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道德与法治(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五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8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教案8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题设置了三个板块:“革命先驱孙中山”“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和“民主共和渐入民心”。“革命先驱孙中山”这个话题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孙中山的革命事迹和革命思想,学习和传承他的革命精神。“辛亥革命推翻帝制”这个话题旨在引导学生搜集资料知道革命先烈的故事,感悟革命党人的革命精神;了解辛亥革命的过程,懂得通过合适的方式纪念辛亥革命。“民主共和渐入民心”这个话题旨在引导学生理解辛亥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搜集资料从不同方面了解辛亥革命带来的影响,知道革命党人为实践民主共和理念做了哪些积极的探索。二、学情分析革命党人为实现民主共和的理念做了哪些努力、进行了哪些武装起义;辛亥革命有哪些重大的历史意义,这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学生对这段历史页比较不熟悉。第二课时重在引导学生了解革命党人救国救民进行的艰苦探索,感受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理解辛亥革命的过程与意义,知道这次革命带来的社会变革,懂得中华民国成立的意义。进一步引导学生热爱祖国,敬仰革命先烈。三、教学目标1.知道辛亥革命的过程与意义,感受革命先烈为救国救民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2.了解革命党人探索救国之路所作的努力,学习并传承其革命精神。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辛亥革命的意义,感受先辈的革命思想与革命精神,培养爱国情怀。【教学难点】懂得革命的艰辛,铭记历史并理解民主共和的真正含义。五、教学过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黄花岗起义的历史资料和起义中牺牲的革命先烈事迹。学生准备:了解黄花岗起义和起义中牺牲的革命先烈事迹;知道辛亥革命的过程及意义。(一)走进新课1.话题引入:为挽救民族危亡,以孙中山先生为杰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舞台,革命党人为救国救民发动了哪些起义?结果怎么样?带来了什么影响?出示课题: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走近新课:革命先驱孙中山(二)辛亥革命1.阅读角阅读教材第54页阅读角的内容,搜集资料了解“黄花岗起义”。播放视频,了解黄花岗起义,知道:黄花岗起义,是革命党人1911年在广州举行的起义,又称广州起义。这次起义意义重大,加快了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2.活动园:你所知道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有哪些?你了解他们的故事吗?请收集烈士们的故事,开一个故事会吧。举例:林觉民与黄忠炳的事迹。3.课堂点拨:出示教材第54页第一段文字。4.辛亥革命:搜集资料,说一说辛亥革命的过程及其历史意义。(1)播放视频,了解辛亥革命。(2)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3)辛亥革命: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5.辛亥革命意义:辛亥革命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1)推翻封建皇权,废除帝制。(2)解放思想,传播了民主思想,提高了人们的民主主义觉悟。(3)促进了社会习俗的除旧布新,生活方式开始走向近代化。(4)推翻了“洋人的朝廷”(清政府)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6.活动园:(1)出示革命党人为救国救民发动的起义,懂得:革命党人为建立民主共和国进行了不懈探索,发动了很多武装起义。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才迎来了辛亥革命。(2)完成教材第55页活动园的活动内容。7.纪念辛亥革命:(1)我想和同学们一起开展一次“纪念辛亥革命”的主题活动……(2)我想看《辛亥革命》这部电影。我的纪念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活动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民主共和1.活动园:你知道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实现民主共和的理想做了哪些积极的探索吗?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阅读教材第56-57页活动园的内容,根据内容提示搜集更多的资料,了解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为实现理想付出了哪些努力。(1)资料一:建立民主共和国(出示资料,了解中华民国)。(2)资料二: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及其他法令。点拨:这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以根本法的形式废除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树立帝制非法、民主共和合法的观念。(3)资料三:移风易俗推动革命。举例:剪发辫、禁缠足、禁鸦片、禁赌博、改称谓、废跪拜、倡女权、易服饰、禁止贩卖人口、倡导自由婚姻等,逐渐成为社会潮流,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点拨:妇女解放是清末民初移风易俗最典型的例证,它意味着辛亥革命革除了根深蒂固的封建恶习,生活方式开始走向近代化。2.小组交流:你知道什么是从“头”到“脚”的革命吗?你还知道辛亥革命后出现了哪些新风尚?(1)装束:男子剪辫子,女子废止缠足,由新式礼服代替过去的官服。(2)礼仪:废除跪拜礼,行鞠躬礼和握手礼。(3)称谓:废除“老爷、大人”之类的称呼,用“先生、君”代替。(4)倡女权:允许女子进学堂读书、出洋留学,男女同校等。3.课堂点拨:(1)播放视频,进一步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2)出示教材第57页最后一段话,总结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4.课堂小结:(1)黄花岗起义加快了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在战争中革命党人表现出与清政府抗争到底的英雄气概。(2)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一次历史性巨变,推翻了封建帝制,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促进了思想解放。(3)辛亥革命深刻影响和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变革,革命后社会出现的新风尚有:________________(四)素养提升1.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BC )A.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辛亥革命就是武昌起义的开端。B.黄花岗起义是革命党人悲壮的历程,喻培伦、林觉民、黄忠炳等先辈在起义中牺牲,被称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C.辛亥革命是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的全国性革命。(五)板书设计(六)板书设计1.交流:和家人、同学说一说我们该用怎样的方式来铭记历史、纪念辛亥革命。2.实践:观看电影《辛亥革命》或查阅和辛亥革命相关的文献资料。第 9 页8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第二课时学案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成绩:______一、学习目标1.知道辛亥革命的过程与意义,感受革命先烈为救国救民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2.了解革命党人探索救国之路所作的努力,学习并传承其革命精神。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理解辛亥革命的意义,感受先辈的革命思想与革命精神,培养爱国情怀。【学习难点】懂得革命的艰辛,铭记历史并理解民主共和的真正含义。三、知识构建1.黄花岗起义加快了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在战争中革命党人表现出与清政府抗争到底的英雄气概。2.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一次历史性巨变。虽然它不是一次彻底的革命,没有真正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但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深刻影响和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变革。3. 1912年1月,革命党人在南京建立了临时政府,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民主共和渐入人心。四、知识训练1.填空题。(1)1911年在广州举行的_______起义加快了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2)孙中山被尊称为“_______国父”,他毕生致力于建立一个民有、民治、民享的共和国,建立一个______________的大同世界。(3)孙中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永远敬仰。(4)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以“中山”命名?下面是小华的回答,请你帮他补充完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就是一位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革命先驱,他第一次提出“ ”的口号,他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永远敬仰。我们对他的最好的纪念就是 。以他名字给街道、公园命名也是人们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方式。2.多选题。辛亥革命有哪些重要意义?( )A.推翻封建皇权,废除帝制。B.解放思想,传播了民主思想。C.促进社会习俗的除旧布新。D.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3.判断题。(1)辛亥革命是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 )(2)在黄花岗起义中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有林觉民、喻培伦、黄忠炳、林则徐、关天培等。 ( )(3)辛亥革命后剪发辫、禁缠足、废跪拜、易服饰、禁止贩卖人口等,逐渐成为社会潮流。 ( )道德与法治(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五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8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学案第 2 页参考答案1.(1)黄花岗(2)中华民国 天下为公(3)爱国爱民 百折不挠 追求真理(4)孙中山 振兴中华 爱国爱民、百折不挠、追求真理 学习和继承他的革命精神。2.ABC3.(1)√ (2)× (3)√道德与法治(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五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8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教案8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题设置了三个板块:“革命先驱孙中山”“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和“民主共和渐入民心”。“革命先驱孙中山”这个话题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孙中山的革命事迹和革命思想,学习和传承他的革命精神。“辛亥革命推翻帝制”这个话题旨在引导学生搜集资料知道革命先烈的故事,感悟革命党人的革命精神;了解辛亥革命的过程,懂得通过合适的方式纪念辛亥革命。“民主共和渐入民心”这个话题旨在引导学生理解辛亥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搜集资料从不同方面了解辛亥革命带来的影响,知道革命党人为实践民主共和理念做了哪些积极的探索。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可能听说过孙中山的事迹,但对他作为革命先驱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贡献却并不清楚或没有深入的了解。第一课时重在引导学生了解孙中山的故事或事迹,从不同方面了解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及其伟大的贡献;激发学生敬仰革命先烈的情感,学习和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三、教学目标1.了解革命先驱孙中山的事迹,知道他为推进民主革命作出的贡献。2.体悟孙中山的伟大的爱国情怀与革命精神。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感受孙中山的爱国情怀,理解其革命精神,激发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之情。【教学难点】学习和继承先辈的革命精神,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努力的理想。五、教学过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准备有关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的资料。学生准备:了解孙中山先生的事迹、革命思想、革命精神。(一)引入新课1.话题引入:出示教材第52页第一段文字。出示课题: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走近新课:革命先驱孙中山(二)革命先驱1.活动园:阅读教材第52页活动园的内容,说说人们为什么用各种方式纪念孙中山先生?出示各地的孙中山纪念堂。孙中山(1866.11.12-1925.3.12):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被尊称为“中华民国国父”。2.走近孙中山:播放视频,了解孙中山。(1)阅读教材第52页的阅读角,搜集资料,介绍孙中山的故事,谈谈你对他的认识。(2)孙中山在童年时代发奋读书,立志报国;青年时代,当医生,试图用治病救人的方式服务国家。鸦片战争后,孙中山眼看中华民族有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危险,决定抛弃“医人生涯”,进行“医国事业”。后来看清了清政府的腐败,决心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3)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孙中山正是这样一位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革命先驱,他高举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旗帜,毅然投身民主革命事业。他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这个影响深远的口号,成立同盟会,积极传播革命思想。他为推进民主革命四处奔走、大声疾呼。3.毕生所愿:孙中山一生的追求——“天下为公”(1)了解“天下为公”的含义。(2)孙中山为中华民族复兴事业奋斗了一生。临终前,话都说不清了,却还一直念着“和平、奋斗、救中国”。(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4.贡献与精神:(1)成就:创立兴中会、中国同盟会;建立共和体制、建立中国国民党、开创中华民国;创建黄埔军校和中山大学、领导二次革命和护法运动……(2)孙中山爱国爱民、百折不挠、追求真理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继承。5.故事会:你还知道哪些和孙中山先生有关的故事呢?从这些故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自主发言,教师分享孙中山先生的故事。6.活动园:出示教材第53页的内容,理解孙中山的语录。7.相关链接:阅读教材第53页相关链接的内容,搜集资料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内容。播放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的视频,进一步感悟孙中山的革命精神。教师:每一个人对孙中山先生的记忆,都是对民族的记忆;每一个人对孙中山先生的情感,都是对民族的情感。不忘前人,才能继续前行;不忘青史,方可镜鉴未来。8.课堂互动:我们小学生该如何学习和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1)学习并继承孙中山先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崇高风范以及心系民众的博大情怀。(2)了解更多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先烈的故事。(3)努力学习,志存高远,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9.课堂小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孙中山先生就是一位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革命先驱,他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领导国人推翻封建帝制。他毕生致力于建立一个民有、民治、民享的共和国,建立一个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他爱国爱民、百折不挠、追求真理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永远敬仰。我们对他的最好的纪念就是学习和继承他的革命精神。(三)素养提升1.多选题。下列关于孙中山先生说法正确的有( BC )A.对孙中山先生最好的纪念就是去参观各个孙中山纪念馆。B.他想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和谐社会。C.他为中华民族复兴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D.孙中山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这个影响深远的口号,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四)板书设计(五)完成作业1.交流:和家人或同学说一说有关孙中山的故事。2.实践:观看电影《孙中山》或和孙中山相关的书籍,如《少年励志红色经典系列:少年孙中山》。第 8 页道德与法治(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五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8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学案8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第一课时学案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成绩:______一、学习目标1.了解革命先驱孙中山的事迹,知道他为推进民主革命作出的贡献。2.体悟孙中山的伟大的爱国情怀与革命精神。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感受孙中山的爱国情怀,理解其革命精神,激发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之情。【学习难点】学习和继承先辈的革命精神,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努力的理想。三、知识构建1.鸦片战争后,孙中山眼看中华民族有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危险,决定抛弃“医人生涯”,进行“医国事业”。后来看清了清政府的腐败,决心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2.孙中山先生就是一位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革命先驱,他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领导国人推翻封建帝制。3.他爱国爱民、百折不挠、追求真理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永远敬仰。我们对他的最好的纪念就是学习和继承他的革命精神。四、知识训练1.填空题。(1)孙中山先生就是一位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革命先驱,他第一次提出“_________”的口号,领导国人推翻____________。(2)孙中山被尊称为“_______国父”,他毕生致力于建立一个民有、民治、民享的共和国,建立一个______________的大同世界。(3)孙中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永远敬仰。2.多选题。我们小学生该如何学习和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 )A.学习并继承孙中山先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崇高风范以及心系民众的博大情怀。B.了解更多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先烈的故事。C.努力学习,志存高远,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D.纪念辛亥革命,缅怀革命先烈。3.拓展题。根据你对孙中山先生的了解,完成下面的表格。语录故事4.摘抄你喜欢的孙中山先生的语录。参考答案1.(1)振兴中华 封建帝制(2)中华民国 天下为公(3)爱国爱民、百折不挠、追求真理2.ABCD3.语录 一息尚存,不忘救国。故事 孙中山留日归来,想拜访张之洞,递上“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的名片求见。张之洞一看,写下“持三字贴,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让仆人交给孙中山。孙中山看了当即写道“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回呈张之洞。张之洞深感此人不凡,便急忙迎接洞。张之洞深感此人不凡,便急忙迎接。 这个故事体现了孙中山胸怀大志,不卑不亢的特点。4.示例:一息尚存,不忘救国。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第 3 页道德与法治(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8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作业8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课后作业(一)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成绩:______【夯实基础】一、填一填。1.《 》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的腐败无能使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尖锐。2.实现中华民族的 ,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正是一位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革命先驱。他第一次提出了 的口号。3.1911年10月10日晚发生了一场战争,因为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所以这次革命被称作 。4. 年 月 日,清帝退位,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渐入人心。5.孙中山被尊称为“ 国父”,他毕生致力于建立一个民有、民治、民享的共和国,建立一个 的大同世界。【能力提升】二、选择题。1.《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民族危机空前加深,有识之士认识到救国救民的道路是( )A.推翻清政府统治B.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状况C.废除不平等条约2.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的人是( )A.林则徐B.李大钊C.孙中山3.辛亥革命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思想解放,最突出的表现是( )A.剪发辫B.民主共和深入人心C.易发饰三、判断题。1.“振兴中华”是近代中国影响深远的一个口号。( )2.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就可以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3.中华民国成立后,革命党人大力借助移风易俗推动革命。( )4.辛亥革命是19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改革,深刻影响和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发展。 ( )5.辛亥革命是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 )【综合运用】四、简答题。1.辛亥革命后的变化有哪些?2.说说你对黄花岗起义事件的了解。【参考答案】课后作业(一)一、1.辛丑条约 清政府2.伟大复兴 孙中山 振兴中华3.辛亥革命4.1912 2 12 民主共和5.中华民国 天下为公二、选择题。1.A 2.C 3.B三、判断题。1.√ 2.× 3.√ 4.√ 5.√四、(1)示例:辛亥革命后的变化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建立共和制国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传播民主共和理念;移风易俗,促进思想解放。(2)示例:1911年4月,广州起义爆发。黄兴带领100多名敢死队员进攻两广总督署。起义失败后,人们把牺牲的革命党人遗骸葬于广州郊外的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第 4 页8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课后作业(二)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成绩:______【夯实基础】一、填一填。1.1911年在广州举行的_______起义加快了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2)孙中山被尊称为“_______国父”,他毕生致力于建立一个民有、民治、民享的共和国,建立一个______________的大同世界。(3)孙中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永远敬仰。【能力提升】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辛亥革命就是武昌起义的开端。B.黄花岗起义是革命党人悲壮的历程,喻培伦、林觉民、黄忠炳等先辈在起义中牺牲,被称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C.辛亥革命是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的全国性革命。D.辛亥革命后取消了“先生、君”之类的称谓。2.辛亥革命有哪些重要意义?( )A.推翻封建皇权,废除帝制。B.解放思想,传播了民主思想。C.促进社会习俗的除旧布新。D.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3.下列关于孙中山先生说法正确的有( )A.对孙中山先生最好的纪念就是去参观各个孙中山纪念馆。B.他想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和谐社会。C.他为中华民族复兴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D.孙中山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这个影响深远的口号,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三、判断题。1.在黄花岗起义中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有林觉民、喻培伦、黄忠炳、林则徐、关天培等。 ( )2.辛亥革命后剪发辫、禁缠足、废跪拜、易服饰、禁止贩卖人口等,逐渐成为社会潮流。 ( )【综合运用】四、简答题。1.简要地谈一谈辛亥革命有哪些重要意义。五、拓展题。1.辛亥革命促进了社会习俗的除旧布新,请列举几个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变化。【参考答案】课后作业(二)一、1.黄花岗2.中华民国 天下为公3.爱国爱民 百折不挠 追求真理二、1.BC 2.ABC 3. BC三、× √四、1.(1)推翻封建皇权,废除帝制。(2)解放思想,传播了民主思想,提高了人们的民主主义觉悟。(3)促进了社会习俗的除旧布新,生活方式开始走向近代化。(4)推翻了“洋人的朝廷”(清政府)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五、1.(1)装束:男子剪辫子,女子废止缠足,由新式礼服代替过去的官服。(2)礼仪:废除跪拜礼,行鞠躬礼和握手礼。(3)称谓:废除“老爷、大人”之类的称呼,用“先生、君”代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第一课时 学案.doc.doc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第一课时 教案.doc.doc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第二课时 学案.doc.doc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第二课时 教案.doc.doc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作业1.doc.doc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作业2.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