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31ppt+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31ppt+视频)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科技改变历史,知识改变命运。我们跨入了 21 世纪,一个充满高科技的时代,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知识就是力量”。
科技发展是强国之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科技,我们哪来的舒适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享受?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学习目标
1.了解明代科技成就,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3.了解明朝古典小说的思想艺术特点。
2.通过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一、科技巨著美名扬
著作 作者 朝代 主要内容 地位
明朝的科技著作
记载药物1800多种,对药物进行分类,收录药方11000多个。
在世界医药
史上占重要
地位
18个生产门类,详尽的物品、生产工具、生产流程介绍,120多幅插图。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涉及十几类,记录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创新成果。
农业科学巨著
《本草
纲目》
李时珍
《天工
开物》
宋应星
《农政全书》
徐光启
自主学习
《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
详细记录各地的地理、风土人情。
地理巨著
文学名著
明朝
明末
明末
明末
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李时珍认为“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他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还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
李时珍(1518—1593)湖北蕲(qí )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人。明朝时期著名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请列举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医学家或药学家:
战国时医学家 (四诊法)——
东汉末医学家(麻沸散、五禽戏)——
汉末著名医学家(《伤寒杂病论》)——
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本草纲目》)——
扁鹊
华佗
张仲景
李时珍
新旧小串联






《农政全书》书影
通过学习以上人物事迹,他们的哪些优秀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呢?
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不怕困难、勇于创新、勇于献身、注重实践、坚持不懈、虚心向他人学习等精神。
合作探究
二、建筑奇迹创辉煌
嘉峪关
山海关
八达岭长城
明长城
1、目 的:
2、起止点:
3、地 位:
4、功 用:
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明代修筑长城的规模最大,历史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优异。
长城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知识梳理
鸭绿江
嘉峪关
明长城
秦长城
嘉峪关
鸭绿江
临洮
辽东
比一比
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体现,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宫城
皇 城
内 城
外 城
明朝北京城平面图
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一个中轴线纵贯南北,从宫城到外城都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均衡布局,形成了完整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
欧洲著名城市规划家罗斯穆森对北京城赞叹不已,认为“在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个体作品,可能就是北京了”“整个北京城乃是世界的奇观之一,是一个卓越的纪念物,一个伟大文明的顶峰。”
三、文学经典永流传
《水浒传》
主要内容
《西游记》
《三国志通
俗演义》
地位
成书
时间
作者
书名
罗贯中
元末
明初
叙述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施耐庵
元末
明初
描写北宋末农民起义,歌颂农民的斗争精神。
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吴承恩
明代中期
反映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和敢于斗争的精神。
是一部具有浓郁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
小说和戏剧
《牡丹亭》
汤显祖
明朝
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
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自主学习
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
书画:
董其昌书画作品
徐渭作品
对于名著《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中出现的脍炙人口的故事,你能说出2-3个吗?这三大名著分别表达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品读经典
《三国志通俗演义》
草船借箭、三顾茅庐、桃园三结义、刘备借荆州、败走麦城……
反映了元末社会动荡中民众渴望统一的愿望。
《水浒传》
武松打虎、林冲逼上梁山、杨志卖刀、鲁智深醉打镇关西……
体现了官逼民反和梁山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斗争精神。
《西游记》
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偷吃人参果……
作者在《西游记》中淋漓尽致的揭露统治者的腐朽和
罪恶,反映了人民敢于反抗压迫的斗争精神。
能力扩展
明朝科技、建筑、文学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客观原因:国家统一;社会相对稳定;国力雄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外交往频繁等。
主观原因:科学家的努力。
公元14世纪下半叶至15世纪中叶,古老的中国,在经历了元末明初的连年战争、明初南北两京的大规模兴建、明成祖靖难、出征安南、郑和下西洋,……(明)以勃勃生机,称雄亚洲,威振世界,国内太平,经济富庶……
李时珍:《本草纲目》
宋应星:《天工开物》
徐光启:《农政全书》
明长城
北京城
汤显祖:《牡丹亭》
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
施耐庵:《水浒传》
吴承恩:《西游记》
书法家董其昌和画家徐渭
建 筑
科技名著
文学艺术
课堂小结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1.电视连续剧《三国》是根据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改编的,《三国演义》的作者是( )
A.罗贯中 B.曹雪芹
C.施耐庵 D.吴承恩
A
练一练
2.试试你的眼力看看下面哪一组搭配是错误的?( )
A.大闹天宫—《西游记》
B.三顾茅庐—《三国演义》
C.黛玉葬花——《西厢记》
D.武松打虎——《水浒传》
C
3.下面材料描述的著作是( )
全书共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收录了药方11000多个。它是我国16世纪以前医药学
丰富经验的总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
要地位。
A.《伤寒杂病论》 B.《齐民要术》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C
4.欧洲著名城市规划家罗斯穆森“在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个体工程,可能就是北京城了。”北京市在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十分重视保护古都风貌和历史文物,使北京城的格局得以留存。北京城的这种“格局”主要形成于( )
A.金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C
李时珍 《西游记》
宋应星 《三国志通俗演义》
徐光启 《水浒传》
施耐庵 《农政全书》
罗贯中 《本草纲目》
吴承恩 《天工开物》
5.找朋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