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2.8上课了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一年级上册2.8上课了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上课了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学段 第一学段 年级 一年级
相关领域
教材 书名: 出版社: 出版日期: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教学活动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教育要回归生活,珍视儿童生活的价值,体现儿童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儿童在活动中交流、探究、感悟是本课的设计理念。因此,创设适合于学生的有效活动,将激起学生的情感,增强对事物的认识。在本课设计中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通过联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交流、观察、讨论等形式参与活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学有所获,终身受益。
2.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上课了》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题“校园生活真快乐”中的第4课 ,这课主要的话题有“课前准备好”、“多提问题多举手”、“大家一起学”、“课堂作业认真做”。本单元主要是围绕学生适应学校这一新生活空间及其中重要的生活事件而展开。帮助学生感受校园生活的乐趣、学习的美好、适应学校生活,从而喜欢校园生活,产生积极、愉悦、惬意的感情。本课预计1课时,完成“多提问题多举手”和“大家一起学”两个话题。1.“多提问题多举手”这个话题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提问和互动中,遵守课堂常规,学会倾听,尊重他人。帮助学生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初步培养了课堂责任。2.“大家一起学”是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尊重他人,引导学生学会和同学交流,共同探究问题解决的办法,体验一起学习的乐趣。所对应的课程标准:1.愉快、积极地生活: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2.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学情分析:一年级新生初入校园,对课堂上的纪律和学校生活的规则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很难将校园铃声与上课纪律紧密联系起来,还没有规则意识。他们还不明白上课要有纪律,教师需要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规则意识。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情感与态度: 初步懂得遵守学校生活的规则与纪律的重要性,形成规则意识。行为与习惯: 初步养成课堂积极互动的好习惯。 知识与能力: 知道课上要认真思考,积极发言。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视频、做游戏、听故事等方法,知道积极提问、举手发言对学习非常重要。重点:知道课上要认真思考,积极发言;知道积极提问、举手发言对学习非常重要,难点:初步养成课堂积极互动的好习惯;初步懂得遵守学校生活的规则与纪律的重要性,形成规则意识。
4.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可附教学流程图)
一、听铃声,知上课(预设:1分钟)1.铃声告诉我们?——上课了(板书:上课了)2.做好课前准备提问:能不能用行动告诉我怎么上课呢?小结:大家做得可真好!看来大家都做好上课准备了。【设计意图:通过上课铃声,让学生对上课了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二、上课了,会学习(预设:20分钟)(一)认真听,勤思考(预设:4分钟)1.上课怎么做预设:1.认真听讲 2.要思考提问:什么叫认真听讲?我们要怎么做?2.拍拍手(1)“拍拍手”规则:当学生听到动物名字时,拍一下手,做错就请坐好。(2)加大难度:男生听到动物名拍手,女生听到水果名拍手,做错请坐好。3.采访一下,刚才都做对了的同学/没做对的同学,你们都是怎么做的?预设:(1)认真听 (2)仔细想小结:一个游戏下来,我们发现想做到还真是不太容易啊!大家说的真不错!看来平常的学习生活中也是这样,只有我们认真听,仔细想,集中我们的注意力,才能知道老师和同学在说什么。(板书:认真听,仔细想)【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活动,学生开始思考,在体验中自主探究上课如何提问,要集中注意力听,仔细想,学会在课堂上勤思考。】(二)多举手,会发言(预设:8分钟)1.观看动画视频过渡:一边看你得一边思考,看完动画片以后,你有什么想和我们大家说说的吗?一会儿我们可要进行分享预设:1. 不能迟到 2. 不能吃东西小结:大家说的都真好!我们说了很多很多在学校中不可以做的事情,刚才大家都是用一个动作来提示我,你想说些什么。这是什么动作?对了,就是举手。【设计意图:故事引入,初步了解上课内涵和规则,感知积极互动的方法和乐趣。让他们潜移默化地进入活动,体验认真听、积极思考和互动的快乐……】2.播放录制的音频过渡:刚才同学们举手回答问题都特别积极,可是啊,在课前的时候,有个同学告诉了我一个烦恼,想请大家帮帮忙。预设:1.勇敢 2.不害怕小结:我相信,经过我和大家一起讨论的这些方法和好处,一定能帮助这位同学。(板书:多举手)【设计意图:通过联系学生真实的生活,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处理真实的问题中,解决教学重点。】(二)不会问,别着急(预设:8分钟)过渡:其实,举手可不仅仅能回答老师的问题,如果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有时候没听懂,有疑问,你还可以举手向老师和同学提问呢!有个小熊,他特别想提问,可是他不会提。你们看小熊说了,我也想提问,可是他不会,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帮帮他吗?看看书上的小故事,找找答案。认真听——听老师讲课才能有疑问仔细想——有了疑问说明你仔细想了说清楚——要想向老师提问的时候,可不许噼里啪啦说一大堆,听不懂。要把你的问题表达清楚再说出来。过渡:是啊!只有我们认真听,仔细想,把问题说清楚,老师才知道你想提什么问题。小结:我们多提问不仅仅是停留在课堂上,多提问,充满好奇心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要贯穿于我们的整个学习生活中。(板书:会提问)【设计意图:通过多提问,学生能够与老师形成积极地互动。帮助学生掌握提问的方法。】三、一起学,效果好(预设:17分钟)1.不会合作出问题(预设:12分钟)1.不会合作出问题(预设:12分钟)过渡:说了那么多,我们一起做个游戏放松一下吧!我这儿有几种颜色的气球,请大家帮忙数一数每种颜色气球的数量! 数气球:课件上出示气球。2.合作学习再体验(预设:5分钟)过渡:都没数对,怎么办啊?你有没有什么好方法?小结:刚才同学们说的都特别好,所以啊,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们要一起合作学,合作的时候,要尊重其他同学。(板书:一起学)【设计意图:在真实的课堂上发现不会合作的问题,发现不会合作对学习带来的影响,从而知道合作的重要意义。】四、总结延伸,升华课堂(预设:2分钟)过渡:我们这节课讲了很多内容,相信同学们都已经掌握了,一起来读一读屏幕上的儿歌吧!
5.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即时评价对于学生课堂上出现的良好行为习惯及时评价,给予贴纸。2.活动评价活动后,学生探究任务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6.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300-500字)
1.课堂评价即时化“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强调对儿童学习活动过程的评价,重视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点评学生的行为,鼓励学生出现的良好行为习惯,给予相应的贴纸奖励。2.教学内容生活化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从儿童的实际角度出发,以学生的生活情境为教学切入点,从学生的生活取材,有针对性地选择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在课堂上应该怎么做,怎么解决自己出现的问题。比如在多举手一环节中,展示一段音频,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3.教学形式多样化小学一年级学生年少幼稚,从生理和心理特点来说,他们正处于学习与游戏分化的最初阶段,对生活的了解和道理的认识都是朦胧的。本节课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有学生的讨论、游戏活动等等,在活动中学生有体验、有感悟,突破教学目标,落实重难点。
- 4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