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金堂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4月月考试题(9科9份,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金堂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4月月考试题(9科9份,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12—2013(下)金堂中学高2015级4月月考试题
化学
命题人:李季全 审题人:赵甫芳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P:31 Fe:56 Cu:64 Zn:65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务必用2B铅笔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超出范围;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Ⅰ卷 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2分/个)
1.能源可划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它能源的能量转换得到的间接能源称为二级能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天然气是二级能源 B.热水器使用的太阳能是一级能源
C.手机中的使用的电池是一级能源 D.水电站发电利用的水能是二级能源
2.已知原子序数,可能推断原子的
? ①质子数 ②中子数 ③质量数 ④核电荷数 ⑤核外电子数 ⑥原子结构示意图
⑦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A.①②③④⑥ B.①④⑤⑥⑦ C.②③④⑤⑦ D.③④⑤⑥⑦
3.1919年,科学家第一次实现了人类多年的梦想——人工转变元素。这个核反应如下:
N + He → O + 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O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 B.H原子核内有1个中子
C.O2和O3互为同位素 D.通常情况下,He和N2化学性质都很稳定
4.下列化学变化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是( )
A、2H2 + O2 2H2O
B、CaO + H2O = Ca(OH)2
C、CaCO3 CaO +CO2↑
D、CH3CH2OH(酒精)+ 3O2 2CO2 + 3 H2O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门捷列夫编制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是按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的
B.第二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1→+7
C.同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
D.同周期元素的电子层数不一定相同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C、原电池中阴离子向正极移动
D、原电池正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7.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①微粒半径:K+>Al3+>S2->C1-
②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1>H2S>PH3>SiH4
③离子的还原性:S2->C1->Br->I- ④氧化性:C12>S>Se>Te
⑤酸性:H2SO4>H3PO4>H2CO3>HClO ⑥非金属性:O>N>P>Si
⑦金属性:BeA.只有① B.①③ C.②④⑤⑥⑦ D.①③⑤
8.下列说法正确是
A.由H原子形成1 mol H-H键要吸收热量
B.N2性质非常稳定,是因为N2分子中含有氮氮叁键,要破坏氮氮叁键需吸收更多的能量
C.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H2O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D.凡经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9.下列关于F、Cl、Br、I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加
B.被其它卤素单质从卤化物中置换出来的可能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
C.它们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核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强
D.单质的颜色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加深
10.如图所示,杠杆AB两端分别挂有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空心铜球和空心铁球,调节杠杆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然后小心地向烧杯中央滴入浓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杠杆的偏向判断正确的是(实验过程中不考虑铁丝反应及两球浮力的变化)(  )
A.杠杆为导体和绝缘体时,均为A端高B端低
B.杠杆为导体和绝缘体时,均为A端低B端高
C.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低B端高;为导体时,A端高B端低
D.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高B端低;为导体时,A端低B端高
11.n mol H2与n mol T2气体不同之处是( )
A.质量  B.原子数 C.电子数 D.体积(相同状况)
12.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锌片和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极附近的SO42―离子浓度逐渐增大 B.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 C.正极有O2逸出 D.铜片上有H2逸出
1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干冰变为二氧化碳气体,需吸收能量,是因为共价键被破坏
B.碳酸氢铵是典型离子化合物,其受热分解产生氨气不仅破坏离子键还破坏了共价键
C.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只含共价键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是最活泼非金属,Li是最活泼金属
B.NaOH易溶于水,Ca(OH)2微溶,所以NaOH碱性比Ca(OH)2强
C.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Ⅷ族,共16纵行
D.X2+的核外电子数目为18,则X在第四周期第ⅡA族
15.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CO2的电子式:      B.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Cl
C.NH4Cl的电子式:        D.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
16.“嫦娥一号”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实施绕月探测工程迈出重要一步。其任务之一是探测月球土壤厚度、探明氦-3储量。下列有关氦-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
C.1mol3He的质量约为3g
D.3He的摩尔质量为3
17.设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数值为nA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 g 2H216O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0.2 nA
B.3 mol NO2与足量H2O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nA
C.常温常压下,46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3 nA
D.12.8 g铜与含0.4molH2SO4的浓硫酸充分反应,生成的SO2气体分子数为0.2 nA
18.下图为氢氧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按照此图的提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电极是负极,外电路中电子由a电极流向b电极
B.b电极的电极反应为氧化反应
C.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
D.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不需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全部储藏电池内的新型发电装置
19.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族,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Y、Z、W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其半径依次增大
B.元素X不能与元素Y形成化合物X2Y2
C.元素Y、R分别与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XmY>XmR
D.元素W、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强酸
20.下列中和反应中放出热量最多的是( )
A.100 mL 0.3 mol/L的HCl和50 mL 0.3 mol/L的NaOH相混合
B.80 mL 0.3 mol/L的HCl和80 mL 0.3 mol/L的NaOH溶液相混合
C.80 mL 0.3 mol/L的H2SO4和80 mL 0.3 mol/L的NaOH溶液相混合
D.50 mL 0.3 mol/L的H2SO4和50 mL 0.6 mol/L的NaOH溶液相混合
2012—2013(下)金堂中学高2015级4月月考试题
化学
Ⅱ卷 非选择题(共60分)

21.(7分)有下列物质:①Cl2 ②Na2O2 ③NaOH ④HCl ⑤H2O2 ⑥MgF2 ⑦NH4Cl,
(请用对应编号填空)
(1)只由离子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
(2)只由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
(3)只由非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
(4)只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是_______。
(5)由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6)由离子键和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7)由离子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19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① ,⑥ ,⑦ 。
(2)画出原子的结构示意图:④ ,⑧ ;
(3)在表中有编号的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用电子式表示它们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最不活泼的元素是 。(以上均填元素名称)
(4)元素③、⑩、的氢氧化物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元素⑥、⑦、⑧的氢化物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 (均用化学式填空)
周期中有一种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同周期其它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所属物质类型都不同,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水化物分别与烧碱溶液和稀硫酸的反应: ; 。
(6)与①和⑥都相邻的一种元素A,它有多种不同形态的单质,其中一种常用作原电池的电极,它与⑦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在加热时能反应,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写出能验证⑦的非金属性强于A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3.(11分,每空1分)化学反应与能量有比不可分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Ⅰ:已知31g白磷变为31g红磷释放能量。试回答:
⑴ 上述变化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⑵ 31g白磷具有的能量 (“>”或“<”)31g红磷具有的能量,常温常压下,
更稳定。 ⑶ 31g白磷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 (“>”或“<”)31g红磷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
Ⅱ:A、B、C三个烧杯中分别盛有200mL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1)分别写出三个装置中铁片表面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 ;
B ;
C 。
(2)一段时间后,B中Sn极附近溶液的酸性 (填“增强”、“减弱”、“不变”)。
(3)一段时间后,C中产生了3.36L(标准状况)气体时,硫酸恰好全部被消耗,则原稀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mol·L-1。此时,三个烧杯中液体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写序号) 。
(4)比较A、B、C中铁被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填写序号)。
24.(13分)某生利用物质间的互变,设计成一个平面魔方,如下图所示:
已知:①A、B、C、D、G含有同种元素。
② E是通常情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B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B具有氧化性,能将SO2氧化为F(H2SO4),F与A反应生成E、G。

纯A(单质)
B溶液
C固体
D固体
G溶液
颜色
银白色
黄色
红褐色
红棕色
浅绿色

依据以上信息填空:
(1)请写出E、D的化学式          、          。
(2)请指出A、B、C、D、G所含的同种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          
(3)G生成C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为
,反应方程式式 。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E→A                 ;
A→B             。
(5)B→F的离子方程式为 。
25.(11分)已知非金属单质硫(S)是淡黄色固体粉末,难溶于水。为了验证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某化学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的分液漏斗中盛装的试剂是 ,烧瓶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画出虚线框内的实验装置图,所加试剂为 ,装置的作用 。
(3)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 (选填下列所给试剂的代码),实验现象为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A.Na2S溶液 B.Na2SO3溶液 C.Na2SO4溶液
(4)已知:①硫酸比次氯酸稳定;②高氯酸比硫酸酸性强;③S2-比Cl-易被氧化;④HCl比H2S稳定;⑤铜与盐酸不反应,但能与浓硫酸反应;⑥铁与氯气加热生成三氯化铁,铁与硫加热生成硫化亚铁;⑦硫原子与氯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氯原子半径小于硫原子。可说明氯比硫非金属性强的是
A.全部 B.②③④⑥⑦ C.①②④⑤⑥ D.除 ①以外
(5)装置C中盛放烧碱溶液,目的是吸收反应后剩余的气体,防止污染空气,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012—2013(下)金堂中学高2015级4月月考试题
历史
命题人:刘秀琼 审题人:邓纯柱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务必用2B铅笔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超出范围;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Ⅰ卷 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
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2、下图呈现的是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生产工具,其中涉及动力革新的有( )
①牛耕 ②花楼机(花机) ③翻车 ④水排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下图出自《天工开物》。这一组图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注:耙:碎土、平地;耔:培土)(  )
①农事精耕细作 ②农业技术先进 ③农民辛勤劳作 ④水利设施的完善,旱涝保丰收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这首唐诗所反映的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人际关系的淡漠 B、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C、社会风气的败坏 D、个人价值观念的更新
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图片与这一论断无关的是:( )
6、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存在于农村经济上面’,是农村专业经济发展的结果”。 下列现象不能反映这一结果的是 (  )
A、农村集市贸易开始出现 B、大量农副产品投放市场
C、长途间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D、徽商等地域性商帮出现
7、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专制制度的衰落
C、西方文明的影响 D、抑商政策的松动
8、明清时期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下列现象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A、临清“绅士商民近百万” B、吴郡“游手之徒,十室九空”
C、苏州机户“设机督造,雇匠织造” D、汉口“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
9、清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黄遵宪旨在批判清朝的“海禁”政策 B、清实行“海禁”政策有民族自卫的说法
C、该政策的实施断绝了中外贸易的往来 D、“海禁”政策使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
10、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变化的主要表现是( )
A、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C、商品经济开始出现 D、资本主义经济出现
11、1840年以前,有人认为:西方人腿长,不能弯曲、奔跑和跳跃;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眼。林则徐也认为:洋人喜吃牛羊肉,若无从我国进口的大黄、茶叶以辅食,将会消化不良而死。这些荒谬的认识是缘于清朝的( )
A、文字狱 B、闭关锁国 C、重农抑商 D、政治腐败
12、1886年以前,茶叶、丝是中国主要的出口商品。此后,豆类、草编、花生、桐油、猪鬃等商品出口数量日益增加。这说明19世纪末的中国(  )
A、小农经济的生命力十分顽强 B、社会生产力有较大提高
C、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资本主义经济缓慢起步
13、阅读 《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下来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时间
茶叶
生丝
鸦片战争前
5000(年平均值)
5000(年平均值)
1846年
7010
13220
1850年
8919
23040
1854年
14122
62896
A、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量持续增加 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C、茶叶和生丝日益商品化 D、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4、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使历史包含着逸出旧轨的倾向。”这里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倾向”主要体现在洋务运动:( )
A、有利于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B、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C、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D、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5、“在早期中国轮船航运业发展过程中,商人购买洋船后(或者与洋人合伙购买),多托洋行出面,领承舟船牌行驶,主要是为了避免报捐交税。”材料表明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
A、受到列强压制,不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B、对资本主义列强在资金、技术上具有依赖性
C、借助洋人势力,以避免本国封建势力压榨
D、最早出现在轮船航运业
16、史书记载:1872年侨商陈启源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雇女工数百人,“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以上材料说明继昌隆缫丝厂(  )
A、属于近代的民族工业 B、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C、实质是外国资本家在华创办的企业 D、没有跳出中国传统生产方式
17、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呈现出“一流的价格,二流的设备,三流的产品”这样的不正常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
A、缺少必要的资金 B、缺乏先进的投资方式
C、劳动力素质低 D、设备和技术受制于外国
18、济南瑞蚨祥)成立于1868年,是全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民国初年,瑞蚨祥在北京开办了几处新店,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这一时期,瑞蚨祥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
①、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②、民国政府立法发展民族工业 
③、民众掀起提倡国货运动  ④、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9、“人财物各有所管,产供销互不见面。”这副对联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
A、计划经济体制的盛行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行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0、从图中信息看,新中国成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的措施是( )

A、人民公社好 B、把大跃进战鼓敲得更响

C、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 D、农民领取承包合同
21、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农村的生产关系已出现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B、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
C、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22、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应得出的主要教训是( )
A、必须反对个人崇拜和个人迷信 B、必须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C、必须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D、必须坚持反对“左”的错误思想
23、1953年开始的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都是( )
A、为了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 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性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D、为纠正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
24、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 )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 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25、“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
A、小岗村农民实行“大包干”   B、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C、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D、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
2012—2013(下)金堂中学高2015级4月月考试题
历史
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本题共14分)
材料一 八政:一曰食(农业生产),二曰货(商品流通),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
——《尚书·洪范》
材料二 以九职任万民:一曰三农,生九谷……五曰百工,饬化八材;六曰商贾,阜通货贿……
——《周礼·天官》
材料三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四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二,综合指出商周时期统治者对待农业、手工业、商业的态度(2分)。
⑵、材料三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什么经济政策?(2分)这一政策的基本含义是什么?(2分)试对这一经济政策作简要评价(4分)
⑶、根据材料四归纳黄宗羲的观点,分析黄宗羲的观点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积极意义。(6分)
2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本题共12分)
材料一:华商在上海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元,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和。
材料二: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时虽然“俱用华人”,但是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到19世纪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它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材料三:洋商见我工商竟用新法,深中其忌,百技阻抑,勒价停市。上年(1866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织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
材料四:90年代,天津武举李富明在北京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使用外国进口蒸汽机磨,每天能磨面粉200石。京城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李富明不甘心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结果,官府给他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他的武举功名,“交刑部照例治罪”。李富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闭。——以上材料转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资料选编》
材料五:已经垄断中国卷烟市场的英美跨国公司——英美烟草公司,多方谋划“把南洋公司打垮”。1919年5月,它诬称南洋公司为“日资”,其产品为“日货”,大造舆论,并买通北洋政府官员下令其停业。南洋公司认识到“若屈膝外人,则公司必将衰败”。因此,它联合各界奋起反抗,终于得以重新开业。请回答
材料一、二说明了近代早期民族企业的哪些特点?(2分)
材料三、四反映了什么现象?造成民族工业这种处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及其对中国革命的影响。(6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共24分。
材料一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中央委员169人,候补中央委员112人。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副主席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陈云、汪东兴出席了会议。各地方和中央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列席了会议。
——靳德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农业合作化以后,在农村集体经济的基础上,农业生产力有了相当的提高。但是“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经营管理过于集中,分配上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倾向,这种体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国家对农业的巨大投入,致使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都比较缓慢。1978年,还有一亿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材料三 邓小平指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发展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两个讲全了。
——靳德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⑴、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前后,农村在经营方式、分配方式、土地权益等三方面的变化。(6分)
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促进了城市的改革。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积极作用是什么?(6分)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实质和根本目的。(6分)
2012—2013(下)金堂中学高2015级4月月考试题
地理
命题人:孙成林 审题人:陈浩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务必用2B铅笔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超出范围;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结合材料及我国总人口及城乡人口变化情况图,回答1~2题。
1.甲、乙两种图例分别表示我国的(  )
A.总人口和农村人口 B.总人口和城市人口
C.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 D.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
2.总体来看,我国城市和乡村人口增长速度存在明显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城乡人口出生率不同 B.城乡人口死亡率不同
C.城乡之间的人口迁移 D.城乡自然增长率不同
3.如果用a表示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b表示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用c表示中国的环境承载力, 那么a、b、c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
A.a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流动数量越来越大。引起我国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B.人口分布差异
C.环境的差异 D.地形的差异
5.右图为欧洲西部某沿海城镇功能分区图,图中的虚线为等高线(单位:米),防海堤是为应对海平面上升1米而设计的。从服务功能、环境保护等角度考虑,图中①②③功能分区最合理的是(  )
A.①商业区 ②住宅区 ③工业区
B.①工业区 ②住宅区 ③商业区
C.①住宅区 ②工业区 ③商业区
D.①住宅区 ②商业区 ③工业区

6.读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
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条件 B人口分布状况
C交通条件  D早期商业活动
图5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数量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回答7~8题。
7.Rl区域常住人口数量较少,其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A. 交通通达度低 B.环境质量差
C.地租昂贵 D.服务设施差
8.R3区域主要是
A. 工业区 B.商业区 C. 住宅区 D.绿化区
读城市化进程和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两幅图,完成9—11题

9.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间为( )
A.1 B.2 C.3 D.4
10.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状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 )
A.埃及 B.中国 C.新加坡 D.德国
11.当前该国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 )
A.甲 B.乙 C.丙 D.甲和乙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回答。
12.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A.8000 B.10000 C.6000 D.4500
读右图回答13题
13.该城市2000年与2007年地价变化反映了  
①远郊地价升值幅度高于市中心
②地价整体有所上涨  
③中心城区范围扩大
④城市规模扩大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 ③④   
读右图,完成14~15题
14.如果要在城市建中心商务区,应建在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15.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A地处市中心,方便人们上下班,应大量兴建住 宅
B.B地交通条件优越,在四个地点中地价最贵
C.C地位于城市边缘,濒临湖泊,环境优美,可兴 建高级住宅
D.D地位于城市郊区,拥有较多的空置土地,最适合兴建大型商业区
16.下列不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闯关东 B.下南洋 C.暑期旅游 D.江西填湖广
17.下列不是因资源丰富而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城市的是
A.上海 B.鞍山 C.大庆 D.攀枝花
读贵阳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回答
18. 关于贵阳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0-1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 ②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 ③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快 ④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劳动力充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我国某校高三(2)班学生进行家族人数统计,结果是:我辈269人,父辈524人,祖辈106人。图中的点表示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状况。据此回答19-20题。
19.关于我辈、父辈和祖辈出生时期该地区人口再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辈出生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B.祖辈出生时期人口出生率较低
C.我辈出生时期人口死亡率较高
D.父辈出生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
20.关于该校所在地区人口增长或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该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处于阶段Ⅲ
B.该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经历了Ⅳ—Ⅲ—Ⅱ—Ⅰ的过程
C.目前该地区青壮年劳动力明显不足
D.目前该地区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
21. 关于中心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心地级别越高,提供职能种类越少 B.中心地级别越低,中心地服务的范围越大
C.中心地级别越高,门槛人口越高 D.中心地级别越低,中心地数目越少,中心地平均距离越近
22. 城市中心商务区的特征是
①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经济活动频繁 ②高楼林立,地价便宜
③建筑物高大密集,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分区
④中心商务区有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的趋向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3.近年来,我国派往海外留学生,学成不归国现象严重,这一现象对我国而言
A.可以缓解就业压力 B.可以减轻人口压力
C.造成人才流失 D.有利于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
当前,轿车正逐步进入家庭,成为大众消费的热点。读下表判断24--25题。
24.轿车销售商店的区位较宜选择在 ( )
A.城市中心商务区 B.接近消费者的居民区
C.市区商业街 D.交通方便的城乡结合部
25.不同等级城市每百户家庭拥有的汽车数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经济愈发达,家庭拥有汽车数量愈多s
B.人口密度愈大,家庭拥有汽车数量愈多
C.公共交通愈发达,家庭拥有汽车数量愈少
D.城市空间面积愈大,家庭拥有汽车数量愈多
国际上形成了两大类城市化扩容模式,一类是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外延式”,该模式建筑密度较低,主要在两维空间内扩大城市空间容量;另一类是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为代表的“内含式”,该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据此判断26—27题。
26.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之所以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其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化水平 B.人口密度 C.人口数量 D.经济发展水平
27.若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效仿美、加、澳的模式,追求宽马路、大广场等低密度、高标准建筑的布局,将会带来的后果是( )
A.城市中心区萎缩加剧 B.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C.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D.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28.引起春节期间下图城市人口巨大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我国某城市总人口的逐日变化示意图
(2008年11月28日~2009年3月8日)
洪涝灾害 B.疾病传播 C.旅行度假 D.民工返乡
下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回答29-30题。
亚洲某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
29.该国人口变化趋势的一个突出特征是 (  )
A.年轻劳动力过剩 B.老龄化趋势显著
C.自然增长率上升 D.人口出生率较高
30.人口金字塔示意图所示的亚洲某国,最可能是 (  )
A.中国 B.日本 C.印度 D.泰国

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31. 读“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字母代表的人口增长模式是: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______(填字母),目前按经济发展水平来看,__________国家或地区大多属于该类型。
(3)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属于“___________型”,这主要是因为我们长期坚持____________工作取得的。
(4)由A模式转向B模式,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的转变引起的,由B模式转向C模式,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的转变引起的。
(5)图中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世代更替缓慢的是 阶段(填字母)。
32.读下图(各功能区都布局合理),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若图中①、②、③代表污染程度不同的工业,则重度污染的是 ,轻度污染的是 ,基本无污染的是 。 (3分)
(2)若图中①、②、③代表钢铁厂、化工厂和服装厂,则代表化工厂的是 ,
钢铁厂是 、服装厂是 。(3分)
(3)若在A、B、C中选建一个自来水厂,最合理的地方是 ,原因是
。 D处为 (填“高级”或“低级”) 住宅区。(4分)
(4)下列四图中,正确表示AE间地租水平变化曲线的是(   )(2分)
33.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较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18分)
(1)A、B两条曲线中代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_______曲线,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_______曲线。
(2)从图中可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________,水平________,________年以后城市化速度加快,甚至超过发达国家。
(3)从图中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________,水平________,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人们对环境质量的需求提高以及乡村和小城镇________的逐步完善,出现了________现象,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向________和________回流,大城市中心区________,中小城镇发展迅速。
(4)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主要是① ② ③ 。
解决措施有① ② ③______ __。
2012—2013(下)金堂中学高2015级4月月考
地理答题卷
31、(10分)
(1) A B C
( 2 )
( 3 )
( 4 )
( 5 )
32、(12分)
(1)
(2)
(3)


(4)
33(18)

(2)
(3)

(4)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主要是


③______ __。
解决措施有


③______ __。
2012—2013(下)金堂中学高2015级4月月考试题
政治
命题人:刘莉 审题人:任红梅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务必用2B铅笔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超出范围;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1.2010年6月8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指出:公民依法享有互联网上充分的言论自由。这说明
A.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得到充分地实现
B.我国公民享有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利
C.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真实性
D.我国公民在互联网上的言论都受法律保护
2.我国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出国旅游相当普遍.不少国家为了方便中国旅客,写有中文的标牌.有一类中文提示使我们中国人感到耻辱,在旅游景点或商场等公共场所,赫然贴着中文警世:“请勿大声喧哗”“请不要随地吐痰”等.这告诫我们:
①公民要自觉维护国家的荣誉 ②公民要有国家主人翁意识,尊重人格国格
③公民要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④公民要维护国家的安定
A.②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②③
3.在我国,民主的主体包括????????????????????????
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社会主义劳动者??? ②社会主义建设者
③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④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在我国,既是公民的最基本权利,又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重要标志的是
A.生存权和发展权????????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言论、集会等自由权利????? D.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
5.“公民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行使自己的集会、游行、示威权利,这是对公民政治自由权利的限制。”这种观点???????
①认为公民应无拘无束地行使政治自由权利 ②认为法律和自由是统一的
③主张公民在法律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权利 ④割裂了自由和法律的关系,因而是错误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 ???C.①③④?? ??????D.①④
6.第16届亚运会将于2010年11月12日—27日在中国广州举行,广州是第二个取得亚运会主办权的城市。假如你是一位亚运会的志愿者,你认为在服务过程中应当:
①遵守宪法和法律? ②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③维护社会稳定? ④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A.①???????? ?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 网民在一些词前加上“被”字,如被自杀、被就业、被增长、被代表、被自愿,用来表达没有话语权的弱势一方的无奈,“被××”实质上描述的是一种“受人摆布”的不自由状态。“被××”现象的出现表明:
①公民权利没有得到充分尊重 ②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
③公民必须有序的参与政治生活 ④国家必须加强对权力的规范和监督
A.①②④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8.小白菜、小蓝莓、蓝马甲、红马甲……这些美丽又响亮的名字,随着中国上海世博会一起“火爆”2010年。志愿者们以他们的行动传播着“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精神,感动着社会。公民积极加入志愿者行列主要体现了:
A.自觉履行政治性义务的公民意识
B.公民牺牲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的精神追求
C.公民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
D.主动参与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直接管理的公民权利意识
9.近年来,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审计“风暴”、新闻发言人制度、“立法听证会”“价格听证会”已成为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词语。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概括我国社会的这一变化,你会选择: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日益巩固
B.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
C.公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的途径日益广泛
D.公民的基本政权利落到实处
10.对待政治生活的态度是公民的情感和价值观的体现。有人以冷漠的甚至厌弃的态度拒绝政治生活。这种人在认识上所犯的错误是(????? )
A.缺乏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 B.没有公民意识
C.没有国家意识?????????????????? D.未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11.某交通局从2003年下半年起连续两次在部门服务社会评议中名列倒数第一。根据事先确定的规则,交通局领导班子的5位负责人分别被降职调任处理。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对政府部门进社会评议是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具体表现
②对政府部门进行社会评议,可以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③社会评议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
④对政府部门进行社会评议可以起到监督政府的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2、2010年10月14日,一则名为《观林园内部开始认购》的帖子出现在网络上,一份329人的内部认购名单被曝光,其中有近百人是政府官员。名单中有近百名购房人是北京市及各区的政府官员,包括住建委、规委、国税、地税、公安、检察院、房改中心等。这是公民在通过 ( )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监督 B.信访举报制度参与民主监督
C.舆论监督制度参与民主监督 D.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监督
13、2010年10月12日,湖南衡阳市召开“网友看衡阳”座谈会,衡阳市领导就重大项目、城市品位、社区服务、新农村建设等老百姓关心的话题向31名网友“问政”,气氛活跃,别开生面。通过网络表达诉求和见解,正在成为衡阳老百姓参与政治的新形式和潮流。这表明:
A.网友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B.网络开辟了中国特色民主的新渠道,有利于我国全民民主的实现
C.网络问政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
D.网友监督政府已成为反腐倡廉的主要途径
14、2010年两会期间,网民们纷纷通过互联网积极和两会代表沟通,参与国事讨论,提出自己最关切的社会问题,表达自己的愿望——“网”顾民意,成为两会期间的“亮点”之一。网络民意的表达是: ( )
①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的体现 ②公民政治参与意识增强的表现
③政府赋予公民提案权的表现 ④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2010年8月31日,“常州市网络发言人”网站正式开通,76个涉及民生、网民关注度较高的单位成为首批“入网”单位。网络发言人主要职责是以单位实名,及时在互联网上发布本地区、本单位的政务信息,通报有关突发事件及处理结果,同时收集网民意见建议,解疑释惑、澄清事实。“网络发言人”的设立: ( )
A.拓宽了民意反映渠道,扩大了人民直接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B.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民主管理
C.扩大了人民群众的监督权,限制了政府的行政执法行为
D.增强了政府工作透明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16、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有的地方外来务工人员的数量大大超出当地人口.然而,由于某些原因,部分外来务工人员不能参与务工所在地地方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对此,有人大代表提出,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因为
在权力机关中外来务工人员需要有自己的政治代表
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这有利于将人民群众的不同意见和要求集中到权力机关中来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公民的法定的政治权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09年3月26日,荆门市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推出市民QQ议政活动,问计于民,采集广大市民智慧,为加快荆门崛起出谋划策。短短6天内,千余名市民积极参与,4个QQ群中已有两个群基本饱和。根据材料回答17-19题
17、QQ议政群开通以来,许多网民就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旅游宣传、城市建设、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等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各类意见和建议上万条。这表明( )
A.公民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B.公民可以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C..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更加广泛,并得到充分实现
D..互联网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18、荆门市委开通“QQ议政群”听取民意,启示我们( )
①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重要的信息资源 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 ③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民主决策的重要前提 ④荆门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9、荆门市委首创的QQ议政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实践证明,只有愿听民意的政府、为百姓做实事的政府,才受百姓的欢迎,才能换来掌声。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 )
A.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B.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C.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D.公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20、自来水、民用电、公共汽车、地铁等公共服务的价格问题是一个涉及多方利益的问题。假如你所在的班级要以此举办一次模拟听证会,以下是举办听证会过程的一般步骤,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①将全班同学分成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 ②各小组分别准备资料
③确定听证会主题 ④听证会主持人总结
⑤模拟听证会的程序,各小组推荐代表陈述观点
A.③→①→②→⑤→④ B.①→③→②→④→⑤
C.③→②→①→⑤→④ D.②→①→③→⑤→④
21、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公民要想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必须做到: ( )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遵循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职责、程序和要求③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④加强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2、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此应该: ( )
①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 ②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③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④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3、2010年7月11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指出,县处级副职以上干部,每年1月31日前集中报告家庭财产、本人婚姻变化和配偶子女移居国外等事项,并明确规定瞒报谎报将受纪律处分。我国公民如果发现瞒报谎报的行为,可以:( )
①到处张贴广告行使监督权 ②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行使自己的监督权
③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进行民主监督 ④利用网络媒体随意发贴行使监督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4、2010年2月,国务院全文公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征求意见。社会各界人士纷纷通过电子邮件、信件和教育部网站等多种渠道发表意见和建议。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①民主决策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②参政议政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③我国公民有强烈的参与民主决策的热情和意识 ④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直接参与民主决策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25、2010年3月,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白庙乡在网上逐笔公开账目,在网民中引起强烈反响,3天内吸引30多万人次点击评论。目前,白庙乡已在乡政府门户网站公布了今年1至9月份的办公业务费。此外,各级党务、政务信息、各项惠民资金发放情况及乡干部工资预算表等信息也陆续上网,接受群众监督。乡政府公开账目( )
①方便了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②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
③拓宽了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渠道 ④是政府依法执政的表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2012—2013(下)金堂中学高2015级4月月考试题
政治
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26、村民自治就是村民自主管理村级事务而不受任何干涉,针对这一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8分)
27.A市就“拆迁、城建与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公开征求意见,问计于民。社会各届人士以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踊跃参与,纷纷通过电子邮件、信件和教育部门户网站等多种渠道发表意见和建议。但在城市“翻新”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如政府在修筑公路时,与一村农民发生矛盾。该村村民要求镇政府对此事予以合理解决,但未得到答复。于是该村少数人组织、煽动部分村民堵塞该村公路路段,并打伤打退民警,砸坏公务车辆。激化了社会矛盾,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1)请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从公民的角度怎样评析村民的做法?
(16分)
28、2007年4月17日,上海市物价局召开“建立出租汽车运价联动机制听证会”。分别来自出租车乘客、驾驶员、企业经营家、专家学者以及市人大、市政协、政府有关部门等各方面20名正式代表、、8位市民和7位价格监察员参加旁听和现场督察。这是油价上升后国内举行的出租汽车运价油价联动机制首个听证会。
(1)我国政府问计于民的过程中,公民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参与民主决策? (8分)
(2)你觉得材料中这种参与形式怎么样?请予以评价(8分)
29、截止201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网络日渐成为公民表达诉求、民主监督的一个重要渠道。一项调查显示,参与的网民中有87.9%的人“非常关注网络监督”,93. 3%的人表示“会通过网络揭发社会不公”。然而,网络监督是一把双刃剑,既有优势,也有不足。网络监督存在着滥用网络、侵犯隐私权、虚假信息、扭曲夸大等问题,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公民应如何正确利用网络行使监督权?
(10分)
2012—2013(下)金堂中学高2015级4月月考试题
数 学
命题人:方毅 审题人:李明东
(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务必用2B铅笔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超出范围;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共50分,在下面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ABC中,若,则( )
A B C D
2.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若,则=( )
A.72 B. 54 C. 36 D. 18
3、设,,成等比数列,则为( )
A.4或-4 B.-4或6 C.4或-6 D.4或6
4、已知等比数列满足,则( )
A.64 B.81 C.128 D.243
5、若一个等差数列前3项的和为34,最后3项的和为146,且所
有项的和为390,则这个数列有( )
A.13项 B.12项 C.11项 D.10项
6.等差数列和的前n项和分别为和,且,则=( )
A. B. C. D.
7、在数列中,, ,则 ( )
A. B. C. D.
8.如果不等式对任意实数都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或
9.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令,称为数列,,……, 的“理想数”,已知数列,,……,的“理想数”为2004,那么数列8,,,……,的“理想数”为( )
A.2008 B.2009 C.2010 D.2012.
10. 设f(n)=(n∈N),那么f(n+1)-f(n)等于( )
A. B.
C. D.
2012—2013(下)金堂中学高2015级4月月考试题
数 学
Ⅱ卷 非选择题(共10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5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已知不等式的解集为则 .
12. 在中,, 则= ;
13.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是,则数列的通项公式是__________;
14、设{an}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Sn是它的前n项和,若{Sn}是等差数列,则q=_____.
15、若{}为等比数列,则下列数列中:为等比数列的有_________。
(1){} (2) {+} (3){} (4){} (5){}
(其中为非零常数)
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2分)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已知,,.(I) 求的值;(II)求的值.


17. (本小题满分12分)等差数列 前n项和记为 ,已知 =30 ,=50.
(1)、求通项公式 ;
(2)、若=242 ,求n .


18.(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中,=2,.
(Ⅰ)求;(Ⅱ)证明{}是等比数列 (Ⅲ)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19.(本小题满分12分)某市2009年共有1万辆燃油型公交车。有关部门计划于2010年投入128辆电力型公交车,随后电力型公交车每年的投入比上一年增加50%,试问:
(1)、该市在2016年应该投入多少辆电力型公交车?
(2)、到哪一年底,电力型公交车的数量开始超过该市公交车总量的三分之一?
20.(本小题满分13分)数列{}的前n项和为, 已知对任意的 ,点均在函数的图像上,数列对任意的的正整数均满足,且
(I)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II)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III)记,求数列的前项和
21.(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数列满足且,
(1)、求,
(2)、是否存在实数,使得数列为等差数列;若存在,求出的值。
(3)、令,若对任意的都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012—2013(下)金堂中学高2015级4月月考试题
物理
命题人:陈金文 审题人:刘学军
(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务必用2B铅笔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超出范围;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不定项选择题(4×12=48分,选对不全得2分)
1.物体做曲线运动,则: ( )
A.物体的速度的大小一定变化 B.物体的速度方向一定变化
C.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一定变化 D.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一定变化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太阳系中,所有行星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中心
B.两个质量为1Kg的质点相距1m时,万有引力为6.67N
C.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自然界有质量的物体间普遍存在着的一种相互吸引力
D.卡文迪许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了万有引力的存在
3.以下关于向心力及其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 )
A.向心力既改变圆周运动速度的方向,又改变速度的大小
B.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力是恒力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除了受到别的物体对它的作用力外,一定还受到一个向心力的作用
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即为物体的向心力
4.民族运动会上有一个骑射项目,运动员骑在奔驰的马背上,弯弓放箭射击侧向的固定目标.若运动员骑马奔驰的速度为v1,运动员静止时射出的弓箭的速度为v2,直线跑道离固定目标的最近距离为d,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射中目标,则运动员放箭处离目标的距离应该为
( )
A. B.
C. D.
5.将一小球从距地面h高处,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小球落地时速度为v,它的竖直分量为vy,则下列各式中计算小球在空中飞行时间t正确的是 ( )
A.
B.(v-v0)/g
C.vy/g
D.2h/vy
6.如图所示,人在河岸上用轻绳拉船,若人匀速前进,则船将做 ( )
A.匀速运动
B.匀加速运动
C.变加速运动
D.减速运动
7.如图所示,小物块沿半径R为的半球运动,若小物块运动至顶端时球恰不受到压力,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物块立即离开球面做平抛运动
B.物块落地的水平位移为
C.在半球顶端时速度为
D.物块落地速度方向与地面成
8.一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L为的细线悬挂于O点,在O点正下方L/2处钉有钉,
把悬线沿水平方向拉直后无初速释放,当悬线碰到钉子瞬间 ( )
A.小球的线速度突然变小
B.小球的角速度变大
C.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变大
D.悬线拉力不变
9.有一根长为0.4m的杆,一端束缚着一个质量为0.5Kg的小球,并绕杆的另一端以2rad/S的角速度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小球在最低点和最高点对杆的作用力分别为( )
A.5.8N方向竖直向上;4.2N竖直向下
B.5.8N方向竖直向上;4.2N竖直向上
C.5.8N方向竖直向下;4.2N竖直向下
D.5.8N方向竖直向下;4.2N竖直向上
10.火车以2m/s2的加速度在水平轨道上匀加速行驶,一乘客把手伸到窗外从距地面2.5m高处自由释放一物体,不计空气阻力,物体落地时与乘客的水平距离为 ( )
A.0m B.0.5m
C.0.25m D.1m
11.铁路转弯处的圆弧半径为R,内侧和外侧的高度差为h,L为两轨间的距离,且L>h,如果列车转弯速率大于,则 ( )
A.外侧铁轨与轮缘间产生挤压 B.铁轨与轮缘间无挤压
C.内侧铁轨与轮缘间产生挤压 D.内外铁轨与轮缘间均有挤压
12.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转台上的物体A、B、C能随转台一起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A、B、C的质量分别为3m、2m、m,A与B、B和C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A和B、C与转台中心的距离分别为r、1.5r,设本题中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B对A的摩擦力一定为3μmg
B.B对A的摩擦力一定为3
C.转台的角速度一定满足关系
D.转台的角速度一定满足关系
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实验题(每空3分,共12分 )
13.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小球A沿竖直平面内的轨道滑下,轨道末端水平,A离开轨道末端时撞开轻质接触式开关S,被电磁铁吸住的小球B同时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改变整个装置的高度H做同样的试验,发现位于同一高度的小球A、B总是同时落地
(1).该实验现象说明了A球在离开轨道后竖直方向分运动是 。
(2).下列哪些因素会使本实验的误差增大 ( )
A.小球与斜槽之间有摩擦
B.建立坐标系时,以斜槽末端端口位置为坐标原点
C.安装斜槽时其末端不水平
D.根据曲线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时在曲线上取作计算的点离原点O较远
(3如图(b)为该小球做平抛运动时,用闪光照相的方法获得的相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为5cm,g=10m/s2,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Vo= m/s,小球过B点的速率VB=___ m/s。
三、计算题(第14题9分,第15题9分 ,第16题10分,第17题12分,共40分)
14.(9分)把一小球从离地面h=15m处,以v0=10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 (g=10m/s2)。求:
(1)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t;
(2)小球落地点离抛出点的水平距离x;
(3)小球落地时的速度v.
15.(9分)一辆质量为m=1000kg的赛车正以v=14m/s 的速度进入一个圆形赛道,已知跑道半径为R=50m,问
(1)此赛车转弯所需的向心力F是多大?
(2)晴天时,赛车和路面间的摩擦系数是u1=0.60,比赛过程中赛车是否能顺利通过弯道?
(3)雨天时,赛车和路面间的摩擦系数是u2=0.25,赛车能否顺利通过弯道? (g取9.8m/s2)
16.(10分)如图,质量为0.5kg的杯子里盛有1kg的水,用绳子系住水杯在竖直平面内做“水流星”表演,转动半径为1m,水杯通过最高点的速度为4m/s,求:
(1)在最高点时,绳的拉力?
(2)在最高点时水对杯底的压力?
17.(12分)如图所示,一小球从平台上水平抛出,恰好落在临近平台的一倾角为a=53°的光滑斜面顶端,并刚好沿光滑斜面下滑,已知斜面顶端与平台高度差h=0.8m,g=10m/s2则
(1)小球抛出的水平初速度V0是多大?
(2)斜面顶端与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S是多少?
(3)若斜面顶端高H=20.8m,则小球离开平台后经多长时间t到达斜面底端?

2012—2013(下)金堂中学高2015级4月月考
物理答题卷
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实验题(每空3分,共12分 )
13.(1)

(2)
(3) m/s, m/s。
14.(9分)把一小球从离地面h=15m处,以v0=10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 (g=10m/s2)。求:
(1)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t;
(2)小球落地点离抛出点的水平距离x;
(3)小球落地时的速度v.
15.(9分)一辆质量为m=1000kg的赛车正以v=14m/s 的速度进入一个圆形赛道,已知跑道半径为R=50m,问
(1)此赛车转弯所需的向心力F是多大?
(2)晴天时,赛车和路面间的摩擦系数是u1=0.60,比赛过程中赛车是否能顺利通过弯道?
(3)雨天时,赛车和路面间的摩擦系数是u2=0.25,赛车能否顺利通过弯道? (g取9.8m/s2)
16.(10分)如图,质量为0.5kg的杯子里盛有1kg的水,用绳子系住水杯在竖直平面内做“水流星”表演,转动半径为1m,水杯通过最高点的速度为4m/s,求:
(1)在最高点时,绳的拉力?
(2)在最高点时水对杯底的压力?
17.(12分)如图所示,一小球从平台上水平抛出,恰好落在临近平台的一倾角为a=53°的光滑斜面顶端,并刚好沿光滑斜面下滑,已知斜面顶端与平台高度差h=0.8m,g=10m/s2则
(1)小球抛出的水平初速度V0是多大?
(2)斜面顶端与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S是多少?
(3)若斜面顶端高H=20.8m,则小球离开平台后经多长时间t到达斜面底端?

2012—2013(下)金堂中学高2015级4月月考试题
生物
命题人:李雪冰 审题人:文军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务必用2B铅笔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超出范围;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Ⅰ卷 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21-30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①幼年个体中没有衰老的细胞,老年个体中没有新细胞产生
②由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成肾脏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③细胞凋亡对机体有利,细胞坏死对机体有害
④细胞分化导致细胞中遗传物质改变
⑤“老年斑”的出现是细胞衰老的象征
⑥动物细胞分裂间期,细胞体积略微增大,此时细胞内外物质交换速率也加快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④⑥ D.③④⑤⑥
2.在人类的生育过程中,常常出现多胞胎现象,若要形成异卵四胞胎,在双亲体内至少有多少个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同时参与减数分裂( )
A.4个,1个 B.4个,2个 C.4个,4个 D.1个,4个
3.下图是按顺时针方向表示的4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对植物a→b段的生理活动没有影响
B.图中b→a→b表示细胞增殖过程的一个细胞周期
C.甲图的b→a与丙图的b→a所用的时间可能一样长
D.a→b中,由于DNA的复制使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
4.在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下列直接参与活动的细胞器有( )
A.高尔基体和核糖体 B.高尔基体和中心体
C.叶绿体和核糖体 D.中心体、高尔基体和核糖体
5.家兔的毛色黑(A)对褐(a)为显性。判断一只黑毛兔遗传因子组成的方法及结论正确的是( )
A.用一只纯合子黑毛兔与之交配,若子代全为黑毛兔,则其为AA
B.用一只杂合子黑毛兔与之交配,若子代全为黑毛兔,则其为Aa
C.用一只褐毛兔与之交配,若子代全为黑毛兔,则其为AA
D.用肉眼观察为黑色,是显性性状,受遗传因子A控制,则其为AA
6.如图为某学生绘制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简图,其中不正确的是( )
7.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
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
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
D.细胞是独立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
8.下列有关细胞衰老主要特征的描述,属于结构改变并且错误的是( )
A.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B.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
C.细胞内色素积累
D.人的衰老细胞萎缩,体积变大
9.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ccDD的二倍体生物,可产生不同遗传因子组成的配子种类数是( )
A.2 B.4 C.8 D.16
10.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787∶277,上述实验结果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显性遗传因子对隐性遗传因子有显性作用
B.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C.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F1产生配子时,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11.金鱼草的花色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AA为红色,Aa为粉红色,aa为白色,红花金鱼草与白花金鱼草杂交得F1,F1自交产生F2。下列有关F2个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红花个体所占比例为 B.白花个体所占比例为
C.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D.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12.下列有关遗传因子组成与表现型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表现型相同,遗传因子组成不一定相同
B.相同环境下,表现型相同遗传因子组成不一定相同
C.遗传因子组成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D.相同环境下,遗传因子组成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13.下列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水稻的早熟和晚熟 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
C.小麦的抗病和易感染疾病 D.绵羊的长毛和细毛
14.有许多抗癌药物的作用原理都是抑制肿瘤细胞DNA的复制,药物发生作用后细胞将停留在( )
A.有丝分裂间期 B.有丝分裂前期 C.有丝分裂后期 D.当时所处的时期
15.下列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受精卵在自然条件下能形成完整个体,因此全能性最高
B.生物体内由于细胞分化,全能性不能表达
C.卵细胞与受精卵一样,细胞未分化,全能性最高
D.植物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离体培养能表现出全能性
16.鼻咽癌是种族差异非常明显的恶性肿瘤,我国南方几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鼻咽癌发病率居全球首位。下列关于鼻咽癌发病诱因及防治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食用咸鱼过多有可能是诱发鼻咽癌的重要因素 B.致癌相关基因在家族中的稳定遗传可能是鼻咽癌高危家族存在的原因 C.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加,导致癌细胞易发生转移 D.鼻咽癌的化疗主要是利用药物作用于癌细胞周期的间期
17.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理由及对豌豆进行异花传粉前的处理是( )
①豌豆是闭花受粉植物  ②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
③用豌豆作实验材料有直接经济价值  ④各品种间具有一些稳定的、差异较大而且容易区分的性状  ⑤开花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  ⑥花蕾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
A.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⑤⑥ C.①②④⑥ D.②③④⑥
18.通过特定方法,科学家将小鼠和人已分化的体细胞成功地转变成了类胚胎干细胞。有关分化的体细胞和类胚胎干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类胚胎干细胞能够分化成多种细胞 B.分化的体细胞丢失了某些基因
C.二者功能有差异,但形态没有差异 D.二者基因组成相同,且表达的基因相同
19.动物和人体内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称为干细胞。对图示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过程表示干细胞能自我更新
B.b、c过程表示干细胞具有分化能力
C.a、b、c过程中细胞的遗传信息表达情况不同
D.b过程形成的细胞直接组成器官,可供器官移植使用
20.以下细胞生理过程在多细胞生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肯定发生的是( )
①细胞癌变 ②细胞衰老 ③细胞分化 ④细胞增殖 ⑤细胞凋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⑤
21.如图为某同学制作的三个处于分裂期细胞的模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乙可能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
B.乙、丙两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个体
C.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四条染色体
D.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22.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的两纯合亲本杂交,F2出现的重组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约占( )
A. B. C.或 D.
23.右图所示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情况,该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3个极体和1个卵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1、3,则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 )
A.2、4 B.1、3 C.1、3或2、4 D.1、4或2、3
24.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离组合互不干扰)。基因型为BbCc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的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个体X”的基因型为( )
A.BbCC B.BbCc C.bbCc D.Bbcc
25.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杂合子(Aa)连续自交若干代后,子代中显性纯合子所占比例的曲线图的是( )
26.在高等动物的某一器官中,发现了如图所示的细胞分裂图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含有2个四分体
B.乙图中含有4条染色单体,无同源染色体
C.在丙图所示的时期,人的细胞中含有92条染色体,                92条染色单体
D.该器官一定是动物的精巢
27.控制植物果实重量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和C/c,对果实重量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果实重120克,AABBCC的果实重210克。现有果树甲和乙杂交,甲的基因型为AAbbcc,F1的果实重135~165克,则乙的基因型是( )
A.aaBBcc B.AaBBcc C.AaBbCc D.aaBbCc
28.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此种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为a,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为a′,染色单体数为b,DNA分子数为c。下图中属于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分别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9.下图是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坐标图(不考虑质D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CD段一定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
B.甲图中的AB段若发生在高等哺乳动物的精巢中,细胞肯定进行减数分裂
C.乙图中AB段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比例为1∶2∶2
D.乙图中的CD段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一定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
30.甲图为洋葱根尖分生区某细胞内一条染色体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乙图中①②为目镜,③④为物镜,丙图是在较低放大倍数下所观察到的图像。欲将丙图视野中处于甲图e 时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进行最大放大倍数的观察,正确的镜头组合及装片移动方向是( )

A.①×④;左上方          B.①×③;右下方
C.②×③;左下方         D.②×③;左上方
2012—2013(下)金堂中学高2015级4月月考试题
生物
Ⅱ卷 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60分)
31.右图所示是基因型为MmNn的某二倍体动物个体的一个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细胞模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所示的细胞称为______ __。
(2)该细胞分裂进行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内有________个DNA分子,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3)下图所示图甲为该细胞分裂产生的一个生殖细胞的示意图。请在方框内画出与之同时生成的其他三个生殖细胞的示意图。
(4)若该个体与基因型为MmNn的个体交配,则其后代中理论上出现________种表现型。其中与亲本基因型(MmNn)不同的个体占后代总数的理论比值是________。
32.如图所示是白化病遗传系谱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与此相关遗传因子设为A、a)。
(1)该病致病遗传因子是________性遗传因子,Ⅰ1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
(2)Ⅱ6和Ⅱ7若再生第二胎,患病的几率是________。
(3)Ⅲ10与Ⅲ11是近亲结婚,他们的后代出现白化病的几率是________。
33.人类的多指症对手指正常为显性,先天聋哑为隐性。一个多指症男子(其母正常)与一外观正常的女子结婚,生了一个多指且聋哑的孩子(多指的致病基因为A,先天聋哑的致病基因为b)。
(1)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2)他们能否生出正常的孩子______,写出正常孩子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
(3)他们生出不携带任何致病基因的孩子的可能性为______。
34.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一对相对性状,仔细观察下列实验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________。
(2)操作①叫________,此项处理必须在豌豆____ ____之前进行。
(3)操作②叫___ _____,此项处理后必须对母本的雌蕊进行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当年母本植株上所结出的种子为________代,其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____,若将其种下去,长成的植株表现为________茎。
(5)若要观察豌豆植株的性状分离现象,则至少需要到第________年对________代进行观察。出现的高茎与矮茎之比约为______。
35.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生活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纵坐标表示染色体变化的数目(条),横坐标表示时间。请回答:
(1)图中细胞有丝分裂的次数为________次,________阶段表示一个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
(2)图中B~C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是由于____ ____,G~H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是由于_____ ___分离,H~I过程中染色单体数目为________条。
(3)雄性个体在L~M时产生的细胞名称是________,M~N表示________作用,染色体数目加倍。
(4)N~O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P~Q有________条染色单体,图中X时产生的细胞是________。
36.下图是某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概念图,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A、B表示的过程分别是____ ____。
(2)图中b、c、d、e具有相同的____ ____。
(3)若e能合成血红蛋白,则b、c、d都________(填“不能”或“能”)合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a为植物细胞,而d能在离体条件下培养成一个植物体,则说明d具有________性。
(5)由相同的b或相同的c共同组成的结构层次叫________,由b、c、d、e共同组成的结构层次叫________。
37.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据图回答问题。
图1
图2
(1)图2中的细胞分裂图像是________细胞有丝分裂图像,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发生于________期。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的甲图处于有丝分裂________期,此时细胞中有染色体__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__条,DNA分子________个。
(4)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图2中的______图,此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_ _____。
(5)在丙图细胞分裂的前一个时期中,代谢异常活跃的细胞器有_____ ___。
2012—2013(下)金堂中学高2015级4月月考试题
英 语
命题人:谭宵 审题人:彭芸
(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务必用2B铅笔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超出范围;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Ⅰ卷 选择题(共100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10秒中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How does the woman feel now?
Angry B. Nervous C. Confused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probably doing?
Moving baggage B. Preparing baggage C. Collecting baggage
What’s the weather probably like now?
Raining B. Sunning C. Cloudy
Where will the woman go first?
The post office B. The garage C. The restaurant
Why does the man want to return the jacket?
The size is wrong B. It is out of fashion C. He doesn’t like the color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共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
B、 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5秒钟的时间阅读每小题。听完后,每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请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have again?
Fish B. Soup C. Ice cream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In a restaurant B. At the man’s house C. At the woman’s house
请听第7段材料,回答8至9题。
When did the man start to feel bad?
Last Sunday B. On Monday morning C. On Tuesday morning
What will the man take to stop the fever?
Som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ome western medicine
Some hot water
请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Who are the two speakers probably?
Movie makers B. TV presenters C. Actors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is the funniest movie of the year?
A Man’s Best Friend B. Beyond the Moon C. San Francisco
What does the woman like about San Francisco?
The songs B. The story C. The ending
请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16题。
How does the man feel when he sees the woman?
Shocked B. Calm C. Pleased
When did the man’s sister arrive?
Before lunch yesterday
Before dawn yesterday
After lunch today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his sister?
Easy-going B. Kind-hearted C. Open-minded
What does Bob do?
A doctor B. A teacher C. A patient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What World Record does the Montreal Jazz Festival hold?
The World’s most beautiful jazz festival
The World’s cheapest jazz festival
The World’s largest jazz festival
How many indoor concerts does the festival have?
10 B. 25 C.30
When was the first festival held?
1977 B. 1978 C.1980
What do we know about over 20 years of music?
It includes a 13-page book B. It includes three CDs C. It is not for sale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
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21. Jumping out of ______ airplane at ten thousand feet is quite ______ exciting experience.
A. an; an B. /; the C. /; an D. the; the
22. Mr. Smith was thinking about how to explain to the manager why he was late for work, when a good idea ______ to him.
A. happened B. brought C. occurred D. struck
23. When he came back with plenty of money, his father ______ three days before.
A. had died B. was dead C. died D. had been dead
24. Americans eat vegetables per person today as they did in 1990.
A. more than twice B. as twice as many
C. twice as many as D. more than twice as many
25. —What happened to the priceless works of art?
— .
A. They were destroying in the earthquake B. The earthquake destroyed them
C. They were destroyed in the earthquake D. The earthquake was destroying them
26. —Did Mary work ________a nurse after her graduation?
—No, her parents didn’t agree ________her taking up nursery.
A. for; to B. as; to C. on; with D. as; on
27. It’s high time we ________ effective ________to improve your working conditions.
A. take; means B. made; measures C. took; measures D. do; actions
28.—When on earth will the bus come? We have been waiting here for what seemed long ages.
—Look, ________.
A. there comes the bus B. there is the bus coming
C. there the bus comes D. there is coming the bus
29.The boys in the poor village as well as their teacher ________ a bag, with ________ they collect firewood after school.
A. had; that B. have; which C. has; which D. had had; it
30. —Where did you study Japanese?
— I ___ when I visited Tokyo.
A. picked it up B. took it up C. made it up D. turned it up
31. I met Bob at Jane’s birthday party and before that we ______ each other.
A. had never seen B. did not see C. have never seen D. never saw
32. ____ qualification, ability and experience, I think John is the most suitable person for the job.
A. In terms of B. In case of C. As a result of D. In face of
33.Mrs. Smith fell ill. She went to work, ___, and tried to concentrate on what she was doing.
A. otherwise B. however C. besides D. therefore
34.The lion is considered the king of the forest as it is a (an) of courage and power.
A. example B. sign C. mark D. symbol
35. ----Are you satisfied with what he did?
------ No, It couldn’t have been ______
A. worse B. better C. so bad D. the worst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31-50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I was a single parent of four small children, working at a low-paid job. Money was always tight, but we had a 36 over our heads, food on the table, clothes on our backs, and if not a lot, always 37 . Not knowing we were poor, my kids (孩子们) just thought I was 38 . I’ve always been glad about that.
It was Christmas time, and although there wasn’t 39 for a lot of gifts, we planned to celebrate with a family party. But the big 40 for the kids was the fun of Christmas 41
They planned weeks ahead of time, asking 42 what they wanted for Christmas. Fortunately. I had saved $120 for 43 to share by all five of us.
The big44 arrived. I gave each kid a twenty-dollar bill and45 them to look for gifts of about four dollars each. Then everyone scattered (散开). We had two hours to shop; then we would 46_ back at the “Santa’s Workshop”.
Driving home, everyone was in high Christmas spirits, 47 my younger daughter, Ginger, who was unusually 48 . She had only one small, flat bag with a few candies — fifty-cent candies! I was so angry, but I didn’t say anything 49 we got home. I called her into my bedroom and closed the door, 50 to be angry again. This is what she told me:
“1 was looking 51 thinking of what to buy, and I 52 to read the little cards on the ‘Giving Trees.’ One was for a little girl, four years old, and all she 53 for Christmas was a doll (玩具娃娃). So I took the card off the tree and 54 the doll for her. We have so much and she doesn’t have anything.”
I never felt so 55 as I did that day.
36. A. roof B. hat C. sky D. star
37. A.little B.less C.enough D. more
38. A. busy B. serious C. strict D. kind
39. A. effort B. room C. time D. money
40. A. improvement B. problem C. surprise D. excitement
41. A. shopping B. travelling C. parties D. greetings
42. A. the other B. each other C. one by one D. every other one
43. A. toys B. clothes C. presents D. bills
44. A. day B. chance C. cheque D. tree
45. A. forced B. reminded C. invited D. begged
46. A. draw B. stay C. move D. meet
47. A. including B. besides C. except D. regarding
48. A. quiet B. excited C. happy D. ashamed
49. A. since B. after C. while D. until
50. A. waiting B. ready C. hoping D. afraid
51. A. out B. over C. forward D. around
52. A. forgot B. stopped C. failed D. hated
53. A. wanted B. did C. got D. played
54. A. made B. searched C. bought D. fetched
55. A. angry B. rich C. patient D. bitter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The American book Who Moved My Cheese has been a bestseller all over the world. It teaches people how to face changes in their lives. Now its author Spence Johnson has written a book just for teens. The book tells us that when facing change in our lives, like a new school or new friends, don't be afraid. Instead, use this change to make a better life. The book gives an example of a change at school. A school is changing from having two terms to three terms because there are too many students.
Several teens are talking about this. Most of them are unhappy and worried. But Chris is not. He laughs and tells a story about two mice, two“little people”and some cheese.
The four are in a maze looking for the cheese. Here, cheese means something important in life, like moving to a new class or getting into college. But they find the cheese is gone. The mice realize that they can’t change what has happened and have to find more cheese. This means finding different dreams. The little people, however, can’t do this. They are afraid of change so they find no cheese.
After Chris finishes the story, the friends understand one thing: to get more cheese, move in a new direction quickly. His friends understand how this can be used in the changes all teens face, such as doing well at school or having good relationships or just feeling good about yourself.
56. The book Who Moved My Cheese is __________.
A. written all over the world B. read across the world C. sold only in America D. loved only by teens
57. What does the text mainly discuss?
A. Never change in our life. B. Change when you like to do.
C. Change with the changes. D. Pay attention to the changes,
58. The underlined word “four”(paragraph 3)refers to __________.
A. Mice and little people B. Students C. Cheese D. Readers
59. In our lives, we should learn from ________ __.
A. Mice B. Little people C. Chris D.Spence Johnson
6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 The author is Britain. B. There are three terms in every school.
C. Most teens don't understand Chris' story. D. The book tells teens how to face changes in their lives.
(B)
Without proper planning, tourism can cause problems. For example, too many tourists can crowd public places that are also enjoyed by the inhabitants of a country. If tourists create too much traffic, the inhabitants become annoyed and unhappy. They begin to dislike tourists and to treat them impolitely. They forget how much tourism can help the country's economy. It is important to think about the people of a destination country and how tourism affects them. Tourism should help a country; keep the customs and beauty that attract tourists. Tourism should also advance the wealth and happiness of local inhabitants.
Too much tourism can be a problem. If tourism grows too quickly, people must leave other jobs to work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This means that other parts of the country's economy can suffer.
On the other hand, if there is not enough tourism, people can lose jobs. Business can also lose money. It costs a great deal of money to build large hotels, airports, air terminals, first-class roads and other support facilities needed by tourist attractions. For example, a major international class tourism hotel can cost as much as 50 thousand dollars per room to build. If this room is not used most of the time, the owners of the hotel lose money.
Building a hotel is just a beginning. There must be many support facilities as well, including roads to get to the hotel, electricity, sewers to handle waste, and water. All of these support facilities cost money. If they are not used because there are not enough tourists, jobs and money are lost.
6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o you think has been discussed in the part before this selection?
A. It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o develop tourism.
B. Building roads and hotels is essential.
C. Support facilities are highly necessary.
D. Planning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ourism.
62.The underlined word “inhabitants”(in Paragraph 1) probably means _______.
A. tourists B. passengers C. population D. citizens
63. Too much tourism can cause all these problems EXCEPT _______.
A. a bad effect on other industries B. a change of tourists' customs
C. over-crowdedness of places of interest D. pressure on traffic
64. It can infer from the text that _______.
A. the author doesn't like tourism developing so fast
B. local people will benefit from tourist attraction
C. other parts of a country's economy won't benefit from tourism much
D. we can't build too many support facilities
65. The author thinks it is good for local people to know that tourism will _______.
A. waste a lot of money B. weaken their economy
C. help establish their customs D. help improve their life
(C)
Three Gorges Cruises
Day 1 Home→ Chongqing
We will meet you at the airport in Chongqing. After lunch, you will visit the Chongqing Museum. Then your cruise down the Yangtze River will begin on the five-star cruise ship, Regal China. You will spend the night on the ship.
Day 2 Chongqing → Fengdu
At 8:00 a.m., the cruise will leave Chongqing. Relax on the deck, and enjoy the beautiful scenery of the magnificent river. In the afternoon, we will arrive at Ghost City — Fengdu for an excursion (短途游览) on the shore. Overnight on the ship.
Day 3 Three Gorges
You will sail through the Qutang Gorge and the Wu Gorge, and take a small boat down the Shennong Stream to enjoy the marvelous scenery.
Day 4 Three Gorges
After passing the Xiling Gorge, you will go on a morning shore excursion to the Three Gorges Dam.
Day 5 Three Gorges → Wuhan →Home
At 2:30 p.m., the cruise ship will arrive in Wuhan and the cruise tour will end. Then you will be seen off at the airport in Wuhan.
Number (passenger)
Price(per person)
1 passenger
US$ 2015
2-5 passengers
US$ 1750
6-9 passengers
US$ 1580
Up 10 passengers
US$ 1250
For children younger than 11 who can share one room with the parents, the price is only 50% of the above price.
66. How many nights will you spend on the cruise ship?
A. 2. B. 3. C. 4. D. 5.
67. On which day will you have a morning shore excursion?
A. Day 2. B. D ay 3. C. Day 4. D. Day 5.
68. What is the right order of the journey?
① the Wu Gorge ② the Xiling Gorge ③ Chongqing Museum
④Fengdu ⑤the Three Gorges Dam
A. ③④②⑤① B. ③④①②⑤ C. ④②③①⑤ D. ④②①⑤③
69 .How much will a family with 2 adults and a 3-year-old child pay for the visit?
A. US$4905 B. US$4375 C. US$3950 D. US$4537
70. How can the passengers get back?
A. by bus B. by train C. by ship D. by plane
(D)
The size and location of the world’s deserts are always changing. Over millions of years, as climate changes and mountains rise, new dry and wet areas appear. But within the last hundred years deserts have been increasing after frightful speed. This is partly because of natural changes, but most responsible for creating deserts are men.
Man can make deserts, but they can also prevent them from getting bigger. Algeria is planning a green belt of trees along the edge of the Sahara Desert to stop the sand. In China, too, windbreaks are being built in the northwest to keep the desert from growing.
But desert still threaten the world. Experts believe that land that is on the way to becoming deserts equals the size of Australia, Russia and US put together. Can we stop the spread of the world’s deserts and save the land that is so essential to mankind? Yes, we can, and we must.
71. The reason for the land that turns into deserts is mostly because of _______
A. the changing of the climates B. man C. the natural changes D. the wind
72. Sahara Desert lies in ______
A. southwest Asia B. Northern Africa C. Latin America D. Australia
73. The word “windbreak” means ________
A. trees planted as a belt to stop the wind
B. high walls as a belt to stop the wind
C. long and deep ditch as a belt to stop the wind
D. men stood side by side as a belt to stop the wind
74. The deserts still threaten the world in the way ______
A. of increasing at an unbelievable speed
B. of spreading in Australia , Russia, and the US
C. of appearing new dry and wet areas in every part of the world
D. that they cause the changes of the climates
7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o you think is the best method?
A. People move away from the land that is on the way to becoming deserts
B. To build great walls to stop the wind and sand
C. To plant trees and grass on the surface of the tree
D. To irrigate the desert
2012—2013(下)金堂中学高2015级4月月考试题
英 语
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第四部分 书面表达(共三节,50分)
第一节 (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完成76—80题。
How do you think the microorganisms(微生物)that cause a disease are spread? Let’s find out.
Infectious diseases can be spread from a sick person to a healthy one. Microorganisms can be spread by direct contact(接触). Direct contact is touching or having other close contact with a person who is sick. You might be infected(感染)by direct contact if you shake hands with a person who has a cold. A disease can also be spread by indirect contact. Indirect contact is touching or using an object, such as a glass, towel or spoon, used by a sick person. To avoid getting a disease, stay away from a sick person. Do not touch that person or drink out of the same glass.
Microorganisms are also spread in the air. When a person with a cold coughs or sneezes, tiny drops of water are spread into the air. If you breathe in these drops, you can become sick. You can also spread a cold virus when you cough and sneeze. That is why you should cover your mouth and nose when you sneeze.
Microorganisms can also be spread in water and in food. Make sure the water you drink and use is safe. Remember, microorganism can enter your body through a cut in you skin. You also need to be careful when you go swimming. If food goes bad, it contains microorganisms that can make you sick..
76.What does the passage mainly talk about?(Please answer within 15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7.Why do you avoid sharing the same glass with a sick person? (Please answer withi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8.List at least four ways in which infectious diseases can be spread.(Please answer within 15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9.Why is it important to cover your mouth and nose when you sneeze or cough? (Please answer within 2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0.Translate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 the 2nd paragraph into Chines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 请按下列情况改正:
多一个词: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缺一个词: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  错一个词: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注意:每处错误及其修改仅限一词,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Dear classmates,
Now I'd like to tell you why I learn English. I often read English aloud and try to learn nothing important by heart, which help me remember it easily and form the good habit of thinking in English. I listen to a lot and talk with others in English. In this way, I have been improved my speaking English. I keep a diary in English every day,so your written English is becoming better and better. I also try my best to master some necessary grammar. And in this means, I can express myself in English correct. That’s the way I have been learning English. I hope it will useful to you. Thank you.
第三节:写作(满分30分)
某英文报社准备刊发一篇题为Living in the city的有关城市生活的利和弊的文章,根据下面提示,写一篇词数为100左右的短文。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找工作容易
生活消费高
交通便利
人口多,拥挤
有公园、饭店等休闲场所
空气污染、居住环境差
要求:覆盖以上内容,可作适当发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2013(下)金堂中学高2015级4月月考试题
语文
命题人:陈雪莲 审题人:雷泽
(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务必用2B铅笔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超出范围;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选择题(48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每组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敛裾/倨傲 譬如/癖好 彤云/胴体 记载/载渴载饥 B. 陨落/殒身 纤细/阡陌 熨烫/熨帖 殉情/徇私枉法 C. 赍钱/赏赉 自缢/谥号 伶俜/聘请 重创/满目疮痍 D. 激湍/喘气 猗郁/清漪 磐石/钟磬 挈带/契阔谈宴
2.下列各项中书写无误的一项( ) A. 袅娜 没精打采 嘻游 揠苗助长 B. 留恋 流连忘返 链接 泣涕涟涟 C. 迟钝 混混钝钝 惦记 仔细掂量 D. 瞌睡 溘死流亡 佳人 我有佳宾
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冲击,曾经富庶的大西洋某岛国如今经济状况已如履薄冰,濒临“国家破产”的边缘。 B.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耸人听闻的消息,其结果往往弄巧成拙。 C.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快捷与方便。 D.沿着岷江且行且看,既能感受青城山巧夺天工、动人心魄的伟大,又能领略沿江两岸鲜为人知的民族文化,体会别样的风土人情。
4、下列句子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句子是( ) A.国家技术监督总局汪总工程师肯定河南省铁路技术改造总公司对全省铁路电力化改造的设想是无可指责的。 B.如贵公司不履行本协定中的有关义务,那么又有谁能担保我们之间的贸易能顺利进行呢?C.本栏目将各地电视台选送的歌舞曲艺、风情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等方面的节目,加以重新编排、组合和润色,进行的再创造。 D.司马迁是第一个为屈原作传的人,而先秦古籍皆不传屈原生平事迹,且在为屈原立传时他倾注了自己的满腔激情。 5、以下六首绝句分别描写了(a)春天、(b)夏天、(c)秋天、(d)冬天四季的景物,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②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无奈人心复有忆,今暝将渠俱不眠。 ③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④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⑤胡鹰掣旋北风回,草尽平原使马开。臂上角弓如却月,当场意气射生来。 ⑥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里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A.a④ b③ c②⑤ d①⑥ B.a① b③④ c② d⑤⑥ C.a⑥ b③④ c② d①⑤ D.a①④ b③ c⑤ d②⑥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6-7题。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6、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 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7、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 B、“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 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9.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列四首诗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5题。 郭永,大名府元城人。少刚明勇决,身长七尺,须髯若神。以祖任为丹州司法参军。守武人,为奸利无所忌,永数引法裁之。守大怒,盛威临永,永不为动,则缪为好言荐之朝。后守欲变具狱①,永力争不能得,袖举牒还之②,拂衣去。调清河丞,寻知大谷县。太原帅率用重臣,每宴飨费千金,取诸县以给,敛诸大谷者尤亟。永以书抵幕府曰:“非什一而取,皆民膏血也,以资觞豆之费可乎?脱不获命,令有投劾而归耳③。”府不敢迫。县有潭出云雨,岁旱,巫乘此哗民,永杖巫,暴日中,雨立至,县人刻石纪其异。府遣卒数辈号“警盗”,刺诸县短长,游蠹不归,莫敢迕,永械致之府,府为并它县追还。于是部使者及郡文移有不便于民者④,必条利病反复,或遂寝而不行。或谓永:“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永曰:“吾知行吾志而已,遑恤其它。”大谷人安其政,以为自有令无永比者。既去数年,复过之,则老稚遮留如永始去⑤。
注:①具狱:据以定罪的案卷。②牒:授官的文书。③投劾:递交弹劾自己、请求去职的呈文。④文移:公文。⑤遮留:拦阻挽留。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永以书抵幕府 抵:送达。
B.刺诸县短长,游蠹不归,莫敢迕 迕:违背。
C.或遂寝而不行 寝:止息
D.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 贾祸:消除祸患。
11.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以祖任为丹州司法参军
②永以书抵幕府
③以资觞豆之费可乎
④毋以此贾祸
A.①句和③句相同,②句和④句相同
B.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句不同
C.①句和③句不同,②句和④句相同
D.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不同
12.《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的“作息”是一个偏义复词,下列句子中
加点的词语属于偏义复词的是( )
A.为奸利无所忌
B.每宴飨费千金
C.刺诸县短长
D.必条利病反复
以下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13.取诸县以给,敛诸大谷者尤亟。( )
A.从各县中取来满足自己,对大谷县征敛得尤其紧迫。
B.从各县中取来满足自己,对大谷县征敛得尤其苛刻。
C.从各县中取来给自己,对大谷县征敛得尤其苛刻。
D.从各县中取来给自己,对大谷县征敛得尤其紧迫。 
14.永械致之府,府为并它县追还。( )
A.郭永持兵器把他们押送到府,府中因此连同派往其它县的人全都召回。
B.郭永持兵器把他们押送到府,府中因此把郭永连同其它知县全都召回。
C.郭永给他们戴上刑具押送到府,府中因此连同派往其它县的人全都召回。
D.郭永给他们戴上刑具押送到府,府中因此把郭永连同其它知县全都召回。
 
1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郭永刚直抗上举动的一组是( )
①盛威临永,永不为动 ②袖举牒还之
③永杖巫,暴日中 ④必条利病反复
⑤或遂寝而不行 ⑥吾知行吾志而已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
16.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郭永屡次援引法令节制丹州长官,因而受到威胁,但郭永胸怀宽广,顾全大局,反而为他说好话,向朝廷作了推荐。
B.郭永厌恶巫师借“岁旱”以哗众取宠,他杖责巫师后求得大雨,以致县中百姓刻石记载了他的奇功异绩。
C.郭永痛恨“警盗”为非作歹,四处制造事端,他坚决地将“警盗”押送到府,使上级部门改变了原先的做法。
D.郭永不愿与世浮沉,他坚持自己的志向而受到百姓的爱戴,数年后回大谷复职时,老人孩子非常热情地对待他。
Ⅱ卷 非选择题(共102分)
二、名篇名句(10分)
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荷塘月色》中运用了通感的句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
(2)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不思其反。(《氓》)
(3)《氓》中“ , ”两句,用桑叶的新鲜润泽来比喻女子年轻貌美的情状。
(4)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采薇》)
(5)亦余心之所善兮, 。(《离骚》)
(6)蒲苇纫如丝, 。(《孔雀东南飞》)
(7) ,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8)____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9)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用比喻的手法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的诗句是“ ,池鱼思故渊”。
三、语言运用(10分)
18、借助联想,根据下列诗句猜成语。(任选两小题)(2分)
谜面 谜底
例:桃花潭水深千尺 --- 无与伦比
①问君能有几多愁 --- ________
②说尽心中无限事 --- ________
③藏在深闺人未识 --- ________
19、下面是一首对仗工整的古代诗歌,它写的是闲适恬静、清幽自然的夏夜情景。分别选出最能表现该诗意境的词。(4分) 溪涨清风①面,月②繁星满天。数只船③浦口,④声笛起山前。 ① A.吹 B.掠 C.袭 D.拂 ② A.落 B.圆 C.明 D.上 ③ A.傍 B.依 C.横 D.到 ④ A.声 B.有 C.几 D.一
答:①__ ②__ ③__ ④__
20、下面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可以想像成一个电影镜头,前两个镜头的脚本已写出,请续写后两个。要求:①按照诗意来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②想像合理;③每个镜头脚本的字数不超过40字。(4分)
采莲子 [唐]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场景]湖边。采莲船上。[人物]采莲女,小伙子,女伴。
镜头一:秋日湖上,波光粼粼。一位美丽的姑娘驾着采莲船从荷花丛中划出,左右顾盼。 镜头二:忽见岸上有位英俊少年,姑娘悄然心动,痴痴地看着他,竟忘记了摇桨,任凭船儿飘荡。 镜头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镜头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22分) 报 秋 宗璞 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 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据说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得一种簪花精神罢。 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改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种种。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色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们常这样自嘲。 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住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是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原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枝叶中,会藏着一些小活物,吓人一跳。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可能因气味的原故,不容虫豸近身。 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那种清香。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水盆中,房间里便也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秋来了。 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怪谁呢,很难回答。久居异乡的兄长,业余喜好诗词。前天寄来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哦,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实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便得逍遥。 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 21、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看见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 (1)作者为什么吃惊?(3分) 答: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10个字) (2)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怅然?(3分) 答: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15个字) 22、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20个字) 23、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6个“便”字和5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8分) (1)反复使用“便”字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30个字) (2)反复使用“领取”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30个字) 2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三项是( )(4分) A.玉簪花的芳香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可以提醒人们秋的到来,让人们减少一些惰性。 B.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主要赞美那种“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的玉簪花精神。 C.作者对“领取而今现在”一句的吟哦让人体味到一种悠然自得、面对现实的人生态度。 D.“邻取自己那一份”,是劝慰人们要及时把握自己应得的那一份,而不要有非分之想。 E.作者借助比较的手法,巧妙地写出了玉簪花所散发出的与其他几种花不同的芳香。 F.作者把玉簪花的绿叶描写为“绿波”,使人联想到生活的长河,有广阔的空间感和深邃的时间感。
五、作文(60分):
十五六岁的我们有一颗敏感的心,我们在乎许许多多:一朵花的开落、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一句语重心长的劝勉……因为在乎,我们懂得珍惜;因为在乎,我们变得成熟……
请以“在乎”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感情真挚,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③不少于8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2—2013(下)金堂中学高2015级4月月考
语文答题卷
Ⅱ卷 非选择题(共102分)





总 分
二、名篇名句(10分)
17、(1) (2)
(3) , (4)
(5) (6)
(7) (8)
(9)
语言运用(10分)
(2分) ① ② ③
(4分) ① ② ③ ④
20、(4分) 镜头三:
40
镜头四:
40
10
现代文阅读(22分) 21、(1)(3分)答:
15
(3分) 答:

20
22、(4分)

(8分)
30
(1)答:
30
(2)答:
(4分)( )
作文(60分)













80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