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训练 有关中国最新航天成就的试题(WORD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训练 有关中国最新航天成就的试题(WORD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中国最新航天成就
1.2022年神州十三号航天员完成既定任务回到祖国。在返回过程中下列情况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站船分离 B.自由落体 C.外壳烧焦 D.抛降落伞
2.神州十三号和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下列航天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酱牛肉 B.菠菜汤 C.脱水米饭 D.什锦蔬菜
3.2021年10月16日,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与空间站组合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其中一种火箭推进剂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发生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都是氧化物
B.微观示意图的化学方程式为N2O4+2N2H43N2+4H2O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2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4.2021年10月16日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开始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太空舱里常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已知NiFe2O4中Fe为+3价,则Ni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5.2021年10月16日,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彰显了中国航天的力量,在航天科技中用了大量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元素
B.不锈钢的性能优良,所以钢是很纯的铁
C.纯铜的硬度比黄铜(铜锌合金)大
D.铝在空气中表面易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使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6.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神州十三”的成功发射,彰显了我国科技力量的日益强大
B.火箭表面所用的材料具有熔点高、密度小等优点
C.飞船采用了太阳能刚性电池阵,电池充电过程的能量转化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火箭所用的氢氧燃料电池发动机,燃料燃烧的产物对空气无污染
7.2021年10月16日,搭载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准时发射升空,运载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与铷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化物的化学式为RbCl2
B.铷属于金属元素
C.铷的质子数为37
D.从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上看n=1,铷原子易电子形成Rb+
8.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火星表面被赤铁矿覆盖,大气中含有 CO2(体积分数为 95.3%)、氩气、O2、H2O 等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用澄清石灰水鉴别火星气体和地球空气 B.氩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C.火星中氧气的含量小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从远处看,火星是黑色的
9.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航天员王亚平演示了太空“冰雪”实验:从一个装有过饱和乙酸钠溶液的袋子中缓缓挤出一个圆圆的液体球,随后用沾有晶体粉末的小棍触碰一下,液体球迅速“结冰”,成为一个通体洁白的“冰球”悬浮在空中,但摸上去却是温热的。液体球“结冰”实际是溶液中析出了晶体。溶液结晶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溶质一定减少 B.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温度一定降低 D.溶剂一定减少
10.天宫课堂一“变”出奥运五环,在中国空间站飘浮,一起助力北京冬奥会,甚是吸睛。航天员的这一“魔术”里,其中一环先加入碳酸钠溶液,然后加入溴百里酚蓝试剂,呈现出鲜亮的蓝色(资料:溴百里酚蓝几乎无色,变色范围pH:6.0~7.6,变化由黄色经绿色到蓝色,易溶于稀碱性溶液呈蓝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溴百里酚蓝可作为一种酸碱指示剂 B.碳酸钠俗称纯碱、小苏打
C.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蓝 D.碳酸钠是一种常见的碱
11.2021年12月9日,“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天和号”空间站进行“天宫课堂”第一课。水球光学实验中打入的“人造空气”含有21%氧气、78%氮气和0.7%二氧化碳等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红磷燃烧实验可测定“人造空气”中O2的含量
B.将燃着的木条放入“人造空气”中,会很快熄灭
C.题干中的21%和78%指的是气体物质的质量分数
D.若“人造空气”只含有O2,将更有益于人的呼吸
12.“天宫课堂”上的泡腾片实验让我们再次感受化学的魅力。维生素C泡腾片中含有维生素C、柠檬酸〔化学式为C6H8O7)、碳酸氢钠等物质,下列关于柠檬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柠檬酸是一种有机小分子化合物
B.柠檬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柠檬酸由21个原子构成
D.家庭中可用柠檬酸来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二、填空题
13.见证中国力量,实现民族复兴。
(1)2021年10月16日中国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举国欢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使用的是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采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为推进剂,其中偏二甲肼分子中原子个数比为______(写出最简整数比);四氧化二氮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2)航天工程中需要大量的金属材料。我国是最早掌握“湿法炼铜”的国家,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请你写出用铁和硝酸铜为原料进行湿法炼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14.2021年10月,我国三位宇航员乘坐神州十三号到太空出差6个月。
(1)为防止骨质疏松,建议宇航员吃富含______(填名称)元素的食物。
(2)字航员呼吸所需的氧气则是通过电解水产生,请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3)字航员舱外服实际上是个独立的狭小空间,废气处理系统保障着宇航员的生命。①该系统让呼吸产生的废气进入一个装有活性炭的滤网除去有害气体,此过程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性。②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用含氢氧化锂(LiOH)的过滤网吸收,生成X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航天器返回地面后,将溶液X与适量某溶液反应,使LiOH再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5.2021年10月1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发射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这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水平又向更高的领域迈进了一步。请回答下列问题:
(1)神州十三号飞船上用到了许多金属材料如钛合金,它具有的性质是______(填字母)。
A.密度大,强度高 B.熔点高,密度小 C.韧性好,硬度小
(2)飞船中的钛合金中的钛(Ti),一般用过量的镁在加热的条件下与TiCl4反应制得金属钛,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______;反应前后钛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②______。
(3)神舟十三号飞船进入太空后,白天太阳能电池板打开给电池充电,储存能量,夜间利用电池能量运行,其夜间运行时能量转化全过程是______(用“→”表示)。
16.2021年9月17日,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地面,圆满完成任务。氧气和水是保障航天员生命的重要物质。下图为核心舱环控生保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分析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蒸发水汽”时,从微观角度分析,液态水与气态水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蒸馏”是利用了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将物质分离,“沸点”属于物质的____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通过环控生保系统得到的饮用水为软水。取少量该饮用水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肥皂水,搅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适量的银离子可对饮用水起到杀菌作用,银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氧再生组件”的主要反应为电解水,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二氧化碳去除系统”将电解水产生的氢气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经过化学反应生成水和一种燃料,该技术的优点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17.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了太空授课。
(1)王亚平说“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请写出水在中国空间站的一个用途_________________。“空间站里的每一滴水都会物尽其用”,写出一条在生活中让水物尽其用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
(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空间站实现了水的再生。请写出一个有水生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王亚平将蓝色颜料注入水球之中,整个水球变成了蓝色,将泡腾片放在水球中,产生很多小气泡,并闻到阵阵香气。“闻到香气”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如果将实验后水球中的水重新净化后饮用,需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净水过程。
三、简答题
18.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主要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航天发射任务“拈轻怕重”,天宫二号必将轻装上阵,你认为下列材料最适合“天宫二号”的是______(填序号)
A.硬铝 B.钛合金 C.不锈钢 D.黄铜
(2)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这种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
(3)生铁和钢是两种铁合金,从组成上看,二者的______不同。
(4)某化学兴趣小组研究金属的化学性质,产生的废液中含有少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取一定量的废液,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_(填名称)。
②硝酸银溶液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金属矿物可用来冶炼金属。
冶炼方法 反应表示式(其他产生略去) 代表性金属
热还原法 金属A的氧化物+碳(或一氧化碳等)金属A 锌、铜
电解法 金属B的化合物金属B 钾、铝
热分解法 金属C的氧化物金属C 汞、银
若从铅的矿物中冶炼铅,可使用上述方法中的______,理由是______。
四、综合应用题
19.“感知宇宙奥秘,放飞航天梦想”。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分别于2021年12月9日和2022年3月22日开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空间站的建设中使用了钛和钛合金。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1所示。
①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
②钛合金具有许多优良性能,其硬度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金属钛的硬度。
③空间站的太阳能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太阳能→电能→_________。
(2)如图2“泡腾片实验”:航天员将半片泡腾片(含某种酸和碳酸氢钠)塞入一个蓝色水球里,水球里立即产生很多气泡。
①该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②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生活中可用作_________(举一例)。
(3)如图3“太空冰雪’实验”:实验中用到了过饱和醋酸钠溶液,它在太空中形成液体球态,用带有结晶核的绳子接触液球,它就会瞬间结冰,变成“冰球”,这个“冰球”其实是“热球”。
①过饱和醋酸钠溶液结晶过程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
②如图4是醋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常温下,醋酸钠易溶于水
B.40℃时,饱和醋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65.6%
C.加水能使醋酸钠溶液从饱和变成不饱和
D.将A点的饱和溶液升温到60℃,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4)“在空间站里,氧气和二氧化碳是怎么循环的呢?”地面分课堂的同学问。空间站中的水、气整合循环系统利用“萨巴蒂尔反应”,将CO2转化为H2O,配合氧气生成系统实现O2的再生,流程如图5所示。
①在氧气生成系统中,运用电解水的方法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在萨巴蒂尔反应系统中,发生的反应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③在流程图所示的物质转化中,进入氧气生成系统发生电解的水的质量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萨巴蒂尔反应系统中生成水的质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