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教版中考实验探究题综合训练一、实验探究题1.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氧化钙、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小杨设计出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请回答:(1)写出步骤④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实验中的现象,能否确定原固体粉末的组成?若能,请写出各成分的化学式;若不能,在原实验步骤的基础上,对上述方案中的试剂作一改进,并描述相应的实验现象及结论,以确定固体粉末的组成。 。2.高锰酸钾是一种盐,可溶于水,溶液显紫红色。课本上有一个“估算高锰酸根离子的大小”的实验,某同学按课本实验步骤操作如下:①取一小粒高锰酸钾晶体(实验室用的高锰酸钾晶体粒径大约为1--3毫米),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并估算其体积为Vmm3;②将该高锰酸钾晶体溶解在有10毫升水的试管1中;③从试管1中取出1毫升溶液,将其加人有9毫升水的试管2中(第一次稀释);④从试管2中取出1毫升溶液,将其加人有9毫升水的试管3中;⑤以上述方法继续稀释高锰酸钾溶液,到刚看不出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为止时,共稀释10次;特别提示:已知在第9次稀释时,还能看出溶液呈淡紫红色。此时10毫升溶液中有1000个高锰酸根离子。该数据可作为本实验的估算比较标准。请回答以下问题:(1)在取1毫升高锰酸钾溶液时,若俯视量筒读数,则所取溶液体积 1毫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下列课本中的哪一个实验,与本实验方法相似的是 ;A.验证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D.探究物体所受浮力与排开水的关系(3)要提高该实验估算的准确度,下列哪两种改进方法一定正确的是 ;A.在一支试管中加入蒸馏水作为无色标准,与稀释后的溶液加以比对B.每次稀释时都从试管中取2毫升溶液,将其加入有18毫升水的试管中C.将高锰酸钾晶体放人盛有蒸馏水的量筒中,根据量筒中液面变化,测量其体积D.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小粒高锰酸钾晶体的质量,根据其密度计算出体积(4)按该同学实验方法估算高锰酸根离子的大小约是 mm3;(用式子表示)3.科学家探索光合作用过程和本质经历了漫长的历程。我们知道绿色植物利用太阳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H2O和CO2均含有O,那么O2中的O是来源于什么物质呢?资料一:19世纪末,科学家普遍认为:CO2在光的作用下被分解为CO和(O2。资料二:范 尼尔通过实验得出紫硫细菌合成有机物的反应式,与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反应式进行比较研究后,建立了猜想。紫硫细菌:CO2+2H2S (CH2O)(糖类)+2S+H2O高等植物:CO2+2H2O (CH2O)(糖类)+O2+H2O资料三:英国化学家希尔在一个密闭的装置中加入含叶绿体的悬浮液和高铁盐(作氧化剂,不产生氧气),并除去装置内的CO2,在光照下发现密闭装置中产生了O2。资料四:美国科学家鲁宾、卡门给三组小球藻提供含有一定比例18O的水和碳酸氢盐(释放二氧化碳,其他条件均相同),光照相同时间后,分别检测小球藻释放氧气中18O的比例,实验结果如表所示。(18O是表示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可作为示踪原子)组别 水中18O的比例(%) 碳酸氢盐中18O的比例(%) 释放的氧气中18O的比例(%)1 0.85 0.41 0.842 0.85 0.55 0.853 0.85 0.61 0.85(1)通过资料二中的比较分析,可以作出的猜想是 。(2)希尔实验能否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O2全部来源于H2O?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3)分析鲁宾、卡门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及相应的依据分别是 。4.请回忆你和老师共同完成的酸和碱反应的实验探究,并按下列要求进行实验设计与分析:【实验探究】(1)请你依据图设计一个酸和碱反应的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①向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并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①溶液颜色 ; 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②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硫酸,并不断搅拌溶液. ②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变成 色.(2)为探究上述酸、碱反应后硫酸是否过量,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了以下方案: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甲同学的方案 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硫酸过量乙同学的方案 取样,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酚酞溶液不变色 酸、碱恰好完全反应丙同学的方案 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 硫酸过量【实验评价】①设计的三个方案中,有一个正确的方案,是 (填“甲”、“乙”、“丙”)同学的方案.②请分析另外两个同学方案错误的原因:一个同学方案错误的原因是 .【实验反思】探究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后硫酸是否有剩余,还可选择一种试剂 .5. 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提供的器材有:电源(电压9V)、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R、电阻箱R0、开关及导线若干.(1)小明连接的图甲电路中存在连线错误,只需改动一根导线,即可使连线正确.请在接错的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接法(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在移动变阻器滑片P时,两电表示数突然都变为零,则电路故障可能为A.R短路 B.滑片P接触不良C.R0短路 D.R0断路(3)排除故障后实验时,改变R0的阻值,测出对应的电流I.当R0的阻值变大时,为完成探究,应将滑片P向 (选填“A”或“B”)端移动(4)将R0阻值换为50Ω,电流表示数如图乙,请在图丙I﹣坐标中补描该点并作出I﹣关系图象(5)连线时发现有一个错误数据点,反思产生原因,小明回忆是某次将R0的阻值由 Ω变换为错误数据点对应阻值时,未调节滑片P就读取电流而造成的6. 探究:木呷惹、阿依莫两同学对教室墙壁脱落的一块白色固体产生兴趣,他们将白色固体带到了化学实验室.经查阅资料得知:白色固体是石灰浆与空气中的物质作用的产物,他们猜测可能的成分为:猜测一:氢氧化钙 猜测二:碳酸钙 猜测三:氢氧化钙和碳酸钙于是他们将白色固体捣碎研成粉末,放入烧杯,加水,不断搅拌,静置,取上层清液于A、B、C三支试管,残渣备用.他们在A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则猜测二不成立.他们又在残渣中加入适量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将生成的气体导入B试管,结果变浑浊,由此证明,猜测三成立.(1)写出残渣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他们将浓碳酸钠溶液加到C试管中,溶液变浑浊,此法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少量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为 ,若要将沉淀与溶液分离,其操作方法是 .7.小明用天平、烧杯、油性笔及足量的水测量一块鹅卵石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⑴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 ,发现横梁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往 (选填“左”或“右”)调。⑵用调好的天平分别测出鹅卵石的质量为31.8g,空烧杯的质量为90g。⑶如图甲所示,把鹅卵石轻轻放入烧杯中,往烧杯倒入适量的水,用油性笔在烧杯壁记下此时水面位置为M,然后放在天平左盘,如图丙所示,杯、水和鹅卵石的总质量为 g。⑷将鹅卵石从水中取出后,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记号M,如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此时杯中水的体积为 cm3。⑸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 g/cm3。⑹若小明在第(4)步骤测量过程中,用镊子添加砝码并向右旋动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此错误操作将导致所测密度偏 。8. 一质量均匀分布、正反面相同的长方形木板,以中线MN为界,对比观察左右两部分,发现粗糙程度可能不一样,哪一侧更粗糙?同学们进行了研究.(1)①小华将滑块放木板上,通过细线和固定的测力计相连,如图甲.水平向右拉动木板,待示数稳定时,记下滑块经过左、右两部分时测力计的示数F左和F右,若F左>F右,则木板的 侧更粗糙,实验时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匀速拉动木板.②小华左右手戴上同样的手套,木板水平对称地放在左右手上,现左手向左、右手向右,使两手距离快速增大,若木板向左运动,则木板 侧更粗糙.(2)小明用图乙实验装置,进行如下操作:A.将轻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板上MN左右两侧的P、Q点,另一端分别与同一滑块接触.B.移动滑块使弹簧压缩相同的长度,由静止释放滑块,使滑块越过MN但不滑离木板.C.分别测出滑块越过MN后滑行的距离x1和x2.小明想根据x1和x2的大小关系判断木板的粗糙程度,小华提出疑义.①为能根据x1和x2的大小关系作出正确判断,请指出小明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②简述改进方法: (3)小红使滑块分别从左右两侧滑上木板,测出滑块运动的速度,作出滑块从两端分别运动至MN过程中的速度v和时间t的关系图线如图丙,则图线 (选填“a”或“b”)所对应的接触面更粗糙,判断的依据是 9.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如果有多种因素同时影响某一实验结果,当我们要探究其中的一种因素时,就要保持其他因素不变,以探究此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完成实验探究: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因素1:溶质的种类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温度操作步骤:在常温下,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③三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钙各2g,振荡,观察各物质的溶解情况。实验现象:试管①中有少量氯化钠未溶,试管②中硝酸钾全部溶解,试管③中有多量氢氧化钙未溶。实验结论: 因素2:温度(以硝酸钾为例)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硝酸钾)操作步骤: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③三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5g硝酸钾晶体,将试管①保持在常温下,将试管②加热并保持在40"C,将试管③加热并保持在60"C,振荡,观察各试管中硝酸钾的溶解情况。实验现象:试管①中有多量硝酸钾未溶,试管②中有少量硝酸钾未溶,试管③中硝酸钾全部溶解。实验结论:在不同温度下,固体物质(硝酸钾)在水里的溶解度 (填“相等”或“不相等”)。10.张雷同学想通过实验测量出他家中酱油的密度,但他没有量筒和烧杯,只有天平、带有盖子的玻璃瓶和适量的水。请你与他一起来完成实验。(水的密度用ρ水来表示)(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到称量标尺的 处,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在测量空玻璃瓶的质量时,实验操作如图所示,张雷操作的错误之处是: 。改正错误后,他依次进行了如下操作:①测出空玻璃瓶的质量m;②测出玻璃瓶装满酱油后的总质量m1;③倒出瓶中的酱油,将玻璃瓶清洗干净后装满水,并将瓶的外擦干,测出玻璃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m2。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可知酱油密度的表达式为:ρ酱油= 。11.美国建筑师凯文 朔普费尔设计出了一种能漂浮在水中的城市(如图所示),漂浮城市装有动力装置,可以移动.该漂浮城市三角形建筑的主体结构是中空的,强风能从中通过,可以确保当飓风来临时,把飓风对建筑的破坏降至最低.该漂浮城市高达360m,占地270万平方米,可容纳多达4万居民.酒店、商店等只要是普通城市有的,这里都一应俱全.漂浮城市的表面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太阳能的功率为8.0×108W,请回答下列问题:(1)某班级有50位中学生从岸上进入漂浮城市参观,则漂浮城市受到的浮力约增加( )A.2.5×102 N B.2.5×103 N C.2.5×104 N D.2.5×105 N(2)若三角形建筑空洞的面积为2.0×104m2,某次飓风正好垂直于空洞的表面吹入,1s钟流入空洞的空气质量是1.92×106kg,该地的空气密度是1.2kg/m3.则飓风的风速为多少?(3)若电池板吸收的太阳能只用来提供推动漂浮城市前进所需的能量,漂浮城市在平静的水面上沿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不变.从某一时刻开始,漂浮城市受到水平方向的牵引力F随运动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下图甲所示,漂浮城市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乙所示.①漂浮城市运动到第25s时受到的阻力为 N.从第50s钟到100s钟内牵引力做的功为 ;②漂浮城市在匀速运动过程中,太阳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多少 ?12. 小华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实验中,分别对三支试管进行了如下处理:序号 处理方法1 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37℃温水2 馒头碎屑、4毫升清水充分搅拌、37℃温水3 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5℃温水(1)第2号设计有错,将错误之处改正为 .(2)第2号改正设计后,本试验共有 组对照实验.(3)第2号改正设计后,将三支试管都放入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并分别滴加2滴碘液,不会变蓝的是 号.(4)1、3号对照,两组间的变量是 .(5)第2号改正设计后,1、2号对照,说明 对淀粉有消化作用.(6)馒头进入小肠被消化后,经吸收汇集到肝脏,其中暂时不用的部分可以合成 储存起来,以备需要时利用.13.下面是某合作小组的同学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的实验过程,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①取两个相同的玻璃缸分别标记A、B;②在A缸中加入500ml池塘水,B缸中加入500ml自来水;③在A、B两缸中分别加入各方面条件相同的蝌蚪各一只;④在A中加入含甲状腺激素的饲料,在B中加入不含甲状腺激素的饲料;⑤保持A、B两缸的水温20℃;⑥每天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1)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有两个步骤不够严谨,请你指出来,并加以完善:第一处是 ;第二处是 。(2)第④步中,起对照作用的是 缸(填“A”或“B”)。(3)如果实验能按照你所修改的方案进行(假设水质对蝌蚪生长发育无影响),请你预测会出现哪几种实验结果,写出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①实验结果: ,结论: ②实验结果: ,结论: 14.小滨同学自制简易密度计并标记刻度。他在粗细均匀的木棒底部缩绕一些细铜丝后(忽略铜丝的体积),把该密度计放入洒精中竖直漂浮,静止后露出液面的长度L1为6cm,于是他在木棒与酒精液面交界的刻度线上标记0.8g/cm3;小滨同学又把该密度计放入水中竖直漂浮,静止后露出液面的长度L2为8cm,则与水面相对应的刻度线上应标记 g/cm3。密度计上标记1.25g/cm3的刻度线到密度计顶端的距离L3为 cm.该密度计的刻度线是否均匀?并说明理由 .15.某海洋化工集团用氨碱法生产的纯碱产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其产品包装袋上注明:碳酸钠≥96%。为测定该产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取11.0g纯碱样品放入烧杯中,称得烧杯及所盛纯碱样品的总质量为158.0g,再把100g稀盐酸平均分成四份依次加入样品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所加盐酸的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所加盐酸的质量/g 25.0 25.0 25.0 25.0充分反应后烧杯及所盛物质总质量/g 181.2 204.4 228.6 Y每次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g 1.8 1.8 X Z(1)仔细分析表中数据,写出X、Y的值:X , Y 。(2)请你通过计算说明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否合格?(结果精确到0.1%)(3)如图为小明同学在坐标纸上绘制出了所加稀盐酸质量与生成气体质量关系的曲线,请你在图中标出P点对应的坐标值。(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生成气体的质量/g16. 已知某固体混合物A中含有CuSO4、FeCl3、NaNO3、BaCl2、CaCO3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下述步骤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分析推理(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Ⅰ.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混合物A放入一洁净烧杯中,向其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搅拌,待烧杯中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红褐色沉淀B和滤液CⅡ.另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混合物A放入另一洁净烧杯中,向其中加入适量H2SO4溶液,搅拌,待烧杯中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白色沉淀D和滤液EⅢ.将所得溶液C和溶液E充分混合,再向混合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AgNO3溶液,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白色沉淀F和滤液GⅣ.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相应的推理,填写以下空白:(1)在固体混合物A里,上述五种物质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2)写出步骤Ⅲ中生成白色沉淀F的1个化学方程式: .(3)在滤液G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共有 种,该滤液中肯定存在的酸根离子是 .(4)在混合物A里,上述五种物质中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得出此结论的理由是 .17.图甲至图丁分别是大豆的种子、幼苗、花蕊和豆荚的结构示意图(1)乙图中的⑥是分别是由图甲中的 (填序号)发育而来。丁图为结的豆荚,其中有3粒种子,你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2)如果将甲图中的④切除一部分,再进行播种,这些种子萌发后长成的幼苗非常弱小,原因是 。(3)某同学在甲、乙、丙、丁4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大豆种子放在上而,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各装置的设置及实验结果如下表。装置 甲 乙 丙 丁场所 日光下 日光下 黑暗中 黑暗中温度 23℃ 23℃ 23℃ 23℃棉花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干燥记录的发芽情况 全部发芽 没有发芽 全部发芽 没有发芽①该同学选择甲和丙作为一組对照实验,这是要探究 ,他不选用乙和丙作为对照实验的原因是 。②根据四套装置中种子萌发的情况,可以知道种子发芽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是 。18.小丽为研究“影响蜂蜜粘性与温度的关系”,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将蜂蜜分别装入三个小瓶,一瓶放在冰箱,一瓶放在室内,另一瓶放在微波炉中加热一会儿。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试管,用三支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一滴蜂蜜,同时分别滴到同样倾斜放置着的试管内壁上,观察各滴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并进行比较。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蜂蜜 在冰箱中 在室内 经微波炉加热温度 较低 一般 较高流淌时间 较长 一般 较短小丽又用其它不同品牌、不同产地的蜂蜜做了相同的实验,实验现象都是如此。请你回答:(1)小丽得出的结论是: 。(2)这一结论可以用下列图像中的 来表示。19.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矿质元素,其中必需元素就多达14种,需要量比较大的有氮、磷、钾、钙、镁、硫、铁等。为了探究植物根系是否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选用两株各方面均相同的水稻,通过改变光照来调节蒸腾作用,然后测定水稻根系所处溶液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提出假设】植物根系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实验设计】根据上述研究目的,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及记录表如下:实验条件 检测项目水分蒸腾量 矿质元素含量变化N元素 X Y……甲 较强的光照 m1 n1乙 较弱的光照 m2 n2为了确保上述假设的普遍适用性,表中的X、Y等应为 。【数据处理】要初步证实假设成立与否,实验后对表中的数据应按下列 方式处理。A.比较m1:m2和n1:n2两个比值B.比较m1+n1和m2+n2的大小C.比较m1-m2和n1-n2的大小【实验结论】植物根系不是以等比例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实验反思】①本实验采用改变光照来调节水分蒸腾量,但在实验设计中,我们也可以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通过改变水稻植株上的 来进行实验;②兴趣小组通过探究后否定了他们在开始时提出的假设。对于他们的这次探究活动你认为是否有价值? 。20.读月相形成示意图(图),完成下列要求:(1)填出A、B、C、D四处的月相名称:A ;B ;C ;D ;(2)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晚上6点钟前后,B月相高高挂在天空( ),C月相刚刚从东方升起( )。深夜12点钟前后,C月相高高挂在天空( ),D月相徐徐从西方落去( )。参考答案1.(1)NaCl+AgNO3=NaNO3+AgCl↓(2)将步骤③中“稀H2SO4”改成“稀HCl(或稀HNO3)”;如果产生气体,沉淀完全溶解,说明固体粉末中含Na2CO3(或Na2CO3和NaCl);如果产生气体,沉淀不完全溶解,说明固体粉末中含Na2CO3、Na2SO4(或Na2CO3、Na2SO4和NaCl)。2.(1)小于(2)C(3)AB(4)V/ 10123.(1)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于H2O(2)不能,该实验只能证明O2有来自于H2O,但没有证明O2是否有来源于CO2。(3)结论:光合作用释放的O2全部来自水;依据: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中18O的比例与水中18O的比例接近(相同),而未受碳酸氢盐中18O比例的影响4.(1)变红;无(2)丙;生成硫酸钠,不管硫酸是否剩余,滴入氯化钡溶液都会生成沉淀;硫酸过量酚酞也不变色(酚酞试液遇酸性或中性溶液都不变色);镁5.(1)答:(2)B(3)A(4)答:(5)406.(1)CaCO3+2HCl=CaCl2+H2O+CO2↑,Ca(OH)2+2HCl═CaCl2+2H2O(2)CO2+Ca(OH)2═CaCO3↓+H2O(3)Ca(OH)2+Na2CO3═CaCO3↓+2NaOH;过滤7.零刻度处;左;161.8;52;2.65;大8.(1)左;不需要;左(2)不能确定滑块经过中线MN时的速度相同;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中线MN上,另一端分别与同一滑块接触,移动滑块使弹簧压缩相同的长度,由静止释放滑块,使滑块不滑离木板,分别测出滑块滑行的距离x1 和x2(3)b;b图线物块的速度变化快9.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种类固体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不相等或在温度保持不变时,溶质种类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温度;不相等10.(1)零刻度(2)称量物体质量时,调节平衡螺母; 11.(1)C(2)80(3)8×108N;2×1010J;50%12.(1)2毫升清水(2)2(3)1(4)温度(5)唾液(6)糖原13.(1)AB缸中加入的水的种类不同,应都加入池塘水;蝌蚪数量太少,应增加蝌蚪数量(2)B(3)A缸蝌蚪比B缸蝌蚪先发育成蛙;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A缸蝌蚪比B缸蝌蚪迟发育成蛙;甲状腺激素会抑制蝌蚪的生长发育14.1;9.6;不均匀 当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它受到的浮力保持不变, 即F浮力=G1+G2; ρ液gV排=G1+G2; ρ液gSh排=G1+G2; 解得:; 则液体的密度与密度计浸入的深度成反比, 因此密度甲的刻度不均匀。15.(1)0.8;253.6(2)前二次反应后,每次生成气体的质量都是1.8g,第四次反应没有气体生成,故可判断第三次反应已完全.故生成气体的质量为158g+75g-228.6g=4.4g;设参与反应的Na2CO3的质量为x,Na2CO3+2HCl=2NaCl+CO2↑+H2O106 44x 4.4g;解得:x=10.6g;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故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合格。(3)16.(1)FeCl3、BaCl2(2)NaCl+AgNO3=AgCl↓+NaNO3(3)3;NO3﹣(4)CuSO4、CaCO3;Ⅰ中只有红褐色沉淀17.(1)③;大豆花的子房内至少有3个胚珠(2)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不够(3)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有两个变量;一定的水分18.(1)温度越低,蜂蜜粘性越强(2)B19.不同的矿质元素(P、K、Ca、Mg、S、Fe中的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A;叶片数目(叶面积);有20.(1)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