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1-2022 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第三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2022.5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Fe 56 Mn 55 Ba 137第Ⅰ卷(选择题,共 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3小题,每小题 6分,共 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在研究遗传规律时获得了巨大成功。下面各项中,他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不包括( )A.选择了严格自花传粉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B.科学地设计实验,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C.正确地假设了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D.应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2.下列关于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纯合子不含隐性遗传因子 B.纯合子自交后代全是纯合子C.杂合子自交后代全是杂合子 D.杂合子的双亲至少一方是杂合子3.水稻高秆(H)对矮秆(h)为显性,抗病(E)对感病(e)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若让基因型为 HhEe 的水稻与“某水稻”杂交,子代高秆抗病:矮秆抗病:高秆感病:矮秆感病=3:3:1:1,则“某水稻”的基因型为( )A.HhEe B.hhEe C.hhEE D.hhee4.在减数分裂Ⅰ中会形成四分体,每个四分体具有( )A.2 条同源染色体,2 个 DNA 分子 B.4 条同源染色体,4个 DNA 分子C.2 条染色单体,2 个 DNA 分子 D.4 条染色单体,4 个 DNA 分子5.下列不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A.基因和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作用过程中行为一致B.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C.等位基因是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D.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6.果绳的红眼为伴性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A. 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B. 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C. 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D. 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高一理综 第 1页 (共 14页)7.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味精能增加食品的鲜味,是一种常用的增味剂,其化学名称为谷氨酸钠B. 光导纤维被称为信息高速公路的骨架,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C. 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防腐剂,常用于食品保鲜防腐D. 通过石油裂化和裂解可以得到乙烯、丙烯、甲烷等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烷烃分子中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的结合方式是通过非极性键B. 乙烯表现出较活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含有碳碳双键C.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其燃烧产物无污染,因此属于可再生的清洁能源D. 空间充填模型( )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也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9. 用 Pt-Rh合金催化氧化 NH3制 NO,其反应的微观模型如图①,含氮生成物产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可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 NH3是否反应完全B. 400℃时,生成的产物只有 N2、NOC. Pt-Rh合金催化氧化 NH3制 NO,适宜的温度为 400℃D. 800℃以上,可能发生反应:2NO(g) O2(g)+N2(g)10. 先使 1mol乙烯与氯气完全发生加成反应,然后使该加成反应的产物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全部生成 C2H2Cl4,则两个过程中消耗的氯气总的物质的量是A. 2 mol B. 3 mol C. 4 mol D. 6 mol高一理综 第 2页 (共 14页)11.从石器、青铜器到铁器时代,金属的冶炼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下列有关金属冶炼的说法正确的是A.如图所示,金属被人类开发利用的时间先后顺序主要取决于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B.肯定发生的是置换反应C.工业上金属 Na、Mg、Al都是用电解熔融的氯化物制得的D.反应中肯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12.普伐他汀是一种调节血脂的药物,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①该物质有 3种含氧官能团②该物质能使溴水褪色,还能与酸性 K2Cr2O7溶液反应而被氧化③该物质能和乙酸、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又能和水发生水解反应④1mol该有机物分别与足量的 Na、NaHCO3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1∶1A.1种 B.2种 C.3种 D.4种13.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图 1所示装置除去 CH4中少量 C2H4B. 用图 2所示装置证明非金属性:C>SiC. 用图 3所示装置可以构成原电池(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D. 用图 4所示装置能观察到右边装置中淡黄色固体不变色高一理综 第 3页 (共 14页)二、选择题:本题共 8小题,每题 6分,共 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答对的得 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有选错的得 0分。14、如图所示,ad、bd、cd是竖直面内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a、b、c、d四个点位于同一圆周上,a在圆周最高点,d在圆周最低点,每根杆上都套着质量相等的小滑环(图中未画出),三个滑环分别从 a、b、c三个点同时由静止释放.关于它们下滑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重力对它们的冲量相同 B. 弹力对它们的冲量相同C. 合外力对它们的冲量相同 D. 它们动能的增量相同15、如图所示,轻杆长 3L,在杆两端分别固定质量均为 m的球 A和 B,光滑水平转轴穿过杆上距球 A为 L处的 O点,外界给系统一定能量后,杆和球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球 B运动到最高点时,杆对球 B恰好无作用力.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 g,则球 B在最高点时( )A. 球 B的速度为零 B. 球 A的速度大小为C. 水平转轴对杆的作用力为 1.5mgD. 水平转轴对杆的作用力为 2.5mg16、如图所示,A 物体套在光滑的竖直杆上,B 物体放置在粗糙水平桌面上,用一细绳连接。初始时细绳经过定滑轮呈水平,A、B物体质量均为 m。A物体从 P点由静止释放,下落到 Q点时,速度为 v,PQ之间的高度差为 h,此时连接 A 物体的细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A物体到 Q点时,B 物体的速度为 vsinθC. A物体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 A、B 两物体动能增量之和D. B物体克服摩擦做的功为 mgh- mv217、如图(a)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固定一光滑的半圆形轨道 ABC,半径为 0.4 m,小球以一定的初速度从最低点 A冲上轨道,图(b)是小球在半圆形轨道上从 A运动到 C的高一理综 第 4页 (共 14页)过程中,其速率的二次方与其对应高度的关系图像.已知小球在最高点 C受到轨道的作用力大小为 2.5 N,空气阻力不计,B点为 AC轨道中点,重力加速度 g取 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b)中 x=36B. 小球质量为 0.2 kgC. 小球在 A点时受到的轨道作用力大小为 12.5 ND. 小球在 B点时受到的轨道作用力大小为 4.5 N18、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有能力到太空去探索未知天体。假设某宇宙飞船绕一行星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运行周期为 T,宇航员在离该行星表面附近 h处自由释放一小球,测得其落到行星表面的时间为 t,则这颗行星的半径为 ( )A. B. C. D.19、我国在酒泉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并随后与天宫二号对接形成组合体。如图所示,圆轨道 1为天宫二号的运行轨道,圆轨道 2为神舟十一号开始的运行轨道,半径为 R,神舟十一号经过时间 t,通过的弧长为 s。已知引力常量为 G,则( )A. 天宫二号内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B. 神舟十一号要完成与天宫二号对接必须适时加速C. 发射神舟十一号时的速率一定大于 7.9 km/sD. 可算出地球质量为20、如图所示,质量M的小球套在固定倾斜的光滑杆上,原长为 l0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于 O点,另一端与小球相连,弹簧与杆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图中 AO水平,BO间高一理综 第 5页 (共 14页)连线长度恰好与弹簧原长相等,且与杆垂直,O′在 O的正下方,C是 AO′段的中点,θ=30°.现让小球从 A处由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为 g,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下滑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守恒B. 小球滑到 B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gC. 小球下滑到 B点时速度最大D. 小球下滑到 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21、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其机械能 E 总等于动能 Ek与重力势能 Ep之和.取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该物体的 E 总和 Ep随它离开地面的高度 h的变化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取 10 m/s2.由图中数据可得( )A. 物体的质量为 2 kgB. h=0时,物体的速率为 20 m/sC. h=2 m时,物体的动能 Ek=40 JD. 从地面至 h=4 m,物体的动能减少 100 J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174分)三、非选择题:共 174 分。22、实验题(每空 3分,共 18分)(I)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其中 是四分之一圆弧轨道,O点为圆心,半径为 L,圆弧的最低点 A与水平面之间的高度为 H.实验时将一可看作质点的小球从圆弧上某点由静止释放,量出此时小球与圆心连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θ.当小球滑到圆弧最低点 A时将水平抛出,用刻度尺测出小球平抛的水平距离 s.忽略所有摩擦及阻力,当地重力加速度为 g,试分析下列问题:高一理综 第 6页 (共 14页)(1)小球在 A点时的水平速度为 v=________(用题给字母表示).(2)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θ角,得到不同的 s值,以 s2为纵坐标,以 cosθ为横坐标作图,如图乙中的图线 a所示.另一同学重复此实验,得到的 s2-cosθ图线如图乙中的图线 b所示,两图线不重合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A.两同学选择的小球质量不同B.圆弧轨道的半径 L不同C.圆弧的最低点 A与水平面之间的高度 H不同(II)在做“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的实验时:(1)为使小球水平抛出,必须调整斜槽,使其末端的切线________.(2)小球抛出点的位置必须及时记录在白纸上,然后从这一点画水平线和竖直线作为 x轴和 y轴,竖直线是用________来确定的.(3)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的轨迹如图甲所示,判断 O点是否是抛出点:________(选填“是”或“否”).(4)该同学在轨迹上选取间距较大的几个点,确定其坐标,并在直角坐标系内绘出了 y-x2图像,如图乙所示,则此小球平抛的初速度 v0=________ m/s.(取 g=10 m/s2)23、(12分)如图甲所示,在水平路段 AB上有一质量为 2×103 kg的汽车,正以 10 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汽车前方的水平路段 BC较粗糙,汽车通过整个 ABC路段的 v-t图像如图乙所示(在 t=15 s处水平虚线与曲线相切),运动过程中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保持 20 kW不变,假设汽车在两个路段上受到的阻力(含地面摩擦力和空气阻力等)各自有恒定的大小.求:高一理综 第 7页 (共 14页)(1)汽车在 AB路段上运动时所受的阻力 Ff1;(2)汽车到达 B点时的加速度 a的大小;(3)BC路段的长度.24、(14 分)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评出的 201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于 2013年 1月 19日揭晓,“神九”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和“蛟龙”号下潜突破 7 000米分别排在第一、第二。若地球半径为 R,把地球看做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引力常量为 G。“蛟龙”下潜深度为 d,天宫一号轨道距离地面高度为 h。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求:(1)“天宫一号”绕地心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2)“蛟龙”号所在处与“天宫一号”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多少?25、(18分)如图所示,一小球从 A点以某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出发,沿水平直线轨道运动到 B点后,进入半径 R=10 cm的光滑竖直圆形轨道,圆形轨道间不相互重叠,即小球离开圆形轨道后可继续向 C点运动,C点右侧有一壕沟,C、D两点的竖直高度 h=0.8 m,水平距离 s=1.2 m,水平轨道 AB长为 L1=2.75 m,BC长为 L2=3.5 m,小球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 g取 10 m/s2.(1)若小球恰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求小球在 A点的初速度大小;(2)小球既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又不掉进壕沟,求小球在 A点初速度大小的范围.高一理综 第 8页 (共 14页)26. 二氧化硫既能污染环境,又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作用,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如图所示是酸雨的形成示意图,测定时间/h 0 1 2 3 4雨水的 pH 4.75 4.60 4.58 4.50 4.50某实验小组采集硫酸型酸雨样品,随着时间的变化多次测定该样品的 pH,得到上表中数据:酸雨样品放置时 pH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你认为减少酸雨的产生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填字母)。①减少用煤作燃料 ②开发新能源 ③燃料脱硫 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洒石灰⑤监测并治理汽车排出的大量尾气 ⑥收集大气中氮氧化物制备硝酸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3)某同学根据铜与浓硫酸反应能生成 SO2,预测锌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产物可能为混合气体(水蒸气除外),设计如图装置进行验证(加热和部分夹持装置略):①A中盛放浓硫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___。②该同学预测的混合气体的成分可能为_______。③C装置所盛试剂可以是_______(填一种),实验过程中,理论上可观察到 E、F装置的实验现象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测定空气中 SO2的含量,某课外小组的同学将空气样品经过管道通入密闭容器中的 300mL 0.100mol/L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管道中空气流量为 a L/min,经过 b min溶液恰好褪色,假定样品中的SO2可以被溶液充分吸收。①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一理综 第 9页 (共 14页)②该样品中的SO2含量是_______g/L。27. (15分)Ⅰ.(1)碱性锌锰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其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式为:Zn+2MnO2+2H2O ===Zn(OH)2+2MnOOH。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A. 电池工作时,电子转移方向是由 Zn经内电路流向MnO2B. 电池正极反应式为 2MnO2+2H2O +2e- === 2MnOOH+2OH–C. 电池工作时,KOH不参与反应,没有发挥作用D. 电池工作时,Zn发生氧化反应,MnO2发生还原反应Ⅱ.已知:①傅瑞德尔-克拉福茨反应是在苯环上引入烷基的反应+CH AlCl33CH2Cl +HCl25℃② F e3O4 +H600℃ 2③烯烃与 HX(X为原子或原子团)加成时,氢原子总是加在含氢较多的不饱和碳上,即:某同学给出了以乙烯、苯、食盐、水等为原料合成 的部分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2)反应Ⅰ~Ⅳ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3)中间产物 C属于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_种(不包括自身),其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 2种的是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4)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能被氧化生成醛,该同分异构体被氧化为醛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该有机物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该有机物与乙醇发生反应生成酯类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6)有机玻璃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单体是 CH2=C(CH3)COOCH3,有机玻璃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一理综 第 10页 (共 14页)28. (15分) (1)某小组进行实验:向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碘化钾、淀粉和硫代硫酸钠(Na2S2O3)的混合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变蓝。查阅资料知,体系中存在两个主要反应:反应Ⅰ:H2O2(aq) + 2I-(aq) + 2H+(aq)=I2(aq) + 2H2O(l) (慢)2-反应Ⅱ:I2(aq) + 2S2O 3 (aq)=2I-(aq) + S O2-4 6 (aq) (快)探究 c(H+)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方案如表所示。(除 H2O以外,试剂浓度均为 0.01 mol/L)实验序号 A BH2O2/mL 5 V1H2SO4/mL 4 2试剂 Na2S2O3/mL 8 V2KI(含淀粉)/mL 3 V3H2O 0 V4将上述溶液迅速混合观察现象 溶液变蓝所需时间为 t1秒 溶液变蓝所需时间为 t2秒①实验方案中:V4=_______mL。②对比实验 A和实验 B,t1_______t2(填“>”或“<”)。2- 2-③本实验中 S2O 3 与 H2O2的初始物质的量需满足的关系为 n(S2O 3 )∶n(H2O2)_______,才能确保观察到溶液中的颜色变化。④利用实验 A的数据,计算 t1秒内 H2O2与S O2-2 3 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用 H2O2浓度的变化表示),v(H2O2)=_______ mol/(L·s)。(2) T℃时,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 NO和 CO,发生反应:2NO(g)+2CO(g) 2CO2(g)+N2(g);测得 NO和 CO的浓度如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时间/s 0 2 4 6A. c1为 2.85 NO 1.00 0.25 0.10 0.10c/mol·L-1B. 若升高温度,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将缩短CO 3.60 c1 2.70 2.70C.若使用催化剂,2 s时的 c(NO)将大于 0.25mol·L-1高一理综 第 11页 (共 14页)D. 4 s时,反应恰好达到该条件下的最大限度,且气体压强不再变化(3)下列变化中满足如图图示的是___________。A. KOH溶液和稀硫酸的反应 B. Ba(OH)2·8H2O与 NH4Cl的反应C. NaOH固体加入水中 D. 乙醇燃烧(4)化学电源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某同学设计了如图两个实验。有关反应一段时间后的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A. 图 I中温度计的示数高于图 II的示数B. 图 I和图 II中温度计的示数相等,且均高于室温C. 图 I和图 II的气泡均产生于锌棒表面D. 图 II中产生气体的速率比 I慢(5)请利用反应“Cu+2Ag+=2Ag+Cu2+”设计一个化学电池(正极材料用碳棒),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________,电解质溶液是__________。29. (14分)某实验小组设计的糖厂甘蔗渣利用方案如图所示:其中:A能催熟水果,B是高分子化合物,D是有水果香味的物质。请回答以下问题:(1)纤维素转化为“C6H12O6”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转化为 B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2)某学生进行纤维素的水解实验,并检验水解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他的操作如下: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纤维素和稀硫酸,加热,冷却;向冷却后的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没有银镜产生。产生上述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一理综 第 12页 (共 14页)(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A.物质 C和 D与水混合并静置后均得到无色透明溶液B.糖类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应C.动物的脂肪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可以得到肥皂的主要成分D.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淀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E.B的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4)某课外兴趣小组欲用乙醇和 C制备少量 D,把装置Ⅰ改进为装置Ⅱ。装置Ⅰ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会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装置Ⅱ与装置Ⅰ相比,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某有机物由 C、H、O、N 4 种元素组成,其中含碳 32%,氢 6.7%,氧 43%(均为质量分数)。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75。是蛋白质水解的产物,它与乙醇反应生成的酯可用于合成医药和农药,生成的酯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每空 2 分,共 14 分)在大豆的花色遗传中,紫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表是大豆花色遗传实验的结果,若控制花色的基因用 A、a 来表示,请分析表格回答问题。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组合 亲本表现型 紫花 白花一 紫花×白花 405 411二 白花×白花 0 820三 紫花×紫花 1240 413(1)根据组合_____可判断_____花为显性性状。(2)组合一的杂交方式叫________,亲本中紫花的基因型为________。(3)组合三中,F1紫花的基因型为_____,F1紫花中纯合子的比例为_____。(4)从上述实验结果分析,大豆的花色遗传遵循基因的________定律。31(每空 2 分,共 12 分)用纯色长毛“波斯猫”(DDee)和彩色斑点短毛“暹罗猫”(ddEE)杂交,可以培育出彩色斑点长毛的“喜马拉雅猫”。 若 D、d 基因控制纯色和彩色斑点,E、高一理综 第 13页 (共 14页)e 基因控制短毛和长毛,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请回答问题:(1)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表现型为__________。(2)F2中“喜马拉雅猫”的基因型为________,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3)F2中还会出现彩色斑点短毛“暹罗猫”,其基因型为________。F2中出现的重组类型个体占总数的_________。32(每空 2 分,共 14 分).下图是三个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请据图回答:(1).图 A 属__________期。图 B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此细胞分裂后的子细胞叫作__________。(2).图 C 处于__________期,它分裂后得到的细胞为__________。(3)A、C 两图中染色体数之比为__________,DNA 数量之比为__________。33(每空 2 分,共 14 分).果蝇是一种小型蝇类,在制醋和有水果的地方常可以看到。果蝇在室温下 10 多天就繁殖一代,一只雌果蝇一生能产生几百个后代,是遗传学研究常用的实验材料。下图是雌雄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示意图。请回答:(1)果蝇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好材料,写出两条理由: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摩尔根利用果蝇做实验材料,用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杂交,F1全为红眼,F1雌雄交配,发现 F2中白眼雄果蝇占 1/4,红眼果蝇占 3/4 且有雌雄分别,为此他及同事提出了在萨顿假说的基础上做出的主要解释是 ,后来又通过 方法进一步验证了这些解释。(2)基因 A、a和 B、b 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已知决定果蝇刚毛分叉与否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表现型均为直毛的雌雄果蝇交配,子代既有直毛也有分叉毛。请写出子代的表现型比例关系 。高一理综 第 14页 (共 14页)化学参考答案7~13 C B D B DAC26. (14分) (1)2H2SO3+O2=2H2SO4 (2分) (2)D (2分)(3)分液漏斗(1分) (4)二氧化硫、氢气 (2分)(5)①酸性 KMnO4溶液(1分) ②黑色粉末变红色(1分) ③白色粉末变蓝色(1分)6 2H O 5SO 2MnO 5SO2 2Mn2 ( ) 2 2 4 4 4H (2分)4.8(7) (2分)ab27. (15 分) (1)AC(2 分) (2)Ⅰ、Ⅳ (2 分) (3)3 (2 分) (1分)(4)2C6H5CH2CH2OH OCu2 2C6H5CH2CHO 2H△ 2O (2分)(5)羟基 (1分) 羧基 (1分) CH CH OH 浓硫 酸 3 2 +H2O (2分)△(6) (2分)0.00228. (15分) (1)①2 (2分) ②< (1分) ③小于 2∶1 (2分) ④ t (2分)1(2)AB (2分) (3)AD (2分) (4)A (2分) (5)Cu (1分) AgNO3 (1分)29. (14分)(1) (2分) 加聚反应(1分) CH3COOH(2分)(2) 冷却后的溶液中没有加碱中和作催化剂的酸 (2分) (3)D (2分)(4)倒吸 (1分) 减少乙醇和乙酸的挥发,提高了原料利用率(提高了乙酸乙酯产率)(2分)高一理综 第 15页 (共 14页)(5)H2NCH2COOC2H5 (2分)高一物理下学期月考三答案14、A 15、C 16、B 17、B 18、B 19、BC 20、BD 21、AD22、(I)【答案】(1)s (2)BC(II)【答案】(1)水平 (2)重垂线 (3)是 (4)0.523、【答案】(1)2 000 N (2)1 m/s2 (3)68.75 m【解析】(1)汽车在 AB路段时,有 F1=Ff1,P=F1v1,Ff1= ,联立解得:Ff1=2 000 N.(2)t=15 s时汽车处于平衡状态,有 F2=Ff2,P=F2v2,Ff2= ,联立解得:Ff2=4 000 N.t=5 s时汽车开始做减速运动,有 F1-Ff2=ma,解得 a=-1 m/s2.即加速度大小为 1 m/s2(3)由动能定理得:PΔt-Ff2x= mv22- mv12,解得 x=68.75 m.24、【答案】(1)2π (2)【解析】(1)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m (R+h)地球表面的物体受到的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即mg=联立解得 T=2π 。(2)令地球的密度为ρ,对地球表面的物体 g=高一理综 第 16页 (共 14页)由于地球的质量为M=ρ· πR3所以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可写成g= = = πGρR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mg1“天宫一号”的加速度为 g1==根据题意有,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固在深度为 d的地球内部,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即为半径等于(R-d)的球体在其表面产生的万有引力,故海底的重力加速度 g2= πGρ(R-d)所以有 =所以 = 。25、【答案】(1)4 m/s (2)4 m/s≤vA≤5 m/s或 vA≥ m/s【解析】(1)小球恰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从 A点到圆形轨道的最高点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μmgL1-mg×2R= mv12- mvA12解得小球在 A点的初速度 vA1=4 m/s(2)若恰好运动到 C点时,速度为零,则从 A到 C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μmg(L1+L2)=0- mvA22解得小球在 A点的初速度 vA2=5 m/s因此若小球停在 BC段,则满足 4 m/s≤vA≤5 m/s高一理综 第 17页 (共 14页)若恰好能越过壕沟,则从 C到 D做平抛运动h= gt2s=vt从 A到 C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μmg(L1+L2)= mv2- mvA32解得小球在 A点的初速度 vA3= m/s因此若小球能越过壕沟,则满足vA≥ m/s.高一理综 第 18页 (共 14页)高一年级月考 3生物答案1-6 CBBDDB30(每空 2 分,共 14 分)(1)三 紫(2)测交 Aa(3)AA 或 Aa 1/3(4)分离31(每空 2 分,共 12 分)答案:(1)DdEe 纯色短毛(2)ddee 1/16(3)ddEE 或 ddEe 5/8(10/16)32(每空 2 分,共 14 分)(1).减数分裂 I 前;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2).减数分裂 II 后; 极体和卵细胞; (3)1:1; 2:133(每空 2 分,共 14 分)答案:(1)繁殖速度快 易于饲养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含有他的等位基因 测交(2)不遵循 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3)刚毛雌性:刚毛雄性:分叉毛雄性=2:1:1高一理综 第 19页 (共 1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