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金堂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4月月考试题(9科10份,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金堂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4月月考试题(9科10份,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12—2013(下)金堂中学高2014级月考试题
化 学
命题人:杨勇 审题人:徐建强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范围:选修4。考试班级:网班(8、9班)。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务必用2B铅笔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超出范围;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i-28
I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20个小题。答案填在答题框内,否则无效。)
1、已知反应X+Y= 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Y的能量一定高于N
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2、在pH=1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NH4+、Ba2+、NO3—、CO32— B.Fe2+、OH—、SO42—、MnO4—
C.K+、Mg2+、NO3-、SO42— D.Na+、Fe3+、Cl—、AlO2—
3、在水中加入下列物质,可以促进水的电离的是
A.H2SO4      B.NaOH C.KNO3 D.Na2CO3
4、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2H2(g)+O2(g)=2H2O(g) △H=-483.6 kJ· 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 mol—1
B.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H=-57.4 kJ· mol—1
则含20.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大于28.7kJ的热量
C.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H>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D.己知2C(s)+2O2(g)=2CO2(g))△H=a;2C(s)+O2(g)=2CO(g) △H=b,则a>b
5、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pH值最小的是
  A. B. C.  D.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同类型的两难溶物中溶度积常数小的其溶解度大
B.溶解度小的物质一定不能转化为溶解度大的物质
C.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D.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
7、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对熟石灰的悬浊液加热,悬浊液中固体质量增加
B.向稀盐酸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盐酸中氢离子浓度降低
C.打开汽水瓶,有气泡从溶液中冒出
D.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式收集氯气
8、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g+和Cl- 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其活化能为零
B.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点状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C.放热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而吸热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D.熵增且放热的反应一定自发进行,但实际可能因速率很小而不一定发生
9、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A( 加热 B( 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
C( 滴加少量CuSO4溶液 D( 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AlCl3溶液蒸干灼烧得到氧化铝 ②碳酸钠溶液中离子共有4种
③电镀时应把镀件置于电解槽的阴极 ④冶炼铝时,把氧化铝加热成为熔融体后电解
⑤钢铁表面常易腐蚀生成Fe2O3·nH2O ⑥催化剂降低了活化能,故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限度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⑤⑥ D.②④
11、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体系中,下列量发生变化,其中一定能表明化学平衡移动的是
A.反应混合物的浓度  B. 反应体系的压强 C.正、逆反应的速率  D. 反应物的转化率
12、下图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A. 4>2>1>3>5 B.2>1>5>3>4 C. 5>4>2>3>1 D. 3>5>2>4>1
13、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电离方程式:HClOH++ClO-
B.铝溶于烧碱溶液的离子方程式:Al+2OH-=AlO2-+ H2↑
C.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式:Cu-2e-= Cu2+
D.NaHS水解的离子方程式:HS-+H2O H3O++S2-
14、有如图所示的装置,当电流表中产生持续电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u是原电池的负极 B.Al是原电池的负极
C.电子由Al沿导线流向铜 D.铝片上的电极反应式为:Al-3e-==Al3+
15、常温,取浓度相等的NaOH和HCl溶液,以3∶2体积比相混和后pH=12,则原溶液的浓度为
A、0.01mol/L B、0.017mol/L C、0.05mol/L D、0.50mol/L
16、在密闭容器中,对于可逆反应A+3B2C(气),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正反应方向ΔH<0,则T1>T2 B.A一定为气体
C.压强增大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D.B一定为气体
17、已知一定温度下,2X(g)+Y(g) mZ(g) ΔH=-a kJ· mol -1(a>0)。现在甲、乙两容积相等且为固定的密闭容器,保持该温度下向密闭容器甲中通入2 mol X和1 mol Y,达到平衡状态时放出热量b kJ;向乙密闭容器中通入1 mol X和0.5 mol Y,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c kJ,且b>2c。则a、b、m的值或关系正确的是
A.m=4 B.a=b C.a<b/2 D.m≤2
18、将氨水缓缓地滴入盐酸中至中性,下列有关的说法:①盐酸过量 ②氨水过量 ③恰好完全反应
④c (NH4+) = c(Cl-) ⑤c (NH4+) < c(Cl-) 正确的是
A.①⑤ B.③④ C.②⑤ D.②④
19、下列关于溶液中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c (Na+)=2c (CO32-)+c (HCO3-)+c (H2CO3)
B.0.1 mol·L-1的NH4Cl和0.1 mol·L-1的NH3·H2O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
c (Cl-)>c (NH4+)>c (H+)>c (OH-)
C.常温下,醋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醋酸,则水的电离程度会减小
D.2 L 0.5 mol·L-1 CH3COOH和5 L 0.2 mol·L-1 CH3COOH溶液中的H+数目相等
20、反应:aA(g)+ bB(g)cC(g)+ dD(g)中A的转化率和含量符合如图所示变化关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压强 P1比P2大 B.(a +b)比(c +d)大
C.温度t1℃比t2℃低 D.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
21、(6分)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目前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燃料。(1)在25 ℃、101 kPa时,16 g 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890.31 kJ,则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已知:C(s)+O2(g)===CO2(g) ΔH1=-437.3 kJ·mol-1
H2(g)+O2(g)===H2O(g) ΔH2=-285.8 kJ·mol-1
CO(g)+O2(g)===CO2(g) ΔH3=-283.0 kJ·mol-1
则煤的气化主要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s)+H2O(g)===CO(g)+H2(g) ΔH=______ __。
(3)依据盖斯定律可以对某些难以通过实验直接测定的化学反应的焓变进行估算。
已知:C(石墨,s)+O2(g)===CO2(g) ΔH1=-393.5 kJ/mol ①
2H2(g)+O2(g)===2H2O(l) ΔH2=-571.6 kJ/mol ②
2C2H2(g)+5O2(g)===4CO2(g)+2H2O(l) ΔH3=-2 599 kJ/mol ③
根据盖斯定律,计算298 K时由C(石墨,s)和H2(g)生成1 mol C2H2(g)反应的焓变ΔH=____________。
22、(5分)有pH=4的盐酸、硫酸、醋酸三瓶溶液:(以下用>、<、=表示)
(1)设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依次为C1、C2、C3,则其关系是
(2)取相同体积的三种酸分别加入蒸馏水稀释到pH=6,需水的体积依次为V1、V2、V3,则其关系是 。
(3)完全中和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均相同的Ba(OH)2溶液时,需三种酸的物质的量依次为n1、n2、n3,则其关系是 。
(4)取同体积的酸的溶液分别加入足量的锌粉,反应开始放出H2的速率依次为υ1、υ2、υ3,则其关系是 ;反应过程中放出H2的速率依次为υa、υb、υc,则其关系是 。
23、(11分)I.炒过菜的铁锅未及时洗净,不久便会因腐蚀而出现红褐色锈斑。请回答:
(1)铁锅的锈蚀是 腐蚀(填“析氢”或“吸氧”)。
(2)写出铁锅腐蚀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
II.在如图用石墨作电极的电解池中,放入500mL含一种溶质的某蓝色溶液(pH=4)进行电解,观察到A电极表面有红色的固态物质生成,B电极有无色气体生成;当溶液中的原有溶质完全电解后,停止电解,取出A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1.6g。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接的是电源的 极,B电极反应: 。
(2)写出电解时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 。
(3)电解后溶液的pH= ;要使电解后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
则需加入 ,其质量为 。(假设电解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
24、(10分)把NH4Cl晶体溶入水中,得到饱和NH4Cl溶液。若在该溶液中加入镁条,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点燃有爆鸣声,此气体是________,产生该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微热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是________,产生该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总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8分)t℃时,将3mol A和1mol B气体通入容积为2L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3A(g)+B(g)xC(g),2min时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温度不变),此时容器内剩余了0.8mol B,并测得C的浓度为0.4mol·L-1。请填写下列空白:
(1)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状态,生成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 x?=?____。 t℃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小数点后保留三位)。
(3)下列说法中可说明该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有 (填字母)。
A.总压保持不变 B.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C.相同时间内消耗3mol A同时生成1molB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E.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4)若向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再充入a molC,?在t℃时达到新的平衡,此时B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mol(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若再充入少量Ne,平衡_______移动(填“左”、“右”或“不”)。
(5)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对原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作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向右移动的是______(填字母)。
A.均减半???????? B.均加倍??????? C.均增加0.4 mol?????D.均减少0.4 mol

2012—2013(下)金堂中学高2014级4月月考试题
历史
命题人:唐仕国 审题人:高先列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务必用2B铅笔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超出范围;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将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
1.梭伦改革前,他曾赋诗:“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梭伦说雅典“陷于绝境”是指
A.奴隶的反抗斗争 B.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斗争激烈 C.奴隶主贵族之间的斗争 D.自然灾害的威胁
2.梭伦改革时期有两位雅典公民因经济纠纷打官司,以下对解决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向贵族法庭提起上诉 ②向民众法庭提起上诉 ③案件先由陪审员审查 ④法官判决后就立即生效
A.①③ B.②③ C. ①④ D.②④
3.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梭伦
A.推翻王权,以贵族制取而代之 B.实行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
C.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D.确立“陶片放逐法”,最终确立民主制
4.下列最能完整反映梭伦改革特点的是
A、坚决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B、满足广大平民阶层的利益
C、试图在中庸、公平、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和谐社会 D、没有满足各个阶层的利益
5.商鞅变法中对稳定国家财政起直接作用和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最深远的措施分别是
A.奖励耕织 重农抑商 B.奖励军功 重农抑商 C.废井田 实行县制 D.实行什伍制 奖励耕织
6.“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该观点
A.强调治国策略要随时代变化而改革 B.分析了夏商灭亡的根本原因
C.改革就要否定礼乐制度和古代传统 D.所说的“国”是当时的秦朝
7.史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这一措施的主要作用是 ①保证了战争的兵源 ②废除了旧贵族特权 ③打破了贵族世袭制 ④加强了秦军的战斗力 ⑤“军功地主”成为维护秦国统治的重要支柱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8.公元前338年,秦惠王听信谗言下令逮捕商鞅。商鞅在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无处可去的商鞅最后被逮捕处死。这个故事说明秦国
A.变法深得人心 B.法治代替人治 C.变法违背民意 D.变法最终失败
9.史书载,孝文帝“始班俸禄……禄行之后,赃满一匹死。”又接受汉族官僚李世安的意见,“始议均田。”孝文帝的这两项措施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
A.吏治清明 B.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C.粮食产量增加 D.促进了民族融合
10.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对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影响是
A.促进民族的迁徙与杂居 B.使北方经济恢复,北魏兴盛一时
C.打破了农牧经济的天然界限 D.为隋唐的大一统与经济文化高度发展准备了条件
11.史料里说北魏(孝文帝)洛阳贸易不绝,“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它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A.洛阳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 B.洛阳商业兴盛,市场繁荣
C.洛阳是全国的文化中心 D.洛阳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商业城市
12.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从中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鲜卑姓“拓跋”为汉姓“元”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拓跋氏的政治地位 B.改变鲜卑族的生活习惯
C.确立北魏皇族的正统地位 D.实现鲜卑族与汉族的平等
13.在王安石变法中,能直接起到缓和社会矛盾又增加国家收入作用的措施是
①青苗法 ②方田均税法 ③募役法 ④农田水利法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
14.北宋“冗官、冗兵、冗费”局面的出现,从反面证明了
A.官越多,工作效率越高 B.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
C.当时加强中央集权利小弊大 D.兵越多,战斗力越弱
15.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方田均税法、募役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同之处有
①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②限制了官僚和地主的利益 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④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A.①②③ B.②③ C. ③④ D.②③④
16.王安石说:“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何治安之世存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也。”下列各项评述,符合引文内容与史实的是
A.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国兴关键,他注重任人唯德 B.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国兴关键,但变法用人不当
C.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国兴关键,他加强保甲制度 D.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国兴关键,但变法只重经济
17.下列涉及到封建生产关系调整的改革的是
①管促改革 ②王安石变法 ③商鞅变法 ④梭伦改革
A.①② B.② C. ③④ D. ③
18.右图描述了身穿麻衣的德皇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在卡诺莎城堡前向教皇忏悔的历史事件。该事件,反映了西欧
A.教权胜过王权 B.王权胜过教权 C.教权王权平等 D.实行政教合一
19.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路德
A.倡导人的解放 B.否定基督教 C.宣扬《圣经》 D.否定教皇地位
20.英国外交大臣麦斯顿说:“英国宁愿在通往印度的路上与土耳其打交道,决不同一个积极有为的阿拉伯君主发生关系。” 麦斯顿这样说的原因有 ①阿里政权的强大和扩张不符合英国的殖民利益 ②腐朽没落的奥斯曼帝国比阿里政权更符合英国的利益 ③土耳其与英国有着共同的利益 ④穆罕默德·阿里才艺过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
21.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新政中的农业政策曾经受到中国古代王安石变法的影响,当时的农业部长华莱士以中国古典经济学为样板开始初步的常平仓实验,国家成立了联邦剩余商品救济公司和商品信贷公司,前者出于保护消费者利益,收购过剩农产品分发给城市贫民。后者是对农场主投放信贷。据此可看出美国的农业新政主要是受王安石变法中哪些法令的影响( )
①方田均税法 ②青苗法 ③募役法 ④农田水利法 ⑤市易法 ⑥保甲法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⑥ D.②⑤
22.马克思说:(阿里统治下的)埃及是“当时奥斯曼帝国的惟一有生命力的地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埃及遏制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 ②民族工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③埃及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④埃及成为地中海东部的头等强国
A.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23.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迅速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其关键是
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顺应历史潮流 B.维新派争取了光绪皇帝和袁世凯的支持
C.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D.维新派得到了爱国志士和知识分子的拥护
24. 列宁曾指出,经过1861年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下列能够说明这一点的是
A.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农民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
C.农民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 D.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
25.观察下列历史建筑旧址图片,其中与宣传鼓动维新变法运动直接相关的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旧址 C.北京强学会旧址 D.北京清华学堂旧址
26.日本名人久坂玄瑞对“尊王攘夷”曾这样说:“诸侯终不足恃,公卿亦不足侍……除草莽志士纠合举义之外,别无他策。”“草莽志士”主要是指( )
A.广大农民 B.中下级武士 C.新兴地主 D.高利贷者
27. “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日本对此做出的反应是 ①激发斗志,维护民族独立 ②改革幕政,实现富国强兵 ③对外开放,学习西洋之法④推翻天皇,建立民主政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8.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该论文的主题可能是
A.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B.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C.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 D.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
29.《中华文明史》写道: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改革了君主专制体制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30.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大部分是明治时期新起的,其中和地理有关的田中、山下、河上等姓很多,盐田、鸟饲、猪狩等姓则源于生产劳动。这些姓氏的出现,主要与明治维新的哪条措施有关
A.“废藩置县”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
31.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材料表明他
①深受儒家大同思想的影响??? ②注重培养国民的民主共和意识
③提供学习西方的人文职业教育????④主张仿效西方国家改善民生
A.①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2.康有为说“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最能说明的是( )
A.康有为自幼受过严格的封建教育 B.儒家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
C.孔子在中国民众中享有崇高威望 D.民族资产阶级先天性的政治软弱
第П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本大题有3小题,第33小题16分,第34小题20分,第35小题16分,共计52分。
33、(16分)中国古代的重大改革大都包含着有关土地问题的内容。这些措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分别指出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中涉及土地问题的主要措施和历史作用。(9分)
(2)简要分析上述三次改革把土地制度变革作为核心内容的原因。(3分)
(3)“转折”是一个常用词。《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种解释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改变原来状况,如方向、形式等。在历史上促进社会发展,实现社会转型的变化就是转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按要求回答(填表):(4分)
改 革 名 称
历 史 地 位
主 要 理 由
商鞅变法
是秦国历史发展
转折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
是北魏社会发展
转折点
俄国农奴制改革
是俄国历史发展
转折点
日本明治维新
是日本历史发展
转折点
34.(20分)“现代化”是近现代文明发展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西方的脚步”和“旧制度”的内涵。(2分)
材料二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史学界部分学者将戊戌变法看作是“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2分)
材料三 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中国崛起第十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维新“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的主要表现。(2分)
材料四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转型,是文明方式的一次转换。现代化用工业生产力取代农业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引发了社会的整体变动,从而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4)依据材料四,概括“现代化”的基本含义。(不得摘抄原文)(1分)依据所学知识回答,日本在经济现代化过程中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分)
材料五 朕,念我皇祖皇宗荦国宏远,树德深厚,我臣民克忠克孝,亿兆一心,世济其美,此乃我国体之精华,而教育之渊源亦实存于此。……一旦危急,则义勇奉公,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如是,则不独为朕之忠良臣民,且足以显彰尔先祖之遗风。斯道也实为我皇祖皇宗之遗训,而子孙臣民之所当遵守。通诸古今而不谬,施诸中外而不悖。贬庶几与尔臣民俱拳拳服膺成一其德。 ——————1890年明治政府《教育敕语》
(5)根据材料五,指出《教育敕语》的核心思想。结合所学,说明其产生的主要背景。有学者认为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是其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大推动日本教育的现代化,也有学者则认为正是其教育改革将明治维新引向歧途,结合材料及所学,选取其中一种观点说明理由。(7分)
材料六 有学者认为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一场“反现代化”运动。在工业文明冲击下他不得不推行某种程度的“现代化”,但实行“现代化”是为了不让它破坏原有的社会结构,是用现代化的形式来抵抗现代化的实质,是“现代化的延误”。
(6)你是否同意学者“阿里改革是一场‘反现代化运动’……是‘现代化的延误”’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3分)
(7)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俄、中、日三国近代化的改革给我们的重要启示。(2分)
35.(16分)风俗习惯的演进和变化,往往反映了社会的演变和发展。在古今社会的改革中,多有涉及社会风俗的变革。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帝(孝文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摘自《北史·咸阳王禧传》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孝文帝实行语言改革的时代背景,并分析其改革策略上的特点。(4分)
材料二 (见图)
(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中的哪项政策?简述日本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和结果。(3分)
材料三 宗教改革前,婚姻审判权掌握在天主教会手里……欧洲盛行僧侣教士的独身制度……推行禁欲主义成为罗马教会公开标榜的政府目标,提倡不婚单身,并且规定不允许离婚。当时,有40%的妇女过单身生活……马丁·路德发起了修女还俗、教士结婚运动,提出制定新的婚姻法规,用政府控制的世俗法庭或由政府授权的教会法庭审核批准结婚。
————摘编自朱孝远《宗教改革和婚姻的世俗化》
(3)据材料三,指出宗教改革前后欧洲在婚姻方面的主要变化。(2分)
材料四 明代的婚姻礼俗主要参考《朱子家礼》,如:
拜堂:是婚礼过程中最重要的仪式,通常可见“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撒帐:拜堂后,新婚夫妇要向亲友抛洒“一把栗子一把枣”,谐取“早立子”、“多立子”的口彩。
庙见:婚后第三天男家主人带新娘去拜祠堂,这样媳妇才能成为丈夫宗族中的一员。
————摘编自陈洁梅《透过中世纪中西方婚姻礼仪的比较分析其文化内涵》
(4)概括材料四中传统婚俗的特点。结合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16世纪中西方婚姻观念与礼俗差异的原因。(5分)
材料五 现在也有的学者认为孝文帝的改革不但没有振兴北魏,反而加速了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的衰亡。认为孝文帝汉化改革,丢掉的是拓跋的长处——勇武质朴,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这是孝文帝终不能强大魏国的重要原因。
—————人教网《教师参考资料》
材料六 文明开化过程中的过火行为,使得日本的传统文化面临崩溃,甚至有人提出日本人应该改说英语,与西洋人通婚,以改良日本人种。 —————《大国崛起》解说词
(5)结合材料五六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社会风俗演进的看法。(2分)
2012—2013(下)金堂中学高2014级4月月考试题
地理
命题人:曾德利 审题人:蒋浩金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务必用2B铅笔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超出范围;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Ⅰ卷 选择题(共30×2=60分)
1.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 B.2006年3月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
C.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 D.2005年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
2.下列工程属于防灾减灾设施的是
①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 ②长江、黄河上游防护林工程
③“西气东输”管道 ④沿海海防林工程
⑤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 ⑥长江、黄河、珠江大堤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⑥    D.①②④⑥
3.下列各组灾害的发生具有关联性的是
A.火山喷发—泥石流—旱灾   B.地震—海啸—洪灾
C.寒潮—荒漠化—生物灾害   D.旱灾—森林火灾—虫灾
4.山区地震后,可能引发的次生自然灾害有
  ①风暴潮   ②泥石流 ③山体崩塌 ④滑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图2),回答5~6题。
图2
5.P地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进退异常   B.海陆位置不同 C.台风影响 D.用水季节变化
6.我国旱涝灾害都较严重的是
A.人口稀少地区  B.经济落后地区 C.东部平原地区 D.盆地高原地区
2011年日本以东海底9.0级 地震以及地震引发的海啸,共造成20000多人死亡和失踪。2005年一场里氏7.6级的强烈地震凌晨袭击了南亚次大陆的城市和村庄,造成8万多人死亡,250万人无家可归,地震的震中位于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以东约95公里,震源距地表约10公里。回答7—8题:
7.南亚这次地震后可能诱发的次生灾害有 
A.火山爆发 B.海啸 C.泥石流 D.疫病蔓延
8.日本地震分布在
A.处在板块的张裂地带 B.环太平洋地震带
C.处在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处 D.太平洋中脊地震带
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9~10题。
9.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①地形崎岖 ②全年降水丰富 ③地表基岩广布 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0.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 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008年7月25日热带风暴“凤凰”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后加强为强台风,在福建登陆,沿海有14省市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据此回答11~13题。
11.图4的四幅图中,能反映热带风暴“凤凰”气流运动特征的是
      A       B       C        D
图4
12.台风灾害的破坏力主要来自
①海啸 ②风暴潮 ③地震 ④狂风 ⑤暴雨 ⑥沙尘暴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②④⑤   D.①③⑤
13.目前对台风最重要的监测手段是
A.气象卫星   B.航天飞机   C.探测气球  D.气象台人工监测
图6四幅天气图反映了一次寒潮天气过程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4-15题
14.按照此次寒潮天气发生的过程,四幅天气图由先到后的排序应为
A. a.→c→b→d B. b→c→d→a C. c→b→d→a D. d→a→c→b
15.据图6的四幅天气判断,下列城市的天气状况接近实际的是
A a-武汉地区晴朗温暖 B b-天津地区大风降温
C c-北京地区雷雨交加 D d-杭州地区阴雨连绵
下表是某地区灾害发生前一段时间的雨量表,下图是灾害示意图,据此完成16—17题。
16.判断发生在该地区的灾害名称是
A.山崩 B.滑坡 C.泥石流 D.岩层错动
17.人类预防此灾害,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①确定潜在的发生灾害的位置 ②切除山体下部 ③加强对山体的观察
④山体表面用水泥固结 ⑤锚固山体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③④⑤
2008年 5月29日,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部分地区出现沙尘天气,局部地区出现沙尘暴,其中北京城区出现浮尘,北部和西部出现扬沙天气。北京气象台表示,这是北京入春来遭受的最严重一次沙尘天气。回答18.--19题。
18.导致北京地区出现沙尘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19.监测发现,本次沙尘源地为蒙古国东南部地区,所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C.遥感技术 D.雷达系统
陕西省中南部是长江、黄河的分水岭,它西起嘉陵江,东与伏牛山相接,呈自西向东走向,全长约800千米,其山势北陡南缓,群山毗连,峰峦重叠。阅读此材料完成20~21题
20.上述材料描述的是:
A.秦岭 B.南岭 C.祈连山 D.太行山
21.对该山脉的表述,正确的是:
A.该山脉以南的陕南地区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B.该山脉是我国冬季最低气温0°C等温线经过的地区
C.该山脉是我国热带气候区和温带气候区的分界线
D.该山脉还是我国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下图为“沿106.5°E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分析完成22—23题。
22.图中②地形区为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渭河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3.关于③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读右图,回答24-26题。
24.有关a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特有 B.雨热同期
C.盛夏伏旱 D.冬雨夏干
25.b地肯定位于
A.北半球大陆东岸 B.北半球大陆西岸
C.南半球大陆东岸 D.南半球大陆西岸
26.a、b、c三地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
A.a—b—c B.b—c—a C.c—a—b D.c—b—a
下图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读图回答下面四题。
27.图中M地的风向是
A. 东北 B. 东南 C. 西北 D. 西南
28.图中所示高压中心位于
A. 亚洲 B. 太平洋 C. 澳大利亚 D. 亚速尔群岛
29.图中所示可能是
A. 1月 B. 6月 C. 10月 D. 4月
30.此时,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容易受到________的影响。
A. 台风 B. 洪涝 C. 低温冻害 D. 泥石流
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31.﹙10分﹚材料一: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自然灾害中有85%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
材料二:我国干旱灾害频次分布图(右图)。
(1)图中A、B两地干旱灾害严重,试分析说明两地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其自然原因(6分) A地:

B地:

(2)近年来我国干旱灾害的发生频率与成灾强度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试分析其人为原因。(2分)
(3)简要说明我国目前减轻旱灾的主要措施。(2分)
32.下图是某种气象灾害年发生数占全球总数百分比区域分布图(虚线为海平面26.5℃等温线,括号内数值表示影响次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图中所示的自然灾害是(  )(2分)
A.地震 B.洪水 C.台风 D.病虫害
(2)该气象灾害形成在热带或________(温度带),温度在________℃以上的广阔洋面上,是一种强烈发展的________(中心气压很低)。(3分)
(3)该气象灾害全球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区是________,该海区的热带气旋________最大风力达12级或12级以上就称为台风,符合上述特点的热带气旋若发生在印度洋和大西洋,则称之为________。(3分)
(4)加强对该灾害的________是减轻灾害的主要措施(2分)。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在上述灾害的监测中起了哪些作用?(2分)
(5)我国在上述自然灾害防御中所采取的工程性措施有哪些?(3分)
33.﹙15分﹚堰塞湖是批河道因山崩、冰碛物、泥石流成火山熔岩阻塞而成的湖泊。图11为“5.12”汶川地震中北川县城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分区示意图。结合有关知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说出汶川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据图说明极重灾区空间分布的特点。(7分)
分析唐山塞湖形成的自然原因。(8分)

2012—2013(下)金堂中学高2014级4月月考试题
政治
命题人:代立 审题人:蔡双华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务必用2B铅笔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超出范围;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Ⅰ卷 选择题(共52分)
1.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致美诺寇的信中写道:“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不要让他耽误了哲学研究,当他年老的时候,也不要让他对它的研究产生厌倦,因为要获得灵魂的健康,谁也不会有太早或太晚的问题。”这说明哲学(  )
A.研究人的精神世界,使人获得精神上的幸福
B.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C.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和人们对实践的追问
2.甲乙两人高考均失利而落榜。甲认为,高考落榜是天命所致,我应顺应天命,另谋其他出路;乙认为,事在人为,没有过不去的坎,决定选择复读。由此可见(  )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②哲学源于对实践问题的思考 ③生活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 ④学习哲学是走向成功的关键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随着人类实践及科学的不断发展,目前对日全食、流星雨等天文现象发生的时间及最佳观测点,全球及我国许多天文机构和专家都能及早进行精确的预报,与古时人们对其现象与本质不能认识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体现了哲学基本问题上的(  )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统一
B.思维与存在何为第一性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  )
A.意识能否正确地认识物质
B.物质和意识何者是世界的本原
C.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否统一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否统一
5.在古代欧洲,有过这样一首诗:那时候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特(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这首诗体现的是(  )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
6.真正的哲学能够推动时代的步伐和进程,是因为真正的哲学(  )
①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②是历史发展的精神动力
③是社会实践的根本目的 ④是进步阶级的思想武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第一次划清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线
③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④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2011年7月,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直径300米的小行星,它与地球有着相同的公转轨道,并始终在地球前方“打转”。这一发现再次印证了(  )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 ②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产物
③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④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天上明月,常令诗人爱恨交织。有人怜爱: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同“夕”)如环,昔昔都成玦;也有人嗔怪: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9.其实,月亮本是宇宙间一个冰冷无知的星球,它的阴晴圆缺乃是天体运动的自然规律使然,人们对它的爱恨都是无理的: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诗人无理的怜爱与怨恨表明(  )
①文学世界是创作者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文学世界中一切事物都不具有客观性 ③文学创作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④文学创作是意识能动改造世界的具体形式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0.正是通过这种看似无理的怜爱与怨恨,把诗人郁积于心的深情浓愁表达得淋漓尽致,因而无理却又显得有理了。可见,在诗的世界里,“有情”才能“有理”,“情”往往是胜于“理”的。这一论述说明(  )
①文学世界中“情”与“理”是直接同一的 ②文学世界中“无理”依据一定条件可以转化为“有理” ③文学创作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有其独特方式 ④文学创作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1.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  )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
12.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加上之前的智利、海地及中国汶川大地震,地震的频繁发生让民众产生恐慌情绪。有关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从现有研究水平来看,根据已有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完全可能的。上述材料蕴涵的哲理是(  )
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温家宝总理在第六十五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将下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走出一条均衡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中国下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出一条均衡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其哲学依据是(  )
A.人可以改变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B.规律是客观的,必须遵循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C.客观规律本身是不变的,人们只能顺应规律
D.人类社会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受人类自身活动的支配
14.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这一观点是(  )
A.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B.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C.离开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观点
D.离开物质谈意识的精神万能论观点
15.“我的幸福公式”登上新浪焦点专题榜,以下是一些网民的“2011+?=幸福”的幸福公式:
网民“天天美食”:2011+物价适宜+放心餐桌=幸福
网民“劳动致富”:2011+找到工作+涨工资+不拖欠=幸福
网民“难得一笑”:2011+有车有房+环境优美+心情愉悦=幸福
这表明(  )
①幸福是人们主观感觉的产物 ②幸福与人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 
③人们的幸福源自需求的满足 ④幸福没有一个客观的衡量标准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6.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只跳蚤放进杯里,开始跳蚤—下就能从杯里跳出来。然后,心理学家在杯口上盖上透明盖,跳蚤仍然会往上跳,但碰了几次盖后,慢慢就不跳那么高了。这时,心理学家再将盖拿走,却发现那只跳蚤已经永远不能跳出杯子,因为它的目标高度已经不及杯子的高度了。上述实验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客观环境对人的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B.人的意识和精神状态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重大作用
C.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办事情才能成功
D.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意识对世界也具有决定作用
17. 第六届东亚运动会将于2013年在天津举行。本届运动会吉祥物的表现形式借鉴了享誉中外的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的人物形象和艺术表现形式,具有浓郁的天津地域文化风格与特色。吉祥物的创作设计说明(  )
A.艺术创作来源于创作者的聪明才智
B.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突破规律的约束
C.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D.否定旧事物是创新的根本要求
18.古诗云:“眼处欣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下列选项中与此诗所蕴涵的哲理相同的是(  )
A.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9.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这意味着(  )
①真理是客观的 ②真理是有条件的 ③真理是具体的 ④真理和谬误没有界限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0.“是否自主招生”一直是我国教育界争论的焦点,专家、教师、家长等各持己见,莫衷一是。从认识论角度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  )
①不同认识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②真理总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④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1.美国科学家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收集的数据,发现并证实了暗能量的强度以及它对宇宙膨胀的加速作用,并进一步测算出宇宙的实际年龄为137.5亿年。人类在科学解释宇宙大爆炸,揭示生命、宇宙、万物形成的奥秘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这说明(  )
①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的 ②实践的发展推动人类认识的发展 ③认识的基础是永恒不变的 ④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2.科基蛙是生活在大洋洲热带地区的一种青蛙,在原有的生态环境中与其他生物“和平共处”,但在“入侵”夏威夷岛后,科基蛙却打破了那里的生态平衡。这一事例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联系是普遍的,因而具体事物在联系系统中的作用是确定不变的 ②联系是普遍的,但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特殊的、可变的 ③联系是普遍的,因而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④联系是普遍的,但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3. 电影《2012》描述了世界末日来临的场面,而日本大地震的爆发、富士山因附近地质活动频繁出现可能喷发的迹象,甚至是由于地月距离接近而出现的“超级月亮”等等这样那样的自然现象,让一些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2012》,以至有人怀疑:世界末日真的快到了么?若你要劝慰这些人,你可以对他们说(  )
A.物质才是世界的本原,人的主观精神并非是唯一实在
B.现实世界仅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而已,它是不会灭亡的
C.联系具有普遍性,这些现象只是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上的不同联系的表现
D.联系具有客观性,不能仅抓住事物表面的相似之处,主观臆造不存在的联系
24.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一篇新闻述评认为,走进低碳经济时代,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地球的未来取决于人们生产与消费的行为选择。这表明(  )
①人类及人类共同家园的未来取决于人们的共同意志 ②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③尊重事物客观联系是人们作出正确行为选择的前提 ④把握事物客观联系可以提高人们行为的自觉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5.为了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参与今年的“两会”,人民网专门开通“两会”专题网页,你只要点击,就会及时了解关于“两会”的有关信息。这表明(  )
A.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规律的前提和基础
B.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C.坚持与时俱进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
D.工作能否取得成效取决于工作方式的创新
26. 一片临河的草丛突然起火,火焰形成一个火圈,向一个丘陵包围过来,丘陵上无数蚂蚁眼看就要葬身火海。这时,蚂蚁们迅速聚集,抱成一团,滚成一个黑色的“蚂蚁球”,尽管被烧得噼啪作响,“蚂蚁球”却越滚越快,终于穿过火海,大多数蚂蚁得以绝处逢生。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
①办事情要树立全局观念、整体观念 ②搞好局部就能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③整体功能离不开部分原有的功能 ④必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Ⅱ卷 非选择题(共48分)
27.材料一: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材料二:14—15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反封建反神权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孕育了一大批思想先锋和文化巨匠,促进了欧洲文化的空前繁荣,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谈谈你对哲学与时代关系的理解?(7分)
28上世纪二十年代,弗莱明第一个发明了抗生素——青霉素。抗生素问世后,肺炎、脑膜炎等疾病得到了救治,抗生素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治疗药品。然而大量的临床实践使人们发现,抗生素具有导致血液疾病和产生耐药性等弊端。现在,医学界也不再把抗生素看成是灵丹妙药,而是慎重使用抗生素。
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8分)
29.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低碳经济,并取得了很大成绩。某班同学们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了解到,气候变化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挑战,中国政府宣布了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及其后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近年来在节能减排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请你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12)
30.医疗卫生事业关乎千家万户,是重大民生问题。坚持医疗卫生的公益性,是医疗卫生改革的基本方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1:三十年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变化
改革开放初
2007年
人均寿命
68.2岁
73岁
千人口医院床位数
1.94张
2.63张
全国医疗机构诊疗总人次及人均诊疗次数
10.1亿,人均1.1次
28.4亿,人均2.2次
政府和个人卫生医疗支出占卫生医疗总支出百分比
36%,21%
18%,49%
注:人均寿命是反映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人均医院床位数反映医疗供给。人均诊疗次数反映医疗需求。
表2:三址年医疗卫生改革探索
阶段
主调
内容
第一阶段
20世纪90年代
谁为主导
围绕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两种路线激烈争论。
第二阶段
2000年—2004年
看好事场化
“市场化”的医院改制,医疗效率和水平提高,但公平性日益失衡。
第三阶段
2005年—2007年
医改变革
面对医疗公益性不足,指出“市场化非医改方向”医改定基调;政府将承担基本公共医疗。
第四阶段
2008年至今
新医改启动
2008年,《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公开征求意见;2009年1月,国务院通过新医改方案,规划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材料二 新医改最终目的就是要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改革方案设计、卫生制度建立到服务体系建设都要遵循公益性的原则,“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相关知识,分析我国三十年医疗改革探索过程?(9分)
31.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推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工作。会议指出,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新疆工作,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对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对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保障国家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会议强调,做好新形势下新疆工作,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新疆实际的发展路子;要坚持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促进新疆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群众和谐相处,巩固和发展新疆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我国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决策的正确性?(12分)
2012—2013(下)金堂中学高2014级4月月考试题
数学试卷(文史类)
命题人:张刚 审题人:刘宇生
(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务必用2B铅笔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超出范围;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设集合,集合,则 等于 ( ▲ )
A. B. C. D.
2、己知命题 “”是假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1,3) D. (?3,1)
3、在等差数列中,已知,则公差等于( ▲ )
A、2 B、3 C、4 D、5
4、已知抛物线的方程为,则其焦点坐标为( ▲ )
A. B. C. D.
5、为了得到函数的图象,只需要把函数的图象上所有的点( ▲ )
A.向右平移个单位 B.向右平移个单位
C.向左平移个单位 D.向左平移个单位
6、某实心机械零件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机械零件的体积为( ▲ )
A、 B、 C、 D、
(第6题图) (第7题图)
7、执行如图所示程序框图,则输出的( ▲ )
A. B.2013 C. D.2012
8、设均为直线,其中在平面内,则是且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充分必要条件
C. 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9、已知函数(),若函数在上有两个零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 ▲ )
A. B. C. D.
10、已知函数:,其中:,记函数满足条件:的事件为A,则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 ( ▲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5题,每题5分,共25分)
11、函数的定义域为__▲__
12、函数的单调减区间是__▲__
13、某校高中部有三个年级中,高三有学生1000人,现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一个容量为185的样本,已知在高一年级抽取了75人,高二年级抽取了60人,则高中部共有__▲__学生。
14、为了解某校高三学生的视力情况,随机地抽查该校100名高三学生的视力情况,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由于不慎将部分数据丢失,但知道前4组的频数成等比数列,后6组的频数成等差数列,设最大频率为,视力在4.6到5.0之间的学生数为,则的值分别为__▲__
15、已知奇函数满足,给出下列结论:
①函数是周期为2的周期函数
②函数的图像关于对称
③函数的图像关于点对称
④若函数是上的增函数,则是上的增函数。
其中正确结论的有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5分,作答时须写出必要的步骤,否则不给分)
16、(本大题12分)(本小题12分)
已知向量,.设函数.
(1)求函数最小正周期
(2)若,求函数的最大值.
17、(本大题12分)
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CB=CD , AD⊥BD,点E , F分别是AB , BD的中点.
求证:(Ⅰ)直线EF∥平面ACD;
(Ⅱ)平面EFC⊥平面BCD.
18、(本大题12分)已知是首项为19,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为的前项和.
(Ⅰ)求通项及;
(Ⅱ)设是首项为1,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前项和.
19、(本大题12分)
甲、乙二人参加普法知识竞赛,共有10个不同的题目,其中选择题6个,判断题4个,甲、乙二人一次各抽取一题,
(1)甲抽到选择题,乙抽到判断题的概率是多少?
(2)甲、乙二人至少有一个抽到选择题的概率是多少?
20、(本大题13分)已知直线与双曲线交于、点。
(1)求的取值范围;
(2)若以为直径的圆过坐标原点,求实数的值;
(3)是否存在这样的实数,使、两点关于直线对称?若存在,
请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1、(本大题14分)
定义在定义域D内的函数y=f(x),若对任意的x1、x2∈D,都有|f(x1)-f(x2)|<1,则称函数y=f(x)为“Storm函数”.已知函数f(x)=x3-x+a(x∈[-1,1],a∈R).
(1)若,求过点处的切线方程;
(2)函数是否为“Storm函数”?如果是,请给出证明;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2012—2013(下)金堂中学高2014级4月月考试题
数学试卷(理工农医)
命题人:张刚 审题人:刘宇生
(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务必用2B铅笔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超出范围;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设集合,集合,则 等于 ( ▲ )
A. B. C. D.
2、己知命题 “”是假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1,3) D. (?3,1)
3、设是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已知,,则等于( ▲ )
A. 13 B. 35 C. 49 D. 63
4、下列区间中,存在函数的零点的区间是( ▲ )
A. B. C. D.
5、函数(其中A>0,)的图象如图所示,为了得到的图象,则只需将g(x)=sin2x的图象( ▲ )
A. 向右平移个长度单位 B. 向左平移个长度单位
C. 向右平移个长度单位 D. 向左平移个长度单位
6、某实心机械零件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机械零件的体积为( ▲ )
A、 B、 C、 D、
(第6 题图) (第7 题图)
7、执行如图所示程序框图,则输出的( ▲ )
A. B.2013 C. D.2012
8、下列命题中,m、n表示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γ表示三个不同的平面.
①若m⊥α,n∥α,则m⊥n;②若α⊥γ,β⊥γ,则α∥β;
③若m∥α,n∥α,则m∥n;④若α∥β,β∥γ,m⊥α,则m⊥γ.
则正确的命题是 ( ▲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如果双曲线上一点P到它的右焦点的距离是8,那么P到它的左准线距离是( ▲ )
A. B. C. D.
10、若,则的值为
( ▲ )
A. B. 1 C. 2 D.
二、填空题(本题共5题,每题5分,共25分)
11、函数的定义域为__▲__
12、某校高中部三个年级中,高三有学生1000人,现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一个容量为185的样本,已知在高一年级抽取了75人,高二年级抽取了60人,则高中部共有__▲__学生。
13、的展开式中,的系数为__▲__
14、为了解某校高三学生的视力情况,随机地抽查该校100名高三学生的视力情况,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由于不慎将部分数据丢失,但知道前4组的频数成等比数列,后6组的频数成等差数列,设最大频率为,视力在4.6到5.0之间的学生数为,则的值分别为__▲__
15、已知奇函数满足,给出下列结论:
①函数是周期为2的周期函数
②函数的图像关于对称
③函数的图像关于点对称
④若函数是上的增函数,则是上的增函数。
其中正确结论的有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5分,作答时须写出必要的步骤,否则不给分)
16、(本大题12分)设函数。
(1)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和单调递减区间;
(2)若,是否存在实数m,使函数的值域恰为?若存在,请求出m的取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7、(本大题12分)如图所示,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是2,侧棱长是,D是AC的中点。
(1)求证:平面;
(2)求二面角的大小;
(3)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18、(本大题12分)已知等差数列满足:,,的前n项和为.
(Ⅰ)求及;
(Ⅱ)令bn=(nN*),求数列的前n项和.
19、(本大题12分)
现有一批产品共有10件,其中8件为正品,2件为次品:
(1)如果从中取出一件,然后放回,再取一件,求连续3次取出的都是正品的概率;
(2)如果从中一次取3件,求3件都是正品的概率.
20、(本大题13分)
已知命题:方程表示焦点在轴上的椭圆,命题:实数满足
方程为双曲线.若“”为假命题,“”为真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1、(本大题14分)设、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
(1)设椭圆上点到两点、距离和等于,写出椭圆的方程和焦点坐标;
(2)设是(1)中所得椭圆上的动点,求线段的中点的轨迹方程;
(3)设点是椭圆上的任意一点,过原点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两点,当直线 ,的斜率都存在,并记为,?,试探究的值是否与点及直线有关。
2012—2013(下)金堂中学高2014级4月月考试题
物 理
命题人:叶万洲 审题人:何正奇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务必用2B铅笔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超出范围;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为不定项选择题,每题4分,选对不全得2分;本大题共48分)
1.下面列举的四种器件中,在工作时利用了电磁感应的是( )
A.日光灯 B.回旋加速器 C.磁流体发电机 D.速度选择器
2.边长为a的矩形闭合金属线圈,放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 )
A.只要线圈在磁场中运动,线圈中就有感应电流
B.只要线圈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线圈中就有感应电流
C.只要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线圈中就有感应电流
D.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只与线圈面积和磁感应强度大小有关
3.如图所示,L1、L2是高压输电线,图中两电表示数分别是220V和10A,已知甲图中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100:1,乙图中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10,则( )
A.甲图中的电表是电压表,输电电压为22000 V
B.甲图是电流互感器.输电电流是100 A
C.乙图中的电表是电压表,输电电压为22000 V
D.乙图是电流互感器,输电电流是100 A
4.如图所示为一正弦交变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  )
A.交流电的周期为2 s
B.用电压表测量该交流电压时,读数为311 V
C.交变电压的有效值为220 V
D.将它加在电容器上时,电容器的耐压值必须大于311 V
5.如图所示的交流电路中,理想变压器输入电压为U1,输入功率为P1,输出功率为P2,各交流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动头向下移动时( )
A.灯L变亮 B.各个电表读数均变大
C.因为U1不变,所以P1不变 D.P1变大,且始终有P1= P2
6.做简谐振动的单摆摆长不变,若摆球质量增加为原来的4倍,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速度减小为原来的1/2,则单摆振动的( )
A.频率、振幅都不变 B.频率、振幅都改变
C.频率不变、振幅改变 D.频率改变、振幅不变
7.如图所示,边长为L的正方形线圈abcd,其匝数为n,总电阻为r,外电路的电阻为R,ab的中点和cd的中点的连线OO′恰好位于匀强磁场的边界线上,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若线圈从图示位置开始,以角速度ω绕OO′轴匀速转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闭合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瞬时表达式e=nBL2ωsinωt
B.在t=时刻,磁场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但此时磁通量随时间变化最快
C.从t=0 时刻到t=时刻,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为Q=
D.从t=0 时刻到t=时刻,通过R的电荷量q=
8.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n:1. 原线圈接正弦交变电压U,副线圈接有一个交流电流表和一个电动机. 电动机线圈电阻为R,当变压器的输入端接通电源后,电流表的示数为I,电动机带动一质量为m的重物以速度v匀速上升,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动机两端电压为IR B.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为I2R
C.变压器原线圈中的电流为Ni 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
9.一个弹簧振子沿x轴做简谐运动,取平衡位置O为x轴坐标原点.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经过四分之一周期,振子具有沿x轴正方向的最大加速度.能正确反映振子位移x与时间t关系的图象是(   )


10.下列关于简谐振动和简谐机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振子的周期与振幅有关?
B.横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
C.在波传播方向上的某个质点的振动速度就是波的传播速度?
D.单位时间内经过介质中一点的完全波的个数就是这列简谐波的频率
11.某同学看到一只鸟落在树枝上的P处,树枝在10 s内上下振动了6次.鸟飞走后,他把50 g的砝码挂在P处,发现树枝在10 s内上下振动了12次,将50 g的砝码换成500 g的砝码后,他发现树枝在15 s 内上下振动了6次.你估计鸟的质量最接近 ( )
A.50 g B.200 g C.500 g D.550 g?
12.在均匀介质中选取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线上的9个质点,相邻两质点的距离均为L,如图(a)所示,一列横波沿该直线向右传播,t=0时到达质点1,质点1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Δt第一次出现如图(b)所示的波形.则该波的 ( )
A.周期为Δt,波长为8L B.周期为Δt,波长为8L?
C.周期为Δt,波速为12L/Δt D.周期为Δt,波速为8L/Δt
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实验填空题(16分)
13.(6分)已知某交变电流按如图所示的规律变化.则这个交变电流
的最大值是______A,有效值为______A。
14.(10分)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①实验时必须控制摆角在____________以内,并且要让单摆在____________平面内摆动;
②某同学测出不同摆长时对应的周期T,作出L-T2图线,如图所示,再利用图线上任意两点A、B的坐标(x1,y1)、(x2,y2),可求得g=___________。
③若该同学测量摆长时漏加了小球半径,而其它测量、计算均无误,则以上述方法算得的g值和真实值相比是____________的(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三.计算题(共36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的计算步骤和明确的答案.)
15.(8分)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介质中质点P、Q分别位于x=2 m、x=4 m处.从t=0时刻开始计时,当t=15 s时质点Q刚好第4次到达波峰.
①求波速.
②写出质点P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不要求推导过程).
16. (10分)某小型实验水电站输出功率是20kW,输电线路总电阻是6Ω。
(1)若采用380 V输电,求输电线路损耗的功率。
(2)若改用5000 V高压输电,用户端利用n1:n2=22:1的变压器降压,求用户得到的电压。
17.(18分)如图所示,两根正对的平行金属直轨道MN、M′N′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两轨道之间的距离=0.50m。轨道的MN′端之间接一阻值R=0.40Ω的定值电阻, NN′端与两条位于竖直面内的半圆形光滑金属轨道NP、N′P′平滑连接,两半圆轨道的半径均为R0=0.5m。直轨道的右端处于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B=0.64T的匀强磁场中,磁场区域的宽度d=0.80m,且其右边界与NN′重合。现有一质量m=0.20kg、电阻r=0.10Ω的导体杆ab静止在距磁场的左边界s=2.0m处。在与杆垂直的水平恒力F=2.0N的作用下ab杆开始运动,当运动至磁场的左边界时撤去F,结果导体杆ab恰好能以最小速度通过半圆形轨道的最高点PP′。已知导体杆ab在运动过程中与轨道接触良好,且始终与轨道垂直,导体杆ab与直轨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10,轨道的电阻可忽略不计,取g=10m/s2,求:
(1)导体杆刚进入磁场时,通过导体杆上的电流大小和方向;
(2)导体杆穿过磁场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上的电荷量;
(3)导体杆穿过磁场的过程中整个电路产生的焦耳热。

2012—2013(下)金堂中学高2014级4月月考试题
生物
命题人:黄勇 审题人:袁守泽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务必用2B铅笔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超出范围;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Ⅰ卷 选择题(1-40每小题1分;41-50每小题2分,共60分)
下列关于果醋制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醋酸菌是好氧菌,在制作过程中要一直打开发酵瓶
B.在制作葡萄醋的过程中,温度应严格控制在18~25 ℃
C.当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先将酒精转变成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D.在糖源和氧气充足时,醋酸菌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乙醇和二氧化碳
土壤中的细菌能分解尿素,是因为它们能合成一种(  )
A.尿素酶 B.脲酶 C.蛋白酶 D.肽酶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脱分化是指(  )
A.植物体的分生组织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
B.未成熟的种子经过处理培育出幼苗的过程
C.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通过离体培养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
D.取植物的枝芽培育成一株新植物的过程
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肉眼鉴别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重要依据是( )
A.细菌的大小、形状、颜色 B.菌落的大小、形状、颜色
C.有无鞭毛 D.培养基的不同
将搅拌好的混合液离心来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时,第2层是(  )
A.甲苯层 B.血红蛋白水溶液 C.脂溶性物质的沉淀层 D.其他杂质的沉淀物
下列不属于果胶酶的是(  )
A.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B.果胶分解酶 C.果胶酯酶 D.半乳糖醛酸酶
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
A、进行ATP的合成 B、进行mRNA的合成 C、存在血红蛋白 D、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
下列细胞中最容易发育成植物体的是(  )
植物的卵细胞 B.被子植物的受精卵 C.植物的精细胞 D.被子植物的叶肉细胞
测定土壤中细菌数量一般选用104、105和106倍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而测定真菌的数量一般选用 102、103和104倍稀释,其原因是(  )
A.细菌个体小,真菌个体大 B.细菌易稀释,真菌不易稀释
C.细菌在土壤中数量比真菌多 D.随机的,没有原因
除下列哪种因素外,其他都可破坏酶的分子结构,从而使酶失去活性(  )
A.强酸   B.强碱 C.低温 D.高温
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后,指示剂的颜色是(  )
A.蓝色 B.红色 C.黑色 D.棕色
科学工作者把胡萝卜韧皮部的细胞分离出来,将离体细胞放在培养基上培养,获得许多完整的植株,这些植株的特点是( )
 A、彼此性状极相似 B、变异频率极高 C、单倍体 D、都是纯合体
菊花的组织培养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培养基连同其他器械一起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B.幼苗要先移植到消过毒的蛭石或者珍珠岩等环境下生活一段时间
C.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同样适合于某些微生物的生长,一旦感染杂菌则前功尽弃
D.将菊花茎段插入时应注意方向,不应倒插,是为了防止杂菌污染
在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条件不是都需要的(  )
A.消毒灭菌 B.适宜的温度 C.充足的光照 D.适宜的养料和激素
下列不能表示酶活性高低的是(  )
A.一定条件下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 B.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减少量
C.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酶的变化量 D.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产物的增加量
如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
B.当反应温度由t1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
C.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故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
D.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
自养型微生物与异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的主要差别是( )
A.碳源 B.氮源 C.无机盐 D.生长因子
在血红蛋白的整个提取过程中,不断用磷酸缓冲液处理的目的是(  )
A.磷酸缓冲液会加速血红蛋白的提取过程
B.血红蛋白是一种两性物质,需要酸进行中和
C.防止血红蛋白被氧气氧化
D.让血红蛋白处在稳定的pH范围内,以维持其结构和功能
关于电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
B.带电分子会向着与其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
C.蛋白质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迁移率取决于它所带净电荷的多少
D.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蛋白质的电泳迁移率完全取决于分子的大小
下列关于果酒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应先去除葡萄的枝梗,再进行冲洗,这样洗得彻底
B.在发酵装置的温度维持在20 ℃左右最好
C.在发酵过程中,需从充气口不断通入空气
D.由于酵母菌的繁殖能力很强,不需对所用装置进行消毒处理
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殖植物体时,可能发生的是(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同源染色体分离 D.性状分离
平板划线操作时划出了五个区域,适宜培养后,观察结果是( )
A.从第一区域到第五区域菌落数逐渐增加 B.从第一区域到第五区域菌落数逐渐减少
C.五个区域内的菌落数差不多 D.中间区域较多,两端区域较少
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首先将原料烘干、粉碎,并且原料颗粒越小越好,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 (  )
A、让胡萝卜尽快溶解成胡萝卜素 B、让原料与萃取剂充分接触,提高萃取效率
C、让原料颗粒尽快溶于萃取剂中 D、节省萃取剂的使用量
将猪的红细胞分别放在9%的NaCl溶液和蒸馏水中,表现出的现象分别是(  )
A.都发生质壁分离 B.无变化、涨破 C.无变化、无变化 D.皱缩、涨破
研究表明:一分子过氧化氢酶能在1分钟内是5×105个过氧化氢分子分解成氧和水,相当于Fe3+催化速度的109倍,但是对糖的水解却不起作用,这个事实说明酶分别具有( )
A 多样性,稳定性  B.高效性,多样性 C.高效性,专一性  D.高效性,稳定性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用橙子榨取果汁时,应去掉橙皮 B.用体积分数为0.1%的NaOH或HCl溶液进行pH调节
C.为了使果胶酶能够充分地催化反应,应用玻璃棒不时地搅拌反应混合物
D.制作苹果泥时,可先将苹果切成小块放入榨汁机中
在pH=5.12时进行电泳,哪种蛋白质既不向正极移动也不向负极移动 (  )
A.血红蛋白:pI(等电点)=7.07 B.鱼精蛋白:pI=12.20
C.α1球蛋白:pI=5.06 D.β球蛋白:pI=5.12
注:在某一pH的溶液中,氨基酸或蛋白质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或程度相等,
呈电中性,此时溶液的pH称为该氨基酸或蛋白质的等电点。
酵母菌培养液常含有一定浓度的葡萄糖,但当葡萄糖浓度过高时,反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原因是( )
A.碳源供应太充足 B.葡萄糖不是酵母菌的原料
C.改变了酵母菌培养液的pH D.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
要将土壤中提取的固氮菌与其他细菌分离开来,应将它们接种在(  )
A、含五大类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 B、加入某种指示剂的鉴别培养基上
C、含蛋白胨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 D、无氮的选择培养基上
在提取血红蛋白的样品处理阶段,洗涤红细胞十分重要,其目的是(  )
A.让红细胞破裂,释放血红蛋白 B.洗去血浆蛋白
C.防止血液凝固 D.保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要使用植物激素,但不同的植物激素的浓度以及使用的先后顺序和用量的比例都影响细胞的分裂、分化。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先使用生长素,后使用细胞分裂素,有利于细胞分裂,但细胞不分化
B.先使用细胞分裂素,后使用生长素,细胞既分裂也分化
C.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用量比值低,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
D.不使用植物激素,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
平板冷凝后,要将平板倒置,其原因是(  )
A.接种时再拿起来方便 B.在皿底上标记日期等方便
C.正着放置容易破碎 D.防止皿盖上的冷凝水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下列关于胡萝卜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胡萝卜素存在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B.胡萝卜素可划分为α、β、γ三类,β-胡萝卜素是其中最主要的组成成分
C.胡萝卜素可以用来预防肿瘤、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等
D.β-胡萝卜素只存在于蔬菜中
在涂布平板操作时错误的是(  )
A.取少量菌液滴加在培养基表面
B.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火焰上引燃待酒精燃尽后,冷却8 s~10 s再用
C.涂布时可转动培养皿,使涂布均匀
D.将涂布器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直到烧红
在一个多细胞生物体内,存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具有稳定性差异的细胞,是因为(  )
A.细胞失去全能性 B.不同的细胞,基因是不同的
C.不同细胞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
乙醇等绿色能源的开发备受世界关注。利用玉米秸秆生产酒精,首先要把秸秆用相应的酶进行预处理,然后用特定的微生物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发酵生产酒精。以下关于处理秸秆的酶、微生物种类和特定的条件的选择正确的是(  )
A.淀粉酶、乳酸菌、充足氧气 B.纤维素酶、酵母菌、密封
C.纤维素酶、甲烷杆菌、密封 D.脂肪酶、酵母菌、充足氧气
生活在反刍动物胃内的纤维素分解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  )
A.自养需氧型 B.异养厌氧型 C.异养需氧型 D.自养厌氧型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分离红细胞时采用低速长时间离心 B.红细胞释放出血红蛋白只需要加入蒸馏水就可
C.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是低速短时间离心 D.透析时用20 m mol/L的磷酸缓冲液,透析12 h
关于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
B.将称好的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
C.等培养基冷却至50 ℃左右时进行倒平板
D.待平板冷却凝固5~10 分钟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对胡萝卜素的提取顺序,正确的是 (  )
A.胡萝卜→粉碎→萃取→干燥→浓缩→过滤→胡萝卜素
B.胡萝卜→粉碎→过滤→干燥→萃取→浓缩→胡萝卜素
C.胡萝卜→粉碎→过滤→萃取→干燥→浓缩→胡萝卜素
D.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胡萝卜素
实验要求配制两种培养液,分别用于培养单细胞的绿藻和单细胞的酵母菌,在所含成分上要考虑两者的最大区别是 ( )
A、前者必须含有机成分 B、后者必须含有机成分 C、前者可以不含无机盐 D、后者可以不含无机盐
对下列几种微生物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酵母菌 ②乳酸菌 ③硝化细菌 ④蓝藻 ⑤烟草花叶病毒
A、从结构成分上看,①具有成形的细胞核,⑤的遗传物质中不含胸腺嘧啶
B、从同化作用类型上看,②是厌氧型,③④是需氧型
C、从异化作用类型上看,①②是异养型,③④是自养型
D、从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上看,①②③是分解者,④⑤是生产者
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空气、牛奶所采用的灭菌和消毒方法依次是(  )
①化学消毒 ②灼烧灭菌 ③干热灭菌 ④紫外线灭菌 ⑤高压蒸汽灭菌 ⑥巴氏消毒法
A.⑤③②①④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⑥②③④①⑤ D.③④②①⑥⑤
下表表示在不同培养基中细菌的生长繁殖情况(E、F、G、H、I、J、K、M为培养基的成分,“+”表示生长,“-”表示不生长)。请分析细菌不能合成下列哪种物质(  )
培养基成分
A、B
C
A、B、C
I、M
A、B、C
H、K
A、B、C
M、J
A、B、C
I、K
A、B、C
H、J
A、B、C
K、M
生长状态







A.H B.I C.K D.M
下列关于样品的加入和洗脱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A、加样前,打开色谱柱下端的流出口,使柱内凝胶面上的缓冲液缓慢下降到凝胶面的下面
B、加样后,打开下端的出口,使样品渗入凝胶床内
C、等样品完全进入凝胶层后,关闭下端出口
D、用吸管小心地将1mL透析后的样品加到色谱柱的顶端,不要破坏凝胶面
如图所示为某种有机物加入酶后,置于0℃至80℃环境中,有机物的分解总量与温度的关系图。根据该图判断,如果把这些物质置于80℃到0℃的环境中处理,在A~D四图中,符合其关系的图是( 注:纵坐标为有机物的分解总量 ) ( )
某名贵花卉用种子繁殖会发生性状分离。为了防止发生性状分离并快速繁殖,可以利用该植物体的一部分器官或组织进行离体培养,发育成完整植株。进行离体培养时不应采用该植株的(  )
A.茎尖 B.子房壁 C.叶片 D.花粉粒
胡萝卜素的提取和鉴定需要的溶剂分别是(  )
A.有机溶剂、水 B.无机溶剂、有机溶剂
C.有机溶剂、有机溶剂 D.水、有机溶剂
某同学在探究温度或pH影响果胶酶活性的实验以及探究果胶酶最适用量的实验中,除自变量不同以外,其它条件均相同,操作完全正确,获得了下面三个坐标曲线,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果 果 果
汁 汁 汁 A.
体 体 体
积 积 积

温度 pH 果胶酶
甲 乙 丙
A、温度梯度设置温度过低
B、pH梯度设置pH范围过窄、梯度较小
C、酶用量梯度设置用量过大或设置反应时间过短
D、丙图曲线A点的限制因素有苹果泥量、反应时间、酶量
已知某样品中存在甲、乙、丙、丁、戊五种蛋白质分子,分子大小、电荷的性质和数量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蛋白质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将样品以2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分子戊在沉淀中,则丙也一定在沉淀中
B.若用凝胶色谱法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则分子甲移动速度最快
C.将样品装入透析袋中透析12 h,若分子丙保留在袋内,则乙也一定保留在袋内
D.若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分子,则分子甲和分子丁形成的电泳带相距最远
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51.(8分)有人把酵母菌放在含有葡萄糖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测定单位时间内的吸氧量(气体体积)和二氧化碳的发生量(气体体积)。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时,其吸氧量和二氧化碳的发生量_____ ___。
(2)与酵母菌相比,乳酸菌细胞结构的主要差别是 。
(3)用酵母菌酿酒的开始阶段即充分供氧的情况下,酵母菌大量繁殖的方式是 。
(4)密封发酵阶段,酵母菌的新陈代谢的方式是 。
(5)发酵时酵母菌若分解360 g葡萄糖,则可生成____ __mol的乙醇,以果酒为原料制果醋的反应式为: (每空2分)
52.(共8分)科学家发现家蝇体内存在一种抗菌活性蛋白。这种蛋白质具有极强的抗菌能力,受到研究者重视。
(1)分离该抗菌蛋白可用 ,其原理是根据蛋白质分子的 、大小及形状不同,在电场中的 不同而实现分离。
(2)可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来检验该蛋白的体外抗菌特性。抗菌实验所用培养基中的牛肉膏和蛋白胨主要为细菌生长提供 和 。
(3)分别在加入和未加入该抗菌蛋白的固体培养基中接种等量菌液。培养一定时间后,比较两种培养基中菌落的 ,确定该蛋白质的抗菌效果。
(4)测定微生物数量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8分)下图是利用某二倍体植物作为实验材料所做的一些实验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通过途径 1、2获得植株B和植株C的过程所采用的生物技术是 ,所利用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途径1、2、3中最能保持植株A性状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植株A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植株B与植株C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植株D与植株C的表现型相同的概率为 。
(4)若利用途径2培养转基因抗虫植株C,种植该转基因植物时,为避免它所携带的抗虫基因通过花粉传递给近缘物种,造成“基因污染”,则应该把抗虫基因导入到叶肉细胞的_____ ___DNA中,原因 。(2分)
54.(8分)实验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准备5支含有等量酶溶液但pH各不相同的试管,每支试管加1块1cm3的正方体凝固蛋白质,试管均置于25摄氏度室温条件下,各试管蛋白块消失的时间记录于下表:
酶溶液的pH
1
2
3
4
5
蛋白块消失的时间/min
13
9
11
45
60
(1)蛋白块消失形成的产物是 ,蛋白块消失的时间与酶活性强弱有什么关系 。
(2)提供2种方法使实验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


(3)人体消化道中 能分泌本实验的酶?
(4)为确定蛋白块的消失是由于酶的作用而不是其他因素的作用,注入 ,调节pH分别与原实验相同,每支试管中均加一块1cm3的正方体凝固蛋白块, ,观察蛋白块是否消失。这种用来排除非实验因素的干扰的实验称为 。
55.(8分)急性肠胃炎、手足口病分别是由细菌、病毒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导致的。因此检验饮用水的细菌含量和病毒含量是有效监控疾病发生的必要措施,请回答下列与检验饮用水有关的问题。
(1)检验大肠杆菌的含量时,通常将水样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水样用涂布器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记录 数量,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所示的四种菌落分布图中,不可能是用上述方法得到的是______。
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是否需要设置对照组?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如分别取0.1 mL已稀释103倍的水样分别涂布到三个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培养基记录到大肠杆菌的菌落数分别为55、56、57,则每升原水样中大肠杆菌数为 (2分)。
2012—2013(下)金堂中学高2014级4月月考试题
英语
命题人:高峰 审题人:周强
(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务必用2B铅笔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超出范围;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Ⅰ卷 选择题(共105分)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第一节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How much is the service charge if the meal costs $50?
A. $ 5. B. $10. C. $15.
2. Why does the man suggest going on the overpass?
A. It's safe. B. A policeman is here. C. It's near.
3.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Daughter and father. B. Patient and doctor. C. Student and teacher.
4. What does the man suggest?
A. Taking a break. B. Putting off the talk. C. Going to a park.
5. How did the man feel about the lecture?
A. Some parts of it were difficult.
B. It was incomplete.
C. Some parts of it were interesting.
第二节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至第7两个小题。
6.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 Where to eat. B. How to travel. C. Where to go.
7. Why does the woman mention the restaurant?
A. It's famous for its seafood.
B. It's a nice spot to see the sunset.
C. It's near the local beach.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8至第9两个小题。
8. Whom is the party for?
A. Lisa. B. Jane. C.Ted.
9. Where will the party be held?
A. At a pizza house. B. At a nightclub. C. At the man's.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0至第12三个小题。
10.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is conversation?
A. Mary is taking guitar lessons.
B. Peter will continue his piano lessons.
C. Helen wants to take guitar lessons.
11.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Friends. B. Strangers. C. Neighbours.
12. How much will the woman pay for the lessons a week?
A. $ 40. B. $ 60. C. $80.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3至第16四个小题。
13. Why does the woman ask the man those questions?
A. To see what type of work is best for him.
B. To know what kind of interests he has.
C. To get an area near his workplace.
14. What are the man's interests?
A. Building and selling TV sets.
B. Building, repairing and selling things.
C. Making things and writing for newspapers.
15. What did the man do this year?
A. Asked businessmen to buy school newspapers.
B. Sold advertising space for the school newspaper.
C. Sold newspapers on the campus.
16.In which column does the woman write down “Innovational” and “Sales”?
A. Education. B. Interests. C. Experience.
听下面一段独白,回答第17至第20四个小题。
17. What was Art's business before retirement?
A. The painting business. B. The bike business. C. The law business.
18. What did Art do?
A. He was a businessman. B. He was a golfer. C. He was a painter.
19. How long has Art worked as an adviser?
A. Three years. B. Four years. C. Five years.
20. What does Art like doing most now?
A. Playing golf. B. Painting pictures. C. Staining glass projects.
Difficult words and phrases:  overpass 天桥 innovational 革新的;富有革新精神的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 语法填空(共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
21. Under the tree sat a girl, who was reading _____ collection of _____ poetry by Byron.
A. a; a B. 不填; 不填 C. 不填; a D. a; 不填
22. ________ his own experiences in Italy, Mr. White created this famous novel.
A. Drawing on B. Insisting on C. Living on D. Working on
23. is no doubt that he has won the first prize.
A It B There C That D As
24. While watching television , .
A the door bell rang B the doorbell rings
C we heard the doorbell ring D we heard the doorbell rings.
25. I don’t doubt he’ll come.
A that B what C if D whether
26. surprised me most was such a little boy of seven could play the violin so well.
A That, what B What, that C That , which D What , which
27. No sooner they arrived at the railway station the train left.
A have, when B had , when C had, than D have , than
28. Mr Brown was born in Spain and in Greece.
A Brings up B gave up C grew up D put up
29. As a result of destroying the forests, a large of desert covered the land.
A number ; has B quantity ; has C number ; have D quantity ; have
30. It was at midnight we reached the little town of Princeton.
A since B which C that D until
31. Little about his own safety , though he was in great danger himself.
A does he care B did he care C he cares D he cared
32. She said she would me 100 dollars for that watch.
A offer B show C cost D buy
33. I think I’ll have a cold drink coffee.
A rather than B more than C less than D too than
34. The soap opera was so that we became with it.
A boring; boring B bored ; boring C boring ; bored D bored ; bored
35. I thought her an honest girl I saw her.
A for the first time B every time when C the first time D by the time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从36-55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friend wrote me an e-mail the other day. Her letter opened with the usual greetings, but then turned sour (心酸的) as she began to 36 the pain in her heart.
My friend doesn’t have a good relationship with her parents. 37 she is an 18-year-old high school student, her parents, 38 her father, are still trying to control her life.
"Obviously I haven’t 39 the level of excellence they expect," she wrote, adding, "they’re never satisfied with what I do. And every time I see them, my confidence gets 40 ."
I understand my friend’s 41 . I know what it’s like to have people reject my 42 and insist I do what they 43 . I know I have to give her a 44 , and I need to be careful not to 45 fuel to the fire. Still, I have to be honest, and try to give her useful 46 .
I think she needs to find it in herself to offer her parents forgiveness. I don’t think many of us truly 47 the power of forgiveness. 48 forgiving, we get angry, and that 49 is often reflected in our words and actions. We want those who have hurt us to be 50 in some way.
I still remember something that happened to me in high school. A friend said something 51 about me, and I didn’t say a word to her for months. Years later I 52 that although my actions seemed reasonable (合理的) at the time, my hurt feelings were not worth losing a good 53 .
I regret that I did not forgive her.
The power of forgiveness is truly 54 . Learn to forgive, and when you do so you’ll find yourself 55 . And you can also set yourself free to experience peace and love.
36. A. face B. share C. keep D. stop
37. A. Since B. Unless C. Once D. Although
38. A. particularly B. basically C. naturally D. Generally
39. A. changed B. reached C. followed D. Raised
40. A. protected B. improved C. destroyed D. attracted
41. A. stage B. situation C. attitude D. Argument
42. A. views B. applications C. calls D. invitations
43. A. want B. own C. offer D. afford
44. A. promise B. reason C. surprise D. response
45. A. add B. move C. reduce D. develop
46. A. choice B. advice C. thought D. experience
47. A. show B. understand C. research D. explore
48. A. Instead of B. Because of C. By means of D. For fear of
49. A. trouble B. danger C. sorrow D. anger
50. A. punished B. forgotten C. judged D. charged
51. A. interesting B. wonderful C. bad D. crazy
52. A. predicted B. imagined C. realized D. proved
53. A. friend B. chance C. lesson D. idea
54. A. challenging B. amazing C. disappointing D. encouraging
55. A. accepting B. hiding C. replacing D. healing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三篇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现(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One day when a famous artist was on his way home, a young man stopped him and required to have a word with him. The artist accepted his request.
The young man asked, “How can you produce so many beautiful paintings and achieve your fame?”
The artist said, “It seems that you have been thinking of becoming famous every day.”
The young man nodded, “Yes. I have been dreaming of being a person as notable(著名的) as you. Every minute I am thinking of how to become reputable(著名的). I don’t know when I can achieve my fame.”
The artist told him, “Don’t worry, young man, If you want to be a famous man this way, you will have to wait until you die!”
“Why should I?” the young man was puzzled.
The artist said, “What your dream is actually a high building. You never think of how to build it with bricks. Thus the building will never come into reality. However, your story can serve as a mirror. People will remember you because of your idleness(闲散,无聊) and laziness. They will often speak of your name while they give warnings to their children. Aren’t you a notorious(声名狼藉) person by then?”
56. The man asked the artist to tell him ______________.
A. how to paint so many pictures. B. how to become famous
C. how he became a nobleman D. how to become an artist.
57. After hearing his talk, the young man was puzzled because the artist told him ___________.
A. he would die after he was famous B. he would be famous before he died
C. he would die before he was famous D. he would never be famous
58.. The man didn’t achieve his fame because ____________.
A. his wish was too high B. he was short of hardworking spirit
C. he didn’t learn from others D. he was too stupid
59. The story mainly tells us ____________.
A. a person needs high spirit
B. one shouldn’t dream of becoming famous
C. only by hard work can one’s wish come into reality
D. one person shouldn’t be idle and lazy
60. What do the artist’s words imply?
A. The young man will surely become famous after he dies.
B. The young man’s dream will never come true.
C. Being notorious is the same as being famous.
D. The young man will be set as a good example.
B
How often one hears children wishing they were grown-ups, and, old people wishing they were young again. Each age has its pleasures and its pains, and the happiest person is the one who enjoys what each age gives him without wasting his time in useless regrets.
Childhood is a time when there are few responsibilities to make life difficult. If a child has good parents, he is fed, looked after and loved, whatever he may do. It is impossible that he will ever again in his life be given so much without having to do anything in return. What’s more, life is always giving new things to the child——things that have lost their interest for older people because they are too well known. But a child has his pains: he is not so free to do what he wishes to do; he is repeatedly being told not to do something, or being punished for what he has wrongly done.
When a young man starts to earn his own living, he can no longer expect others to pay for his food, his clothes, and his room, but has to work if he wants to live comfortably. If he spends most of his time playing about in the way that he used to as a child, he will go hungry. And if he breaks the laws of society as he used to break the laws of his parents, he may go to prison. If, however, he works hard, keeps out of trouble and has good health, he can have the great happiness of building up for himself his own position in society.
61.According to Paragraph 2, the writer thinks that .
A.life for a child is fairly easy
B.a child is always loved whatever he does
C.if much is given to a child, he must do something in return
D.only children are interested in life
62.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is that .
A.life is not enjoyable since each age has some pains
B.young men can have the greatest happiness if they work hard
C.childhood is the most enjoyable time in one’s life
D.one is the happiest if he can make good use of each age in his life
63.The paragraph following this passage will most probably discuss .
A.examples of successful young men
B.how to build up one’s position in society
C.joys and pains of old people
D.what to do when one has problems in life
C
In the United States today, a large group of people want a college education. However, everyone is not able to attend a four-year college. Many four-year colleges are already too crowded. To give more people a chance to get a college education, some cities and towns have built junior colleges.
The junior college offers a two-year courses of study in a wide range(范围)of subjects. It prepares some young people to go on to a four-year college. It trains others for jobs in business, government, or industry.
Because junior colleges are built in cities, they can serve many people who live in a large community. Many students can not afford to go to a four-year college. But they can save enough to go to a junior college. The entrance fee at a junior college is low. Students can also save money by living at home.
A junior college admits some high school graduates who would not be accepted at other schools. The four-year college turns down students whose high school grades are low. The junior college will often admit a student who might do well in taking a two-year course.
One of the goals of our country is to educate as many people as possible. The junior college is a school meant to serve many people. It puts a college education within the reach of a great number of people. Without these schools, many people would not be able to continue their education past high school.
64.The main idea of paragraph One is that junior colleges .
A.offer two-year courses B.are as good as four-year colleges
C.are badly needed D.are too crowed
65.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junior colleges .
A.admit those whose high school grades are not very low
B.can admit more students than four-year colleges
C.offer very limited subjects
D.only train students for jobs in business
66.It is known from the passage that .
A.all high school graduates can go to colleges
B.junior colleges are built in cities while four-year colleges are in the country
C.junior colleges are replacing four-year college
D.junior college help to make college education popular
D
If you are planning to study in the United States, you need to consider several factors (因素). Everyone has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where is the best place to live in. Also, the best places to live in are not always home to the best schools. What’s more, many schools specialize in different areas of study.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or example, is a great school for computer science. And if you want to study oceanography, your interests may be better served by attending school in a place which is near the ocean.
Now I will tell you about which states I believe are the best to live in. California is a nice state. Northern California especially has very good weather. As for me, I enjoyed the time I spent in Massachusetts, Virginia and Mary land. These states have a lot of history and culture. The weather is not so perfect as that in California, but is still quite nice. My favourite of America is the Midwest. Middle America, I think, is home to the true American sense of values. Besides, there are many good universities, too.
Also you need to think about your likes and dislikes and then research the different areas. You like sunshine and hate snow? Then you probably won’t like the Midwest or even the Northeast. Open space, nature, peace and quiet? Then you’d better stay away from America’s larger cities. Are you interested in government? Then Washington D.C. is the only place for you. Whatever you decide, put some thought into it.
67. From the first paragraph we can infer that in the USA .
A. al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e in big cities
B. al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e in beautiful places
C. famou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e in nice places
D. famou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y not lie in nice places
68. should be considered first if you want to study in the USA.
A. The climate B. The scenery C. The study condition D. The living condition
69. The writer likes Middle America best because .
A. he feels the real character of the nation here B. the weather is fine here
C. the life is full of excitement D. he likes sunshine and hates snow
70. The passage mainly .
A. tells us something about American universities.
B. gives us some advice on studying in America
C. lets us know about America
D. describes the scenery of America
E
When 18th-century scientists first came across Australia’s platypus(鸭嘴兽), they thought it was a trick. It is not surprising that the platypus made people confused. This funny-looking animal has feet and is a kind of warm-blooded mammal. ???? While other mammals usually keep their blood at around 37 degrees, the platypus has a lower body temperature of 32 degrees. As to its appearance, the platypus’mouth is not really like ducks’at all; its mouth actually looks a bit soft. The platypus closes its eyes when swimming. It uses its mouth to pick up outside information made by the creatures underwater. ???? Strangest of all, the platypus is a mammal that can lay eggs. And there is only one other kind of mammal that can lay eggs, the echidna (针鼹鼠) of Australia. Both the platy-pus and the echidna lay soft-shelled eggs, and both feed their young with their own milk that comes out of their skin. These animals also walk in a way that is similar to crocodiles(鳄鱼), with legs on the sides of their bodies rather than under them. ???? Though pretty, in a special way, the platypus is actually one of the few mammals that are poisonous. A male platypus has knife-like bones on its back legs which have enough poison to kill a dog. ???? The platypus has the honor of being one of the oldest mammals in the world. Until the early 20th century, it was hunted for its fur, but the situation has changed. Although the platypus is easily affected by pollution, it is not under any immediate threat.
71.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he platypus according to the text?
A. It has a lower body temperature than other mammals.
B. It only closes its eyes when underwater.
C. It’s the only poisonous mammal in the world. ????  D. It feeds its young on wild animal meat.
7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used as a comparison with the platypus in the text?
A. The crocodile. B. The echidna. C. The duck. D. The dog.
73.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latypus have been described in the text EXCEPT ________.
A. its natural enemy B. its appearance ???? C. its walking pose D. its daily diet
74. We can infer from the last paragraph that the platypus _______.
A. is hunted for its meat B. is in danger of extinction
C. is endangered by air pollution D. is well-protected now
7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text?
A. Platypus, a Trick?
B. Platypus, the Only Warm-Blooded Mammal
C.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latypus
D. The Strange Mammal —Platypus
Ⅱ卷 非选择题(共45分)
第四部分
第一节. 根据下列各句句意及所给单词的首字母或汉语提示,写出所缺单词的正确形式。(每小题1分,共15分)
76. He went to prison because he v_________ the law.
77. No matter how great the difficulty is, we must try our best to o___________ it.
78. You may t________Shirley, for she always speaks the truth.
79. The events were held to r__________ money for Help the Aged.
80. Now I r____________ that I didn’t work hard at school, or I would be a university student.
81. In countries where there are still not many schools, education is a(n) __________ (特权).
82.. It was an immature play, but most of the __________ (批评家) found it interesting.
83. He was too ___________ (固执的) to admit that he was wrong.
84. My recorder differs from yours in ____________ (功能) rather than size
85. The famous artist is very ____________ (谦虚的) about his achievements.
第二节.短文改错(每小题1.5分,共15分)
I have learnt English for quite some years, and I 86.
often make mistakes when speak the language. I wonder 87.
what will happen if I will meet with a native speaker. 88.
The English corner is the place which I can practice my 89.
spoken English. In the fairly real situation, I can talk about 90.
others about whatever I want to. In this way, I am 91.
sure I will speak English quite smooth very soon. 92.
What’s more, it offer a chance for me to make friends. 93.
I can meet various kind of people. Gradually we 94.
come to know each other and to become friends. 95.
第三节:书面表达(满分25分)
音乐被公认为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请你根据以下提示信息,写一篇关于音乐的英语短文。
音乐的重要性;
你所知道的音乐类型;
你最喜欢哪一类音乐?说明你喜欢的理由。
注意:1. 词数110左右; 2. 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
------------------------------------------------------------------------------------------------------------------------------------------------------------------------------------------------------------------------------------------------------------------------------------------------------------------------------------------------------------------------------------------------------------------------------------------------------------------------------------------------------------------------------------------------------------------------------------------------------------------------------------------------------------------------------------
------------------------------------------------------------------------------------------------------------------------------------------------------------------------------------------------------------------------------------------------------------------------------------------------------------------------------------------------------------------------------------------------------------------------------------------------------------------------------------------------------------------------------------------------------------------------------------------------------------------------------------------------------------------------------------
2012—2013(下)金堂中学高2014级4月月考试题
语 文
命题人:刁其悦 审题人:车大伟
(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务必用2B铅笔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超出范围;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Ⅰ卷 选择题(共30分)
一、积累与运用(每题2分,18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熅yūn火 弋yì射 单chán于 创chuāng可贴 曝pù晒
B.劾hé大不敬 缪m?ào贤 乞骸hái骨 白炽chì灯  鱼鳔biào
C.衣yì褐 纺缴zhuó 辟pì公府   结jié巴  溃kuì脓
D.属zhǔ文 天雨yù雪 礼节甚倨jù  挑tǎo大梁   梁山泊pō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今霄  留恋处  惊涛拍案  烽火扬州路  恢心丧气   蒙昽
B.凝噎  竞豪奢  幅员辽阔  赢得仓皇北顾 柑橘 树阴  曝光
C.天堑  憔悴损  良晨好景  凋蔽 渔业  表率 申冤  蓝球
D.拖沓  更那堪  玉枕纱橱  娇生贯养   失口否认   撤消
3、下列名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那山坡上如织锦的田畴,现出成熟的庄稼,色彩斑斓,白色的房舍点缀其间,炊烟袅袅。那景象,真真就是一处世外桃源。
B.中国传统文化中镂空的手法、陶瓷的纹路、热烈的红色等极具民族特色的建筑手法,与现代最先进的钢结构设计完美地融合,诞生了美轮美奂的国家体育场——“鸟巢”。
C.有关专家认为,方便食品将是21世纪中国食品工业发展的一大趋势,而在主食上,方便面则是首当其冲,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D.这家饭庄已经过彻底翻修,与他当年光顾的时候大不一样;加盖了楼层,营业面积扩大了几倍,内外装潢也有天壤之别。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引起世界关注的甲型流感病毒虽然不易致命,但传播速度快,如果不想办法找到它的演变原理,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B.众多明星的加盟成为《赤壁》吸引观众追捧的卖点,首映4天半,以10147万票房和288万多观影人群,荣登本周排行榜榜首。
C.社区主任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大家做了很多调解工作,今年会更多地为受到情感和生活困扰的人们提供帮助,让他们不再那么痛苦,那么不知所措。
D.这次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参加论坛的中外各界人士在论坛期间就环境保护、人才培养、普及教育等众多议题为期两天发表意见并进行各种交流。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含古今异义的一组是( )
①请指示王 ②廉颇宣言曰 ③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④朝夕遣人候问武 ⑤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⑥武等实在
⑦卧起操持 ⑧常从容淡静 ⑨衡下车
⑩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A.①②③⑤⑦ B.②⑥⑧⑨⑩ C.①⑥⑦⑨⑩ D.②③④⑤⑦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空以身膏草野”中的“膏”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①完璧归赵 ②秦王恐其破璧 ③宁许以负秦曲 ④以先国家而后私仇也
⑤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 ⑥宜皆降之 ⑦单于壮其节
⑧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⑨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⑩毕礼而归之
A.①④⑥⑧ B. ②③⑤⑨ C. ④⑥⑦⑩ D. ②⑦⑨⑩
7、选出下列“以”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都不相同的一组:( )
例: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①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③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④?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⑤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⑥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⑦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⑧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②⑤⑦ D.④⑥⑧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述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东汉人班固写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记述了汉高祖之后的229年的历史,行文结构严谨,语言精炼,对后世的史学和文学有较大的影响。
C.“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D.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开创了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南宋辛弃疾、李清照、陆游,清代纳兰性德,都明显受到他的影响。“上书乞骸骨”的“乞骸骨”是请求饶命的意思。
9、按合理顺序排列下面李白的诗句《沙丘城下寄杜甫》(  )
①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②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③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④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②①③④ D.①④②③
二、阅读(52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0-12小题(6分,每小题2分)
“慢生活”流行
①近期以来,英年早逝者较多,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连续发现11名猝死者,都是患心脑血管病,年龄趋向低龄化,最年轻的仅37岁,甚为可惜。中年人是社会脊梁,肩挑事业、家庭两副重担,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促使他们废寝忘食、疲于奔命,日积月累,变成陈疴,加之忽略,极易突变。
②上世纪80年代末期,意大利人首先提出“慢生活”方式,他们希望放慢生活节奏,“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等。这里的慢,并不是速度上的绝对慢,而是一种意境,一种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专家认为,“慢生活”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富的充实、穷的快乐的生活状态,做到“工作再忙心不忙,生活再苦心不累”。
③这种生活方式提出以后,立即风靡欧洲发达国家。 如今,法国人大多不知道什么是“过劳死”,即使知道了,也嗤之以鼻。对法国人来说,生活的目的并非为了囤积钱,而是工作和享受生活两不误。他们慢而有序,慢中有乐。他们可以很勤奋地工作,业余时间可以很消闲地去享乐。
④调查显示,我国有近半数的人口处于疾病的危险之中。除此之外,还有若干处于亚健康状态人群。这些处于亚健康状态之中的人群,几乎都是终日奔波劳碌者。许多人是“前40年拼命挣钱,后40年花钱买命”。
⑤严酷的现实,促使人们反省生命的价值。终日劳碌,却无时间去欣赏人生的美好,无法享受春阳暖洋洋的舒适,无法体会休闲优游的美好时光,不能不说是人生的一大缺憾。放弃忙忙碌碌的生活,转而过一种相对较慢的生活方式,对身心而言,生活质量而言,对生命而言,也许比事业成功、加级晋爵更有意义。
⑥“慢生活”是事业成功、身体健康的关键, “慢生活”有时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是一种安排好生活和工作的能力,也是一种对有限生命资源的保护和储备。慢生活不是支持懒惰,放慢生活节奏也不是拖延时间,而是让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找到平衡。工作要做,但闲暇不能放弃。慢生活提醒人们不要透支健康去拼人生,强调节奏,有劳有逸,一张一弛,做事计划性强一些,清理不必要的应酬,提高生活效率。
⑦放慢生活节奏,也许会损失金钱,却丰富了生命。太过实际、看重金钱的人,永远只会被生活所累,却看不到生活中精彩动人的细节。
    --(选自《百科知识》2009年第11期)
10、下列各项中,对“慢生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慢生活”,就是放慢生活节奏,保持生活速度上的绝对慢。
B.“慢生活”是一种意境,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
C.“慢生活”是让人们有时间享受生活,让人们从亚健康状态中彻底摆脱出来。
D.“慢生活”就是要降低生活效率,强调生活节奏,做事有计划性,清理不必要的应酬。
11、下列各项中,对“慢生活”在国人中流行的原因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快生活”让不少本是社会脊梁、家庭支柱的中年人积劳成疾,甚至猝死。
B.法国人认为生活的目的并非为了囤积钱,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慢而有序、慢中有乐。
C.较慢的生活方式,能让人有时间去欣赏人生的美好,提高生活质量。
D.放慢生活节奏,会丰富生命的内容,不会被生活所累,看到生活中精彩动人的细节。
12、下列各项中,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慢生活”方式是意大利人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首先实践的。
B.调查证明,快节奏的生活,使我国有近半数的人口处于疾病的危险之中。
C.享受舒适的生活,欣赏人生的美好,本身也应该是人生价值的体现。
D.“慢生活”是一种能力,放慢生活节奏,就能够使身体健康,取得事业的成功。
(二) 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完成13-16小题(20分,13-15每小题2分)
①华谭,字令思,广陵人也。谭期岁而孤,母年十八,便守节鞠养,动劳备至。及长,好学不倦,爽慧有口辩,为邻里所重。扬州刺史周浚引为从事史,爱其才器,待以宾友之礼。
②寻除郎中,迁太子舍人、本国中正。以母忧去职。服阕,为鄄城令,过濮水,作《庄子赞》以示功曹。而廷掾张延为作答教,其文甚美。谭异而荐之,遂见升擢。及潭为庐江,延已为准陵太守。又举寒族周访为孝廉,访果立功名,时以谭为知人。以父墓毁去官。寻除尚书郎。
③永宁初,出为郏令。于时兵乱之后,境内饥馑,谭倾心抚恤。司徒王戎闻而善之,出谷三百斛以助之。谭甚有政绩,再迁庐江内史,加绥远将军。时石冰之党陆圭等屯据渚县,谭遣司马褚敦讨平之。以功封都亭侯,食邑千户,赐绢千匹。
④陈敏之乱,吴士多为其所逼。顾荣先受敏官,而潜谋图之。谭不悟荣旨,露檄远近,极言其非,由此为荣所怨。又在郡政严,而与上司多忤。扬州剌史刘陶素与谭不善,因法收谭,下寿阳狱。镇东将军周馥与谭素相亲善,理而出之。及甘卓讨馥,百姓奔散。甘卓尝为东海王越所捕,下令敢有匿者诛之,卓投潭而免。及此役也,卓遣人求之曰:“华侯安在?吾甘扬威使也。”谭答不知,遗绢二匹以遣之。使反,告卓。卓曰:“此华侯也。”‘复求之,谭已亡矣。后为纪瞻所荐,而为顾荣所止遏,遂数年不得调。
⑤建兴初,元帝为命镇东军谘祭酒。谭博学多通,在府无事,乃著书三十卷,名曰《辨道》,上笺进之,帝亲自览焉。转丞相军谘祭酒,领郡大中正。谭荐干宝、范珧于朝,乃上笺求退曰:“谭闻霸主远听,以求才为务;僚属量身,以审己为分。谭自登清显,出入二载,执笔无赞事之功,拾遗无补阙之绩;过在纳言,暗于举善,狂冠未宾,复乏谋策。年向七十,志力日衰,素餐无劳,实宜辞退。”不听。久之,加散骑常侍,屡以疾辞。及王敦作逆,谭疾甚,不能入省,坐免,卒于家。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二十二》)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母忧去职 忧:担忧。 B. 出为郏令 出:(官员)外调。
C.使反,告卓 反:返回。 D.狂寇未宾 宾:归顺。
1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谭异而存之,遂见升擢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B.因法收谭,下寿阳狱 相如因持壁却立,倚柱
C.在府无事,乃著书三十卷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D.僚属量身,以审己为分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华谭一岁时就死了父亲,由母亲养大成人,他少时勤奋好学,已表现出论辩的才华。
B.华谭为官司能荐贤举能,并获得了“知人”的好名声,他先后举荐过张延、干宝等人。
C.华谭为官体恤百姓,卓有政绩,两次升任庐江内史;又为政谨严,常因此得罪上司。
D.华谭学识渊博,曾因著《辩道》而得到元帝常识,他又因职务清闲,多次提出辞职。
Ⅱ卷 非选择题(共120分)
16.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句出自上面文言段落,3-5句出自教材,14分)
(1)扬州刺史周浚引为从事史,爱其才器,待以宾友之礼。(4分)
(2)志力日衰,素餐无劳,实宜辞退。 (3分)
(3) 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2分)
(4)欲因此时降武。(2分)
(5)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3分)
(三)阅读下面的词,回答17小题(6分)
临 江 仙
鹿虔扆①
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翠华②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 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
【注】 ①鹿虔扆(yǐ):五代时后蜀大臣,花间词人。国亡不仕,词多感慨之音。②翠华:皇帝仪仗所用的旗子。这里代指皇帝车驾。
17.(1)词的上片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分)
(2)词的下片主要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加以赏析。(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小题(20分)
用来浪费的时光
安 宁
①常常怀念那些被浪费掉的时光,它们像一粒粒闪光的糖果,在我人生的途中,以最甜美的滋味,诱惑着忙碌到灵魂而不得安宁的我,一次次溯游而上,回到那些曾经被父母老师责骂的岸边,小坐,或者流连。
②年少的时候,会逃掉老师的课,与几个伙伴,跑到学校旁边的果园中去,偷偷采摘已经开始有了成熟芳香的苹果。常常是看守园林的中年男人,在一头追赶做托儿的伙伴,而我则在另一头,将一个又一个红硕的苹果,贪婪地塞入鼓鼓的书包里。及至觉得可以大快朵颐的时候,才在看林人发觉上了当的叫骂声中,嘻嘻笑着遥遥丢给他一个得意的鬼脸,去跟伙伴们会合。很多时候,那些大而红的苹果,会将课本压得起了皱褶,或者留下难看的印痕;也会因为贪吃,而回家拉了肚子,被大人们责骂;甚至连第二天的考试,都给忘记,等到了教室,才发现书包里的文具,全都丢在了那片向阳的山坡上。
③可是却在梦里,都念念不忘山坡上那温暖洒下的阳光,鸟儿在头顶悠闲飞过,叫声惊动安静午休的草茎,桐树阔大的叶子铺展开来,犹如一把巨大的伞,给我们半睡半醒的梦遮挡过往的风尘。那样的时光,是夹在书本里透明的糖纸,或者在地上快乐跳跃的弹珠。
④我还会想起生病在床的那些时日。是因为工作的时候,疲于奔命,身体起了病变,罢工不行,只好入院修养。值班的护士有弯月一样含笑的眉眼,会在唤我吃药打针的时候,哄小孩子一样地,说一声:乖,听话。我总是会在这句话后,将自己变成一只温顺的小猫小狗,任她给我注射针剂或者冲一杯杯苦涩的中药。我迷恋她手腕上叮当作响的藏式银镯,是山泉水清脆流过的声响。我喜欢看她穿梭在各个病床前,柔声细语地提醒病人平日的注意事项。我还会看到她洁白的护士服里,流溢出的一抹淡粉,或者浅蓝,那是她想要展露却又无法展露的可爱的棉布小衫。
⑤更多的时候,病房里安静到可以听得到每个人的呼吸,甚至是心跳。我听见风从春天的树梢上吹过,它还掀起了某个小孩子的衣角。有不知疲倦的清洁工人,在扫着庭院里的尘灰,扫帚划过路面时,发出有节奏的刷刷的声响,这样的声音,因为病房的寂静,而愈加的清晰,闭上眼睛,我不禁想起儿时父母早起打扫积了一夜的雪花,或者落叶的情景。
⑥知道疾病不会快快退去,便索性将工作忘在脑后。平素里买来没有时间翻看的书,那时便成了最奢侈的享受,每一页文字,都不舍得读完,似乎翻过去,这样散漫幸福的时光,也会跟着成为过去。假若在工作之中,突然因为别的事情,要占去宝贵的时间,那么,或许会因为这样的浪费,而觉得心疼。可是任性霸道的疾病,却让我在无能为力之时,用自己轻易不会舍得“浪费”的闲散光阴,将我一路疾奔的灵魂,重新安放在从容向前延伸的轨道。
⑦生命中有多少光阴,值得这样放纵浪费掉呢?一路走着,每一条格言,都会告诫我们,要惜时如金,要珍爱春光;可是,当你行至那终途,回首观望的时候,才会明白,真正对时光的善待,很多时候,原是孩童一样,肆无忌惮的浪费。那些读书时迷离恍惚的瞬间,那些在清晨的床上眷恋不起的慵懒,那些将毛线织了又拆的时光消磨,那些在午夜的电影院里,看荧幕上下爱情妖娆绽放的寂寞,那些东游西逛、不务正业的年少时光,正是它们,一点点地串联起我们庸常的人生,并给予这一程生命,闪亮的光华。
18、如何理解“那样的时光,是夹在书本里透明的糖纸,或者在地上快乐跳跃的弹珠”在文中的含意?(4分)
19.文章详细描写“我”病中遇到的值班护士,作用是什么?(6分)
20.“我”“常常怀念那些被浪费掉的时光”的理由有哪些?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4分)
21.“真正对时光的善待,很多时候,原是像孩童一样,肆无忌惮的浪费”。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请分析其观点和态度。(6分)
三、名句积累、语言运用及表达(80分)
22.补出下列与本单元作者相关的句子(12分,两题任选作一题,每空1分)
(1)
①重湖叠巘清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永《望海潮》)
②_____________,冷冷清清, 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③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④遥想公瑾当年,____________,雄姿英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⑤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⑥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____。吾所以为此者,______。(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⑦可堪回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⑨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_  ,红巾翠袖,  _。(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⑩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醉花阴》)
⑾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__________。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⑿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______,_____。(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3、仿照下面的例句,在横线上续写两个句子。要求 :续写的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内容连贯(4分)。
就像险峻的大山拦不住汹涌的激流一样,汹涌的激流也拦不住你顶风前行的孤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每问答案不超过8个字)
僧人向石头和尚请教
  僧问:“如何是解脱?”石头答:“谁缚汝?”
  又问:“如何是净土?答:“谁垢汝?”(《景德传灯录》)
  如果我们把石头和尚这一禅的精神要义放之于生活,亦可从中得到许多人生禅的教益。
  (一)问:“如何是解脱?”答:“谁缚汝?”
  这一问一答,与当年三祖与四祖之间禅机应对相似——道信还是沙弥时,前往礼谒三祖僧璨大师。道信对僧璨说:“愿和尚慈悲,乞与解脱法门。”僧璨反问道:“谁缚汝?”道信道:“无人缚。”僧璨道:“何更求解脱乎?”道信闻言当下大悟。
是的,既然没有人捆绑着你,那你还求解脱干什么呢?不是多此一举吗?原来,我们所感到的束缚并不在外面,真正的缠缚在我们的心里。所谓“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心生。”那些纠缠不休都来自于我们内心的颠倒妄想,也就是分别、计度、执着,很多的境其实都是由心而生的。一旦我们能够看破这些妄想,知道它们来无所来,去无所去,当体即空,思想就不会再被其所转,所左右。那么烦恼和痛苦即刻全消,我们当下就解脱了。要知道一个人的内心如果不能解脱,那么他无论到哪儿,享受什么样的优越条件,他依然不会自在的。         
(二)问:“如何是净土?答:“谁垢汝?”
  这种以反诘作答的形式告诉给僧人,你本来处身净土之中,何必再问净土。这方净土即是心的净土,而并非外在的清净之地。所谓心无杂念、无妄想,任何时候都远离于“自我”的欲望和见解,就是心的清净。
  佛法在人间,菩提向心求,佛国净土,远则在天边,近则在当下。只要心得清净,何处不是净土?
  试想,一个人心中若无净土,到哪里又能看得到净土?
  曾经有个朋友,总是喜欢发牢骚。上大学的时候抱怨学校伙食太差,住宿条件也不好,又说同学之间太冷漠,又说老师太偏心……开始工作了,她抱怨老板太苛刻,同事太计较,工资福利那么少……谈恋爱了,她抱怨男友大手大脚乱花钱,情人节送她的礼物太难看,忙于工作疏忽了她的生日……结婚了,她抱怨房子太小,婆婆太粗心大意,老公总拖不干净地……她总说:“太压抑了、太沉闷了、太龌龊了,有一天,我要离开这里,去一个遥远的、洁净的、没有任何烦恼的地方。”
  但是,这就如同我们透过一块污染了的玻璃去看天空一样,无论换了什么样的角度,看到的天空都不会是干净的。我这个朋友的心是烦恼的,心是不清净的,无论到哪里,眼里看到的,思想想到的,又如何能够让她觉得干干净净呢?
  我们的心如同那水一样,虽然有时会脏,但是水的本质是不会被污染的,只要安静下来,水总还会澄清,只要我们拿走那些干扰的因素,如妄想、计较、执着、贪心、我慢、嫉妒。净土,不在某个地方,也并不遥远。真正的净土其实就是一颗干干净净的心灵,没有太多的功利,没有太大的野心,没有太重的执著,安然、平淡、从容。
因些《维摩诘经》中说:“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楞伽经》云:“凡愚妄想,如蚕作茧,以妄想丝,自缠缠他。”是的,在佛看来,一切众生如蚕,不断吐出烦恼丝,使茧子越来越厚实,将自己牢牢地束缚,飘堕在深不见底的生死大海,流浪在渺无际涯的旷野,而难以解脱。
(1)“如何是解脱?”(2分) 
(2)“如何是净土?(2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2012年3月11日 9时许,渭南师范学院一男生,从该校主教学楼厚德楼13层坠楼身亡。2010年3月15日,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攻读硕士、成绩优异的宾阳籍女生韦惠滢,在校园宿舍内自缢身亡。2010年3月22日,北京邮电大学2博士研究生一男一女从北京邮电大学主楼天井双双跳楼。…………
1893年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用裁纸刀割开了喉咙。1927年诗人兼学者王国维投湖自杀。1961年美国作家海明威在海边用双筒猎枪击碎自己喉咙。1991年台湾作家三毛在寓所卫生间里用丝袜上吊自杀。…………
2012年5月4日,林俊德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拒绝手术和化疗。5月26日,因病情突然恶化,他被送进重症监护室。醒来后,他强烈要求转回普通病房,他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5月31日上午,已极度虚弱的林俊德,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于是,病房中便出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开始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5小时后,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地消失了。…………
何谓学生?高震东说“顾名思义,‘学’就是来求学。 学什么呢?答之曰,学‘生’。学什么‘生’呢?第一就是学‘生活的常识’,第二就是学‘生存的技能’,第三就是学‘生命的意义’,由浅至深,阶段分明。”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儒家的生死观:道德超越,天人合一,苦在德业之未能竟。“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老君曰:“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六根眼闻鼻舌身意与外界六尘接触所生欲望)不生,三毒(即贪婪、嗔恨,愚痴)消灭。”“为学日益(增多),为道日损(放下),损之又损,以致于无为(无私,无妄为),无为而无不为。”道家的生死观:顺应自然,与道同体,苦在自然之未能顺。
《六祖坛经》:“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贪婪执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禅宗的生死观: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苦在无明之未能除。“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人生的快乐痛苦从何而生?生命的意义是什么?阅读上面材料,请你联系自己的人生感悟,任选其中之一或宏观思考,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定题目,写一篇以议论为主、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