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四课时 教学设计课题 走向胜利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五年级学习目标 1.了解人民解放战争的相关史实,了解中国共产党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取得最终胜利的原因。2.感悟沂蒙精神、西柏坡精神,理解“赶考精神”的时代价值。3.能用恰当的方式缅怀先烈,树立奋发图强报效祖国的志向。重点 感悟沂蒙精神、西柏坡精神,理解“赶考精神”的时代价值。难点 能用恰当的方式缅怀先烈,树立奋发图强报效祖国的志向。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激趣导入新课1.图片+文本学习:想一想,说一说“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毛泽东主席亲笔为谁题的字?刘胡兰2.播放视频素材:刘胡兰3.图片+文本学习:刘胡兰的故事(1)1947年1月11日夜,上级通知她转移。次日拂晓,国民党却突然包围了云周西村,把先期被捕的石三槐押解回村,强令全村群众到观音庙集中。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也随同群众来到会场。国民党当场又抓捕了石世辉、陈树荣、刘树山、张年成等,并胁迫她出场坦白。审讯中,国民党千方百计,软硬兼施,想诱使其供出同党,并相许给她土地。刘胡兰百般不从,从容就义。(2)1947年3月26日,毛泽东带领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向他汇报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毛泽东问:"她是党员吗?"任弼时说:"是个优秀共产党员,才15岁。"毛泽东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大字。她也是唯一三代领导人均为其题字的英雄。4.小结并板书课题:走向胜利 观看图片回答问题指名回答观看视频观看图片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阅读文本了解文本齐读课题 用“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毛泽东主席亲笔为刘胡兰题的字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刘胡兰的故事,让学生感知她在残暴的国民党反动派面前她毫不畏惧,不怕牺牲,从容地躺在铡刀下就义。她以短暂的青春年华,谱写出永生的诗篇,以不朽的精神,矗立起生命的宣言。学生被刘胡兰的精神所感动。讲授新课 教学环节一:革命圣地——西柏坡1.文本学习:抗日战争结束后,饱受战争苦难的广大人民渴望和平。中国共产党力主和平建国,但是国民党统治集团于1946年6月悍然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发动进攻,挑起全面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经过三年的英勇奋战,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迎来了最终胜利。2.图片+文本学习:革命圣地——西柏坡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的一个小山村。1948年5月,毛泽东率领的党中央移驻此地。中共中央在这里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还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为最后的大决战和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图片学习:我国的革命圣地井冈山、瑞金、遵义、西柏坡、延安4.图片+文本学习:聂荣臻元帅曾这样说过:“平山县可称得上是我们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较发达的农业经济,有利于保障军民的经济供给,为党中央驻地提供物质基础。交通方便,易守难攻,既适宜危机时刻向山里撤退,顺利时又便于向城市进军。5.图片+文本学习: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西柏坡的中央大院里有四间不起眼的低矮土砖房这就是解放军总部兼军委作战室。四间房子总面积只有35平方米,就是在这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一起组织指挥了包括三大战役在内的24场战役打出了一个新中国,可以说这里是世界上最小的指挥部周恩来曾说“在这里,我们一不发人、二不发枪、三不发粮,只发电报。”从1948年9月12日到1949年1月31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共持续142天位于西柏坡的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发往前线的电报共计408封西柏坡的机要人员平均每天收发电报四五万字142天,408封电报,24场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队222万余人。教学环节二:三大战役1.图片+文本学习:三大战役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场战略性战役。2.播放视频素材:三大战役3.图片学习:三大战役形势图4.图片+文本学习:三大战役5.图片+文本学习:淮海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陈毅 6.图片+文本学习:渡江战役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4月23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了南京,南京政府垮台。教学环节三:沂蒙精神1.图片+文本学习:相关链接在革命战争年代,山东沂蒙人民奉献一切可以拿得出的东西给解放军,军民之间凝成超越血肉的亲情,铸就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沂蒙六姐妹就是其中的代表,她们勇挑拥军支援前线重担,发动全村男女老幼,不分昼夜为部队当向导、送弹药、运粮草、烙煎饼、洗军衣、做军鞋、护理伤病员,还为战士唱歌、做宣传,鼓舞士气,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2.图片+文本学习:沂蒙精神(1)被陈毅元帅亲切的称为“沂蒙六姐妹”,她们是张玉梅、伊廷珍、杨桂英、伊淑英、冀贞兰、公方莲。陈毅元帅说过:“我进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2)“沂蒙母亲”:王换于(1888年—1989年),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19岁嫁给沂南县马牧池乡东辛庄村的于泮。1938年12月,王换于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被选为东辛庄村妇救会会长和艾山乡副乡长。她的丈夫、两个儿子和大儿媳在她的影响下,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因抗战时期创办战时托儿所,照料抚养了八路军第一纵队机关工作人员和革命烈士的近百名革命后代,被誉为“沂蒙母亲”。(3)“红嫂”第一人——明德英:1941年的一天,一名八路军小战士身负重伤冲出敌人包围圈,正巧遇到明德英。明德英冒死将浑身是血的小战士掩藏在附近的空坟里。在骗走日本兵后,明德英到空坟子里查看,小战士因为失血过多早已昏了过去。为了救人,她毅然解开衣襟,把乳汁一滴一滴滴到了战士的嘴里,救了他的命。之后的每一天,明德英都为小战士清洗感染流脓的创口,还杀了家中仅有的两只鸡,为他补充营养。半个月后,小战士伤愈重新归队。教学环节四:党的七届二中全会1.图片+文本学习: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毛泽东在 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2. 文本学习: 我查阅资料时发现,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今天,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3.图片+文本学习:进京赶考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两个务必”告诫全党同志。因为夺取全国革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许多同志经受住了敌人的枪林弹雨的考验,但可能经受不住“糖衣炮弹”的袭击,所以他语重心长地向全党提出了“进京赶考”的问题,而且希望考出个好成绩。4. 播放视频素材:继续奋斗,走好新时代赶考路教学环节五:铭记历史,纪念英雄1.文本学习:回望百年历史,我们的国家蒙受了空前的耻辱和欺凌,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取得了反帝反封建革命的胜利,迎来了民族独立和人 民解放。2.图片+文本学习:阅读角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3.图片+文本学习:人民英雄纪念碑。(1)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立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高37.94米,1949年9月30日奠基,1952年8月1日开工,1958年4月22日建成。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中华民族的丰碑,它记录着中华民族的荣与辱!碑身正面镌刻着毛泽东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背面是毛泽东撰文、周恩来题写的碑文。(2) 碑文中的“三年以来”是指解放战争;“三十年以来”是指自1919年“五四”运动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而“一千八百四十年,即1840年,则是中国受侵略的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从此弥漫着滚滚硝烟,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这三个时间段中,都有中国无数爱国志士的不屈抗争,他们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4.文本学习: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高大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它每天都在默默地接受着人们的瞻仰。5.播放视频素材:向人民英雄致敬 6.文本学习:百年屈辱,百年抗争,我们要永远铭记这段历史,更要记住这些人民英雄!他们靠的是一种信仰,为的是一个理想,他们身上的革命精神代代相传。7.文本学习(活动园):铭记历史,纪念英雄 回顾百年屈辱、百年抗争的典型事件和英雄人物,填写下表。8.提出问题:了解了这段历史,你有怎样的感受?你想以怎样的方式来纪念英雄们?我知道邓世昌、秋瑾、方志敏、左权、董存瑞、江竹筠……9.图片+文本学习:秋瑾秋瑾(1875-1907),女,字竞雄,号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 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秋瑾是为推翻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女烈士,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10.播放视频素材: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阅读文本观看图片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阅读文本了解文本观看图片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视频观看图片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阅读文本了解文本观看图片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视频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图片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视频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阅读文本了解文本填写表格指名汇报补充汇报阅读文本思考问题指名回答补充回答观看图片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阅读文本了解文本感悟文本观看视频 文本向学生着重介绍了解放战争的基本概况。经过三年的英勇奋战,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迎来了最终胜利。西柏坡的图文介绍了西柏坡的历史地位。知道我国的革命圣地有哪些。聂荣臻元帅对西伯坡的评价。西柏坡的历史作用:中共中央在这里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还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为最后的大决战和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习了解三大战役: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场战略性战役。通过表格清晰了解到三大战役情况。学习了解淮海战役。学习了解渡江战役。4月23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了南京,南京政府垮台。相关链接叙述了山东沂蒙人民全力支持前线的事迹,诠释了沂蒙精神的基本内容,强调革命的胜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了解沂蒙人民是如何支持前线的,感悟沂蒙精神。“沂蒙母亲”——王换于,了解沂蒙人民是如何支持前线的,感悟沂蒙精神。“红嫂”第一人——明德英,了解沂蒙人民是如何支持前线的,感悟沂蒙精神。因为夺取全国革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许多同志经受住了敌人的枪林弹雨的考验,但可能经受不住“糖衣炮弹”的袭击,所以他语重心长地向全党提出了“进京赶考”的问题,而且希望考出个好成绩。文本学习是对近代百年屈辱与抗争历史的总结,突出了中国共产党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以及探索的贡献。阅读角“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图片及碑文,意在引导学生回望百年屈辱与抗争的历史,产生缅怀与敬仰人民英雄的情感。主持人的话意在引导学生懂得纪念碑的意义,认识到它承载着人们对英雄的敬仰之情。活动园进一步引导学生选取恰当方式纪念人民英雄。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图片及碑文文字,带领学生朗读碑文,创设庄严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对人民英雄的敬仰之情。学生可将自己的学习体会记录下来,在全班分享,从铭记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为祖国发奋学习等不同角度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百年屈辱,百年抗争,我们要永远铭记这段历史,更要记住这些人民英雄!他们靠的是一种信仰,为的是一个理想,他们身上的革命精神代代相传。秋瑾是为推翻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女烈士,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课堂小结 回望百年历史,我们的国家蒙受了空前的耻辱和欺凌,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取得了反帝反封建革命的胜利,迎来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更加证明了一句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总结并汇报本节课的收获有哪些,知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提升道德修养,能用恰当的方式缅怀先烈,树立奋发图强报效祖国的志向。板书 第10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走向胜利 革命圣地——西柏坡 三大战役 走向胜利 沂蒙精神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铭记历史,纪念英雄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8张PPT)新知导入这是毛泽东主席亲笔为谁题的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素材:刘胡兰1947年1月11日夜,上级通知她转移。次日拂晓,国民党却突然包围了云周西村,把先期被捕的石三槐押解回村,强令全村群众到观音庙集中。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也随同群众来到会场。国民党当场又抓捕了石世辉、陈树荣、刘树山、张年成等,并胁迫她出场坦白。审讯中,国民党千方百计,软硬兼施,想诱使其供出同党,并相许给她土地。刘胡兰百般不从,从容就义。[刘胡兰纪念馆刘胡兰的故事1947年3月26日,毛泽东带领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向他汇报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毛泽东问:"她是党员吗?"任弼时说:"是个优秀共产党员,才15岁。"毛泽东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大字。她也是唯一三代领导人均为其题字的英雄。刘胡兰的故事抗日战争结束后,饱受战争苦难的广大人民渴望和平。中国共产党力主和平建国,但是国民党统治集团于1946年6月悍然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发动进攻,挑起全面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经过三年的英勇奋战,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迎来了最终胜利。新知讲解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的一个小山村。1948年5月,毛泽东率领的党中央移驻此地。中共中央在这里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还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为最后的大决战和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革命圣地——西柏坡西柏坡我国的革命圣地井冈山瑞金遵义西柏坡延安聂荣臻元帅曾这样说过:“平山县可称得上是我们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较发达的农业经济,有利于保障军民的经济供给,为党中央驻地提供物质基础。交通方便,易守难攻,既适宜危机时刻向山里撤退,顺利时又便于向城市进军。革命圣地——西柏坡西柏坡的中央大院里有四间不起眼的低矮土砖房这就是解放军总部兼军委作战室。四间房子总面积只有35平方米,就是在这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一起组织指挥了包括三大战役在内的24场战役打出了一个新中国,可以说这里是世界上最小的指挥部周恩来曾说“在这里,我们一不发人、二不发枪、三不发粮,只发电报。”从1948年9月12日到1949年1月31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共持续142天位于西柏坡的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发往前线的电报共计408封西柏坡的机要人员平均每天收发电报四五万字142天,408封电报,24场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队222万余人。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三大战役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场战略性战役。素材:三大战役三大战役形势图战役 时间 天数 结果辽沈战役 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 52天 共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东北全境获得解放。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 66天 共歼灭敌人55万多人,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平津战役 1948年12月5日开始,1949年1月31日 64天 消灭及改编中华民国国军3个兵团,13个军50个师共计52.1万人,解放了北平、天津在内的华北大片地区。三大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陈毅淮海战役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4月23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了南京,南京政府垮台。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进入南京挹江门时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在革命战争年代,山东沂蒙人民奉献一切可以拿得出的东西给解放军,军民之间凝成超越血肉的亲情,铸就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沂蒙六姐妹就是其中的代表,她们勇挑拥军支援前线重担,发动全村男女老幼,不分昼夜为部队当向导、送弹药、运粮草、烙煎饼、洗军衣、做军鞋、护理伤病员,还为战士唱歌、做宣传,鼓舞士气,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相关链接沂蒙精神“沂蒙六姐妹”:把青春奉献在支前第一线沂蒙精神被陈毅元帅亲切的称为“沂蒙六姐妹”,她们是张玉梅、伊廷珍、杨桂英、伊淑英、冀贞兰、公方莲。陈毅元帅说过:“我进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五位“沂蒙六姐妹”在纪念孟良崮战役胜利50周年时的合影王换于(1888年—1989年),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19岁嫁给沂南县马牧池乡东辛庄村的于泮。1938年12月,王换于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被选为东辛庄村妇救会会长和艾山乡副乡长。她的丈夫、两个儿子和大儿媳在她的影响下,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因抗战时期创办战时托儿所,照料抚养了八路军第一纵队机关工作人员和革命烈士的近百名革命后代,被誉为“沂蒙母亲”。“沂蒙母亲”王换于1941年的一天,一名八路军小战士身负重伤冲出敌人包围圈,正巧遇到明德英。明德英冒死将浑身是血的小战士掩藏在附近的空坟里。在骗走日本兵后,明德英到空坟子里查看,小战士因为失血过多早已昏了过去。为了救人,她毅然解开衣襟,把乳汁一滴一滴滴到了战士的嘴里,救了他的命。之后的每一天,明德英都为小战士清洗感染流脓的创口,还杀了家中仅有的两只鸡,为他补充营养。半个月后,小战士伤愈重新归队。“红嫂”第一人——明德英明德英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在 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党的七届二中全会9 我查阅资料时发现,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今天,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进京赶考”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两个务必”告诫全党同志。因为夺取全国革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许多同志经受住了敌人的枪林弹雨的考验,但可能经受不住“糖衣炮弹”的袭击,所以他语重心长地向全党提出了“进京赶考”的问题,而且希望考出个好成绩。进京赶考素材:继续奋斗,走好新时代赶考路回望百年历史,我们的国家蒙受了空前的耻辱和欺凌,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取得了反帝反封建革命的胜利,迎来了民族独立和人 民解放。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立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高37.94米,1949年9月30日奠基,1952年8月1日开工,1958年4月22日建成。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中华民族的丰碑,它记录着中华民族的荣与辱!碑身正面镌刻着毛泽东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背面是毛泽东撰文、周恩来题写的碑文。碑文中的“三年以来”是指解放战争;“三十年以来”是指自1919年“五四”运动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而“一千八百四十年,即1840年,则是中国受侵略的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从此弥漫着滚滚硝烟,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这三个时间段中,都有中国无数爱国志士的不屈抗争,他们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高大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它每天都在默默地接受着人们的瞻仰。素材:向人民英雄致敬百年屈辱,百年抗争,我们要永远铭记这段历史,更要记住这些人民英雄!他们靠的是一种信仰,为的是一个理想,他们身上的革命精神代代相传。铭记历史,纪念英雄铭记历史,纪念英雄回顾百年屈辱、百年抗争的典型事件和英雄人物,填写下表。林则徐、关天培、邓世昌、孙中山、李大钊、赵一曼、杨靖宇、方志敏、左友……英雄人物虎门销烟、甲午海战、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井冈山会师、长征、血战台儿庄、百团大战……抗争事件中英《南京条约》、火烧圆明园、中日《马关条约》、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屈辱事件我知道邓世昌、秋瑾、方志敏、左权、董存瑞、江竹筠……了解了这段历史,你有怎样的感受?你想以怎样的方式来纪念英雄们?铭记历史,纪念英雄秋瑾(1875-1907),女,字竞雄,号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 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秋瑾是为推翻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女烈士,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秋瑾素材: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课堂总结回望百年历史,我们的国家蒙受了空前的耻辱和欺凌,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取得了反帝反封建革命的胜利,迎来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更加证明了一句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三大战役.wmv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PPT教学课件(第四课时).ppt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教学设计(第四课时).doc 刘胡兰.wmv 向人民英雄致敬.wmv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wmv 继续奋斗,走好新时代赶考路.w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