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课题 众志成城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五年级学习目标 1.了解百团大战、台儿庄战役基本史实,感悟中华民族在国家危难之际展示出的抗日精神,愿意弘扬传承抗日精神。2.知道在面对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机时,具有爱国精神的全体中华儿女汇聚成气势磅礴的力量,众志成城,为民族、为祖国而战,掀起了全民族抗战的高潮。3.引导学生收集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及其事迹,体会他们不怕牺牲、不畏强暴、顽强抗争的英雄气概,懂得我们要缅怀这些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而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重点 感悟抗战精神。树立向抗日英烈学习、建设祖国的报国之情。难点 理解“全民族抗战”“众志成城”的含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激趣导入新课1.图片+文本学习:猜一猜图片上这个放牛的孩子是谁?王二小2.图片+文本学习:抗日小英雄——王二小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3.播放视频素材:歌唱二小放牛郎4.小结并板书课题:众志成城 观看图片猜出人物观看图片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体会文本观看视频齐读课题 用出示图片猜一猜的方式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知道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事迹,能够被王二小的英勇故事所感动,激发努力学习的动力。讲授新课 教学环节一:全民族抗战1.文本学习:面对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机,具有爱国精神的全体中华儿女汇成气势磅礴的力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掀起了全民族抗战的高潮。2.文本学习:活动园在位于北京卢沟桥旁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大厅里,有一座名为“铜墙铁壁”的雕塑,你能解读出它表达的内容吗?3.图片+文本学习(活动园):解读《铜墙铁壁》雕塑 从这幅雕塑中我们能够读出,在人民危急关头,共产党们英勇拼搏,视死如归。爱国儿女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犹如铜墙铁壁一样阻挡日本侵略者的铁蹄。“铜墙铁壁”又名“血肉长城”,象征中华民族用血肉筑起钢铁长城。4.播放视频素材:铜墙铁壁教学环节二:血战台儿庄、百团大战1.文本学习: “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千百万爱国将士们在战场上溶血奋战,顽强抵抗。显示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2.图片+文本学习:血战台儿庄1938年春,中国军队在山东台儿庄与日军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战役,歼敌10000多人,缴获大批武器装备。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3.图片+文本学习:这是一段怎样的记忆?从弹痕累累的墙面中,你感受到中国军队面对敌人的进攻时,展现了怎样的英雄气概?4.图片+文本学习:百团大战1940年8月,八路军100多个团在华北地区2000多千米的战线上,对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大规模攻击,攻克据点近3000个,歼灭日伪军40000余人,沉重地打击了敌人。5.播放视频素材:百团大战教学环节三:抗日英烈1.文本学习:在这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抵御外来侵略、保家卫国的战争中,一大批优秀的抗日将士用生命和热血展现了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赵一曼、杨靖宇、左权、吉鸿昌、佟麟阁,赵登禹……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一段英勇悲壮的感人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曲荡气回肠的爱国之歌。2.文本学习:活动园请你收集抗日英烈们的事迹,在“抗日英烈故事会”上与同学们分享。3.图片+文本学习:活动园(1)八女投江:1938年10月上旬的一天夜里,东北抗联第五军妇女团指导员冷云等八名女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安全转移,主动吸引敌军火力,英勇抗击。在弹尽被围的情况下,宁死不屈,毅然集体投江,壮烈殉国。她们牺牲时年龄最大的23岁,最小的只有13岁。她们的壮举表现了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 为纪念八位女烈士,1988年八女投江纪念群雕在牡丹江畔落成。(2)视死如归的赵登禹 : 抗日英雄赵登禹是第二十九军将领。在喜峰口战役中,他率部与敌军展开肉搏战。他用大刀砍出了中国军队的成风,砍出了中华民族的骨气。在镇守北平南苑的战役中,他虽身负重伤,但仍指挥作战,不幸壮烈殉国。临终时说:“军人战死沙场原是本分,没有什么值得悲伤的。”赵登禹的遗骸被葬于卢沟桥畔。北京有一段路被命名为“赵登禹路”,以纪念英烈。(3)赵一曼: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到东北,领导工人斗争,多次领导工人反日罢工。此后,赵一曼又发动群众,组建游击队,配合抗日部队作战,成绩显著,受到当地民众的积极拥戴。 1935年,赵一曼被日军俘虏,她强忍着日寇的酷刑,疼得几次昏死过去,却表现出一个中国人民保卫民族的决心,忠贞不渝,没有说出任何有关抗联的内容。次年,日军将赵一曼押送到珠河,面对无情的机枪,赵一曼大无畏地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最终壮烈牺牲,年仅31岁,赵一曼慷慨激昂的故事,让人感动得不禁落泪。(4)播放视频素材: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英勇就义(5)左权: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协助指挥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粉碎日伪军"扫荡",发展壮大人民武装力量,取得了百团大战等许多战役、战斗的胜利。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左权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不幸牺牲,年仅37岁。(6)狼牙山五壮士:1941年8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9月25日,日伪军约3500余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7)马本斋的英雄母亲:抗日战争中,日本军队受到马本斋支队重创,日军负责人山本敬文威胁参谋哈少甫,哈少甫未能经受住敌人的威胁而出卖了马本斋,让山本派出军队去东辛庄抓捕马母白氏。马母白氏被抓捕后,坚决不向日军低头,在日军军营不吃一口饭、不喝一口水,不受日军的诱惑也不畏惧敌军的威胁……杨靖宇:杨靖宇,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在濛江县(今吉林省靖宇县)壮烈牺牲……(9)播放视频素材:抗日英雄--杨靖宇教学环节四:抗日烽火燃遍大江南北1.文本学习:在这场救亡图存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如火山般爆发。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燃起抗日的烽火。2.图片+文本学习:活动园从下面这几幅浮雕中,你能看出全国人民是怎样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的吗? 你还知道哪些爱国民众抗日的故事?把它们讲给同学们听一听。 3.文本学习:活动园(1)我知道很多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小英雄雨来、王二小……(2)我知道当时华北地区有个英雄母亲邓玉芬,她的丈夫和五个孩子都在抗战前线牺牲了,但她仍然不退缩,支援抗战。4.图片+文本学习(1)英雄母亲——邓玉芬邓玉芬(1891年-1970年)出生在密云县云蒙山深处的水泉峪村,她和丈夫借住在亲戚家,靠租种地主的几亩地过活,含辛茹苦地先后养活了7个儿子。自1940年,邓玉芬的大儿子永全、二儿子永水、三儿子、四儿子、五儿子先后加入抗日队伍,在战争中奉献了宝贵的生命。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她舍家纾难,先后献出了丈夫和儿子共7位亲人,被当地人民誉为“当代的佘太君”。(2)长沙会战:1938年至1944年,腥风血雨的四次“长沙大会战”,是八年全国抗战中中日双方出动兵力最多(日军66万人次,中国军队100余万人次)、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大会战。这场震惊世界的会战前三次以中国军队的大获全胜而告结束,日军受到中国军队的沉重打击,日军共伤亡10.7万人,中国军队共伤亡13万人。(3)常德会战:1943年11月2日,日军10多万人兵分四路,动用空军、毒气瓦斯部队等向常德发起攻击。中国军队20万将士奋起反击,以劣势装备和血肉之躯与日军展开生死决战。至12月20日,日军伤亡40000余人后败退,中国军队用伤亡50000余人的代价换来了胜利。常德会战因战事惨烈,而被称为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4)鸡毛信:海娃14岁,是龙门村的儿童团团长。 一天,海娃接受到一项艰巨的任务,要把一封鸡毛信送给三王庄的张连长。途中,海娃遇到一队抢粮的小鬼子。信要是落到敌人手中,那可就危险了。海娃看看羊群,突然有了主意。他把信藏在了羊尾巴下。小鬼子抓住海娃,把他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搜了个遍,什么也没发现。鬼子让海娃把羊赶到山里给皇军吃。晚上,几个鬼子把海娃挤在屋里头。鬼子睡着了,海娃取信巧妙逃走。天亮了,海娃继续赶路,又遇到鬼子,他脱下衣服向鬼子示意,混了过去。……5.文本学习:我们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我们铭记那些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贡献的人们。6.文本学习:活动园了解了先烈们的革命故事,你想说些什么?(我最崇敬的革命先辈们,没有你们抛头颅洒热血,没有你们的舍生取义,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一定要继承你们的遗志,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为建设我们的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思考文本回答文本观看图片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体会文本观看视频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观看图片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体会文本观看图片阅读文本思考文本观看图片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观看视频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体会文本反思文本阅读文本了解文本分享故事观看图片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体会文本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观看图片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体会文本观看图片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体会文本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观看视频了解内容观看图片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体会文本观看图片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体会文本观看图片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体会文本观看图片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反思文本观看视频阅读文本了解文本观看图片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思考文本回答问题阅读文本了解文本阅读文本了解文本观看图片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体会文本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体会文本观看图片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体会文本观看图片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体会文本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体会文本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体会文本反思文本 文本向学生呈现了全民族抗战的概况。活动园中的《铜墙铁壁》浮雕中包括了中国共产党军队、中国国民党军队、海外华侨、人民群众等群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抗战之气概。活动园中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具象化的浮雕深挖课文背后的内涵。文本集中展现爱国将士的英雄气概,诠释抗战精神的内涵。教学选取了中国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台儿庄战役和中国共产党八路军的百团大战这两场战役,引导学生从史实出发,理解中国军队的抗战精神。文本教学从民族气节的角度出发,以抗战英雄的事迹诠释抗战精神。“抗战英烈故事会”的活动,意在引导学生主动收集抗日英雄的事迹,并在全班展示分享,使其在自主学习中丰富对抗战英雄的认识,加深对抗战精神的感悟。同时,可将八女投江和抗日英雄赵登禹的事迹作为典型案例展开,通过深入挖掘其生动感人的情节,引导学生感悟他们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精神。结合照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了解抗日英烈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补充学习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抗日英雄抗日英雄赵一曼的故事。补充学习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抗日英雄左权的故事。补充学习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抗日英雄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补充学习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马本斋的英雄母亲的故事。补充学习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抗联英雄杨靖宇的故事。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在“抗日英烈故事会”上讲英雄故事,不能照本宣科,要将英雄事迹和自己的感受结合起来。文本点明在这场救亡图存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如火山般爆发活动园中的四幅浮雕分别呈现了民兵送军粮运武器、妇女送军鞋、儿童站岗放哨、教师学生为抗日呐喊、海外华侨捐款捐物的场景,教学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四幅雕塑的具体内容,从群像的角度来感悟万众一心救亡图存的抗日热情。讲述爱国民众抗日故事的活动,意在使学生从具体事例中感受在民族危机的紧要关头,中国人民表现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进一步理解“全民族抗战”“众志成城”的含义。知识拓展:英雄母亲——邓玉芬;长沙会战;常德会战;鸡毛信等教学资源学习,丰富学识的视野,进一步感受到“全民族抗战”“众志成城”的含义。缅怀先烈的提示语和最后的开放性活动,意在引导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总结梳理和情感抒发,对当下幸福生活进行反思,深刻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与和平环境来之不易,应缅怀先烈,珍爱和平。课堂小结 在祖国危难时刻,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顽强的斗争,抗日烽火燃遍神州大地。 虽然我们不曾经历战争带来的苦难,也不曾体验战火中的硝烟,但我们要铭记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记住为中华民族牺牲的英雄们,秉承英雄的精神,为实现中国复兴梦而努力。 归纳并汇报本节课的收获有哪些,秉承英雄的精神,为实现中国复兴梦而努力。 总结升华本节课知识的学习掌握,我们铭记那些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贡献的人们。板书 第10课 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众志成城 (一)全民族抗战 (二)血战台儿庄、百团大战 (三)抗日英烈 (四)抗日烽火燃遍大江南北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6张PPT)新知导入图片上这个放牛的孩子是谁?抗日小英雄——王二小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护转移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气急败坏之下,将王二小用刺刀刺死了。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忍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正在这时,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素材:歌唱二小放牛郎新知讲解面对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机,具有爱国精神的全体中华儿女汇成气势磅礴的力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掀起了全民族抗战的高潮。全民族抗战在位于北京卢沟桥旁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大厅里,有一座名为“铜墙铁壁”的雕塑,你能解读出它表达的内容吗?全民族抗战《铜墙铁壁》雕塑解读《铜墙铁壁》雕塑从这幅雕塑中我们能够读出,在人民危急关头,共产党们英勇拼搏,视死如归。爱国儿女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犹如铜墙铁壁一样阻挡日本侵略者的铁蹄。“铜墙铁壁”又名“血肉长城”,象征中华民族用血肉筑起钢铁长城。素材:铜墙铁壁“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千百万爱国将士们在战场上溶血奋战,顽强抵抗。显示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佟麟阁全民族抗战第五战区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1938年春,中国军队在山东台儿庄与日军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战役,歼敌10000多人,缴获大批武器装备。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血战台儿庄这是一段怎样的记忆?台儿庄大战遗址弹孔墙从弹痕累累的墙面中,你感受到中国军队面对敌人的进攻时,展现了怎样的英雄气概?八路军百团大战1940年8月,八路军100多个团在华北地区2000多千米的战线上,对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大规模攻击,攻克据点近3000个,歼灭日伪军40000余人,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百团大战素材:百团大战在这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抵御外来侵略、保家卫国的战争中,一大批优秀的抗日将士用生命和热血展现了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赵一曼、杨靖宇、左权、吉鸿昌、佟麟阁,赵登禹……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一段英勇悲壮的感人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曲荡气回肠的爱国之歌。请你收集抗日英烈们的事迹,在“抗日英烈故事会”上与同学们分享。八女投江纪念群雕1938年10月上旬的一天夜里,东北抗联第五军妇女团指导员冷云等八名女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安全转移,主动吸引敌军火力,英勇抗击。在弹尽被围的情况下,宁死不屈,毅然集体投江,壮烈殉国。她们牺牲时年龄最大的23岁,最小的只有13岁。她们的壮举表现了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为纪念八位女烈士,1988年八女投江纪念群雕在牡丹江畔落成。抗日英烈抗日英雄赵登禹是第二十九军将领。在喜峰口战役中,他率部与敌军展开肉搏战。他用大刀砍出了中国军队的成风,砍出了中华民族的骨气。在镇守北平南苑的战役中,他虽身负重伤,但仍指挥作战,不幸壮烈殉国。临终时说:“军人战死沙场原是本分,没有什么值得悲伤的。”赵登禹的遗骸被葬于卢沟桥畔。北京有一段路被命名为“赵登禹路”,以纪念英烈。视死如归的赵登禹抗日英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到东北,领导工人斗争,多次领导工人反日罢工。此后,赵一曼又发动群众,组建游击队,配合抗日部队作战,成绩显著,受到当地民众的积极拥戴。1935年,赵一曼被日军俘虏,她强忍着日寇的酷刑,疼得几次昏死过去,却表现出一个中国人民保卫民族的决心,忠贞不渝,没有说出任何有关抗联的内容。次年,日军将赵一曼押送到珠河,面对无情的机枪,赵一曼大无畏地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最终壮烈牺牲,年仅31岁,赵一曼慷慨激昂的故事,让人感动得不禁落泪。赵一曼抗日英烈素材: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英勇就义左权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协助指挥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粉碎日伪军"扫荡",发展壮大人民武装力量,取得了百团大战等许多战役、战斗的胜利。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左权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不幸牺牲,年仅37岁。抗日英烈狼牙山五壮士1941年8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9月25日,日伪军约3500余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某部第7连夺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第6班马宝玉等5名战士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他们坚定沉着,利用有利地形,奋勇还击,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90余人。次日,为了不让日伪军发现连队转移方向,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日伪军误认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5位战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 - 直坚持战斗到日落。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抗日英烈马本斋的英雄母亲抗日战争中,日本军队受到马本斋支队重创,日军负责人山本敬文威胁参谋哈少甫,哈少甫未能经受住敌人的威胁而出卖了马本斋,让山本派出军队去东辛庄抓捕马母白氏。马母白氏被抓捕后,坚决不向日军低头,在日军军营不吃一口饭、不喝一口水,不受日军的诱惑也不畏惧敌军的威胁。马母白氏因绝食抗日,在日军军营中牺牲。马本斋得知母亲逝世的消息悲痛欲绝,全体士兵也都非常悲伤,马母不仅是马家两兄弟的母亲,也是全回民支队、全中国人的母亲。抗日英烈抗日英烈杨靖宇杨靖宇,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在濛江县(今吉林省靖宇县)壮烈牺牲。但时日本人剖开了杨靖宇的腹部,探查杨靖宇究竟吃的什么东西,使他在那么艰难的环境中还能如此英勇善战。当得知,胃里面一粒粮食也没有,只有草根和棉絮,有的棉花明显是刚吃进去的,一团一团的还没变样。日本军官连岸谷隆一郎都不得不承认,“虽为敌人,睹其壮烈亦为之感叹:大大的英雄!”素材:【道法广角】抗日英雄--杨靖宇在这场救亡图存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如火山般爆发。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燃起抗日的烽火。抗日烽火燃遍大江南北从下面这几幅浮雕中,你能看出全国人民是怎样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的吗?你还知道哪些爱国民众抗日的故事?把它们讲给同学们听一听。了解爱国民众抗日的故事反映抗日救亡运动的浮雕组图我知道很多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小英雄雨来、王二小……我知道当时华北地区有个英雄母亲邓玉芬,她的丈夫和五个孩子都在抗战前线牺牲了,但她仍然不退缩,支援抗战。邓玉芬(1891年-1970年)出生在密云县云蒙山深处的水泉峪村,她和丈夫借住在亲戚家,靠租种地主的几亩地过活,含辛茹苦地先后养活了7个儿子。自1940年,邓玉芬的大儿子永全、二儿子永水、三儿子、四儿子、五儿子先后加入抗日队伍,在战争中奉献了宝贵的生命。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她舍家纾难,先后献出了丈夫和儿子共7位亲人,被当地人民誉为“当代的佘太君”。英雄母亲——邓玉芬1938年至1944年,腥风血雨的四次“长沙大会战”,是八年全国抗战中中日双方出动兵力最多(日军66万人次,中国军队100余万人次)、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大会战。这场震惊世界的会战前三次以中国军队的大获全胜而告结束,日军受到中国军队的沉重打击,日军共伤亡10.7万人,中国军队共伤亡13万人。长沙会战长沙会战时军民团结如一人1943年11月2日,日军10多万人兵分四路,动用空军、毒气瓦斯部队等向常德发起攻击。中国军队20万将士奋起反击,以劣势装备和血肉之躯与日军展开生死决战。至12月20日,日军伤亡40000余人后败退,中国军队用伤亡50000余人的代价换来了胜利。常德会战因战事惨烈,而被称为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常德会战常德会战后,缴获的日军大量物资海娃14岁,是龙门村的儿童团团长。 一天,海娃接受到一项艰巨的任务,要把一封鸡毛信送给三王庄的张连长。途中,海娃遇到一队抢粮的小鬼子。信要是落到敌人手中,那可就危险了。海娃看看羊群,突然有了主意。他把信藏在了羊尾巴下。小鬼子抓住海娃,把他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搜了个遍,什么也没发现。鬼子让海娃把羊赶到山里给皇军吃。晚上,几个鬼子把海娃挤在屋里头。鬼子睡着了,海娃取信巧妙逃走。天亮了,海娃继续赶路,又遇到鬼子,他脱下衣服向鬼子示意,混了过去。眼看就到三王庄了,可海娃发现信丢了,好在有惊无险,信又失而复得,可海娃又落入了敌人手中,敌人让海娃带路,海娃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包围圈,敌人被消灭了,海娃也受伤了。海娃从昏迷中醒了过来,张连长夸他是个小英雄。我们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我们铭记那些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贡献的人们。了解了先烈们的革命故事,你想说些什么?我最崇敬的革命先辈们,没有你们抛头颅洒热血,没有你们的舍生取义,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一定要继承你们的遗志,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为建设我们的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课堂总结在祖国危难时刻,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顽强的斗争,抗日烽火燃遍神州大地。虽然我们不曾经历战争带来的苦难,也不曾体验战火中的硝烟,但我们要铭记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记住为中华民族牺牲的英雄们,秉承英雄的精神,为实现中国复兴梦而努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道法广角】抗日英雄--杨靖宇.wmv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精美PPT教学课件(第二课时).ppt 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英勇就义.wmv 歌唱二小放牛郎.wmv 百团大战.wmv 铜墙铁壁.w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