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余姚市第三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10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余姚市第三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10份)

资源简介


浙江省余姚市第三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第I卷(选择题)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u:64 K:39 S:32 O:16 N:14 Cl:35.5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1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判断一个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常用焓判据和熵判据,则在下列情况下,可以判定反应一定自发进行的是
A.ΔH>0,ΔS>0 B.ΔH<0,ΔS>0 C.ΔH>0,ΔS<0 D.ΔH<0,ΔS<0
2.对于mA(g)+nB(g) pC(g)+qD(g)的平衡体系,当升高温度时体系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m+n >p+q,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 m+n >p+q,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C. m+n=p+q,逆反应是吸热反应 D. m+n 3.“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制冷。该化学物质可能是( )
A. 氯化钠 B. 固体硝酸铵 C. 生石灰 D. 蔗糖
4.已知:2Zn(s)+O2(g)=2ZnO(s) △H=-701.0kJ·mol-1
Hg(l)+O2(g)=HgO(s) △H=-90.8kJ·mol-1
则反应Zn(s)+ HgO(s)=ZnO(s)+ Hg(l)的△H为
A.-259.7 kJ·mol-1 B.+259.7 kJ·mol-1
C.+519.4kJ·mol-1 D.-519.4kJ·mol-1
5.某同学所做实验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加入生石灰固体,充分反应后,U型管中a液面会下降,关于小试管内的化学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②生成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 ③该反应过程可以看成是“贮存”于反应物中的能量部分转化为热量而释放出来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③
6.下列说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A.升高温度,一般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
B.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为有效碰撞
C.干冰升华这一过程中,△S>0
D.对于反应:CO (g)+H2O (g) CO2 (g)+H2 (g),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增大,则该正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7.某温度下,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A和2 mol B进行如下反应:
3A(g)+2B(g) 4C(s)+2D(g),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 mol 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
B.此时B的平衡转化率是40%
C.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增加B,平衡向右移动,B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8.100mL 2mol/L的硫酸和过量的锌反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升高压强 B.加入少量的K2SO4溶液
C.改用纯度高的锌粒 D.改用颗粒小的锌粒
9.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反应物的结构与性质 B.催化剂
C.反应物的浓度 D.反应温度
10.在2A+B3C+4D的反应中,下列用不同物质的变化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最快的是
A.v(A)=0.5mol·L-1·min-1     B.v(B)=0.3mol·L-1·min-1
C.v(C)=0.8mol·L-1·min-1     D.v(D)=1mol·L-1·min-1
11.一定温度和一定体积的条件下反应:A2(s)+2B2(g) 2AB2(g) 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
A.V正(B2)==V逆(AB2)
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生成1molAB2的同时,消耗1mol的B2
D.各成分的浓度相等
12.对于反应2SO2 + O2 2SO3,下列变化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而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
13.在密闭容中发生下列反应aA(g)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A.A的转化率变大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a < c+d       D.D的体积分数变大
14.用石墨作电极电解AgNO3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欲使电解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应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
A. AgNO3 B. H2O C. Ag2 O D. Ag(NH3) 2 OH
15.常用的钮扣式银锌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分别为:
Zn极:Zn+2OH--2e- = Zn(OH)2 Ag2O极:Ag2O+H2O+2e- =2Ag+2OH-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放电过程中[OH-]不变 B.Zn为负极而Ag2O为正极
C.电解质溶液呈碱性 D.电子从Ag2O流出经用电器流入Zn极
16.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
A.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由H2、I2(g)、HI(g)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C.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SO3的反应
D.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
17.对于可逆反应A(g)+2B(g)2C(g)(正反应吸热),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21分)
18.(2分)已知强酸与强碱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请写出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19.(9分)某温度下,在2L容器中3种物质间进行反应, X、Y、Z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反应在t1min时到达平衡,依图所示:
⑴①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t1min时,该反应达到了__________状态,下列可作
为判断反应已达到该状态的是________ __(填序号)。
A.X、Y、Z的反应速率相等 B.X、Y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C.生成3molY的同时生成1molZ D.生成1molZ的同时生成2molX
⑵ ①若上述反应中X、Y、Z分别为NH3、H2、N2,且已知1mol氨气分解成氮气和氢气要吸收46kJ的热量,则由H2、N2合成NH3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___。
②甲、乙两位同学讨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甲说加热后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乙说反应中要持续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你认为他们说法正确的是_ ____同学。
20.(10分)(1)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NO2与O2反应如下:4NO2(g)+O2(g) 2N2O5(g);
若已知K350℃< K300℃,则该反应是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反应达平衡后,若再通入一定量NO2,则平衡常数K将______,NO2的转化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若初始时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N2O5,下表为N2O5分解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不同时间测得N2O5浓度的部分实验数据:
t/s
0
500
1000
c(N2O5)/mol·L-1
5.00
3.52
2.48
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
1000 s内N2O5的分解速率为 。
③若每有1molN2O5分解,吸收QkJ的热量,写出该分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三、实验题(14分)
21.(14分)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不相等”),
简述理由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四、计算题(共14分)
22.(6分)在100℃时,将0.100mol的N2O4气体充入1L抽空的密闭容器中,隔一定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表格:
时间/s
浓度mol·L-1
0
20
40
60
80
100
c(N2O4)mol·L-1
0.100
c1
0.050
c3
a
b
c(NO2)/mol·L-1
0.000
0.060
c2
0.120
0.120
0.120
试填空:
(1)达到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为 %,表中c2 c3 ,a b (选填“>”“<”“=”)。
(2)20s的四氧化二氮的浓度c1= mol·L-1,在0s~20s内四氧化二氮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L·s)-1;。
(3)若在相同情况下最初向该容器充入的是二氧化氮气体要达到上述同样的平衡状态,二氧化氮的起始浓度是 mol·L-1。
23.(8分)用石墨电极电解500 mL饱和食盐水,通电一定时间后,在一个电极上收集到标准状况下1.12L氯气。
(1)另一电极所得产物的名称是  ,其质量为    ;
(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3)电解后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假设电解前后溶液体积不变)
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化学期中试卷答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题3分,共5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二填空题(共三小题。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18: 。
19:(1) 。 。 。

(2) 。 。
20(1) 。 。 。
(2) 。 。 。
三、实验题(14分)
21(1) 。(2) 。(3)
(4) , ,
简述理由
(5)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四、计算题(共14分)
22.(1) % c2 c3 , a b (2)c1= mol·L-1,
mol·(L·s)-1;(3) mol·L-1。
23. (1)   ,    ;(2)         ;
(3)      。(假设电解前后溶液体积不变)
【解析】
20.
【解析】略
22.(每空1分)(1)60,>,= (2)0.070,0.0015 (3)0.200
【解析】略
23.(每空2分)(1) 氢气(1分);0.1g (2分)(2)0.1mol (2分) (3)0.2 mol·L-1 (2分)
【解析】(1)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是氯离子失去电子,生成氯气。阴极是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生成氢气也是1.12L,物质的量是0.05mol,质量是0.1g。
(2)转移电子是0.05mol×2=0.1mol。
(3)电解的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所以生成氢氧化钠是0.1mol,其浓度是0.1mol÷0.5L=0.2molk/L。
浙江省余姚市第三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2007年冬至日(12月22日),凤阳县明皇陵景区将举办华夏朱氏源流研究成立大会和冬至日祭祀活动,有来自湖南、浙江、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云南等省的150多位朱氏后裔、明史研究学者,齐聚明皇陵祭祀、探讨朱氏宗亲源流。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祭祖的习俗。与此有关的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禅让制 D.丞相制
2.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归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
A.反对郡县制 B.主张郡县制
C.反对中央集权 D.主张中央集权
3. 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A.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4. 有的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它可分成两个子问题:一是官僚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利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A.废分封,置郡县 B.组成决策机构“中朝”
C.废丞相,设内阁 D.确立三省六部制
5.下图描述的是我国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的变化,其中较为符合实际的是


地 地 地 地
方 方 方 方
年代 年代 年代 年代
A B C D
6.“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
①行省制度 ②皇帝制度 ③郡县制度 ④三公九卿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7.英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说过:“在1815~1914年的百年间,大国间的战争几乎都不出自家门前的区域。……但是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这里的“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的含义是
A.欧洲大陆的争霸主角由法德变为英德
B.欧洲大陆的争霸主角由法俄变为德俄
C.欧洲的英德矛盾成为世界争霸的主要矛盾
D.一战爆发,战争范围从一洲扩展到三洲
8.右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刊登在英国《笨拙》杂志上的一幅漫画。画面上,鹰的嘴中衔着一根象征和平的橄榄枝。美国总统威尔逊对鹰说道:“啊!我把你变成一只多么好的鸽子呀!”该漫画反映的实质是
A.美国推行和平外交政策
B.美国借助大战时机向亚太地区扩展势力
C.美国利用中立政策大发战争横财
D.美国打着和平的幌子谋求欧洲均势
9.一战不仅对世界经济、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也使人类生活的很多方面发生了大的改变。下图是一战期间妇女在炮弹工厂做工。下列对此描述不正确的是
A.大战造成人力资源短缺是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B.妇女进入生产部门,使她们活动范围扩大,社会作用逐渐增强
C.这一现象的出现也有利于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
D.歧视妇女的传统社会观念得到彻底改变
10.1919年初,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十四点原则”,参加了巴黎和会。西方一评论家说,“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威尔逊的原则之所以能征服欧洲的最主要原因是
A.“十四点原则”较好地维护了欧洲各国的利益
B.经历了大战的人们普遍厌战,渴望和平
C.美国操纵的“国联”在欧洲影响深远
D.美国的综合实力已经超过欧洲各国
11.联合国与国联有着无可否认的历史继承性,但决非国联的简单翻版。下列属于二者不同点的是
①反映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②强调大国一致原则
③有权采取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行动 ④带有大国控制和强权政治色彩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12.“缔约各方应个别或集体地保证按照以下条款的规定,德国和比利时间、德国和法国间的边界领土维持现状,按照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所规定的上述边界不受侵犯,以及上述条约……关于非武装地区的规定得到遵守”,该材料应出自
A.《日内瓦议定书》 B.《拉巴洛条约》
C.《洛迦诺公约》 D.《非战公约》
13.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及建立以后,世界上主要国家对这一新的国际秩序感受各不相同。有人概括了这么几种不同的状况:①先悲后喜的获胜者;②得胜得利不得势的衰败者;③得胜得利的寝食难安者;④被排斥的孤独者。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①是美国,②是德国 B.③是法国,④是苏俄(联)
C.②是德国,③是英国 D.①是苏俄(联),④是美国
14.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 B.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C.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D.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
15.右图漫画题为“不会被传染!”左边床上的人说:“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呀!我们是分床睡的,我不会被传染!” 右边床上依次是:斯大林瘙痒症、希特勒炎症、闪电战瘟疫、纳粹发热病、法西斯流感。下列各项是对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此图反映的时间可能在二战前夕或二战初期
B.左边床上的人说的话反映了美国当时的心态
C.此图反映了当时欧洲危机重重
D.此图揭示了美国对当时形势发展的正确判断
16.有学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在于重新分配欧洲的权力,而1939-1945年的大战却是意识形态之战”。这里的“意识形态之战”是指
A.独裁与民主 B.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
C.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 D.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
17.“在人类历史上,凡属将要灭亡的反动势力,总是要向革命势力进行最后挣扎的,而有些革命的人们也往往在一个期间内被这种外强中干的现象所迷惑,看不出敌人快要消灭,自己快要胜利的实质。整个法西斯势力的兴起及其进行了几年的侵略战争,正是这种最后挣扎的表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符合上述观点的典型战役是
A.莫斯科保卫战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阿拉曼战役 D.不列颠之战
18.对右图所反映的历史观最有力的驳斥的证据是
A.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日
B.日本解放了亚洲各国人民
C.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D.日本曾经遭到原子弹轰炸

19.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8周年,下列关于二战的影响,正确的是 ①战争教育了各国人民,争取和平和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②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③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 ④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⑤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20.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苏领导人曾分别谈到:“英国雄狮一声吼而天下震撼一切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今,英国已经吓不倒任何国家。它已失去了一个帝国,但至今还不知道扮演什么角色。”导致英国从“震撼一切“到 “吓不倒任何国家”的最主要原因是
A.美苏的强大 B.经济实力的削弱 C.殖民地的丧失 D.联合国的成立
21.尼克松说:“如果某个核大国威胁我们某个盟国的自由,或威胁某个我们认为其生存关系美国安全的国家的自由,我们将提供保护,……我们将根据条约的义务,在被要求时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下列各项中对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美国要保护受核战争威胁的国家 B.美国全球战略由扩张转为防御
C.美国承认了苏联的霸权地位 D.尼克松政府仍在推行霸权政策
22.《新全球史》中说:“由于没有签署和平条约,这个地区仍然处于卷入新的一轮敌对活动的威胁之中。战争还加剧了南北双方的苦难,使得统一朝鲜的进程更加遥远。”这段话主要说明了朝鲜战争 A.事实上并没有停战 B.给朝鲜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C.一直受到美苏争霸的影响 D.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23.20世纪中期以来,一些大国纷纷插手中东地区的争夺,使这一地区的形势更趋紧张。这些国家参与中东地区的争夺,是为了控制这一重要的战略要地,更是为了
A.控制中东地区的油气资源 B.帮助阿拉伯人建立家园
C.支持以色列统一巴勒斯坦 D.推广自己的意识形态
24.2011年2月11日,巴西、德国、印度和日本“四国联盟”高级外交官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发表声明,主张安理会同时增加常任和非常任理事国席位,新增常任理事国应包括这四个国家。在四国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问题上,各常任理事国态度不一,美国坚决反对德国“入常”但支持日本,而中国则坚决反对日本“入常”。四国“入常”及各常任理事国的不同态度反映了
①国家利益决定国家关系 ②意识形态决定国家关系 ③经济地位影响政治地位 ④联合国成为谋取利益的工具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5.联合国的国徽(如右图)是从地球的北极方向勾勒世界地图的形象:经纬线由8条直线和5个同心圆组成,两根橄榄枝衬托着整个地球。对此图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
A.它标志着联合国是个世界性的国际组织
B. 它反映了五大洲人民要求和平反对战争的强烈愿望
C.它确立了“五大国一致原则”,共同维护“集体安全”
D.它象征着联合国的根本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26.有人在评价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国际格局时说:“华盛顿利用它的多数席位可使控制票数不足的莫斯科屡次行使否决权却归于无效。”下列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联合国成立之初曾经被美国控制和操纵
B.一段时间内联合国没有实行大国一致原则
C.中苏两国一度被排斥于五大常任理事国之外
D.导致联合国在最初的十多年中无法采取维和行动
27.“鉴于未来任何世界大战必将使用核武器,而这种武器威胁着人类的继续生存,我们敦促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到并且公开承认,它们的目的决不能通过世界大战来达到,因此,我们也敦促它们寻求和平办法来解决它们之间的一切争端。”这段材料应出自
A.《波茨坦公告》 B.《联合国家宣言》
C.《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D.《罗素一爱因斯坦宣言》
28.“(德国哲学家)康德把人类社会划分成两个阵营:一边是普通百姓,和平对他们而言是最有益的;另一边是王朝统治者,他们不断把百姓赶进战火硝烟。这种区分带有革命性的含义,各国民众应该在理性的基础上联合起来,在共同的和平的利益上形成跨国界的共识。”(引自托布约尔·克努成《国际关系理论史导论》)上述材料反映的基本观点是
①和平是普通百姓的共同愿望 ②只有战争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和平问题 ③各国民众应该联合起来维护世界和平 ④人类最终会走向永久的世界和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9.2011年5月,“9·11”事件的罪魁祸首本·拉登被击毙,不少国家和地区的民众举行了庆祝活动。9月11日,则举行了纪念“9·11”事件10周年的沉痛悼念活动,要求各国采取措施进一步打击恐怖活动。这表明
A.恐怖主义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 B.恐怖主义是世界不太平的主要根源
C.战争的威胁已经不存在 D.恐怖主义是世界不太平的因素之一
30.2003年3月20日 ,美英绕过联合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说明了
A.国际法没有普遍的约束力
B.霸权主义是破坏国际秩序、危害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C.联合国在霸权主义面前软弱无力
D.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31题20分,32题20分,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材料二 “只因宋初太宗太祖不识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如此而已,并未能通揽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
——以上均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材料四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请同答:(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6分)
(2)据材料二分析宋朝在政治体制上未能有“大变动”的原因有哪些?(4分)
(3)据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三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6分)
(4)材料四与西周的世卿世禄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4分)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一战的爆发,或多或少是欧洲领导人心血来潮的结果;与此相反,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是穷兵黩武的国家之间的侵略行为……西方民主国家和苏联的领导人都没有能够对这些挑战作出果断回应,导致轴心国的战事扩张愈演愈烈。西方国家同苏联之间存在竞争,尤其是民主政体对斯大林的极权政体充满怀疑,妨碍了英国、法国同苏联之间展开有效的合作,从而制约了它们对付轴心国的行动。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民主国家内部存在严重分歧,英国和法国领导人对于一战结束后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中针对德国侵略行为的条款有争议……随着20世纪30年代的延续,一个越来越清楚的事实是,把国际安全的保证完全寄托在国际联盟的身上是毫无意义的。……
——迈克·亚达斯等《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材料二 当时各国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区……日本没有进入美国的经济区域,而苏联有苏联的区域,美国也建立了自己的区域,设置很高的关税壁垒。当时就是这种情况,世界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展开贸易,形成排斥他国的地区经济。基于当时的情况,日本不得不关注满蒙。向白人世界的移民受到排斥,日本为了解决每年增加的100万人口问题,自然要利用满蒙这一新天地…… ——中村粲《大东亚战争的起因》
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国际局势的发展,有三种趋向。一种是以苏联为首的世界人民同西方民主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制止法西斯侵略,推迟和避免世界大战的发生……第二种法西斯势力同西方民主国家暂时达成妥协,法西斯国家不断蚕食中小国家,并在向英法开战之前首先进攻苏联……第三种是苏联孤立自保,希特勒实现声东击西,在进攻苏联之前首先进攻西欧国家。 ——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三编》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5分)
(2)概括材料二中日本在二战期间侵华原因的观点。(3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3分)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与材料三中的哪一种趋向相吻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另外两种趋向未能最终出现的原因。(9分)
高二历史期中联考答卷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31题20分,32题20分,共40分。)
31.
32.
高二历史期中联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31题20分,32题20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B
D
C
B
D
C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B
C
D
A
B
C
B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D
A
B
C
A
D
C
D
B
(3)与第三种趋向相吻合。(1分)
第一种趋向没有出现的原因:英法等国与苏联由于各种矛盾未能结成反法西斯同盟;英法等西方大国对法西斯推行绥靖政策;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由于自身力量有限,又得不到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援,导致法西斯的扩张非但未能得到及早遏制,还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任意2点,4分)
第二种趋向没有出现的原因: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使自己放松了警惕,使希特勒德国有机可乘;法西斯国家鉴于苏联的强大,不敢贸然进攻;《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任意2点,4分)
浙江省余姚市第三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1..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下列中的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2.秦岭——淮河以南大部分属于
A.湿润区、亚热带 B.湿润区、热带 
C.半湿润区、亚热带 D.半湿润区、暖温带
3.下列四大高原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的是
A.云贵高原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4.从连云港乘火车沿陇海线西行至兰州,可以顺道游览的旅游景点是?
A.避暑山庄、泰山 B.杭州西湖、苏州园林?
C.桂林山水、黄山 D.秦陵兵马俑、龙门石窟?
5.四川盆地与准噶尔盆地相比较,其相同点是
A.都位于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B.都有绿洲农业
C.都属外流区域 D.都分布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
6. 黄河上游与长江上游共同的特点是
A.水力资源丰富B.含沙量大C.有冰期D.流量小?灾害最多
7. 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这是由于
①北方太阳高度低 ②南方白昼长,北方白昼短 ③寒冷的冬季风对北方影响大?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
8.下列山脉既是我国地势第二和第三阶梯的界线,又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的是
A.秦岭 B.太行山 C.阴山 D.大兴安岭
9.以下农业区:①东北三省 ②长江中下游区 ③南部沿海区④黄河中下游区与下图所示相应的耕作制度和主要农作物结构图,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一)①,(二)②,(三)③,(四)④
B.(一)②,(二)④,(三)③,(四)①
C.(一)③,(二)④,(三)①,(四)②
D.(一)②,(二)④,(三)①,(四)③
10.下图是我国的小麦、油莱、水稻和甜菜的集中产区分布图,图序与排序一致的是
A.①油菜?②水稻?③冬小麦?④甜菜 B.①水稻?②甜菜?③油菜?④冬小麦
C.①甜菜?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油菜 D.①冬小麦?②水稻?③甜菜?④油菜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重工业是以生产生活资料为主的工业
B.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以重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C.辽中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D.秦山核电站位于江苏省境内
12.纵贯我国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的铁路干线是
A.京广线 B.京哈线
C.京哈一京广线 D.焦柳线
读等高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3.图示ABCD四地区那一地区可能为河流
A.A B.B C.C D.D
14.图示地区的最大高差可能为
A 600米 B 900米 C 1200 米 D 1500 米
读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15.该地形剖面线的走向为
A东北西南B西北东南C东西走向D南北走向
16.C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名称为
A松嫩平原B成都平原C太湖平原D洞庭湖平原
下图是我国某河干流一个水文站测得的全年各月流量统计图,据此回答17-18题.
17.该河位于我国
A.西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东北地区 D.南方地区
18.该河流域适合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A.甘蔗 B.甜菜 C.棉花 D.水稻
读我国某区域一月平均气温图,回答19~20题。
19.图中甲、乙两地气温高低及影响因素的正确叙述是
A.甲、乙两地纬度相同,一月均温大致相等
B.甲地海拔低于乙地,一月均温甲高乙低
C.甲深居内陆,乙距海较近,一月均温甲低于乙
D.甲比乙受冬季风影响小,一月均温高于乙
20.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地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甘蔗等
B.乙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商品棉基地
C.丙地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山脉
D.丁地有我国重要的常规能源基地
读“某山地南北坡降水量”图,回答21~23题。
21.该地最可能属于
A.燕山山脉 B.秦岭山脉
C.南岭山脉 D.天山山脉
22.降水垂直变化最小处位于山地
A.南坡海拔400米以下处
B.南坡海拔800—1600米处
C.北坡海拔400—1600米处
D.北坡海拔700米处
23.该山地所处自然带为
A.森林带 B.森林一草原带 C.草原一荒漠带? D.荒漠带
下图中甲地位于46.3°N、83.7°E,丙地位于42.1°N、 87.5°E,回答24~26题。
24.甲处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
A.植被茂密,降水丰富
B.甲处纬度偏高,降水相对较多
C.临近海洋,水汽丰富
D.来自海洋的气流,在甲处受地形抬升
25.图中丙处的植被类型最有可能为
A.森林 B.草原 C.草甸 D.荒漠
26.图中甲、乙、雨自然带的分布反映了
A.依次呈现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依次呈现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有规律更替,呈现出出地垂直地域分异 D.不规律的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读我国“我国锋面雨带图”回答27~28题。
27.在 “我国锋面雨带图”中表示我国华南秋雨的图是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28.影响我国长江流域出现空梅的原因是
A.D提前出现,A滞后出现
B.D滞后出现,A提前出现
C.C提前出现,A滞后出现
D.C滞后出现,A提前出现
下图①、②、③为几条重要的地理界线,据图回答29-30题:
29.关于界线①的说法错误的是
A.①界线以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①线以南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
C.①线以南一月平均温大于0℃ D.①线南最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棉花
30.关于界线②、③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②为内外流域界线,③为森林与草场界线
B.②为季风界线,③为第二、三级阶梯(地形)界线
C.②为森林土与非森林土界线,③为东、中部经济带界线
D.②为400毫米年降水量界线,③为农牧业界线
读“某地区略图”,回答31-33题。
31.一般情况下,图中河流流向、最大径流量分别是
A、由北向南流动、6月 B、由南向北流动、7月
C、由南向北流动、8月 D、由北向南流动、9月
32.若图中黑点代表城市,则影响该地区城市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宗教 D、水源
33.若图中黑点代表某种经济作物分布区,则该经济作物最有可能是
A、甜菜 B、棉花 C、油菜 D、茶叶
图4为我国沿30°N几种地理参数随经度的变化趋势示意图,读图回答34-35题。

34.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
A.①地势②年太阳辐射量③7月均温
B.①地势②7月均温③年太阳辐射量
C.①7月均温②年太阳辐射量③地势
D.①年太阳辐射量②地势③7月均温
35.a、c两地环境问题的分别是
A.a地水土流失严重,c地环境污染突出 B.a地水患不断,c地灰霾频袭
C.a地多滑坡、泥石流,c地多地震 D.a地草地退化,c地气象灾害多发
二:综合题(30分)
36.(16分)下图所示两地理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区域与图乙所示区域大部分地区纬度相当,但气候截然不同,试分析原因。
(2)图甲所示地区水能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 (河流),试从地形与气候两方面分析原因。

(3)图乙中阴影地带②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是什么?并分析②处该作物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
(4)我国在图甲区域建立核电站,主要原因是什么?
?
?(5)图甲中①所示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37. “农夫果园”番茄汁的原料主要来自右图中的A地区,看下图后回答
(1)影响番茄榨汁企业地区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 ___。(2分)
(2)分析A地区生产的番茄质优的主要自然原因及其种植番茄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4分)
(3) 图示地区城市相对集中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哪些?(4分)
(4) B河流主要补给是 ________________ ,此河汛期主要出现在____________季. (4分)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地理期中考答卷
选择题共计(7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题号
31
32
33
34
35
答案
综合题(30分)
36.(16分)
(1)
(2)
(3)
(4)
(5)
37.(14分)
(1)
(2)
(3)
(4)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浙江省余姚市第三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表现的是精神的内容。”下列对这句话
的正确理解是 ( )
A.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文化就是刻在石头上的而名人名言
C.文化就是人类全部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D. 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是等同的
2.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表现在
A.文化的发展始终是与经济、政治的发展同步的
B.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C.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发展的基础
D.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
3.文化塑造人生,这表现在
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
②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激励人们创造美好生活
③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文化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国家强则文化盛,国家强则语言强。”当今的全球“汉语热”与中国国力和影响力的上升的密不可分。材料说明
①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②文化力量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④强国首先就要强语言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5.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文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21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将进一步扩大,势必引发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碰撞和磨合。人们将愈来愈强烈地感受到:文化就是一种经济,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文化将大踏步地进人市场,经济性将成为文化产业的基本性质之一。这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扩大( )
A.文化与经济相交融的特点更加突出
B.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
C.文化将逐渐取代经济在综合国力中的基础地位
D.经济对文化的制约将更加严重
6.“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意游于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这告诉我们
A.要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D.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7.漫画《招聘》主要反映了

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B.文化影响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行为选择
C.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D.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8. 汉族人在婚嫁时大都是喜笑颜开的,而鄂西土家族的女儿则自小就跟人学唱哭嫁歌,以便自己出嫁时好表现才能,哭得好听又让人尚怀感动。土家女孩这样做,取决于:
A、价值观念不同 B、风俗习惯不同
C、文化程度不同 D、交往方式不同
9.我国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人民群众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创造活力,为文化艺术提供了广阔舞台和丰富素材。这表明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B.人民群众是文化艺术作品的直接创造者
C.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D.文化创造的成果要服务于社会实践
10.2009年是孔子诞辰2560年,2009年9月28日上午,在曲阜举行祭孔大典,数百名海外华人、华侨和侨界领袖一齐前来参与祭孔大典活动,港澳台地区也派出了祭孔参访团前来祭孔。同时,我国台湾、香港等地以及世界各地的孔庙举行了祭孔活动。举行祭孔大典
①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②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
③有利于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④是文化复古主义的重要表现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阿凡达》全球票房达到26.3亿美元,创历史之最。《阿凡达》之所以成功,除了超凡的想象力和先进的技术之外,通片所宣扬的普世价值观所产生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也功不可没。“阿凡达”是梵语,意为神灵降落在人间的化身,这说明《阿凡达》吸收了印度文化的精华。而通片所宣扬的万物有灵、天人合一,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更主要的是,生态环保、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甚至是爱惜异类动植物,所传达的则是全球化时代的普世价值观。正因为如此,印度人、中国人、欧美人,在看《阿凡达》时都会产生强烈共鸣。这体现了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③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④电影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12.下列对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A.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B.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C.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过程中发展
D.没有继承亦能发展,没有发展则不能继承
13.为将儒家礼仪中的优秀思想融入公交服务中,江苏某公交公司编印《公交论语》供职工学习,并精选《论语》经典名句挂在公交车厢内,打造公交车厢文化,以提高服务质量,陶冶市民修养,提升城市文明。假如以此为主题写一篇新闻报道,你认为最合适的关键词是
A.文化影响 道德修养 文化建设
B.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面向世界
C.色彩斑澜 尊重差异 文化创新
D.和睦相处 文化融合 文化竞争力
14.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呼吁要“加强写字教育”,要重视当前存在的“汉字书写文化没落”现象。其实,书写优美汉字也是继承中华文化的良好途径,这是因为
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着文化发展的基本轨迹
②汉字是中华文化得以延续的根本原因
③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着重要作用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5.当前,我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而中国的传统节日却备受冷落,有识之士对此深表忧虑。热衷于过“洋节”、冷落本民族传统节日的现象
A.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文化交流的必然结果
B.不利于继承弘扬民族精神与增强民族凝聚力
C.是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文化侵略的结果
D.反映了西方先进文化逐步代替中国落后文化的趋势
16.中秋节不单单是华人的节日,也是韩国、日本等国的传统节日,但庆祝节日的习俗各有差异。由此可见( )
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庆祝传统节日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④传统习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7.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发展创新文化,既要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又要充分吸收国外文化的有益成果。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扩大多种形式的国际和地区科技交流合作,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这就是要求我们,
A.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B.把文化和经济政治有机结合起来
C.用文化塑造人生D.坚持文化的多样性
18.第11届奥运会首次通过电视实况转播,共有16.2万观众观看了转播;第14届奥运会,英国广播公司以3 OOO美元获得电视转播权,伦敦周围80千米内约有50万人观看了转播;第18届奥运会首次通过卫星向全球进行实况直播,人们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比赛进程,如同身临其境;第26属奥运会电视实况转播覆盖了214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观众达l96亿人次。以上事实说明( )
①大众传媒已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②大众传媒已取代旧的传媒 ③大众传媒显示了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特大功能 ④大众传媒克服了旧的传媒的局限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 ( )
A.发挥“主心骨”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的作用
B.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C.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思想的影响
D.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20.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文化的影响表现在( )
①先进的、健康的社会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②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③先进地区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④落后地区的文化会阻碍社会发展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1.“合作共赢”的主张是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贵和”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和为贵”的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仍有深刻影响。这主要说明( )
A.文化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 B.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C.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 D.文化决定人们的世界观
22.一张纸上画了一只鸡、一头牛和一片草地,要求把这三样东西分成两组,你会怎么分呢?实验表明,美国孩子更喜欢把鸡和牛分在一组,中国孩子则倾向于把牛和草地分在一组。心理学家认为,美国人善于分析不同物体各自的特征,牛和鸡都属动物,因此在一起;中国人则把不同物体之间的联系看得更重,牛吃草所以牛和草地在一起。 这说明
A.文化影响人们实践中的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实践中的价值选择
C.文化的差异带来生活方式的差异
D.文化的差异带来思维方式的差异
23.关于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正确的是( )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离开了文化创新,社会实践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③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A.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④
24.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 )
①各民族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②增强中华民族自身文化的认同感
③照搬其他民族的文化 ④增加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随着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侗族大歌、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剪纸、端午节等22个项目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
B.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C.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D.保护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26.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②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 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④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顽强斗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7.2012年,我国各大卫视纷纷开办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华传统美德的道德建设栏目。如中央电视台的《身边的感动》、北京卫视的《好人故事》、上海东方卫视的《大爱东方》,湖南卫视的《平民英雄》、山东卫视的《天下父母》等。各大卫视之所以创办道德建设栏目,是因为
①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思想道德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中心 ④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8.自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优秀作品层出不穷。这表明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③文艺作品源于创作者文风的转变
④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9.地震、旱灾、涝灾……在重大灾害面前,中华民族显示出强大的凝聚力。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饱经风霜而弥坚,靠的就是伟大的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错误的是( )
A.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B.中华民族精神是表明综合国力强弱的至关重要因素
C.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D.必须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30.2011年7月25日,意大利中国文化年框架下的“茉莉飘香一江苏文化周”开幕式举行。以传统文化艺术展览和昆剧经典折子戏展演为主要内容的开幕活动将中国江苏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无遗。这一活动有利于( )
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中国作家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在几十年文学创作道路上,莫言对祖国怀有真挚情感,与人民大众保持紧密联系,潜心于艺术创新,取得了卓越成就。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莫言一直身处中国文学探索和创造的前沿,作品深深扎根于乡土,从生活中汲取艺术灵感,从中华民族百年来的命运和奋斗中汲取思想力量,以奔放独特的民族风格,有力地拓展了中国文学的想象空间、思想深度和艺术境界。莫言的作品深受国内外广大读者喜爱,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莫言的获奖,表明国际文坛对中国当代文学及作家的深切关注,表明中国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意义。希望中国作家继续勤奋笔耕,奉献更多精品力作,为人类的文化发展作出新的贡献!诺贝尔委员会给莫言的颁奖词称他“很好地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结合在一起”。(注:魔幻现实文学是一种以鲜明独异的拉美地域色彩为特征,用魔幻的内容表现现实生活的写作手法。虽然情节怪诞,却突显真实。)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谈谈文学创作者如何才能使自己的作品深受国内外广大读者喜爱?(16分)
32.近年来,全国各地学校都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旨在树立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引导学生参与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生活,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化节活动是同学们精神凝聚、智慧整合、能力展示和素质提升的过程。此外,很多学校每年还举办体育节、艺术节、英语周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这些活动,为校园增添了文化气息,也营造了团结、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依据。(12分)
33. 2011年2月16日以来,利比亚爆发骚乱及流血事件。在利比亚局势出现动荡时,有3万多名中国公民滞留在该国。我国启动冷战后最大规模的国家救援行动,从2月22日至3月5日,中国政府协调派出91架次民航包机、12架次军机,5艘货轮、1艘护卫舰,租用35架次外国包机、11艘次外籍邮轮和100余班次客车,海、陆、空联动,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有组织撤离海外中国公民行动,在利中国公民35860人全部撤出利比亚。人在海外,身处逆境时,对‘祖国’二字的感受愈发深刻,愈发亲切。”中国水电集团二局驻利比亚项目经理杨学良感叹说。
运用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等《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材料所体现的道理。(12分)
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答题卷
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题2分,共30题,总计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谈谈文学创作者如何才能使自己的作品深受国内外广大读者喜爱?(16分)
32.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依据。(12分)

33. 运用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等《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材料所体现的道理。(12分)

32.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依据。(12分)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引导学生参与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生活。(2分)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引导学生参与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生活,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3分) ③文化还塑造人生,不同文化对人的作用和影响也不同。建设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塑造健全人格,增强精神力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分)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发挥其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2分)⑤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建设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是为了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2分)
浙江省余姚市第三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10×5=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U={0,1,2,3,4},集合A={1,2,3},B={2,4},则为( * )
(A){1,2,4} (B){2,3,4} (C){0,2,4} (D){0,2,3,4}
2.若复数满足(为虚数单位),则为( * ).
A. B. C. D.
3.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的为( * )
(A) (B) (C) (D)
4.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 )
A. B.
C.的充要条件是 D.是的充分条件
5.若函数y=f(x)的定义域为M={x|-2≤x≤2},值域为N={y|0≤y≤2},则函数y=f(x)的图象可能是( * )

6.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出的a=341,那么判断框中可以是( * )
(A)k<4? (B)k<5? (C)k<6? (D)k<7?

7.实数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a8.(2012年高考(四川理))函数的图象可能是 (*)
9.下列函数中,不满足的是( * )
A. B. C. D.
10.下列函数中,在区间上为增函数的是 ( *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7×4=28分.
11.复数满足:,则  * .
12.设是定义在上且周期为2的函数,在区间上,其中.若,则的值为  * .
13.若,则  *  .
14.若实数,满足且,则  * .
15.若函数是上的单调递增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
16.观察下列各式:,则的末两位数字为   *  .?
17.已知函数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1).若则;
(2).若则;
(3).若则;
(4).若则.
其中正确命题是序号是 *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8)+(7+7)+(7+7)+(7+7)+(5+5+5)=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已知:,(1)求的值;(2) 求的值.
19. 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集合A,函数的定义域是集合B.
(1)求集合A,B.
(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0.若复数满足
(1)若,求复数.
(2)若对应的点在第二象限,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1.设函数.
(1)当时,求函数的取值范围;
(2)若时, 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22.已知函数是定义在上的连续函数,且对任意,都有,且当时,恒成立,.
(1)求的值.
(2)求证:函数是奇函数;
(3)求证:函数是减函数;
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数学(文)期中考答卷
一. 10×5=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 共7×4=28分.
11.    12.    13.   
14.     15.     16.    
17.    
三. (7+7)+(7+7)+(7+7)+(7+8)+(7+8)=72分.
18.已知:,(1)求的值;(2) 求的值.
19. 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集合A,函数的定义域是集合B.
(1)求集合A,B.
(2)若A∩B=A,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0.若复数满足
(1)若,求复数.
(2)若对应的点在第二象限,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1.设函数.
(1)当时,求函数的取值范围;
(2)若时, 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22.已知函数是定义在上的连续函数,且对任意,都有,且当时,恒成立,.
(1)求的值.
(2)求证:函数是奇函数;
(3)求证:函数是减函数;


6.(2012唐山统考)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出的a=341,那么判断框中可以是( C )
(A)k<4? (B)k<5? (C)k<6? (D)k<7?
解析:第一次运行时,a=1,k=2,
第二次运行时,a=4×1+1=5,k=3,
第三次运行时,a=4×5+1=21,k=4,
第四次运行时,a=4×21+1=85,k=5,
第五次运行时,a=4×85+1=341,k=6,
因此要使输出的a=341,判断框中可以是“k<6?或k≤5?”,故选C.
7.实数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C)
A.a8.(2012年高考(四川))函数的图象可能是(D)
9.(2012年高考(安徽))下列函数中,不满足的是 ( C )
A. B. C. D.
10.(2012年高考(广东))(函数)下列函数中,在区间上为增函数的是(  A)
A. B. C. D.
二、填空题:共7×4=28分。
11.复数满足:,则 -4+3i  .
12.(2012年高考(江苏))设是定义在上且周期为2的函数,在区间上,其中.若,则的值为 -10  .
f(-1)= f(1)且,得a=2,b=-4
13.(2012浙江嘉兴模拟)若f(x)=
则f[f(-2)]=  1  .
14.若实数,满足且,则.
15.若函数是上的单调递增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4≤a<8  .
16.观察下列各式:72=49,73=343,74=2401,…,则的末两位数字为  07  .?
解析:法一 由题意得,72011=7502×4+3=(74)502·73,
由于74=2401
末位为1,倒数第二位为0,
因此2401502的末两位定为01.
又73=343,∴(74)502·73的末两位定为43.
法二 用归纳法:∵72=49,73=343,74=2401,
75=16807,76=117649,77=823543,…,
由上知末两位有周期性且T=4.
又72011=7502×4+3,
∴72011的末两位与73的末两位一样为43.
答案:07
17.已知函数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1).若则;
(2).若则;
(3).若则;
(4).若则.
其中正确命题是序号是 (1)(2)(3)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共(7+8)+(7+7)+(7+7)+(7+7)+(5+5+5)=72分.
18.已知:,(1)求的值;(2) 求的值.
(1)(2)198
19. 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集合A,函数的定义域是集合B.
(1)求集合A,B.
(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2)
20.若复数满足
(1)若,求复数.
(2)若对应的点在第二象限,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z=i或-3i;(2)
21.设函数.
(1)当时,求函数的取值范围;
(2)若时, 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解:(1)当a=1时,f(x)=-(x-2)2+1,
x∈[-3,3]时,f(x)max=f(2)=1,
f(x)min=f(-3)=-24,
故此时函数f(x)的取值范围为[-24,1].
(2)∵f(x)=-x2+4ax-3a2=-(x-2a)2+a2,
且当02a,
∴f(x)在区间[1-a,1+a]内单调递减.
f(x)max=f(1-a)=-8a2+6a-1,
f(x)min=f(1+a)=2a-1.
∵-a≤f(x)≤a,
∴此时,a∈?.
当≤a<1时,f(x)max=f(2a)=a2.
∵-a≤f(x)≤a,∴
解之得,≤a≤.
综上可知,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22.已知函数是定义在上的连续函数,且对任意,都有,且当时,恒成立,.
(1)求的值.0,-6,6,1,-1;3f(1)=f(3)
(2)求证:函数是奇函数;
(3)求证:函数是减函数;
余姚三中,朱世杰2013-04-16.

浙江省余姚市第三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复平面内,复数对应的点位于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连续抛掷3枚硬币,至少有一枚出现正面的概率是 ( )
A. B. C. D.
3.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为:,其中是常数,则的值为( )
A、 B、 C、 D、
4.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第一步即证下述哪个不等式成立 ( )
A. B. C. D.
5.从中选出2个数(允许重复)作为实部和虚部,可以组成虚数的个数为( )
A.100 B.10 C.9 D.90

7.若,则等于 ( )
A.2 B. 0 C.-2 D.-4
8.( )

9.若,则被3除的余数是( )
A.0 B.1 C.2 D.不能确定
10.已知可导函数,则当时,大小关系为 (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11.已知随机变量,,则的值为_____________.
12.若曲线存在垂直于轴的切线,则实数取值范围是_______
13. 如图,一环形花坛分成四块,现有5种不
同的花供选种,要求在每块里种1种花,且相邻的2块种不
同的花,则不同的种法总数为___________
14.若函数在其定义域的一个子区间上不是单调函数,则实数t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
若均为实数),请推测
16.若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1,则的值_____________
17.由数字1,2,3,4,5,6组成一个无重复数字的六位正整数,从中任取一个,所取的数满足首位为1且任意相邻两位的数字之差的绝对值不大于2的概率等于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它们的图象在处有相同的切线.
(Ⅰ)求的值;
(Ⅱ)若在区间上是单调增函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9.(本小题满分14分)现有三个质地均匀,每个面上标有一个数字的正方体玩具,它的六面中相对两个面数字相同,分别写有两个1,两个2,两个3,一共六个数字,将三个质地均匀的正方体同时投掷桌面上。
(1)求三个正方体正面朝上的三个数字和为6的概率;
(2)设ξ为三个正方体正面朝上的三个数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的绝对值,求ξ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20.(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数列{an}、{bn}满足:.
(1)求b1,b2,b3,b4;  
(2)猜想数列{bn}的通项公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21.(本小题满分15分)
已知函数
(1)当时,求函数的极值;
(2)当时,若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2.(本小题满分15分)
已知函数.
(I)求的单调区间;
(II)设,若对任意,均存在,使得,求的取值范围.
余姚市 三校联考高二数学(理)答卷
一. 单项选择(共10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 填空题(共7题,每小题4分;满分28分)
11. ; 12. ; 13.___________ ___;
14.___ ________; 15._____________ _;
16.____ ________; 17.____ 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它们的图象在处有相同的切线.
(Ⅰ)求的值;
(Ⅱ)若在区间上是单调增函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9.(本小题满分14分)现有三个质地均匀,每个面上标有一个数字的正方体玩具,它的六面中相对两个面数字相同,分别写有两个1,两个2,两个3,一共六个数字,将三个质地均匀的正方体同时投掷桌面上。
(1)求三个正方体正面朝上的三个数字和为6的概率;
(2)设ξ为三个正方体正面朝上的三个数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的绝对值,求ξ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20.(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数列{an}、{bn}满足:.
(1)求b1,b2,b3,b4;  
(2)猜想数列{bn}的通项公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21.(本小题满分15分)
已知函数
(1)当时,求函数的极值;
(2)当时,若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2.(本小题满分15分)
已知函数.
(I)求的单调区间;
(II)设,若对任意,均存在,使得,求的取值范围.

余姚市 三校联考
高二数学参考答案(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5分,共50分)
1.B; 2.D; 3.D; 4.B; 5.C;
6. D; 7.D; 8.C; 9.C; 10.B;
三解答题:72分
18.(本小题満分14分)
(Ⅰ)f′(x)=3x2+a,g′(x)=4x, ——————2分
由条件知, ——————4分
∴,∴ ————————6分
(Ⅱ)h(x)=f(x)-mg(x)=x3+x-2mx2,∴h′(x)=3x2-4mx+1,若h(x)在区间[,3]上为增函数,则需h′(x)≥0恒成立,即3x2-4mx+1≥0,∴m≤. 恒成立 ————9分
令F(x)=,x∈[,3],则求导易得F(x)在区间[,3]上的最小值是F()=,
因此,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m≤. ————14分
19. (本小题14分)
(1) 设三个正方体正面朝上的三个数字和为6为事件A
————————6分
(2) Ξ的分布列
0
1
2
p
——————————————14分
20.(本小题满分14分)
解:(1)
∵ ∴ ……………………6分21世纪教育网
(2)猜想,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8分
①当时,,命题成立; ………………………9分
②假设当时命题成立,即;
那么当时,,
所以当命题也成立;
由①②可知对任意正整数命题都成立。 …………………………14分
22.(本小题満分15分)
解:(1)定义域为
——————————2分
当时,在上单调递增
当时,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7分
(2) ————————————————9分
当时, ——————————————11分
当时, ————————————13分

解得 ————————————15分
浙江省余姚市第三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每题4分,共32分,)
1、一个正常工作的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中,下列的哪个物理量不相等( )
A、交变电流的频率 B、电功率
C、电流的有效值 D、磁通量的变化率
2.如图示,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有一闭合导体环,环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当导体环在磁场中完成下述运动时,可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A.导体环保持水平方位在磁场中向上或向下运动;
B. 导体环以垂直环面,通过环心的轴转动;
C.导体环保持水平方位向左或向右加速平动;
D.导体环以一条直径为轴,在磁场中转动。
3.一交流电压的图象如图所示,将该交流电压加在一阻值为22的电阻两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流过电阻的电流方向每秒改变50次
B.该交流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
(V)
C.并联在该电阻两端的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为V
D.该电阻消耗的功率为1100W
4、对于弹簧振子,其回复力和位移的关系,图中正确的是( )
5. 如图所示,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B灯与电阻R串联,A灯与自感系数较大的线圈L串联,其直流电阻等于电阻R的阻值。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当电键K闭合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比B先亮,然后A熄灭
B、B比A先亮,最后A、B同样亮
C、A、B同时亮,然后A熄灭
D、A、B同时亮.然后A逐渐变亮.B的亮度不变
6、 心电图是现代医疗诊断的重要手段,医生从心电图上测量出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即为心动周期,由此可计算1min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甲、乙两人在同一台心电图仪上做出的心电图分别如图a、b所示,医生通过测量后记下甲的心率是60次/min,则心电图仪图纸移动的速度v以及乙的心率为(    )
A.25mm/s,48次/min
B.25mm/min,48次/min
C.25mm/s,75次/min
D. 25mm/min,75次/min
7.如图所示是单摆做阻尼运动的位移-时间图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摆球在P时刻的机械能大于N时刻的机械能
B.摆球在P与N时刻的机械能相等
C.摆球在P与N时刻的动能相等
D.摆球在P与N时刻的势能相等
8.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该波的波速为200m/s,
则可推出:( )
①图中质点c的加速度正在增大
②从该时刻起,质点c比质点a先回到平衡位置
③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0.01s,质点a将运动到b点
④若此波遇到另一波并发生稳定干涉现象,则该波所
遇到的那列波的频率为50Hz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二、不定项选择(每题5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或多个正确答案,全选得5分,漏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
9.如右图所示产生机械波的波源O做匀速运动的情况,图中圆表示波峰,已知波源的频率为f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图表示波源正在向B点移动
B.观察者在图中A点接收波的频率是定值,但大于f0
C.观察者在图中B点接收波的频率是定值,但大于f0
D.观察者在图中C点或D点接收波的频率是定值,但大于f0
10.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图乙为质点P以该时刻为计时起点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从该时刻起经过0.15 s时,波沿x轴的正方向传播了3 m
B. 从该时刻起经过0.25 s时,质点Q的加速度小于质点P的加速度
C.从该时刻起经过0.15 s时,质点P到达波峰
D. 从该时刻起经过0.35 s时,质点Q距平衡位置的距离大于质点P距平衡位置的距离
11:如图所示,是一个单摆的共振曲线(g=10m/s2)( )
A.此单摆的周期约为0.3s
B.此单摆的摆长约为2.8m
C.若摆长增大,共振曲线的峰将向上移动
D.若摆长增大,共振曲线的峰将向左移动
12. 如图所示为理想变压器及相关电路示意图。与它连接的电路中,L为串联在原线圈上的灯泡,L1、L2、L3为副线圈的负载灯泡,保持原线圈两端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上移动时,下述判断中正确的有( )
A.灯L1亮度增加 B.灯L2亮度增加
C.灯L3亮度减弱 D.灯L亮度减弱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
13、如图13所示是一交流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此交流的周期为_ __s,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___ __V。
14. 匝数是1匝的线圈在匀强磁场匀速转动,产生如图所示交流电,线圈内阻r=1,外电路电阻R=99,交流电瞬间值表示式e= V,穿过线圈磁通量的最大值 Wb,从t=0到t=0.01秒内,通过线圈的电量为 C,从t=0到t=0.02秒内,电路中产生的热量为 J。
15.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先测得摆线长为89.2 cm,摆球的直径如图所示,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做30次全振动.
(1)该单摆的摆长为    cm.
(2)如果该同学测得的g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
A.测摆长时记录的是摆球的直径
B.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C.摆线上端牢固地系于悬点,摆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D.实验中误将29次全振动数为30次
(3)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值,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如图所示,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    m/s2.()
四、计算题(第16题8分,第17题10分、18题12分,共30分)
16、下图是将演示简谐运动图像的装置作变更,当盛砂漏斗下面的薄木板被匀加速地拉出时,摆动着的漏斗中漏出的砂在木板上形成的曲线如图示,A 、B、 C、 D、 E均为OO ′轴上的点,AB=6cm, BC=8cm,摆长为1m(可视作不变)摆角小于5°,则木板的加速度约为多少?()
17、.某小型实验水电站输出功率是38kW,输电线路总电阻是6Ω。
(1)若采用380V输电,求输电线路损耗的功率。
(2)若改用3800V高压输电,求输电线路损耗的功率。
(3) 若改用3800V高压输电,到用户端再利用n1:n2=17:1的变压器降压,求用户得到的电压。
18.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波在t1=0时刻的图象.此时波中质点M的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且t2=0.55 s时质点M恰好第3次到达y轴正方向最大位移处.试求:
(1)此波沿什么方向传播?
(2)波速是多大?
(3)从t1=0至t3=1.2 s,质点N运动的路程和t3时刻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分别是多少?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物理试题
答 题 卷
一、单项选择(每题4分,共32分,)
1
2
3
4
5
6
7
8
二、不定项选择(每题5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或多个正确答案,全选得5分,漏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
9
10
11
12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
13.______________s ______________V
14______________V ______________Wb __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__J
15______________cm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第16题8分,第17题10分、18题各12分,共30分)
16、




17、
18、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物理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四、计算题(第16题8分,第17题10分、18题12分,共30分)
16、
解:-----------------2’
-----------------2’
-----------------2’
-----------------2’
17、
解:(1) -----------------2’
-----------------1’
(2) -----------------2’
-----------------1’
(3) -----------------1’
-----------------1’
-----------------1’
-----------------1’
浙江省余姚市第三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1-30题1分1题,31-40题2分1题,共50分)
1.病毒可遗传的变异来源是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畸变 D.RNA变异
2.人体下列细胞中不容易发生基因突变的是
①神经细胞②皮肤生发层细胞 ③精原细胞 ④次级精母细胞 ⑤骨髓造血干细胞
A.③④ B.②④ C.②⑤ D.①④
3.癌症是目前基因疗法的重点攻克对象之一。P53基因是一种遏制细胞癌化的基因。科学家发现几乎所有的癌细胞中都有P53基因异常的现象。现在通过动物病毒转导的方法将正常P53基因转入到癌细胞中,发现能引发癌细胞产生“自杀现象”,从而为癌症的治疗又提供了一个解决的方向。对于该基因疗法,从变异的角度分析属于(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量变异
4.下列先天性疾病中通过染色体组型检查,无法诊断的是(   )
A、性腺发育不良症          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C、猫叫综合症            D、21三体综合症
5.水稻的糯性、无子西瓜、黄圆豌豆×绿皱豌豆→绿圆豌豆,这些新品种中变异的来源依次是( )
A.环境改变、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
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环境改变、基因重组
D.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
6.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情况示意图,则对应的基因型可依次表示为( )
A.AaBb,AAaBbb,Aaaa
B.AaaaBBbb,Aaa,AABB
C.AAaaBbbb,AaaBBb,AaBb
D.AaaaBbbb,AAabbb,ABCD
7.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40%,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10%,则基因B和b的频率分别是 (  )
A. 90%,10% B. 65%,35% C. 50%,50% D. 35%,65%
8.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
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
C.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D.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
9.在生产实践中,欲想获得无子果实常采用的方法有:
①人工诱导多倍体育种 ②人工诱变 ③单倍体育种 ④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处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其原理是低温抑制了
A.纺锤体形成 B.染色体加倍 C.着丝点分裂 D.DNA复制
11. 下列属于单倍体的是 ( )
A. 由玉米种子发育成的幼苗
B. 由蛙的受精卵发育成的蝌蚪
C. 由花粉离体培育成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长成的小麦植株
D. 由小麦含三个染色体组的花粉直接发育成的试管幼苗
12.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某昆虫的体色黑色(B)对灰色(b)为显性。生活在某一个区域内的该昆虫种群,原来B与b的基因频率各为50%,后来该区域煤烟污染严重,若干年后发现B的基因频率为90%,b的基因频率为10%。由此可推断出
A.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B.该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C.该种群产生了新物种
D.该种群产生了生殖隔离
13.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活力很差,但当气温升至25.5℃时突变体的生活力大大提高,这说明( )
A.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都是有利的
B.突变的有利有害取决于环境条件
C.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D. 突变是不定向的
14.21-三体综合征、并指、苯丙酮尿症依次属于
①单基因病中的显性遗传病 ②单基因病中的隐性遗传病 ③常染色体病 ④性染色体病
A.②①③    B.④①②   C.③①②   D.③②①
15.优生与家族幸福密切相关。下列不属于优生措施的是(  )
A.遗传咨询 B.高龄生育 C.产前诊断 D.禁止近亲结婚
16.下列生产措施中与植物激素无关的一组是
①培育无籽西红柿 ②培育无籽西瓜 ③果树整枝修剪 ④带芽的枝条扦插 ⑤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叶片 ⑥棉花摘心
A.①③ B.②④ C.⑤⑥ D.②⑤
17.研究发现,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能导致( )
A.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B.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C.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D.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18.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能引起骨骼肌收缩。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
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
19.若在图甲所示神经的右侧给予一适当的刺激,则电流表偏转的顺序依次是
A.②→①→②→③→② B.②→③→②→① 
C.③→②→①→② D.③→②→①
20.多种激素共同调节人体生理活动,对于同一生理效应( )
A.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两者间表现为协同作用
B.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两者间表现为拮抗作用
C.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两者间表现为拮抗作用
D.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两者间表现为协同作用
21.某学生未吃早饭,到第四节课时,其体内血糖调节的过程表现为
A.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分泌量均增加
B.胰岛A细胞分泌量减少,胰岛B细胞分泌量增加
C.胰岛A细胞分泌量增加,胰岛B细胞分泌量减少
D.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分泌量均减少
22.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浆蛋白 ②血红蛋白 ③二氧化碳 ④钾离子 ⑤葡萄糖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调节作用范围较局限但更准确 B.神经调节作用持续时间较长
C.体液调节作用范围较局限但更准确 D.体液调节反应速度更迅速
24.通过注射流感疫苗,能防止某些类型的流行性感冒,这是因为流感疫苗相当于下列哪种成分或细胞?
A.抗体 B.抗原 C.浆细胞 D.T细胞
25.人体保卫自身不受病原体侵害的第一道防线是
A.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B.表皮和真皮
C. 皮肤和黏膜 D.皮肤和肌肉
26.皮肤大面积烧伤时,若护理不当,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得后果,其原因是
A.特异性免疫功能减弱 B.吞噬细胞功能减弱
C.体液大量损失 D. 非特异性免疫的能力减弱
27.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容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性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
A.造血干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吞噬细胞
28.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
A.组织液和淋巴 B.血浆和组织液
C.淋巴和血浆 D.细胞内液
29.甲状腺激素的靶器官是
A.睾丸 B.垂体 C.下丘脑 D.全身细胞
30.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小白鼠处于休克状态。为使其复苏,可适量注射
A.生理盐水 B.葡萄糖溶液
C.生长激素 D.甲状腺激素
31.将植物横放,测量不同浓度生长素条件下根和茎的生长状况,如下图甲所示。则曲线上的P点最可能对应乙图中的位置是  
A.a B.b
C.c D.d
32.下图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对Na+通透性减小
B.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③—定是下—个神经元的轴突膜
C.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D.当兴奋沿b神经元传导时,其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33.下图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分泌细胞1是性腺细胞,则靶细胞2不可能是神经细胞
B.如分泌细胞1是甲状腺细胞,则靶细胞2可能是垂体细胞
C.如分泌细胞1是T细胞,则靶细胞2可能是B细胞
D.如分泌细胞1是胰岛A细胞,则它既是内分泌细胞又是构成某种非条件反射弧的效应器的组成部分
34.用杂合子(DdEe)种子获得纯合子(ddee),最简捷的方法是 ( )
A.种植→F1→选双隐性者→纯合体
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
C.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
D.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体
35.下图是患甲病(等位基因用A、a表示)和乙病(等位基因用B、b表示)的遗传家谱图,3号和8号的家庭中无乙病史。下列叙述与该家系遗传特性不相符合的项是( )
A.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是伴χ隐性遗传病
B.如果只考虑甲病的遗传,12号是杂合体的几率为1/2
C.正常情况下5号个体的儿子可能患乙病,但不能肯定是否患甲病
D.如果都与无病史的男子结婚生育,11号无需进行产前诊断
36.下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中一个害虫种群在先后施用两种杀虫剂后,其种群密度的变化状况?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对杀虫剂的抗药性来自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产生于施用农药以前
B.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通过杀虫剂对害虫的选择作用实现的
C.实践证明:从B→C、D→E经历的时间都不长,这是因为生物具有过度繁殖的能力
D.害虫产生的对杀虫剂甲的抗药性对杀虫剂乙也起作用
37.下列有关育种说法正确的是
A.用杂交的方法进行育种,F1自交后代就有可能筛选出符合人类需要的优良品种
B.用辐射的方法进行诱变育种,诱变后的植株一定比诱变前的具备更多的优良性状
C.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所育的种自交后代约有1/4为纯合子
D.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多倍体育种,所育的种和原品种杂交一定能产生可育后代
38.先后将抗原A和抗原A、B注射到小鼠体内,得到的抗体含量曲线如右图所示。该曲线图表明( )

A.小鼠对抗原A更敏感
B. 抗原A的破坏性更大
C.二次反应比初次反应更强
D.小鼠对抗原B反应较慢
39.下列关于下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示①②③过程需要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的参与才能完成
B.④⑤可分别表示细胞所需要的氧气、养料和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
C.图示的内环境通常是由血液、组织液与淋巴组成
D.⑥表示有少数细胞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部分物质的直接交换
40.下图中甲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乙表示植物的芽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的生长情况,图中c点所对应的生长状况最有可能是?(  )
A.①? ??? ??? B.② C.③? ?????????? D.④
二、综合题(共50分)
41.(12分 每空2分)右面是某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Ⅱ2和Ⅱ3是同卵双生(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两个个体)。请分析回答(相关基因用B、b表示):
(1)该家庭的遗传病最可能是______染色体______性遗传病,Ⅱ2携带该病基因的可能性是________。
(2)Ⅱ3和Ⅱ4再生一个孩子,是正常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Ⅱ5到了婚育年龄,如果你是医生,从优生学的角度给她提出的建议是____________ 。
(4)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该校学生中红绿色盲的发病情况开展调查。
假如被调查的人数中,基因型的比例为XB XB (43.32%)、XB Xb(6.36%)、XbXb(0.32%)、XBY(46%)、XbY(4%),则Xb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 (可用分数表示)。
42.(10分,每空2分)下图表示用某种农作物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育出④⑤⑥三个品种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①和②培育⑤所采用的步骤Ⅰ和Ⅱ分别是杂交和自交,通过该过程培育出⑤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 __。
(2)由③培育出④的常用步骤Ⅲ是_________ __;通过步骤Ⅲ和Ⅴ培育得到⑤的育种方法与步骤Ⅱ相比,其明显优点是______ _____。
(3)由③培育出⑥的常用方法Ⅳ是用___ ___,其形成的⑥含_______个染色体组。
43.(11分)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C图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在A图中,②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 。
(2)B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在a、b、c中未兴奋部位是_____________。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 。
(3)C图对应A图的[ ] 结构, A结构内的 内含有神经递质。
(4)神经递质只能由 释放,然后经突触间隙作用于B ,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方向只能是 向的:例如,由上一个神经元的 突,传向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 突。
44.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9)?
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激素A是 ,激素C是 。
(2)当体内缺乏 元素时,将导致激素C的合成受阻,从而使婴幼儿的智力发育受到影响。该元素进入甲状腺细胞的运输方式是 。?
(3)人遭遇危险而情绪紧张时,血液中激素C的含量将会 ,这是由于激素A、B的含量 所致。这种生理过程是由 共同调节的。?
(4)如果激素C的合成量过多时,激素A、B含量的变化趋势是 。 这是一种 调节机制。
45.(8分)下图为淋巴细胞的分化及免疫示意图,其中1-6表示细胞,7为某种免疫活性物质,①-⑧表示生理过程。请分析:
(1)请写出细胞的名称:4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
(2)体液免疫过程为 。 (选择图中①-⑧填写)
(3)7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2细胞还能分泌另一类免疫活性物质 。
(4)当用同一抗原刺激细胞5时,5就会迅速___________,形成大量的 和
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生物期中试卷答题卡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二.非选择题
41.(1) (2)
(3)
(4)
42.(1) (2)
(3)
43.(1) (2)
(3)【 】
(4)
44.(1)
(2)
(3)
(4)
45.(1)
(2) (3)
(4)
二.非选择题
41.(1)(伴)X 隐 100% (2)1/4
(3)与正常男性结婚,生育女孩 (4) 11/150(7.33%):

浙江省余姚市第三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
第一部分 听力 (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was the woman supposed to do?
A. Give the man a call. B. Pick up Jason. C. Wait for the man.
2.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In the theatre. B. On the highway. C. At the gas station.
3.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 The man should study harder. B. The man should prepare in advance.
C. The man should have a rest.
4. When did the woman come to the lecture?
A. Half an hour earlier than the man. B. Half an hour later than the man.
C. Half an hour before the lecture begun.
5. Why did the woman change her job?
A. She wanted to travel abroad. B. The pay was low.
C. The job made her tense.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和第7题。
6. Why didn’t the man send the fax?
A. He was too busy. B. He couldn’t use the fax. C. The fax was broken.
7. What does the woman ask the man to do?
A. Send a fax. B. Fix the fax. C. Help her with her job.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8至第10题。
8. What did the woman do on Saturday?
A. She went to the gym. B. She watched the game on TV.
C. She played in the park.
9. How did the man know the score?
A. Someone told him. B. He watched the game. C. He guessed it.
10. Who is Lola?
A. A basketball player. B. The man’s wife. C. The man’s friend.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1至第13题。
11.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he restaurant?
A. It serves Indian food. B. It is newly opened. C. It accepts cash only.
12. 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do?
A. Buy a suit. B. Call Cindy. C. Reserve a table.
13. How many people are going to the restaurant?
A. Two. B. Three. C. Four.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4至第16题。
14.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shopping online?
A. Cheap and safe. B. Convenient and quick. C. Convenient and cheap.
15. Why did the woman fail in buying online?
A. She didn’t know how to pay. B. The computer was broken. C. She didn’t have enough money.
16. What can people do in New Voice Store?
A. Pay for things online. B. Open an account. C. Sell old cell phones.
听下面一段独白,回答第17至第20题。
17. Where does Connie Walsh probably live?
A. Washington D.C. B. New York. C. Chicago.
18. Who hadn’t lived in the White House?
A. Abraham Lincoln. B. George Washington. C. George Walker Bush.
19. Why can’t the buildings be higher than 110 feet?
A. To save money. B. To avoid attack. C. To let the Capitol be seen clearly
20. How many questions did Connie Walsh answer correctly?
A. Two. B. Three. C.Four.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2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21.Thirty years ago, the farmers there only used ______ natural waste from animals as ____ fertilizer to make their fields richer.
A. the; the B. /; / C. the; / D. a; a
22.After looking at many new cars, I found ______ which I would accept just as suitable.
A.it B.this C.that D.one
23. It’s reported that so far fresh fruit as well as fresh vegetables imported from Japan ___ in that country.
A. was tested B. were tested C. has been tested D. have been tested
24. It was not until I reached my apartment building and unlocked the door ________ what the noise had been.
A. that did I realize B. before I realized C. that I realized D. did I realize
25. ---______ to the sun, the flower will become dry soon.
---What you said does make______.
A. Exposing; sense B. Exposed; sense C. Exposing; a sense D. Exposed; a sense
26. The Hotel Al Arab_____ the first and only 7-star hotel in the world was designed in the shape of a sail of 321 meters.
A. was considered B. considering C. considered D. being considered
27. – Instead of lending a hand, Jim just stood by, laughing at us at trouble.
-- Oh, it’s ______ of him to be so cold-hearted.
A. conventional B. typical C. ridiculous D. aggressive
28. If only I ________ a few days ago! Then I wouldn’t be feeling so worried now.
A. had looked ahead B. could look ahead C. were to look ahead D. looked ahead
29. When was ______ that the suggestion was put forward ______ the seven-day Labor Day Golden Week holiday be cancelled?
A. that; that B. it; which C. it; that D. that; what
30. —Your neighbours may ____ you of playing the piano at midnight.
—I know. They never say anything favorable to me.
A. accuse B. charge C. warn D. blame
31. ---Do you regret paying 500 dollars for your necklace?
---No, I would be glad to pay ____ for it.
A. as much twice B. as much as twice C. twice as much as D. twice as much
32. Once again Tony failed to hand in his homework___ he had been given enough time to do it.
A. as if B. so that C. even though D. in case
33. ---My partner, a beautiful girl, is particular about food.
---________ she looks so thin and weak.
A. No problem B. No way C. No wonder D. No doubt
34. It took ______ building supplies to construct these energy-saving houses. It took brains, too.
A. other than B. more than C. rather than D. less than
35. Only when she returned from the exchange program _____ how much she enjoyed it.
A. she knew B. did she know C. she had known D. had she known
36. It was a long time before the cut on my hand _________ completely.
A. healed B. cured C. improved D. recovered
37. _____ is well-known to all is that the 2016 Olympic Games will be held in Rio de Janeiro, Brazil.
A. What B. That C. It D. As
38. Among the workers who built the stadium ________, who used to live in the countryside.
A. are the peasants B. the peasants are C. were the peasants D. the peasants were
39. —Thank you for reminding me of the time, or I ________ late yesterday.
—Don’t mention it.
A. should be B. would be C. would have been D. will have been
40. The first American Indians _____ the Missouri River called the river the Mine Sose, ____ a river full of mud.
A. to have lived along; meant B. having lived along; meaning C. to live along; meaning D. living along; meant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Growing up in Kenya was amazing because I learned so much, though the poverty and lack of resources were sometimes frustrating. I knew I didn’t have much, 41 I was happy.
There was only one thing I wasn’t happy with: 42 . I wanted to go to high school and university. I had the 43 , the will and the grades, but I didn’t have the 44 . Even basic things like food, water and shelter weren’t 45 available.
Young people in poverty have little or no 46 to high schools and universities. Where I lived, it was challenging 47 someone helped.
When I left primary school, I was in the same situation as many other 48 disadvantaged youth. 49 , during that year, a charitable high school for girls, Starehe Girls Centre, was founded and I received a 50 . Today, I am on record as being the first student to be 51 to this school.
In 2006, my school joined The Global Give Back Circle, a not-for-profit organization for disadvantaged girls to complete their education and gain employable 52 . After graduating from high school, I was given access to a nine-month IT 53 . In addition, its give-back attitude had taught us to not only 54 ourselves but other people.
With this in mind, 10 of us created a website called “Hey Sister, Get Clued-Up”. Through this educational website, 55 networking 10,000 African girls worldwide, all Sisters 56 to sending information to their villages. This can be to promote financial freedom, advance information 57 health issues and provide knowledge about social networking behavior.
“Hey Sister, Get Clued-Up” is only 58 to those girls who can access the Internet, which highlights (突出) the huge challenge in 59 the divide between the haves and have-nots. But our plan is that these girls will spread 60 they learn to other girls through the “power of their voice”. 41. A. and B. but C. so D. therefore
42. A. education B. money C. career D. status
43. A. promise B. wealth C. health D. drive
44. A. news B. sources C. resources D. references
45. A. readily B. truly C. suddenly D. obviously
46. A. means B. access C. use D. chance
47. A. unless B. in case C. as D. which
48. A. positively B. emotionally C. physically D. financially
49. A. Generally B. Unfortunately C. Luckily D. Casually
50. A. scholarship B. degree C. gift D. credit
51. A. invited B. presented C. permitted D. admitted
52. A. talents B. skills C. performances D. grades
53. A. course B. entertainment C. industry D. engineer
54. A. worry about B. talk about C. care about D. bring about
55. A. pointing at B. aimed at C. thrown at D. laughing at
56. A. commit B. add C. adapt D. refer
57. A. contributed to B. attached to C. related to D. adjusted to
58. A. adaptable B. acceptable C. admirable D. available
59. A. narrowing B. making C. facing D. changing
60. A. that B. what C. which D. where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
第一节: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 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A、B、C、D 四个选项中, 选出最佳选项, 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Heal the wounds
This is an excerpt of US President Barack Obama’s speech following the school shooting in Newtown, Connecticut on Dec 14.
…. The majority of those who died today were children. They were beautiful little kids between the ages of 5 and 10 years old. They had their entire lives ahead of them—birthdays, graduations, weddings, kids of their own. Among the fallen were also teachers—men and women who devoted their lives to helping our children fulfill(实现)their dreams.
So our hearts are broken today—for the parents and grandparents, sisters and brothers of these little children, and for the families of the adults who were lost. Our hearts are broken for the parents of the survivors as well, for as blessed as they are to have their children home tonight, they know that their children’s innocence has been torn away from them too early, and there are no words that will ease their pain.
As a country, we have been through this too many times. Whether it’s an elementary school in Newtown, or a shopping mall in Oregon, or a temple in Wisconsin, or a movie theater in Aurora, or a street corner in Chicago—these neighborhoods are our neighborhoods, and these children are our children. And we’re going to have to come together and take meaningful action to prevent more tragedies(悲剧)like this from happening, regardless of the politics. This evening, Michelle and I will do what I know every parent in America will do, which is hug our children a little tighter and we’ll tell them that we love them, and we’ll remind each other how deeply we love one another. But there are families in Connecticut who cannot do that tonight. And they need all of us right now. In the hard days to come, that munity needs us to be at our best as Americans. And I will do everything in my power as President to help.
Because while nothing can fill the space of a lost child or loved one, all of us can extend a hand to those in need—to remind them that we are there for them, that we are praying for them, that the love they felt for those they lost endures(延续)not just in their memories but also in ours….
61. What is the main purpose of Paragraph 1 of Obama’s speech?
A. To show the importance of gun control.
B. To seek suggestions of how school safety can be improved.
C. To awaken people’s sympathy for those victims.
D. To give exact information about what had happened.
62. Why did Obama say their hearts “are broken for the parents of the survivors as well”?
A. Their children were mentally hurt by what had happened.
B. Some of their children were badly injured.
C. The tragedy makes them scared about their kids’ safety.
D. It will be difficult for them to ease the pain of losing friends.
63. How many shootings are mentioned in the speech?
A. 3 B. 4 C. 5 D. 6
64. Obama delivered this speech in order to __________.
A. do away with violent crimes taking place in schools
B. encourage people to love their families and friends
C. state the government’s determination to ensure safety in schools
D. call on people to unite and help those who are suffering from the tragedy
65. Which best describes Obama’s tone (腔调) in the speech?
A. Anxious.?????? ????????? B. Sorrowful.?????? C. Sharp.??????? ???????????? D. Faithful. ?
B
One morning I received a phone call from my aunt. She told me that her dog had had two puppies and that one of them lost his front legs. I told her we would take this little two-legged dog.
I have a child with special needs and I thought it would be good for her to have a “special” dog like her.
At first, Scooter’s back legs were in bad shape. They looked and felt very weak. I took him to the vet, who said his knees were very loose and that he couldn’t even stand on them. But I didn’t want to give up; I was determined to work with him and give him as good a quality of life as possible. I brought him home and we began the hard work. Everything we did with him was making him put pressure on his legs. He began to gain strength. He started crawing(爬行)around on the floor. Then his crawling turned to jumping.
Now he jumps very quickly and stands on his back legs like the famous dog “Faith”. He is up to 1kg in weight and is very active. He chases cats and plays with our 22kg dog. He also tries to jump up on the sofa.
Sometimes people see Scooter and call it “poor thing.” I correct them quickly and tell them there is nothing poor about him. He is just a normal little happy dog. Animals are special creatures----they won’t realise they are different, even if we see them that way. They can show you the strength you don’t know that exists in you, which can encourage you to stay active and optimistic forever.
66. The author decided to raise Scooter because he ________.
A. took pity on the dog B. wanted to help his aunt
C. thought the dog was good for his child D. had special love for animals
67.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them” in the third paragraph refer to?
A. Special needs B. Scooter’s legs C. Scooter’s knees. D. Vets
68. The author didn’t want to give up Scooter because he ________.
A. didn’t think the vet was competent B. didn’t want to disappoint his daughter
C. wanted to do his best to give Scooter a good life D. believed Scooter was a special dog
6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 Scooter is the only dog in the author’s home.
B. Scooter is active and likes playing with other animals.
C. The dog “Faith” can stand on his back legs very well.
D. Scooter’s back legs recovered well with the author’s efforts
70. In the last paragragh, the author mainly wants to say that ________.
A. Scooter is a normal dog B. we should raise disabled dogs
C. we should raise dogs for our children D. we should realise the strengh in all of us
C
About 15 years ago, readers of The Independent, a daily national newspaper, were asked by its travel journalists what they missed when they were away from home, and what they looked forward to when they returned. Apart from “family”, “friends” and “favorite foods”, many people mentioned “the Sunday newspapers” and “the crossword puzzle”.
It’s certainly true that among their many hobbies, the English enjoy words, above all reading them and playing with them. Reading books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relaxation activities, with approximately 100,000 books a year published. Over 80 per cent of the population regularly read a daily newspaper, and there are more newspapers per person than any other country except Japan. The weekend newspapers generally contain hundreds of pages, and even the most popular hobbies — fishing, stamp collecting, train-spotting, bird-watching, walking, sports, pets, flower-arranging, knitting and pigeon-fancying — have at least one, if not several specialist magazines, devoted to them. In fact, many people probably spend more time reading about their hobbies than actually doing them.
It’s also undoubtedly true that word games, puzzles and petitions are hugely popular in newspapers, on the radio and even on television.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television games in the 1980s and 1990s was “Call My Bluff” where two teams of players had to guess which of three meanings of an unfamiliar word was correct. In many cases newspapers have a word games section, such as a “Words within Words” petition where the aim is to make as many words as possible with the letters of a single word. Above all, crossword puzzles are the most familiar word game, with clues ranging from words which have the same meaning as other words, to the “Cryptic” where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is expressed in a very indirect way, and in a variety of linguistic(语言学的) and cultural references. Apparently, some people choose their newspaper not because of the quality of the news coverage but because of the crossword puzzle.
You may think that you would need an excellent mind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to enjoy playing with words as much as the English do. But many of the word games are very simple and good fun, and in fact, the only skill you must have is to speak and listen or read and write a little.
71.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one” in Paragraph Two refer to?
A. a magazine B. a person C. a page D. a hobby
72. What do you need to play word games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A. Having a habit of reading newspapers.
B. Guessing which of the three meanings of an unfamiliar word was correct.
C. An excellent mind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D. Listening and speaking, or reading and writing.
73. How many types of word games are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A. 2 B. 3 C. 4 D. 5
74.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may be __________.
A. A love of words B. A description of hobbies
C. An account of word games D. An introduction of newspapers
75. What is the author’s purpose of writing the article?
A. To encourage readers to read newspapers. B. To tell readers the functions of the newspaper.
C. To report the result of a survey by The Independent. D. To entertain readers with what is written in the article.
D
For many years people knew that wind can be used to generate energy, but no one was aware of the quantity of energy it could actually produce. In 2005 two scientists at Standford University, Cristina Archer and Mark Jacobson, performed a detailed estimation based on already known models of air movement. However, they calculated the energy that could only be produced from winds blowing at an altitude of 80 meters. Their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prefer conditions the total energy would be around 72 trillion watts.
It is worth mentioning that last year the full electrical generating capacity of the U.S. was slightly above 1 trillion watts. Scientists came to a conclusion that his number is way below the potential. The speed of wind increases with the altitude, which means that the electrical generating capacity could reach at least 72 trillion watts. If a turbine blade (涡轮叶片) was located a few miles up, it could produce up to 250 times the energy that the turbine generates on the ground.
Bryan Boberts, who works as an engineering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n Sydney, Australia, proposed an idea on generating energy from wind. His project is currently developed by Sky WindPower, an American company with headquarters in San-Diego. The project features kites with rotors ( 轮子,旋转器 ) that fly like a helicopter to altitudes of over a mile where winds are stronger. When the device arrives to the destination point in the sky, rotors switch to generating mode and transmit electricity down their tethers ( 绳索 ). In case the winds change their direction the flying electric generators (FEGs ) follow them. This project, which looks rather simple, is really not like anything that the energy infrastructure ( 基础设施 ) creates. A team of scientists at 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in Massachusetts worked on a similar project --- inexpensive energy kites that fly on low altitudes. These kites are somewhat different from the FEGs because they do not carry generators into the sky and then send current down the string. Instead they move up and down several hundreds of feet in the air, producing pulses in the tether that provides power to the generator stored on the ground.
76.What’s the suitable title for this passage?
A. Wind power is a future power. B. The USA is developing a new power.
C. Windmills in the sky generate more power. D. Wind power is an alternative power.
77. 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second paragraph?
A. The higher you climb up the mountain, the stronger the wind will be.
B. The USA will locate a wind power station up on a mountain.
C. The full electrical generating capacity of the U.S. cannot meet the need.
D. The USA’s power increases at the cube of wind speed.
78.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way” mean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A. Truly. B. Universally. C. Thoughtfully. D. Considerably. 79. What’s Bryan Boberts’ contribution? A. He set up a company which devotes to wind power. B. He came up with an idea of generating energy from wind. C. He made an experiment on generating electricity from wind.
D. He worked as an engineering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80. What are the advantages of the wind power generation? A. Inexpensive and clean. B. Simple and expensive. C. Clean and expensive. D. Difficult and inexpensive.
第二节:下面文章中5处(第61-65题)需要添加小标题。请从以下选项(A、B、C、D、E和F)中选出符合各段意思的小标题。选项中有一项是多余选项。
A. Education yourself in a long-term way. B. Save up for retirement.
C. Work towards a goal. D. Spend money carefully to get long pleasure.
E. Wise investment can make your life different. F. Develop lasting personal relationship.
81.______
We all want to buy a new piece of electronic product, spend an expensive night in town, or take a loan for the good-looking care we can’t afford in order to make ourselves happy. You might feel great when you get those things, but later rash(轻率的) spending will hurt you a lot. Because expensive things don’t create lasting happiness and security. Careful spending will bring you great enjoyment in the future.
82._______
Wise investing is also something everyone can work on to live happily. It even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 when they retire between their 40’s and their 60’s. For example, if a person in his early 20’s invests 20% of his income in a fund(基金), the interest he earns will equal his current salary when he reaches his early 40’s. He could retire without a drop in income!
83._______
To be happy, we need continuous growth. The best way to grow is life-long education. This doesn’t mean you need to spend 2 hours reading every day. What you need is just to keep an open mind and search for fresh ideas. Education builds over time. You might think that the bits of wisdom you acquire every day don’t mean much, but over the years they will add up to make you a wiser person.
84. ________
The personal relationships we develop with friends and family members are the greatest source of happiness in our lives. Don’t forget them. Taking some time to build and enjoy personal relationships is essential to long-term happiness. No matter how successful you are, you’ll probably be miserable without the people you care about.
85.________
If you always feel unhappy and think your life is terrible, try to set a goal which interests you a lot. We can’t control everything in our lives, but working towards a goal gives us something positive to focus on and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success.
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英语答卷
第Ⅰ卷(三部分,共 120 分)
把你所选择的答案标号A、B、C或D涂黑( )
听力
1. [A][B][C][D] 6. [A][B][C][D] 11. [A][B][C][D] 16.[A][B][C][D]
2. [A][B][C][D] 7. [A][B][C][D] 12. [A][B][C][D] 17.[A][B][C][D]
3. [A][B][C][D] 8. [A][B][C][D] 13. [A][B][C][D] 18.[A][B][C][D]
4. [A][B][C][D] 9. [A][B][C][D] 14. [A][B][C][D] 19.[A][B][C][D]
5. [A][B][C][D] 10. [A][B][C][D] 15. [A][B][C][D 20.[A][B][C][D]
单项选择
21. [A][B][C][D] 26. [A][B][C][D] 31. [A][B][C][D] 36.[A][B][C][D]
22. [A][B][C][D] 27. [A][B][C][D] 32. [A][B][C][D] 37.[A][B][C][D]
23. [A][B][C][D] 28. [A][B][C][D] 33. [A][B][C][D] 38.[A][B][C][D]
24. [A][B][C][D] 29. [A][B][C][D] 34. [A][B][C][D] 39.[A][B][C][D]
25. [A][B][C][D] 30. [A][B][C][D] 35. [A][B][C][D] 40.[A][B][C][D]
完形填空
41. [A][B][C][D] 46. [A][B][C][D] 51. [A][B][C][D] 56. [A][B][C][D]
42. [A][B][C][D] 47. [A][B][C][D] 52. [A][B][C][D] 57. [A][B][C][D]
43. [A][B][C][D] 48. [A][B][C][D] 53. [A][B][C][D] 58. [A][B][C][D]
44. [A][B][C][D] 49. [A][B][C][D] 54. [A][B][C][D] 59. [A][B][C][D]
45. [A][B][C][D] 50. [A][B][C][D] 55. [A][B][C][D] 60. [A][B][C][D]
阅读理解
61. [A][B][C][D] 66. [A][B][C][D] 71.[A][B][C][D] 76.[A][B][C][D]
62 [A][B][C][D] 67. [A][B][C][D] 72.[A][B][C][D] 77. [A][B][C][D]
63. [A][B][C][D] 68. [A][B][C][D] 73.[A][B][C][D] 78. [A][B][C][D]
64. [A][B][C][D] 69. [A][B][C][D] 74.[A][B][C][D] 79. [A][B][C][D]
65. [A][B][C][D] 70. [A][B][C][D] 75.[A][B][C][D] 80. [A][B][C][D]
81. [A][B][C][D][E][F]
82. [A][B][C][D][E][F]
83. [A][B][C][D][E][F]
84. [A][B][C][D][E][F]
85. [A][B][C][D][E][F]
第II卷(两部分,共 30 分)
第一节 短文改错(满分10分)
Nowadays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concerning about their health, but how to keep health? First,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any exercise every day. Research shows that get plenty of exercise makes the heart beat fast and lungs work harder. Second, eat more fruits, vegetable and less meat. Third, getting rid of bad habits as smoking and drinking is also important way to keep healthy. Smoking and alcohol drinking injures one’s health a great deal, and therefore should be given up. If people follow these three ways of keeping fit, they’ll great improve their health.
第二节 书面表达(满分20分))
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与人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你可以与喜欢的人合作,也要学会与不喜欢的人合作。请你以 “Cooperate with others”为题,谈谈怎样成为一个好的合作者的英文演讲稿。
注意:
1.对所给要点,逐一陈述,适当发挥。
2.词数120左右。
参考词汇:合作者 partner
Good afternoon, everyone!
The topic of my speech today is “Cooperate with other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英语试卷参考答案
书面表达:
【写作指导】本文是应用文写作演讲稿。文章开头先提出为人合作的原因,我们应该与谁合作,发表自己的观点怎么样做一个合格的演讲稿。注意演讲稿的语言特征,不要写复杂的句子,毕竟演讲是给人听的,普通点就行,选用常用单词;条理要清楚,多用些过渡 词,如:first of all,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last but not least 等等,
浙江省余姚市第三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问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蹩进(bì) 刽子手(kuài) 撮着(cuō) 肩胛骨(jiǎ)
B.拗开(ǎo) 搭讪(shàn) 剥花生(bāo) 瞥了一眼(piě)
C.颤抖(zhàn) 竦然(sǒng) 挫身(cuò) 窸窣(xīsū)
D.瘐毙(yǔ) 纸锭(dìng) 踌躇(chóu) 踉跄(liàng)
2.选出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 )
A.狼藉 服贴 惬意 冠冕堂皇
B.铤身而出 纨绔子弟 措手不急 坐无虚席
C.茅塞顿开 一言以蔽之 窥伺 厄运
D.瘐毙 孽根祸胎 放涎 聒噪
3.下列句中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 了。
②谢、徐二美人各出所有,……把杜十娘 得焕然一新。
③根据观察的结果,凡是吝啬鬼,野心家,所有执著一念的人,他们的感情总特别 在象征他们痴情的某一件东西上面。
A.置若罔闻 妆扮 贯注 B.置若罔闻 妆扮 关注
C.置之度外 装扮 关注 D.置之度外 装扮 贯注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在这块巴掌大的端砚上,雕刻着水泊梁山的108将,个个栩栩如生,真可谓鬼斧神工。
B.关于知识产权问题,双方经过长达20个月的平等磋商之后,终于缔结了城下之盟。
C.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的新产品,真可谓是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D.龙财富截住了张贵强,不依不饶地强拉张贵强到派出所,结果使这桩不可理喻的“卖子奇案”浮出了水面。
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在全球经济衰退的情况下,我国的对外贸易进出口依然保持增长势头,2004年全年进出口总额与2003年同期相比,增长了7.5%。
B.国家发改委日前正式批复深圳市地铁二期1号线续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这标志着该工程全面建设工作正式启动,已完成了项目审批程序。
C.在伊朗核问题上,中国能否和热爱和平的国家一道,阻止美军攻打伊拉克的悲剧重演,不仅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世界和谐发展的大势。
D.考古学家在清理墓穴时,收集到大理石制工具,其中有砍刀器、石核等是用石英砂岩打制而成的。
6.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是(只填序号) (? )
书法是易学难精的艺术。作为一门传统艺术, ___________。唯其如此,才能成为生活中真正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书法大家。
① 它要求笔墨有出处,结字有法度
② 诚然,既定的法度有时会将书法限制死板
③ 传承是它显著的特征
④ “穿着汉唐服装,舞出时代风采”
⑤ 但是一流的书法家都是从法度中走出来的
⑥ 不像现代艺术那样可以“天马行空为所欲为”
7.仿照下面的示例,另立一个话题,写一段话。(4分)
开放与封闭,两个世界,两重境界。开放,如流动的溪水,为有源头活水来;封闭,如一潭死水,终究会变质干涸。
与 ,两个世界,两重境界。 。
8.下面是对上世纪三个阶段出生的中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研数据,根据要求答题。(5分)
类 别
身高(平均)
体重(平均)
身体机能综合素质(基数为100)
70年代
155.5厘米
41.3公斤
99.04
80年代
158.6厘米
42.1公斤
97.37
90年代
160.6厘米
46.5公斤
90.86
(1)透过上表,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2)根据你的生活认识,简要说说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超过20字)。

二.《外国小说欣赏》基础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9.下列文学常识对应正确一项是 ( )
A.海明威——美国“迷惘一代”代表作家——《桥边的老人》
B.伍尔芙——俄国“意识流小说”代表作家——《墙上的斑点》
C.蒲 宁——英国“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安东诺夫卡苹果》
D.雨 果——法国“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巴黎圣母院》
10.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一项是 ( )
A.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娜塔莎》一文选自他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他的其它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复活》《安娜·卡列宁娜》。
B.伯尔,是德国小说家,他的作品主要取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曾读过他的作品《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外国小说欣赏》选入了他的另一篇小说《在桥边》。
C.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代表作有《飞鸟集》《新月集》《吉檀迦利》和小说《暗夜行路》。
D.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等。《骑桶者》一文展现了马尔克斯的创作风格。
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表述不准确的是 ( )
A.《沙之书》一文中主人公“我”对待“沙之书”的态度变化经历了一个过程:起初好奇,然后设法得到,接着是钻研,但发现对它了解越多,不了解的部分也更多,于是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无奈,紧接着迷失于无法自拔的敬畏,随之而来的是恐惧,最终选择逃避、放弃,让“沙之书”淹没在图书馆的书海之中。表现出“我”乃至人类在无限强大的异己之物前不胜渺小、恐惧的心理。
B.《炼金术士》讲述的是人生寻梦的历程。西班牙少年圣地亚哥两次做了同一个梦,他梦见他能在金字塔附近找到一批埋藏的珍宝。他跨海来到非洲,穿越一望无际的撒哈拉沙漠,一路奇遇迭出,最后他终于看到了金字塔,并悟出珍宝的藏身之地。这是一个追求梦想,完善人生的寓言故事,启示人们实现梦想要经历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勇气、智慧、执着。
C.《牲畜林》一文中的朱阿活像个小丑,看这篇小说,好像在看朱阿表演马戏。小说给人的感觉是轻松幽默,然而作者把最后的任务交给一只凶恶的野猫,这样写,就是为了讽刺朱阿,说明人在战争面前的无能为力。
D.在塑造娜塔莎这一人物形象时,作者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正面从娜塔莎的语言、动作、神态多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刻画,侧面通过安德来的感受衬托出娜塔莎的纯洁、活泼。
12.下列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结构是一个“容器”。一个好的结构有两个特点:一是能够将生活中的某些点滴事件、情绪固定下来,二是还能够充分展示生活本身的多姿。
B.小说最终要表达的不是某种事实,而是一种具有审美魅力的真实。而艺术的真实与生活的真实有着密切的联系,“虚构与真实,仿佛水消失在水中”,两者很难分辨,所以,艺术的真实其实就等于生活的真实。
C.场景是小说的最小构成因素,它与单纯的环境描写相同,是某一段时间内生活生活的横截面,小说就是由一个接一个这样的“面”构成的。
D.“圆形人物”性格较为复杂,往往都是多义与多变的人物;而“扁平人物”就是按照一个简单的意念或特性而被创造出来的。在小说中“圆形人物”显然比“扁平人物”重要,“扁平人物”几乎没有价值,所以可有可无。
13.下列有关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半张纸》所记述的故事从外部而言只持续了几分钟的时间,但是从内部深层而言,持续了两年的时间。这使得小说人生如梦、人世无常的主题得以有效表达。
B.小说情节的运行本质上是拒绝平滑单一的直线型模式的,好的小说运行其实是“吞吞吐吐”的,每一个地方都可能遇到难以逾越的困难。但困难越大,化解得越巧妙,小说往往就越精彩。
C.对于小说而言,“主题鲜明”应当是一个衡量好小说的标准。小说有时候就是为了说明一个明晰的主题——“理”而存在的。
D.在绝境中求生,最基本的物质支持固然很重要,但是精神的依托也是最本能的诉求。《山羊兹拉特》一文中的阿隆明知山羊不会说话,但他还是和兹拉特说话,充分体现了他在情感上对兹拉特的“依赖”,“咩”从情感上慰藉了处于孤独中渴望交流和关爱的阿隆,山羊成了阿隆的精神支柱。
14.对《桥边的老人》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 )
一个戴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河岸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骡车从桥边蹒珊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帮着推动轮辐。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踯躅着。但那个老人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他太累,走不动了。
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
A.通过环境和对老人身边各种人行为的描写,营造出忙乱、紧张的氛围。
B.“涌过桥去”的人群和静坐的老人形成对比,突出老人镇定、悠闲和泰然。
C.第一人称叙述,语言简约明白,内容具体丰富,产生了较强的视觉效果。
D.“衣服上尽是尘土”和“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踯躅着”等写出环掉的恶劣。
三.现代文阅读(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16分)
四个男人和一个盒子
[美国]巴纳德
他们带着的盒子里装着一个奇怪的承诺,而只有这个承诺让他们在这致命的雨林里保持前进……四个憔悴不堪的男人从原始的森林走来,他们就像人类在睡眠中走路般地走着,又好像有一个监工拿着长鞭在驱策他们一样,忍耐力已经到达极限了。他们的胡子缠结在一起,皮肤上都是溃烂的伤口,还有水蛭吸他们的血。他们彼此憎恨,那是一种被责任和无止尽的森林所限制的恨。随着时间的过去,他们更恨那个盒子。然而,他们还是小心地带着它,就好像它是圣经里诺亚的方舟一样
“我们必须把马葛拉夫的东西带到目的地,”他们无奈地说,“他是个好人,我们向他保证过。”
对于到达终点后的奖赏他们没说什么,但每个人都在心里念着想着。他们跟着马葛拉夫到这个绿色的地狱来是因为他事先付了很多钱给他们。现在他死了,他们却还活着。死亡击倒了他——一些急性的热带传染病结束了他的地质学狂热。如果马葛拉夫要他们带的是黄金,他们对整件事会觉得较有头绪。但马葛拉夫曾经笑着对他们说:“科学上已经发现有些物质比黄金更有价值。”
本来他们认为马葛拉夫已经失败了,他在森林里找到的只有死亡。然而事情又似乎不是如此,他交给他们带回去的盒子颇重,这个盒子是他自己做的,质地很粗糙。当他知道自己已经注定要死时,他把盒子包好封住,里面装着只有这个科学家自己知道的秘密。
“这个盒子必须靠你们四个人合力才能搬回去——每次两个人,”马葛拉夫这样告诉他们,“你们必须轮流,我要你们每个人答应我随身带着它,直到安全送达为止。你们可以在盒盖上找到地址,如果你们能把它送到海边我的朋友麦当劳教授那儿,那你们所得到的将比黄金更有价值。你们不会失败吧?我可以向你们保证你们一定会被奖赏的。”
他们答应了,因为他是个垂死的人,而且他们尊敬他。有很多次,当森林里无止尽的单调沉闷快要吞蚀他们的时候,就是他的人格把他们团结在一起,否则,他们可能已经无法避免地吵起来了。然后,马葛拉夫对他们笑一笑就死了。他安静地死去,就像他做所有事一样。
他们把他葬在森林的深处,脱下帽子向他致敬。当泥块掉进墓穴时,整个森林显得更大更具有威胁性了,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变得矮小许多。一种恐怖的孤寂随着马葛拉夫的去世吞噬了大家,每个人都害怕自己会像他一样死在无人知的森林里。
他们是一个很奇特的组合:巴利是个学生,麦卡第是个厨师;强生是个落魄的无业游民;还有吉米·赛克斯,是个水手。赛克斯有罗盘和地图,当他们停下来休息的时候,他总会拿出来仔细研究一番。他们很想念马葛拉夫,以前他总是能在不可思议的混乱危险中找到继续前进的理由;而现在,他没有办法再用他的乐观主义来鼓舞他们了。起初,他们还能互相交谈,声音对他们而言是很重要的……很快地,交谈的内容只剩下对他们所带的盒子的诅咒,因为他们必须吃力地抬着它穿过重重森林……然后,沉寂吞蚀了每个人。最后是比沉寂更糟糕的事。强生变得神经兮兮;麦卡第的脸则变得愈来愈深沉郁闷;至于赛克斯,他对这像高墙一般,会使人陷在里面的丛林产生了一种无以名状的恐惧。他念着他家,又说他几年来一直想找机会回家看他太太和孩子——而现在却永远回不去了。学生巴利很少说话,但有个女孩一直盘绕在他的脑海。每次想到那女孩一定会联想到那舞会、月光下的散步,和最后一天含泪的道别。
有时,他们其中一人会祈祷——用一种喊叫的方式,其他人听来还以为是诅咒;上帝创造了这个可怕的丛林,这些怪异的树和花,它们是那么的巨大以致于人好像变成侏儒了。然而,人是永远无法战胜自然的,所以只好屈服。即使当马葛拉夫跟他们在一起时,他们之间也还常有口角和争执,但他的人格和他的理由——最后也变成他们的理由——总能平息这些争吵。现在,剩下的只有马葛拉夫的盒子,他们的力气愈来愈小,盒子似乎愈来愈重。当其他事情已经变成不太真实时,它的重量却似乎更真实。他们的心里反抗这一切,这盒子的重量却把他们的身体结合在一起;当他们想分开时,它把他们锁在一起。一次又一次的轮流已经变成一种例行的机械化的动作,使他们忘了要分开;如果只有两个人的话,很可能他们已经放弃了。他们恨这个盒子就像犯人恨他们的镣铐一样,但他们还是带着这个盒子就像当初他们承诺马葛拉夫会做到一样。
突然间,奇迹一般,展开在他们眼前的不再是黑暗的丛林。
“天啊!”赛克斯叫着,“我们做到了!”他们所要的只求能把盒子送到,而现在他们做到了。最后,他们找到了那穿着皱巴巴的白西装,已经退休了的教授。休息过后,麦当劳教授给他们食物吃,然后他们把对马葛拉夫的承诺告诉了他,并提了报酬的事。可是,老人伸出他的手做了一个无可奈何的手势。
“我什么都没有,”他说,“除了我的感谢外,我没有什么可以给你们。马葛拉夫是我的朋友,他是个善良有智慧的人。你们守住承诺,做到他所要求的事,我所能做的只有谢谢你们。”
“报酬在盒子里!”强生用嘶哑的声音大声说。
“打开它!”塞克斯饥渴地回应道。
盒子里的东西让所有人傻了眼——除了沉重的石块还是沉重的石块!
厨师麦卡第爆发了。“我总认为那家伙是疯子。竟然告诉我们会得到比黄金更有价值的东西!”
愤怒写满了三个男人的脸。
只有学生巴利说:“冷静点,朋友们,我们确实得到了比黄金更有价值的东西!”
(有删改)
15.设置悬念是小说创作的常见手法,悬念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请指出作者在文中设置的两个悬念。(2分)

16.简析标题“四个男人和一个盒子”的作用。(4分)

17.马葛拉夫一直没有正面出现,但这一人物给人印象深刻,请结合小说内容赏析其形象。(5分)

18.小说最后一句话中的“比黄金更有价值的东西”是指什么?为什么说它比黄金更有价值?请结合文意和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理解。(5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3题。(19分)
张安世,字子孺,少以父任为郎,用善书给事尚书,精力于职,休沐未尝出。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上奇其才,擢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
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秉政,以安世笃行,光亲重之。久之,天子下诏曰:“右将军光禄勋安世辅政宿卫,肃敬不怠,十有三年,咸以康宁。夫亲亲任贤,唐、虞之道也,其封安世为富平侯。”
大将军光薨后数月,御史大夫魏相上封事曰:“车骑将军安世事孝武皇帝三十余年,忠信谨厚,勤劳政事,国家重臣也,宜尊其位,以为大将军。”上亦欲用之。安世闻指,惧不敢当,请闻求见,免冠顿首曰老臣诚自量不足以居大位继大将军后唯天子稍哀以全老臣之命。上笑曰:“君言太谦。君而不可,尚谁可者!”安世深辞弗能得。
尝有所荐,其人来谢,安世大恨,以为举贤达能,岂有私谢邪?绝勿复为通。有郎功高不调,自言,安世应曰:“君之功高,明主所知。人臣执事,何长短而自言乎!”绝不许。已而郎果迁。莫府长史迁,辞去之官,安世问以过失。长史曰:“将军为明主股肱,而士无所进,论者以为讥。”安世曰:“明主在上,贤不肖较然,臣下自修而已,何知士而荐之?”其欲匿名迹远权势如此。
安世自见父子尊显,怀不自安,为子延寿求出补吏,上以为北地太守。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光。天子甚尊惮大将军,然内亲安世,心密于光焉。
元康四年春,安世病,上疏归侯,乞骸骨。天子报曰:“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憾而上书大将军、富平侯印?薄朕忘故,非所望也!愿将军强餐食,近医药,专精神,以辅天年。”安世复强起视事,至秋薨。天子赠印绶,送以轻车介士,谥曰敬侯。
(节选自《汉书·张安世传》)
1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 识:通“志”,记住
B. 其人来谢,安世大恨 恨:遗憾
C. 绝勿复为通 通:通报,举荐
D. 是以能殖其货 殖:增加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君而不可,尚谁可者 ②归而求救国之策
B.①朕所不及,得数问焉 ②或师焉,或否焉
C.①富于大将军光 ②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①送以轻车介士 ②奚以知其然也
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皇上巡视河东,曾经丢失三箱书,张安世把书中的内容详备地写出来,皇上认为他的才能不同一般,提拔他做了尚书令,调任光禄大夫。
B.张安世选贤拔能却不愿接受别人的道谢。他极力隐藏名声,疏远权势。
C.霍光死后,有人奏请皇上让张安世接任大将军之职。张安世得知此事,不喜反忧,向皇帝极力推辞但没有成功。
D.张安世对家人的要求尤其严格。他认为父子俱为显贵,内心不安,便请求将儿子调离京城做北地太守。
22.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3分)
免冠顿首曰老臣诚自量不足以居大位继大将军后唯天子稍哀以全老臣之命。
2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将军为明主股肱,而士无所进,论者以为讥。(3分)

(2)天子甚尊惮大将军,然内亲安世,心密于光焉。(4分)

24.默写(10分,每空1分)
故木受绳则直, 。
长桥卧波, ?复道行空, ?
无边落木萧萧下, 。
,相逢何必曾相识。
此情可待成追忆, 。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子曰:其身正, ;其身不正, 。
,来者犹可追。
五.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小鸟的转身,生出一分轻灵;江河的转身,增添一分雄壮。游子离开村庄,一次次转身回望;父亲送儿入伍,偷偷转身抹泪。有人逃出火海却又转身冲进火海;有人面对掌声和花环却转身走入寂寞。眼前没有路,转身就有了路;可有人面对坦途却转身选择了险峰。转身是一种深情,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勇气。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在向左转或向右转。这世间的转身是如此的美丽。
请以“美丽的转身”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语文答题卷
一.客观题。(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
2
3
4
5
9
10
11
12
13
14
19
20
21
二.主观题。(共48分)
6.(3分)
7.(4分) 与

8.(5分)(1)

(2)

15.(2分)

16.(4分)


17.(5分)


18.(5分)


22.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3分)
免冠顿首曰老臣诚自量不足以居大位继大将军后唯天子稍哀以全
老臣之命。
23.翻译(7分)
(1)

(2)

24.默写(10分,每空1分)








三.作文。(60分)














#







(注:表格每行22字,其中打“#”处约800字)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17.(5分)形象特征:①地质科学家,热衷科学研究。他冒着生命危险自费雇佣四个助手进入原始森林搞科研。②善良,勇于承担责任。自己快死了,也没有撇下四个助手,而是想办法帮他们脱离险境。③乐观坚强,不畏艰险。他总是能在不可思议的混乱危险中找到继续前进的理由,微笑着安静地面对死亡。④聪明有智慧。制造神秘的盒子,使四个男人团结在它的周围,最终走出困境,获得新生。(每点1分,语言通顺给1分)
18.(5分)选以下任一角度,言之成理即可。格式:指代内容(2分)+理由(3分)(适当联系文本和生活实际)。角度:①穿越丛林,获得生命;②做人要讲诚信;③做人要有责任心;④做人要乐观坚强,不畏艰险;⑤生活要有希望;⑥生活要有目标。
示例:指的是做人要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2分)它能使四个男人人在困境中坚持奋斗到底,改变命运,战胜死亡的威胁,所以说它比黄金更有价值。当我们在生活中学习中遇到困境和挫折的时候,只要心中有希望,就不会轻言放弃,就能战胜困难,收获人生。(3分)
24.默写(10分)
①金就砺则利
②未云何龙 不霁何虹
③不尽长江滚滚来
④同是天涯沦落人
⑤只是当时已惘然
⑥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⑦不令而行 虽令不从
⑧往者不可谏
25.作文,参照高考标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