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鲁滨孙漂流记(节选)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鲁滨孙漂流记(节选)教案

资源简介

《鲁滨孙漂流记(节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鲁滨孙漂流记》是一部长篇小说,本课内容由原小说中梗概和小说的精彩片段组成。梗概按鲁滨孙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写了“遇险岛上”、“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突出了鲁滨孙恶劣的生存环境,表现了他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的特点。精彩片段写的是鲁滨孙初到岛上的生活状态和面对现实的思考。鲁滨孙在严酷环境中心里的斗争,是这个片段的重点,这也是他身处绝境能知足安命、勇敢地生活下去的力量所在。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而且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学生对小说很感兴趣,本课内容很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这学期培养学生的重点方向是“注意收集有关的材料”和“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已初步掌握方法。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可以渗透。而文中鲁滨孙在荒岛战胜种种困难的经历及积极的人生态度,既是学生理解学习上的重点、难点,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所以在反复朗读课文之后,可以从“悟”字出发,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感悟,悟情悟理。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学习这类课文,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提倡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能紧紧围绕重点段落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因此,我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接触,突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之后,从“悟”字出发,体会鲁滨孙在荒岛上战胜种种困难的经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使学生懂得了在厄运面前,要勇敢地面对困难,要有生存的勇气,要积极地想办法改善生存环境,并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战胜困难,去主宰命运的道理。
【教学目标】
1.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
2.关注人物命运,体会鲁滨孙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愿望。
【教学重点】
了解名著大意,体会人物的人生态度,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欲望。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人物。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儿?那么在你的旅游过程中,有过些什么经历呢 学生自由交流。
2.有一个叫鲁滨孙的人,流落到一个荒岛上,自己在那生活了28年,你们想知道他是怎么生存下来的吗?今天我们就和他一同到荒岛上体验一番。
3.学生展示课前搜集整理的关于作品和作者的资料。(课件出示)
笛福(1660—1731),英国作家。经商,各处旅行。《鲁滨孙漂流记》写于1719年,笛福是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小说一经发表,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小说之一。
[设计意图:直接切入中心,引起学习和探讨的兴趣。学生之间通过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了解了故事的主人公,有知道了名著的创作背景。这对于学生学习课文有很大帮助。]
二、阅读梗概,了解内容。
1.快速默读梗概部分,了解这部世界名著的主要内容。
2.交流这部小说的大意。
3.再读梗概,想:鲁滨孙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
(1)住──用木头和船帆搭了一个简易的帐篷。
(2)吃──打猎、捕鱼,畜养山羊,种粮食。
(3)安全-防御。
(4)孤独-救助“星期五”。
4.鲁滨孙在荒岛上创造了生存的奇迹,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勇敢、机智、有志气、有毅力、爱劳动、不畏艰险……)
三、小结。
鲁滨孙的这种做法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用。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当我们遇上不利环境的时候,就要像他一样,直面现实,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增强跟困难作斗争的信心。
[设计意图: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短时间内,捕捉《鲁滨孙漂流记》故事梗概的主要内容,了解鲁滨孙在岛上遇到的困难以及他是怎么克服困难的,从中受到启发。]
第二课时
一、浏览片段,感悟人生。
1.浏览精彩片段,在表达上与梗概相比有什么不同。
精彩片段用第一人称描写“我”遇难荒岛后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其中大量细腻逼真的心理活动描写,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
(第一人称叙述角度,写的都是“我”眼中事,心中事,可充分展现“我”的内心世界,这就更具真实感。阅读时,好像不仅作者就是“我”,连读者也变成了小说中的“我”。所以第一人称的好处是小说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缩小了。可以十分详尽地描写鲁滨孙的心理活动,这就大大加强了小说的真实效果,读来兴味盎然。)
2.快速默读,了解主要内容。(主要写了鲁滨孙在绝境中的心理活动过程,用理智战胜失望,改善生活。)
3.感悟精神光辉。
(1)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鲁滨孙精神”的内容,有感情地读一读。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这种精神。(出示“我”的幸与不幸。同桌间逐条对照互读。男生读“坏处”,女生读“好处”;老师读“坏处”,全体同学齐读“好处”,并将其中的“你”改成“我”,形成对话朗读。)
(3)结合整个片段内容,试着用“从……中,我感受到鲁滨孙是……的人”来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紧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品读感悟,从而让学生体会人物的高尚品质。]
二、欣赏语言,拓展延伸。
1.再读一读梗概部分,猜想在梗概中还有哪些部分也会很精彩?你还有什么疑问?
2.结合学生疑问,鼓励学生阅读原著。
3.如果让你选课文中的一句话作为座右铭,你会选哪一句,为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去阅读原著,充分利用课文语文资源,学完课文后因势利导,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板书设计】
《鲁滨孙漂流记(节选)》
不怕困难 积极乐观
住──用木头和船帆搭了一个简易的帐。
吃──打猎、捕鱼,畜养山羊,种粮食
安全──防御
孤独──救助“星期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