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件(31ppt+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件(31ppt+视频)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情境导入
阅读漫画并思考:“君主专制”是如何建立并逐渐完善、强化的?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标:通过了解军机处的设置与文化专制措施,认识君主专制在清朝的极端强化。
学习目标
1.了解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文字狱、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及影响,认识君主专制在清朝的极端强化。
2.通过分析、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提高学生以史为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
有一华人,业领港者,率其所属上船参观。后于舱中见壁间悬一中国皇帝(乾隆)之御容,彼辈立即俯伏于地以至恭敬之状,向地皮亲吻数次........此等帝王之尊荣,恐读遍世界各国历史,不能复有第二国似之者也。
———《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
至高无上
政治上:
清初
乾隆时
雍正时
康熙时
阅读课本101—102页第一子目,说一说清朝中枢机构经历怎样的变革?
议政王
大臣会议
南书房
军机处
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

军机处




根据材料概括军机处有何特点呢?
军机处内部陈设简单,只有桌、椅、炕、笔、砚等设施和物品。军机处全部办事人员至多不过三四十人。
军机处每天处理奏折多至五六十件,年末时可达上百件,而且必须当日事当日毕。
军机处有非常严格的保密制度。即便是王公大臣,没有皇帝的特旨,也不准出入军机处。
——冯元魁《军机处与清朝的封建专制制度》

皇帝寝宫
养心殿
军机处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军机大臣只是传达抄写皇帝旨意,而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夹杂进去)
——赵翼《檐曝杂记》
处理西北军务的临时机构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军机处的设置有何影响呢?
强化到顶峰
在中国,明确制止出版有害书刊,不用审判当即处罚不端分子。这就足以限制滥出书籍。诽谤性书刊的印刷者、售卖者和读者都要招来杀身之祸。
———《马戛尔尼使团使华观感》
思想文化
思想文化上:
通过视频和教材,总结清朝为维护集权统治,在思想文化上采取哪些措施?
思想文化上:
通过视频和教材,总结清朝为维护集权统治,在思想文化上采取哪些措施?
1、思想上:
2、文化专制:
胡中藻作诗:“一把心肠论浊清”。
徐骏作诗:“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
腰斩株族,
祸及师友。
斩首
作诗大逆不道,
是何居心?
推行“文字狱”
尊孔读经、编修书籍;查缴禁书

结合教材和材料思考:清朝大兴文字狱产生了怎样的后果?
材料一:株连文字狱,杀戮无老稚。
——李祖陶《迈堂文略》
材料二: 文字狱犹如紧箍咒牢牢控制着读书人,犹如棍棒打断读书人的脊梁,只得拘泥于考据过去学问。
——郁达夫
后果2:禁锢思想言论,阻碍思想、学术进步。
后果1:造成社会恐怖,摧残许多人才。
皇上曰可,臣亦曰可;皇上曰否,臣亦曰否。
——齐周华《名山藏副本》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龚自珍
中国朝廷,其组织之法,足令上方之力,直达下方,犹如一机器。令此机器之原动力一发,则机器各部即依其秩序而转动,不辍不滞。
——《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

内部: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①官场腐败
皇帝恩许为使团在热河和京城期间每天支付不少于1500盎司的银子,尽管圣旨规定是这个数字,但要经过若干官员之手,每经一次减少一些,最后花在我们身上的钱屈指可数。
———《马戛尔尼使团使华观感》

内部: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阅读教材103——104页,总结出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还有哪些表现:
②军纪败坏
③财政危机
④贫富分化
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
养鸟的旗人
康熙、雍正两朝精心管制,存银高达7000万两;乾隆好大喜功,开销巨大;到了嘉庆十九年,存银仅为1240万两,只相当于乾隆朝存银最多时的六分之一。
(百姓)都如此消瘦,在普通中国人中间,人们很难找到类似英国公民的啤酒大肚或英国农夫喜气洋洋的脸。每次接到我们的残羹剩饭,都要千恩万谢。对我们用过的茶叶,他们总是贪婪地争抢,然后煮水泡着喝。
——《马戛尔尼使团使华观感》
①官场腐败
天体运行仪、地球仪、赫歇耳望远镜等科学仪器;还有蒸汽机等工业机器;还有榴弹炮、连发手枪等先进武器和巨型战舰“君王”号舰艇模型;
乔治 马戛尔尼
觐见乾隆
闭关锁国政策

对外:闭关锁国政策
闭关锁国是什么意思?
皇帝 措施
顺治 “禁海令”和“迁海令”,严厉
康熙(建制台湾后) 宁波、漳州等地作为 ,对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重量作出限制。
乾隆(1757年后) 只开放 一处作为通商口岸,由“ ”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严格限制
绝对禁止

广州
广州十三行
限制海上贸易
通商口岸

材料一“昨据尔使臣以尔国贸易之事禀请大臣等转奏,皆系更张定制,不便准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
—乾隆帝敕谕
①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为何要闭关锁国呢?
材料二 洋船至宁波者甚多.......留住日久,又将成一粤声之澳门也。
材料三 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
——《清高宗圣训》
②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惧怕沿海人民与外国交往,会危及统治。
盲目自大
自我防卫
对西方殖民者侵略活动,起到过一定自卫作用

对外:闭关锁国政策
满清王朝是封建闭关社会的典型,最终它将重新堕落到野蛮和贫困的状态。
乔治 马戛尔尼

对外:闭关锁国政策
17—18世纪世界正日新月异的变化。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近代自然科学奠基人牛顿提出力学三大定律;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美国独立;1785年(乾隆五十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1789年(乾隆五十四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大革命,提出了“主权在民原则”。
——《盛世下的阴影》
如果乾隆能通过马戛尔尼访华,敏锐地察觉到迫在眉睫的威胁,并抓住这最后的时机,积极经略海上,加强中外海上交流,并非没有可能获得大量最新西方军事及科技成果,迅速赶上世界水平。
——张宏杰《饥饿的盛世》
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进程

材料一:中国对外部世界一直是怀抱着相当兴趣的。汉武帝多次派人外出探险,与欧洲遥通声息。各色人种的商人聚集长安,一直是大唐开放气派的一个标志性证明。两宋海外贸易更为繁荣,数代皇帝对外贸都十分重视,南宋外贸收入在国家财政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大元王朝的开放直接导致了《马可·波罗游记》的诞生。
——《饥饿的盛世》
材料二: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则亡。
——孙中山
合作探究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思考清政府因为闭关锁国逐步落后,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和教训?
开放造就繁荣,封闭导致落后
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发展

君主专制强化
设立军机处
大兴文字狱
社会矛盾加剧
闭关锁国导致
中国落伍于世界
危机
显现
封建社会走向没落
课堂小结
政治
思想文化

集此种种精美可观之物品于一处,恐地球虽大,更无第二处足与此中国圆明园之宝殿比也。
——《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
君主专制的强化
君主专制
闭关锁国
军机处
社会矛盾
思想控制
文字狱和文化专制
官场腐败;军纪败坏、军备废弛;
财政危机;土地兼并、贫富分化。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使中国落后子世界。
课堂小结
1.清朝雍正年间,朝廷设立军机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军机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这一做法的终极目的是( )
A.适应军务需要 B.保证决策机密
C.提高办事效率 D.强化君主专制
D
训练评价
2.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  )
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
B
3. “比较法”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明朝实行“八股取士”与清朝大兴“文字狱”,所产生的相同影响是(  )
A.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B.推动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C.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D.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A
4.谚语“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皇帝骄奢 挥霍无度
B.吏治败坏 贪污成风
C.国库充盈 人民富足
D.国泰民安 经济繁荣
B
5.明清治国者有特别发达的“专制智慧”:一曰除外患,断绝一切联系,把国家变成一个铁桶;二曰解内忧,控制、削弱民间的组织力量,把人民打成散沙。下列选项体现该“智慧”的是( )
A.闭关锁国 八股取士
B.对外开放 小农经济
C.对外开放 八股取士
D.闭关锁国 小农经济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