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海市合浦县2012-201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7科7份,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2012-201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7科7份,无答案)

资源简介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2012-201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题 号





总分
得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K—39 Mn—55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选出各题中
唯一的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下列叙述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镁条燃烧 B.水凝成冰 C.铜丝导电 D.干冰升华
2.下列气体在焊接金属时不能用作保护气的是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氦 D.氖
3.下列说法与化学知识不相违背的是
??? A.某洗发水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用木薯生产乙醇
??? C.明矾对饮用水进行消毒杀菌 D.水变汽油
4.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氢原子
??? C.原子的质量总比分子的质量小 ???
D.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5.锌铬黄(化学式:ZnCrO4)常用于制防锈涂料,锌铬黄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
A.+6 B.+4 C.+2 D.+1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7.在水溶液中,一般不会与其它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KNO3?????? B.??Na2CO3??????? C.NaOH??? D.H2SO4
8.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微粒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
B.该图表示的微粒是一种原子
C.该微粒属于非金属元素
D.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
B.一氧化碳用于炼铁是因为它能与铁的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  
C.常温下,白磷放置在空气一段时间能自然的原因是白磷的着火点低于常温
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
10.往Cu(NO3)2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待反应完成后再过滤,不可能的情况是
?A.滤纸上有Cu,滤液中有Cu2+、Fe2+?
B.滤纸上有Cu,滤液中有Fe2+
?C.滤纸上有Cu、Fe,滤液中有Cu2+、Fe2+ ?
D.滤纸上有Cu、Fe,滤液中有Fe2+
11.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未配平),其中不同符号的球代表不同种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和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B.甲和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不同
C.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 D.化学方程式中丁的化学计量数为1
12.下列物质按单质、氧化物、化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金刚石、粗食盐、生石灰??
B.水银、干冰、熟石灰
C.苛性钠、铁锈、纯碱??????
D.铁粉、液态氧、粗食盐
13.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分离、提纯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B.
区分失去标签的浓硫酸和稀硫酸
水或小木条
C.
除去生石灰中含有的杂质石灰石
水或稀盐酸
D.
从H2O2溶液制取氧气的残余物中分离出MnO2
过滤或蒸发
14.向4支装有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同的稀硫酸的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Mg、MgO、Mg(OH)2、MgCO3,均恰好完全反应,得到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 D.④
15. 下列仪器中,具有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多试剂三种用途的是
A.试管??????? B.烧瓶?????? ? C.蒸发皿??????? D.烧杯
16.把铁片分别放入下列各物质的溶液中,片刻后取出,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A.Al2(SO4)3 B.CuSO4
C.H2SO4 D.AgNO3
17.毒品严重危害人类社会,冰毒的化学式为C10H15N,有关冰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完全燃烧时会生成CO
B.完全燃烧时的生成物只有两种
C.相对分子质量为149
D.C、H、N元素的质量比为10:15:14
18.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有极少量氧气会转化成臭氧(O3),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O2和O3都是单质 ?
B.相同质量的O2和O3,所含分子的数目相同
C.O2和O3是不同的物质
D.相同质量的O2和O3,所含原子的数目相同。
19.一些食物的近似pH值如下表,对于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宜食用的是
食物
A.苹果
B.柑桔
C.牛奶
D.鸡蛋清
pH
2.9~3.3
5.0~5.7
6.3~6.6
7.6~8.0
20.自来水生产中常通入适量氯气进行杀菌消毒,氯气与水反应如下
Cl2+H2O=HCl+HClO ,能用来鉴别自来水的试剂是
A.酚酞试液 B.石蕊试液 C.硝酸银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得分
评卷人
二、填空题(每空1分,方程式每条2分,共22分)
21.请写出下列化学式:
(1)氯元素 ;2个铁原子 ;
3个氢氧根离子 ;甲烷 。
(2)在稀硫酸、食盐、熟石灰、干冰四种物质中,
生活中常用作调味剂的是 ;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可用于清洗钢铁表面铁锈的是 ;能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22.(1)醋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装醋酸的瓶盖,会闻到酸味,这是由于分子
具有 的性质,醋酸的PH 7(填“>”、“<”、“=”)。
(2)用洗涤剂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 作用。
(3)牛奶中富含的营养物质是 。
23.在室温情况下,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溶于两个试管和烧杯的水中,现象如下图所示,甲、丙还有剩余固体,乙固体全部溶解。升温到80℃时,发现甲固体全部溶解,乙有固体析出,丙没有明显变化。
(1)室温时,___________(选填“甲”、“乙”或“丙”)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图中能表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
_______(选填“a”、“b”或“c”,下同),
能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
(3)在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
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
是 。
(4)在温度_________时,丙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甲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更大。
24.右下图是一种有洗气、检验、贮气等用途的装置。试回答:(填“A”或“B”)
(1)当除去氧气中混有的水蒸气时,混合气体应从 处导管进入。
(2) 当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气体应从 处导管
进入。收集氢气时,气体应从 处导管进入。
(3)当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瓶内先装满水,
气体从 处导管通入。
若要用水将瓶中氧气排出使用,水应从 处导管进入。
得分
评卷人
三、简答题(25小题每空2分,26小题每空1分,共19分)
25.甲、乙、丙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甲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
它们有右图所示转化关系:
甲→乙是实验室制取初中常见一种气体的反应。
(1)甲为 ,乙为 ,丙为 。
(2)丙→甲转化的反应方程式为 。
写出丙→乙转化的反应方程式为 。
26.有三瓶失去标签的试剂,只知道它们分别是NaOH溶液,NaCl溶液,Na2SO4溶液,现有石蕊试液,酚酞试液,KNO3溶液,BaCl2溶液可供选用。要通过实验将它们区别开来,请将有关物质或实验现象填入下图所示的方框中,每个方框中只填写一种物质或实验现象。









得分
评卷人
四、实验题(每空1分,方程式每条2分,共11分)
27.请根据下图装置回答:
(1)在实验室可用同一气体发生装置制取O2、H2、CO2三种气体,写出用该装置
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 。
写出该发生装置所用的仪器名称(至少三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室制取O2、H2、CO2三种气体的反应的共同点是 (填序号)。
A.需要加热 B.需用催化剂 C.没有气体参加反应
(3)化学上可通过多种反应得到NH3(NH3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例如:
a.2NH4Cl(固)+Ca(OH)2(固)△CaCl2+2NH3↑+2H2O
b.NH4HCO3(固)△NH3↑+CO2↑+H2O
c.CaO(固)+NH3·H2O=NH3↑+Ca(OH)2
选用反应a在实验室制取NH3时,应选用上图中的 (填装置序号,下同)作为反应的发生装置,
选用反应c在实验室制取NH3时,应选用上图中的 作为反应的发生装置,
实验室制取NH3不选择反应b的原因是 ,
收集NH3应选择装置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评卷人
五、计算题(第1、2小问每空1分,第3、4小问每空3分,共8分)
28.右图为某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图表文字(I的相对原子质量127)。
根据得到的信息回答下面问题 :
⑴每个碘酸钾分子共有 个原子;
⑵碘酸钾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是 ;
(3)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列式计算,计算结果精确到0.1%)
⑷若某同学每天食用该加碘食盐10g,则他每天最多能从碘盐中吸收的碘元素的质量是多少?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2012-201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 2013年4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答案请填在答题卡上)
1.林则徐一针见血地指出:“几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种局面显然是光绪帝不愿看到的。可能造成如此恐怖局面的是
A.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B.中国的闭关锁国
C.英国出兵中国 D.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2.《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华侵略进入新阶段的是
A.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B.割辽东半岛、台湾等地给日本
C.增辟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3.人们称中国足球大量引进洋教练的“改革”的根本目的为“师夷长技以自强”。如果这一说法正确,那它和我国清朝时期的哪一运动的目的相同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
4.查阅当时的报刊是了解一段历史真相的有效手段,如果要研究我国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思想演变,你应当研究由维新派创办的哪一报刊
A.《海国图志》 B.《民报》 C.《万国公报》 D.《新青年》
5.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小明想实地考察辛亥革命的首先爆发的地方,他应该去
A.上海 B.北京 C.广州 D.武昌
6.“八荣八耻”中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中也曾提出过类似的思想主张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辛亥革命
7.我们要研究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以下最有力的证据是
A.文学作品中的描写 B.电影片段中的场景
C.日本官方言论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的新闻照片
8.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与哪次战役有直接关系
A.平津战役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9.“居庸关,八达岭,层峦叠嶂,石峭湾多。”“中隔高山峻岭,又有七千余尺桥梁,路险工艰为他处所未有。”外国人讽刺说:“中国能修京张铁路的工程师,还没有诞生呢!”是谁用实践证明了这句话是完全错误的
A.茅以升 B.侯德榜 C.詹天佑 D.张之洞
10.九年级某班的同学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于什么时候”展开了讨论,你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于
A.新中国成立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新宪法制定 D.土地改革完成
11.下图是一块奠基石,它最有可能出自哪个城市

A.北京 B.武汉 C.上海 D.长春
12.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经济建设 B.改革开放 C.实事求是 D.拨乱反正
1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A.民族区域自治 B.民族团结 C.共同繁荣 D.民族平等
14.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这里的“异”是指
A.殖民主义 B.资本主义 C.种族主义 D.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
15.在我国,“下海”“公开招聘”“炒股”这些新名词的出现应该是在
A.改革开放前 B.改革开放后 C.建国初期 D.民国时期
二、非选择题。16题10分、17题10分、18题10分,共3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卖国求荣,早知曹瞒遗种碑无字,倾心媚外,不期章惇余孽死有头。”
材料二:“学生一日不放,本店一日不开。国家将亡,无心营业。”
材料三:“罢学救亡,罢市救亡,我两界挺身而起;民心不死,民国不死,愿诸君努力进行!”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1分)材料一中的“曹瞒遗种”“ 章惇余孽”暗指什么?(2分)
(2)材料二、三说明这一运动得到了哪一阶层人民的支持?(2分)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一运动前期和后期的中心各在什么地方?(2分)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一运动有何历史功绩?(3分)
1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
都是自己的。
材料二:1984年,上海电声总厂组建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后来,这家企业改制为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并向全社会公开发行股票。1994年后,国务院在各地先后选择2700多家国家企业进行试点,推行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
材料三:邓小平曾经说:“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采取的主要形式是什么?(2分)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一个怎样的阶段?(3分)这一阶段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评价经济政策是否正确的基本依据是什么?(3分)
18.九年级(3)班的同学们准备举办一次以台湾问题为主题的论坛。
(1)请你与同学们一起完成有关台湾问题的知识卡片(2分)
时间
交往重大事件
1987年
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1990年
台湾设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1991年
祖国大陆成立          
1992年
达成“九二共识”(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993年
汪辜会谈标志着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一步
1995年
       同志提出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2)当前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2分)这个方针已经成功解决领土问题的范例有哪两个?(2分)
  (3)在维护祖国统一方面,你认为青年学生应该怎么做?(2分)
  (4)请你为这个论坛写一个最贴切的主题名:           。(2分)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2012-201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第一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 2013年4月
题 号




总 分
得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1. 小辉一直很推崇两则名言,一则是苏格拉底的“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另一则是老子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两句话共同告诉你的道理是
A. 人生的价值在于正确认识自己 B. 正确认识自己,才可能活得精彩
C. 只有自己才能解读、认识自己 D. 要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自己
2. 有自信才能有成绩,有成绩就会更自信。我们要唱响自信之歌,必须做到 ①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和长处 ②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 ③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④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3. 网络发展神速,如今已进入“人人都是通讯社,个个都是麦克风”的时代。我们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就要
A. 放松警惕,广交朋友 B. 摆脱约束,任意言论
C. 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 D. 依赖网络并随意消费
4. 遵守健康、文明的社交礼仪,是展示我们优雅风采和高尚品德的具体要求。下列做法不符合礼仪要求的是
A. 不敲门就进入别人的房间 B. 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
C. 接听电话时首先说“您好” D. 主人主动伸手与客人握手
5. 2012年5月18日,厦门市中级法院对走私犯罪集团首犯赖昌星作出一审判决,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这说明 ①法律是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②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③凡是违法行为必受刑罚处罚 ④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②④
6. 火灾无情,它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据统计,近几年,我国每年发生火灾约4万起,死伤数千人。如果哪一天我们身陷火海,正确的逃生方法有 ①背向烟火方向迅速撤离 ②如果消防通道充满烟雾,用湿毛巾、口罩捂住口鼻匍匐前进 ③尽量往楼层上面跑 ④乘坐普通电梯逃生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7. 在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下列说法中,未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A. 公民有通信自由,但不得泄露国家机密
B. 公民必须先享受权利,后履行义务
C. 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D. 每个公民自觉地履行义务,就可能享受到更多的权利
8. 一项有关“18岁时,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的调查显示,70%的青少年“想拥有一
间真正独立的房间”。这表明青少年特别渴望维护自己的
A. 肖像权 B. 名誉权 C. 隐私权 D. 生命健康权
9. 父母去世后,同胞弟弟以出嫁的女儿不能继承遗产为由,将父母遗产独自占有,姐姐诉诸法院。法院依法判决姐弟俩共同继承父母遗产。法院判决的依据有 ①第一、二顺序继承人可以一起继承遗产 ②公民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 ③法定继承人都能继承遗产 ④子女都是第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0. 德国媒体在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没有中国的参与,任何世界重大议题均无法获得解决,从气候保护、伊朗核问题、朝鲜核问题到联合国的改革等等。”这说明中国
A. 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最大 B. 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C. 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D. 已跻身为世界强国
11. 开放的中国日益融入当今的世界。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我们中学生应该 ①具有国家观念,树立全球意识 ②要学会正确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 ③要关心国际形势,关注世界大事 ④要培养平等和参与意识
A.①② B.③④ C. ②③ D.①②③④
12. “中国是个书法大国,拿起鼠标以后,也不能忘了笔杆。”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①书法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手段 ②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 ③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批判地继承 ④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彻底否定
A.①④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13. 有人说,有三个“苹果”改变了世界:第一个诱惑了夏娃,第二个砸醒了牛顿,第三个就是来自美国的红遍世界的“Apple”。“苹果”为什么这么红呢?乔布斯说:“领袖和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创新。”这告诉我们 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②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③只要创新企业就能走向成功 ④创新是我国民族精神的核心
A. 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14. 为建设美好生活,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下列活动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是 ①“追寻八桂红色文化”活动 ②开展“斑马线文明礼让”活动 ③考试前拜考神、烧香拜佛 ④选择低碳、文明的祭扫方式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③④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5. 人民网讯,高青县三中将感恩老师作为学校的“必修课”,让学生逐步知恩于心、感恩
于言、报恩于行,潜移默化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1)你认为该校为什么这样做?(3分)
(2)我们与老师交往应注意哪些礼仪?(3分)
16. 2012年6月13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七部门在京联合召开学习时代楷模座谈会。会上宣读了中央文明委《关于广泛开展向张丽莉、吴斌、高铁成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会议强调,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兴起学习宣传时代楷模热潮。
(1)广泛开展向时代楷模学习活动有何重要意义?(3分)
(2)我们应该怎样向时代楷模学习,做“最美中国人”?(3分)
三、材料分析题(10分)
17.材料一:2013年1月10日新华网讯,中央机关新录取的公务员当中,60%以上来自
农村或城市的工人、农民等普通家庭,没有任何背景。如果再加上来自教师、医生、
工程师、个体经营者、自由职业者、退休或无业人员等家庭的人员,新录用的来自普
通家庭的公务员达到90%左右。
材料二:2013年1月10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表示,要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
疗制度,提高保障水平,全国人均筹资要达到340元左右,其中各级政府补助增加到
人均280元,参合率保持在95%以上。
(1)材料一、二共同说明了什么?(2分)
(2)结合材料谈谈维护社会公平有什么意义?(6分)
(3)要维护社会公平,对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2分)
四、实践探究题(10分)
小亮家准备搬进新居,需要购置冰箱、空调等家庭生活用具。小亮和几个同学来到一家电器商店进行考察,下表是他们了解到的相关信息:
价格
能效等级
其他
A款冰箱
1260元
5级
每天耗电2度
B款冰箱
2180元
1级
每天耗电0.4度
某款空调
2480元
1级
2009年国家实施节能产品补贴政策,买一台该款空调享受国家800元的补贴
相关链接:低碳经济,简言之就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模式;低碳生活,就是借助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把生活耗用能量降到最低,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地球环境。
(1)根据低碳生活的要求,你认为小亮家应该购买哪款冰箱?请你用两个具体实例对小
亮家其他生活用具的购置提出建议。(3分)
(2)请你谈谈国家对节能产品给予补贴的理由。(4分)
(3)由以上信息及对问题的思考,你能得出哪些发展低碳经济的启示?(3分)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2012-201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2013年4月
第I II 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选对得3分,选错、不选或多选均得零分)
1. |-2012|=( )
A.2012 B.-2012 C. D.
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下面的点在第一象限的是( )
A.(1,2) B.(-2,3) C.(0,0) D.(-3,-2)
3. 如图,a // b, c 与a ,b都相交,∠1=50°,则∠2=( )
A.40° B.50° C. 100° D.130°
4. 一组数据为:1,2,5,8,9,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2 B.5 C.8 D.9
5. 正六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 )
A. 60° B. 80° C. 100° D.120°
6. 如图,直线EO⊥CD,垂足为点O,AB平分∠EOD,则∠BOD的度数为( )
A.120° B.130° C.135° D.140°
7. 计算:的结果是( )
A. 5 B.6 C.7 D.8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在第二象限,则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9. 如图,已知线段OA交⊙O于点B,且OB=AB,点P是⊙O上的一个动点,那么∠OAP的最大值是(  )
A.30° B.45° C.60° D.90°
10. 如图,梯形ABCD中,AB∥DC,AB⊥BC,AB=2cm,
CD=4cm.以BC上一点O为圆心的圆经过A、D两点,且∠AOD=90°,则圆心O到弦AD的距离是( ).
A. cm B.cm C.cm D.cm
第II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 当a________时,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12. 一元二次方程x2+5x+6=0的根是________.
13. 分解因式: 2x2-18= .
14. 某种感冒病毒的直径是0.00000012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米.
15. 袋中装有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的红球和黄球共25个,小明通过多次模拟实验后,发现摸到的红球、黄球的概率分别是和,则袋中黄球有 个.
16. 如图,为测量旗杆AB的高度,在与B距离为8米的C处测得旗杆顶端A的仰角为56°,那么旗杆的高度约是   米(结果保留整数).(参考数据:sin56°≈0.829,cos56°≈0.559,tan56°≈1.483)
17.若,则下列函数①,②,③,④中,的值随的值增大而增大的函数是_______________(填上序号即可)。
18. 如图,矩形ABCD的长AB=6cm,宽AD=3cm.O是AB的
中点,OP⊥AB,两半圆的直径分别为AO与OB.抛物线
经过C、D两点,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cm2.
19. 如图,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中,∠B=45°,AE为BC边上的高,将△ABE沿AE所在直线翻折至△AGE,那么△AGE与四边形AECD重叠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____.
20.如图是由两个长方体组合而成的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所标尺寸(单位:mm),计算出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是________mm2.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2题,每小题5分,满分10分)
21.解方程
22.解不等式组: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4题,满分30分)
23.(7分)如图,在□ABCD中,E为BC的中点,连 接DE.延长DE交AB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AB=BF.
24.(7分)有甲、乙两种车辆参加合浦县高速公路出口扩建工程运土,已知5辆甲种车和4辆乙种车一次可运土共140立方米,3辆甲种车和2辆乙种车一次可运土共76立方米.求甲、乙两种车每辆一次可分别运土多少立方米?
25.(8分)某班同学分三组,对七年级400名同学最喜欢喝的饮料情况、八年级300名同学零花钱的最主要用途情况、九年级300名同学完成家庭作业时间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分别用扇形图、频数分布直方图、表格来描述整理得到的数据.
七年级同学最喜欢喝的饮料种类情况统计图 八年级同学零花钱最主要用途情况统计图
九年级同学完成家庭作业时间情况统计表
时 间
1小时左右
1.5小时左右
2小时左右
2.5小时左右
人 数
50
80
120
50
根据以上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七年级400名同学中最喜欢喝“冰红茶”的人数是多少?
(2)补全八年级300名同学中零花钱的最主要用途情况频数分布直方图;
(3)九年级300名同学中完成家庭作业的平均时间大约是多少小时(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6.(8分)如图,在中,,以为直径的圆交于点,交于点,过点作,垂足为.
(1)求证:为⊙的切线;
(2)若过点且与平行的直线交的延长线于点,连结.当是等边三角形时,求的度数.
五、解答题(本大题共2题,每小题9分,满分18分)
27.已知点A(6,0)及在第一象限的动点P(x,y),且2x+y=8,设△OAP的面积为S.
(1)试用x表示y,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
(2)求S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3)△OAP的面积是否能够达到30?为什么?
28.某工厂根据市场需求,计划生产A、B两种型号挖掘机共100台,该厂所筹生产资金不少于22400万元,但不超过22500万元,所生产两型号挖掘机可全部售出,两型号挖掘机生产成本和售价如下表:
型号
A
B
成本(万元/台)
200
240
售价(万元/台)
250
300
(1)该厂对这两型挖掘机有哪几种生产方案?
(2)该厂如何生产能获得最大利润?
六、解答题(本大题12分)
29.已知抛物线y=ax2+2x+c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3,0)和点C,与y轴交于点B(0,3).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找一点D,使得点D到点B、C的距离之和最小,并求出点D的坐标;
(3)在第一象限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ABP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2012-201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时间:90 分钟 满分 100 分)
Ⅰ卷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选错都不得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卷上,在试题上解答无效。
1. 下列几种估测中,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教室的高度大约是3.5 m B. 让人感到舒适的气温大约是55 ℃
C. 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0 g D.学生用的计算器功率大约是50 W
2. 一般情况下,下列物体属于绝缘体的是
A. 硬币 B. 盐水 C. 橡胶棒 D. 人体
3. 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传递信息利用的是
A.次声波 B.红外线 C.超声波 D.微波
4.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露水晶莹
C.秋天,薄雾缥缈 D.冬天,瑞雪纷飞
5.如图3—1所示的各类杠杆中,属于省距离的是
A. 起子  B. 修树枝剪刀? C. 筷子 D.钢丝钳
图3—1
6.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立竿见影 B.水中倒影 C.杯弓蛇影 D.海市蜃楼
7.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受到的平衡力是
A. 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地球的吸引力
B.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
C.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茶杯受到的重力
D. 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
8.图3—2所示的用电器中,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9.如图3—3所示的演示实验,是为了探究
A. 电动机原理
B. 电磁铁原理
C. 发电机原理
D. 电磁炉原理
10.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B. 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C. 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D. 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
11. 如图3—4所示是汽车油量表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图中油量表实质是一个电流表,当油量减少时
A. 电路上电阻增大,电流减小
B. 电路上电阻增大,电流增大
C. 电路上电阻减小,电流减小
D. 电路上电阻减小,电流增大
12.如图3—5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1的示数为0.2 A,电流表A2的示数为 0.8 A,此时,电阻R1和R2消耗的功率之比是
A.1 :3 B.3 :1 C.1 :4 D.4 :1
2013年合浦县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考试试卷
物 理
(时间:90 分钟 满分 100 分) 2013 年4月
Ⅱ卷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将答案填在答题卷对应的题号上,在试题上答题无效。
13. 在给家庭电路布线时,电工师傅通常选择红、黄、绿(蓝)三种颜色绝缘皮的导线,其中黄色作为接地线;绿(蓝)色作为零线;红色则作为 线。给大功率用电器供电的导线,应该选择横截面积较 (选填:“大”或“小”)的铜芯导线,目的是为了 导线的电阻(选填:“增大”或“减小”)。当导线或家用电器(如电视机、微波、电脑)着火时,首先应 电源。
14.在经过川藏公路2.4 km的长下坡路段时,如果骑车者刹着自行车以4 m/s的速度匀速下坡,则骑车者的机械能 __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通过全段下坡路程的时间为 _______ min.有经验的骑车者会在下坡一段距离后停车休息,主要是因为刹车时刹车片克服摩擦力做功,时间长了会使刹车片的 _______ 能明显增大,容易导致刹车损坏.
15.如图3—19所示,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从甲图位置匀速运动到乙图位置。此过程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 水平推力F(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物体A对桌面的压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物体A对桌面的压强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核电站将 能最终转化为电能,它常建在海边,其原因之一是需要大量的水作为汽轮机的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 较大。福清核电站一台发电功率为l06kW的核电机组将于2013年开始发电,它每天能发电 kW·h,这相当于每天至少可减少火电用煤 吨,这样会减少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和灰渣的排放,减轻“北煤南运”的压力。(煤的热值q=3.4×107J/kg)
17.小明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甲、乙两组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如图3—6所示。他两次提升钩码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
F甲 F乙;所做的有用功分别为W甲和W乙,机械效率分别为η甲和η乙,则W甲 W乙,η甲 η乙。(均选填“>”、“=”或“<”)
18.如图3—7所示电路,灯L标有“3V 0.9W”,滑动变阻器R上标有“50Ω 1A”的字样,电压表量程为0~3 V,则灯L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 A.若电源电压为4.5V,为了保证电路中各元件安全工作,滑动变阻器允许接人电路的阻值范围是 。
三、实验题(每空1分, 共21分)将答案填在答题卷对应题号上,在试题上答题无效。
19.(1)如图3—8所示,测得木块的长度是 cm。如图3—9所示,电能表的示数是 kW·h。(2)小明在使用天平测量苹果质量时情况如图3—10所示,其中错误的操作是 。
20.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1)他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点燃蜡烛后,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总找不到像,其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即可)(2)调整好后,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36 cm时,可在光屏上得到倒立 的实像;再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一些,要获得清晰的实像.光屏应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21.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1)如图3—11甲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冰的熔点是 ℃,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 。在第6 min该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2)另一个小组为了使物质更快受热,实验装置如图3—11乙所示,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 。
22.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实验前他应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 。(2)杠杆平衡后,小明在图3—12甲所示的A位置挂上两个钩码,可在B位置挂上 个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3)他改用弹簧测力计在图3—12乙所示的C位置斜向下拉,若每个钩码重1 N.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 N。
23.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当 。
(2)小新将实物连接成如图3—13所示电路,其中有一处连线错误,请你在连接错误的导线上画“×”并改正。(3)将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为2 V,电流表示数如图3—14所示,为 A,则R的阻值为
Ω。(4)换上10 Ω的电阻后,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将 (选填:“变大”或“变小”),此时应将滑片P向 (选填:“A”或“B”)端移动,使电阻两端电压为 V。(5)小芳同学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其原因可能是 。
四、作图题(每图1分,共4分)请将图作在答题卷对应题号上,在试题上答题无效。
24.在图3—15中按照下列要求分别作图:
(1)在图3—15甲中画出人对竖直墙壁压力的示意图;
(2)在图3—15乙中画出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
(3)根据图3—15丙中小磁针静止时的位置,标出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
(4)在图3—15丁中画出杠杆所受动力F的力臂.
图3—15
五、简答题(每空1分,共4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卷对应题号上,在试题上答题无效。
25. 不用电池点火,打开热水器的水龙头,就有源源不断的热水流出……。如图3—16所示展示的是2012年重庆市第27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一名中学生的发明——燃气热水器水流供电打火装置。这个装置可以让燃气热水器再也不用电池,既省钱又环保。
据发明者介绍,他制作了一个“水流发电机”放在热水器的入水 口, 里面有一个涡轮。当自来水冲击涡轮转动时,转动的涡轮带动小型发电机发电,电压可达3 V,供给热水器点火装置完成点火。请参照示例写出这种热水器在使用过程中所涉及的物理现象和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物理现象:燃气燃烧
物理知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作答:(1)物理现象: ;物理知识: 。
(2)物理现象: ;物理知识: 。
六、应用计算题(每小题7分,共14分)请将解答过程写在答题卷对应题号上。
26. 在农村常有家庭挖井取水。小明同学用如图3—17(甲)所示的滑轮组提土,他用20 s的时间把重为120 N的土从井中匀速提升5 m,拉力做的功W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3—17(乙)所示。求:(1)小明同学所做的有用功为多少?(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3)小明所用的拉力的大小为多少?(4)小明所用拉力的功率为多少?
27.图3—18是某兴趣小组自制电热水器的电路图。电热丝R1的阻值为80 Ω,R2的阻值为1130 Ω,电源电压恒为220 V,不计温度对电阻的影响。问:(1)只闭合开关S1,电热水器处于保温状态,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大?(2)同时闭合开关S1、S2,电热水器处于加热状态,通电5 min,恰好能使2 kg水的温度升高20 ℃,则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损失的电能是多少?[C水=4.2×103J/(kg·℃)](3)该电热水器的最大功率P1与最小功率P2之比是多少?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2012-201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第一次模拟)考试英语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2013年4月
第Ⅰ卷 选择题(80分)
一、听力测试。(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第一节:图句理解。听句子,选出与你所听到的句子内容相符的图画。每个句子读两遍。

A B C D
第二节:情景反应。听句子,选择恰当的答语。每个句子读两遍。
( ) 5. A. You’re welcome. B. Good luck. C. Sure.
( ) 6. A. With my parents. B. To Hainan Island. C. In February.
( ) 7. A. It may be Laura’s. B. It is black. C. It’s behind the door.
( ) 8. A. Thanks a lot. B. Not at all. C. Sure, I’d like to.
( ) 9. A. Nice to meet you. B. How are you? C. Fine, thank you.
( )10. A. One week ago. B. For one week. C. In one week.
第三节:对话理解。
(一)听五组对话和五个问题,选择正确的答案。每组对话读两遍。
( ) 11. A. 7 years old. B. 6 years ago. C. 6 years old.
( ) 12. A. To buy a room. B. To buy a book. C. To book a room.
( ) 13. A. In Japan. B. In China. C. In Germany.
( ) 14. A. She is a nurse. B. She is a doctor. C. She is sick.
( ) 15. A. At a bus stop. B. In a library. C. In a restaurant.
(二)听三段长对话,根据问题选择正确的答案。每段对话读两遍。
听第一段长对话,回答第16至第18小题。
( ) 16. Where is the man going?
A. To the doctor’s. B. To the cinema. C. To his office.
( ) 17. Why is the man going out?
A. To see his friend. B. To bring back his bag. C. To pick up his son.
( ) 18. How long might it take the man to get to his office?
A. Half an hour. B. About 10 minutes. C. More than an hour.
听第二段长对话,回答第19至第21小题。
( ) 19. Where did the woman probably lose her handbag?
A. In the hotel. B. In the shopping center. C. Outside the restaurant.
( ) 20. What color is the woman’s handbag?
A. Black. B. Golden. C. Red.
( ) 21. How will the man get in touch with (联系) the woman?
A. By mail. B. By phone. C. Over the Internet.
听第三段长对话,回答第22至25小题。
( ) 22. How many children does the woman have?
One. B. Two. C. Three.
( ) 23. What’s the matter with the woman’s son?
He is ill. B. He is crying. C. He doesn’t sleep.
( ) 24. Who will be taken to the hospital?
The woman. B. The man. C. The son.
( ) 25.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Mother and son. B. Husband and wife. C. Neighbors.
第四节:短文理解。听短文,选择正确的答案。短文读两遍。
( ) 26. I like making friends by __________.
A. writing letters B. making telephones C. sending E-mails
( ) 27. The school I wrote to is __________.
A. in Beijing B. in London C. in New York
( ) 28. Who did I receive a nice letter from?
A. John. B. A teacher. C. A girl.
( ) 29. _________ would like to be my pen friend at first.
A. A woman teacher B. A boy C. A girl
( ) 30. The teacher and her students wanted to _________.
A. move to another town
B. learn Chinese from me
C. know more about China
二、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 ) 31. Jim liked to play football and was on the school team.
A. / B. a C. an D. the
( ) 32. Where is Tom? His mother him.
A. looks for B. will look for C. has looked for D. is looking for
( ) 33. The light in the office is off. The teacher be there now.
A. may B. can’t C. mustn’t D. must
( ) 34. --- Do you know tomorrow? --- At 8 o'clock.
    A. when did she come B. when she came
C. when she will come D. when will she come
( ) 35. Would you please help me the picture on the wall?
A. put up B. put on C. put into D. put off
( ) 36. --- Who taught her French?
--- Nobody. She learned all by .
A. her B. she C. hers D. herself
( ) 37. interesting book it is! I want to read it again.
What B. What an C. What a D. How
( ) 38. Mrs. Wang and Tom walk to Ren Ming Square.
A. slowing B. slow C. slowly D. to slow
( ) 39 Hurry up, you won’t catch the bus.
A. or B. but C. and D. so
( ) 40. people got eye or breathing problems during the fire in Australia this year.
A. Thousand B. Thousands C. Thousands of D. Ten thousands
( ) 41. it rained heavily, they arrived at Shanghai Grand Theatre in time.
A. But B. Though C. Because D. If
( ) 42. --- Do you mind my smoking here?
--- . Look at the sign. It says, “No smoking.”
A. Of course not B. You’d better not
C. No, I don’t D. Never mind
( ) 43. Beijing is one of the in the world today.
A. busiest cities B. busiest city C. busy city D. busy cities
( ) 44. --- The green coat looks good you. --- Thank you.
A. in B. with C. at D. on
( ) 45. You may go to play football as soon as your homework .
A.? finishes B. will finish C. is finished D. is finishing
三、完型填空。(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Mr. Brown, a teacher in a primary school, often fell asleep in class, but he didn’t want his 46 to know and do that. One day he again fell asleep 47 . When he woke up, one of the 48 , Tom, asked him, “Why did you fall asleep in class just now, dear sir?”
Mr. Brown's face turned 49 . “I…I…The Sun god asked me to visit him in my dream.” he said.
Tom wanted to say something, 50 he said nothing. The next day, Tom also 51 in class.
When the teacher saw him, he 52 Tom up and asked him, “Why did you fall asleep in class and not 53 me, Tom?”
Tom answered with a smile on his 54 , “The Sun god asked me to visit him, too.” The teacher became 55 when he heard this and asked, “What did he say to you, then?”
“He told me he didn't see you yesterday.” Tom answered.
( ) 46. A. teachers B. students C. parents D. workers
( ) 47. A. at table B. in bed C. in hospital D. in class
( ) 48. A. boys B. girls C. men D. women
( ) 49. A. black B. red C. yellow D. green
( ) 50. A. but B. and C. or D. so
( ) 51. A. went to bed B. got up C. fell asleep D. went to work
( ) 52. A. woke B. threw C. hung D. brought
( ) 53. A. hear from B. hear of C. look at D. listen to
( ) 54. A. head B. nose C. face D. ear
( ) 55. A. angry B. happy C. sad D. pleased
四、阅读理解。(共15小题,56-60每小题1分, 61-70每小题2分, 共25分)
A
John has a pet dog named Sunlight. He loves him very much. He ever told others that Sunlight was one of his family members.
One midnight, John’s house was on fire suddenly. John was sleeping and didn’t know what was happening. At that time, Sunlight noticed the fire and woke up John. John called the police. Soon the fire was put out by the police.
Now John often says to others, “The dog is really my good friend. In the thick smoke and big fire, he could have run out of the house first, but he didn’t. No matter how dangerous it is, he first thinks of his owner.”
Today more and more dogs are wandering (流浪) in the street. Many people don’t want to keep their dogs because they move to another place. Even some people say that they can’t stand the dogs’ dirtiness. Animals are one part of our society. Maybe our pets will give us a hand like Sunlight someday.
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句子是否符合短文内容。符合的用“A”表示,不符合的用“B”表示。
( ) 56. We knew Sunlight is John’s son from the passage.
( ) 57. The police put out the fire that night.
( ) 58. Sunlight ran away because he was afraid of the fire.
( ) 59. Some people don’t want to keep dogs because they move to another place.
( ) 60. The passage mainly told us when something is on fire, you must call the police first.
B
Honeybees can do three kinds of jobs.
The honeybee is one of the most unusual insects in the world. Bees are special because they divide up their work. Each bee has a certain job to do.
The busiest bee is the worker. Workers build the nest, called a hive. Inside the hive, workers make a honeycomb from wax (蜂蜡). They store honey there for food. Workers are always cleaning and fixing the hive. They even stand at the opening and fan their wings to cool the hive. Worker bees will attack anything—even people—to keep their hive safe.
Another kind of bee is the drone (雄蜂). Drones are male bees, and their job is to fly with the queen bee and mate (交配) with her. After the queen mates, the worker bees drive the drones away. The drones then starve to death.
The third kind of bee is the queen. Each hive needs only one queen, and her job is laying eggs. She can lay as many as 2, 000 eggs a day.
( ) 61. The bee’s nest is called a .
A. drone B. honeycomb C. hive D. wax
( ) 62. Wax is used to make the .
A. nest B. hive C. fan D. honeycomb
( ) 63. Which jobs do workers do?
A. They lay 2, 000 eggs each day and build a nest.
B. They mate with the queen bee and then starve.
C. They clean the hive and keep it cool.
D. They attack the queen bee.
( ) 64. According to the story, bees .
A. are very dangerous insects
B. will attack anything or anyone to protect the hive, if necessary
C. are like any other insect that flies
D. eat each other as food
( ) 65. The drone is driven away when its job is finished, because .
A. it is no longer needed in the hive
B. it attacked the workers
C. the queen bee has died
D. it ate the queen bee
C
You may feel curious (好奇的) about students in other countries: Do they also have so much homework? What do they do in their spare time?
On April 8, a report came out on the live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China, Japan, South Korea and the US. It surveyed around 6,200 students from the four countries last year. You will find the answers to many of your questions in this report.
Who studies hardest?
Chinese students spend the most time studying. Nearly half of Chinese students spend more than two hours on their homework every day. That’s much more than students of the US (26.4%), Japan (8.2%) and South Korea (5.2%).
Who sleeps most often in class?
Japanese students fall asleep in class most often. About 45% of them said they sometimes doze off in class. In South Korea, it’s 32%; in the US, 21%; and 5% in China.
South Korean students don’t like taking notes. About 70% said they write down what the teacher says in class, many fewer than in Japan (93%), China (90%) and the US (89%).
Who is the most distracted (分心的)?
American students are the most active in class, but also the most distracted: 64.2% said they chat with friends in class; 46.9% said they eat snacks in class; and 38.9% said they send e-mails or read unrelated (无关的) books in class.
What do they do after school?
In their spare time, most Chinese students study or surf the Internet. Most American students hang out with their friends. Most Japanese students do physical exercises. Most Korean students watch TV.
( ) 66. The report is about .
A. the countries B. the subjects
C. the students’ lives D. the high schools
( ) 67. Which country isn’t mentioned in the report?
A. The US B. South Korea C. Japan D. India
( ) 68. of the Chinese students spend more than two hours on their homework.
A. 26.4% B. 8.2% C. 5.2% D. 48.6%
( ) 69. The phrase doze off means .
A. be half asleep B. get up C. eat snacks D. send emails
( ) 70. What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s Not true?
A. The survey from the four countries was made last year.
B. Nearly half of the American students chat with friends in class
C. Most Japanese students do physical exercises after school.
D. The students in South Korean don’t like taking notes in class.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
五、单词拼写。(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根据下列句子所给的汉语注释,写出单词的正确形式,使句子意思完整。每空只填一词。
71. She sings English songs very (好).
72. It is known to all that eating junk food does harm to our (健康).
73. Please don’t make a (噪声) because the baby is sleeping.
74. Listen to the teachers (细心地) in class.
75. His daughter is only (八) years old.
76. We will (拜访) our English teacher on Sunday morning.
77. Tom often play tennis to relax (自己) after school.
78. There is a big garden (在......后面) my house.
79. May is the (第五) month of a year.
80. Zhongshan Road is the (繁忙的) street in our city.
六、情景交际(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根据下列对话的情景,在每个空白处填上一个适当的单词,使对话的意思连贯、完整。
Rob: Hi, Mom. I’m at home!
Mom: 81 have you been? It’s almost 5:00.
Rob: Sorry, I was at Sam’s house.
Mom: What were you doing?
Rob: Listening to music. Sam has a lot of CDs. You should hear some of them.
Mom: Maybe I’ll do that sometime later.
Rob: 82 about now?
Mom: Now? I’m busy cooking.
Rob: It doesn’t 83 . Look! Sam lent some of them to me.
Mom: Some? It seems that he lent all of them to you.
Rob: I only 84 15 CDs. Sam has more than 200.
Mom: That’s a lot of CDs. Sam must spend all of his money 85 music.
Rob: He spends his Mom’s money, Too.
81. 82. 83. 84. 85.
七、综合填空。(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从方框中选择单词,根据实际情况用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使短文意思完整、通顺。每空一词,每词只能用一次。
smoke stop unhealthy allowed badly
start easy living thought named
Tang Ling often smoked in his school’s washing room. He 86 smoking at the age of 14. One day he learnt that his favorite star Yao Ming, asked people not to smoke. Yao Ming’s words meant a lot to him. He decided to give up 87 .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Association on Tobacco Control(中国控烟协会), about 350 million Chinese smoke. Among them, 50 million are teenagers. Sun Jiangping of Beijing University said, “Teenagers can get cigarettes 88 , especially when their parents smoke or shops sell cigarettes to them. It’s very important for parents to help their children 89 smoking.”
A 15-year-old boy 90 Li Kun from Beijing said his parents didn’t smoke. Because they 91 smoking could make people feel 92 ill, they only 93 him to play with friends without smoking. 94 in such a good family helped Li say no to cigarettes. Some of his smoking classmates once told Li that smoking made boys look cool, but Li disagreed. He said, “Smoking is 95 and it’s not cool at all. Please stop smoking now!”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八、书面表达。(10分)
今天(4月15日)上午你去参加了英语角活动。请根据提示写一篇日记。
 简介:英语角成立于三年前,许多中学生参加,还有大学生和外国朋友。
 地点:家附近的公园。内容:练口语,谈感兴趣的事,交流学习英语的经验。
 感想:……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2012-201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 满分 120分) 2013年4月
题号







总 分
得分
第Ⅰ卷 选择题(20分)
(说明:请考生在答题卡指定的地方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谛听(dì) 提防(tí) 斟酌(zhēn)
B.驯良(xùn) 虔诚(qián) 堕落(zhuì)
C.上溯(sù) 淳朴(chún) 婆娑(suō)
D.魁梧(wú) 呜咽(yàn) 歉疚(ji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诀别 晦暗 气充斗牛 苦心孤诣
B.烦躁 藉贯 变幻多姿 相形见绌
C.馈赠 饶恕 骇人听闻 穷困缭倒
D.赃款 凌驾 无与伦比 诚惶诚恐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1)春天来了,天气 变暖,冰雪开始融化,树枝上也绽出了嫩芽。
(2)我和同行的人谈起这件事,大家的 并不十分强烈。
(3)这篇文章段落之间 自然,前后相互照应,结构十分严谨。
A.逐步 反映 过度 B.逐渐 反应 过渡
C.逐步 反应 过渡 D.逐渐 反映 过度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 父母含辛茹苦地抚育我们,我们应当学会感恩。
B. 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老师牺牲休息时间,处心积虑地给他们辅导。
C. 大家取得了好成绩,但不能骄傲,需要再接再厉才能有更大的作为。
D. 在2010年不同的背景上,我们在玉树、在舟曲、在世博馆、在亚运赛场,在那些
家喻户晓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志愿者的身影。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侠肝义胆、疾恶如仇、脾气暴
燥却又粗中有细的鲁达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丑小鸭》的作者是丹麦十九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和诗人安徒生,作品讲述了
一个经厉太多困苦和灾难的丑小鸭,在好心人的爱护帮助下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
的故事。
C.《白杨礼赞》这篇优秀的抒情散文,运用象征手法,通过白杨树这个艺术形象,歌
颂了朴质、坚强、团结向上的精神和意志。
D.司马光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
之《离骚》”。
二、阅读下面方字,回答6—10题(10分)
①今年入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多次遭受沙尘暴袭击,南方有些城市出现泥雨天气。几十年来,我们投入那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植树种草、防沙治沙,为何沙尘暴和沙漠化愈演愈烈?
②由于人口增加和短期利益驱动,西北的许多地方在不具备条件又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无计划、无节制地进行开垦,导致土地沙漠化。目前,我国大部分草场放牧大大超过了其承载能力,荒漠化地区草场牲畜超承载率为50%—12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300%。超载放牧使草场大面积退化、沙化,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方变成了“老鼠跑过见脊梁”的荒漠化地带。另一方面,荒漠化防治资金严重不足,建设力度不够。防治沙漠化的经费相对于广袤沙源地而言,只是 。
③现在,国家林业局计划采用三项重要措施来遏制沙化土地扩展,使“沙进人退”的局面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④第一项措施是在我国沙化严重推进地带开展大规模的防沙治沙工程。第二项措施是依法治沙。第三项措施是建立起荒漠化动态变化的监测预警体系。
⑤令人欣慰的是,防沙治沙已经成为政府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
6.第②自然段的横线上应填入的恰当成语是
A.坐以待毙   B.杯水车薪   C.纸上谈兵    D.束手无策
7.对以上文字所用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列数字 引用 打比方 B.列数字 举例子 打比方
C.列数字 引用 作比较 D.列数字 打比方 作诠释
8.以上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A.时间顺序 B. 空间顺序 C. 逻辑顺序
9.文章可分为三部分,正确的划分结果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0.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无计划、无节制的开垦,缺乏防护措施,导致了土地沙漠化。
B.植树种草,可以起到防沙治沙的作用。
C.荒漠化地区草场牧畜超承载率是导致土地荒漠化的原因之一。
D.南水北调,开采地下水,可以缓解土地沙漠化。
第Ⅱ卷(100分)
三、11.背诵默写(10分)
(1)海日生残夜, 。(《次北固山下》)
(2) ,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
(3)何当共剪西窗烛, 。(《夜雨寄北》)
(4) ,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
(5) ,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6)瀚海阑干百丈冰,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相见欢》)
(8)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 。(《记承天寺夜游》)
(9)陆游的《游山西村》中“ , ”
两句,与《桃花源记》中“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意境相似。
四、古诗鉴赏(8分)。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12.这首诗描绘了形势险要的天门山和景色壮丽的长江,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
感情。从标题看,这首诗着笔于一个“ ”字,诗中所展现的画面都是
。(2分)
13.诗中连用六个动词,使天门山动态的景物跃然纸上,给人一种恍如置身其中的亲切
感。这六个动词依次是 。(2分)
14. 体会并简析下面两个短语在诗中的表达作用(4分)
(1)相对出:
(2)日边来:
五、文言文阅读理解(11分)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云归而岩穴暝( ) (2)觥筹交错( )
(3)佳木秀而繁阴( ) (4)太守谓谁( )
16.将画线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译文:
17.对(甲)段文字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写了醉翁亭的自然环境。 B.写了山间朝暮和四时的景色。
C.写了醉翁亭命名的缘由。 D.写了滁人、宾客、太守游琅琊山的情形。
18.文段中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2分)
19. 文中多次提到“醉”与“乐”,两者有什么关系?(3分)
答:

六.20.综合性学习(7分)
近年来,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请你参加相关主题活动,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我的发现——探究下列材料,简要写出你得到的结论。
材料一 2007年12月16日,国务院颁布了修订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办法》规定,增加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为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
材料二 2008年初,浙江省确立了14个传统节日标志地:绍兴(春节看祝福)、海宁(元宵看灯会)、余杭(端午赛龙舟)、开化(中秋舞草龙)……
材料三 衢州西安高腔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目前能表演衢州西安高腔的专业演员已经很少。
(1)探究结论: (2分)
活动二:我的观点——对于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有以下两种不同观点。你赞同哪
种?简述理由。
观点1: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应该保护。
观点2:时过境迁,某些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被淘汰也很正常。
(2)我赞同观点
理由: (2分)
活动三:我的体验——衢州在传统节日中有丰富的民俗活动,如春节贴春联、清明
扫墓祭祖等。谈谈你在其他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参加过的民俗活动以及你的
感受。
示例:清明节,家人们会聚集在一起,扫墓祭祖,踏青游玩,吃清明馃。这个日子
里,有怀念逝去亲人的感伤,有家人团聚的欢乐,也有享受春光的惬意。
(3)体验感受:
(3分)
七.阅读下面文字,回答21—25题(14分)
创造生活
包利民
① 世上有三种人。一种人承受生活,觉得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便一步一步随波逐流地活到老;再一种人迎接生活,他觉得生活就像手中的一副牌,虽然牌面是注定的,但出法却由自己掌握;另一种人则梦想创造生活,认为生活就是一块洁白的画布,美好的前景全由自己去勾画。
②“创造就是消灭死。”罗曼·罗兰如是说,创造生活就是把生活中的暗淡变成辉煌,平庸变成高尚,剪去命运的繁枝冗叶,使生命之树向更高的方向生长。创造生活,该是一
种充满激情的挑战。
③ 创造生活首先要创造希望。有了希望就有了前进方向,有了希望梦想的归宿才不再是雾里若隐若现的一幅剪影。创造希望也就是拥有了无尽的温暖动力,哪还管什么脚长路短四顾迷茫;创造希望更是创造了人生的最大财富,一颗自由梦想的心就像天际候鸟滑翔的身影,永远带领我们去寻找一种怦然心动的生活。
④ 创造生活还要创造激情。人没有激情就像鸟儿没有翅膀,就像花朵没有阳光。如果生活是一只船,那么希望是帆,激情就是不停鼓荡的一帆风满;如果生活是一条路,那么希望是脚下的灯,激情就是漫漫风尘中的万丈雄心。创造激情就是在生活的风浪中创造了豁达的心境、坦荡的胸襟和美丽的执著。
⑤ 创造生活更要创造生活的内容。每一天的太阳都是崭新的,每一天的自我也是崭新的,每一天的生话更应是崭新的。就像在蓝天上点缀白云,就像在大海上点缀风帆。创造生活的内容就是在匆匆游走的岁月中加上一颗时常感悟的心,就是在生命的旅途中开创一片蜂飞蝶舞的芳草地,可以让灵魂时时在其中憩息。
⑥ 学会创造生活,生命便展示给你一片常看常新的风景。如果没有创造,就不会有今天的世界,创造生活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唯一路途。沿着这条路我们走过幼稚,走过丰盈,最终走向生命的极致!
⑦ 放眼一切赏心悦目的存在,你会感悟:创造生活就是创造美丽!
2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
22. 文章开头的第①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答:
23. 作者从哪几方面论述了论题?(3分)
答:
24. 第④段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

25.作为青少年,谈谈你对创造生活的想法。(3分)
答:

得分
八.写作(50分)
26.以《在美丽的日子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 书写规范,字体工整,卷面整洁;2. 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可用
×××、×××代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