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2013届高三第八次模拟考试试题(5科6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3届高三第八次模拟考试试题(5科6份)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2—2013学年度高三年级八模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1页。其中第Ⅰ卷 1至4页
第Ⅱ卷1 至 7 页,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
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Ⅰ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本试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线粒体、核糖体、中心体等在其活动中都可以产生水
B.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肯定是DNA,无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是RNA
C.核糖体、质粒、酶等结构或物质中肯定没有核糖参与组成的是酶
D. 花生种子富含脂肪,小麦种子富含淀粉,淀粉和脂肪均只含有C、H、O三种元素,且等质量的淀粉和脂肪分别同时燃烧,淀粉的耗氧量低于脂肪
2.如右图P1、P2为半透膜制成的结构,且在如图的小室内可自由滑动。A室内溶液浓度为2mol/L,B室内溶液浓度为1.5mol/L,C室内溶液浓度为1.5mol/L,实验开始后,P1、P2分别如何移动(  )
A.P1向右、P2不动
B.P1向右、P2向右
C.P1向左、P2不动
D.P1向左、P2向左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数一般是相同的
②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③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形个体杂交产生隐性的后代
④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
⑤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
⑥性别受性染色体的控制而与基因无关
A. 一项 B. 两项 C. 三项 D. 四项
4.下图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其中哪一条最为准确(  )
5. 硅藻是单细胞的藻类,硅酸盐是硅藻生活必须的营养物质,将两种硅藻——星杆藻、针杆藻混合一起培养时,种群数量及硅酸盐含量的变化如下图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星杆藻和针杆藻之间是捕食的关系
B. 硅酸盐浓度高时针杆藻生存能力强
C. 硅酸盐浓度低时星杆藻生存能力强
D. 通过抽样检测的方法可估算硅藻的数量
6. 下列实验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置于黑暗且缺氧的环境中,用极细光束照射后,细菌集中于有光照的部位,能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
B. 在鉴定还原糖时为避免样液本身颜色的干扰,应选取接近白色或无色的甘蔗提取液
C.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用抽样检测法,观察记录数据,然后制成坐标曲线
D.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颜色变浅是液泡里的色素发生了渗透作用
7、下列说法正确是( )
A.欲粗略测定某未知浓度的醋酸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常数Ka,应做的实验和所需的试剂(或试纸)为:中和滴定实验、pH试纸
B. 尽量使用含12C的产品,减少使用含13C或14C的产品,符合“促进低碳经济”宗旨
C. 由石油制取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不涉及化学变化
D. 将0.1 mol/L的NaOH溶液与0.5 mol/L的Cu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制得氢氧化铜悬浊液,用于检验麦芽糖是还原糖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密度为d g/L的某气体纯净物一个分子的质量为g
B.25℃时,1g水中含H+离子个数约为10-10NA
C.常温常压下,20g羟基(—18OD)所含的电子数为9NA
D.1L 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0.2NA个H+
9、下列各图与表述一致的是( )
A.图①可以表示对某化学平衡体系改变温度后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B. 用图2所示装置蒸发FeCl3溶液制备无水FeCl3
C.曲线图③可以表示向一定量的明矾溶液中逐滴滴加一定浓度氢氧化钡溶液时产生
Al(OH)3沉淀的物质的量变化
D.图④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中,溶液A、B中由水电离里出的c(H+): A>B
10、a、b、c、d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d>c>a>b,其中a、b处在同一周期,a、c处在同一主族。c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a、b原子核内质子数之和,c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4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a、c两元素处在元素周期表的VIA族
B.d单质在b单质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
C. b、c、d三种元素可组成化学式为dcb2的化合物
D.c的单质可用来制作光导纤维
11、含有一定量NaOH溶液中,逐渐通入一定量 CO2,充分反应后,将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低温蒸干,得到晶体物质。其质量m 与通入气体体积V(CO2)的关系如图。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整个过程中的溶液,一定存在恒等式:
c(Na+)+c(H+)=c(OH-)+c(CO32-)+c(HCO3-)
B. 晶体物质:a点是NaOH;b点是Na2CO3 ;
C. c点的溶液中存在c(OH-)-c(CO32-)= c(H+)+c(H2CO3)
D. 若通入V2=1.344 L (标况) 气体,则m2=13.12 g
12、分析下列各项分子式的规律,按此规律排布第10项的分子式应为( )
13、将一定量的H2、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足量Na2O2粉末(Na2O2体积忽略不计)的密闭容器中,用电火花引燃直至反应完全。恢复到原温度,容器内的压强为原来的1/4,则原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可能是( ) A.36   B.30   C.28    D.25
14、如图所示,质量为m物块静止在粗糙的与水平面夹角为 θ的斜面上。当受到平行于斜面向上的
外力F的作用,F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时,斜面和物块始终处于静止状态,物块与斜面间的摩擦
力大小变化规律可能是下图中的( )
15、一质量为m的铝球用细线悬挂静止在足够深的油槽中(如图甲),某时刻剪断细线,铝球开始在油槽中下沉运动,通过传感器得到铝球的加速度随下沉速度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且铝球速度为零摩擦阻力也为零。根据上述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铝球下沉的速度越来越小
B.释放以后,铝球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
C.油槽对地面的压力先增大后不变
D.铝球下沉过程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克服油所受摩擦阻力所做的功
16、人造卫星甲、乙分别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乙是地球同步卫
星,卫星甲、乙的轨道平面互相垂直,乙的轨道半径是甲轨道半径
的倍,某时刻两卫星和地心在同一直线上,且乙在甲的正上方
(称为相遇),如图所示。在这以后,甲运动8 周的时间内,它们相遇
了 ( ) A.4次 B. 3次 C. 2次 D.6次
17、如下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通有正弦式交变电流,副线圈接有3个电阻和一个电容器。已
知R1=R3=20Ω,R2=40Ω,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为P=35W,已知通过
R1的正弦交流电如下图乙所示,则R2的电功率及流过电容器C的电流分别任为( )
A、20W 1.75A B、20W 0.25A
C、10W 0.25A D 10W 0.50A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8、甲、乙两种粗糙面不同的传送带,倾斜于水平地面放置以同样恒定速率v向上运动。现将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视为质点)轻轻放在A处,现将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视为质点)轻轻放在A处,小物体在甲传动带上到达B处时恰好达到传送带的速率v;在乙传送带上到达离B竖直高度为h的C处时达到传送带的速率v。已知B处离地面的高度皆为H。则在物体从A到B的过程中( )
A.两种传送带对小物体做功相等
B.将小物体传送到B处,两种传送带消耗的电能相等
C.两种传送带与小物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同
D.将小物体传送到B处,两种系统产生的热量相等
19、空间有平行于纸面的匀强电场,一电荷量为-q的质点(重力不计),在恒定拉力F的作用下沿虚线由M匀速运动到N,如图2所示,已知力F和MN间夹角为θ,MN间距离为d,则(  )
A.MN两点的电势差为
B.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C.带电小球由M运动到N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加了Fdcosθ
D.若要使带电小球由N向M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必须反向
20、如图所示,一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上放置一质量不计的柔软薄纸带。现将质量为M=2kg的A物体和质量m=1kg的B物体轻放在纸带上。两物体可视为质点,物体初始位置数据如图,A、B与纸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0.5、μB=0.8(sin37°=0.6,cos37°=0.8,g取10m/s2)。则( )
A.物体A离开纸带前匀加速下滑,物体B静止不动
B.物体A离开纸带后匀速下滑,物体B匀加速下滑
C.两物体同时由静止释放后,A物体滑离纸带需要
的时间是0.8s
D.两物体同时由静止释放后,B物体经1.8s到达水平面上
21、如图所示,在半径为R的半圆形区域内,有磁感应强度为B的垂直纸面向里的有界匀强磁场,PQM为圆内接三角形,且PM为圆的直径,三角形的各边由材料相同的细软弹性导线组成(不考虑导线中电流间的相互作用)。设线圈的总电阻为r且不随形状改变,此时∠PMQ=37°,已知sin37°=0.6,
cos37°=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穿过线圈PQM中的磁通量大小为Ф=0.96BR2
B.若磁场方向不变,只改变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且B=B0+kt,则此时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大小为
C.保持P、M两点位置不变,将Q点沿圆弧顺时针移动到接近M点的过
程中,线圈中始终有感应电流且方向先逆时针,后顺时针
D.保持P、M两点位置不变,将Q点沿圆弧顺时针移动到接近M点的过程中,线圈中不会产生焦耳热
2012—2013学年度高三年级八模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在答题卡上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然后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 第Ⅱ卷共6页,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 第Ⅱ卷共19题,共174分。
22、(6分)某同学使用有透光狭缝的钢条和光电计时器的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图1)。在钢条下落过程中,钢条挡住光源发出的光时,计时器开始计时,透光时停止计时,若再次挡光,计时器将重新开始计时。实验中该同学将钢条竖直置于一定高度(下端A高于光控开关),由静止释放,测得先后两段挡光时间t1和t2。
①用游标卡尺测量、的长度,其中的长度如图2所示,
其值为 mm.
②若狭缝宽度不能忽略,则该同学利用,,及相关测量值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比其真实值 (偏大或偏小)。
23、为了测量某待测电阻Rx的阻值(约为30Ω)。有以下一些器材可供选择:
A、电流表:A1(量程0~50mA,内阻约10Ω)
B、电流表:A2(量程0~3A,内阻约0.12Ω)
C、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很大)
D、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很大)
E、电源:E(电动势为约为3V,内阻约为0.2Ω)
F、滑动变阻器R1(0~10Ω、允许最大电流2.0A)
G、滑动变阻器R2(0~1kΩ、允许最大电流0.5A)
H、定值电阻R3(20Ω,允许最大电流1.0A)
I、定值电阻(5Ω,允许最大电流1.0A)
J、定值电阻(100Ω,允许最大电流1.0A)
单刀单掷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
(1)电流表应选_______,电压表应选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定值电阻应选 (请填写对应仪器的序号)。
(2)请在方框中画出测量电阻Rx的实验电路图(要求所测量值范围尽可能大)
(3)某次测量中,电压表示数为U时,电流表示数为I,则计算待测电阻阻值的表达式为
Rx=__ __。
24、武广高铁的开通,给出行的人们带来了全新的感受。高铁每列车均由七节车厢组成,除第四节车厢为无动力车厢外,其余六节车厢均具有动力系统。设每节车厢的质量均为m,各动力车厢产生的动力相同,经测试,该列车启动时能在时间t内将速度提升到v,已知运动阻力是车重的k倍,求:
(1).列车在启动过程中,第五节车厢对第六节车厢的作用力
(2).列车在匀速行驶时,第六节车厢失去了动力,若仍要保持列车的匀速行驶状态,则第五节车厢对第六节车厢的作用力改变多少
25、如图所示,在一底边长为2a,的等腰三角形区域(D在底边中点),有垂直纸面向外
的匀强磁场。现有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从静止开始经过电势差为U的电场加速
后,从D点垂直于EF进入磁场,不计重力和与空气阻力的影响。
(1)若粒子恰好垂直于EC边射出磁场,求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为多少?
(2)改变磁感应强度的大小,粒子进入磁场偏转后能打到ED板,求粒子从进入磁场到第一次打到
ED板的最长时间是多少?
(3)改变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可以再延长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求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不计粒子与ED板碰撞的作用时间。设粒子与ED板碰撞时,电荷量保持不变并以相同的速率反弹)

26、(15分)
Ⅰ XeO3是一种不稳定的物质,具有强氧化性。在某一反应体系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粒共6种,即Mn2+、MnO4—、Xe、XeO3、H+、H2O
(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适量的XeO3投入30mL 0.1 mol/L Mn2+的水溶液中,刚好完全反应。此时转移电子数目为_________。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90mL,所得溶液的pH=________。
Ⅱ[来源:Z已知NaOH与Cl2反应的氧化产物与温度有关(发生的反应均为放热反应),在VL4mol/L的NaOH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生成物中含有Cl、ClO、ClO3-三种含氯元素的离子,其中C1O、ClO3-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曲线如图所示。
(3)若t2时刻恰好反应完全,则V= L
X
(4)工业上常用ClO-氧化处理含CN-(其中C为+2价)的废水,生成的CNO-(其中C为+4价)元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aCN-+bClO-+2cOH-=dCNO-+eN2↑+fCO32-+bCl-+cH2O,上述化学方程式可能的配平系数有多组,方程式中e : f的值为 (填选项标号)
A.1 B.1/2 C.2 D.不能确定
(5)氰(CN)2 的化学性质与卤素(X2)很相似,化学上称之为拟卤素。(CN)2 和水反应可生成HCN和HCNO;(CN)2 的氧化性比Br2弱,比I2强。下列有关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填选项标号)。
A.(CN)2 和NaOH溶液反应:(CN)2 + 2OH-= CN-+ CNO-+ H2O
B.MnO2和HCN反应:MnO2 + 4HCN Mn(CN)2 + (CN)2 ↑ + 2H2O
C.向KCN溶液中加入碘水:I2 + 2KCN =" 2KI" + (CN)2
D.在NaBr和KCN混合溶液中通入少量Cl2:Cl2 + 2Br-= 2Cl-+ Br2
Ⅲx 200mL某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及其物质的量如下:
离子 H+ K+ NO3- SO42-
物质的量(mol) 0.5 0.1 0.6 0.15
(6)该溶液中还含有的离子一定是下列中的 (填序号),该离子的浓度为
A.Al3+ B.Cl- C ClO- D. Fe2+
27、(14分)欧盟原定于2012年1月1日起征收航空碳排税以应对冰川融化和全球变暖,使得对如何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碳资源的研究显得更加紧迫。
(1)在催化剂作用下,CO2和H2可以制取甲醇。用工业废气中的可制取甲醇,其反应为: 常温常压下已知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示:
写出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制备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 。
(2)工业上在恒容密闭容器中用下列反应合成甲醇:△H=akJ/mol
下表所列数据是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温度 250℃ 300℃ 350℃
K 2.041 0.270 0.012
①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生成CH3OH的速率与消耗CO的速率相等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C.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CH3OH、CO、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②借助上表数据判断,要同时提高CO的转化率和反应的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A.降温 B.充入H2 C.分离出甲醇 D.加入催化剂
③某温度下,将2 mol CO和6 mol H2充入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10min后,达到平衡时测得cmol/L,则以CH3OH表示的反应速率v    。
(3)在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为酸性,负极的反应式为________。理想状态下,该燃料电池消耗1mol甲醇所能产生的最大电能为702.1kJ,则该燃料电池的理论效率为________(燃料电池的理论效率:指电池所产生的最大电能与燃料电池反应所能释放的全部能量之比)
(4)向BaSO4沉淀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搅拌,弃去上层清液,如此处理多次,可使BaSO4全部转化为BaCO3,发生反应:BaSO4(s)+CO32-(aq) BaCO3(s)+SO42-(aq)。
已知某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0×10-2,BaSO4的Ksp=1.1×10-10,则 BaCO3的溶度积Ksp= 。
28、(14分)某课外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
已知:A中放有浓硫酸;B中放有乙醇、无水醋酸钠;
D中放有饱和碳酸钠溶液。
有关有机物的沸点:
试剂 乙醚 乙醇 乙酸 乙酸乙酯
沸点/℃ 34.7 78.5 118 77.1
请回答:
(1)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和________;反应中加入过量的乙醇,目的是 。
(2)仪器C的名称是 ,其作用有冷凝乙酸乙酯和 ,若反应前向D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呈红色。实验完毕后,将烧杯D中溶液充分振荡、静止,现象为__ 。
(3)若用同位素18O示踪法确定反应产物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提供者,写出能表示18O位置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现拟分离乙酸乙酯(含少量乙酸和乙醇)粗产品,下列框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
则试剂a是:________,试剂b是 。分离方法I是 ,分离方法II是 ,
(5)甲、乙两位同学欲将所得含有乙醇、乙酯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提纯,在未用指示剂的情况下,他们都先加NaOH溶液中和酯中过量的酸,然后用蒸馏法将酯分离出来。甲、乙两人实验结果如下:甲得到了显酸性的酯的混合物;乙得到了大量水溶性的物质;
丙同学分析了上述实验目标产物后认为甲、乙的实验没有成功。
试解答下列问题:
①甲实验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实验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7 分)
Ⅰ:影响光合作用的外在因素有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科研人员为研究氧气浓度与光合作用的关系,测定了烟草叶片在 25℃时,不同氧气浓度下的光合作用速率(以 CO2 的吸收速率为指标),部分数据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1)O2 浓度由 2% 增大为 20% 时,烟草叶片吸收 CO2 的速率大幅下降,推测这种变化
与 增强有关,还可能与 的变化有关。
(2)为了探究 O2 浓度对光合作用是否构成影响,在上表所获得数据的基础上,还需测定黑暗条件下对应的呼吸速率。假设在 25℃,氧浓度为 2% 时,呼吸速率为 X(mg/h·cm2),氧浓度为 20% 时,呼吸速率为 Y(mg/h·cm2)。
①如果 23+X=9+Y,说明:氧气浓度的增加 (填影响或不影响)光合作用
②如果 23+X>9+Y,说明:氧气浓度的增加影响光合作用,并且高浓度的氧气对光合作用有
(填促进或抑制)作用
Ⅱ:甲、乙、丙三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
(1)强光下上述三种植物固定CO2能力最强的是 。
(2)乙植物达到最大光合作用强度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是 (a、b、c、d)。
(3)当光照强度从a到b时, 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增加的最快。
30.(16分) 小鼠的品种和品系很多,是实验动物中培育品系最多的动物。目前世界上常用的近交品系小鼠约有250多个,均具有不同特征。以色而论,小鼠的毛色有灰色、棕色、黑色、白色。四种表现型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R、r和T、t决定,且TT个体胚胎致死。将一只黑色雄鼠和多只纯合灰色雌鼠杂交,得到Fl有两种表现型:棕色鼠96只,灰色鼠98只;取Fl中的多只棕色鼠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有4种表现型:棕色鼠239只,黑色鼠81只,灰色鼠119只,白色鼠41只。请回答:
(1)R、r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T、t基因也位于常染色体上,则:
①亲本黑色鼠的基因型是 ,亲本灰色鼠的基因型是 ,F1灰色鼠的基因型是 。
②F2灰色鼠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F2中一只棕色雌鼠正常减数分裂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则其基因型为 。
(2)T、t基因也可能位于右图中x、Y染色体的I区段上。
现有雌、雄黑色鼠各一只,请设计实验探究T、t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Y染色体的
l区段上。实验过程如下:
①取这一对黑色鼠多次交配,得F1
②观察统计F1的 。
结果预测:
a.若 ,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若 ,则这对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I区段上。
31. (8分)下图1是人体下丘脑参与的部分生理调节过程,请分析回答:
图1
图2
⑴物质c由下丘脑合成,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则物质c是 ,它发挥作用的同时,位于 的中枢兴奋产生渴觉。
⑵物质e能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和发育,则物质d是 。物质e的分泌量除了受物质d的调节外,还受 激素的调节。
⑶当身体的冷觉感觉器受到寒冷刺激时,产生的兴奋由传入神经传至 体温调节中枢,参与调节。
⑷为研究影响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的因素,研究者从大白鼠体内分离出下丘脑和垂体组织,然后将它们单独或一起培养于培养基中,培养后测定培养基内TSH的浓度,结果如上图2:
①实验中,设置A瓶的目的是为了说明 。
②A与B、C瓶比较得出:下丘脑不能分泌TSH;垂体能分泌TSH;
A与C、D瓶比较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与C、E瓶比较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8分)下图示我国南方比较常见的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不考虑人工投入的情况下,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总初级生产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将蚕沙(蚕的粪便
投入鱼塘,被鱼等水生生物食用,蚕沙中所含的能量主要属于第__________营养级。
(2)鱼等水生生物的排泄物及未被利用的有机物和底泥,其中一部分经过
_____________的作用后可作为肥料,返回桑基,培育桑树。
(3)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__________________,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与种植单一作物的农田相比,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___________________。
(4)建立该生态系统遵循的原理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目前河流污染比较严重,正在通过一定手段进行治理,为了检验污水处理的效果,常测定BOD5(5日生化需氧量)的值,BOD5通常指20℃下,1L污水中所含有机碳源在微生物氧化时,5日内所消耗分子氧的毫克数。若假设原来100mL污水中的有机物含量为2.1g,等价于1.8g葡萄糖的耗氧量,污水处理后测得BOD5的值为384mg/L,则污水净化率达到_____________左右(以BOD5减少的百分率表示)。
34、选修3-4
(1)(6分)关于振动和波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 选对3个给6分;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0分)
A.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及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有关
B.部队过桥不能齐步走而要便步走,是为了避免桥梁发生共振现象
C.在波的干涉中,振动加强的点位移不一定始终最大
D.各种波均会发生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
E.我们在地球上接收到来自遥远星球的光波的波长变长,可以判断该星球正在距离我们远去
(2)如图所示,在MN的下方足够大的空间是玻璃介质,其折射率为n=,玻璃介质的上边界MN是屏幕。玻璃中有一正三角形空气泡,其边长l=40 cm,顶点与屏幕接触于C点,底边AB与屏幕平行。激光a垂直于AB边射向AC边的中点O,结果在屏幕MN上出现两个光斑。
①画出光路图。
②求两个光斑之间的距离L。
35、(1)(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 选对3个给6分;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0分)
A.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石墨对X射线的散射时,发现在散射的X射线中,除了与入射波
长相同的成分外,还有波长大于原波长的成分。
B.任何放射性元素都能同时发出α、β、γ三种射线
C.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
D.核力、库仑力、万有引力的强弱是依次减弱的
E.欲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可以通过改变它的化学状态来实现。
(2)如图所示,质量为3m的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2m的物块(可视为质点),静止在木板上的A端,已知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现有一质量为m的子弹(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v0水平向右射入物块并穿出,已知子弹穿出物块时的速度为,子弹穿过物块的时间极短,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①子弹穿出物块时物块的速度大小。
②子弹穿出物块后,为了保证物块不从木板的B端滑出,木板的长度至少多大?
37、【化学---选修模块: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A、B、C、D、E、F均为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A和B为第三周期元素,其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如下表所示:
电离能/kJ·mol-1 I1 I2 I3 I4
A 578 1817 2745 11578
B 738 1451 7733 10540
下列有关A、B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离子半径Ac 单质的熔点A>B d A、B的单质均能与氧化物发生置换
e A的氧化物具有两性 f A、B均能与氯元素构成离子晶体
(2)C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C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Cn-比D2+少1个电子层。二者构成的晶体的结构与NaCl晶体结构相似(如图1所示),晶体中一个D2+周围和它最邻近且等距离的D2+ 有
个。
(3)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甘氨酸分子中E原子的杂化方式有 。E的一种单质具有空间网状结构,
晶胞结构如右图2。已知位于晶胞内部的4个原子,均位于体对角
线的或处,E-E键长为a pm,则E晶体的密度为 g/cm3
(用含有NA、a的式子表示)。 已知冰晶胞中水分子的排列方式
与E的这种晶体中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类似,原因是 。
(4) F与硒元素同周期,F位于p区中未成对电子最多的元素族中,F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FO33-离子的空间构型为 ;F第一电离能 硒元素(填“>”或“<”)
38、【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15分)
某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与A以任意比例混合,若总物质的量一定,充分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不相等的是(填序号)____ ____。a.C7H12O2 b.C6H14 c.C6H14O d.C7H14O3
(2)若烃A为链烃,与HBr加成后只能得到一种产物,且该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①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链烃A与足量的溴水反应生成B,B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可以得到D,B和D的相对分子
质量满足M(D)+81=M(B)。D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有:__________(填名称);由B生成D
的反应类型为
③B与足量NaOH水溶液完全反应,生成有机物E,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若核磁共振氢谱显示链烃A中有三个峰,峰面积比为3:2:1的有两种。写出其中不含支链的烃A的名称为________,则含有乙基支链的烃A发生加聚反应的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
(4)若A不能使溴水褪色,且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A的结构简式为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Ⅰ.传统发酵技术与现代生活依旧很贴近,下面是两则实例,请分析回答:
(1)人类酿酒的历史已有5000年,但是直到19世纪,法国的巴斯德才发现葡萄汁变酒
是___________(填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葡萄酒制作是否成功,发酵后需用___________来鉴定,在_________条件下,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___________色。
(2)早在公元5世纪的北魏古籍中,就有关于腐乳生产工艺的记载。在腐乳制作过程中,有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
Ⅱ.生产实践中应用的菌种主要来自土壤,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的实验流程如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鉴别培养。
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最好选择树林中多年落叶形成的腐殖土作为样品,使用的培养基应以____________作为唯一碳源。在纤维素分解菌培养过程中,对培养基和接种环常采用的灭菌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请回答下列有关胚胎工程和基因工程的问题:
(1)将胚胎干细胞置于子宫内发育成一个个体,体现了胚胎干细胞具有 。将早期胚胎分割、移植可获得多个同卵胚胎,这属于动物的 方法。
(2)利用造血干细胞可以治疗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之前先要进行培养。动物细胞培养一般分为 和 两个阶段,和植物细胞培养不同的是,培养时除需要适宜的温度、无菌、无毒等环境条件以外,营养液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核苷酸,还要加入 ;向培养液中通入95%氧气和5%二氧化碳,氧气参与细胞的代谢,二氧化碳可以维持培养基的 。
(3)目的基因的表达与鉴定是基因工程的重要环节。用 法可以在分子水平上检测是否翻译成了相应蛋白质。用实施基因工程的小麦做抗虫或抗病的接种实验,若仍患病,则必须再对 进行改造或修饰,重新进行基因工程的操作。
2012—2013学年度高三年级八模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答案
生物答案
1—6. D B B D D C
29.(每空1分,共7分)
Ⅰ:(1)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2)不影响 抑制
Ⅱ:(1)甲 (2)c (3)甲
30.(每空2分,共16分)
(1)①rrTt RRtt Rrtt ②2/3 RrTt
(2)答案一:②性别比例
a.F1中雌鼠:雄鼠=1:1
b.F1中雌鼠:雄鼠=1:2(或雌鼠:雄鼠=2:1)
答案二:②雌雄个体中的表现型及比例
a.F1中雌雄个体都是黑色鼠:白色鼠=2:1
b.F1中雌鼠都是黑色,雄鼠中黑色鼠:白色鼠=1:1(或雄鼠都是黑色,雌鼠中黑色鼠:白色鼠=1:1)
31. (每空1分,共8分)
(1)抗利尿激素 大脑皮层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甲状腺 (3)下丘脑
(4)①培养基不会产生TSH(或不含TSH)
②甲状腺激素能够抑制垂体分泌TSH 下丘脑能促进垂体分泌TSH
32. (每空1分,共8分)
(1)生产者(或桑树)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一
(2)分解者(或微生物)的分解
(3)多级(或充分)利用 较强
(4)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生物多样性原理 (5)98%
39. (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
Ⅰ.(1)酵母菌(1分) 重铬酸钾溶液 酸性 灰绿 (2) 毛霉
Ⅱ. 纤维素 高压蒸汽灭菌 灼烧灭菌
40. (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
(1)全能性(1分) 无性繁殖或克隆
(2)原代培养 传代培养 动物血清或血浆 pH
(3)抗原—抗体杂交法 目的基因
化学答案
7-13 A D C B D C A
26、(15分)(1)5XeO3 + 6Mn2+ +9H2O= 6MnO4— + 5Xe↑+ 18H+ (2分)
(2)0.015NA(2分) 1(2分)
(3)2.5(2分)
(4)B (2分)(5) CD(2分)
(6)A(2分); 0.5 mol/L (1分)
27、(14分)(1) (2分)
(2)①AD (2分) ②B (2分)
③ 0.16 mol /(L·min) (2分,无单位或单位写错扣1分)
(3)CH3OH-6e-+H2O=CO2+6H+(2分) 96.6%(2分)
(4)2.75×10-9(2分)
28、(14分)(1)吸水剂(1分);提高乙酸的转化率(1分)
(2)球形干燥管 (1分) 防止倒吸(1分) 红色褪去且出现分层现象(2分)(3) (2分)
(4)a :饱和Na2CO3溶液;b :硫酸;(2分)I :分液;II :蒸馏; (2分)
(5)①所加的NaOH溶液较少,没有将余酸中和 (1分)
②所加的NaOH溶液过量使酯完全水解。(1分)
37、【化学---选修模块: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1)bf(2分)
(2)1s22s22p4 (1分) 12(2分)
(3) sp2 sp3(2分)(2分)
氢键具有方向性,每个水分子与相邻的4个水分子形成氢键(2分)
(4)(2分) 三角锥型(1分);大于(1分)
物理答案
14、B 15、C 16、B 17、 C 18、AC 19、AC 20、ACD 21、ABC
22、 ① 74.3 mm; (3分) ②偏大。(3分)
23、(1)A C F H (每空1分) (3) (2分)
(2)(3分)
(1) 24、解:列车启动时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启动加速度为:(1分)
对整个列车,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分)
对第六、七两节车厢,水平方向受力,如图所示:
(2分)
所以: (1分)
其中“—”表示实际作用力与图示方向相反,即与列车运动方向相反。(1分)
(2)列车匀速运动时,对整体由平衡得:(2分)
设六节车厢都有动力时,第五六节车厢间的作用力为T1,则有:(2分)
第六节车厢失去动力时,扔保持列车匀速运动,则总牵引力不变,设此时第五六节车厢间的作用力为T2,则有: (2分)
联立得:
因此作用力的变化: (1分)
25、(1)依题意,粒子经电场加速射入磁场时的速度为v
由 (1分) 得 ①(1分)
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圆心在E点,如图所示,半径 ②(1分)
由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
③(1分) 由①②③式
得: (1分)
(2)粒子速率恒定,从进入磁场到第一次打到ED板的圆周轨迹到EC边相切时,路程最长,运动时间最长。如图,设 圆周半径为r2
由图中几何关系:
(2分)得: ④(2分)
最长时间⑤ (2分)
由①④⑤式得: (2分)
(3)设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当r越小,最后一次打到ED板的点越靠近E端点,在磁场中圆周运动累积路程越大,时间越长。当r为无穷小,经过n个半圆运动,最后一次打到E点,有 (2分)
圆周运动的周期 (1分) 最长的极限时间 (1分)
联立得 (1分)
34、(1)BCE
(2)解:①画出光路图如图所示 (反射光线、折射光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各1分) (3分)
②在界面AC,a光的入射角
由光的折射定律有: (1分)
代入数据求得折射角 (1分)
由光的反射定律得反射角 (2分)
由几何关系易得:ΔODC是边长为l/2的正三角形,ΔCOE为等腰三角形,CE=OC=l/2
故两光斑之间的距离L=DC+CE=l=40cm (2分)
35、(1)【答案】ACD
(2)【答案】
【解析】(1)设子弹穿过物块时物块的速度为,对子弹和物块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2分
得:…………2分
(2)物块和木板达到的共同速度为时,物块刚好到达木板右端,这样板的长度最小为L,对物块和木板组成的系统:…………1分
摩擦生热:…………1分
由能量守恒定律:…………1分
得:…………2分
主尺
游标尺
图2
图2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2~2013学年度高三年级八模考试
英语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二卷试题用黑色中性笔作答。
第一卷(选择题 共115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y is the man worried
A. He must read a lot of books. B. He doesn’t like history. C. He can’t get the books he reads.
2. What do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The man will probably go to Canada for his vacation.
B. The man will probably wait until summer to go to Mexico.
C. The man will probably not go to Canada for his vacation.
3. How far should the two speakers need to go
A. Two more miles. B. Another mile. C. Three more miles.
4. When will the lecture begin
A. At 8:00. B. At 8:15. C. At 7:45.
5.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 She will go to the party today. B. She wants to go tomorrow evening.
C. She won’t go to the party today.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 What will they do before they go down to the seaside
A. Visiting a new park. B. Planting some flowers. C. Having some seafood.
7. How did the man get to the city
A. By ship. B. By train. C. By bus.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 How many times had the discussions been held when the conversation took place
A. Four times. B. Six times. C. Eight times.
9. Why did the woman invite the man to attend their discussions
A. Because he knew a lot about pop music. B. Because he was interested in pop music.
C. Because he was easy to get along with.
10. When will the man come to their discussions
A. Only on Mondays. B. Only on Fridays. C. On Mondays and Fridays.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题。
11. When can you have your letter sent out at the post office
A.7:30 a.m. every day. B.10:00 a.m. on Saturday. C. 4:00 p.m. on Friday.
12. Which service is suitable for the customers who want to save money
A. The first-class post. B. The second-class post. C. The parcel post.
13. How can customers send a telegram
A. By telephone. B. By going to a post office. C. By going to a railway station.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4至16题。
14. How does the woman go to work at the moment
A. By bus. B. By train. C. By car.
15. What stops the man driving to work
A. His wife doesn’t allow him to do so. B. He can’t afford the high gas bill.
C. He lives near his workplace.
16.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A. She doesn’t get along well with her boss. B. She hasn’t got married.
C. She loves driving to work.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17. In how many countries is TOEFL given
A.118. B.180. C.121.
18. How many people take the IELTS every year
A. One million people. B. Two million. C. Only 20 000 people.
19. How much will you pay for the TOEFL if you want to test yourself in the four basic skills
A.$125. B.$150. C.$275.
20.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he IELTS
A. It is open for students of all ages. B. It doesn’t include speaking test.
C. It is a paper test.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 (共二节,满分45分)
第一节: 单项填空 (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21. ---Don't be so naughty! Be your ________.
---Got it.
A. manners B. age C. behavior D. politeness
22. I haven't settled the problem of I'll go back home during the coming May Day.
A which   B. what   C. whether   D. where
23.---Mary, have you got my email I sent you a birthday card yesterday.
---Oh, really! I haven't ___my mailbox yet.
A. seen  B. checked   C. received  D. answered
24. I prefer a university in Shanghai to in Beijing: Because I like the weather there.
A. one  B. that  C. it   D. any
25. It was difficult to get a word in. Everyone___so excitedly about the play.
A. talked  B. was talking  C. would talk   D. had talked
26. To be honest, I don't want to get a job I'm chained to a desk all day. It will bore me to death.
A. that   B. what   C. where   D. which
27. Measures must be taken to prevent pollution ________ happily.
A. from we live B. for us to live C. us living D. from our living
28. I'm not mistaken, Rio de Janeiro of Brazil was chosen as the host city for the 2016 Olympics.
A. If B. As C. Unless D. Though
29.---The composition is very good.
---Well, at least it is___the one I wrote last week.
A. no better than B. not better than C. no worse than D. as terrible as
30. It was a nice house, but ________ too small for a family to live in.
A. rarely B. fairly C. rather D. pretty
31. Affected by the financial crisis, Jack's business is not as good as before, so he has to ________ the expenses of his company.
A. cut off B. cut away C. cut up D. cut down
32. We met an old friend in New York ____our expectation. She waved at us _____ the street when she saw us.
A. with; in B. out of; next to C. in; out of D. beyond; from across
33. You will see this product made in this factory ________ wherever you go.
A. to be advertised B. advertised C. advertise D. advertising
34. The factory was built in a secret place, around ________ high mountains.
A. which was B. it was C. which were D. them were
35. ---Excuse me, sir. Would you do me a favour
---Of course. What is it
---I ________ if you could tell me how to fill out this form.
A. had wondered B. was wondering C. would wonder D. did wonder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各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Charlie was a rich boy who had more toys than you could imagine. His family had a lot of money, and 36 he liked something, they would buy it for him. Then, he had no idea what things cost, and wouldn't 37 to take care of what he had. Nor did he realise how difficult it was for other children to get toys like the ones he had.
A time came, though, when he was 38 used to all his toys and various stuff that he began to want something 39 . One of his uncles found a fine horse and he gave it to Charlie. Charlie was very 40 at having a horse. He had never got something like that before.
However, he 41 the horse just as badly as he did all his other toys, and it soon started looking 42 . For the first time in his life Charlie became truly 43 . He loved the horse, and the fact that his family had offered to exchange it for a new one meant nothing to him. One day, while in the countryside, he saw a girl with a horse. The girl looked very poor, but the horse seemed happy and looked great.
Wondering how she had 44 this, Charlie secretly followed her, watching everything she did. First he followed them through the forest, where he saw that she never used the whip, and never 45 the horse. Then they came to the stable, and 46 they arrived the girl fed and watered the horse. Then she carefully groomed (照顾) it. Charlie was surprised. This was the 47 of what Charlie had done to his horse.
Charlie wanted to 48 and become like the girl. As no one had shown him how to do this, he 49 to her and asked her to teach him how to look after his horse. After her initial surprise, she happily 50 . With her he learned how to 51 care and effort into things. He learned that he could be much 52 with only a few special things that you truly 53 , than with thousands of toys that were only good for a short time and were then 54 aside. When the horse finally 55 all its strength and health, Charlie was happy that his effort had been worthwhile.
36. A. whichever B. whenever C. whatever D. however
37. A. refuse B. bother C. obey D. hesitate
38. A. so B. as C. quite D. very
39. A. usual B. different C. right D. expensive
40. A. excited B. interested C. annoyed D. hopeful
41. A. operated B. commanded C. trained D. treated
42. A. tired B. puzzled C. grateful D. sick
43. A. worried B. patient C. ashamed D. doubtful
44. A. controlled B. learned C. managed D. prepared
45. A. scratched B. hit C. broke D. damaged
46. A. even if B. every time C. now that D. soon after
47. A. glory B. devotion C. opposite D. assumption
48. A. change B. continue C. inspect D. overcome
49. A. got over B. turned over C. took over D. went over
50. A. agreed B. received C. adopted D. responded
51. A. give B. put C. spend D. take
52. A. stringer B. higher C. happier D. smarter
53. A. cared for B. cut down C. poured into D. looked up
54. A. picked B. dropped C. passed D. thrown
55. A. relieved B. recovered C. lost D. grasped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第一节: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In this age of Internet chat, videogames and reality television, there is no shortage of mindless activities to keep a child occupied. Yet despite the competition, my 8-year-old daughter Rebecca wants to spend her leisure time writing short stories. She wants to enter one of her stories into a writing contest, a competition which she won last year.
As a writer, I know about winning contests – and about losing them. I know what it is like to work hard on a story only to receive a rejection letter from the publisher. I also know the pressure of trying to live up to a reputation created by previous victories. What if she doesn’t win the contest again That’s the strange thing about being a parent. So many of our own past scars and destroyed hopes can resurface in our children.
A revelation (启示) came last week when I asked her, “Don’t you want to win again ” “No,” she replied, “I just want to tell the story of an angel going to first grade.”
I had just spent weeks correcting her stories as she spontaneously (自发地) told them. Telling myself that I was merely an experienced writer guiding the young writer across the hall, I offered suggestions for characters, conflicts and endings for her tales. The story about a fearful angel starting first grade was quickly “guided” by me into the tale of a little girl with a wild imagination taking her first music lesson. I had turned her contest into my contest without even realizing it.
Staying back and giving kids space to grow is not as easy as it looks. Because I know very little about farm animals who use tools or angels who go to first grade, I had to accept the fact that I was co-opting my daughter’s experience.
While stepping back was difficult for me, it was certainly a good first step that I will quickly follow with more steps, putting myself far enough away to give her room but close enough to help if asked. All the while I will be reminding myself that children need room to experiment, grow and find their own voices.
56. What do we learn from the first paragraph
A. A lot of amusements compete for children’s time nowadays.
B. Children have lots of fun doing mindless activities.
C. Rebecca is much too busy to enjoy her leisure time.
D. Rebecca draws on a lot of online materials for her writing.
57. What did the author say about her own writing experience
A. She was constantly under pressure to write more.
B. Most of her stories had been rejected by publishers.
C. She did not quite live up to her reputation as a writer.
D. Her road to success was full of pain and frustrations.
58. Why did Rebecca want to enter this year’s writing contest
A. She believed she possessed real talent for writing.
B. She was sure of winning with her mother’s help.
C. She wanted to share her stories with readers.
D. She had won a prize in the previous contest.
59.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probably means that the author was _______.
A. trying not to let her daughter enjoy her own life
B. trying to get her daughter to do the thing as the author wished
C. making sure that her daughter would win the contest
D. helping her daughter develop real skills for writing
B
At Blossom End Railroad Station, 22-year-old Stanley Vine sat, waiting for his new employer. The surrounding green fields were so unlike the muddy landscape of war-torn France. After four horrible years as an army private fighting in Europe, Stanley had returned to England in February 1946. Armed now with some savings and with no prospects for a job in England, he answered a newspaper ad for farm help in Canada. Two months later he was on his way.
When the old car rumbled (发着辘辘声) toward the tiny station, Stanley rose to his feet, trying to make the most of his five foot and four inches frame. The farmer, Alphonse Lapine, shook his head and complained, “You’re a skinny thing.” On the way to his dairy farm, Alphonse explained that he had a wife and seven kids. “Money is tight. You’ll get room and board. You’ll get up at dawn for milking, and then help me around the farm until evening milking time again. Ten dollars a week. Sundays off.” Stanley nodded. He had never been on a farm before, but he took the job.
From the beginning Stanley was treated horribly by the whole family. They made fun of the way he dressed and talked. He could do nothing right. The humourless farmer frequently lost his temper, criticizing Stanley for the slightest mistake. The oldest son, 13-year-old Armand, constantly played tricks on him. But the kind-hearted Stanley never responded.
Stanley never became part of the Lapine family. After work, they ignored him. He spend his nights alone in a tiny bedroom. However, each evening before retiring, he lovingly cared for the farmer’s horses, eagerly awaiting him at the field gate. He called them his gentle giants. On Saturday nights he hitch-hiked into the nearest town and wandered the streets or enjoyed a restaurant meal before returning to the farm.
Early one November morning Alphonse Lapine discovered that Stanley had disappeared, after only six months as his farmhand. The railway station master, when questioned later that week, said he had not seen him. In fact no one in the community ever heard of him again. That is, until one evening, almost 20 years later, when Armand, opened an American sports magazine and came across a shocking headline, “Millionaire jockey (赛马骑师), Stanley Vine, ex-British soldier and 5-time horse riding champion, began life in North America as a farmhand in Canada.”
60. Stanley Vine decided to go to Canada because ___________.
A. he wanted to escape from war-torn France B. he wanted to serve in the Canadian army
C. he couldn’t find a job in England D. he loved working as a farmhand
6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Stanley joined the French army when he was 18 years old.
B. On the farm Stanley had to milk the cows 14 times a week.
C. The Lapine family were very rich but cruel to Stanley.
D. Stanely read about the job offer in a newspaper.
62. What did Stanley like doing after work each day
A. Hitch-hiking to different towns. B. Caring for the farmer’s horses.
C. Wandering around the farm alone. D. Preparing meals on the farm.
63. Why was Armand so astonished when he read about Stanley in the magazine
A. He didn’t know Stanley had been a British soldier.
B. He had no idea Stanley had always been a wealthy man.
C. He didn’t know his father paid Stanley so little money.
D. He didn’t expect Stanley to become such a success.
C
Barcodes (条形码) aren’t given much thought by the majority of consumers, but these codes were fairly recently applied in a working fashion in 1970.
A small food store owner decided one day that keeping records of the inventory (存货) of his stock and the associated prices were an extremely laborious process, and so, in 1948, he contacted the The Drex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 a bid to work towards a solution. Bernard Sliver rose to the challenge and set out to study the problem, and began working on a solution involving an automatic way of keeping track of items that had been sold. Silver and a group of students from the institute realized their answer in the form of ultraviolet light (紫外线), ink and a scanner.
The system worked initially, but possessed some negatives. It was incredibly costly to carry out on a large scale and the system was also unstable. If the invention was to become commonplace (寻常的事) in grocery stores, these two problems had to be solved.
The patent (专利)for the bar code system was filed by Sliver and one of his students, Woodland. The patent was not granted immediately; in fact it took three years for the patent agency to grand their invention patent for the barcode, occurring on 7th October, 1952.
Despite the patent being issued, the system was still not welcomed by the majority of store owners. It was not until 1966 that the system began moving its way into more and more grocery stores. This system was soon criticised, as there was no central mechanism for controlling uniformly coded items. In 1970, Logicorn developed the Universal Grocery Products Identification code (UGOIC), soon shortened to Universal Identification Number (UPC). It was Marsh’s superstore, in Troy, which was the very first store to install this complex barcode reading system, and its popularity has soared (升温) ever since, and is obviously now commonplace in all types of stores worldwide.
64. What is stressed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A. The heavy work of store owners. B. The function of ultraviolet light, ink and a scanner.
C. The origination of barcodes D. Bernard Silver’s education background.
6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as NOT a drawback of Silver’s system
A. It was expensive to be applied on a large scale. B. It was a laborious process.
C. The system was not stable. D. It lacked a central mechanism.
66. 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 text
A. To tell people that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B. To praise scientists’ efforts in making people’s lives easier.
C. To describe shop owners’ opinions of barcodes.
D. To provide information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barcodes.
D
The smell of fresh air is becoming something of a distant memory, thanks to our increasing use of fragrance (香气). From air fresheners to scented (有香味的) candles, we live in a world of scent.
Recent figures show seven in ten people use air fresheners or scented candles to keep our homes smelling sweet. Yet recent records suggest that perfumed products could affect our health, causing problems including allergies (过敏), headaches and asthma (哮喘) .
One leading expert believes nearly a third of people suffer health effects from being exposed to scents. A major problem is so-called “contact” allergy—where perfumes and scented products cause eczema (湿疹) when they come into contact with the skin. About one in 20 is thought to be affected by fragrance allergy.
“Often it may not be immediately obvious that you have developed a fragrance allergy,” says Dr. Baron. “You don’t react immediately. Gradually, as you are exposed more and more, the body increases its reaction, until it becomes noticeable to you.”
People with pre-existing eczema are particularly vulnerable (易受影响). “The eczema worsens in areas in contact with perfumes,” says Dr. Baron. “But even those without allergies can be at risk of fragrance allergy.” You can become suddenly allergic to perfume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 that you have been using for years. “Even if you know which fragrance causes a problem, it can be difficult to avoid, as most personal care products –soap, shampoo, sun cream and washing powder—contain fragrances,” says Dr. Baron.
And strong scents can also cause headaches. Fragrances activate the nose’s nerve cells, stimulating the nerve system associated with head pain. To minimize risk, sufferers are advised to minimize the contact.
“Fragrance suggest cleanliness – yet people are smelling a potentially dangerous chemical mixture,” says Anne Steinemann, professor of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We often use them to mask one problem – as with air fresheners – but create a greater one – adding poisonous chemicals to the air.”
67. What is the text mainly about
A. The world trend of using fragrance. B. The benefits of using non-fragranced products.
C. The health problems caused by fragrance D. The ways of removing allergy.
68. According to Dr. Baron, .
A. our bodies have an immediate reaction to fragrance.
B. seven in ten have suffered fragrance allergy.
C. fragrance can affect people who don’t have allergy
D. people can avoid contacting with fragrance easily
6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does the text NOT answer
A. Which products contain fragrance B. What’s the influence of fragrance in the air
C. What are the air fresheners made up of D. How are headaches caused by fragrance
70. The following paragraph might discuss .
A. the asthma caused by strong scents. B. people’s efforts to protect fresh air.
C. the methods of curing eczema D. the bad effects of air fresheners.
第二节: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请把本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若所用的答题卡没有E、F、G选项,则选E涂为AB,选F涂为AC,选G涂为AD。)
Any car accident is frightening, but an accident in which your vehicle is thrown into the water, with you trapped inside, is absolutely terrifying. 71 However, most deaths result from panic, without a plan or understanding what is happening to the car in the water. By adopting a brace (支撑) position, acting decisively and getting out fast, you can save yourself from a sinking vehicle.
Brace yourself for impact (撞击力). As soon as you're aware that you're going off the road and into a body of water, adopt a brace position. The impact could set off the airbag system in your vehicle, so you should place both hands on the steering wheel in the "ten and two" position.
Undo your seatbelt. 72 Untie the children, starting with the oldest first. Forget the cell phone call. Your car isn't going to wait for you to make the call.
73 Leave the door alone at this stage and concentrate on the window. A car's electrical system should work for up to three minutes in water, so try the method of opening it electronically first. Many people don't think about the window as an escape option either because of panic or misinformation about doors and sinking.
Break the window. If you aren't able to open the window, or it only opens halfway, you'll need to break it with an object or your foot. It may feel counter-intuitive (有悖常理的) to let water into the car. 74
Escape when the car has equalized. If it has reached the dramatic stage where the car cabin has been filled with water and it has become balanced, you must move quickly and effectively to ensure your survival. 75 While there is still air in the car, take slow, deep breaths and focus on what you're doing.
A. Open the window as soon as you hit the water.
B. Surviving a sinking car is not as difficult as you think.
C. It takes 60 to 120 seconds for a car to fill up with water usually.
D. Such accidents are particularly dangerous to the risk of drowning.
E. In conclusion, if you know what to do in the water, you will be safe.
F. This is the first thing to attend to, yet it often gets forgotten in the panic.
G. But the sooner the window is open, the sooner you can escape directly through it.
第四部分:写作(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否则无效)
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的以下作文。
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共有10处语言错误。请在有错误的地方增加、删除或修改某个单词。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词符号(/\),并在其下面写上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上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11处起)不计分。
Manager,
I am an exchange student from China. Yesterday, I went to your cinema to see a film. The film was very well, but I did not enjoy it because there were some problem in the cinema.
First, the film was delayed as there were so much advertisements at the beginning. It was rather annoyed. Second, the sound of the film was too loud that I could hardly bear. The EXIT signs could not be seen clearly, which presented potential safety hazards. If something terribly should happen, it will be difficult for people to get out quickly.
As a visitor to your city, I’m disappointed with my experience in your cinema. I am writing a letter in the hope that you can consider about these problems and make some improvement.
Yours faithfully,
Li Hua
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25分) (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否则无效)
假设你是李华,David是你的美国网友。他对目前中国出现的雾霆天气很关注,来信向你询问此事。请你给他写封回信。
主要内容如下:
1.感谢他的关注。
2.简介雾霾 (smog) 天气给人们的身体、生活带来的危害。
3.谈谈你的感想。
注意: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流畅;
开头与结尾已写好,不计人总词数;
词数:120左右
Dear David,
I'm glad to receive your letter.
Yours,
Li Hua
2012~2013学年度高三年级八模考试
听力:1~5 ACBAC 6~10 CBBAC 11~15 CBACB 16~20 BBACC
单选:21-25. BCBAB 26-30. CBACC 31-35. DDBCB
完形:36-40. BBABA 41-45. DDACB 46-50. DCADA 51-55. BCADB
阅读:(A) ADCB (B) CDBD (C) CBD (D) CCCA (E) DFAGC
改错:
Manager,
I am an exchange student from China. Yesterday, I went to your cinema to see a film. The film was very well, but I did not enjoy it because there were some problem in the cinema.
good problems
First, the film was delayed as there were so much advertisements at the beginning. It was rather
many
annoyed. Second, the sound of the film was too loud that I could hardly bear∧. The EXIT signs could
annoying so it
not be seen clearly, which presented potential safety hazards. If something terribly should happen, it
terrible
will be difficult for people to get out quickly.
would
As a visitor to your city, I’m disappointed with my experience in your cinema. I am writing a
the
letter in the hope that you can consider about these problems and make some improvement.
Yours faithfully,
Li Hua
书面表达:
Dear David,
I’m glad to receive your letter. I have learned from your letter that you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smog which frequently appears in some areas of China. Thank you for your concern. I’m also very worried about such terrible weather because it has brought much inconvenience or rather harm to people’s health such as traffic jam, road accidents, bad coughs, throat hurts and ever lung cancers and so on.
As everybody knows, a good environment comes from good protection. So we should do what we can to make a difference. Try to drive less and choose air-friendly products. Only when everyone has the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can we have cleaner air.
Hoping to hear from you soon and share your good ideas.
作文评分细则:
1. 五个档次给分。
2.根据内容和语法确定所属档次,然后按档次要求衡量确定或调整,最后给分。
3.少于80或大于120字,总分减2分。
4.注意的内容为:要点,词汇语法结构的数量,准确性及上下文的连贯性。
5.拼写与标点视其影响程度以考虑。英美用法,词汇均可接受。
6.书写较差影响阅读,降低一个档次。
要点:
1.感谢他的关注。
2.简介雾霾 (smog) 天气给人们的身体、生活带来的危害。
3.谈谈你的感想。
五档次:
21--25 覆盖所有要点,语言些许错误,应用句间连接成分连接紧凑,较强语言应用能力。
16--20 漏一个要点,但覆盖所有内容,语法词汇基本正确,些许错误,应用句间连接成分,结构紧凑。
11---15 漏掉一些内容,但覆盖主要内容,有一些语法词汇错误,但不影响理解。
6---10 漏掉或未描述清楚主要内容,语法词汇单调,错误影影响理解。缺少连贯性。
1--5.明显漏要点,写无关内容。未理解题要求。缺连贯。
听力材料:
Text 1
M:I think this history course is interesting,but it’s very difficult. I’ll never get through the reading list.
W:Don’t worry. You’ll find the time somehow.
Text 2
W:Are you going to Canada or Mexico during your vacation
M:Well,I don’t enjoy cold weather at all,and Canada is freezing in winter.
Text 3
M:Do we have to go far
W:The farm is just a mile away. Would you like to rest now
Text 4
M:I’m not sure when to leave for the lecture.
W:But it’s already a quarter to eight.
M:Take it easy. Fifteen minutes is quite OK.
Text 5
M:There will be a dance party in the school hall this evening. Are you coming, Jane
W:This evening If it was tomorrow, I would be free to go.
Text 6
W:Good morning, Mr. Johnson. You must have had a good sleep last night after a crowded train trip!
M:Yes,but I think I should have come here by plane.
W:So what do you want to do today
M:What good idea do you have
W:Why don’t we first visit the new park in the morning
M:I like the idea. And where can we have lunch
W:How about going to a seafood restaurant There’s a good one not far from here.
M:That sounds great!
W:After that,we can go down to the seaside and walk along the beach.
Text 7
W:Good evening, Mr. Smith.
M:Good evening, Ann. I hear you’ve started evening discussions on popular music. How is it going
W:Pretty well. Our discussions have lasted three weeks. I must say I’ve learned a lot about its development. But it would be nicer to have someone more knowledgeable on the subject in the group. Could you possibly come and join us
M:Certainly, if there is nothing on my schedule. When do you usually meet
W:We meet twice a week — Monday and Saturday. Is the time convenient for you
M:Monday is OK. But I don’t think I can on Saturday. I have something else to attend to.
W:What about Friday evenings We expect to see you present every time there is a discussion.
M:OK, I am free on Friday evenings.
Text 8
W:How can I post a letter in Britain
M:You can go to the post offices directly, or put your letter into a red box in the streets. Post offices normally open every weekday from 8:30 or 9:00 am, to 5:30 or 6:00 pm.
W:Is there only one kind of postal service
M:Certainly, not. There are at least two kinds of postal services. The first-class mail is for quicker delivery,but costs more. The second-class mail is usually delivered 24 hours later than the first-class mails.
W:How about the telegraph
M:You can send telegrams by telephone at any time of the day or night.
Text 9
M:The train slowed down for ten minutes this morning.
W:Well. I took the train last month and I was late to work almost everyday. Now, I am back again to driving to work.
M:I can’t afford to drive every day.
W:I have no choice. Almost everyday last month my boss waited for me at the door;looked at his watch,and then gave me that hard look every morning.
M. That’s ridiculous. Is he going to pay for your gas bill
W:Of course not! You know how it is: take it or leave it.
M:I just heard on the news this morning,one gallon of gasoline has come down to 3 dollars 50 cents.
W:Really That’s not bad news. Right The price has fallen down by nearly 3%.
M:It is still too much for me. I drive to work almost an hour. So my gas bill will still be too high, even with falling gas prices. Besides, my wife drives to work.
W:Oh. That’s an entirely different ball game. I am single so my gas bill is much lower than yours.
M:Then, the new gasoline price at $3. 50 is a good deal for you.
Text 10
Most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cept one or both of the two major tests. One is the 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known as the TOEFL, given in one hundred and eighty countries. The other is the 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 or IELTS, given in one hundred and twenty-one countries.
One million people each year take the TOEFL, and it is the same with the IELTS. Two thousan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now recognize the IELTS. Schools might accept it only for undergraduate or graduate admission or both.
The IELTS is a paper test,while the TOEFL is given on paper only in places where a computer test is unavailable. The TOEFL paper test costs one hundred and fifty dollars. It tests reading, listening and writing. A separate Test of Spoken English costs one hundred and twenty-five dollars.
The TOEFL and the IELTS both measure all four language skills — listening, reading,writing and speaking. But with the IELTS, the speaking test is done separately as a live interview.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2~2013学年度高三年级八模考试
文科综合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9页,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5).考试结束,将答题纸、答题卡上交,试卷自己留存。
第Ⅰ卷
本卷共35个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是云南省元阳县麻栗寨河沿岸水稻梯田景观空间分布格局图。据此回答1—3题。
1.该地发展水稻种植业,主要是改造了
A.地形   B.热量 C.土壤 D.种子
2.有关该农业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受市场的规模影响大
B. 种植技术水平较低
C.机械化水平较低
D. 属于现代混合农业
3.该农业生产最容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A.土壤盐碱化 B.荒漠化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水土流失
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也译为“劳伦兹曲线”。就是在一个总体(国家、地区)内,以“最贫穷的人口计算起一直到最富有人口”的人口百分比对应各个人口百分比的收入百分比的点组成的曲线。用来计算基尼系数、评价贫富差距的。读下图回答4-5题。
4.该图显示我国某地区人口、收入分布的状况是
A.人口集中度小于收入集中度
B. 人口分布与收入分布完全背离
C.当地在贫穷时,贫富差距一定大
D.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
5. 该图洛伦兹曲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自然条件差异大 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③经济、政策等对人口的“拉力”不够
④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读下图,回答6-7题
6.若②为某城市的主城区,①为该城市的卫星城,③和④为周边小城镇,图中最大六边形为该城市的规划用地面积,线段表示城市道路网布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出现卫星城属于城市化过程初级阶段
B.该道路网多分布在地势平坦、开阔地区
C.图示为分散、串珠状布局形态
D.等级高、数目少、服务范围大、功能齐全的是①
7.若图中最大六边形为西欧某城市,①②③④代表该城市的不同功能分区,自正南往正北流的河流由④流向①,下列布局合理的是
A.①—商业区④—工业区③—住宅区
B.①区河段过度开发可能诱发滑坡灾害
C.②区适合发展乳畜业和花卉种植业
D.钢铁工业可布局在城市的东北方向③
下图中的左图Ⅰ是台湾-江西-四川-青海一线的地下水埋藏深度图,右Ⅱ是图Ⅰ中乙地的相关信息。读图回答8-9题。
8.图I中的曲线在甲地出现明显的较低值,反映出此处
A.海拔高蒸发微弱 B.是阶梯分界处,受地形抬升作用的影响,降水量增多
C.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D.土质疏松,下渗能力强
9.乙区域要对E、F、G、H四个区进行绿化,选择了4种植物进行种植,测得4种植物的根深见下表,假设根部不能达到地下水位,植物就会因为缺水而死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植物 a b c d
根深 1米 1.2米 3.6米 4.1米
A.a植物在E区可以良好生长 B.b植物在各个区都能种植
C.c植物在F区不能成活 D.d植物在H区会因为缺水而死亡
右图为某城市(46°N,127.5°E)公司办公楼周围有四处露天停车位。完成10~11题。
10.6月份某日天气晴好,胡先生8点(北京时间)将车停到当日蔽荫条件最好的停车位,办公楼刚好为汽车挡住阳光,为确保在胡先生16时下班前爱车不被阳光暴晒,他( )
A.下班前不必将车移位
B.最迟15:30前要移车位
C.最迟15时前要移车位
D.最迟14:30前要移车位
11.下列节日中,阳光照射办公室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小的是
A.劳动节 B.儿童节 C.元旦 D.国庆节
12.2012年初,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6.3:1,某投资者从银行取出63万元购买了一种以美元计价的金融商品,保证一年后可获得5%的利息并取回美元计价之本金。受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经济学家预测人民币会在一年后升值约5%,如该预测成立,那么,与同期人民币存款储蓄收益相比,一年后该投资者
A.不赚不赔 B.略有盈余,低于事前预期
C.约损失5% D.大致损失同期人民币存款利息
13. 如右图所示,假定一国现有资源用来生产两种产品X(消费品)和Y(生产资料)。如果全部用来生产X产品,可生产OD单位;如果全部用来生产Y产品,可生产OA单位;如果同时用来生产X和Y两种产品,则可能有各种不同的X与Y的产量组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若该国生产出现从B到C的变化,不考虑其它因素,则该国在经济政策上可能采取了
①上调个税的起征点 ②扩大国债发行规模
③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④增加基础设施投入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4. 葡萄在还没成熟的时候,它们味道很酸,随着时间的推移,葡萄的含糖量提高了,吃起来也就可口了。专门种植葡萄的农户到了收获时节才采摘葡萄,所以超市里的葡萄都是到了成熟期才上架的。然而,生长在公园里的葡萄,却总是在尚未成熟、味道太酸的时候就被人摘下来了。如果人们能等久点再采摘,葡萄的味道会更好。可人们为什么有的等得有的等不得呢 从经济生活的角度,最合理的解释是
A.所有制的性质不同,人们对财产的处置不同
B.公园里的葡萄有更高的品质
C.不同的消费理念导致了不同的消费行为
D.早于时节上市的葡萄,由于供不应求会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15.养老金“双轨制”是指对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最近,社科院发布调查显示,不同养老保险制度的养老金最低200元,最高10000元,最高相差近50倍。“双轨制”的弊端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养老金“并轨”呼声日高。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养老金“并轨”,这是因为
①“双轨制”会影响社会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
②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有利于激发生产效能
③实现社会公平可以为提高效率提供物质保障
④居民预期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可以拉动经济增长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16.2013年3月10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听取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说明。铁道部、新闻出版总署、卫生部等在内的相关部委被撤并,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将减少4个。政府职能转变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这次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着力解决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着力解决职责交叉、推诿扯皮问题,加快形成权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依法行政的国务院机构职能体系。上述材料表明: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
①推进了政治文明建设,为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提供了根本保障
②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执法和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
③有助于简化政府职能,提高了办事效率,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④促进了政府工作作风转变,审慎用权,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7.近年来,网络个人信息泄露、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事件频繁发生,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2年12月28日通过《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这表明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最高决定权 ②不断拓宽实现公民民主权利的渠道
③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立法工作 ④依法保障网络规范健康有序运行
A. ①④ B. ②③ C.③④ D.①③
18.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千里共婵娟”的词句,“月亮”寄托着中国人浓厚的情感因素和文化情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浪漫美好意向的形象符号。我国探月活动的成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传统文化中“奔月”理想的佳话。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
①凝聚着自信自尊,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体现着与时俱进,是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动机
③蕴涵着美好憧憬,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
④充溢着浩然正气,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9.1890年,美国一位名叫尤金“施齐费林的莎士比亚崇拜者在纽约放飞了他从欧洲带回来的60只欧洲椋鸟。他希望能够把莎士比亚作品中所提到的鸟类都引入到美国境内。如今,无所不在的欧洲椋鸟每年给美国所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达8亿美元。此外。大量的飞鸟对飞机的飞行也是一个致命的威胁。这对人们的启示是
①文化对人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重视文化的作用
②文化会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③政府要加强经济职能,斩断与外来物种的不利联系
④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作用,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0.明朝主考官李汰:“义利源头识颇真,真金难换腐儒心,莫言暮夜无知者,怕塞乾坤有鬼 神。”清朝巡故叶存仁,“月月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 知。”下列语句与这两首诗的政治内涵相一致的是
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②“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③“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④“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A. 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1.“剪刀”胜“布”、“石头”胜“剪刀”、“布”胜“石头”,若两人所出手势相同,则为平局。人们制定这个游戏规则遵循了
①人为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②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
③矛盾的对立和统一性 ④自在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2.有科学家指出,质子的半径比以前认为的要小4%。如果这个结论在未来进一步得到证实,那就意味着,要么阐释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量子电动力学理论本身有问题,要么许多基 于现有质子大小计算所使用的里德伯常量是错误的。不管是何种情况,都意味着我们需要重写基础物理理论。科学家在已形成结论的领域进行不断研究、反复论证,甚至改写相关理论体系,这说明
①物理学上现已获得的真理性认识都是特定过程的产物,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物理学现有的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包含着谬误的成份
③真理和谬误相伴相长于物理学研究的全过程
④研究对象的无限性及其绝对运动的属性,决定了物理学任何研究成果都只是相对正确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3.下列名言、俗语与漫画 “三步曲”(作者翟海军) 图10所要告诉我们的哲学道理相一致的是
A.吃一堑,长一智
B.谦受益,满招损
C.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4. 下图是甲骨文的“高”和“宫”字。“高”字反映的是一种建造在土台上的房子,其下部是土台中挖有一口地窖。“宫”字反映的是在一个大屋顶下罩着两个(或两个以上))室内空间。从这两个文字的结构状况可以了解到的信息有
A.从商朝开始建筑房屋定居生活 B.当时社会各阶层比较平等均衡
C.当时已实现居者有其屋且宽敞 D.当时社会分化和特权观念明显
25. 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犹如明清的省。宋代的路较常设的机构有安抚司、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等。各机构互不统属,互相牵制。转运使与提点刑狱司都有对官吏的监察权,提举常平司与转运使都有财权。这表明
A. 宋代地方行政制度与明清两代没有区别
B. 行政机构分散、权属交叉有利于集权
C. 行政机构互相牵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D. 扩大行政区域是中央集权的主要方式
路(行政单位) 贡绢州数 该路州数 贡绢州所占比例
河北东西路 29 38 76.3%
京东东西路 12 19 63.2%
京畿、京西北路 8 11 72.7%
小计 49 68 72.1%(占全国总州数的21%)
26. 据《宋史 地理志》记载统计的宋代时华北地区贡绢州数量
这表明当时
A.政府征收赋税以丝织品为主 B.华北地区的丝织业最为发达
C.华北地区丝织业分布较普遍 D.丝织业范围扩展到华北地区
27. 古希腊喜剧《骑士》中,一位将军试图劝服一个卖香肠的人去夺取民主派领袖的职位时说:“要做政客,惟一的麻烦就在于你什么都知道。适于做人民领袖的不是那些有学问的人,或诚实的人,而是那些无知而卑微的人。你可千万别错过这个绝好的机会。”这段话
A.表达了对民主制度的不满 B.体现了古希腊的平等思想
C.道出了民主政治的真谛 D.成为雅典政客的最好描述
28. 世界第一个计时器是公元1088年北宋的苏宋为皇帝编制历法而制造的水运仪象台(天文钟)。但随着朝廷的变更和战乱,这一技术便失传了。14世纪在欧洲的英、法等国的高大建筑物上出现了为公众报时的钟。1656年,荷兰的科学家惠更斯应用伽利略的理论设计了钟摆,1675年,他又用游丝取代了原始的钟摆,这样就形成了以发条为动力、以游丝为调速机构的小型钟,同时也为制造便于携带的袋表提供了条件。钟表制造业在欧洲发展起来。计时器在中外的不同命运的根本原因是
A.技术水平的高低 B.是否出自社会需要
C.是否有政府支持 D.科学家的创新能力
29. 《庸庵笔记》记载,胡林翼围攻安庆时,曾视察军情,策马登山,瞻盼形势,既复驰至江滨,忽见二洋船鼓轮西上,迅如奔马,疾如飘风。胡变色不语,勒马回营,中途呕血,几至坠马。胡前已得疾,自是益笃,不数月,薨于军中。盖贼之必灭,胡已有成算。只是见洋人之势方炽,则膏盲之症,着手为难,虽欲不忧而不可得矣。这则材料主要说明
A.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内地严重威胁清王朝统治
B.以传统办法来对抗太平天国是断然行不通的
C.晚清士人在面对西方工业文明冲击时的无力
D.胡林翼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忧国情怀
30. 有爱国人士指出:“今日的国民党应该挺身出来,找寻那些呼唤的声音,去宣传去组织,树起旗帜来让民众——反抗军阀与外国帝国主义的民众,是工人、是学生、是农民、是商人,都集合在国民党旗帜之下,结成一个向军阀与外国帝国主义作战的联合战线。”下面能够体现该讲话精神的是
A.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出现 B.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西安事变的爆发与和平解决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1. 1908年中国政府颁布《结社集会律》规定:(集会、结社)“与政治及公事无关者,皆可照常设立,毋庸呈报”;有关政治者“非呈报有案,不得设立”。此规定
A.形式上承认结社集会的合法性 B.成为中国近代最早涉及民权的法案
C.符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精神 D.使人民完全获得了政治自由
32. 1955年,我国政府在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要解决社会主义的经济任务,就不仅要发展以重工业为基础的工业体系,而且要把包括农业在内的国民经济转移到大生产的技术基础上来,把包括多种经济成份的国民经济改变成为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经济中的“左”倾错误已经抬头
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已基本建立 D.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
33. 据统计,截止1951年中期,在提供的共130亿美元援助资金中,有34亿美元用于输入原料和半制成品,32亿美元用于购买粮食、饲料以及肥料等,19亿美元用于进口机器、车辆和重型设备等重工业品,还有16亿美元用于输入燃料。统计数据反映出“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
A.变西欧为其商品市场 B.恢复西欧社会经济
C.改善民生稳定社会秩序 D.控制欧洲对抗苏联
34. 有学者认为:“东德解体的主要根源在于当其面临1970年代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危机(石油危机、高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以美元为基准货币的固定汇率制度的失调等)时,试图通过国有化与中央集权等传统方式来化解危机,最终却因此而失败造成的。东德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条件,国内条件不过是一个影响外部环境的次级因素。”该论点的合理性体现在
A.强调外部环境对发展模式的决定作用
B.从经济层面分析政治体制的缺陷
C.否定国有化和中央集权体制
D.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东德体制的失败
35. 下表是2006年中国与世界创新型国家比较表,它反映出的问题是
A. 中国科技贡献率低,自主研发能力差
B. 科技不再是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C. 世界经济格局已是美日欧三足鼎立
D.对外技术依存度决定了国家发展速度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36. 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相关问题。(24分)
材料一:北方果农利用农家有机材料如麦秸、稻草、玉米秆、杂草等有机物质,覆盖于树盘、树行(一行行果树)或全果园。覆盖厚度在15~20 cm,一般连续覆盖3~4年为一个周期。每年将腐烂的物质埋入果园地,然后继续覆盖上述有机物质,但覆盖时应避开2~3月份。
材料二:下左图为某区域年太阳日照时数图,图中A、B两地是我国重要的苹果产地,右下图为A所在省份部分区域示意图。
(1)分析A、B两地年太阳日照时数的差异及原因。(6分)
(2)为什么覆草应该避开2~3月份?果农在果园覆草对果树生长有哪些有利的影响?(10分)
(3)右上图区域东南部地区绿树成荫,草木茂盛,近年来广泛种植果树,支持与反对的呼声都很强烈,对于该问题,阐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8分)
37﹒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 俄罗斯远东地区局部区域图
材料二 :2012年黑龙江对俄罗斯进出口商品统计表
进口商品 出口商品
种类 增长率 种类 增长率
木材 52.7% 机电产品 38.16%
铁砂矿 84.75% 高新技术产品 10.3%
原油 59.3% 服装、鞋类、纺织品 50%
(1)描述图中铁路的走向,简述该铁路建设的意义。(6分)
(2)判断图中岛屿的类型,说明形成过程。(6分)
(3)说明黑龙江对俄罗斯进出口商品增长的特点,并分析原因。(10分)
38.(2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统计,2012年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达到9.5l亿吨左右。同年累计粗钢产量7.16 亿吨,占全球钢产量的46.3%。2012年进口钢材平均价格比出口钢材平均价格高375.6美元/ 吨。我国出口最多的是铁、铁合金等初级产品,进口最多的是加工程度深、技术含金量高的产品。国内钢材价格大幅度下跌,企业利润同比下降98.22%,钢铁行业持续低迷。
材料二:2012年我国粗钢消费约7亿吨。我国钢铁产能分布存在严重的区域不平衡,河北省占了全国总产能的25.7%;钢铁行业集中度不高,低水平重复建设得不到有效解决。
材料三:为了带领群体走出泥沼,某钢铁服务业协会会长发出建议:一是请求金融、行业组织等相关部门组成工作小组对现有钢贸企业、行业性担保公司进行分类管理。二是请求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释放相关部门的部分中小企业风险金。
(1)结合材料一,运用价值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钢铁行业低迷的原因。(6分)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请你为解决钢铁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建议。(8分)

(3)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矛盾分析法,谈谈对材料三的认识。(8分)
39.(3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准。近年来我国政府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部署,以增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以公共财政为支撑,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扩大并口提升文化传播装备,加强文化的交流传播,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实施名家大师培训工程,造就一批文化领军人物。
材料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必须扩大文化领域的对外开放。有人认为,国际关系就是文化关系,文化冲突是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政府为增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所作出的部署的依据。(8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国际关系的相关知识,简评“国际关系就是文化关系,文化冲突是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的观点。(12分)
材料三:
(3)结合材料三,运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相关知识,分析图1 现象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图2,请你为防止世界末日由“谣言”变为“真言”出谋献策。(10分)
40.(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中国历史上著名清官包拯说:“盖朝廷纪纲之地,为帝王耳目之司,必在得人,方为称职,自非端劲特立之士,不当轻授。”
材料二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监察制度的国家之一,自秦汉就开始有了专门的监察部门。它在西汉时叫“御史府”,东汉以后叫“御史台”,明清改称“都察院”。不论御史台,还是都察院,都是直属天子的独立部门。不但不受其他官员和部门的制约,反倒有权监督一切部门和官员……。何况历代王朝不但有监督官员的专门机构。也都有惩治腐败的严刑峻法,打击的力度也很大。朱元璋甚至规定凡受贿八十贯者,就要剥皮实草。然而腐败却并未因此有所收敛,反倒有“前赴后继”之势……。最后的结果,则是一个又一个的王朝在大面积不可救药的腐败中垮台。原因之一,恐怕就在于帝国的反腐倡廉治标不治本,也不可能治本。
唯一可以指望的是道德。不可否认,正是由于道德的作用,帝国的官员才不至于腐败的全军覆没。在帝国的历史上,确实不乏克己奉公的各级官员,也不乏为了遏制腐败打击贪官坚持斗争甚至以身殉职的监察官员。
——易中天《帝国的终结》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反对官员腐败的主要手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古代监察制度进行评价。(8分)
材料三 托克维尔认为,分权的“纯粹学说”也许可以这样表述:为了政治自由的建立和维护,关键是将政府划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部门或三部分……基于对分权的上述理解,托克维尔进一步指出分权学说包含四个要素:第一是信奉“政治自由”,或排除“专断权力”。第二是政府具有三种具体的“职能”(立法机关、执行机关和司法机关)。 第三个是他称之为“人员分离”。(即表明政府的三个部门应当由相当分离和不同的人群组成,而且成员身份没有重叠)。第四个要素主要是在以上三个要素基础上而得出的观点,即:如果遵循关于机构、职能和人员分工或分立的建议,那么政府的每个部门都将成为对其他部门行使专断权力的制约,以及因为只限于行使自身的职能、政府各部门便无法对其他部门行使不当的控制或影响。
——李剑宏《试论中西方政治监督目标和实践的差异》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托克维尔的分权“四要素”中的第二和第四个要素在美国政治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并指出西方政治监督与中国传统监督制度的主要差异。(8分)
材料四 网络反腐,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群众监督新形式,借互联网人多力量大的特点,携方便快捷、低成本、低风险的技术优势,更容易形成舆论热点,成为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的有力补充。互联网由于其开放性、快捷性和广泛性等特点,成为网民表达观点诉求的新平台,这也就是“网络反腐”之所以能够有效的原因。然而,长期来看,狂欢式的“网络反腐”仅能给网民一时之快,却不是治理腐败问题的根本武器。
——百度百科
(3)依据材料四,指出网络反腐的特点,谈谈你对网络反腐的看法。(9分)
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刚刚过去的20世纪被认为是发展最快、情况最为复杂的世纪,而它对21世纪的影响也正被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感知。如何评价20世纪世界史,在历史学界是一个被研究的课题。有一种观点颇为流行,即20世纪是“美国世纪”说。该观点认为:20世纪的历史基本上是一部美国迅速崛起并称霸世界的世纪史,在20世纪,美国的民主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及思想文化及国际影响力主导了世界。世界虽然在发生变化,但走的还是美国道路。
评材料中的“美国世纪”说。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赞成或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请考生从第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右侧方框涂黑,按所选题号进行评分;多涂、多答,按所涂的首题进行评分;不涂,按本选考题的首题进行评分。
42.【地理——旅游地理】
安徽天柱山地质公园具有“世界地质公园”称号,下图为“天柱山所在区域图”。
(1)据图分析天柱山风景区优越的旅游区位条件。(6分)
(2)地质公园具有特殊的地质科学意义,试分析具有哪些价值。(4分)
43. 【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某地区坡向与滑坡、泥石流频率(%)分布的关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地区最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的坡向,并分析原因。(4分)
(2)说明该地区为防患滑坡、泥石流灾害应采取的措施。(6分)
44.【地理——环境保护】
左下图是我国化石燃料产生相等能量情况下排放的污染物统计图(以天然气排放量为1),下图是我国2002年能源消费结构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导致的大气污染的具体表现。(6分)
(2)为改善空气质量,还人们更多的蓝天,请说出要解决化石燃料带来的环境问题,必须采取哪些措施?(4分)
请考生从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右侧方框涂黑,按所选题号进行评分;多涂、多答,按所涂的首题进行评分;不涂,按本选考题的首题进行评分。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西汉前期,钱币袭秦形制,文曰“半两”,法定重量当为十二铢。但铸造时通常实重不及其额,前后铸造的钱币大小、轻重亦不一致。诸侯、达官、豪富多私造牟利,私铸钱低劣者薄如榆英,号为“英钱”。不同时期、来源、质量的货币同时流通于市场,折算困难,交易非常不便。汉武帝统治时期,由于对外征伐不断,中央财政从此前“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的丰盈一变而为入不敷出的困局。
材料二 汉武帝于元鼎四年(前113年)将铸币权从各郡国收归中央政府,使中央政府对五铢进行统一铸造和发行。“于是悉令郡国无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钱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诸郡国所前铸钱皆废销之,输其铜三官。而民之铸钱益少,计其费不能相当,唯真工大奸乃盗为之。”五铢钱轻重合宜,自汉至隋七百余年,基本上行用不废。
(1)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时期币制改革的背景。(7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价汉武帝统一货币的举措。(8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到18世纪60年代,北美殖民地经济蒸蒸日上,呈现空前的繁荣景象。费城、波士顿和纽约发展为2~3万人口的城市,成为北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在各殖民地,以市镇为单位,年满21岁的成年男子都可以参加市镇大会,选举市镇行政委员会、其他官员、出席殖民地议会的代表。大会还提出、讨论和通过议案,处理地方重大事务。伯恩比在1759~1760年访问了北美。据他描写,弗吉尼亚人特别“高傲地珍惜自己的自由,忍受不了任何限制,几乎不能容忍任何高高在上的权力的控制,甚至有这种想法他们都受不了”。
——摘编自吴于廑等《世界史·近代史》(上)
材料二 现代民族国家起源于市民社会。所谓市民社会就是基于社会分工、私有制和商品的自由交换的基础上而组成的社会。非洲的市民社会是不发达的……部落体制根深蒂固,人们只有部落观念,只听部落长老的,政府和国家没有任何权威。……虽然非洲绝大多数国家独立后学习美国的政治体制,实行三权分立,但政治不稳定是独立后非洲国家最大的灾难。独立后的非洲出现了一条新的谚语:“在非洲武装政变随着季节一起到来,有时是武装政变越过季节而来临。”非洲独立后政治上的一个重要副产品就是腐败。
——摘编自钱乘旦等编著《世界现代化进程》
(1)根据材料,分析美国资产阶级议会民主体制得以确立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评非洲独立后政治体制的选择。(9分)
47.(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反法西斯国家签字的《联合国家宣言》、《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和其他有关国际协议都规定同盟国家不得与敌国单独媾和,对日和约应先经中、苏、美、英四国外长会议准备,并采取大国一致原则签订全面对日和约。
材料二 1951年9月4日,美国召集了许多同盟国在旧金山召开了与日媾和会议,朝鲜、中国没有受到邀请。南斯拉夫、印度、缅甸受到邀请但拒绝参加会议。与会的48个同盟国于8日签署了《与日媾和条约》,即《旧金山和约》。和约主要内容:盟国承认日本对其领土和领海有完全的主权;日本承认朝鲜独立;日本放弃对台湾及澎湖列岛的一切权利;日本同意将琉球群岛和小笠原群岛等置于联合国托管之下而以美国为唯一管理当局;日本得自愿加入集体安全协定;盟国可与日本缔结双边协定在日本驻军;盟国放弃对日本的赔偿要求。在和约签订的当天,美国与日本还签订了《日美安全条约》。参加会议的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反对条约的内容,拒绝签字;越南、朝鲜、蒙古宣布不承认该条约;周恩来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也不承认《旧金山和约》的合法性。
——以上材料均出自《世界现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中国政府不承认《旧金山和约》合法性的理由。(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旧金山和约》的影响。(9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袁世凯在就任民国元首之后,马上出手遏制蒙藏分离主义运动,先后颁布了《劝谕蒙藏令》、《蒙藏主权声明》、《劝谕汉、满、蒙、回、藏联姻令》、《恢复达赖喇嘛号令》等政令。在劝告库伦哲布尊丹巴活佛放弃独立的信中,袁世凯反驳哲布尊丹巴对“大清”与“中国”的刻意区分,指出:“至库伦独立,前清并未允行,中华民国亦断无允准之理。库伦本为民国领土……甚盼熟筹利害,使我民国受于前清之领土及统治权完全无缺。”
材料二 《劝谕蒙藏令》宣布:“现在政体改建共和,五大民族,均与内地平等。务使蒙藏人民,一切公权、私权,均与内地平等,以昭大同而享幸福。”不久,袁世凯又发布命令说:“现在五族共和,凡蒙、藏、回各地方,同为我中华民国领土,则蒙、藏、回各民族,即同为我中华民国国民,自不能如帝制时代再有藩属名称。此后蒙、藏、回疆等处,自应统筹规画,以谋内政之统一,而冀民族之大同。”
——以上材料均转引自章永乐《“大妥协”: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主权连续性》
(1)依据材料概括袁世凯政府为遏制蒙藏分离主义运动采取的主要对策。(9分)
(2)简要分析袁世凯政府为遏制蒙藏分离主义运动采取的主要对策的影响。(6分)
2012~2013学年度高三年级八模考试
高三年级文综参考答案
地理答案:1-5ACDDB 6-11BDBAC C
36.(1) A地年日照时数小于B地;B地降水较少,天气晴朗日子多;B地海拔相对较高。(6分)
(2)2~3月份覆草会影响地温回升。(2分)
有利的影响:减少水分蒸发;防止水土流失;调节土温,夏季不过热、冬季不过冷;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防止杂草生长,减轻病虫害;提高树体营养水平,促进果树生长。(六选四,每点2分)
(3)支持 山地丘陵区,适宜林果业发展,种植果树,可以提高经济效益(经济收入),解决劳动就业(吸收农村劳动力)(8分)
反对 该地属于山地丘陵,降水丰富且集中夏季,种植果树降低了植被覆盖度,易造成水土流失(8分)
37. (1)沿河谷;加强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欧洲部分的联系,将远东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通过海陆联运加强俄罗斯与东亚国家的联系。
(2) 大陆岛;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大陆板块受碰撞挤压陆地局部下沉或海洋http://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水面普遍上升,下沉的陆地,低的地方被海水淹没,高的地方仍露出水面;露出水面的那部分陆地,就成为大陆岛。
(3)进口商品以原料,能源为主;出口商品以轻工业品(小商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为主;
俄罗斯资源能源丰富,但轻工业不发达;中国轻工业发达,但资源能源相对缺乏;黑龙江与俄罗斯接壤,交通运输便利。
42. (10分)【地理—旅游地理】
(1)旅游资源价值高;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靠近长三角;客源市场广阔等。(6分)
(2)科学 美学(4分)
43. (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1)东南坡(2分)
原因:东南坡为(暖湿的)夏季风的迎风坡,易形成局地暴雨(2分)。
(2)非工程性措旌:加强减灾管理,作好预报、预警工作。(2分)在滑坡、泥石流
多发地区,有计划撤离村民等。(2分)工程性措施:加固稳定变形土体,建立护坡、挡墙;植树造林,保持水土等。(任答l点即可2分)
44.(10分)【地理—环境保护】
(1)(向大气中排放的)灰分会增加可吸人颗粒物,降低大气能见度;SO2、NO2,会导致酸雨产生;碳氢化合物和NO2,会导致光化学烟雾污染等。(6分)
(2)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发展洁净煤技术;调整能源结构;(在能源开发上)面向可再生能源;发展新能源。(4分)
政治答案:12——15 DBAA 16——20 BCBCB 21——23 CAD
38. (22分)【参考答案】
(1)供求影响价格,钢产品供过于求,产品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3分)
劳动生产率低,产品附加值低,缺乏核心技术,成本过高。(3分)
(2)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淘汰落后产能。(2分)
②通过科学管理等手段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2分)
③调整生产力布局,统筹区域协调发展。(2分)
④遵循市场规律,加强宏观调控,推动行业兼并重组。(2分)
(其他答案若针对性强,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该题最高分不超过8分)
(3)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这要求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分)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钢铁行业情况复杂,针对此情况提出分类管理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分)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分类管理能区分各种不同情况和风险的企业,找到存在的问题。(2分)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只有对存在不同问题的企业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2分)
39.(30分)
(1)①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繁荣文化事业,能增强文化实力。(2分)
②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的文化需求,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2分)
③现代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文化传播能力的提升,有利于传播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2分)
④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推动力。(2分)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分析恰当,可酌情给分,但该题最高不超过8分)
(2)①国际关系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有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文化关系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2分)
②国家之间复杂关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分)。其中,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2分)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可能引起国家间的分歧或摩擦乃至冲突。(2分)国家间在文化方面存在共同利益,文化关系则体现为合作;国家间在文化方面的利益对立,文化关系表现为对抗或冲突。(2分)
③文化冲突是国际关系的表现形式,也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2分)
④题目的观点是不科学的。(1分)
(3)原因:①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错误的思想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起阻碍作用。(2分)
②图1中“全能神”邪教故意歪曲事实,蛊惑群众,群众由于缺乏科学素养,盲目相信“世界末日”的言论,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不必要的伤害。(2分)
对策:①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学会和自然和睦相处;(2分)
②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包括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和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养成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以实际行动推动生态环境改善。(2分)
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2分)
历史答案:
24-25:DB 26-30:CABCB 31-35:ADCDA
40.(25分)
(1)手段:注重选拔官吏,建立监察制度、加强惩罚、注重道德宣传和道德约束。(4分)
评价: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在整顿吏治,规范执政,打击腐败和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制度的实际效能必然是有限的,它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4分)
(2)体现: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政体实行三权分立,议会掌握立法权、掌握行政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体现了政府的“三种职能”;美国国会、总统、最高法院这三部分权力相互之间保持独立,互相制衡,每种权力都有限制另外两种权力滥用的职能,体现了第四个要素。(4分)
差异:西方监督制度是建立在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上的,实现了法制化;中国传统监督制度是建立在封建的人治政治的基础上,缺乏法律制度的保障。(4分)
(3)特点:方便快捷、低成本、低风险,影响力大。(3分)
看法:网络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反腐倡廉的助推器,成为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的有力补充,具有积极作用。但网络反腐也存在无序发展的问题,除具有偶发性和戏剧性外,还有“误伤”发生。网络反腐只是制度反腐的一种重要补充力量,它不能取代制度反腐,反腐倡廉要取得成效必须从制度入手。(6分)
41.(12分)
观点一:认可20 世纪是美国的世纪。经济上,从19世纪末开始,美国经济快速发展;二战后美元取得世界货币的霸主地位;罗斯福“新政”模式曾被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效法。政治上,美国的民主政治相对完善,被许多国家模仿学习;美国一度取得世界霸权。外交上,二战后成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还一度操纵联合国。科技上,美国率先研制成功原子弹,发明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另外,来自美国的摇滚乐、电影,对许多国家的人民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观点二:不同意。政治上,美国虽一度操纵联合国,但苏联与美国抗衡,形成美苏对峙格局;随着西欧、日本、中国、不结盟运动的崛起,挑战美国的霸权,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军事上,美国发起的扶蒋反共、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均失败,海湾战争中,美国虽胜,但陷入泥潭,得不偿失。经济上,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国主导的关贸总协定被世贸组织取代。外交上,美国虽强大,但很难单独处理世界上的重大问题,例如反恐问题等。
45.(15 分)
(1)铸造的金属货币重量与实际价值不符;郡国掌握铸币权,严重影响中央集权的加强;币制
紊乱影响经济正常发展;汉武帝时长期战争导致财政入不敷出。(7分)
(2)其实质是与地方豪强兼并势力和分裂割据势力争夺财权;实现了中央对货币铸造权的集中
统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对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有促进作用;五铢钱大量
流通,使币制和币值保持长期相对稳定,并影响后世。(8分)
46.(15分)
(1)原因:独立前北美资本主义经济有较大发展;具有一定的民主传统;人民具有比较牢固的
民主、自由、平等观念;市民社会的形成。(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简评:独立后的非洲,经济落后,市民社会不成熟,部落体制根深蒂固,国家意识淡薄,
(3分)照搬美国的政治体制,实行三权分立,(2分)导致政局动荡,政治腐败。(2分)一个
国家政治体制的选择必须结合本国国情。(2分)
47.(15分)
(1)媾和条约是美国等国家一方面发起召开的,违背了二战期间签订的国际协定关于对日和约应先经中、苏、美、英四国外长会议准备的规定;主要受害国家中国、朝鲜没有收到邀请;一些相关国家拒绝参加会议、拒绝签字或者拒绝承认该条约;条约中的一些内容如领土问题违背了二战期间签订的国际协定的相关规定。(6分)
(2)改变了二战期间签订的国际协定确定的战后国际秩序;使美国得以单独控制日本,使日美由对抗走向结盟;加剧了战后两大阵营的对抗和国际紧张局势;引发了日本和被侵略国的新矛盾;为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埋下了祸根;侵犯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为中日领土争端埋下了祸根。(9分)
48.(15分)
(1)明确反对蒙藏分离和维护领土主权完整的坚定立场;反对哲布尊丹巴对“大清”与“中国”的刻意区分;晓以利害,劝告分离主义头目放弃分离活动;劝谕联姻、宣布恢复达赖号令、取消藩属名称、提出民族平等等法令和措施。(9分)
(2)袁世凯政府采取的维护领土主权完整的坚定立场和结合当时民族关系的实际提高少数民族地位、取消大汉族主义、实行民族平等的法令和措施,有利于瓦解、打击民族分裂势力;缓和了民族矛盾,对维护祖国统一起了积极作用。(6分)
图6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2~2013学年度高三年级八模考试
数学试卷(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答卷Ⅰ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 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 已知全集是,集合和满足,则下列结论中不成立的是(   )
A. B. C. D.
2. 设则“”是“复数为纯虚数”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 右图是一个算法的流程图,最后输出的W=(   )
A.18 B.16 C.14 D.12
4. 二项式的展开式的第二项的系数为,则的值为(   )
A. B. C. 或 D. 或
5. 10张奖券中只有3张有奖,5个人购买,每人1张,至少有1人中奖的概率是(   )
A. B.
C. D.
6. 将函数的图象F向右平移,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图象F′,若F′的一条对称轴方程是,则的一个可能取值是(   )  
A. B. C. D.
7. 已知函数的零点依次为a,b,c,则(   )
A.a<b<c B.c<b<a C.c<a<b D.b<a<c
8. 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俯视图中圆的直径为4,该几何体的体积为,直径为4的球的体积为,则(   )
A. B.
C. D.
9. 在直角梯形ABCD中,AB//CD,°,AB=2CD=2,M为腰BC的中点,则(   )
A.4 B.3 C.2 D.1
10. 点P在双曲线上,是这条双曲线的两个焦点,,
且的三条边长成等差数列,则此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
A .    B .    C.     D .
11. 已知为的导函数,则的图像是(   )
12. 已知符号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若函数有且仅有3个零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 已知点P(x,y)在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内运动,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
14. 已知数列{)满足,则该数列的通项公式=
15. 在四面体中,,则四面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16. 圆的方程为,圆的方程,过上任意一点P作圆的两条切线PM、PN,切点分别为M、N,则∠MPN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6个小题,第17题10分,其余每个小题12分,共70分)
17.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其中,
相邻两对称轴间的距离不小于
(Ⅰ)求的取值范围;
(Ⅱ)在分别角的对边, 最大时,
的面积.
18. (本小题满分12分)为了响应学校“学科文化节”活动,数学组举办了一场数学知识比赛,共分为甲、乙两组.其中甲组得满分的有1个女生和3个男生,乙组得满分的有2个女生和4个男生.现从得满分的学生中,每组各任选2个学生,作为数学组的活动代言人.
(1)求选出的4个学生中恰有1个女生的概率;
(2)设为选出的4个学生中女生的人数,求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19. (本小题满分12分)平行四边形ABCD中,AB=2,AD=,且,以BD为折线,把折起,使平面,连AC.
(Ⅰ)求证:; (Ⅱ)求二面角B-AC-D的大小;
(Ⅲ)求四面体ABCD外接球的体积.
20.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椭圆抛物线的焦点均在轴上,的中心和的顶点均为原点从每条曲线上取两个点,将其坐标记录于下表中:
(1)求的标准方程;
(2)设斜率不为的动直线与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且与的准线相交于点试探究: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定点使得以为直径的圆恒过点若存在,求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1.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
(1)若函数在处取得极大值,求的值;
(2)时,函数图象上的点都在所表示的区域内,求的取值范围;
(3)证明:,.
请考生在第22~24三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22. (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已知切⊙于点E,割线PBA交⊙于A、B两点,∠APE的平分线和AE、BE分别交于点C、D.求证:
(Ⅰ);
(Ⅱ).
23. (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圆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圆的极坐标方程为.
(Ⅰ)将圆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将圆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Ⅱ)圆、是否相交,若相交,请求出公共弦的长;若不相交,请说明理由.
24. (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
(Ⅰ)求不等式的解集;
(Ⅱ)若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非空,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012~2013学年度高三年级八模考试
数学试卷(理)答案
2、 选择题
   DCBCD BABCD AC
5.解析:无人中奖的概率为=.故至少有1人中奖的概率为1-=.
6.解析:F′的解析式,若一条对称轴方程是,则或,当。
7.解析:
故选A。
9.解析:
,,,
10.解析:不妨设点P在双曲线的左支上,设,则
解得,又代入两边同除以得
解得,,故选D。
二、13解析:可行域是以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当过点B时,取最小值是。
14.
15.解析:构造一个长方体,使得它的三条面对角线分别为4、5、6,设长方体的三条边分别为,则,而长方体的外接球就是四面体的外接球,所以
16.解析:圆的圆心的轨迹方程是,当∠MPN取最大值时,是P点距离圆上的点的距离最小的时候,此时,所以
三、解答题(共6个小题,第17题10分,其余每个小题12分,共70分)
17.解:(Ⅰ)
由题意可知
解得     ………………………………6分
(Ⅱ)由(Ⅰ)可知的最大值为1,
,而
由余弦定理知
联立解得 …………………12分
18.解:(1)设“从甲组内选出的2个同学均为男同学;从乙组内选出的2个同学中,1个是男同学,1个为女同学”为事件,“从乙组内选出的2个同学均为男同学;从甲组内选出的2个同学中1个是男同学,1个为女同学”为事件,由于事件 互斥,且
∴选出的4个同学中恰有1个女生的概率为
……………………5分
(2)可能的取值为0,1,2,3,
∴的分布列为
0 1 2 3
P
…………10分
∴的数学期望 …………………………12分
19.解:(Ⅰ)在中,
, 易得,
面面 面 …4分
(Ⅱ)在四面体ABCD中,以D为原点,DB为轴,DC为轴,过D垂直于平面BDC的射线为轴,建立如图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D(0,0,0),B(2,0,0),C(0,2,0),A(2,0,2)
设平面ABC的法向量为,而,
由得:,取 .
再设平面DAC的法向量为,而,
由得:,取,
所以,所以二面角B-AC-D的大小是 …………………8分
(Ⅲ)由于均为直角三角形,故四面体ABCD的外接球球心在AD中点,
又,所以球半径,得 . …………………12分
20.解析:(1)设的标准方程分别为:
和代入抛物线方程中得到的解相同,…………………………2分,
且和在椭圆上,代入椭圆方程得故的标准方程分别为             …………………………5分
(2)设直线的方程为将其代入消去并化简整理得
与相切,
…………………………7分,
设切点则又直线与的准线的交点以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
     …………………………10分,
化简并整理得恒成立,故即存在定点合题意。                …………………………12分
21.解析:(1),由 经检验符合题意……3分
(2)依题意知,不等式在恒成立.令,
当k≤0时,取x=1,有,故k≤0不合.
当k>0时, g′(x)=-2kx=.
令g′(x)=0,得x1=0,x2=>-1. ……………………………4分
①当k≥时, ≤0,g′(x)<0在(0,+∞)上恒成立,因此g(x)在[0,+∞)上单调递减,从而对任意的x∈[0,+∞),总有g(x)≤g(0)=0,故k≥符合题意.
②当0<k<时,>0, 对于x∈,g′(x)>0,
故g(x)在内单调递增,因此当取x0∈时,g(x0)>g(0)=0,不合.
综上,. …………………………8分
(3)证明:当n=1时,不等式左边=2-ln3<2=右边,所以不等式成立.
当n≥2时,在(2)中取k=,得……………9分
取x=代入上式得:-ln(1+)≤<………10分
≤2-ln3+
-ln(2n+1)≤2-ln3+1-<2.
综上,-ln(2n+1)<2, ……………………………… 12分
22.(Ⅰ)证明:切⊙于点,
平分

………………5分
(Ⅱ)证明:
∽,
同理∽,
………………10分
23.解:(Ⅰ)由得x2+y2=1,
又∵ρ=2cos(θ+)=cosθ-sinθ,
∴ρ2=ρcosθ-ρsinθ.
∴x2+y2-x+y=0,即 ………………5分
(Ⅱ)圆心距,得两圆相交
由得,A(1,0),B,
∴ ………………10分
24. 解:(Ⅰ)原不等式等价于
或………………3分
解,得
即不等式的解集为                   ………………5分
(Ⅱ)         ………………8分
。                 ………………10分
S=0
T=0
S=T-S
S≥6
开始
T=T+2
W=S+T
输出W
结束


(第3题图)
主视图
侧视图
.
4
2
俯视图
B
A
C
D
B
C
A
D
·
A
B
C
O
D
E
P
z
A
B
C
D
y
x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1—2012学年度高三年级八模考试
文科数学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Ⅰ前,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答卷Ⅰ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 对于非零向量,,“”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 复数的共轭复数是( )
A. B. C. D.
3. 对四组数据进行统计,获得以下散点图,关于其相关系数比较,正确的是( )
相关系数为 相关系数为
相关系数为 相关系数为
A. B.
C. D.
4.下列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
A. B.
C. D.
5.左图是一个算法的流程图,最后输出的W=( )
A.18 B. 16 C.14 D.12
6.将函数的图象F向右平移,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图象F′,若F′的一条对称轴方程是,则的一个可能取值是( )  
A. B. C. D.
7.在三棱锥中,已知,平面, . 若其直观图、正视图、俯视图如图所示,则其侧视图的面积为 ( )
A. B. C. D.
8.已知为的导函数,
则的图像是( )
9. 点P是曲线上任意一点,则点P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小值是 ( )
A.1 B. C.2 D.2
10.若直线被圆所截得的弦长为,则与曲线的公共点个数为( )
A.1个 B.2个 C.1个或2个 D.1个或0个
11.函数的图象上存在不同的三点到原点的距离构成等比数列,则以下不可能成为该数列的公比的数是( )
A. B. C. D.
12.把一个皮球放入如图所示的由8根长均为20 cm的铁丝接成的四棱锥形骨架内,使皮球的表面
与8根铁丝都相切,则皮球的半径为 ( )
A.l0cm B.10 cm C.10cm D.30cm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13. 已知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则不等式的解为_________;
14 设, 其中满足当的最大值为6时,的值为____
15 设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且一个焦点与抛物线的焦点相同,则此双曲线的方程为 .
16.已知数列{)满足,则该数列的通项公式=
三、解答题(共70分)。
17.(本题10分)在中,.
(1)求角的大小;(2)若,,求.
18. (本题12分)如图,菱形的边长为6,,.将菱形沿对角线折起,得到三棱锥 ,点是棱的中点,.
(1)求证:;
(2)求三棱锥的体积.
19. (本题12分)某商区停车场临时停车按时段收费,收费标准为:每辆汽车一次停车不超过小时收费元,超过小时的部分每小时收费元(不足小时的部分按小时计算).现有甲、乙二人在该商区临时停车,两人停车都不超过小时.
(1)若甲停车小时以上且不超过小时的概率为,停车付费多于元的概率为,求甲停车付费恰为元的概率;
(2)若每人停车的时长在每个时段的可能性相同,求甲、乙二人停车付费之和为元的概率.
20.(本题12分)设F为抛物线E: 的焦点,A、B、C为该抛物线上三点,已知 且
(1) 求抛物线方程;
(2) 设动直线l与抛物线E相切于点P,与直线相交于点Q。证明以PQ为直径的圆恒过y轴上某定点。
21.(本题12分)已知函数,
(1)若对于定义域内的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 设有两个极值点,且,
求证:;
请考生在第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已知PA是⊙O的切线,A是切点,直线PO交⊙O于B、C两点,D是OC的中点,连结AD并延长交⊙O于点E,若.
(1)求∠AEC的大小;
(2)求AE的长.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圆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圆的极坐标方程为.
(1)将圆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将圆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2)圆、是否相交,若相交,请求出公共弦的长;若不相交,请说明理由.
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设函数
(1)当m=2时,解不等式:≤1;
(2)若不等式的解集为,求m的值。
2011—2012学年度高三年级八模考试文科数学答案
一、选择题:ACACB BDABC DD
二、填空题: 3
三、解答题:
17.解:(I)由已知得:,……2分
……4分, …6分
(II)由 可得: ………7分
……8分
………10分
解得: ………11分
. ……12分
18. (1) 证明:由题意,,
因为,所以,.…3分
又因为菱形,所以.
因为,所以平面,
因为平面,所以平面平面. ……………6分
(2)解:三棱锥的体积等于三棱锥的体积.
由(1)知,平面,
所以为三棱锥的高.
的面积为,
所求体积等于. ……………12分
19.(本小题满分13分)
(Ⅰ)解:设“甲临时停车付费恰为元”为事件, ………………1分
则 .所以甲临时停车付费恰为元的概率是. ………4分
(Ⅱ)解:设甲停车付费元,乙停车付费元,其中. ………6分
则甲、乙二人的停车费用构成的基本事件空间为:
,共种情形. ………10分
其中,这种情形符合题意.………………12分
故“甲、乙二人停车付费之和为元”的概率为. …………13分
20. 解;(1)由知又
所以所以所求抛物线方程为
(2)设点P(,), ≠0. ∵Y=,,
切线方程:y-=,即y=
由 ∴Q(,-1)
设M(0,)∴,∵·=0
--++=0,又,∴联立解得=1
故以PQ为直径的圆过y轴上的定点M(0,1)
. 21、解:(1), ,设,
当时,,当时,

(2) ()
解法(一),,且 ()--
()
设 ,

解法(二),,且 ()
由的极值点可得
23. (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解:(Ⅰ)由得x2+y2=1,
又∵ρ=2cos(θ+)=cosθ-sinθ,
∴ρ2=ρcosθ-ρsinθ.
∴x2+y2-x+y=0,即 ………………5分
(Ⅱ)圆心距,得两圆相交
由得,A(1,0),B,
∴ ………………10分
S=0
T=0
S=T-S
S≥6
开始
T=T+2
W=S+T
输出W
结束


第7题
A
B
C
M
O
D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河北衡水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第八次模拟试题
高 三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70分)
注意事项:
1、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总共9道单选题。
2、静心读文本,细心读题干,会做题一题不错,该拿分一分不丢,祝大家考出好成绩。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中国人的精神
辜鸿铭
  中国人身上有种难以形容的东西。我已经把这种难以形容的东西概括为温良。如果我不为这种温良正名的话,那么在外国人的心中它就可能被误认为中国人体质和道德上的缺陷——温顺和懦弱。这里再次提到的温良,就是我曾经提到过的一种源于同情心或真正的人类智慧的温良——既不是源于推理,也非产自本能,而是源于同情心——来源于同情的力量。
  中国人之所以有这种力量,这种强大的同情的力量,是因为他们完全地或几乎完全地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中国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种情感的生活——这种情感既不是来源于感官直觉意义上的那种情感,也不是来源于你们所说的神经系统奔腾的情欲那种意义上的情感,而是一种产生于我们人性的深处——心灵的激情或人类之爱的那种意义上的情感。
  下面让我们看看中国人是否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
  首先,我们来谈谈中国的语言。中国的语言也是一种心灵的语言。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就是:那些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其儿童或未受教育者学习中文比成年人或受过教育者要容易得多。原因在于儿童和未受教育者是用心灵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的。相反,受过教育者,特别是受过理性教育的现代欧洲人,他们是用大脑和智慧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的。
  其次,我们再指出一个众所周知的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事实。中国人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其秘密何在?就在于中国人是用心而非用脑去记忆。用具同情力量的心灵记事,比用头脑或智力要好得多,后者是枯燥乏味的。
  接下来的例子,依旧是体现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并得到大家承认的一个事实——中国人的礼貌。中国人一向被视为礼仪之邦,那么其礼貌的本质是什么呢?这就是体谅、照顾他人的感情。中国人有礼貌是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他们完全了解自己的这份情感,很容易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显示出体谅、照顾他人情感的特征。
  我们举的中国人的特性的最后一例,是其缺乏精确的习惯。这是由亚瑟·史密斯提出并使之得以扬名的一个观点。那么中国人缺少精确性的原因又何在呢?我说依然是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心灵是纤细而敏感的,它不像头脑或智慧那样僵硬、刻板。
  正是因为中国人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一种孩子般的生活,所以他们在许多方面还显得有些幼稚。这使得一些浅薄的留学中国的外国留学生认为中国人未能使文明得到发展,中国文明是一个停滞的文明。必须承认,中国人的智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被人为地限制了。众所周知,在有些领域,中国人只取得了很小的进步甚至根本没什么进步。这不仅有自然科学方面的,也有纯粹抽象科学方面的,如逻辑学。实际上欧洲语言中“科学”与“逻辑”二词,是无法在中文找到完全对等的词来加以表达的。
  像儿童一样过着心灵生活的中国人对抽象的科学没有丝毫兴趣,因为在这方面心灵和情感无计可施。事实上,每一件无需心灵与情感参与的事,诸如统计一类的工作,都会引起中国人的反感。
 1.下列对作者在文中提出的“温良”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它是一种中国人身上所具有的难以形容的东西。
  B.它显示出中国人体质和道德上的缺陷——温顺和懦弱。
  C.它既不是源于推理,也非产自本能,而是源于同情心。
  D.它源自中国人完全地或几乎完全地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
 2.下列对中国人“过着一种心灵生活”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
  A.中国的语言是一种心灵的语言,所以那些受过理性教育的外国人用大脑和智慧来思考和使用反而行不通。
  B.中国人是用心而非用脑去记忆的,用具有同情力量的心灵记事,比用头脑或智力要好得多。
  C.中国人没有僵硬、刻板的习惯,因为中国人的心灵是纤细而敏感的,它不像头脑或智慧那样僵硬、刻板。
  D.中国一向被视为礼仪之邦,中国人很容易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显示出体谅、照顾他人情感的特征。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人身上有一种难以形容的东西,那就是一种源于同情心或真正的人类智慧的温良,它可能表现为一种缺陷。
  B.中国人的生活是一种源于感官直觉意义上的情感的生活,不是来源于神经系统奔腾的情欲那种意义上的情感生活。
  C.外国的儿童和未受教育者学习中文比成年人和受过教育者要容易,因为儿童和未受教育者是用心灵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的。
  D.在中国留学的外国学生认为中国人未能使文明得到发展,中国文明是一个停滞的文明。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逖,字子长,彭城丛亭里人也。祖芳,魏太常卿。父戫,金紫光禄大夫。逖少而聪敏,好弋猎骑射,以行乐为事,爱交游,善戏谑。郡辟功曹,州命主簿。魏末征诣霸府,世宗以为永安公浚开府行参军。逖远离乡家,倦于羁旅,发愤自励,专精读书。晋阳都会之所,霸朝人士攸集,咸务于宴集。逖在游宴之中,卷不离手,值有文籍所未见者,则终日讽诵,或通夜不归,其好学如此。亦留心文藻,颇工诗咏。天保初,行定陶县令,坐奸事免,十余年不得调。干明年,兼员外散骑常侍,使于梁主萧庄,还,兼三公郎中。皇建元年,除太子洗马。肃宗崩,从世祖赴晋阳,除散骑侍郎,兼仪曹郎中。久之,兼中书侍郎。和士开宠要,逖附之,授中书侍郎,入典机密。兼散骑常侍,聘陈使主,还,除通直散骑常侍。寻迁给事黄门侍郎,修国史,加散骑常侍。又除假仪同三司,聘周使副。二国始通,礼仪未定,逖与周朝议论往复,斟酌古今,事多合礼,兼文辞可观,甚得名誉。使还,拜仪同三司。世祖崩,出为江州刺史。祖珽执政,徙为仁州刺史。祖珽既出,征还,待诏文林馆,重除散骑常侍,奏门下事。未几,与崔季舒等同时被戮,时年四十九。
初逖与珽以文义相得,结雷、陈之契,又为弟俊聘珽之女。珽之将免赵彦深等也,先以告逖,仍付密启,令其奏闻。彦深等颇知之,先自申理,珽由此疑逖告其所为。及珽被出,逖遂遣弟离婚,其轻交易绝如此。所制诗赋及杂文文笔三十卷。
——节选自《 北齐书 ·刘逖传》
[注]霸朝:这里指指割据一方或偏安一隅而尚能号令天下的政权。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好弋猎骑射 弋:泛指射猎。
B.爱交游,善戏谑 游:来往,交往。
C.则终日讽诵 讽:讥讽,讽喻。
D.亦留心文藻,颇工诗咏 工:擅长。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刘逖好学的一组是( )
①逖少而聪敏 ②发愤自励,专精读书 ③逖在游宴之中,卷不离手
④值有文籍所未见者,则终日讽诵 ⑤亦留心文藻 ⑥待诏文林馆
A.①③⑤ B.①②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刘逖年轻时聪明,但不喜欢学习。他出身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曾在朝为官,喜欢骑马打猎,爱和人开玩笑,一心耽于享乐。
B. 刘逖一生为官,但仕途并不一帆风顺。他曾担任过主簿、参军,也曾做定陶代理县令,由于做坏事被免官,祖珽执政时,由于与祖珽不和,被贬为仁州刺史。
C. 刘逖通晓外交礼节,文辞也好。他在出使周任副使时,与周朝来回交涉,参考古今,做事大多合乎礼节,取得了很好的名誉。
D. 刘逖性情偏狭,轻易和朋友断绝关系。因为祖珽怀疑刘逖告诉了赵彦深等人要罢免他们的秘密,等到祖珽被赶出朝廷,刘逖就让弟弟与祖珽的女儿离婚。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和士开宠要,逖附之,授中书侍郎,入典机密。(5分)
译文:
(2)珽之将免赵彦深等也,先以告逖,仍付密启,令其奏闻。(5分)
译文: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龙潭夜坐
明 王守仁①
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临流欲写猗兰②意,江北江南无限情。
[注]①此诗作于王守仁由贬所龙场驿起任南京太仆寺少卿的次年游滁州之时。②猗兰:即《猗兰
操》,琴曲名。传为孔子所作,说孔子自卫返鲁,见到隐谷之中,香兰独茂,与众草为伍,因而感
伤自己生不逢时。
8.诗中描摹了龙潭夜怎样的景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9.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对本诗进行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原创)
(1) 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前世而固然。(屈原《离骚》)
(2) _____________________,血色罗裙翻酒污。(白居易《琵琶行》)
(3) 野马也,尘埃也,___________________ 。(庄子《逍遥游》)
(4)力尽不知热,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观刈麦》)
(5)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6)_____________________,娇儿恶卧踏里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25分)
鸡 缸
文/孙犁①
我家住宅后面就是南市,解放初期,那里的街道两旁,有很多小摊。每到晚上没事,我好到那里逛逛,有时也买几件旧货,价钱都是很便宜的。
有一次,我买了两个磁缸,磁很厚很白,上面是五彩人物、花卉,最下面还有几只雄鸡,釉色非常鲜艳。可能是用来装茶叶或糖果的,个儿很不小,我从南市抱回家中,还累得出了一身汗。抱回来,也没有多少用途,我就在里面放小米、绿豆。
“文化大革命”期间,此物和别的一些磁器被抄走,传说我家有廿多件古董,这自然是其中之一。关于书,我心里是有底的,说有这么多古董,我却没有精神准备。这些磁器都是小贩们当做破烂买来的,我掏一元钱买一件,他们还算是遇到了大头。现在适逢其会,居然上升为古董,我心里有些奇怪。
这当然也是有人揭发的。我们住的是个大杂院,门口有个传达室。其中值班的,有个姓钱的老头,长年穿黑布服,叼着铜烟袋,不好说话,对人很是谦恭。既然是传达,当然也出入我的住室,见到了我的用具和陈设。此人造反以后,态度大变,常常对着我们住的台阶,大吐其痰。不过当时这是司空见惯的现象,是时代的自然点缀,我也不以为意,我个人是同他没有恩怨的。
冬季,我到了干校,属于牛鬼蛇神②。这个姓钱的,作为“革命群众”,不久也到干校去了。有一天,他指挥着我们几个人,在院里弄煤,态度非常专横霸道。忽然,有一个同伴对他说:
“钱某某,你是什么人?你原是劝业场二楼的一个古董商,专门坑害人,隐瞒身份,混入机关。你和我们一样是牛鬼蛇神,不要在那里指手画脚的了,快脱了大衣,和我们一起干活!”
当时,我真为这位棚友捏一把汗。谁知这个姓钱的,听了以后,脸色惨白,立刻一转身,灰溜溜地钻进屋子里去了,以后再也不来领导我们。他虽然并没有从此就划入我们这个阶层,同我们去住一个棚子,但这件事,颇使我们扬眉吐气于一时,很觉得开心。
后来我想,一个古董商人,解放以后,变成了传达,内心对共产党当然是仇恨的,也就无怪对进城干部是这样的态度了。他向上级谎报我家有多少古董,也就是自然可信的了。
过了几年,书籍和磁器都发还了。书籍丢失了一些,并有几部被人评为“珍贵”,劝我“捐献国家”。磁器却一件没丢,也没人劝我捐献,可见都是不入流品,也不惹人喜爱的。
我把这些瓶瓶罐罐,堆放在屋子的一个角落里。一年夏天,忽然在一个破花瓶里,发现了一只死耗子,颇使人恶心。我把耗子倒出来,把花瓶送给了帮我做饭的妇女。
这两个磁缸,我用它腌上了鸡蛋,放在厨房里。烟熏火燎,满是尘土油垢,面目皆非了。
时间过得真快,又过了几年。国家实行开放政策,与外国通商往来,旧磁器旧文物,都大涨其价,尤其日本人敢掏大价钱。那位妇女,消息灵通,把那只花瓶送到委托店论价,竟给十五元。还说,如果不是把人头磨损了一些,可以卖到二十元。她喜出望外,更有惜售之心,又抱回家去了。并好意地来通知我说:
“大叔,你那两个缸子,不要用它腌鸡蛋了,多么可惜呀,这可能是古董。我给你刷刷,拿到委托店去卖了吧。”
我未加可否。但也觉得,值此旧磁器短缺之时,派以如此用场,也未免太委屈它们了。今日无事,把鸡蛋倒到别的罐子里,用温水把它们洗了洗,陈于几案。磁缸容光焕发,花鸟像活了一样。使我不由得有一种感慨,就像从风尘里,识拔了稀世奇材,顿然把它们安置在庙堂之上了。看了看缸底,还有朱红双行款:大清光绪年制。
还查了一本有关磁器的书,这种形制的东西,好像叫作鸡缸。
这不是古董是什么!对着它们欣赏之余,因有韵文之作,其辞曰:
绘者覃精③,制者兢兢,锻炼成器,希延年用。瓦全玉碎,天道难凭。未委泥沙,已成古董。茫茫一生,与磁器同。
一九八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选自孙犁《芸斋小说》)
【注】①孙犁:解放区文艺的代表作家之一,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他的文学创作迎来了第二个高峰,代表作《澹定集》《耕堂序跋》。②文革中,一些人被错误定性为“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反动学术权威”等,统称为“牛鬼蛇神”,其中一部分人被迫到五七干校劳动改造。③覃:深。
(1)下面关于文章的解说,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作家以辛辣的笔触写出了钱姓老头文革前后的沉沦变化,他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企图在政治、经济上大捞一把,借助某种契机扶摇直上,占据一定职位便作威作福。
B.本文以小见大,通过鸡缸这个小物件折射出十年风雨跌宕的社会生活,揭示了文革现实中的痛苦和丑陋、人性的渺小和卑劣。
C.作者对做饭妇女劝其卖掉磁缸的建议“未加可否”,因为当时作者认为自己的瓷器不是古董,卖掉也换不来几个钱。
D.小说以物衬人,表明“特殊年代”的客观现实原因定会使人与物具有相同的命运,同时也在呼唤美好和光明。
E.本文语言之美在于简易平淡,用较少的字,使笔下的人物和生活、情意和状态返璞归真,字简而情深,文尽而意远。
(2)简析第一自然段在文中有哪几方面的作用。(6分)
答:
(3)简要概括“姓钱的老头”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塑造该人物的作用是什么?(6分)
答:
(4)小说末尾说“茫茫一生,与磁器同”,作者一生与此件瓷器有什么相同之处?根据作者的人生沉浮谈谈个人发展与社会时代环境的关系。(8分)
答: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 (4)题。(25分)
国画大家刘旦宅
刘旦宅八十初度,竞毫不留恋地飘然而逝,着实令人惘然。
他少年就有神童之名,10岁那年小试锋芒,在家乡温州举办“十龄童刘小粟画展”。 1951年,20岁的刘旦宅来到上海,不久进入人民美术出版社,先后绘制了《屈原》《破釜沉舟》 《杜甫》《李时珍》等多部影响深远的连环画精品。1956年,上海中国画院成立后,刘旦宅又 幸运地成为首批画师中最年轻的一位。如今,随着这位曾经画出了《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历代诗人画传》《九歌》等诸多精品的人物画大师的远行,落寞的上海画坛又平添几分无力感。
王元化先生曾引《文心雕龙》“思表纤旨,文作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赞誉刘旦宅艺术高妙。事实上,刘旦宅的确对自己的作品很自信,也颇爱惜羽毛,极少参与应酬,更不肯随便赠画,以至常给人“傲气”之感。可刘旦宅也毫不讳言自己非常钦佩同为海派艺术大师的 谢稚柳、陆俨少、程十发等画家。甚至还主动开口向程十发先生索画,扮演起“粉丝”的角色。 他与这三位大师都曾举办过联合画展,还曾多次随陆俨少先生外出写生。
90高龄的连环画界泰斗贺友直先生与刘旦宅是多年老友。一提到刘旦宅,贺友直泪湿眼眶:“老刘是真正的国画大家,国学底蕴深厚,饱览诗书,书法也很好。而他的风骨、大度和正直,更值得后人敬仰。”说起两人交往,贺友直深情回忆。1963年,贺友直与刘旦宅一起被 邀请到北京。此间,贺友直发现刘旦宅时常呆坐,右手伸指比划,双目随指移动,他经过观察 发现,原来刘旦宅是在空中作画。贺友直觉得,刘旦宅用这种方法,能在动笔前先捕捉造型、布景及构图的感觉,因此戏称之为“内心视觉”。“由此我得到一个认识:从事艺术务必入迷。 刘旦宅就是最好的榜样。”令人唏嘘的是,“文革”后期,贺友直为求自身解脱,曾经伤害了刘 旦宅。对此,贺友直始终耿耿于怀,每每说及此事总是眼含泪花。
贺友直说,“老刘量大,反倒是他请我吃饭以示宽恕。”而事实上,刘旦宅对这段不愉快的往事从来绝口不提,对贺友直依然尊敬如故。
熟悉刘旦宅的人都知道,画画、饮酒、下棋,都是他的强项。或许由于当年共同唱和的文友画友诸如郭沫若、吴晗、周汝昌等人相继老去或远行,或许由于近年来画价飞涨却知音稀少,刘旦宅在晚年,酒不喝了,棋不下了,连最心爱的画也不画了。正如他所说,“画的画没人欣赏,只是被买来卖去,没有意思”。
于是,爱好唯剩下读书。古今中外,刘旦宅涉猎很广,思索也很深,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中国的思想文化为什么成熟得那样早,从老庄哲理、屈子离骚、晋代书法,一直到唐诗、宋画,为什么一出现都达到世界的顶峰?刘旦宅虽为画家,却痴迷于书法艺术,他甚至认为“中国书法是世界上所有艺术门类中唯一以人类内心世界为参照而创作的艺术,而其他艺术门类都是有外物对应的”。
尽管今天关于中华文化的论述多如牛毛,可所有理论在刘旦宅看来都还没有抓住根本, 尤其是“中华文明成就为什么会那么早”这一问题,更是难以找到令他满意的答案,为此,刘旦宅常感到苍凉落寞。而一旦想到今后中国会不会再出现这样的文化顶峰,刘旦宅又感到迷茫困惑。虽感遗憾,但他仍然寄望于今天的学者,盼望看到一部能与中国书法相称的学术著作,也期待上海能有一个专业的、深入研究中国书画艺术的学术机构。
年轻时代,刘旦宅就是个性格耿直、心直口快的人,为此曾得罪过不少人,更曾锒铛入狱 多年。尽管如此,那种有话必说的性情,并没有随着年华老去而改变。有一次,友人们说起文化界的现状,刘旦宅突然一脸严肃,瞪大了眼睛,高声说道:“现在的文风、世道,什么都作为一个工程来对待,比如‘大师工作室'太不成话了。”他感激、钦佩自己的启蒙老师,却也毫 不讳言地感慨:“我刘旦宅的老师,都是倒霉的,鸿运高照的没有。”面对外界对自己的褒扬, 刘旦宅坦言:“我们前一辈大师级的人多。我这人平淡无奇,没什么了不起的。我只是一个百姓,一个认认真真画画的人。”
(节选自《新民周刊》,有删改)
(l)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作为上海中国画院首批画师中最年轻的一位,刘旦宅先后绘制了《屈原》等多部影 响深远的连环画精品和《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等诸多人物画精品。
B. 刘旦宅晚年,由于共同唱和的文友画友相继老去或远行,以及画价飞涨却知音稀 少,他酒不喝了,棋不下了,连最心爱的画也不画了。
C. 刘旦宅是一位画家,却痴迷干书法艺术,他书法很好,对书法艺术有高度的评价, 认为中国书法是唯一以人类内心世界为参照而创作的艺术。
D. 刘旦宅艺术高妙,对自己的作品充满自信,待人接物常有傲气;但在自己所钦佩的 程十发等海派艺术大师面前却十分谦逊,甚至甘当“粉丝”。
E. 本文介绍了刘旦宅认真画画、坦荡做人的事迹,从艺术成就、精神品质、性格为人 等方面,塑造了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大师的形象。
(2)结合全文谈谈刘旦宅能成为国画大家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方面?(6分)
(3)刘旦宅老友贺友直称赞“他的风骨、大度和正直,更值得后人敬仰”,请说说他的风骨、大度和正直分别表现在哪些地方。(6分)
(4)今后中国会不会再出现文化顶峰?刘旦宅对此感到迷茫困惑,你有什么看法? 请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理由。(8分)
第II卷 表达题(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启动以来,以互助、诚信、敬业、孝敬为核心的伦理价值观,正在燕赵大地上蔚然成风,我们每天都可见可闻以各种形式进行着的善行义举。
B.公平和正义是治愈社会心理疾病的最佳良药:只有少一些“拼爹门”,公民才会多一分平常心;只有机会公平,才不会有那么多的人自怨自艾,感叹什么大材小用、怀才不遇。
C.只有国家为中小企业减税,他们才会有为劳动者涨薪的资本和底气,这就是所谓的“化税为薪”,可是问题也由此应运而生:中小企业一定会将减税收益用于为劳动者涨薪吗?
D.在个体习惯了盲从的时代,媒体人有时候也不觉陷入盲从的漩涡,比如“中国好声音”风生水起,确实是一档不错的娱乐节目,但并不见得媒体都必须围绕着这档节目转。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他一有机会就不厌其烦地向别人介绍自己解酒的体会,什么蜂蜜水解酒后头痛啦,新鲜葡萄解酒后反胃、恶心啦,酸奶解酒后烦躁啦,香蕉解酒后心悸、胸闷啦等。
B.为提高孩子的外语成绩,许多家长要求“国际班”从高一开始直接上托福、雅思培训课,以应付“洋高考”,因而这些班里的孩子的“应试压力”不亚于普通高中学生。
C.北京市烟花办节前表示,正密切关注空气质量,并将通过媒体向市民发出“为提高 空气质量,创造良好环境,在春节期间请尽量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D.针对学生体质下滑的不争事实,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反思,教育部拟对各省学生体质进行排名并予以公示,意图柔性“倒逼”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关心学生身体健康。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发展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 。 。
。 。 。因此,文化产业发展的目的最终也要落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
①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文化产业才能健康发展
②创造经济效益,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目标
③这决定了发展文化产业不能仅仅注重经济效益,必须同时注重社会效益,而且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④然而,文化产品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意识形态属性
⑤离开了经济效益,文化产业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和动力
⑥文化产业是经营性的,应当追求经济效益
A.②⑤⑥④③① B.⑥⑤②④③① C.⑥②⑤④①③ D.①④③⑥⑤②
16、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上下文连贯起来。(5分)
文学是心灵的抚慰剂。许多人因为孤独而爱好文学,许多人因为穷困而爱好文学,也有一些人因为富足闲适而爱好文学—— ① 是出于什么原因, ② 他们信仰文学,崇尚真善美,文学 ③ 会让他们变得安贫乐道,富而不骄,让他们的内心充实、自信、淡定、颖慧。我总是天真地认为,真正爱好文学的人,属于天底下最善良的群落, ④ 坏, ⑤ 坏不到哪里去。验之现实,大致不错。以文学钻营的人,则另当别论。
答: ① ② ③ ④ ⑤
17、仿照下面的示例,请以“社会”和“岁月”作为开头陈述对象,各写一句话,内容相关,句式相近。(6分)
示例:如果自然是一本书,那么旅游就是阅读:登山,你可以读到雄奇壮伟;观海,你可以读到博大深沉。
六、写作(60分)
18.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家楼下不远处,有个废品收购站。收废品的来自安徽,一家三口,每天经过时我都会看到他们俯着身子整理废品。这时,我总会想到“艰难”两个字。家里有空饮料瓶或废报纸,我就趁早晨上班时,顺手悄悄放到废品收购站门口,然后离开。
  某个早晨,我仍像往常一样,把一袋旧报纸放到收购站门口,没想到,她竟跑过来,拦住我,硬塞给我两枚一元的硬币。我推搡着,那女人说:“大哥,我们是收废品的,虽然挣钱不多,但也算是做生意的,没道理不给你钱,快拿着吧。”听了女人的话,我郑重地收下两元钱,看着她高兴地转身离开。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河北衡水中学第八次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提醒:请同学们及时核对考试答案,红笔修改二卷,整理典型试题道积累本。
1.B【解析】原文第一段表述为“在外国人的心中它就可能被误认为中国人体质和道德上的缺陷——温顺和懦弱”,这是外国人的一种误解,不是作者的观点。
2.C【解析】原文表述为“缺乏精确的习惯”,选项为“没有僵硬、刻板的习惯”,偷换概念。
3.C【解析】A项“表现为一种缺陷”是误认,非作者观点。B项见原文第二段,指出中国人的这种情感既不是来源于感官直觉意义上的那种情感,与选项正好矛盾。D项以偏概全,应为“一些浅薄的留学中国的外国留学生”,不是全体。
4.C(讽,这里是“背诵”的意思)
5.D(①是说刘逖小的时候聪明,⑥指刘逖担任的官职)
6.B(原文没有与祖珽不和的信息,另外他被做仁州刺史只是调任,而不是被贬官。)
7. (1)和士开受宠身居要职时,刘逖依附他,被授予中书侍郎的职务,入朝参与机密大事。(“宠要”“附”“授”“典”各占1分,语句通顺1分)
(2)祖珽将要罢免赵彦深等人时,先把这件事告诉刘逖,还交给他秘密奏章,让他奏明皇帝。(“免”“以(之)”“仍”“闻”各1分,语句通顺1分)
【参考译文】
刘逖,字子长,是彭城丛亭里人。祖父刘芳,任魏太常卿。父亲刘戫,任金紫光禄大夫。逖小时候很聪明,喜欢骑马打猎,一心在于行乐(将行乐作为自己的追求),喜欢和人交往,爱和人开玩笑。郡中征召他任功曹,州里任命他为主簿。魏末来到世宗府中,世宗让他担任永安公高浚的开府行参军。刘逖远离家乡,对旅居生活很厌倦,发愤自励,专心致志地读书。晋阳是当时的大都会,朝中人士会集,全都务求饮宴聚集。刘逖即使在游玩宴饮时,也手不释卷,如果遇到没有见过的典籍,就整天诵读,有时甚至整夜不回家,他就是如此好学。他对文章辞藻也很留心,很擅长写诗。天保初年,代理定陶县令,由于做坏事被免官,十几年不能调任。干明年间,兼任员外散骑常侍,在梁主萧庄在位时出使,回来后,兼任三公郎中。皇建元年,担任太子洗马。肃宗去世后,随从世祖来到晋阳,任散骑侍郎,兼任仪曹郎中。很长时间后,兼任中书侍郎。和士开受宠身居要职时,刘逖依附他,被授予中书侍郎的职务,入朝参与机密大事。兼任散骑常侍,聘为访陈的主使者,回来后,任通直散骑常侍。不久升任给事黄门侍郎,撰修国史,加散骑常侍。又担任假仪同三司,出使周任副使。两国刚刚通好时,礼仪没有确定,刘逖与周朝来回交涉,参考古今,做事大多合乎礼节,同时文辞也很好,取得了很好的名誉。出使回来,任仪同三司。世祖去世后,出任江州刺史。祖珽执政时,调任为仁州刺史。祖珽被排挤出朝廷后,他被召回,做文林馆的待诏,重新任散骑常侍,在门下省主管上书。不久,和崔季舒等人同时被杀,时年四十九岁。
当初刘逖和祖珽以文章相交往,像雷义和陈重一样友谊深厚,又替弟弟刘俊聘祖珽的女儿。祖珽将要罢免赵彦深等人时,先把这件事告诉刘逖,还交给他秘密奏章,让他奏明皇帝。赵彦深等人对这件事有所了解,就提前自行申理,祖珽由此怀疑刘逖告的密。等到祖珽被赶出朝廷,刘逖就让弟弟离婚,他就是如此轻易和朋友断绝关系。创作的诗赋及杂文文章等共三十卷。
8.诗中前三联着意描写夜里山中澄澈寂静的景象。(1分)通过描写夜色中清幽淡雅的花香、潺潺的溪水声、鸟儿的鸣叫声以及草上露水、松林之风,(2分)渲染了月夜的静谧氛围,凸显了诗人月下独行的落寞心境。(1分)结句诗人笔锋陡转,以“无限情”直接抒发了自己不因失意而消沉之情怀。(1分)(意思答对,要点答全即可。)
9.诗中运用了衬托、拟人、用典、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描写等多种艺术手法。
①衬托手法。首联以深夜在茅屋里听到溪声,反衬出山间的寂静。(或:颔联以人往的动态、鸟鸣之声衬空山之静。)
②拟人手法。颈联中的“不辞”“偏与”赋予“草露”“松风”人的情感,表达出与自然默契合一的快乐。
③用典。尾联运用猗兰操一典,表达诗人感伤自己生不逢时的情感。
④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描写。嗅觉:夜色中清幽淡雅的花香;听觉:潺潺的溪水声、鸟儿的鸣叫声、松林之风;视觉:草上露水。
(指出手法1分,结合诗句分析1分,表达效果1分;答出两种手法即可得6分。意思答对即可。)
诗歌鉴赏
作者:王守仁,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守仁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释、道三教,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王阳明生于明朝中期,此时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学术颓败,阳明子试图力挽狂澜,拯救人心,乃发明“身心之学”,倡良知之教,修万物一体之仁。
阳明子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阳明(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前三联写野外之景,多清凄,表现作者不得志的心境,也反映当时时政的萧条不如意,但是最有一联的无限情则表现作者的积极态势,并不会因失意而消沉,会继续努力,因为这片山河寄托着他太多的感情。
此诗用典颇多:首句花香暗含 于良的《春山夜月》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寄情隐逸,实则是对楼台深翠微的无奈。石林茅屋让人联想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当时温庭筠出长安去南方做小官,心情郁郁,有对时政失望。
第二联用典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是个青年得志,平步青云,而后看透政治纷扰,最终隐居终南山看云卷云舒的人,他有很多是诗都描写了隐居的恬静,比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林深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些与其说是享受隐居,不如说是失望与人世间的勾心斗角。
第三联首句正确理解的顺序是不辞草露芒鞋湿,意思是,不怕草上有露即使沾湿草鞋,第二句于讲“松风吹解带”,有即使遭人不待见,也要这么做的意思。
尾联第一句的 猗兰 用典孔子的《猗兰操》,据一些史料记载,《猗兰操》是孔子从卫国(也就是豫北地区)返回家乡鲁国时,感叹自己生不逢时,不被重用而表达的感受。而后语句是全诗的中心句,反用苏轼的“也无风雨也无晴”,而道有无限情,点明作者不会跟前面那些失意的隐居的人一样弃时事不管,独善其身,而是要继续做事。
《猗兰操》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何彼苍天,不得其所。 逍遥九州,无所定处。世人暗蔽,不知贤者。年纪迈逝,一身将志。
苏轼《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八月,苏轼于湖州知州任上,以作诗指斥乘舆、讥切时政的罪名下御史台,酿成有名的“乌台诗案”。年底,诏责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翌年二月至黄州(今湖北黄冈市)。这首《定风波》词就作于到黄州第三年的春天。
也无风雨也无晴,晴亦即是情,苏轼多年宦海沉浮,终于要归去,任他风雨,与他无关,基本就是哀莫大于心死。
11.(1)B,3分;E,2分;A,1分。(A“他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企图在政治、经济上大捞一把”理由不充分。C“未加可否”表明作者经历过“文革”后,心境恬淡,不再为利益而或喜或忧。D“表明……定会”过于绝对。)
(2)①内容上,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起初时间、购买磁器的环境;暗示磁器便宜、给人普通平常的感觉。(2分)
②结构上,为后文不被珍存、不受重用等情节作了铺垫。(2分)
③手法上,和后文磁缸价值重新被认定形成对比,突出了主题。(2分)
(3)①他是“文革”中一个由古董商到传达室值班人的普通市民形象,是“文革”时代下层小人物的典型代表,既是时代的牺牲品又是时代的帮凶。(2分)他阴险虚伪,仗势欺人,甚至以诬陷他人来实现自己的目的。(2分)
②塑造这个形象,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情节更为合理,也深刻表现了“文革”时代对人性的摧残和异化这个反思性的主题。(2分)
(4)①文革期间,自己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磁器无法掌握被抄走、归还、堆放、存货等波折命运;作者人生也如此,被人告发家藏古董,又被下放干校劳改。(2分)改革开放时代,它们都显示出自己的价值。磁器价格攀升,焕发新的光彩;而作者也没有被埋没下去,又开始大展才华贡献力量。(2分)
②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发展有必然影响,个人发展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2分)在黑暗落后压抑的时代,个人的价值会被淹没,个人的发展会受到压制。在开放发展繁荣的时代,人的才智和价值会充分展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2分)
12.(1)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B给1分,答A、D不给分。(A项“绘制了《屈原》等多部影响深远的连环画精品”应在刘旦宅进入上海中国画院之前;B项“由于”变原文中的猜测为确定;D项“待人接物常有傲气”理解不准确,文中的“傲气”只是刘旦宅的行为给人的一种感觉)
(2)①有天赋。刘旦宅少年就有神童之名,10岁已在家乡举办过画展。②学识(国学底蕴)丰厚。有学无止境的精神,涉猎广泛,饱览诗书,思考深入。③热爱绘画,对技艺入迷探究。没有绘画工具时,刘旦宅甚至能在空中作画,利用“内心视觉”捕捉造型、布景及构图的感觉。④人格高尚。刘旦宅淡泊名利,专心求艺;为人坦荡,能做到“同行相亲”。(6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其中第④点的解说答出任一方面即可。)
(3)①风骨:珍爱自己作品,极少参与应酬,更不肯随便赠画;面对画价上涨,知音稀少的现实,毅然放弃作画。②大度:对“文革”期间伤害过自己的老友包容体谅,尊敬如故。③正直:敢于直言,抨击文化界的不良现状;毫不讳言地感慨自己的老师“倒霉”。(6分;三方面各2分,应分别回答,否则总体上扣2分)
(4)观点一:今后中国会再出现文化顶峰。理由:①中华文化积淀深厚,有着辉煌的历史,从老庄哲理、屈子离骚、晋代书法,一直到唐诗、宋画,一次次达到世界顶峰。如此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再创辉煌的坚实根基。②虽说当今中国文化界良莠不齐,但中国杰出艺术家辈出,也不乏刘旦宅这样人格高尚、技艺高超的文化大师,而且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新一代艺术家不断涌现,如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追求纯粹艺术的杨丽萍等。有他们的引领和激励,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在文学艺术上创造奇迹,迎来新的高峰。③文中说近年来“画价飞涨”,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意味着艺术品市场的繁荣,艺术品通过买卖收藏而得以流传,有助于更多的艺术精品涌现,也吸引更多的人关注、研究、鉴赏艺术作品。
观点二:今后中国不会再出现文化顶峰。理由:①中国的思想文化成熟早,老庄哲理、屈子离骚、晋代书法,一直到唐诗、宋画,一出现都达到世界的顶峰。从刘旦宅的希望来看,这些经典文化在当今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所以中国文化传承不够。②社会世风浮躁,人们急功近利,文化艺术更多被商业所利用,正如刘旦宅所说,“画的画没人欣赏,只是被买来卖去,没有意思”“现在的文风、世道,什么都作为一个工程来对待。”文化与经济的发展不能协调统一,没有适合文化繁荣发展的社会环境。许多文艺创作都沾染了名利或政治色彩。③缺乏大师引领,出现文化顶峰需要带动文化艺术创新的大师级人物,更需要大批艺术家前赴后继。而像刘旦宅这样人格高尚,对艺术执着追求的大家日渐凋零,越来越少。
13.D(“风生水起”比喻事情做得特别好,一定的时间里就发展得特别快,迅速壮大起来或是产生意料之外的效果。A“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它不能形容“伦理价值观”,使用对象错误。B“自怨自艾”本义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仅指悔恨。感叹怀才不遇,是心怀幽怨,而不是悔恨,望文生义。C“应运而生”原指顺应时运而产生现多指适应时代的需要而出现或发生。一般不含贬义,不能等同于“必然出现问题”)
14.B (A句义不明有歧义, “蜂蜜水解酒后头痛”因断句不同而有两种理解,后三句同。C项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倡议”;D项主语残缺,应删去“针对”)
15.B 解析:⑥是领起句,⑤②是对⑥的阐释,④紧承②,通过转折,从文化产品的双重属性引出③,即“重要目标”之外,还有更重要的目标任务,最后①是“发展文化产业”措施的小结。
16、①不管 ②只要 ③就 ④即使 ⑤也
17、(6分)
示例:(1)如果社会是一座舞台,那么人生就是那舞台上上演的戏剧:喜剧,让你体会到人生的乐趣;悲剧,让你感受到人生的悲伤(不幸)。
示例:(2)如果岁月是一条河,那么人生就是河流上的船:顺流,你可以观赏两岸的风光;逆流,你可以磨砺奋斗的意志。
18. 【构思导引】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可以从以下角度审题立意。
  角度一:从“我”的角度,写关爱与尊重。审题时抓住关键句“我隐隐感觉脸上发烫”“我总会想到 ‘艰难’两个字”,“我”本意是要关爱他人,却没有尊重他人。材料的主旨是谈“关爱与尊重”的关系,关爱即关心爱护,尊重即敬重理解。在关爱别人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别人的感受,不能只顾自己,冒犯他人的人格。关爱他人要从内心尊重他人的人格,真正的关爱不是施舍,而是发自内心的关怀与给予。
  参考拟题:关爱他人从心开始 同情不如鼓励 施舍(帮助)要注意保护受施者的尊严……
  选材小贴士:选素材时要从关爱与尊重两方而去考虑,不能只侧重一个方面。有一个故事:富商在散步时遇到卖旧书的年轻人,就将钱塞到年轻人手中。没走多远忽又返回,从地摊上捡了两本旧书,并说:“对不起,我忘了取书。其实,您和我一样也是商人!” 两年后,富商应邀参加慈善募捐会时,一位年轻书商紧握着他的手,感激地说:“我一直以为我这一生只能摆摊乞讨为生,直到你亲口对我说,我和你一样都是商人,我才找到了自尊和自信,从而取得了今天的成绩……”不难想象,没有那句尊重鼓励的话,富商当初即使再怎么关爱年轻人,年轻人的思想也断不会出现巨大的转变,进而发迹,这是关爱与尊重的力量啊!
  与此相反,在微博上盛传着一张照片:病房中的女孩苍白的脸与镜头着重表现的“好心人”手中醒目的几十万现金,强烈对比之下,女孩无奈的眼神正是对这种以牺牲他人尊严为代价的“伪慈善”行为的最好控诉。真正的慈善应当从心出发,真正的慈善不是施舍,而是发自内心的关怀与给予。
  角度二:从收废品的女人的角度,写自尊。自尊,即尊重自己,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己。有了自尊才活得有尊严。在一些人的眼里收废品的一家人过得很“艰难”,可女主人称自己的职业“虽然挣钱不多,但也算是做生意的,没理由不给钱”,面对他人的可怜与施舍,坚守自己的尊严,相信他们一定能活出自己的精彩。从这个角度,最好写议论文,对“什么是自尊”“人为什么要自尊”“怎样做到有自尊”等问题,可以层层推进展开论述,写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参考拟题:人穷不能志短 神圣的尊严 卑微的生命因尊严而高贵……
  选材小贴士:选材一定要紧扣“自尊”,体现自尊。古语云:“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屠格涅夫说:“自尊自爱,作为一种力求完善的动力,却是一切伟大事业的渊源。” 松下幸之助说:“我想一个人的尊严,并不在于他能赚多少钱,或获得了什么社会地位,而在于能不能发挥他的专长,过有意义的生活。” 龙应台说:“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
  莫言小说《马语》里的一匹战马,为维护军马的尊严而不惜自毁。
  角度三:从收废品的女人的角度,还可写坐享其成不能给人快乐。收废品的女人面对送上门的不用出钱的废品,选择给钱,不愿坐享其成不劳而获。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生活,她觉得只有劳动才能给人持久的快乐。构思时可以正反对比当今社会上有人不劳而获、坐享其成最终遭人唾弃;有人拼搏奋斗,令人景仰。
  参考拟题:不劳而获岂能让人快乐 坐享其成不能给人快乐
  选材小贴士:选材时要注意现实针对性,尽量选取那些有时代感的新鲜素材。如:有的富二代们坐享其成,躺在父母的家产上炫富,遭人唾弃,醉生梦死的生活并没有给他们带来真正的快乐。可是也有一些富二代不愿坐享其成,而选择另立门户,自主创业,如美的集国老总的儿子何剑峰创立盈峰集团;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之女王雪红选择自主创业……他们成为让父辈们刮目相看的“创二代”,令人佩服。
  角度四 :收废品的女人说自己是生意人,“做生意没理由不给钱”,显示出了她的职业操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她们一家虽然看起来地位卑微,但坚决不占小便宜,她们有自己的原则,辛勤劳动,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挣到的钱是干干净净的。因此可以从“职业操守”的角度,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参考拟题: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坚守……
  选材小贴士:怎样正确对待金钱?在使用这类话题的素材时,要注意分寸,不可太偏激。钱很重要,经商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只是无良商人在金钱面前迷失了自我。为了节约成本,追逐更大的利益,无良商人制造了三聚氰胺事件、瘦肉精事件、染色馒头事件、塑化剂事件,中国人对于食品安全的态度早已变得麻木和无奈,改为选择外国食品,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面对这一个个丧失道德和违法的食品安全事件,商人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素材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选自《孟子》)
素材点拨:孟子的名言是很有说服力的理论论据,适用于记叙文、散文、议论文,可以引用、化用,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适用于“骨气”“尊严”“相处”之类话题的作文。
  素材二:现实中有为息事宁人屈辱下跪的,有为金钱触及道德底线的,更有为一时利益出卖人格的……尊严,似乎与我们渐行渐远。
  素材点拨:这则素材是很好的反面典型材料,适用于列举现象、引出要议论的话题,也适用于做反面论据。三句话构成排比,能增强文章气势,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引人深思。
  【佳作示例】 神圣的尊严
  海卡尔说:人的尊严比金钱、地位、权势,甚至比生命都更有价值。在美国纽约中央车站,人们向流浪汉或流浪艺人施舍时,一定得平等待之。他们在表演时,身旁放着收钱的金色盘子或帽子,如果你没有欣赏他们的表演便投钱,会被拒绝,如果你欣赏完后没有鼓掌或者发表评论,他们照样不会接受你的钱。因为他们认为:“您的施舍,我的尊严,我们是平等的。”所以人活着,要顶天立地,要昂首挺胸,要有尊严。
  尊严,是一个人的颜面,是一个人得到他人认可的某种东西。这种颜面不是虚荣的面子,不是用来炫耀的某些东西。
  尊严,是一种操守,一种价值观,一种自立自强的精神;是一种通过自尊自爱,从而得到他尊他爱的美好感受。
  尊严是神圣的,不可侵犯,不可亵渎,我们应该捍卫尊严。一个人如果连尊严都没有,那他的生命必定是黯淡的,甚至是毫无价值的,人都应带着尊严活着。有了尊严,你才会看得起自己,从而高标准严要求自己,不逾矩;有了尊严,别人才会敬重你,你的所作所为才有意义。一个人,一个民族,如何获得尊严,不能靠别人,只能靠自己。靠自身的修养,靠骨子里那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自敬者人恒敬之,自贱者人必蔑之,这是最基本的道理。有尊严地活着才有意义,决不可放弃做人的尊严;卑微的生命因尊严而高贵。
  在大是大非面前,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视尊严为生命,他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许多美谈。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苏武宁牧羊塞外也不投降,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他们有浩然正气,他们活得有尊严,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就算失去了生命,也要捍卫尊严。
  然而也有许多人为了生存,为了追名逐利,为了向上攀爬……出卖尊严。现实生活中有为息事宁人屈辱下跪的,有为金钱触及道德底线的,更有为一时利益出卖人格的……尊严,似乎与我们渐行渐远。奴颜婢膝,阿谀奉承,丢失尊严,丧失人格,就算荣华富贵享之不尽,也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只会为世人所不耻。文强、许迈永、曾锦春之流为了一己私利,出卖人格,出卖尊严,全然忘却了做人的基本准则。李浩之流,为泄私欲,不惜任意限制、剥夺他人自由和生命,完全丧失为人的底线,丑恶至极。
  尊严,不是谁特有的,世间万物都有尊严。没有贫富差距,没有高低贵贱,尊严是平等的。上至伟人,下至普通百姓,都有尊严。
  尊严,神圣不可侵犯。
【点 评】文章论证层次清晰,结构谨严。首先由一句名言和一个事例自然引入尊严话题,再简要论述“什么是尊严”;接着从正反两方面重点论证“人为什么要有尊严”,既有古代仁人志士的典型事例,又有当今社会上的反面典型,恰当地使用了“素材二”中的句段,增强了论证的力度。使用的素材或典型或新颖,材料非常丰富,论证充分。
【仿真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为使人生幸福,必须热爱日常琐事。云的光彩,竹的摇曳,雀群的鸣声,行人的脸孔——需从所有日常琐事中体味无上的甘露。问题是,为使人生幸福,热爱琐事之人又必须为琐事所苦……为了微妙地享受,我们又必须微妙地受苦。”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解·鲜立意
  把握材料的内涵,才能选准角度,提取观点。本题的关键字“琐”即“细小、零碎、繁杂”。“为使人生幸福,热爱琐事之人又必须为琐事所苦……为了微妙地享受,我们又必须微妙地受苦”,人生琐事,如影随形,人或执爱于琐事,于琐事中发现独特的风景,获得幸福,微妙享受;或为琐事所拘役,困惑惆怅,难以割舍,纠结痛苦。这取决于人之胸怀,取决于是否有一份超脱的智慧、一种和平的心态。
  1 于琐事中捕捉幸福情趣
  每个人都想摆脱现实中的纷纷扰扰,不为琐事羁绊。要做到这样,保持平常心最重要,于繁琐中领略世间风光,捕捉生活精彩,享受幸福乐趣。从此角度可确定的立意如:“琐碎的幸福”“细节之美”等。
  2 于琐事之中悟人生苦乐真谛
  人生于世,苦乐相伴。真正的轻松和有趣往往只有通过艰苦和枯燥来获取。就像甜蜜的生活并不只是吃糖,更多的时候是在种甘蔗,在过程中享受琐屑带来的微苦和微甜方是人生苦乐之真谛。从此角度可确定立意如:“转变心态”“心境平和”“苦亦成甜”等。
  3 忍受琐事之缠,直面现实之琐
  琐碎之中包含着平凡之苦,人世间的磨砺犹如微妙地受苦,而成功的喜悦就如微妙地享受甜的滋味。直面现实之碎,方能享受成功之甜。从此角度可确定的立意如:“直面现实”“生活的强者”等。
  选材·微点拨
  这则材料紧扣时代脉搏,与当下热议的“幸福”话题不谋而合,引导学生拓展视野,思索幸福的定义。可以写生活中琐碎的点点滴滴,剪辑成几个温暖的画面,细致描写对琐碎的体验。也可寻找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人物事迹来阐明琐碎与幸福、苦与乐的微妙关系,也可撷取名言警句来佐证。
  备考·素材吧
  素材一 于琐事中捕捉幸福情趣
  杨绛先生琐碎的幸福
  杨绛先生已逾百岁,生活平淡安静,琐碎而幸福。她每天做豆浆,打得非常细,也会做杏仁酱等精致食物。她还常和钱钟书堂弟钱钟鲁的两个孙女一起玩电动玩具,一起玩跳绳,耐心讲童话故事……杨绛坚持做“八段锦”,翻阅报刊看电视,练字抄诗,读旧书。
  素材点拨:杨绛先生全身心投入到生活中的琐事,超然忘我,烦恼无从生。于琐碎中寻找幸福乐趣,忍受变享受,便是她的人生哲学。
  运用示范:百岁老人杨绛,“八段锦”早课,感受舒筋活络的愉悦;翻阅报刊看电视,得到新见闻;体会练字抄诗的些微进步,旧书重读的心得,特别是对思想的修炼;杨绛还给孩童耐心地讲故事;时常徘徊树下,低吟浅咏……日常琐碎突显老人的单纯和认真,犹如一片清风朗月拂过心头,恬淡的琐碎的温情温暖着这个耄耋老人,启迪我们幸福于琐碎之中生,幸福源于对生活的热爱。
  素材二 于琐事中感悟幸福自由
  小S:幸福其实都是些琐事
  小S认为生活琐事最是幸福:听到女儿的声音快速跑到女儿旁边;赖在女儿床上闲聊、讲故事;坐在丈夫车上挖鼻屎;女儿画画,把妈妈肚子里的妹妹也画进去了,画里有四个女生,把她感动得大哭……自由爱所爱之人,并且让他们爱自己,获得心灵的满足,这就是小S的幸福。
  素材点拨:无论何时,都要尽量让自己艺术地对待琐碎的生活。智慧而美丽地度过,方能由琐事中感悟幸福自由。
  运用示范:小S在琐碎的日子里,体会出身边细小的幸福和快乐,再把它传染给身边的人,爱自己,爱家人。由此,真正从中体会到生活中的迷人之处,正是源自于生活琐碎中恒久的体贴与关爱。当你把最平常的日子过得浪漫而富有滋味的时候,幸福就会从中应运而生。
  素材三 于琐事中闪耀人生智慧
  《父与子》:些微的幸福,闪耀着智慧之光
  这是一套漫画作品,胖乎乎的大胡子父亲有很多缺点,偶尔耍耍家长威风,有时也误会儿子;瘦小古怪的淘气儿子也有许多不足,从来不会为自己的恶作剧感到不安。但他们都善良感性、充满正义、乐于助人……《父与子》是德国幽默大师卜劳恩的作品,因演绎一个个传奇、搞笑、好玩却又温暖人心的故事而誉满天下、风靡全球。
  素材点拨:《父与子》漫画充满着琐碎生活中的智慧与幽默,还有浓浓的人情味,表露出朴实、纯真,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
  运用示范:《父与子》歌颂了平凡、琐碎生活中的善良、正直、宽容,一幅幅温馨的画面跳跃着智慧的光芒,简单的线条里流淌出纯真的父子之情与融融的天伦之乐。其中生动幽默的小故事均取材于卜劳恩日常琐碎生活中的真实体验,谁说这不是琐碎生活对卜劳恩智慧的馈赠呢?
  素材练兵
  苦中品甜,乐由心生 李舒心
  琐碎的生活,犹如一曲苦与乐的乐章,在方格间跳动的音符中,既有快乐美妙的旋律,也有忧伤低沉的调子。正因为如此,我们要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生活中的琐碎,细细品味苦乐之中细小的幸福与快乐,体悟人生的真谛。
  快乐的邓丽,一位微笑天使,在高原上传递着幸福和乐观,在苦与乐的交响中奏出了奉献的音符。20多岁的女孩子告别优裕的生活和不错的收入,来到海拔1800米的高原做一名“纯粹”的老师。三年坚守,她用知识和爱心耕耘着70多名孩子的未来,高原之巅,她用热情和青春守护着“高原花朵”的成长。——邓丽,高原的雪莲花,绽放了苦亦成乐的娇艳。
  甜蜜的生活并不只是吃糖,更多时候是在种甘蔗之时。“马背校长”徐德光就是一位种植甜蜜与幸福的农夫,把微苦的汗水滴下,滋养了大地。没有路,他花一年的时间为孩子们砍出一条路;没有书,他用两匹白马驮回孩子们的书。徐德光,20年做这些密林深处孩子的引路人,用自己艰辛的劳动托起了孩子们的希望。徐德光,马背上的农夫,耕耘着苦亦成乐的花园。
  一个人在艰难忧患中最能依恃的品质,是肯吃苦,因为艰苦孕育智慧,有了亲身经验,才能体悟到快乐的真谛。你可曾记得“中国的海伦·凯勒”李丽?她自幼患小儿麻痹症,童年从未站立行走,40岁时一场车祸让她从此与轮椅为伴。但她却直面惨淡的人生,唱出一首快乐的生命之歌。她创办了“李丽家庭教育工作室”与“丽爱天空”公益网站,帮助数百名厌学孩子重返校园;深入高墙帮助服刑人员重新找回心灵的归宿……五年时间,她温暖了八万个冰冷的心灵。正是因为热爱,她甘愿体会生命之苦,在微妙的苦中,她尝到了甜。——李丽,轮椅上的歌者,头顶着苦亦成乐的天空。
  人生的幸福,就在于苦乐相伴,在苦中寻乐,在苦中领悟,在苦中升华。经历琐碎的历练,吹尽狂沙,经受磨砺,才能在琐碎的生活中咀嚼出它的全部滋味,苦亦成甜。
  为使人生幸福,热爱琐事之人又必须为琐事所苦:为了微妙地享受,我们又必须微妙地受苦。
点评:本文采用片断式形式,新颖别致、脉络清晰:每个片段下面对应一个人物,事例简约而蕴含深刻,主旨更突出。生动新颖的素材,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体现了“文章合为时而著”的精神,弘扬了时代主旋律,更好地诠释了文章的主旨。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