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新兴县惠能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9份,答案不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新兴县惠能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9份,答案不全)

资源简介

惠能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14 C:12 Na:23 Cu:64 Mg:24 Al:27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掌握好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过滤时,漏斗的下端应紧贴烧杯内壁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可以用手直接拿试管
C.蒸馏液体时,冷水应从冷凝管的上端进入
D.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也可从漏斗下端流出
2.钾和钠的性质相似,下列说法中能最好地解释这个事实的是 ( )
A.都是金属元素 B.原子半径相差不大
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D.最高化合价相同
3.新制氯水与久置的氯水相比较,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颜色相同 B.都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C.都含有HClO D.加AgNO3溶液都能生成白色沉淀
4.在指定条件下能够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
A.在pH=13的溶液中:Na+、Ba2+、Cl-、NO3-
B.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Na+、ClO-、Cl-、NO3-
C.无色溶液: Cu2+、K+、SO42-、Cl-
D.强碱性溶液:K+、Mg2+、NO3-、HCO3-
5.要除去Fe2O3中混有的Al2O3,最好的方法是(  )
A.用盐酸洗涤过滤 B.加热用H2还原
C.加热用CO还原 D.用NaOH洗涤、过滤
6.有些商贩为了使银耳增白,就用硫黄(燃烧硫黄)对银耳进行熏制,用这种方法制取的银耳对人体是有害的。这些不法商贩所制取银耳利用的是(  )
A.硫的漂白性 B.硫的还原性
C.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D.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7.“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 nm(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 ( )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能透过滤纸 ⑤不能透过滤纸
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④⑥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②③④⑥
8.配制100mL0.5mol/LNaOH溶液的操作有 ①计算 ②冷却 ③洗涤 ④溶解 ⑤转移 ⑥称量 ⑦定容,次序正确的是 ( )
A、①⑥③②⑤④⑦ B、①⑥④⑤②③⑦
C、①⑥④②⑤③⑦ D、①⑥③④⑤②⑦
9.下列不属于铵盐的共同性质的是(  )
A.易溶于水 B.与苛性钠共热产生NH3
C.都是晶体 D.受热分解都产生NH3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l-和Cl2都有毒
B.将AgNO3溶液滴入某溶液中,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溶液中含有Cl-
C.将NaCl溶液滴入AgNO3溶液中或将氯气通入AgNO3溶液中均会出现白色沉淀
D.含Cl-的溶液和氯水一样均呈黄绿色
11.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两种单质直接化合制取的是(  )
A.FeCl3   B.CuCl2 C.HCl D.FeCl2
13.下列块状金属在常温时,能全部溶于足量的浓硝酸或浓硫酸的是(  )
A.Cu B.Zn C.Fe D.Al 
14.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金属钠加入到CuSO4溶液中:2Na+Cu2+===Cu+2Na+
B.金属铝加入到NaOH溶液中:Al+2OH-+H2O===AlO+2H2↑
C.铁粉加入到FeCl3溶液中:Fe+2Fe3+===3Fe2+
D.铜片插入到AgNO3溶液中:Cu+Ag+===Cu2++Ag
15.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表现了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的是(  )
A.C+浓HNO3 B.Cu+稀HNO3
C.CuO+浓HNO3 D.NaOH+HNO3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6.能鉴别SO2和CO2的试剂是( )
A.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B.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品红试液 D. 澄清石灰水
17.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用下列措施中的( )
A.少用煤作燃料  B.把工厂的烟囱加高 
C.燃料脱硫  D.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18.下列有关NO与NO2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O是无色气体,可用排空气法收集
B.常温下,氮气与氧气混合就可迅速产生NO
C.常温下NO很容易与空气中的O2化合生成NO2
D.NO2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NO
1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标准状况下,22.4L H2含有的分子数为NA
B、18g H2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L
C、常温常压下,1.6g CH4含有的电子数为NA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 /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 NA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硅 B.常用氢氟酸(HF)来刻蚀玻璃
C.制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烧碱、石灰石、石英
D.实验室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保存氢氧化钠溶液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55分)
21.(8分)用地壳中某主要元素生产的多种产品在现代高科技中占有重要位置,足见化学对现代物质文明的重要作用。例如: (1)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成分是 ; (2)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 : (3)目前应用最多的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材料是 ; (4)用作吸附剂、干燥剂、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的是
22.(21分)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如下三套实验装置及化学药品(其中碱石灰为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三位同学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位同学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三位同学用上述装置制取氨气时,其中有一位同学没有收集到氨(如果他们的实验操作都正确),你认为没有收集到氨气的同学是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收集不到氨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简述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位同学都认为他们的实验装置也可用于加热碳酸氢铵固体制取纯净的氨气,你判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该装置中的NH4HCO3固体能否用NH4Cl固体代替NH3?______(填“能”或“不能”)。
23.(14分)工业上以氨气为原料制备硝酸的过程如下:
某课外小组模拟上述部分过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制备硝酸(所有橡胶制品均已被保护)。
(1)工业上用氨气制取NO的化学方程式 是 。
(2)连接好该装置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 。
(3)在吸收塔中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每消耗3molNO2生成 molHNO3,同时转移 mol电子。
(4)盛有Na2CO3溶液的烧杯为尾气处理装置,该装置中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2NO2 + Na2CO3 == NaNO2 + +
24.(12分)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运用类比学习的思想, 通过学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制取SO2的反应。充分反应,B中固体由淡黄色变为白色(Na2O2完全反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C中,木条复燃。试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推断该白色固体为Na2SO3,则B中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
(2)任何的推论都要经过检验,请完成对白色固体成分的探究:
限选实验仪器与试剂:烧杯、试管、药匙、滴管、酒精灯、带单孔胶塞的导管、棉花、试管夹;3 mol·L-1HCl、6 mol·L-1HNO3、NaOH稀溶液、蒸馏水、1 mol·L-1 BaCl2 溶液、澄清石灰水、品红溶液。
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白色固体为Na2SO3;
假设2:        ;
假设3:白色固体为Na2SO3与Na2SO4 的混合物。
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以上三种假设,并按下表格式写出实验操作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1: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加入 ,塞上单孔胶塞,将生成的气体通入 。
(1)若 ,说明白色固体含有Na2SO3,则 成立,
(2)若无该现象,则 成立。
步骤2:在步骤1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 。
若 ,则说明白色固体含Na2SO4。结合步骤1中的(1),则 成立,若无该现象,则 成立。
惠能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现在农村的小块田地里,你偶尔仍能看到农民用铁犁牛耕(或用驴耕)耕作的场景。中国古代农民用铁犁牛耕最早出现在
A.夏朝商朝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汉朝时期 D.唐朝时期
2. 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B.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
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 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
3.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手工业发展的水平,常以某种手工业品为代表,下列搭配准确的是
A.商周—铁器 B.秦汉—青花瓷
C.唐宋—青铜器 D.明清—棉布
4.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宋朝“商业革命”的是
A.统一货币“半两钱” B.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
C.出现了纸币“交子” 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
5.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商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经济实力较大的商人
②唐朝以前商人的交易活动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③宋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④明清时期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出现区域性的商人群体
⑤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清朝乾隆后只开放广州通商
A.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6.从战国时期开始,历代封建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是???????????????? A.土地兼并????B.闭关锁国?????C.“海禁 ”????D.重农抑商
7.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极大地冲击了中国原有的经济结构,其中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外国商品是
A.洋纱和洋布 B.咖啡和可可
C.产于印度的茶叶 D.产于泰国的香米
8.1912年到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发展,其原因是:
①民族资产阶级倡导实业救国
②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③爱国心和利润的刺激,使民族资产阶级乐于投资新式工业
④封建帝制被推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
9. “国人提倡用国货,热度日高。我公司近来销场过大,供不给求。”“我公司”可能是
A.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B.洋务派军事企业?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社会主义国营企业
10.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虽有所发展但不能繁盛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势力过于强大 B.受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制约
C.军阀割据没有形成统一的市场 D.受近代中国社会形态的制约
11. 下列哪些因素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① 官僚资本的形成与膨胀 ②日本全面侵华
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④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1952年,我国工业在工农业生产总值中占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占35.5%……针对这种状况,国家的决策是(  )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D.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3.1956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银亮的翅膀!万里的远航!在清朗的日子闪射着辉煌的阳光!”该诗句表达的情感应当是
A.对解放战争胜利的美好祝愿
B.“大跃进”开始初期的信心
C.对未来中国全面开放的期待
D.三大改造完成背景下的欣喜
14.《来自家乡的喜讯》是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幅漫画,画中讨论的主题主要得益于哪次会议的决策
A.中共八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5.电视剧《当家的女人》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村长带人搜查各家各户私养的羊、兔,“割资本主义尾巴”,女主人公菊香说:“都说是上边政策已经放宽了,你们怎么还这样做呢?”该情节反映的历史时期大致处于( )。
A.20世纪50年代初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初期 D.20世纪70年代末
16.右图是1984年4月30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手里拿着可口可乐,面露微笑。照片上的配文是:“中国的新面貌,里根将会看到什么?”我们不能从中看到的是
A.中国正在对外开放
B.假冒伪劣产品使中国人购买外国货
C.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D.美国对中国的开放持赞赏态度
17.下面两幅图片展示了我国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8.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试播节目②设立海南省并设置为经济特区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④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①②④③
19.近代诗人黄遵宪曾作诗《今别离》:“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该诗反映了( )
A.中国近代居室建筑的西化倾向
B.交通工具近代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C.西装传入对中国服饰改革的推动
D.西方饮食文化传入对中国传统食俗的影响
20.“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
A.明朝??? B.民国 C.清朝??? D.新中国
21.《申报》记载20世纪初中国文明婚礼的新现象:梳一东洋头,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B.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C.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D.中国封建制度的彻底结束
22.下列选项中,被称为“第四媒介”的是
A.互联网 B.报纸 C.广播 D.电视
23.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各国先后成为贸易强国和殖民强国。下列国家排列正确的是( )
A.葡萄牙→英国→荷兰 B.意大利→西班牙→英国→荷兰
C.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 D.意大利→葡萄牙→荷兰→英国
24.高三文科某班同学在研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时,有学生提出《马可·波罗行纪》在历史上可能是不存在的。如果这一著作是虚构的,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因素导致的
A.本书作者为了出名
B.传教士热衷于传播宗教
C.封建主为避免衰落对外进行侵略
D.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对海外市场的需求
25.17世纪,英国与荷兰之间“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这些争端直接促成1652至1674年的接连三次的(英荷)战争。”当时,英国发动三次英荷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夺取海外贸易优势和抢占殖民地
B.将北美洲和大洋州纳入世界市场
C.推动英国机器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D.保护跨越大西洋的黑奴贸易
二、非选择题(26题16分,27题18分,28题16分,共50分)
26.(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在我国(早期)封建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统治阶级的政治、军事需要。春秋时筑城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种:第一,大小诸侯国国都都是政治中心,都需筑城……第二,纷争中需要在战略要地筑城……第三,统治者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而在一些方向筑城……封建社会的城市商业是在这些旧城的基础上发展繁荣起来的。
──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
材料二: ?明朝中后期,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而工匠“趁织为活”,“得业则生,失业则死”的现象。
——《高中历史教材》
材料三: 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建立“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办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兴办的这些企业最为红火。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的企业被国民政府作为“逆产”强行“接收”、抵押、倒卖一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城市(集镇)形成的原因有哪些?(2分)
?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在城市的经济领域又出现了什么新的现象?(2分)最早出现在哪个历史时期?(1分)导致这一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简要概括1916年前后他的企业最为红火的原因。(6分)你认为他的理想能否实现?请说明理由。(2分)
27、(18分)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年份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农业总产值
461
510
535
575
610
材料二?? 我国小麦产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了。我国小麦增产速度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所没有的,更是资本主义国家所望尘莫及的。……美帝国主义者说我们人口多是“不堪重负的压力”,我们要用更多的事实告诉他们,人口多,生产粮食更多。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来。???????????????
? ──《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7月23日)
材料三?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年5月31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发展状况?(2分)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2分)

(2)对材料二所反映的我国农业生产情况你是如何判断的?(1分)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哪两次运动有关?(2分)这两次运动导致的后果如何?(2分)
?
(3)材料三中所述的“包产到户”政策最先在哪两个省份实行?(2分)为什么说“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2分)
(4)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促进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2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积极作用是什么?(3分)
28.(16分)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是历史的重要内容,从中可见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
——据《欧洲文化史》等
材料二 2005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
——据《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1)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6分)
(2)材料二中莎拉发现的现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是无法想象的,为什么?(4分)中国产品后来大量进入普通美国家庭的历史原因有哪些?(6分)

惠能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本试卷共5页,24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20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40分。
美国中央大平原和阿根廷潘帕斯草原虽属于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但它们共同的发展条件是:
①气候温和 ②地广人稀 ③高度发达的工业 ④便利的交通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0年冬,受韩国“泡菜危机”等预期的影响,山东大白菜价格暴涨。然而,2011年“月以来,山东大白菜价格持续回落,5分钱一斤都没人要。从“菜贵伤民”到“菜贱伤农”,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读“山东省某蔬菜种植地区略图”(图3),完成2—3题。
2.该地种植蔬菜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A.地势平坦,热量丰富 B.接近城区,市场广阔
C.靠近河流,航运便利 D.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3.导致该地2011年大白菜种植面积较2010年大幅增加的因素是
A.政策 B.市场 C.技术 D.气候
读“某区域略图”,回答4~5题。
4.图示河流区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A.混合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水稻种植业 D.商品谷物农业
5.该区域所在国家发展畜牧业有利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势平坦,草原广阔 B.地下水资源丰富
C.冬季普遍温和湿润 D.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
人口金字塔结构图是反映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的示意图。横坐标表示各年龄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中间的纵坐标表示人口年龄分组,左边表示男性,右边表示女性。图1是X、Y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回答6-8题。
6.Y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7.造成X、Y两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根本差异是
A.经济水平 B.教育水平
C.历史条件 D.自然条件
8.属于Y类型的国家有
A.尼日利亚    B.印度     C.泰国    D.日本
9.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
A.城市人口比重 B.城市人口数量
C.城市地域规模 D.城市经济增长速度
10. 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A.人口增长过快 B.人口增长过慢 C.人口老龄化问题 D.人口身体素质差
读“美国农业分布图”,回答11~13题。
11.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区跟我国农谚“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较吻合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2.农业区(带)⑤ 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
主要是
A.有五大湖区的充足水源
B.气候适宜,土壤肥沃
C.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D.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
13.关于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区专业化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
B.地区专业化可以大规模使用农业机械,提高生产效率
C.地区专业化可以提高农业技术水平 D.地区专业化会对农业生产带来更大的经济风险
14.城市工业区不断向市外移动是为了
? ①靠近交通干道? ②拓展城市范围? ③降低生产成本? ④保护城市环境
?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其中,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的国家是
A.③  B.② 
C.① D.④
17.与右图中①的出生率、死亡率相接近的国家最有可能是
A.中国 B.尼日利亚
C.英国 D.澳大利亚
18.80年代,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农村劳动力闲置??????????????????
B.1984年,国家放宽对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等政策
C.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D.城市生活水平高,有较好的学习、医疗条件
19.对于人口迁移所造成的影响,错误的是
A.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
B.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
C.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
D.在迁入地,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20.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科技水平????? ?B.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C.资源状况????? ?D.?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二、综合题
21.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回答(20分)

  
(1)AB两条曲线代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_____曲线,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_______曲线。
(2)从图中可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________,水平______;______年以后,城市化速度加快,甚至超过发达国家。
(3)从图中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______,水平______,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人们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出现了____________现象,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向________和____________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
(4)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主要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④ 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
(5)请就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提两点以上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下表是2000年中国、日本、埃及三国的人口统计资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国家
总人口(万)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中国
129500
1.40
0.64
日本
12687
0.94
0.82
埃及
6398
2.50
0.65
(1)三个国家在2000年 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中国 ,日本 。
(2)三个国家中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最慢的是 。
(3)三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数量最多的是 ,最少的是 ,试分析其原因

23.解放前,中国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成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粮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读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简述“南大荒”发展橡胶生产,“西大荒”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8分)
(2)从自然条件看,“北大荒”和“西大荒”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什么?(4分)
(3)“北大荒”已成为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与南方的商品粮基地比较,“北大荒”粮食生产的突出优势有哪些? (6分)

24.读某城镇周围农业区位安排图(图5-1),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若苹果园在A地,麦田在D地,是否合理:________,理由是 。
(2)B、E两地,何处种蔬菜更合理:________,理由是 。
(3)C地建奶牛场是否合理:________,理由是 。
(4)本城镇今后农业发展以花卉种植为主要部门是否有可能:________,理由是 。
(5)若该城镇位于我国江南地区,则D地最适宜栽种的经济作物是 。

惠能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试题
本试卷共7页,26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别、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我国许多省市已经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新的最低工资标准在每省市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  )
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B.我国的民主具有广泛性
C.我国的民主具有真实性
D.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基本的人权
2、伏尔泰说:“我不赞成你的话,但是我要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句名言启示我们在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国家必须依法保护公民的(  )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政治自由
C.监督权 D.决策权
3、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下列属于政治生活实践活动的有(  )
①积极参加社区管理,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②认真学习政治知识,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③调查农村社会治安状况 ④参加学校的时事政治学习,参加共青团的活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目前,我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差额选举。实行差额选举制度的意义是(  )
①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更多选择余地 ②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相互竞争 ③有利于保证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④能彻底杜绝选举中的虚假宣传和贿选现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5、政府的决策涉及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因此决策是否科学、合理至关重要。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是(  )
A.拓宽民意反映渠道 B.赋予公民广泛的民主权利
C.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D.决策机关审慎用权
6、对漫画《村务公开》所反映的这种民主制度和形式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它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②它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的主要途径 ③它保证了村民的民主监督权 ④使村民自治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如果你是社会监督员,发现问题,可以采取的方式有(  )
①依法在新闻媒体上公开发表意见 ②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实行民主监督 ③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行使监督权 ④通过张贴大字报进行监督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8、面对日益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政府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户籍优惠政策、金融资助政策,为毕业生打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通过大学生自主创业带动社会就业,这表明(  )
①政府履行经济建设职能 ②政府在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③政府可以包办一切 ④政府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④
9、近一段时期以来,公共舆论出现了“被就业”“被增长”“被自愿”等“被”现象。所谓“被增长”,就是说实际没有增长,但在统计数据中增长了,使我们都被统计数字“幸福”地笼罩着。“被”现象的出现对政府的启示是(  )
A.公民要不断增加政治参与度
B.政府要不断提高行政工作效率
C.政府要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D.为公民求助和投诉提供多种途径
10、某市工商局通过仔细审查,主动撤销了一例不合理行政处罚,受到当事企业的好评。合理行政是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这就要求政府实施行政管理要遵循(  )
A.法律、法规和规章 B.公平、公正的原则
C.法定程序 D.诚实守信的原则 
11、对政府权力进行有效制约和监督的关键是(  )
A.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B.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C.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D.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
12、在我国的现有政治体制中,农村村民委员会是我国的(?? )
A.基层政权组织 B.基层自治组织C.基层社会团体D.基层经济组织
13、现在,村民要求“村务公开”,更要求“村误”公开,对于这一字之差,认识正确的有(?? )
①能促进村干部提高自己的决策水平和实践能力
②不利于村干部树立威信,不利于村务管理
③有利于保障群众的知情权,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自治
④有利于村干部找到差距,弥补不足,更好地开展工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某市民发现,当地有关行政部门让你的个别工作人员没有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监督职责,于是打电话给该部门反映问题并提出建议。该市民行使监督权的方式是( )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舆论监督制度
C.社会听证制度 D.信访举报制度
15、民主政治建设有赖于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有序参与和无序参与的区别在于:(?? )
①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②是否向国家机关表达了自己的合理批评和建议
③参与行为是否遵循了法律、法规和程序性规范
④参与过程中是否正确处理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 “公民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行使自己的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这是对公民政治自由权利的限制。”这种观点(?? )
①认为公民应无拘无束第行使政治自由权利
②认为法律与自由是同一的
③主张公民在法律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权利
④割裂了自由与法律的关系,否认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必要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7、2011年1月7日,针对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研究确定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七项措施。这是政府行使 职能。(?? )
A. 保障人民民主 B.组织文化建设
C.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D.组织经济建设
18、上海市区县人大进行换届选举工作,全市1000多万选民投票选举产生了5000多名新一届区县人大代表,我国区县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是( )
A.等额选举 B.直接选举C.间接选举D.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
19、区别有权威的政府与无权威的政府的根本标志是(?? )
A.政府的权威是否由国家性质决定
B.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服从
C.政府的活动是否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障
D.政府及其公务人员有无影响力
20、要树立和维护政府的权威,最根本的是坚持(?? )
A.依法行政?????? B.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C.权责统一??? D.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2013年3月份在北京开幕。参加本次会议的人大代表来自各民族,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解放军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等都有适当的比例。这表明我国民主具有:( )
A.广泛性 B.真实性 C.绝对性 D.人民性
如果说民主是指一种与个人专制独裁统治不同的、实行“多数人的统治”的国家形式,那么,这个“多数人”是指( )
我国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 B.国家政权机关的多数人
C.包括被统治阶级在内的多数人 D.统治阶级中的多数人
某市民发现,当地有关行政部门的个别工作人员没有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于是打电话给该部门反映问题并提出建议。该市民行行使监督权的方式是:( )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舆论监督制度
C.专家咨询制度 D.信访举报制度
24.“文化搭台,经贸唱戏”,这本是一件好事。然而,某些地方政府把节庆活动搞成了劳民伤财、徒有虚名的“形象工程”。这告诉我们( )????
政府应不断提高行政办事的效率
政府要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节庆活动能够为老百姓带来实惠
政府不应该片面追求GDP的增长????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简析题:本题共2小题,第25题15分,第26题37分
25、2012年8月,安徽省合肥市中级法院对薄谷开来、张晓军(薄家勤务人员)故意杀人案作出一审判决,分别判处死缓和有期徒刑9年。同时,重庆市公安局原副局长郭维国,市公安局刑警总队原总队长李阳,市公安局技术侦查总队原总队长、渝北区公安分局原局长王鹏飞,沙坪坝区公安分局原常务副局长王智等4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7年、5年和5年。
请运用公民政治权利与义务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的认识。(15分)
惠能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的值是( )
A. B. C. D.
2.下列向量的运算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已知角是第一象限角,那么是( )
A.第一象限角 B.第二象限角 C.第一或第二象限角 D.第一或第三象限角
4.下列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 D.
5.设是非零向量,为负实数,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与的方向相反 B. C.与 的方向相同 D.
6.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 ( )
A. B.
C. D.
7.为了得到函数的图象,只需把余弦函数的图象上所有的点的( )
A.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5倍,纵坐标不变 B.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
C.纵坐标伸长到原来的5倍,横坐标不变 D.纵坐标伸长到原来的倍,横坐标不变8.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1,,那么
等于( )
A. B.3 C. D.
9.已知,则的值等于( )
A. B. C. D.
10.将函数(其中>0)的图像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所得图像经过点(,0),则的最小值是( )
A. B.1 C. D.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1.已知向量其起点坐标为,则它的终点的坐标为
12.已知角的终边过点P(-12,5),则角的余弦值为
13.已知,则
14.若是夹角为的两个单位向量,则与的
夹角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8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5.(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的顶点坐标分别为,
若,求;
若为直角,求实数的取值.
(本小题满分14分)
(1)已知,求的值;
(2)已知且第三象限角,
求 的值.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1)求的值;
(2)求的单调递增区间.
.
18.(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角分别为的三个内角,且
(1)求的值;
(2)求.
19.(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
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
若,求的值域.
惠能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试题
本试卷共4页,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分别是(   )
A.开普勒、卡文迪许   B.开普勒、伽利略
C.牛顿、卡文迪许   D.牛顿、伽利略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 )
A.只有受到一个方向不断改变的力,物体才可能做曲线运动
B.物体所受合外力一定竖直向下
C.物体初速度方向一定不在竖直方向
D.物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外力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3、关于运动的合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合运动的位移等于分运动位移的矢量和
B、合运动的时间等于分运动时间之和
C、合运动的速度一定大于其中一个分运动的速度
D、合运动的速度方向一定与合运动的位移方向相同
4.河宽420 m,船在静水中速度为4 m/s,水流速度是3m/s,则船过河的最短时间为( )
A.140 s B.105 s C.84 s D.60s
5.若以抛出点为起点,取初速度方向为水平位移的正方向,则图5—13—1中,能正确描述做平抛运动物体的水平位移x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 )
6.如图所示,在皮带传送装置中,主动轮A和从动轮B半径不等,皮带与轮之间无相对滑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轮的角速度相同
B、两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同
C、两轮边缘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同
D、两轮转动的周期相同
7、在公路上常会看到凸形和凹形的路面,如图所示. 一质量为m的汽车,通过凸形路面的最高处时对路面的压力为N1,通过凹形路面最低处时对路面的压力为N2,则( )
A.N1 > mg B.N1 < mg
C.N2 = mg D.N2 < mg
8.下列现象中,与离心现象无关的是 A.汽车转弯时速度过大,乘客感觉往外甩
B.汽车急刹车时,乘客身体向前倾 C.洗衣机脱水桶旋转,将衣服上的水甩掉
D.运动员投掷链球时,在高速旋转的时候释放链球
二、双选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9.关于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上升过程物体做减速运动,下落过程做加速运动
B、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
C、上升过程的加速度等于下落过程的加速度.
D、物体以初速度抛出,落回抛出点时的速度与初速度相同,加速度也相同.
10.“天宫一号”某次变轨,离地高度由200km升至362km,假定变轨前后均做匀速圆周运动,变轨后“天宫一号”的
A.加速度增大 B.周期变大 C.线速度变小 D.向心力变大
11.如图所示,某同学将一枚飞镖从高于靶心的位置水平投向竖直悬挂的靶盘,结果飞镖打在靶心的正下方.忽略飞镖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为使飞镖命中靶心,他在下次投掷时应该
A.换用质量稍大些的飞镖
B.适当增大投飞镖的高度
C.到稍远些的地方投飞镖
D.适当增大投飞镖的初速度
12、关于地球同步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步卫星可以定点于北京上空,且其相对于地面始终保持静止
B、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一定与赤道平面共面
C、不同国家发射的同步卫星质量必须相同
D、它运行的周期为24 h
13、下列关于第一宇宙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一宇宙速度的数值是7.9km/s B.第二宇宙速度的数值是16.7km/s
C.所有的卫星速度,都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D.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
14、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放在旋转的圆台上,它们由相同的材料制成,A的质量为2m,B、C的质量均为m,如果,当圆台匀速旋转时,三物体均没有滑动,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C物体向心加速度最大
B、B物体的静摩擦力最小
C、三个物体都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向心力
D、当圆台转速增大时,A比B先滑动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2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6分)(1)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在安装实验装置的过程中,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是水平的,这样做的目的是
A、保证小球飞出时,速度既不太大,也不太小
B、保证小球飞出时,初速度水平
C、保证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每次都相等
D、保证小球运动的轨道是一条抛物线
(2)如图所示,在研究平抛运动时,小球A沿轨道滑下,离开轨道末端(末端水平)时撞开轻质接触式开关S,被电磁铁吸住的小球B同时自由下落.改变整个装置的高度做同样的实验,发现位于同一高度的A、B两球总是同时落地.该实验现象说明了A球在离开轨道后
A.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B.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C.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D.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16、(6分)某同学在做“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忘记记下斜槽末端的位置O,A为物体运动一段时间后的位置,记录AB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根据图所示图象(单位:cm),则物体平抛初速度为_______m/s,记录B位置时竖直分速度大小= m/s(g取10 m/s2)
17、(8分)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的质量为m, 环绕地球运行的线速度为v,已知引力常量为G,地球质量为,半径为R,利用已知条件求:
(1)卫星离地面的高度;
(2)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
18.(10分)将一物体以v0=8m/s的速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为h=1.8m。g取10m/s2,求
求:(1)物体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2)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19、(10分)某气球下面挂一重物以=10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悬挂重物的绳子突然断裂,重物经7s到达地面.若不考虑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1)绳子断裂后重物可继续上升的时间
(2)绳子断裂时重物离地面的高度
20、(10分)如图是一高山滑雪运动场中的滑道,BD附近是很小的一段曲道,可认为是半径均为R=40m的两圆滑连接的圆形滑道,B点和D点是两圆弧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圆弧长度远小于斜面AD及BC长度,从A到D点不考虑摩擦力的作用。一个质量m=60kg的高山滑雪运动员,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滑道滑下,从B点水平抛出时刚好对B点没有压力,已知滑道的倾角θ=370,sin370=0.6,cos370=0.8,取g=10m/s2。求:
(1)运动员在B点时的速度大小;
(2)运动员在BC斜面的落点C到B点的距离(B点可认为是BC斜面上的最高点)

(4分)
(2)重物从最高处自由下落,总高度
   (2分)
绳断裂后重物上升的最大高度(2分)
故绳断裂时重物离地面高度 (2分)
惠能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卷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考生必须保持答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赤霉素能促进茎杆伸长和植株增高,将纯种矮茎豌豆用赤霉素处理后长成高茎豌豆,
这种高茎豌豆自交后代的表现型为( )
A.25%为高茎 B.50%为矮茎 C.100%为高茎 D.100%的矮茎
2.关于豌豆自由组合规律的实验,下列哪些是正确的解释( )
①黄色Y对绿色y是显性,圆粒R对皱粒r是显性
②亲代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产生yr和YR两种配子,F1表现型为黄色圆粒,基因型为YyRr,F1为杂合体
③F1产生配子时,Y和y分离,R与r分离,非等位基因间自由组合
④F1雌雄各4种配子组合受精机会均等,因此有16种结合方式。F2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有9种基因型
A.①② B.①③④ C. ①③ D.①②③④
3.若DNA分子中一条链的碱基摩尔比为A︰C︰G︰T=1︰1.5︰2︰2.5,则其互补链中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的摩尔比为( )
A. 5︰4 B. 4︰3 C. 3︰2 D. 5︰2
4.1、对右图中四个中四个遗传系谱图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个图都可能表示白化病遗传的家系
B.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病基因携带者
C.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丙、丁
D.家系丁中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几率是1/4
5.下列细胞中可能存在四分体的是( )
A.精原细胞 B.第一极体 C.初级卵母细胞 D.受精卵
6.右图是一个哺乳动物细胞的示意图,它属于( )
A.精巢中的细胞 B.受精卵
C.小肠内的细胞 D.精子
7.用32P和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然后进行测试,在子代噬菌体的化学成分中可测到( )
A. 有15N和32P B. 没有15N和32P C. 有15N D. 32P
8.下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通过基因诊断知道3号个体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有关该遗传病的错误分析是( )
A.该遗传病基因的遗传一定遵循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
B.6号和7号生育患该遗传病小孩的几率为l/8
C.如果6号和7号第一个小孩患该遗传病,那么第二个小孩还患该病的几率为l/4
D.3号和4号再生一个男孩是正常的几率为1/4
9.具有100个碱基对的1个DNA分子区段, 内含40个胸腺嘧啶, 如果连续复制两次, 则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
A. 60个 B. 80个 C. 120个 D. 180个
10.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父母表现型正常,生下3胞胎孩子,其中只有
1个患色盲,有2个孩子为同卵双胞。3个孩子的性别不可能是( )
A.2女l男 B.全是男孩
C.全是女孩或2男1女 D.全是男孩或2女1男
12.某种蝇的翅的表现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果翅异常的雌蝇与翅正常的雄蝇杂交,后代中25%为雄蝇翅异常、25%为雌蝇翅异常、25%雄蝇翅正常、25%雌蝇翅正常,那么,翅异常不可能由( )
A.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B.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
C.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D.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
13.下列各图中,图形分别代表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在制作脱氧核苷酸模型时,各部件之间需要连接。下列连接中正确的是
14.一对杂合黑豚鼠产仔4只,4只鼠仔的表现型可能是
A.三黑一白 B.全部黑色 C.二黑二白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15.右图所示的细胞最可能是
A.精细胞 B.卵细胞 C.初极精母细胞 D.次极精母细胞
16.一个DNA分子经过3次复制后, 新的DNA分子中, 保留有原来母链的占:
A. 1/2 B. 1/4 C. 1/8 D. 1/16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全选对者得4分,选对一个得2分,如有选多或选错者不得分。
17.在小麦的根尖细胞内基因分布在( )
A.染色体 B.线粒体 C.叶绿体 D.核糖体
18.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
A.紫花×紫花→紫花     B.紫花×紫花→301紫花+110白花
C.紫花×白花→紫花     D.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
19.对某一噬菌体的DNA用32P标记,对细菌的氨基酸用15N标记,让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已标记的细菌,最后释放出200个噬菌体,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全部噬菌体都含有31P B.两个噬菌体含有15N
C.全部噬菌体含有15N D.两个噬菌体含有32P
20.图示DNA分子复制过程,其中a、b、c、d表示脱氧核苷酸链。正确的是( )
A.复制所需要的原料有4种核糖核苷酸、ATP、模板、酶
B.a和c的碱基序列肯定相同
C.b中(A+T)/(G+C)的比值与C相同
D.b中(A+G)/(T+C)的比值与C相同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2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每空1分,特别说明除外。
21(12分).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类型,对形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亲本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黄色圆粒),___________( 绿色圆粒)。
(2)在F1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1中纯合子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
(3)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如果用F1中基因型为____________的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的性状类型有2种,则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用F1中基因型为____________的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的性状类型有_______种,则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分)右下图是DNA的分子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④分别是 、 。
(2)图中的碱基的配对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
(3)图中的⑥是 ,
⑦是 。
已知双链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中(A+G)/(T+C)=m,求:(4)在另一条互补链中上述比例为 ,在整个DNA中此比例为____________,这就是说,在整个DNA分子中,_________碱基之和与__________碱基之和相等。
若在一单链中,(A+T)/(G+C)=n时,求:
(5)在另一互补链中上述比例为 。
(6)在整个DNA分子中上述比例为 。
(7)某基因的一个片段在解旋时,a链发生差错,C变为G,该基因复制3次后,发生差错的基因占全部基因的( )(2分)
A.100% B.50% C.25% D.12.5%
23(15分).下图1、图2是某种生物细胞生活周期中变化图,纵坐标表示染色体或DNA的变化,横坐标表示时间。请回答:
图2
(1)、 图1中B细胞正处于 分裂 期,细胞内有DNA 个、染色单体 条。
(2)、图1中C细胞的名称为 。D细胞的名称为 。
(3)、图2中代表DNA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4)、图2中0-8时期细胞的分裂方式是 。
(5)、图2中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 和 。
(6)、图1中的B、D分别对应图2中的那个区间 和 。
(7)、图2中着丝点分裂在横坐标数字的 处进行。(2分)
(8)、图2中曲线B在8处上升的原因是_____ ___。
24、(共12分,每空2分)有的人从二三十岁开始头发变得稀少,四五十岁变秃顶,称为少秃顶。少秃顶是遗传的,受一对常染色体基因(基因用H、h表示)控制,在男孩身上为显性遗传,在女孩身上为隐性遗传。而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用B、b表示)。根据以下系谱图,回答问题。
?(1)写出Ⅰ4基因型??????????? ,Ⅲ3基因型??????????? 。
(2)引起Ⅳ2少秃顶的基因不可能来源于第Ⅰ代的???????? ?号个体。
(3)Ⅰ3和Ⅰ4还有一个孩子,由于工作疏忽而忘记统计,请问这个孩子是只患色盲男孩(即头发正常)的概率是 ,请写出Ⅰ3和Ⅰ4婚后生出只患色盲的男孩的遗传图解(画在右侧方框内)。
(4)若Ⅲ1和Ⅲ2再生一个男孩,仅患一种病的可能性是???????? 。
惠能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英语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纸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
I语言知识及应用(共三节,满分60分)
单项选择(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1. She is already two hours late. What _________to her?
A. can have happened B. must have happened
C. should have happened D. must happen
2.Peter’s jacket looked just the same as Jack’s, but it cost _____ his.
A. as much twice as B. twice as much as
C. much as twice as D. as twice much as
3.After Yang Liwei succeeded in circling the earth, _______our astronauts desire to do is walk in space.
A. where B. how C. that D. what
4. Mrs. White found her husband ________by letters and papers and________ very worried.
A. surrounding; looked B. surrounded; looked
C. surrounding; looking D. surrounded; looking
5. Though difficult, I ________ him find a job, which made him very pleased.
A. tried to help B. managed to help
C. tried helping D. succeeded to help
6. The Government has promised to take ____ to help the unemployed.
A. measures B. means C. methods D. measurement
7. In order to save energy, they have decided to ________ the gas supplies to the city.
A. cut in B. cut down C. cut up D. cut out
8. On my way home, I saw a young man with _____ shoulders trying to find out how _____ the river is by walking across it.
A. wide; wide B. broad; broad C. broad; wide D. wide; broad
9. I will do______ I can _______you.
A. all what, help B. all that, help
C. all which, to help D. what, to help
10.Often he______ sit for hours doing nothing at all when he was in low spirits.
A.should B.would C.could D.might
11. — Do you mind my taking the books away?
— ________.
A. Certainly, please do. B. No, go ahead
C. Yes, not at all D. No, please don’t
12.The reason_____ she gave for not being present was _____the heavy snow prevented her coming.
A. why; because B. why; whether
C. that; that D. how; that
13. _____ leaves the room last ought to turn off the lights.
A. Anyone B. The person C. Whoever D. Who
14. The weather turned out to be fine yesterday. You ________ the trouble to carry your raincoat with you.
A. should have taken B. mustn’t have taken
C. could have taken D. needn’t have taken
15. It’s the protection for the trees________ really matters,_______ how many trees are planted each year.
A. what, other than B. which, or other
C. that, rather than D. as , more than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11—25各题所给的A、B、C和D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Everyone needs water and a diet of healthy foods. These foods should 16 some fat, some fiber, a little salt and so on.
People need energy to live. They eat all kinds of foods which change into energy. Our bodies use different 17 of energy. The energy is measured in calories(卡路里). The more __18 we take, the more calories we burn. Even when you are 19 , you are using energy---about 65 calories an hour. While you are at school, or walking home, your body is 20 up 100 calories an hour. When playing football or basketball, you might be using 400 calories an hour. On 21 Day, during the relay race, you will use most of all, perhaps as 22 as 650 calories an hour.
The Chinese diet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healthiest in the world. It contains a lot of fruit and green vegetables. It is 23 in fiber and low in sugar and fat. The Chinese eat less sugar than many othe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at is 24 lots of people in China have white teeth.
People in the Western world do not eat such healthy foods. They eat too much fat and sugar and don’t take 25 exercise. Because of this, they 26 very easily. In order to 27 with the quick pace(步伐) of their life and work, they eat a lot of fast food. They eat a lot of sweets, soft drinks, potato crisps, chocolate, butter and ice cream and so on, which are called 28 food by some epicureans(美食家). The result is that many of them become fat. In order to avoid 29 _ fat and 30 it is advisable(明智的) to eat a balanced diet and not eat too many foods that have a high calorie rating.
16. A. include B. hold C. contain D. make up
17. A. numbers B. amounts C. plenty D. deal
18. A. exercise B. exercises C. sport D. game
19. A. sleepy B. running C. working D. asleep
20. A. running B. adding C. burning D. wasting
21. A. Children B. Work C. Sports D. Sport
22. A. much B. many C. few D. little
23. A. poor B. low C. rich D. plenty
24. A. Why B. because C. because of D. since
25. A. a number of B. too much C. masses of D. enough
26. A. lose weight B. put on weight C. die D. stay healthy
27. A. keep up B. carry on C. keep on D. go on
28. A. bad B. diseased C. healthy D. junk
29. A. to get B. becoming C. to become D. get
30. A. keep thin B. keep fit C. stay calm D. fall ill
第三节 语法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 5分,满分15分)
阅读下面短文,按照句子结构的语法性和上下文连贯的要求,在空格处填入一个适当的词或使用括号中词语的正确形式填空,并将答案填写在答卷标号为31—40的相应位置上。
Travel is a very good activity. When traveling, you can relax 31 , forget your tiredness or troubles, and have the energy to take on the new tasks 32 (wait) for you.
But sometimes traveling is not an 33 (enjoy) thing. For example, the weather can be changeable. If you climb a mountain, it may rain suddenly. You may be caught 34 _ the rain and may catch a cold. 35 worst thing is that you may have your money stolen 36 you may have an injury. All these terrible things are 37 can happen to you.
Therefore, when you 38 (go)on a trip, you must make a good preparation. Firstly, you must have clear information about the weather. Secondly, you should choose 39 good companion so that you can help each other. Thirdly, you must be careful enough and try to avoid accidents. 40 you do this, you will surely enjoy your travel.
Ⅱ 阅读(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 阅读理解(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People have strange ideas about food. For example, tomato is a kind of very delicious vegetable. It is one of useful plants that can be prepared in many ways. It has rich nutrition(营养) and vitamin in it. But in the 18th century, Americans never ate tomatoes. They grew them in their gardens because tomato plants are so pretty. But they thought the vegetable was poisonous(有毒的). They called tomatoes “poison apples”.
President Thomas Jefferson, however, know that tomatoes were good to eat. He was a learned man. He had been to Paris, where he learned to love the taste of tomatoes. He grew many kinds of tomatoes in his garden. The President taught his cook a way for a cream of tomato soup. This beautiful pink soup was served at the President party. The guests thought the soup tasted really good. They never thought their president would serve his honored guests poison apples. Jefferson never spoke to his honored guests about the fact.
41. Tomato is a kind of ___________.
A. poisonous fruit B. poisonous vegetable C. tasty fruit D. tasty vegetable
42. After you read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o you think is true?
A. Americans never ate tomatoes after they began to plant them.
B. Americans didn’t eat tomatoes before 19th century.
C. Even now Americans don’t eat tomatoes.
D. In the 18th century Americans ate a lot of tomatoes.
43. Jefferson learned that tomatoes were good to eat ____.
A. while he was in Paris B. when he was a little boy
C. because his parents told him so D. from books
44. 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all the honored guests invited by Jefferson were____.
A. people from other countries B. from France
C. people of his own country D. men only
45.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 None of the guests knew the soup that was served at the President’s party was made of tomatoes.
B. All of the guests thought the soup which was prepared by the President’s cook was nice.
C. President Thomas Jefferson knew that tomatoes were good to eat and not poisonous at all.
D. All of the guests didn’t know that their president would serve his honored guests poison apples.
B
Thanksgiving Day is special holida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Families and friends gather to eat and give thanks for their blessing.
Thanksgiving Day is really a harvest festival. This is why it is celebrated in late fall, after the crops are in. But one of the first thanksgivings in America had nothing to do with a good harvest. On December 4, 1619, the Pilgrims from England landed near what is now Charles City, Virginia. They knelt down and thanked God for their safe journey across the Atlantic.
The first New England Thanksgiving did celebrate a rich harvest. The Pilgrims landed at what is now Plymouth, Massachusetts, in 1620. They had a difficult time and the first winter was cruel. Many of the Pilgrims died. But the next year, they had a good harvest. So Governor Bradford declared a three-day feast(盛宴). The Pilgrims invited Indian friends to join them for their special feast. Everyone brought food.
In time, other colonies(殖民地)began to celebrate a day of thanksgiving. But it took years before there was a national Thanksgiving Day. During the Civil War, Sarah Josepha Hale persuaded Abraham Lincoln to do something about it. He proclaimed(宣布)the last Thursday of November 1863 as a day of thanksgiving. Today, Americans celebrate this happy harvest festival on the fourth Thursday in November. Canadians celebrate Thanksgiving Day in much the same way as their American neighbors. But the Canadian thanks-giving Day falls on the second Monday in October.
46. Thanksgiving Day is celebrated .
A. in spring B. summer
C. in autumn D. in winter
47. The first to celebrate thanksgiving were .
A. some people from England
B. the American Indians
C. Sarah Josepha Hale
D. Governor Bradford
48. We can infer from the passage that New England must be .
A. in the U. S. A.
B. in Great Britain
C. in Canada
D. on some island off the Atlantic
4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 Thanksgiving Day used to be a holiday to celebrate a good harvest.
B. Abraham Lincoln was not the first to decide on thanksgiving celebrations.
C. Thanksgiving Day is celebrated to express the American and Indian people’s thanks to God.
D. There’s littl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merican way and the Canadian way to celebrate Thanksgiving Day.
50. The passage mainly tells us .
A. how Thanksgiving Day is celebrated in the U. S. A.
B. how Thanksgiving Day came into being and the different ways it is celebrated
C. that Thanksgiving Day is in fact a harvest holiday
D. how the way to celebrate Thanksgiving Day changed with the time and places
C
Many American presidents in the 19th century were born in poor families. They spent their childhood in little wooden rooms. They got little education. Washington and Lincoln, for example, never went to school and they taught themselves. Lincoln once did jobs of a worker, shopkeeper and post officer in his early years.
A large number of U. S. presidents had experiences in the army. The two best known were Ulysses Grant and Dwight D. Eisenhower. Grant was a general (将军) in the American Civil War and Eisenhower was a hero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It happened that they graduated from the same school—West Point Military Academy (西点军校). One may be surprised to learn that both of them did not do well in the school. Eisenhower, for example, was once fined because he broke the rules of the school.
The jobs of U. S. presidents are tiring. He must keep an eye on anything important which happen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Every day, a lot of work waits for him to do, and he has to make many important decisions. When Franklin Roosevelt was a child, he was once brought to visit President Taft. The old president said to him, “When you grow up, you should not be president. It’s a tiring job.”
51.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many U.S. presidents .
A. did not have much knowledge in their work
B. had been workers, shop-keepers and post officers in their early years
C. couldn’t receive good education before they grew up
D. didn’t want to go to school during their childhood
52. President Eisenhower became well-known .
A. while studying in West Point Military Academy
B. during the American Civil War
C. after he was elected President of the U. S.
D. during World War II
53. In this passage, “keep an eye on” means “ ”.
A. pay close attention to(密切注意)
B. not pay attention to
C. look at something with one eye
D. never keep in mind
5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o you think is right according to the last paragraph?
A. In the U. S. no one wanted to be president because it was tiring.
B. None of the presidents except Taft could do the tiring job.
C. It is an important and tiring job to be a president in the U. S.
D. President Taft didn’t want Roosevelt to be a president because he was too young.
55. Which do you think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second paragraph?
A. Many of the U. S. presidents had served(服役)in the army before they took office.
B. Only those who didn’t work hard at school but were good at fighting could be presidents.
C. Grant and Eisenhower became well-known because they both graduated from West Point Military Academy.
D. Eisenhower was Presiden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第二节 信息匹配(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请阅读下列应用文及相关信息,并按照要求匹配信息。请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号的相应选项字母涂黑。选E,在答题卡上同时涂A、B,选F,在答题卡上同时涂C、D。选项中有一项是多余选项。
请阅读以下人员信息,然后匹配人员与相关游戏:
56. Frank wishes to get a game for his new Apple phone. He loves to play those kinds of games in which his role is a pilot, a brave soldiers or a tough man of other kinds who fight to rescue people in trouble.
57. Charlie wants to download a game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difficulty for his mobile phone. He wants it for free and hopes that it will bring him lots of laughter. Of course, he wishes it would have wonderful visual and sound effect.
58. Eddie is a young man with sporting blood. He likes to do things that can bring him challenges and adventures. So when it comes to mobile phones games, he definitely wants to get one adventure games for his phone.
59. For Brad Green, no games can attract him more than those related to cars. Now he would love to download a car racing games for his new phone. And of course, he wishes to get one that can help to improve his driving skills at the same time.
60. Tony loves to play games with his new cell phone. It seems that nothing can prevent him from playing those games, his father Mr. Greg has got a new idea instead. He wants to find a game that could help with Tony’s knowledge of geography.
Ⅲ 写作 (共三节,满分50分)
根据句子要求转换句型(共7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4分)
61.Since you are all present, let’s begin our discussion.(同义句改写)
________ ________ you are all present, let’s begin our discussion.
62.Their present house is too small, so they have decided to move. (同义句改写)
Their present house is ______ small ________ they have decided to move.
63.When he came to himself, he found he had been taken to the hospital. (同义句改写)
When he came to himself, he found________ ________ to the hospital.
64.Can you tell me? Where is the post office?( 改为宾语从句)
Can you tell me__________ the post office_________.
65.The origin of life on earth is still a mystery to the human beings. (改为主语从句)
________ life _______ on earth is still a mystery to the human beings.
66.I don’t know which one I should choose.(改为同位语从句)
I have ________ _______ which one I should choose.
67.The windows look bright and clean today. Someone _______ ________ cleaned them.
(对过去事实的肯定推测)
第二节 完成句子翻译(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
根据汉语提示,用适当的英语单词完成句子。每空限填一词。
68.Whether to hold the Match or not_________ _______ the whether tomorrow.
我们明天是否要举行比赛得取决于天气。
69.I hope you will __________ your __________.
我希望你能遵守你的诺言。
70.________ he said at the meeting_________everyone.
他在会上说的每句话都鼓舞着大家。
71.He has _______ ________ many books as his brother does.
他拥有的书是他弟弟的两倍。
72.We won’t give it up _______ _______ we fail ten times.
我们不会放弃,即使我们失败了十次。
73.It is _______ ________ he has been waiting for a long time.
很明显他等了很长时间了。
74.He could not________ _________ his absence from school.
他无法解释他旷课的原因。
75.The letter________me ________ what she had said.
这封信让我想起了她说的话。
第三节 书面表达(共1小题; 满分20分)
Smith先生是一位加拿大籍教师,今天他给你们做了一个讲座,介绍了有关加拿大的情况。请你根据Smith先生的讲座,写一篇报告,向全校同学介绍加拿大的有关情况。词数120左右。 要点包括:
1. 加拿大约占世界四分之一陆地面积,是世界第二大国;
2. 人口稀少,全国人口约3200万,居民主要讲法语和英语;
3. 气候区域差别很大;
4. 多湖泊,淡水资源丰富;
5. 丰富的森林资源,是世界最大纸张出口国。



惠能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7页.2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班别、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1-8小题涂在小型机读卡上,12、13题填在答题卡上)。
???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本大题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庠序 打烊 祥和 耳熟能详 B.阿谀 膏腴 须臾 遍插茱萸
C.马嵬 巍峨 帷幄 韦编三绝 D.眩晕 炫目 弦乐 泫然泪下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时下,冠以“文化”的现象比比皆是,山文化、水文化自不待言,“花”文化、“草”文化也涌入其中,热闹是热闹,但热闹之余你会感觉到,其中似乎掺杂了很多的随意性和功利性。
B.18名路人看到遭受碾轧的小悦悦后,居然义无反顾地离去,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社会对“道德”的讨论与追问。
C.药家鑫被执行死刑,可说是罪有应得,但是对于为什么会出现药家鑫现象,中国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怎么了的问题,网友们却是各执己见,众说纷纭。
D.对于冠心病患者,有专家建议静养,有专家建议运动;静养有静养的论据,运动有运动的佐证,真叫人莫衷一是。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据了解,这款新手机是专门为年轻的时尚一族设计的,其发布活动也别出心裁地利用流行的身体彩绘来表达。
? B、中国国防科工委官员介绍说,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的成功发射、应用及运行,使得世界上许多国家对中国的地球卫星表示了浓厚兴趣。
C、足坛名帅戚务生的执教经验丰富,在短短5年内,把云南红塔队改造成一支甲A强队,为西南足球赢得荣誉。
????D.中国艺术发展到今天,追求的不能只是热闹,而应该是对艺术品质的坚守和对当代艺术的追问,并参与国际文化的对话中。
4.把下面的四句话填入横线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唐诗难道不正是表达了中国青少年的梦么?唐诗是早晨,是少年,不是下午茶。____________我们要让我们的民族在长途跋涉、风尘仆仆中有做梦的机会,历尽坎坷风霜满面仍有少年精神,那么,就让我们的下一代多读唐诗吧!
①早晨是不提问题的,不分析的,不反省的
②是清新的样子,是神采飞扬的
③早晨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④下午茶的精神是反省的,沉思的,分析性的,要不停想问题的
A.④①③②        B.①④③②
C.④①②③ D.①④②③
5.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不一致的一项是(  )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郑人有欲买履者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二、本大题6小题,共34分。阅读下面《劝学》选段,完成11~14题。
甲文: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①,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牍②。
乙文: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③之根为芷,其渐之滫(xiū,污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丙文: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注 ①端而言,蠕而动:端,微言。蠕,微动。意思是说极细微的言行。②禽牍:小的禽兽。古人相见,常拿小禽兽作为礼物。③兰槐:一种香料。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形乎动静  形:表现、体现 B.其渐之滫 渐:开端
C.游必就士 就:接近 D.长而异俗 长:长大成人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8.“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说明的道理是(  )
A.比喻人的本性无善无恶,而学习和教育可以改变一切。
B.说明人善恶无常,因而必须通过教育来改变人。
C.人是会受环境影响的,强调外界环境的重要性。
D.人的可塑性很强,要通过教育来使其成为有用的人。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3分)
(1)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3分)
(2)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3分)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分)
(4)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4分)
10.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昭君怨???????郑域
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这首词上阕吟诵的具体是什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3分)
(2)这首词下阕?,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3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按前3题计分,对1空1分)(6分)
(1)西当太白有鸟道,??????????? 。???????????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蜀道难》)
(2)间关莺语花底滑,???????????。冰泉冷涩弦凝绝,???????????。(白居易《琵琶行》)
(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高》)
(4)故木受绳则直,???????????,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让网络为文学插上翅膀
周志雄
①网络文学一直颇受争议,最常见的批评是,网络文学缺乏精品,多是缺乏艺术含量的文学垃圾。与此形成映衬的是,迄今为止,少有专业批评家为网络作家、作品写评论,其潜台词是网络文学是不值得费神费力“抬举”的。其实这种观点背后藏着根深蒂固的偏见。
②作为新兴媒体,互联网冲击了已有的文学体制,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生产、传播、阅读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网络、传统文学期刊、出版社三分文坛的格局。网络的最大功绩是使文学的自由精神在新的写作空间下得以张扬,促进了文学的多元化发展。在上世纪,想发表作品常需要有一麻袋的底稿作基础。网络的出现改变了这一格局,网络结束了抽屉文学和油印刊物的历史,通过网络,发表只是一念之间的事情。也正是由于这种自由,当今有大量的写作者在网上放飞他们的文学梦想,这些被称为网络写手的写作者来自不同的行业,那些有才华的写作者得到粉丝们的追捧,潜在的写作才能被激发出来,也慢慢成为作家。
③不容忽视的现实是,中国网民已近4亿,网络文学阅读者和写作者过亿,互联网阅读已超过了图书阅读,网络提供了全民阅读、写作的新平台。网络未出现之前,中国当代文学已失去了轰动效应,文学的边缘化倾向日渐突出。在这样的文学背景下,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网络促进了今天通俗文学的繁荣,十年来,互联网上所发表的中文网络原创文学作品远远超过当代文学纸质媒体发表作品60年的总和。
④网络文学是丰富而芜杂的,不同身份的网民加入到文学创作的阵营,文学通过网络实现了真正的多元化。当然,网络上也不乏纯文学作家的身影。当代有影响的诗人群体几乎都通过诗歌论坛、博客、文学网站刊发诗作。雷立刚的网络小说《秦盈》闪烁着先锋小说的灵光,宁肯通过网络成名的作品《蒙面之城》被《当代》杂志刊发,并获得了当代文学拉力赛大奖和老舍文学奖,安妮宝贝成名后的文学探索已完全纯文学化。网络上有以写作字数计算稿酬的签约作家,他们是完全的商业写作,其中不乏日码字过万的“写手”,他们中的佼佼者凭借自身的写作才华获得网友读者的追捧,并以此获得年入百万的报酬。网络上还有大量的非职业写作者,许多小学生都建有自己的博客,通过网络记录自己的生活,博客写作已成为他们练笔的重要方式。
⑤在人们批评网络文学脱离现实,缺乏深度,没有人文关怀的时候,我们在六六的《双面胶》中感受到作者对现实的把握能力,在张海录的《边缘》中我们读到了沉重的人生现实,在《杜拉拉升职记》中体味了现代新潮的职场生活。网络文学还充分借鉴西方的玄幻、恐怖、推理小说,本土的神话、寓言、历史、公案小说,台港的新武侠、新言情小说以及各种通俗影视剧等文化资源,创作出了悬疑、奇幻、历史、军事、都市等类型化小说。类似蔡骏的心理悬疑小说、慕容雪村的都市言情小说、当年明月的历史小说、萧鼎的奇幻武侠小说都形成了各自的风格。网络文学因发表的宽松,在总体上与传统文学审美取向有很大不同,形成了一种新的民间写作趋向,其中表现出来的新鲜活力是很多传统职业作家所无法提供的。
⑥网络文学正成为中国文学的一支生力军,中国作协已吸纳安妮宝贝、蔡骏、当年明月、千里烟等一批网络作家入会,各地方作协也向网络文学作者伸出了橄榄枝。鲁迅文学院开办网络作家培训班,为网络作家开作品研讨会,中国作协指导网络文学十年盘点,鲁迅文学奖修改评奖细则,准许网络文学作品参赛,这些举措无不显示出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间的交流正日益加强,网络文学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⑦网络文学所面临的问题不是一言蔽之的“垃圾论”问题,而是在鱼龙混杂之中,如何筛选,如何引导,如何评判,如何经典化的问题。这既需要作协等文学职能部门的积极作为,也需要批评界和广大读者的认真阅读参与,毕竟网络文学只有短短的十年历史,其发展的巨大空间将由时间来证明。 (摘自2010-08-11 人民网《人民日报》)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上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5分)
A.网络文学虽然已经有十年的历史,但由于网络文学一直受到争议,所以少有专业批评家为网络作家、作品写评论。
B.网络的出现,使得文学作品的发表变得更加容易,事实上有大量的写作者通过网络放飞、甚至可以实现他们的文学梦想。
C.网络上有相当一部分纯文学作家的身影,当代有影响的作家几乎都通过论坛、博客、文学网站刊发诗作。
D.网络上有大量的非职业写作者,他们通过网络记录自己的生活,他们并不从事商业写作来获取报酬,博客写作是为了练笔。
E.中国作协吸纳网络作家入会,鲁迅文学奖修改评奖细则等举措意味着网络文学正成为中国文学的一支生力军。
13.根据文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网络签约作家是完全的商业写作,他们凭借自身的写作才华获得网友读者的追捧,并以此获得年入百万的报酬。
B.有人认为网络文学脱离现实,缺乏深度,但作者以六六、张海录等人的作品有针对性地驳斥了这种观点。
C.十年来,互联网上所发表的中文网络原创文学作品远远超过当代文学纸质媒体发表作品60年的总和,可见网络促进了今天通俗文学的繁荣。
D.网络文学所面临的问题,需要文学职能部门、批评界和广大读者的共同参与,不能动不动“一言蔽之”,要给网络文学其生存、发展的空间和时间。
14.网络文学有哪些重要特点?(4分)
15.网络对文学有哪些影响?(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共15分。
雁阵
①狗娃冷冷地瞅着驼爷颠儿颠儿地晃来,双眼就变成两柄利剑。
②他来了,他还算是条汉子!
③晚秋的野地死静死静,身后的湖水像面硕大无朋镜子。狗娃分明感到,袖子里的刀已急不可耐蠢蠢欲动了。驼爷在狗娃面前驻了足。许是走得急了些,额上竟排满了豆大的汗粒。 “好天!” 驼爷歪起头,不无吃力地瞅着蓝空的日头。
④狗娃没料到驼爷此刻还有雅兴评论天气的好坏,心就有些发躁。“你果真来了!”狗娃咬牙切齿,恶狠狠地吐出一句。 “哪能不来呢?” 驼爷说,驼爷的厚嘴唇一人劲儿地抿动,“一接到你的信,我的心便踏实了。你总算出来了,且在城里找了份工作,这比啥都好!” 这个老狐狸,嘴倒甜!“行啊你,把我整进大牢里一呆就是五年,我狗娃真该好好报答报答你!” 眯起眼,驼爷读狗娃脸上的那道月牙疤。“你也真够狠的,一夜间毁了那么一大片林子。” 驼爷把目光撒向湖畔,五年前倒下的松林,至今还在他的心头滴血。“呐,我又栽上了。” 驼爷喃喃着。驼爷是个护林员。 “哼!”狗娃重重射出一口浓痰,蓦地从袖管里抽出那把长刀。阳光兴奋地在刀片上一闪,又一闪。嗬嗬嗬,驼爷笑了,笑得极坦然:“好歹当过兵,打过仗,啥家伙没见识过?” 狗娃一愣,顿觉眼前这个驼背老人很有些不好对付,但还是大声吼道:“你就不怕我一刀捅死你?” 驼爷仿佛什么也没听见一样,款款地卷好一支烟,款款地抽。“狗娃不是人?狗娃一点人味也没有?我不信!”说罢,驼爷又哑哑地笑,竟一脸的灿烂。怎么会是这样?其实,狗娃也没打算把驼爷咋样。狗娃只想让驼爷跪在地上求饶,然后狠狠地踢他一脚,再骂一句:“滚吧,爷不跟你一般见识,你这条老狗!”可事情发展得令狗娃不知所措了。 “咦呀!” 驼爷扔掉烟头,又歪起脖子看天。狗娃也扬起了头。
⑤雁阵。一群排成人字形的大雁,徐徐地朝南飞去。太阳赤灿灿,雁阵渐渐地融进那耀眼的光芒里。一首生命的诗,在蓝空中吟唱。他呆了。他也呆了。
⑥手中的刀陡地落到了地上。狗娃拾起刀,看了看,用力抛进湖里。沿着来路,狗娃大步而去。 “狗娃!” 驼爷喊道,“你就忍心不回家看看爹妈娘?这几年,他们想你快想疯了!” 狗娃没回头。不混出个人样来,绝不见爹娘!狗娃的双眼溢满浊泪。
16、文中表现了“驼爷”哪些优秀的品质?(结合具体描写,分点说明)(6分)
17、“雁阵”的含义是什么?它的出现对本文主题的表现和情节发展起什么作用?(5分)
18、除了“雁阵”,本文还有哪些自然景物描写?这些描写起了怎样的作用?(4分)
五、本大题2小题,共10分。
19. 在语段空缺处填上恰当的内容,使前后语意连贯,不超过25字。(6分)
20.在下面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使之与上下文句式协调,文意贯通。(4分)
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政客说:“是至高无上的权力。”乞丐说:“是色味俱佳的美食。”商人说:“_____ _ ___。”病人说:“_______ ____。”___ __说:“_______ _____。”看来,这个问题不会有统一的答案。我们只能说,一个人最重要的、最喜欢的,就是最宝贵的。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刚到30岁的复旦大学教师于娟不幸患上癌症,多次徘徊在死亡边缘。经过两次大手术和14 次化疗,她失去了健康,失去了女性的美丽,而且每天都要与病痛和死亡的威胁相伴。但她每天早上醒来时,最高兴的是自己还活着,还能看到阳光,读书,抱抱孩子……她记录自己心路历程的《抗癌日记》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其中出现最多的一句话是“活着真好!”。
请你依据自己的认识和感受,以“活着真好”为标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艾,一旦浸入臭水里,君子下人都会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
丙文:所以,不登高山,就不知道天的高度;不临深溪,就不知道地的厚度;没有听到过先王的遗言,就不知道学问的渊博。不同国度的孩子,初生下来,他们的声调是相同的,长大之后,他们的习俗就各不相同了,这是由于教化而使他们这样的。
10.??答:(1)梅。两个“道是”句写花开的季节在冬春之际,花色如雪,香气高雅不同一般,花枝旁逸,花栽种在农家院内。(3分) (2)?用对比的手法。明写梅花不择环境“一般开”,暗赞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高洁品格。(3分)
11、(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答对一空给1分。)】
(1)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 (2)幽咽泉流冰下难凝绝不通声暂歇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现时日参省乎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