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五年级下册音乐 2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音版 五年级下册音乐 2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案

资源简介

《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欣赏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我国少数民族地
区的民族音调风格,
2、 能力目标:在乐曲欣赏中,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并能分辨乐曲的不
同乐段。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及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通过反复聆听,记忆旋律,分辨乐曲的不同乐段。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今天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欣赏一首管弦乐《北京喜讯到边寨》(出示课件封面)
二、初听
师:同学们在以前的欣赏课中总是对乐曲的主题记不住,理解不了乐曲的意境,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欣赏,让我们一起来领略音乐的神奇和美妙。我们一起来首先听音乐的引子部分(播放引子部分)
1、 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号角)这号叫声由近到远。
2、这号角像在干什么?(再听一遍,告诉人们喜讯,那么是什么喜讯传过来了,让我们一起来听音乐第一主题。
3、听第一主题(教师板书音乐图谱)
(1)这样的结构在第一主题中出现了几次?
4、我们再听以便,边听便随老师听音乐。
5、第一主题热烈欢快,我们一起听听第二主题,判断出现了几次?力度有什么变化呢?
(1)听第二主题,教师画图谱(出现了四次,力度变化:弱—强)
(2)我们在跟音乐表现一下,(弱:手放下面,强:手举起来)
6、我们期待第三主题老师会画出什么样的线条呢?
(1)听第三主题,教师画图谱。
(2)出现了几次(四次)
7、第四个图谱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听第四主题(6次)
8、第五、第六主题又是怎么样的呢?请你仔细听。
(1)这两个主题是怎样方式出现的呢?(交替出现,出现了3次)
9、音乐的结尾部分我们听一听,重复了哪个主题(第一主题)现在你了解这首乐曲的结构了吗?除了引子部分加上几个主题(6个主题)然后又重复了第一主题。
10、现在请跟着图谱,将音乐完整地听一遍。每一个主题都有一个引子,也就是间奏。边听边做图谱。
11、我们听最后一段音乐,它的情绪怎样?(高涨、激动)那么是什么样的喜讯让人感觉到了如此激动呢?
三、介绍音乐背景
这首乐曲是1976年10月由作曲家郑璐和马宏彦创作的,为纪念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事件所创作的。1976年当粉碎四人帮的喜讯传到边寨的时候,人们都为之振奋,我们一起再来听.
1、引子:号角声声传喜讯。你觉得号角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圆号)出示圆号图片,再听引子,圆号低沉、柔和的声音吧我们带入对大山的向往,喜讯传来,山寨顿时沸腾起来,我们一起用歌声来表达一下你内心的激动心情。
2、一起哼唱第一主题,(随亲唱谱,看看音乐中,加入了哪些力度记号。让音乐听起来有力、激烈。重音记号,顿音记号。让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一起再唱,边唱边画)
(1)这样的结构出现了几次(4次,一次又一次表现这种激动热烈的氛围,让我们再次表现音乐这种情绪。)
3、加上拍手律动
4、音乐的第二主题还是这么欢快高涨吗?(听第二主题)
(1)你觉得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含蓄、轻快、跳跃)
(2)喜讯传到了边寨。边寨是指我国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地区。那里居住着少数民族苗族、彝族的人民,他们的服饰非常漂亮,当他们跳舞的时候,身上的银饰会发出清脆的声响,喜讯传来,人们会用唱歌跳舞表现他们的喜悦心情。(出示苗族、彝族图片)
(3)再听第二主题(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跳一跳)
5、第三主题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呢?(听第三主题,小提琴)
(1)小提琴声音怎样?(出示小提琴演奏,悠扬)
(2)我们来做小提琴手来演奏(再听,随音乐做演奏动作)
6、第四主题图谱给人一种什么感觉?(优美。这段旋律具有苗族飞哥的旋律特点,比较连贯)
(1)随琴一起唱一下这段谱。
(2)这段音乐有什么乐器演奏的呢?(双簧管,表现出音乐的柔和、婉转,表现出姑娘们婀娜多姿的舞步)
(3)再听,女生随老师做动作。
7、再听,五、六主题。(姑娘们都舞动起来了,小伙子们也坐不住了,这首乐曲的每一个主题都可以用不同的舞蹈动作来表现,大家听一听哪段音乐表现小伙子,哪段音乐表现是姑娘们。(第五主题表现小伙子的豪放,力度比较强;第六主题表现姑娘柔和轻快跳跃)
(1)我们一起来表现一下(再听五、六主题),男生架起你宽阔的肩膀,能产生用轻快的节奏,边听边做。
四、完整复听(现在我们再次完整的欣赏这首曾经获得创作一等奖的管弦乐作品《北京喜讯到边寨》
1、请同学们边听边用律动表现。
2、从大家的脸上我们感受到同学们喜悦的心情,让我们再次完整观看演奏视频,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氛围,请你记住它的旋律。
五、总结,同学们,这是一首具有中国少数民族风格的管弦乐曲,民族音乐就是世界的音乐,尽管音乐是流动的,但是通过仔细聆听,我们就会记住旋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