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宁市二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9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普宁市二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9份)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级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命题人:洪洁仪 2013.4
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34个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1-24题:1分/题,25-32题:2分/题,共40分)
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小麦种子在萌发初期,有机物总量在增加
B.进入夜间,叶肉细胞停止合成ATP21世纪教育网
C.通风良好,可防止贮存的水果遭受酒精毒害
D.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均来自线粒体的有氧呼吸[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下列关于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化程度越高的细胞,分裂能力越强
B.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是因为不同细胞含有的遗传物质不同
C.理论上来讲,所有的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D.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
3.对“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显微镜下看到的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
B.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根尖细胞全部正在分裂
C.染色时间越长,看到的细胞越清晰
D.解离时间越长,染色效果越好
4. 以下几类细胞分裂时,观察不到纺锤丝的有 ( )
①细菌细胞 ②骨髓细胞 ③根的分生区细胞 ④蛙红细胞
A.①②④ B. ②④ C.①③④ D.④
5.在下列现象或科学研究成果中,能为“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观点提供直接证据的是( )
A.壁虎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 B.蜜蜂的未受精卵细胞发育成雄蜂
C.用体外培养的皮肤治疗烧伤病人 D.小鼠肝细胞的增殖
6.下列哪项叙述表明高等动物细胞极有可能正在进行有丝分裂?( )
A.核糖体活动增强 B.中心体发出星射线
C.线粒体产生大量ATP D.高尔基体数目增多21世纪教育网
7.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开始时,如果它的染色体数为N,DNA含量为Q,则该细胞分裂后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 )
A.N和Q B.N/2和Q/2 C.N和Q/2 D.N/2和Q
8.下列哪种细胞的全能性最容易表达出现 ( )
A.青蛙的上皮细胞 B.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
C.大白鼠的肝脏细胞 D.人皮肤生发层细胞
9.下列表示四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如果从四种细胞中选择一种用来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最好选用( )
10.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生物的一生中,细胞分裂旺盛的时期是胚胎期和生长发育期
B.细胞分化是细胞形态、结构、功能发生持久、不可逆转的稳定性变化
C.在生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既有细胞的分裂又有细胞的分化
D.高度分化的细胞一定不分裂
11.下列实验与其所用试剂搭配错误的是( )
A.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使用醋酸洋红溶液使染色体着色
B.在提取叶绿体色素实验中,使用乙醇提取色素
C.观察线粒体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染色液为健那绿
D.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时,需用甲基绿染液进行染色
12. 如图反应式中的A~F各代表一种物质,假如E是果糖、F是葡萄糖,则A、D分别是
A.蔗糖、蔗糖酶 B.蔗糖酶、蔗糖 C.麦芽糖酶、 麦芽糖 D.乳糖酶、乳糖
13.在做植物实验的暗室中,为了尽可能地降低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最好安装
A.红光灯 B.绿光 C.白炽灯 D.蓝光灯
14. 离体培养的上皮细胞,始终保持为上皮细胞,而不会变成其他类型的细胞,说明细胞分化的哪个特征?( )
A.多样性 B.持久性 C. 不可逆性 D.稳定性
15. 下列属于细胞衰老特征的是(  )
①细胞无限分裂  ②水分减少,体积变小 ③畸形改变 ④某些酶活性降低
⑤色素逐渐积累  ⑥易分散转移  ⑦呼吸速度减慢  ⑧膜透性改变
A.①③⑥ B.①②⑤⑦   C.②④⑤⑦⑧ D.②④⑥⑧
16.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编程性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癌变属于细胞编程性死亡 B.细胞编程性死亡属于正常生理过程
C.细胞编程性死亡属于细胞分化过程 D.细胞编程性死亡与基因表达无关21世纪教育网
17.在水深 200m 的深海处,光线极少,能见度极低。有一种电鳗有特殊的适应性,能通过自身发出高达 5000V 的生物电,击昏敌人,获得食物。电鳗生物电的直接来源是( )
A .葡萄糖彻底分解 B .氨基酸彻底分解
C .丙酮酸彻底分解 D .三磷酸腺苷的分解
18.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相比,不同之处在于( )
A. 同化类型不同 B. 异化类型不同
C. 利用的能源不同 D. 合成有机物所需的原料不同
19. 某同学在夏季天气晴朗的一天,分别于清晨、正午、傍晚、深夜4个时间从同一棵绿色植物各取一片绿叶,并从每片叶子上取下同样大小的圆片,再将这4个圆片放入酒精中煮一下,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加碘染色,染色最深的应是哪片叶的圆片?( )
A.清晨的叶 B.傍晚的叶 C.深夜的叶 D.正午的叶
20. 就一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而言,其着丝点数、染色单体数和脱氧核苷酸链数分别是( )
A.2、4和4 B.2、8和4 C.4、4和4 D.2、4和8
21.人类精子发生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中染色单体数最多可达92条
B.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是不同的
C.四分体中的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前
D.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1/223
22.减数分裂过程和有丝分裂过程中都出现的选项是( )
A.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两边
B.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
C.联会后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部分DNA交换
D.同源染色体分开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
23. 在某植物根尖每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都有40条染色体。下表中,能正确表示该植物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和后期每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染色单体数目的是( )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染色体/条 染色单体/条 染色体/条 染色单体/条
甲 10 20 20 10
乙 10 20 20 0
丙 20 40 20 10
丁 20 40 40 0
A.甲 B. 乙 C.丙 D.丁
24. 克隆羊“多莉”的培育成功证明了 ( )
A.动物细胞的再生能力   B. 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
C.动物细胞的分化能力   D. 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25.【双选】下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生物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中都有同源染色体 B.卵巢中不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
C.能够出现交叉互换的是乙 D.丙的子细胞是精细胞
26.【双选】下图表示雄果蝇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的细胞(Ⅰ-Ⅳ)中遗传物质或其载体(①-③)的数量。下列表述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
A.Ⅱ所处阶段发生交叉互换
B.Ⅲ代表初级精母细胞
C.②代表染色体
D.Ⅰ-Ⅳ中的细胞数量比是1:1:2:4
27.【双选】下图为两种高等动物体内与细胞分裂有关的一组图像,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图③中
B.细胞②可能对应曲线图中的c时期
C.细胞①可能对应曲线图中的a时期
D.细胞④可能对应曲线图中的d过程
28.【双选】用酵母菌酿酒时,如果向酿酒的原料中通入足量的氧气,会出现的现象是( )
A.酵母菌死亡 B.酵母菌增多 C.产生酒精增多 D.不产生酒精
29.【双选】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和癌变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B.衰老的人体所有细胞均处于衰老状态
C.细胞凋亡会阻碍人体的正常发育和身体各个器官功能的正常发挥
D.细胞癌变是致癌因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
30.【双选】下图所示,某植物上的绿叶经阳光照射24小时后,经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有锡箔覆视部位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本实验证明( )
A.光合作用需要光
B.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C.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D.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31.【双选】玉兰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稳定的光合作用时。如果移至暗室中,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与C5相对含量的变化是 ( )
A.C3增多 B.C3增少 C.C5增多 D.C5减少
32.【双选】下列有关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周期中,间期时间很短,分裂期时间很长
B.分裂产生的两个正常子细胞的遗传物质完全相同
C.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的两侧
D.间期发生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第Ⅱ卷 非选择题(3大题,共60分)
33.(22分,每空2分)
夏季某睛朗的一天对一密闭蔬菜大棚中某种气体的含量进行一天24小时的检测,结果如图1,图2是叶肉细胞内两种细胞器间的气体关系图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所测气体为 ;某同学据图1认为该大棚内的蔬菜一天内有机物增加,
其依据是 。
(2)图1中的EC段叶肉细胞内的C3含量的变化趋势是 ,图1中CD段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3)对应图1中的DB段,图2中应该进行的气体转移途径有 。
(4)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光合作用进行的条件和场所进行了如下实验:
选一盆银边天竺葵(叶边缘呈白色),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预先放在黑暗中48小时,再用黑纸将叶片左侧上下两面夹住,然后把天竺葵放在阳光下照射6小时,剪下此叶片,用打孔器分别在该叶片不同部位取下a、b、c三个圆片,放在酒精溶液中加热脱色,再放入清水中漂洗,取出后加碘液。请依据上述信息及图3回答:①造成叶片b部位和c部位的细胞结构和功能有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②可将叶圆片放在酒精中脱色的原理是 ;
③叶圆片b和c对比,说明 。
(5)若右图表示小麦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若呼吸底物为葡萄糖,回答下列问题:
①【双选】图中阴影部分M的意义有:( )
A.细胞呼吸CO2释放量与O2吸收量的差
B.无氧呼吸释放的CO2的量
C.细胞呼吸CO2释放量
D.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释放CO2的差
②当氧浓度为5%时,葡萄糖通过细胞呼吸形成
的产物有ATP、 。
③当氧气浓度为10%时,两曲线相交于点P,据图分析计算,此时葡萄糖的消耗量是氧浓度为0时的 倍。
34.(21分,每空1分,特殊标明的除外)图中甲、乙、丙、丁4个图分别表示某种生物(假定体细胞中只含有两对染色体)的4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4个图表示的细胞分裂顺序是 。(2分)
(2)甲图表示 分裂_____期。判断的依据是 。(2分)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 细胞。(2分)
(3)乙图表示 分裂_____期。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细胞。
(4)丙图表示 分裂 期。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有____条染色体,____个DNA分子。
(5)丁图表示 分裂_____时期。该细胞中有_____对同源染色体,_____条染色体,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个DNA分子。
35.(17分,每空2分,特殊标明的除外) 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研究性学习小组尝试对大菱鲆消化道中的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
(1)查询资料得知,18℃时,在不同pH条件下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如图1。由图可知,在各自最适pH下,三种蛋白酶催化效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资料表明大菱鲆人工养殖温度常年在15—18℃之间。学习小组假设: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间。他们设置15℃.16℃.17℃.18℃的实验温度,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
①探究试验中以干酪素为底物。干酪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可用___________试剂鉴定。
②胃蛋白酶实验组和幽门盲囊蛋白酶实验组的pH应分别控制在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③为了控制实验温度,装有酶和底物的试管应置于水浴中以保持恒温。单位时间内
______________可以表示蛋白酶催化效率高低。
④实验结果如图2,据此能否确认该假设成立?___________。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研究还发现大菱鲆消化道淀粉酶和脂肪酶含量少、活性低,所以人工养殖投放的饲料成分中要注意降低 的比例,以减少对海洋的污染。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级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答案
1-5 CCAAB 6-10BCBDD 11-15DBBDC 16-20BDCBD 21-24DBBB
25AC 26AD 27AB 28BD 29AD 30AD 31AD 32AC
33.(22分,每空2分)
(1)O2; F点的O2含量高于A点(一天内光合作用释放O2的量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O2量);
(2)减少; 光照过强,温度过高,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
(3)A、C、D、E;
(4)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②叶绿体色素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 ③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5)① AB ②酒精(C2H5OH)、二氧化碳(C02)、水(H20)(缺一不给分) ③ 0.2
34.(21分,每空1分,特殊标明的除外)
(1)乙→丙→丁→甲 (2分)
(2)减数 第二次分裂中期
染色体数目减半、没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排在赤道板上(2分)
精细胞或卵细胞或第二极体(2分)
(3)有丝 中期 体 (4)有丝 后期 4 4 (5)减数 第一次分裂中期 2 4 8 8
35. (17分,每空2分,特殊标明的除外)
(1)幽门盲囊蛋白酶
(2)①蛋白质 双缩脲 ②2 和8 ③底物消耗量(或产物生成量) ④不能 据图可知随着温度提高酶活性逐步升高,酶活性峰值未出现(3分)
(3)淀粉.脂肪
分工:
A.33(1)(2)
B.33(3)(4)
C.33(5);34(1)
D.34(3)(4)
E.34(5)
F. 35(1)(2) ①②
G.(2)③④ (3)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普宁二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级语文科试题
命题人:方纯妹 陈浏如 审题人:蔡贤龙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寒伧(chen) 脖颈(jǐng) 胡诌(zhōu)   宅邸(zhǐ)
B.复辟(bì) 里弄(lòng) 泥淖(nào) 拾级而上(shè)
C.夯筑(hāng) 悭吝(qiān) 和稀泥(hé) 荸荠(bó)
D.巷道(xiàng) 囹圄(yǔ) 炮烙(luò) 氤氲(yūn)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一项是
“如今的凤凰更像一座五光十色的娱乐城,一个土特产的露天超市。”作家冯骥才在提及凤凰古城时说的这番话,力透纸背地指出了凤凰古城所面临的危机,古城原本应该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如今却被过度的商业开发榨干了精气神。解决之道,应当是剥离其过度的经营职能,将更大的空间留给历史文化的保护。
A.五光十色 B.力透纸背 C.载体 D.剥离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央电视台2013年春晚导演组,把多家地方电视台选送的歌手和节目加以重新组合润色,再进行选拔,这是开门办春晚的又一次创新。
B.受国际金融危机后遗症的影响,2012年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率均呈下滑态势,降到了自2010年经济复苏以来的最低点。
C.在一些市场垄断的领域里,消费者强弱不一的维权意识,将会使他们应有的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受到严重限制,甚至于完全不能享受。
D.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突出规范驾驶行为、增强安全意识为原则,对闯黄灯、故意遮挡号牌等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21世纪教育网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屋后的山在冬天可以阻挡呼啸而来的北风,起到防寒的作用。
②池塘既可供农田灌溉、村落消防,又能调节气候,给村庄带来勃勃生机。
③岭南地区的村落,家家户户周围都有山丘、池塘、河流、田野等形成的生态景观。
④许多人认为,好的住宅就应该背山面水,坐北朝南。
⑤夏天从南边吹来的凉风经过水面,穿过竹林后,吹进住宅,使屋内空气清新凉爽。
⑥屋前的池塘与池塘边种植的树竹融为一体,在整个房屋布局中不可或缺。
A.③④①⑥②⑤ B.③④⑥②⑤① C.④③①⑤②⑥ D.④③⑤②⑥①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宣惠王五年,张仪相秦。十六年,秦败韩脩鱼,虏得韩将宧、申差于浊泽。韩氏急,公仲谓韩王曰:“与国非可恃也。今秦之欲伐楚久矣,王不如因张仪为和于秦,赂以一名都,具甲,与之南伐楚,此以一易二之计也。”韩王曰:“善。”乃警公仲之行,将西购于秦。楚王闻之大恐,召陈轸告之。陈轸曰:“秦之欲伐楚久矣,今又得韩之名都一而具甲,秦韩并兵而伐楚,此秦所祷祀而求也。今已得之矣,楚国必伐矣。王听臣为之警四境之内,起师言救韩,命战车满道路,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使信王之救已也。纵韩不能听我,韩必德王也,必不为雁行以来,是秦韩不和也,兵虽至,楚不大病也。为能听我绝和于秦秦必大怒以厚怨韩韩之南交楚必轻秦轻秦其应秦必不敬是因秦韩之兵而免楚国之患也。”楚王曰:“善。”乃警四境之内,兴师言救韩。命战车满道路,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谓韩王曰:“不穀国虽小,已悉发之矣。愿大国遂肆志于秦,不谷将以楚殉韩。”韩王闻之大说,乃止公仲之行。公仲曰:“不可。夫以实伐我者秦也,以虚名救我者楚也。王恃楚之虚名,而轻绝强秦之敌,王必为天下大笑。且楚韩非兄弟之国也,又非素约而谋伐秦也。已有伐形,因发兵言救韩,此必陈轸之谋也。且王已使人报于秦矣,今不行,是欺秦也。夫轻欺强秦而信楚之谋臣,恐王必悔之。”韩王不听,遂绝于秦。秦因大怒,益甲伐韩。大战,楚救不至韩。十九年,大破我岸门。太子仓质于秦以和。
二十一年,与秦共攻楚,败楚将屈丐,斩首八万于丹阳。是岁,宣惠王卒,太子仓立,是为襄王。
(《史记·韩世家》)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将西购于秦 购:讲和
B.韩必德王也 德:感激
C.楚不大病也 病:担忧.担心
D.乃警四境之内 警:警告
6.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楚王闻之大恐 秦之欲伐楚久矣
B.韩王不听,遂绝于秦 虏得韩将宧.申差于浊泽
C.乃警四境之内 乃止公仲之行
D.王不如因张仪为和于秦 秦因大怒
7.下列各句,都能直接表现陈轸军事谋虑的一组是(3分)
①王听臣为之警四境之内。 ②今已得之矣,楚国必伐矣。 ③王不如因张仪为和于秦。
④纵韩不能听我,韩必德王也。 ⑤愿大国遂肆志于秦,不谷将以楚殉韩。
⑥太子仓质于秦以和。
A.①②④ B. ②⑤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宣惠王十六年,秦军打败韩军。公仲向韩王进谏,建议韩王以一城为代价向秦国求和,和秦军共同南下攻打楚国。
B.面对秦国的威胁,陈轸为楚王提供了联合韩国共同抵抗秦国的军事策略,最终使楚国逃过一劫,没有被秦国攻打。
C.当韩国放弃联秦攻楚的计划后,秦国非常愤怒,增加兵力攻打韩国,楚国没有派出救兵,韩国在岸门被秦国打败。
D.由于韩王没有采纳相国公仲的意见,导致韩军战败,使太子仓成为秦国的人质,等宣惠王去世后,太子仓掌握大权,继位称王。
9.断句和翻译(10分)
⑴用“/”给下列文段断句。(3分)
为 能 听 我 绝 和 于 秦 秦 必 大 怒 以 厚 怨 韩 韩 之 南 交 楚 必 轻 秦 轻 秦 其 应 秦 必 不 敬 是 因 秦 韩 之 兵 而 免 楚 国 之 患 也
⑵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
①赂以一名都,具甲,与之南伐楚,此以一易二之计也。(4分)
译文:
②夫以实伐我者秦也,以虚名救我者楚也。(3分)
译文:
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完成题目。(共7分)
水调歌头·题剑阁
崔与之①
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乱山极目无际,直北是长安。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锋镝,天道久应还。手写留屯②奏,炯炯寸心丹。
对青灯,搔白发,漏声残。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蒲涧③清泉白石,梅岭绿阴青子,怪我旧盟④寒。烽火平安夜,归梦绕家山。
【注】①崔与之,广州增城人,南宋名臣。此词写于词人出任成都知府兼成都府路安抚使时。当时,淮河秦岭以北的大片国土,尽沦于金人之手。②留屯,驻军屯田。 ③蒲涧,指蒲涧寺,在广州白云山。④旧盟,指作者功成身退,回乡归隐的旧约。
(1) 词的上阕表达了哪些感情?(3分)
答:
(2)“蒲涧清泉白石,梅岭绿阴青子,怪我旧盟寒”一句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答: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 。 ,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
(3)想当年,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 ,此时无声胜有声。 ,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科学的非科学功能
吴以义
①如果我问一位学生,任何一位,科学之于我们有什么意义,大概都会得到一种颇为不屑的微笑。出于对我的无知和年龄的怜悯,他们大概会给我稍作解释:科学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们须臾不可或缺的手机电脑,我们吃的抗菌素和害虫吃的农药,都是科学给我们生活带来幸福的显例。但是如果我反驳说你的例子都是技术成果,而你把科学和技术混为一谈,似乎在历史上和在定义上都缺乏根据,就像亚里士多德说的,这是把每一个女人都叫妈妈,你的自以为是的信心可能会稍许减退。让我们来作一个稍微细致一些的考察。
②从历史上说,现代科学起源于16到18世纪初的科学革命,日心说的确立常被用来标志这一历史进程。这一大家都说是很伟大的事究竟有什么伟大呢?平心而论,是太阳绕地球转还是地球绕太阳转对我们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福尔摩斯就不知道谁绕谁转,不仍旧是比苏格兰场高明不知多少的大侦探吗?
③至于技术的发明,倒是给社会带来了可以看得见的好处。但是常常被用来标记产业革命的蒸汽机,它的发明和当时的科学其实并没有明显的关系。事实上,关于热机的理论研究,还要再过六七十年才出现。
④如果我们把科学定义为对自然的理解,而技术是对自然的利用,那么我们会看到,在历史上,这两者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独立地发展的,这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粗略地说,直到一两百年前才真正出现。而且所谓的“密切联系”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还需要另外的细致说明。说实在的,给我们带来留声机、电灯泡的爱迪生到底能不能解麦克斯韦方程式,我们还真的说不上来呢。
⑤那么,科学到底为我们提供了什么呢?科学帮助我们理解,帮助我们构建我们厕身其间的宇宙的图景,帮助我们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它的成果,尤其是在其发展的初期,并不常常导致直接的物质利益。但是我们人之作为人,应当也不止于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如果仅仅满足于饱食、暖衣、逸居,于禽兽亦不远。
⑥我们想要了解、进而理解我们厕身其间的环境。在这种对理解的追求中,我们发展了后来被称为科学方法的认识模式,从观察到假说,到推理,到验证。从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到牛顿力学再到这一图景的最终确立,我们证明了我们的理性有能力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而理性的最终权威也由是确立。正是科学发展了现代思维方式:一种从现象出发,以理性为指导的思维方式;正是这种思维方式,在以后的两三百年中,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里,屡战屡胜,屡试不爽。科学为我们提供的,是一种全新的认识模式,作为科学革命在科学领域之外的一个直接后续事件,启蒙运动把人类的认识水准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⑦国人对科学和技术的认识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1642年伽利略死牛顿生,正值科学发展之初,崇祯皇帝正和李自成酣战中原,没人在乎地球绕太阳转还是太阳绕地球转;到了1879年麦克斯韦死爱因斯坦生,同治光绪时期的士人看见的是洋人的坚船利炮,是已经充分发展起来了的技术。和深藏不露的科学精神恰成对比的技术,这种物化了的力量,所向披靡,而国人穷于应付。作为技术的基础和前导的、与之密切结合的科学,对于未经准备的中国知识界来说,竟成了一种无法理解、无法消化的外在。即使像郭嵩焘、严复这样的先进分子,对于科学的这一层意义,尚觉隔膜,遑论当时仍把洋人视为异类的一般读书人了。
⑧我们可以在狭义上谈论科学,这是一种知识,这是一个体系——本文标题中的第二个“科学”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使用的。
⑨但是科学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维模式,一种判定的标准,一言以蔽之,一种理性的不可动摇的至上的权威,一种和现代化相匹配的文化。科学的这种功用,也就是本文标题中第一个“科学”的意义。从历史上看,这种功用更为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不理解这一点,就不能真正地理解科学,也不能真正地理解历史。
(选自《科学》2012年第4期,有删改)
【注】①苏格兰场:英国伦敦警察厅的代称。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科学和技术是对自然的直接利用,可以给生活带来便利,使我们的生活充满幸福。
B.16到18世纪初的科学革命,不仅孕育了现代科学,而且影响了后来的启蒙运动。
C.科学和技术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因为它们始终是密切联系并不断共同发展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D.人们对科学孜孜不倦地追求,并没有仅停留在日常穿衣吃饭居住等物质利益方面。
E.科学是技术的基础和先导,是一种物化的力量,它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13.根据文意,下列例子能体现科学的非科学功能的一项是 (3分)
A.爱迪生经过大量的实验,发明留声机和电灯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为人类世界带来了光明和欢乐。
B.霍金对广义相对论以及宇宙学的研究,为人类进一步探索宇宙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
C.比尔 盖茨的微软操作系统,推动了科技的进步,改变了信息获取的方式,使我们的生活快捷便利。
D.袁隆平利用遗传育种的理论培育出了高产的水稻品种,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14.第⑦段写“国人对科学和技术的认识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有何作用?(4分)
答:
15.科学到底为我们提供了什么?请根据文意分点作答。(4分)
答:
四、本大题共3小题,15分。
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报复
雨果 克里兹
写字台上的台灯只照亮书房的一角。彭恩刚从剧场回来,他坐到写字台前,伸手拿起电话要通了编辑部:“我是彭恩,你好!我又考虑了一下,关于《蛙女》的剧评,最好还是发下午版,因为我想把它展开一些……别提啦!太不像话了!所以我才打算写一篇详细的剧评。上午版你只要留出个小方块刊登一则简讯就行了。你记下来吧:‘奥林匹亚剧院:《蛙女》上演,一锅可笑的大杂烩:一堆无聊的废话和歇斯底里的无病呻吟。看了简直要让你发疯。详情请见本报下午版’。你是不是觉得我的措词还不够激烈?这样就行?那好,再见!”
从他放下话筒的动作可以看出,彭恩的情绪越来越愤慨。可就在这时,他猛然一惊,附近有人轻轻地咳嗽了一声。在光线最暗的角落里,他模模糊糊地看见有个人坐在皮沙发里。陌生人蓄着白胡须,身披风衣,头上歪戴一顶礼帽,闪亮的眼睛逼视着评论家。彭恩心里发虚:“你,你……你是谁?”
陌生人慢慢站起来,从衣兜里伸出右手。彭恩看见一支闪闪发亮的手枪。“把手举起来”那人命令道,彭恩两手发抖。
“嘻嘻嘻……”那人像精神病人一样笑着,“你这条毒蛇,现在总算落到了我的手里。再有5分钟就是午夜。12点整,嘻嘻嘻……你将变成一具尸体。文亚明,我的宝贝,”白胡子老头扬起头,“我亲爱的文亚明,5分钟后你将报仇雪恨。这条毒蛇将永远闭上它的嘴!啊,你高兴吗,文亚明!?”说着白胡子老头立刻举起手枪:“别动!”
“听我说,”彭恩战战兢兢道,“请告诉我,你究竟是谁?……我不明白……我对你干了什么?……求你把手枪收起来吧。我们之间肯定有一场误会。”
“给我住嘴,你这个杀人凶手!”
“杀人凶手?你弄错了。我不是杀人凶手!”
“那么请问是谁杀死了我的孩子,我唯一的儿子,亲爱的文亚明?谁呢,彭恩先生?”
“我根本不认识你的儿子!你怎么会生出这种想法?”
“我的儿子叫……文亚明·穆勒!现在你明白了吧?”
“文亚明·穆勒……我记得,好像是个演员吧?”
“曾经是!因为他已经死了,他对着自己的头开了一枪。而正是你这个无耻的小人毁了他!你在文章里写过他。‘为助诸君一笑,还有一位文亚明·穆勒先生值得提及,因为他的表演,真可堪称全世界最蹩脚的演员。’你竟敢这样写我的儿子!而他,可怜的孩子,去买了一支手枪,自杀了。就是这支手枪,过一会儿将把你送到西天!”
彭恩禁不住浑身乱颤:“听我说,这并不能怪我……我感到很遗憾……可我只是尽自己的职责而已。你的儿子真的缺乏才华……你明白吗?我本人跟你的儿子并没有仇,可是艺术……”
“你别再胡诌关于艺术的废话了!你是杀人犯!因此你得死!昨天夜里,”老头压低嗓门,“文亚明出现在我的梦里。他对我说:‘爸爸,拿上手枪去找那毒蛇。午夜12点的时候,杀了他替我报仇!否则,我的灵魂将永远四处飘流,不得安身!”
“可你不能杀我……看在上帝面上……你简直疯了!……”
老头大声地嘲笑道:“真叫人恶心,你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胆小鬼!一条罪恶深重的蛆虫,半文不值的小人!你那自命不凡的优越感哪里去了?你那体面威风哪里去了?现在你已面对死神,没有了你,人人都会如释重负。”
彭恩双手合十,央求道:“亲爱的先生,如果你一定要杀我,至少让我能最后给我的亲人写几句诀别的话……并表明我的遗愿。”
“行,我成全你!”陌生人宽宏大量地答应,“写吧,你还可以活15秒钟!”彭恩拿起铅笔,在纸片上写了两三行字……
午夜的钟声响了。
老头怪叫一声,举起手枪抠动扳机。
硝烟散后,陌生人扯下自己的胡子,走近彭恩。
“先生,现在你对文亚明·穆勒的表演才华有了新的看法吧,对不对?看你那个熊样!哈哈……!我想,今后你在评论别人的时候该会学得谨慎一些了!”
看着手里拿着铅笔,满脸蜡黄的彭恩,文亚明伸手拿过那张纸条。只见上面写道:
“亲爱的文亚明·穆勒,你不仅是全世界最蹩脚的演员,而且是头号傻瓜。你戴的假发套大了一号。彭恩。”
16.小说开头彭恩打电话的情节,有哪些作用?(4分)
答:
17.简析小说结尾的特点和艺术效果。(5分)
答:
18.结合对彭恩和文亚明两个人物形象的分析,谈谈小说给你的启示。(6分)
答: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0题。
古怪的重水
叶永烈
①1942年,正当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大陆激烈进行的时候,英国的间谍部门却把注意力集中在挪威南部某荒凉小镇的一家看起来很普通的小工厂。这家小工厂里,并没有隆隆的机器声,也没有高高的烟囱。只有来自当地发电厂的电线和自来水管。它在静悄悄地生产着一种神秘的重要物资。德国军队重兵防守,但这家小工厂还是被英国间谍炸掉了。德国人马上调集专家抢修,花了9个月的时间,小工厂又开始了神秘的生产。1944年,德国军队极为秘密地把小工厂的产品运走。但那些产品最终还是被英国间谍的定时炸弹和美国的轰炸机炸毁了。
②这家小工厂生产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产品呢 这神秘的产品,就是重水!
③重水看上去跟普通的水差不多,也是那样无色透明的液体。然而,它似水不是水,跟普通水有着许多不同的“脾气”。重水确实是“重”水,它比普通水重。1立方米重水要比1立方米普通水重105.6公斤。重水这名字,便是打这儿来的。谁都知道,在标准条件下,普通的水在0℃结冰,在100℃沸腾。然而,重水却在3.8℃结冰,在101.42℃沸腾。普通水的密度在4℃时最大,重水的密度在11.6℃时最大。很多物质在重水中的溶解度,比在普通水中小。比如,食盐在重水中的溶解度,比在普通水中减少15%,氯化钡的溶解度则减少20%。许多化学反应在重水中进行,比在普通水中慢。严格地说,重水也是水!普通的水分子是有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组成的。重水的分子,也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组成的——只不过这氢原子不是普通的氢原子而是重氢原子。
④在大自然中,普通的水很多,然而重水却很少,在50吨水里大约只含有7.5公斤重水。重水总是混杂在普通水中,均匀地混合在一起。怎样才能把重水分离出来呢 人们发现,当用电流电解水的时候,普通的水大量被电解成氧气和氢气,而在剩下的液体中,重水的含量越来越多。于是,人们便请电流帮忙,来提取重水:把水大批大批地电解,然后把剩下的液体进行蒸馏,利用重水和普通水沸点的不同把它们分开,制得很纯净的重水。从天然水中提取重水,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据统计,提炼一公斤重水比熔炼1吨铝所需要的电能还多3倍。
⑤重水,是制造原子弹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它能有效地减慢中子的速度,把快中子变为热中子,并且它本身不吸收中子,不会减少中子的数目。因此,重水是非常理想的中子减速剂,它能使链式反应进行下去,实现原子弹的爆炸。重水因之成为举足轻重的战略物资。当年德国人失去重水之后,整个制造原子弹的计划不得不推迟。
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原子能开始被应用在工农业生产上。人们建造了原子能反应堆。在原子能反应堆中,同样要用到中子减速剂,用到重水。
⑦在制成原子弹之后,人们又发明了氢弹。制造氢弹的主要原料是氘和氚。氘来自重水。这样一来,重水更加身价百倍。氢弹爆炸,实际上就是氘和氚进行激烈的热核反应,在一瞬间释放出巨大的聚变能。
⑧人们现在正努力探索控制热核反应,把它应用在工农业生产,建造热核反应发电站。这种新型发电站与原子反应堆相比具有许多优点,比如环境污染少,热核反应产生的能力大,发电量大,更重要的是,原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洪湖河海的水中,有数以万吨计的重水,可以大量提取氕。正因为这样,如今重水被人们誉为“未来的燃料”。
(选自《百年百篇经典科普》,有删改)
19.本文为什么从英国间谍对一家小工厂的破坏写起?(4分)
答:
20.请从文中概括出重水的主要用途。(5分)
答:
21.你认为本文的标题合适吗?请写出两条理由,并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答:
五、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22.根据下面材料,概括出人类无法征服梅里雪山的原因,包括标点符号,不超过50个字。(6分)
梅里雪山至今还是人类无法征服的圣地。攀登者需要从海拔2300米的澜沧江边开始,攀爬至高度为4400米的主峰卡瓦格博峰。这个距离对攀山者的体能是一个极难突破的极限。在这个路程中,平均每隔1公里,地势就上升400米,从而形成一道道几近垂直的坡面。山坡上冰川、冰暴区、冰裂缝处处可见,险象环生。在梅里雪山上,刚刚还阳光普照,瞬间便是彤云密布,狂风大作,飞雪覆盖,冰崖崩塌。据记载,卡瓦格博峰曾一日发生上百次雪崩。梅里雪山方圆上千公里,登山者一旦迷路,没有外部救援很难生还。因此梅里雪山至今未被尘世沾染,是真正意义上的“圣山”。
答:
23.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后,他的母校想邀请他回校为同学们做一次文学讲座。请你以该校“红高粱”文学社的社长王红的身份拟写一份邀请函。要求:①为讲座确定一个主题;②格式规范;③实际字数不超过100字。(6分)
答: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一天,主人问笼子里的画眉鸟:“你想回到大森林去吗?”
  画眉说:“为什么呢?我住在笼子里,吃喝不愁,每天还可以唱唱歌,晒晒太阳。”
  主人说:“可是森林里有美丽的花草、清新的空气,还有广阔的天地。”
  于是主人打开了笼子,把画眉放回了森林。
  一年以后,主人在森林里遇见了画眉鸟。
  主人问:“森林里的生活怎么样?”
画眉说:“好是挺好,就是这笼子太大了,怎么也飞不到边儿。”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21世纪教育网
普宁二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科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B (A颈gěng 邸dǐ C. 和huò 荸bí D巷hàng)
2. B (A 五光十色:形容色泽鲜艳;花样繁多,也比喻事物形形色色。B力透纸背:形容写字、画画十分卖力。或形容诗文登作品深刻有力。C.载体:泛指能够承载其他事物的事物。如语言文字是信息的载体。D.剥离:分离。)
3.B【A.搭配不当;“歌手”与“润色”搭配不当,“润色”可改为“排练”。C.不合逻辑;“消费者强弱不一的维权意识”意在说维权意识强弱两个方面的影响,后文仅说消费者维权意识弱带来的影响,前后不对应,应把“消费者强弱不一的维权意识”改为“消费者维权意识不强”。D.句式杂糅;“突出……的原则”与“以……为原则”杂糅,应把“突出”改为“以”或把“为原则”改为“的原则”。】
4.A 【先说岭南地区村落的生态景观特点,然后分别从“背山”“坐北”和“面水”“朝南”两个方面来解释这种住宅的好处;在讲“面水”“朝南”时,先讲池塘和树竹,再分说它们的作用。】
5、D.警:警戒
6、C(A.代词,代事/助词,主谓之间不译 B.介词,和/在 D.通过/因而)
7、A(③属于公仲的军事思想。⑤是使者出使韩国的外交言辞。⑥是陈述性语言,不属于陈轸的军事思想)
8、B(“二十一年,与秦共攻楚,败楚将屈丐,斩首八万于丹阳”“假称联合”)
9、(1)为能听我绝和于秦/秦必大怒/以厚怨韩/韩之南交楚/必轻秦/轻秦/其应秦必不敬/是因秦/韩之兵而免楚国之患也。(错三处扣一分)
(2)①用一座名城贿赂他,准备好盔甲武器,和秦军一起向南征伐楚国,这是用一失换二得的计策。(“具”、 “南”、“易”、省略句各1分。)
②以实力侵犯我们的是秦国,用虚名来救我们的是楚国。(“伐”、判断句式各1分,句意通顺1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宣惠王五年(前328),张仪任秦国宰相。宣惠王十六年,秦军在脩鱼打败韩军,在浊泽俘虏了韩国将领宧和申差。韩国着急了,公仲对韩王说:“盟国是不可靠的。如今秦国想征伐楚国已经很久了,大王不如通过张仪向秦王求和,送给它一座名城,并准备好盔甲武器,和秦军一起向南征伐楚国,这是用一失换二得的计策。”韩王说:“好。”于是为公仲的行动作好警戒,他要西行与秦国讲和。楚王听说后非常惊恐,召见陈轸把情况告诉他。陈轸说:“秦国想攻伐楚国已经很久了,现在又得到韩国的一座名城,并且还准备好了盔甲武器,秦韩合兵攻伐楚国,这是秦国祈祷祭祀梦寐以求的,如今已经得到了,楚国一定要受到侵伐。大王听我的意见,先在全国加强警戒,发兵声言援救韩国,让战车布满道路,然后派出使臣,多给他配备车辆,带上厚礼,让韩国相信大王是在救他们。即使韩王不听我们的意见,韩国也一定会感激大王的恩德,一定不会列队前来攻楚,这样秦韩就不和了,即使军队到了,也不会成为楚国的大患。如果韩国听从我们的意见,停止向秦求和,秦国必定大怒,因而对韩国的怨恨加深;韩国到南方结交楚国,必定慢待秦国,慢待秦国,应酬秦国时必定不很尊重:这就是利用秦韩军队之间的矛盾来免除楚国的祸患。”楚王说:“很好!”于是在全国加强警戒,发兵声言去救援韩国,让战车布满道路,然后派出使臣,给他配备很多车辆,让他带着厚礼到韩国。楚使对韩王说:“敝国虽小,已经把军队全派出来了。希望贵国能随心所欲地同秦国作战,敝国君将让楚军为韩国死战。”韩王听了之后非常高兴,就停止了公仲到秦国议和的行动。公仲说:“不能这样,以实力侵犯我们的是秦国,用虚名来救我们的是楚国。大王想依靠楚国的虚名,而轻易和强敌秦国绝交,大王必定要被天下大加嘲笑。况且楚韩并非兄弟之国,又不是早有盟约共谋伐秦的。我们已有了联秦攻楚的迹象,楚国才声言发兵救韩,这一定是陈轸的计谋。况且大王已经派人把我们的打算通报秦国了,现在又决定不去,这是欺编秦国。轻易欺骗强秦,而听信楚国的谋臣,恐怕大王必定要后悔的。”韩王不听劝告,终于和秦国断交。秦国因而大怒,增加兵力进攻韩国,两国大战,而楚国救兵一直没到韩国来。十九年,秦军大败韩军于岸门。韩国只好派太子仓去作人质来向秦国求和。
宣惠王二十一年,韩国同秦国一起攻楚,打败了楚将屈丐,在丹阳斩杀了八楚军。这一年,宣惠王去世,太子仓即位,这就是襄王。[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0.(1)痛惜国土沦陷,哀痛百姓苦难;期盼收复失地(答对三点得三分)
(2)拟人。(1分)广州白云山上蒲涧的流泉和白石,粤北梅岭上青青的梅子,都在责备我忘了归乡的旧约了。(1分)作者虽然想念家乡,但为了抗金守土又不得不羁旅异乡,此句借写流泉、青梅责怪自己背约,既委婉表达了思家不得归的复杂心情,又抒发出殷切深厚的报国之意。(2分)
11.(1)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 (2)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3)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4)别有幽愁暗恨生 银瓶乍破水浆迸
12.【信息整合】(5分)
B D(A.科学是对自然的理解,并不是直接利用。C.科学和技术并非从开始就达到紧密结合的,在历史上,这两者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独立地发展的,只是到近一两百年这两者之间才开始密切联系。E.科学不是一种物化的力量,技术成果才是物化了的力量。)
[5分。答对一项给2分,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3.【概念理解】(3分)
B(A.属于技术带来的好处。C.属于技术带来的好处。D.遗传育种理论是一种知识体系,属于狭义的科学范畴,科学的非科学功能属于广义的科学范畴。)
14.【内容分析】(4分)
①说明当时国人只看到充分发展起来的西方技术力量,而不能理解其背后的科学精神。
②通过对比,表明对科学的非科学功能的认识程度影响社会发展的进程。
[4分。答对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15.【观点把握】(4分)
①科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知识,一个体系。
②科学为我们提供了思维模式。
[4分。答对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四、本大题共3小题,15分。
(一)文学类阅读
16.①塑造了彭恩尖刻辛辣的剧评作者的形象。②开门见山,营造氛围,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并推动情节发展。③此时的盛气凌人与在枪口下懦弱胆小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④首尾呼应,以剧评开始,一剧评结束。
解析:本题考查小说中某一情节的作用。首先要考虑小说首段的一般作用,其次要考虑情节对塑造人物性格的作用。
17.情节突转,类似欧亨利式结尾文章情节结尾时使主人公命运、情节陡然逆转,突然让阅读者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回味无穷,发人深省,久久难以忘怀,并借此深刻地反映主题。
解析:本题考查小说结尾的特点及其艺术效果。分析其艺术效果要考虑到在结构安排、刻画人物形象和表达主题方面的作用。
18.①批评贵在不屈不挠,贵在执著和坚守;②批评需要风骨,需要犀利、批评,但也需要注意批评的艺术和技巧,不能侮辱人格;③演员的成长离不开剧评家,要客观、理性看待批评;④剧评家和演员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还要互相理解和尊重。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和对小说主题的理解。“分析人物形象”时要点出人物形象的主要特征,而且要结合文本分析;体会小说给读者的启示,给答题者的空间比较广阔,本文主要结合彭恩和陌生老头的对话、情节的突转来分析。
(二)实用类阅读
19.①突出表现小工厂所生产的产品的重要性。②构成悬念,激发读者的好奇心。③引出下文对重水的说明。21世纪教育网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章重点内容与上下文内容上的联系和在结构上的作用。本文开头写了一个非常普通的小工厂却受到英、德两国的特别重视,说明了重水的重要性;用故事的形式开头,吸引读者,自然引出下文说明的对象——重水。
20.示例一:用作制造原子弹的中子减速剂;在原子能反应堆中用作中子减速剂;提取氘,用于制造氢弹;提取氘,可以应用于热核反应发电。
示例二:作为中子减速剂,用于制造原子弹或建造原子能反应堆;作为提取氘的原料,用来制造氢弹或(将)应用于建造热核反应发电站。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并概括文意。文章⑤~⑧段介绍重水的用途,概括出各段中心即可得到答案。
21.示例一:合适。①“古怪”一词形象生动,能够引起读者兴趣。②“古怪”准确地表现了重水稀奇少见的特点。③正文重点写重水与普通水在特性、功用方面的巨大差异,文题一致。④重水有多种用途,它既可以用来制造武器,给世界带来巨大灾难;也可以用于工农业生产,给人们带来巨大利益,是矛盾的统一体。(答出两条即可)
示例二:不合适。①虽写了重水与普通水不同的一些特性,但最终目的是写重水的用途,题文不符。②科技说明文应讲究客观性,而“古怪”一词带有主观感彩。③重水是大自然中的一种物质,具有它自身的特性,无所谓“古怪”。④重水与水相似,却比水重 ,所以称为“重水”并不“古怪”。(答出两条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通过探究文章标题是否合适,提出自己的见解。探讨题目是否合适,就要看题目和内容是否一致。题目中的“古怪”一词是否在文中有所体现应是探究的重点。
22.考查语言运用的压缩、准确,能力层级E
①攀登距离超出人类体能极限;②地形复杂,攀登艰险;③气候多变,雪崩频发;④雪山宽广,迷路难以自救。[6分。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3分,答对三点得5分,答对四点得6分。超字扣1分。]
23.(6分)
尊敬的莫言老师:
您好!  
  我校将于2013年3月18日下午两点举行“红高粱”文学社大会,特邀您参加,并作“文学与故乡”的主题讲座。敬请光临。
“红高粱”文学社社长王红
2013年2月30日
(格式、单位、时间、地点、主题、得体各1分,超过规定字数扣1分。)
六、作文
 写作角度参考:
  1.从画眉鸟的角度  ①内心的限制是最大的束缚;②打破惯性思维;③适应新环境;④走出框框;⑤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广等。
  2.从主人的角度  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等。
3.从主人与画眉鸟的关系角度  放手与导引等。
例文:
挣脱精神的牢笼
  画眉甚小,天太大,任其所为,也不能飞至天边。可怜画眉。有幸挣脱牢笼,却不能挣脱精神的牢笼。将其放置于森林,却只以为进入更大一些的牢笼。
 无可而无不可,摆脱不了精神的束缚,就算给予画眉于宇宙,它也只是权当是有大一些的牢笼,根本体会不到宇宙的浩渺与伟岸。21世纪教育网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满腹文韬的海子吟咏出多少令人心驰神往的佳句,可他竟没有挣脱束缚自己的精神牢笼,最终静静地选择躲在冰凉的铁轨上。首屈一指的世界级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即使上天给予他多种不幸,即使在幼年时期饱受凌辱,可他并没有将它视为自己的精神包袱,反而轻松挣脱,并终于取得令人钦羡的成就。
面对牢笼只像海子一样选择逃避,还是像帕格尼尼一样选择挣脱。这更取决于人的心灵选择。
鲁迅曾说:“把外在环境当作牢笼还是机遇,得看她是怎样的人,志在必得的人,不顾一切。惟有奴才才晓得向人诉苦。只有那样,也只能那样。”
做一个志在必得的人,就应将广阔的天地祝为自己前进的机遇,培养“虽千万军,吾往矣”的英雄气概。那些摆脱不了精神枷锁的人,只会意志消沉,郁郁寡欢。就算他拥有了乐观达然的态度,也只会像画眉般只想着牢笼,而不知享受大自然的美,却仍然意犹未尽的寻找所谓的天边。
台湾著名作家李敖有一首诗:“我本来就是那样,所以你认为我永远都是那样,可这回你错了,我已变得让你无法想象。”这首诗题名为改变即指心灵的改变,精神的改变。挣脱除原来的“那样”,变成现在的无法“想象”
在困顿场屋,蹭蹬穷年的吴承恩笔下,孕育着:“不受麒麟辖,不受凤凰”管的”孙悟空。前几年,大闹天宫,口称“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可法力无边的他,也终未挣脱那统治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精神牢笼。最终在管制下取得真经。
只有挣脱精神牢笼的人,才可吟出“我本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只有挣脱精神牢笼的人才可像鹰飞九霄般,咽嘶沥鸣,而非像画眉一样独念幽寒坐鸣呃,不得任性洒脱。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普宁二中2012—2013年高一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出题人:李浩坤 审题人:陈以群 日期:2013年4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从宇宙空间拍摄的地球和月球照片,分析回答1~2题。
1.专家认为,地球也应像月球一样,曾遭受许多陨石撞击,而目前陆地表面却很少发现明显的陨石坑。探究其原因,主要是( )
A.月球阻挡 B.地质作用改造
C.地表布满岩石 D.地表水体覆盖
2.在夜晚,图中地球上空大片浓密的云层,对其覆盖地区的影响是利于( )
A.地表水分蒸发 B.近地面空气对流
C.大气对地面的保温 D.紫外线辐射到达地面
3.2012年春分日,我国甲、乙、丙、丁四地的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分别为5:20、
6:20、7:20、8:20。则四地的经度最接近105°E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下图为“某大洲沿大陆中部某经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及高空大气环流形势图”,分析回答4~5题。
4.d地的植被类型为(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热带荒漠    D.温带落叶阔叶林
5.此时正值( )
A.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   B.好望角附近正值风浪最高季节  
C.澳大利亚东南部小麦播种正忙碌  D.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读新疆开都河“2000~2007年河流径流量变化图”和该河流某河段此时的气压分布图(其中,虚线为等压线,等压线a的数值大于等压线b的数值),分析回答6—7题。
6.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 )
A.冰川 B.雨水 C.地下水 D.湖泊水
7.图示的河段,受侵蚀最为严重,且目前天气以阴天降水为主的地点最有可能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右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
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
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9. 下列成语本意与表现的外力作用对应的( )21世纪教育网
A.积沙成滩——固结成岩作用 B.水滴石穿——侵蚀作用
C.飞沙走石——堆积作用 D.山崩地裂——风化作用
10.下列地域分异规律以水分为基础的是 ( )
A.天山博格达峰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明显的更替变化
B.在同一海拔高度上珠穆朗玛峰南北坡植被不同
C.从连云港坐火车向西到乌鲁木齐,沿途看到的植被景观的变化
D.从广州沿京广铁路坐火车北上,沿途看到的植被景观的变化
11.下列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属于传统型的国家是( )
A.美国 B.日本 C.法国 D.埃及
右下图为“2000~2008年我国东部某市人口增长率变动”图,读图分析回答12—13题。
12.该时段内,该市人口总量最大的年份是( )
A.2003年 B.2005年
C.2007年 D.2008年
13.2004年后人口机械增长率开始明显下降的原因是该市( )
A.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
B.出现逆城市化
C.产业升级和转移
D.城市居住用地紧张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某新兴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1991年至1998年,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死亡率低 C.大量人口迁入 D.原有人口基数小
15.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近期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 )
A.人口老龄化突出 B.城市经济缺乏活力
C.社会劳动力不足 D.城市用地压力增大
人口迁移自古就有,原因各不相同,且环境与人口迁移之间会相互影响。据此回答16-17题。
16.从迁移方向看,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
A.由城市到农村 B.由农村到城市
C.由城市到城市 D.由农村到农村
17.下面有关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对迁出地区有积极影响,对迁入地区有消极影响
B.对迁出地区有消极影响,对迁入地区有积极影响
C.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只有积极影响,没有消极影响
D.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既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也给城市带来了巨大压力
读“某大城市功能分区分布简图”,回答18~19题。
18.影响该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
A.地租     B.交通   
C.人口数量   D.历史因素
19.该城市可能分布于(   )
A.英国 B.印度 C.中国 D.澳大利亚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功能区,该城区有一条河流穿过。据图分析回答20-21题。
20.若该城市各功能区布局合理,则f最有可能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住宅区 B.文化区 C.工业区 D.中心商务区
21.若a、g均为住宅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g环境优于a B.a地价高于g
C.g人口密度大于a D.影响a、g分化的主要原因是行政因素
右图为某城镇多年平均风频图,读图回答22~23题。
22.该城镇可能位于( )
A.我国东南沿海
B.印度半岛境内
C.地中海沿岸
D.西欧平原
23.如果在该城市布局一座火电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应该布局在该城市的( )
A.西北部 B.东南部
C.西南部 D.东北部
24.若仅考虑付租能力这一因素,城市各功能区由市中心到郊区依次为( )
A.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B.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21世纪教育网
D.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25~26题。
25.对阶段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阶段2城市化水平低,发展慢
B.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处于2 阶段
C.阶段2城市化水平高,发展快
D.发达国家大部分处于2 阶段
26.阶段Ⅱ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
A.交通通达性差
B.远离商业中心
C.就业压力过大
D.地价昂贵,污染严重
27.下列不适宜海南岛发展的农业项目是( )
A.大力进行反季节蔬菜生产
B.大力发展油菜花种植,开展农业生态旅游
C.大力发展早熟水果栽培
D.大力发展高经济效益的热带经济作物种植
28.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喜”字梨,“福”字苹果等,这主要是因为( )
A.转基因技术的广泛使用21世纪教育网
B.销往欧美等西方国家,适应该国人的心理
C.市场的需求决定生产类型
D.使用农药的结果
下图表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据图完成29-30题。
29.阶段I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平坦 B.气候优越
C.距城区近 D.水源充足
30.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主要是因为 ( )
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B.城市人口的增加
C.交通的便利及保鲜、冷藏技气的发展
D.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
二、综合题:
31.结合材料,回答1—9题。共40分。
材料一 孟买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洛杉矶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三 下表为中国与印度两国的人口结构比较
2005年中国与印度人口结构比较(单位:万人)
年龄组 中国 印度
0—14岁 25064 35462
15—59岁 86456 65667
60岁以上 11630 8227
材料四 印度南部沿海某城市示意图
(1)孟买位于洛杉矶的 方向。(2分)
(2)夏季,甲海域近岸洋流的流向为 (顺时钟、逆时针),乙海域近岸洋流的流向(南北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 。(3分,每空一分)
(3)孟买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每空一分)
(4)洛杉矶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气候成因是______________,该地对应的植被自然带为______________。(4分,每空一分)
(5)结合材料三,有关中印两国人口比较,不正确的是:( )(2分)
A.2005年底,中国无论是在劳动力资源上,还是在年龄结构上,都较印度更有优势
B.2005年底,中国目前劳动力人口总抚养比印度低
C.按这样发展,印度在未来二三十年后将会在劳动力人口数量资源上超过中国
D.印度在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不严重
(6)同样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与中国,在目前城市化发展上,具有哪些共同点?(从3个方面作答)(6分)
(7)随着城市的发展,孟买市在老城区之外建了一个新城区。主要是为了缓解哪些城市问题? (至少从四个方面进行回答)(4分)
(8)结合材料四,若该城市需布局一大型化工厂,其最佳区位是图中①②③④中的那一地?请说明理由。(7分)
(9)结合材料四,若该城市的某开发商计划开发两楼盘,其中一个楼盘的潜在消费群体为高收入人群,一个楼盘的潜在消费群体是低收入群体。在ABCD中,最有可能开发成为高收入人群居住地的是__________?请说明理由。(3分)
(10)结合材料四,如果在ACD三地中发展果树种植,小麦种植以及建设奶牛场,该如何布局才较为合理?(6分)
A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B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C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高一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答案
1-5 BCCBB 6-10 AADBC
11-15 DDCCD 16-20 BDBAC
21-25 AADCD 26-30 DBCCC
31
(1) 西南
(2) 顺时针 向南 寒流
(3)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4) 地中海气候
夏季高温少雨(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5) D
(6) 起步晚,速度快,水平低
(7) 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社会治安压力大;环境污染等。(任答4点即可,每点一分)
(8) ④
位于城市热力环流圈以外;
位于与盛行风相垂直的郊区;
位于河流下游地区。(理由每点两分)
(9) B
B地周围为树林,绿化情况好,环境优美;
靠近交通干线,交通便利。(理由每点一分)
(10) A为奶牛场,
理由:奶牛场产品价值高,易变质;
A地靠近市场;交通便利,靠近水源。(理由任答两点即可,每点一分)
C为果树种植,
理由:C地为丘陵地形;离城远,低价低。(理由每点一分)
D为小麦种植,
理由:D地为平原地形;靠近河流(水源),离城远,低价低。(理由每点一分)
21世纪教育网
市中心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2-2013普宁二中高一数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命题人:郑蔚君 审核人:李龙辉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sin330°等于( )
A. B. C. D.
2、已知向量=,=,且⊥,则由的值构成的集合是(  )
A. B. C. D.
3. 下列函数为偶函数的是( )
A. B. C. D.
4.下列函数中,与函数y=有相同定义域的是(  ).
A.(x)= B.(x)= C.(x)=|x| D.(x)=ex
5.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1所示,它的体积为( )
A. B.
C. D.
6.已知,则 的值等于( )
A. B. C. D.
7、函数的图象的大致形状是( )
8.下列函数中,图像的一部分如右图所示的是( )
(A) (B)
(C) (D)
9.设是周期为2的奇函数,当时,,则( )
(A) (B) (C) (D)
10.已知AD、BE分别是△ABC的边BC、AC上的中线,且,,则=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已知(-1,-1), (2,1),则 .
12.函数,的最小值是 .
13. 在右图的正方体中,M.N分别为棱BC和棱CC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C和MN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
14.已知直线与圆交于A、B两点,O是坐标原点,向量满足,则实数a的值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
15.(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4,||=3,与的夹角为60°.
求:(1) ;
(2);
(3)||.
16.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其中
⑴求的最小正周期;
⑵求的单调递增区间;
⑶的图象可由正弦函数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
17.(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
(1)求的值;
(2)设,,,求的值.
18.(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 PA⊥平面ABCD,ABCD是矩形,PA=AB=1,AD=,点F是PB的中点,点E在边BC上移动.
(1)求三棱锥E-PAD的体积;
(2)当点E为BC的中点时,试判断EF与平面PA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证明:无论点E在边BC的何处,都有PE⊥AF.
19.(本小题满分14分)
(1)已知圆C:,圆C关于直线对称,圆心在第二象限,半径为.求圆C的方程;
(2)已知圆:.直线过点,且与圆交于、两点,若,求直线 的方程.
20.(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f(x)=ax2+bx+1(a0)对于任意xR都有f(1+x)=f(1-x),且函数y=f(x)+2x为偶函数;
函数g(x)=1-2x.
(1) 求函数f(x)的表达式;
(2) 求证:方程f(x)+g(x)=0在区间[0, 1]上有唯一实数根;
(3) 若存在实数m,使得f(m)=g(n),求实数n的取值范围.
2012-2013年普宁二中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A 3.D 4.B. 5. C. 6.D 7.D 8.B 9.C. 10. B
二、填空题:
11. (-4,-3) 12. -3 13. 600 14.2或-2
三、解答题:21世纪教育网
15.解:(1) ……… 4分
(2) ……… 8分 21世纪教育网
(3)=
=== ……… 12分
16、解:(1)∵
………… 4分
的最小正周期为. ………………5分
(2)由 得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9分
(3)函数y=的图象可由正弦曲线经过如下变换得到:
先把正弦曲线上所有点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的图象;再把后者所有点的横坐标缩小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的图象; 再把所得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横坐标不变),从而得到函数y=的图象. ………12分
17.解:(1)
(2),即
,即
∵,
∴,

18解:(1)三棱锥的体积
.……4分
(2)当点为的中点时,与平面平行.
∵在中,、分别为、的中点,
∴∥ , 又平面,而平面,
∴∥平面. ………8分
(3)证明: 平面,平面,
,又平面,
平面,又平面,∴.
又∵,点是的中点,[21世纪教育网
又∵平面,平面.
又∵无论点E在边BC的何处,都有平面,.
∴无论点E在边BC的何处,都有PE⊥AF. ………14分
19解:⑴由知圆心C的坐标为
∵圆C关于直线对称,∴点在直线上
即D+E=-2,① ……2分 由圆的半径为得 ② ……4分
又∵圆心C在第二象限 ∴ 由①②联立方程组并解之得D=2,E=-4
∴所求圆C的方程为:. ………7分
(2)①当直线垂直于轴时,直线方程为,此时与圆的两个交点坐标为和,其距离为,满足题意. ……… 9分
②当直线不垂直于轴时,设其方程为,即.…10分
设圆心到此直线的距离为,则,得
∴,,
故所求直线方程为. ………12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综上所述,所求直线为或 ……… 14分
20.解:(1)∵对于任意xR都有f(1+x)=f(1-x),
∴函数f(x)的对称轴为x=1,得b=-2a. ……2分
又∵函数y=f(x)+2x= ax2+(b+2)x+1为偶函数, ∴b= -2.a=1.
∴f(x)= x2-2x+1= (x-1)2. …………4分
(2)设h(x)= f(x)+g(x)= (x-1)2+1-2x,
∵ h(0)=2-20= 1>0,h(1)= -1<0,∴ h(0)h(1)<0. …………6分
又∵函数y=(x-1)2与y= 1-2x在区间[0,1]上均单调递减,
∵函数h(x)在区间[0,1]上单调递减, ……………8分21世纪教育网
∴函数h(x)在区间[0,1]上存在唯一零点.
故方程f(x)+g(x) =0在区间[0, 1]上有唯一实数根. …………9分
(注:若用图象说明,视说理情况酌情给部分分数)
(3)由题可知f(x)=(x-1)20.g(x)= 1-2x <1, …………11分
若若存在实数m,使得f(m)=g(n),则f(m) 0, g(n)[0, 1), …………13分
则1-2n0,解得 n0.
故n的取值范围是n0. …………14分
图1
正视图
俯视图
侧视图
5
5
6
3
5
5
6
3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普宁二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政治
期中考试卷
命题人:李绪奎 审题人:叶君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2012年的春天,又是中国“两会”的季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齐聚北京参政议政。人大代表由选民选举产生,人大代表不作为,国家法律确保选民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其罢免。这反映了(  )
①人大代表的权利来自人民 ②我国公民的民主权利具有广泛性 
③我国公民的民主权利具有真实性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合我国国情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
2.网民在一些词前加上“被”字。如被自杀、被就业、被增长、被代表、被自愿等,用来表达没有话语权的弱势一方的无奈,“被××”实质上描述的是一种“受人摆布”的不自由状态。“被××”现象的出现表明(  )
①公民权利没有得到充分尊重 ②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 
③公民必须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④国家必须加强对权力的规范和监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立法过程和法律条款始终贯穿着“民生为本”的思想和原则。理顺监管体制、建立风险监测制度、统一食品标准、加强食品添加剂管理、强化食品企业责任……无论是哪一方面的规定,其目标都只有一个:保障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说明(  )
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权利意识是公民意识的核心 
③安全权是国家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 ④立法工作贯彻了科学发展观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4.上海人素有穿睡衣上街的习惯。上海世博会召开之前,上海市政府规定,市民不得穿睡衣睡裤出门。此规定一出便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一方面,穿睡衣确实不符合国际礼仪,但也有声音认为,如果连穿睡衣都管,社会的自由度就会降低。对此,作为公民,我们的正确态度应该是(  )
①认识到自由是相对的,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自由权利 
②执行法律法规时要充分考虑到民俗民风 
③在行使自己合法权利时,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④在行使自己合法权利时,自觉履行维护国家荣誉的义务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近年来,我国农民工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已有1.5亿人,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农民工这个特殊群体选出代表,步入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来实现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是现阶段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表现。材料体现了(  )
①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②说明我国全民民主正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③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④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因此应扩大人民的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6.一项由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联合推出的“我向总理报民生”两会建议征集活动,吸引了超过20万名网民的参与。两会前夕,温家宝总理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网络问政”(  )
①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新型、有效平台 ②有利于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③使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渠道更加畅通 ④使公民的提案权得到更好的落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公民在网络上存在分歧乃至激烈争论都很正常,但不能成为动辄谩骂以至各种人身攻击的“网络暴民”。对“网络暴民”的行为,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①这是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具体表现
②对公民行使监督权不可求全责备 
③他们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④他们是一种无序的政治参与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8.一些重大政策和建设规划等问题都通过“民主恳谈会”的方式,征询群众的意见,这种形式已经成为基层政府联系当地群众的新形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B.公民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C.公民通过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D.公民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9.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求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的有序参与。有序参与政治生活,从公民角度讲(  )
①应遵循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职责、程序和要求
②必须完全准确地反映人们的心愿 
③需要完善法律,为公民提供参与政治生活的法律保障 
④要增强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公民意识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2011年11月23日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在京召开打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传播淫秽色情信息专项行动表彰会。开展“扫黄打非”活动表明(  )
①政府强化公共服务的职能 ②组织经济和文化建设是政府应尽的职责 ③政府在整顿文化市场秩序 ④引导公民有序参与是政治文明题中之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作为公民,我们在享受政府服务、接受政府管理的同时,也应该具备以下政治素质和公民意识(  )
①了解政府的性质和职能 ②相信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支持政府的工作 
③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④寻求政府的帮助,监督政府的行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漫画《“钓”研》启示我们(  )
“钓”研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自主行使权力
B.行政机关的职权相当广泛,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
C.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实事求是,依法履行职责
13.2010年9月8日国家安监总局、中纪委监察部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河南平顶山市新华区四矿特别重大瓦斯爆炸等3起特大事故处理情况,176名责任人被问责。这说明(  )
①我国政府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②我国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 
③损害人民利益、违法失职行为要受到追究 
④强化行政问责制是杜绝生产安全事故唯一有效的方法
A.①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④
14.2011年12月24日到12月30日,第一批浙江省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候选单位公示。推选依法行政示范单位有利于推动依法行政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政府依法行政(  )
①有利于扩大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②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 
③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④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5.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就要(  )
①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 ②制定法律并依据法律审判案件 
③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④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漫画《归谁管?》给政府的启示是(  )
归谁管?
A.转变政府职能,把所有的事情都管好 B.自觉接受监督,实施“阳光工程”
C.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 D.坚持依法行政,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7.为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安徽省某市政府决定,2011年继续开展政府机关政风建设民主评议工作,同时对部分公共服务行业行风建设进行民主评议。这有利于(  )
①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等腐败行为 ②加强对国家权力机关的制约和监督 
③提高行政水平,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④促进政府认真履行职能,依法行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某市人大常委会出台意见,规定了市政府的哪些重大事项需要报人大常委会备案或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制定了相关程序。该市这一举措(  )
A.缩小了政府的法定权力 B.扩大了人大常委会的法定权力
C.规定了人大和政府的关系 D.推进了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19.某市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方案公示后,很多市民通过打电话、写信、上访和网络评议等方式参与讨论,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市政府召开多次市民代表座谈会,听取各方面意见,对原方案进行调整修改,最后获得了大多数市民的认同。这体现了(  )
A.市政府和市民共同履行公共管理职能 B.政府决策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
C.公众参与、民主决策的原则 D.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的理念21世纪教育网
20.上海市闵行区城市交通行政执法大队故意设计陷阱,雇用社会人员,冒充犯病乘客,利用原告同情心搭载原告汽车,以便诬陷原告非法运营,被告以此为由,对原告处以高额罚款。这种做法违背了依法行政原则(  )
①程序正当的要求 ②诚实守信的要求 ③高效便民的要求 ④权责统一的要求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1. 2012年初,在G市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上,一位人大代表提出,现在是金融危机期间,打工者有份工作就不错了,政府应废除最低工资标准,工资由市场决定。该代表的观点引发了社会广泛议论。在下列有关该问题的议论中,正确的观点是(  )
①作为人大代表不能只站在企业经营者的立场发表意见 
②该代表在人代会上具有自由发言而不受追究的权利
③该代表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写成议案向市人代会提交
④该代表的言论过于偏激,应撤销其人大代表的资格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2.在某市2011年3月召开的人大会议上,代表就政府预算提出质疑:某部门电脑预算平均每台为何高达15 000元?政府有关部门对质疑作出详细解释,说明电脑预算包含软件等费用。该解释得到代表认可后,年度预算草案才得以表决通过。对该案例中人大制约政府权力的准确解释是(  )
A.通过制定政府预算控制政府采购 B.通过审批政府预算约束行政开支
C.通过行使立法权规范政府行为 D.通过行使质询权监督政府预算执行
23.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这表明全国人大拥有(  )
①最高决定权 ②最高监督权 ③最高立法权 ④最高任免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4.人大将选择代表关心的问题听取国务院有关部门专题汇报,并让主要负责人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答复问题。这是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依法开展专题询问和质询。材料说明(  )
A.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质询权 B.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最高监督权
C.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D.全国人大常委会创新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方式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材料一:每年两会前后,互联网上为两会建言献策就会格外火爆。2013年自然也不例外——全国两会召开前,300位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微博、征民意,一些地方两会的代表委员也将网络当作征询公众意见的重要窗口。“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我国政府不断拓宽民主渠道,保障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广大网民直接参与政府决策的积极性不断高涨。
材料二:2013年1月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三次座谈会,听取各界人士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其中,仍旧有来自基层的普通群众,从2006 年至2013年走进中南海的基层代表人数,就已经达到了87人。
(1)运用第一单元知识,依据材料说明我国政府不断拓宽民主渠道保障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理由(12分)
(2)我国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直接参与民主决策?(4分)
(3)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就如何做好一个具有“参与意愿的公众”提出合理化建议。(12分)
26.材料一:2011年10月10日,某电子商务平台为了提升自身平台上的产品与服务质量,为电子商务产业创造健康诚信的发展环境,公布了2012年度商家招商续签新规。该新规遭到中小卖家强烈反对。他们结成“反××联盟”,以“拍商品、给差评、拒付款”等恶意操作的方式向大卖家和××商城平台规则制定者表示不满。
材料二:这场独具特色的的博弈引起了商务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10月15日,商务部要求有关方面从稳定物价和支持微小企业的高度妥善处理此事,希望××商城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积极采取行动回应相关商户特别是中小商户合理要求,而相关企业和个人必须循合法途径表达诉求。
材料三:下图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过程一部分:
(1)结合材料一、二,谈谈商务部督促该商城和有关部门妥善处理此事做法的《政治生活》依据。(12分)
(2)结合材料三,谈谈“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过程所反映的政治生活道理。(12分)
21世纪教育网
普宁二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政治
期中考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来源:21世纪教育网]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D B C B A D A C C C D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B[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 D D B D C B B B A C
二、非选择题(52分)
25【答案】:(1)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公民积极参与民主决策,是主人翁地位的体现(2分)
②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具有重大意义。首先,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其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再次,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最后,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8分)(也可答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2)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每点1分);
(3)①关心国家和社会事务,增强民主意识,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②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活动,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③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④提高自身政治素养,提升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做到有序政治参与,真正享受民主生活。(每点3分,共12分,若学生从其他角度回答,反言之有理均可给分)
26【答案】.(1)①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商务部督促矛盾双方快速寻求矛盾化解途径、平息争端等,为中国电子商务产业和网络消费提供安全、健康、诚信的发展环境和消费环境,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体现了这一点;(4分)
②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的职能。商务部采取措施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体现了这一点;(3分)
③政府有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政府支持微小企业,要求商城积极回应中小商户合理要求,协调矛盾双方,防止经济事件恶化为社会事件体现了这一点。(3分)
(2)(1)①国家发改委启动“我为规划建言献策”活动,反映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享有广泛真实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有序参加政治活动。(4分)
②政府有关部门依据建议和民意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反映出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3分)
③“十二五规划纲要”提交全国人大讨论并表决通过,反映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具有最高决定权。(3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普宁二中期中考
高一级英语试卷(2013.4)
命题人:张彩翼 陈静敏
第一部分 语言知识及应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1节 完形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1-15各题所给的A、B、C、D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I know I should have told the headmaster at the time. That was my real ____1__.
He had gone out of the study for some 2 , leaving me alone. In his absence I looked to see what was on his 3 . In the 4 was a small piece of paper on which were written the 5 “English Writing Prize 1949. History Is a Serious of Biographies (人物传记)”.
A(n) 6 boy would have avoided looking at the title as soon as he saw the 7 . I did not. The subject of the English Writing Prize was kept a 8 until the start of the exam so I could not 9 reading it.
When the headmaster 10 , I was looking out of the window.
I should have told him what had 11 then. It would have been so 12 to say: “I’m sorry, but I 13 the title for the English Writing Prize on your desk. You’ll have to 14 it.”
The chance passed and I did not take it. I sat for the exam the next day and I won. I didn’t mean to cheat, but it was still 15 anyhow.
That was thirty-eight years ago when I was fifteen. I have never told anyone about it before, nor have I tried to explain to myself why not.
1. A. plan B. fault C. grade D. luck
2. A. reason B. course C. example D. vacation
3. A. book B. head C. clothes D. desk
4. A. drawer B. book C. middle D. box
5. A. names B. words C. ideas D. messages
6. A. honest B. handsome C. friendly D. active
7. A. desk B. paper C. book D. drawer
8. A. question B. key C. note D. secret
9. A. help B. consider C. practise D. forget
10. A. disappeared B. stayed C. returned D. went
11. A. existed B. remained C. happened D. continued
12. A. tiring B. easy C. important D. difficult
13. A. saw B. gave C. set D. made
14. A. repeat B. defend C. correct D. change
15. A. cheating B. having C. staying D. finding
第二节 语法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阅读下面短文,根据上下文填入适当的词语,或使用括号中的词语的适当形式填空,并将答案填写在非选择题答题卷上标号为16—25的相应位置。21世纪教育网
Have you ever lived abroad?When living overseas in a place where people speak a different language,__16__ can be difficult to make yourself understood even in __17__(relative)simple but important areas of life,like shopping and getting around town. It can be really upset trying to ask for something in a store or to tell the taxi driver __18__ you are going.
Sometimes you may be at a __19__(lose)as to what to do;sometimes you are certain that people understand you __20__ are just pretending that they don't;and other times they make a very __21__(consider)effort to communicate with you.
You should also be prepared to make changes in the diet and get accustomed to __22__ local foods and the limited selection of familiar foods in the stores and restaurants.
Besides,you will experience some stress and anxiety __23__ you are living in a different culture with different values __24__ your own. You may find that some of your cherished and deeply __25__(hold)values about life may not be equally important to members of your new host culture.
第二部分 阅读(共两节,满分50分)
第一节 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和D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A new plan for getting children to and from school is being started by a local government in Eastern England. This could end the worries of many parents fearful for their children's safety on the roads.
Until now the local government have only been prepared to provide bus services for children living more than three miles from their school, or sometimes less if special reasons existed.Now it has been decided that if a group of parents ask for help in organizing transport they will be prepared to go ahead, as long as the arrangement will not lose money and children taking part will be attending their nearest school.
The new plan is to be tried out this term for children living at Milton who attend Impington School.The children live just within the three-mile limit and the local government have said in the past that they will not agree to provide free transport to the school.But now they have agreed to offer a sum of money for a bus service from Milton to Impington and back, a plan which has the support of the school's headmaster.
Between 50 and 60 parents have said they would like their children to take part.Final calculations have still to be carried out, but a government official has said the cost to parents should be less than £20 a term.
They have been able to arrange the service at a low cost because there is already an agreement with the bus company for a bus to take children who live further away to Impington.The same bus would now just make one more journey to pick up the Milton children.The official said they would get in touch with other groups of parents who in the past had asked if transport could be provided for their children, to see if they would like to take part in the new plan.
26. What is the aim of the plan
A. To prevent the students' road accidents.
B. To relieve the traffic pressure.
C. To save time for the parents and students.
D. To help the parents save money.
27. How can the local government arrange the new bus service at a low cost
A. By letting the bus run in the morning only.
B. By limiting the number of the students.
C. By obtaining the support from the headmaster.
D. By linking the new bus service with the existing one.
28. The new bus service will be paid for by ______.
A. the parents B. the local government
C. the bus company D. the local government and the parents
2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possible if the plan is carried out
A. The bus company will make much more money.
B. The children can choose whatever school they like.
C. The parents can get rid of their worries.
D. The students in Impington School can have free bus rides.
30. This passage is most probably ______.
A. a personal letter B. an advertisement
C. a headmaster's report D. a newspaper article
B
Tea drinking was common in China for nearly one thousand years before anyone in Europe had ever heard about tea.People in Britain were much slower in finding out what tea was like, mainly because tea was very expensive. It could not be bought in shops and even those people who could afford to have it sent from Holland did so only because it was a fashionable curiosity. Some of them were not sure how to use it. They thought it was a vegetable and tried cooking the leaves. Then they served them mixed with butter and salt. They soon discovered their mistake but many people used to spread the used tea leaves on bread and give them to their children as sandwiches.
Tea remained scarce (缺少的) and very expensive in England until the ships of the East India Company began to bring it direct from China early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During the next few years so much tea came into the country that the price fell and many people could afford to buy it.
At the same time people on the Continent we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fond of tea.Until then tea had been drunk without milk in it, but one day a famous French lady named Madame de Sevigne decided to see what tea tasted like when milk was added.She found it so pleasant that she would never again drink it without milk. Because she was such a great lady her friends thought they must copy everything she did, so they also drank their tea with milk in it. Slowly this habit spread until it reached England and today only very few Britons drink tea without milk.
At first, tea was usually drunk after dinner in the evening. No one ever thought of drinking tea in the afternoon until a duchess (公爵夫人) found that a cup of tea and a piece of cake at three or four o’clock stopped her getting “a sinking feeling” as she called it. She invited her friends to have this new meal with her and so tea-time was born.
31.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of the introduction of tea into Britain
A. The Britons got expensive tea from India.
B. Tea reached Britain from Holland.
C. The Britons were the first people in Europe who drank tea.
D. It was not until the 17th century that the Britons had tea.
32.This passage mainly discusses_____________.
A.the history of tea drinking in Britain
B.how tea became a popular drink in Britain
C.how the Britons got the habit of drinking tea
D.how tea-time was born
33.Tea became a popular drink in Britain________________.
A. in eighteenth century B.in sixteenth century
C.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D.in the late seventeenth century
34.People in Europe began to drink tea with milk because ___________.
A.it tasted like milk
B.it tasted more pleasant
C.it became a popular drink
D. Madame de Sevinge was such a lady with great social influence that people tried to copy the way she drank tea
35.We may infer from the passage that the habit of drinking tea in Britain was mostly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________.
A.a famous French lady B.the ancient Chinese21世纪教育网
C.the upper social class D.people in Holland
C
People in the United States honor their parents with 2 special days: Mother’s Day on the second Sunday in May and Father’s Day on the 3rd Sunday in June. These days are to show love and respect for parents. They raise their children and educate them to be responsible citizens. They give love and care. These two days offer an opportunity to think about the changing roles of mothers and fathers. More mothers now work outside the home and more fathers must help with childcare.
These two special days are celebrated in many different ways. On mother’s Day, people wear carnations. A red one symbolizes a living mother. A white one shows that the mother is dead. Many people attend religious services to honor parents. It’s also a day when people whose parents are dead visit the cemetery(grave). On these days families get together at home as well as in restaurants. They often have outdoor barbecue for Father’s Day. These are days of fun and good feelings and memories.
Another tradition is to give cards and gifts. Children make them in school. Many people make their own presents. These are more valued than those bought in stores. It’s not the value of the gift that is important, but “the thought that counts”. Greeting card stores, florists, candy makers, bakers, phone companies and other stores do lots of business during these holidays.
36. Which is NOT a reason for children to show love and respect for parents
A. Parents bring up children.
B. Parents give love and care to children.
C. Parents educate children to be good persons.
D. Parents pass away before children grow up.
37. What do you know from the passage
A. Both festivals are in May.
B. Fewer women worked outside the home in the past.
C. Not all the children respect their parents.
D. Fathers are not as important as mothers at home.
38. Which do you know about “carnation”
A. It only has two kinds of color.
B. It refers to the special clothes people wear on Mother’s Day.
C. It’s a kind of flower showing love and best wishes.
D. People can wear them only on the second Sunday in May.
39. On Mother’s Day and Father’s Day ___________.
A. sometimes family members get together
B. everyone goes to the cemetery
C. children always go to parents’ home
D. hand-made cards are the most valuable gifts.
40. What do you think “florists” do
A. They sell flowers.
B. They make bread or pastry.
C. They offer enough room for having family parties.
D. They sell special clothes for Mother’s Day and Father’s Day.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D
When asked what they have done to help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most people will almost mention recycling. Recycling in the home is very important of course. However, being forced to recycle often means we already have more material than we need. We are dealing with the results of that over–consumption in the greenest way possible, but it would be far better if we did not need to bring so much material home in the first place.
The total amount of packaging has increased by 12% between 1999 and 2005. It now makes up a third of a typical household’s waste in the UK. In many supermarkets nowadays food items are packaged twice with plastic and cardboard.
Too much packaging is doing serious damage to the environment. The UK, for example, is running out of it for burying this unnecessary waste. If such packaging is burnt, it gives off greenhouse gases which go on to cause the greenhouse effect. Recycling helps, but the process itself uses energy. The solution is not to produce such items in the first place. Food waste is a serious problem, too. Too many supermarkets encourage customers to buy more than they need. However, few of them are coming round to the idea that this cannot continue, encouraging customers to reuse their plastic bags, for example.
But this is not just about supermarkets. It is about all of us. We have learned to associate packaging with quality. We have learned to think that something unpackaged is of poor quality.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of food. But it is also applied to a wide range of consumer products, which often have far more packaging than necessary.
There are signs of hope. As more of us recycle, we are beginning to realize just how much unnecessary materials are collected. We need to face the wastefulness of our consumer culture, but we have a mountain to climb.
41. The underlined phrase “that over-consumption” refer to_____.
A. Having more material than is needed. B. Recycling too many wastes.
C. Making more products than necessary D. Using too much packaging.
42. The author uses figures in Paragraph 2 to show ___________.
A. the tendency of cutting household waste
B. the increase of packaging recycling
C. the rapid growth of supermarkets
D. the fact of packaging overuse
43. According to the text, recycling ___________.
A. helps control the greenhouse effect
B. means burning packaging for energy
C. is the solution to gas shortage
D. leads to a waste of land
44.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Paragraph 4 that____________.[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 Unpackaged products are of bad quality.
B. It is improper to judge quality by packaging.
C. Other products are better packaged than food.
D. Supermarkets care more about packaging.
45.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last paragraph
A. People like collecting recyclable wastes.
B. Needless material is mostly recycled.
C. Fighting wastefulness is difficult.
D. The author is proud of their consumer culture.
第二节 信息匹配(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阅读下列应用文及相关信息,并按照要求匹配信息。请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号的相应选项字母涂黑。
A. Pasta House – new Italian restaurant located in the heart of the city. Simple but delicious inexpensive meals. Also has a good range of vegetable-only meals. It’s always crowded so be ready to order take-away or share a table. Open 11 a.m. to midnight.
B. A Taste of India – famous for its spicy curries and many southern Indian dishes using chilli. You will usually be able to find a table during the week but if you’re planning to go on the weekend make sure you book a table in advance. Open noon to midnight.
C. Paris Match – this is the finest French restaurant in the city. Wonderful food you can enjoy in luxurious surroundings. The perfect place to have a romantic meal or impress a business partner, but be prepared for a large bill. Open noon to 2 a.m. Booking essential.
D. Mountain Diner – not fancy but tasty. Excellent Asian and European dishes. Countryside location surrounded by forest. It’s at least an hour’s drive from the city so you might want to stay at the nearby Mountain Hotel overnight. Open 7 a.m. to 10 p.m.
E. Owl Café – open 24 hours a day the café has a large selection of set breakfast, lunch and dinner meals for you to choose from, or you can enjoy one of their many delicious snacks and desserts over a cup of freshly made coffee.
F. Greek Bistro – a lively restaurant that serves great-value Greek food and has live Greek music played by a local band. Customers are encouraged to take part in the entertainment so be ready for a night of loud fun and laughter. Open 6 p.m. to 2 a.m.
以下是五个人的选择要求,请匹配每个人拟选择的地方:
46. Bill – was late getting up today so hasn’t had time to make breakfast. He wants to pick up something to eat before he goes to work so he has enough energy to last through to lunch time.
47. Julie – works in the city and wants to get some lunch. She doesn’t want anything too special so long as it is tasty and not too expensive. Julie likes all kinds of food but because she is on a diet she wants to avoid anything containing meat.
48. Sally – has friends visiting her from out-of-town and wants to take them to dinner. She wants to take them somewhere they can enjoy the atmosphere and have fun. She is a university student so doesn’t have a lot of money and doesn’t like her food too hot.
49. Albert – is a businessman who will meet an important European client for a business dinner next week. Want to book a table at a quiet restaurant that will impress his guest with both its food and its surroundings.
50. Robert – is meeting his friend Ben for lunch today (Tuesday) and wants to take him to a nice restaurant. Both Robert and Ben enjoy good quality spicy food. Robert doesn’t like arranging things in advance so he hasn’t booked a table.
第三部分 基础知识应用(共两节,满分25分)
一.根据单词首字母或中文提示填单词,要求用必修三Unit 1—Unit 5学到的词汇的适当形式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51.Her exciting ________(冒险) in the Himalayas attracted all the students.
52. Do you think it is ____________?(可信的)
53. Many people suffered from c__________ shock when they went abroad.
54. Dinosaurs d___________ from the earth many millions of years ago.
55. Air exists everywhere and its e_______ makes it possible for us to live on.
56. The f_________ of gravity is really mysterious.
57. A g______ tour means traveling all around the globe.
58. The treatment they gave him did him more harm than good,though the doctor insisted it was h________.
59. You cannot be that ______________(不耐烦的) to your parents.
60.After a long journey, the children were all ____________(筋疲力尽的).
二.根据汉语意思完成句子。(共15空,每空1词,满分15分)
61. 他们当中许多人都有骑野马的天赋。
Many of them _____ _____ _______ for riding wild horses.
62. 地球大概是月球的49倍大。
The earth is about 49 times ______ ______ _____ the moon.
63. 很可惜你们不能一直走到加拿大的首都渥太华。
It’s too bad you cannot go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Ottawa, Canada’s capital.
64. 水对于生命的发展会起关键作用,这一点在当时并不明显。
It was not immediately obvious that water ________ to be
___________ to the ____________ of life.
65. 这个话题我不觉得乏味,正相反,我觉得它很有趣。[来源:21世纪教育网]
The topic doesn’t seem boring to me; 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
I think it’s very interesting.
第四部分 读写任务(共1小题,满分20 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按照要求写一篇150词左右的英语短文。
A poor farmer had a friend who was famous for the wonderful apple tree he grew.
One day, his friend gave the farmer a young apple tree and told him to take it home and plant it.
The farmer was pleased with the gift, but when he got home he did not know where to plant it. He was afraid that if he planted the tree near the road, strangers would steal the fruit. If he planted the tree in one of his fields, his neighbors would come at night and steal some of the apples. If he planted the tree near his house, his children would take the fruit. Finally, he planted the tree in the woods where no one could see it. But without sunlight and good soil, the tree soon died.
Later the friend asked the farmer why he had planted the tree in such a poor place.
“What’s the difference ” the farmer said angrily. “If I had planted the tree near the road, strangers would have stolen the fruit. If I had planted the tree in one of my fields, my neighbors would have come at night and stolen some of the apples. If I had planted it near my house, my own children would have taken the fruit. ”
“Yes,” said the friend, “but at least someone could have enjoyed the fruit. Now you not only have robbed others of the fruit, but also have destroyed a good apple tree!”
[写作内容]
1. 以约30个词概括这段短文的内容;
2. 然后以约120个词谈谈你对“过分呵护反而会适得其反”的看法,内容包括:
(1) 叙述你或周围的人因对某事物或某人的盲目保护而导致惨剧的一次真实的经历或虚构的故事;
(2) 谈谈你对这次经历的认识。
[写作要求]
1. 作文中可以使用亲身经历或虚构的故事,也可以参照阅读材料的内容,但不得直接引用原文中的句子。
2. 作文中不能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称。
[评分标准]
概括准确,语言规范,内容合适,语篇连贯。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普宁二中期中考高一英语参考答案
1—15 BADCB ABDAC CBADA
语法填空(共10空,每空1分,满分10分)
16.it  17.relatively  18.where  19.loss  20.but 
21.considerable 22.the  23.when/while  24.from  25.held 
26——30 ADDCD 31——35 BACDA 36——40 DBCAA
41——45 ADABC 信息匹配: 46——50 EAFCB
I. 单词拼写 (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1. adventures 2. believable 3. culture 4. disappeared
5. existence 6. force 7. global 8. harmless
9. impatient 10. exhausted
II. 完成句子 (共15空,每空1词,满分15分)
1. have a gift /talent 2. the size of 3. as far as
4. was, fundamental, development 5. on the contrary
第四部分 读写任务(共1小题,满分20 分)
The farmer tried his best to protect the apple tree from all the damage, but the tree died due to lake of enough sunlight and good soil.
From the story we learn that in fact too much care is a kind of hurt. If we cannot take proper measures, things won’t go as well as we expect.
The story reminds me of my neighbor. He bought a pot of cactus, which he loved very much. He not only watered it several times a day but also placed it in the shade. Once he even gave it an umbrella to keep off the sunlight. As a result, the cactus soon died.
So I think we shouldn’t blindly care for others but give them love based on fact. It’s the same with raising children. Only by doing so can we create a healthy environment for the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普宁二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物理试题
命题人:李炎恺 审题人:张陆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每小题4分,共32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B.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是恒力
C.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速度恒定 D.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加速度大小恒定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
B.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成锐角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C.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成钝角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
D.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
3.甲、乙两个物体分别放在广州和北京,它们随地球一起转动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线速度大,乙的角速度小 B.甲的线速度大,乙的角速度大
C.甲和乙的线速度相等 D.甲和乙的角速度相等
4.在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其x方向分速度vx和y方向分速度vy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a)和图(b)所示,则图中最能反映物体运动轨迹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如图所示,撑开带有水滴的伞,使其绕着伞柄在竖直面内顺时针旋转,伞面上的水滴随伞做曲线运动。若有水滴从伞面边缘最高处O飞出,则水滴飞出伞面后的运动可能是
A.沿曲线Oc做曲线运动 B.沿直线Ob做匀速直线运动
C.沿曲线Oa做曲线运动 D.沿圆弧Od做匀速圆周运动
6.已知金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小于1年,则可判定
①金星到太阳的距离小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②金星的质量大于地球的质量
③金星的密度大于地球的密度
④金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的向心加速度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②④
7.人造地球卫星所受的向心力与轨道半径r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由可知,向心力与r2成反比 B. 由可知,向心力与r成反比[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 由可知,向心力与r成正比 D. 由可知,向心力与r 无关
8.关于人造地球卫星及其中物体的超重和失重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发射过程中向上加速时产生超重现象
②在降落过程中向下减速时产生失重现象
③进入轨道时作匀速圆周运动,产生失重现象
④失重是由于地球对卫星内物体的作用力减小而引起的
A. ①③ B.②③ C. ①④ D.②④
二、双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在所选的答案中,如果有一个是错误的,则该小题得0分;如果所选的答案不全,则该小题得2分。(每小题4分,共16分)
9.在光滑的圆锥形漏斗的内壁,有两个质量相等的
小球A、B,它们分别紧贴漏斗,在不同水平面上做
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A的速率大于小球B的速率
B.小球A的速率小于小球B的速率
C.小球A对漏斗壁的压力大于小球B对漏斗壁的压力
D.小球A的转动周期大于小球B 的转动周期
10.如图所示,细杆的一端与一小球相连,可绕过O点的
水平轴自由转动。现给小球一初速度,使它做圆周
运动,图中a、b分别表示小球轨道的最低点和最高点,
则杆对球的作用力可能是
A.a处为拉力,b处为拉力 B.a处为拉力,b处为推力
C.a处为推力,b处为拉力 D.a处为推力,b处为推力
11.如图所示,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
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轨
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所示)则当
卫星分别在1、2、3轨道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
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C卫星在轨道1上的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
D卫星在轨道2上的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
12.地球的半径为R,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一颗离地面高度为R有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A卫星加速度的大小为 B卫星运转的角速度为
C卫星运转的线速度为 D卫星运转的周期为
三、填空题(13题每空2分,14、15题每空5分,共22分。请将正确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13.第一宇宙速度:v=( ▲ )km/s;它是卫星在( ▲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备的速度。第二宇宙速度:v=( ▲ )km/s。它是卫星( ▲ )的最小发射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v=( ▲ )km/s,它是卫星( ▲ )的最小发射速。
14.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若高空中某处的重力加速度为1/2g,则该处距地面球表面的高度为( ▲ )。
15.在月球上以初速度大小为vo竖直上抛一个小球,经过时间t到达最高点,已知月球的半径为R,月球的质量为( ▲ )。
四、计算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计算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给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答案请写在答卷上。
16.(10分)月球的质量约为地球的1/81,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4,地球上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9km/s,则月球上第一宇宙速度为多少?(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21世纪教育网
17.(10分)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A点,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一小球,小球落在斜面上的B点,不计空气阻力,求小球落到B点的速度大小?
18.(10分)如图所示,半径为R,内径很小的光滑半圆管竖直放置,两个质量均为m 的小球A、B以不同速率进入管内,A通过最高点C时,对管壁上部的压力为3mg,B通过最高点C时,对管壁下部的压力为0.75mg.求A、B两球落地点间的距离.
21世纪教育网
普宁二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有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 2 3 4 5 6 7 8
D C D C A C A A
二、双项选择题(有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9 10 11 12
AD AB BD BD
三、填空题(有3小题,13题每空2分,14、15每空5分,共22分)
13.(12分) 7.9 、 地面附近 、 11.2 、 离开地球 、 16.7、 挣脱太阳
14.(5分)
15. (5分)
16(10分)解:
设地球的质量和半径分别为M1、R1,月球的质量和半径分别为M2、R2
根据题意,则有:M1:M2=81:1 R1:R2=4:1, ……(2分)
物体绕星体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为第一宇宙速度,
有: ……(2分)
可得,第一宇宙速度为 …… (2分)
故地球与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
…… (2分)
又地球第一宇宙速度v1=7.9km/s
故月球第一宇宙速度 ……(2分)
17(10分)解:
设物体由抛出点A运动到斜面上的B点的位移是l,所用时间为t,可得,
竖直方向上的位移为 ;
水平方向上的位移为 …… ( 2分)
又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可得
竖直方向上 , …… ( 2分)
水平方向上 …… ( 2分)
则 …… ( 2分)
即 21世纪教育网
所以Q点的速度 …… ( 2分)
18(10分)解:两个小球在最高点时,受重力和管壁的作用力,这两个力的合力作为向心力,
对A球:,得 ……( 2分)
对B球:,得 …… ( 2分)
两球离开轨道后均做平抛运动,设落地时间为t,则,得
A、B两球落地点间的距离等于它们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之差.
对A球: ,解得 ……. ( 2分)
对B球: ,解得 …… ( 2分)
所以A、B两球落地点间的距离 ……. ( 2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2-2013学年度普宁二中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
命题人:杨炎和 审题人:姚翠翠
一、单项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男耕女织 C.精耕细作 D.铁犁牛耕
2.下列工具中哪个不是用于农业生产的:
A.耧车 B.曲辕犁 C.翻车 D.水排
3.重农抑商政策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A.适合了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要 B.中国一向具有重视农业的优良传统
C.中国人口众多,解决吃饭问题是当务之急 D.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4.《喻世明言》中有一句谚语:“一品官,二品贾。”《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者。”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是:
A.汉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唐朝商品经济发展
C.徽商活动遍布全国各地 D.商人地位不断提高
5. 唐代诗人李绅作《悯农》二首,其中一首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导致农民贫困的因素有:
①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②封建国家的赋税沉重③土地兼并
④沉重的徭役负担,侵夺了农民的劳动时间 ⑤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不高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
6.下列西方航海家到达过东方(亚洲)地区的有
①迪亚士 ②哥伦布 ③达 伽马 ④麦哲伦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7.15世纪“欧洲人的发财梦做得很是时候”这样评论的主要原因是:
A.当时他们了解到东方有很多财富B.当时已具备了海外探险和扩张的条件
C.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D.东西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8、白海军在《2049,相信中国》中指出:“如果从地理与历史的角度来看,1492年应该可以看作是近现代全方位交流意义的全球化的开始。”这里“全球化的开始”的真正含义是:
A.从封闭走向开放 B.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C.从分散走向整体 D.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
9.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诸多条件中,最为重要又最直接的是:
A.工人人数的增多B.海外市场的扩大 C.生产技术的积累 D.资本的增多
10.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影响不包括:
A.西方殖民扩张加速   B.工业无产阶级产生  
C.环境污染严重  D.英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11.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其基本媒介是:
A.先进的通讯手段 B.具有威慑力的炮舰
C.物美价廉的商品 D.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12.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这样记述:“大洋洲有我们的牧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羊群,……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及东印度群岛。”这段材料说明:
A.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B.英国占有广阔的海外原料市场
C.英国对海外殖民地进行残酷掠夺D.大英帝国的统治达到鼎盛时期
13.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写道:17世纪的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霸主和世界霸主地位。
14.19世纪末20世纪初,导致石油开采量大幅度上升的因素,不包括
A.内燃机的发明 B.汽车的发明 C.火车的发明 D.化学工业的建立
15. 对右侧世界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发展图理解正确的是
①a处对应的历史时期,英国主要使用的工业能源是煤
②a处对应的历史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了
③b处对应的历史时期,电力作为新能源得到广泛的运用
④b处对应的历史时期,电话、电报等通讯工具发展迅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16.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16世纪中期欧洲的市民
①你会发现市场上出现了花生、玉米、甘薯等农产品
②如果你有机会去做生意,一般会获得较好的利润
③如果你去美洲,可能会遇到一些装满了黑奴的船只
④在陆地上,你可以坐火车;在海洋上,你可以乘汽船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17.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中国的封建经济加快解体,“解体”指的是:
A.封建经济停滞,半封建经济发展
B.封建经济和外商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并存
C.出现手工工场的行业增加,工场的规模扩大
D.封建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18.洋务运动欲“自强”而不强的结局,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没有从根本上触动中国封建制度  B.创办的近代企业采用封建生产方式
C.没有坚决地反对西方列强的侵略  D.西方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9.我国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州、天津等沿海城市,这客观上反映:
A.这些地方地理位置优越 B.外资和洋务派企业的刺激作用
C.清政府扶植沿海企业 D.受西方入侵最早,自然经济解体的程度较深
20.“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这说明洋务派民用工业的兴办
A.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B.抵制了一些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C.使中国产生了一批无产阶级 D.使中国走上了“自强”的道路
2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近代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的“三次高潮”,这三个阶段的不同点是:
A.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
B.都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C.一直受到中国反动政府的严厉限制
D.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但又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依赖。
2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的理想在实践中屡屡受挫,根源是
A.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决定的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C.封建势力的束缚     D.外国资本的挤压
2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所有的亚洲国家都成为欧美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B.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不是由封建社会末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的,而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刺激下产生的
C.中国自然经济的特点是自给自足,指的是指满足自家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没有进行商品交换
D.“中国近代工业”中的“近代”是指其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
24. 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拓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夫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25.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经济全面崩溃。但仅过三年时间,工农业生产就超过历史最高水平。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根本前提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C.“一五”计划的执行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26.中共八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主要体现在:
①正确认识了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 ②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的错误 ③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④提出了把我国变为先进工业国的主要任务
A.①③④ B.②④ C.①④ D.②③[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7.下面是湖北天门县一农民家1974年、1980年贴的两副对联:1974年: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1980年: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出现这种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人民公社的推行
C.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D.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8.传统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初步改变人们这一传统观念的是 (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视察南方谈话”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29.下列是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示意图,其演化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④②③ D.②③④①
30.从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再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及其《德意志帝国宪法》,这种现象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道路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A.反封建性 B.共和主义 C. 普选性 D. 法制化
31.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誓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辛亥革命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32.在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张对外商“奉法者来之,抗法者去之”,。正经贸易者,加以优待,倘有带烟发觉,立正刑诛”,这说明林则徐
①对外商注意区别对待 ②鼓励正常贸易,反对鸦片走私
③主张对外开放,反对闭关锁国 ④坚持正义立场,讲究斗争策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33.有人说:“对美国来说,马歇尔计划达到了一箭几雕的目的。”这里的“几雕”是指
①使西欧的经济恢复与发展 ②巩固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③有助于美国商品的输出 ④把受援国纳入了美国全球称霸的战略轨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4.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斯曾在一次演讲中说:“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他们指的国家是 ( )
①苏联 ②日本 ③第三世界国家 ④西欧⑤中国
A.①③⑤ B.②④ C.①④⑤ D.②③
35.当代制止战争、维护和平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 ( )
A.第三世界日益崛起 B.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加强
C.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 D.全球经济快速发展
2、非选择题(30分,其中36题17分,37题13分)
36.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所提问题:
材料一:《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同时在中国开办银行,发行纸币,掠夺中国财富。
材料二:按《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要在三年内付清日本2亿两的巨额赔款,当时清政府国库空虚,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8000余万两。
材料三:1901-1905年清政府颁布了30多道上谕,推行新政,其经济改革方面的措施是奖励实业,振兴商务。政府决定带头破除耻于为商的成见,提倡、奖励私人资本办工业。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吃了败仗,经济发展也受到严重影响。
材料四:1896年,荣氏兄弟开设广生银庄,鉴于大量免税外国面粉进口,销路甚广,且投资小,见效快,遂决定筹办面粉厂。1900年10月,他们以6000元钱庄盈利作资本,与人合伙创办了第一个面粉厂——保兴面粉厂,产品极受欢迎。1903年独资经营。1905年又开设振兴纱厂,随后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纺织厂、面粉厂。
(1)荣氏兄弟在这个时候(1896年)创办企业有哪些有利因素?(3分)
(2)荣氏企业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在政治上产生了什么影响呢?请举出两个例子(3分)
材料五: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材料六::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部……
——摘自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
材料七:1915年,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后,全国掀起了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爱国运动。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材料八:
时间 国别 出口减少比例
1915年与1914年相比 欧洲列强 约1/5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英国 约1/2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法国 约1/3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德国 完全停止出口
材料九:1912年辛亥革命爆发,让荣氏兄弟欢欣鼓舞了一阵子,政府也大力倡导实业。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了,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中国市场进口面纱锐减。荣氏看准时机,大力扩充。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后,国内“抵制日货,爱用国货”更推动了荣氏企业产品迅速占领市场。
1914年-1922年,面粉系统发展为12个厂,日产量占当时全国的29%,纺织系统陆续增加五个纱厂。荣氏企业已稳操“面粉大王”“面纱大王”的桂冠。
一战期间,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发展很快,仅其一厂、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这样丰厚的利润,在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上是空前的。但到20年代的中期,张謇的企业就每况愈下了。荣氏各厂自1923-1924两年就亏损百余万元,从盈余转为亏损。
(3)根据材料五、六、七、八、九,20世纪初的20年间可谓是荣氏企业成长的“春天”,你认为这段时间促进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4分)
(4)20世纪20年代后,发展势头迅猛的荣氏企业怎么会走下坡路呢?从“短暂”的原因,你能得到什么启示?(4分)
(5)有人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先天不足,后夭畸形”,请你解释此话的含义。(3分)
37.(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
时间 国家 英国 美国21世纪教育网 法国 德国
1861—1873 3.3* 5.0 3.8
1874—1890 1.7 5.2 2.1** 3.5
1891—1900 1.6 3.5 2.6 4.8
*1851--1873年的数字 **1870—1890年的数字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美国工业五大主导行业
年份行业名次 1860 1880 1900
1 棉纺织 机器制造 机器制造
2 木材加工 钢铁 钢铁
3 制鞋 棉纺织 印刷和出版业
4 面粉和玉米粉业 木材加工[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木材加工
5 服装(男) 制鞋 服装(男)
——据杰里米·阿塔克、彼得·帕塞尔《新美国经济史》
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1860年至1900年间美国工业经济的主要特点。(3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60年至1900年间美国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5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同时期中国经济状况。(5分)
21世纪教育网
2012-2013学年度普宁二中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D A D B C B C B D C B C C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21世纪教育网 D A D B C A B C A C D B C D
31 32 33 34 35
A A D B B
36.(17分)答
(1)①甲午战后,列强加紧向华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条件)
②甲午战后,清政府为偿付巨额赔款面临财政危机,为了扩大税源,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鼓励私人创办企业(直接原因)(3分)
(2)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1分)
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2分)
(3)原因:辛亥革命扫除一些障碍;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实业救国”);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4分)
(4)原因: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2分)
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帝国主义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民族独立是民族经济振兴的前提。(2分)
(5)“先天不足”指缺乏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后夭畸形”指工业结构不合理,轻工业发展较好,但重工业很少;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通商口岸,内地很少。(3分)
37.(13分)
(1)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工业发展最快;重工业发展迅速。(3分)
(2)内战后政治稳定;奴隶制的废除,解放了生产力;西部的开发,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大量外资和移民涌入,工业部门获得了资金、劳动力和技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5分)
(3)被动卷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甲午之后资本输出场所;
自然经济加速瓦解;资本主义产生及初步发展;洋务官办企业兴盛一时;(5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普宁二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
高一化学
命题人:张旭书 谢益新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Na-23 Al-27 Cl-35.5 K-39 Ca-40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选题(本题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几种微粒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则可说明( )
A、可能属于同一种元素 B.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C. 彼此之间一定是同位素 D.核外电子个数一定相等
2.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原子序数,表中数字所表示的元素与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相符的是( )
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原子半径:Cl>S>O B.还原性:Na>Mg>Al
C. 稳定性:HF>HCl>HBr D.酸性:HClO4>H2SO4>H3PO4
4.下列关于卤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卤素只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B. 随核电荷数增加,单质熔沸点降低
C.随核电荷数增加,单质氧化性增强 D.单质与水反应的通式均为X2+H2O=HX+HXO
5.氢化钠(NaH)是一种白色的离子化合物,其中钠呈+1价,NaH与水反应放出氢气。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NaH的水溶液显碱性 B.NaH中氢离子的电子层排布与氦原子相同
C、NaH中H-离子半径比H+离子半径小 D.NaH中氢离子可被氧化成氢气
6.下列物质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是( )
A.Na2O B.NH3 C、Ca(OH)2 D.CaBr2
7.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铜是负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C、锌片质量逐渐减少 D.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8.钢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被腐蚀,发生的原电池反应为:
2Fe+2H2O+O2 = 2Fe(OH)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负极发生的反应为:Fe-3e- = Fe3+ B.正极发生的反应为:2H2O+O2+2e- = 4OH-
C.钢柱在水下部分比在空气与水交界处更容易腐蚀
D、在钢制品表面镀锌可防止钢制品被腐蚀
9.在2A+B 3C+4D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υ(A) = 0.5mol/(L·s) B、υ(B) = 0.3 mol/(L·s) C.υ(C) = 0.8mol/(L·s) D.υ(D)= 1 mol/(L·s)
10.一定条件下反应N2(g)+3H2(g) 2NH3(g )在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2min内,N2的物质的量由20mol减小到8mol,则2min内N2的反应速率为( )
A. 1.2mol/(L·min) B.1mol/(L·min) C、0.6mol/(L·min) D.0.4mol/(L·min)
11.将过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浓度和体积相同的稀硫酸中,同时向a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下列各图产生H2的体积V(L)与时间t(min)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12、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与卤素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是( )
A.一定是离子键 B.一定是共价键
C.可能是离子键,也可能是共价键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二、双选题(本题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得4分,只选1个且正确得2分,错选、不选得0分)
13.科学家对未发现的第114号元素很感兴趣,预测它有良好的力学、光学、电学性质,将它命名为“类铅”。以下对“类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最外层有6个电子 B.是非金属
C、主要化合价为+2,+4价 D、最高价氧化物有较强氧化性
4.下列有关能量转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B、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
C.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热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
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
15.如右图,甲中产生的H2的速率比乙中快,原因是乙中,H+要在锌片表面被还原,同时锌被氧化成Zn2+从锌片上脱落,H+和Zn2+都带正电,相排斥,所以H+不易直接从锌片上得电子;而甲中,H+在铜片上被还原,产生H2的速率比较快。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
A、甲和乙中的反应不同
B.甲为原电池,H+向正极移动
C.甲中铜片表面的c(H+)比乙中锌片表面的c(H+)高
D、若将2mol/L稀硫酸改为2mol/LCuSO4溶液,则乙中溶液更快褪色
16.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M
B、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
C. 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
D、t3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
17.一定质量的钠、钾投入足量的水中,产生气体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投入的Na、K一定等质量
B、投入的Na的质量小于K的质量
C. 曲线a为Na, b为K
D、曲线a为K,b为Na
18.已知①能量越低的物质就越稳定,②白磷转化成红磷是放热反应。据此,下列判断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同的条件下红磷比白磷稳定
B.相同的条件下白磷比红磷稳定
C.红磷和白磷的结构不同
D.红磷容易发生自燃而白磷则不会自燃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三、填空题(共34分)
19.(共4分,每空1分)下列变化:①碘升华 ②烧碱熔化 ③氯化钠溶于水 ④氯化氢溶于水 ⑤过氧化钠溶于水
⑥氯化铵受热分解 ⑦氧气溶于水. 21世纪教育网
其中:(填序号)未发生化学键破坏的是 ;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 ;仅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 ;既发生离子键破坏,又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0.(8分,每空2分)给你提供纯锌、纯铜片和500ml 0.2mol/L的H2SO4溶液、导线 、1000ml量筒。试用下图装置来测定锌和稀硫酸反应时在某段时间内通过导线的电子的物质的量。
(1)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且量筒中已充满了水,则实验开始时,首先要 。
(2)a极材料为 ,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
(3)当量筒中收集到672ml气体时,(标况下)通过导线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
21.(12分,每空2分)某化学反应2A B + D 在下列不同的条件下进行,B、D的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c1和c2: c1 = ,c2 = 。
⑵在实验1和3 中,有一个实验使用了催化剂。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使用催化剂的是实验 ,理由是 。
⑶实验1和实验2中,反应进行程度大的是实验 ,该反应中温度越高,反应物的转化率越 (大或小)
22.(10分,每空2分)A、B、C、D、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C、D同周期,B、C、D 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A-的核外电子总数相等,B在空气中燃烧得到淡黄色的物质。E与其它元素既不在同周期也不在同主族,B、C、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混合均能发生反应。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 、C 、E 。(填元素符号)
(2)B在空气中燃烧得到淡黄色的物质,它是 (“离子”或“共价”)化合物,它的电子式是 。
四、计算题(共6分)
23.(6分)向体积为2升的容器中加入2mol A2 和6mol B2气体,10min后,达反应限度,A2气体减少1mol,B2气体的浓度为2mol/L,同时生成C 2mol,则:
(1)用C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用A、B表示)
(3)A2的转化率为 。
21世纪教育网
普宁二中2012—2013学年度
第二学期期中考高一化学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A D A A C C C D B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C B C CD AB AD BD BD AC
19、(共4分,每空1分) ①⑦; ②③; ④; ⑤⑥
20、(8分,每空2分)
(1) 用导线把a、b两电极连接起来
(2) 纯锌片, 2H++2e—= H2↑
(3) 0.06mol
21、(12分,每空2分)
⑴ 0.20 mol/L 1.0 mol/L 21世纪教育网
⑵ 3 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到达平衡时间短
⑶ 2 大
22、(10分,每空2分)
(1) F Al Ca(每空2分)
(2)离子
四、计算题(共6分)
23、(6分)
(1)0.1mol/(L·min) (2分)
(2)A2 + 2B2 2AB2 或 A2 + 2B2 2B2A (2分)
(3)50% (2分)
t
t
t
t
v
v
v
v
a
a
a
a
b
b
b
b
A
B
C
D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