea
A. Positive. B. Indifferent. C. Negative.
16. Why does the man think he should join the football team
A. Because he was a professional player.
B. Because it is organized by his company.
C. Because he used to play football very well.
17. What does the woman advise the man to do
A. Insist on his diet. B. Do more exercise. C. Join the football team.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题。
18. When was Emperor Nero in power
A. Before 37 AD. B. After 68 AD. C. During the first century.
19. Around 1600, who owned most of the coffee shops in Paris
A. Italians. B. Americans. C. Frenchmen.
20. Who invented the hand-turned ice-cream freezer
A. Francesco. B. Nancy Johnson. C. Jacob Flusell.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1. Don’t worry too much about ______ mistakes. They are ______ natural part of learning.
A. /; a B. the; / C. /; the D. the; the
22. – What makes you so upset, Mr. Wang
– That John, a student in my class, ______ himself to computer games.
A. withdraws B. undertakes C. conveys D. abandons
23. – How’s your new class teacher
– We ______ ask for a better one. All my classmates love him so much.
A. shouldn’t B. couldn’t C. mustn’t D. needn’t
24. Having gone through several rounds of selection, the young man ______ gained a chance to perform in China Talent.
A. constantly B. unfortunately C. eventually D. temporarily
25. – What a heavy rain!
– So it is. We have to delay ______ the sports meeting until it is fine.
A. to hold B. holding C. held D. being held
26. He was about half through his meal ______ a familiar voice came to his ears.21世纪教育网
A. why B. where C. when D. while
27. – How did Mary react to the bad news
– Oh, she was filled with sorrow and ______ a sigh.
A. let out B. dropped out C. tried out D. gave out
28. He volunteered to work in a remote mountainous village in West China last year, which is still _____ on foot now.
A. available B. acceptable C. admirable D. accessible
29.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promised to do ______ lies in its power to ease the pressure of high housing price for average-income families.
A. that B. what C. where D which
30. If _____ without following the doctor’s instructions, the medicine may have serious side effects.
A. taken B. to be taken C. taking D. being taken
31. A lot of people ______ the theory that acupuncture can produce chemicals in the body which reduce pain.
A. correspond to B. relate to C. subscribe to D. refer to
32. – Shall we go out for lunch
– Don’t disturb me. I ______ the letters all morning and ______ six so far.
A. write; wrote B. wrote; have written
C. was writing; wrote D. have been writing; have written
33.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stubbornly claimed the ownership of Diao Yu Islands belonging to China, ______ greatly hurt the friendship between the two peoples.
A. that B. what C. which D. it
34. If penicillin had not been available, many people _____ from sickness or even small wounds.
A. would die B. would have died C. will have died D. might die
35. – Shall we invite Jim and his sister to our party
– ______. They’ll have fun with us, I think.
A. No way! B. Why not C. Good for you! D. What for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Most people think of birds as feathered animals that fly. Scientists, 36 , do not define (给…下定义) birds as animals that fly, because some birds do not. Of the 10,000 or so species of birds, 46 cannot 37 . Flight plays a key role in 38 for most birds. It allows them to find food over a 39 area and to get away from enemies. Ancestors of flightless birds may have 40 their ability to fly because they had no regular predators (捕食者) or did not need to fly to find food. Rather than fly, some of these birds developed other 41 to catch food and avoid enemies. Two examples of 42 birds are penguins and ostriches.
43 birds that fly, penguins do not have wide wings or large feathers. In order to catch the fish they feed on, penguins use their powerful wings to swim 44 . And when they swim, they look as if they are flying through the water. The 45 of penguins’ bodies makes it possible for them to dive deep underwater, 46 their thick feathers protect them from the cold.
Ostriches are known for their long legs, long necks, and large size. To 47 themselves, they stay in groups and use their excellent sight and hearing to 48 enemies. As soon as 49 approaches, they can run at a speed of more than 65 kilometers per hour to 50 . In addition to using their strong legs to run, they can kick powerfully.
Not all flightless birds have been 51 in protecting themselves. Flightless birds on some islands had no enemies until people 52 . These birds were hunted and easily caught by people and the animals 53 by people. Human land development has 54 the habitats of some birds. A number of flightless birds 55 because they were unable to adapt to new conditions and new enemies.
36. A. thus B. however C. therefore D. otherwise
37. A. stand B. fly C. hear D. sing
38. A. growth B. communication C. health D. survival
39. A. wide B. familiar C. crowded D. special
40. A. developed B. improved C. lost D. proved
41. A. parts B. habits C. ways D. tools
42. A. wild B. interesting C. rare D. flightless
43. A. Instead of B. Because of C. Besides D. Unlike
44. A. quickly B. carefully C. differently D. gradually
45. A. shape B. color C. bone D. skin21世纪教育网
46. A. if B. and C. but D. so
47. A. help B. feed C. protect D. hide
48. A. kill B. notice C. confuse D. frighten
49. A. dawn B. darkness C. danger D. food
50. A. look B. escape C. move D. fight
51. A. successful B. natural C. unusual D. positive
52. A. realized B. acted C. stopped D. arrived
53. A. brought B. found C. bought D. hunted
54. A. provided B. formed C. destroyed D. controlled
55. A. flew away B. watched out C. gave away D. died out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Albert Szent-Gyorgyi was born in Budapest on September 16, 1893. In 1911 he entered his uncle’s laboratory where he studied until the outbreak of World War One, when he joined the army. He served on the Italian and Russian fronts, and he was permitted to leave the army in 1917 after being wounded in action. He completed his studies in Budapest before he went to Hamburg for a two-year course in physical chemistry. In 1920 he became an assistant at a university in Leiden, the Netherlands and from 1922 to 1926 he worked with H. J. Hamburger at the Physiology Institute, Groningen, the Netherlands.
In 1926, Szent-Gyorgyi was ready to end his own life after an embarrassing problem in his career. The scientist, thirty-two, had written a paper and handed it to his boss for approval to publish. His boss threw it in the dustbin. Concluding his life was a failure, the young researcher quit. Unable to support his wife and child, he sent them home to her parents. His final wish was to attend one last scientific meeting, to be among scientists, to have one last good time. So he went to the 1926 International Physiological Society Congress in Sweden.
Sitting in the audience, lost in self-pity, Szent-Gyorgyi listened to the president of the society, Sir Frederick Gowland Hopkins, refer to the fine work of a researcher: Szent-Gyorgyi! After the speech, collecting his courage, he introduced himself to Hopkins. The great man invited the young scientist to Cambridge to do further work.
Szent-Gyorgyi’s life changed. He discovered the oxidation-preventing (防氧化的) action of vitamin C. He won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in 1937. He accounted for his success by saying that discovery is seeing what everyone else has seen but thinking what nobody else has thought.
5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correct order of the events relevant to Szent-Gyorgyi 21世纪教育网
a. finished his studies in Budapest b. served during World War One
c. worked with Hopkins d. studied in Hamburg
A. b, c, a, d B. b, a, d, c C. a, c, d, b D. a, b, d, c
57. Why did Szent-Gyorgyi want to end his own life in 1926
A. His pride was hurt by his boss. B. He was not satisfied with his paper.
C. He couldn’t support his family. D. His boss stopped him attending a conference.
58. The passage is organized in the pattern of _____________.
A. cause and effect B.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C. time and events D.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B
Medalists of the 1948 London Olympic Games look back on their summer of victory.
SAMMY Lee, 91, U.S.
GOLD AND BRONZE, DIVING
I first had my Olympic dream at 12, when they held the 1932 Olympics in Los Angeles. My father and I were at a grocery store, and I asked, “What are all the flags doing here ” He said, “We are having the Olympic Games. That’s where they honor the greatest athletes in the world.” I said, “Papa, someday I’m going to be an Olympic champ.”
Walking up the 10-meter platform, I thought to myself, “I’ve waited 16 years for this moment. Am I going to win ” So I prayed to God that I was most deserving of winning the Games.
DAVID BOND, 90, BRITAIN
GOLD, SAILING
During the war, I spent six years in Royal Air Force. I think in general, the 1948 Olympics meant very little to most people. We were too busy after the war to be worried about sport very much anyway.
Our team had about six weeks before the Olympics down at Torquay and we went out sailing every day.
Winning gold was quite something. It was nice to stand on the platform with lots of people cheering. We celebrated by going to a big dance.
MICHAEL LAPAGE, 88, BRITAIN
SILVER, ROWING
I started rowing when I was 14. I joined the navy in 1942. In 1945 the war came to an end and I started rowing again.
In 1948 we were still on rations (配给供应): 4 oz. of red meat a week. But the United States had all the meat they wanted. They were the favorites to win.
On the day of the final, we led the Americans at the start, but their stronger staying power took them through to win. There were no ribbons on the medals, so we just showed them round the family.
THOMAS GODWIN, 91, BRITAIN
BRONZE, CYCLING
At 14 I left school and got a job delivering groceries on a bicycle, which excited my interest in cycling. When the war broke out, I volunteered but was held back, so I continued riding.
After my team won our bronze medals, we went home just round the corner and had a sit-down and a chat and a laugh. It was a different world. Money was never, never thought about.
59.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Sammy Lee ___________.
A. was 28 when he attended the 1948 Olympics
B. never thought he could win medals in diving
C. found that he has a talent for sports at age 12
D. prepared for the 1948 Olympics for 16 years
60. Michael Lapage blamed his team’s loss of the gold medal on their ___________.
A. weak will B. poor skill C. poor nutrition D. hurried preparation
61. What did David Bond and Thomas Godwin have in common
A. They both took part in a team event.
B. A lot of money was awarded to them.
C. The 1948 Olympics meant little to them.
D. They both served in the army during World War II.
62. What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Long-lived medalists B. The 1948 Olympics
C. Famous athletes D. Great in 1948
C
In New Britain, Connecticut, a new official in charge of schools named Kelt Cooper wants to end high truancy (逃学) rates among public school students, and he’s suggesting financial punishments to get job done. A plan to fine students up to $75 for each day they skip school is now being considered by New Britain authorities.
The concept of fining kids for skipping school may come as a shock, but it’s not new. In Ohio, the parents responsible for a student guilty of habitual truancy can be fined up to $500 and/or be required to perform up to 70 hours of community service. Until recently, students in Los Angeles could be hit with a $250 punishment for each count of truancy; in early 2012 the law was changed and the heavy fines were removed, though a $20 punishment may still be handed out if a student truants for the third time.
Fines for truancy are also in effect overseas. In the UK, The Guardian reports, parents can be fined £50 (about $80) per skipped school day. The punishment doubles if it’s not paid within 28 days.
The question is: Do fines like this work The vast majority of authorities in the UK said that, indeed, they do. The fines were believed either “very successful” or “fairly successful” by 79% in reducing truancy, according to a survey.
If the plan is passed in Connecticut, it’s unclear how effective the law might be, how to make parents and students obey the law and what might happen if they refuse to pay. However, local officials seem to be willing to give it a shot. According to the Hartford Courant:
“The mayor agrees that truancy is a real issue in New Britain schools, and what’s been done in the past hasn’t been working to reduce truancy.” said Phil Sherwood, assistant to Mayor Timothy O’ Brien.
And what do the students think In the New Britain Herald, one 17-year-old entering her senior year called the plan “ridiculous” and predicted that the punishments will bring about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court system. Besides, “I don’t see the point,” she said. “Kids will just try harder not to get caught.”
63. The passage mainly discusses whether __________.
A. schools have the right to punish students
B. authorities should consider protecting kids
C. students should be fined for skipping school
D. parents are responsible for children’s truancy
64. If a British kid skips two school days and fails to pay fines in a month, the punishment will be __________.
A. two hundred pounds B. fifty pounds C. eighty pounds D. a hundred pounds
65. We can learn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______.
A. truancy is a serious problem in New Britain
B. Cooper’s plan has been passed in Connecticut
C. fining kids for truancy is a new idea in America
D. little has been done to reduce truancy in New Britain
66. The underlined part “give it a shot” most probably means _____________.
A. get used to it B. help improve it C. try to carry it out D. fight against it
D
Need to relax after a few stressful months Perhaps you need to go to a spa.
First of all, what exactly is a spa Traditionally, spas were places with a natural spring producing warm waters that could be used in hydrotherapy (水疗法) treatments. They were places where you “took the waters” --- meaning you drank some of the water or bathed in it.[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ut nowadays, a “spa” can mean a variety of things. In general, the term is often used to refer to commercial establishment that provides many services for health, fitness, weight loss, beauty and relaxation. This may include exercise classes, mud baths, body treatment, facials (美容), etc.
In Japan, traditional hot springs have attracted visitors for centuries. And thermal baths (温泉浴) have been found in the ruins of the Cretan Palace of Knossos (2000-1400 B.C.). It was the Romans who made spas popular in Europe. They established a number of towns around thermal waters. These include the English town of Aquae Sulis (which is called Bath today), and the Belgian town of Aquae Spadanae (which is known as Spa these days).
In the 18th century, spas became the fashionable places to go on holiday. Bath and Harrogate in the UK were popular with British rich people. And in Europe Carsbad (now called Larlovy Vary), Marienbad and Franzensbsf were Europe’s most important holiday centers.
A typical day in Carsbad in the 19th century went as follows. Visitors got up at 6:00 a.m. to take the waters and listen to music by a band. Next, came a light breakfast, a bath in the waters, and then lunch. In the afternoon, visitors went sightseeing, walked or attended concerts. After dinner, there were theatrical performances. Guests returned to their hotels at about 9 p.m. to rest until six the following morning. Visitors would stay for as long as a month. Some of the more famous patients at these spas included the composers Beethoven and Chopin, and the Russian writer Turgnev.
Marienbad was the best spa town. It was popular with the inventor Thomas Edison, the writer Johann Goethe, and many famous people and European emperors.
Today, although taking the waters isn’t as common as it used to be, spa treatments are more popular than ever.
59.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a spa
A. It makes profits mainly on facials. B. It is a center for rich people to relax.
C. It provides more services than before. D. It is where one can get medical treatment.
60. From Paragraph 4, we can infer that ___________.
A. spas have a history of about 200 years
B. Japan has more spas than any other countries
C. the Romans played a positive part in the popularity of spas
D. ordinary people could enjoy thermal baths in 18th-century UK
61. At the spas in Carlsbad, ____________.
A. many visitors had facials
B. guests often stayed for at least a month
C. Thomas Edison was a regular guest
D. guests had a bath between breakfast and lunch
62.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passage
A. The former name of Larlovy Vary was Carlsbad.
B. Spa treatments are not so popular as before.
C. Chopin visited Marienbad frequently.
D. Marienbad is located in the UK.
第四部分:任务型阅读(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短文,并根据所读内容在文章后表格中的空格里填入最恰当的单词。
Children who grow up with self-control and an understanding of others’ needs will be happy and successful adults, according to Dr. Cleen Kelly Mast, an expert on children’s health. The key to raising a successful child comes from realizing what is true happiness.
For a person to be truly happy, he or she should learn to form the habits of self-discipline and generosity (慷慨). Parents must help their children to reach this point by emphasizing the development of virtue and the advantage of forming good habits. “We have wonderful support systems through our schools,” Dr. Mast said, “but they are just support systems. The school cannot make up for what is lacking at home.” According to Dr. Mast, family life is well suited to educate children in virtuous liv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what she calls a “fine-tuned” conscience, which brings happy feeling.
So how can busy parents help children fine-tune their consciences Dr. Mast suggested parents stop blaming and criticizing and teach children the skills of self-discipline through concrete actions.
However, a parent’s good example is not enough. Children must become involved in their own development. Parents can help to achieve that by making children realize that they are responsible for their actions in difficult situations, and they can choose to stop protecting them from painful experiences as well. Good discipline is not just making children follow their parents’ demands. “We parents must encourage them with more than ‘Because I said so.’” said Dr. Mast. Besides, orderliness and organization are quite important for children to achieve self-discipline.
In a broad sense, humans are designed to love, and love involves sacrifice, which is not a quite popular idea in the modern world. Parents need to work on developing their children’s habits of generosity and kindness to others. “Help your child, and yourself, to think kind thoughts of others, while pushing out negative thoughts.” said Dr. Mast. She also suggested parents find out their children’s nature by analyzing the way they react to situations or to other people. And it is also considered effective to have them develop the habit of reviewing the day nightly, with a focus on correcting their own particular faults.
But life is not all work and no play. All have the right to enjoy life. As parents, it is your duty to help your children form good habits and let them have fun while working hard, which will result in success when they grow up.
Title Develop habits that make children successful
Theory21世纪教育网 The key to raising successful children comes from (71) _________ what is true happiness and encouraging children to form habits of self-discipline and generosity.
Schools are just support systems, which cannot make up for what children (72) _________ to learn at home.
Help children to be self-disciplined Parents should stop blaming and criticizing, set a(n) (73) _________ for their children and help them acquire the skills of self-discipline.
Children should be aware that facing difficult situations, it is their (74) _________ to learn how to act.
Good discipline is not just forcing children into (75) _________ the requests of their parents.
It is important for children to learn how to keep things in (76) _________ and to be organized.
Help children to be generous It is suggested that parents find out the nature of their children through their (77) _________ to situations or to other people.
Developing the habit of reviewing the day every (78) _________ is a great help in correcting particular faults.
(79) _________ It is a duty for parents to help children form good habits, which leads to children’s (80) _________ in the future.
第五部分:书面表达
近年来,交通事故及其造成的死亡人数有所增加。请根据以下表格中的提示,写一篇短文,分析事故原因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
原因 司机:醉驾;疲劳驾驶;超速;开车时接打电话…
行人:闯红灯;在机动车道上骑车;骑车时戴耳机听音乐…
措施 1. …… 2. …… (至少两条)
注意:1. 开头已给出,不计在字数之内。
2. 提示:疲劳驾驶 fatigue driving
The number of road accidents and the deaths arising from those accidents has increased over the past years.            ▲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调研测试
英语听力原稿及参考答案
The number of road accidents and the deaths arising from those accidents has increased over the past years. Below are some of the major causes of road accidents.
Firstly, some people drive after consuming too much alcoholic drinks or are drunk. Besides, fatigue driving and speeding are also causes of road disasters. Thirdly, drivers speaking on mobile phones, which takes their attention from the road, leads to the happening of accidents, too. However, many accidents are related to pedestrians, some of whom ignore traffic lights or cross roads at a wrong place. On the other hand, sometimes cyclists ride bicycles on the pavement or wear headsets, listening to music, which is an open invitation to accidents.
It is high time we realized the potential causes of traffic accidents and acted to prevent them. The government should make stricter laws to punish those who violate traffic regulations. On top of that, parents and teachers have a responsibility to teach children how to cross the road safely. Only in this way can road users enjoy a safe life. (158words)
听力原稿
Text 1
M: Can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bus stop
W: Ok, go down the street and take the second turning on the right. It is between a bank and a park.
Text 2
W: Oh, Paul, when is your birthday party
M: Well, you know, the final exam is on July 12. And it’s the day after that. Are you free then
Text 3
W: Where are you going this Christmas
M: I thought about going to my brother’s, but now I’d like to go to my mother’s. What about you
W: Well, maybe I’ll go to my sister’s.
Text 4
W: Do you have any wish
M: Yes, I want to buy a car for my wife, because she has to pick up our daughter every day. What about you
W: I wish my parents can stay healthy. And I don’t want to see their present situation any more.
M: Wish your parents good health.
Text 5
M: Hi, Julie, what did you do in the summer holiday
W: Nothing special. I surfed the web, read a few books, and did physical exercise. How about you
M: I traveled to Hawaii.
W: That’s really a good place. But the holiday is already over and we have to study hard again.
Text 6
W: David, do you often get onto the Internet
M: Ah, not very often. You know I’m very busy.
W: Yeah, but when you’re online, what do you like to do
M: I send some e-mails to my friends or colleagues.
W: Oh, good. In the past, we used to write letters with pen and paper. But now we send e-mails. It’s fast, convenient and free.
M: Yes. What about you
W: Well, I spend 2 or 3 hours surfing the net every day. You know, to make my lessons more interesting, I have to look up more information.
Text 7
W: Good morning, Mr. Wang, I have some trouble in learning English. Could you give me some advice
M: Sure.
W: I’ve spent a lot of time on English, but my English is still very poor.
M: Oh. How do you usually study English
W: I read texts, remember words and grammar rules.
M: Don’t you do any exercises
W: Seldom. I have no time for it.
M: OK. You’d better learn English through exercises. Also, you can try to read some English novels or watch English movies.
Text 8
W: What can I do for you, sir
M: I’d like to buy a box of fruit juice
W: OK. We have dough and mast corn. Which kind would you like
M: Mast corn please My daughter likes it very much.
W: All right! Anything else
M: Let me see. Oh, yes. I want to buy some fruit. Do you have any oranges My wife and son like oranges.
W: I’m sorry. Oranges have sold out. But we have good apples and they are very delicious.
M: That’s good. I’ll take two kilos, please. How much is the total
W: Just a moment please. 45 yuan for the fruit juice and 16 yuan for the apples. That will be 61 yuan in all. But just give me 60 yuan please.
M: Thank you, here you are.
Text 9
M: Honey, what’s the time now
W: It’s 7.
M: Oh, the football match is about to start. Could you bring me some French fries and a bowl of ice cream
W: Ok, anything else
M: No, that’s all, thank you. Hey, dear, my company is organizing a football team and I’d like to join it very much. What do you think of it
W: To be honest, you’d better not.
M: Why After all, I was a good football player in university.
W: Hmm! That was ten years ago. And it has been at least 6 years since you played last.
M: So what
W: I don’t want you to have a heart attack running up and down the field.
M: You mean I should give it up
W: Well, you’ve put on weight and are in poor health now, so at least you should have a physical examination before you begin.
M: Well, Ok, but…
W: And you should change your diet, reduce fatty foods, and eat more fruit and vegetables. Also do more exercise from now on.
M: Yeah, you’re right.
Text 10
Do you know when and where ice cream began It’s an international favorite with a long and interesting history. The earliest ices were eaten in China many years ago. The people would put orange juice on ice. Later this idea traveled to Italy. Nero, the emperor of Rome between 37 and 68 AD liked to eat ice as a special treat between violin lessons. He ordered runners to run to the mountains, get snow and quickly ran back to the palace. The snow was mixed with fruit juices and nuts. Around 1660, coffee shops serving ice cream were very popular in Paris. Italians owned most of the coffee shops. A man from Sicily, named Francesco, opened the first successful one. Before ice cream was sold in stores, it was made and frozen at home. It took a lot of work to make the cream, eggs, fruit, ice and salt and then to freeze it. Nancy Johnson, an American woman who was good at machines invented the hand-turned ice-cream freezer in 1846. Five years later, Jacob Flusell opened the first ice cream business in Maryland, US. His business quickly spread to other states. Today, in the US, ice cream is not only a nice food, but a way of life.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江苏省沭阳县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物理试题(3-4)
一、单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把正确选项前的序号填到答题卡上。
1.关于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多普勒效应是由波的干涉引起的
B.多普勒效应说明波源的频率发生了改变
C.多普勒效应是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而产生的
D.只有声波才能产生多普勒效应
2.一种电磁波入射到半径为1m的孔上,可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这种波属于电磁波谱的哪个区域
A.可见光    B.γ射线 C.无线电波 D.紫外线21世纪教育网
3.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A.医院里常用X射线对病房和手术室消毒
B.摄像机实际上是一种将电信号转变为光信号的装置
C.人造卫星对地球进行拍摄是利用紫外线有较好的分辨能力
D.人造卫星对地球进行拍摄是利用红外线有较好的穿透云雾烟尘的能力
4.设某人在以速度为0.5c的飞船上,打开一个光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船正前方地面上的观察者测得光速为1.5c
B.飞船正后方地面上的观察者测得光速为0.5c
C.在垂直飞船前进方向地面上的观察者测得光速是2c
D.在地面上任何地方的观察者测得的光速都是c
5.一个小石子投向平静的湖水中,会激起一圈圈波纹向外传播,如果此时水面上有一片树叶,下列对树叶运动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树叶渐渐飘向湖心 B.树叶渐渐飘向湖边
C.在原处上下震荡 D.沿着波纹做圆周运动
6.在光的单缝衍射实验中可观察到清晰的亮暗相间的图样,下列四幅图片中属于光的单缝衍射图样的是
A.a、c     B.b、c     C.a、d     D.b、d
7.如图所示,落山的太阳看上去正好在地平线上,但实际上太阳已处于地平线以下,观察者的视觉误差大小取决于当地大气的状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小孔成像
8.自行车上的红色尾灯不仅是装饰品,也是夜间骑车的安全指示灯,它能把来自后面的光照反射回去;某种自行车尾灯可简化为由许多整齐排列的等腰直角棱镜(折射率)组成,棱镜的横截面如图所示,一平行于横截面的光线从点垂直边射入棱镜,先后经过边和边反射后,从边的点射出,则出射光线是
A.平行于边的光线① B.平行于入射光线的光线②
C.平行于边的光线③ D.平行于边的光线④
9.汽油机做功冲程开始时,汽缸中的汽油—空气混合气要靠火花塞点燃,但是汽车蓄电池的电压只有12V,不能在火花塞中产生火花,为此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点火装置,这个装置的核心是一个变压器,它的初级线圈通过断续开关连到蓄电池上,次级线圈接到火花塞的两端,开关由机械进行自动控制,做功冲程开始时,开关由闭合变为断开,这样就能在火花塞中产生了火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设计方案不可行,因为蓄电池提供的是直流电,变压器不能改变直流电压
B.该设计方案可行,因为变压器能将直流电改变为交流电
C.该设计方案可行,因为通过变压器初级线圈的是变化的电流,可以通过变压器在副线圈上产生高电压
D.该变压器可以是升压变压器,也可以是降压变压器
10.一简谐横波沿x轴方向传播,已知t=0.1s时的波形如图甲所示,图乙是x=4 m处的质点的振动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来源:学
A.简谐横波是沿x轴负方向传播
B.简谐横波的波速为20 m/s
C.经过0.4s,x=2m处的质点经过的路程为4m
D.在t=0.5s时,x=2m处的质点到达平衡位置,沿y轴正方向运动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1.如图所示表示两列相干水波的叠加情况,图中的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设两列波的振幅均为5cm,且在图示的范围内振幅不变,波速和波长分别为1m/s和0.5m,C点是BE连线的中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E两点都保持静止不动
B.图示时刻A、B两点的竖直高度差为20cm
C.图示时刻C点正处在平衡位置且向水面运动
D.从图示的时刻起经0.25s,B点通过的路程为10cm
12.有一个交变电流,其电压V,则
A.用此交变电流作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打点周期为0.02s
B.可使“220V 100W”的灯泡正常发光,也可使耐压值为220V的电容器正常用工作
C.用交流电压表测该电压,读数为311V
D.使用这个交变电流的用电器,每通过1C电量时,电流做功220J
13.在电子线路中,从某一装置输出的交变电流常常有既高频成分,又有低频成分。如图所示,a、b两端得到的交变电流既含高频,又含低频,L是一个25mH高频扼流圈,C是一个100pF的电容,R是负载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的作用是“通低频,阻高频”
B.C的作用是“通低频,阻高频”
C.L的作用是“通高频,阻低频”
D.通过R的电流中,低频电流所占的百分比远远大于高频交流
14.山区小型水力发电站的发电机有稳定的输出电压,它发出的电先通过电站附近的升压变压器升压,然后通过输电线路把电能输送到远处村寨附近的降压变压器,经降低电压后再输送至各用户。设变压器都是理想的,那么在用电高峰期,随用电器总功率的增加,将导致
A.升压变压器初级线圈中的电流变小 B.升压变压器次级线圈两端的电压不变
C.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损失变大 D.降压变压器次级线圈两端的电压变小
15.如图所示,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输入电压u=220sin 100t(V),电表均为理想电表,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部分的阻值为10。已知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1:2,则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B.电压表的读数为40V
C.电流表的读数为4A
D.若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a端移动,电流表的读数变小
16.如图所示,R1、R2为定值电阻,L为小灯泡,R3为光敏电阻,当照射光强度增大时 
A.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B.R2中电流强度增大
C.小灯泡的功率增大  D.电路的路端电压降低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6分)
三、填空题(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本大题共2小题,第17题6分,第18题8分,共14分)
17.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某研究小组的同学根据所学的光学知识,设计了一个测量液体折射率的仪器,如图所示.在一圆盘上,过其圆心O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BC 、EF,在半径OA上,垂直盘面插下两枚大头针P1 、P2 ,并保持P1 、P2位置不变,∠AOF = 30°,每次测量时让圆盘的下半部分竖直进入液体中,而且总使得直径BC在液面内,EF作为界面的法线,而后在图中右上方区域观察P1 、P2的像,并在圆周上插上大头针P3 ,使P3正好挡住P1 、P2的像,同学们通过计算,预先在圆周EC部分刻好了折射率的值,这样只要根据P3所插的位置,就可直接读出液体折射率的值,则:
(1)若OP3与OC的夹角为30°,则P3处所对应的折射率的值为_________.
(2)图中P3 、P4两位置哪一处所对应的折射率的值大:____________.
18.为了节能和环保,一些公共场所使用光控开关控制照明系统,光控开关可采用光敏电阻来控制,光敏电阻是阻值随着光的照度而发生变化的元件(照度可以反映光的强弱,光越强照度越大,照度单位为Lx)。某光敏电阻Rp在不同照度下的阻值如下表:
照度(lx) 0.2 0.4 0.6 0.8 1.0 1.2
电阻(kΩ) 75 40 28 23 20 18
(1)根据表中数据,在给定的坐标系中描绘出阻值随照度变化的曲线;
(2)根据图线求光敏电阻为30kΩ时照度为 lx。
21世纪教育网
四、计算或论述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9.(12分)如图所示,半圆玻璃砖的半径R=9cm,折射率为,直径AB与屏幕垂直并接触于A点。激光a以入射角i=30°射向半圆玻璃砖的圆心O,结果在水平屏幕MN上出现两个光斑,求:
(1)两个光斑之间的距离;
(2)改变入射角,恰好使屏MN上只剩一个光斑,求此光斑离A点的距离。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0.(12分)有一条河流,河水流量为4m3/s,落差为5m,现利用它来发电,发电效率为50%,发电机输出电压为350V,输电线总电阻为4Ω,允许输电线上损耗功率为发电机输出功率的5%,而用户所需电压为220V,求所用的升、降压变压器上原、副线圈的匝数比。(g=9.8m/s2)
21.(14分)一块N型半导体薄片(称霍尔元件),其横载面为矩形,体积为b×c×d,如图所示。已知其单位体积内的电子数为n、电阻率为ρ、电子电荷量e,将此元件放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沿z轴方向,并通有沿x轴方向的电流I。
(1)此元件的CC/两个侧面中,哪个面电势高?
(2)试证明在磁感应强度一定时,此元件的CC/ 两个侧面的电势差与其中的电流成正比;[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磁强计是利用霍尔效应来测量磁感应强度B 的仪器。其测量方法为:将导体放在匀强磁场之中,用毫安表测量通以电流I,用毫伏表测量C、C/间的电压U , 就可测得B。若已知其霍尔系数,并测得
U =0.6mV,I=3mA。试求该元件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22(14分).如图所示是一个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线框abcd处于匀强磁场中,已知ab=bc=10cm,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1T,线圈的匝数N=100,线圈的总电阻r=5Ω,外电路负载电阻R=5Ω,线圈以n=10r/s,电表是理想电表,求:
(1)电压表的示数?
(2)从图示位置开始经1/60s的这段时间通过R的电量?
(3)线圈匀速转动一周外力做多少功?
高二物理期中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3-4)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D D C D B B C A
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24分)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C AD AD BCD ABD ACD
三、填空题填空题(17题6分,18题8分,共14分)
17、⑴;⑵P4 (每空3分)
18、如图 0.52
四、计算题
19、(1)如图反射、折射光线各成一光斑C、D 2分
由,可得 2分
由光的反射定律,得 2分
故两光斑C、D间的距离
2分
⑵当反射角增大到临界角时,折射光线消失,
而 2分
故cm 2分
20、画出输电线路如图所示
设河水重力做功的功率为P0,Q为水流量, 2分
代入数值得P0=1.0×103×4×9.8×5 W=1.96×105 W
发电机最大输出功率就是升压变压器的输入功率P1,
依题意有P1=ηP0=50%×1.96×105 W=9.8×104W 2分
输电线上允许消耗的电功率为P损=5%P1=5%×9.8×104W=4.9×103W,
由,可得 2分
升压变压器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V, 2分
21、⑴电子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向侧面C移动,故电势较高 2分
22、⑴ω=2πn=20πrad/s 1分
Em=NBSω=100×0.1×0.1×20π=20πv 2分
V
V=22.2V 2分
⑵s 1分
线圈转过的角度 1分
C=0.087C 3分
⑶线圈匀速转动一周的过程中,整个回路产生的热量J=20.8J 3分
故外力需做功W=Q=20.8J 1分
第8题图
第7题图
第9题图
第11题图
b
a
L
C
R
A
V
P
a
R

u
V
E
r
R1
R2
L
R3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液体
K
P3
P4
C
F
A
B
E
P1
O
P2
ω
B
a
c
d
b
V
A
R
A
N
M
B
i
θ
C
D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