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0年中考历社复习专题07:从地图和图标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一、单选题1.(2020·台州模拟)读区域等高线地形图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河流ab段的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B.断崖顶部E点海拔可能为100米C.丙地比乙地更适合修梯田种水稻D.丙地与甲地间的距离可能为0米2.(2020七上·萧山期末)读某区域的等高线示意图,完成问题。(1)图中A、B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正确的是( )A.A山峰B山脊 B.A鞍部B山谷 C.A山峰B山谷 D.A鞍部B山脊(2)图中CD两地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的实际距离为( )A.3千米 B.0.3千米 C.30千米 D.300千米3.(2019九上·杭州模拟)户外露营日益成为人们休闲的一种方式。露营营地应选择在开阔安全、背风背阴和水源补给便利的地方。下图中的最佳营地是( )A.甲 B.乙 C.丙 D.丁4.(2019七上·义乌期中)若下图中的三条线为等高线,数值关系为a>b>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可能形成河流 B.乙位于山谷C.甲、乙两地海拔相等 D.甲位于山脊5.(2019七上·嵊州月考)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绿色表示的是( )A.平原 B.海洋 C.山地 D.盆地6.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比较密集的地方( )A.地面坡度缓和 B.地面坡度均一C.地面坡度陡峭 D.坡度上缓下陡7.(2017七上·常山月考)读下图“某地等高线(米)地形示意图”,完成小题。(1)甲的地形部位是( )A.山脊 B.山谷 C.陡崖 D.山峰(2)若乙地气温为25℃,丙地的气温为( )A.26.2℃ B.26.8℃ C.23.8℃ D.23.2℃8.(2017七上·台州期中)初一学生王明爱好攀岩运动,现在来到下图图示地区,请你在①②③④四地中,帮他选择一处最适合攀岩运动的地方( )A.① B.② C.③ D.④9.(2020七上·萧山期末)2019年10月18日至27日,世界军人运动会(简称“军运会”)在中国武汉举行。以下①一④城市均举办过军运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①位于④的(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2)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低纬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0.(2020七上·萧山期末)在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不同的两幅地图中,同一城市可分别用点状和面状两种符号表示。读两幅图幅相同的地图,回答问题。(1)图中 图例表示的是( )A.长城 B.铁路 C.国界线 D.桥梁(2)关于甲乙两图,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大 B.甲图的区域范围比乙图大C.甲图的内容比乙图简略 D.甲图的H市面积比乙图大11.(2019七上·衢州期中)阅读某学校平面图,回答小题。(1)食堂在教学楼3的________方向。( )A.西北方 B.正西方 C.东南方 D.正北方(2)从地图的语言来看,该图缺少了( )A.方向 B.比例尺 C.图例 D.注记(3)下列四幅图幅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小的一幅是( )A.衢州市政区图 B.浙江省政区图C.中国政区图 D.世界政区图12.(2019七上·宁波期中)图例“▲”通常表示的是( )A.河流 B.公路 C.湖泊 D.山峰13.(2019七上·杭州期中)下列四幅图的图幅相同,但比例尺不同。你认为河流最宽的一幅是( )A. B.C. D.14.(2019七上·柯桥月考)下列四图的图幅相同,但比例尺不同,其中甲村和乙村实地距离最近的一幅是( )A. B.C. D.15.(2019七上·柯桥月考)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明A点在B点西北方的是( )A. B.C. D.16.(2019七上·衢州期中)从地图的基本“语言”角度来看,下图缺少的是( )A.方向 B.比例尺 C.图例和注记 D.经纬网17.(2019七上·苍南期中)新华社报道,今年十一黄金周全国热门景区TOOP5的排名中,杭州西湖连续5天占据榜首。旅游人群中,上海、北京、宁波人占据外地来杭旅游人数前三名。读下图,回答问题。(1)上海游客为了在杭州更好地参观、游玩,可以借助( )A.世界政区图 B.中国地形图C.浙江地形图 D.杭州风景名胜分布图(2)北京的游客来到杭州之后,感受到了城市功能的差异,与杭州相比,北京的城市功能更加突出表现在(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旅游功能(3)如“西湖景区简图”所示,三潭印月位于雷锋夕照的( )A.西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北方向 D.东南方向(4)苏堤全长2.8千米,量得图上距离为14厘米,则该图的比例尺为( )A.1:2000 B.二十万分之C. D.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米18.观察下图,完成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A处的海拔为( )A.900米 B.1000米 C.1100米 D.1200米(2)小强同学从图中获取了以下信息,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南方B.河流①的流速比河流②的流速快C.图中的图例 表示隧道D.该地地势东南高西北低19.(2018七上·柯桥期中)下列四个图例中,错误的是( )A. B.C. D.二、综合题20.(2019七上·衢州期中)有一种称呼叫“驴友”,是对户外自助自主旅行爱好者的爱称。下图为某“驴友”提供的一幅活动区域图,读图,完成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甲 ;乙 。(2)A山峰与B山峰的相对高度是 米,C点的海拔是 米,图中的等高距是 米。(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大清河的大致流向是 。图中虚线框内的山脉大致走向为 。(4)图中D和E两处河流有一处有误,请你指出并说明理由。21.(2019七上·宁波期中)读下边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1)李村所在位置的地形部位名称 。图中“李村”的文字属于地图语言中的哪一要素? (图例还是注记)(2)张村与丁山山顶的相对高度约为 米。王村所在地区地面坡度比余村 。(3)已知王村气温为11℃,按气温垂直分布的规律,丁山的气温约为 ℃。(4)如果余村到张村的图上距离为3cm,则实地距离为 千米。请描述图中区域内地势特点 。(5)图中A,B,C三处河流有一处有误,请你指出并说明理由。22.(2019七上·柯桥月考)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图使用的定向法是 ,依此判断,A山在D山的 方向。(2)图中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是 ,请用另一种方法表示该地图的比例尺 。用直尺量得A,B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则其实地距离是 米。(3)图中最有可能形成河流的地方是 。(填选项:AE,EF,BD,GH)(4)H和E两地相对高度是 米。如果某班举行登山活动,为了安全省力登上D山,应选择的登山路线是 路线(填①或②)。(5)请写出图中字母所在位置的地形名称:B ;C 。23.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左图,写出A点经纬度: , 。A点在B点的 方,A点在五带的 带。(2)左图中A,B两点的经度相差 度。(3)读右图,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A ;C 。(4)右图中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 米;同一时间,A,D两地的气温相比, 地气温更高。(5)右图中C地位于D地的 方向;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 千米。(6)某徒步旅行者在此山区迷路,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摆脱困境。请解释这种做法的合理性。24.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为 。(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的名称:A,B ,C 。(3)图中A的海拔高度是 ;道路的走向为 。(4)a、b两条虚线所在的位置较易形成河流的是 (填字母),理由是 。(5)张老师打算从甲村到乙村去家访,请你帮助张老师在①、②两条线路中选择较为合适的一条 (填序号),理由是 。(6)当地政府计划在该地区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甲、乙、丙、丁四村庄当中,发展条件最有利的是 ,理由是 。(7)为了解决未来小城镇的用水、用电问题,该地区计划修建水电站,你觉得修建在哪里比较合适: (在图上大写字母中找)。选择该处建坝的理由是 ,但可能产生的问题是 。2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两张平面图所画的区域范围是一样的。如果图A的方向准确的话,张强使用的是哪种表示方向的方法?请你根据图A的方向,用指向标法为图B标注方向,画在图上。(2)星期六,张强和李明约好在电影院门口见面,两人从各自家里出发,分别往哪个方向走?(3)图A和图B中哪一幅图的比例尺大?如果图A的比例尺为1:1000,张强去学校采取哪种交通方式比较合理?为什么?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河流ab段的流向为自东南向西北流;图中等高距是50米,断崖处最大等高线的数值是250米,断崖顶部E点海拔可能为250米-300米之间;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看,丙地比乙地更适合修梯田种水稻;根据图中给出的比例尺,结合图中距离,可以算出丙地与甲地间的距离可能为500米;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2.【答案】(1)C(2)A【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分析】 (1)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情况可知,图中A、B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分别是: A山峰B山谷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2)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图中的比例尺是1∶100000, 图中CD两地图上距离为3厘米 ,则两地的实际距离为 3×100000=300000(厘米)=3000(米),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1)C。(2)A。【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3.【答案】C【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读图分析可知,图中丙地海拔低于200米,地形平坦开阔,且靠近小溪,水源补给便利。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等高线地图的判读,难度较大4.【答案】A【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处等高线凸向高处,是山谷地区,有可能发育形成河流;乙处等高线凸向低处,是山脊地区;甲乙两地不在同一等高线上,海拔不相等。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河流发育于山谷,山谷的等高线凸向高处,水往低处流,由此可以推断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河流发育于山谷,河流的流向是从高处流向低处。一般来说,地势的高低决定了河流的流向,反过来,河流的流向也反映了地势的高低状况。5.【答案】A【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分析】分层设色通用的颜色顺序是:海洋用蓝色,平原用绿色,低山丘陵用黄色,山地和高原用棕褐色浅紫色表示积雪、冰川。在不同的等深线之间,用分层设色法着上深浅不同的蓝色,可以用来表示海底的深度。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绿色越浓,表示地势越低;棕褐色越深,表示地势越高;雪线以上的地区通常用白色表示。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它能够直观的告诉我们地势起伏状况。6.【答案】C【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比较密集的地方坡度陡。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一定相同;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称为等高距,同一幅图中等高距是相同的。7.【答案】(1)C(2)A【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分析】(1)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地面越高,等高线条数越多。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陡峻。凡等高线重合处,必为峭壁。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2)乙地的海拔高度是500米,丙地的海拔是300米,两地相差200米,温度相差1.2 ℃。丙地比乙地低,气温高,25+1.2=26.2 ℃ 。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1)C;(2)A。【点评】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一定相同;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称为等高距,同一幅图中等高距是相同的。8.【答案】A【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处多条等高线重合为悬崖,适合进行攀岩行动;②处两边高,中间低,呈马鞍形,为鞍部,不适合攀岩;③处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不适合攀岩;④处等高线向低处突出,为山脊,不适合攀岩。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9.【答案】(1)C(2)C【知识点】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方向【解析】【分析】 (1)根据经纬网定向法来判断,①位于④的西南方向。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地位于低纬度,西半球;②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东半球;③地位于低纬度,东半球;④地位于中纬度,东半球;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低纬度的是 ③;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1)C。(2)C。【点评】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是以30度和60度为界,0°--30°是低纬度,30°--60°是中纬度,60°--90°是高纬度。10.【答案】(1)B(2)A【知识点】比例尺;图例和注记【解析】【分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 图例表示的是铁路。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2)关于甲乙两图, 根据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来判断可知,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的大。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1)B。(2)A。【点评】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图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相同图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11.【答案】(1)D(2)B(3)D【知识点】方向;比例尺【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判断,食堂在教学楼3的正北方。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2)从地图的语言来看,该图缺少了比例尺。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3)相同图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选项中的四幅地图按照范围从大到小排列为: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浙江省地图>衢州市地图.则比例尺从大到小依次是:衢州市地图>浙江省地图>中国地图>世界地图.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1)D。(2)B。(3)D。【点评】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地图中方向的判读一般采用以下三种:一般定向法,指向标,经纬网。根据图中给出的方向,即可判断区某地需要朝那个方向走。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12.【答案】D【知识点】图例和注记【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图例“▲”通常表示的是山峰。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图例是地图上所用符号和色彩所表示特征的释义和说明.注记是在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名称和山高水深等的数字.13.【答案】B【知识点】比例尺【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范围越大,反映的内容越简略,精确度越低。根据所给的四幅图进行比较,比例尺最小的是B图,表示的范围最大。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图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14.【答案】A【知识点】比例尺【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两地的实地距离越短;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两地的实地距离越长。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比例尺越大。四幅图中,A图比例尺最大,甲村和乙村实地距离最近。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是对,主要考查学生对比例尺大小的比较。15.【答案】C【知识点】经纬网;方向【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经纬网定向法。在经纬网地图上,应根据经纬线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所以在选项A中,A点在B点的东南方;在选项B中,A点在B点的东北方;在选项C中,A点在B点的西北方;在选项D中,A点在B点正东方。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经纬网定向法的判读。16.【答案】B【知识点】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但图中缺少比例尺,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地图中方向的判读一般采用以下三种:一般定向法,指向标,经纬网。根据图中给出的方向,即可判断区某地需要朝那个方向走。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17.【答案】(1)D(2)A(3)B(4)C【知识点】北京;方向;比例尺;选择合适的地图【解析】【分析】 (1)上海游客为了在杭州更好地参观、游玩,可以借助杭州风景名胜分布图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2)北京的游客来到杭州之后,感受到了城市功能的差异,与杭州相比,北京的城市功能更加突出表现在政治功能。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3)如“西湖景区简图”所示,以雷锋夕照为中心建立方向坐标,三潭印月位于雷锋夕照的西北方向。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4)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苏堤全长2.8千米,量得图上距离为14厘米,则该图的比例尺为14 ÷280000=1:20000,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1)D。(2)A。(3)B。(4)C。【点评】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地图中方向的判读一般采用以下三种:一般定向法,指向标,经纬网。根据图中给出的方向,即可判断区某地需要朝那个方向走。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18.【答案】(1)D(2)B【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方向;图例和注记【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等高距是200米,顺着地势分析,判断A处的海拔为1200米。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2)据图分析,结合图中给出的指向标,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北方; 河流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大,流速快,河流①的流速比河流②的流速快 ; 图中的图例 表示的是桥梁,不是隧道;该地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1)D。(2)B。【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19.【答案】C【知识点】图例和注记【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图例的有关知识。C选项图例是铁路,所以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图例的识记。20.【答案】(1)陡崖;鞍部(2)17;470;10(3)自东北向西南;东西走向(4)D处;等高线向低处突出,是山脊,不可能孕育河流。【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分析】 (1)根据等高线图的基本知识可知,甲处等高线相交,说明是陡崖;乙处等高线对称分布,说明是鞍部。(2)A山峰与B山峰的相对高度是 535-518=17米, C点的海拔是470米,图中的等高距是10米。(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大清河的大致流向是自东北流向西南。图中虚线框内山脉的大致走向是东西走向。(4)河流发育于山谷,山谷的等高线凸向高处,水往低处流,由此可以推断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河流发育于山谷,河流的流向是从高处流向低处。一般来说,地势的高低决定了河流的流向,反过来,河流的流向也反映了地势的高低状况。故错误的是D处,理由是等高线向低处突出,说明是山脊,不可能有河流发育。【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21.【答案】(1)鞍部;注记(2)760;大(3)7(4)6;西高东低(5)B处有误,因为该处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地形是山脊,不可能形成河流。【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比例尺【解析】【分析】(1)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情况看,李村所在位置的地形部位名称是鞍部。 图中“李村”的文字属于地图语言中的注记。(2)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可知,丁山山顶的海拔是1160米,张村的海拔是400米, 张村与丁山山顶的相对高度约为1160-400=760米。比较坡度的大小主要看等高线的疏密,密集的等高线坡度较大。由此可以判断王村所在地区地面坡度比余村大。(3)已知王村气温为11℃,按气温垂直分布的规律,丁山的气温约为7℃。1160-500=660米,660*0.6=4℃, 11-4=7℃。(4)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图中的比例尺是1∶200000,如果余村到张村的图上距离为3cm,则实地距离为3×200000=600000(厘米)=6000(米),(5)图中B处河流有误, 因为该处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地形是山脊,不可能形成河流。【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22.【答案】(1)指向标定向法;西南(2)线段式比例尺;2500;500(3)GH(4)150;②(5)鞍部;陡崖【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指向标定向法。读图可知,图上有指向标,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判定方向,箭头方向是北,因此A山在D山的西南方向。故答案为指向标定向法;西南。(2)本题考查的是比例尺的有关知识。图中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是线段式比例尺,表示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米。小明用直尺量得A、B之间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则其实地距离是5×500米=2500米。读图可知,等高距为50米,离山顶A最近的等高线为450米,因此山顶A高度不会超过500米。故答案为 2500米;500米。(3)本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知识。河流发育在河谷处,等高线向高值凸出为河谷,读图,GH是山谷,可能发育河流;AE、EF、BD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是山脊,不能发育河流。故答案为 GH。(4)本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知识。读图可知,H海拔是150米,E海拔300米,H和E之间的相对高度是300-150=150米。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陡,线路①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登山费力,线路②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登山比较安全省力气,故选填②。故答案为150米;②。(5)本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知识。读图可知,B点位于两座山顶之间,为鞍部,C处等高线重合,为陡崖。故答案为鞍部;陡崖。【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地图三要素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23.【答案】(1)150°E;30°N;西北;北温(2)90(3)山顶;山谷(4)570;D(5)西北;2(6)因为小溪都汇入河流,由山地流向平原,并且河流沿岸地区往往有人类居住等【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方向【解析】【分析】(1)根据左图,写出A点经纬度: 30°N, 150°E。以B点建立方向坐标, A点在B点的西北方,根据五带的划分界线可知, A点在五带的北温带。(2)读图可知,左图中A,B两点的经度相差 90 度。(3)读右图,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A 是山顶,B是山谷。(4)右图中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 670-100=570米,同一时间, A,D两地的气温相比, D点气温更高。理由是,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度。(5)右图中,根据指北标以D点建立方向坐标,C地位于D地的西北方向; 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2×100000=200000(厘米)=2000(米)。(6)某徒步旅行者在此山区迷路,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摆脱困境。 理由是: 因为小溪都汇入河流,由山地流向平原,并且河流沿岸地区往往有人类居住等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24.【答案】(1)50米(2)山顶;陡崖(3)350—400米;西北——东南走向(4)a;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易形成河流(5)②;沿等高线,地势平坦、起伏小(6)丁;海拔低,地形平坦开阔,发展空间大;接近河流和公路,水陆交通便利(7)Q;“袋布口”地形,工程量小,施工难度低;内部汇水面积大;会淹没农田和村庄;丙村需要移民【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分析】(1)等高距是相邻两条等高线的差值,该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为50米。(2)根据等高线图判断的一般规律,A,B是山顶,C是陡崖。(3)图中A的海拔高度是350-400米,根据一般定向法,道路的走向是西北--东南走向。(4)河流发育于山谷,故易形成河流的是a。理由: 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易形成河流 。(5)张老师打算从甲村到乙村去家访, 应该选择坡度较缓的方向较好。 ①、②两条线路中选择较为合适的一条是 ② ,理由是 :沿等高线,地势平坦、起伏小 。(6)甲、乙、丙、丁四村庄当中,发展条件最有利的是丁地,理由是: 海拔低,地形平坦开阔,发展空间大;接近河流和公路,水陆交通便利 。(7)修建水库一般选择在“口小肚大”的地方,图中字母Q地合适。理由是: “袋布口”地形,工程量小,施工难度低;内部汇水面积大 。但也可能产生的问题是: 会淹没农田和村庄;丙村需要移民 。【点评】河流发育于山谷,河流的流向是从高处流向低处。一般来说,地势的高低决定了河流的流向,反过来,河流的流向也反映了地势的高低状况。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25.【答案】(1)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图略。(2)张强向西南方向走,李明向西北方向走。(3)图A大。步行比较合理,因为距离较近。【知识点】方向;比例尺【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分析,张强使用的是一般定向法。即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位。(2)星期六,张强和李明约好在电影院门口见面,两人从各自家里出发, 张强向西南方向走,李明向西北方向走。(3)根据比例尺的定义分析, 图A的比例尺较大。 如果图A的比例尺为1:1000,根据图中距离分析,张强去学校选择步行较为合理。【点评】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有三种方法,一是经纬网判断法,二是指向标判断法,三是通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法,一般范围较小的地图都有指向标,习惯上规定指向标统一指向北。1 / 12020年中考历社复习专题07:从地图和图标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一、单选题1.(2020·台州模拟)读区域等高线地形图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河流ab段的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B.断崖顶部E点海拔可能为100米C.丙地比乙地更适合修梯田种水稻D.丙地与甲地间的距离可能为0米【答案】C【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河流ab段的流向为自东南向西北流;图中等高距是50米,断崖处最大等高线的数值是250米,断崖顶部E点海拔可能为250米-300米之间;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看,丙地比乙地更适合修梯田种水稻;根据图中给出的比例尺,结合图中距离,可以算出丙地与甲地间的距离可能为500米;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2.(2020七上·萧山期末)读某区域的等高线示意图,完成问题。(1)图中A、B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正确的是( )A.A山峰B山脊 B.A鞍部B山谷 C.A山峰B山谷 D.A鞍部B山脊(2)图中CD两地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的实际距离为( )A.3千米 B.0.3千米 C.30千米 D.300千米【答案】(1)C(2)A【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分析】 (1)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情况可知,图中A、B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分别是: A山峰B山谷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2)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图中的比例尺是1∶100000, 图中CD两地图上距离为3厘米 ,则两地的实际距离为 3×100000=300000(厘米)=3000(米),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1)C。(2)A。【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3.(2019九上·杭州模拟)户外露营日益成为人们休闲的一种方式。露营营地应选择在开阔安全、背风背阴和水源补给便利的地方。下图中的最佳营地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C【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读图分析可知,图中丙地海拔低于200米,地形平坦开阔,且靠近小溪,水源补给便利。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等高线地图的判读,难度较大4.(2019七上·义乌期中)若下图中的三条线为等高线,数值关系为a>b>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可能形成河流 B.乙位于山谷C.甲、乙两地海拔相等 D.甲位于山脊【答案】A【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处等高线凸向高处,是山谷地区,有可能发育形成河流;乙处等高线凸向低处,是山脊地区;甲乙两地不在同一等高线上,海拔不相等。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河流发育于山谷,山谷的等高线凸向高处,水往低处流,由此可以推断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河流发育于山谷,河流的流向是从高处流向低处。一般来说,地势的高低决定了河流的流向,反过来,河流的流向也反映了地势的高低状况。5.(2019七上·嵊州月考)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绿色表示的是( )A.平原 B.海洋 C.山地 D.盆地【答案】A【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分析】分层设色通用的颜色顺序是:海洋用蓝色,平原用绿色,低山丘陵用黄色,山地和高原用棕褐色浅紫色表示积雪、冰川。在不同的等深线之间,用分层设色法着上深浅不同的蓝色,可以用来表示海底的深度。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绿色越浓,表示地势越低;棕褐色越深,表示地势越高;雪线以上的地区通常用白色表示。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它能够直观的告诉我们地势起伏状况。6.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比较密集的地方( )A.地面坡度缓和 B.地面坡度均一C.地面坡度陡峭 D.坡度上缓下陡【答案】C【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比较密集的地方坡度陡。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一定相同;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称为等高距,同一幅图中等高距是相同的。7.(2017七上·常山月考)读下图“某地等高线(米)地形示意图”,完成小题。(1)甲的地形部位是( )A.山脊 B.山谷 C.陡崖 D.山峰(2)若乙地气温为25℃,丙地的气温为( )A.26.2℃ B.26.8℃ C.23.8℃ D.23.2℃【答案】(1)C(2)A【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分析】(1)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地面越高,等高线条数越多。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陡峻。凡等高线重合处,必为峭壁。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2)乙地的海拔高度是500米,丙地的海拔是300米,两地相差200米,温度相差1.2 ℃。丙地比乙地低,气温高,25+1.2=26.2 ℃ 。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1)C;(2)A。【点评】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一定相同;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称为等高距,同一幅图中等高距是相同的。8.(2017七上·台州期中)初一学生王明爱好攀岩运动,现在来到下图图示地区,请你在①②③④四地中,帮他选择一处最适合攀岩运动的地方(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A【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处多条等高线重合为悬崖,适合进行攀岩行动;②处两边高,中间低,呈马鞍形,为鞍部,不适合攀岩;③处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不适合攀岩;④处等高线向低处突出,为山脊,不适合攀岩。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9.(2020七上·萧山期末)2019年10月18日至27日,世界军人运动会(简称“军运会”)在中国武汉举行。以下①一④城市均举办过军运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①位于④的(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2)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低纬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1)C(2)C【知识点】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方向【解析】【分析】 (1)根据经纬网定向法来判断,①位于④的西南方向。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地位于低纬度,西半球;②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东半球;③地位于低纬度,东半球;④地位于中纬度,东半球;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低纬度的是 ③;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1)C。(2)C。【点评】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是以30度和60度为界,0°--30°是低纬度,30°--60°是中纬度,60°--90°是高纬度。10.(2020七上·萧山期末)在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不同的两幅地图中,同一城市可分别用点状和面状两种符号表示。读两幅图幅相同的地图,回答问题。(1)图中 图例表示的是( )A.长城 B.铁路 C.国界线 D.桥梁(2)关于甲乙两图,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大 B.甲图的区域范围比乙图大C.甲图的内容比乙图简略 D.甲图的H市面积比乙图大【答案】(1)B(2)A【知识点】比例尺;图例和注记【解析】【分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 图例表示的是铁路。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2)关于甲乙两图, 根据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来判断可知,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的大。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1)B。(2)A。【点评】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图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相同图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11.(2019七上·衢州期中)阅读某学校平面图,回答小题。(1)食堂在教学楼3的________方向。( )A.西北方 B.正西方 C.东南方 D.正北方(2)从地图的语言来看,该图缺少了( )A.方向 B.比例尺 C.图例 D.注记(3)下列四幅图幅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小的一幅是( )A.衢州市政区图 B.浙江省政区图C.中国政区图 D.世界政区图【答案】(1)D(2)B(3)D【知识点】方向;比例尺【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判断,食堂在教学楼3的正北方。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2)从地图的语言来看,该图缺少了比例尺。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3)相同图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选项中的四幅地图按照范围从大到小排列为: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浙江省地图>衢州市地图.则比例尺从大到小依次是:衢州市地图>浙江省地图>中国地图>世界地图.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1)D。(2)B。(3)D。【点评】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地图中方向的判读一般采用以下三种:一般定向法,指向标,经纬网。根据图中给出的方向,即可判断区某地需要朝那个方向走。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12.(2019七上·宁波期中)图例“▲”通常表示的是( )A.河流 B.公路 C.湖泊 D.山峰【答案】D【知识点】图例和注记【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图例“▲”通常表示的是山峰。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图例是地图上所用符号和色彩所表示特征的释义和说明.注记是在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名称和山高水深等的数字.13.(2019七上·杭州期中)下列四幅图的图幅相同,但比例尺不同。你认为河流最宽的一幅是( )A. B.C. D.【答案】B【知识点】比例尺【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范围越大,反映的内容越简略,精确度越低。根据所给的四幅图进行比较,比例尺最小的是B图,表示的范围最大。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图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14.(2019七上·柯桥月考)下列四图的图幅相同,但比例尺不同,其中甲村和乙村实地距离最近的一幅是( )A. B.C. D.【答案】A【知识点】比例尺【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两地的实地距离越短;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两地的实地距离越长。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比例尺越大。四幅图中,A图比例尺最大,甲村和乙村实地距离最近。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是对,主要考查学生对比例尺大小的比较。15.(2019七上·柯桥月考)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明A点在B点西北方的是( )A. B.C. D.【答案】C【知识点】经纬网;方向【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经纬网定向法。在经纬网地图上,应根据经纬线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所以在选项A中,A点在B点的东南方;在选项B中,A点在B点的东北方;在选项C中,A点在B点的西北方;在选项D中,A点在B点正东方。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经纬网定向法的判读。16.(2019七上·衢州期中)从地图的基本“语言”角度来看,下图缺少的是( )A.方向 B.比例尺 C.图例和注记 D.经纬网【答案】B【知识点】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但图中缺少比例尺,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地图中方向的判读一般采用以下三种:一般定向法,指向标,经纬网。根据图中给出的方向,即可判断区某地需要朝那个方向走。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17.(2019七上·苍南期中)新华社报道,今年十一黄金周全国热门景区TOOP5的排名中,杭州西湖连续5天占据榜首。旅游人群中,上海、北京、宁波人占据外地来杭旅游人数前三名。读下图,回答问题。(1)上海游客为了在杭州更好地参观、游玩,可以借助( )A.世界政区图 B.中国地形图C.浙江地形图 D.杭州风景名胜分布图(2)北京的游客来到杭州之后,感受到了城市功能的差异,与杭州相比,北京的城市功能更加突出表现在(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旅游功能(3)如“西湖景区简图”所示,三潭印月位于雷锋夕照的( )A.西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北方向 D.东南方向(4)苏堤全长2.8千米,量得图上距离为14厘米,则该图的比例尺为( )A.1:2000 B.二十万分之C. D.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米【答案】(1)D(2)A(3)B(4)C【知识点】北京;方向;比例尺;选择合适的地图【解析】【分析】 (1)上海游客为了在杭州更好地参观、游玩,可以借助杭州风景名胜分布图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2)北京的游客来到杭州之后,感受到了城市功能的差异,与杭州相比,北京的城市功能更加突出表现在政治功能。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3)如“西湖景区简图”所示,以雷锋夕照为中心建立方向坐标,三潭印月位于雷锋夕照的西北方向。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4)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苏堤全长2.8千米,量得图上距离为14厘米,则该图的比例尺为14 ÷280000=1:20000,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1)D。(2)A。(3)B。(4)C。【点评】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地图中方向的判读一般采用以下三种:一般定向法,指向标,经纬网。根据图中给出的方向,即可判断区某地需要朝那个方向走。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18.观察下图,完成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A处的海拔为( )A.900米 B.1000米 C.1100米 D.1200米(2)小强同学从图中获取了以下信息,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南方B.河流①的流速比河流②的流速快C.图中的图例 表示隧道D.该地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答案】(1)D(2)B【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方向;图例和注记【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等高距是200米,顺着地势分析,判断A处的海拔为1200米。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2)据图分析,结合图中给出的指向标,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北方; 河流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大,流速快,河流①的流速比河流②的流速快 ; 图中的图例 表示的是桥梁,不是隧道;该地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1)D。(2)B。【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19.(2018七上·柯桥期中)下列四个图例中,错误的是( )A. B.C. D.【答案】C【知识点】图例和注记【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图例的有关知识。C选项图例是铁路,所以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图例的识记。二、综合题20.(2019七上·衢州期中)有一种称呼叫“驴友”,是对户外自助自主旅行爱好者的爱称。下图为某“驴友”提供的一幅活动区域图,读图,完成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甲 ;乙 。(2)A山峰与B山峰的相对高度是 米,C点的海拔是 米,图中的等高距是 米。(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大清河的大致流向是 。图中虚线框内的山脉大致走向为 。(4)图中D和E两处河流有一处有误,请你指出并说明理由。【答案】(1)陡崖;鞍部(2)17;470;10(3)自东北向西南;东西走向(4)D处;等高线向低处突出,是山脊,不可能孕育河流。【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分析】 (1)根据等高线图的基本知识可知,甲处等高线相交,说明是陡崖;乙处等高线对称分布,说明是鞍部。(2)A山峰与B山峰的相对高度是 535-518=17米, C点的海拔是470米,图中的等高距是10米。(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大清河的大致流向是自东北流向西南。图中虚线框内山脉的大致走向是东西走向。(4)河流发育于山谷,山谷的等高线凸向高处,水往低处流,由此可以推断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河流发育于山谷,河流的流向是从高处流向低处。一般来说,地势的高低决定了河流的流向,反过来,河流的流向也反映了地势的高低状况。故错误的是D处,理由是等高线向低处突出,说明是山脊,不可能有河流发育。【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21.(2019七上·宁波期中)读下边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1)李村所在位置的地形部位名称 。图中“李村”的文字属于地图语言中的哪一要素? (图例还是注记)(2)张村与丁山山顶的相对高度约为 米。王村所在地区地面坡度比余村 。(3)已知王村气温为11℃,按气温垂直分布的规律,丁山的气温约为 ℃。(4)如果余村到张村的图上距离为3cm,则实地距离为 千米。请描述图中区域内地势特点 。(5)图中A,B,C三处河流有一处有误,请你指出并说明理由。【答案】(1)鞍部;注记(2)760;大(3)7(4)6;西高东低(5)B处有误,因为该处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地形是山脊,不可能形成河流。【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比例尺【解析】【分析】(1)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情况看,李村所在位置的地形部位名称是鞍部。 图中“李村”的文字属于地图语言中的注记。(2)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可知,丁山山顶的海拔是1160米,张村的海拔是400米, 张村与丁山山顶的相对高度约为1160-400=760米。比较坡度的大小主要看等高线的疏密,密集的等高线坡度较大。由此可以判断王村所在地区地面坡度比余村大。(3)已知王村气温为11℃,按气温垂直分布的规律,丁山的气温约为7℃。1160-500=660米,660*0.6=4℃, 11-4=7℃。(4)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图中的比例尺是1∶200000,如果余村到张村的图上距离为3cm,则实地距离为3×200000=600000(厘米)=6000(米),(5)图中B处河流有误, 因为该处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地形是山脊,不可能形成河流。【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22.(2019七上·柯桥月考)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图使用的定向法是 ,依此判断,A山在D山的 方向。(2)图中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是 ,请用另一种方法表示该地图的比例尺 。用直尺量得A,B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则其实地距离是 米。(3)图中最有可能形成河流的地方是 。(填选项:AE,EF,BD,GH)(4)H和E两地相对高度是 米。如果某班举行登山活动,为了安全省力登上D山,应选择的登山路线是 路线(填①或②)。(5)请写出图中字母所在位置的地形名称:B ;C 。【答案】(1)指向标定向法;西南(2)线段式比例尺;2500;500(3)GH(4)150;②(5)鞍部;陡崖【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指向标定向法。读图可知,图上有指向标,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判定方向,箭头方向是北,因此A山在D山的西南方向。故答案为指向标定向法;西南。(2)本题考查的是比例尺的有关知识。图中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是线段式比例尺,表示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米。小明用直尺量得A、B之间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则其实地距离是5×500米=2500米。读图可知,等高距为50米,离山顶A最近的等高线为450米,因此山顶A高度不会超过500米。故答案为 2500米;500米。(3)本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知识。河流发育在河谷处,等高线向高值凸出为河谷,读图,GH是山谷,可能发育河流;AE、EF、BD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是山脊,不能发育河流。故答案为 GH。(4)本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知识。读图可知,H海拔是150米,E海拔300米,H和E之间的相对高度是300-150=150米。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陡,线路①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登山费力,线路②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登山比较安全省力气,故选填②。故答案为150米;②。(5)本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知识。读图可知,B点位于两座山顶之间,为鞍部,C处等高线重合,为陡崖。故答案为鞍部;陡崖。【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地图三要素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23.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左图,写出A点经纬度: , 。A点在B点的 方,A点在五带的 带。(2)左图中A,B两点的经度相差 度。(3)读右图,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A ;C 。(4)右图中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 米;同一时间,A,D两地的气温相比, 地气温更高。(5)右图中C地位于D地的 方向;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 千米。(6)某徒步旅行者在此山区迷路,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摆脱困境。请解释这种做法的合理性。【答案】(1)150°E;30°N;西北;北温(2)90(3)山顶;山谷(4)570;D(5)西北;2(6)因为小溪都汇入河流,由山地流向平原,并且河流沿岸地区往往有人类居住等【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方向【解析】【分析】(1)根据左图,写出A点经纬度: 30°N, 150°E。以B点建立方向坐标, A点在B点的西北方,根据五带的划分界线可知, A点在五带的北温带。(2)读图可知,左图中A,B两点的经度相差 90 度。(3)读右图,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A 是山顶,B是山谷。(4)右图中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 670-100=570米,同一时间, A,D两地的气温相比, D点气温更高。理由是,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度。(5)右图中,根据指北标以D点建立方向坐标,C地位于D地的西北方向; 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2×100000=200000(厘米)=2000(米)。(6)某徒步旅行者在此山区迷路,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摆脱困境。 理由是: 因为小溪都汇入河流,由山地流向平原,并且河流沿岸地区往往有人类居住等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24.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为 。(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的名称:A,B ,C 。(3)图中A的海拔高度是 ;道路的走向为 。(4)a、b两条虚线所在的位置较易形成河流的是 (填字母),理由是 。(5)张老师打算从甲村到乙村去家访,请你帮助张老师在①、②两条线路中选择较为合适的一条 (填序号),理由是 。(6)当地政府计划在该地区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甲、乙、丙、丁四村庄当中,发展条件最有利的是 ,理由是 。(7)为了解决未来小城镇的用水、用电问题,该地区计划修建水电站,你觉得修建在哪里比较合适: (在图上大写字母中找)。选择该处建坝的理由是 ,但可能产生的问题是 。【答案】(1)50米(2)山顶;陡崖(3)350—400米;西北——东南走向(4)a;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易形成河流(5)②;沿等高线,地势平坦、起伏小(6)丁;海拔低,地形平坦开阔,发展空间大;接近河流和公路,水陆交通便利(7)Q;“袋布口”地形,工程量小,施工难度低;内部汇水面积大;会淹没农田和村庄;丙村需要移民【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分析】(1)等高距是相邻两条等高线的差值,该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为50米。(2)根据等高线图判断的一般规律,A,B是山顶,C是陡崖。(3)图中A的海拔高度是350-400米,根据一般定向法,道路的走向是西北--东南走向。(4)河流发育于山谷,故易形成河流的是a。理由: 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易形成河流 。(5)张老师打算从甲村到乙村去家访, 应该选择坡度较缓的方向较好。 ①、②两条线路中选择较为合适的一条是 ② ,理由是 :沿等高线,地势平坦、起伏小 。(6)甲、乙、丙、丁四村庄当中,发展条件最有利的是丁地,理由是: 海拔低,地形平坦开阔,发展空间大;接近河流和公路,水陆交通便利 。(7)修建水库一般选择在“口小肚大”的地方,图中字母Q地合适。理由是: “袋布口”地形,工程量小,施工难度低;内部汇水面积大 。但也可能产生的问题是: 会淹没农田和村庄;丙村需要移民 。【点评】河流发育于山谷,河流的流向是从高处流向低处。一般来说,地势的高低决定了河流的流向,反过来,河流的流向也反映了地势的高低状况。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2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两张平面图所画的区域范围是一样的。如果图A的方向准确的话,张强使用的是哪种表示方向的方法?请你根据图A的方向,用指向标法为图B标注方向,画在图上。(2)星期六,张强和李明约好在电影院门口见面,两人从各自家里出发,分别往哪个方向走?(3)图A和图B中哪一幅图的比例尺大?如果图A的比例尺为1:1000,张强去学校采取哪种交通方式比较合理?为什么?【答案】(1)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图略。(2)张强向西南方向走,李明向西北方向走。(3)图A大。步行比较合理,因为距离较近。【知识点】方向;比例尺【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分析,张强使用的是一般定向法。即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位。(2)星期六,张强和李明约好在电影院门口见面,两人从各自家里出发, 张强向西南方向走,李明向西北方向走。(3)根据比例尺的定义分析, 图A的比例尺较大。 如果图A的比例尺为1:1000,根据图中距离分析,张强去学校选择步行较为合理。【点评】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有三种方法,一是经纬网判断法,二是指向标判断法,三是通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法,一般范围较小的地图都有指向标,习惯上规定指向标统一指向北。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0年中考历社复习专题07:从地图和图标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学生版).docx 2020年中考历社复习专题07:从地图和图标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