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点力静态平衡及动态平衡@【场景引入】②小本本记起来【知识梳理1】一、共点力的静态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即F合=0。3.共点力平衡条件推论()物体在二力作用下平衡时,这两个力必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物体在三力作用下平衡时,若三个力不共线,则三个力的矢量图必为一闭合三角形。(3)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平衡时,其中任意一个力必定与余下的其它力的合力等大、反向、共线。4.正交分解法解平衡问题第1页(共14页)0正交分解法是解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基本方法,其优点是不受物体所受外力多少的限制。运用正交分解,可以将物体的平衡条件表示为「F合=0F合=0FNF777777777777GF合=05.对平衡的物体处理的一般步骤:受力分析+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力的处理·列平衡方程求解。力的合成解题FNG力的分解解题第2页(共14页)03分析人与A的受力:(1)沿电梯匀速上升的人;(2)A静止;(3)A匀速下滑;(4)A沿着粗糙的墙向上运动;(5)沿粗糙的天花板向右匀速运动的物体F>G;(2)(3)A(5)(4)4图中重物的质量为m,轻细线AO和BO的A、B端是固定的.平衡时AO是水平的,BO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AO的拉力T4和BO的拉力Ta的大小是()BA.TA=mg8in日B.TA =mgcotC.TB =mgsin0D.Ta=ingsin5如图所示,某物体在四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若将4=5的为沿逆时针方向转动180°,其余三个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则此时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为()FFA.0B.10NC.5√2ND.5v2.6如图所示,在倾角为的斜面上放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被垂直于斜面的固定木板挡住,若球与斜面,球与木板间的摩擦都忽略不计,则斜面对球,挡板对球的弹力大小分别为()第3页(共14页)0A.mgcos0,mgsin B.mgtan0,mg/cos0 C.mg/cos0,mgtan0 D.mg/cos0,mgsin67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左侧是圆弧面,右侧是倾角为的斜面,一根轻绳跨过物体A顶点上的小滑轮,绳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1、m2的小球,当两球静止时,小球m1与圆心连线跟水平方向的夹角也为8.不计一切摩擦,则m1、m2之间的关系是()A.m1 =matan 0B.m1 =m2sin 0C.m1 =maCos 0D.m1=m28重【知识梳理2】二、共点力的动态平衡1、动态平衡问题:是指通过控制某些物理量,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变化,而在这个过程中物体又始终处于一系列的平衡状态中。从受力的角度看,有一部分是变力(动态力),因此这类问题是力的平衡问题中较难的一类问题。第4页(共14页)共点力静态平衡及动态平衡@【场景引入】教法备注【试题来源】原创【难度】【知识点】【场景】非题目【授课时长】5min【教学建议】以图为例,复习受力分析步骤,为学习共点力平衡做准备第一步:确定研究对像,并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空间隔离出来,只分析研究对象受的力,不分析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施加的力;第二步:按顺序分析物体受力,一般为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养成按顺序分析力的习惯,不容易漏掉某个力;第二步:画受力图,要求每画出一个力都要标上对应字母;第四步:检查答案无解析无第1页(共33页)2小本本记担来【知识梳理1】一、共点力的静态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即F会=0。3.共点力平衡条件推论(1)物体在二力作用下平衡时,这两个力必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物体在三力作用下平衡时,若三个力不共线,则三个力的矢量图必为一闭合三角形。(3)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平衡时,其中任意一个力必定与余下的其它力的合力等大、反向、共线。4.正交分解法解平衡问题正交分解法是解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基本方法,其优点是不受物体所受外力多少的限制。运用正交分解,可以将物体的平衡条件表示为[F哈=0F合=0N7777F合=05.对平衡的物体处理的一般步骤:受力分析·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力的处理·列平衡方程求解。力的合成解题第2页(共33页)G力的分解解题FN教法备注【试题来源】原创【难度】【知识点】【场景】非题目【授课时长】10min【教学建议】第一步:引导学生认识满足平衡的条件:第二步:根据图片介绍三力及多力平衡的处理方法;第三步:以图片为例介绍正交分解法,说明其在坐标系选择时需根据实际需要,使尽量多的力落在坐标轴上。答案无第3页(共33页)0解析无3分析人与A的受力:(1)沿电梯匀速上升的人;(2)A静止;(3)A匀速下滑;(4)A沿着粗糙的墙向上运动;(5)沿粗糙的天花板向右匀速运动的物体F>G;2(3)(5)教法备注【场景】练习题【授课时长】3min【教学建议】第一步:受力分析是解决共点力平衡的前提以该题复习受力分析第二步:受力分析时注意分析技巧,当无法确定弹力或者摩擦力是否存在时,可采用假设法第三步:受力分析要注意一定的顺序,避免多添加力,少分析力答案见解析解析(1)重力和支持力;(2)压力、支持力、重力、摩擦力;(3)压力、支持力、重力、摩擦力;(4)压力、支持力、重力、摩擦力;(5)压力、支持力、重力、摩擦力、水平向右的推力。4图中重物的质量为m,轻细线AO和B0O的A、B端是固定的.平衡时AO是水平的,BO与水平面的夹角为9.AO的拉力TA和BO的拉力T的大小是()第4页(共3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共点力静态平衡及动态平衡 学案(教师版).pdf 共点力静态平衡及动态平衡(学生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