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人口总数五分之一。可是大家知道吗?我国历史上曾经有一个时期,在一个半世纪里人口增长了6倍多,人口总数占世界三分之一。那么是在那个时期呢?导入新课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标:通过清朝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史实,了解清朝前期的兴盛。学习目标1.了解清朝前期农业的恢复和发展的基本史实。2.结合教材讨论,进一步掌握清朝前期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情况。3.依据资料分析,能概括出清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及带来的问题。自主学习1.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背景: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_____政策。(2)表现:_________不断扩大,到乾隆末年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近3亿亩;对_____、淮河等大河以及_______进行治理;推广_____、甘薯等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_________的种植有了较大发展,品种增加,棉花、甘蔗、烟草等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3)影响:有利于_____的稳定和繁荣,对手工业和城镇_________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垦荒耕地面积黄河大运河玉米经济作物社会商品经济2.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1)手工业:_____、棉织、印染、_____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出现了比较成熟的___________。(2)商业: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_______;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如_____和徽商。3.人口的增长:(1)原因:清朝前期_____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2)表现:_____时,人口总数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__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3)消极影响:有些地方_________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垦荒田,使许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影响了经济的_________。【易错字】康熙、雍正、乾隆、垦荒、徽商丝织制瓷手工业工场商业网晋商经济康熙人地矛盾持续发展01清初开国,重建秩序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当我们还是一小群人并在阿登森林中踯躅流浪之时,中国人的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帝国已经治理得像一个家庭。——[法]伏尔泰著,梁守铿译《风俗论》(上册),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87页他们的帝国组织确实是世界上最好的,是唯一把一切都建立在父权的基础上的国家。——[法]伏尔泰著,王燕生译《哲学辞典》(上册),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330页清朝统治者遇到了历代新的王朝开始时所遇到的同样问题;地荒丁亡,财尽民穷,阶级矛盾十分尖锐,清初的统治已不能够取得像明末统治者那样大的剥削量,也不可能完全抄袭从前的剥削方法。——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第1册)○清朝初期的社会状况如何 ○清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地荒丁亡,财尽民穷●社会经济残破,人民生活困苦●明末自然灾害●明末李自成起义●明末抗清斗争民不聊生清朝很快进入一个在中文历史著作中被称为“盛世”,而在西方名为“High Qing”的朝代。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在整个漫长的十八世纪中,清朝幸运地拥有三位非常能干、勤奋且长寿地君主,分别为康熙、雍正与乾隆。——[美]罗威廉著,李仁渊、张远译《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三帝,更是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励精图治,事必躬亲,不仅总大纲,而且揽庶务,其处理政务认真勤勉的态度,在中国古代数以百计的帝王中也十分罕见。——参见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44页盛世02国之大计,在农在耕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康熙皇帝的眼中,国家的根本大计,应当是什么呢?以农为本二、国之大计,在农在耕……全国耕地面积顺治十八年(1661年)为526万顷,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为589万顷,康熙六十一年达到851万顷,到雍正三年(1725年)更达到890万顷。——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下册)中国的农业于18世纪达到了其发展的最高水平。……在传统的农作物之外,又增加……甘薯、花生、高梁和玉米等……解决了冬季青黄不接的问题。——[法]谢和耐著,耿昇译《中国社会史》到康、雍、乾时期,棉花的种植更加盛行——原来作为自种、自纺、自织、自用,与农业牢固地结合在一起的家庭副业,到这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扩大,在一些地区,已经从家庭手工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专门的行业。——戴逸《简明清史》(第1册)○清朝前期,农业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清朝前期,农业发展的原因有什么呢?请同学们翻看教材第96页。重视农业生产推行垦荒政策二、国之大计,在农在耕“苏湖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相关史事:清朝以前,江南盛产稻米,养鱼业很发达,被誉为鱼米之乡,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清中期,江汉平原、洞庭湖和湘江沿岸地区,普遍推广玉米、甘薯等作物的种植,粮食产量有较大的提高。当时的湖广地区成为新的商品粮基地,以至于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03盛世滋生,姑苏繁华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清朝前期的人口数量统计表 时间 人口数1660年 190880001700年 204110001730年 254800801741年 1434115591753年 1836782591779年 275042916[美]徐中约著,计秋枫等译《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地人VS口土年份 人口数量/亿人 耕地面积/万顷 人均耕地面积/亩1753 1.81 735.22 4.001766 2.08 741.45 3.561784 2.86 760.57 2.661812 3.34 788.93 2.361851 4.32 756.29 1.75○耕地面积发什么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于什么引起的?○人口增长带来什么影响?○耕地面积基本稳定○这种变化是由于人口增长引起的○带来人地矛盾《盛世滋生图》又名《姑苏繁华图》,描绘了乾隆时姑苏繁华的市井风情04工商来往,烟火十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雇佣劳动手工工场机器工厂≠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工商业市镇区域性商帮盛泽镇、汉口镇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江南一带江宁、扬州、苏州山西 晋商徽州 徽商《丝织十景图》汉口镇农业手工业商业1.耕地面积2.兴修水利3.粮食产量4.经济作物人口增长1.传统手工业2.手工业工场1.商业城镇2.商帮兴起积极影响消极影响提供大量劳动力影响经济持续发展课堂小结1.文物承载着历史,清朝开荒执照(右图),是清朝政府将州县卫所荒地无主者分给流民及官兵屯种,并由官府给以印信执照,它说明清朝( )A.重视农业的发展B.商业发达C.手工业发展D.商帮兴起A训练评价2.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如广东佛山镇、湖北汉口镇、河南朱仙镇、江西景德镇,已经名闻天下,被称为“四大镇”,其中汉口镇又有“船码头”之称。这些属于清朝商业网中的( )A.农村集市B.城镇市场C.区域性市场D.全国性市场B3.如图是清朝《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 从该图所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 )A.出现了农村集市 B.坊市分置C.边境贸易繁荣 D.商业市镇兴盛D4.电视剧《乔家大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中国商业的繁盛,也反映了当时我国著名商帮的实力。明清时期,社会上有“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之说。“新安”和“山右”所指的商帮分别是( )A.苏商和晋商 B.浙商和晋商C.徽商和晋商 D.苏商和徽商C5.清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长,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是在( )A.顺治年间B.康熙年间C.雍正年间D.乾隆末年D6.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许多问题,包括( )①人口密度过大 ②人地矛盾逐渐突出 ③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地力下降 ④不利经济的持续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四大名镇.mp4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