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历社九下6.3.1《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同步试卷一、单选题1.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在于( )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答案】A【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文革结束后,“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泛滥,为了纠正这一问题,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有关知识。粉碎“四人帮”后,“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于是,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2.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走过了伟大的三个30年的探索发展之路,其中1919、1949和1979年的主题先后是( )A.民族独立、民族崛起、民族觉醒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C.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D.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答案】C【知识点】五四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新中国的诞生【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1949和1979年发生的大事及对中国产生的影响为:1919年的五四运动使民族觉醒;1949年新中国成立宣告了中国的独立;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开始了民族振兴。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有关知识。1919年的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体现了中国人民真正地民族觉醒;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独立;1979年,改革开放,中国开始富起来,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振兴。3.如图是某同学搜集的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的口号或标语,根据所学A处的内容应该( )A.走合作化道路 B.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答案】C【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解析】【分析】根据题中A处所对应的时间:1978年,以及之后发生的事件“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可知该口号或标语提出于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引发了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C符合题意;“走合作化道路”应该是在三大改造时期,即1953年到1956年期间提出的;“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应是文革时期的口号,1966——1976年之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2017年党的十九大上提出的。ABD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有关知识。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引发了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4.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指的是( )A.开国大典 B.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十一届三中全会【答案】D【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我国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有关知识.1978年召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地位类似于(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答案】C【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解析】【分析】A.中共一大,不符合史实;B.八七会议,不符合史实;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的转折点,从这里看,它们都是伟大的转折,故选项C符合题意;D.中共七大,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难度较大。解答时,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相比对,注意细心辨别理解,找到两者的相同点回答。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方针是( )A.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B.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C.“一国两制”的构想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答案】B【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因此:B符合题意;ACD与题意无关;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知识。难度不大,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即可作答。7.马丁 雅克说:“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这开启了一个长达4个世纪之久年均两位数经济增长率的年代,中国经济也得以转型。……1978年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尽管在那时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其中“1978年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指的是进入(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C.改革开放新时期 D.市场经济时代【答案】C【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解析】【分析】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符合史实;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不符合史实;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通过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故选项C符合题意;D.市场经济时代,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尤其是时间,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要注意理解识记。8.(2020九下·长兴开学考)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些会议,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历史影响。下面对党的相关会议的历史意义阐述正确的有( )①中共一大,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②八七会议,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③遵义会议,成为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④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知识点】中国共产党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长征【解析】【分析】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①错误;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方针;“八七会议”成为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②正确。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它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③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④正确。D项②③④阐述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对党的相关会议的历史意义的掌握。要求掌握党的相关会议的历史意义。二、材料分析题9.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1)材料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是指什么?(2)我党的哪一次会议首次使用了“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3)“邓小平理论”在我党的历史上有何重要地位?【答案】(1)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2)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3)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我国从此走上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本题考查中共十五大。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把这一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行动的指南写入党章。(3)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据所学可知,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故答案为:(1)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2)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3)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以及邓小平理论的地位。需要准确记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以及邓小平理论的地位。三、综合题10.政治文明的不断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君主专制篇】材料一 如下图【民主探索篇】材料二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依法治国篇】材料三 如右图材料四(1)上图反映了秦朝创立的什么制度?它采用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2)促成“民国”建立的重大事件是什么?为何说该事件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3)新中国成立前后,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右图中第一部文献是在什么会议上制定的?比较这两部文献,后者的新特点是什么?(4)图片反映的事件在我国民主法治进程中的意义是什么?请举例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是怎样健全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答案】(1)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法家。(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或:是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4)纠正“文革”错误,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知识点】辛亥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解析】【分析】(1)图中展示的是皇帝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在地方设立郡县制,郡守与县令都由丞相管辖,反映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接受丞相李斯的建议,采用了诸子百家中法家的思想,实行严刑峻法。(2)根据所学知识,1911年孙中山等人领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所以说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3)右图中第一部文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在1949年9月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或:是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体现了我国依法治国的理念。(4)图片反映的事件是刘少奇追悼大会,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共产党开始纠正文革错误,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是为了健全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中央集权制度、辛亥革命、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等相关内容的识记以及对材料分析与理解的能力。1 / 1历社九下6.3.1《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同步试卷一、单选题1.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在于( )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结束了文化大革命2.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走过了伟大的三个30年的探索发展之路,其中1919、1949和1979年的主题先后是( )A.民族独立、民族崛起、民族觉醒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C.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D.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3.如图是某同学搜集的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的口号或标语,根据所学A处的内容应该( )A.走合作化道路 B.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不忘初心,牢记使命4.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指的是( )A.开国大典 B.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十一届三中全会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地位类似于(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方针是( )A.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B.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C.“一国两制”的构想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7.马丁 雅克说:“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这开启了一个长达4个世纪之久年均两位数经济增长率的年代,中国经济也得以转型。……1978年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尽管在那时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其中“1978年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指的是进入(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C.改革开放新时期 D.市场经济时代8.(2020九下·长兴开学考)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些会议,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历史影响。下面对党的相关会议的历史意义阐述正确的有( )①中共一大,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②八七会议,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③遵义会议,成为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④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材料分析题9.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1)材料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是指什么?(2)我党的哪一次会议首次使用了“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3)“邓小平理论”在我党的历史上有何重要地位?三、综合题10.政治文明的不断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君主专制篇】材料一 如下图【民主探索篇】材料二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依法治国篇】材料三 如右图材料四(1)上图反映了秦朝创立的什么制度?它采用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2)促成“民国”建立的重大事件是什么?为何说该事件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3)新中国成立前后,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右图中第一部文献是在什么会议上制定的?比较这两部文献,后者的新特点是什么?(4)图片反映的事件在我国民主法治进程中的意义是什么?请举例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是怎样健全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文革结束后,“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泛滥,为了纠正这一问题,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有关知识。粉碎“四人帮”后,“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于是,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2.【答案】C【知识点】五四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新中国的诞生【解析】【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1949和1979年发生的大事及对中国产生的影响为:1919年的五四运动使民族觉醒;1949年新中国成立宣告了中国的独立;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开始了民族振兴。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有关知识。1919年的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体现了中国人民真正地民族觉醒;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独立;1979年,改革开放,中国开始富起来,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振兴。3.【答案】C【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解析】【分析】根据题中A处所对应的时间:1978年,以及之后发生的事件“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可知该口号或标语提出于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引发了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C符合题意;“走合作化道路”应该是在三大改造时期,即1953年到1956年期间提出的;“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应是文革时期的口号,1966——1976年之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2017年党的十九大上提出的。ABD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有关知识。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引发了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4.【答案】D【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我国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有关知识.1978年召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5.【答案】C【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解析】【分析】A.中共一大,不符合史实;B.八七会议,不符合史实;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的转折点,从这里看,它们都是伟大的转折,故选项C符合题意;D.中共七大,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难度较大。解答时,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相比对,注意细心辨别理解,找到两者的相同点回答。6.【答案】B【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因此:B符合题意;ACD与题意无关;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知识。难度不大,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即可作答。7.【答案】C【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解析】【分析】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符合史实;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不符合史实;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通过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故选项C符合题意;D.市场经济时代,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尤其是时间,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要注意理解识记。8.【答案】D【知识点】中国共产党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长征【解析】【分析】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①错误;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方针;“八七会议”成为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②正确。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它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③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④正确。D项②③④阐述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对党的相关会议的历史意义的掌握。要求掌握党的相关会议的历史意义。9.【答案】(1)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2)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3)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我国从此走上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本题考查中共十五大。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把这一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行动的指南写入党章。(3)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据所学可知,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故答案为:(1)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2)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3)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以及邓小平理论的地位。需要准确记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以及邓小平理论的地位。10.【答案】(1)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法家。(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或:是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4)纠正“文革”错误,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知识点】辛亥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解析】【分析】(1)图中展示的是皇帝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在地方设立郡县制,郡守与县令都由丞相管辖,反映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接受丞相李斯的建议,采用了诸子百家中法家的思想,实行严刑峻法。(2)根据所学知识,1911年孙中山等人领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所以说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3)右图中第一部文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在1949年9月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或:是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体现了我国依法治国的理念。(4)图片反映的事件是刘少奇追悼大会,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共产党开始纠正文革错误,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是为了健全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中央集权制度、辛亥革命、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等相关内容的识记以及对材料分析与理解的能力。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历社九下6.3.1《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同步试卷(学生版).docx 历社九下6.3.1《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同步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