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浮力的基础知识之后,继续学习有关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的应用的知识。教学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探究分析物体的浮沉条件,第二部分了解浮力的应用。其中用到前面学习的力,二力平衡,力和运动的关系等有关知识,是一节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体浮沉条件, 2.知道浮力的应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的浮沉原理。2.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技术的意识教学重点:知道物体浮沉条件及浮力的应用;教学难点:通过调节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来得到或增大可利用的浮力,初步建立应用科学技术的意识教学过程设计:观图提问,创设情境1. 在广阔的海洋里,每年总要沉没大小船只千艘,“萨特阔号”是在1916年由于船长的疏忽而沉没在白海里。17年以后,这艘极好的船被打捞起来并修理好。2.提问导入,问:“萨特阔号”是怎样被打捞起来的?你知道现实生活中浮力有那些应用?(让学生踊跃回答,教师利用媒体的图片给予补充)二.实验质疑,猜想规律教师导语;这节课我们将利用已知道的浮力及力学知识来共同讨论发现这些应用中所蕴涵的科学道理。进行新课:1.演示实验: 木块,蜡块按入装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鸡蛋投入装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橡皮泥,铁块投入装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2.质疑学生:从这三个现象中你们能发现什么规律学生交流讨论回答:橡皮泥,铁块,鸡蛋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都沉入水底;木块,蜡块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都上浮直到漂浮在水面。教师补充评价学生的回答:很好,那同学们再大胆的猜想一下,如果物体的密度和液体的密度相同,物体会怎样?学生回答:不上浮也不下沉,停留(悬浮)在液体中ρ物__<___ρ液 上浮ρ物__=___ρ液 悬浮ρ物___>__ρ液 下沉三.学生讨论,探寻规律继续置疑:上浮和下沉即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那么就要考虑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力和运动的关系同学们思考:浸入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的作用,但是为什么有的物体要上浮,有的物体要下沉,有的物体要悬浮呢?让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学生回答:当F浮<G物,则物体下沉当F浮>G物,则物体上浮当F浮=G物,则物体悬浮(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浸在水里的物体受力,形象直观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总结说明物体的浮沉条件,代替板书,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印象深刻,完整):总结规律,继续学习1.教师点拔得出规律:教师引导: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 v排G物=ρ物g v 物根据: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V物=V排,进一步推导ρ物__<___ρ液 上浮ρ物__=___ρ液 悬浮ρ物___>__ρ液 下沉(推导过程不是重点,利用多媒体可以节约板书时间)教师导语:刚才我们找到的物理规律是正确的,同学们在社会生活中善于观察,勇于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也许就会有伟大的发现。可见,物体的浮沉是由它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关系决定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想办法来改变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来控制物体的浮沉,以达到很好地利用浮力的目的2.浮力应用的学习提出问题:怎样让鸡蛋浮在水面上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会回答:加盐教师引导:从浮力和重力的关系的角度思考,加盐的作用学生讨论回答:加盐增大鸡蛋受到的浮力,重力不变,从而改变浮力和重力的关系,使浮力大于重力。教师引导:在重力不变的情况下,还有什么方法增大浮力,从而使下沉的物体上浮,浮在水面上?学生实验:给定实验器材寻找答案:橡皮泥,水槽。 学生上台展示,并且请学生加以说明(学生活动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满足学生表现的欲望,培养学生动手和表达能力,学生能说出的道理,教师就不必多解释,肯定学生的想法,加以鼓励,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借学生的回答引出轮船和潜水艇的学习1,轮船(简单交代什么叫排水量,用一个简单的小练习理解排水量)例题:有一艘轮船,它的排水量是1×104t,在密度是1×103kg/m3的河水中航行,它满载时排开水的体积是多大?如果该轮船在海水(密度为1.03×103kg/m3)中航行,它排开海水的体积是多大?它从江河驶入海中是上浮一些还是下沉一些?学生总结回答:在河里和海里的浮力都等于重力,由于海水的密度大于河水的密度,所以它排开海水体积小于它排开河水的体积,轮船要上浮一些.教师导语:潜水艇和轮船不同,它能潜入水下航行2.潜水艇问:采用什么方法可以使潜水艇下潜、悬浮在水中或浮出水面?(对于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可以提示:想一想浮力还能改变吗?改变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还可以改变什么力 再参考课本回答。(影片介绍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的原理)(影片介绍潜水艇的浮沉原理)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利用课本自学回答,这里教师不用多说,利用模拟实验加深学生头脑中印象就可以了)教师导语:气球和飞艇和潜水艇相似,它潜入空气中飞行3.气球和飞艇 思考:(让学生看课文自学,教师利用播放多媒体给予补充,给学生思考想象的空间)用充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的办法,使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而升空.讨论:要使充了氢气、升到空中的气球落回地面,你们能想出什么办法?要使热气球落回地面,有什么办法?(这个讨论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五.课堂小结,分享收获:谈谈你这节课有哪些收获?大家分享六、布置作业,体验收获:同学们课后互相协作通过查阅资料,自制潜水艇模型,孔明灯等利用浮力工作的物体,交流制作心得,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浮力为人类服务。 板书设计: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1、物体的浮沉条件:上浮:ρ物<ρ液 F浮> G物最终漂浮(F浮=G物)悬浮:ρ物=ρ液 F浮= G物沉底:ρ物>ρ液 F浮< G物2、 轮船: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液体的质量。3、潜水艇: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实现上浮和下潜的4、气球和飞艇:气球和飞艇是因为受到空气的浮力,大于重力而升空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