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海市合浦县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9份,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9份,无答案)

资源简介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e-20 Na-23 Mg-24 Al-27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Ag-108 Ba-137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1-21小题共50分)请统一在第II卷纸上作答。试题不用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选出各题中唯一的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Se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下列关于Se和Se说法正确的是
A.Se和Se互为同素异形体 B.Se和Se互为同位素
C.Se和Se分别含有44和46个质子 D.Se和Se都含有34个中子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和碱性锌锰干电池都是二次电池
B.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但是会污染环境的新型电池
C.化学电池的反应基础是氧化还原反应
D.铅蓄电池放电的时候正极是Pb负极是PbO2
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B.
C.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4.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键的是
A.NaOH B.Na2CO3
C.Cl2 D.CO2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
B.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C.某元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它跟卤素可能形成离子键也可能形成共价键
D.共价化合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而离子化合物中一般不存在单个分子
6.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
C.核电荷数逐渐增大 D.元素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7.不能说明氧元素比硫元素非金属性强的事实是
A.热稳定性H2O比H2S强
B.H2S水溶液在空气中变浑浊
C.H2O比H2S的沸点高
D.在一定条件下,O2与Cu反应生成CuO,S与Cu反应生成Cu2S
8.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A.CaCl2 B.KOH C.H2O D. H2SO4
9.已知反应X+Y= M+N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
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
C.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D.X和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和N的总能量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B.只存在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离子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共30分。选出各题中唯一的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1.有a、b、c、d四种金属,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a强于b.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的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将Cu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Cu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c的单质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d、c、a、b B.d、a、b、c
C.d、b、a、c D.b、a、d、c
1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 Na>Si>Cl B.稳定性 SiH4C.金属性 Na>Mg>Al D.酸性 H3PO413.镍氢电池的总反应式是 H2 + 2NiO(OH) = 2Ni(OH) 2,根据此反应式判断,此电池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A.NiO(OH) B.Ni(OH) 2
C.H2 D.H2和NiO(OH)
14.A和B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离子A-和B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为A > B B.核外电子数为A > B
C. 原子半径A > B D.离子半径 A- > B2+
15.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是
A.NaOH B.Na2O2
C.MgCl2 D.H2O2
16.下列变化中,吸收的热量用于克服分子间作用力的是
A.加热金属铝使之熔化 B.液氨受热蒸发
C.加热碘化氢使之分解 D.加热晶体硅使之熔化
17.在下列有关晶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离子晶体的构成微粒是离子 B.原子晶体的熔沸点一般很高
C.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均很高 D.稀有气体的原子能形成分子晶体
18.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A.Li、B、B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P、S、Cl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F2、Cl2、Br2、I2沸点依次升高
19.某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X,则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A.H2XO3 B.HXO3 C.H3XO4 D.H2XO4
20.镭是周期表中第7周期第ⅡA族元素,下列关于镭的性质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化合物中呈+2价 B.镭比钙的金属性强
C.氢氧化物呈两性 D.碳酸盐难溶于水
(以上卷不交,请保留好,以便试卷讲评)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  一  化  学 (第II卷)
题 号






总分
得 分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正确
选项
得分
评卷人
二、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正确
选项

得分
评卷人
三、填空题(23、24小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2分)
2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表中10种元素填空。
主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族
2


3






4


⑴ ①~⑩元素中,属稀有气体的元素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
水溶液呈碱性的气态氢化物是_____________。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
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呈两性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_,
(2)③ 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_____________;
(3)⑤ 元素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浓溶液和 ① 单质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2.(1)下列各组物质(填序号) ① O2和O3 ② H2、D2、T2 ③ 12C和14C
是同一物质的是____ ,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 ,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
(2)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
A.盐酸与烧碱溶液反应 B.Ba(OH)2·8H2O+2NH4Cl=BaCl2+10H2O+2NH3↑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D.高温煅烧石灰石使其分解
(3)下列变化:① 碘的升华 ② 烧碱熔化 ③ 氯化钠溶于水
④ 氯化氢溶于水 ⑤ 氧气溶于水 ⑥ 氯化铵受热分解。
未发生化学键破坏的是 ;
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    ;
仅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 ;
既发生离子键又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    。
23.由A、B、C、D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得出A、B、C、D四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24. 用电子式表示下列过程:
① KCl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H2O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评卷人
四、推断题(每空2分,共16分)
25.X、Y、Z、W四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序数逐渐增大。X为非金属元素,且X、W同主族,Y、Z为同周期的相邻元素。W原子的质子数等于Y、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Y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试推断:
(1)Z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
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周期第 族;
(2)有X、Y、Z所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是 ,
W与Z可形成WZ2、W2Z2两种离子化合物,其中W2Z2除含有离子键外,
还含有 (填“极性”或“非极性”)共价键;
(3)Y的单质的电子式为 ,结构式为 ,
其中的化学键属于 键(填“离子”或“共价”)。
得分
评卷人
五、简答题(每空2分,方程式每条2分,共24分)
26.如图所示,将甲、乙两个装有不同物质的针筒用导管连接起来,将乙针筒内的物质压到甲针筒内,进行下表所列的不同实验(气体在同温同压下测定)。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中,已知:2H2S+SO2=3S↓+2H2O,
甲针筒内的现象是有___________生成,针筒活塞________移动(填向外、向内、不)。
反应后甲针筒内有少量的残留气体,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将其通入___________溶液中。
(2)实验2中,甲中的30mL气体是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那么甲中最后剩余的无色气体是_______,写出NO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3中,已知:3Cl2+2NH3=N2+6HCl。
甲针筒处活塞有移动,针筒内有白烟产生外,气体的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
最后针筒内剩余气体的体积约为________mL。
27.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在不同时间t产生气体体积V的数据如右图,根据数据绘制得到左图。
组别
c(HCl)/mol·L-1
温度(℃)
状态
1
2.0
25
块状
2
c 1
30
块状
3
2.5
30
块状
4
c 2
30
粉末状
(1)曲线d所对应的实验组别是 (填1—4)。
(2)根据对比实验要求:两组实验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要相同,
才能够判断这个不同的条件是否影响因素。
实验2、4中,盐酸的浓度c 1为 mol·L-1,c 2为 mol·L-1。
(3)设计实验3、4的目的是 。
⑷从实验1、2、3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得分
评卷人
六、计算题:(共8分)
28.在盛有500mL 0.1mol/LCuSO4和0.4mol/LH2SO4混合溶液的大烧杯中。用锌、铜作电极,用导线连接形成原电池,当电极锌消耗6.5g时,试完成:
⑴写出电极反应式: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电极上共析出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 2013年4月
大题号


总 分
得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答案请填在下表相应的位置上。
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是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所反映的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耜耕 C.铁犁牛耕   D.石器锄耕
2.小农经济是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下列对这一经济形式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生产力的进步促进了小农经济的产生 B.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自给自足
C.小农经济形式下的家庭结构比较稳定   D.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3.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这表明当时的手工业和商业
A.由官府控制 B.不受官府的干预
C.存在官营和私营的区别 D.以私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
4.明清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规模和数量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这段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A.官府力图控制民窑生产 B.生产技术提高,商品经济发展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5.客家民谣:“龙田墟,二五八(注:农历,即法地赶集的日子)”。这里的“墟”在宋代应属于
A.晓市 B.村落 C.草市   D.夜市
6.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
A.生活习俗改变 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官府鼓励经商   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7.《吕氏春秋》载:“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A.重农抵商 B.民贵君轻 C.施行仁政 D.闭关锁国
8.清朝初年曾命令“片板不许入海”;乾隆时“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倾,或数百倾”。其共同影响是
A.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 B.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C.使手工业品缺乏市场   D.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
9.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由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专制制度的衰落C.西方文明的影响 D.抑商政策的松动
10.有人说:“新航路的开辟标志着天主教开始冲出欧洲,走向世界。”这句话说明葡萄牙、西班牙支持开辟新航路的目的之一是
A.掠夺黄金 B.掠夺原料 C.开辟海外市场 D.传播天主教
11.有学者认为:“自从1492年哥伦布远航美洲使东西半球会合起来之时起,全球化过程已经开始了。”他所说的“全球化过程已经开始”在当时主要是指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世界开始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C.世界金融中心开始转移到美洲 D.美洲和欧洲之间开始出现区域性经济集团
12.16~18世纪,在美洲出现了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英格兰等地名,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源是
A.美洲社会的进步 B.美洲国家的独立 C.工业革命的扩展 D.欧洲的殖民扩张
13.“他们之间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北大西洋的渔业、东方的商战、美洲的殖民地以及非洲和西印度群岛的奴隶贸易。这些争端直接促成1652~1674年的接连三次战争。”这里的“他们”指的是下列哪两个国家
A.葡萄牙与西班牙 B.英国与西班牙 C.英国与荷兰 D.英国与法国
14.“它提供了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这是对下列哪一发明的描述
A.发电机 B.蒸汽机 C.电动机 D.纺纱机
15.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国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美国经济的崛起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工业革命在欧洲扩散
16.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A.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B.电力工业发展尤为突出
C.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D.轻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17.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形成的主要方式不包括
A.国际贸易 B.资本输出 C.武力掠夺 D.关税保护战争
18.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C.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19.《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中写道:“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国家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世界最终连成一个统一体。中国试图赶上这次发展的机遇,但最终失败。”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太平天国运动
20.《光绪朝东华续录》一书中载:“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纱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材料中提到的“新法”主要是指
A.资本主义制度 B.西方现代管理方法
C.机器生产 D.西方先进思想
21.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A.工业结构不合理 B.地区分布不平衡
C.军阀割据混战 D.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22.“奇唱歌来怪唱歌,养个肥猪千斤还有多。脑壳谷箩大,宰了一个当三个,三尺锅子煮不下,六尺锅子煮半个。”这首歌谣体现了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哪个时期的特色
A.“大跃进”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23.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上海申新纺织公司创办于1915年,历经40多年的风雨历程后,该企业的掌门人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改造采用的主要形式是
A.中外合资 B.私有化 C.公私合营 D.承包经营(承包责任制)
24.“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A.小岗村农民实行“大包干” B.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C.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 D.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材料解释题。25题18分、26题18分、27题24分,共60分。
25.材料一: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如华亭相(徐阶)
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
——(明)于慎行《谷山笔麈》卷四
材料二: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一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
振。……(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
——《徐光启文集》卷十一
材料三:(松江)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日
有奇闻叠出,岁多新事百端。……伦教荡然,纲常已矣。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
材料四:前明吾乡(苏州)富家甚多,席费千钱而不为丰,长夜流酒而不知醉。……
有邹望,亦有田三十万亩,僮仆三千人,……而好讼致穷。
——(清)钱泳《登楼杂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江南士大夫致富的主要途径。(4分)
(2)据材料三、四,士大夫的活动引起了江南社会风气的哪些变化?(6分)
(3)有学者认为,明代江南士大夫既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者,又是阻碍者。请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学者的观点。(8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麝不卵,以成鸟兽之长。
——《逸周书·文传解》
材料二:美国政治家约翰·伯恩斯说:“泰晤士河是世界上最优美的河流,因为它是一部流动的历史。”工业革命后,伦敦人口迅速集中,大量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流入河内,使该河成为一条排污明沟。由此引发多次霍乱大流行和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其中仅因霍乱病而死亡者即达33460人。
材料三: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喧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和电视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有史以来惟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人对自然环境利用的观点。(不要摘抄原句)(2分)
(2)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二分析导致当时泰晤士河污染的原因有哪些?(4分)由引带来了什么社会问题?(2分)
(3)材料三中描述的我们所处的这样一个世界处于工业革命的哪一阶段?(2分)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今天我们实现工业化有何启示?(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80年代,我国部分地区经济状况
地点
19世纪80年代前状况
19世纪80年代末状况
山东
土纱每千克价6两白银,洋纱仅3两多
浙江鄞县
家庭纺织业发达
“百里不闻机声”
江西
茶叶每千克700文
茶叶每千克640文
材料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额由四五十年代的每年一千万至三四千万海
关两,迅速上升到1864年的⒈05亿两,中国也很快由出超国变为入超国。1869年,苏
伊士运河开通,欧洲到中国的航线大为缩短,更多的西洋商品涌入中国。……促使晚清
中国的洋务运动发生渐进的质变。
材料三:从1861年美国在华设立旗昌轮船公司开始,航行于中国沿海及内河的各
国商船逐渐增多。在一些河段,甚至90%以上的航运被外商控制。机动船严重冲击了
旧式航运业,中国船户纷纷破产。……为“庶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敢为洋人占尽。”
1872年底,李鸿章奏请筹建轮船招商局,得到慈禧太后的“恩准”。

材料四:19世纪中后期我国创办的商办企业
年代
新建商办企业
新投资总额
数量(家)
年平均增长数(家)
新投资(万元)
平均增长(万元)
1872~1894年
53
2
470.4
21.4
1895~1900年
104
17
2300
383.3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历史现象?(3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促使晚清中国的洋务运动发生渐进的质变”的原因有哪些?(5分)“渐进的质变”指什么?(2分)
(3)据材料三回答,李鸿章筹建轮船招商局的原因有哪些?(4分)试简要加以评价。(4分)
(4)材料四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2分)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 2013年4月
题 号


总 分
得 分
得 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是
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并将其代号填在下表所对应的方框
内。每小题2.5分,共60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 案
题 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 案
1. 近几十年来,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的大洲是
A. 非洲、北美洲 B. 亚洲、非洲
C. 欧洲、北美洲 D. 欧洲、南美洲
2. 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主要处于
A. 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B. 由“原始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C. 由“传统型”转向“原始型” 的过渡阶段
D. 由“现代型”转向“传统型”的过渡阶段
3.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取决于
A. 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两方面 B. 死亡率的高低
C. 自然增长率的高低 D. 出生率的高低
4. 我国每年春运期间的旅客流属于
A. 国际人口迁移 B. 国内人口迁移
C. 省际人口迁移 D. 人口流动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迁移大体上可以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界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人口迁移规模小,频率较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人口迁移日趋活跃。据此回答5-6题。
5. 形成我国1949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口迁移特点的成因是 ①人民安居乐业,故土难离 ②城乡生活水平相差不大 ③国家政策限制农村居民迁往城市 ④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是 ①从农村到城市 ②从城市到农村 ③从内地到沿海 ④从沿海到内地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实践证明,能否正确估计环境人口容量对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据此回答7-8题。
7. 人们对环境人口容量能做出估计的原因是
A. 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 B. 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对确定性
C. 科学技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 D. 人的文化、消费水平处在不断变化中
8. 下列决策有助于提高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是
A. 提倡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 B. 为发展经济引进有污染的企业
C. 追求高消费,改善生活质量 D. 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建设高耗能企业
下图是“某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图”。读图后回答9-10题。
9. 该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 人口素质低 B. 人口老龄化
C. 就业压力大 D. 人口增长快
10. 与图示人口增长模式相同的亚洲某国家是
A. 菲律宾 B. 日本 C. 印度 D. 越南
11. 下列地区,城市地域形态主要以条带式为主的是
A.华北平原 B.成都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兰新铁路沿线
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据此回答12-13题。
12. 城市土地利用的一般模式是,自中心城区到远郊区依次为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影响这种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①土地价格 ②发展历史 ③交通条件 ④生活习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3. 目前,一般城市选择在远郊建造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影响决策的主导因素是
A. 土地价格 B. 地租支付能力
C. 交通条件 D. 土地利用效率
一般按城市人口的规模,可以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据此问答14-15题。
14. 我国某省(区)分布的城市有①省会、②地级市、③县及县级市三类,下列表示其数目多少关系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①<②<③ C. ②>③>① D. ③<①<②
15. 如果a、b、c为不同等级的城市,下列四图能正确反映出城市等级体系的是
16.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
A. 城市人口数量 B.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C. 城市面积的大小 D. 城市职能的重要性
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回答17-18题。
17. 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8. 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B.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
C.城市环境趋于恶化
D.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
农业生产受多种区位因素影响,且不同生产方式的区位因素存在很大差别。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9-20题。
19. 浙江杭州的龙井茶闻名于世,影响其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 气候 B. 地形 C. 土壤 D. 市场
20. 现在,我国北方冬季也能吃上从南方的四川、广东等省大量调进的各种蔬菜。下列因素中对这一现象影响较小的是
A.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B.农产品保鲜技术的发展
C.市场需求的变化 D.农药化肥的普遍使用
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其所产的稻米占世界稻米总产量的绝大部分。据此回答21-22题。
21. 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是
A.水利工程量小 B.小农经营的粗放生产
C.机械化水平高 D.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22. 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是 ①有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②雨热同期,适应水稻生长 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④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某企业于20世纪末在呼和浩特建立乳品加工厂,产品销往全国各地。21世纪初,该企业又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分厂。据此回答23-24题。
23. 与北京、上海等地相比,呼和浩特建乳品加工厂的优越条件是
A. 原料供应充足 B. 交通运输便捷
C. 市场庞大 D. 技术领先
24. 吸引该企业在北京、上海建分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 原料产地 B. 廉价劳动力
C. 消费市场 D. 先进技术
得 分
评卷人
二、综合题(共60分)
25. 分析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目前世界人口在不断增加,如果计划生育措施实施有效,到2050年世界人口有望控制在89亿以内。
材料二: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左图)
材料三:世界人口年增长“贡献”最大的5个国家(右图)
(1)目前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如何?这种变化会带来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2)对世界人口年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是哪个?该国家应采取什么样的人口政策?
(3)从材料三分析,世界上人口数量大、人口增长快的国家主要是哪种类型的国家?目前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有哪些启示?
26. 读“某城市规划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X、Y、Z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
、 、 。
(2)假如你是一名房地产开发商,将在该城市
的a、b、c、d四个地块中选一处建设高级住宅区,
你认为哪一块最合适,简要说明理由。
(3) 下面能正确表示上图中A—B虚线地租水平变化特征的是( )
27.读“我国某城市发展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图A与图B相比,城市用地规模明显_____ _ ,城市人口数量_____ __。
⑵ 该城市建立了_______ 城和 区,有利于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保护,改善城市环境。
(3) 从图中可知,随着城市的发展,自来水厂位置出现什么变化?请分析其变化原因。
⑷ 请你比较城市中心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8.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欧洲、北美洲、南非、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等地一些地区,农业生产将谷物生产和牲畜饲养有机结合起来,种植小麦、玉米等谷物以及牧草和饲料作物,饲养的主要牲畜是牛、羊等。
材料二:我国广大农耕区生产谷物的同时,也饲养猪、羊、兔以及各种家畜。珠江三角洲因地制宜将甘蔗、果树、桑蚕的生产与养鱼有机地结合起来。
材料三:西欧平原广阔,大部分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很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农场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农场主要归农民所有,并由农民及其家人经营,种植牧草及饲料作物、户外放牧、日常挤奶是农民的三项主要工作。
(1)材料一所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澳大利亚此类农业分布在国土的
部和 部的草原地区,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2)材料二所述两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与材料一是否相同?
广大农耕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 。
(3)材料三所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该类农业生产的对象是 ;农场经营的方式是 ,影响该农业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是 和 。
29. 读“南美洲南部降水分布与气温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15分)
⑴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B处)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⑵ 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相比较,该地区气候上的优势是 ,地理位置上的优势是 。
⑶ 潘帕斯草原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有① ;② ;③ 。
⑷为促进牧牛业的发展,阿根廷人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5)阿根廷的新鲜牛肉可供应到西欧人的餐桌上,主要是由于人类发明了 ,
其反映了 改善和 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
2013年4月
卷Ⅰ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6分)
1. 截至2013年我国人民代表大会走过了59个年头,59年的变迁,向世界充分证明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就是
A.人民当家作主 B.全民的民主
C.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 D.工人、农民联合执政
2. 在我国,既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又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的基础和标志的是
A.生存权和劳动权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 言论、集会等自由权利 D.对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的监督权
3. 我国人民法院施行司法救助制度,努力做到“让那些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但经济有困难交不起诉讼费的群众打得起官司”“让那些确有冤情,但正义难以伸张的群众打得起官司”,对于保障基本人权,维护社会正义,发挥了重要作用,人民法院对社会弱势群体实行司法救助制度体现了
A.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 B.司法机关必须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C.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我国人民的民主权利有法律保障
4. 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采取下列哪方式积极参与政治生活?①每位同学都积极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参与选举活动 ②参加网上评议政府的活动 ③参加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双拥活动 ④参加居住地的居委会、村民委员会的管理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 志愿者小赵说:“志愿者服务的精神就是这样一次次传递,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觉得有种使命感。”下列活动与小赵感受体现的公民履行政治性义务一致的是 ①学生家长通过电子信箱向省教育厅举报学校违规办学行为 ②大学生赵某报名参军应征入伍 ③某学生发现某网站展示的中国地图上的领土不完整,要求该网站更正错误 ④年薪超过12万元的郭某主动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③④
6.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贫困人口减少了2亿多,人均寿命提高了5岁,8300万残疾人得到政府和社会的特殊关爱,这是我国保障人权事业的光辉业绩。这表明人民民主的
A. 积极性 B. 正义性 C. 真实性 D. 广泛性
7. 某县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选民明确提出,不了解的候选人不选,不办实事的候选人不选,不替百姓说话的候选人不选。“三不选”表明
A. 选民的民主意识显著增强 B.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C. 我国的选举制度已经完善 D.人大代表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
8. 竟选是现代民主政治的理念之一,是差额选举的一种方式。深圳正探索试行区级人大代表直接竟选,以增强人大代表的民意基础。这种选举方式
A.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人大代表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B.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C.有助于选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
D.能够扩大人民的民主权利,体现我国民主的真实性
9. 一位市民每天上班都会遇到堵车,经过仔细观察沿途路况后,他写信建议市政府改建一条右转机动车道。这位市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是
A. 信访举报制度 B.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C.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D. 专家咨询制度
10. 现在,越来越多的公民参与到国家决策过程中来。国家鼓励公民参与决策过程的直接原因是
A.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B.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
C.可以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民参与度
D. 公众参与决策可以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11. 在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中,村民委员会的候选人由村民直接提名并由村民亲自投票选举,当场公布选举结果,做到公开、公正、公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村委会选举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②村委会选举是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村委会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④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直接选举制度
A. 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12. 《信访条例》规定,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一般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应当到有关机关设立或者指定的场所提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等。这表明 ①《信访条例》限制了公民监督权的行使 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③公民必须负责地实行民主监督,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④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3. “诚心问民意,恒心解民生。”近年来,我国政府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积极解决就业、就医、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表明我国政府是 ①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②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③公共权力的所有者 ④经济活动的参加者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4.“群众的每一次创新都离不开政府的尊重和保护,市场的每一次提升都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调控,经济的每一次飞跃都离不开政府的决策和服务。”这种观点说明
A. 政府是利民政府,可以包办一切 B. 政府要依法行政
C. 政府是无限政府 D. 管理和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能
15. 国庆长假期间,企业家张先生一家遇到下列问题,应该找政府解决的是 ①外出多次遇到交通拥堵现象 ②自己对企业到境外投资的方向举棋不定 ③儿子所买股票价格不断下跌,全家人担心 ④妻子单位在“国庆黄金周”期间不按规定发加班工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16. “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说法流传已久,说的是有些政府官员虚报业绩,弄虚作假的现象。此类现象违背了
A.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B. 认真对待群众来访的工作态度
C. 树立求真务实工作作风的要求
D. 提高工作效率,完善管理制度的原则
17. 公民遇到困难或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求助于政府。公民求助或投诉政府的形式主要有 ①到信访部门求助 ②通过政府网站求助 ③申请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④到居委会或村委会求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需要。
据此完成18—19题。
18. 依法行政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
A. 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B. 严格依法行使权力,依法处理各项事务
C. 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制定法律
D. 加强执法监督,做好普法教育工作
19. 推进依法行政 ①能确保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②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③有利于增强政府的权威 ④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 之所以要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是因为
A. 权力不受监督和约束,必然导致滥用权力,滋生腐败
B. 权力是把“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于人民,也可以伤害人民
C. 只要有权力,就可以做到为人民服务
D. 我国公民有监督权
21. 有权威的政府和无权威的政府行使权力的结果是不同的。区别政府有无权威的根本标志是
A. 政府的管理是否遵守法律、规则、程序
B. 政府工作人员是否团结合作、廉洁高效
C. 政府的工作是否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D. 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接受
22.《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规定,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监察机关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举报。这些规定旨在 ①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②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③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 ④扩大公民的法定检举权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思想政治
卷Ⅱ
题 号



总 分
得 分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得分
评卷人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3. 某旅游城市为了在国庆长假期间吸引更多游客,决定制定《市民文明行为公约》,并向全市广大市民和社会各届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意见稿公布后,许多市民通过电话、网络、信件等形式踊跃参加。许多市民都认为,开展《市民文明行为公约》的意见和建议征求活动,意义非常,十分必要,这必将对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广大公众为什么会积极参与建言献策活动?(6分)
(2)某校高一学生认为这个意见稿与自己息息相关,纷纷表示要积极参与这次政治实践。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请你谈谈重视政治实践的理由。(4分)
2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起点,城市基层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革,社区居民委员会承担的社会管理任务更加繁重、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更加突出,居民群众对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服务需求更加迫切。
(1)在城市居民自治中,居民参与民主管理的内容有哪些?(6分)
(2)居民自治有什么重要性?(4分)
25.浙江温州市交通流量高峰期的拥挤状况十分严重,群众对此反映强烈,这引起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但他们没有盲目修建、扩建公路,而是在调查并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决定实行错时上下班制度,为此节省了20亿元的投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以上材料是怎样体现该市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的?
得分
评卷人
三、分析说明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26.陕西省咸阳市政府召开工作会议强调,各部门要适时发布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重大政策、重要决定、重大事项等政务信息和公共服务信息,充分发挥电子政务平台作用,不断扩大网上服务项目的范围,积极建立社情民意绿色通道,让全体市民不出门、不见面、不上访就可反映紧急突发事件、生产活动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要通过社会公示、听证、论证等形式,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1)站在民主监督角度,分析建立社情民意绿色通道的意义。(4分)
(2)让普通公民参与民主决策说明了什么?材料中公民参与决策的方式有哪些?(6分)
(3)在与群众利益相关的重大事项决策过程中,你认为政府部门应公开哪些内容?(2分)
27. 2012年2月1日《行政强制法》正式实施。该法与《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并称“行政法典三部曲”,三部单行法组合发力对规范政府权力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行政处罚法》解决的是乱处罚,《行政许可法》解决的是乱审批。“行政强制”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实现行政目的,对人的人身、财产和行为采取的强制性措施。目前我国行政强制制度主要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方面是“乱”,包括“乱”设行政强制和“滥”用行政强制,侵害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是“软”,行政机关的强制手段不足,对有些违法行为不能有效制止,有些行政决定不能得到及时执行。这些问题影响了我国政府在人民中的威望和公信力。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行政法典三部曲”实施的意义。(6分)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应如何提高我国政府的威望和公信力。
(6分)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高一数学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2013年4月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是 ( )
A. 顺序结构、模块结构、条件结构 B. 顺序结构、循环结构、模块结构
C. 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D. 模块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2. 掷一枚骰子,则掷得奇数点的概率是( )
A.  B.  C.  D. 
3. 程序框图符号“ ”可用于( )
A. 输出a=10 B. 赋值a=10 C. 判断a=10 D. 输入a=1
4. 某学校有教师160人,其中有高级职称的32人,中级职称的56人,初级职称的72人.现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用分层抽样法抽取的中级职称的教师人数应为( )
A.4 B.6 C.7 D.9
5.同时转动如图所示的两个转盘,记转盘甲得到的
数为x,转盘乙得到的数为y,构 成 数对(x,y),
则所有数对(x,y)中满足xy=4的概率为( )
A. B. C. D.
6. 右边程序,如果输入的值是20,则输出的值是( )
A.100   B.50   C.25    D.150
7. 将389 化成四进位制数的末位是 ( )
A. 1 B. 2 C. 3 D. 0
8.200辆汽车通过某一段公路时,时速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如右图所示,则时速在[50,70)的汽车大约有(  ).
A.60辆 B.80辆
C.70辆 D.140辆
9. 算法
:输入
:判断是否是2;若,则满足条件;
若,则执行
:依次从2到检验能不能整除.
若不能整除满足条件,
上述的满足条件是什么 ( )
A.质数 B.奇数 C.偶数 D.约数
10. 用秦九韶算法计算多项式在时的值时, 的值为 ( )
A. -845 B. 220 C. -57 D. 34
11. 在长为10 cm的线段AB上任取一点P,并以
线段AP为边作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介于
25 cm2与49 cm2之间的概率为( )
A. B. C. D.
12. 右图给出的是计算的值的一个
程序框图,其中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 204与85的最大公约数是 ___ _______.
14. 一个路口的红绿灯,红灯的时间为30秒,黄灯的时间为5秒,绿灯的时间为40秒,当你到达路口时,看见绿灯的概率是__________ .
15. 将四进制数10231(4)转化为十进制数为____ _ 。
16. 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该程序运行
后输出的值分别为 .
三、解答题(共70分)
17. (本题满分10分)
如图,在边长为25cm的正方形中挖去边长为23cm的两个等腰直
角三角形,现有均匀的粒子散落在正方形中,问粒子落在中间带形
区域的概率是多少?
18. (本题满分12分)对自行车运动员甲、乙两人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了6次测试,测得他们的最大速度(m/s)的数据如下:

27
38
30
37
35
31

33
29
38
34
28
36
画出茎叶图,求中位数.
分别求出甲、乙两名自行车赛手最大速度(m/s)数据的平均数、方差,试判断选谁参加该项重大比赛更合适.
19. (本小题12分)
某工厂对某产品的产量与成本的资料分析后有如下数据:
产量x千件
2
3
5
6
成本y万元
7
8
9
12
(Ⅰ) 画出散点图。
(Ⅱ) 求成本y与产量x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0. (本题满分12分)
根据下面的要求,求值.
(Ⅰ)请完成执行该问题的程序框图;
(Ⅱ)以下是解决该问题的程序,请完成执行该问题的程序.
21. (本题满分12分)
2012年3月2日,国家环保部发布了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其中规定:居民区的PM2.5年平均浓度不得超过35微克/立方米,PM2.5的24小时平均浓度不得超过75微克/立方米. 某城市环保部门随机抽取了一居民区去年20天PM2.5的24小时平均浓度的监测数据,数据统计如下:
组别
PM2.5浓度(微克/立方米)
频数(天)
频率
第一组
(0,25]
5
0.25
第二组
(25,50]
10
0.5
第三组
(50,75]
3
0.15
第四组
(75,100)
2
0.1
合计
20
1
(Ⅰ) 根据上面的频率分布表,估计该居民区PM2.5的24小时平均浓度超过50微克/立方米的概率;
(Ⅱ)计算样本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并根据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从PM2.5的年平均浓度考虑,判断该居民区的环境是否需要改进?说明理由.
22. (本题满分12分)
将一颗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六个面的点数分别为1,2,3,4,5,6)先后抛掷两次,将得到的点数分别记为.
(Ⅰ)求直线与圆相切的概率;
(Ⅱ)将的值分别作为三条线段的长,求这三条线段能围成等腰三角形的概率.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期中考试答题卷
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 14、
15、 16、
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70分)(请在方框内作答,超出无效!)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2013年4月
注意: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卷(Ⅰ卷)和答题卷(Ⅱ卷)两部分。为方便教师评卷,请考生在答题卷(Ⅱ卷)上作答,考试结束后,考生只需交答题卷,在选择题卷(Ⅰ卷)上答题无效。
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将每小题中唯一正确的选项的字母代号选出来,填在答题卷(Ⅱ卷)上对应题号的方格内,选对的得3分,不选或选错的得零分。
1. 物体受到几个恒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若再对物体施加一个恒力,则关于物体可能做的运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B)匀变速直线运动
(C)曲线运动 (D)匀变速曲线运动
2. 对于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运动的速度一定大于分运动的速度
(B)合运动的速度一定大于某一个分运动的速度
(C)合运动的方向就是物体实际运动的方向
(D)由两个分运动的速度大小就可以确定合运动速度的大小
3. 小船以一定的速率垂直河岸向对岸划去,当水流匀速时,它渡河的时间、发生的位移与水速的关系是
(A)水速小时,位移小,时间亦小
(B)水速大时,位移大,时间亦大
(C)水速大时,位移大,但时间不变
(D)位移、时间大小与水速大小无关
4.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速度变化量的方向
(A)一定沿水平方向 (B)一定沿竖直方向
(C)与下落的时间有关 (D)无法确定
5. 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一根绳子拉着一个小球在做匀速圆周运动,关于该运动,下列物理量中不变的是
(A)速度 (B)速率 (C)加速度 (D)向心力
6.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根据a = V2/R,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一定跟圆周运动的半径成反比
(B)根据a = ω2R,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一定跟圆周运动的半径成正比
(C)根据ω =V/R,角速度一定跟圆周运动的半径成反比
(D)根据ω = 2π n,角速度一定跟转速成正比
7. 下列关于向心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心力是物体做圆周运动时产生的一个特殊的力
(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是不变的
(C)向心力不会改变物体做圆周运动的速度
(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就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8. 关于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正常转弯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内外侧等高的公路上转弯时的向心力由静摩擦力提供
(B)在内外侧等高的公路上转弯时的向心力由滑动摩擦力提供
(C)在内侧低、外侧高的公路上转弯时的向心力可能由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
(D)在内侧低、外侧高的公路上转弯时的向心力可能由重力、摩擦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
9. 关于太阳系中各行星的轨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
(B)有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圆
(C)不同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是不同的
(D)不同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各不相同
10. 某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如图1—1所示,F1和F2是椭圆轨道的两个焦点,A和B是长轴上的两个点,已知行星运动到A点的速率比到B点的速率大,则太阳位于
(A)F1 (B)F2
(C)A (D)B
11. 陨石落向地球是因为
(A)由于陨石对地球的引力远小于地球对陨石的引力,所以陨石才落向地球
(B)陨石对球的引力和地球对陨石的引力大小相等,但陨石质量小,加速度大,所以改变运动方向落向地球
(C)由于太阳不再吸引陨石,所以陨石落向地球
(D)陨石由于受到其它星球的斥力作用所以落向地球
12. 对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F = 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m1和m2是球体,就可用上式来求解万有引力
(B)当r趋于零时,万有引力趋于无限大
(C)两物体间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而与m1和m2是否相等无关
(D)两物体间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
13. 人造卫星以地心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关于其各物理量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周期越短
(B)运动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周期越长
(C)所有卫星的线速度均是相同的,与半径无关
(D)所有卫星的角速度均是相同的,与半径无关
14. 下列关于地球宇宙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卫星发射速度恰好为第一宇宙速度,则卫星会在靠近地球表面绕着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B)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最小环绕速度
(C)第二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脱离太阳系所需要的最小速度
(D)第三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挣脱宇宙的束缚,飞出宇宙所需的最小速度
15. 关于经典力学和相对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经典力学和相对论是各自独立的学说,互不相容
(B)相对论是在否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C)相对论和经典力学是两种不同的学说,二者没有联系
(D)经典力学包含在相对论之中,经典力学是相对论的特例
2012 ~ 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物理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2013年4月
题 号




总 分
25
26
27
得 分
得分
Ⅱ卷(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得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请将答案直接填在题中空格横线上。
16. 根据平抛运动的探究实验可知,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
运动,加速度为 ;水平方向上做 运动。
17. 一个小球用40 cm长的细线拴着,线的另一端固定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若经过2 s恰好在水平面上运动一周,则小球的线速度为 ;从某点开始计时,经过2.5 s,小球通过的路程是 ;位移的大小是 ;平均速度为 。
18. 如图1—2所示,摩擦轮A和B通过中介轮C进行传动,A为主动轮,A的半径为20 cm,B的半径为10 cm,A、B两轮边缘上的点的角速度之比为 ,向心加速度之比为 。
19. 做变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力F可分解为跟圆周相切的分力Ft和指向圆心的分力Fn,Ft产生 加速度,其作用是改变速度的 ;Fn产生
加速度,其作用是改变速度的 ,而不改变速度的 。
20. 地心说认为 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及其他星体均绕
运动,后经人们观察证实是错误的。日心说认为 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星体都绕 运动,实际上,太阳并非是宇宙的中心。
21.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应同性质,大小
,方向 ,规律相同,是一对 。
22. 万有引力常量是英国的物理学家 巧妙地用 装置在实验室里比较准确地测出的。若两个行星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分别是r和R,利用万有引力公式,可以计算出它们与太阳之间的万有引力之比是 。
23. 电子、质子、中子等微观粒子不仅具有 性,同时还具有 性,它们的运动规律在很多情况下不能用经典力学来说明,经典力学一般不适用于 粒子。
得分
三、实验题(14分)
24. 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可以测出小球经过曲线上任意位置的瞬时速度,实验简要步骤如下:
(A)让小球多次 位置上滚下,记下小球穿过卡片孔的一系列位置;
(B)安装好器材,注意 ,记下斜槽末端O点和过O点的竖直线;
(C)测出曲线上某点的坐标x、y,用V = 算出该点的瞬时速度;
(D)取下白纸,以O点为原点,以竖直线为轴建立坐标系,用平滑的曲线画出平抛轨迹。
(1)请完整上述步骤,将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
(2)上述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 ;
(3)在做“研究平抛运动”实验时,除了木板、小球、斜槽、铅笔、图钉之外,下列器材中还需要的是 。
(A)游标卡尺 (B)秒表 (C)坐标纸
(D)天平 (E)弹簧测力计 (F)重垂线
(4)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B)要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C)为了比较准确地描述出小球运动的轨迹,应该用一条曲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
(D)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不是槽口的端点,应是小球在槽口时球的重心在木板上的水平投影点
四、论述计算题(第25题为10分,其余每小题12分,共34分)
得分
25. 如图1—3所示,一光滑的半径为R的半圆形轨道放在水平地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以某一速度冲上轨道,当小球将要从轨道口飞出时,轨道的压力恰好为零。求:(1)小球离开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多少?(2)小球的落地点C距离A点处有多远?
得分
26. 有一质量为1200 kg的小骄车以10 m/s的不变速率通过圆弧半径为50 m的拱桥。(g = 10 m/s2,R0 = 6400 km)求:(1)汽车到达桥顶时的向心加速度为多大?(2)汽车到达桥顶时,汽车对桥的压力是多大?(3)如果拱桥的半径增大到与地球半径R0一样,汽车要在桥面上腾空,速度要多大?通过计算得到这个结果后,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想到些什么?
得分
27. 一艘宇宙飞船绕着某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行星半径为R。求(用题中已知量表示):(1)这个行星的质量M为多少?(2)物体在该行星表面附近做自由落体运动时的加速度a为多少?(3)卫星围绕该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最大速度Vmax为多少?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 2013年4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 2分,共8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填入后面的答题卡中。
1.减数分裂中着丝点分裂发生在
A.分裂间期 B.联会时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 D.减数第二次分裂
2.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理由及对豌豆进行异花授粉前的处理是
①豌豆是闭花授粉植物; ②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 ③用豌豆作实验材料有直接经济价值; ④各品种间具有一些稳定的、差异较大而容易区分的性状; ⑤开花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 ⑥花蕾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
A.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⑤⑥ C.①②④⑥ D.②③④⑥
3.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A.A与b B.Y与y C. E与E D.f与f
4.一个红绿色盲女子所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是
A.XB B.Xb C.XBXb D.XbXb
5.下列不属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证据的是
A.基因有完整性和独立性,但染色体的结构会发生变化,从染色体转变成染色质
B.在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
C.成对的基因和同源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等位基因与非同源染色体都会发生自由组合
6.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有一些不同之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精、卵原细胞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
B.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可形成4个精子,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C.精细胞变形成精子,而卵细胞无变形过程
D.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有极体产生,而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无极体产生
7.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男孩的概率是
A.1/8 B.1/4 C.1/2 D.1
8.下列基因型中哪一项是纯合子
A.BbDD B.DdCc C.EERr D.AAbb
9.下列哪组实验结果将出现性状分离
A、Bb×Bb B、BB×BB C、Bb×BB D、bb×bb
10.一对杂合白羊,生有4只小羊,则4只小羊的表现型可能为
A.全白 B.全黑 C.三白一黑 D.A.B.C均可能
11.XY型性别决定方式的生物,群体中的雌雄比例接近1∶1,其根本原因是
A.雌配子:雄配子=1:1
B.含X的配子:含Y的配子=1:1
C.含X的卵细胞 :含Y的卵细胞=1:1
D.含X的精子:含Y的精子=1:1
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孟德尔研究遗传原理获得成功的原因是
A.选用豌豆作为杂交的实验材料
B.最先采用动植物杂交实验的方法
C.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情况入手
D.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13.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直接原因是
A.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B.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染色体的复制
14.关于等位基因概念的内涵中,表述其作用的是
A.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
B.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C.姐妹染色单体上,一般只有等位基因的一个
D.通常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15.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
B.受精时,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
C.合子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一致
D.合子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16.发生在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变化过程,正确的顺序是
①染色体复制 ②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 ③同源染色体分离 ④着丝点分裂
A.①→③→②→④ B. ②→③→①→④
C.①→②→③→④ D. ②→①→③→④
17.1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最终形成
??? A.1个精细胞?? B.2个精细胞? ?C.3个精细胞?? ?D.4个精细胞
18.减数分裂中,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
A.形成初级精(卵)母细胞过程中  B.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
C.形成次级精(卵)母细胞过程  D.形成精细胞或卵细胞过程中
19.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
A.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B.DNA是遗传物质
?? C.糖类是遗传物质???? D.RNA是遗传物质
20.高等生物中,基因的本质是
?? A.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有遗传效应的氨基酸片段??
C.DNA片段??? ?D.氨基酸片段
21.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胞嘧啶(C)配对的碱基是
A.尿嘧啶(U) B.胸腺嘧啶(T) C.鸟嘌呤(G) D.腺嘌呤(A)
22.孟德尔为了验证他所发现的遗传规律,巧妙地设计了测交实验。下列选项中,属于测交实验的是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23.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B.磷酸和五碳糖排列在内侧
C.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D.碱基对构成分子的基本骨架
24.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对维持其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起重要作用的生理过程是
A.无丝分裂与受精作用??????????? ???? B.无丝分裂与有丝分裂
C.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 ??? D.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25.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F2的性状分离比3/1?????????? ?? B.等位基因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
C.F2的基因型之比1:2:1 D.F2出现不同的性状
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一定相同????
B.D和D,D和d,d和d都是等位基因
C.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D.杂合子一般表现出显性性状
27.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表明,F2中除了出现两个亲本类型之外,还出现了两个与亲本不同的类型。对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A.控制性状的基因结构发生了改变
B.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C.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之间发生了重新组合
D.新产生了控制与亲本不同性状的基因
28.一个男孩患红绿色盲,但其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视觉都正常,则该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
A.祖父 B.外祖母 C.外祖父 D.祖母
29.先天性聋哑是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先天聋哑的男孩,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表现正常的女孩,其可能性是:
A.3/4 B.1/4 C.3/8 D.1/8
30.番茄的红果对黄果是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用红果与黄果番茄杂交,从理论上计算,其后代的基因型可能出现的比例是
? A、1:0 或1:1????? B、1:0或1:2:1????? C、1:2:1 或 1:1?? D、1:1:1:1
31.某双链DNA分子共有1000个碱基,若碱基A的数量为200个,则该DNA分子中碱基G的个数为
A.100 B.200 C.300 D.400
32.某DNA分子的两条链均带有同位素15N标记,在含有14N核苷酸的试管中以该DN
A为模板进行复制实验,复制2次后,试管中带有同位素15N标记的DNA分子占
A.1/2 B. 1/3 C. 1/6 D. 1/8
33.以两株高茎豌豆为亲本进行杂交,F1 中高茎和矮茎的数量比例如图
所示,则F1 高茎豌豆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A.1 B.1/2 C.1/3 D.1/4
34.右图是某家庭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I代1号一定带色盲基因
B.II代1号一定携带色盲基因
C.II代2号可能携带色盲基因
D.II代3号的色盲基因来自I代2号
35.某生物的体细胞含有42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细胞内含有的染色单体、染色体和DNA分子数依次是
A.42、84、84?? ?? B.84、42、84??? C.84、42、42?? ? D.42、42、84
36.纯合红果番茄(BB)与纯合黄果番茄(bb)杂交,得F1结红果,F1自交,所得的F2中有30株结红果,其F2中基因型为Bb的植株应有
A.20株 B.10株 C.30株 D.40株
37.下列有关杂合体和纯合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杂合体的双亲至少一方是杂合体???? B.杂合体的细胞中无等位基因?
C.纯合体自交的后代是纯合体??????? D.杂合体自交的后代全部是杂合体
38.在DNA分子一条链中A+T/C+G=a,则其互补链中该比值为
A.a??????????? B.1/a??????????? C.1??????????????? D.1-1/a
39.若b为人类的色盲基因,一对夫妇的基因型分别为XBXb、XBY,他们所生的孩子色盲的概率是
A.1/4?? B. 1/2  ??? C.1/8    ?? D.1/6
40.在某种牛中,在基因型为AA的个体的体色是红褐色,aa是红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中雄牛是红褐色,而雌牛则为红色。一头红褐色的母牛生了一头红色的小牛,这头小牛的性别及基因型是
A.雄性或雌性,aa B.雄性,Aa C.雌性,Aa D.雌性,aa或Aa
高一生物答题卡
题 号


总 分
得 分
附:选择题答题卡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题号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题号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得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每空1分,共40分。
41.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 性状。
42.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 。
43.基因在染色体上呈 排列。
44.女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是: ; 男性精子染色体组成是:
或 。
45.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患者中 性多于 性;多有 现象。
女性若患病,其 、 必患病。
46.凡由细胞组成的生物,其遗传物质是 ;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也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
47.已知甲、乙、丙3种类型的病毒,它们的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如下图所示(注乙图中单螺旋线均表示RNA),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2、5、9表示遗传信息的 ,3、10表示遗传信息的 。
(2)图中1、8表示遗传信息的 ,7表示遗传信息的 。
48.牛的黑毛和棕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黑毛(B)对棕毛(b)是显性。已知两头黑毛牛交配,生了一头棕毛的小牛。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头黑毛牛的基因型分别是 、 。
(2)棕毛牛基因型是 。
(3)这两头黑毛牛再生一头小牛,这头小牛是黑毛的概率是 。
(4)要判断一头黑毛公牛是否为纯合子,选用与它交配的牛最好是 毛的母牛。
49.右面为某家族白化病(皮肤中无黑色素)的遗传系谱,请据图回答(相关的遗传基
因用A、a表示)
(1)该病是由 性基因控制的。
(2)Ⅰ3和Ⅰ4都是正常,但他们有一女儿为白化
病患者,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
(3)Ⅱ3是杂合子的机率是 。
(4)Ⅲ 是白化病的概率是( )
A.1/2 B.2/3 C.1/4 D.1/9
50.下图是番茄果色遗传图,请分析图解回答:
(1)番茄果色的遗传符合 定律。
(2)黄果对红果是 性,用R、r分别表示果色基因,那么亲本红果、黄果的基因型依次是 。
(3)F1红果的基因型是 ,F2红果的基因型是 ,“?”处表现型是 。
51.如图表示处于分裂过程某阶段的一个动物细胞,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细胞处于 前期。
(2)细胞中有 对同源染色体,它们是
,有 个四分体。
(3)该细胞的名称是 ,
最终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内有 条染色体, 个DNA分子。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2013年4月
(第Ⅰ卷 选择题,共115分)
第一部分 听力(共二节,每小题1.5分,总分30 分)
第一节(共5小题)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re did the woman meet Tom?
A. Outside the bank. B. In the bank. C. In the post office
2. Whom should Harry go to see?
A. A scientist. B. A repairman. C. A doctor.
3. How long does the man want to stay in the hotel?
A. One night. B. Two nights. C. Three nights.
4.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do on Saturday night?
A. To go to a pop concert. B. To go to see a play. C. To go to see a movie.
5. What is the time now?
A. 2:02. B. 1:58. C. 2:00.
第二节(共15小题)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Friends. B. Teacher and student. C. Boss and secretary.
7. What did Mr. Wang help Chen Ming with?
A. Her composition. B. Her handwriting. C. Her spelling.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10题。
8. What's the weather like??
A. Cool. B. Warm. C. Cold.
9. Where are the speakers?
A. At the station. B. In a house. C. In a park.
10. Why did the man come to this country?
A. To spend his holiday. B. To improve his English. C. To visit a Russian family.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13题。
11. How many days does the man go to school every week in his country?
A. Five days a half. B. Five days. C. Six days.
12. Where is the woman going?
A. To a cinema. B. To the man's house. C. To the school.
13. When will the woman begin to go to school?
A. Friday. B. Saturday. C. Monday.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4—16题
14. What is the woman probably?
A. An actress. B. A director. C. A reporter.
What's the man's attitude to his job?
A. He likes it very much. B. He's not interested in it. C. He dislikes it.
16. What's the man's future plan?
A. To manage a theater. B. To be a director. C. To be a professor.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20题。
17. What is the speaker?
A. A photographer. B. A college student. C. A reporter.
18. What is the class like?
A. It's fun, but it takes much work.
B. It's interesting, and it does not take much work.
C. It's boring, and it needs a lot of work.
19. When does the speaker find that his pictures come out better?
A. When he uses a new camera.
B. When he uses the very old camera.
C. When he takes his teacher's advice.
20. When will the course be over?
A. After the final exam. B. Before the final exam. C. After a year.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5分)
21. Not only is Henry good at physics, but he also has gift for music.
A. a; the B. a; a C. /; the D. /; a
22. --- Did you have a good night’s sleep, sir?
--- Oh, yes. It was such a comfortable bed. I could never have sleep.
A. a good B. a better C. the best D. a best
23. --- May I tell this to my close friend?
--- No, you . Never let anybody else know about it. A. needn’t B. shouldn’t C. can’t D. mustn’t
24. His parents died when he was five years old, so he was by his grandparents.
A. brought up B. taken up C. given up D. grown up
25. The idea has been widely accepted Beijing Opera should be added to the basic education in China.
A. whichB. what C. that D. where
26. Some parts in South China have experienced this year as they did last year.
A. twice as much rain B. rain twice as much
C. as twice as much rain D. twice rain as much
The new police made by the government is for the of farmers.
A. preference B. limit C. benefit D. advantage
28. you have finished the exam, there is no need about it.
A. Since; worrying B. Now that; to worry
C. As far as; worry D. In case; worry
29. matters most in learning English is enough practice.
A. Which B. Why C. Where D. What
I love climbing mountains to from the noise and pollution of the city and
breathe the fresh air.
A. take away B. give away C. put away D. get away
--- I had thought you couldn't deal with the situation.
--- , it was quite within my ability.
A. As a result B. On the contrary C. Above all D. What's worse
32. The boy learning to ride the bike lost his and fell off his bike.
A. balance B. strength C. power D way
It was quite accident that I met him; he was homeless and rags at that
time.
A. by; in B. on; in C. at; by D. in; in
34. How happy we are! The holiday we have been looking forward at last.
A. to having come B. to have come C. to has come D. has come
35. --- Could I use your computer for a few moments, please?
--- . I'm not using it myself.
A. Come on B. It depends C. Go ahead D. That's great
二、完形填空 (每小题1.5分,共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36—55 各题后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 bed of beautiful tulips (郁金香) in the garden. It belonged to a 36 old woman. One night she was awakened by the sounds of babies laughing outside. She looked 37 at the window but could 38 nothing.
The next morning she walked among her flowers, but there were no 39 of anybody having been there the night before.
On the following night she was again awakened by the 40 . She stepped softly through her garden and 41 closely. She saw a little fairy (小精灵) mother standing by each tulip. They were singing softly while rocking (轻轻摇动) the 42 slowly. In each tulip-cup lay a little fairy baby who was 43 and playing.
The old woman stepped 44 back to her house, and from that time on she 45 picked a tulip, nor did she 46 her neighbors to touch the flowers.
The tulips grew daily brighter in color and 47 in size, and they gave out a delicious 48 like that of roses. They 49 , too, to bloom (开花) all the year round. And every 50 the little fairy mothers kissed their babies and rocked them to 51 in the flower cups.
The day came when the old woman died, and the tulip-bed was 52 by people who didn’t know about the fairies, and trees were 53 there instead of the flowers. But the trees soon 54 , and so did all the other plants and from that time nothing would grow there.
But the old woman’s grave grew 55 , for the fairies sang above it, and kept it green; while all around it were tulips.
36. A. pretty B. weak C. good D. strict
37. A. in B. out C. down D. up
38. A. hear B. feel C. touch D. see
39. A. signs B. places C. colors D. words
40. A. cries B. sounds C. steps D. screams
41. A. drove B. shook C. looked D. jumped
42. A. cats B. birds C. trees D. flowers
43. A. dreaming B. laughing C. writing D. reading
44. A. quietly B. quickly C. sadly D. calmly
45. A. even B. also C. never D. always
46. A. beg B. remind C. advise D. allow
47. A. shorter B. larger C. darker D. heavier
48. A. smell B. light C. picture D. gas
49. A. stopped B. hoped C. began D. tried
50. A. noon B. afternoon C. morning D. night
51. A. travel B. sleep C. walk D. relax
52. A. destroyed B. protected C. ignored D. examined
53. A. planted B. cut C. kept D. used
54. A. grew B. appeared C. died D. moved
55. A. black B. tall C. deep D. beautiful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每小题2分, 共40分)
阅读下列短文, 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 选出最佳选项.
A
Canada Is Our Neighbor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neighbors. They are on the same land. They share the same long boundary (国界). These two nations are same in many ways. Canada buys many good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Cars and clothes are two examples. The United States also buys goods from Canada. Much of the paper used in the United States comes from Canada. Some of the Oil we use comes from Canada, too
Americans travel to Canada on holiday. And Canadians often visit the United States. It is easy for the people of one country to go to the other country.
Canadians read about the United States in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Many Americans watch Canadian baseball and hockey (曲棍球) matches on Sundays.
However, there are import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The United States has many more people.
Because the population is smaller, there are more open places in Canada. There is much unused land. This is another important difference.
56. Canada buy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oil and paper B. nothing C. many things D. everything
57. In the first paragraph “we” means .
A. Canadians B. Americans C. Chinese D. students
The people in the United States like Canadian .
A. newspaper B. basketball C. baseball D. oil
5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WRONG?
A. Canada is connected with America. B. Canada has not used all the land.
C. Canadians don’t like hockey. D. Canada has less people than USA.
B
People have strange ideas about food. For example, tomato is a kind of very delicious vegetable. It is one of useful plants that can be prepared in many ways. It has rich nutrition (营养) and vitamin in it. But in the 18th century, Americans never ate tomatoes. They grew them in their gardens because tomato plants are so pretty. But they thought the vegetable was poisonous. They called tomatoes “poison apples”.
President Thomas Jefferson, however, knew that tomatoes were good to eat. He was a learned man. He had been to Paris, where he learned to love the taste of tomatoes. He grew many kinds of tomatoes in his garden. The President taught his cook a way for a cream of tomato soup. This beautiful pink soup was served at the President party. The guests thought the soup tasted really good. They never thought their president would serve his honored guests “poison apples”. Jefferson never spoke to his honored guests about the fact.
60. Tomato is a kind of .
A. poisonous fruit B. poisonous vegetable
C. tasty fruit D. tasty vegetable
61. After you read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o you think is true?
A. Americans never ate tomatoes after they began to plant them.
B. Americans didn’t eat tomatoes before 19th century.
C. Even now Americans don’t eat tomatoes.
D. In the 18th century Americans ate a lot of tomatoes.
62. Jefferson learned that tomatoes were good at eat .
A. while he was in Paris B. when he was a little boy
C. because his parents told him to D. from books
63. 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all the honored guests invited by Jefferson were .
A. people from other countries
B. from France
C. people of his own country
D. men only
C
Many people who work in London prefer to live outside it, and to go into their offices or schools every day by train, car or bus, even though this means they have to get up early in the morning and reach home late in the evening.
One advantage of living outside London is that houses are cheaper. Even a small flat in London without a garden costs quite a lot to rent. With the same money, one can get a little house in the country with a garden of one’s own.
Then, in the country one can rest from the noise and hurry of the town. Even though one has to get up earlier and spend more time on trains or buses, one can sleep better at night and during weekends and on summer evening, one can enjoy the fresh, clean air of the country. If one likes gardens, one can spend one’s free time digging, planting, watering and doing other jobs which are needed in a garden. Then, when the flowers and vegetables come up, one has the reward of one who has shared the secret of nature.
Some people, however, take no interest in country things: for them, happiness lies in the town, with its cinemas and theatres, beautiful shops and busy streets, dance-halls and restaurants. Such people would feel that their life was not worth living if they had to live it outside London. An occasional walk in one of the parks and a fortnight’s (two weeks) visit to the sea every summer is all the country they want; the rest they are quite prepared to leave to those who are glad to get away from London every night.
6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rue?
A. People who like country things prefer to live outside the city.
B. People who work in London prefer to live in the country.
C. Because of certain disadvantages of living outside London, some people who work in London prefer to live inside London.
D. Because of certain advantages of living outside London, many people who work in London prefer to live outside London.
65. One can use the same money for to buy a little house with a garden in the country.
A. getting a small flat with a garden
B. having a small flat with a garden
C. renting a small flat without a garden
D. buying a small flat without a garden
66. When the flowers and vegetables in the garden come up, those have the reward of one who has shared the secret of nature.
A. who live in the country
B. Who have spent time working in the garden
C. who have a garden of their own
D. who have been digging, planting and watering
67. People who think happiness lies in the town would feel that if they had to live
it outside London.
their life was meaningless
B. their life was invaluable
they didn’t deserve a happy life
D. they were not worthy of their happy life
D
Why do men die earlier than women? The latest research makes it known that the reason could be that men’s hearts go into rapid decline when they reach middle age.
The largest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ageing on the heart has found that women’s longevity may be linked to the fact that their hearts do not lose their pumping power with age.
“We have found that the power of the male heart falls by 20-25 percent between 18 and 70 years of age,” said the head of the study, David Goldspink of Liverpool John Moores University in the UK.
“Within the heart there are millions of cells that enable it to beat. Between the age of 20 and 70, one-third of those cells die and are not replaced in men,” said Goldspink. “This is part of the ageing process.”
What surprises scientists is that the female heart sees very little loss of these cells. A healthy 70-year-old woman’s heart could perform almost as well as a 20-year-old one’s.
“This gender difference might just explain why women live longer than men,” said Goldspink.
They studied more than 250 healthy men and women between the ages of 18 and 80, focusing on healthy persons to remove the confusing influence of disease. The team has yet to find why ageing takes a greater loss on the male heart, said Goldspink.
The good news is that men can improve the health of their heart with regular exercise. Goldspink stressed that women also need regular exercise to prevent their leg muscles becoming smaller and weaker as they age.
68.The underlined word “longevity”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probably refers to .
A. health B. long life C. ageing D. effect
69. The passage mainly tells of .
A. men’s heart cells B. women’s ageing process
C. the gender difference D. hearts and long life
70. If you want to live longer, you should .
A. enable your heart to beat much faster
B. find out the reason for ageing
C. exercise regularly to keep your heart healthy
D. prevent your cells from being lost
71. We can know from the passage that .
A. the reason why ageing takes a greater loss on the male heart has been found out
B. scientists are on the way to finding out why the male heart loses more of the cells
C. the team has done something to prevent the male from suffering the greater loss
D. women over 70 could lose more heart cells than those at the age of 20
E
How many men do housework? Recently a European commission (委员会) tried to find out people’s ideas and reactions to the women’s movement. As part of their survey (调查), they asked many men and women the question, “Who does the housework?” The men answered very differently from the women!
The housework they asked people about were: preparing meals, washing dishes, cleaning the house and babysitting. 48% of British husbands said they did these things. 37% of Danish (丹麦的) men helped in the house. But only 15% of Italian men said they did the housework; many of them said they never helped at all!
But there was an interesting point of view from the wives. According to British wives, only 38% of their husbands helped in the house. And Italian wives said that their husbands hardly ever helped. The Italian and British men did not tell the truth! The Commission found that Danish men were the most truthful husbands. Their answers were the same as their wives’ answers.
Do the men you know help in the house? Do you think the survey gives a true picture in your experience? Write and tell us what you think.
72. The survey was carried out in .
A. Britain B. Italy C. Denmark D. Europe
73. The subject for the survey is .
A. how many boys do the housework B. who does the housework at home
C. how many women do the housework D. who are more diligent, wives or husbands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see that .
A. there were more husbands who did the housework than wives
B. husbands did half of the housework all the time
C. there were more wives who did the housework than husbands
D. wives did almost all the housework at home
75. More husbands help in the house than husbands.
A. British; Danish B. Italian; Danish C. Danish; British D. Italian; British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5分)
Ⅰ. 短文改错:(10分)
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写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面画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 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 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This morning I went to the supermarket, buying a toy and went to see my nephew, a 8-year-old boy named Jack. She was playing with some of his friend in the yard when I arrived there. The moment he found that I came to see him with his most favorite toy, Jack jumped with joy. Every boy and girl present wanted very much to have a look the toy. However, Jack doesn’t want his friends to see it. He was about to hide the toy then I stopped him. “Let your friends to play with your toy as well, Jack — you must learn to share.” I said. Realized that he was wrong, Jack played with the toy together with his friends.
Ⅱ. 书面表达(25分)
假设你是李华,现在是一名高中学生。请给你的初中外籍英语老师Miss Green写一封信,主要内容如下:
1. 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现在的情况;
2. 感谢老师在英语学习上给予你的帮助;
3. 谈谈你现在的英语学习情况。
注意 1. 词数:100左右;
2. 信的开头和结尾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3. 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Dear Miss Green,
I don’t know if you still remember me.









Best wishes,
Yours sincerely,
Li Hua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英语期中考试答题卡
选择题得分
1 [A] [B] [C] [D] 21 [A] [B] [C] [D] 41 [A] [B] [C] [D] 61 [A] [B] [C] [D]
2 [A] [B] [C] [D] 22 [A] [B] [C] [D] 42 [A] [B] [C] [D] 62 [A] [B] [C] [D]
3 [A] [B] [C] [D] 23 [A] [B] [C] [D] 43 [A] [B] [C] [D] 63 [A] [B] [C] [D]
4 [A] [B] [C] [D] 24 [A] [B] [C] [D] 44 [A] [B] [C] [D] 64 [A] [B] [C] [D]
5 [A] [B] [C] [D] 25 [A] [B] [C] [D] 45 [A] [B] [C] [D] 65 [A] [B] [C] [D]
6 [A] [B] [C] [D] 26 [A] [B] [C] [D] 46 [A] [B] [C] [D] 66 [A] [B] [C] [D]
7 [A] [B] [C] [D] 27 [A] [B] [C] [D] 47 [A] [B] [C] [D] 67 [A] [B] [C] [D]
8 [A] [B] [C] [D] 28 [A] [B] [C] [D] 48 [A] [B] [C] [D] 68 [A] [B] [C] [D]
9 [A] [B] [C] [D] 29 [A] [B] [C] [D] 49 [A] [B] [C] [D] 69 [A] [B] [C] [D]
10 [A] [B] [C] [D] 30 [A] [B] [C] [D] 50 [A] [B] [C] [D] 70 [A] [B] [C] [D]
11 [A] [B] [C] [D] 31 [A] [B] [C] [D] 51 [A] [B] [C] [D] 71 [A] [B] [C] [D]
12 [A] [B] [C] [D] 32 [A] [B] [C] [D] 52 [A] [B] [C] [D] 72 [A] [B] [C] [D]
13 [A] [B] [C] [D] 33 [A] [B] [C] [D] 53 [A] [B] [C] [D] 73 [A] [B] [C] [D]
14 [A] [B] [C] [D] 34 [A] [B] [C] [D] 54 [A] [B] [C] [D] 74 [A] [B] [C] [D]
15 [A] [B] [C] [D] 35 [A] [B] [C] [D] 55 [A] [B] [C] [D] 75 [A] [B] [C] [D]
16 [A] [B] [C] [D] 36 [A] [B] [C] [D] 56 [A] [B] [C] [D]
17 [A] [B] [C] [D] 37 [A] [B] [C] [D] 57 [A] [B] [C] [D]
18 [A] [B] [C] [D] 38 [A] [B] [C] [D] 58 [A] [B] [C] [D]
19 [A] [B] [C] [D] 39 [A] [B] [C] [D] 59 [A] [B] [C] [D]
20 [A] [B] [C] [D] 40 [A] [B] [C] [D] 60 [A] [B] [C] [D]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013年4月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请把答案写于答题卡上交,试题不用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魔术的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已有魔术活动的踪迹。人类的童年,对太阳、月亮、火、雨等自然现象无法理解,只能解释为是神话般的非人力的力量。另一方面,人类也有征服自然的愿望,盼望着能採撷到丰富的食品,希冀庄稼丰收、畜牧兴旺,于是,头脑中幻想自然地产生。我国浩翰的神话海洋,如“盘古开天辟地”、“女蜗补天”、“夸父逐日”,乃至种瓜立即结瓜,爬树可以登天,肢解后而复活等等就是证明。这些幻想情景,体现在古人祭天、祈年等游艺色彩较浓的习俗活动中,魔术的雏形由此产生了。正如《吕氏春秋》所载的上古“葛天氏”三人手执牛尾而舞那样,古代戏剧、舞蹈、杂技、魔术都处于萌芽状态,并未明显分家。
古人无法抗拒自然灾害,因此,他们相信天与地有道路相通,相信有“不周山”那样的撑天的柱子。于是,出现了能来往于人和神之间的使者——巫、觋和稍后一些时候的方士。这些人为了使人相信他们具有非凡的本领,大都有些验证的办法,这就是原始的魔术师。
魔术作为具体节目表演,至少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西汉元封三年,汉武帝举行百戏盛会,盛会上即有中国的传统魔术“鱼龙蔓延”等节目,又有罗马来的魔术师表演了“吐火”、“吞刀”、“自缚自解”等西域魔术。
魏晋南北朝时,出现了“凤凰含书”、“拔井”等多个魔术节目。隋扬帝时出现“黄龙变”,变来满地的水族。唐玄宗时流行的“入壶舞”,表演者从左面缸中钻进去,又从右面缸中爬出来,都是冠绝一时的魔术佳作。
到了宋代,魔术开始分科,出现“手法”、“撮弄”等若干专业,同时还出现了专业魔术师们组成的民间社团——云机社。宋代著名魔术家杜七圣,擅长杀人复活的把戏,名噪一时,称为“七圣法”。明、清时期,各种魔术戏法节目在民间街头巷尾流传,我国著名的“九连环”、“仙人栽豆”、“古彩戏法”等,均在世界魔坛上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清代中叶以后,中国艺人一部分飘零海外,欧美和日本的魔术团体也不断来华演出,随着中外艺人交流日益增多,国外魔术大量传入我国。其时,我国南方的魔术艺人侧重于吸取西欧的魔术表演手法,北方则更多地借鉴了亚洲的魔术技艺,因此,我国的魔术出现了南北两大派别。
所谓南派,其表演讲究道具选型的宏观壮丽,表演优美洒脱,一般不说话;北派则多重于手上技巧,除表演细腻外,还注重“使口”(说功),这成为北派魔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后来,随着南北两个流派增多,相互取长补短,现在南北两派之分已不太明显。
(选自《国学》2010年第2期,有改动)
1.下列关于“中国魔术“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巫、觋和方士,为了使人相信他们具有非凡的本领,他们作法时使用一些奇怪手段,就是早期原始的魔术。
B.魔术历史悠久,至少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有了魔术活动的踪迹。
C. “鱼龙蔓延”“凤凰含书”“吐火”“吞刀”等都是中国历史上冠绝一时的传统魔术表演节目。
D.宋代魔术开始分科,使得魔术更为专业,从而出现了名噪一时的魔术家杜七圣。
2.下列各项,不属于“中国魔术”产生原因的一项是( )
A.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对自然充满了神一样的崇拜,人们在祭天、祈年等习俗活动中逐渐催生了魔术。
B.古代人们有对生活的希冀,有征服自然的愿望,头脑中自然就产生了幻想。人们把幻想的情景,通过一些活动体现出来,从而产生了魔术。
C.面对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们寄希望于神灵,在对神灵的召唤中,悄悄诞生了魔术。
D.中国人心灵手巧,比如流传至今并对世界魔坛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九连环”戏法,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3.下列推断,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古代戏剧、舞蹈、杂技、魔术没有明显分家,魔术动作中有舞蹈的影子,杂技中掺杂着魔术,他们互相影响,共同成长。
B.西汉时期就有罗马来的魔术师表演魔术,由此可见,中西方国家在魔术表演上很早 就有了交流。
C.明清时期,各种魔术戏法已在民间流传,又从民间走向海外,外国魔术很受中国魔术的影响。
D.中国历史上魔术曾分为南派和北派,从台湾魔术师刘谦优美洒脱的手法来看,他应属于南派。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4.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出:超出
B.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圣人
C.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耻:耻辱
D.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谀:阿谀奉承
5.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及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呜呼!师道之不复
B.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C.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D.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6.对这段文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该文段句式灵活多变,整句和散句相互结合,奇偶互见;情感丰富,字里行间饱含感情,感染力极强。
B.作者在文段中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尖锐地批判当时士大夫们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C.“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抒发对师道衰弱的感慨,而“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带有讽刺意味。
D.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思想行为给予了强烈的讽刺,反映了作者具有平民思想。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⑴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⑵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11分)
临行与故游夜别
何逊
历稔①共追随,一旦辞群匹②。
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
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相悲各罢酒,何时同促膝。
【注】①历稔:多年之意。②群匹:即指故游诸人。
8.颈联“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两句,描写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6分)

9.尾联用一“同”字起什么作用?以问句作结,有何表达效果?(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7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 。(李白《蜀道难》)
⑵丛菊两开他日泪,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⑶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⑷锲而舍之, ;锲而不舍, 。(《荀子·劝学》)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4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1~14题
在酒楼上(节选)
鲁迅
大概是因为正在下午的缘故罢,这会说是酒楼,却毫无酒楼气,我已经喝下三杯酒去了,而我以外还是四张空板桌。我看着废园,渐渐的感到孤独,但又不愿有别的酒客上来。偶然听得楼梯上脚步响,便不由的有些懊恼,待到看见是堂倌,才又安心了,这样的又喝了两杯酒。
  我想,这回定是酒客了,因为听得那脚步声比堂倌的要缓得多。约略料他走完了楼梯的时候,我便害怕似的抬头去看这无干的同伴,同时也就吃惊的站起来。我竟不料在这里意外的遇见朋友了,——假如他现在还许我称他为朋友。那上来的分明是我的旧同窗,也是做教员时代的旧同事,面貌虽然颇有些改变,但一见也就认识,独有行动却变得格外迂缓,很不像当年敏捷精悍的吕纬甫了。
  “阿,——纬甫,是你么?我万想不到会在这里遇见你。”
  “阿阿,是你?我也万想不到……”
  我就邀他同坐,但他似乎略略踌躇之后,方才坐下来。我起先很以为奇,接着便有些悲伤,而且不快了。细看他相貌,也还是乱蓬蓬的须发;苍白的长方脸,然而衰瘦了。精神很沉静,或者却是颓唐;又浓又黑的眉毛底下的眼睛也失了精采,但当他缓缓的四顾的时候,却对废园忽地闪出我在学校时代常常看见的射人的光来。
  “我们,”我高兴的,然而颇不自然的说,“我们这一别,怕有十年了罢。我早知道你在济南,可是实在懒得太难,终于没有写一封信。……”
  “彼此都一样。可是现在我在太原了,已经两年多,和我的母亲。我回来接她的时候,知道你早搬走了,搬得很干净。”
  “你在太原做什么呢?”我问。
  “教书,在一个同乡的家里。”
  “这以前呢?”
  “这以前么?”他从衣袋里掏出一支烟卷来,点了火衔在嘴里,看着喷出的烟雾,沉思似的说:“无非做了些无聊的事情,等于什么也没有做。”
  他也问我别后的景况;我一面告诉他一个大概,一面叫堂倌先取杯筷来,使他先喝着我的酒,然后再去添二斤。其间还点菜,我们先前原是毫不客气的,但此刻却推让起来了,终于说不清那一样是谁点的,就从堂倌的口头报告上指定了四样莱:茴香豆,冻肉,油豆腐,青鱼干。
  “我一回来,就想到我可笑。”他一手擎着烟卷,一只手扶着酒杯,似笑非笑的向我说。“我在少年时,看见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便以为这实在很可笑,也可怜。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又不料你也回来了。你不能飞得更远些么?”
  “这难说,大约也不外乎绕点小圈子罢。”我也似笑非笑的说。“但是你为什么飞回来的呢?”
  “也还是为了无聊的事。”他一口喝干了一杯酒,吸几口烟,眼睛略为张大了。“无聊的。——但是我们就谈谈罢。”
堂倌搬上新添的酒菜来,排满了一桌,楼上又添了烟气和油豆腐的热气,仿佛热闹起来了;楼外的雪也越加纷纷的下。
11.作者先说“在这里意外的遇见朋友了”,为什么又说“假如他现在还许我称他为朋友”?结合全文回答。(6分)

12.在短短的谈话中,吕纬甫就说了三次“无聊”,这表明了什么?(6分)

13.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寓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14.小说节选中,作者多次写到吕纬甫的过去,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四、基础知识及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5.下列词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悚然(sù) 形骸(hái) 瓦楞(léng) 蹙缩(cù)
B.窥探(kuī) 吞噬(shì) 榫头(sǔn) 蹂躏(lìn)
C.脊髓(suǐ) 撬开(qiào) 聒噪(guō) 汲取(xí)
D.默契(qì) 广袤(mào) 夙愿(sù) 椭圆(duò)
16.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缪种 鄙薄 踌躇 惴惴不安
B.纨绔 诡秘 蹒跚 敛声屏气
C.间或 懵懂 厮打 心安里得
D.博斗 陡峭 搁置 神秘莫测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 )(3分)
A.有些恒星狂热地旋转着,弄得自己面貌全非,成了扁圆形。
B.每当刮起大风时,成群的露脊鲸把尾鳍高高举出水面……让大风推着它们,得意洋洋地驶向海岸。
C.在动物身上,无论从形态结构、生理过程,还是行为方面去分析,尽可能节省能量的例子比比皆是。
D.众多明星全力打造的2013最新造型惊艳大胆,让人眼前一亮,真可谓沸反盈天、争奇斗艳。
18.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共产党执政60多年来,始终以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目标,把反腐倡廉、拒腐防变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坚持不懈开展反腐败斗争。
B.刘翔在“两会”的提案中坦承,运动员本身主观能动性不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是运动员文化教育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C.三沙市的设立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我国对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的行政管理和开发建设,保护南海海洋环境。
D.专家认为,我国人均饮茶量每天不足10克,加之大部分农药不溶于水,茶叶中即使有少量的农药残留,泡出的茶汤中农药含量也会极低,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从叙事的角度说,《红楼梦》特别令人赞叹的是其中真实而丰满的细节描写, , , 。 , , 。
①细节描写往往失之简陋、夸张
②充分显示了曹雪芹对现实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③因为中国古代小说从魏晋小说的“粗陈梗概”,到宋元说书的“矜奇尚异”
④这些“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不但真实可信,而且内涵深刻
⑤具有以小见大的艺术容量
⑥而《红楼梦》则不然,它完全是以丰富的生活细节构成了小说叙事的主体
A. ③①⑥④⑤② B. ②③①⑥⑤④
C. ④③①⑥②⑤ D. ③⑤⑥②④①
20.请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对赛场上运动员起跑的预备姿势进行描写,要求准确逼真。不超过60字。(5分)

五、写作(60分)
21. 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哈尔滨某公司到省人才中心招聘时,应聘者很多,但招聘单位却只留给应聘者一个座位。在应聘者抢占座位做准备时,一位叫张媛媛的大学生却几次主动让座,让别人先面试。到她面试时,公司负责人对她的条件虽挺满意,但认为她过于谦让,不适合到销售部工作。该公司负责人认为,谦逊的确是种美德,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更需要“锐意进取”的员工。而张媛媛认为不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的人,怎能干好工作。此事在哈尔滨引起纷纷议论,有人说公司的要求是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有人则认为张媛媛的做法是正确的,应该继续保持这种美德。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围绕“传统美德与竞争意识”谈一谈你的看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