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上册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课件(共3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上册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课件(共33张PPT)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课时导入
从身边的问题出发:
优美动听的音乐能陶冶情操,但在拥挤的马路上我们听到的是嘈杂刺耳的噪声。我们能听见蚊子讨厌的“嗡嗡”声,却只能看见蝴蝶的翅膀振动,听不到它振动的声音。这是怎么回事?生活在声音世界的我们,如何让声音为人类服务呢?
课时导入
产生疑问
我们在对生活和自然的观察中,必定会产生许多疑问,带着疑问来学习、研究物理,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点
声音与音乐
知1-讲
感悟新知
1
音乐能唤醒人的心灵,升华人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人的内心世界。对声音的研究推动了音乐的发展。现在,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音乐的数字合成,已经能够逼真地模仿出各种声音,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文化艺术享受。
知1-讲
感悟新知
知识拓展
双耳效应: 同一个声音传到人双耳的时间、强弱和其他特征会有微小的差别,人们据此可判断声源的方位,这就是“ 双耳效应”。
知1-练
感悟新知
例 1
天坛公园内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如图所示。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
A.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B. 特殊材料修筑的
C. 声音被多次反射
D. 声音在墙壁内传播
C
知1-练
感悟新知
思路导引:回音壁是让人听到回声,利用了声音的反射原理。
知1-讲
感悟新知
要知道建筑的声学原理
天坛公园的声学奇迹有三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都是利用了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的原理。
知2-讲
感悟新知
知识点
声音与建筑
2
1. 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和“三音石”都是利用声音的______原理。它们的声音效果都是声音多次______形成的。
2. 现代建筑如礼堂、音乐厅等,通过采用不同的吸声材料,设置不同方向的反射板等,使人们听到的声音更为清晰、丰满。
松软或带有小孔的材料
反射
反射
知2-练
感悟新知
例2
[中考·宜昌] 以下事例中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
A. 将超声波应用到倒车雷达
B. 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病情
C. 利用次声波判断地震方位
D. 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D
知2-练
感悟新知
思路导引: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属于利用声音传递
知2-讲
感悟新知
分析题意,建立解题模型
超声的特点及应用的关系:
知2-练
感悟新知
1.[中考·常州] 英国科学家切断番茄植株的茎,用人耳倾听没有引起任何听觉。但在靠近茎的切口处放置录音机录音,然后用超大音量、超低速度播放,居然能清晰地听到“尖叫”声。这说明,番茄植株遭受伤害后,会发出( )
A. 响度很小的超声 B. 响度很大的超声
C. 响度很小的次声 D. 响度很大的次声
A
知3-讲
感悟新知
知识点
听不见的声音
3
1. 声波的频率范围很宽,由10-4 Hz 到1012 Hz,依据人们能否听到划为三个区域:
知3-讲
感悟新知
(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____________ ;
(2)超声与次声:物理学中,把振动频率高于20 000 Hz 的声音,叫做超声;把振动频率低于20 Hz 的声音,叫做次声。
超声与次声也属于声,传播也需要介质
20 ~ 20 000 Hz
知3-讲
感悟新知
思想方法
迁移联想法:是指以联想为载体,进行各种迁移的一种学习研究方法。包括情景迁移、知识迁移、思维迁移等。
例如:由蝙蝠利用超声波来导航,
迁移联想人类制造出了声呐( 一种定
向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定位仪) 为船
只等进行导航、探测鱼群、测量海洋
深度等。
知3-讲
感悟新知
2. 超声的应用
(1)利用超声传递信息超声因为频率高、反射能力强、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广泛应用于:
①声呐(超声雷达):用于探测鱼群、水下定位、发现潜艇、通信、导航等;
② B 超(B 型超声仪):通过超声来探测胎儿的发育状况;
③超声探伤仪:用于工业检测与控制等。
知3-讲
感悟新知
(2)利用超声传递能量
超声因为频率高、破碎能力强,可进行超声碎石、洗牙、消毒、凝聚和乳化、焊接钻孔、超声处理种子等。
知3-讲
感悟新知
3. 次声的应用
(1)次声定位系统:确定火箭发射和着陆的位置;
(2)次声监测系统:判断核爆炸的时间、地点乃至爆炸的方式;
(3)“水母耳”次声预报仪:预报台风、火山和地震活动。
知3-讲
感悟新知
知识拓展
●固有频率和共振现象:每个物体都有各自的固有频率,由物质结构和材料等自身因素决定。两物体的固有频率相同时,保持较近的距离,当其中一个振动时,另一个也会发出声,这种现象就叫共振现象。
知3-讲
感悟新知
●为什么次声会给人体的内脏带来很大危害?
答:人体内脏固有的振动频率和次声频率近似(0.01~20 Hz),倘若外来的次声频率与身体内脏的振动频率相似或相同,就会引起人体内脏的共振,从而使人产生头晕、烦躁、耳鸣、恶心等一系列症状。
知3-练
感悟新知
例 3
[中考·郴州] 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相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高速公路旁安装隔音墙——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 开会时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 关闭房间的门窗——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A
知3-练
感悟新知
思路导引:高速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A 正确;开会时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 错误;关闭房间的门窗,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C 错误;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 错误。
知3-讲
感悟新知
明确控制和减弱噪声的途径与措施
知3-练
感悟新知
1. [中考·湘潭] 小明在家进行网课学习时,将门窗关闭,从控制噪声的途径来分析,这样做主要是( )
A. 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B. 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C. 在人耳处控制噪声 D. 不能控制噪声
B
知4-讲
感悟新知
知识点
控制和减少恼人的噪声
4
1.我们周围的声音千差万别,有的使人愉快,有的使人烦恼。前者叫乐音,后者叫噪声。
乐音:振动有规律、好听悦耳、使人愉快的声音。
噪声:振动无规律、
难听刺耳、让人心
烦的声音。
知4-讲
感悟新知
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一切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对身心健康,特别是听觉有损害的声音都是噪声。
音乐有时也会变为噪声
知识拓展
噪声污染与水污染、大气污染、废物污染被看成是全球范围内四个主要环境问题。
知4-讲
感悟新知
2. 噪声的来源
生活噪声:喧闹的人群、宣传广告声等。
交通噪声: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运行时发出的声音。
工业噪声:工厂的机器、设备工作时发出的声音。
知4-讲
感悟新知
3. 噪声的等级及危害
居民区、办公区、文教区理想声音环境是白天不高于55 dB,夜间不高于45 dB。超过70 dB,人就心烦意乱、紧张、效率下降;长期在超过80~100 dB 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听觉会迟钝,甚至变成耳聋。噪声还会诱发其他多种疾病。
dB 是响度的单位!
知4-讲
感悟新知
4. 噪声的控制和减小
易错提醒
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而噪声监测仪不能控制噪声,只能测量声音的强弱。
知4-讲
感悟新知
知识拓展
利用噪声:
●噪声除草:科学家发现,不同的植物对不同的噪声敏感程度不一样。根据这个道理,人们制造出噪声除草器。
●诊断疾病:科学家制成一种激光听力诊断装置,使用时,它先由微型噪声发生器产生微弱短促的噪声,振动耳膜,根据回声的显示数据,供医生诊断此外,还可以用噪声测温法来探测人体的病灶。
课堂小结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声音
乐音
建筑
超声和次声
应用
噪声
危害和控制
课堂小结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乐音是指动听的、令人愉悦的声音,波形是有规律的,而噪声是令人厌烦的声音,波形是杂乱无章的;从环保角度来讲,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美妙的音乐声有时也是噪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