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天津一中2013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试题(8科9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天津市天津一中2013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试题(8科9份)

资源简介

天津一中2012-2013四月考理综化学部分
理科综合 化学部分
理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化学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页,第Ⅱ卷2至3页,共100分。
第Ⅰ卷
注惹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C 12 S 32 Ba 137
1.化学与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日常生活等方面有广泛联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B.“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能杀菌消毒
C.某雨水放置一段时间后,pH由4.68变为4.28,是因为雨水在放置过程中溶解了较多的CO2
D.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B.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C.Mg、Al、Cu可以分别用置换法、直接加热法和电解法冶炼得到
D.日常生活中无水乙醇常用于杀菌消毒
3.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数为NA的CO、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L,质量为28g
B.100mL0.2mol·L-1的FeCl3溶液中,含Fe3+数为0.02NA
C.4.6g Na完全转化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生成物中阴离子总数为0.1 NA
D.在密闭容器中加入0.5molN2和l.5mol H2,充分反应后可得到NH3分子数为NA
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浊液,加热,
没有红色沉淀生成
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
B
向酸性KMnO4溶液中溶入SO2
溶液褪色
说明SO2有漂白性
C
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
溶液呈红色
稀HNO3将Fe氧化为Fe3+
D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溶液变浑浊
析出了NaHCO3
5.常温下,向20mL 0.1mol/L酒石酸(用H2T表示)溶液中逐滴滴加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与混合溶液的pH有如图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NaOH=10mL时,溶液中存在
C(Na+)=2C(H2T)+2C(H T—)+2C(T 2—)
B.VNaOH=20mL时,溶液中存在
C(Na+)>C(HT—)>C(H+)>C(H2T)>C(T 2—)
C.VNaOH=30mL时,溶液中存在
C(Na+)>C(HT—)>C(T 2—)>C(OH—)>C(H+)
D.VNaOH=40mL时,溶液中存在
C(OH—)=C(HT—)+2C(H2T)+C(H+)
6.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 + I-(aq)I3-(aq),某I2、KI混合溶液中,c(I3-)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b时I2的转化率更高
B.反应I2(aq)+I-(aq)I3-(aq)△H<0
C.若T1时,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一定有υ正>υ逆
D.温度为T1时,向该平衡体系中加入KI固体,平衡正向移动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4题,共64分。
7.(14分)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同且A元素原子半径最小;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氢化物能生成盐M;D与A同主族,且与E同周期;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2;A、B、D、E这四种元素,每一种与C元素都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若干种化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C和E两种元素相比较,非金属性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以下三
种说法中,可以验证C和E非金属性强弱的是(填写编号) ;
a.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常见单质的沸点
b.二者形成的化合物中,C元素的原子显负价
c.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2) B、D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B、C、D 元素原子所对应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盐M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 、 ;
(4)写出由A、C、D、E四种元素共同形成的两种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B2A4是一种可燃性液体,B2A4—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燃料电池,B2A4的氧化产物为B2。则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6)已知1mol D与水反应放出283.5kJ的热量,试写出D与水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
8.(18分)物质A为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只含有C、H、O三种元素,且它们的质量比为12∶3∶8。物质D是一种芳香族化合物,请根据如图(所有无机产物已略去)中各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回答问题。
已知,两分子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如下反应(其中R、R′为H或烃基):
(1) 写出物质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C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
E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
(2) 写出下列反应的有机反应类型:
A→B____________________; E→F____________________
(3) 写出H与G反应生成I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写出D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若F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则1 mol F最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
_____mol。
(6) E有多种同分异构体,与E具有相同官能团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种(包括本身和顺反异构),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五个吸收峰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8分)二氧化硫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探究其制备方法和性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工业上用黄铁矿(FeS2,其中S元素为-l价)在高温下和氧气反应制备SO2:
,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当该反应转移2.75mol电子时,生成的二氧化硫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
(2)实验室中用下列装置测定SO2催化氧化为SO3的转化率。(已知SO3熔点为16. 8℃,假设气体进入装置时分别被完全吸收,且忽略空气中CO2的影响。)
①简述使用分液漏斗向圆底烧瓶中滴加浓硫酸的操作是 。
②实验过程中,需要通入氧气。试写出一个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③当停止通入SO2,熄灭酒精灯后,需要继续通一段时间的氧气,其目的是 。
④实验结束后,若装置D增加的质量为m g,装置E中产生白色沉淀的质量为n g,则此条件下二氧化硫的转化率是 (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不用化简)。
(3)某学习小组设计用如右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①能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为 。
②为验证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充分反应后,取试管b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方案I: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方案Ⅱ:向第二份溶液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方案Ⅲ:向第三份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上述方案中合理的是 (填“I”、“Ⅱ”或“Ⅲ”);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③当通入二氧化硫至试管c中溶液显中性时,该溶液中c(Na+)= (用含硫微粒浓度的代数式表示)。
10、(14分)2013年初,雾霾天气多次肆虐我国中东部地区。其中,汽车尾气和燃煤尾气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之一。
(1)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该反应时,c(CO2)随温度(T)、催化剂的表面积(S)和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
据此判断:
①该反应的△H 0(填“>”、“<”)。
②在T2温度下,0~2s内的平均
反应速率v(N2)= 。
③当固体催化剂的质量一定时,增大其表面积可提高
化学反应速率。若催化剂的表面积S1>S2,在上图中画出c(CO2)在T1、S2条件下达到平衡过程中的变化曲线。
④若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该反应进行到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代号)
(2)直接排放煤燃烧产生的烟气会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
①煤燃烧产生的烟气含氮的氧化物,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例如:
写出CH4 (g)催化还原N2O4(g)生成N2 (g)和H2O (g)的热化学方程式 。
②将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碳回收利用,可达到低碳排放的目的。右图是通过人工光合作用,以CO2和H2O为原料制备HCOOH和O2的原理示意图。催化剂b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
天津一中2012-2013四月考理综化学部分
理科综合 化学部分 ( 答案 )
1-6 (每小题6分,共36分)
C 、B、C、D、D、A
7 (14分)
(1)第二周期VIA族 ( 1分) 、bc (2分)
(2) ( 1分) 、r(N 3-) > r(O2-) > r(Na+) (2分)
(3)离子键、共价键 (2分)
(4)HSO3-+H+ = H2O+SO2↑ (2分)
(5)N2H4+ 4OH--4e-= 4H2O+N2 (2分)
(6)2Na(s)+2H2O(l)=2NaOH(aq)+H2(g) △H = –567 kJ/mol (2分)
8 (18分)
(1) CH3CH2OH(或C2H5OH) (2分)  苯甲醛 (1分) 羧基 (1分)
(2) A→B 氧化反应 (1分); E→F加成反应(1分)

(2分)
(4)

(2分)
(5) 3 (2分)

(6) ( 6分)

9 (18分)
(1)S、Fe(2分); 11.2 (2分)
(2)①打开分液漏斗上的活塞,旋开分液漏斗的旋塞,缓慢滴加。(2分)
②2KMnO4K2MnO4+MnO2+O2 或2KClO32KCl+3O2(2分)
③使残留在装置中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被充分吸收。(2分)
④(2分)
( 3 ) ①a试管中有淡黄色沉淀生成。(1分)
②Ⅲ合理(1分), Cl2+SO2+2H2O=4H++2Cl-+SO42-(2分)
③c(Na+)=2 C(SO32-)+ C(HSO3-) (2分)
10 (14分)
(1) ①<.(2分)
② 0.025mol/L.s(3分).
③ (2分)
④ a d(2分)
(2) ① CH4(g)+N2O4(g) = N2(g)+CO2(g)+2H2O(g)
= -810.1KJ/mol。(3分)
② CO2+2H++2e-=HCOOH. (2分)

天津一中2012-2013学年 高三年级四月考历史学科试卷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题4分,11题共44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郑樵在《通志.氏族略.氏族序》中记载:“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此近古之制,以绳天下,使贵有常尊,贱有等威也。”谱学的兴盛说明:①家族制度受宗法制的影响②门阀士族势力强大③社会等级森严、流动性差④行政管理系统发达:
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东京梦华录》记载:“于高处砖砌望火台,上有人瞭望,下有官屋数间,屯驻军兵百余人,及救火家什,谓如大小桶、洒子、麻搭、斧锯、梯子、火叉、大索、铁锚儿之类。每遇有遗火去处,则有马军奔报。军厢主、马步军殿前三衙、开封府各领军级扑灭,不劳百姓。”这反映出:
A.唐代休养生息,百姓减负 B.北宋城市发展,重视消防
C.宋朝冗兵冗费,劳民伤财 D.唐代军民杂处,市场繁荣
3.上图为1920年陈独秀的书法作品,下面哪一主张最贴近当时陈独秀心中“造福世界”的想法:
A.民主与科学 B.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C.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 D.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4.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说:“1933年〈申报月刊〉发行‘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专号,征文中(26篇文章)认为中国现代化应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观点非常少,绝大多数人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产生上述认识主要是因为当时: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B.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C.动荡的国际形势给国人的冲击
D.国民政府独裁和腐败
5.五年一规划,是中国经济的一大特色。“二五”计划大起大落,历程曲折,各年度的计划数字不断大幅调整变化,最后并无定稿。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建设方针出现偏差 B.经济发展形势不断变化
C.较为严重的经济困难 D.自然灾害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影响
6.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指出:“当前这个时期,特别需要强调民主。因为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民主集中制没有真正实行,离开民主讲集中,民主太少。”邓小平这里强调:
A.拨乱反正的必要性 B.加强法制建设的紧迫性
C.加强民主促进团结 D.反对个人崇拜的重要性
7.修昔底德说:“公民大会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就某一议案展开辩论。有时重大问题的辩论会持续好几天。”这里反映的是雅典民主的哪一特点:
A.民主的决策方式 B.广泛的参与范围
C.泛滥的直接民主 D.具体的讨论话题
8.马克思分析某一历史现象时指出:“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这一历史现象对欧洲的影响不包括:
A.封建贵族的收入减少
B.手工工场主的社会地位上升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工业资产阶级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前苏联新闻照片:《农民踊跃加入集体农庄》
9.下列哪一选项能够呈现上图的时代背景:
A.“我们把很重的负担加在农民身上,理由是战争不容许我们在这方面有丝毫犹豫”
B.“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者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
C.“党直截了当地说:(发展重工业)需要有重大牺牲,我们应该公开自觉地忍受这种牺牲”
D.“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10.英国《经济学家》指出:“21世纪的欧洲不会被炮火摧毁,但可能会被一张张福利支票压得喘不过气。这已经成为一场‘战争’——纳税人用示威骚乱逼政府对他们的人生负责。”这表明:
A.欧洲国家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和政治危机
B.欧洲国家的福利政策的弊端不断显现
C.欧洲国家的福利政策已不能缓和社会矛盾
D.欧洲国家的示威游行可能会引发革命
11. “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大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
——张伯伦
上面言论违反了此前国际社会确立的哪一原则
A.维护和平 B.集体安全
C.会员国主权平等 D.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第12题22分,第13题18分,第14题16分,共56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
材料二:“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国民享有对包括总统在内的所有政府官员的选举权与罢免权。”???????????????????????????????????????????????
——《临时约法》
(1)比一比材料一和材料二表达的观点有什么不同?指出两则材料各反映的时代背景。(8分)
材料三: “臣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符合法律所定资格者,可为文武官吏。”
材料四:“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材料三出自1908年清政府为安抚人心颁布的一部所谓的宪法,材料四是临时约法,比一比内容上有什么不同?这些不同分别说明了什么?(6分)
材料五:第五章“内阁总理”,规定:“内阁总理辅佐临时大总统”;“内阁总理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临时约法》
(3)材料五中内阁总理同总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这样规定?综合上述材料评价《临时约法》(8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实际上欧洲的文艺复兴并不是以科学为向导的,其代表人物对美学和哲学精神的重视更甚于客观主义和怀疑主义。他们在不同程度上保留了中世纪的思想方式。他们继续崇尚和相信不可知和幻想的事物。他们仍然试图找到哲学家们所说的能将普通金属变成黄金的石头。他们继续相信占星术,并把它与天文学混为一谈。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反映出文艺复兴的侧重点在哪些领域?又有怎样的局限性?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有哪些?(6分)
材料二:最初,科学从矿山和工场那里汲取的东西要比后者从它那里得到的多得多。在早期阶段科学并不是经济生活的组成部分,因此对科学的利用也就是少量的、零星的——甚至在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叶工业革命的早期阶段也是如此。但是到19世纪末,形势发生了变化,科学不再处于从属的地位:它已经开始改造旧工业,甚至创造了新工业。
——同上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学在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不同作用,并举出两例“全新工业”?(6分)
材料三:(90年代以来)可以说,谁掌握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谁就掌握了优势,谁就掌握了未来。
——路甬祥《全面认识科学的价值及其时代的特征》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观念形成的背景。综合材料一、二、三你得到哪些认识?(6分)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历经千辛万苦,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博取了一片天下……当和平到来,国家已经不再需要我们时,作为战士的我们得到了些什么?难道我们多年的戎马生涯就这样只能换来贫困交加吗?难道作为战士渡过了辉煌半生的你我,就甘心自己的后半生过得悲惨凄凉吗?……兄弟们,现在是该起来对专制进行反对之时了!”
——1783年《一位战友致我军将领和士兵的公开信》
(1)材料一出自一封曾在美军内广为流传的匿名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封信要实现的目的。结合材料一分析这一事件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什么?华盛顿是如何应对这一事件的?(6分)
材料二:“短短数年,变化竟如此惊人。据闻,即使德高望重的人物也在无所顾忌地谈论君主政体。言论出自思想,再进一步即往往成为行动。这一步却是无法挽回和重大的一步!”“我虽已退出这个世界,但我坦率承认,我不能将自己置于漠不关心的旁观者的地位。”
——1786年华盛顿致约翰·杰伊的信
(2)材料二中所说的“变化”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对此华盛顿做出了怎样的选择?(6分)
材料三:“现在,距离我们重新选举一位公民来主持美国政府的行政工作已经不远了……所以,我觉得自己应当向大家表明,特别是因为这样做可能会使公众意见表达得更为明确,那就是我已经下定决心,谢绝将我列为候选人。”
——1796年华盛顿《告别辞》
(3)材料三中华盛顿的选择具有怎样的影响?以上材料体现出华盛顿的哪些优秀品质?(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D 4.C 5.A
6.D 7.A 8.D 9.C 10.B 11. B
二、非选择题
12. (1)主权在君和主权在民。(2分)
周代分封制下,天子具有至尊权威;(2分)辛亥革命,建立民国,颁布约法,(2分)西方政治学说传入中国(2分)。
(2)臣民和国民,说明是君主制还是共和制(2分);有无各民族平等,说明是否放弃满洲贵族的特权地位(2分);可为官吏还是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说明官吏的产生是由上级任免还是选举产生。(2分)
(3)相互监督、相互牵制。(2分)
防止袁世凯专权。(2分)
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意义,但后来被北洋军阀破坏。(4分)
13.(1)关注人文科学(美学和哲学)。(2分)
忽视自然科学(科学),受中世纪神学影响很深。(2分)
文化上近代科学刚刚起步,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尚不充分。(2分)
(2)第一次工业革命,科学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技术创新主要来自于工匠的实践经验。(2分)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在技术更新中开始处于主导地位。(2分)电力、化学工业。(2分)
(3)知识经济兴起,国际竞争越来越集中于以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4分)
人类对科学技术的价值的认识是逐步加深的,科学技术全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进步。(2分)
14.(1)煽动兵变,推翻大陆会议(或颠覆共和制政府);(2分)
军队中的一些人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企图夺取和平成果。(2分)
带头辞去军职,回乡务农。(2分)
(2)人们对共和制失望,倾心君主制。(2分)
邦联制软弱无力。(2分)
参加制宪会议,担任会议主席。(2分)
(3)开创了美国总统连任不超过两届的范例。
不贪恋权力,坚持民主,警惕专制
天津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四月考
文科综合思想政治部分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的新思想、新举措,对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回答1、2题。
1.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为了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下图中组合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2.300余年前,顾炎武先生批评两晋亡于清谈,后人有“空谈误国”之说。300余年后,中国共产党人有勉于史,在“空谈误国”的清醒之外,更强调“实干兴邦”。从哲学角度看,“空谈”之所以“误国”是因为
①忽略了意识的能动性 ②割裂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③陷入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 ④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下图是1953到2012年我国选举过程的变化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a点到b点的变化充分考虑了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B. 从b点到c点的变化为扩大党内民主提供了法律保障
C. 从c点到d点的变化扩大了党员的选举权
D. 从d点到e点的变化扩大了党员选择的空间
4. 2013年,我国将对780多种进口商品包括调味品、特殊配方婴幼儿奶粉、心脏起搏器、血管支架等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年度进口暂定税率。如果将这一政策对调味品产生的影响用图示描绘出来(D1为实施前,D2为实施后),下列图示最符合其变化的是
5.“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的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这说明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D.价值判断能够与时俱进
6.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接受采访时谈到,“我小说中的人物确实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起来的。我不了解很多种人,但我了解农民。土是我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这说明
A. 文学作品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真实再现
B. 文学作品以语言为工具塑造艺术形象,反映作者的审美取向
C. 文学创作以社会生活为源泉,其实质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创造
D. 文学创作是人类为自身审美需要而进行的特殊物质生产活动
7.在中国,在公共汽车上给老年人让座是一种值得称赞的礼貌行为;而在日本,尽量别在地铁里给老年人让座。因为老年人会认为你是觉得他老了不中用了。这表明
①文化多样性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②各种社会交往方式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
③文化素养需要在一定的活动中培养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13年“两会”期间,深化改革的议题再次成为焦点。只有不断的深化各个领域的改革,才能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动力。回答8、9题。
8.资源价格改革是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一些地方纷纷推出阶梯水价、阶梯电价、阶梯气价。如右图所示,这一方式有利于
A.降低电力成本,合理配置资源
B.倡导节约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C.提高生产效率,提升服务品质
D.保障基本生活,建立公平负担机制
9.2013年3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外记者会上表示,本届政府将下决心改革行政审批制度,行政审批事项将削减三分之一以上。下表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某省对本行政区域内100项行政审批事项实施调整的部分内容
停止行政审批(66项)
下放行政审批(34项)
移动电话本地业务资费制定、调整审批;
民办高校招生简章和广告备案;
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捐赠审核;
……
技术合同认定登记;
外商投资道路交通业务立项审批;
乡、镇广播电视站设立审批;
……
这些调整旨在
A.促进政府职能市场化,建设有限政府 B.促进政府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C.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建设阳光政府 D.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建设权威政府
10.富有传统市井文化气息、浓缩现代市民生活乐趣的茶馆相声是津味文化的重要标志。茶馆相声的优势就在于“原汁原味、雅俗共赏”,既保留了相声的原貌,又和老百姓胃口。一位相声名家指出,茶馆相声太雅了,没有人爱听;太俗了,让人没法听。茶馆相声的发展要做到
①立足实践,从百姓生活中汲取营养 ②继承传统,注重保留茶馆形式
③剔除传统相声作品中的庸俗落后内容 ④满足各类市场需求,不断创新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我国可以管辖的300万平方公里海域,有52%与邻国有争议。近段时间以来,南海区域内的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和区域外的美国、日本等大国不断进行地缘政治博弈。为此,我国建立了全海域定期巡航维权制度,以显示我国对争议海域管辖的能力与决心。这说明:
A.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B.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C.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全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D.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的核心利益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2题,56分)
12、全面小康,渐行渐近。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一个经济发展、民主扩大、文化繁荣、生活幸福、生态良好的小康社会正在向我们招手。
【小康道路回头看】
(1)回顾小康道路,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小康社会建设的成功经验。(11分)
【经济发展新航向】
经济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今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国民经济的发展问题,提出了很多议案和建议。
(2)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关知识,说明以上发言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启示。(10分)
【民主智慧添活力】
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中占据重要位置。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目前,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相辅相成的民主政治格局日臻完善。2013年的“两会”就是两大民主智慧和魅力的彰显。有媒体指出,两大民主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优越性的最好体现。
(3)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两大民主如何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10分)
13、电影产业,异军突起。
2012年,中国的电影市场非常火爆。无论是生产,还是票房,都呈现出“井喷”态势。《泰囧》、《西游降魔传》等影片还开创了单部影片票房过十亿的记录。电影产业成为越来越夺人眼球的经济引擎。
电影产业环节:
经营主导因素:
说明:电影衍生品是指除电影票房收入以外,因电影而产生的并与之密切相关的产业和产品,包括随片广告、录像带、VCD、DVD等音像制品,还包括玩具、服装、道具、电子游戏、主题公园、特色旅游等。它包括了一切与电影内容相关的产品和收益。
运用《经济学常识》所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结合上图,对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9分)
14、放飞“中国梦”。
2013年3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系统阐释了对“中国梦”的认识,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复兴之梦,人民之梦】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亿万中国人共同的中国梦。“中国梦”浓缩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穿越了中国近现代史,承载着亿万人民对美好未来的梦想和寄托,是凝心聚力的复兴之梦、是富国强民的人民的梦。中国梦必将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伟大的精神壮歌。
(1)运用《文化生活》所学知识,谈一谈对“中国梦必将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伟大的精神壮歌”的理解。(10分)
【中国梦,我的梦】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网友们对此展开热议。
(2)从人生价值观角度,对以上观点进行评析。(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D
D
D
B
B
C
C
D
B
A
D
二、非选择题
12、(1)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着眼整体,搞好局部,坚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3分);②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重视量的积累,积极促成飞跃,通过“三步走”的方式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3分);③坚持矛盾分析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推进小康社会建设。(3分);④树立创新意识,不断充实和完善小康社会的目标。(2分)
(2)①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分);②要坚持发展的协调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3分);③要坚持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2分);④要坚持建设生态文明,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3分)
(3)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组织活动中坚持民主集中制,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创造条件。(4分);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4分);③两项制度符合我国国情,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2分)
13、①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增强电影生产和发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3分);②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繁荣电影市场,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3分);③运用宏观调控体系,给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保护版权,完善公共服务。(3分)
14、(1)①“中国梦”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是中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3分);②“中国梦”体现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基本内容,能够提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修养。(2分);③“中国梦”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能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2分);④“中国梦”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能够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3分)
(2)人生价值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人生出彩离不开社会提供的人人共享的机会。(3分)
人生价值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人生出彩更需要个人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不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3分)
天津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三年级四月考数学试卷(文)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复数( ).
A. B. C. D.
2.实数,满足不等式组,则有( ).
A. B. C. D.
3. 对任意非零实数,,若的运算原理如图示,
则的值为( ).
A. B.
C. D.
4.设则( ).
A. B.    C.   D.
5.已知点是双曲线的左焦点,点是该双曲线的右顶点,过且垂直于轴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若是锐角三角形,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6.对于任意实数,<>表示不小于的最小整数,例如<1.1>=2,<>= ,那么“”是“<>=<>”(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已知函数,其中为实数,若对恒成立,且,则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A. B.
C. D.
8.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点,点在函数
的图象上,的平分线与的图象恰交于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已知三元实数集,且,则的值为 .
10.右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数据,
可得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
11. 已知各项为正数的数列满足(),且是的等差中项,则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
12.设、为的两点,且满足=+,
则__________.
13.如图,已知⊙的直径,为圆周上一点,,,过作圆的切线,于点,交⊙于点,则的长为 .
14. 已知,且,若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三、解答题:
15.(本小题满分13分)
2013年春节,有超过20万名广西、四川等省籍的外来务工人员选择驾驶摩托车沿321国道返乡过年,为保证他们的安全,交管部门在321国道沿线设立多个驾乘人员休息站,交警小李在某休息站连续5天对进站休息的驾驶人员每隔50辆摩托车,就进行省籍询问一次,询问结果如下图所示
(Ⅰ)问交警小李对进站休息的驾驶人员的省籍询问采用的是什么抽样方法?
(Ⅱ)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被询问了省籍的驾驶人员进行抽样,若广西籍的有5名,则四川籍的应抽取几名?
(Ⅲ)在上述抽出的驾驶人员中任取2名,求至少有一名驾驶人员是广西籍的概率.
系统抽样
16.(本小题满分13分)
在中,分别为内角的对边,且.
(Ⅰ)求角的大小;
(Ⅱ)若, ,求边的长.
17.(本小题满分13分)
如图,底面△为正三角形的直三棱柱中,,,是的中点,点在平面内,.
(Ⅰ)求证:;
(Ⅱ)求证:∥平面;
(Ⅲ)求二面角的大小.
18.(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数列是等差数列,且满足:,;数列满足 .
(1)求和;
(2)记数列,若的前项和为,求证.
19.(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
(Ⅰ)当时,求证:函数在上单调递增;
(Ⅱ)若函数有三个零点,求的值.
20.(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椭圆:的一个焦点为且过点.
(Ⅰ)求椭圆E的方程;
(Ⅱ)设椭圆E的上下顶点分别为A1,A2,P是椭圆上异于A1,A2的任一点,直线PA1,PA2分别交轴于点N,M,若直线OT与过点M,N的圆G相切,切点为T.
证明:线段OT的长为定值,并求出该定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5 ADCCB 6-8 BBA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2
10.
11.
12.
13.
14.(-4,2)
三、解答题:
15.(本小题满分13分)
解:(I)系统抽样
(II)2名
(III)
16.(本小题满分13分)
解:(I)cosBcosC+sinBsinC-2sinBsinC=-
cosBcosC-sinBsinC=-
cos(B+C)=-
∵0°∵A+B+C=180°, ∴A=60°
(II)∵sin=, ∴cos=
∴sinB=2sincos=

得b=
17.(本小题满分13分)
解:(Ⅰ)如图,取的中点,连结,,
∴, .
又,,,
∴平面.
又,
∴.
∵,∴.
(Ⅱ)连结,在中,,,为中点,
∴,.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
又,
∴.
又∵面,
∴平面.
(Ⅲ)二面角的大小为.
18.(本小题满分13分)
解:(1)因为,,所以,所以;
又,所以,
得,所以。
(2)因为,所以
而,所以。
19.(本小题满分14分)
解: (I)f’(x)=axlna+2x-lna
=(ax-1) lna +2x
当a>1时,lna >0
当x∈(0,+∞)时,ax-1>0,2x>0
∴f’(x)>0
∴f(x)在(0,+∞)↑
(II)当a>1时,x∈(-∞,0)时
ax-1<0,2x<0
f’(x)<0
∴f(x)在(-∞,0)↓
当0 lna <0, ax-1<0,
f’(x)>0,f(x)在(0,+∞)↑
x ∈(-∞,0)时, ax-1>0, lna <0
f’(x)<0, f(x)在(-∞,0)↓
∴当a>0且a≠1时,f(x) 在(-∞,0)↓,f(x)在(0,+∞)↑
∴x=0是f(x)在k上唯一极小值点,也是唯一最小值点.
f(x)min=f(0)=1
若y=[f(x)-t]-1有三个零点
即|f(x)-t|=1
f(x)=t±1有三个根
t+1>t-1
∴t-1=f (x)min= 1
∴t=2
20.(本小题满分14分)
解:(Ⅰ) 由题意得,,解得,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Ⅱ)由(Ⅰ)可知,设,其中,
直线:,令,得;
直线:,令,得.
设圆的圆心为,半径为,
则,,
而,所以,所以,
所以,即线段的长为定值.
2012-2013-2天津一中高三年级数学第四次月考检测试卷(理)
一.选择题:
1.复数( )
A. B. C. D.
2.“”是“函数为奇函数”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值为( )
A. B. C. D.
4.已知函数,则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 )
A.(0,1) B.(1,2) C.(2,3) D.(3,4)
5.的展开式的常数项是( )
A.-3 B.-2 C.2 D.3
6.在中,角所对边长分别为,若,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7.如图,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顶点,分别在轴、轴正半轴上移动,则的最大值是( )
A. B. C. D.4
8.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双曲线的渐近线与椭圆有四个交点,以这四个交点为顶点的四边形的面积为16,则椭圆的方程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
9.在如图所示的茎叶图中,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若从甲、乙两组数据中分别去掉一个最大数和一个最小数后,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中较大的一组是 组.
10.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分别为___________.
11.如图,为⊙的直径,,弦交于
点.若,,则_____.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抛物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2θ=4sin θ(ρ≥0),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设直线l与抛物线C的两交点为A,B,点F为抛物线C的焦点,则|AF|+|BF|=__________.
13.已知函数的值域为,若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为,则实数c的值为 .
14.已知函数的图像与函数的图像没有公共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5.已知函数.
(Ⅰ)求的定义域及最小正周期;
(Ⅱ)求在区间上的最值.
16.为加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教育部门主办了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 该竞赛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参加决赛的队伍按照抽签方式决定出场顺序.通过预赛,选拔出甲、乙等五支队伍参加决赛.
(Ⅰ)求决赛中甲、乙两支队伍恰好排在前两位的概率;
(Ⅱ)若决赛中甲队和乙队之间间隔的队伍数记为,求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17.在长方体中,,,为中点.(Ⅰ)证明:;(Ⅱ)求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Ⅲ)在棱上是否存在一点,使得∥平面?若存在,求的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8.设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Ⅱ)记为数列的前项和,求.
19.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直线过点,,且与椭圆相切于点.(Ⅰ)求椭圆的方程;(Ⅱ)是否存在过点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不同的两点、,使得?若存在,试求出直线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已知函数在处取得极值.
(1)求实数的值;
(2)若关于的方程在区间上恰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证明:对任意的正整数,不等式都成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C
4.B
5.D
6.C
7.A
8.D
二.填空题:
9.84;乙
10.7+,
11.1
12.
13.9
14.
三.解答题:
15.解:(Ⅰ)由得(Z),
故的定义域为RZ}.…………………2分
因为
,………………………………6分
所以的最小正周期.…………………7分
(II)由 …………..9分
当,…………….11分
当.……………….13分
16.解:(Ⅰ)设“甲、乙两支队伍恰好排在前两位”为事件,则
.
所以 甲、乙两支队伍恰好排在前两位的概率为.…………………3分
(Ⅱ)随机变量的可能取值为.



. …………….11分
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为:
因为 ,
所以 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为.…………….13分
17.(Ⅰ)证明:连接∵是长方体,∴平面, 又平面 ∴ ……1分
在长方形中, ∴ …………2分
又∴平面, …………3分
而平面∴ ………4分
(Ⅱ)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5分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 令,则 ………7分 …………8分
所以 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9分
(Ⅲ)假设在棱上存在一点,使得∥平面.
设的坐标为,则 因为 ∥平面
所以 , 即, ,解得, ………………12分
所以 在棱上存在一点,使得∥平面,此时的长.……13分
18.解:(Ⅰ)由题意,,则当时,.
两式相减,得(). ……………………………………………2分
又因为,,,……………………………………………4分
所以数列是以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5分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6分
(Ⅱ)因为,
所以, ……………………8分
两式相减得,, ………11分
整理得, (). ………………………………13分
19.(Ⅰ)由题得过两点,直线的方程为.
因为,所以,. 设椭圆方程为,………2分
由消去得,.又因为直线与椭圆相切,所以
………4分

………6分

………8分
又直线与椭圆相切,
由解得,所以…………10分
则. 所以.

所以,解得.经检验成立.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14分
20.解:(1) …………1分
时,取得极值, …………2分
故解得经检验符合题意. …………3分
(2)由知 由,得
令则在区间上恰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等价于在区间上恰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
当时,,于是在上单调递增;
当时,,于是在上单调递减.…………6分
依题意有,
解得, …………9分
(3) 的定义域为,由(1)知,
令得,或(舍去), 当时, ,单调递增;
当时, ,单调递减. 为在上的最大值. …11分
,故(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对任意正整数,取得, …………12分
故. …………14分
(方法二)数学归纳法证明:
当时,左边,右边,显然,不等式成立.
假设时,成立,
则时,有.做差比较:
构建函数,则,
单调递减,.
取,
即,亦即,
故时,有,不等式成立.
综上可知,对任意的正整数,不等式都成立.
天津一中 2012-2013-2 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物理试卷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靠,原子核越稳定
B.β射线和光电效应中逸出的电子都是原子核衰变产生的
C.均匀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电磁波
D.在任何惯性系中,光在真空中沿任何方向的传播速度都相同。
2.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取开始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物体运动的v-t图象中正确的是(  )
3.如图所示,小车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小车内光滑底面上有一物块被压缩的弹簧压向左壁,小车向右加速运动。若小车的向右加速度增大,则车左壁受物块的压力F1和车右壁受弹簧的压力F2的大小变化是( )
A.F1不变,F2变大 B.F1变大,F2不变
C.F1、F2都变大 D.F1变大,F2减小
4.如图所示,AC、BD为圆的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圆心为O,半径为R.电荷量均为Q的正、负点电荷放在圆周上,它们的位置关于AC对称,+Q与O点的连线和OC间夹角为60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点的场强大小为,方向由O指向D
B.O点的场强大小为,方向由O指向D
C. A、C两点的电势关系是
D.电荷量为q的正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C点的电势能
5.已知月球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约为1 : 80,月球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为1 : 4,则月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与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最接近( )
A.9 : 2 B.2 : 9 C.18 : 1 D.1 : 18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6.如图所示,水面下的一束入射光线SA,反射光线为c,折射光线分成a、b两束,则( )
A.在水中a光的速度比b光的速度小
B.由于色散现象,经水面反射的光线c也可能分为两束
C.用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分别以a、b光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D.若保持入射点A位置不变,将入射光线顺时针旋转,则从水面上方观察,b光先消失
7.如图所示,50匝矩形线圈ABCD处于水平匀强磁场中,电阻不计。线框绕垂直于磁场的轴OO′匀速转动,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通过金属滑环E、F与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相连,变压器的副线圈线接入一只“220V,60W”灯泡,且灯泡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位置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为最小
B.线圈中产生交变电压的有效值为500V
C.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5︰11
D.维持线圈匀速转动输入的最小机械功率为60W
8.如图 (a)所示,一根水平张紧的弹性长绳上有等间距的Q′、P′、O、P、Q质点,相邻两质点间距离为1 m.t=0时刻O质点从平衡位置开始沿y轴正方向振动,并产生分别向左、向右传播的波,O质点振动图像如图 (b)所示,当O点第一次达到正方向最大位移的时刻,P点刚开始振动,则(  )
A.P′、P两点距离为半个波长,因此它们的振动步调始终相反
B.当Q′点振动第一次达到负向最大位移时,O质点已经通过25 cm路程
C.当波在绳中传播时,波速1m/s
D.若O质点振动加快,波的传播速度变大
第II卷
9.(18分)(1)某同学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一薄金属圆板的直径D,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厚度d,示数如图所示。由图可读出D=________________mm,d=__________mm。
 
(2)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
①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这样做______
A.是为了使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匀加速下滑
B.是为了增大小车下滑的加速度
C.可使得橡皮筋做的功等于合力对小车做的功
D.可使得橡皮筋松弛后小车做匀速运动
②)若木板水平放置,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当小车速度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橡皮筋处于原长状态 B.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
C.小车在两个铁钉的连线处 D.小车已过两个铁钉的连线
(3)测量一块量程已知的电压表的内阻,器材如下:
A.待测电压表(量程3V,内阻未知)
B.电流表(量程3A,内阻0.01Ω)
C.定值电阻R(阻值5kΩ,额定电流0.5A)
D.电池组(电动势小于3V,内阻不计)
E.多用电表一块 F.开关两只 G.导线若干
有一同学利用上面所给器材,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① 用多用电表进行粗测:多用电表电阻档有3种倍率,分别是×100Ω、×10Ω和×1Ω。该同学选择×10Ω倍率,用正确的操作方法测量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度太小。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应重新选择 倍率。重新选择倍率后,刻度盘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那么测量结果大约是 Ω。
②为了更准确的测出该电压表内阻的大小,该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两个实验电路。你认为其中较合理的是 (填“甲”或“乙”)电路。用你选择的电路进行实验时,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 ;用上述所测各量表示电压表内阻,其表达式应为Rv= 。
10.(16分)如甲图所示,水平光滑地面上用两颗钉子(质量忽略不计)固定停放着一辆质量为M=3kg的小车,小车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是光滑的,半径为R=0.5m,在最低点B与水平轨道BC相切,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1kg的物块从A点正上方距A点高为h=0.3m处无初速下落,恰好落入小车圆弧轨道滑动,然后沿水平轨道滑行恰好停在轨道末端C。
现去掉钉子(水平面依然光滑未被破坏)不固定小车,而让其左侧靠在竖直墙壁上,该物块仍从原高度处无初速下落,如乙图所示。
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物块落入圆弧轨道时的能量损失,已知物块与水平轨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
求:(1)水平轨道BC长度;
(2)小车固定时物块到达圆弧轨道最低点B时对轨道的压力;
(3)小车不固定时物块再次停在小车上时距小车B点的距离;
(4)两种情况下由于摩擦系统产生的热量之比。
11.(18分)如图甲所示,水平面上有两电阻不计的光滑金属导轨平行固定放置,间距d=0.5m,导轨左端通过导线与阻值为2Ω的电阻R连接,右端通过导线与阻值为4Ω的小灯泡L连接。在矩形区域CDFE内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CE长为2m,CDFE区域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在t=0时,一阻值为2Ω的金属棒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从AB位置沿导轨向右运动,在金属棒从AB位置运动到EF位置的过程中,小灯泡的亮度没有发生变化,求:
(1)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大小
(2)恒力F的大小
(3)4s末金属棒的速度大小
(4)金属棒的质量
12. (20分)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xoy位于竖直平面内,在m≤x≤0的区域内有磁感应强度大小B = 4.0×10-4T、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条形匀强磁场,其左边界与x轴交于P点;在x>0的区域内有电场强度大小E = 4N/C、方向沿y轴正方向的条形匀强电场,其宽度d = 2m。一质量m = 6.4×10-27kg、电荷量q =3.2×1019C的带负电粒子从P点以速度v = 4×104m/s,沿与x轴正方向成α=60°角射入磁场,经电场偏转最终通过x轴上的Q点(图中未标出),不计粒子重力。求:
⑴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
⑵当电场左边界与y轴重合时Q点的横坐标;
⑶若只改变上述电场强度的大小,要求带电粒子仍能通过Q点,讨论此电场左边界的横坐标x′与电场强度的大小E′的函数关系。
参考答案
1-5 DCBBB
6. CD
7. BC
8. BC
9. (1)50.75mm 3.752mm
(2) ①CD ②B
(3) ① ×100Ω; 3.0 KΩ
②乙 ; K2闭合前后电压表的读数U1、U2 ;
10. (1)4m (2)42N (3)3m (4)4:3
11. (1)金属棒未进入磁场时,
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得:

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2)因灯泡亮度不变,故4s末金属棒恰好进入磁场且做匀速运动,此时金属棒中的电流为:
则恒力
(3)4s后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为:

则可知4s末金属棒的速度
(4)由运动学公式可知前4s金属棒的加速度为:

故金属棒的质量
12. 解:⑴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有
代入数据得:
轨迹如图1交y轴于C点,过P点作v的垂线交y轴于O1点,
由几何关系得O1为粒子运动轨迹的圆心,且圆心角为60°。
在磁场中运动时间
代入数据得:t=5.23×10-5s
⑵带电粒子离开磁场垂直进入电场后做类平抛运动
方法 一:
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度
运动时间
沿y方向分速度
沿y方向位移
粒子出电场后又经时间t2达x轴上Q点
故Q点的坐标为
方法二:
设带电粒子离开电场时的速度偏向角为θ,如图1,则:
设Q点的横坐标为x
则:
故x=5m。
⑶电场左边界的横坐标为x′。
当0<x′<3m时,如图2,设粒子离开电场
时的速度偏向角为θ′,
则:
又:
由上两式得:
当3m≤≤5m时,如图3,有

将y=1m及各数据代入上式得:
天津一中2012-2013-2高三第四次月考
理科综合 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36分)
1.模型构建方法是现代科学方法的核心内容之一。下列不属于模型研究方法的是( )
A.J.D.Watson和F.Crick创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B.某生物兴趣小组成员利用计算机软件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图
C.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并拍摄某植物细胞的显微结构图
D.某同学通过研究某种细菌繁殖不同时间段后产生的细菌细胞数目绘制成的曲线
2.关于细胞结构、功能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
B.蛋白质的合成不一定要在核糖体上进行,例如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
C.蓝藻与黑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二者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叶绿体的有无
D.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时消耗能量,因此胰岛素通过主动运输运出细胞
3.如图是患甲病(等位基因用A、a表示)和乙病(等位基因用B、b表示)的遗传系谱图,3号和8号的家庭中无乙病史。下列叙述与该家系遗传特性不相符合的是( )
A.如果只考虑甲、乙两种病的遗传,4号个体体细胞中可含有4个致病基因
B.如果只考虑甲病的遗传,12号是杂合体的概率为1/2
C.正常情况下5号个体的儿子可能患乙病,但不能肯定是否患甲病
D.如果11号与无病史的男子结婚生育,无需进行产前诊断
4.对下列四幅图所对应的生命活动,叙述错误的是( )
A.(1)图能正确表示酶浓度增加,而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变化的曲线图(图中虚线表示酶浓度增加后的变化曲线)
B.(2)图曲线A可以代表池塘中腐生生物呼出CO2的速率变化,曲线B可以代表池塘中藻类吸收或放出速率变化
C.如果(3)图表示某种生物的体细胞,那么该生物只可能是植物,不可能是动物
D.(4)图中①④中的碱基不完全相同,③约有20种
5.大约一万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大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分化,过程如下左图所示;右图表示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⑥只能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B.品系1和品系2种群基因库出现了较大差异,立刻形成物种1和物种2
C.若乙种群为某种害虫,则在t4时防治的效果最佳
D.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6.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培养胚胎干细胞时,培养皿底部的一层饲养层细胞有促进胚胎干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的作用
B.吞噬细胞识别并吞噬细菌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C.吃米饭一小时后,血液流经胰脏后血液中胰岛素和胰淀粉酶含量增多
D.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可使等位基因互换
二、非选择题(共44分)
7.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某种绿藻进行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多项研究。图1表示在两种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下,绿藻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曲线;图2表示一定的pH和温度的情况下,给予不同条件时细胞悬浮液中溶解氧浓度变化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在图1中的a点时,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若由b点条件突然变为c点时,绿藻细胞中的C3的含量 。
(2)据图2分析,该绿藻细胞的平均呼吸速率为 umol/min。在乙处光照一段时间后,6~7min溶解氧浓度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 。若在图2中丁处加入使光反应停止的试剂,则正确表示溶解氧变化的曲线是a~g中的 。
(3)某同学拟研发“绿色”食用色素,他以绿藻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提取使用叶绿素的X应该选用( )
A.蒸馏水 B.生理盐水 C.苯 D.乙醇
8.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过程中,突触处通过神经递质可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请分析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包含的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
(2)图 中的突触使下一个神经元抑制。当图乙中的神经递质与 上的受体结合后,使 (填“阴”或“阳”)离子Y内流。
(3)膜电位变化曲线图的a、b、c、d四处中可表示动作电位的是 ,c处膜外是 电位。
(4)图示生理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是 和 。
9.苦马豆素(SW)因从灰苦马豆中分离出来而得名,被认为是“未来的肿瘤治疗药物”。以下是相关的实验研究过程及结果。
①将等量的小鼠肝癌Hepal-6细胞悬液,分别接种于若干含有等量培养液的培养瓶中;
②将培养瓶放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24h,静置、去掉上清液;
③分别加入等量但不同浓度SW的培养液,于37℃、5%CO2培养箱中继续培养;
④分别在24h、48h、72h时吸取培养液,观察结果,得到不同浓度SW对细胞存活率影响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箱中5%CO2的作用是 。
(2)处于间期的肝癌Hepal-6细胞,其分子水平的主要变化是 。
(3)步骤③中需要设置对照组,对照组的处理方法应为 。
(4)分析图中曲线可知,SW对肝癌Hepal-6细胞作用效果的特点是: ,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强; 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强。
(5)将培养48h的培养液离心,去除上清液后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及分析,得到48h细胞数目及凋亡蛋白Bax和Bcl-2的表达量如表所示:
SW
癌细胞数目
凋亡细胞数目
Bax蛋白
Bcl-2蛋白
2ug/mL

﹢﹢﹢
﹢﹢﹢﹢﹢

1 ug/mL
﹢﹢
﹢﹢﹢
﹢﹢﹢
﹢﹢
0.5 ug/mL
﹢﹢﹢
﹢﹢
﹢﹢
﹢﹢﹢
0 ug/mL
﹢﹢﹢﹢


﹢﹢﹢﹢
注:“﹢”的数量表示相对值的多少
据此推测,SW可能是通过诱发癌细胞 来抑制肿瘤生长的,其原因可能是SW促进了癌细胞内 的表达。
(6)将鱼的体细胞核植入去核的卵细胞中,所得重组细胞可培育为克隆鱼。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动物克隆技术原理的是( )
参考答案
1-6 CABCDD
7、(13分)
(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3分) 减少
(2)2.5 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e
(3)D
8、(16分)
(1)组织液
(2)甲 突触后膜 阳
(3)b、d 正
(4)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9、(15分)
(1)维持培养液的pH值;
(2)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3)加入等量不含SW培养液
(4)SW浓度越高 SW作用时间越长
(5)凋亡 Bax蛋白基因
(6)C(1分)
天津一中2012-2013高三年级四月考英语试卷
(第I卷)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 – I’m taking my driving test tomorrow.
– !
A. Cheers B. Good luck C. Come on D. Congratulations
2. –When did the computer crash?
--This morning, while I ______ the reading materials downloaded from some websites.
A. have sorted B. was sorting C. am sorting D. had sorted
3. What was Jeff’s ______ to the news that he was chosen to be chairman of the students’ union?
A. reaction B. impression C. permission D. conclusion
4. Private cars really provide much convenience to people, and ______ they cause too many problems.
A. therefore B. meanwhile C. otherwise D. instead
5. ______ to protecting the endangered species for many years, Dr. Wilson has been awarded several prizes in the world.
A. Devoting B. To devoted C. Devoted D. To be devoted
6. ______ the championship in the race, but he also broke the world record.
A. Not only he won B. Not only did he win
C. Not only he had won D. Not only had he won
7. Maria has written two novels, both of ______ have been made into television series.
A. that B. which C. whom D. them
8. I ______ thank you too much for all your help to my son while we were away from home.
A. won’t B. can’t C. can D. will
9. In his will, the scientist said his remaining money would be given to ______ will make great contributions in physics.
A. whoever B. who C. what D. whatever
10. The restaurant run by Mr. Lee has become popular for its ______ foods that suit all tastes and pockets.
A. diverse B. traditional C. wealthy D. marvelous
11. With so many people ______ her, the young girl defeated the others and became the winner of the Beauty Contest.
A. in favor of B. in respect of C. in return for D. in honor of
12. All morning as she waited for the medical report from the doctor, her nervousness _______.
A. has grown B. is growing C. grew D. had grown
13. To get a better grade, you should ______ the notes again before the test.
A. go over B. get over C. turn over D. take over
14. Everything was placed exactly ______ he wanted it for the graduation ceremony.
A. while B. when C. where D. though
15. I was very busy that day. Otherwise I _____ in the discussion.
A. would take part B. had taken part
C. took part D. would have taken part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16-30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Our two dogs, Ricky and Lucy have been with us for about ten years. Phil, our youngest is about three years old. We have known one thing over these years. Whenever __16__ approach long before we are aware of them, my dogs begin to __17__ them. They began to hide and shake. I am __18__ sure that they won’t eat, either.
Since this has become part of our lives, whenever we know __19__, we will make every __20__ to take them into the yard a number of times. Because once the storm is here, fear steps in where nature’s calling(想上厕所的感觉)ends.
Anyway, it was my recent __21__ with Ricky that made me realize that dogs aren’t the only ones who have __22__ fears. I talked; he listened. I was not sure if he could pay attention to me. Experience has proved that he didn’t __23__. He just tried to survive the talk.
“Ricky, you’ve __24__ these storms so many times before and nothing __25__ has happened to you” I said. “It’s just sound” I reasoned. “Sound has never __26__ you.” Regardless of my comforting words, he __27__ to shake a bit.
__28__, this talk brought to light a new inspiration: we people do __29__ things. We fear things that we have no real __30__ of or no past experience with and build upon that fear without logic. People say “It’s how I feel.” Actually, that’s the exact __31__ for many limitations people have come to call failures in lives. There’s no real evidence indicating that we should __32__ going to school, starting a new job, asking for a raise and so on.
Dogs just don’t have the __33__ to find reasonable alternative choices. We do. So, when you’re terrified next time, just __34__ me talking to Ricky. Know that you do have better __35__, higher intelligence and the ability to take control of a situation.
16. A. earthquakes B. wars C. thunderstorms D. floods
17. A. identify B. sense C. control D. prevent
18. A. almost B. always C. never D. hardly
19. A. at first B. in advance C. in the end D. later on
20. A. effort B. progress C. advance D. measure
21. A. quarrel B. cooperation C. adventure D. conversation
22. A. unreasonable B. unnecessary C. overmuch D. significant
23. A. cheer B. listen C. recover D. judge
24. A. heard of B. put up with C. gone through D. fought against
25. A. splendid B. evident C. appealing D. awful
26. A. influenced B. followed C. harmed D. fetched
27. A. hesitated B. continued C. paused D. struggled
28. A. Moreover B. Therefore C. However D. Otherwise
29. A. similar B. complex C. typical D. extreme
30. A. support B. expectation C. intention D. knowledge
31. A. hardship B. wish C. basis D. difficulty
32. A. avoid B. appreciate C. hate D. fear
33. A. ability B. opportunity C. determination D. courage
34. A. watch B. imagine C. remind D. admire
35. A. choices B. reception C. luck D. experiences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5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Winter is a very special time in Northern Norway. Winter also means skiing, and Narvik can offer some of the best skiing in Norway. The view and light change frequently and no two days are the same. For many people, the northern lights are an unforgettable sight, and in Narvik the sky is especially clear and great for watching at night.
The tourist season lasts from February to April, although May can be fascinating too, often with fantastic dry snow and an unbelievable light lasting well into the evening.
Ski hire
It is possible for adults and children to hire skiing equipment such as snowboards. All equipment is prepared for us. If you would like to book your equipment, please email Narvikfjellet.
Cross-country skiing
There are 12 kilometers of cross country ski run in Narvik. You need to bring your own skis as there is no cross-country hire. However, equipment can be bought at local sports shops in and around Narvik.
Off-piste skiing(非场地滑雪)
In order to explore Narvik’s off-piste opportunities you need to know the dangers when choosing routes. It is suggested that you bring necessary equipment such as a shovel(雪铲)and a GPS locator. Ask Narvikfjellet for an experienced guide. With a guide you can explore Narvik’s special off-piste areas in a safe manner.
Sometimes it is nice to do something different and not everybody enjoys skiing. Then you can go horse-riding, or visit the local museums.
Price examples for the 2012--2013 season
Time
Children(8-15years)
Adults
1 day
NOK 230
NOK 325
3 days
NOK 590
NOK 835
5 days
NOK 815
NOK 1,170
7 days
NOK 970
NOK 1,375
Children 0-7 years can enjoy the service for free
If you go to Narvik, you will be deeply impressed with ______.
A. the service B. the northern lights
C. the tourists D. the skiing equipment
37. In Northern Norway, the tourist season may last ______.
A. one month B. two months C. three months D. four months
38. What can we know from the passage?
A. You can book skiing equipment through the Internet.
B. You are provided with skiing equipment for free.
C. Narvik is located in the south of Norway.
D. Narvik is open to adults and children over eight.
39. When you go off-piste skiing, the following are a must EXCEPT ______.
A. a shovel B. a GPS locator C. a guide D. a horse
40. If Mr. and Mrs. Smith stay in Narvik with their six-year-old daughter for three days in 2012, they should pay ______.
A. NOK 1,160 B. NOK 1,425 C. NOK 1,670 D. NOK 2,260
B
An average 30-year-old person who has eaten three meals a day since birth has eaten more than 30,000 meals to date. Even if you’ve only eaten half that much, you have to admit this: you’ve let some of that breakfast, lunch or dinner go to waste. And it turns out that we’re all to blame for this shaming fact: 30% of all food produced in the world each year is wasted or lost. That's about 1.3 billion tons, according to a new report by the U.N.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That's the weight of more than 8.6 million full-grown blue whales, the largest creatures on earth. That's the weight of more than 2.3 million Airbus A380s, the largest planes in existence. That’s as if each person in China, the world's most populous country with more than 1.3 billion people, had one ton mass of food they could just throw into the dustbin. It's almost unfathomable, isn't it?
Setting aside that big number, we find the people with the most money are the ones who waste the most. Per capita( 人均 ), European and North American countries waste between 95 and 115 kilograms of food. Sub-Saharan African, South Asian and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waste much less — between 6 and 11 kilograms per person.
Here's another statistic: all the food that the world's richest countries waste is about equal to all the food that sub-Saharan Africa produces. The numbers: 222 million tons and 230 million tons, respectively( 分别地). Basically, the wasted food of the rich could feed much of the African continent. And these numbers come as we've just been reporting about rising food prices around the world in the past week.
And my own personal tip: if I eat at a restaurant and can't finish it all, I ask for a doggie bag. I used to be a waiter years ago and will never forget the amounts of food I saw left on the table after the bill was paid. There's no reason to waste food. It's up to all of us to use our common sense to eat and shop just a bit more wisely.
41. According to the U.N.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how much food do people produce each year in the world?
A. About 3.3 billion tons. B. About 3.9 billion tons.
C. About 4.3 billion tons. D. About 5.6 billion tons.
42.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unfathomable" in Paragraph 2 mean?
A. Unreasonable. B. Unimaginable.
C. Impossible. D. Understandable.
43. It can be learned that the food the rich waste can support________.
A. half the people in Europe B. most people of America
C. most people of Asia D. most people of Africa
44. The author gave his personal tip based on the fact that _________.
A. he was once very poor B. he was once a farmer
C. he once worked in a restaurant D. the price of food is very high
45. 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A. To show the author's opinion of food.
B. To let us live more wisely and not waste food.
C. To show the amount of wasted food a year.
D. To ask the richest countries to help African people.
C
All of us have taken an instant dislike to someone, and then felt guilty about being too judgmental. But now it seems we should place more trust in our first impressions. Most people can accurately judge a total stranger following a short meeting, according to scientists.
And in general, the more confident the people are, the more likely they are to be correct in their assumptions. Jeremy Biesanz, who led a team of researcher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said: “Many important decisions are made after very brief encounters — which employee to hire, which person to date, which student to accept”. Although our first impressions are generally accurate,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recognize where they may be not good enough.
The researchers arranged for two groups of more than 100 people to meet in a meeting. Much like speed-dating, the volunteers spoke to everyone in their group for three minutes each. At the end of each three-minute chat, they were asked to rate each other's personalities, and how well they thought their impressions “would coincide with someone who knows this person very well”.
To find out what the person was “really” like, the scientists had his friends and family fill out his personality reports. Generally speaking, the more confident the volunteers felt in accurately rating another's personality, the closer their ratings were to those of the other person's friends and family, the researchers said.
However, the participants with the highest accuracy were those who rated themselves moderately(适度)accurate — those highly confident of their judgment were less successful. The scientists concluded that, although we know people a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a good judge of character knows that in many ways people are mostly alike. For example, almost everyone would prefer being kind to being unfriendly.
Therefore, while first impressions can be generally accurate, they are not conclusive in working out whether somebody really is “better” than someone else.
46. The volunteers joined a meeting which was ______.
A. interesting B. complex C. serious D. brief
47. The underlined phrase “coincide with” in Para. 3 can be replaced by ______.
A. agree with B. appeal to
C. get along with D. set an example to
48. What are the conditions for being a good judge?
①Being talkative ②Good social relationships
③A proper degree of confidence ④Knowing that people are mostly alike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①
49. In the author’s opinion, ______.
A. many important decisions are made with the help of strangers
B. people tend to have better impressions on friends than on strangers
C. we shouldn’t depend on first impressions completely to judge others
D. accurate judgments on others can help us make as many friends as possible
50. What topic is the passage mainly concerned with?
A. We should not doubt our ability to judge others.
B. Our first impressions on a stranger are usually accurate.
C. Confidence determines whether people can succeed or not.
D. It’s an important task to make a good judgment about strangers.
D
On Friday, Japanese researchers announced a population clock that showed a dangerous situation that the Japanese nation would disappear in 1,000 years if the falling birth rate kept the present level. Researchers in the northern city of Sendai said that Japan’s population of children aged up to 14, which now stands at 16.6 million, was falling at the rate of one child per 100 seconds. It would lead to a terrible result that there would be no children left in Japan in 1,000 years.
“If the rate keeps falling at that rate in our country, there will only be one child who is able to enjoy the following Children’s Day left on May 5th, 3011,” said Hiroshi Yoshida, a professor at Toholu University. “But 100 seconds later, a national disaster that there are no children left in Japan will happen,” he added, “The nation’s people will disappear for the birth rate has fallen to the level that every woman has no more than two children, which started in 1975.” Yoshida said they created the population clock to make Japanese people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at problem for their nation’s future.
Another study showed that Japan’s population was expected to fall to one third of the present population amount: 127.7 million in the next century.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predicted that the birth rate would just become 1.35 children per parents within 50 years.
At the same time, Japanese life expectancy which is expected to ascend from 86.93 years in 2010 to 90.93 years in 2060 for women and from 79.64 years to 84.19 years for men has already been one of the highest in the world. More than 20 percent of the Japanese are aged 65 or over.
It means that Japan has become one of the countries with aging populations in the world. The problem of aging populations is a headache for the government and the Japanese economy because there are fewer and fewer workers who can make money for the country. However, the government has to face the terrible situation that it needs to offer a growing number of pensions.
51. Why did researchers think Japanese people would disappear in 1,000 years?
A. Because the Japanese are afraid of the changing environment.
B. Because Japan will be destroyed by a serious earthquake.
C. Because the birth rate of the nation is at a very low level.
D. Because the country will sink in the Pacific Ocean gradually.
52. According to Hiroshi Yoshida, on June 1st, 3011 ______.
A. Children’s Day will be called off
B. 16.6 million Japanese children may die
C. The birth rate of Japan will go up slowly
D. Japan will become a country without children
53. Japanese researchers created the population clock in order to ______.
A. let the Japanese give special importance to the population problems
B. show the change of the Japanese population since 1975
C. explain the reason why there is a low birth rate in Japan
D. tell people that the Japanese life expectancy is the highest
54.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at will happen in Japan in the following 100 years?
A. The life expectancy will be 90.93 years for women.
B. The government will receive a growing number of pensions.
C. The birth rate will be 1.35 children per family.
D. The population of Japan may only be about 42 million.
55. The passage is probably taken from a ______.
A. travel magazine B. science book C. news web D. medical report
注意:交卷时只交答题卡和第二卷
第II卷(非选择题,共35分)
第三部分:写作
第一节:阅读表达(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Walking is a popular form of exercises. It is an easy activity and offers a good way to improve physical fitness. Walking also gives many of the same benefits as other kinds of exercises.
Regular, brisk(轻快地)walks helps a person’s body work better. Walking builds a stronger heart and lungs. The heart pumps blood through the body. It gets more rest between beats. Walking also seems to help protect the heart from heart diseases. Walking can help lose weight, too. What’s more, walking causes very few injuries, which is why there is a lower “dropout” rate among walkers than among runners. People are more likely to continue a walking program. This gives a better chance for success.
Walking offers some mental benefits, too. It seems to make people feel better. Many walkers say they sleep better at night when they take regular walks. Others say they have a better attitude about life.
Walking offers many of the same physical and mental benefits as other forms of exercise, but walking offers some special advantages, too.
★ Almost everyone can walk. There are no special lessons of coaching. To become a serious walker, a person only needs to walk faster, farther and more often.
★ People can walk almost anywhere. There are no special playing fields or courts for walking. Sidewalks, streets, parks, fields and malls are excellent places for walking.
★ People can walk almost anytime. A person doesn’t need a team or a partner for walking. There is no “season” for walking. Most walkers walk in all kinds of weather.
Walking offers a form of exercise within the reach of nearly everyone. With a little time and effort, people can rediscover a valuable form of exercise and improve their fitness.
56. What’s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withi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7. Please explain the underlined word “dropout” with proper words or phrases.(within 5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8. Why is there a lower dropout rate among walkers than among runners? (withi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 How can people become a more serious walker? (withi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 Which do you prefer, walking or jogging? Wh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25分)
61. 某英语国家向全球中学生招募一批“文化小使者”(Little Envoy)。假如你是天津红光中学的学生李华,有意参与该活动。下面是一份申请表格,现请你用英文在线申请(仅需填写“申请陈述”部分),内容如下:
?表示有意参加
?说说你能胜任的原因 (有团队精神,善于交流等)
?说说你对文化小使者的理解(如相互学习,增进友谊,加深文化了解等)
?希望申请成功
注意:
1. 可适当发挥,注意行文连贯;
2. 词数120左右。开头已为你写好,不计入总词数。
Name
(姓名)
Li Hua
Sex
(性别)
M
Age
(年龄)
18
Email
(电子邮件)
lihua@hongguangschool.com
Application Form (申请表)
I’m a student from Tianjin Hongguang Middle School. I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I
1-5 BBABC 6-10 BBBAA 11-15 ACACD
II
16-20 CBABA 21-25 DABCD 26-30 CBCAD 31-35 CDABA
III
36-40 BCADC 41-45 CBDCB 46-50 DACCB 51-55 CDADC
书面表达
The advantages of walking/ Walking for exercise
give up/ quit
Because walking causes very few injuries.
By walking faster, farther and more often.
Open
One possible version
I’m a student from Tianjin Hongguang Middle School. I would like to be a Little Culture Envoy. I’m open-minded and like sharing ideas with others. I’m also a good listener. I value teamwork because I know that 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 In addition, I have a gift for communication, which is necessary for narrowing the gap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
I think as culture envoys, we can learn a lot about different cultures from each other, which will lessen the chances to misunderstand each other in terms of culture. Also, we can help in forming good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untries. What’s more, we can become good friends and can do more in the future.
I hope you can consider my application. I’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reply.
天津一中2012-2013-2 高三年级四月考语文学科试卷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
注意事项: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羸弱/擂鼓 敕造/整饬 疾风劲草/肌肉痉挛
B.创伤/悲怆 款识/钥匙 铩羽而归/凶神恶煞
C.削肩/削面 勉强/强迫 螳臂当车/安步当车
D.毗邻/癖好 罢黜/拙劣 迄今为止/同仇敌忾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A.安祥 满堂采 棉里藏针 针尖对麦芒
B.撕打 挖墙脚 龙盘虎踞 时世造英雄
C.博弈 里程碑 要言不烦 蚍蜉撼大树
D.欠收 邻界点 以德报怨 瑞雪照丰年
3.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你尽可以放心,他这个人 不失信,今天他一定会按照约定的内容把你的事情办好。
(2)一座山,一旦被 这样的诗意,通往仙境的大门也就会在不经意间向你徐徐敞开。
(3)富于政治性的文学作品并不始于今日,远在古希腊的悲剧和喜剧中,近在西洋工业革命时期的小说中,都已 。
(4)“择校热”最大的弊端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一些骨干教师为了提高待遇“跳龙门”,对那些师资力量本不雄厚的普通学校而言,无异于 。
A.历来 付与 层出不穷 雪上加霜
B.历来 赋予 屡见不鲜 釜底抽薪
C.从来 付与 层出不穷 釜底抽薪
D.从来 赋予 屡见不鲜 雪上加霜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且表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全党全国都要以道德模范为榜样,自觉实现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B.新世纪以来,国内出版业遭受了以互联网技术、移动技术、数字化阅读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局面,传媒结构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C.在当前的就业压力下,不少大学生加入了“蚁族”大军,“蚁族”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就包括大学生们不愿从事辛苦工作等自身原因造成的。
D.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合理限度,且有继续扩大之势,长此以往,不仅难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还可能引发各种社会矛盾。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骚”一词起源于《诗经》和《离骚》,“风”是《诗经》中传统的表现手法,“骚”指楚辞开创者屈原的代表作《离骚》
B.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将他列于“唐宋八大家”之首。
C.巴尔扎克用总标题为《人间喜剧》的一系列小说,反映了社会剧烈变革时期的法国生活。
D.鲁迅原名周树人,1918年他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文化人格的层次攀升 于 平
我们所处的文化时代是一个呈现为层次多样、层次认同和层次攀升的时代。认识文化构成的“多层次”有助于增强文化建设的自觉性,不仅有助于维护“多样性”的自觉,而且有助于引领 “攀升性”的自觉。
文化素质是对于一个人有无“文化”进行评价的基础层次,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基础。我国先哲关于“仁者人也”的精要表述,就包含着人的文化素质与社会文明程度相互建构的社会理想。
我们常能听到说某人“有水平,有文化”“文化水平”作为对人的一种评价,是关乎“文化高低”的问题。文化水平关乎的是人的文化能力,包括人的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如果说,文化素质关乎的是个体自身的文化形象,那么文化水平则更多地体现在个体面向社会的文化建设中。但实质上,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是以每一个体文化素质的不断攀升为前提的,而一个人文化水平的标高,又必须体现为他对社会文化建设的认知乃至创造能力上。努力成为高水平的“文化人”应成为一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其间人的认知和创造能力都会归结为“文化水平”。如同文化素质的不断完善会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不断攀升的文化水平作为过程也是永无止境的。并且,主体完善文化素质的自我建构与其在改造客体之时的文化水平提升是一个互动 的过程,并且也是一个共进的过程。
把“有涵养”视为一种文化人格评价,是较之“有水平”更高一层次的文化评价。与文化素 质的评价相比,文化涵养似乎提升到对人的品位与格调的关注。在这个层次上来透视文化人格,你会发现“附庸风雅”者颇为多见。风雅者,风度雅量之谓也。文化涵养是一种内涵的养成而不是外表的矫饰,它不仅需要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往往更需要情操的陶冶,它是一种文化人格,更是一种道德人格。也有人视“无故加之而不怒,骤然临之而不惊”是具有高度“文化涵养”的特征。文化涵养其实也是文化人的一种陶塑和一种充实,善陶塑、能充实才能攀升到“文化境界”的层次。
古人论诗曰“有境界自成高格”,文化境界当然也是对高层次文化人格的评价。对于大多数文化人而言,其实也是缘自人的文化良知的一种追求。如果说文化素质关乎“有无”的问题,文化水平关乎“高低”的问题,文化涵养关乎“厚薄”的问题,那么文化境界关乎的是“阔狭”的问题。说某人“有境界”是对其文化人格做最高级的评价。要达到理想的文化境界,有两个重要的取向:其一,面对民族智慧数千年的文化积累,要力求站在文化巨人的肩上去攀升。在文化“泛漫化”的热浪中,我们能否搭在巨人肩上甚至搂在巨人腰上都不是没有疑问的,我们对于文化境界的攀升确实有“路漫漫”的感觉。其二,面对人民大众与时俱进的社会实践,要力求投身这一大潮中去“弄潮”。不去顺应潮流、驾驭潮头,如何能预见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文化境界呢?
(选自2011年 2月10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6.下列关于“文化人格的层次”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化人格的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文化素质、文化水平、文化涵养和文化境界。
B.文化人格的四个层次,分别关乎“有无”、“高低”、“厚薄”和“阔狭”的问题。 C.文化人格评价的最高层次是文化境界,它是缘自一般人的文化良知的一种追求。
D.文化人格的层次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正确认识其特点有助于人们增强文化建设的自觉性。
7.下列对于“文化素质”与“文化水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文化素质”是对于一个人有无“文化”进行的评价, “文化水平”则是对于一个人“文化高低”的评价。
B.文化素质关乎的是个体自身的文化形象,文化水平则更多地体现在个体面向社会的文化建设中。
C.文化素质的不断完善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文化水平的不断攀升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D.主体完善文化素质的自我建构与其在改造自我时的文化水平提升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化素质是对人的文化人格评价的基础层次,它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基础。先哲“仁者人也”这一表述,就体现了人的文化素质决定了社会文明程度这一思想。
B.文化涵养是一种内涵的养成,它需要人们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尤其需要人们陶冶自己的情操,它体现的也是一种道德人格。
C.“附庸风雅”者和“无故加之而不怒,骤然临之而不惊”者,都不是具有“文化涵养”特征的文化人格。
D.只有站在文化巨人的肩上,投身文化“泛漫化”的热浪中去“弄潮” ,才能攀升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一“文化境界”的层次。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学 舍 记
曾 巩
予幼则从先生①受书,然是时,方乐与家人童子嬉戏上下,未知好也。十六七时,窥六经之言,与古今文章有过人者,知好之,则于是锐意欲与之并。
而是时,家事亦滋出。自斯以来,西北则行陈、蔡、谯、苦、淮、汴、睢、泗,出于京师;东方则绝江舟漕河之渠,逾五湖,并封、禺、会稽之山,出于东海上;南方则载大江,临夏口而望洞庭,转彭蠡,上庾岭,游浈阳之泷,至南海上。此予之所涉世而奔走也。蛟鱼汹涌湍石之川,巅崖莽林貙虺②之聚,与夫雨旸寒燠、风波雾毒不测之危,此予之所单游远寓而冒犯以勤也。衣食药物,庐舍器用,箕筥③碎细之间,此予之所经营以养也。天倾地坏,殊州独哭,数千里之远,抱丧而南,积时之劳,乃毕大事,此予之所遘祸而忧艰也。太夫人所志,与夫弟婚妹嫁,四时之祠,属人外亲之问,王事之输,此予之所皇皇而不足也。予于是力疲意耗,而又多疾,言之所序,盖其一二之粗也。得其闲时,挟书以学,于夫为身治人,世用之损益,考观讲解,有不能至者。故不得专力尽思,琢雕文章,以载私心难见之情,而追古今之作者为并,以足予之所好慕,此予之所自视而嗟也。
今天子至和之初,予之侵扰多事故益甚,予之力无以为,乃休于家,而即其旁之草舍以学。或疾其卑,或议其隘者,予顾而笑曰:“是予之宜也。予之劳心困形,以役于事者,有以为之矣。予之卑巷穷庐,冗衣砻饭,芑苋之羹,隐约而安者,固予之所以遂其志而有待也。予之疾则有之,可以进于道者,学之有不至。至于文章,平生之所好慕,为之有不暇也。若夫土坚木好高大之观,固世之聪明豪隽挟长而有恃者所得为,若予之拙,岂能易而志彼哉?”遂历道其少长出处,与夫好慕之心,以为《学舍记》。
【注】①先生:指作者的父亲曾易占。②貙(chū)虺(huǐ):貙是兽名,像狸,这里泛指猛兽。虺是毒蛇。③筥(jǔ):圆形的竹筐。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方则绝江舟漕河之渠 (横渡)
B.巅崖莽林貙虺之聚 (聚居)
C.属人外亲之问,王事之输(缴纳租税)
D.为之有不暇也 (空闲)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积时之劳,乃毕大事 /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B.得其闲时,挟书以学 /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
C.予顾而笑曰:“是予之宜也。” / 夫列子御风而行
D.若予之拙,岂能易而志彼哉 / 若使烛之武见秦军
11.下列句子变为四组,分别表现曾巩生活艰辛、求学勤奋的一项是( )
①则于是锐意欲与之并 ②转彭蠡,上庾岭,由浈阳之泷
③予于是力疲意耗,而又多疾 ④数千里之远,抱丧而南
⑤得其闲时,挟书以学 ⑥予之侵扰多事故益甚
⑦而即其旁之草舍以学 ⑧至于文章,平生之所好慕,为之有不暇也
A.④② B.⑧① C.③⑤ D.⑦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巩幼时“乐与家人童子嬉戏上下”,不懂得念书的好处,而一旦觉悟,便下决心与古今文章大家并驾齐驱。
B.父亲的突然亡故,让曾巩挑起了全家生活的重担、繁重的家务,他精疲力竭,完全无暇念书。
C.曾巩经历的风险、祸患等种种不幸并没有挫伤他好学的进取心,他为自己一时还不能“专心尽思”“琢雕文章”来表达内心难以言传的情感而叹息。
D.曾巩一一叙述自己从小到大,进退去就的情形,以及喜好倾慕文章大家之心,写成了《学舍记》,对我们今天仍有学习借鉴之意。
第Ⅱ卷
四.(21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予于是力疲意耗,而又多疾,言之所序,盖其一二之粗也。
(2)予之劳心困形,以役于事者,有以为之矣。
14.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作答。(8分)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①,平海夕漫漫。
注:①此处是引用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孔子想从政,在渡口向隐者问渡口的所在,隐者不说,嘲笑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
这首诗是怎样写出“早寒”特点的?(2分)
请赏析这首诗的颈联。(4分)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句,12个空,每空0.5分,共6分)
(1) ,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3)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
(4)熊咆龙吟殷岩泉,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 ,凝绝不通声暂歇。 (白居易《琵琶行》)
(6) ,吞声踯躅不敢言。 (鲍照《拟行路难》)
(7) ,申之以孝悌之义,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8) ,惟有幽人自来去。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9)吴楚东南坼, 。 (杜甫《登岳阳楼》)
(10)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托, 。(王羲之《兰亭集序》)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1题。
心头一杯冷咖啡
陈 思
①鼓浪屿是厦门人心头的一颗朱砂痣,窗前的一抹明月光,是他们永远还不完的旧。
②因为鼓浪屿是绝无仅有的音乐之岛,它与它的音乐,使厦门从滚滚红尘中跃升仙境。
③鼓浪屿被称为“音乐之岛”,一方面是因为小岛诞生了无数音乐大师,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培育天才的音乐土壤之深厚:面积不足1.87平方公里的地域,竟聚集了500余家钢琴,钢琴密度居全国之最。
④500架钢琴,不是500架神龛。比起鼓浪屿人对待电器的“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乐器们却像不时走访的穷朋友,彼此知根知底,礼数就马马虎虎了。这音乐,是如此日常化。它是贴着生命攀援起伏的藤蔓,它是闽南人见惯不惊的稀粥咸鸭蛋。
⑤50年代,祖父不惜血本专辟40元购“曼陀铃”一把,寄回家供年轻的父亲消遣。父亲闲暇时,与弹奏手风琴的大伯父、拉小提琴的二伯父与同样拉提琴的邻居叔叔组成四重奏。父亲后来又短暂沉迷口琴与小提琴若干年,不想以此糊口,亦不求技艺精进,那把口琴与提琴最后也不知所踪。
⑥到了我这一代,好乐之风不减,对音乐却无任何形式上的敬畏。小提琴的琴弓是让人又爱又恨的双刃剑。每次授琴,只要老师迟到,琴弓就是男孩子们互相砍杀时手握的十八般兵器;每次老师告状,父亲抓起琴弓一顿臭揍,它又瞬间变成家法。在这些音乐之外的奋力挥动中,马尾做的弓毛一根根地掉落下来,岁月飞逝。
⑦在别的地方,音乐是被供奉起来的;而在这里,音乐是贴肉长的,音乐从未作为急功近利的谋生手段。几代人的音乐教育,都是无心插柳式的。听天由命,有的最终长成参天巨木,大多数人永远是路边随手捋的一把青草。
⑧教会曾经承担了音乐在岛上的撒播任务。非要引经据典的话,《黄河》钢琴曲改编者殷承宗,出生于基督教家庭,替父亲的大太太刷皮鞋、整理房间,赚到了两美元。一美元买了琴谱,另一美元则用来跟外国牧师太太学习识谱。许斐平音乐天赋的展露,源于教堂司琴手的母亲张秀峦某次因故缺席。当时才5岁的他手脚并用爬上琴凳,竟无需翻看琴谱,将所有圣诗无误演奏至终场。歌唱家兼医生的林俊卿,祖父林温人是厦门竹树脚礼拜堂的创办人,母亲廖翠绸是虔诚的基督徒,他本人5岁就能演唱整部《闽南圣诗》,担任儿童唱诗班的领唱。即使是我读过基督教小学的祖母,在接近九十高龄依然可以眯着白内障的眼睛,翻看歌谱。不用专业、系统的音乐教育,基督教家庭、教堂、礼拜与圣诗,就是上一代岛民的音乐必修课。
⑨我们这一代人的音乐教育,离不开鼓浪屿的那所音乐学校。
⑩旧址是荒凉的鸡山路上一座旧教堂。全部由笨重粗砺的花岗岩砌成,墙壁斑驳厚达一米,门窗颇有大和风范,采光极差,蛛网遍布的厕所修在主楼之外。校门两边是基督教会的基地,时常野猫出没。
⑾当时条件看似简陋,其实遭际却颇离奇。我们的“音乐欣赏”课是在殷承宗、殷承典兄弟的祖宅(准确的说是客厅地板)进行的。当时厦门音乐学校校长是殷承典先生。他是著名音乐家殷承宗的二哥,也是这一音乐脉络在岛上的留守男士。鸡山路上,有他的殷家祖屋,全部闽南花岗岩石砌成,冬暖夏凉,卓妍异色,有幽森的门户、阁楼与狭窄望不到尽头的木梯。尤记当初,校长打开音响,塞进录像带或唱片,给一众孩子讲解《动物狂欢节》、《天鹅湖》,《胡桃夹子》等名曲名刷。他激情澎湃,我们都坐在地上,或玩,或打瞌睡。
⑿这是封存了提琴的我对童年的追忆,还是对曾经生我养我的海岛的最后一点致敬?
⒀不知道从何时开始,这座岛屿被迅速卷入了厦门的整体发展战略。历任政府,总有一些莫名的政策,以鼓浪屿作为招徕资本的金字招牌。今天的鼓浪屿每天接待越来越多的陌生游人,再也没有以往的风情,对于本土居民来说,老房子年久失修,加上医院搬迁,人口老化,学校因为收不到足够的学生而一间间撤销。小岛越发不适合居住,同学、师长纷纷搬走。喧嚣,压倒了琴声。终于有一天,厦门人开始纷纷抱怨:“鼓浪屿不再像当年的鼓浪屿了。”
⒁音乐正在从岛上全面退潮。以此为代表的鼓浪屿黄金时代的衰败,已然无法挽回。无论厦门人承认与否,现在的鼓浪屿只是我们心头的一杯冷咖啡,韵味不再。
⒂即便你在回忆里,把它热了又热。
16.第⑥段开头:“到了我这一代,好乐之风不减,对音乐却无任何形式上的敬畏。”从下文找出“我”这一代对音乐并不敬畏的具体表现。(2分)
17.从修辞手法上,选择一个角度,对第④段作赏析。(5分)
18.⒀段“喧嚣,压倒了琴声”一句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19.分析结尾句的表达作用。(4分)
20.文章开头称鼓浪屿是“心头的一颗朱砂痣,窗前的一抹明月光”,结尾称鼓浪屿是“心头的一杯冷咖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变化?(4分)
21.找出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两项 ( )( )(4分)
A.父亲把琴弓作为家法狠揍孩子,主要是为了表现家长对孩子学习音乐要求之严。
B.第⑧段以接近九十高龄患白内障的祖母还能翻看乐谱,突出岛人对音乐的普及和热爱。
C.文章对作为音乐学校的旧教堂建筑描写,用意是突出环境荒凉,教育条件简陋。
D.第(11)段写学校校长、殷家祖屋、名贵音响等,都体现当时的音乐教育非同寻常。
E.文章先写岛人音乐情感,次写几代人音乐教育,最后写鼓浪屿变革,脉络井然。
六.(12分)
22.根据下面的文字,补写后面总括性的句子。每句补写部分不超过10个字。(4 分)
日本核电站核泄漏事件曾一度引起不小恐慌。在国内一些地方发生的抢盐事件,可以说是这种影响的延续。在这起事件中,网络谣言起了兴风作浪、推波助澜的作用。据报道,这次抢盐事件源于浙江网民陈某在网上散布谣言,说日本核电站爆炸对山东海域有影响,请转告周边的家人 朋友储备些盐、干海带,一年内不要吃海产品。该谣言经过网民的不断加工和转发,最终引发了抢盐事件。类似的事件之前已经有过。
抢盐事件再次提醒我们,① ,② 。
23.请把下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写序号。(3分)
①智慧与知识也是联系在一起的
②因此,爱智慧与爱聪明之间是有巨大差别的
③没有知识的储备,不学习前人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就难以达到很高的智慧
④“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句话,反映了聪明与智慧之间存在着一条并非所有聪明人都能够跨越的鸿沟
⑤智慧总是与天赋的聪明联系在一起的
⑥在一些人心目中,智慧就在于具有高出常人的聪明才智,爱智慧就在于不断培养出自己不断增长的聪明才智
答案:
24.请使用“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四个词语,运用一定的修辞方法,写一段表达人生感悟的文字。要求修辞合理,语言连贯,结句带有总结性,不超过70个字。(5分)
七.(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卡耐基给他的雇员讲课,他拿出件器物,说:“这是盏出土的纯金古佛灯,是价值连城宝物,想得到它的请举手。”几十个听课的人纷纷扬起手臂。卡耐基突然拿起锤子把佛灯砸得七扭八歪,说:“现在还有人想得到它吗?”依然有许多人举手。卡耐基站起身,将佛灯扔进熊熊燃烧的火炉,不一会儿,把熔化得看不出形状的佛灯又拿起来,问道:“还有谁想要它呢?”听课的人面面相觑,犹豫不决……有个人却又果断地举起手,卡耐基问:“你为什么还要它?”那人说:“我可以重新把它打造成更漂亮的佛灯。”
卡耐基高兴地说:“对,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人生在世常像佛灯一样,被埋没、被蔑视、被羞辱,但就看自己是不是金子,朽木燃烧了,变成灰尘就没了价值,金子被烧化了价值依然存在,所以人生价值不是外在形象,而是内在素质和质量!”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参考答案
1.A
【A.(léi)(chì)(jìng) 都相同B./ / / C./ / /D./ / /】
2.C
【A安详 满堂彩 绵里藏针/B厮打 时势造英雄/D歉收 临界点 瑞雪兆丰年
3.D
【从来——多用于否定;赋予——多用于抽象事物,付与多用于具体;雪上加霜——雪上还加上了一层霜。比喻接连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釜底抽薪——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D
【A“实现”与“荣辱观”搭配不当 B“遭受”后所搭配的中心词没有 C 句式杂糅
5.A【“风”是“国风”】
6.C
【“源自一般人”错,应为“大多数文化人”】
7.D
【“在改造自我时”错,应为“在改造客体之时”】
8.B
【A“体现了人的文化素质决定了社会文明程度”错,应为“包含着文化素质与社会文明程度互相构建的社会理想”C原文中,作者没有否认“无故加之而不怒,骤然临之而不惊”者具有“文化涵养”特征的文化人格D投身文化“泛漫化”的热浪去“弄潮”错,原文是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
9.B【聚居的地方】
10.C【才/再 而/用 修饰/修饰 像/假使
11.C
12.B【“完全无暇”错】
13.(1)我因此被弄得筋疲力尽,加上又多病,能用语言叙述的,只不过是其中一两点粗略的情况。
(2)我多年心神操劳、身体困乏,而为家事役使奔走,是想有所作为。
参考译文:
我年幼时便跟随老师读书,然而这时候,正以与家人小孩们打打闹闹、四处玩耍为乐,对书还不懂得爱好。十六七岁时,看出六经中的话与古今作家的文章,有超过常人的见解,才懂得读书,从此一心一意希望将来能与古今作家并驾齐驱。
然而这时候,家中不幸的事也就连续发生了。从那以来,西北方我到过陈州、蔡州、谯县、苦县,睢水、汴水、淮水、泗水流域,到达京师开封。东方我渡过大江,放舟运河,越过五湖,沿着封山、禺山、会稽山,到达东海边。南方我乘船沿长江而上,抵达夏口,远望洞庭湖,再转向彭蠡泽,登上大庾岭,由浈阳到泷水,直达南海之滨。这便是我进入社会而奔走四方的情形。那蚊鱼伏藏、波涛汹涌、激流转石的大河,那高峻的山岩、莽莽的林野,以及猛兽毒蛇聚居之地,加上雨淋日晒,严寒酷暑,江河中的风波和浓雾瘴毒,到处是难以预料的危机,这便是我只身漂泊、寄居远方,而遇到的各种艰难困苦。家中的衣食药物,房屋用具,以及簸箕篾筐之类琐碎的小事,都是我必须操办而用以养亲活口的。那年在南京,父亲忽然病故,一下子仿佛天倾地裂,在他乡独自呼抢痛哭,从数千里之外,运着父亲的灵柩南归,又经过多时的操劳,才完成安葬的大事,这就是我遭家祸而丧父的情形。母亲生前的遗愿,以及弟弟结婚,妹妹出嫁,四季的祭祀,内外亲属的问候庆吊,向官府缴租纳税,这些就是我终日忙忙碌碌还办不到的。我因此被弄得精疲力尽,加上又多病,能用言语叙述的,只不过是其中一两点粗略的情况。得到一点空闲时间,拿起书本学习,对于如何立身治民,对社会现存的一切何者当增、何者当损,在好些方面我都未能加以考究观察、讨论分析。因此也就不能专心致志地琢磨文章,用以表达个人心中难于表现的情志,从而追赶古今的作家,取得可与他们相比的成绩,以满足我的爱好和向往之情,这就是我回顾自己而深为叹息的。
当今皇帝至和初年,我所受到的干扰和事故之多更加严重,我的力量实在无法应付,于是只得在家休息,而到宅旁的草屋里读书。有人嫌这屋子太低矮,也有人说它太窄小,我回头笑着说:“这对我来说是很适合的了。我多年心神操劳、身体困乏,而为家事役使奔走,是想有所作为,我居住小巷陋室,破衣粗食,吃野菜汤,虽穷困而仍然安心,自然是想实现自己的志向而等待着机会。我所恨的倒也是有的,那就是本可掌握圣贤们的大道,可是学问还达不到。至于文章,是我平生的爱好和向往,倒是常常写作而没有空闲过。至于那建筑坚固、木材美好、高大壮观的房舍,本是世上那些聪明豪俊、有优越条件和强大势力可以依靠的人才能修得起的,像我这样愚拙的人,怎么能改换了自己的志趣,转而去追求那些呢?”于是我一一叙述了自己从少小到成年的经历,以及个人的爱好和向往之心,写成这篇《学舍记》。
14.(1)写木叶渐脱,北雁南飞,表现出最具有代表性的秋季景象,又以“北风”呼啸来渲染,自然使人觉得寒冷,这就点出了“早寒”的特点。
(2)“乡泪客中尽”不仅点明了思乡,而且把这种情感一泻无余,不仅自己这样思乡,而且家人也在想着自己的归去,遥望着“天际”的“归帆”。从而使思乡的感情抒发得更为强烈了。
(3)表达了作者既想隐居又想从政的矛盾迷茫的心情。
15.(略)
16.(1)琴弓成为男孩子们互相砍杀时手握的十八般兵器(2)校长讲得激情澎湃,我们都坐在地上,或玩,或打瞌睡。
17.示例1:最后一句作者连续运用两个比喻,形象地表现了音乐对岛人的影响之深,同时也表现了岛人对音乐的随意态度,从两方面突出了音乐在鼓浪屿的日常化。
示例2:化用禅宗“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一语,原本是佛教中用来比喻明心见性的意思,这里却以此表示岛人对家用电器爱护有加,将超凡脱俗的宗教思考移用到世俗化的生活情境之中,收到意想不到的幽默效果。
18.经济发展的大变革使鼓浪屿音乐氛围消失了。
19.独立成段,强调了鼓浪屿韵味不再,以此结尾.更增添了文章的感伤气氛。
20.将鼓浪屿比作“朱砂痣”、“明月光”,寄托作者对这个“音乐之岛”美好的深切的怀念之情,又以“一杯冷咖啡”作喻,对当今鼓浪屿音乐黄金时代衰败的现实表达了失望、无奈之情。
21.AC
22.(1)要加强网络信息管理(2)对待网络信息要理智/不轻信网络谣言。
23.564213
24.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