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9科10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蚌埠市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9科10份)

资源简介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联考试卷
化 学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试卷Ⅰ(选择题:每题3分,16题共48分)
1.下列产品的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A.含磷洗衣粉 B.氢气 C.一次电池 D.煤
2.在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电极上所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B.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阴极所发生的反应
C.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D.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所发生的反应
3.下列叙述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蚀更普遍 B.用铝质铆钉铆接铁板,铁板易被腐蚀
C.钢铁在干燥空气中不易被腐蚀 D.用牺牲锌块的方法来保护船身
4.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B.用铜片做阳极,铁片做做阴极,电解氯化铜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铜
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5.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铜是阳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铜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6.PH=a的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a,则该电解质可能是
A.NaOH B.H2SO4 C.AgNO3 D.Na2SO4
7. 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B.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 C.甲醇燃料电池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
8.右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则下列
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A.a为负极、b为正极 B.a为阳极、b为阴极
C. 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 D. 电解过程中,d电极质量增加
9.工业上利用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产物再溶于水的方法制得盐酸,流程复杂且造成能量浪费。有人设想利用原电池原理直接制盐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假设这种想法可行,则可能在制取盐酸的同时,获取电能 B.负极材料用锌,正极材料用石墨,用氢氧化钠作电解质溶液 C.通入氢气的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 D.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向通氯气的电极移动
10.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Fe(OH)2+2Ni(OH)2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 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 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 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
11.对于温度与反应方向的关系,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ΔH<0,ΔS>0,所有温度下反应自发进行 B.ΔH>0,ΔS>0,所有温度下反应自发进行 C.ΔH<0,ΔS<0,低温下反应自发进行 D.ΔH>0,ΔS<0,所有温度下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12.在一定量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N2+3H2 2NH3。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N2、H2、NH3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0.3 mol/L、0.2 mol/L。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
A.N2为0.2 mol/L,H2为0.6 mol/L B.N2为0.15 mol/L
C.N2、H2均为0.18 mol/L D.NH3为0.4 mol/L
13.在一真空容器中,充入10molN2、30molH2,发生如下反应:N2+3H2 2NH3,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 H2的转化率为25%。若在同一容器中,在相同温度下,向容器中充入NH3,欲使达到平衡时各成分的质量分数与上述平衡时相同,则起始时NH3的物质的量和达平衡时NH3的转化率为( )
A.15mol 25%  B.20mol 50% C.20 mol 75%   D.40mol 80%
14.在接触法制硫酸中,进入接触室的气体组成为(体积分数)SO27%、O211%、N282%。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为77%,则平衡时气体总体积是反应前的( )
A.38.5%    B.77% C.6.4%    D.97.3%
15.已知反应3A(g)+B(g) C(s)+4D(g)+Q,
图2-14中a、b表示在一定条件下,D的体积分数随
时间t的变化情况。若使曲线b变为曲线a,可采取
的措施是( )
A.增大B的浓度 B.升高温度
C.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加压) D.增大反应容器的体积(减压)
16.在一真空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气体A,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 B(g)+xC(g),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容器内压强增大了p%,若此时A的转化率为a%,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若x=1,则p>a  B.若x=2,则p>a
C.若x=3,则p=a  D.若x=4,则p≥a
选择题答题栏(每题3分,共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试卷Ⅱ(非选择题,4题共52分)
17.(10分)如图所示,水槽中试管内有一枚铁钉,放置数天观察:
(1)铁钉在逐渐生绣。
(2)若试管内液面上升,发生 腐蚀,电极反应:
负极: ,正极: 。
(3)若试管内液面下降,则原溶液呈 性,发生的电极反应:
正极: 。
18.(17分)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右图表示一个电解
池,装有电解 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
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
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①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
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②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
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 。
(2)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
①X电极的材料是 ,电极反应式是
②Y电极的材料是 ,电极反应式是
(说明:杂质发生的电极反应不必写出)
③假若电路中有0.04摩尔电子通过时,阴极增重 克。
19.(15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在检查完装置的气密性后,向试管a中加入10 mL6 mol/L的稀HNO3和1 g Cu片,立即用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请写出在试管a中有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常常反应开始时速率缓慢,随后逐渐加快,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速率又逐渐减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欲较快地制得NO,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A.加热 B.使用铜粉
C.稀释HNO3 D.改用浓HNO3
20.(10分)若温度为830K时,下列可逆反应及其平衡具有某些特殊性。 CO+H2O H2+CO2,若起始浓度c(CO)=2mol·L-1,c(H2O)=3mol·L-1,反应达平衡时,CO转化为CO2的转化率为60%;如果将H2O的起始浓度加大到6mol·L-1,则CO的转化率为75%。
请注意上述有关数据,总结出其中规律。填写以下空白:
设830K时,起始浓度[CO]=a mol·L-1,[H2O]=b mol·L-1,达平衡时[H2]= cmol· L-1。
(1)当b不变时, a减小,重新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______(提高或者降低);H2O转化率_______(提高或者降低)。
(2)当a=5, c=20/9时,b=______。
(3)当a=b时,c/a= ____。
(4)用以表示a、b、c之间的关系的代数式____。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联考试卷
化学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B
C
B
C
D
A
B
D
A
C
B
B
C
D
C
C
非选择题:(共52分)
17.(每空2分,共10分)
(2)吸氧;2Fe-4e- = 2Fe2+ O2+2H2O+4e=4OH-
(3)较强的酸性 2H+ + 2e - = H2↑
18.(除标出分值的,其余每空2分,共17分)
⑴①2H+ + 2e - = H2↑ 放出气体,溶液变红。 ②2Cl - - 2e - = Cl2 把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在Y电极附近,试纸变蓝色。 ⑵①纯铜 (1分) Cu2+ + 2e - = Cu
②粗铜(1分) Cu - 2e - = Cu2+
③1.28 (3分)
19.(方程式每个2分,,共15分)
(1)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2NO2??N2O4
(2)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故反应速率加快 (2分)
HNO3浓度降低,故反应速率又逐渐减小 (2分)
(3)AB(3分)
20.(每空2分,共10分)
(1)提高 降低 (2)4
(3)0.5 (4)c/a+c/b=1或c=ab/(a+b)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联考试卷
历 史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题 号


总分
得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小题两分,共60分)
1.“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左传》)这表明西周政治制度的主要作用是
A.维护父系血缘的传承 B.解决贵族之间矛盾
C.形成了垂直管理体系 D.稳定社会统治秩序
2.监察制度的存在,使中央权力不断得到加强。下列官职或机构不具有监察职权的是
A.御史大夫? ???? ? ?B.通判? ??? ?C.军机处 ? ??D.刺史
3. 官吏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对我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表述正确的是
A.商周时期选官的主要途径是军功
B.选官标准历经门第-品行-才学的变化
C.秦汉时选官主要采取九品中正制
D.隋朝开创的科举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4. 唐代尚书省对各类文书的签发与检核有明确的日程规定:“凡内外百司所受之事,皆印其发日,为之程限,一日受,二日报。小事五日,中事十日,大事二十日,狱案三十日,其急务者不与焉。”这一规定旨在
A.加强君主专制 B.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C.解决相权与君权的矛盾 D.减少中央行政决策的失误
5.《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这最能说明
? A.历朝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 ?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C.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 D.《起居注》史料不够真实
6.“这些城邦显得具有某种个性,这种个性愈是高度发展,愈是强烈地被意识到,就愈不愿意哪怕是部分地牺牲它……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要求有权按照它自己的意愿处理它自己的事务。”据此可以看出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A.小国寡民 B.轮番而治 C.人民主权 D.独立自治
7.公元前431年,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爆发战争。根据当时雅典的政治体制,作出应战决定的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元老院 D.民众法庭
8.“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为此罗马形成了
A.习惯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
9.美国总统华盛顿在其著名的告别演说中,一再告诫“那些领导政府的人们,要谨慎行事,把自己限制在各自的宪法范围内,避免在行使权力时一个部门侵犯其他部门的权力”。华盛顿在此非常强调的是
A.中央集权原则 B. 自由平等原则 C. 分权制衡原则 D. 司法独立原则
10.“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正因为历史的曲折与反复,近代西方历史上某国曾获得了“各种政体的试验场”的称号。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个国家应是
A.法国   B. 英国   C.美国   D.德国
11.1843年3月3日,英国伦敦造币厂前停着五辆大车,每辆都用四匹马拉着……每辆车都载着笨重的木箱。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的古怪的钱币……总额是450万英镑,这五车钱币只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这五车钱币有可能来自于
A.《南京条约》规定的赔款 B.《天津条约》规定的赔款
C.《马关条约》规定的赔款 D.《辛丑条约》规定的赔款
12.史学界一般认为,太平天国有两个革命纲领,一个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另一个适应了世界历史发展潮流。其中适应当时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纲领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 《海国图志》 C.《资政新篇》 D.《临时约法》
13. 一度销路不畅的《国粹学报》改名《共和杂志》后,重新变得抢手。时人不禁感叹:“今日惟‘共和’二字稍可卖几钱耳!”“今日”指的是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14.1919年初,在几个帝国主义大国的操纵下,巴黎和会无理拒绝中国收回国家主权的正当要求,中国五四运动由此爆发。下列属于五四运动口号的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C.“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D.“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15.为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我国政府颁布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下列各项主题中,最符合“沪浙红色旅游区”的是:
A.辛亥首义,推翻帝制 B.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C.革命武装,八一建军 D.人民胜利,国旗飘扬
16. 20世纪40年代后期,纽约《先驱论坛报》感叹,中国打完了最大规模的一场战役,南京、上海及武汉已处于人民解放军的威胁之下。这场战役是
A.渡江战役 B.百团大战 C.平津战役 D.淮海战役
17.右图直观地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发展历程。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A.国共合作推动第一、二次革命高峰的出现
B.第一次低谷是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C.第二次革命高峰是全民族抗战的实现
D.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曲折中走向胜利
18.“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是针对下列哪对关系制定的
? A.祖国大陆与台湾?????????????   B.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
?C.中央政府与民族自治区??????? D.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
19.“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50年代中期,为新中国“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奠定基础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20.在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的日子里,《香港商报》发表了题为《十载不凡路,香江书华章》的社论。其中有这样的评论“如果说十年前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在香港本地,都有不少人对‘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心存怀疑,今天,所有的疑虑都已经烟消云散了……”,请你给该评论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A.“一国两制”的实践日益丰富
B.“一国两制”能够解决台湾问题
C.“一国两制”——香港繁荣稳定的制度
D.“一国两制”——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1.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重返联合国 ②中美关系正常化 ③参加万隆会议 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③①②④ B.③②①④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
22.五四时期,一条通往新中国的叫“意志”力量的道路吸引了中国的共产主义者。李大钊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道德和冲动力的新解释,强调只有在农村完成了自我的改造,新中国才能到来。毛泽东最后选择了这条道路。中国共产党找到“这条道路”是在
A.五四运动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土地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23.某同学在自学“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小卡片,下图是其中一张,请指出有几个错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4. 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1991年4月借“海湾危机”,战后首次向海外派兵;同年12月提出“争取五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开始主导日美同盟????????????? B.日本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
C.日本急于开拓海外市场 D.日本军国主义占上风
25.美国记者约翰·里德在《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中写道:“革命把俄国从底层翻腾出来。现在是底层人升跃到上层来了。”这主要表明俄国十月革命
A.推翻了统治俄国的罗曼诺夫王朝 B.走的是从城市到农村的革命道路
C.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 D.使工农群众掌握了国家政权
26.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运动直接促成了
A.台湾当局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 B.连战的大陆“和平之旅”
C.海峡两岸“九二共识”的达成 D.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
27.1971-1980年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多达69个,超过了1949-1970年。与这种局面出现无关的一项是
A.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
C.中美关系改善并且走上正常化 D.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显著变化
28.2012年12月12日,朝鲜成功发射“光明星3号”二期卫星,引起了国际社会强烈反响。中国发言人表示:朝鲜有和平利用外空的权利,但这一权利目前受到安理会有关决议等限制。中国认为,安理会有关反应需慎重、适度,应有利于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大局,避免局势轮番升级。材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①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主导的维和活动②努力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③主张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应秉持公正平等原则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
29. 戴高乐在1949年讲到:“将来会不会有五个欧洲,就要看日耳曼人和高卢人之间会不会达成一个协议。”材料主要表明
A.法德达成协议促成五个欧洲 B.五个欧洲是法德协议的内容
C.法德和解是西欧联合的关键 D.欧洲的问题由法德协议决定
30.20世纪90年代,有人评论国际局势时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一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下列对这一观点解读错误的是
A.冷战结束是这一国际局势出现的重要因素
B.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C.20世纪90年代后,推进多极化已成为所有国家的共识
D.众多“巨人”的出现表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 案
题 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 案
二、非选择题(第31题20分,第32题20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在雅典,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有可能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4分)
材料二 19世纪七十年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结构示意图
君主立宪制 共和制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议会共和制 总统共和制
(英国) (德意志帝国) (法国) (美国)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英、美、法、德四国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相关标志性法律文件。(4分,要求写出时间)
材料三 57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斗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2006年4月21日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
(3) 根据材料三,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就。(8分)
(4)请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认识。(4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吾国因拥有道义、政治、经济及军事各方面之力量,固自然负有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且随之亦有领导国际社会之机会。吾国为本身之最大利益以及为和平与人道计,对于此种责任,不能畏缩,且在事实上亦未畏缩。
                      ——罗斯福(1944年)
材料二:美国、欧共体、日本的经济发展统计
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单位:百万美元)
全世界
美国
欧共体
日本
1965年
2 003 700
698 000
317 570
91 290
所占%
100
34.88
15.85
4.56
1973年
23 112 566
6 259 899
6 255 762
4 214 204
所占%
100
27.08
27.02
18.23
——根据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提供的统计数据
材料三:当今世界上,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多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反对一国独霸世界、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 摘自高中教材《历史》必修一
(1)材料一表明了美国的什么意图?为此,二战后美国在欧洲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
(2)据材料二分析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并指出这种变化的政治影响。(8分)
(3)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什么现象?对历史发展有何影响?(6分)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联考试卷
历史参考答案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 案
D
C
D
B
B
D
A
C
C
A
A
C
C
B
B
题 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 案
D
B
B
C
C
A
C
C
B
D
A
D
B
C
C
31.
(1)直接民主、主权在民(4分)
(2)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87年美国《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宪法》)、1875年法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1年德意志《德意志帝国宪法》(4分)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或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954年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颁布。(8分)
(4)人类的政治文明在不断的发展和演进;人类政治文明是多元化的;宪法或法律性的文件是民主政治建立的保障;民主政治建设要符合国情(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4分)
32.
(1)意图:谋求世界霸主地位(2分)
措施:提出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分裂德国,扶植西德. (4分)
(2)变化:美国经济相对衰退,日本和西欧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形成美、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4分)
影响:削弱了美国霸权地位,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4分)
(3)现象: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2分)
影响: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4分)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联考试卷
地 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地点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有:( )
A.西经210,纬度00 B.经度00,北纬260
C.东经1650,北纬170 D.西经190,南纬150
2.在笔记本上绘制一幅简单的学校平面图,下列比例尺中比较适宜的是:( )
A.1/40000 B.1/8000000 C.1:2000000 D.1:4000000
3.在长40厘米,宽为30厘米的图纸绘制下列国家政区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
A.澳大利亚  B.日本  C.法国   D.新加坡
4.从甲地(700N,800E)到乙地(700N,150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
A.一直向正东方向走 B.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C.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 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
5.有关图中虚线或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山脊②山谷③鞍部④山顶    B.①山谷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
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 D.①山脊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
6.有关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在乙地的东北方 B.甲图所示地域范围和乙图一样大
C.甲、乙两地石油资源丰富 D.甲、乙两地同时进入雨季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7~9题。
7.关于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山相对高度为2470米 B.CD是山谷,EF是山脊
C.H在西南坡上,阳光充足   D.H地比B地降水多
8.B点此时的温度为18℃,如果只考虑高度因素,那么甲峰与乙峰的温度分别为:( )
A.13.5℃,12.5℃  B.22.5℃,13.5℃ C.22.5℃,14.5℃ D.13.5℃,14.5℃
9.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高差可能有:( )
A.101米 B.198米 C.298米 D.601米
下图为北半球某纬线圈的昼夜分割情况,其中AMB为昼弧,α等于23°,据此回答10~11题。
10.此时国际标准时间:( )

A.9时40分 B.10时 C.22时20分 D.21时40分
11.α由0°增大到23°的过程中,下列现象可信的 : ( )
A.地球公转的线速度越来越慢 B.天山牧民由山麓转向山坡放牧:
C.悉尼正午太阳高度渐渐减小  D.南极地区出现了全球臭氧量最低值 
读下图“某日极地投影日照图”回答12~13题。
12.如果A点的区时是某日12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
①某日16时②某日18时③次日4时④当日12时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3.假定A为120°E,若使全球为同一天,则A需要再转动:( )
A.120°   B.180°   C.90°  D.60°
读下面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 > b,读图回答:

14.有关M、N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 ①M为山坡上的洼地  ②N为山坡上的洼地 ③M为山坡上的小丘 ④N为山坡上的小丘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读沿某纬度所作的海陆剖面示意图,当北半球夏至日,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3°08′,判断15~17题。
15.该图属:
A.北美洲沿35°N所作 B.非洲沿23°26′S所作
C.亚洲沿30°N所作 D.南美沿23°26′S所作
16.甲地气候类型为:
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17.乙海域洋流为:
A.北大西洋暖流 B.莫桑比克暖流 C.本格拉寒流 D.西风漂流
?海洋是人类生存的第二环境,海峡是重要的海上通道,据图判断18~20题。
18.一艘远洋货轮从上海港到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港的最佳航线先后经过: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④①③ D.③①④②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海峡是大洲分界线 B.①海峡是直布罗陀海峡
C.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④海域附近沉没 D.③④沿岸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国土
20.有关四处海域共同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每一海峡两侧气候都相同 B.四处海域附近都蕴藏着丰富的石油
C.四处海域都受到一定污染 D.四处海域都有大范围渔场分布
读下列两地区图,回答21~23题。
21.两水域附近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资源是 :
A.淡水资源   B.渔业资源  C.石油、天然气 D.煤炭、铁矿
22.该自然资源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若不慎会导致当地:
A.水体富营养化 B.水体放射性污染
C.外来物种入侵 D.附近水域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23.有关a、b、c、d四条河流所在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四条河流全年皆可通航,航运便利 B.光照和热量丰富,水源充足,农业发达
C.四条河流都是外流河 D.都可能存在土地沙化和次生盐碱化问题
下图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纬线,P点以西为海洋,Q点以东为海洋,PQ为陆地,读图判断24~25题。
24.PQ线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西半球 C.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东半球
25.Y地所在国是 :
A.世界著名的农牧业国家 B.所在大洲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
C.所在大洲工业最发达的国家 D.羊毛、小麦的重要输出国家
二.综合题(共50分)
26.读“太平洋沿岸局部地区示意图”,并回答(1)~(6)问题。(16分)
(1)在全球六大板块中,图中E地所属的板块是_____(单项选择)
A.非洲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南极洲板块 D.美洲板块
(2)F区域的自然景观主要是_________(单项选择)
A.森林   B.草原 C.荒漠    D.草甸
(3)从地域分异规律看,自F区域向G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是__________地带性的表现。F地所属气候类型区东西狭窄,呈带状分布,其主要原因是 。G区域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
(4)H海域成为世界著名渔场的原因是???????????????????????????????????。
(5)20世纪下半叶以来,H海域表层海水多次异常升温,造成气候反常,鱼群大量死亡。这种现象被称为??????????????? 现象。
(6)请在图中粗线上添加方向箭头表示H海域洋流的流向,并画一条示意曲线表示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特点。
27.下图为“1271~1295年马可·波罗东行路线示意图”。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东行途中经过A、B、C三地,其所属的气候类型分别是A????????????????????? ,?B??????????????????????,C?????????????? 。其中A地的气候特征是????????????????????????     ?
(2)马可·波罗乘船返回途中,途经的D处为???????? 海峡,E处位于?????????????????????? 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处附近。 ?(3)途经的F处比E处的海水盐度?????????????? (高、低),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28.下图中横线是纬线,A处以东为海洋,B、C之间为陆地, D、E之间为陆地,其余为海洋。据此回答下列各小题。(共16分)

(1)A、C、E处的气候类型都是____________,成因是
(8分)
(2)B、C之间国家的东南部分布着世界上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农业地域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该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为此该国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3)简述D处附近山脉的形成原因      (2分)。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联考试卷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A
D
C
B
D
D
A
C
C
D
C
A
C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C
C
B
D
C
D
D
B
A
二.综合题(共50分)
26.
(1) D (2分)
(2) C (2分)
(3) 纬度? 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紧逼海岸?? 地中海(6分)
(4) 沿岸上升流带来下层海水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生长迅速,利于鱼类生长繁殖(2分)
?(5) 厄尔尼诺(2分)
??(6) 绘图略。(箭头朝北,等温线向北弯曲或向北延伸)(2分)
?27.
(1)地中海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湿润(8分) (2)马六甲? 亚欧?? 印度洋(6分) (3)高?? F处降水较少,蒸发旺盛(4分) ?28.
(1)热带雨林气候(2分) 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信风受地形的抬升形成地形雨,沿岸的暖流增温增湿(6分)
(2)小麦---牧羊带(混合农业) 灌溉水源 东水西调(6分)
(3)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挤压而成(2分)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联考试卷
政 治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两分,共60分)
1.“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表现的是精神的内容。”下列对这句话
的正确理解是( )
A.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文化就是刻在石头上的而名人名言
C.文化就是人类全部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D. 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是等同的
2.追溯中国结的渊源应从远古年代的结绳记事开始。《周易注》:“结绳为记,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与“吉”谐音,“同心结”、“团圆结”……,个个美丽的中国结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上述文化现象的正确解读是(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追求真善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③从绳结之中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④结绳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人类进人文明时代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3.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表现在( )
A.文化的发展始终是与经济、政治的发展同步的
B.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C.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发展的基础
D.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 )
4.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重要标志的是
A.文化的力量 B.政治的力量
C.经济的力量 D.军事的力量
5.文化塑造人生,这表现在( )
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
②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激励人们创造美好生活
③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文化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很多中国人在海外定居了几十年,但到了晚年还是有叶落归根的思想。这表明( )
A.中国人在海外住不惯 B.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不受别的思维方式的影响
C.一定的思维方式形成后就固定不变了 D.一定的思维方式形成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汉族人在婚嫁时大都是喜笑颜开的,而鄂西土家族的女儿则自小就跟人学唱哭嫁歌,以便自己出嫁时好表现才能,哭得好听又让人尚怀感动。土家女孩这样做,取决于:( )
A.价值观念不同 B.风俗习惯不同
C.文化程度不同 D.交往方式不同
世界上每个成熟的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有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而这种特有的文化就成为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人民的尊严和幸福,都离不开强大文化的支撑。据此回答4~5题。
8.上述材料说明(  )
A.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B.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C.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D.综合国力的竞争就是文化的竞争
9.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
①必须重视我国的文化建设 ②必须注重文化形式的丰富
③必须重视文化的决定作用 ④必须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10.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又极大地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这说明(  )
A.任何文化对经济发展都起促进作用
B.文化能够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文化能够反作用于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的影响
D.没有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就不会有市场经济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增强了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这表明(  )
A.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 B.经济发展一定会带来人的全面发展
C.经济与文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D.文化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同步
12.互换礼物时,中国人一般不会立即打开礼物,而美国人会立即打开礼物并表示感谢。这告诉我们 (  )
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不同民族有不同的交往方式
B.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C.文化影响人生,不同民族的文化对人生有不同的影响
D.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文化支配人的一切活动
13.近些年来,美国文化产业的经营总额高达几千亿美元,其中,好莱坞的巨制电影、三大电视网的娱乐节目、时代华纳的流行音乐更是侵占了营业额的大头。在每年美国商品的出口项目当中,文化产业视听产品的出口额(紧随航空业和食品业之后)总是名列前茅,它同时为美国国内提供了1700多万个就业岗位。就拿纽约市来说,唯一能与华尔街的经济效益抗衡的恐怕只有文化产业了,每年就约有上百亿美元的资金在文化市场中流通。文化产业这一概念直接体现了(  )
A.文化与政治的关系      B.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C.文化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D.文化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14.尽管韩国、越南也同中国在同一天过春节——农历新年,但三国春节的标志性习俗各不相同。中国是对联、爆竹、饺子;韩国是祭拜祖先、米糕汤;越南是祭祖祭神、粽子炙肉。由此可见:( )
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②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从传统习俗中可以感受到文化的继承性
④传统习俗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2005年12月16日下午,号称“南北大侠”的金庸、二月河两位文学大师来到深圳。说起他们的作品为什么不写秦、汉?
金庸:越远的事越不好写,比如秦、汉的时候吃饭都是坐在地上,跟现在太不一样了。宋朝时候喝茶是磨成粉,里面还加点芝麻、花生米,而清朝吃饭、喝茶都跟现在差不多。
二月河:是啊,秦、汉的事离我们太远了,那时候的人为什么生气、高兴、流泪,他们的爱情是什么样,我们都不知道,写小说也找不着感觉。清朝的资料浩如烟海,只要你肯下工夫,很快就能进去,连买豆腐多少钱一斤都算得出来,很容易。
以上两位名家的话,反映的文化生活方面的道理是( )
A.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创新必须服务于实践
B.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C.文化创新必须把握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没有继承就难以实现发展
D.思想运动既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也是影响文化创新的重要因素
16.建国以来,我国文化实现了从衰微到大发展大繁荣的飞跃,造成这一变化最根本原因是( )
A.科学技术进步 B.教育事业发展 C.社会制度更替 D.思想运动产生
17.当前,我国文化市场有“三俗”的倾向,即“庸俗”、“媚俗”、“低俗”。针对这种现象,在文化消费时我们应当( )
①坚持文化的多样性 ②提高文化辨别的眼力
③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位 ④选择具有传统价值的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8.《人民日报》载文指出,科学教育是文化建设的根和魂。根深才能叶茂,有魂才能强大。资金和普通技术可以引进,但国民素质无法引进,核心技术也买不来。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这是因为( )
A.教育是提高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B.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C.教育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D.教育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
19.现代国家,教育已成为整个社会极其重要的事业。小学、中学教育使人掌握基础知识;高等教育更是分类齐全、专业细分,向学生传授专门知识、培养专业人才。没有教育,就没有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告诉我们( )
A.教育决定社会的发展进程
B.民族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C.国家必须重视教育对文化传播的作用
D.传播知识是教育的唯一功能
20.我国为抢救和保护珍贵和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发布《关于申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通知》之后,全国已提交名录项目多达1315项,其中501个推荐项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上予以公示,珍贵实物云锦织机、高山木雕、仿宋针灸铜人以及传统艺人的制瓷、染织、刺绣、泥塑、木偶等技艺展示也与百姓实现了近距离接触。该活动( )
A.是为了展示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
B.有助于强化人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C.是为了让更多的百姓掌握民间艺术
D.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21.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倡导多元和谐的时代,这和过去非此即彼流行的时代,在思维方式上大大不同。在80余年前,一批青年倡导自由、民主、科学,并以此去打倒传统和反对别人继承传统。这样一种态度,本身恰恰成为自身所倡导自由、民主、科学的反面。这告诫我们( )
A.文化应在传承中发展 B.应承认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C.应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 D.应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22.下列对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B.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C.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过程中发展
D.没有继承亦能发展,没有发展则不能继承
23.每当社会制度发生新旧更替时,文化也会经历一个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的过程。这表明( )
A.文化具有多样性 B.文化具有继承性
C.文化具有稳定性 D.文化在不断发展
24.2009年是孔子诞辰2560年,2009年9月28日上午,在曲阜举行祭孔大典,数百名海外华人、华侨和侨界领袖一齐前来参与祭孔大典活动,港澳台地区也派出了祭孔参访团前来祭孔。同时,我国台湾、香港等地以及世界各地的孔庙举行了祭孔活动。举行祭孔大典( )
①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②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
③有利于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④是文化复古主义的重要表现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5.下列对我国古代传统建筑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它是传统文化的最重要的形式
B.它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C.它是传统文化中最有价值的艺术瑰宝
D.它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26.“从17世纪开始,中国的《论语》、《大学》等儒家经典,就通过法国传入欧洲。巴黎曾成为欧洲“中国文化热”的中心。法国的一批杰出的思想家,如 笛卡尔、伏尔泰、魁奈、孟德斯鸠,都对中国文化有很深的研究。伏尔泰在其名著《风俗论》中写道:“中国拥有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无法相匹的悠久历史,而且形成了光辉的理性主义文化。当世界上其他民族尚处在神话传说的时代,中国人已经在编撰自己的历史了。”温总理演说中对伏尔泰名著《风俗论》的引述,从一个侧面向世人说明中华文化的( )
A.博大精深 B.源远流长 C.兼容并蓄 D.革故鼎新
27.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呼吁要“加强写字教育”,要重视当前存在的“汉字书写文化没落”现象。其实,书写优美汉字也是继承中华文化的良好途径,这是因为( )
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着文化发展的基本轨迹  
②汉字是中华文化得以延续的根本原因  
③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着重要作用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28.2006年“五一”前夕,青海省民俗博物馆正式开业。民俗展馆设有藏族、土族、回族、撒拉族、蒙古族等展厅,游客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不同民族的文化、家居生活。这反映了
A.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干差万别
B.我国各民族文化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C.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借鉴
D.各地区的文化不可能存在共性
29.中华民族文化的同一性首先应表现为各民族文化上的互相吸收、水乳交融,这一点,一部中国民族史就能准确告诉我们。这表明( )
A.中华文化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B.中华文化是由中国各民族的文化相加形成的
C.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D.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30.2006年5月23日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透露,到2010年,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将达到1亿。全球学习汉语热反映出( )
A.中国文化以博大的胸襟广泛吸收外域文化
B.汉字要代替其他民族语言,成为全球通用的语言文化
C.中华文化有巨大的包容性
D.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可
第II卷(非选择题)
31.2011年初“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中国文化”成为世界的话题。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加大了中国的影响力,增强了炎黄子孙民族自豪感。???????????
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9分)
32.近年来,中国创意产业发展迅猛。这其中“现代设计”功不可没。现在许多国家政府与经济部门都已经意识到,推动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实际需要两种生产力: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以艺术与文化为依托的“现代设计”就是第二生产力。但是中国现在是设计方面的“山寨大国”,一味的模仿意味着创意衰竭。创意经济的竞争最终是文化的竞争,请你从文化创新的角度说明,中国创意如何走出困境?(9分)
33.春节期间,我国民间仍流传着跪拜长辈的风俗。大年初一,晚辈要挨家给长辈磕头拜年,长辈则给年纪小的晚辈压岁钱。这样更加融合了家庭亲情,延续了中华传统文化。
(1)拜年继承了哪些传统文化?体现了传统文化什么特点?(6分)
(2)结合材料,简要说明文化对人有怎样的影响。(6分)
34.任何社会都是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构成的有机结构,文化历来是社会发展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中,文化的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又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文化发展既是改造社会的重要手段,又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10分)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联考试卷
政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
A
D
A
A
D
B
A
D
C
A
A
B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A
A
C
C
B
C
B
A
A
D
A
B
B
27
28
29
30
B
B
D
D
二、主观题(共50分)
31、(8分)(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2)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也给世界带来商机。(3)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提高了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了中国国家形象。
(4)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给更多的人通过中华文化了解了中国,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2、(9分)
(1)要立足于社会实践,从实践出发,这是中国创意走出困境的根本途径。
(2)要继承传统文化,推陈出新。要在实践基础上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要体现时代精神,“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3)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学习和吸收不同民族文化优秀成果,博采众长。
33(12)
34.(11分)
(1)文化不仅构成和显示现代化的发展,而且是实现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手段。①文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任何社会的经济活动,如果缺少精神动因和文化含量,最终必然是低效或无效的。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迅速兴起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甚至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使经济发展的问题越来越表现为文化问题。价值观念、思想意识越来越影响生产的发展程度,人文环境制约经济环境、经济效益;现代商品中文化含量和文化附加值越来越高,科技文化在投入产出中的贡献率不断增大;文化作为一种产业,其经济意义和对生产的推动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竞争中文化资源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及智力资源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资源。②文化是促进政治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是构建一定社会政治结构和政治运作的基本条件,现代社会政治结构必须在现代文化形态的土壤中生根,才能真正建立并得以有效运行。文化发展对政治变革起先导作用,许多重大的社会变革往往是从文化变革开始的。③文化发展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前提。先进文化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它对于调解社会矛盾、整合民族力量、凝聚民众之心,使社会和谐运行都具有重大的作用。(6分)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而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的概念、一个GDP的数字指标。发展先进文化与发展先进生产力一样,都是我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任务和伟大目标。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的协调发展,是我们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整体布局和发展战略。同时,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文化发展是人自身发展、完善的需要;提高精神文化素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联考试卷
数 学(文)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5×10分=50分)
1. “或”是 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2.若椭圆的两焦点为(-2,0)和(2,0),且过点,则椭圆方程是( )
A. B. C. D.
3.命题:(x0(R,+2x0+2≤0,该命题的否定是( )
A.( x0(R,+2x0+20 B.(x(R,+2x0+20
C.x0(R,+2x0+20 D.(x0(R,+2x0+20
4. F1、F2是定点,,动点满足,则点的轨迹是( )
A.椭圆 B.直线 C.线段 D.圆
5.自变量变到时,函数值的增量与相应自变量的增量之比是函数 ( )
A.在区间上的平均变化率 B. 在处的变化率
C. 在处的变化量 D. 在区间上的导数
6.如果命题“”为假命题,则 ( )
A. 均为假命题 B. 均为真命题
C. 中至少有一个为假命题 D. 中至少有一个为真命题
7.过椭圆的一个焦点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则、与椭圆的另一焦点构成,那么的周长是 ( )
A. B. C. D.
8.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是( )
A. B. C. D.
9. = ( )
A. B. C. D.
10. 若双曲线的两条渐进线的夹角为,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5×5分=25分)
11.在平面上,命题P:动点M的轨迹是双曲线是命题Q:M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定值的__________ 条件
12.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________
13.若方程表示焦点在轴上的椭圆,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
14.以为准线的抛物线标准方程为___________
15. 以下四个关于圆锥曲线的命题中:
①设为两个定点,为正常数,,则动点的轨迹为椭圆;
②双曲线与椭圆有相同的焦点;
③方程的两根可分别作为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
④和定点及定直线的距离之比为的点的轨迹方程为.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为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6.(本小题满分12分)
写出命题“若”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并判断其真假。
17.(12分)利用导数的定义求函数在处的切线方程
18.(12分)已知:方程表示双曲线,:不等式对一切恒成立,若为真命题,求的取值范围.
19.(13分).椭圆.以双曲线的焦点为顶点,顶点为焦点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若椭圆上存在一点满足,求点的坐标
20.(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p:,q:,若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1.(13分)已知双曲线C:-y2=1,P是C上的任意点.
(1)求证:点P到双曲线C的两条渐近线的距离的乘积是一个常数;
(2)设点A的坐标为(3,0),求|PA|的最小值.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联考试卷答案
数学(理科)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B
B
B
C
C
A
B
D
二、填空题
11、 12、若,则
13、 14、 15、①②
三、解答题
16、
17、(1) (2)6
18、(1)(2)
19、(1)(2)
20、1)时,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焦点为
2)时,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焦点为
3)时,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焦点为
21、(1)(2)
2012年~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联考试卷
物 理
一、选择题(4分×12=48分)
1.1.最早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 )
A.安培 B.库仑 C.法拉第 D.奥斯特
2.关于感应电动势大小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线圈中磁通量变化越大,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一定越大
B.线圈中磁通量越大,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一定越大
C.线圈放在磁感应强度越强的地方,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一定越大
D.线圈中磁通量变化越快,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越大
3.如图4所示电路,电感线圈L的自感系数足够大,其直流电阻忽略不计,LA、LB是两个相同的灯泡,则( )
A.S闭合瞬间.A、B同时亮,然后A逐渐变暗到熄灭,B变得更亮;S断开瞬间,A亮一下才熄灭,B立即熄灭
B. S闭合瞬间,LA很亮,LB逐渐亮;S断开瞬间,LA逐渐熄灭,LB立即熄灭
C.S闭合瞬间,LA、LB同时亮,然后LA熄灭,LB亮度不变;S断开瞬间,LA亮一下才熄灭,LB立即熄灭;
D.S闭合瞬间,LA不亮,LB很亮;S断开瞬间,LA、LB立即熄灭
4.如图5所示,粗糙水平桌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铜质矩形线圈.当一竖直放置的条形磁铁从线圈中线AB正上方等高快速经过时,若线圈始终不动,则关于线圈受到的支持力FN及在水平方向运动趋势的正确判断是( )
A.FN先小于mg后大于mg,运动趋势向左
B.FN先大于mg后小于mg,运动趋势向左
C.FN先小于mg后大于mg,运动趋势向右
D.FN先大于mg后小于mg,运动趋势向右
5.矩形导线框abcd固定在匀强磁场中(如图甲所示),磁感线的方向与导线框所在平面垂直,规定磁场的正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则( )

A.从0到时间内,导线框中电流的方向为adcba
B.从0到时间内,导线框中电流越来越小
C.从到时间内,导线框中电流越来越大
D.从到时间内,导线框bc边受到安培力大小保持不变
6.如图所示,在条形磁铁的外面套着一个闭合金属弹簧线圈P,现用力从四周拉弹簧线圈,使线圈包围的面积变大,则下列关于穿过弹簧线圈磁通量的变化以及线圈中是否有感应电流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通量增大,有感应电流产生 B.磁通量增大,无感应电流产生
C.磁通量减小,有感应电流产生 D.磁通量减小,无感应电流产生

7.绕在同一铁芯上的线圈Ⅰ、Ⅱ按图所示方法连接,G为电流计,则( )
A.保持开关S闭合状态,G的示数不为零
B.开关S闭合瞬间,G的示数不为零
C.保持开关S闭合,移动变阻器R0滑动触头的位置,G的示数为零
D.断开开关S的瞬间,G的示数为零
8.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从中性面开始转动1800的过程中,平均感应电动势和最大感应电动势之比为:( )
A.π/2 B.2π C.π D.2/π
9.如图所示,在载流直导线近旁固定有两平行光滑导轨A、B,导轨与直导线平行且在同一水平面内,在导轨上有两可自由滑动的导体ab和cd.当载流直导线中的电流逐渐增强时,导体ab和cd的运动情况是( )
A.一起向左运动
B.一起向右运动
C.ab和cd相向运动,相互靠近
D.ab和cd相背运动,相互远离
10.金属杆a b水平放置在某高处,当它被平抛进入方向坚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时(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运动过程中感应电动势大小不变,且Ua>Ub
B.运动过程中感应电动势大小不变,且Ua<Ub
C.由于速率不断增大,所以感应电动势不断变大,且Ua>Ub
D.由于速率不断增大,所以感应电动势不断变大,且Ua<Ub
11.如右图所示,匀强磁场区域宽度为l,现有一边长为d(d>l)的矩形金属框以恒定速度v向右通过磁场区域,该过程中有感应电流的时间总共为( )
A. B. C. D.
12.如下图所示,A、B两闭合圆形线圈用同样导线且均绕成10匝,半径RA=2RB,内有以B线圈作为理想边界的匀强磁场,若磁场均匀减小,则A、B环中感应电动势EA∶EB与产生的感应电流IA∶IB分别是( )
A.EA∶EB=1∶1;IA∶IB=1∶2
B.EA∶EB=1∶2;IA∶IB=1∶2
C.EA∶EB=1∶4;IA∶IB=2∶1
D.EA∶EB=1∶2;IA∶IB=1∶4
二、实验题(10分)
13.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实验,来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1)给岀的实物图中,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全实验电路
(2)接好电路,合上开关瞬间,电流表指针 (填“偏转”或“不偏转”);
(3)电路稳定后,电流表指针 (填“偏转”或“不偏转”);迅速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指针 (填“偏转”或“不偏转”);
(4)根据以上实验可得: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
三、计算题(42分)
14.(10分)如图所示,AB、CD是水平放置的光滑导轨,轨距为L=0.5m,两轨间接有电阻R=4Ω,另有一金属棒PQ恰好横跨在导轨上,并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已知PQ棒的电阻为1Ω,其它电阻不计。若整个装置处在B=0.5T、方向垂直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现将PQ棒以V=10m/s的速度水平向右作匀速运动。
求:(1)PQ棒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EPQ。
(2)维持PQ棒作匀速运动所需水平外力的大小和方向。
15.(10分)如图所示,带有微小开口(开口长度可忽略)的单匝线圈处于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线圈的直径为m,电阻,开口处AB通过导线与电阻相连,已知磁场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乙图所示,求:
⑴线圈AB两端的电压大小为多少?
⑵在前2秒内电阻上的发热量为多少?
16.(12分)如图所示,一交流发电机的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线圈匝数N=100,线圈电阻r=3Ω,ab=cd=0.5m,bc=ad=0.4m,磁感应强度B=0.5T,电阻R=311Ω,当线圈以n=300r/min的转速匀速转动时,求:
(1)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
(2)t=0时刻,线圈在图示位置,写出此交变电流电动势的
瞬时值表达式;
(3)此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
17.(10分)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MN、PQ所在平面与水平面成30°角,两导轨的间距l=0.50m,一端接有阻值R=1.0Ω的电阻。质量m=0.10kg的金属棒ab置于导轨上,与轨道垂直,电阻r=0.25Ω。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B=1.0T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下。t=0时刻,对金属棒施加一平行于导轨向上的外力F,使之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运动过程中电路中的电流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电路中其他部分电阻忽略不计,g取10m/s2,求:
(1)4.0s末金属棒ab瞬时速度的大小;
(2)4.0s末力F的瞬时功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D
A
D
A
C
B
D
C
A
B
A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联考试卷
物理参考答案
选择题:
实验题
【答案】(1)

(2)偏转(3)不偏转 偏转(4)闭合回路磁通量发生变化
计算题
14,【答案】(1)EPQ=2.5V(2)F=0.125N 方向向右
【解析】
试题分析:(1)由题意知:PQ棒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EPQ,则:
EPQ=B×L×V=0.5×0.5×10v=2.5v
(2)闭合电路中的电流为I,则:
I=EPQ/(R+r)=2.5/(4+1)A=0.5°
而金属棒PQ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由公式F=BIL得:
F=0.5×0.5×0.5N=0.125N 方向水平向左
维持PQ棒作匀速运动的水平外力应与安培力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所以,外力的大小为0.125N,方向水平向右。
15. 【答案】(1)0.4V⑵0.04J
【解析】
试题分析:(1) (2分)

 (2分)
(2) (2分)
16. 【答案】(1)
(2)
(3)
【解析】(1)

(2)
(3)
17. 【答案】(1)由图乙可得:t=4.0s时,I=0.8A。
根据

(2)由和感应电流与时间的线性关系可知,金属棒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由运动规律 
解得4.0s内金属棒的加速度大小a =0.5m/s2
对金属棒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又
解得F=0.95N
根据  解得 P=1.9W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联考试卷
生 物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现象属于反射的是 ( )
A. 司机看见红灯刹车 B. 白细胞吞噬病菌
C. 草履虫趋利避害 D. 用针刺激离体蛙的腓肠肌肌肉收缩
2. 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最高级中枢是 ( )
A. 大脑皮层 B. 脑干 C. 小脑 D. 下丘脑
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错误叙述是 ( ) A. 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生长的正常孩子神经突起及突触数量将会增多 B. 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电流在膜内 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 C.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D.传出神经元的轴突上某一点受到刺激,兴奋会向轴突两端进行传导
4. 科学家成功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谜。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请你推测科学家对此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
① 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 ② 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③ 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④ 突触小体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
A. ②④ B. 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5. 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是:A可引起低血糖,甚至昏迷;B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C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据此判断激素的化学名称依次是( )
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B. 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6.下列关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在组织细胞中氧化分解、合成糖原
B.胰高血糖素能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稳定
C.胰岛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形成葡萄糖,使血糖稳定
D.胰岛素和 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都是升血糖
7.下图表示甲状腺活动的调节示意图。对这一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与乙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
B.a物质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C.乙结构的活动只受甲结构释放激素的调节
D.甲状腺激素含量能对甲结构进行反馈调节
给动物饮相同量的清水,与对照组动物相比,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尿量减少的实验动物是( )
A.摄入较多食盐的动物 B. 患糖尿病的动物
C.切除垂体的动物 D. 低温环境中的动物
9.下列关于激素传递信息和神经传导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传递信息和神经传导兴奋的实质都是传递化学信号
B.激素传递信息和神经传导兴奋的基础都是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质
C.激素传递信息通过体液运输实现,传递速度慢
D.神经传导兴奋只通过电位变化进行,传导速度快
10.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CO2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属于 ( )
A.神经调节 B.激素调节 C.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调节
11.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 )
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
B. 体内的天花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
C.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
D.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链球菌
下列五种反应依次属于 ( )
⑴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
⑵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亦可导致严重发病
⑶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
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
⑷人体感染酿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向它发起进攻,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
⑸当细菌的外毒素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特异性的抗毒素与之结合,使它丧失毒性
①正常免疫 ②自身免疫病 ③ 免疫缺陷病 ④过敏反应
A. ②③①④③ B. ④③②②① C. ②①④①③ D.④③②①①
13.某人因过量注射美容制剂而出现头昏、站立不稳等症状,经诊断后,医生为其注射了肉毒杆菌抗毒素进行治疗,目的是( )
A.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外毒素 B.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凝集素
C.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发挥体液免疫作用 D.刺激机体释放出淋巴因子发挥细胞免疫作用
14.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 A . 尖端、尖端、尖端 B. 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 C. 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下面的部分 D. 尖端、尖端下面部分、尖端
15.如右图所示,有关胚芽鞘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图甲中可使其发生向右弯曲生长的处理只有A
B.图甲中引起C、D都不弯曲的原理相同
C.图乙中放N的胚芽鞘长得比放M的快
D.图乙中放M的胚芽鞘弯向一侧,而放N的不弯曲
16.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裂而促进植物的生长
B.燕麦幼苗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有关
C.生长素从顶芽运输到侧芽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D.自然状态下西瓜的果实发育所需的生长素是由邻近的芽和幼叶产生的
17.水平放置在地面的植株,一段时间后,会发生的现象是 ( )
A.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根向下弯曲生长
B.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低,根向下弯曲生长
C.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向上弯曲生长
D.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向下弯曲生长
18.小明进行扦插实验,将四枝葡萄枝条插入水肥适宜的土壤中(见下图),其中最容易生根成活的是( )
19.下列关于“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植物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
A.除了扦插枝条以外,其他实验条件均要相同
B.每根枝条上应保留有相同数量的芽
C.可用单位时间每根枝条生根数作为记录指标
D.不同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作用,产生的生根效果可能相同
20.关于植物激素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植物激素都直接参与细胞内的各类生命活动
B.赤霉素能使大麦种子在不发芽时产生@—淀粉酶 C.脱落酸能促进细胞分裂与果实的衰老与脱落
D.合成乙烯的部位是果实,乙烯利能加快番茄的成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用生长素处理的枝条扦插是不能成活的
B.生长素的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越快 C.发育着的种子能产生大量的生长素,是子房发育成果实的必要条件 D.顶芽产生生长素,所以顶芽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此现象称顶端优势
22.下列各项中属于种群的是( )
A.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B.一块水稻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以及其它生物
C.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D.一块棉田中的全部幼蚜、有翅和无翅的成年蚜
23.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 )
A.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
B.宜采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
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24.按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需20~40年,美国需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取决于( )
A.种群数量和密度 B.种群年龄组成 C. 种群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25.下图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d处波动主要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
B.“竭泽而渔”会使鱼虾数量下降至b以下,使种群发展停滞甚至崩溃
C.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半老鼠,可能效果适得其反
D.要开发利用动植物资源,最好要等到c点
26.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
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
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27.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下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B.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D.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28.生物群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自然演替一般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B.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C.在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属于次生演替过程
D.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不只是破坏性的
29.下列群落演替系列中,哪一种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
A.从湖底开始的水生演替 B.草原的放牧演替
C.农田弃耕后的恢复演替 D. 砍伐森林的恢复演替
下列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对于较重的糖尿病患者,除了控制饮食外,还需按照医生的要求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②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在对症下药治疗的同时,还可以采用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来辅助降低体温
③当人体摄取食盐较多时,肾可通过尿排出多余的钠,摄取食盐少时,尿中几乎不含NaCl, 因
此人体的钠的排出量几乎等于摄入量 ④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
经受损,那么该肢体对针刺没有感觉但能运动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40分。 31.(6分) 垂体是动物的重要内分泌腺,它由前叶与后叶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的活动受到下丘脑的控制。为了研究这一机制,科学家用犬做了以下实验: ①将垂体后叶切除,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含量显著减少,犬的尿量增加。 ②将下丘脑与垂体后叶之间的神经联系阻断,结果同实验①相同。 ③将垂体前叶切除,犬出现甲状腺激素缺乏的症状。 ④将下丘脑与垂体前叶之间的神经联系阻断,结果同实验③相同。 根据上述①—④实验结果,回答下列各问。
(1)实验①证明垂体后叶能释放_______。实验②证明______________。(2)实验③证明垂体前叶能分泌_________________,促进甲状腺分泌。
实验④证明________________。
32(8分)下图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作出应答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②为_______细胞,④为_______细胞。
(2)⑦与④与在功能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由④分化为⑦的过程中,④细胞核内的_______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该分子的作用是作为______________的模板。
(3)抗体从在细胞内合成到分泌至细胞外的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程③表示______________,过程⑤表示______________。
33.(13分)人和小白鼠都是哺乳动物,胰高血糖素对小白鼠和人具有相同的生理作用。为了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请以小白鼠为实验对象设计探究性实验,预测和分析实验应出现的结果,并写出实验结论。 一、材料用具 大小、体重一样,生长正常的小白鼠2只;生理盐水、用生理盐水配制的适宜浓度的胰高血糖素溶液、斐林试剂、注射器、试管、试管夹、吸管、烧杯、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等。 二、方法步骤 实验提示:采用腹腔注射给药,给药剂量不作实验设计要求;给药1小时后,用注射器在小鼠膀胱处穿刺取尿液。 第一步:确定1只鼠为实验鼠,腹腔注射__________;另一只鼠为对照鼠,腹腔注射_____________。 第二步:将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1号和2号,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 第三步:给药1小时后,从两只小白鼠分别采取尿液,实验鼠尿液放1号试管内,对照鼠尿液放2号试管内。 第四步:两支试管摇匀后,放入盛有开水的烧杯内加热煮沸,观察两支试管溶液颜色的变化。 三、实验结果的预测、分析和结论 1.实验结果的预测及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7分)目前市场上有许多水果、蔬菜是用植物激素刺激生长或催熟的,人们担心儿童吃 了用激素催熟的水果、蔬菜后,会不会出现性早熟?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赵毓橘教授从事激素研究40多年,据赵教授介绍,大部分植物激素都是“内源激素”,即植物体本身就已经具有的激素。由于植物体内的激素能调 节植物的生长,人们便将它们科学地提取出来,分析其结构,利用微生物发酵工业生产或化学合成,加以推广应用,如促花促果,延长或促进果实成熟等。赵教授说:“激素水果不会引起儿童性早熟。”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与蔬菜的生长相关的激素有很多,其中关系最密切的是_____________,由于该激素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2)能促进果实成熟的植物激素是_______________。
(3)引起儿童性早熟的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它主要是由儿童的_______________产生的。
(4)试说明“激素水果”不会引起儿童性早熟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6分)有一位生态学家对5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的组成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表中种1、种2……代表不同的物种;A、B……代表不同的生物群落;表中的数据表示每个物种的种群密度(单位:个体数/100㎡)
生物群落
种1
种2
种3
种4
种5
种6
种7
种8
种9
种10
A
0
900
40
0
0
30
30
0
0
0
B
0
220
240
200
210
100
10
20
0
0
C
700
200
50
50
0
0
0
0
0
0
D
560
400
40
0
0
0
0
0
0
0
E
5
5
1
2
3
4
30
50
800
100
请仔细分析上述数据后,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五个生物群落中,当同时受到大规模虫害袭击时,你认为这些生态群落中受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受影响最小的是_______。
(2)(多选)你认为生物群落A中,各生物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 ( )
A. 竞争 B. 捕食 C. 寄生 D. 共生
(3)根据你对上述调查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如果森林被采伐后重新绿化应注意哪些问题?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联考试卷
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60分,每空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A
C
A
C
A
C
A
C
C
B
B
A
B
A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A
C
D
B
C
D
C
B
D
A
C
B
A
A
二、非选择题(40分) 31.(6分)(1)抗利尿激素 (1分) 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激素受下丘脑神经活动控制(2分)
(2)促甲状腺激素 (1分) 垂体前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释放激素控制(2分)
32.(8分,每空1分)(1)T B (2)⑦可以分泌抗体而④不能 mRNA 合成蛋白质
(3)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核—胞外
(4)②将抗原呈递给④ 病菌(抗原)直接刺激④
33.(13分)方法步骤:胰高血糖素溶液(2分) 等量生理盐水(2分)
实验结果的预测、分析和结论:
1、1号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实验鼠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3分)
2、号试管中仍为蓝色溶液,说明对照鼠尿液中无葡萄糖。(3分)
3、实验鼠血糖升高,超过一定数值而出现糖尿,是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所引起的。(3分)
34.(7分)(除标注的外,每空1分)
(1)生长素 促进细胞伸长
(2)乙烯
(3)脂质 性腺
(4) 植物的催熟激素和人体的性激素是不同的化学物质,其结构和功能都不相同,故植物激素不会引起性早熟。(2分)
35.(6分)
(1)A (1分) B (1分) (2)A 、B(2分)
(3)注意不要用单一树种营造人工林,而应该选择适宜在该地区生长的多个树种混合栽培,营造人工混交林,以提高生态群落的稳定性(2分)(表达出意思即可)
?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联考试卷
英 语
第Ⅰ卷(选择题 共115分)
第一部分 听力 (共两节,满分30分)
回答听力部分时,请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听力部分结束前,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您的答案转涂到客观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小题,每段对话
仅读一遍。
Why does the woman want the man to ask Mary?
A.Mary has read the book
B.Mary may have the book
C.Mary knows where to borrow the book
2. What can we know about the man when he was a child?
A.He didn’t like the piano.
B.He took piano lessons.
C.He enjoyed playing the piano.
3. What are the speaker going to do?
A.To get on the plane.
B.To get their plane tickets
C.To see their friends off.
4. Why does the woman look forward to Nina’s parties?
A.The food is good. B.The music is great. C.There are many friends.
5. What’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Boss and clerk. B.Teacher and student. C.Interviewer and interviewee.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的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做答时间。每段对话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至第8三个小题。
6. What is the color of the coat the man shows to the woman?
A.Blue. B. Gary. C. Dark blue.
7. Which one is the cheapest?
A.The shoes. B. The jacket. C. The coat.
8. Why doesn’t the woman buy the jacket?
A.It’s too dark. B. It’s too small. C. It’s too expensive.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9至第11三个小题。
9. What did the doctor suggest the man doing?
A.Taking more exercise. B. Joining a club. C. Getting more rest.
10. What does the woman find about going to the health club?
A.Tired. B. Useless. C. Helpful.
11. What is the woman’s suggestion?
A.Enrolling in the club on Tuesday.
B.Taking a swim before exercising.
C.Experiencing before making a decision.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2至第14三个小题。
12. Why is the man late?
A.He forgot to look at his watch.
B.His maths teacher kept him in her office.
C.His maths teacher gave lessons overtime.
13.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students?
A.They prefer to learn more maths.
B.They don’t want to hurt the teacher.
C.They don’t mind the teacher’s being late.
14. What is the man most likely to do?
A.Let it be. B. Talk to the maths teacher. C. Remain silent about it.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5至第17三个小题。
15. How does the woman help the man?
A.Lend him her computer.
B.Let the man borrow her book.
C.Buy a new computer for the man.
16. Why does the man want to go to the cinema?
A.Because his computer is broken.
B.Because there is an interesting film on.
C.Because he can buy two tickets with the price of one.
17. How does the man get to know about the film?
A.He called the service line of cinema.
B.He learned it from the newspaper.
C.He knew it from his friend.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8至第20三个小题。
18. How old are most airline pilots at least?
A.30. B. 35. C. 40.
19. Why are many successful sportsmen young people?
A.They can learn fast. B.They can move fast. C.They are interesting.
20. What kind of people work till they die?
A.Writers, artists and actors.
B.Artists, musicians and teachers.
C.Writers, musicians and engineers.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We must not lose ____ sight of the fact that what we have done has made ____ difference to the environment.
A. /; the B. /; a C. the; / D. the; a
--- Your father speaks German fluently.
--- Sure. He ____ in Germany for three years when he was young.
A. was working B. has worked C. worked D. would work
A French politician has ____ the zoo of selling animals to businessmen.
A. rejected B. reminded C. warned D. accused
People usually have what they hunt for at Taobao.com ____ by the express company.
A. delivered B. delivering C. to deliver D. deliver
--- Who is ____ the traffic accident?
--- The bus driver. He was driving after drinking.
A. blamed for B. to be blamed for C. blaming for D. to blame for
It excited the world ____ many athletes broke world records at the London Olympic Games.
A. when B. that C. where D. which
How did it ____ that Jim failed in the job interview? He had been well prepared.
A.come across B. come out C. come up D. come about
Not only ____ the homeless, but it also collects money for those with AIDS.
A. the organization helps B. does the organization help
C. the organization helped D. did the organization help
29. One of our rules is that every worker ____ arrive at the company by 8:00 am on weekdays.
A.shall B. can C. may D. will
Our English teacher is said to have ____ interests and hobbies, like music, sports, collecting stamps
and so on.
A.specific B. typical C. diverse D. appropriate
31. The manager demanded at the meeting that the project ____ before the deadline.
A. was finished B. had finished C. should be finished D. would be finished
____ all the efforts we had made during the years, the project ended in failure.
A. In spite of B. In terms of C. In favor of D. In memory of
--- Can I help you, sir?
--- Yes. I’d like to take another flight to Hong Kong, ____.
A. If possible B. If not C. If ever D. If so
The policemen risked their own lives and rescued the couple from the house ___ roof might fall down at any moment.
A. which B. whose C. of which D. where
--- Wait a moment, please. I’ll finish it in 10 minutes.
--- ____. I’m not in a hurry.
A. Take it seriously. B. That’s all right. C. Not at all. D. Take your time.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Ever since I was a child, I dreamed of coming to the USA. I was born in Medelin, Colombia, a really _36__ city. I spent my entire childhood _37__ by bombs, kidnappers(绑架者), and gangsters. I remember when I was around 5 years old, I came to the USA with my _38__ for a vacation, and I said to my mom, “This is my dream.”
Time passed and I never forgot that first _39__. So at the age of 22, when I _40__ university and got my degree in my city, I decided to come to the USA. With a _41__ full of clothes and my heart full of _42__ of my family, friends and city, I _43__ my journey.
I came to this country _44__ an exchange program. I started _45__ with an American family. They were _46__ nice, and they taught me everything, even _47__ things like how to use a phone card to call my family.
It was winter, so for me it was quite _48__. I love the sun and I love doing exercise outdoors. The first month, I felt so sad. I _49__ my parents, friends, my house, everything-----even my city, the one that I used to _50__ living in for its security problems. Life is like an ironic(讽刺的) cycle anyway, so you begin to learn about the things you didn’t _51__ before.
I started English classes at a college. At that time I couldn’t speak English _52__ and my communication skills were really terrible. _53__., my classmates treated me like family, and helped me a lot with my English.
Almost 5 years have passed, and I’m really proud to say that now I have almost everything that I _54__. The girl who came here with fear and expectation has become _55__ and has learned the values of life.
36.A. advanced B. comfortable C. powerful D. dangerous
37.A. attracted B. directed C. surrounded D. guided
38.A. family B. friend C. brother D. teacher
39.A. suffering B. evidence C. attitude D. impression
40.A. began B. finished C. planned D. escaped
41.A. shelf B. desk C. suitcase D. booth
42.A. memories B. imagination C. sadness D. interest
43.A. started B. ended C. canceled D. delayed
44.A. between B. beyond C. from D. through
45.A. communicating B. dealing C. living D. involving
46.A. gradually B. extremely C. frequently D. roughly
47.A. funny B. silly C. important D. small
48.A. enjoyable B. amazing C. depressing D. ordinary
49.A. loved B. forgot C. contacted D. missed
50.A. blame B. regret C. excuse D. call
51.A. experience B. achieve C. appreciate D. forgive
52.A. fluently B. loudly C. effectively D. automatically
53.A. Instead B. However C. Also D. Therefore
54.A. picked up B. dug out C. dreamed about D. hunted for
55.A. nervous B. patient C. strong D. selfless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The first and best of victories is for a man to conquer himself; to be conquered by himself is, of all things, the most shameful,” says Plato. Self-control is at the root of all the advantages. Let a man give in to his impulses (冲动) and feelings, and from that moment he gives up his moral (道德上的) freedom.   A single angry word has lost many a friend. When Socrates found in himself any temper or anger, he would check it by speaking low in order to control himself. If you are conscious of being angry, keep your mouth shut so that you can hold back rising anger. Many a person has dropped dead in great anger. Fits of anger bring fits of disease. “Whom the gods would destroy they first make mad.” “Keep cool”, says George Herbert, “for fierceness (狂怒) makes error a fault.”   To be angry with a weak man is to prove that you are not strong yourself. “Anger,” says Pythagoras, “brings with folly(愚蠢) and ends with regret.” You must measure the strength of a man by the power of the feelings he conquers, not by the power of those which conquer him.   Self-control is man’s last greatest victory.   If a man lacks self-control he seems to lack everything. Without it he can have no patience, no power to govern himself; he can have no self-confidence, for he will always be controlled by his strongest feeling. If he lacks self-control, the very backbone and nerve of character are lacking also.
56. What does the reader learn from the first paragraph? A. The greatest victory for a man is to conquer everything except himself. B. One’s moral freedom is based on the control of himself. C. To control oneself is the most difficult in one’s life. D. If a person is too stubborn, he will feel most shameful. 57. What is the correct interpretation of “Whom the gods would destroy they first make mad” ? A. If the gods want to kill you, they make you crazy first. B. If you always lose your temper, you will soon be finished. C. If you cannot control yourself, you will become crazy. D. If you are mad, you will be punished by the gods. 58. If a man lacks self-control, he lacks all of the following EXCEPT _______. A. the very backbone and nerve of character B. the patience and power to control himself C. strong feelings D. self-confidence 59. The author’s main purpose in writing this article is to _______. A. explain that self-control is the key to success B. teach people how to control everything in order to make a great success C. distinguish all kinds of self-control and suggest ways for keeping it D. advise people not to lose temper so as to make and keep more friends
B
We spent a day in the country, picking wild flowers. With the car full of flowers we were going home. On our way back my wife noticed a cupboard (柜厨) outside a furniture shop. It was tall and narrow. “Buy it, ” my wife said at once. “We’ll carry it home on the roof rack. I’ve always wanted one like that.”   What could I do? Ten minutes later I was £20 poorer; and the cupboard was tied on the roof rack. It was six feet long and eighteen inches square, quite heavy too.   In the gathering darkness I drove slowly. Other drivers seemed unusually polite that evening. The police even stopped traffic to let us through. Carrying furniture was a good idea.   After a time my wife said, “There’s a long line of cars behind. Why don’t they overtake, I wonder?” In fact a police car did overtake. The two officers inside looked at us seriously as they passed. But then, with great kindness, they led us through the rush-hour traffic. The police car stopped at our village church. One of the officers came to me.   “Right, sir, ” he said. “Do you need any more help?”   I was a bit puzzled. “Thanks, officer, ” I said. “You have been very kind. I live just on the road.”   He was staring at our car, first at the flowers, then at the cupboard. “Well, well, ” he said, laughing. “It’s a cupboard you’ve got there! We thought it was something else.”   My wife began to laugh. The truth hit me like a stone between the eyes. I smiled at the officer. “Yes, it’s a cupboard, but thanks again.” I drove home as fast as I could. 60. In fact the husband _______ the cupboard. A. would like very much to buy B. badly wanted C. was glad to have bought D. would rather not buy 61. Other drivers thought they were _______. A. carrying a cupboard to the church B. sending flowers to the church C. carrying nothing but a piece of furniture D. going to attend a funeral(葬礼) at the church
62. The police will be more polite to those who are _______. A. driving in gathering darkness B. in great sorrow (悲痛) C. driving with wild glowers in the car D. carrying furniture
63. What did the husband think of this matter? A. It was very strange. B. He felt ashamed of it. C. He took great pride in it. D. He was puzzled at it.
C
Good tool design is important in the prevention of overuse injuries. Well-designed tools and equipment will require less force to operate them and prevent awkward (别扭的) hand positions. They will allow the worker to keep the elbows (肘) next to the body to prevent damage to the shoulder and arm. Overuse injuries can therefore be prevented or reduced if the employer provides, and workers use:power tools rather than having to use muscle power tools with specially designed handles(把手) that allow the wrist (手腕) to keep straight (see the figures图形). This means that hands and wrists are kept in the same position as they would be if they were hanging relaxed at a person’s side tools with handles that can be held comfortably by the whole hand. This means having a selection of sizes---remember that tools that provide a comfortable firm hold for a person with a very large hand may be awkward for someone with a very small hand. This is a particularly important consideration for women who may use tools originally designed for men tools that do not press fingers (or flesh )between the handles, and whose handles do not have sharp edges or a small surface area. 64. Which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Good Tool Design for Women B. Importance of Good Tool Design
C. Tool Design and Prevention of Injuries D. Overuse of Tools and Worker Protectio 6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escribes a well-designed tool? A. It’s kept close to the body. B. It fully uses muscle power. C. It makes users feel relaxed. D. It’s operated with less force. 66. What are the two figures(图形) used to show? A. The effective use of the tool. B. The way of operating the tool. C. The proper design of the handle. D. The purpose of bending the wrist. 67. In choosing tools for women, ________ of the handle is the most important. A. the size B. the edge C. the shape D. the position
D
The clock struck eleven at night. The whole house was quiet. Everyone was in bed except me. Under the strong light, I looked sadly before me at a huge pile of that troublesome stuff they call “books”. I was going to have my examination the next day. “When can I go to bed?” I asked myself. I didn’t answer. In fact I dared not. The clock struck twelve. “Oh, dear!” I cried. “Ten more books to read before I can go to bed!” We pupils are the most wretched creatures in the world. Dad does not agree with me on this. He did not have to work so hard when he was a boy. The clock struck one. I was quite desperate now. I forgot all I had learned. I was too tired to go on. I did the only thing I could. I prayed, “Oh God, please help me pass the exam tomorrow. I do promise to work hard afterwards, Amen.” My eyes were so heavy that I could hardly open them. A few minutes later, with my head on the desk, I fell asleep.
The underlined word “wretched” in Paragraph 3 probably means ______.
A. happy B. disappointed C. unhappy D. hopeful
Reviewing his lessons that night didn’t help him because ______.
A. it was too late at night
B. he was very tired C. his eyelids were so heavy that he couldn’t keep them open D. he hadn’t studied hard before the examination 70. What do you suppose probably happened to the author the next day? A. He went to a church to pray again. B. He passed the exam all by luck. C. He failed in the exam. D. He was punished by his teacher. 71.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would be ______. A. The Night Before the Examination B. Working Far into the Night C. A Slow Student D. Going Over My Lessons
E
Sri Lanka(斯里兰卡) is known as the “Pearl of the Indian Ocean”, and it is easy to see why. This little country never fails to please visitors. Arrive The national airline is Sri Lankan Airlines, which flies from Colombo to London and a couple of other European cities. The country’s main airport is Colombo Bandaranaike, located 29km north of the capital city. Why now? The best time to visit Sri Lanka’s southern beaches is from November to April. So by going early in the season, you’ll get the best weather. Also in November, Deepavali, known as “Diwali” or the “Festival of Lights”, is Sri Lanka’s main religious festival, celebrated throughout the country. See There is plenty to see in Sri Lanka. The ancient capital cities of Polonnaruwa and Anuradhapura are worth seeing, and so are many outstanding ruins. Other mustsees are the rock fortress (要塞) of Sigiriya, towering over the jungle as far as the eye can see, and Dambulla’s cave temple, the country’s largest and best preserved. Both are UNESCO World Heritage (遗产) Sites. Kandy is a picture-like town, which was the last stronghold of the Kandyan Kings. Today it is a cultural relic centre where age-old customs, arts, and crafts remain. Do Sri Lanka owns about 1,600km of beautiful palm-shaded beaches as well as warm, pure seas and colourful coral reefs. You can explore the underwater world, and surfing and diving are available too. Away from the shore, wildlife is a big draw for Sri Lanka, and Yala National Park is one of the best places in the word to see wild animals including leopards (豹) and elephants. Taste Sri Lanka is celebrated for its excellent food, with a particular emphasis on fresh fruit and vegetables on menus everywhere. Fish and seafood are a big part of the local diet. Did you know? Sri Lanka is known for its tea, but it is also the world’s largest producer and exporter of cinnamon(肉桂).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 cultural relic centre of Sri Lanka?
A. Kandy. B. Anuradhapura. C. Polonnaruwa. D. Colombo.
If you want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Diwali”, you’d better go there in _____.
A. September. B. October. C. November. D. May.
We learn from the passage that Sri Lanka _____.
A. is in the Pacific Ocean B. is famous for its excellent food C. is the world’s largest producer of tea D. has only flights to London
The author wrote the article in order to _____.
A. introduce the picturesque landscape of Sri Lanka B. let readers know what is famous for in Sri Lanka C. make Sri Lanka well known throughout the world D. let people get more travel information about Sri Lanka.
第II 卷 (主观题 共45分)
第四部分 写作(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 任务型读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阅读下面短文,根据所读内容在表格中的空白处填入恰当的单词。
注意:每个空格只填一个单词。
The standard of living of any country means the average person’s share of the goods and services which the country produces. A country’s standard of living, therefore, depends first and foremost on its ability to produce wealth. “Wealth” in this sense is not money, for we do not live on money but on things that money can buy, “goods” such as food and clothing, and “services” such as transport and entertainment.
A country’s ability to produce wealth depends upon many factors, most of which have an effect on one another. Wealth depends to a very large degree upon a country’s natural resources, such as coal, gold, and other minerals, water supply and so on. Some regions of the world are well supplied with coal and minerals, and have a fertile soil and a favorable climate; other regions possess perhaps only one of these things, and some regions possess none of them. The USA is one of the wealthiest regions of the world because she has vast natural resources within her borders, her soil is fertile, and her climate is of great variety. The Sahara Desert, on the other hand, is one of the least wealthy.
Next to natural resources comes the ability to turn them to use. Sound and stable political conditions, and freedom from foreign invasion(侵略), enable a country to develop its natural resources peacefully and steadily, and to produce more wealth than another country equally well served by nature but less well ordered.
Another important factor is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a country’s people. Old countries that have, through many centuries, trained up numerous skilled craftsmen and technicians are better placed to produce wealth than countries whose workers are largely unskilled.
Wealth also produces wealth. As a country becomes wealthier, its people have a large margin(富余)for saving, and can put their savings into factories and machines which will help workers to turn out more goods in their working day.
Title
People’s (76)_____ standard
Meaning
The average share of the goods and services for people
(77) _____ by the country.
Some factors that (78) _____ the standard of living of any country
▲ Wealth depends (79) _____ upon a country’s natural resources such as coal, gold, other minerals, water supply and a fertile soil and a favorable climate.
▲ Next to natural resources comes the ability to turn (80) _____ resources to use.
▲ The (81) _____ efficiency of a country’s people is another important factor.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USA and the Sahara Desert
▲ The USA has vast natural resources, her soil is fertile, and it has (82) _____ climate.
▲ The Sahara Desert, on the other hand, is one of the (83) _____.
The (84) _____ of wealth
▲ Wealth also produces wealth.
▲ Savings invested in industry (85) _____ the output of goods in factories.
第二节 书面表达(满分25分)
在学校,对于我们学生来说,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非常重要。请就“师生关系”这一主题用英语写一篇120词左右的短文,谈谈你的看法,内容包括:
1. 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2. 怎样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注意:可适当发展,以使行文连贯。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联考
英语考试答案
第一部分 听力
1-5 BBACC 6-10 BCCAC
11-15 ACBBA 16-20 CBABA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
第一节 单项选择
21-25 BCDAD 26-30 BDBAC 31-35 CAABD
第二节 完形填空
36-40 DCADB 41-45 CAADC
46-50 BDCDB 51-55 CABCC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 56-60 BBCAD 61-65 DBBCD
66-70 CACDC 71-75 A ACBD
第四部分 写作
第一节 任务型读写
76. living 77. produced 78. affect/influence 79. largely 80. natural
81. technical 82. various 83. poorest 84. effect(s) 85. increase
第二节 书面表达
One possible version:
Good relationships between our teachers and us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our study and life. Only with good relationships can our teachers achieve the desired teaching effect, and can we do well in our studies.
This ideal relationship depends on mutual effort. On the one hand, we should respect our teachers and their efforts paid to us. We should be ready to follow their practical advice. On the other hand, our teachers should not only be kind, friendly and patient to us,but also treat each student fairly and equally. They must be responsible for their teaching and ready to help us when we are in trouble. In a word, if teachers and us are willing to do their be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s will be quite beneficial.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联考试卷
语 文
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共67分)
一、(1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围棋、象棋与中国传统文化 ??邸永君
在中国的棋林之中,影响最为深远者当属围棋和象棋。俗语有云:棋局小世界,世界大棋局。作为典型的中国文化载体,二者以棋盘和棋子折射出中国传统社会的缩影。相通之处在于棋盘都是阡陌纵横,呈格状分布;棋子以颜色不同构成两方以对垒拼杀。但再加考察,则大有区别。
先说围棋。围棋棋子除按颜色区别为黑白二方之外,所有棋子在功能上无任何区别,性能相同,地位相等。其胜负的标志就是所占地盘之大小。而欲想占领地盘,就必须至少有两口各自独立的“气眼”。“气眼”就是自己的活动空间,对方不得侵入,象征着中国古代的城池。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拥有根据地;而要有根据地,就必须有回旋的空间。这与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思维方式如出一辙:想要保有地盘,就要使地盘联成一片;要想地盘不失,就必须以所有城池作为依托。孤立棋子“人”单势薄,作用有限,极易被吃,但联合在一起则所向披靡,势不可挡。群体力量大于个体,占得空间则取得胜利,体现的是人类早期的追求目标和较为平等的价值观念。
象棋则不然。它将棋子分为将、士、象、马、车、炮、兵等七种。胜负只取决于将帅之存亡。只要将帅仍存,全军覆没亦不为输;而将帅若遭不测(被将死),未失一子亦算失败。车可横冲直撞,所向披靡;马可腾越出击,纵横驰骋;炮可隔子发威,火力凶猛;士、象拱卫城池,以身护帅;兵、卒则亦步亦趋,只进不退。就本领与杀伤力而言,将帅属于最为无能之辈,不仅行动迟缓,杀伤力差,且不能越孤城半步,却要所有棋子拼死护卫。其余各子等级森严,贵贱分明。车乃棋中至宝,万不可轻弃。马、炮地位大抵相等,开局时炮似乎稍胜于马,而残局中则马胜于炮。最为惨烈者当属兵卒,数量众多,因而弃之不惜;本领有限,因而作用不彰;只许前进,不能后退,因而前景黯然,结局惨烈;拱到底则成“老卒”,几同无用。这是等级社会最为生动、最为集中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和缩影。
围棋早于象棋。《博物志》云:“尧造围棋,丹朱善棋。”虽不可信,但产生于严格的等级制度形成之前,应无异议。其各子平等、机遇相同的构思设计,就是中华先秦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具体体现。而象棋各子之间与生俱来、无从更改身份差异和为保统帅而不惜耗尽生灵的僵化理念,是秦代以后专制制度的最佳诠释,加上“楚河、汉界”作为佐证,其生辰八字则大抵可定矣。
弈围棋者主观能动性大,自主性强。不必为保全先行设定之统帅而煞费苦心,只需以全局形势为依据进行判断。象棋弈者必须经受折马损炮甚至丢掉爱车的痛苦,而只是为了那位无能的统帅存活。将一人存亡凌驾于群体安危之上,甚至要牵制作为局外人身份的弈者,这种游戏规则乃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规则的缩影,是典型的中国专制思维的折射。
从游戏法则角度看,围棋是在用加法,开始时空无一人,好生寂寞,而随着双方落子,棋子越来越多,最终往往拥挤不堪,几无落脚之处;而象棋则用减法,开始时战阵严整,兵将齐全,而随着双方厮杀,棋子越来越少,到残局时诸子凋零殆尽,一片狼藉,最后往往仅剩孤家寡人,困守老城。真是两种感受,两种意境。
围棋和象棋反映出中国文化在不同角度、不同阶段逐渐形成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围棋的存在表明中华文化体系中存在着民主的精神、平等的理念。考虑到中国古代的爱国情操向以忠君行动来体现,象棋所表现出来的便可视为先人为保江山社稷而不惜一切代价的群体理念和视死如归、杀身成仁的牺牲精神。这两种精神和理念相辅相成,共同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
(选自《阅读与作文》2008年第七期,略有删改)
1.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围棋中孤立棋子“人”单势薄,作用有限,极易被吃,但联合在一起则所向披靡,势不可挡,体现出人类的终极目标和平等价值观念。
B.象棋中马、炮地位相等,开局时炮优于马很多,而残局中则马胜于炮不少。马可纵横驰骋;炮可隔子发威,二者各具威力。
C.围棋的构思设计是中华先秦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具体体现,象棋的理念则是秦代以后专制制度的最佳诠释。
D.弈围棋者主观能动性大,自主性强,以全局形势为依据判断胜负。而下象棋只考虑统帅的存活,受限制多,没有主观能动性。
2.下列有关“象棋”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象棋的胜负只取决于将帅的存亡。只要将帅仍存,全军覆没亦不为输;下象棋的首要任务就是将死对方的将帅。
B.在象棋中,将帅行动迟缓,杀伤力差,最为无能;车乃棋中至宝,地位最高,本领最大,万不可轻弃。
C.本领有限,作用不彰,前景黯然,结局惨烈的兵卒,是等级社会中处于最底层的人的生动具体的体现。
D.下象棋要经受折马损炮甚至丢掉爱车的痛苦,一切只为保老帅,这种游戏规则是典型的中国专制思维的折射。
3.结合全文内容,试概括作者从哪些角度分析了围棋与象棋的不同点。(4分)
?????????????????????????????????????????????????????????????????????
?????????????????????????????????????????????????????????????????????
?????????????????????????????????????????????????????????????????????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黄琼字世英,江夏安陆人,魏郡太守香之子也。琼初以父任为太子舍人,辞病不就。遭父忧,服阕,五府俱辟,连年不应。永建中,公卿多荐琼者,于是与会稽贺纯、广汉杨厚俱公车征。琼至纶氏,称疾不进。有司劾不敬,诏下县以礼慰遣,遂不得已。琼至,即拜议郎,稍迁尚书仆射。初,琼随父在台阁,习见故事。及后居职,达练官曹,争议朝堂,莫能抗夺。三年,大旱。琼复上疏曰:“昔鲁僖遇旱,以六事自让,躬节俭,闭女谒,放谗佞者十三人,诛税民受货者九人,退舍南郊,天立大雨。今亦宜顾省政事,有所损阙,务存质俭,以易民听。尚方御府,息除烦费。明敕近臣,使遵法度,如有不移,示以好恶。数见公卿,引纳儒士,访以政化,使陈得失。又囚徒尚积,多致死亡,亦足以感伤和气,招降灾旱。若改敝从善,择用嘉谋,则灾消福至矣。”书奏,引见德阳殿,使中常侍以琼奏书属主者施行。元嘉元年,迁司空。桓帝欲褒崇大将军梁冀,使中朝二千石以上会议其礼。特进胡广、太常羊溥、司隶校尉祝恬、太中大夫边韶等,咸称冀之勋德,其制度赍赏,以宜比周公,锡之山川、土田、附庸。琼独建议曰:“冀前以亲迎之劳,增邑三千,又其子胤亦加封赏。昔周公辅相成王,制礼作乐,化致太平,是以大启土宇,开地七百。今诸侯以户邑为制,不以里数为限。萧何识高祖于泗水,霍光定倾危以兴国,皆益户增封,以显其功。冀可比邓禹,合食四县,赏赐之差,同于霍光,使天下知赏必当功,爵不越德。”朝廷从之。冀意以为恨。会以地动策免。复为太仆。永兴元年,迁司徒,转太尉。梁冀前后所托辟召,一无所用。虽有善人而为冀所饰举者,亦不加命。延熹元年,以日食免。复为大司农。明年,梁冀被诛,太尉胡广、司徒韩演、司空孙朗皆坐阿附免废,复拜琼为太尉。以师傅之恩,而不阿梁氏,乃封为邟乡侯,邑千户。琼辞疾让封六七上,言旨恳恻,乃许之。梁冀既诛,琼首居公位,举奏州郡素行贪污至死徙者十余人,海内由是翕然望之。寻而五侯擅权,倾动内外,自度力不能匡,乃称疾不起。四年,以寇贼免。其年复为司空。秋,以地震免。七年,疾笃,其年卒,时年七十九。赠车骑将军,谥曰忠侯。?????
?(《后汉书·黄琼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司劾不敬? ??????????????????劾:检举揭发罪状???
B.争议朝堂,莫能抗夺??????????? 夺:夺取
C.锡之山川、土田、附庸????????? 锡:同“赐”赏赐
D.赏赐之差????????????????????? 差:等次,等级? ??????????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黄琼“正直不阿”的一组是(??? )(3分)
①五府俱辟,连年不应??? ②使中常侍以琼书属主者施行???
③冀可比邓禹,合食四县,赏赐之差,同于霍光,使天下知赏必当功,爵不越德???
④梁冀前后所托辟召,一无所用??
⑤太尉胡广、司徒韩演、司空孙朗皆坐阿附免废,复拜琼为太尉????
⑥举奏州郡素行贪污至死徙者十余人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黄琼多次称疾不仕。因父亲的缘故被任命为太子舍人,称疾没有就任;接受公车征召,行至纶氏,不愿就任而称病;皇帝授任他太尉之职,他称疾退让,言语恳切凄恻,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
B.黄琼知识渊博,能力很强。自幼跟随父亲在尚书台学习,了解朝廷的许多典章制度和文献资料,出仕为官后,办理公务娴熟练达,在朝中议政没有人能跟他抗衡。
C.黄琼敢于直言。他借遭遇旱灾之机,劝谏当朝皇帝应该顾念和省察政事,心存节俭;要明白敕令近臣,让他们遵守国家法度;要广开言路,询问公卿儒士政治教化的问题,让他们陈述朝政的得失。
D.黄琼深受当朝皇帝器重。受征召入朝后,屡屡官居要职,从尚书仆射到司空、司徒、太尉乃至大将军,梁冀被杀后位至三公首位;并且皇帝常常听从他的进谏按他的建议下旨。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 ⑴遭父忧,服阕,五府俱辟,连年不应。(5分)
? ???????????????????????????????????????????????????????????????????
?? ⑵寻而五侯擅权,倾动内外,自度力不能匡,乃称疾不起。(5分)
?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8分)
清溪行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本诗作于诗人被“赐金返还”,离开京城,已漫游十年之际。
8.清溪水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为了突出清溪水这一特点,作者主要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赏析。(5分)
?
9.概括并简要分析诗歌中所包含的情感。(3分)
10.补写出除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句选6句)(6分)
(1)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2)但以刘日薄西山,??????????? ?,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李密《陈情表》)
(3)??????????????????? ,亦崎岖而经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仰观宇宙之大,?????????????? 。(王羲之《兰亭集序 》)
(5)????????????????? ?,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
(7)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8)????????????????????,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三、(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寂寞天鹅美
肖黛
(1)寂寞有时是一种异常美的境界。若从最远处窥望湛蓝的深湖,似乎会让人感到是很难进入的。一切景物,在翩翩舞动的天鹅的翅膀下浮游,残雪斑斑,落在天鹅们的身上,也落在长诗短歌般的山水之中。天鹅瞄着湖泽,优优雅雅地舒展公主似的形影,感到不寻常的惬意。偶间,有庄重的王子腹收羽毛,将背骨挺得笔直,向公主显现英俊洒脱。它们同临一泓湖水,有时心怀幽情,恪守行规,有时也会意会神,雌雄彼此调护。甜柔、富有人情味,一种神秘情绪的陶醉,让人悟得高洁和温和、妍丽和尊严以及雍容和自在的妙处。
(2)这湖水,是美神遗落的泪珠么?
(3)天鹅就依这湖水而栖身,生于斯,长于斯。它们拒绝与狂风险浪共存的一切,拒绝兵器相击的声音,拒绝车马被役而招致的铁穿鼻蹄钉掌的束缚,拒绝金银珠宝在颈间的羁勒,拒绝任何形式的人工雕饰。它们无声无息地存在;它们存在的价值是为大自然的宁静,亦是为万物的和谐。只有到了同生命揖别的时候,它们才会吟出听不真的一曲挽歌,渐渐缓缓地幻化于殷勤的清澈里。
(4)一生寂寞,一死寂寞,生死皆美。
(5)或许有人专门注意过天鹅平常的鸣叫,有形之嘹唳,有声之铿锵,却很难有人注意天鹅的秀目,忽略以至冷落了和人同样重要的心灵之窗。天鹅的眼睛极少斜扫四周,蛋黄色的一圈,细致的宠着瞳光的自信,且有慈爱、宽容和娇媚从那里发出昭示。它们从来就不习惯眯起双目蹙额看人,而人却从来就靠眯起双目蹙额看它,因为人总是在很远处透过烟波翘着望它的。
(6)如若人被人如此看着,难免发生疑窦,难免会花费些时间去揣摩。是被鄙视了?被妒嫉了?被记恨了?还是被怜悯着呢?难免会感到受了某种伤害而久久或至少片刻不能宁静。于是便拓展人所兼备的最强的语言能力,街头巷尾,饭后茶余,有高吭长喧的,有俯耳贴鬓的。一时间热闹纷繁,难分谁的喉管粗细,难辨谁的口音地道……有情话,有恶语,有事实,有谣言,当然会有些铭言,有些忠告,慷慨激昂,热腾澎湃。为了维护也好,为了谴责也罢,把一个原本就喧闹的世界染濡得愈发喧闹,虽然一个没有争战的世界是人们共同向往的。
(7)寂寞呵,寂寞离人是多么遥迢。
(8)但,耐得住寂寞的人仍是有的。汪曾祺先生有书《沈从文的寂寞》,文中说,寂寞是一种境界……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总是那么安安静静的,边城是这样,长河是这样,鸭窠围、杨家咀也是这样。汪先生言,从某个意义上,可说寂寞造就了沈从文,他的四十本小说,是在寂寞中完成的,他所希望的读者也是“在多种事业里低头努力,很寂寞地从事于民族复兴大业的人。”(《长河》题记)安于寂寞是一种美德。寂寞的人是充实的。
(9)时下生活的风尚,亦如湖水般的湛蓝,建设,发展,和平,安定。人们假如真想听清美丽的天鹅在揖别生命时,为自己挽歌的词意,那就是——拒绝是半个生命,索取是半个死亡。
(10)寂寞天鹅美。
11.文章第一段描写了天鹅怎样的生存状态?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

12.结合上下文,分析“这湖水,是美神遗落的泪珠么?”这句话的含意。(6分)

13.从文中看,人怎样才能耐得住寂寞?试分条概括。(4分)

14.如何理解文章结尾所说“拒绝是半个生命”?它与本文开篇“寂寞有时是一种异常美的境界”有着怎样的联系?(8分)

第Ⅱ卷(表达题 共83分)
四(23分)
15.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嗔怪/缜密??? 甲胃/压轴 ????伎俩/栉风沫雨
B.案犊/渎职??? 褒义/电饭煲?? 祛除/曲意逢迎
C.兴许/幸亏??? 捭阖/柏油路?? 划分/华而不实
D.韬略/叨扰??? 骁勇/肖像权?? 坎坷/不落窠白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3分)
A.借鉴同行业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本无可非议,但是如果脱离本企业的实际而生吞活剥,那就可能适得其反,付出惨重的代价。
B.近年来,我省煤炭企业大力开展科研攻关和技术改造,产业创新能力欣欣向荣,使得煤炭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C.电视剧《借枪》中的熊阔海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人物”,尽管身处社会底层,整日为生计发愁,但遇事却能通权达变。
D.贺国强书记告诫年轻干部的话可谓语重心长,既寄托着党和人民对年轻干部的殷切期望,也包含着国家对年轻干部的善意爱护。
17.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B.为增强全体员工的文明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我省某商业银行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在本系统内广泛推行文明服务用语和服务忌语。
C.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国内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我国公众的专利意识和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
D.信息数字化对个人生活产生了十分直接的影响,如果名字里用了一个计算机字库里没有的字,那么报名、取钱、贷款、登机……都难以办成。
18. 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5分)
①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也可以预作筹划,不妨就预作筹划,以解除近忧。
②不过,远虑是无穷尽的,必须适可而止。
③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却无法预作筹划,那就暂且搁下吧,车到山前必有路,何必让它提前成为近忧。
④总之,应该尽量少往自己的心里搁忧虑,保持轻松和光明的心境。
⑤还有一些远虑,完全不能预见,那就更不必总是怀着一种莫名之忧,自己折磨自己了。
⑥中国人喜欢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固然不错。
答:
19.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简要概括新型混凝土的三个主要优点,不超过18个字。(3分)
人的皮肤被割伤,除非伤势很严重,一般都会自行愈合,因为人体的微脉管系统很快就会给皮肤输送材料,帮助修复伤口。美国工程师研发的新型混凝土拥有与皮肤类似的特性,破碎之后能够自行“愈合”。工程师们利用特殊的微纤维加固水泥,这种纤维允许混凝土弯曲,即使发生断裂,裂口宽度也只有头发直径那么小。断裂后,这种混凝土吸收周围空气中的湿气而后软化并“生长”,填补裂缝。自愈合混凝土的造价是传统混凝土的3倍,但由于维护成本降低,足以抵消高出的造价。
??????? 、?????? 、?????? 。
20.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悠扬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哀怨;
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着色,少一些灰暗的点染;
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激昂的欢唱,少一些悲观的咏叹。



五、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我的未来不是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联考试卷
语文参考答案
1.C(A体现人类早期的目标而非终极目标;B马炮地位大抵相等,开局时炮似乎稍胜于马;D说下象棋没有主观能动性没有依据。)
2.B? (象棋中帅地位最高,车本领最大。)
3. ⑴下围棋就是保有地盘,使地盘连成一片,而要想地盘不失,就必须以所有城池作为依托,这折射出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思维方式。
⑵象棋各子之间与生俱来、无从更改身份差异和为保统帅而不惜耗尽生灵的僵化理念,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最佳诠释。4.D “差”的意思应为“等次、等级”。
5.B? ①是说黄琼不应征召,不慕仕途;②的主语是皇帝,说明黄琼深得器重;⑤只是写黄琼官拜太尉之职,没有提及黄琼的“正直不阿”。排除①②⑤,故选B项。
6.A (黄琼称疾推让的不是太尉之职位,而是邟乡侯的封爵,并且继续在任,没有不仕,这是内容偷换。)
7.⑴父亲去世,他守孝期满,五府都征召他任职,他连续几年都没有答应。(5分,“父忧”“服阕”“辟”各1分,句意2分)
? ⑵不久五侯独揽大权,倾动朝廷内外,黄琼自己衡量个人力量不能匡扶危局,于是托说有病,不起来任职。( “擅权”“内外”“匡”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黄琼字世英,江夏郡安陆县人,魏郡太守黄香的儿子。黄琼最初因父亲的关系而任太子舍人,他以有病为由没有就任。父亲去世,他守孝期满,五府都征召他任职,他都没有答应。永建年间,公卿大臣中多有推荐黄琼的人,于是他和会稽郡的贺纯、广汉郡的杨厚一起接受朝廷的公车征召进京。黄琼走到纶氏,又称病不再前进。有关官员弹劾他对朝廷不敬,朝廷下诏到县,命令以礼节劝慰遣送,黄琼不得已,于是上路。黄琼到京,当即被任命为议郎,渐渐地升任尚书仆射。当初,黄琼跟随父亲在尚书台,学习过一些典章旧例。等到他居位任职,通达官衔事务,在朝堂上议政争论时,没有人能够驳倒改变他。永建三年,大旱。黄琼又上疏说:“当年鲁僖公遇到了大早灾,就从六个方面自我检查,躬行节俭,停止与女人接触,流放谗侫小人十三名,严惩搜刮百姓、贪污受贿的九个人,自己宿于南郊,老天立刻降下大雨。而今也应当检查政事,关注不足的地方,务必追求节俭朴实,来改变百姓的看法。宫中所有地方,一律停止那些耗费巨大之事。明令近臣,必须遵守法纪,如有不肯改悔,就给以应得的处罚。多多会见公卿,招揽接纳儒学之士,询问政事,让他们陈述得失利弊。另外,狱中囚满为患,很多人死于狱中,这也触犯和气,招致灾旱。如能革除弊端从善如流,择用好的建议,那么就会灾消而福至了。”奏章呈上后,皇帝在德阳殿接见了他,让中常侍将黄琼的奏书交付主管官吏予以施行。元嘉元年,(黄琼)迁任司空。汉桓帝想褒奖推崇大将军梁冀,让朝中两千石以上的官员集合起来议论对梁冀的礼遇。特进胡广、太常羊溥、司隶校尉祝恬、太中大夫边韶等人,都称赞梁冀的功绩和德行,对他封赏的制度和规格,认为应该比照周公,赐给他山川、田土作为附庸之国。黄琼独自建议说:“梁冀从前因为有亲自迎立皇帝的功劳,增加食邑三千户,此外他的儿子梁胤也追加了封赏。古时候周公辅佐成王,制定礼仪,作出乐制,通过教化使天下太平,因此大力开拓疆土,封地七百里。而如今诸侯分封以户邑为制度,不以里数为限度。萧何在泗水就结识高祖,霍光扶定倾危之势又振兴了国家,他们都是以加多户邑数目来增加封赏,用来显示他们的功劳。梁冀可以比照邓禹,应当食邑四个县,赏赐的等级,与霍光相同,使天下人知道赏赐一定要与功劳相对应,爵位也不能超越一个人的德行。”朝廷听了黄琼的提议。梁冀内心以此为恨事。恰逢地震,朝廷策令免去黄琼司空的职位。后又担任太仆。永兴元年,升任司徒,又转任太尉。梁冀前前后后托请征召任用的人,他一人也没任用。即使有好人而被梁冀夸耀举荐的,也不予任命。延熹元年,因为日食被免职。又担任大司农。第二年,梁冀被诛杀,太尉胡广、司徒韩演、司空孙朗都因为阿谀和依附梁冀而被免职废黜,又封黄琼为太尉。(皇帝)认为(黄琼)有师傅之恩,而且又不阿附梁冀,就封黄琼为邟乡侯,食邑一千户。黄琼以病为由辞职又推让封爵上书六七次,言语恳切凄恻,皇帝才答应了他的请求。梁冀被杀后,黄琼居于三公首位,上奏举报州郡中素来贪污的官员,判罪至死刑及流放的十余人,海内因此人心大快。不久五侯独揽大权,倾动朝廷内外,黄琼自己衡量个人力量不能匡扶危局,于是托说有病,不起来任职。永兴四年,因寇贼作乱而被免职。当年又担任司空。秋天,又因地震被免职。当年,又担任司空。永兴七年,黄琼病重,当年死去,时年七十九。朝廷赠车骑将军的头衔,谥号忠侯。
8.清溪水最主要的特点是清澈。(1分)手法:衬托手法,以新安江水色之清衬托出清溪水的更加清澈。(2分)比喻手法,以“明镜”比喻清溪水,把两岸群山比作“屏风”,人在岸上行走,鸟在山中穿度,倒影在清溪水中,就如“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写出了清溪水的清澈无比。(2分)
9.从“清我心”可见出诗人对清澈的清溪水的喜爱之情;(1分)末联写傍晚时猩猩的一声声啼叫,在诗人听来,仿佛是为自己远游他乡而悲切,流露出诗人因远离家乡、思念家乡内心的孤寂、落寞之情;(1分)以及诗人因不被重用而产生的难以言传的抑郁悲伤之情。(1分)(只答感情无分析不得分。)
10.略11.描写了天鹅优雅惬意、庄重洒脱、恪守行规、会意会神、彼此调护、甜柔且富有人情味的生存状态。为下文展开议论和抒情提供鲜活的现实依据。12.①此处“美神”极言湖的美,借以赞叹天鹅的美(或者:天鹅就是美神的化身)。天鹅象征着大自然的宁静和万物的和谐,湖是美神为天鹅而设,湖因天鹅而美好。②以“遗落的泪珠”表现天鹅无论生与死都是美丽而寂寞的,尤其是同生命揖别的时候,它们还要吟出意味深长的挽歌,让天地为之动容。(能答出“湖是美的,天鹅是美的,寂寞是美的”三个层次,并能适当阐发即可得分。)
13.远离世俗的争斗,拒绝尘世的束缚,不受物质利益诱惑,低头努力生活。
14.①世间存在许多困扰和诱惑,诸如争战、奴役、物质的占有、文饰与虚荣,以及由此而来的人世间的喧闹,自觉地远离这些困扰和诱惑,方能得到真正的生命。②首尾呼应,升华主题,揭示寂寞之美的内涵之一是要有所拒绝。表明有所拒绝才能成就寂寞之美的人生境界。
15.B(A项chēn/zhěn,zhòu,jì/zhì; B项dú,bāo,qū;C项xīng/xìng,bǎi,huà/huá;D项tāo,xiāo/xiào,kě/kē)
16.B(欣欣向荣:形容草木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通权达变:为了应付当前的情势,不按照常规做事,而采取适合实际需要的灵活办法。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深意长。)
17.D(A项语序不当,“碰撞、融合、交流”应改为“碰撞、交流、融合”。B不合逻辑,“广泛推行文明服务用语和服务忌语”应改为“广泛推行文明服务用语和禁用服务忌语”。C项搭配不当,“意识”应为“增强”。)
18. ⑥②①③⑤④
19. 自行愈合(软化“生长”)、可弯曲、维护成本低
20. (示例1)人生如一支笔,应该多一些笔墨的芳香,少一些熏心的铜臭;人生如一束光,应该多一些光明的欢乐,少一些阴暗的泪水;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出色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 (示例2)心灵如一方天空,应该多一些灿烂的阳光,少一些灰暗的阴霾;心灵如一片树林,应该多一些新鲜的翠绿,少一些凋零的枯萎;心灵如一泓湖水,应该多一些彼此的包容,少一些汹涌的浪花。(内容合理,给2分;比喻贴切,给2分;句式相同,给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