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北冥(míng) 鲲鹏(kūn) 迁徙(xǐ) 鲦鱼(tiáo)B.嘉肴(jiā) 弗食(fú) 兑命(yuè) 学学半(xiào)C.槽枥(lì) 骈死(pián) 执策(cè) 挂罥(juàn)D.布衾(qīn) 邺郡(yè) 两鬓(bìn) 叱牛(zhì)2.下列加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虽有至道(最好的道理) 大道之行也(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B.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所以) 讲信修睦(培养和睦气氛)C.教然后知困(困惑) 老有所终(终老的保障)D.然后能自强也(自我强盛) 货恶其弃于地也(厌恶)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 弗学,不知其善也B.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C.安求其能千里也 /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也D.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兑命》曰“学学半” B.选贤与能,讲信修睦C.男有分,女有归 D.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5.下列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B.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C.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D.两鬓苍苍/十指黑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经有过一次“大灭绝”,发生过一次“大劫难”。B.“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C.《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D.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7.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民日报新媒体联合众多网络平台发起“向祖国表白,中国有我”网络征集。(在“征集”后面加上“活动”)B.学校拟在世界阅读日举办读书达人风采大赛,展示和推广当代少年风采。(删去“和推广”)C.广州市正在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处理、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垃圾处理系统。(将“分类处理”与“分类收集”调换位置)D.抖音自身的特色成为年轻人的时尚标志,因此,抖音大火起来。(在“成为”前加上“让它”)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都选自本书。B.《马说》的作者是韩愈,他与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C.《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东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诗详注》,诗中的茅屋即指成都近郊的草堂。二、综合性学习(7分)9.班级将举行“和”文化综合探究活动。[多姿多彩的“和”](1)请你搜集古人与“和”有关的资料,如成语、名言、故事等,仿照示例,谈谈你对“和”的理解。示例:从“六尺巷”的故事中,我了解到“和”是忍让与宽容。(2分)(2)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威仪尽失,礼崩而乐坏,政治上的多元状态造就了思想上的极度自由和解放。一时间,社会上各种思想流派如同绚丽的百花竞相开放,被称为诸子百家。中国文化由此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之为百家争鸣。诸子百家是泛指,其中对中国后世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主要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在诸子百家几百年的发展中,思想不断地交锋与融合,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也由此奠定。读到这段历史,小明同学深有感触,想写一副对联,还没写好,请你帮他完成。(2分)百家争鸣,各领风骚多彩流派群芳绚 ( ),博采众长大美中华( )[魅力无穷的“和”](3)①2019年4月,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湘潭市派出由部分优秀教师组成的访问团,赴新西兰交流。②我市教师为新西兰人民表演了书画、民舞、诗词朗诵等节目。③这些节目深受大家喜爱的原因,是因为其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缘故。④此次活动,促进了两国的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和”的魅力。这段文字中,有一处语病,请标出序号并修改。(2分)(4)放学后,你和同学兴高采烈地跑到操场上准备打篮球。这时,又来了另外一个班的同学。“我们先到!场地该归我们。”“凭什么?场地又不是你们班的。”大家互不相让,此时,请你用“和”理念来劝说,化解这场争吵。(30字左右)(3分)三、名著阅读。(4分)10.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有一天,在发电厂那堆满木料的院子里,朱赫来拦住保尔,微笑着说:“你母亲说你爱打架。她说:‘我那孩子就像小公鸡一样好斗。’”朱赫来纵声大笑,似乎挺赞赏,“打架根本不是坏事,只是要弄清楚该打谁和为什么打。”保尔不知道朱赫来是在嘲笑他还是跟他说正经的,便回答说:“我从不平白无故打架,总是在有理的时候才打。”朱赫来出其不意地提议道:“想要我教你打架的真功夫吗?”保尔惊诧地望着他:“什么是真功夫?”“好,你就瞧着吧。”保尔第一次见识了英国拳击,朱赫来简明扼要地给他讲解了一番。这门本领学起来并不轻松,但保尔掌握得还不错。朱赫来的拳一次又一次把他打飞,让他摔了一个又一个倒栽葱,但是他依旧勤奋耐心地学下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仔细揣摩文段关键语句,简单概括保尔有哪些优良品质。(2分)(2)保尔说:“我从不平白无故打架,总是在有理的时候才打。”请概括整本书中的一个情节佐证这句话。(2分)四、默写。(5分)11.根据提示默写(1)____________,水击三千里。(2)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鸣之而不能通其意。(3)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寂寞开无主。(5)《石壕吏》中表明老百姓生活极度贫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五、诗歌鉴赏(4分)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1)词的开头两句通过“缺月、疏桐、_______________”三个意象描绘出了寓居地的环境,营造出__________的氛围。(2分)(2)本词为苏轼谪居黄州时的作品,试分析作者的情感。(2分)六、古诗文阅读(34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11分)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13.解释句中加粗的词。(2分)(1)晓驾炭车辗冰辙(________) (2)手把文书口称敕(________)14.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1)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2分)(2)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2分)15.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这是一首叙事诗,诗中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刻画细腻、逼真。B.诗的前六句,点出了劳动场所,刻画了卖炭翁艰辛衰老的形象,也为后文写宫使的掠夺罪行作铺垫。C.诗中老人驾着炭车在冰天雪地里赶往集市,清晨就在市南门外的泥泞中歇息。D.“宫使驱将惜不得”的“惜”是舍不得的意思,写出了老人的无可奈何和百般不舍。16.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2分)[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礼记正义》)[乙]王欲行之,则盍①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②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③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注]①盍:何不。②彘(zhì):猪。③庠(xiáng)序:古代泛指学校。17.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B.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8.解释下列加粗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故人不独亲其亲 亲:___________ (2)女有归 归:___________(3)王欲行之 行:___________ (4)谨庠序之教 教:___________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20.甲乙两文阐述的理想社会有什么共同点?请概括。(2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1分)【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古人与稽④,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⑤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⑦,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⑧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⑨乎?(选自顾炎武《与人书》)【注】①孤陋:片面、浅陋。②资:盘缠。③审:详细。④稽:探究、考察。⑤庶几:差不多。⑥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⑦邑:地方。⑧丘:孔子。⑨勉:勤勉,努力。21.下列选项中加粗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则是面墙之士 B.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C.若既不出户 木兰当户织 D.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2.下列加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弗学,不知其善也(益处,优点) B.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自我勉励)C.犹须好学(仍然) D.学学半(学习)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故曰:教学相长也。(2)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24.【甲】【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都和什么有关?又有什么不同?(3分)七、写作(50分)25.在自读课上,我们要自主阅读,独立思考,有自己独特的感受。生活就是一本大书,在阅读这本书时,也需要有这样的“自读课”。在生活的自读课上,我们不应只是被动接受,更应主动学习;不只是等待帮助,更应独立面对;不能一味盲从,而应自主探索……请以“生活中的自读课”为题写一篇作文。写作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③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人名、校名。④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 D2. D3. C4. C5. B6. B7. C8. C二、综合性学习(7分)9.答案:(1)(示例1)从“孔融让梨”的故事中,我了解到“和”是谦让与友爱。(示例2)从“将相和”的故事中,我了解到“和”是大度宽容与知错能改。(2)(示例)诸子交融;底蕴深(3)③。可删掉“的原因”和“的缘故”。(4)(示例)同学们,请先冷静下,听我说。古语说,和则两利,战则俱损。争吵是不可取的。更何况,打球要大家一起玩才有意思,要不我们一起来一场对抗赛吧。三、名著阅读。(4分)10.(1)①有正义感,讲原则(勇敢);②勤奋耐心(好学,坚持不懈)。(2)【示例一】革命者朱赫来被捕后,保尔痛打押送朱赫来的彼得留拉押送兵,救出朱赫来。【示例二】在火车上,几个投机商人欺负保尔和丽达,保尔将他们痛打一顿,并协助铁路肃反委员会检查车厢。【示例三】在党委宣传鼓动部办公室,保尔痛打下流无耻的法伊洛。【示例四】保尔在车站食堂工作时,一个男孩要他六点换班,他拒绝了男孩的无理要求,并回应如若打架,他会奉陪。四、默写。(5分)11.(1)鹏之徙于南冥也(2)食之不能尽其材(3)但余钟磬音(4)驿外断桥边(5)出入无完裙解析:(1)—(4)题是直接型默写,根据上下句的提示准确默写即可。(5)题是理解型默写,根据题干中“生活极度贫困”的提示可知是“出入无完裙”一句。五、诗歌鉴赏(4分)12.(1)漏断 清冷、孤寂(意近即可)(2)《卜算子》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孤鸿”的形象表现出作者被贬黄州时孤寂、高洁自许、不随波逐流的情感。六、古诗文阅读(34分)13.拂晓,早晨 拿14.(1)运用了心理描写,细致刻画了卖炭翁在寒冷的天气中穿着单薄的衣服却希望天气更寒冷的矛盾心理。(2)运用动作描写,通过“把、称、回、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差役如狼似虎横行的过程,刻画出他们骄横跋扈、趾高气扬的形象。15.C16.文章通过记叙一个卖炭翁辛苦劳动所得,最终却被宫使掠夺一空的遭遇,揭露了“宫市”的罪恶和统治阶级的残暴掠夺,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2分)17.C18.(1)以……为亲;(2)女子出嫁;(3)施行;(4)教化19.(1)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2)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再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了。20.重视民生,人人都能得到社会的关爱,人民能安居乐业。[参考译文][乙]大王真想施行仁政,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五亩地的住宅,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的衣服了;鸡、小猪、狗、大猪这些禽畜,不要失去(喂养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因劳役)耽误了农时,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重视学校的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叮咛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再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了。老年人穿丝织的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如果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邢是没有的(事情)。(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1分)21.C 22.D23.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一个人做学问,如果不是天天进步,那就是在天天退步。24.都和学习有关。不同之处:【甲】文,教和学互相促进,教是学的一半;【乙】文,做学问不进步就会退步(或:要认真钻研,独立思考,开阔眼界)。【参考译文】【乙】一个人读书做学问,如果不是天天进步,那就是在天天退步。(如果)孤独地学,没有朋友,见解就会狭隘,难有作为。长时间住在一个地方,就会习惯那里的世俗而不知觉醒。(如果)不幸处于穷困和偏僻的地方,没有坐马车的费用,仍要广泛地猎取学问并详细探究,(这样)可以与古人一起探究,以知道学问的正确与否,差不多得到(学问)的十分之五六。如果又不出门去,又不去读书,则是像一个面墙的人一样(对学问一无所见),即使是像子羔、原宪那样的贤能,最终对国家是没有帮助的。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凭孔子这样的圣人,仍须努力地学习,今人能不努力吗?24.读懂两段文字,在理解的基础上作答。七、写作(50分)[例文]生活中的自读课“我把头发剪了。”我很平静地对妈妈说。“我说你这孩子,脑子一热,想一出是一出!你的头发好不容易才留长,干吗剪了……”妈妈放下手中的书,一脸气愤地看着我,开始喋喋不休。我靠着墙,一句话也没说。阳光透过窗户,照到脸上,我甩了甩头发,感到再没有什么重力压在脑袋上了。很好,很舒服,我就是要这样。不是说“我的青春我做主”吗?何况是我的头发,所以,我更要自己做主。剪头发时,看着剪掉的碎发从白色的围布上滑下,我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很小的时候,我是一头短发,妈妈说这样好收拾,不用成天梳啊洗啊的。我见过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整个儿一男孩样子,以至于弟弟看到我那时的照片,非说照片上的人是他。因为小时候那一头短发,加上那时的我衣着打扮酷似男孩,还闹过不少笑话。幼儿园时上厕所,女生说我是男生,不可以进去。我去报告老师,老师听了也哭笑不得,后来老师建议妈妈把我的头发留起来。直到三年级时,我的头发才能够扎个小辫子。后来妈妈干脆让我留了长发,而且一留就是这么多年。记忆中,我好像一直都是在家长的安排下生活,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一天早晨,在阳光下,我甩了甩头,突然前所未有地感受到长发的重压,心里一下子冒出一个念头:把头发剪了。在下定决心的那一秒,我迅速地跑进了理发店。是该自己做一次主了,过惯了“言听计从”的生活,也该尝试一下自己做主的新鲜感觉了。剪完头发后,我看着镜子中的自己,笑了。我有点不敢相信,镜子中那个干净利落的女孩就是我。很好,我要的就是这个样子。我要做一个全新的我,一个干净利落的我,一个阳光爱笑的我,一个可以自由奔跑的我,一个轻松自在的我。今天的天气很好,满世界都是灿烂的阳光,我觉得这才是我要的生活。生活中我也需要自读课,我的青春我做主,这种感觉真是好极了!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