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历社九下8.4.1《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同步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历社九下8.4.1《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同步试卷

资源简介

历社九下8.4.1《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要战胜垃圾得首先战胜自己!”关于这些说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简单的堆放、焚烧都可以使垃圾变成“宝贝”
B.此说法蕴含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注重循环利用资源
C.个人的文化素质与垃圾的利用无关
D.垃圾就是垃圾,没有利用价值
【答案】B
【知识点】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资源问题的相关知识。简单的堆放、焚烧会占用空间资源,污染大气环境,不会变废为宝, A错误。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意味着资源的循环再利用,此说法蕴含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注重循环利用资源, B正确。
个人的文化素质与垃圾的利用有关,文化素质越高,越有利于垃圾的循环再利用,C错误。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有其利用价值, 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资源问题的相关知识,要注意资源的保护利用以及资源利用的理念。
2.随着电商的迅猛发展,大量快递垃圾的处理成为一个棘手问题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A.经济发展必然会破坏环境 B.垃圾分类是根本解决方案
C.限制网购规模是有效出路 D.快递绿色包装是大势所趋
【答案】D
【知识点】我国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 随着电商的迅猛发展,大量快递垃圾严重污染环境,浪费了资源,因此快递绿色包装是大势所趋,D符合题意,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3.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全面推开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一举措(  )
①表明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有利于提升村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③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环境问题
④有利于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知识点】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从题干材料中 一号文件推进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可知,这有利于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一号文件着力改善的是人居环境,这表明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利于提升村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①②④符合题意,正确。③观点太绝对,夸大了这一举措的作用,应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共享发展成果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4.对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保护部明确了“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精准聚焦”“协同推进”和“优化服务”这20字原则,并要求牢记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职责,坚决打好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对此,以下做法不当的是 (  )
A.要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打击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
B.要积极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念,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
C.坚持环境保护这个中心不动摇,积极落实环保国策
D.加大环保督查力度,加快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答案】C
【知识点】我国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为打好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我们要积极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念和环保国策,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打击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
加大环保督查力度,加快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ABD做法正确,但不符合题目要求,应排除。
C符合题目要求,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所以坚持环境保护这个中心不动摇的做法不恰当。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得到解决。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5.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浙江省“七山一水两分田”,许多地方“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拥有良好的生态优势。如果能够把这些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以下做法与这一指导思想相吻合的是(  )
①浙江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基本都建设了控制性水库工程
②浙江作出推进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等“五水共治”的决策部署
③“腾扎实推进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和“名企、名品、名家”“四换三名”发展策略
④全面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
⑤深入推进燃煤烟气、工业废气、车船尾气、扬尘灰气和餐饮排气治理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A
【知识点】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一个是自然风景,一个象征财富,二者本没有什么关联,但习近平总书记巧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来作比,形象地揭示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这5个做法中,只有3不符合题意,仍在不断的追求经济发展而忽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的主旨是要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关键在于发展不能再走老路,要将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用良好的生态环境保证可持续发展。
6.2020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的332个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这一做法表明长江流域正在落实的发展战略是(  )
A.节约资源 B.保护环境
C.可持续发展 D.创新驱动发展
【答案】C
【知识点】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 2020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的332个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
。这一做法表明长江流域正在落实的发展战略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 长期以来受拦河筑坝、水域污染、过度捕捞、航道整治、挖砂采石等活动影响,长江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生物多样性指数持续下降, “禁捕是有效缓解长江生物资源衰退和生物多样性下降危机的关键之举。”
7.乡愁是后院沿着泥瓦飘飘的炊烟,是十八弯弯向家门口的山路,是妈妈手里的糯米团,是后院那棵永不结果的龙眼树……“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的理念反映了我国(  )
①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 ②目前开展的各项工作都不得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③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④我们只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 根据所学,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这体现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目前开展的各项工作都不得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②③符合题意,正确。
①错误,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变化。
④错误,坚持绿色发展,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8.海宁皮革是嘉兴的拳头产品。皮革产品远销海外,但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严重污染。某皮革企业转变生产理念、引进先进设备、加快科技创新,治理污染。该企业在发展中重视污染治理(  )
①符合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
②反映了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
③体现了科技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
④说明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我国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该企业在发展中重视环境污染的治理,体现了该企业在发展中重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符合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故①④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
③的说法错误,解决环境问题要依靠科学技术,关键是控制人口激增,此项应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环境问题,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并进行正确认知的能力。解答此题宜采用排除法。
9.2018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正式施行(见图)。环境保护税对税法列明的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和工业噪声四大类污染物征税。这一税法的施行(  )
①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②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③是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根本举措 ④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知识点】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国家对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和工业噪声四大类污染物征税,实施环保税法后,企业如果有偷逃或拒缴环保税的行为,将被视为违法而追究法律责任。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①②符合题意,正确。
③错误,夸大了环境税法的作用。
④错误,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这一做法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二、材料分析题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12月25日杭州到黄山最美高铁正式开通,串起了西湖、西溪、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黄山等世界级旅游胜地。
(1)该区域位于我国的   (地理区域),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
(2)根据材料,结合自然环境特点,分析高铁建设中可能面临的问题。
(3)简述杭黄高铁对沿途旅游经济带来的积极影响。
【答案】(1)南方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
(2)多山地、丘陵,施工难度较大;降水丰沛,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影响工程建设。
(3)缩短了旅途时间,推动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改善沿线地区的交通条件。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知识点】世界气候类型和特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因地制宜谋发展
【解析】【分析】(1)根据图和材料分析可知,杭黄高铁是连接浙江省杭州市与安徽省黄山市的高速铁路。所以该区域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根据杭州气候图可知 ,杭州冬 季温暖湿润,夏季高温多雨,所以亚热带季风气候。
(2)据图可知,该地区多山地、丘陵,增加了施工难度;根据杭州气候图可知,该地区降水丰沛,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影响工程建设的进度。
(3)杭黄高铁建设的影响有:促进旅游业发展,加强区间联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对外开放等,缩短了旅途时间,改善沿线地区的交通条件。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点评】杭黄高速铁路,即杭黄高铁,东起浙江省杭州市,向西经杭州市萧山区、富阳区、桐庐县、建德市、淳安县,越皖浙交界的天目山山脉进入安徽省,经宣城市绩溪县和黄山市歙县、徽州区至黄山北站,线路全长265公里,设计时速250km/h。全线共设杭州东、杭州南、富阳、桐庐、建德东、淳安(千岛湖)、三阳、绩溪北、歙县北、黄山北站共10个车站。
11.材料一:美国宇航局公布一则消息:中国植被增加量占过去17年全球植被总增加量的至少25%,42%源于植树造林工程。让全世界再次见识了中国在改善环境方面所做的重大贡献。
材料二:
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材料一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写出两条即可)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库布齐地区曾经是“不毛之地”的主要原因(自然、人为两个角度作答)。
(3)结合相关链接谈谈库布齐沙漠的治理给荒漠化严重的地区有着怎样的借鉴意义?
【答案】(1)我国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我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等。
(2)自然原因: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降水少;人为原因:人们过度砍伐、放牧和开垦,使地表失去植被的保护等。
(3)深化改革,转变经营方式;加大治理资金的投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依靠科技,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植树种草。
【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我国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1) 中国植被增加量占过去17年全球植被总增加量的至少25%,42%源于植树造林工程。 这说明我国重视绿色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做到可持续发展,并且取得了伟大的成绩,这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2)库布齐沙漠位于河套平原黄河“几”字弯里的黄河南岸(有的人称为河套沙漠),其往北是阴山西段狼山地区。 据《诗经》记载,在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库布齐草原上就出现了朔方古城。当时这里森林茂密、水草丰美、绿茵冉冉、牛羊成群。自商代后期到战国,气候变得干冷多风,使沙漠裸露,并提供了动力条件。因此,可以说库布齐沙漠是在此期间形成的。人口的增加,历朝历代的过度垦牧与战火也是库布齐沙漠的形成原因。
(3)库布齐治沙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库布齐人以市场的眼光和产业发展的思路,治沙又治穷,增绿又增收,在荒漠化治理中寻找点沙成金的致富新起点。
故答案为:(1)我国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我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等。
(2)自然原因: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降水少;人为原因:人们过度砍伐、放牧和开垦,使地表失去植被的保护等。
(3)深化改革,转变经营方式;加大治理资金的投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依靠科技,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植树种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了库布齐沙漠的形成原因及环境治理的相关知识。
1 / 1历社九下8.4.1《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要战胜垃圾得首先战胜自己!”关于这些说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简单的堆放、焚烧都可以使垃圾变成“宝贝”
B.此说法蕴含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注重循环利用资源
C.个人的文化素质与垃圾的利用无关
D.垃圾就是垃圾,没有利用价值
2.随着电商的迅猛发展,大量快递垃圾的处理成为一个棘手问题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A.经济发展必然会破坏环境 B.垃圾分类是根本解决方案
C.限制网购规模是有效出路 D.快递绿色包装是大势所趋
3.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全面推开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一举措(  )
①表明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有利于提升村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③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环境问题
④有利于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对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保护部明确了“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精准聚焦”“协同推进”和“优化服务”这20字原则,并要求牢记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职责,坚决打好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对此,以下做法不当的是 (  )
A.要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打击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
B.要积极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念,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
C.坚持环境保护这个中心不动摇,积极落实环保国策
D.加大环保督查力度,加快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5.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浙江省“七山一水两分田”,许多地方“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拥有良好的生态优势。如果能够把这些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以下做法与这一指导思想相吻合的是(  )
①浙江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基本都建设了控制性水库工程
②浙江作出推进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等“五水共治”的决策部署
③“腾扎实推进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和“名企、名品、名家”“四换三名”发展策略
④全面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
⑤深入推进燃煤烟气、工业废气、车船尾气、扬尘灰气和餐饮排气治理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6.2020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的332个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这一做法表明长江流域正在落实的发展战略是(  )
A.节约资源 B.保护环境
C.可持续发展 D.创新驱动发展
7.乡愁是后院沿着泥瓦飘飘的炊烟,是十八弯弯向家门口的山路,是妈妈手里的糯米团,是后院那棵永不结果的龙眼树……“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的理念反映了我国(  )
①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 ②目前开展的各项工作都不得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③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④我们只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海宁皮革是嘉兴的拳头产品。皮革产品远销海外,但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严重污染。某皮革企业转变生产理念、引进先进设备、加快科技创新,治理污染。该企业在发展中重视污染治理(  )
①符合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
②反映了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
③体现了科技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
④说明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2018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正式施行(见图)。环境保护税对税法列明的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和工业噪声四大类污染物征税。这一税法的施行(  )
①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②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③是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根本举措 ④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12月25日杭州到黄山最美高铁正式开通,串起了西湖、西溪、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黄山等世界级旅游胜地。
(1)该区域位于我国的   (地理区域),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
(2)根据材料,结合自然环境特点,分析高铁建设中可能面临的问题。
(3)简述杭黄高铁对沿途旅游经济带来的积极影响。
11.材料一:美国宇航局公布一则消息:中国植被增加量占过去17年全球植被总增加量的至少25%,42%源于植树造林工程。让全世界再次见识了中国在改善环境方面所做的重大贡献。
材料二:
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材料一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写出两条即可)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库布齐地区曾经是“不毛之地”的主要原因(自然、人为两个角度作答)。
(3)结合相关链接谈谈库布齐沙漠的治理给荒漠化严重的地区有着怎样的借鉴意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资源问题的相关知识。简单的堆放、焚烧会占用空间资源,污染大气环境,不会变废为宝, A错误。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意味着资源的循环再利用,此说法蕴含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注重循环利用资源, B正确。
个人的文化素质与垃圾的利用有关,文化素质越高,越有利于垃圾的循环再利用,C错误。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有其利用价值, 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资源问题的相关知识,要注意资源的保护利用以及资源利用的理念。
2.【答案】D
【知识点】我国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 随着电商的迅猛发展,大量快递垃圾严重污染环境,浪费了资源,因此快递绿色包装是大势所趋,D符合题意,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3.【答案】D
【知识点】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从题干材料中 一号文件推进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可知,这有利于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一号文件着力改善的是人居环境,这表明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利于提升村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①②④符合题意,正确。③观点太绝对,夸大了这一举措的作用,应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共享发展成果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4.【答案】C
【知识点】我国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为打好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我们要积极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念和环保国策,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打击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
加大环保督查力度,加快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ABD做法正确,但不符合题目要求,应排除。
C符合题目要求,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所以坚持环境保护这个中心不动摇的做法不恰当。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得到解决。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5.【答案】A
【知识点】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一个是自然风景,一个象征财富,二者本没有什么关联,但习近平总书记巧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来作比,形象地揭示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这5个做法中,只有3不符合题意,仍在不断的追求经济发展而忽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的主旨是要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关键在于发展不能再走老路,要将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用良好的生态环境保证可持续发展。
6.【答案】C
【知识点】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 2020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的332个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
。这一做法表明长江流域正在落实的发展战略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 长期以来受拦河筑坝、水域污染、过度捕捞、航道整治、挖砂采石等活动影响,长江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生物多样性指数持续下降, “禁捕是有效缓解长江生物资源衰退和生物多样性下降危机的关键之举。”
7.【答案】C
【知识点】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 根据所学,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这体现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目前开展的各项工作都不得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②③符合题意,正确。
①错误,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变化。
④错误,坚持绿色发展,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8.【答案】C
【知识点】我国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该企业在发展中重视环境污染的治理,体现了该企业在发展中重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符合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故①④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
③的说法错误,解决环境问题要依靠科学技术,关键是控制人口激增,此项应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环境问题,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并进行正确认知的能力。解答此题宜采用排除法。
9.【答案】A
【知识点】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国家对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和工业噪声四大类污染物征税,实施环保税法后,企业如果有偷逃或拒缴环保税的行为,将被视为违法而追究法律责任。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①②符合题意,正确。
③错误,夸大了环境税法的作用。
④错误,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这一做法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10.【答案】(1)南方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
(2)多山地、丘陵,施工难度较大;降水丰沛,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影响工程建设。
(3)缩短了旅途时间,推动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改善沿线地区的交通条件。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知识点】世界气候类型和特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因地制宜谋发展
【解析】【分析】(1)根据图和材料分析可知,杭黄高铁是连接浙江省杭州市与安徽省黄山市的高速铁路。所以该区域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根据杭州气候图可知 ,杭州冬 季温暖湿润,夏季高温多雨,所以亚热带季风气候。
(2)据图可知,该地区多山地、丘陵,增加了施工难度;根据杭州气候图可知,该地区降水丰沛,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影响工程建设的进度。
(3)杭黄高铁建设的影响有:促进旅游业发展,加强区间联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对外开放等,缩短了旅途时间,改善沿线地区的交通条件。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点评】杭黄高速铁路,即杭黄高铁,东起浙江省杭州市,向西经杭州市萧山区、富阳区、桐庐县、建德市、淳安县,越皖浙交界的天目山山脉进入安徽省,经宣城市绩溪县和黄山市歙县、徽州区至黄山北站,线路全长265公里,设计时速250km/h。全线共设杭州东、杭州南、富阳、桐庐、建德东、淳安(千岛湖)、三阳、绩溪北、歙县北、黄山北站共10个车站。
11.【答案】(1)我国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我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等。
(2)自然原因: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降水少;人为原因:人们过度砍伐、放牧和开垦,使地表失去植被的保护等。
(3)深化改革,转变经营方式;加大治理资金的投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依靠科技,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植树种草。
【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我国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1) 中国植被增加量占过去17年全球植被总增加量的至少25%,42%源于植树造林工程。 这说明我国重视绿色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做到可持续发展,并且取得了伟大的成绩,这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2)库布齐沙漠位于河套平原黄河“几”字弯里的黄河南岸(有的人称为河套沙漠),其往北是阴山西段狼山地区。 据《诗经》记载,在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库布齐草原上就出现了朔方古城。当时这里森林茂密、水草丰美、绿茵冉冉、牛羊成群。自商代后期到战国,气候变得干冷多风,使沙漠裸露,并提供了动力条件。因此,可以说库布齐沙漠是在此期间形成的。人口的增加,历朝历代的过度垦牧与战火也是库布齐沙漠的形成原因。
(3)库布齐治沙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库布齐人以市场的眼光和产业发展的思路,治沙又治穷,增绿又增收,在荒漠化治理中寻找点沙成金的致富新起点。
故答案为:(1)我国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我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等。
(2)自然原因: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降水少;人为原因:人们过度砍伐、放牧和开垦,使地表失去植被的保护等。
(3)深化改革,转变经营方式;加大治理资金的投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依靠科技,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植树种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了库布齐沙漠的形成原因及环境治理的相关知识。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