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八县(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9科10份 含听力)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福州八县(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9科10份 含听力)

资源简介

福州八县(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
命题学校:长乐一中
完卷时间:90分钟 满 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1.自动门、生命探测器、家电遥控系统、防盗防火报警器都使用了( )
A.温度传感器 B.红外线传感器 C.生物传感器 D.压力传感器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磁卡的记录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读取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
B.日光灯在正常发光时,启动器中的动触片与静触片是分开的
C.电磁炉是利用涡流的热效应来加热物体的
D.电动机、变压器的铁芯用硅钢片代替整块铁芯是为了减小涡流损失
3.下列四幅图是交流电的图象,其中能正确反映我国居民日常生活所用交流电的是( )
4.三相电源的连接如右图所示,电路中的三个交流电压表的示数U1、U2、U3 间的关系是(   )
A.U1∶U2∶U3=1∶:1 B.U1∶U2∶U3=1∶:1
C.U1∶U2∶U3=1∶2:1 D.U1∶U2∶U3=∶1:
5.如右图所示是一种延时开关,当S1闭合时,电磁铁F将衔铁D吸下,C线路接通。当S1断开时,由于电磁感应作用,D将延迟一段时间才被释放。则( )
A.由于A线圈的电磁感应作用,才产生延时释放D的作用
B.由于B线圈的电磁感应作用,才产生延时释放D的作用
C.如果断开B线圈的电键S2,有延时作用,延时将变短
D.如果断开B线圈的电键S2,有延时作用,延时将变长
6.如图所示,多匝线圈的电阻和电池的内电阻可以忽略,两个电阻器的阻值都是R,开关S原来打开着,电流,现合上开关,将一电阻器短路,于是线圈中有自感电动势产生,这自感电动势( )
A. 有阻碍电流的作用,最后电流由减少到零
B. 有阻碍电流的作用,最后电流总小于
C. 有阻碍电流增大的作用,因而电流保持不变
D. 有阻碍电流增大的作用,但电流最后会增大到2
7.如图所示,三只完全相同的灯泡a、b、c分别与电阻R、电感L、电容C串联,再将三者并联,接在220V,50Hz的交变电源两端,三只灯泡亮度相同。如果将电源改为220V,60Hz的交变电源,则( )
A.三只灯泡亮度不变 B. a亮度不变,b变暗,c变亮
C.三只灯泡都将变亮 D. a亮度不变,b变亮,c变暗
8.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0∶1,R=1,与原线圈相连的熔断器(保险丝)的熔断电流为1A,通过副线圈电压传感器测得副线圈电压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线圈输入电压的有效值为220V
B.原线圈两端交变电压的频率为100Hz
C.原、副线圈铁芯中磁通量变化率之比为10∶1
D.为保证电路安全工作,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不得小于1.2Ω
9.如图所示,A线框接一灵敏电流计,B线框放在匀强磁场中,B线框的电阻不计,具有一定电阻的导体棒可沿线框无摩擦滑动,今用恒力F向右拉CD由静止开始运动,B线框足够长,则通过电流计中的电流方向和大小变化是( )
A.G中电流向下,强度逐渐减弱,最后为零
B.G中电流向上,强度逐渐减弱,最后为零
C.G中电流向下,强度逐渐增强,最后为某一定值
D.G中电流向上,强度逐渐增强,最后为某一定值
10.用电高峰期,电灯往往会变暗,其原理可简化为如下物理问题.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副线圈上,通过输电线连接两只相同的灯泡L1和L2 ,输电线的等效电阻为R,原线圈输入有效值恒定的交流电压,当开关S闭合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线圈中电流减小 B.副线圈输出电压减小
C.R两端的电压增大 D.原线圈输入功率减小
11.在水平桌面上,一个面积为S的圆形金属框置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场垂直,磁感应强度B1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⑴所示.磁场方向垂直线框平面向下.圆形金属框与一个水平的平行金属导轨相连接,导轨上放置一根导体棒,导体棒的长为L、电阻为R,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导体棒处于另一匀强磁场中,其磁感应强度恒为B2,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下,如图⑵所示.若导体棒始终保持静止,则其所受的静摩擦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下图中的(设向右为静摩擦力的正方向) ( )
12.如图所示,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水平匀强磁场中,有两根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导轨,顶端用一电阻R相连,两导轨所在的竖直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一根金属棒ab以初速度v0沿导轨竖直向上运动,到某一高度后又向下运动返回到原出发点.整个过程中金属棒与导轨保持垂直且接触良好,导轨与棒间的摩擦及它们的电阻均可忽略不计.则在金属棒整个上行与整个下行的两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回到出发点的速度v等于初速度v0
B.上行过程中通过R的电量大于下行过程中通过R的电量
C.上行过程中R上产生的热量大于下行过程中R上产生的热量
D.上行的运动时间大于下行的运动时间
二、填空题(共2题,每题8分;每小题4分,共16分)
13.(8分)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中所用的器材如图所示。它们是:①电流计、②直流电源、③带铁芯的线圈A、④线圈B、⑤电键、⑥滑动变阻器(用来控制电流以改变磁场强弱)。
(1)试按实验的要求在实物图上连线(图中已连好一根导线)。(4分)
(2)若连接滑动变阻器的两根导线接在接线柱C和D上,而在电键刚闭合时电流表指针右偏,则电键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向接线柱C移动时,电流计指针将___ ___(填“左偏”、“右偏”、“不偏”)。
14.(8分)如图所示,图甲为热敏电阻的R-t图象,图乙为用此热敏电阻R和继电器组成的一个简单恒温箱温控电路,继电器线圈的电阻为200 Ω。当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20 m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为继电器线圈供电的电池的电动势E=6 V,内阻可以不计。图中的“电源”是恒温箱加热器的电源。
(1)应该把恒温箱内的加热器接在_____________端。(填“A、B”、“C、D”)
(2)如果要使恒温箱内的温度保持100℃,可变电阻R′的值应调节为___________Ω。
三.计算题(共3小题,共3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八县(市)一中联考
高中二年 物理科 答题卷
完卷时间:90分钟 满 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填空题(共2题,共16分)
13.(1)连接如图(4分)
(2) ___ (4分)
14.(1) ___ (4分)
(2) ___ (4分)
三.计算题(共3小题,共36分)
15.(10分)如图所示,一小型发电站通过理想升压、降压变压器把电能输送给用户,已知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为P=500kW,输出电压为U1=500V,升压变压器B1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n1:n2=1:5,两变压器间输电导线的总电阻为R=1.5Ω。降压变压器B2的输出电压为U4=220V,不计变压器的损耗。求:(1)输电导线上损失的功率P损;(2)降压变压器B2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3:n4。
16.(12分)图(甲)为小型旋转电枢式交流发电机的原理图,其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固定轴OO′匀速转动,线圈的匝数n =100匝、电阻r =10,线圈的两端经集流环与电阻R连接,电阻R = 90 Ω,与R并联的交流电压表为理想电表。 在t =0时刻,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穿过每匝线圈的磁通量随时间t按图15(乙)所示正弦规律变化。 求:
(1) 从1.57×10-2s到4.71×10-2s内通过电阻R上的电量q。
(2)电路中交流电压表的示数。
(3)线圈匀速转动一周的过程中,外力所做的功W外。
17.(14分)如图所示,足够长的间距为L=0.2m光滑水平导轨EM、FN与PM、QN相连,PM、QN是两根半径为d=0.4m的光滑的圆弧导轨,O、P连线水平,M、N与E、F在同一水平高度,水平和圆弧导轨电阻不计,在其上端连有一阻值为R=8的电阻,在PQ左侧有处于竖直向上的有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6T。现有一根长度稍大于L、质量为m=0.2kg、电阻为r=2的金属棒从轨道的顶端P处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轨道底端MN时对轨道的压力为2mg,取g=10m/s2,求:
(1)棒到达最低点MN时金属棒两端的电压;
(2)棒下滑到MN过程中金属棒产生的热量;
(3)从棒进入EM、FN水平轨道后开始计时,磁场随时间发生变化,恰好使棒做匀速直线运动,求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变化的表达式。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八县(市)一中联考
高二年物理科试卷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A C B B D B D A C A C
二、填空题(共2题,每题8分;每小题4分,共16分)
13.(1)实物连线如图所示 (2)左偏。
(连错一根线扣2分,错两根或两根以上没有分)
14.(1)A、B端 (2)50 Ω
三.计算题(共3小题,共3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平均电流 -----------------1分
流过R的电量 ---------------1分
联立上式得:----------1分
(2)线圈转动的角速度--------------------1分
感应电动势最大值--------------1分
由图可知--------------1分
回路中的电流的有效值---------1分
电压表示数--------------1分
联立上式得: ----------1分
(3)线圈匀速转动一周的过程中,外力所做的功W外=Q总=I2(R+r)t=12.56J--------2分
金属棒产生的热量: ----------1分
联立得:Qr=0.08J ----------1分
(3) 因为棒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棒和电阻R组成的回路磁通量不变
在t=0时刻,回路磁通量Ф0=B0Ld ----------2分
在t时刻,回路磁通量Ф=BL(d+vt) ----------1分
由Ф0=Ф可得  ----------1分
科目: 物理 年级:高二 考试时间: 90分钟
题序 知识内容(考查、考试) 试题形式 难易度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评述
1 传感器的概念 选择题 易 √
2 电磁学与生活 选择题 易 √
3 交流电 选择题 易 √
4 三相交流电 选择题 中 √
5 电磁感应 选择题 中 √
6 自感 选择题 中 √
7 交流电路中的电容、电感 选择题 易 √
8 交流电与变压器 选择题 中 √
9 楞次定律与受力分析 选择题 中 √
10 变压器与电路分析 选择题 中 √
11 电磁感应的图象问题 选择题 难 √
12 电磁感应与力学综合 选择题 难 √
13 研究电磁感应现象 填空题 易 √ √
14 传感器的应用 填空题 中 √
15 远距离输电 计算题 易 √ √
16 交流电的产生及其描述 计算题 中 √ √
17 电磁感应与力、电的综合 计算题 中、难 √ √
高中命题分值易中难比例:4:4:2
预测目标:(1)平均分: 70 (2)优秀率: 30% (3)合格率: 70 % (命题备课组)福州八县(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依据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等14项指标,对我国200个城市2006年度宜居状况做了评估。下图中数字是前30名的城市在各省级行政区的分布个数。读图回答下题。
前30名城市个数最少的下列省级行政区组合中是( )
A.湘、粤、闽
B.苏、皖、鄂
C.京、辽、鲁
D.沪、浙、闽
读图回答2~3题。
2.右图中二氧化碳排放最少、发电成本最高的能源是( )
A.可再生能源 B.核能
C.天然气 D.煤
3.据图,从能源的发电成本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考虑,目前最受欢迎的能源应该是(  )
A.生物能 B.煤
C.天然气 D.潮汐能
2012年4月28日正式通车的四川雅安—西昌高速公路,穿越了龙门山构造带及安宁河断裂带,沿线多高山、断崖、陡坡、溶洞、深谷。雅西高速公路全长约240千米,其中特大桥23座,大桥168座,隧道25条,桥隧长度占全线总长的55%。根据材料回答4-5题。
4.雅西高速公路桥隧密布的主要原因有( )
①多断崖、深谷 ②多石灰岩溶洞 ③多高山、陡坡 ④多角峰、U型谷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大量桥隧对保障雅西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意义主要有( )
①减轻冰川的危害 ②减轻冻土的危害
③减轻山崩滑坡的危害 ④减轻暴雨泥石流的危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我国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回答6~7题。
6.该河流位于(  )
A.亚热带季风区 B.我国西北地区
C.温带季风区 D.高寒地区
7.该河流最有可能是(  )
A.长江 B.塔里木河
C.黄河 D.松花江
读右下图,完成8~9题。
8.图中山脉,属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
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甲地形区的年太阳辐射总量低于乙地形区,是因为甲地( )
A.地势较高 B.纬度较高 C.植被较少 D.云量较多
阅读我国某河流域略图,完成10~12题。
10.图中甲河流为( )
淮河 B.海河
C.汉江 D.渭河
11.关于图中虚线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界线
B.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C.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界线
D.基本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吻合
12.甲河流的南岸和北岸支流比较,北岸支流(  )
A.流程长,较稀疏   B.流经地区坡度较小
C.水质清,无结冰 D.流经地区含沙量小
读我国锋面雨带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根据雨带推移的规律,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Ⅰ的时间大致是:( )
A.4~5月 B.6-7月
C.6~8月 D.7~8月
14.Ⅰ、Ⅱ、Ⅲ表示雨带推移的多年平均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雨带位于Ⅲ位置时,该地沙尘暴严重
B.当雨带位于Ⅱ位置时,长江中下游等地区进入梅雨季节
C. 当雨带位于Ⅲ位置时,东北平原地区出现春旱现象
D.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多属台风雨
台湾省台东市以东约33千米处的绿岛,是台湾东部的海上乐园。下图中左图为台湾海峡附近区域图,右图为绿岛等高线地形图和风频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夏季绿岛降水量比较丰富的区域位于该岛的( )
A.西北部 B.东北部 C.东南部 D.西南部
16.台湾海峡冬季风浪大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冬季南北温差大,气压差大,风力大
B.沿岸的暖流自南向北加大海水流速
C.海峡两岸地形的狭管效应加大风速
D.下垫面为海洋,摩擦力小,风力大
右图表示我国西部地区综合产业带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17题。
17.B地区产业带呈长条状,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人口分布状况 B.主要交通线走向
C.水源条件 D.地形因素
读下图,回答18~19题。
18.图例甲区、乙区代表的粮食作物应是( )
①甲——春小麦 ②乙——玉米
③甲——冬小麦 ④乙——水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立足本地条件,图示地区应建立的工业部门为( )
①化学工业 ②冶金工业
③煤炭工业 ④纺织工业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阅读我国某地等值线图回答20-23题
20.影响图示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①太阳辐射 ②距海远近
③季节风向 ④纬度位置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1.关于乙平原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年降水量不足,缺乏灌溉水源
B.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少
C.黑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D.光照是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22.与太湖平原比较,该地区粮食商品率较高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杂交水稻技术的应用 B. 肥沃的土壤
C.雨热同期的气候 D.人均耕地面积大
23.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气温:甲>乙>丙,降水:甲<乙<丙
B.周围山地环绕,地形以平原为主
C.河流一般每年有两次汛期,有的河段还会出现凌汛现象
D.河流径流量主要随降水量变化而变化
下图为松花江的流凌现象,冰河流凌聚集成团状,前赴后拥甚为壮观。该流域是东北葡萄的重要产地。秋季将 “肥壮”、“有发展潜力”的枝条剪下,贮存在菜窖内或埋入地下,春暖雪化时再在农田扦插。而对于已经“长大成人”的植株,则把葡萄底部及株枝用厚厚的土掩埋,保证春季又能茁壮生长。据此回答24~25题
24.下列关于该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该河以冰川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B. 该河下游在俄罗斯境内注入北冰洋
C. 该河流上游落差小,水力资源贫乏
D. 该河流出现流凌现象,可能在下游堆积形成凌汛
25.材料中对葡萄株枝的处理措施主要是为了应对( )
A.积雪压坏株枝 B.冬季严寒
C.积累养分 D.强太阳辐射导致干旱
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
二、综合题 (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6.(9分)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B降水冬春季节较多,最多年份降水量可达1000毫米以上,平均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
材料2: 该区域是我国著名番茄产地。有多家饮料公司在此设厂。
(1)A河流主要补给方式为 。该区域的地势特征是 。(4分)
(2))分析B地冬春降水较多的原因。(2分)
(3)据图分析影响多家饮料公司在此设厂的主要区位条件.(3分)
27.(10分)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说出图中等温线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3分)
(2)分析面积最大的沉积作用明显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气候条件。(5分)
(3)比较汉中河段和安康河段流流量的差异,据图说出判断的理由。(2分)
28.(11分)读下图和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一年内,作物正常生长,只收获一次的,叫一年一熟制;两次的,叫一年两熟制;两年内收获三次的,叫两年三熟制等。
材料2:武汉是中国中部地区最大都市,为内陆地区金融、商业、贸易、物流、文化中心,被誉为世界开启中国内陆市场的“金钥匙”。
(1)分析 C地区耕作制度为一年三熟的原因。(5分)
(2)据图分析长江在A—B段河水易泛滥的自然原因。(3分)
(3)结合图文材料分析武汉成为我国重要商业中心的优势条件。(3分)
29.(10分)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雅鲁藏布江中游干、支流河谷地带素有“西藏粮仓”之称,谷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与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脉之间,西起拉孜,东至桑日,东西长500千米,南北宽处达200千米,窄处仅50千米左右,包括22个县和5个国营农场。
材料二、西藏自治区全区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其蕴藏量占全国的30%,位居全国第1位。但其开发利用率却很低。
材料三:西藏地区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
(1) 是西藏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作物多种植在 地带,主要原因是该地带 (3分)
A.热量更充足 B. 降水量更大
C. 光照更充足 D. 土壤更肥沃
(2)图示地区城镇分布的特点是 (1分)
(3)说出图示地区年降水量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3分)
(4) 该地区东南部水能资源极其丰富,据图分析其水能丰富的原因是 。
图示地区东南部水能开发利用率很低,是因为(  ) (3分)
流量小,水力资源不丰富
B.地形陡峭,不利于蓄水
C.山高谷深,工程建设困难
D.多国际性河流,合作开发不便
30.(10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B地区的雪桃产自于海拔2400-2800米的原生态高原地区。果树严格按照国际有机食品标准进行规划,生产和管理。不施用化肥,农药。产品环保、安全、无污染,是水果中的极品。
材料2:雪桃成熟期晚,果实发育期长(果实生长发育期长达200天左右),国庆节前后成熟上市;雪桃外形美观、端正、果形硕大(平均单果中500克左右),而且色彩鲜艳、均匀。口感甜脆,适口性好;水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可达20%左右)营养丰富,远远高于国内其他桃类,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材料3:在生长期内当地果农适时在雪桃外面套上牛皮纸袋,在其生长后期把纸袋摘掉,在地上铺上白色塑料地膜。
(1)根据材料说明雪桃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原因.(3分)
(2)据报道B地的雪桃曾在我国其他地区进行推广栽培但没有成功,试分析雪桃生长独特的自然环境的特点。(5分)
(3)材料3中果农的做法会影响雪桃哪些品质?(2分)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
高中 二 年 地理 科答题卷
考试日期:4 月 25 日 完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5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题,共 50 分)
26.(1)
(2)
(3)
27.(1)
(2)
(3)
28.(1)
(2)
(3)
29(1)
(2)
(3)
(4)
30 (1)
(2)
(3)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试高二地理卷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A C C B C D C D D C B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C B B C D B C D A D B
26、(9分)(1)冰雪融水补给(1分)山地降水补给(1分)地势南高北低(1分)地势起伏大(1分)
28、(11分)(1)纬度低(1分)地处(四川)盆地,海拔较低(1分)热量条件好(1分)(四川)盆地北部有秦岭、大巴山阻挡(1分)受冬季风影响小(1分)
(2)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夏季多暴雨(1分)支流多(1分)该河段河道弯曲,水流不畅(1分)流经平原地区流速缓慢,河床淤高(1分)(本小题共3分,写出其中3点得满分3分)
30、(10分)(1)果形美观、硕大(1分)营养丰富、无污染(1分)成熟上市在节日期间,时机适宜(1分)
(2)海拔2400-2800米原生态高原地区(1分)气温低(1分)光照强(1分)昼夜温差大(1分)丰富而无污染的灌溉水源(1分)(3)色彩鲜艳(1分)均匀(1分)福州八县(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数学文试题
参考公式
(1)
0.25 0.15 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1.323 2.072 2.706 3.841 5.024 6.635 7.879 10.828
(2):其中为样本容量。
(3): (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复平面内,复数对应的点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某质点的运动方程是,则的瞬时速度是( )
A、3 B、4 C、5 D、6
3、有一段“三段论”推理是这样的:对于可导函数,如果,那么 是函
数的极值点,因为函数在处的导数值,所以,是函数
的极值点.以上推理中( )
A、大前提错误 B、小前提错误 C、推理形式错误 D、结论正确
4、由直线与圆相切时,圆心和切点的连线与直线垂直,想到平面与球相切时,球心与切点连
线与平面垂直,用的是(  )
A、归纳推理 B、演绎推理
C、类比推理 D、其它推理
5、如下图,某人拨通了电话,准备手机充值须如下操作(  )
A、1-5-1-1 B、1-5-1-4 C、1-5-2-1 D、1-5-2-3
6、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若 ,则 B、若y=,则
C、若,则 D、若,则
7、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时,反设正确的是( )
A、假设三个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60° B、假设三个内角都不大于60°
C、假设三个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60° D、假设三个内角都大于60°
8、若 , ,则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无法确定
9、给出以下四个说法:
①残差点分布的带状区域的宽度越窄相关指数越小
②在刻画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时,相关指数的值越大,说明拟合的效果越好;
③在回归直线方程中,当解释变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时,预报变量平均增加个单位;
④对分类变量与,若它们的随机变量的观测值越小,则判断“与有关系”的把
握程度越大。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0、有一串彩旗,▼代表蓝色,▽代表黄色。两种彩旗排成一行如下所示:
▽▼▽▼▼▽▼▽▼▼▽▼▽▼▼…
那么在前200个彩旗中有( )个黄旗。
A、80 B、82 C、84 D、78
11、定义n!=1×2×…×n。右图是求10!的程序框图,
则在判断框内应填的条件是( )
A、 B、 C、 D、
12.已知在R上可导的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不等
式的解集为(  )。
A、 B、
C、 D、
19、(本小题12分)为了了解秃顶与患心脏病是否有关,某校学生随机调查了医院中因患心脏病而住院45名男性病人;另外不是因患心脏病而住院55名男性病人,得到相应的2×2列联表如下图:
(1)根据2×2列联表补全相应的等高条形图(用阴影表示);(2)根据列联表的独立性检验,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1的前提下认为秃顶与患心脏病有关?
20、(本小题满分12分) 某同学在一次研究性学习中发现,以下四个不等式都是正确的:
①;
②;

④. 
请你观察这四个不等式:(1)猜想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用字母表示);(2)证明你的结论。
21、(本小题12分)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昼夜温差大小与患感冒人数多少之间的关系,分别到气象站和医院抄录了1至6月份每月15日的昼夜温差情况与因患感冒而就诊的人数,得到如下资料:
日 期 1月15日 2月15日 3月15日 4月15日 5月15日 6月15日
昼夜温差x(°C) 8 11 13 12 10 6
就诊人数y(个) 16 25 29 26 21 11
该兴趣小组确定的研究方案是:先从这六组数据中选取2组,用剩下的4组数据求线性回归方程,再用被选取的2组数据进行检验.
(1)若选取的是5月与6月的两组数据,请根据1至4月份的数据,求出关于的线性回归方程;
(2)若由线性回归方程得到的估计数据与所选出的检验数据的误差均不超过2人,则认为得到的线性回归方程是理想的,试问该小组所得线性的回归方程是否理想?
(参考数值:,公式见卷首)
22、(本小题14分)已知函数.
(1)若,求曲线在处的切线斜率;
(2)若函数f(x)在上的最大值为-3;求a的值;
(3)设,若对任意,均存在,使得,求的取值范围。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
高中二年数学(文科)试卷
参 考 答 案
∴函数f(x)的解析式为f(x)=x -3x ………………………(6分)
⑵由⑴知f′(x)=3x -6x=3x(x-2)…………………………(7分)
令f′(x)>0得x<0或x>2……………………………(9分)
令f′(x)<0得 0<x<2…………………………………(11分)
∴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0),(2,+∞)
f(x)的单调递减区间为(0,2)…………………… (12分)
19、(1)补全等高条形图如图(4分)
秃顶 不秃顶
(2)解,根据列联表可知:
………………………………(7分)
…………………………………(10分)
又∵P(k ≥6.635)≈0.010
∴能在犯错误不低于0.01的前提交认为秃顶与患心脏痛有关…………(12分)
∴ ……………………(4分)
…………………………(5分)
因此回归直线方程为…………………………(7分)
(2)当x=10时,…………(9分)
当x=6时,………………(11分)
∴所得线性回归方程是理想的。………………………………(12分)
22、解:(I)由已知得f′(x)=2+ (x>0) …………………………………(1分)
f′(x)=2+1=3,故曲线y=f(x)在x=1处切线的斜率为3 …………(3分)
(II)f′(x)=a+= (x>0)……………………………………… (4分)
①当a≥0时,f′(x)>0,f′(x)在(0,e]上单调递增
f(x)=f(e)=ae+1=-3, (舍去)…………………………… (5分)
(III)由已知转化为<…………………………(10分 )
又x∈(0,1)时=2………………………………………(11分)
由(2)知,当a≥0时,f(x)在(0,+∞)上单调递增,值域为R,不合题意(或举出反例:存在f(e )=ae +3>2,不合题意,舍去)
当a<0时,f(x)在(0,)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f()=-1-ln(-a)…………………………………………(13分)
∴-1-ln(-a)<2 解得a<-
答a的取值范围是(-∞,-)………………………………(14分)
1
0.875
0.75
0.625
0.5
0.375
0.25
0.125
0福州八县(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一、古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共6分,每空1分)
1、(1)挟飞仙以遨游, 。 (苏轼《赤壁赋》) 
(2)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韩愈《师说》)
 (3)屈心而抑志兮, 。 (屈原《离骚》)
 (4) ,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5)庄生晓梦迷蝴蝶, 。(李商隐《锦瑟》)
(6)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为将,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已破,安国名由此显。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 ”田甲曰:“然即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走。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甲因肉袒谢。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 ”卒善遇之。
建元六年,安国为御史大夫。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大行王恢议曰:“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安国曰:“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强,自上古不属为人。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于是上许和亲。
元光元年,雁门马邑豪聂翁壹因大行王恢言上曰:“匈奴初和亲,亲信边,可诱以利。”阴使聂翁壹为间,亡入匈奴,谓单于曰:“吾能斩马邑令丞吏,以城降,财物可尽得。”单于爱信之,以为然,许聂翁壹。聂翁壹乃还,诈斩死罪囚,县其头马邑城,示单于使者为信。曰:“马邑长吏已死,可急来。”于是单于穿塞将十余万骑,入武州塞。当是时,汉伏兵三十余万,匿马邑旁谷中。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诸将皆属护军。约单于入马邑而汉兵纵发。王恢从代主击其辎重。未至马邑百余里,行掠卤,徒见畜牧于野,不见一人。单于怪之,攻烽燧,得武州尉史,欲刺问尉史。尉史曰:“汉兵数十万伏马邑下。”单于顾谓左右曰:“几为汉所卖!”乃引兵还。
安国为人多大略,智足以当世取合,而出于忠厚焉。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于梁举壶遂、臧固、郅他,皆天下名士。士亦以此称慕之,唯天子以为国器。安国以元朔二年中卒。 (节选自《史记·韩长孺列传》)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卒善遇之 遇:对待
B.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 倍:违背
C.单于怪之,攻烽燧,得武州尉史 怪:责怪
D.乃引兵还 引:带领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韩安国“为人多大略”“忠厚”特点的一组句子是( ) (3分)
①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 ②安国日:“甲不就官,我灭而宗。”
③安国笑日:“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 ”卒善遇之 ④击之不便,不如和亲
⑤阴使聂翁壹为间 ⑥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韩安国因犯法被判罪,在狱中遭到狱吏的侮辱,但他怀有宽容之心,在他东山再起后并未对狱吏田甲施以报复。
B.在匈奴请求和亲的问题上,大行王恢和韩安国的意见是一致的。韩安国主张和亲的理由比较充分,所以皇上便同意与匈奴和亲。
C.雁门郡马邑城的豪绅聂翁壹受派遣做间谍,逃到匈奴,后来为取得单于使者的信任,斩杀死囚,悬头于马邑城上,向单于诈降功,最终却功败垂成。
D.为突袭匈奴单于,汉军在马邑城旁边的山谷中伏兵三十余万,韩安国担任护军将军,并统领各路兵马。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未至马邑百余里,行掠卤,徒见畜牧于野,不见一人。 (3分)
(2) 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小 园 【清】 黎简
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寒花,菊花。】
(1)“山光窥短墙”一句中哪个字用得最为传神,为什么?请简要赏析。(3分)
(2)这首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诗人),请简要赏析诗中“人”的形象特点。(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名著阅读(10分)
7、(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 )(5分)
  A.曹操率兵回到许都。次日,曹操表彰刘备武功,引刘备见汉献帝。一排世谱,刘备是汉献帝之叔。献帝大喜,封刘备为左将军、宜城亭侯。自此,刘备被称为刘皇叔。
  B.曹操大权在握,行为日渐专横。为了探视百官之心,在许田打围时,曹操故意做出欺君之举。汉献帝不甘受辱,与伏皇后商议,赐给董承藏有密诏的锦袍,让他谋划除去曹操。董承就与王子服、马腾等人计议,准备再联合刘备共同行动。
  C.曾家驹弄到了一张共产党党证,这使得曾沧海彷佛看到了儿子光宗耀祖的希望,于是,他立刻满足儿子要求,给儿子钱。曾家驹有了这么一张党证,常常向老头子要大把的钱花用。
  D.曹操派孔融去招降刘表,孔融临行时向曹操推荐祢衡。祢衡为人狂傲,曹操为侮辱他就给了他一个击鼓的差使,祢衡借机击鼓骂曹。曹操大怒,怀恨在心,遣祢衡前去劝降刘表,想借刘表之于杀掉祢衡。刘表没有看破曹操的心思,无法忍受祢衡的讥讽,便杀了祢衡,曹操非常高兴。
  E.杜竹斋虽然是吴荪甫的姐夫,他们在生意场上有很多合作。但是他面临着经济利益的诱惑时,杜竹斋毫不犹豫地背叛了吴荪甫。赵伯韬正是看准了杜竹斋唯利是图这一点,成功地打败了吴荪甫。
8、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根据《三国演义》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说的是发生在三国时的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
(2)根据《子夜》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紫酱色的一张方脸,浓眉毛,圆眼睛,脸上有许多小疱”“声音洪亮而清晰”“大概有四十岁了,身材魁梧,举止威严,一望即知是颐指气使惯了的‘大亨’”。 这些人物描写指的是谁?
《子夜》中充满了利益的明争暗斗,“吴荪甫扼住了朱吟秋的咽喉,赵伯韬又从后面抓住了吴荪甫的头发”具体指什么事?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离篓上》)
孟子曰: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
(《离篓下》)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孟子认为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自身是否有问题,而不能责求他人。
B.孟子认为爱别人而别人不亲近我,应反问自己的爱心够不够。
C.孟子认为,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这和他说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所表达的思想是一致的。
D.孟子认为,自我反省是没有尽头的,如果别人一致责备你,问题绝对是处在自己的身上。
(2)结合选文,谈谈你对儒家所倡导的“反求诸己”这一道德修养方法的看法。(3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读经典可改变气质
①现代社会是多元文化交错的社会,一个人不可能只接受单一的某一种文化,近百年来西方强势文化影响于东方,影响于中国,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也无须拒绝这种影响。只是当我们接受异质文化的时候,应该收拾好自己文化的主体,打点好自己的文化精神,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融解在一起,那才意味着新的文化的诞生。
②选择什么书来读,不是毫无讲究。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风气的养成而言,无论哪一行业的人,都有一些共同的书需要大家来读一读,这就是本民族的那些文化经典。
③我国是世界上主要“文明体国家”之一,文化典籍多。但是作为一般阅读而不是从事专业研究,需要读、应该读、可能读的经典,并不如想象的那样多。哲学,无非是先秦时期的诸子,而且主要是孔子、孟子、老子和庄子,荀子、墨子、韩非子、公孙龙子等,都可以暂时不读,甚至孟子,也不一定全部都读。但汉代的《礼记》里有两篇著作,却不能不读:一是《中庸》,一是《大学》。当然宋明儒的书,还是要读一些的,特别是朱熹、王阳明的著作。朱熹把《大学》《中庸》和《论语》《孟子》合为“四子书”,并精心注释,成为传统社会流传最广的儒家经典。
④史学方面,文史从业人员讲究“前四史”,即《史记》、前后《汉书》和《三国志》。一般阅读,光读《史记》就可以。如嫌篇幅大,可选取其中的《传》和《本纪》阅读。文学方面,《诗经》《楚辞》不可不选择一些来读。《楚辞》可选屈原的《离骚》,《诗经》不可忽略《小雅》。另外晋的陶渊明,唐的李白、杜甫的诗,韩愈、柳宗元的古文,宋的苏东坡、黄庭坚、李清照、陆游、辛弃疾,元的关汉卿、王实甫,明的汤显祖及《三国》《水浒》,清的《红楼梦》等,都是不能不读的。汉代王充写的《论衡》,是一部奇特的书,读起来会打开你的思想,而不会被传统所束缚。还有清末民初以来20世纪文史大家的著作,不少都堪称经典,如严复、章太炎、梁启超、蔡元培、王国维、陈寅恪、马一浮等人的书,如果不读,未免太可惜。20世纪学术大师的著作,实际上是通向中国古代经典的桥梁,由他们进入古代经典,也许是“终南捷径”。至于道家,老庄足矣。佛学可读《弘明集》《广弘明集》《出三藏记集》,获得佛学的可靠知识,《坛经》《金刚经》《心经》则能够引导进入佛理的信仰层面。
⑤今天为什么还要读中国的这些经典,我想主要是为了文化传承的需要。然而其意义又不止于此。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化的过程,它可以不知不觉地改变人的气质。朱熹就说过,读书的目的之一就是让人变化气质。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阅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在个人,可以变化气质;对社会而言,可以转移风气。
⑥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进程,同时有一个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的任务,我可以肯定地说,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造成全民族的阅读风气,首先是造成阅读经久不衰的本民族文化经典的风气。
10、下列有关阅读经典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 为了养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风气,各行各业都有一些书需要大家来读一读,这些书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经典。
B. 作为一般阅读,需要读、应该读、可能读的哲学,无非是先秦时期的孔子、孟子、老子和庄子,当然孟子,也不一定全部都读。《中庸》《大学》却不能不读。
C. 一般的人阅读史学作品,只读《史记》就可以了。文学方面,《诗经》《楚辞》一定得选择一些来读,《楚辞》可选择阅读屈原的《离骚》,《诗经》可选择阅读《小雅》。
D. 不少清末民初以来的20世纪学术大师们的著作是通向中国古代经典的桥梁,由他们进入古代经典,也许是一种便利的方法。
11、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读中国的经典作品?请分条概述。(3分)
12、 结合文本,谈谈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应该如何对待多元文化?请作简要评述。(3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淡 竹 苏沧桑
(1)初秋,我和他相遇在江南湖州一个叫“百草原”的山林中。
(2))他是竹——植物中的 另类。
(3)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相对于百草原其他植物,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
(4)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新生般踌躇满腹。
(5)银杏终于褪去一身浓艳,和蓝天的高洁媲美。
(6)松树很满足,即使干瘪的果子永远得不到更饱满的收获。
(7)法国梧桐是老实人,沉浸在年代久远的优越感里,并不知道,有一种鹅掌梧桐,要悄然代替它无敌的位置。
(8)兰花三七,像极熏衣草,却更美,所有的花都虔诚地朝往一个方向,像被一种崇高使命蛊惑。据说气味能抵挡蛇对游人的侵袭。
(9)浮萍无根,却有心有肺,挣脱着随波逐流的命运。
(10)被践踏的草,总是第一时间奋力挺直腰杆,挂着最底层最灿烂的笑。
(11)贪婪的蔓,不知羞耻地攀爬在高大的冷杉上,一边噬血,一边甜言蜜语……
(12)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攒足劲儿,在喊——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
(13)甚至动物。三只人工繁殖的小老虎,眼睛都未睁开,拼命争抢着狗奶妈的乳头。
(14)甚至那口奇异的朱家千年古井,都像藏着无穷的欲望。日夜暗涌不息的水,居然漫过高出地面一米的井沿。如果将井沿继续垒高,水会怎样?
(15)他是竹,是植物中的另类。其实,名利、金钱、权势,如同阳光雨露的垂爱,蜜蜂花蝶的青睐,他不是不想要,可是,要弯下腰,要费心机——要将每一条根都变成利爪,团结土壤,虚伪地赞美越来越污浊的空气,要与昆虫讲和,与风霜妥协,对苍蝇漠视,对强加在身上的种种不公委曲求全,才能安生立命,才有飞黄腾达的可能。
(16)可是,他的节生来就是直的,他不能弯腰。他的心生来就是空的,他不愿费尽心机。
(17)真是空的吗?
(18)不。那一节节空里,早已成就一个美妙的小宇宙——有与生俱来的一些坚持,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豁达智慧,有对土地的感恩,有和另一棵竹的爱,与笋的亲,与周围无数青光绿影的促膝长谈、开怀畅饮,有鸟儿偶尔驻足的呢喃,有清风明月的和唱……笑忘功名利禄、荒芜繁杂的每一秒时光都格外静谧而美好。
(19)那一节节空里,是永远的满盈。
(20)更让我惊异的,他不仅直,空,而且淡。
(21)他是“淡竹”——全球原始淡竹林最大群落中的一员。从外表到骨子,都是竹子中的最淡——淡紫、淡红、淡褐、淡绿、淡泊。所以,他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
(22)他可以很入世。生可以防风,成荫,美化环境,死可以做篾,成为最土最实用的晒竿、瓜架、凉席,竹桌竹椅竹篮。
(23)他也可以很出世。他是箫与笛的前世,不死的魂魄随天籁之音往来天地之间,优雅散淡而隽永。
(24)当然,这并不表示他逆来顺受,他会和压在头顶上的积雪抗争,他不允许荒草占领脚下的领地,他摇曳着枝竿向毒蛇示威,他告诉所有的竹要独善其身兼爱天下。
(25)他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6)他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7)他是郑板桥,“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君子之豪气凌云,不为俗屈”。
(28)他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9)他是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30)他是疯疯颠颠的释道济公,“数枝淡竹翠生光,一点无尘自有香”
(31)他是岳飞,辛弃疾,他是中国儒家,“山南之竹,不操自直,斩而为箭,射而则达”……
(32)他是我们身边那些还坚守着什么的人。他们懂得,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清也是一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他们选择了后者,等于选择了物质上的清瘦,心灵的丰衣足食。
(33)于是,这些自由快乐的心灵,站在一个孤寂的阵营里,成为人世间越来越弥足珍贵的另类,风雨过处,仰天长笑。 (选自《散文》)
13、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吟咏对象是江南湖州“百草原”中与众不同的竹子,作者既描绘了竹子的婆娑风姿,又揭示其精神品质,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B. 作者笔下的竹子既是正直、虚心、淡泊者的化身,也是岳飞、辛弃疾等驰骋沙场、建功立业者的象征;既是兼有儒、释、道三种思想的圣人,也是心灵自由快乐的凡夫俗子。
C. 文中说“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这其实是作者感慨自己生不逢时、壮志难酬的写照。
D. 在作者看来,人生要随缘,不要刻意追求什么,因为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清也是一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
E. 本文运用多种表现手法,着力刻画了淡竹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反复等修辞方法,使文章语言生动活泼、摇曳多姿。
14、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那一节节空里,是永远的满盈。
(2)他可以很入世……他也可以很出世。
15、文章主要写淡竹,为什么在第4—14段用大量篇幅来写稻子、银杏、法国梧桐、千年古井等?又为什么在第25—31段写到李白、陶渊明、郑板桥等人?请结合全文主旨简要分析。(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问题。(4分)
① (zhù)立望峰亭远眺,但见石峰石柱星罗棋布,千姿百态,有的像老僧漫步,有的如母子偕游,有的若鸣啭于杜诗里的“黄鹂”,有的似普希金笔下的“渔夫与金鱼”……无不惟妙惟肖。面对这大自然的杰作,让游客留连忘返,叹为观止。
(1)根据拼音在第①处写出汉字。(1分)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指出并更正。(1分)
(3)使用错误的成语是 ,应改为 。(1分)
(4)划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加以改正。(1分)
答:
17、将下面短语重新排序,与下面一副对联的开头两个短语组成一副对联(只填序号)。(3分)
①莺歌蛙鼓 ②曲曲层层皆入画 ③柳浪莲房 ④晴晴雨雨总宜人
上联:台榭漫芳塘
下联:烟霞笼别墅
18、在下面一段文字后面的横线上插入若干句子,其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鱼鸟昆虫、斜阳芳草这些普通的自然物,都可能成为“美”,成为“妙” 。
在于人与自然物的沟通和契合
人生中美丽动人的瞬间也总是到处都有
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过类似意思的话
④ 因为他的生活充满美和伟大事物到什么程度,全以他自己为转移
⑤ 关键在于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活动
⑥ 无论如何,人不能抱怨那种时间的稀少
A.④②③⑤①⑥   B.⑤①③②⑥④
C.⑤③⑥②④①   D.③②①⑥⑤④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3分)
当初,苹果公司开除乔布斯的时候,很多人并不看好他在已经一无所有的情况下仍然放言要以自己颠覆性的产品去创造一个崭新的IT王国的“壮志”。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是青年时期所遇到的思想上的依托---禅,给了他最温暖的安慰,使他很快从狂躁中回复了清净、澄澈,找到了任由思维自由行走的理想世界。
将划线的长句改写成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可适当增删字词)(3分)



五、作文(70分)
20、阅读下面材料,这则材料给你怎样的启示和联想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一双鞋,在地摊上不过几十元,到了商场、专卖店,会涨到一百元,甚至几百元;
一双鞋,材料很重要,好的材料才有好的质量;
一双鞋,样式老的大多卖得很便宜;
一双鞋,只有让顾客满意才能卖出去。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标题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高二语文试卷答案
6、(1)(3分)“窥”。 本为小园主人透过短墙欣赏“山光”,诗人却巧妙变换角度,运用拟人手法,(手法1分)写“山光”因好奇园中美景而探头探脑,窥视园中,(1分)不但写活了“山光”的意态神情,而且从侧面突出了园中景物之富有魅力。(1分)
(2)(3分)诗歌塑造了一个孤清高洁的诗人形象。(1分)幽竹寒花(菊花),是孤傲贞美的意象;新月新霜都是高雅圣洁,白璧无瑕的象征。(1分)竹静立亭亭,秋菊凌霜傲放,显示出诗人的劲节高风,一片冰心。(1分)此时诗人小立于这幽竹、寒花、新月之中,他高尚的节操,澄明的胸怀,与周围景物浑融一体。
7、(3分)CD.(C.曾家驹弄到的是一张国民党党证。D.刘表没有杀祢衡,而让祢衡去见黄祖。黄祖醉酒,不堪忍受祢衡的讥讽,终于杀死了祢衡。)
(2)(3分) “反求诸己”是自我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它要求人们严以律己,在事与愿违的情况下,首先寻找自身的原因,不为自己找借口,不怨天尤人。(1分)但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如果自己已经做到仁、礼和忠了,却依然受到对方的蛮横对待,就可以把他当作与禽兽无异的狂妄之人,不必过分与之计较。(2分)
10、(3分)A. (原文是“无论哪一行业的人,都有一些共同的书需要大家来读一读”,这些书构成了“本民族”的文化经典。)
11、(3分)(1)文化传承的需要,(2)变化个人的气质,(3)转移社会的风气(或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或养成社会文化风气)。(3点,每点1分。共3分)
12、(3分)(1)现代社会多元文化交错,一个人不可能只接受单一的某一种文化,(2)无须拒绝外来文化的影响(接受异质文化),(3)收拾好自己文化的主体,打点好自己的文化精神,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融解在一起。(3点,每点1分。共3分)
13、(5分)(B)(E)
(A.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没有对淡竹进行正面描写,所以“描绘这种竹子的婆娑风姿”无从谈起。C.无中生有,况艺术形像不能与作者完全等同。D.从倒数第二段内容可知,文中称颂的是“云淡风清”“坦荡潇洒”的人生)
14、(4分)(1)“空”,指的是淡竹性情淡泊,笑忘功名利禄。(1分) “盈满”,指的是淡竹满怀坚持、智慧、感恩、爱和友情。(1分)(意思对即可)
(2)“入世”,是指淡竹身为济世良材,不论活着还是死后,都能对社会做出贡献。(1分) “出世”,指淡竹超然物外,飘逸脱俗,优雅散淡。(1分)(意思对即可)
17、(3分)③② ①④(答对一联2分,答对两联3分)
18、(3分)B
19、(3分)①他已经一无所有,②仍然放言要以自己颠覆性的产品去创造一个崭新的IT王国,③这一(或“他的”)“壮志” 并不被 很多人看好。 或者:①他已经一无所有,②仍然放言要以自己颠覆性的产品去创造一个崭新的IT王国,③很多人并不看好这一(或“他的”)“壮志”。(一个短句1分,共3分,语言表达不连贯的酌情扣分)
20、(70分)作文参考立意:
材料以鞋子来喻人生。每个人如同一双鞋子,要成为一双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的,真正实现自己价值的“鞋子”,需要的是好的位置、好的材料、好的样式、好的社会需求。在一篇文章里,不可能上述各个方面都谈到,可以重点谈其中的一点,也可以谈其中的某两三点。最佳立意可以表述为:①追求更好的事业平台,②要拥有真才实学,③与时俱进,勇于创新,④社会的需要就是自己的追求。
附文言文翻译一:
御史大夫韩安国,是梁国成安县人。事奉梁孝王,担任中大夫。吴楚七国叛乱时,梁孝王派韩安国担任将军,韩安国稳固防守,因此吴军不能越过梁国的防线。吴楚叛乱平息,韩安国的名声从此显扬。后来韩安国因犯法被判罪,蒙县的狱吏田甲侮辱韩安国。韩安国说:“死灰难道就不会复燃吗 ”田甲说:“要是再燃烧就撒一泡尿浇灭它。”过了不久,梁国内史的职位空缺,汉朝廷派使者任命韩安国为梁国内史,由囚徒(直接)担任二千石级的官员。田甲弃官逃跑了。韩安国说:“田甲不回来就任,我就要夷灭你的宗族。"田甲便脱衣露胸前去谢罪。韩安国笑着说:“你可以撒尿了!像你们这些人值得我惩办吗 "最后友好地对待他。
建元六年,韩安国担任御史大夫。匈奴派人前来请求和亲,皇上交由朝臣讨论。大行王恢议论说:“汉朝和匈奴和亲大抵都过不了几年匈奴就又背弃盟约。”韩安国说:“现在匈奴依仗军马的充足,怀着禽兽般的心肠,迁移如同群鸟飞翔,很难控制他们。我们得到它的土地也不能算开疆拓土,拥有了他的百姓也不能算强大,从上古起他们就不属于我们的百姓。汉军到几千里以外去争夺利益,那就会人马疲惫,敌人就会凭借全面的优势对付我们的弱点。况且强弩之末连鲁地所产的最薄的白绢也射不穿,发兵攻打匈奴实在是很不利的,不如跟他们和亲。”于是皇上便同意与匈奴和亲。
元光元年,雁门郡马邑城的豪绅聂翁壹通过大行王恢告诉皇上说:“匈奴刚与汉和亲,亲近信任边地之民,可以用财利去引诱他们。"于是暗中派遣聂翁壹做间谍,逃到匈奴,对单于说:“我能杀死马邑城的县令县丞等官吏,将马邑城献给您投降,财物可以全部得到。”单于很看重并信任他,认为他说的有道理,便答应了聂翁壹。聂翁壹就回来了,斩了死囚的头,把他的脑袋悬挂在马邑城上,假充是马邑城官吏的头,以取信于单于派来的使者。说道:“马邑城的长官已经死了,你们可以赶快来。”于是单于率领十余万骑兵穿过边塞,进入武州塞。正在这个时候,汉王朝埋伏了三十多万军队,隐藏在马邑城旁边的山谷中。御史大夫韩安国担任护军将军,诸位将军都隶属护军将军。互相约定,单于进入马邑城时汉军的伏兵就奔驰出击。王恢从代主攻匈奴的军用物资。当时单于军队距离马邑城还有一百多里,将要抢夺劫掠,可是只看见牲畜放养在荒野之中,却见不到一个人。单于觉得很奇怪,就攻打烽火台,俘虏了武州的尉史。想向尉史探问情况。尉史说:“汉军有几十万人埋伏在马邑城下。”单于回过头来对左右人员说:“差点儿被汉所欺骗!”就带领部队回去了。
韩安国为人有大韬略,他的才智足够迎合世俗,但都处于忠厚之心。他所推荐的都是廉洁的士人,比他自己高明。在梁国推荐了壶遂、臧固、郅他,都是天下的名士。士人因此也对他很称道和仰慕,就是天子也认为他是治国之才。韩安国在元朔二年去世。
文言文翻译二:
孟子说:“你爱护别人但人家不亲近我,就反省自己的仁爱够不够;我管理人民却管不好,就要反省自己才智够不够;我礼貌地对待人而得不到回应,就要反省自己恭敬够不够。任何行为如果没有取得预期效果,都要反过来检查一下自己,只要自己本身端正了,天下人民就会归顺你了。”
假设有个人,他以粗暴蛮横的方式对待我,那么君子必定会反省自己:我(对他)一定还有不仁的地方,无礼的地方,要不这种态度怎么会冲着我来呢?反省后做到了仁,反省后有礼了,那人的粗暴蛮横仍然如此,君子必定再反省:我(待他)一定还没有尽心尽力。经过反省,做到了尽心竭力,那人的粗暴蛮横还是那样,君子就说:“这不过是个狂人罢了。像他这样,同禽兽哟什么区别呢?对于禽兽又有什么可计较的呢?”福州八县(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1.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化学工作者已成功研制出碱金属与C60形成的球碳盐K3C60,实验测知该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超导性。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K3C60中只有离子键 B.K3C60中不含共价键
C.该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D.C60与12C互为同素异形体
2.若将15P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写成1s22s22p63s23px23py1,它违背了( )
A.能量守恒原理 B.泡利不相容原理 C.能量最低原理 D.洪特规则
3.下列物质的分子中既有σ键,又有π键的是(  )
①HCl ②H2O ③N2 ④H2O2 ⑤C2H4 ⑥C2H2
A.①②③   B.③④⑤⑥ C.③⑤⑥ D.①③⑥
4.下列关于价电子构型为3s23p4的粒子描述正确的是 ( )
A.它的原子核外有三种形状不同的电子云
B.它的原子核外电子共有16种不同的运动状态
C.它可与H2反应生成常温时的液态化合物
D.核外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1s 2s 2p 3s 3p
5.下列化合物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配位键的是 ( )
A.NaCl B.H2SO4 C.Na2O2 D.NH4Cl
6.以下有关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第IA族元素铯的两种同位素137Cs比133Cs多4个质子
B.同周期元素(除0族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C.第 ⅦA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
7.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如下:
①1s22s22p63s23p4 ②1s22s22p63s23p3 ③1s22s22p3 ④1s22s22p5
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  )
A.第一电离能:④>③>②>① B.原子半径:④>③>②>①
C.电负性:④>③>②>① D.最高正化合价:④>③=②>①
8.X和Y属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位于X的前一周期,且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则X和Y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
A.XY B.XY2 C.XY3 D.XY4
9.下列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是 ( )
①CCl4 ②NH3 ③CH4 ④CO2 ⑤N2 ⑥H2O ⑦HF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③④ D.以上均不对
10.在通常条件下,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A.热稳定性:HF>H2O>NH3 B.水溶性:HCl>NH3>SO2
C.金属的原子化热:Al<Mg<Na D.熔点:CO2>KCl>SiO2
11.下列化学式能真实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是 ( )
A.KOH B.CO2 C.SiO2 D.Fe
12.下列化学键中,键的极性最小的是 ( )
A. C-N B.C-F C.C-O D.C-C
13.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
A.SO2和SiO2 B.NaCl和HCl C.CCl4和KCl D.CO2和H2O
14.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 )
A.H2O B.COCl2 C.BF3 D.PCl5
15. 最近发现一种由某金属原子M和非金属原子N构成的
气态团簇分子,如图所示.顶角和面心的原子是M原子,
棱的中心和体心的原子是N原子,它的化学式为 ( )
A.M4N4  B.MN C.M14N13 
D.条件不够,无法写出化学式
16. 下列数据是对应物质的熔点表,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
Na2O Na AlF3 AlCl3 Al2O3 BCl3 CO2 SiO2
920 ℃ 97.8 ℃ 1291 ℃ 190 ℃ 2073 ℃ -107 ℃ -57 ℃ 1723 ℃
A.只要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就一定是离子晶体
B.AlF3 和AlCl3 晶体熔化时,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类型相同
C.同族元素的氧化物不可能形成不同类型的晶体
D.金属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分子晶体的高
D
A B C
17.右图是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若A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比次外层的电子数少3,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D与C不能形成化合物
B.D的最高正价与B的最高正价相等
C.A、B、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弱的关系是C>B>A
D.A、B、C、D原子所具有的原子轨道类型和数目都相同
18.有关晶体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金刚石的正四面体网状结构中最小的环上有6个碳原子
B.在氯化钠晶体中,每个氯离子周围都紧邻8个钠离子
C.如图在面心立方密堆积的金属晶体中,每个金属原子
周围紧邻的有12个金属原子
D.分子晶体干冰也是面心立方晶胞,每个晶胞平均含有4个CO2分子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冰融化时,分子中H—O键发生断裂
B.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
C.分子晶体中,共价键键能越大,该分子晶体的熔、沸点一定越高
D.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20.碳化硅(SiC)的一种晶体具有类似金刚石的结构,其中C原子和Si原子的位置是交替的。在下列三种晶体:①金刚石 ②二氧化硅 ③碳化硅中,它们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②①③
21.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0.1mol过氧化钠固体中含阴离子个数为0.2NA
B. 1mol金刚石中含C-C的数目为4NA
C. 标准状况下,22.4L乙炔中含π键数为2NA
D. 1molNaHSO4晶体中阳离子数为2NA
22.已知Zn2+的4s轨道和4p轨道可以形成sp3型杂化轨道,那么[ZnCl4]2—的空间构型为 ( )
A. 直线型 B.平面正方形 C. 正四面体型 D.正八面体型
23.已知A、B、C均为短周期的元素,A、B同周期、A、C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A2—和C—,B2+和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元素的最高正价为+7价 B.离子半径:A2—>C—>B2+
C.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A>C D.还原性:A2—24. 两种微粒含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这两种微微粒可能是 ( )
  ①两种不同的原子;②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③一种原子和一种分子;
  ④一种原子和一种离子;⑤两种不同分子;⑥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⑦两种不同阳离子;⑧两种不同阴离子.
A.①③⑤⑥⑦⑧ B.①③⑤⑦⑧ C.①③④⑤⑦ D.全部都是
25.现有下列短周期元素的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原子半径 0.74 1.60 1.52 1.10 0.99 1.86 0.75 0.82
最高化合价 +2 +1 +5 +7 +1 +5 +3
最低化合价 -2 -3 -1 -3
A.元素原子序数④小于⑦
B.②、③号元素处于同一周期
C.⑤号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
D.⑧号元素是金属元素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26.(8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列出了8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主族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⑤ ⑥ ⑦
3 ② ④
4 ① ③ ⑧
(1)写出元素⑧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 ;
(2)元素⑤⑥⑦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电离能和元素符号表示);
(3)元素①、②、③对应的氧化物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是
(填化学式);
(4)元素③、②、④形成的单质晶体的熔点升高的原因是

(9分)X、Y、Z、L、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L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Y、X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l∶4和2∶4构成分子A和B,A分子中原子之间形成 (填“σ”或“π”)键, B分子的结构式为 ;
(2)已知: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微粒为等电子体。写出一种与Z单质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微粒的化学式 ;
(3)M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与L同一主族,M原子比L原子多两个电子层,则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 ;该族2 ~ 5周期元素单质分别与H2反应生成l mol气态氢化物的反应热如下,表示生成1mol H2M反应热的是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99.7 mol·L-1 B.+29.7 mol·L-1
C.-20.6 mol·L-1 D.-241.8 kJ·mol-1
28.(16分)X、Y、Z、W、N为前四周期五种元素,分别位于周期表中三个紧邻的周期,且原子序数逐渐增大,X、Y、Z的氢化物都比同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高。N原子外围未成对电子数是同周期中最多的。W元素的电离能数据见下表(kJ·mol-1):
I1 I2 I3 I4 …
496 4562 6912 9540 …
请回答:
(1)N元素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是: ,周期表中位置 ;
(2)X和Z两元素的电负性大小关系: (填元素符号,用“<”连接);
(3)W2Y2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 ;
(4)X、Z可以形成一种共价化合物,其中两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达到8,则其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是:   ;
(5)X的氢化物易溶于水的原因是:

用氢键表示式写出Z的氢化物水溶液中存在的氢键  

29.(17分)铜是过渡元素。化合物中,铜常呈现+1价
或+2价。
(1)铜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2)右图为某铜矿晶体结构单元,该铜矿的化学式
为 。
(3)已知,铜的第一电离能为746kJ·mol-1,第二电离能为1958kJ·mol-1。请结合核外电子排布相关知识解释,铜第二电离能远远大于第一电离能的原因:              ;
(4)对于CuX(X为卤素)而言,铜与X形成的化学键极性越强,对应的CuX的溶解度越大。据此可知,CuCl的溶解度比CuI的溶解度__________(填“更大”或“更小”);
(5)CO、NH3都能提供孤电子对与Cu+形成配合物。Cu+与NH3形成的配合物可表示为[Cu(NH3)n]+。该配合物中,Cu+的4s轨道及4p轨道通过sp杂化接受NH3提供的孤电子对。①[Cu(NH3)n]+中n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u(NH3)n]+中Cu+与n个氮原子构成的空间结构呈 型;
③[Cu(NH3)n]+溶液可用于吸收合成氨原料气中的CO,加热吸收CO后的溶液又将放出CO。加热分解放出CO的过程中,必须克服微粒间的哪类作用力?

(6)+2价铜的氢氧化物难溶于水,但可溶于浓氨水形成配位数为4的配合物。写出氢氧化铜溶解于浓氨水的离子方程式 。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
高二化学试题答题卷
考试日期:4 月25 日 完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1~25 26 27 28 29 总分
第Ⅰ卷 选择题(每题2分 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26.(8分)
(1) ;
(2) ;
(3) ;
(4) ;
27. (9分)
(1) , ;
(2) ;
(3) , 。
28. (16分)
(1) 、 ;
(2) ;
(3) ;
、 ;
(5) ;
(6) 。
(17分)
(1) ;(2) ;
(3) ;
(4) ;
(5)① ;② ,③ ;
(6) 。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
高二化学试题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D C B D B A D C A B D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C C C B B A C C B B D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29.(17分)(1)
(2)Cu2O (3)Cu+中的3d轨道处于全充满状态,较稳定
(4)更大(5)①2 ②直线 ③配位键 (以上每空2分)
(6)Cu(OH)2 + 4NH3.H2O ==[Cu(NH3)4]2+ + 2OH- + 4H2O (3分)
+29
2 8 18 1福州八县(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文化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和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下列属于意识形态部分的有( )
①世界观 ②人生观 ③语言 ④文字 ⑤ 技术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2、对于文化来说,生命力来自实践,创造力源自生活。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火热的现实生活饱含着丰富的文化创造源泉。这说明( )
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丰富的资源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④文化要有活力要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3、来自美国好莱坞的动画巨作《功夫熊猫》横扫全球,在中国票房高达数千万美元,相关的衍生产值更是难以估算。这说明( )
A、文化是第一生产力,极大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B、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给经济以重大影响
C、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D、文化产业应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中心环节
4、“中国有功夫和熊猫,却没有《功夫熊猫》”——电视剧《西游记》孙悟空的经典形象扮演者六小龄童说。这启示我们( )
A、要博采众长,积极吸收外来的优点 B、要继承传统,取传统文化之精华
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D、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上要积极创新
5、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截止2011年底,中央财政已累计投入资金45亿元,地方投入达30多亿元,共建成农家书屋30多万家。材料表明( )
A、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B、社会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
C、文化是一中社会精神力量 D、文化与经济相交融
6、福建省南平市樟湖镇政府文化站里有一个农家书屋,藏书近2万册,报纸、杂志10多种,还有阅览室、网吧等多种配套文化设施。一位农民说:“现在闲暇时间多了,更愿意到这里看看书,增加点文化知识,比打麻将强多了。”这句话说明( )
A、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B、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是主动接受的过程
C、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D、文化环境有利于人的成长
7、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我们应该( )
①尊重差异 ② 取其精华 ③推陈出新 ④革故鼎新 ⑤去其糟粕
A、①② B、③④ C、②⑤ D、②③④⑤
8、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映了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这表明( )
①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中华文化的继承 ②弘扬传统文化要不断推陈出新 ③传统文化只有适应社会的变迁,才能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④只有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才能维系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温家宝总理在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五年累计7.79万亿元,年均增长21.58%,全面实现城乡九年免费义务教育,惠及1.6亿学生。我国之所以重视发展教育,是因为( )
①教育具有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②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③教育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④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扮演重要角色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0、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活动,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活动。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对泼水节认识正确的是( )
A、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C、对当代人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发展道路有深远影响
D、是民族文化集中展示,是民族情感集中表达
11、3月22日,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在莫斯科拉开帷幕,据悉,中俄旅游文化年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旅游活动,既激发了两国民众的旅游热情,也促进了两国民间交流。这启示我们( )
①要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②要尊重文化差异、和睦相处 ③民族文化间存在着差异 ④世界文化渐趋融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2、下列对中俄文化年认识正确的有( )
①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②可以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可以促进中俄文化一体化 ④可以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中华文化是一个恢弘的整体,融合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这主要显示了( )
A、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走在世界的前列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
C、中国不同区域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
D、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14、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下列内容能够体现中华文化这一特点的是( )
①我国的园林艺术在世界上有口皆碑 ②我国的文学艺术内涵丰富、风格鲜明独特 ③我国的古代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前列④我国不同的区域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2012年8月,中国保钓人士冲破日军的重重阻拦,登上钓鱼岛并插上了五星红旗,向全世界宣布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保钓人士的壮举体现了( )
①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②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③中华民族在生死存亡时刻保持团结统一 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6、黑格尔说:“体现着时代精神的英雄们主宰着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的视野。”当下主宰中国人视野的时代精神是( )
A、中华民族精神 B、社会主义文化 C、改革创新 D、民族优秀文化
17、《我要去延安》是有感于延安人民为民族解放和独立作出巨大贡献而创作的一首歌,采用了当代年轻人的视角和现代音乐语言,平实清新,唤起了人们对延安精神的回望和感受。下列对于延安精神表述正确的是( )
A、具有深厚的民族性和鲜明的时代性
B、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突出表现
C、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
D、是整体意识在全民族得到普遍认同和升华的体现
18、当今时代需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因为它是( )
①维系中华各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②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 ③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④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特征和价值追求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9、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下列符合这一变化的( )
①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②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③ 能让人们看到各式各样的“新闻”炒作 ④易于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推动生产的发展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星光大道》栏目自开播以来坚持以“百姓舞台”为宗旨,没有门槛,没有距离,来自全国各地的普通群众可登上央视舞台,各显其能,展示风采。反映出这一栏目( )
A、反映广大人民的利益与呼声 B、面向广大人民
C、以追求节目形式多样为目标 D、大力弘扬了主旋律
21、2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纲要提出,改善国民旅游休闲环境,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限时免费开放城市休闲公园,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市民的文化需求。这种做法( )
A、有利于促进各种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B、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C、有利于保障市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D、有利于文化公共设施经济功能的强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22、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保证是( )
A、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B、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C、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做到( )
①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②立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③坚持发展多元文化④坚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③
24、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所以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因为( )
A、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灵魂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C、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才能保证其正确的发展方向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荣辱观的基础
25、某机构对1000名居民的幸福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一项是“你与邻居的关系”,统计结果如下:
非常熟悉 见面打招呼 基本不认识
13.5% 55.4% 31.1%
据心理学家分析,邻里关系是影响人的幸福感的重要外部因素。结合统计结果,下列建议能提高人们幸福感的是( )
①开展社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促进人际交流 ②发挥居委会的沟通协调作用,构建和谐社区 ③大力弘扬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培育文明风尚 ④加强技术培训,提升居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6、厦门大学医学院教授傅瑾的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文凭涉嫌造假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厦门大学随之解除与傅瑾的工作合同,作辞退处理。这表明( )
①明礼诚信是公民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 ②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相互促进 ③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④ 我们必须不断改造主观世界,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
高中 二 年 政治 科答题卷
考试日期: 4 月 24 日 完卷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 分
1—26 27 28 29 30 总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52分)
二、非选择题(共48分)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
高中二年政治科试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C D B B C A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D B A C A C C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C A C C A B
27、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⑤“以‘拿来主义’的方式洋为中用”(1分)体现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这样的文化产品才能有更强的竞争力。(2分)
⑥“作品必须被翻译”(1分)体现要借助多种传媒宣传中国文化,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高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2分)
(答对其中4点给满分,其他言之有理的可酌情给分)
29、①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这其中也包括藏族文化。中华各民族的文化包括藏族文化在内,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③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④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每点3分, 言之有理的可酌情给分)
30、
(1)①开展福州好人评选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净化环境。
②能够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③能够发挥先进模范人物的导向作用,提高公民个人和社会的道德水平。
(每点2分, 言之有理的可酌情给分)
(2)①认真学习科学知识,加强科学修养的同时,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②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③在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滥、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每点2分, 言之有理的可酌情给分)
27、2012年《开学第一课》以“美在你身边”为主题,航天英雄、奥运冠军等成为了主讲老师,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等先进事迹成为教材内容,向中小学生传递美,传递正能量,让他们感知到什么是美,什么是善,无形中回答了“该做怎样的人”的问题。
请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有关知识,说明制作《开学第一课》向中小学生传递美、传递正能量的文化生活依据是什么?(12分)
28、2012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学院诺贝尔评审委员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莫言获奖的消息让中国的网友兴奋不已,以下是网络上网友对莫言获奖原因的分析:
“莫言的获奖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今后会让中国文坛拥有更多的憧憬和遐想。”
“了解国外大众的需求,让作品被国外读者理解并被需要,也平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
“写作要站在人性的高度,放手去写人,超越地域,种族等界限。”
“中国元素是制胜之宝,莫言的作品就是以表现家乡人民的生活、中国独特的文化和民族风情来征服了诺奖评委。”
“必须向西方学习,以‘拿来主义’的方式洋为中用。”
“作品必须被翻译,必须在西方群众中具有认知度。”
网友对莫言获奖原因分析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12分)
29、中华文化与西藏文化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一方面,以汉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对藏族文化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西藏文化也对中华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离开西藏文化,中华文化就不完整;离开中华文化,西藏文化就不会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中华文化的繁荣有赖于西藏和其他地区民族文化的繁荣,而中华文化的发展也必然有力地促进包括藏族文化在内的各地区各民族文化的繁荣。
运用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12分)
30、2013年1月开始,福州市将每月组织“福州好人”评选活动。福州好人分为“助人为乐好人”、“见义勇为好人”、“诚实守信好人”、“敬业奉献好人”、“孝老爱亲好人”五个类别。举办“福州好人”评选活动旨在广泛发掘百姓身边的好人好事,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这一道德实践活动,促进好人好事不断涌现和道德风尚的传播。
(1)请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角度说明为什么要开展“福州好人”评选活动?(6分)
(2)对于青年学生我们应怎样提高我们的思想道德水平?(6分)福州八县(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数学理试题
命 题:平潭一中
完卷时间:120分钟 满 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则 =( )
A、1 B、 C、-1 D、0
2、若i为虚数单位,m,nR,且=n+i 则mn=( )
A、-2 B、1 C、2 D、3
3、有一段“三段论”推理是这样的:对于可导函数,如果,那么 是函数的极值点;因为函数在处的导数值,所以,是函数的极值点.以上推理中( )
A、大前提错误 B、小前提错误 C、推理形式错误 D、结论正确
4、定积分 ( )
A、 B、1 C、 D、
5、一物体的运动方程为s=sin2t+3t+1,则它的速度方程为(  )
A、v=2cos2t+3 B、v=2sin2t +3
C、v=-2cos2t+3 D、v=2cos2t+3t+1
6、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1)时,第一步应验证不等
式(  )
A、1+<2       B、1++<3
C、1+++<3 D、1++<2
7、若 , ,,则p、q的大
小关系是( )
A、 B、 C、 D、由的取值确定
8、函数在R上的极值点有( )
A、3个 B、2个 C、1个 D、0个
9、有一串彩旗,▼代表蓝色,▽代表黄色。两种彩旗排成一行如下所示:
▽▼▽▼▼▽▼▼▼▽▼▽▼▼▽▼▼▼▽▼▽▼▼▽▼▼▼…
那么在前200个彩旗中有( )个黄旗。
A、111 B、89 C、133 D、67
10、下面给出了四个类比推理:
(1)由“若则”类比推出“若为三个向量则”
(2)“a,b为实数,则a=b=0”类比推出“为复数,若”
(3)“在平面内,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类比推出“在空间中,四面体的任意三个面的面积之和大于第四个面的面积”
(4)“在平面内,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有且只有一个圆”类比推出“在空间中,过不在同一个平面上的四个点有且只有一个球”。
上述四个推理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1、已知在R上可导的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
A、
B、
C、
D、
12、若函数的图像经过四个象限,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或 C、或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复数z=i(i+1) (i为虚数单位) 的共轭复数=
14、曲线与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s=
15、两点等分单位圆时,有相应正确关系为sin α+sin(π+α)=0;三点等分单位圆时,有相应正确关系为sin α+sin+sin=0.由此可以推知:四点等分单位圆时的相应正确关系为__________.
16、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有_______(填上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
①若实数满足,则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
②若为复数,且=1,则的最大值等于2

④定积分
三、解答题(17~21每小题12分,22题14分,共74分)
17、(本小题12分)已知函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和极值
18、(本小题12分)已知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分别为,
(1)若
(2)复数对应的点在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求a的值。
19、(本小题12分)观察以下5个等式:
-1=-1
-1+3=2
-1+3-5=-3
-1+3-5+7=4
-1+3-5+7-9=-5
……
照以上式子规律:
写出第6个等式,并猜想第n个等式;(n∈N*)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上述所猜想的第n个等式成立。(n∈N*)
20、(本小题12分)近年来,福建省大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福州作为省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交通状况一直倍受有关部门的关注,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上午6点到10点,车辆通过福州市区二环路某一路段的用时y(分钟)与车辆进入该路段的时刻t之间关系可近似地用如下函数给出:
求上午6点到10点,通过该路段用时最多的时刻。
21、(本小题12分)已知三次函数过点(3,0),且函数f(x)在点(0,f(0))处的切线恰好是直线y=0。
(1)求函数的解析式;
(2)设函数g(x)=9x+m-1,若函数y=f(x)-g(x)在区间[-2,1]上有两个零点,
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2.(本小题14分)已知函数
(1)若,求函数在区间的最小值;
(2)若讨论函数在的单调性;
(3)若对于任意的求
的取值范围。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
高二数学(理科)试卷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A A B A D C C D B B D
13、 14、
18.解:(1)由复数的几何意义可知:
……………………………………………(2分)
………(4分)
……………………………………………… …(6分)
(2)…………………………(9分)
依题意可知点在直线上
∴……………………………………………(12分)
19.(本小题12分)
解:(1)第6个等式为-1+3-5+7-9+11=6 ………………(2分)
第n个等式为 -1+3-5+7-9+……+(-1)n(2n-1)=(-1)nn……(4分)
(2)下面用数学归纳法给予证明:-1+3-5+7-9+……+(-1)n (2n-1)=(-1)nn
(1)当时,由已知得原式成立; ……………………………………(5分)
(2)假设当时,原式成立,
即-1+3-5+7-9+……+(-1)k (2k-1)=(-1)kk…………………(6分)
那么,当时,
-1+3-5+7-9+……+(-1)k (2k-1)+(-1)k+1 (2k+1)
=(-1)kk+(-1)k+1 (2k+1)
=(-1)k+1(-k+2k+1)
=(-1)k+1 (k+1)
21.解:(1)………………………………………………(1分)
函数f(x)在点(0,f(0))处的切线恰好是y=0,所以有
∴b=-3
∴……………………………………………………………………(6分)
22.解:(1)
综上所述:
(3)
构造函数福州八县(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命题学校:福清一中
一、单项选择题(40分)(1—20题每题1分,21—30题每题2分)
1.许多同学设计制作小生态缸,评价其设计制作水平的主要标准是( )
A.生态系统维持时间的长短 B.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C.生态系统有机物积累的速度 D.生态系统的成分是否全面
2.2009年6月下旬,太湖某水域发生严重水华现象,水体发绿发臭,对渔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构成严重威胁。下列关于此次生态灾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造成此次生态灾难的主要原因是外来物种入侵
B.此次事件将对该水域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破坏
C.从生态学角度分析,是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
D.此时在湖水中投放以藻类为食的动物将有利于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3.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适当放牧,由于动物植食作用,可增加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B.捕食者体型比被捕食者小,则生物数量关系肯定会构成倒金字塔形
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向分解者之后,仍可能从分解者再流向消费者
D.“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的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
4.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保持动态平衡,说明这个生态系统是稳定的。如果能量输出长期大于输入,生态系统就会退化,自我调节能力降低,那么这种情况最可能是由下列哪个因素造成的( )
A.长期低温 B.连续阴雨 C.植被破坏 D.品种退化
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使用粪便作肥料,其能量可以流向植物,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B.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D.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数量越多,次级消费者能够获得的能量就越少
6.右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d过程代表光合作用,b过程代表呼吸作用
B.甲所示的营养级在食物链中占有的碳元素最多
C.碳元素在甲、乙、丙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D.碳元素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利用
7.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是 ( )
A.心猿意马 B.飞蛾扑火 C.花香引蝶 D.老马识途
8.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羊同化量为( )
A.羊同化的能量为64%n B.贮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n
C.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6%n D.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64%n
9.疟原虫在人体内只能进行无性生殖,在按蚊体内才进行有性生殖。人被感染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可患疟疾。在水中,按蚊幼虫(孑孓)以藻类和细菌为食,同时又被鱼类捕食。下列叙述错误是:
A.疟原虫与人是寄生关系 B.疟原虫与按蚊是共生关系
C.藻类属于生产者,孑孓和鱼类属于消费者 D.鱼类与藻类既存在捕食关系,也存在竞争关系
10.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示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冲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11.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于此食物网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
B.野兔、鹿及昆虫均为初级消费者
C.狼和云豹在不同食物链上属于不同营养级
D.如果土壤受到污染,鹰体内的污染物积累浓度可能最高
12.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是( )
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激发人们文学艺术创作灵感
B.野生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生态系统的稳态
C.科学家根据苍蝇平衡棒的导航原理,研制了新型的导航仪
D.生物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
13.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不是固定不变的,下列不属于食物链发生变化的原因的是( )
A.动物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食物的改变会引起食物链的改变
B.动物食性的季节性会改变食物链
C.自然界食物条件改变引起捕食者主要食物组成的变化
D.光照引起生产者光合作用的变化
14.据了解,野生扬子鳄种群的雌雄比例一般稳定在5:1左右,这样的性别比是由孵化时的温度所决定的;繁殖季节雄性扬子鳄发出“轰”、“轰”的声音,雌性扬子鳄则根据声音大小选择巢穴位置。当声音大时,雌鳄选择将巢穴筑于山凹浓荫潮湿温度较低处,则产生较多的雌鳄。以上事实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
A.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
C.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调节生物内环境的稳态
D. 对生物进行自然选择,促进生物进化
15.右图表示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不同层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Ⅰ、Ⅱ、Ⅲ分别表示遗传(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B.图Ⅰ说明基因重组导致多种等位基因的产生,从而形成遗传多样性
C.图Ⅱ反映出生殖隔离的生物可以在同一个环境中相对稳定地共存
D.图Ⅲ反映出的河流、森林和城市生态系统具有相同的小气候特点
16.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被破坏。过早出现的漫天黄尘向人们敲响了警钟,专家就此提出:频率加快、间隔变短、强度增大,将成为今后沙尘暴的新动向。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与人为的高强度经济活动有关,如对沙漠边缘荒地的开垦 ②沙尘暴强度不断增大是土地沙化大面积扩展的标志 ③要抑制破坏该地区植被的各种活动 ④植树、种草、加强防护林的建设和加大西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⑤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A.①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17.大气中CO2过多与碳循环失衡有关。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所倡导的低碳生活获得普遍认同。根据右图所做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增加自养生物种类和数量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
B.大气中CO2的增加主要与异养生物②的数量增加有关
C.该生态系统中的自养生物与所有异养生物构成了生物群落
D.该图能表示物质循环过程,不能准确表示能量流动方向
18.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 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的数量变化情况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个种群间能量流动方向是乙→甲 B.M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两个种群数量变化说明了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D.两个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19.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如右图所示 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可能依次是植物 植食性昆虫 青蛙
B.①和② ②和③之间存在信息交流,①和③之间则没有
C.如按最高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③通过该营养结构获得的能量大于①所含能量的1/25
D.该图反映了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20、有关土壤动物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 B.土壤动物中的关系主要是互利共生
C.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
D.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21.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示意图,当一种生物的全部同化量来自两种生物时,且同化量各占一半,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包括了图中全部生物的总和
B.图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蛇
C.图中由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共3条
D.如蛇要净增重1千克,则最多要消耗绿色植物3500千克
22.下列有关生物学中几个“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的大小和种群密度起决定作用,出生率越高,种群密度增加得越快
B.在我国北方的冬天,适当降低温度可以增加农作物的生长速率
C.生态农业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种群数量变化的“S”型曲线中,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小
23.动物为保证食物等生存资源而占据的空间叫领域。如图表示各种鸟类的领域面积与体重、食性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示中三种鸟类组成一条食物链 B.体重决定领域的大小
C.植食性鸟类能量同化效率高于主要食虫的鸟类
D.体重相等的鸟类领域面积越大,可能其营养级越高
24.右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25科学家对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研究,获得下表数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从第Ⅱ营养级到第Ⅲ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1.3%
B.第I营养级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863.9KJ/ m2y-1 C.营养级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双向的
D.该生态系统遭受火灾后,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26.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功能过程描述的是 ( )
(1)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2)根瘤菌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3)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4)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大部分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
A.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7、调查某地乌鸦连续10年的种群数量变化,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乌鸦的种群密度采用样方法调查
B.第3年和第9年的乌鸦种群数量相同
C.第6年以前乌鸦种群数量进行“J”型增长
D.第9—10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最小
28.如下图中a、b表示种群在不同条件下的增长曲线,c为b曲线对应的种群增长速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自然界中不可能存在类似a曲线表示的种群增长情况
B.在t时刻b曲线对应的种群数量大小为环境容纳量的一半,即K/2
C.b曲线表示种群的数量增长可能受其本身密度增加的制约
D.a曲线表示的种群增长规律可用于指导鱼业捕捞等
29.至2007年底,我国国内人工圈养的大熊猫数量已达239只,而以长期合作研究方式圈养在国外的大熊猫有27只,见下表
合作国家 美国 日本 泰国 奥地利 西班牙 合计
由中国提供 8只 4只 2只 2只 2只 18只
繁殖幼子 4只 4只 1只 9只
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对圈养大熊猫进行科学研究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
B.人工圈养是保护濒危动物的最佳途径
C.人工圈养干扰了大熊猫正常的自然选择方向D.人工圈养的大熊猫种群数量始终呈“J”型增长曲线
30、右图表示某种群在某稳定生态系统中数量变化曲线,K代表的是环境容纳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种群数量达到b之后,种群数量呈现动态波动
B.如种群数量的a等于K/2,则c等于2a
C.种群数量小于c时,出生率不一定大于死亡率
D.如b与c的值相差不大,则数量刚超过b之后种群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
二、简答题:(60分)
1、某兴趣小组对某池塘及其周围荒地的种群和群落等相关信息进行调查,回答以下问题:
(1)该兴趣小组调查的区域内不同位置生物的分布有一定的差异,体现出群落空间特征中的 ;池塘内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在水体中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限制鱼类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2)池塘周围有两种生理特性十分相似的甲乙两种植物,两种植物按照不同比例混种,对收获的种子进行分析,计算出不同种植比率(甲/乙)下收获种子的比率(甲/乙),结果如下表。若按照0.25的种植比率,来年将获得的种子再混种下去,这样连续种植10年,下列四个供选项中最可能的结果是 。
种植比率 - 0.25 0.67 1.50 4.00 -
收获种子比率 - 0.37 1.45 2.06 8.08 -
a.甲优势大于乙 b.乙优势大于甲 c.两者优势大致相当 d.不能确定
(3)该兴趣小组对该池塘内的青鱼进行数量调查,在该池塘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鱼篓。捕获结果统计如下表:
捕获总鱼条数 青 鱼
第一次捕捉 100 86(标记后放生)
第二次捕捉 99 84(其中4条标记)
①利用标记重捕法统计种群数量时,对标记物有何要求 ;
②该池塘内青鱼数目大约有 条。
(4)如该兴趣小组想在该区域调查群落的丰富度,对不认识的动植物应如何处理? 。
2、下图中甲图表示一个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该生态系统中,既是分解者又可作为消费者食物的生物是 。
(2)请根据甲图中的生态系统,写出乙图中能量金字塔②营养级的所有生物名称: ;
(3)有人研究该生态系统中食草虫个体存活数与发育期的关系,结果如丙图所示。从中可推知食草虫死亡率最大的时期是 。
(4)沼蟹会破坏大米草根系,土壤中的磷可促进藻类生长。若在食草虫幼虫期喷洒只杀死该虫的含磷杀虫剂,则蜘蛛数量将 。一段时间后大米草数量不增反降,造成此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大米草死亡导致细菌数量增加,通过甲图的 食物关系,引起沼蟹数量增加;同时因含磷杀虫剂的使用,导致藻类数量增加,通过食物链
也会引起沼蟹数量增加,从而造成大米草数量不增反降。上述事实说明,人类活动会引起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降低,生态平衡容易受到破坏。
3.下图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请据图作答:
(1)图甲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通常情况下,位于营
养级Ⅳ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Ⅲ,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________,C表示
________。若图甲中营养级Ⅰ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则营养级Ⅰ、Ⅱ间的能量传递
效率是________(用图中所给字母表示)。
(3)由图乙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工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已知限制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根据图示正确的操作应该是:
(2)利用动物基因工程技术降低牛奶中乳糖的含量,科学家将
导入奶牛的基因组中。为解决猪器官供人类器官移植用而出现的免疫排斥问题,科学家采用的方法是将器官供体的基因组导入 ,以抑制 或设法除去该基因。
(3)若用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一般情况下需用 ,使细胞处于
的生理状态。
(4)若要利用大肠杆菌生产速效胰岛素,需用到的生物工程有 和发酵工程。
5、利用动物乳腺生产产品的技术称为动物乳腺反应器技术。2005年青岛“崂山奶山羊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制”项目通过鉴定,该项目生产的药用蛋白具有表达效率高、成本低、安全性高、易于分离纯化的优点,可产生乙肝表面抗原及抗凝血酶Ⅲ等医药产品,造福人类健康。下图为利用生物技术获得生物这一新品种和抗虫棉的过程,据图回答:
⑴基因工程中,A表示 , B表示 。
⑵在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首先从相关基因组中获取了A,并采用 技术其进行了扩增,然后将它与质粒等载体组合形成了B。在B的构建过程中需要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过程中,在③过程中一般是采用 方法,在②过程中一般采用 方法,受体细胞一般是 。
⑷要确定目的基因(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后,是否能稳定遗传并表达,需进行检测和鉴定工作,请写出在个体水平上的鉴定过程: 。
6.分析有关基因表达的资料,回答问题。
取同种生物的不同类型细胞,检测其基因表达,结果如图1。
图1图2
(1)现欲研究基因1和基因7连接后形成的新基因的功能,导入质粒前,用限制酶切割的正确位置是 。
(2)图2是表达新基因用的质粒的示意图,若要将新基因插入到质粒上的A处,则切割基因时可用的限制酶是 。
A. HindⅢ B. EcoRⅠ
C. EcoB D. PstⅠ
(3)新基因与质粒重组后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的概率很小,因此需进行 ,才能确定受体细胞已含有目的基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0分)(1—20题每题1分,21—30题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A B C C A A A B C C B D B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B A C C D D D C B D D D A B
二、简答题(除注明外,每空2分)
b/y×100%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14分)(1)质粒用限制酶Ⅰ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Ⅱ切割
(2)肠乳糖酶基因、某种调节因子、抗原决定基因的表达
(3)钙离子处理细胞、感受态(或能吸收周围环境的DNA分子)
(4)基因工程 蛋白质工程(不完整给1分)
5、(8分)(该题每空1分)(1)目的基因、基因表达载体(或重组载体)
(2)PCR、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3)农杆菌转化法、显微注射技术、受精卵
(4)让害虫吞食转基因棉花的叶子,观察害虫的存活情况,以确定其是否具有抗药性
6、(6分)(1)B (2)C (3)筛选福州八县(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命题学校: 长乐一中 考试日期:4月 26 日 完卷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题50分)
1. 妫满系舜帝之子商均的32世孙。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周,封妫满于陈,侯爵,并将长女太姬嫁给他。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妫满在封国内居于大宗地位 B.妫满可按照喜好来选择继承人
C.西周初年曾经分封过异姓贵族 D.周统治者通过政治联姻巩固统治
2. 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宋鲁两国可以通婚 B.晋国是姬姓封国
C.秦国国君是周王室贵族 D.秦鲁两国可以通婚
3. 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反映的实质是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D.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4. 下图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铁器。铁器使用对当时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影响有
① 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② 促进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③ 促使“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产生 ④ 促进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①③④ D. ①②
5. 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 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 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 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以上材料均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
A.精耕细作的特点 B.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C.注重因地制宜 D.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6. 有学者指出:“划分官方指定市场区域的边界并将其与居住区分离开来的管理瓦解了。……有形的分区壁垒已彻底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种更为自由的街道模式。”上述现象应开始大量出现在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7. 有一族谱记载:明清时期外出经商者日众,不少人依旧“壮则服贾,老则归田”。这说明
A.农本商末的观念仍占主导 B.经世致用思想受重视
C.参加科举获取功名的风气盛行 D.理学伦理道德遭抛弃
8.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天下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作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9.《全球通史》载:孔子学说之后,中国最有影响的是道家学说。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两家学说正好可以相互补充,满足了中国人在理智和感情上的需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儒家关注社会现实问题,道家关注天人关系
B.儒家主张“以德治国”,道家主张“无为而治”
C.儒家主张“克己复礼”,道家主张“兼爱非攻”
D.儒家和道家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0.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1.1894年,张振勋(后为张裕葡萄酒公司老板)在奏折中说:“当此库款支绌,财力困敝。问诸国,而国已无币之可拨;问诸官,而官已无款之可筹;问诸民,而民更无力之可顾。除息借洋款外,其能凑集巨资承办一切者,惟赖于商。”由奏折所言可知张振勋建议清政府
A.允许私人兴办企业以筹集资金 B.应兴办军事工业以增强军力
C.大举借款以偿付巨额赔款 D.增加各项官民税额以偿外债
12. 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业的纱厂命名为“大生”。据此可以推测张謇创办企业的主旨是
A.救亡图存 B.注重民生
C. 富国强兵 D.践行儒学
13. 阅读下表,近代商办企业在第二时期获得迅速发展的因素不包括
年代 商 办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资本所占比重
第一时期1892~1894 53 4687 9.6%
第二时期1895~1913 463 90810 41%
A.实业救国的推动 B.晚清政府经济政策调整
C.辛亥革命的刺激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4. 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来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A.提倡维新变法 B.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C.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 D.宣传科学救国
15. 某年,英国伦敦一本杂志上刊登了一幅新闻漫画。该图反映的新闻事件应该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九一八事变 D.抗日战争
16. 下列观点倾向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是
A.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潮流,顺者昌,逆则亡
B.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易就,二者行斯强也
C.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D.天下之大,不患无才,……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
17. 以下是清末时期传统课本(左)和新式课本(右)内容举例。以下推论正确的是
① 传统课本注重启蒙 ② 新式教育强调健体
③ 进化论思想已影响中国 ④ 新式教育抛弃了中国传统文化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8. “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晚清的顽固派的这一指责是针对
A.魏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孙中山
19. 亚里士多德曾说:“十个人的城邦是不可能的,因为它将不能自给;十万人的城邦是荒唐的,因为它将不能适当的治理。”这说明
A. 城邦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 当时希腊城邦总人口没有超过十万
C. 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制不适合古希腊 D. 小国寡民是城邦制的主要特点
20. 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一部分人”是指
A、妇女 B、外邦人 C、奴隶 D、全体男性公民
21. 英国史学家韦尔斯指出:“(文艺复兴)不是古典崇拜而是解放人的思想。”以下关于文艺复兴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 强调自由,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B. 推动人们去追求自身的发展与现实幸福
C. 挑战王权,提高了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 D. 促进人们运用理性作为衡量-切的尺度
22.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关于文艺复兴的自编历史剧的情节设计:一位人文主义者慕名
①来到了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英国 ②拜会了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之父”莎士比亚
③探讨了但丁的悲剧《哈姆雷特》④欣赏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你认为剧本中应该修改的地方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3. 在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美术作品中,有许多以《圣经》故事为题材。这些杰作(如拉斐尔的圣母与圣子图)与神学宗教画的最大区别在于
A.揭露教会腐败与虚伪 B.宣传民主共和与主权在民
C.倡导理性与反对专制 D.表现真实的人物与人性的伟大
24. 以下关于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 二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② 十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③ 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统治 ④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25. 下图是1913年~1937年俄国(沙俄/苏俄/苏联)工业产值增长示意图。对下图解读不正确的是
A. 1913年~1920年工业产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战争的破坏
B. 1920年~1925年工业产值的增长得益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 1925年~1932年工业产值的增长在于企业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
D. 1932年~1937年工业产值高速增长源于斯大林体制的逐步确立
二、非选择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6分,28题18分,共3题50分。)
26.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卫鞅对曰:“夫国不富,不可以用兵,兵不强,不可以摧敌。欲富国,莫如力田,欲强兵,莫如劝战”。 ——《东周列国志》
材料二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通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乡邑大治…… (秦)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附。 ——《史记》
材料三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四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五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王安石
(1) 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他是怎样“力田”“劝战”的?(6分)
(2) 据材料二、三,从军事、经济、治安、外交四方面分析商鞅变法的成效。(4分)
(3) 商鞅变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可是为什么会出现“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的局面?(2分)
(4) 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原因。(4分)
27.(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3)惟有他一人具有罢免与复任主教之权。……
(8)惟有他一人享有使用帝王仪仗之权。
(12)他有[上帝]所赋予废黜帝王之权。
(18)他所批准的判决,除他自己以外,不得由任何人撤销。
(19)教皇本人不受任何人审判。
(22)罗马教会从未犯过错误,也将永远不犯错误,圣经可为证明。
——节选自《教皇敕令》(Dictatus Papae),1075年
材料二 我尽可能厉行清规戒律。我习惯于蜗居在乡下,清算着我的罪孽;我一遍又一遍地忏悔;我一丝不苟地照规矩苦行;而且我的意识保持着自省……我尝试着用人类的药方——人的传统治愈良心的疑虑和困惑,越使用这些药方,我的良心里滋生的不安和忧虑就越多。 ——马丁·路德
材料三 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导致了基督教世界中信仰体系的大分化和大组合。虽然各地、各个宗教派别有所不同,但总的说来,是世界性的宗教帝国让位于地方化、民族化的宗教组织;有形的宗教仪式崇拜,让位于无形的精神信仰崇拜。
——选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四 自此以后,上帝又从壁垒森严的神龛之中回到了人们的心灵,复又成为欧洲信心与进步的内在动力,从而将欧洲文明带上了一条近代化之路。
——《文明启示录: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
(1) 依据上述材料,概括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的原因是什么?(3分)
(2) 为解决心中的疑虑,马丁·路德提出什么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卡尔文提出哪些与路德不同的主张?(5分)
(3) 据材料三,分析宗教改革后欧洲宗教世界呈现出哪些新特点。(4分)
(4)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四的理解。(4分)
28.(18分)19世纪中后期,俄国和中国先后进行了近代化改革的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材料三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上谕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从喙哓哓,空言无补。……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教空疏迂谬之弊”。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
——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1) 材料一中认为“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这里的“文明”指的是什么 俄国“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学习的结果是什么 (4分)
(2) 材料二图1、2说明戊戌变法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兴起的?指出图3《定国是诏》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3分)
(3) 概括指出材料三中光绪帝的主要观点,其真实意图是什么?(6分)
(4) 比较俄国农奴制改革与中国戊戌变法在性质、作用和局限性等方面的相似之处。上述改革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5分)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
高中 二 年 历史 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C D B A B A B C C A B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B B C C D D B A D B C
二、非选择题(3题,共50分)
27.(16分)
(1)原因:不满教皇专权;不满教会特权;质疑教会的清规戒律。(3分)
(2)主张:提出信仰得救;《圣经》至上原则;建立廉俭教会(3分)。
不同:先定论;民主教会。(2分)
(3)新特点:一些地方化、民族化的新教组织出现;教会组织和宗教仪式简化,人们普遍接受信仰得救主张。(4分)
(4)理解:打击了天主教会,解放了人们思想;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推动欧洲近代化。(4分)
(4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1分);作用: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1分);局限性: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1分)。
趋势: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2分)。
高中 二 年 历史 科双向细目表
题号 能力要求 知识点考查
识记 宗法制的核心
识记运用 分封制下主要的诸侯国
理解 宋朝的相权
运用 铁器使用的影响
理解 小农经济精耕细作的特点
理解 宋朝“市”的发展
理解 重农抑商政策
运用 法家思想
运用 儒道的主张
识记 《马关条约》
理解 近代民族工业争取合法地位的斗争
理解 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
识记运用 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理解 近代思想解放对传统观念的动摇
理解 甲午中日战争
理解 维新派的主张
理解 传统教育与新式教育的区别
运用 康有为
理解 小国寡民的城邦
运用 雅典公民
理解 文艺复兴的内涵
识记 文艺复兴的概况
理解 文艺复兴的代表作与神学宗教画的区别
识记 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
运用 俄国不同时期工业发展的原因
26
(1) 运用 商鞅变法的目的;内容
(2) 理解 商鞅变法的成效
(3) 理解 商鞅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
(4) 运用 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27
(1) 理解 宗教改革的原因
(2) 理解 马丁路德的主张和卡尔文的主张
(3) 理解 宗教改革后宗教世界呈现的新特征
(4) 理解 宗教改革的积极影响
28
(1) 理解 农奴制改革的原因和结果
(2) 运用 戊戌变法的背景;开始的标志
(3) 理解 光绪皇帝的主要观点及意图
(4) 理解 农奴制改革与戊戌变法的相同点以及它们所体现的历史发展趋势福州八县(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英语试题
第Ⅰ卷(共115分)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第一节 (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is the man
A. A lawyer. B. A teacher. C. A doctor.
2. What will the woman have to do
A. Return the tape to the man.
B. Keep the tape for another week.
C. Borrow a tape recorder tomorrow.
3. What does the man mean
A. Judy is a good photographer.
B. Judy is very poor in her lessons.
C. Judy should focus on her study.
4. What does the thief look like
A. Very tall, with long yellow hair.
B. Quite short, with long black hair.
C. Medium height, with a yellow T-shirt.
5.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meeting room. B. In a restaurant. C. In a library.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第8题。
6.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Student and teacher. B. Colleagues. C. Relatives.
7. Why doesn’t the man stay in the office often
A. Because he finds it too noisy.
B. Because he’s too busy with his course.
C. Because Jack is hard to get along with.
8. What does Stan suggest they do
A. Move to another office.  B. Ask for a meeting room.   C. Talk to Jack’s students openly.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10题。
9.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A. She is slimmer than last year.
B. She is slightly fatter than last year.
C. She likes the red dress very much.
10. How often does the woman plan to go to the gym
A. Every day. B. Every two days. C. Every week.
听第8段材料, 回答第11至13题。
11. What does the lady want to find out
A. What’s on. B. What’s wrong. C. What’s up.
12. How long does the afternoon performance last
A. 120 minutes. B. 150 minutes. C. 165 minutes.
13.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The woman might be a stranger to the city.
B. The children under 7 aren’t allowed to enter.
C. Any tickets are available at half price 30 minutes in advance.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4至16题。
14. Who used to live in the room
A. The woman. B. The woman’s son. C. The woman’s husband.
15. How does the man feel about the room
A. It is a nice room but not so quiet.
B. It is a good place but the rent is a bit high.
C. It is just the kind of room he is interested in.
16. What does the woman ask the man to do first
A. To move in as soon as possible.
B. To come again the next morning.
C. To pay her 80 dollars in advance.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17. What can be found on the announcement board in the local stores
A. Some funny stories. B. Some service information. C. Some entertainment news.
18. What can we do by using the Craigslist site
A. Watch movies. B. Play computer games. C. Do some shopping online.
19. What does looking for a job require according to the talk
A. Knowing what kind of job is easy. B. Knowing what job pays the most money.
C. Knowing what kind of work you want to do.
20. How many ways of finding a job are mentioned in the talk
A. Less than three. B. Three. C. More than three.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 (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21. It is bad manners for you to make fun of ________ disabled; you should know they are in ______great need of our understanding.
A.the; a B.the; 不填 C.不填;a D.不填;不填
22. —I am so annoyed at what he has said about me.
— ____________________. He was just kidding.
A.What a nonsense B.It's a pleasure
C.Don't take it too seriously D.I couldn't agree more
23. —Is he said ________ his car stolen
—Yes. He was so foolish ________ leave his car ________.
A.that; that; unlock B.to have had; as to; unlocked
C.to have; to; unlock D.to have; for him to; unlocked
24. My family were moving to the countryside and I had to make some ________ and learn to lead a different life there.
A.allowances B.accommodations
C.adjustments D.assessments
25. Celine Dion, who performed wonderfully at the Spring Festival Gala, is ____________as she was 15 years ago.
A. as attractive a star B. as an attractive star
C. attractive as a star D. as attractive star
26. It is recommended by the representatives that traditional cultures___________.
A. should preserve B. have been preserved
C. be preserved D. must be preserved
27. —___________bargaining is so interesting
—Sometimes it is a test to see who stand their ground for the longest.
A. What is it that B. Why is it that
C. What it is that D. Why it is that
28. The U.S. __________ it has the best medical technology in the world, but quite a lot of
Americans have no ___________to health care service.
A. declares, access B. acknowledges, entrance
C. explains, introduction D.announces, devotion
29. The speaker mentioned many examples people lived through hard times and succeeded at last.
A. which B. whose C. when D. where
30. He ______ in Paris for many years, but he never regretted his final decision to move back to China.
A. lived B. was living C. has lived D. had lived
31.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on Saturday left Brazzaville, capital of the Republic of the Congo, _______Beijing, ___________ his first foreign visit after taking office with fruitful results.
A. to, concluding B. for, concluded C. for, concluding D. to, to conclude
32. By looking at a problem in as many ways as possible,creative thinkers can find solutions that would_________ remain invisible.
A.otherwise B.yet C.already D.forever
33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traffic rules, drivers who run red lights_______lose six points, double the previous punishment.
A. should B.shall C.may D. can
34. _______ gave a big warning to anyone who is lazy and diahonest in the company.
A. He being fired B. He was fired C. His being fired D. He fired
35. The CDs are on sale! Buy one and you get ______ completely free.
A. other B. others C.one D. ones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Juliane Kiepke and her mother were in an airplane high over the Andes. They were flying from Lima to Pucallpa,  36  Juliane's father worked as a scientist. The plane flew into a violent storm and  37  in midair.
Juliane's seat was  38 clear of the wreckage (残骸)when the plane crashed. She was knocked unconscious. When she regained consciousness, she discovered that she was the only  39 . She was alone, with no map, no compass, no food. She was also hurt; she had a  40  collarbone (锁骨)and an injured foot.
She  41  what her father had told her, "Rivers are the  42 of the jungles. If you're ever  43  , find a river; there are always camps by the riverside." So Juliane started walking.
After hours of walking, she found a  44  . She followed it until dark, and then fell asleep on the riverbank. The next morning, her foot was worse,  45  she kept walking.
Eight days passed. On the ninth day, Juliane was overjoyed to find a small boat on the riverbank. There was a  46 into the jungle next to the boat. Juliane left the river and  47  the path to a hut. It was  48  except for a sheet of plastic. Juliane covered herself with it to try to  49  the mosquitoes, and then fell into an exhausted (精疲力竭的) 50  .
The next morning, she awoke to find three men  51 down at her. Juliane quickly told them her story.
"You're very lucky," one of the men said. "We come to the hut only once a month."
The men took JuIiane by  52 to a small place called Tournavista. From there, a plane took her to Pucallpa and her  53  father.
Juliane's ten-day 54  experience was over. The men who found her called  55 a miracle (奇迹).
36. A. who B. which C. where D. that
37. A. blew B. exploded C. appeared D. swung
38. A. driven B. thrown C. pulled D. poured
39. A. passenger B. victim C. witness D. survivor
40. A. broken B. destroyed C. burnt D. cut
41. A. repeated B. remembered C. wondered D. noticed
42. A. roads B. edges C. symbols D. ends
43. A. surrounded B. blocked C. lost D. confused
44. A. map B. sign C. boat D. stream
45. A. and B. so C. but D. while
46. A. guide B. passage C. mark D. path
47. A. cleared B. got C. followed D. chose
48. A. empty B. full C. dry D. damp
49. A. sweep away B. keep off C. drive off D. get rid of
50. A. state B. sleep C. mind D. feeling
51. A. shouting B. pointing C. waving D. looking
52. A. train B. car C. boat D. bus
53. A. waiting B. watching C. wandering D. returning
54. A. practical B. plain C. private D. severe
55. A. them B. it C. her D. themselves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 (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Emotional eating is when people use food as a way to deal with feelings instead of to satisfy hunger. We've all been there, finishing a whole bag of chips out of boredom or eating cookie after cookie while cramming for a big test. But when done a lot — especially without realizing it — emotional eating can affect weight, health, and overall well-being.
Not many of us mak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eating and our feelings. But understanding what drives emotional eating can help people take steps to change it.
One of the biggest myths about emotional eating is that it's prompted by negative feelings. Yes, people often turn to food when they're stressed out, lonely, sad, anxious, or bored. But emotional eating can be linked to positive feelings too, like the romance of sharing dessert on Valentine's Day or the celebration of a holiday feast.
Sometimes emotional eating is tied to major life events, like a death or a divorce. More often, though, it's the countless little daily stresses that cause someone to seek comfort or distraction in food.
Emotional eating patterns can be learned: A child who is given candy after a big achievement may grow up using candy as a reward for a job well done. A kid who is given cookies as a way to stop crying may learn to link cookies with comfort.
We're all emotional eaters to some extent. But for some people, emotional eating can be a real problem, causing serious weight gain or cycles of binging and purging.
The trouble with emotional eating (apart from the health issues) is that once the pleasure of eating is gone, the feelings that cause it remain. And you often may feel worse about eating the amount or type of food you did. That's why it helps to know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physical hunger and emotional hunger.
Next time you reach for a snack, check in and see which type of hunger is driving it.
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_______.
A. what emotional eating is and its harm
B.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physical hunger and emotional hunger
C. how to have a healthy diet
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ting and feeling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bout emotional eating
A. It is usually linked to positive or negative feelings.
B. It is sometimes linked to major life events.
C. It is caused by physical hunger.
D. It can cause health problems.
The underlined word in Paragraph 1 probably means ______________.
A. caring B. accounting C. applying D. preparing
The author of the passage would agree that ________.
A. we can do nothing to change emotional eating
B. we should only eat when we are hungry
C. we should be careful with emotional eating
D. we should not seek for comfort in food
B
The room in which the boys were fed was a large stone hall, with a large pot at one end. The master, helped by two women, served the soup from this pot at meal times. Each boy was allowed one bowl of soup and no more. The bowls never needed washing, as the boys cleaned them with their spoons, trying to eat every bit of soup. Boys usually have excellent appetites. Oliver Twist and his companions slowly starved for three months until finally, they became quite wild with hunger.
There was one boy who was tall for his age and had a wild, hungry look in his eye. He told his friends he had to have another bowl of soup each day. If not, he was afraid that one night he might eat the small young boy sleeping next to him. The boys had a meeting and decided that one of them should ask for more food after supper that evening. They wrote their names on pieces of paper and picked one out. It was Oliver Twist who was chosen.
In the evening, the boys sat down at the tables. The master stood by the pot, and the soup was served. It disappeared quickly. The boys whispered and made signs to Oliver. He stood up from the table and went to the master, with his bowl and spoon in his hands. “Please, sir,” he said, “I want some more.” The master was a fat, healthy man, but he went very pale.
“What ” said the master at last in a quiet voice.
“Please, sir,” repeated Oliver, “I want some more.”
The master hit Oliver with his spoon, then seized him and cried for help. Mr Bumble rushed into the room, and the master told him what Oliver had said. “He asked for more ” Mr Bumble cried. “I cannot believe it. One day they will hang the boy.” He took Oliver away and shut him in a dark room. The next morning a notice appeared on the workhouse gate. Five pounds were offered to anybody who would take Oliver Twist.
60. This passage is most probably taken from __________.
A. an essay B. a diary C. a report D. a novel
61. The master went pale because he was __________.
A. surprised B. sick C. nervous D. disappointed
62. We can learn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_______.
A. the master showed great mercy to the poor boys
B. the boys suffered from hunger in the workhouse
C. Oliver was lucky enough to be chosen as a hero
D. the big boy was strong enough to get food for the others
63. Which may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Oliver Feeds His Companions B. Oliver Tricks His Master
C. Oliver Asks For More D. Oliver Will Be Hanged
C
Every night, N-Dia Layne would set the alarm clock on her mother's cellphone for 4:45a.m. If the two of them were not on the subway platform at 103rd Street and Broadway by 6:20 a. m., there was no way N-Dia would be on time for school.
Even so, N-Dia was often late. By the end of October, she was just one lateness away from the six allowed a student for the entire term.
Ms. Layne and N-Dia, 9, live at the Regent Family Residence for the Homeless. They moved here last summer from their original family shelter in Brownsville, Brooklyin.
On a recent schoolday, N-Dia waited on the subway station at East 103rd Street. N-Dia and her mother boarded the No. 1 train, and then changed to the No. 3 at 96th Street.
After 96th Street, N-Dia napped on her mother’s shoulder when Ms. Layne was listening to music. N-Dia often does her homework on the ride home. A few stops before Sutter Avenue, where N-Dia’s school is, Ms. Layne woke her up. Then she hurried her daughter to school before the first bell.
“It’s unfair, and it makes me feel upset,” N-Dia said.
“I don’t want her to grow up and have to go through what I went through,” said Ms. Layne, who transferred(转学) to different schools many times. “It affected my grade greatly.”
In N-Dia’s case, the efforts to keep her at her charter school, which received a C on its last city progress report, failed. It was agreed that N-Dia should attend school closer to the shelter. “ I cried during the meeting,” Ms. Layne said. “I really wanted to keep her in that school where she had some type of stability.”
64. Why doesn’t Ms. Layne want N-Dia to attend a school near their home
A. There’re too many students in the nearby schools.
B. N-Dia doesn’t want to leave her present classmates
C. She feared N-Dia’s grade would be affected
D. There is no good school near their home
65.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second paragraph that________.
A. N –Dia was one of the six students who were often late.
B. N-Dia has already been late for school five times
C. Ms. Layne was angry at the lateness of N-Dia
D. N-Dia was driven out of school because of being late.
66. The author mentioned one of N-Dia’s journeys to school to prove____.
A. N-Dia doesn’t feel lonely on her way to school
B. N-Dia knows how to make good use of time
C. N-Dia is eager to receive education
D. N-Dia suffers a lot in going to school
67. What made Ms. Layne cry
A. N-Dia had to move to a school near her house
B. N-Dia had to move to a shelter near her school
C. N-Dia made no progress
D. N-Dia felt too tired.
D
Apple iPad Mini Wi-Fi 16 GB - Black & Slate $329 online 71 reviews October 2012 - Apple - Handheld - 16 GB - iOS - Wi-Fi Only - 7.9 inch - With Camera - 10.9 ounces(1 pound =16 ounces) With a touch screen and the ability to take an awesome 360-degree picture from the top of a mountain, its 7.9-inch display more than measures up to the complete iPad experience. View web pages. See where you are and what's around you using online maps. Flick(浏览) through your photos and watch videos in vivid detail. And wave hello to the family on a video call. With the same LED backlight technology and the same fast, fluid performance that the iPad is known for, the iPad Mini doesn't disappoint customers. And with automatic shake-resistant video, your videos are instantly ready to share.
Apple iPad 2 Wi-Fi 16 GB – Black $350 online 2,564 reviews March 2011 - Apple - Handheld - 16 GB - iOS - Wi-Fi Only - 9.7 inch - With Camera - 10 hour battery -1.32 pounds This device has two cameras, a dual-core(双核) A5 chip, and the same battery life – all in a thinner, lighter Multi-Touch design. It makes surfing the Web, checking email, watching movies, and reading books feel natural. LED backlighting makes everything you see remarkably vivid and bright. With every turn of the device (even upside down), the display adjusts to fit. It has a wide, 178° viewing angle.
Apple iPad 1 Wi-Fi 32 GB $600 online 454 reviews May 2010 - Apple - Handheld - 32 GB - iOS - Wi-Fi Only - 9.7 inch - 1.5 pounds Apple iPad 1 Wi-Fi is a magical and revolutionary product and the best way to experience the web, email, photos, and video.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large multi-touch screen and advanced capabilities of the iPad, you can do things that you can't do on any other device. The high-resolution(分辨率), 9.7-inch LED-backlit display on the iPad is remarkably vivid. Thin and light and with a wide viewing angle, it automatically locates available Wi-Fi networks.
68. According to the advertisement,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 The Apple iPad 2 has a single core and 360-degree viewing angle.
B. The Apple iPad Mini’s performance is disappointing compared to that of others.
C. The Apple iPad Mini can store as much information as the Apple iPad 2 can.
D. The Apple iPad 1 is the oldest, the most expensive and the smallest of all three.
69. According to the advertisement, which one probably attracts most attention
A. Apple iPad Mini B. Apple iPad 2 C. Apple iPad 1 D. Dual-Core A5
70. We know from the advertisement that____________
A. we can’t voice chat with friends using the Apple iPad Mini.
B. we need to locate available Apple iPad 1Wi-Fi networks ourselves.
C. the Apple iPad 2 display only adjusts when the device is turned upside down.
D. with the Apple iPad Mini, your videos always remain relatively smooth.
E
The world's oceans are slowly getting more acidic, say scientists.
The researchers from California say the change is taking place in response to higher levels of carbon dioxide in the atmosphere.
The lowering of the waters' pH value is not great at the moment but could pose a serious threat to current marine life if it continues, they warn.
Ken Caldeira and Michael Wickett, from the 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 report their concerns in the journal Nature.
Increasing use of fossil fuels means more carbon dioxide is going into the air, and most of it will eventually be absorbed by seawater. Once in the water, it reacts to form carbonic acid.(碳酸)
Scientists believe that the oceans have already become slightly more acidic over the last century.
But these researchers have tried to predict what will happen in the future by combining what we know about the history of the oceans with computer models of climate change.
"This level of acidity will get much more extreme in the future if we continue releasing CO2 into the atmosphere," said Dr Caldeira.
"And we predict amounts of future acidity will exceed(超过)anything we have seen over the last several hundred million years, let alone perhaps after rare catastrophic events such as asteroid impacts(小行星撞击)."
If carbon dioxide release continues unabated(不衰退), ocean pH could be reduced by as much as 0.77 units, the authors warn.
It is not absolutely clear what that means for marine life, however.
Most organisms live near the surface, where the greatest pH change would be expected to occur, but deep-ocean lifeforms may be more sensitive to pH changes.
Coral reefs and other organisms whose skeletons or shells contain calcium carbonate may be particularly affected, the team speculate. They could find it much more difficult to build these structures in water with a lower pH.
In recent years some people have suggested deliberately storing carbon dioxide from power stations in the deep ocean as a way of curbing(抑制)global warming. But Dr Caldeira said that such a strategy should now be re-considered.
"Previously, most experts had looked at ocean absorption of carbon dioxide as a good thing - because in releasing CO2 into the atmosphere we warm the planet; and when CO2 is absorbed by the ocean, it reduces the amount of greenhouse warming.
71. The purpose of this passage is to __________.
A. show people the findings of a research team
B.warn people of the higher level of CO2
C.inform people of how acid the ocean is now
D.introduce Dr Caldeira and his team’s research
72. If the water’s acidity level keeps rising, __________.
A.organisms living near the surface are more sensitive to pH changes
B.ocean life whose structures contain calcium carbonate may be affected
C.the waters’ pH value will become higher and higher
D.some disastrous events will occur more often than before
73. The ocean is becoming more acidic due to __________.
A.the lower water pH value
B. the warming atmosphere
C.the increasing use of oil fuels
D. the higher level of CO2 in the air
74. According to Dr Caldeira, ___________.
A.the future situation of the amount of acidity is extremely serious
B.ocean absorption of carbon dioxide is a good thing
C.scientists may predict climate changes with computer models
D.more oil fuels will be used in the near future
75. Most experts once believed storing carbon dioxide in the ocean would reduce __________.
A.the CO2 absorbed by the ocean
B.the acidity of the ocean
C.the amount of greenhouse warming
D.the gradual release of CO2
第Ⅱ卷(共35分)
第一节 短文填词 (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阅读下面短文,根据以下提示:1)汉语提示;2)首字母提示;3)语境提示,在每个空格内填入一个适当的英语单词,并将该词完整地写在右边相对应的横线上。所填单词要求意义准确,拼写正确。
Jill, 15, has had an accident and now uses a wheelchair. ____(尽管) 76.________
her disability, Jill is trying to live a n________ life. 77. ________
Though she has learnt to do many things _______help, she often 78. ________
thinks about her active past and she finds living with disability more
and more frustrating. She loves r_______ about young disabled people 79. ________
who have overcome great difficulties. _____ of the most encouraging 80. ________
articles was written by a blind girl who won an ____(奖项)for young 81. ________
scientists.
Jill wrote the girl a letter, saying that she wanted to make ______with 82. ________
her. The girl did not answer her letter, _____made Jill very disappointed.. 83. ________
Then one day she received a letter from the girl. In the letter, the girl
____(解释)that she had gone to Britain to attend a meeting for young 84. ________
scientists and a_____ for not having replied sooner. At the end of the letter, 85. ________
she encouraged Jill to develop her potential.
第二节 书面表达(满分25分)
假定你是某英语报的小记者,以下漫画内容是你的所见所闻,请根据要求写一篇英语短文投稿。
内容要求:1.描述漫画内容;2.发表个人感想。
注意:
1. 可适当发挥,使文章内容充实、连贯;
2. 短文标题与开头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3. 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的具体信息;
4. 词数120左右。
Last Sunday, I went to the zoo with my frien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
高中 二 年 英语 科答题卷
第Ⅰ卷(共11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第Ⅱ卷(共35分)
第一节 短文填词 (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Jill, 15, has had an accident and now uses a wheelchair. ____(尽管) 76.________
her disability, Jill is trying to live a n______ life. 77. ________
Though she has learnt to do many things _______help, she often 78. ________
thinks about her active past and she finds living with disability more
and more frustrating. She loves r about young disabled people 79. ________
who have overcome great difficulties. _____ of the most encouraging 80. ________
articles was written by a blind girl who won an (奖项)for young 81. ________
scientists.
Jill wrote the girl a letter, saying that she wanted to make ____with her. 82. ________
The girl did not answer her letter, _____made Jill very disappointed.. 83. ________
Then one day she received a letter from the girl. In the letter, the girl
____(解释)that she had gone to Britain to attend a meeting for young 84. ________
scientists and a_____ for not having replied sooner. At the end of the letter, 85. ________
she encouraged Jill to develop her potential.
第二节 书面表达(满分25分)
Last Sunday, I went to the zoo with my frien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
高二英语答案
听力:
一、评分原则
1. 本题总分为25分,按5个档次给分。
2. 评分时,先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语言初步确定其所属档次,然后以该档次的要求来衡量,确定或调整档次,最后给分。
3. 词数少于100和多于150的,从总分中减去2分。
4. 评分时应注意的主要内容为:内容要点、应用词汇和语法结构的数量和准确性及上下文的连贯性。
5. 拼写与标点符号是语言准确性的一个方面。评分时,应视其对交际的影响程度予以考虑。英、美拼写及词汇用法均可接受。
6. 如书写较差以至影响交际,将分数降低一个档次。
二、内容要点
1. 漫画内容:游客用雪球砸狮子,狮子躲闪怒吼等;
2. 个人感想。
One possible version
Last Sunday, I went to the zoo with my friends. Covered in the white snow, the zoo looked like a fairy land with lovely animals wandering or lying in the sun. We were enjoying the wonderful sight when a loud noise caught our attention. Turning around, we saw some visitors were throwing snowballs at the lions for fun. So frightened were the lions that they kept crying desperately, fixing their angry eyes on the attackers. I felt shocked at this. How could they be so cruel to “the king of forest”
Animals have feelings and thoughts like men. They are our best friends. However, we human beings often hurt them for some selfish reasons. Well goes the saying, “If all the beasts were gone, men would die from a great loneliness of spirit.” Only by treasuring every creature on our planet can we enjoy our beautiful life!
三、各档次的给分范围和要求
第五档 完全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覆盖所有内容要点。—应用了较多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有些许错误,但为尽力使用较复杂结构或较高级词汇所致;具备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有效地使用了语句间的连接成分,使全文结构紧凑,完全达到了预期的写作目的。完全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
21~25分
第四档 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虽漏掉一两个次重点,但覆盖所有主要内容。—应用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能满足任务的要求。—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应用基本准确,些许错误主要是因尝试较复杂语法结构或词汇所致。—应用简单的语句间连接成分,使全文结构紧凑。达到了预期的写作目的。
16~20分
第三档 基本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虽漏掉一些内容,但覆盖所有主要内容。—应用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能满足任务的要求。—有一些语法结构和词汇方面的错误,但不影响理解。—应用简单的语句间连接成分,使全文内容连贯。整体而言,基本达到了预期的写作目的。
11~15分
第二档 未恰当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漏掉或未描述清楚一些主要内容,写了一些无关内容。—语法结构单调,词汇项目有限。—有一些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的错误,影响了对写作内容的理解。—较少使用语句间的连接成分,内容缺少连贯性。信息未能清楚地传达给读者。
6~10分
第一档 未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明显遗漏主要内容,写了一些无关内容,原因可能是未理解试题要求。—语法结构单调、词汇项目有限。—较多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的错误,影响对写作内容的理解。—缺乏语句间的连接成分,内容不连贯。信息未能传达给读者。
1~5分
0分 未能传达给读者任何信息:内容太少,无法评判;写的内容均与所要求内容无关或所写内容无法看清。
听力文字材料:
W: Anything else, gentleman
M: A salad and potatoes with that.
W: What kind of potatoes do you want
M: French fried.
第一节到此结束。
第二节
Text 6
W: Stan, do you have a minute
M: Oh, hi, Cathy. Sure. What’s up
W: Well, I’ve been meaning to talk to you about the situation in the office.
M: I’m not in there very often. It’s so noisy that I can’t work.
W: That’s exactly what I’m getting at. We’re supposed to be able to do our preparation in that office, but have you noticed Jack constantly has students coming in and get help with his course.
M: We can’t really ask him to stop having students come in for help, can we
W: No, of course not. But I’m not able to do my work and neither are you. I imagine it’s the same for the others in the office.
M: Hmm, could we ask for a kind of meeting room When we have to talk to students, we could go to the meeting room.
W: Good idea.
Text 7
M: Kathy! You look so cute in this red dress !
W: Really Don’t you think the skirt is small for me
M: Um, if you say so.
W: Well, it fit me well last year, but now it’s a little tight.
M: Don’t be upset, Kathy. You may think you have a little extra meat on your bones, but trust me, you look good!
W: But I really want this “extra meat” gone!
M: I know how you feel. I’m trying to stay in shape, too. I’m changing my lifestyle gradually.
W: Good idea. I’m going to the gym every week, starting today.
Text 8
M: Hello, can I help you with something
W: Yes. You see, I’m spending a few days in the city and I’d like to know what’s on.
M: Well, there’s a musical, “Elephant fountain”, at Baoli Theatre. They all say it’s very good.
W: When’s it on, exactly
M: Every night except Sunday. Hold on, let me get some specific information… Yes, the show will run until the beginning of July. It begins at 8 o’clock, finishing at 10:45. There’s an afternoon performance on Wednesday and Saturday. Performances for the afternoon time start at 2:00 and end at 4:45.
Text 9
M: Hello. I just saw your ad in the Evening Paper. You haven’t rented it yet, have you
W: No, I haven’t. Come in and have a look at it.
M: Thank you.
W: It’s just a simple room. It was once my son’s room. Now he has grown up and left home, and my husband died last year. So I thought maybe I’d take in a roomer.
M: A nice, quiet house. That’s what I’m looking for.
W: This way, sir.
M: This is a very pleasant room. How much is the rent
W: Fifty dollars a week, if you think that’s OK. I won’t charge you anything for electricity, gas, heat. Oh, yes. You can use the kitchen and refrigerator, too.
M: Well, I like this place very much. But, you know. I don’t have much money.
W: You seem like a very nice young man. What about $40 a week
M: That sounds good. May I move in tomorrow morning
W: Sure. I’ll be expecting you. If you don’t mind, I’d like to have the first two weeks’ rent in advance.
M: Ok, I’ll give it to you tomorrow morning. See you tomorrow.
(Text 10)
M: There are many ways to find a job. It can be as easy as walking into a neighborhood store to look at its announcement board. Local stores often have areas where people can put small signs telling what kind of service they need or can provide. Such services include caring for children or cleaning houses. Or, job searchers can look in the newspaper. Local newspapers have employment announcements placed by companies seeking workers.
Another popular tool for finding jobs is the Internet. For example, people in more than seven hundred cities around the world can use the Craigslist site to buy objects, meet people or find jobs.
Another useful way to find a job is through a college or university. For example, students at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in Austin can go to the Career Exploration Center to get help in finding a job. Of course, looking for a job requires knowing what kind of work you want to do.
Some experts also help people find jobs. Susan W. Miller owns a company called California Career Services in Los Angeles. She says her company helps people find jobs by first helping them understand their strengths, goals and interests. Then she provides them with methods and resources to help them find the right jo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