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社八下5.1.1《明清帝国的兴替》同步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历社八下5.1.1《明清帝国的兴替》同步试卷

资源简介

历社八下5.1.1《明清帝国的兴替》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2020八下·上虞期末)下列史实与右图史料能一起印证清朝对西藏地区实施有效管辖的是(  )
A.设置台湾府 B.实行金瓶掣签
C.推行改土归流 D.设置伊犁将军
【答案】B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实与如图史料能一起印证清朝对某些边疆地区实施有效管辖的是实行金瓶掣签。乾隆帝时制定了“金瓶掣签”制度,规定了西藏喇嘛教活佛转世的人选,必须用中央颁发的金奔巴瓶抽签决定,由驻藏大臣监督,规范了灵童转世程序,“金瓶掣签”制度稳定了西藏的政局,有效地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进一步使西藏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A项设置台湾府是对台湾的管辖,不符合题意;
B项实行金瓶掣签与题干图片史料能一起印证清朝对西藏地区实施有效管辖,符合题意;
C项推行改土归流是对西南地区的管辖,不符合题意;
D项设置伊犁将军是对新疆地区的管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题干图片为依托,考查金瓶掣签制度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措施。
2.(2020八下·余姚期末)文物承载着历史。下图是《清朝开荒执照》、清政府规定各地无主荒地、任由流民和官兵开垦。它反映了清朝(  )
A.鼓励农村集市 B.边境贸易繁荣
C.重视农业生产 D.商业市镇兴盛
【答案】C
【知识点】农耕文明的繁盛
【解析】【分析】文物承载着历史,清朝开荒执照(如图)是清政府将州县卫所荒地无主者分给流民及官兵屯种,并有官府给以印信执照,它说明清朝重视农业的发展。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C项重视农业生产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朝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清朝前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大片荒芜的土地得到开垦。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3.(2020八下·余姚期末)明清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
A.经济文化高度繁荣发展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近代前夜的危机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D.民族仇杀列强侵略导致社会政治动荡不安
【答案】B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明清时期,对内巩固统治,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立伊犁将军,册封达赖和班禅,设驻藏大臣等措施,都加强了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对外:抗击倭寇;收复台湾,抗击沙俄等维护了祖国的主权和统一。
ACD三项都不是明清时期的历史发展主流,不符合题意;
B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近代前夜的危机是明清时期的历史发展主流,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朝、清朝历史特点的有关史实。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4.(2020八下·越城期末)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学习笔记(部分),它反映的学习主题最有可能的是(  )
设立宣政院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实行改土归流 实行金瓶掣签制
A.强化专制皇权 B.巩固国家统一
C.抵御外来侵略 D.挽救民族危机
【答案】B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元政府在中央设宣政院,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清朝前期,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加强对我国西北地区的管辖;雍正帝在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改土归流”, 加强了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管理;乾隆帝,制定“金瓶掣签”制度,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这些措施都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ACD三项和题干学习笔记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巩固国家统一最有可能是某同学的学习主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及学生的归纳能力。重点掌握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措施。
5.(2020八下·新昌期末)元明时期,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以土官治土民”的办法,很多土官不贯彻朝廷的敕诏,恣肆虐杀百姓,“汉民被其摧残,夷人受其荼毒。”为此,明清中央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改土归流 B.进行军事讨伐
C.册封当地首领 D.设立驻藏大臣
【答案】A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明代中后期在西南地区开始实行改土归流,清代为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管辖,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即废除土司以实行流官统治,从而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在该地的统治。
A项实行改土归流是明清中央政府采取的措施,符合题意;
B项进行军事讨伐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D两项是对西藏采取的措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改土归流”的相关知识。知道清朝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即废除该地的土司制度,设立府、厅、州、县等机构,派遣流官统治。
6.(2020八下·奉化期末)现在穿越剧盛行,假设电视剧女主角穿越到清朝雍正时期。她可能看到的情景有(  )
①在避暑山庄,看到了回归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 ②在新疆,平定天山南路回部贵族的叛乱
③在西南,改土归流开始大规模推行 ④在中央,皇帝选调亲信设立军机处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答案】C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1771年,乾隆帝时西迁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在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回归祖国。清朝乾隆帝平定天山南路的回部贵族叛乱。①②在清朝雍正时期不可能看到。
C项③④清朝雍正时期可能看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朝雍正时期的重大事件,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7.(2020八下·奉化期末)下面图片所反映的共同的历史主题是(  )
A.中国古代改革家 B.与外国友好交往
C.抗击外来侵略 D.发展民族经济
【答案】C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戚继光”是指以戚继光为首的中国军民抗击侵扰中国沿海地区的倭寇的斗争。“郑成功”是指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中国台湾,郑成功经过几十年的斗争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我国神圣领土台湾。“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是指中国军队为收复领土雅克萨,对入侵的俄军所进行的两次围歼战。是中国对俄的第一次自卫反击战。他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反抗侵略。
ABD三项都不是题干图片所反映的共同的历史主题,不符合题意;
C项抗击外来侵略是题干图片所反映的共同的历史主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反击战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明清时期抗击外来侵略斗争的史实。
8.(2020八下·仙居期末)清政府加强新疆管理的措施是(  )
A.设置驻藏大臣 B.设置伊犁将军
C.改土归流 D.金瓶掣签
【答案】B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清朝时,平定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清朝的军队驻扎新疆地区,设置哨所,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D符合题意。
ABC.驻藏大臣、册封“达赖喇嘛”、册封“班禅额尔德尼”三项都
AD两项是清代中央政府管理西藏的措施,不符合题意;
B项设置伊犁将军是清政府加强新疆管理的措施,符合题意;
C项改土归流是明清时对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主之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清政府加强对新疆地区管辖的措施。要求具备识记历史史实的能力。
9.下列属于清朝统治者为维护对西北地区统治而采取的措施是(  )
A.设置台湾府 B.设置伊犁将军
C.设立驻藏大臣 D.接受土尔扈特部回归
【答案】B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1761年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设置了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新疆地区,巩固了我国的西北边疆。
A项设置台湾府属于清朝统治者为维护对东南台湾地区统治而采取的措施,不符合题意;
B项设置伊犁将军属于清朝统治者为维护对西北地区统治而采取的措施,符合题意;
C项设立驻藏大臣属于清朝统治者为维护对西藏地区统治而采取的措施,不符合题意;
D项接受土尔扈特部回归属于清朝统治者为维护对西南地区统治而采取的措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朝统治者为维护对西北地区统治而采取的措施。掌握清朝时期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的相关史实。
10.戚继光和郑成功的共同之处是(  )
A.使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B.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C.巩固了明朝的统治秩序
D.抗击了当时世界上头号殖民帝国
【答案】B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 戚继光抗倭是打击来自于日本的倭寇,他保护了东南海防,维护了海疆安全; 郑成功收复台湾打击的是荷兰殖民者,维护了祖国统一,发展了台湾社会经济,综合来看戚继光抗倭和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共同之处是维护了祖国的海疆安全,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注意扣住“共同之处”。解答时,答案一定是两个事件都符合,直接回答有难度,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找到正确答案。
11.明至清朝前期,中国成功抵御了外来侵略,采取有力措施管理边疆地区。下列选项中,图中序号与所示地区发生的重大史实相符的是(  )
A.①一抗击倭寇骚扰 B.②一推行改土归流
C.③一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④一郑成功收复台湾
【答案】D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联系所学可知,郑成功收复台湾是指公元1661年南明将领郑成功驱逐窃取台湾的荷兰殖民者收复宝岛台湾的事件,台湾在我国的东南区域,④位置相符。
A项①一抗击倭寇骚扰是在东南海域,①在东北,不符合题意;
B项②一推行改土归流是在西南地区,②在西北,不符合题意;
C项③一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是在西北地区,③在西南地区,不符合题意;
D项④一郑成功收复台湾相符,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郑成功收复台湾,要求具备灵活运用所学分析解读图片的能力。
12.(2020八下·吴兴期中)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史景迁说:“如果要交朋友我会选择康熙皇帝……他有‘帝国设计’。”下列各项与康熙帝的“帝国设计”有关的是(  )
①组织雅克萨反击战 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③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④平定准噶尔叛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清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1685—1688年),中国军队为收复领土雅克萨,对入侵的俄军所进行的两次围歼战,①符合题意;康熙帝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加强对西藏的管理,③符合题意;康熙年间,噶尔丹势力日益强大,并在沙俄的支持下,向东进攻漠北蒙古,在康熙帝的御驾亲征下,清军在乌兰布通战役取得了对噶尔丹叛军的胜利,④符合题意。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西北边疆是清乾隆帝,故②不符合题意。
C项①③④与康熙帝的“帝国设计”有关,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对康熙帝的主要历史功绩的掌握,要求具备解读题干和运用所学解答问题的能力。
二、材料分析题
13.(2020八下·天台月考)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成为主流,更成为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基础。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一)【图片赏析】
图一 明代抗倭图 图二 收复台湾图 图三 雅克萨之战图
(二)【史料分析】
材料一:丁丑,率师驻狼居胥山麓,官兵分道进。噶尔丹计穷自毙,子女就获,余党悉平。方今中外恬熙,边境生灵咸得宴然安堵。
——内蒙古博物馆的圣祖御制崇福寺碑文
材料二:
达赖五世金印 驻藏大臣令牌 金瓶
【历史感悟】
(1)以上三组图片分别反映了我国反抗哪些国家的外来侵略?
(2)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史实 材料二清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哪一地区的管理?
(3)综上所述和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一例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加强边疆管理的方式。
【答案】(1)日本、荷兰、沙俄
(2)平定准格尔部葛尔丹的叛乱西藏
(3)主要方式:设置管理机构、建立制度、武力平叛等、修建寺庙等。(列举一个即可)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明清时期我国反抗外来侵略有关史实的识记,要求具备对识图能力。明代抗倭——反抗日本侵略;收复台湾——反抗荷兰对我国台湾的侵略;雅克萨之战——反抗俄国侵略。
(2)本题考查清朝对新疆地区和西藏地区的管理措施,要求具备对史料的理解能力。 材料一中的关键词“噶尔丹”说明的史实是平定准噶尔部葛尔丹的叛乱。材料二图片分别反映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宗教领袖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设置驻藏大臣、金瓶掣签制度。这些制度保证了对西藏的有效管辖。
(3)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加强边疆管理的方式,要求具备分析与归纳能力。归纳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加强边疆管理方式:材料一:武力平叛;材料二:设置管理机构、建立制度等。
故答案为:(1)日本、荷兰、沙俄。
(2)平定准格尔部葛尔丹的叛乱西藏。
(3)主要方式:设置管理机构、建立制度、武力平叛等、修建寺庙等。(列举一个即可)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我国反抗外来侵略有关史实及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统一。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郑成功《复台》
(1)上述材料记载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简要评价郑成功。
(2)清政府是如何加强对台湾的管辖的?有何作用?
【答案】(1)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2)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中国台湾。明末清初,在东南沿海一直坚持抗清的郑成功,下决心赶走侵略军。他亲率2.5万名将士,分乘几百艘战船,从金门出发,在台湾军民的支持下,1662年,打败了荷兰侵略军,以武力收复台湾。结束了荷兰人在台湾38年的殖民统治,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捍卫了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2)本题考查。1684年,清政府为加强台湾管理设置了台湾府,隶属福建省。设置了台湾府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故答案为:(1)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2)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清朝加强了对台湾、新疆、西藏的管辖,巩固了对边疆地区的统治。
15.(2019八下·诸暨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的重要时期,主要特点有:其一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其二是对内与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
材料二:
材料三:实物资料
(1)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材料二中涉及的史实体现了材料一的哪个特点?请用明清的两则史实证明这个特点。
(2)材料二中图1的戚继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最主要的历史贡献是什么?图2情境发生在1662年我国的某宝岛,与此密切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出清朝对少数民族实行怎样的政策?
(4)概括上述措施和制度的共同作用并发表你的感想。
【答案】(1)观点:对外抗击外敌入侵。
史实:康熙帝平定准噶尔叛乱,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其他符合题意的也可酌情给分)
(2)贡献:戚继光率军荡平侵扰我国东南沿海的倭寇。
历史事件:郑成功收复台湾。
(3)开明(或怀柔)的民族政策。
(4)共同作用: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感想: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我国一贯重视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一位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等。(写出一点即可)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1)戚继光抗倭,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反击沙俄侵略的雅克萨之战,体现了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清朝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的例子:清朝平定准噶尔部叛乱,或平定了天山以南地区大小和卓的叛乱等。
(2)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公元1661年3月,中国明末清初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兵25000人、战舰近500艘,从金门料罗湾出发,经澎湖直抵台湾西海岸,在台湾人民的支持下,经过九个月激战,击败荷兰殖民者,迫使荷兰侵略者挂起了白旗投降,被侵占了三十八年之久的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3)材料三图片分别反映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宗教领袖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设置驻藏大臣、金瓶掣签制度,这些制度反映出清朝对少数民族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4)上述措施和制度共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多民族国家发展,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第二问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观点:对外抗击外敌入侵。
史实:康熙帝平定准噶尔叛乱,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其他符合题意的也可酌情给分)
(2)贡献:戚继光率军荡平侵扰我国东南沿海的倭寇。
历史事件:郑成功收复台湾。
(3)开明(或怀柔)的民族政策。
(4)共同作用: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感想: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我国一贯重视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一位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等。(写出一点即可)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明清时期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16.(2019八下·长兴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西藏和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材料二:2019年3月28日,西藏自治区境内一片欢腾,在城市,在乡村,人们尽情地欢唱和舞蹈,以最热烈的方式和最真挚的情感庆祝首个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材料三:2008年12月31日,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全民族的团结、和谐、昌盛。
(1)有人说,“明修长城清修庙”。请你说说明朝统治者大修长城的目的是什么?
(2)清政府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意义?
(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7世纪它曾经被哪个外国殖民者进行殖民统治?
【答案】(1)为了防范北方民族南下侵扰。
(2)确立达赖和班禅需经中央册封;设置驻藏大臣;设立噶厦;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设立多瓶掣签制度。有效地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3)荷兰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1)为了防御蒙古骑兵南下,明朝先后花了近二百年的时间修筑长城。
(2)清政府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采取的措施有:顺治册封达赖喇嘛、康熙册封班禅额尔德尼、雍正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乾隆金瓶掣签制度、乾隆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规范了西藏地区行政体制和法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其意义是:有效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维护了祖国统一。
(3)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
故答案为:(1)为了防范北方民族南下侵扰。
(2)确立达赖和班禅需经中央册封;设置驻藏大臣;设立噶厦;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设立金瓶掣签制度。有效地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3)荷兰。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措施。掌握我国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的相关史实。
1 / 1历社八下5.1.1《明清帝国的兴替》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2020八下·上虞期末)下列史实与右图史料能一起印证清朝对西藏地区实施有效管辖的是(  )
A.设置台湾府 B.实行金瓶掣签
C.推行改土归流 D.设置伊犁将军
2.(2020八下·余姚期末)文物承载着历史。下图是《清朝开荒执照》、清政府规定各地无主荒地、任由流民和官兵开垦。它反映了清朝(  )
A.鼓励农村集市 B.边境贸易繁荣
C.重视农业生产 D.商业市镇兴盛
3.(2020八下·余姚期末)明清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
A.经济文化高度繁荣发展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近代前夜的危机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D.民族仇杀列强侵略导致社会政治动荡不安
4.(2020八下·越城期末)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学习笔记(部分),它反映的学习主题最有可能的是(  )
设立宣政院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实行改土归流 实行金瓶掣签制
A.强化专制皇权 B.巩固国家统一
C.抵御外来侵略 D.挽救民族危机
5.(2020八下·新昌期末)元明时期,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以土官治土民”的办法,很多土官不贯彻朝廷的敕诏,恣肆虐杀百姓,“汉民被其摧残,夷人受其荼毒。”为此,明清中央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改土归流 B.进行军事讨伐
C.册封当地首领 D.设立驻藏大臣
6.(2020八下·奉化期末)现在穿越剧盛行,假设电视剧女主角穿越到清朝雍正时期。她可能看到的情景有(  )
①在避暑山庄,看到了回归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 ②在新疆,平定天山南路回部贵族的叛乱
③在西南,改土归流开始大规模推行 ④在中央,皇帝选调亲信设立军机处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7.(2020八下·奉化期末)下面图片所反映的共同的历史主题是(  )
A.中国古代改革家 B.与外国友好交往
C.抗击外来侵略 D.发展民族经济
8.(2020八下·仙居期末)清政府加强新疆管理的措施是(  )
A.设置驻藏大臣 B.设置伊犁将军
C.改土归流 D.金瓶掣签
9.下列属于清朝统治者为维护对西北地区统治而采取的措施是(  )
A.设置台湾府 B.设置伊犁将军
C.设立驻藏大臣 D.接受土尔扈特部回归
10.戚继光和郑成功的共同之处是(  )
A.使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B.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C.巩固了明朝的统治秩序
D.抗击了当时世界上头号殖民帝国
11.明至清朝前期,中国成功抵御了外来侵略,采取有力措施管理边疆地区。下列选项中,图中序号与所示地区发生的重大史实相符的是(  )
A.①一抗击倭寇骚扰 B.②一推行改土归流
C.③一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④一郑成功收复台湾
12.(2020八下·吴兴期中)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史景迁说:“如果要交朋友我会选择康熙皇帝……他有‘帝国设计’。”下列各项与康熙帝的“帝国设计”有关的是(  )
①组织雅克萨反击战 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③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④平定准噶尔叛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13.(2020八下·天台月考)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成为主流,更成为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基础。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一)【图片赏析】
图一 明代抗倭图 图二 收复台湾图 图三 雅克萨之战图
(二)【史料分析】
材料一:丁丑,率师驻狼居胥山麓,官兵分道进。噶尔丹计穷自毙,子女就获,余党悉平。方今中外恬熙,边境生灵咸得宴然安堵。
——内蒙古博物馆的圣祖御制崇福寺碑文
材料二:
达赖五世金印 驻藏大臣令牌 金瓶
【历史感悟】
(1)以上三组图片分别反映了我国反抗哪些国家的外来侵略?
(2)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史实 材料二清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哪一地区的管理?
(3)综上所述和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一例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加强边疆管理的方式。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郑成功《复台》
(1)上述材料记载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简要评价郑成功。
(2)清政府是如何加强对台湾的管辖的?有何作用?
15.(2019八下·诸暨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的重要时期,主要特点有:其一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其二是对内与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
材料二:
材料三:实物资料
(1)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材料二中涉及的史实体现了材料一的哪个特点?请用明清的两则史实证明这个特点。
(2)材料二中图1的戚继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最主要的历史贡献是什么?图2情境发生在1662年我国的某宝岛,与此密切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出清朝对少数民族实行怎样的政策?
(4)概括上述措施和制度的共同作用并发表你的感想。
16.(2019八下·长兴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西藏和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材料二:2019年3月28日,西藏自治区境内一片欢腾,在城市,在乡村,人们尽情地欢唱和舞蹈,以最热烈的方式和最真挚的情感庆祝首个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材料三:2008年12月31日,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全民族的团结、和谐、昌盛。
(1)有人说,“明修长城清修庙”。请你说说明朝统治者大修长城的目的是什么?
(2)清政府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意义?
(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7世纪它曾经被哪个外国殖民者进行殖民统治?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实与如图史料能一起印证清朝对某些边疆地区实施有效管辖的是实行金瓶掣签。乾隆帝时制定了“金瓶掣签”制度,规定了西藏喇嘛教活佛转世的人选,必须用中央颁发的金奔巴瓶抽签决定,由驻藏大臣监督,规范了灵童转世程序,“金瓶掣签”制度稳定了西藏的政局,有效地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进一步使西藏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A项设置台湾府是对台湾的管辖,不符合题意;
B项实行金瓶掣签与题干图片史料能一起印证清朝对西藏地区实施有效管辖,符合题意;
C项推行改土归流是对西南地区的管辖,不符合题意;
D项设置伊犁将军是对新疆地区的管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题干图片为依托,考查金瓶掣签制度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措施。
2.【答案】C
【知识点】农耕文明的繁盛
【解析】【分析】文物承载着历史,清朝开荒执照(如图)是清政府将州县卫所荒地无主者分给流民及官兵屯种,并有官府给以印信执照,它说明清朝重视农业的发展。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C项重视农业生产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朝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清朝前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大片荒芜的土地得到开垦。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3.【答案】B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明清时期,对内巩固统治,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立伊犁将军,册封达赖和班禅,设驻藏大臣等措施,都加强了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对外:抗击倭寇;收复台湾,抗击沙俄等维护了祖国的主权和统一。
ACD三项都不是明清时期的历史发展主流,不符合题意;
B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近代前夜的危机是明清时期的历史发展主流,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朝、清朝历史特点的有关史实。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4.【答案】B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元政府在中央设宣政院,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清朝前期,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加强对我国西北地区的管辖;雍正帝在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改土归流”, 加强了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管理;乾隆帝,制定“金瓶掣签”制度,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这些措施都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ACD三项和题干学习笔记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巩固国家统一最有可能是某同学的学习主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及学生的归纳能力。重点掌握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措施。
5.【答案】A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明代中后期在西南地区开始实行改土归流,清代为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管辖,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即废除土司以实行流官统治,从而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在该地的统治。
A项实行改土归流是明清中央政府采取的措施,符合题意;
B项进行军事讨伐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D两项是对西藏采取的措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改土归流”的相关知识。知道清朝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即废除该地的土司制度,设立府、厅、州、县等机构,派遣流官统治。
6.【答案】C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1771年,乾隆帝时西迁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在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回归祖国。清朝乾隆帝平定天山南路的回部贵族叛乱。①②在清朝雍正时期不可能看到。
C项③④清朝雍正时期可能看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朝雍正时期的重大事件,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7.【答案】C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戚继光”是指以戚继光为首的中国军民抗击侵扰中国沿海地区的倭寇的斗争。“郑成功”是指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中国台湾,郑成功经过几十年的斗争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我国神圣领土台湾。“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是指中国军队为收复领土雅克萨,对入侵的俄军所进行的两次围歼战。是中国对俄的第一次自卫反击战。他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反抗侵略。
ABD三项都不是题干图片所反映的共同的历史主题,不符合题意;
C项抗击外来侵略是题干图片所反映的共同的历史主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反击战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明清时期抗击外来侵略斗争的史实。
8.【答案】B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清朝时,平定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清朝的军队驻扎新疆地区,设置哨所,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D符合题意。
ABC.驻藏大臣、册封“达赖喇嘛”、册封“班禅额尔德尼”三项都
AD两项是清代中央政府管理西藏的措施,不符合题意;
B项设置伊犁将军是清政府加强新疆管理的措施,符合题意;
C项改土归流是明清时对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主之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清政府加强对新疆地区管辖的措施。要求具备识记历史史实的能力。
9.【答案】B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1761年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设置了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新疆地区,巩固了我国的西北边疆。
A项设置台湾府属于清朝统治者为维护对东南台湾地区统治而采取的措施,不符合题意;
B项设置伊犁将军属于清朝统治者为维护对西北地区统治而采取的措施,符合题意;
C项设立驻藏大臣属于清朝统治者为维护对西藏地区统治而采取的措施,不符合题意;
D项接受土尔扈特部回归属于清朝统治者为维护对西南地区统治而采取的措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朝统治者为维护对西北地区统治而采取的措施。掌握清朝时期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的相关史实。
10.【答案】B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 戚继光抗倭是打击来自于日本的倭寇,他保护了东南海防,维护了海疆安全; 郑成功收复台湾打击的是荷兰殖民者,维护了祖国统一,发展了台湾社会经济,综合来看戚继光抗倭和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共同之处是维护了祖国的海疆安全,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注意扣住“共同之处”。解答时,答案一定是两个事件都符合,直接回答有难度,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找到正确答案。
11.【答案】D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联系所学可知,郑成功收复台湾是指公元1661年南明将领郑成功驱逐窃取台湾的荷兰殖民者收复宝岛台湾的事件,台湾在我国的东南区域,④位置相符。
A项①一抗击倭寇骚扰是在东南海域,①在东北,不符合题意;
B项②一推行改土归流是在西南地区,②在西北,不符合题意;
C项③一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是在西北地区,③在西南地区,不符合题意;
D项④一郑成功收复台湾相符,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郑成功收复台湾,要求具备灵活运用所学分析解读图片的能力。
12.【答案】C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清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1685—1688年),中国军队为收复领土雅克萨,对入侵的俄军所进行的两次围歼战,①符合题意;康熙帝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加强对西藏的管理,③符合题意;康熙年间,噶尔丹势力日益强大,并在沙俄的支持下,向东进攻漠北蒙古,在康熙帝的御驾亲征下,清军在乌兰布通战役取得了对噶尔丹叛军的胜利,④符合题意。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西北边疆是清乾隆帝,故②不符合题意。
C项①③④与康熙帝的“帝国设计”有关,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对康熙帝的主要历史功绩的掌握,要求具备解读题干和运用所学解答问题的能力。
13.【答案】(1)日本、荷兰、沙俄
(2)平定准格尔部葛尔丹的叛乱西藏
(3)主要方式:设置管理机构、建立制度、武力平叛等、修建寺庙等。(列举一个即可)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明清时期我国反抗外来侵略有关史实的识记,要求具备对识图能力。明代抗倭——反抗日本侵略;收复台湾——反抗荷兰对我国台湾的侵略;雅克萨之战——反抗俄国侵略。
(2)本题考查清朝对新疆地区和西藏地区的管理措施,要求具备对史料的理解能力。 材料一中的关键词“噶尔丹”说明的史实是平定准噶尔部葛尔丹的叛乱。材料二图片分别反映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宗教领袖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设置驻藏大臣、金瓶掣签制度。这些制度保证了对西藏的有效管辖。
(3)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加强边疆管理的方式,要求具备分析与归纳能力。归纳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加强边疆管理方式:材料一:武力平叛;材料二:设置管理机构、建立制度等。
故答案为:(1)日本、荷兰、沙俄。
(2)平定准格尔部葛尔丹的叛乱西藏。
(3)主要方式:设置管理机构、建立制度、武力平叛等、修建寺庙等。(列举一个即可)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我国反抗外来侵略有关史实及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统一。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4.【答案】(1)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2)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中国台湾。明末清初,在东南沿海一直坚持抗清的郑成功,下决心赶走侵略军。他亲率2.5万名将士,分乘几百艘战船,从金门出发,在台湾军民的支持下,1662年,打败了荷兰侵略军,以武力收复台湾。结束了荷兰人在台湾38年的殖民统治,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捍卫了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2)本题考查。1684年,清政府为加强台湾管理设置了台湾府,隶属福建省。设置了台湾府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故答案为:(1)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2)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清朝加强了对台湾、新疆、西藏的管辖,巩固了对边疆地区的统治。
15.【答案】(1)观点:对外抗击外敌入侵。
史实:康熙帝平定准噶尔叛乱,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其他符合题意的也可酌情给分)
(2)贡献:戚继光率军荡平侵扰我国东南沿海的倭寇。
历史事件:郑成功收复台湾。
(3)开明(或怀柔)的民族政策。
(4)共同作用: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感想: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我国一贯重视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一位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等。(写出一点即可)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1)戚继光抗倭,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反击沙俄侵略的雅克萨之战,体现了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清朝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的例子:清朝平定准噶尔部叛乱,或平定了天山以南地区大小和卓的叛乱等。
(2)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公元1661年3月,中国明末清初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兵25000人、战舰近500艘,从金门料罗湾出发,经澎湖直抵台湾西海岸,在台湾人民的支持下,经过九个月激战,击败荷兰殖民者,迫使荷兰侵略者挂起了白旗投降,被侵占了三十八年之久的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3)材料三图片分别反映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宗教领袖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设置驻藏大臣、金瓶掣签制度,这些制度反映出清朝对少数民族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4)上述措施和制度共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多民族国家发展,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第二问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观点:对外抗击外敌入侵。
史实:康熙帝平定准噶尔叛乱,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其他符合题意的也可酌情给分)
(2)贡献:戚继光率军荡平侵扰我国东南沿海的倭寇。
历史事件:郑成功收复台湾。
(3)开明(或怀柔)的民族政策。
(4)共同作用: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感想: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我国一贯重视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一位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等。(写出一点即可)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明清时期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16.【答案】(1)为了防范北方民族南下侵扰。
(2)确立达赖和班禅需经中央册封;设置驻藏大臣;设立噶厦;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设立多瓶掣签制度。有效地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3)荷兰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1)为了防御蒙古骑兵南下,明朝先后花了近二百年的时间修筑长城。
(2)清政府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采取的措施有:顺治册封达赖喇嘛、康熙册封班禅额尔德尼、雍正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乾隆金瓶掣签制度、乾隆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规范了西藏地区行政体制和法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其意义是:有效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维护了祖国统一。
(3)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
故答案为:(1)为了防范北方民族南下侵扰。
(2)确立达赖和班禅需经中央册封;设置驻藏大臣;设立噶厦;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设立金瓶掣签制度。有效地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3)荷兰。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措施。掌握我国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的相关史实。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