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学年第二学期六校联考期中试卷八年级社会·思品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012学年第二学期六校联考期中试卷八年级社会·思品

资源简介

2013年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思品期中参考答案
历史与社会 (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A D A B A C D D
二、非选择题(30分)
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共12分)
(1)①迪亚士 ,路线:葡萄牙→非洲西海岸→非洲最南端好望角。
②哥伦布,路线:西班牙→大西洋→美洲西印度群岛(发现“新大陆”)
③达·伽马,路线:葡萄牙→非洲西海岸→大西洋→非洲最南端好望角→非洲东海岸→印度洋→印度
④麦哲伦,路线:西班牙→大西洋→南美洲东海岸→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任写两条,4分)
(2)明朝, 郑和(2分)
(3)新航路的开辟积极作用(2分):①加强了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或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②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物种的传播。消极影响(1分):①促使欧洲殖民扩张,导致亚非的长期贫困与落后;②贩卖黑奴
郑和下西洋积极作用(2分):弘扬国威;加强与海外的联系,东西方文明间的交流。消极影响(1分):耗费巨大,造成明朝财政紧张。(各答一点即可)(共6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0分)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君主立宪制。(4分)
(2)攻占巴士底狱 《人权宣言》(4分)
(3)资产阶级都取得了胜利,掌握了政权,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
13.阅读材料回答:(8分)
(1)(A)(D)(2分)
(2) 英国 棉纺织业( 2分)
(3)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2分) 进入电气时代。(2分)
思想品德(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B D A C A C C D
二、非选择题(30分)
11.(共9分,每小题3分)
(1)正确做法:冷静地与妈妈沟通,要求妈妈不再偷看日记;(1分)
法律依据: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不受侵害。(2分)
正确做法:要求照相馆马上撤下照片,并赔偿相关的损失,也可向法院起诉。(1分)
法律依据:法律保护公民肖像权不受侵害。(2分)
正确做法:要求对方赔礼道歉,并且归还奖品。(1分)
法律依据:法律保护公民的姓名权和财产权不受侵害。(2分)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1分)
(1)行使监督权利(监督权)(2分)
(2)不赞同。我们虽然年纪尚小,但也要积极关心国家管理事务。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是宪法意识的表现,也是我们的公民责任所在。(其它言之有理也可,5分)
(3)说明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说明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4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0分)
(1)不对 。(1分) 因为在家唱歌虽是高某的权利,但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的时候必须采用合法的方式,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其次还要尊重他人的权利,高某唱歌音量过高影响邻居的休息。(3分)(参考思品15页,从维护权利的三个方面中的两点回答即可)
(2)财产权。 (2分)(见思品14页)
(3)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公民权利与义务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公民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公民某些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4分)(如答案有误,请老师自行改正,谢谢。)2012学年第二学期六校联考期中试卷
八年级社会·思品答题卷
历史与社会 (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非选择题(30分)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共12分)
(1)(4分)
(2)(2分)
(3)(6分)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0分)
(1)(4分)
(2)(4分)
(3)(2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1)图一反映了 ;图二反映了 。(填字母,2分)
(2)(2分)
(3)(4分)
思想品德(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非选择题(30分)
11. (共9分,每小题3分)
(1)正确的处理方法:
法律依据:
(2)正确的处理方法:
法律依据:
(3)正确的处理方法:
法律依据: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1分)
(2分)
(2)(5分)
(3)(4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0分)
(1)(4分)
(2)(2分)
(3)(4分)
学 校 班 级 姓 名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
……………………………………………线……………………………………订…………………………… 装……………………………………………………………2012学年第二学期六校联考期中试卷
八年级社会·思品
温馨提示:
欢迎参加考试!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做题时要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你的最佳水平。
历史与社会 (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若通过时空隧道回到14世纪,最先能在 见到手工工场。………… ( ▲ )
A.英国 B.意大利  C.中国 D. 法国
2.与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无关的选项是 ……………………………………………… ( ▲ )
A.否定了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 B.提出了“日心说”
C.为捍卫真理被教会活活烧死 D.认为地球绕着太阳转
3.小明在学习“新航路开辟”时,做了如下的笔记,其中正确的有……………… ( ▲ )
①支持国家:西班牙和葡萄牙 ②原始动机:对黄金的渴求
③技术条件: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 ④主要活动有:达 伽马进行了环球航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被称为“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的是 ……………………………………( ▲ )
A.莎士比亚 B.但丁 C.拉斐尔 D.达 芬奇
5.对以下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美国宪法制定 ②《权利法案》的通过 ③《独立宣言》的发表 ④《人权宣言》颁布
A.②③①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③④ D.③①④②
6.下列属于清政府采取的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是…………………………… ( ▲ )
①设驻藏大臣 ②开始从中央派遣官员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直接管理 ③在北方修筑长城 ④平定了天山南路回部贵族的叛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下列有关我国明清时期社会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当时流传着“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 ②当时的江南地区有不少人从事纺织行业
③当时农业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体 ④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实力始终居世界第一位,对外贸易长期出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废除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开始于………………………………( ▲ )
A.南宋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9.西藏的宗教领袖“班禅额尔德尼”这一封号始于……………………………………( ▲ )
A.秦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10.在应对西方工业文明和殖民掠夺的冲击中,改革最为成功的是…………… ( ▲ )
A.印度 B.海地 C.中国 D.日本
二、非选择题(30分)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共12分)
材料一:16世纪初,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17世纪,欧洲开始出现了咖啡店,来自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丰富了人们的餐桌,使人们的饮食习惯和营养结构发生了改变,生活条件大大改观。
附:《新航路开辟航线图》
材料二: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后进行的首次海外出访的第二站便是非洲,包括坦桑尼亚,刚果共和国,南非等国。这次出访反映出中国在经济和外交政策上将非洲国家摆在一个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位航海家曾率领庞大的船队航行到非洲,进行外交活动。
(1)根据材料一列举两位新航路开辟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航线。(4分)
(2)材料二中航行壮举发生在我国哪个朝代?航海家是谁?(2分)
(3)根据材料分析归纳两次航行给当时社会带来哪些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6分)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人民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字样。
——摘自《图说天下》
材料二: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他们更爱自由和真理。
——摘自《图说天下》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王在议会,法为习惯”体现出该国确定了怎样的政治制度?(4分)
(2)“革命的烈焰”开始点燃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见证“他们更爱自由和真理”的重要文献是什么?(4分)
(3)上述材料中两个国家的革命共同的历史意义是什么?(2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1) 图一反映了 ;图二反映了 。(填字母,2分)
A.工业革命的兴起 B.天文学革命 C.医学革命 D.工业革命的新阶段
图一瓦特发明的改良蒸汽机 图二爱迪生和他发明的电灯
(2)图一反映的重大事件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的什么行业?(2分)
(3)图二反映的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2分)此后人类开始迈进了什么时代?(2分)
思想品德(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属于中国公民的是………………………………………………………………( ▲ )
①来华旅游的外国朋友 ②具有中国国籍但被判处有期徒刑的人
③长期居住法国的永嘉籍的小李 ④长期居住在中国的美籍华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不要问你的国家给了你什么,而要问问自己给了国家什么。”肯尼迪的这句名言体现了公民应树立 …………………………………………………………………………… ( ▲ )
A.自觉遵守法律 B.树立国家意识 C.增强法律意识 D.培养民主意识
中学生小刚的表弟小剑在校外被一高年级学生李某敲诈,小剑将此事告诉了小刚。小刚决定为小剑出气。某日,小刚叫了几个朋友找到李某,将其打得鼻青脸肿,直到李某苦苦哀求才罢手。据此回答:
3.小刚的行为属于:………………………………………………………………………( ▲ )
A.见义勇为,是法律鼓励做的 B.故意伤人,是法律禁止做的
C.维护权利,是法律要求做的 D.江湖义气,是法律提倡做的
4.小刚所谓维护其表弟权利的行为是:………………………………………………( ▲ )
A.正确的,对违法分子就应以牙还牙 B.错误的,冤冤相报何时了,能忍则忍
C.正确的,但教训李某时要把握好分寸 D.错误的,公民应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
5.2012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行政强制法》第一条明确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之所以如此规定,这是因为……………………………………………… ( ▲ )
①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 ②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③普通法与宪法相互依存 ④普通法的制定和修改比宪法更加严格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③④
6.下列名言体现中华民族重视个人名誉的有………………………………………… ( ▲ )
①士可杀不可辱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④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当你的好朋友没能信守诺言,把你的隐私泄露他人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有……( ▲ )
①以牙还牙,把朋友的秘密也全抖露出来 ②学会向朋友敞开心扉时要认真选择对象 ③为了自我保护,只好自我封闭④指出朋友的行为是不尊重他人隐私的行为,并要求道歉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如今部分酒类产品的外包装上出现“过度饮酒有害健康”“酒后请勿驾车”等提示。这些充满温情的提示语………………………………………………………………………( ▲ )
A.保护了消费者的求偿权 B.是缺乏责任意识的表现
C.体现了对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关心 D.会减少中国酒类产品的销售量
9.以下行为中,哪项行为是属于侵犯肖像权的行为…………………………………( ▲ ) A.学校把优秀学生王伟的照片贴在光荣榜上
B.公安部门把通缉犯魏某的照片公布在互联网上
C.照相馆未经小东同意就把他的照片挂在橱窗上招揽生意
D.记者把孙某在城市雕塑上乱刻乱画的照片刊登在报纸上
10.中学生陈某在网上聊天的时候,假冒本班同学赵某姓名,捏造本班同学孙某有小偷小摸行为。陈某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 ▲ )  
①荣誉权 ②名誉权 ③肖像权 ④姓名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30分)
11. 当你遭遇下列情景时,你认为正确的处理方法是什么?并简要说明你这样做的法律依据。(共9分)
(1)发现你妈妈偷看你的日记或信件。(3分)
正确的处理方法:
法律依据:
(2)发现你的照片被某照相馆擅自放在橱窗中展示以吸引顾客,招揽生意。(3分)
正确的处理方法:
法律依据:
(3)发现有人冒用你的姓名领取学校颁发的学习奖品。(3分)
正确的处理方法:
法律依据: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1分)
温州“六城联创”、拆违透绿,美化绿化洁化行动正轰轰烈烈地进行着。
【镜头一】温州各大媒体及时报道每个月活动的进展情况,以下材料摘自《温州都市报》:
2013年3月份温州市各区、功能区拆违进度情况通报
单位 3月拆违面积(平方米) 累计拆违率
鹿城区 138619 34.54%
龙湾区 122815 34.13%
永嘉县 240000 40.29%
…… …… ……
)各大媒体的报道有利于公民行使什么权利?(2分)
【镜头二】某校八年级5班组织对“拆违透绿”行动展开讨论,很多同学积极参与。小刚说:“拆违透绿、美化绿化是符合人民的意愿的,我赞成政府这么做,我参加。”小号说:“植树造林,绿化环境,我喜欢,我参加。”小明同学说:“拆违是大人的事情,跟我们小孩没有关系,我拒绝参加。”
(2)你赞同小明同学的观点吗?请从宪法意识的角度说明理由。(5分)
【镜头三】我国现行宪法对国家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做了明确的规定。其它法律的制定都必须写明本法“以宪法为依据”或“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3)镜头三的内容分别说明了宪法的什么特征?(4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0分)
在一个周末的晚上,高某和几个同学在自家唱歌,由于声音很响,结果邻居李大妈过来要求他们声音轻一点。高某说:“我们在自己家里唱歌,是我的权利,想唱多高就多高,我们高兴,你管的着吗?”还把李大妈臭骂一顿,并将音响开得更响。一个小时后,李大妈的儿子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带着十几个朋友闯进高家,砸了音响设备,对着高某说:“继续唱吧。”然而李大妈的儿子和他的朋友却被警方拘留。
(1)材料中高某的行为对吗?为什么?(4分)
李大妈儿子的行为侵犯了高某的什么权利?(2分)
李大妈的儿子最终受到了法律的制裁。现在他非常后悔,下定决心要好好的学习法律。请你当一回普法宣传员,告诉李大妈的儿子应该怎样正确处理好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