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13届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学科说明与样卷试题(10科10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2013届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学科说明与样卷试题(10科10份)

资源简介

附件9
广西省2013届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地理试题
一、考试目的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普通高中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命题的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地理学科的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应有利于贯彻新课改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检查初中教学质量,促进义务教育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推动课程改革,减轻学生的过重学业负担,促使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和高一级学校选拔合格的具有学习潜能的新生。
三、命题的基本原则
(一)注重导向性。试题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城乡公平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继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初高中教学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注重科学性。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做到考试内容和形式科学,符合考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试题内容科学,难易适当,表述正确;试卷结构科学、合理,形式规范;具备较高信度、效度和良好的区分度。
(三)注重基础性。重视考察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主干知识;充分利用地图语言,体现地理的区域性与综合性,凸显地理学科的特色。
(四)注重能力立意。试题内容以课程教材作为基础材料,并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联系社会生活和科技发展的需要。考查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区域对比分析能力、综合归纳能力等。
(五)体现教育性。发挥试题的教育功能,有机渗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关注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及其对事物、生活、人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考查,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科学和人文精神,促进全面发展。
四、考试范围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下册和八年级上、下册,含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四个部分。
五、考试内容与要求
考试内容依据《九年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制定。
学生通过学习,在知识水平、能力水平等方面要达到“了解”、“理解”、“应用”三个层次的要求。
了解:识别及记住常用地名、重要数据、重要地理术语、重要概念等基础知识,能正确识图、填图。
理解:能简要说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地理事物的特点、分布、变化、成因等,能初步分析、比较地理事物的异同及原因,能读懂地理图、表。
应用:能根据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或地理事物材料,解释、分析和解决一定的地理问题,判断地理事物类别及绘制简单的地理示意图。
以上三个层次的要求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前一层次是后一层次的基础,高层次包括低层次,相互关联。
具体考核要求如下:
㈠ 地球与地图
⒈地球和地球仪
⑴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用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⑵地球仪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⒉地图
·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㈡ 世界地理
⒈海洋与陆地
⑴海陆分布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⑵海陆变迁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⒉气候
⑴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⑵气温与降水的分布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
⑶主要气候类型
·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⒊居民
人口与人种
·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⑵语言和宗教
·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
⑶聚落
·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⒋地区发展差异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
·知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⑵国际合作
·举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⒌认识区域
⑴认识大洲
·运用地图说明某一大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出某一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运用有关资料说出某一大洲存在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
·通过实例说明某一大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
认识地区
·在地图上找出某一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某一地区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说出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运用图表说出某一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运用地形图说明某一地区主要河流概况,以及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运用地图和资料,指出某一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举例说出某一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说出某一地区最有影响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运用资料描述某一地区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
·说出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⑶认识国家
·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某一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举例说出某一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料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
·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交通运输特点以及主要城市。
·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的种族、民族、人口、宗教、语言等的概况。
·用实例说明某一国家自然与社会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举例说出某一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㈢ 中国地理
⒈疆域与人口
⑴疆域与行政区划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⑵人口与民族
·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说出我国的人口国策。
·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
⒉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自然环境
·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
自然资源
·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⒊经济与文化
⑴经济发展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概况,并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大致分布格局。
⑵文化特色
·知道我国民居、服饰、饮食的地方特色,并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⒋地理差异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说出各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⒌认识区域
⑴位置与分布
·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说出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气候特征。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区域产业的结构与空间分布特点。
·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以区域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为例,绘制略图,并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
⑵联系与差异
·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举例说出影响区域农业或工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根据有关材料,说出支柱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根据材料,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归纳区域内主要地理差异。
·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举例说明祖国内地对香港、澳门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
·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
⑶环境与发展
·根据资料分析区域主要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后果,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举例说明区域环境和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
·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说明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㈣ 乡土地理
·分析、评价家乡地理位置的特点。
·利用图文材料和历史档案,说明家乡主要地理事物的变迁及原因。
·举例说明自然条件对家乡的社会、经济、环境、生态、文化、生活诸方面的影响。
·说明家乡人口数量、人口变化的基本情况。
·结合实际说明家乡的生态环境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措施。
·举例介绍家乡的主要自然灾害及防灾、减灾举措与存在的问题。
·举例介绍家乡在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方面的情况。
·举例说出家乡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生活等至少一个方面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了解家乡的发展规划。
六、 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全卷满分为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七、 试卷结构
(一)试卷内容比例
七年级 占40%
八年级 占 60%
(二)试卷题型及赋分比例
单项选择题 占 50%
综合题 占 50%
(三)试题难易程度
容易题(P≥0.7)约占 60%,中档题(0.7>P>0.35)约占 30%,较难题(P≤0.35)约占 10%。整卷试题的难度系数约为 0.70±0.03。
八、样卷
地理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
注意事项:
1.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从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多选、错选或不选,该小题均不得分。)
1.关于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了解,0.85)
A.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年 B.自东向西,周期为一年
C.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 D.自东向西,周期为一天
读图1“北半球经纬网示意图”,回答2~3题。
2.甲地的经纬度是 (理解,0.50)
A.40°N、20°E B.40°N、20°W
C.40°S、20°E D.40°S、20°W
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既位于热带地区,又位
于西半球的是 (理解,0.35)
A.甲 B.乙 图1
C.丙 D.丁
4.能证明珠穆朗玛峰曾经是海洋的最有力的证据是 (理解,0.90)
A.该山峰海拔很高,坡度很陡
B.该山峰长年被厚厚的冰层覆盖
C.该山峰的山腰地带仍有植物生长的迹象
D.该山峰的岩层里找到了大量海洋生物化石
5. 图2是佳佳在欧洲西部旅游时拍摄的旅游景点图片,他在网上发送给小明时,有个国家标注错了,请你帮忙找出来 (了解,0.80)
6.亚马孙热带雨林对大气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 (了解,0.95)
A.提供木材 B.调节全球气候
C.保护珍稀动物 D.防止水土流失
7.下列海域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了解,0.70)
A. 渤海 B.黄海 C.东海 D. 南海
读图3“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8~9题。
8.秦岭-淮河一线位于 (了解,0.85)
A.①与③之间 B.①与②之间
C.②与④之间 D.②与③之间
9.下列区域排序与哈密瓜、柑橘两大生产基地对应正
确的是 (理解,0.80)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是 (了解,0.85)
A.旅游业、金融业 B.软件、信息产业
C.钢铁、煤炭工业 D.食品、服装产业
11.从上海运送一箱急救药品到南宁,最适宜的交通方式是 (理解,0.95)
A.航空运输   B.铁路运输   C.公路运输  D.海洋运输
12.有关我国基本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理解,0.60)
A. 气候类型多样,灾害性天气少
B. 地域辽阔,地区差异不明显
C.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
D. 经济建设成就巨大,现在已是发达国家
13.2013年1月份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陷入严重的雾霾天气,造成空气能见度低、质量下降,给生产、生活及人体健康带来较大危害。大气污染是导致此天气形成的原因之一。下列行为能降低或缓解雾霾天气发生的是 (应用,0.85)
A.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 B.大量燃放烟花炮竹欢度节日
C.工厂的废气不做任何处理直接排放 D.大力倡导步行或乘坐公交车上下班
读图4“我国行政区域局部图”,完成14~15题。
14.图中字母所在的省区,跨经度最广的是
(应用,0.60)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5. ④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了解,0.55)
A. 冀 B. 黑 C. 吉 D. 辽
二、综合题(本大题有6小题,共30分)
16.读图5“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4分) (应用,0.50)
(1)甲村位于乙村的 方向。如甲、乙两地图上距离1厘米,则两地实地
直线距离为 米。
(2)图中有M、N两条登山的线路,其中坡度较陡的是 ,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17. 读图6,完成下列各题。(5分) (应用,0.60)
(1)如在该图标出地球自转方向,应呈_____时针方向。
(2)长城站和中山站两个科学考察站中,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
(3)长城站和中山站哪个更适合承担我国南极科考基地的补给中转站?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读图7“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列各题。(4分) (应用,0.65)
(1)A、B两地中,气温年变化较大的是 ;终年炎热的是 。
(2)请从气温高低和降水量多少两方面描述B地的气候特征:夏季 ,冬季 。
19.某中学开展“关爱母亲河”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小组通过数据分析、实地考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调查研究。(6分) (应用,0.6)
数据分析
黄河沿岸监测点 兰州 河口 龙门 陕县
年平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 3.48 6.67 33.3 37.7
年平均输沙量(亿吨) 1.19 1.67 11.2 16.0
(1)黄河自上游起流经各监测站,年均含沙量总体呈________________趋势变化。
(2)黄河下游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素有“ ”之称。请从地形、流速方面解释形成程: 。
(3)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如图8所示:
结论: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条件,植被越繁茂,水土流失越 。因此,为了保持水土,可以采取的生态建设措施有: 。
20.读图9“中国两大岛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5分) (应用,0.45)
(1)图中甲为 海峡。
(2)根据海南岛河流流向判断其地势特征: 。
(3)台湾岛的城市主要分布在 (方位),其原因是 。
21. 读图10“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图”,完成下列各题。(6分)(理解,0.75)
(1)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临 海,是我国唯一濒临海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
(2)中国—东盟博览会每年均在广西的___________市举办,与广西接壤的东盟国家是

(3)广西红色旅游资源中以桂西的a 市为代表,它是著名的革命老区。
(4)A铁路干线为我国西南出海的大动脉,其名称为 。
(5)b是广西主要的铁路枢纽,有湘桂线、焦柳线和黔桂线三条铁路在此交汇。该枢纽
位于 市。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有6小题,共30分)
图4
图6
图8附件10
广西省2013届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体育与健康试题
一、考试目的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普通高中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考试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育与健康学科的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要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养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有利于全面提高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建立科学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三、考试的基本原则
(一)公平公正原则。要为考生提供良好的考试环境和条件,及时公示考生成绩,严格考试制度,严肃考风考纪,杜绝弄虚作假行为,确保体育考试公开、公平、公正。
(二)自主性原则。各市在自治区教育厅统一领导下,组织中考体育与健康考试,可结合本市的实际,研究制定科学的体育与健康考试实施方案,选择适合的项目进行考试。
(三)安全性原则。中考体育与健康考试必须在安全有序的情况下进行,既要排除因场地器材等外界环境影响产生的安全隐患,又要做好考生考前身体健康状况的全面检查,采取积极主动的防范措施,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四)可操作性原则。各市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体育与健康考试内容与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选择的测试内容应具有简单、实用和可操作性,有利于考试的顺利进行。
四、考试范围
中考体育与健康考试设跑、跳、投和自选四类项目,考生必须参加四类项目中三个单项的测试。各市自行确定并选择跑、跳、投三类中的各一个单项进行测试;也可选择跑、跳、投三类中的两类各一个单项,另加自选类的一个单项进行测试。每个单项满分为10分,总分为30分,各市根据实际自行制定各项目的评分标准。
五、考试内容与要求
中考体育与健康考试内容包括跑、跳、投和自选类项目,测试的场地、器材和操作办法可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和相关运动项目竞赛规则执行。
(一)考试内容。
1.跑。50米跑、200米跑、800米跑(女)、1000米跑(男)、25米×8往返跑、3分钟25米往返跑。
2.跳。立定跳远、急行跳远、跳高。
3.投。原地正面投掷实心球(2千克)。
4.自选。球类、体操类、武术类、民族民间体育类、游泳类。
(二)考试要求。
1.50米跑。
场地器材要求:50米直道若干条,地面平坦,地质不限,跑道线清晰。发令枪(或发令旗)、哨子、秒表等,可采用国家质量认证的电子测速仪进行测试。
测试方法:考生至少2人一组,测试一次,起跑姿势不限。采用人工测试的,每道应有三块秒表计时,去掉一个最高成绩和一个最低成绩后,为考生的测试成绩。
2.200米跑、800米跑(女)、1000米跑(男)。
场地器材要求:200米以上环形跑道若干条,地面平坦,地质不限,跑道线清晰。发令枪(或发令旗)、哨子、秒表等,可采用国家质量认证的电子测速仪进行测试。
测试方法:参照田径竞赛规则和办法操作。测试一次。
3.25米×8往返跑。
场地器材要求:30米左右跑道若干条,每道宽2~2.5米,地面平坦,地质不限,跑道线清晰。在跑道两端划两条距离25米的平行线,分别作为起(终)点线和往返线,并在往返线线内1米处插一根标杆(杆高1.2米以上),作为折返标志。发令旗、哨子、秒表等。
测试方法:测试分组进行,每组至少2人。每条跑道测试一人,只测试一次,考生在起跑线后起跑。折返时,考生按逆时针方向绕过标杆,不得碰扶标杆,不得串道,当考生胸部到达终点线的垂直面时停表。
4.3分钟25米往返跑。
场地器材要求:与25米×8往返跑相同。
测试方法:测试分组进行,每组不得少于2人。每条跑道测试一人,只测试一次,考生在起跑线后起跑,按规定时间绕杆往返跑。测试时,计时员每30秒报时一次,最后10秒钟报时一次。计算跑的实际距离,以时间结束考生最后着地脚的落地点为准。登记成绩以10米为单位,个位数不计成绩,以距离多少决定成绩。
5.立定跳远。
场地器材要求:沙面、橡胶皮面与起跳板面齐平。起跳板采用防滑坚固跳板,不得采用弹性过大的纯胶起跳板。使用的电子测距仪要符合国家质量认证标准。
测试方法:考生两脚自然开立,站在起跳线后,脚不得踏线,原地两脚同时起跳。每人试跳3次,丈量起跳线后沿至最近着地点后沿的垂直距离,取最优成绩为决定成绩。
6.急行跳远。
场地器材要求:跑道、起跳板、沙池、沙耙、皮尺等。沙面尽量与地面成水平,起跳板前沿与沙池近端的距离1~3米。
测试方法:考生按田径竞赛规则要求进行测试,姿势不限,起跳时,踏跳脚不得超过起跳线,每人试跳3次,取最优成绩为决定成绩。
7.跳高。
场地器材要求:沙坑或跳高垫、跳高架、横杆、丈量尺等。
测试方法:考生按田径竞赛规则要求进行测试,姿势不限,每个高度有三次试跳机会,如三次均失败,即以所跳过的最后高度为决定成绩。
8.原地正面投掷实心球(2千克)。
场地器材要求:场地为20米×10米,起掷线清晰,地面平坦,实心球(2千克)、皮尺等。
测试方法:在投掷区划一条白线为起掷线,考生站在起掷线后,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身体面对掷球方向,双手举球至头上方稍后仰,原地用力将球投向投掷区内,每人掷三次,取最优成绩为决定成绩。
9.篮球——往返运球投篮。
场地器材要求:标准篮球场,篮球、秒表、哨子等。
测试方法:由球场右侧边线和中线交接点开始运球上篮(考生起动开始计时),投中后运球至球场左侧边线和中线交接点后折返运球上篮,投中后运球回起点(计时停止)。可测试2次,以时间多少决定成绩。
10.排球——1分钟对墙传、垫球。
场地器材要求:标准排球,空旷地, 3米高墙,秒表等。在与地面垂直的墙上,高2.2米处为圆心,以0.5米为半径在墙上划圆。
测试方法:考生对墙上的圆圈连续传球、垫球,可测试2次,计算1分钟内的次数决定成绩。
11.足球——25米绕杆运球。
场地器材要求:平地,标杆、标准足球、秒表等。起点至第1根竿距离为5米,以后每距离2米设标杆1根,共设10根标杆,从最后1竿继续延伸2米处定为终点。
测试方法:考生从起点开始运球,绕过每个标杆至终点结束,可测试2次,计时以考生和球都越过终点为准,以时间多少决定成绩。
12.引体向上(男)。
场地器材要求:高单杠或高横杠,杠粗以手能握住为准。
测试方法:每人测试一次,考生双手正握杠,两手约与肩同宽成直臂悬垂。静止后,两臂同时用力向上引体(身体不能有附加动作),上拉到下颚超过横杠上缘为完成一次,下降时成直臂悬垂。以次数多少决定成绩。
13.1分钟仰卧起坐(女)。
场地器材要求:垫子、秒表等。
测试方法:受测者仰卧于垫上,两腿屈膝,大小腿成直角,两手手指交叉贴于脑后。受测者的同伴压住受测者两踝关节处。起坐时,以双肘触及或超过两膝为完成一次。仰卧时两肩胛必须触垫。每人测试1次,以考生1分钟完成的次数决定成绩。
14.抛绣球。
场地器材要求:考试所用绣球统一规格,重量150克,绳带长不少于0.5米,在5米高杆上设有直径为1米球圈的投掷架,秒表等。
测试方法:考生持绣球绳带,站在抛球线后面,经摆球,将绣球抛进球圈为成功一次,考生在1分钟内成功次数多少为最终成绩。
15.踢毽子。
场地器材要求:空旷地画直径2米的圆圈,毽子、秒表等。
测试方法:考生在圈内,可以单脚或双脚交换踢毽子,每人测试1次,考生在1分钟内完成次数多少为最终成绩。
16.1分钟跳绳。
场地器材要求:平坦地面,经国家质检部门认证的计数跳绳或跳绳测试仪,秒表等。
测试方法:单脚或双脚跳均可,方向正反均可,每一次摇绳须经过头、脚一次,记录1分钟完成次数。考生在1分钟内完成次数多少为最终成绩。
17.游泳。
场地器材要求:50米或25米长游泳池,水质干净,秒表、发令枪(或发令旗)等。
测试方法:考生必须穿游泳衣、裤参加测试,严格遵守安全规定,泳姿不限,站在出发台听发令出发,手或身体其他部位触池边壁停表,以时间或距离多少决定成绩。
六、考试形式与时间
(一)中考体育与健康考试必须在五月份前以集中统一考试的形式完成。
(二)考生三个单项的测试必须在半天时间内完成,否则成绩无效。
七、免考与缓考
(一)因残疾或健康等原因无法参加中考体育与健康考试的考生,可申请免考,免考考生的成绩由各市统一制定标准。
(二)因伤病或突发情况不能正常参加中考体育与健康考试的考生,可参加当地组织的缓考,不参加考试者,无中考体育与健康成绩。附件5
广西省2013届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化学试题
一、考试目的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普通高中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命题的指导思想
2013年广西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科命题,坚持“五个有利于”的指导思想。即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普通高中发展;有利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利于全面检查初中教学质量和普通高中录取新生。
三、命题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注重导向性原则。试题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城乡公平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坚持注重科学性原则。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做到考试内容和形式科学,符合考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试题内容科学,难易适当,表述正确;试卷结构科学、合理,形式规范;具备较高信度、效度和良好的区分度。
(三)坚持注重基础性原则。试题考查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必须掌握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侧重考查初中化学学科的主干知识,杜绝偏题、怪题和人为编造的繁难试题,体现基础性和普及性。
(四)坚持能力立意原则。试题注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突出考查考生对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自学能力的考查。
(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试题要有机渗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关注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考查内容以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及生存环境和社会、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化学问题为载体,重视考查运用课本知识分析、解决基本的社会、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学以致用。
四、考试的范围
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以《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下册)》(2012年版)规定的内容为考试范围,同时适当兼顾广西各地市初中化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命题。试题背景资料的选取不受课程标准和教材的限制。
五、考试内容与要求
考试内容包括“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等五个方面。具体考试内容说明如下:
(一)科学探究
1.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1)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2)懂得提出问题和做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与假设必须用事实来验证。
(3)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
(4)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
(5)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2.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3.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
(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
(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4)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5)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6)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7)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4.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
(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5)燃烧的条件。
(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8)酸、碱的化学性质。
(二)身边的化学物质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学习内容 标准要求
(1)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1.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2.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3.能从元素组成上认识氧化物。4.知道无机化合物可以分成氧化物、酸、碱、盐。5.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2)微粒构成物质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4.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3)认识化学元素 1.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2.记住并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3.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4.能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5.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4)物质组成的表示 1.能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2.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3.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4.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组成元素及其含量。
(四)物质的化学变化
学习内容 标准要求
(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1.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3.知道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4.初步形成“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转化”的观点。
(2)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1.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能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2.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3.知道利用化学变化可以获得新物质,以适应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3)质量守恒定律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3.能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4.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五)化学与社会发展
学习内容 标准要求
(1)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1.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液化石油气、煤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2.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发生的条件,了解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3.知道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树立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4.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5.知道石油是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了解石油通过炼制可以得到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等产品。6.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2)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 1.知道常见的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及其应用。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3.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杜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3)化学物质与健康 1.了解某些元素 (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2.知道一些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如葡萄糖、淀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等)。3.知道某些物质(如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4.初步认识化学科学发展在帮助人类营养保健与战胜疾病方面的重大贡献。
(4)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1.认识处理“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的必要性及一般原则。2.了解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3.认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4.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品的意识,认识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六、考试的形式及时间
考试采用闭卷笔答的方式进行,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七、试卷结构
(一)试卷容量
全卷由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组成,卷Ⅰ为选择题,赋分40分。卷Ⅱ为非选择题,赋分为60分,共五大题30小题,满分为100分,试卷长度为16开6页。
(二)题型及比例
选择题 约占40分
填空题 约占26分
简答题 约占12分
实验与探究题 约占16分
计算题 约占6分
(三)内容及比例
科学探究 约占25%
身边的化学物质 约占30%
物质构成的奥秘 约占15%
物质的化学变化 约占18%
化学与社会发展 约占12%
(四)试题难度比例
试卷的整卷易、中、难题目比例约为6:3:1,难度系数控制在0.70左右。
容易题(p≥0.7) 约占60%
中档题(0.7﹥p﹥0.4) 约占30%
难题(p≤0.4 ) 约占10%
八、样卷
化 学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1.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共40分)和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K—39 Ca-40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了解 0.93)
A.橙子榨汁 B.海水晒盐 C.水结成冰 D.食醋除水垢
2.人们常说菠菜中富含铁质,这里所说的“铁质”应理解为 (了解 0.92)
A.铁元素 B.铁单质 C.铁离子 D.铁原子
3.下列物质易溶于水的是 (识记 0.92)
A.氧气 B.食盐 C.石灰石 D.食用豆油
4.下列图标与燃烧有关的是 (识记 0.91)
5.下列化肥中属于氮肥的是 (识记 0.90)
A.尿素 B.氯化钾 C.磷矿粉 D.过磷酸钙
6.下列药品中,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了解 0.90)
A. 浓盐酸 B. 氯化钠 C. 浓硫酸 D.氢氧化钠
7.了解安全知识,可以更好地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了解0.89)
A.电器着火立即用大量水浇灭 B.用亚硝酸钠腌渍鱼肉和蔬菜
C.霉变的大米用水清洗后食用 D.发现燃气泄漏立即开窗通风关阀门
8.南宁市是一座美丽的宜居城市,到处鸟语花香。能闻到花的香味,说明 (理解 0.88)
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9.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理解 0.87)
A.因为一氧化碳能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
B.因为金刚石硬度很大,所以可用来裁玻璃
C.因为盐酸能与金属反应,所以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D.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10.右图表示M、N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对图示信息
的描述正确的是 (理解 0.86)
A.M、N都是难溶物质
B.P点表示t℃时M、N的溶解度相等
C.30℃时M的溶解度小于N的溶解度
D.阴影处各点对应的溶液(不包含曲线上的点)是M的不饱和溶液,N的饱和溶液
11.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了解 0.85)
A.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其水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蓝
C.固体氢氧化钠可用作二氧化碳气体的干燥剂
D.如果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12.小华在课外学习活动中从“错题汇编”中摘抄出部分内容,其中无需加以改正的是
(了解 0.83)
A.棉花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洗洁精除去油污属于乳化现象
C.铁在空气中表面会生成致密氧化膜
D.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会发生燃烧
13.分别用以下三组物质比较锌和铜的金属活动性:①Zn、CuSO4溶液;②Zn、Cu、MgSO4溶液;③Zn、Cu、稀硫酸。仅用组内物质就能够直接达到目的的是 (了解 0.80)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仅有③
14.科学探究中常用到推理的方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推出结论正确的是 (理解 0.79)
编号 实验事实 实验结论
A 某物质可以导电 该物质一定是金属单质
B 常温下,测定某溶液的PH=13 该溶液一定呈碱性
C 某溶液使石蕊溶液变蓝 该溶液一定是NaOH溶液
D 某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15.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理解 0.78)
A.测定某地河水的酸碱性,可使用pH试纸
B.从海水中获得少量饮用水,可采用蒸发的方法
C.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可加入适量稀硫酸
D.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氯化钠晶体,可采用直接过滤的方法
16.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掌握 0.77)
A.向试管中加锌粒 B.点燃另一酒精灯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稀释浓硫酸
17.对于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有下列几种说法:①一定是置换反应;②可能是化合反应;③可能是复分解反应;④可能是分解反应。
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理解 0.76)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④
1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理解 0.75)
选项 物质 方法
A N2(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B O2(水蒸气) 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
C CaO(CaCO3) 加入足量的水,过滤
D KCl(MnO2)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19.向氢氧化钾和碳酸钾的混合溶液中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呈中性,蒸干该溶液得到固体质量为 (理解 0.72)
A.14.9g B. 10g C.7.45g D.74.5g
20.我国已经立法规定酒驾入刑。“酒精检测仪”可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C2H5OH+4CrO3+6H2SO4═2Cr2(SO4)3+2CO2↑+9X,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Cr2(SO2)3,其中X的化学式为 (了解 0.71)
A.H2O B. O2 C.SO2 D.CO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
21.2011年我国部分地区遭遇到持续干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些村民打井取用地下水,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生活中通过 可降低水的硬度。
(2)有些村民盛出浑浊河水向其中加明矾和漂白粉,静置一段时间后把过滤出来的清水作为生活用水,其中明矾的作用是 ,为了除去河水中的臭味和颜色,可以加入 进行吸附。
(3)各地均积极抗旱,某地政府采取措施进行人工降雨,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 。
(了解 0.85)
22.⑴现有下列物质:小苏打、氮气、熟石灰、乙醇、烧碱、石灰石、食盐。请从中选择符合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填在空白处:
①膨化食品中常充入的气体的是 ;②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③医疗上用来配制生理盐水的是 ;④日常生活中作为发酵粉主要成分的是 。 (识记 0.80)
23.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
①3个氢分子 ;②2个硫酸根离子 ;
③硝酸铵 ;④氢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 (识记 0.75)
24.请回答家庭生活中的下列问题:
(1)除去铁锅中的铁锈可选用 (填序号):
①食盐 ②食醋 ③白酒。
(2)家里炒菜时油锅着火,最好的灭火方法是 。
(3)某些食品包装中有一小袋干燥剂(成分为生石灰),它吸收水蒸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将其投入水中并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 色。
(了解 0.65)
25.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我们可以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并以氯化钠和水为原料制得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Cl2)。
(1)利用风吹日晒可以从海水中提取粗盐,该过程主要发生__________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2)氯化钠饱和溶液在通电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粗盐进行初步提纯实验:
①称取5.0g粗盐,用药匙逐渐加入10mL水中,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的顺序为:称量剩余粗盐、 (填编号)。
A. 称量精盐 B.计算产率 C. 蒸发 D. 过滤
②过滤操作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 (填序号)。
③ 蒸发时为尽量减少固体飞溅,除连续搅拌外还可采取 等措施,所得到的精盐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④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每个步骤都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 (识记 0.60)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26.许多化学物质在医疗上可用于治疗疾病或辅助诊断疾病。
(1)用X射线检查胃肠疾病时,要让患者服用“钡餐”(主要成分是难溶于水和盐酸的硫酸钡)。硫酸钡属于_________(填“酸”、“碱”或“盐”)。
(2)硫酸钡可由稀硫酸和Ba(OH)2反应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碳酸钡难溶于水,但BaCO3能与胃液中的 (写化学式)反应,生成的BaCl2是重金属盐,易溶于水,会使人中毒,故不能用BaCO3制“钡餐”。若有人误服BaCO3而造成BaCl2中毒,可饮用适量的 溶液解毒,这是因为它可以将BaCl2转化为难溶于水和酸的Ba SO4和无毒的NaCl。 (理解 0.55)
27.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为单质;A、B、C、D、E为化合物,且A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D与E的组成元素也相同。已知C、丙均为黑色粉末,C和D在高温条件下可生成丙和E,E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
试推断:
(1)E物质的化学式 ;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A→甲+B:___________ ;
甲→C :_________________ ;
丙→乙:__________________ 。 (理解 0.35)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28.根据高锰酸钾(KMnO4)制取氧气的实验探究,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为 (选填字母序号,下同) ,气体收集装置为 。
(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了解 0.70)
29.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不同地点找来的小石块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各组同学都用了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小明发现,相邻小组气体产生的速率比自己小组的快,他们对此问题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影响二氧化碳气体产生速率的因素是什么?
【作出猜想】①所用石块大小不同;
②不同地点石块中碳酸钙含量不同;
③还可能是 。
【设计实验】(1)验证猜想①是否成立,要设计的实验:
分别取大小不同、质量相同、 的石块,加入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进行实验。
(2)验证猜想②是否成立,对盐酸的要求是 。
【交流讨论】实验中可以通过观察气泡产生的剧烈程度,粗略地比较反应速率。若要做到精确比较,应该测量的实验数据是 。
【拓展延伸】上述实验中,小明采用了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若探究“催化剂对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时也采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需要控制不变的因素有 , 等。
(理解0.65×6分 0.35×4分)
五、计算题(6分)
30.实验室有一瓶未知浓度的CaCl2溶液,某同学取出100g该溶液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6.5%的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Na2CO3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CaCl2+Na2CO3=CaCO3↓+2NaCl 请计算:
(1)用21.2g Na2CO3固体可配制26.5%的Na2CO3溶液 g。
(2)C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
(掌握 0.45)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D 2.A 3.B 4.D 5.A 6.B 7.D 8.C 9.C 10.B
11.D 12.B 13.C 14.B 15.A 16.C 17.D 18.C 19.A 20.A
二、填空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
三、简答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26.(1)盐 (2)Ba(OH)2+H2SO4 =BaSO4↓+2 H2O(3)HCl Na2SO4
27. (1) CO2 (2) 2H2O2 MnO2 2H2O+O2↑ 3Fe+2O2Fe3O4 Fe+HCl=FeCl2+H2↑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28.⑴①酒精灯 ②集气瓶 ⑵A C(或D) ⑶ 2KMnO4=== K2MnO4+ MnO2+ O2 ↑
29.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CO2↑ CO2+Ca(OH)2= CaCO3↓+ H2O
【作出猜想】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或石块质量不同、盐酸质量不同)
【设计实验】相同地点 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交流讨论】相同时间内收集的二氧化碳体积(或收集相同体积二氧化碳所需的时间)
【拓展延伸】温度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或溶液质量、压强)
△附件3
广西省2013届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英语试题
一、考试目的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普通高中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命题的指导思想
坚持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利于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全面检查初中教育教学质量和普通高中录取新生;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文明、和谐社会幸福人生的创造者。
三、命题的基本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保证试题有较高的效度与信度。试题结构、选材、题目表述、问题设置等尽量做到科学、合理、规范。
(二)导向性原则。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有利于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三)基础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到各个层面学生的水平状况,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比例。以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杜绝偏题、怪题。
(四)人文与创新性原则。试题内容追求学科教育价值,渗透人文思想,贴近学生生活,鼓励学生创新思维。
四、考试范围与内容要求
以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五级要求为标准,内容覆盖本届学生七至九年级所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新目标)七年级(上、下册)、八年级(上、下册)、九年级全册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标准)《英语》教材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的上、下册。
五、考试形式与时间
考试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含听力考试20分钟)。
六、试卷结构
试卷包括第I卷、第II卷和答题卡三个部分。考生须将试卷所有答案填涂或写在答题卡上。全卷共七大题,共90小题左右。满分为120分,选择题占70%左右,非选择题占30%左右。
(一)题型及赋分比例
第I卷
1、听力测试(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听句子,选画面(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2)听句子,选答语(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3)对话理解(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4)短文理解(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5)听短文,填信息(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2、单项选择(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完形填空(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4、阅读理解(20小题,共35分)
5、补全对话(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第II卷
6、综合填空(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选词填空(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2)单词拼写(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7、书面表达 (15分)
(二)试卷难度
整卷难度为0.70左右。易、中、难题目比例为6∶3∶1,容易题(p≥0.7),中等难度题(0.7﹥p﹥0.35),较难题(p≤0.35)。
七、样卷
英 语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卡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
一、听力测试(30分)
(一)听句子,选画面(每小题1分,共5分)
听句子,选择与你所听到的句子内容相符的图画。每个句子读一遍。
1. _____ 2._____ 3._____ 4._____ 5._____
1.(0.95 理解) 2. (0.98 理解) 3. (0.96 理解) 4. (0.95 理解) 5. (0.90理解)
(二)听句子,选答语(每小题1分,共5分)
听句子,选择恰当的答语。每个句子读一遍。
6. A. Yes, we will. B. No, we can’t. C. Yes, you will. (0.90理解运用)
7. A. For about two weeks. B. two weeks ago. C. In two weeks. (0.93理解运用)
8. A. It’s cloudy. B. I’m fine. C. That’s ok. (0.98理解运用)
9. A. Guilin is great. B. Thank you. I hope so. C. The same to you. (0.97理解运用)
10. A. Don’t worry. B. You can’t miss it. C. Sorry, I’m new here. (0.97理解运用)
(三)对话理解(每小题1分,共15分)
A. 听五段短对话,选择最佳答案。每段对话读两遍。
11. Where does the man come from (0.92理解运用)
A. Canada. B. The USA. C. England.
12.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English (0.94理解运用)
A. A little boring. B. A little easy. C. A little hard.
13. Who will cook supper (0.95理解运用)
A. David. B. David's sister. C. David's mother.
14. How was the weather just now (0.96理解运用)
A. Fine. B. Cloudy. C. Rainy.
15. What festival are they talking about (0.97理解运用)
A. The Mid -autumn Festival. B.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C. The Spring Festival.
B. 听第一段长对话,根据对话内容回答第16~17小题。对话读两遍。
16.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happen (0.80理解运用)
A. At a party. B. At home. C. At a school.
17. What'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0.97理解运用)
A. Close friends. B. Father and daughter. C. Brother and sister.
C.听第二段长对话,根据对话内容回答第18~20小题。对话读两遍。
18.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0.75理解运用)
A. Books. B. Hobbies. C. Basketball.
19. What sport does the woman like (0.82理解运用)
A. Baseball. B. Basketball. C. Badminton.
20. What kind of music instrument can the man play (0.85理解运用)
A. The guitar. B. The violin. C. The piano.
(四)短文理解
听一篇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回答第21~25小题。短文读两遍。
21. What can you find in the first room
A. All kinds of dictionaries, guides and even telephone books. (0.75理解运用)
B. Only dictionaries.
C. Many telephone books.
22. What is the speaker doing (0.77理解运用)
A. Introducing books. B. Showing how to use the library. C. Buying a magazine.
23. In which room can you borrow novels, storybooks and science books (0.78理解运用)
A. The first room. B. The second room. C. The third room.
24. How many rooms have the people visited (0.70理解运用)
A. One. B. Two. C. Three.
25. How long can you keep the book (0.55理解运用)
A. For two weeks. B. For one week. C. For two days.
(五)听短文,填信息(每小题1分,共5分)
听一篇短文,根据短文内容补全以下信息,每空填一词,将单词写在答题卡上。短文读两遍。
A trip to Pick Your Own Farm
The date On 26 10th .
The time At 8:00 in the 27 .
How to get there On the school 28 .
The activity You can 29 everything you want, such as apples, pears and tomatoes.
Necessary things 30 to take your own lunch.
26- 30:(运用0.45,0.65,0.72,0.62,0.55)
二、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0分)
从各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将其字母标号在答题卡上涂黑。
31. — Be careful! There is _______ dog lying at the gate. (0.90理解)
— Thanks a lot.
A. a B. an C. the D. /
32. 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her ________ . She cannot see clearly. (0.78运用)
A. legs B. eyes C. hands D. arms
35. _______ he exercises every day, _______ he is very healthy. (0.65运用)
A. Though; / B. Because; through C. Because; / D. Because; so
36. — Jenny, would you please_______ my dog when I am away. (0.80运用)
— No problem.
A. look up B. look in C. look at D. look after
37. — Peter is _______ than you, right (0.67运用)
—Yes, but he is _______ runner in our class.
A. heavier; best B. heavy; the best C. heavier; the best D. heavy; better
38. Jenny __________in the kitchen when you called her at 5 o’clock this afternoon (0.73运用)
A. is cooking B. was cooking C. cooks D. cooked
39. — Could you tell me____________ (0.72运用)
— Over there.
A. where does Jim live B. where Jim lives
C. when will Jim come back D. when Jim will come back
40. ---Must Jack come to sign his name on the paper
---Yes, he .
A. need B. must C. may D. will (0.60运用)
How long can I keep it Who wrote it Let’s go into that room.You should be quiet. No shouting in the library.E. Oh, here, it says the book is on the second shelf.
三、完形填空 (每小题1分,共1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各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择最佳选项,并将其字母标号在答题卡上涂黑。
Nowadays more and more Chinese teenagers find life more difficult without their parents. They don’t know how to do 41 . Because their parents do almost everything for them at home. This is a big problem.
Joy is 14 years old. One day her parents went away 42 business, so she had to stay at home alone. At first she thought she would be happy 43 her parents were not in. She could do everything 44 she liked. But it was six o’clock in the afternoon, she felt 45 . “Oh, it’s time to have supper. Where can I get my food ” she said to herself. Later she found some food in the fridge, but she 46 know how to cook. At that moment, she missed her 47 very much. At last she could only go to the supermarket and 48 some food to eat.
Many of teenagers are 49 as Joy. So I think they should learn some basic life skills, like cooking, tidying up their rooms or dressing themselves 50 . They shouldn’t depend too much on their parents.
41. A. their homework B. some shopping C. business D. housework (0.65运用)
42. A. in B. at C. on D. with (0.61运用)
43. A. so B. because C. but D. until (0.61运用)
44. A. that B. who C. where D. when (0.52运用)
45. A. hungry B. full C. excited D. bored (0.50运用)
46. A. couldn’t B. didn’t C. might not D. wouldn’t (0.62运用)
47. A. cousin B. aunt C. brother D. parents (0.62运用)
48. A. made B. bought C. gave D. saw (0.60运用)
49. A. the same B. difficult C. different D. warm-hearted (0.58运用)
50. A. actually B. carelessly C. properly D. slowly (0.52运用)
四、阅读理解 (第56-60小题,每小题1分;第61-75小题,每小题2分,共35分)
A
Mrs. Beet, a 38-year-old woman, lived in a house near a river. Every day she drives very fast to work.
On her way back from work yesterday afternoon, she was driving faster than usual because she was worried about her little son. He was alone at home. While she was trying to pass a truck before her, she saw another car coming. She quickly turned her steeling wheel(方向盘). Her car didn’t hit the other car, but she could not stop her own car. It ran into the river.
Luckily, Mr. Jackson, a very good swimmer, saw what was happening. He jumped into the water at once. He swam over to the car. He got to Mrs. Beet through an open window. He pulled her out of the window and then out of the water. Back on land, he gave Mrs. Meet mouth-to-mouth breathing. Soon the lady came to herself.
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句子的正误,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涂T,错误的涂F。(每小题1分,共5分)
51. Every day, Mrs. Beet drives her car to work. (0.83理解)
52. Yesterday afternoon Mrs. Beet walked home quickly because she worried about her little son.
(0.82理解)
53. Her car didn’t hit the other car but ran into the river. (0.85理解)
54. Luckily, Mr. Jackson was good at swimming. (0.85理解)
55. In the end, Mr. Jackson pulled Mrs. Beet out of the water and saved her. (0.82理解)
B
Advertisements
Guitar LessonsA very good musician. Doing well in teaching kids for six years. Your home or mine. Call Miss Li at 7328059.
For SaleCoat for man, size 42, 1 year old, $85, after 6 p. m, call 8830553.Color TV, size 21, $150; Mp3 player, $45; Recorder, $25. Call 6963749.
Help WantedIf you can find a few hours during the day to look after 2 school children, please call 3133696.A magazine needs a reporter. He or she should do well in writing in Chinese.Experience needed. Call 5201318.
LostA yellow bag with a mobile phone and some books was left in the reading-room. Will the finder come to Class 7, Grade 7
根据以上信息,选择最佳选项,将其标号在答题卡上涂黑。(每小题2分,共10分)
56. If you want a musician to teach your kid to play the guitar, which number will you call (0.78理解)
A. 5201318. B. 6963749. C. 7328059. D. 3133696.
57. If a person has $110, he can buy___________. (0.48理解)
A. a TV and a recorder B. a coat and a recorder
C. a coat and an Mp3 player D. a TV and an Mp3 player
58. What can’t you buy in the second advertisement (0.72理解)
A. TV. B. Computer. C. Recorder. D. Mp3 player.
59. If you want to find a part-time job, you’ll read___________. (0.71理解)
A. Help Wanted B. For Sale C. Guitar Lessons D. Lost
60. What’s in the lost yellow bag (0.75理解)
A. A mobile phone and a wallet. B. A mobile phone and some books.
C. Some books and an ID card. D. Some books and a wallet.
C
Almost every Chinese person can recite the two lines of the famous poem, “Every grain on the plate comes from hard work.” But sadly, many of us don’t actually get the real meaning of these lines: Don’t waste food.
A CCTV program, News One Plus One, reported that the food Chinese people throw away every year is enough to feed 200 million people for a year.
Do we have too much food According to the UN World Food Program, there were 925 million hungry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in 2010, especiall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Six million children die of hunger every year.
Chinese people are well known for being generous(慷慨的). Many even feel that they lose face if their guests have eaten all the food on the table.
Luckily, a number of people have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saving food. Last November, Li Hong, a waitress in a restaurant in Nanjing, got fired(开除) because she took some leftover(剩余的) food home for her son. Many people stood by her side and agreed that it was not right to waste food.
What should we do in our daily lives to waste less food Here are some tips:
1. Do not order(点菜) too much in a restaurant. Only order what you want to eat. If you cannot eat all the food you ordered, take the rest of it home.
2. Don’t be too picky(挑剔的) about food. Some food may not taste great, but your body needs it.
3. Keep an eye on what food you have at home. Don’t buy too much, especially for vegetables and fruit.
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最佳选项,将其标号在答题卡上涂黑。(每小题2分,共10分)
61. According to the CCTV program, Chinese people ___________. (0.58 理解)
A. save food enough to feed 200 million people for a year
B. throw away lots of food every year
C. get enough food to feed millions of people every year
D. have to feed 200 million hungry people every year
62. From the third paragraph, we know that ___________. (0.45 理解)
A. we have too much food to feed people in the world
B. there were 925 million peopl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C. because of hunger, six million children die every year
D. there are only a few people getting hungry every year
63. From the fourth and fifth paragraphs, we can learn about that___________. (0.43 理解)
A. all Chinese people are generous B. Chinese people always waste food
C. Li Hong got fired because she wasted food D. everyone should get into the habit of saving food
64. What should we do to save food in our daily lives (0.45 理解)
A. When we order too much food in a restaurant, just take the leftover food home.
B. Eat more food that doesn’t taste great.
C. We should not buy vegetables and fruit.
D. We should keep an eye on the food we like.
65.What’s the main topic of the passage (0.65 理解)
A. Don’t waste food. B. Many people die of hunger.
C. Don’t be picky about food. D. Eat all the food you order.
D
New rules and behavior standards(行为规范)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came out in March. Middle schools are going to use a new way to decide who the top students are. The best students won’t only have high marks. They will also be kids who don’t dye(染) their hair. The following are some of the new rules.
Tell the truth. Have you ever copied someone else’s work on an exam Don’t do it again! That’s not something an honest student should do. If you have played computer games for two hours in your room, don’t tell your parents you have done homework.
Do more at school. Good students love animals and care for other people. April is Bird-loving month in China. Is your school doing anything to celebrate You should join! In that way, you can learn more about animals and how to protect them. When more people work together, it makes it more fun for everyone.
Have you ever quarreled with your teammates when your basketball team lost Only working together can make your team stronger. Be friendly to the people you are with. Try to think of others, not only yourself.
Be open to new ideas. Have you ever thought that people could live on the moon Maybe you’ll discover Earth Ⅱ some day. Don’t look down on new ideas. Everyone’s ideas are important. You should welcome them, because new ideas make life better for everyone.
Protect yourself. Has someone ever taken money from one of your classmates Don’t let it happen to you. If you have to go home late, you should let your parents know.
Use the Internet carefully. The Internet can be very useful for your studies. But some things on the Internet aren’t for kids, so try to look at web pages that are good for you. You can use the web for fun or homework. Can’t you find any good websites for children Here are some: Http:// kids.eastday.com, Http://, http ://www. .
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最佳选项,将其标号在答题卡上涂黑。(每小题2分,共10分)
66. The new school rules will help kids by telling them ___________. (0.46 理解)
A. how they can study well B. what they should do at school
C. what is right and what is wrong D. how they can protect themselves
67.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0.45 理解)
A. Take care of yourself when you are out. B. Tell the truth, even when you are wrong.
C. Keep some animals to protect them. D. Use the Internet, but keep away from bad things.
68. The main idea of the fourth paragraph is about ___________. (0.48 理解)
A. making the team stronger B. helping each other
C. being a good friend to others D. getting on well with others
69. Good websites for children can ___________. (0.34 理解)
A. be a waste of time B. help them with their studies
C. do homework for them D. make life easier
70. The passage tells us how to___________. (0.31理解)
A. be top students B. do more at school
C. care for others D. use the Internet
五、补全对话(每小题1分,共5分)
根据对话内容,从方框中选出5个最佳选项补全对话,并将其字母标号在答题卡上涂黑。其中有一项是多余的。
A: Hi, Darren. Do you like riding your bike around the city
B: 71 Cycling can help us save energy, and it’s easy to park the bike.
A: I agree, but I don’t like cycling at all.
B: Why
A: 72 What must I do if I want to go cycling
B: First, you should never ride too fast.
A: That’s easy, I’ll ride slowly. 73
B: Second, you can wear bicycle helmet(头盔) when
riding.
A: 74 What else
B: 75 And you should also learn more about
the traffic rules.
A: I see. I’ll buy a bicycle and have a try next week.
71-75:(运用0. 71,0.78,0.76,0.75,0.45)
第II卷
六、综合填空(每小题1分,共15分)
(一)选词填空:根据对话内容,用方框中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每词限用一次。
water no Earth it for
Bill: I saw a great programme on TV about space yesterday evening.
Tony: What is 76 about
Bill: Scientists have discovered 77 on Mars.
Tony: Really That’s very fantastic. Have they discovered life on Mars
Bill: Well, they’re looking 78 life but they haven’t found anything yet.
Tony: I know there’s 79 life on the moon.
Bill: Yes, that’s right. So far there’s only life on 80 .
Tony: Are we alone with so many stars in the universe
Bill: I am interested in it, so I want to be a scientist when I grow up.
Tony: I wish you will.
76-80:(运用0.78,0.73,0.76,0.78,0.70)
(二)单词拼写:根据句子意思及所给的中文或首字母提示完成单词,请将完整的单词填写在答题卡对应的横线上。每空只能填一词。
81. Is this wood __________ (干燥的) enough to burn (0.70 识记 理解)
82. People will __________ (飞往) to the moon for vacation. (0.75 识记 理解)
83. We should take an __________(积极的) part in class. (0.6 0识记 理解)
84. People not only in China but also from many other countries are still__________(受影响) by Confucius’ thoughts. (0.30识记 理解)
85. It has been the _________ (第十) day since we climbed the Great Wall. (0.65 识记 理解)
86. Her shoes were really ________(便宜的). They only cost seven dollars. (0.60 识记 理解)
87. Now the students have no lessons so S_________ and Sunday. (0.62 识记 理解)
88. Jack often plays tennis to relax h__________ after school. (0.45 识记 理解)
89. It is too d_________ in the room. Please turn on the light. (0.50 识记 理解)
90. I’ m going to the post office. Will you l__________ me your bike (0.45 识记 理解)
七、书面表达(共15分) (0.49 运用)
一家英文杂志社正在调查不同国家孩子母亲节给妈妈送礼物的情况。假如你是李涛,请根据表中的信息并结合自身看法,用英语给杂志社写一封信。
Children Country Gifts Reasons
Lily UK A green scarf 1. need one2. favorite color
Tom USA A hand-made card 1. mean a lot2. easy to make
Li Tao China … 1. …2. …
注意: 1. 内容必须包括表格中的信息;
2. 开头和结尾的内容不计入总词量;
3. 短文中不能包括个人真实姓名与校名;
4. 词数:80词左右。
Dear editor,
I am writing to tell you about how children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choose gifts for their mothers on Mother’s Da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reply.
Yours,
Li Tao
2013年广西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样卷
英语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七、书面表达(共15分)
书面表达评分细则:
1. 评分时先根据短文内容和语言表达,初步确定其所属档次,然后根据该档次的要求衡量,确定或调整档次,最后给分。
2. 本大题满分为15分,不设小数点以下分值。按五个档次给分。
3. 文中若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扣2分。
一档 12-15分 包含所有要点,应用了较丰富的语言结构和词汇, 用词准确、语法正确、句子通顺、行文连贯、表达清楚,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档 9-11分 基本包含所有要点,应用了较丰富的语言结构和词汇,句子较通顺,表达较清楚,但有少量错误。
三档 6-8分 内容包含了多数要点,语言表达过于简单,句子不够通顺,有部分语言错误,基本上不影响总体理解。
四档 3-5分 只包含了少数要点,语言不规范,句子无条理,行文不连贯,语言错误严重,影响理解。
五档 0-3分 只写出与要求的内容相关的一些信息词语,语言错误多。
听力录音原文
(一)听句子,选画面
听句子,选出与所听句子内容相符的图画,将其标号在答题卡上涂黑。每个句子读一遍。 每小题后您将有5秒钟时间答题和阅读下一小题。下面请听句子。
1. The panda is my favourite animal.
2. Tony is riding a bike now.
3. I borrowed an English book from Miss Li this morning.
4. Hurry up! Or we will late for school.
5. The students are having an English class.
(二)听句子,选答语
听句子,选出正确的答语,将其标号在答题卡上涂黑。每个句子读一遍。每小题后您将有5秒钟时间答题和阅读下一小题。下面请听句子。
6. Can you sing this song
7. How long will you stay in Beijing
8.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9. Welcome to Guilin and have a good time here.
10. Excuse me, could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station
(三)对话理解
A. 听五段短对话,请根据对话内容选出正确答案,将其标号在答题卡上涂黑。每段对话读两遍。下面请听对话。
11. W: Excuse me. Do you come from the U.S.A.
M: No, I am from Canada. But I once lived in America for ten years.
12. W: Do you think it’s easy to learn English
M: No, it’s a little hard for me. I can’t pronounce some words well.
13. W: Do you have to cook supper, David
M: Yes, my mother is out and my sister doesn’t like fast food.
14. W: It was sunny just now.
M: But now it’s cloudy. It seems to rain soon.
15. W: The dragon boat race is wonderful.
M: Yes, Chinese people have it to remember Qu Yuan on lunar May 5th.
B. 听第一段长对话,根据对话内容回答第16~17小题。对话读两遍。
W: Come on, Jack. It’s time to do some cleaning.
M: I don’t have time to do it now. I have to go to Peter’s birthday party.
W: You can’t go before you clean up your room.
M: I’ll clean it up later.
W: If dad comes back and finds the house dirty, he will be really angry.
M: OK. I’ll do it now. But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W: I’ll wash the dishes and take out the rubbish.
C.听第二段长对话,根据对话内容选出正确答案,回答第18~20小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标号在答题卡上涂黑。对话读两遍。
M: What do you do in your free time, Jenny
W: Well, I like shopping and I play badminton at weekend.
M: Badminton
W: Yes, I like badminton a lot. What about you, Jim What do you like doing in your free time
M: Me Well, I like going to the cinema and the theater. And I like reading books and I play the guitar in a band.
W: Wow! You have a lot of hobbies.
M: Well, I like to enjoy my free time.
(四)短文理解
根据短文内容,回答第21~25小题。短文读两遍。
I’m Bill Smith. I work in this university library. Today, I’d like to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our library and show you how to use it.
In the first room on our visit, you can find all kinds of dictionaries, guides and even telephone books. You may only use them in this room.
OK, let’s go to the next room. It’s a reading-room. Different kind of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are kept here. You can always get them by yourself, but they mustn’t taken out of this room.
Now, we are in the third room. In this room, you can borrow novels, story books and science books. All the library books are listed here by title, by writer and by topic. When you are looking for a book, you must write the book’s code number, title and writer on these pieces of paper and give them to the person who works here with your library card. You must return the books in two weeks.
OK. That’s all. If you have any further questions abut using the library, I’d be glad to help you. Thank you.
(五)听短文,填信息
听一篇短文,根据短文内容补全以下信息,每空填一词,将单词写在答题卡上。短文读两遍。
Hello, everyone! Would you like to have fun this weekend We will have an exciting trip to Pick Your Own Farm on July 10th. We will go there on the school bus at 8:00 in the morning, so make sure you arrive at the school gate on time. We can get relaxed and get close to nature. On Pick Your Own Farm, you can pick everything you want, such as apples, pears and tomatoes. You can also take some fruit for your family, but you have to pay for that. Then, at about 3 p. m, we will be back. Remember to take your own lunch. Thank you.
A. What’s next
B. That’s a good idea.
C. Because I think it’s not safe to ride a bike.
D. Third, wear light-colored clothes if you ride at night.
E. Of course, I do.
F. What time is it附件1
广西省2013届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语文试题
一、考试目的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普通高中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命题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语文学科的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要有利于推进语文课程和教学的改革,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全面提高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建立科学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
三、命题的基本原则
(一)注重导向性。试题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城乡公平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继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善教师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初高中教学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注重科学性。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做到考试内容与形式科学,符合考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试题难易适当,表述正确;试卷结构科学、合理、规范;试题具备较高信度、效度和良好的区分度。
(三)注重基础性。要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要考查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状况,考查阅读与语言积累的质与量,考查语感形成水平与思维品质,突出考查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四)注重能力立意。试题内容要课内课外相结合,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联系社会生活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特别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见闻、见解。
(五)体现教育性。发挥试题的教育功能,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有机渗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引导关注现实,关注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引导珍视人类优秀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四、考试范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第四学段(7~9年级)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要求,参照当地使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7~9年级)教材。
五、考试内容与要求
中考语文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突出考查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注重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重视考查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考查阅读与积累的质与量,考查语感形成水平与思维品质,特别是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具体明确、文通字顺地表达自己见闻、体验和思想的能力。
中考语文要求的知识技能目标分为四个不同层级,考试内容大致分为五大板块。具体如下:
(一)能力层级
1.识记。指对语文知识的记忆与识别,包括对语文知识术语概念、语文知识运用规则的的记忆和识别,对要求熟记、背诵的语言材料(词语的音形义、段落篇章)的记忆和识别。
2.理解。指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释语言的能力,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包括对语文知识概念的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对语句表层意义的诠释,对语言深层涵义的阐述或推断,对文章思想内容的把握和对文章中心(主旨)、结构、技法的分与综合等。
3.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为基础,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能将语文知识直接用于新的情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如文言文的翻译、论述题、仿写、作文等。
4.评价。包括评价、鉴赏,能对不同层次的语言材料、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从思想内容、表达形式、语言技能或风格等方面作出自己的评价或鉴赏。
对以上四个能力层级均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二)考试内容
1.积累与运用
积累与运用考查的内容包括:常用字的音、形、义的辨识、常用词语(含成语)的运用、语句的规范表达(含标点符号)、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及经典篇段的默写、课外阅读积累等。
词语、语句的考查宜结合语境,灵活运用语法、修辞知识,选材兼顾课内外;文学文化常识考查为教材涉及的内容;默写主要从教材中要求背诵的古今优秀诗(词)文选材;课外阅读的考查以课标推荐的阅读书目为主,适当兼顾日常积累。
2.古诗文阅读
(1)古诗词阅读
古代诗词阅读的考查,侧重整体把握诗词内容,感受诗词中的形象;欣赏、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诗歌语言;分析诗词中的艺术表现手法。
(2)文言文阅读
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准确判断文言句读,理解文章基本内容;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常见虚词(如“之、其、于、以、而”等)的基本用法;能根据语境翻译文言句子;能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作出评价。
古诗文阅读考查的素材以课内为主,适当向课外拓展。
3.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综合考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查学生的阅读方法(如浏览、摘录、批注、制作卡片等)和阅读习惯;考查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1)阅读记叙类文章,要求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能感受、评价作品中的形象,品味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阅读简单的说明文和一般的科技作品,要求把握文章说明对象,提取文本信息,掌握常见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品味说明语言的特点,领会作品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法。
(3)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把握作者的观点并能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和阐述。能归纳文本要点,理解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之间的关系;了解常见的论证方法(如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以及它们的作用。
阅读材料的规范,力求文质兼美。
4.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着重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主要体现为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利用已有信息和资料,提出假设或观点等。
5.写作
要求学生能规范、熟练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写作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和议论文。要求做到文体规范、中心明确、感情真挚、内容充实、条理清楚、文从字顺、标点正确、书写清楚,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作文的命题力求有新意,贴近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不设审题障碍。
六、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七、试卷结构
(一)试卷基本框架
全卷由卷Ⅰ和卷Ⅱ组成。卷Ⅰ为选择题,赋分24分。卷Ⅱ为非选择题,赋分为96分。整份试题共 23~25小题,试卷长度约6000个字符。第Ⅰ卷包括: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一)及文言文阅读(选择题)。第Ⅱ卷包括:文言文阅读(非选择题)、古诗词鉴赏、古诗文默写、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二)及写作。各地市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试卷框架。
(二)各部分内容赋分比例
1.积累与运用,约占10%。
2.名句名篇默写,约占8%。
3.古诗文阅读,约占14%。
4.现代文阅读,约占18%。
5.综合性学习,约8%
6.作文,约占42%。
(三)试卷难度
试题按其难度分为容易题(难度在 0.7 以上)、中等题(难度在 0.35~0.7之间)和较难题(难度在 0.35 以下),三种试题分值之比约为6:3:1。整卷试题的难度系数为0.7±0.03。
八、样卷
语 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本卷共12小题,共24分。每小题都给出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正确。请考生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选项涂黑。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静谧(mì) 鞠躬(jū) 顶礼膜拜(mó)
B.丰硕(shuò) 默契(qì) 养精蓄锐(chù)
C.干涸(kū) 睿智(ruì) 藏污纳垢(ɡòu)
D.酝酿(yànɡ) 逞能(chěnɡ) 张皇失措(cuò)
(知识范围:词语读音;能力层级:识记 ;难度 0.90)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精致 暗然失色 束手无策 B.惟幕 风餐露宿 自知之明
C.炫耀 胸有成竹 狂妄自大 D.寂寞 春华秋实 故名思义
(知识范围:词语写法;能力层级:识记 ;难度 0.85)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偶然看到国外有人研究牛马放屁的消息,使我忍俊不禁,再看有关文章,又令我肃然起敬。(忍俊不禁:忍不住要发笑)
B.面对日益成为重大社会问题的食品、药品安全危机,每一个人、每一个公民都无法置身事外。(置身事外:对事情很冷淡,不过问,不关心)
C.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断臂钢琴师刘伟,在达人秀比赛中,获第一届中国达人秀总冠军。(达人秀:指在某一领域的高手、出类拔萃的人物展示)
D.提高未成年人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摄取营养丰富的“绿色食品”,是学校和社会的当务之急。(“绿色食品”:原生态的、无污染的食物)
(知识范围:词语用法;能力层级:理解 ;难度0.75)
5.在下面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两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
前几日到乡下看望年迈的父母,赶至老家的村外时,已是黄昏时分了。未进村子,便远远望见村落上空懒散飘荡的炊烟。浓重的, ;清淡的,          。萦绕在村子上空,萦绕在茂密却又稀疏的树冠之间。
①如浣纱姑娘信手放飞的白纱 ②如天边姿态万千的晚霞
③仿佛山间缓缓流淌的河流 ④似丹青妙手随意泼洒的水墨
A. ④① B.②③ C.②① D.④③
(知识范围:语义与逻辑;能力层级:理解 ;难度0.75)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在古代,“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儿童,“加冠”指男子二十岁时所行的成人礼。
B.《钦差大臣》《给巴特勒的信》的作者分别是英国的果戈理和法国的雨果。
C.汉字的演化历经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这几个阶段。
D.婉约派是宋词一大流派,该派词作情思细腻,语言华美,代表词人有晏殊、李清照等。
(知识范围:文学文化常识;能力层级:识记 ;难度0.60)
二、现代文阅读(一)(每小题2分,共6分)
放弃也会成功
①古罗马有一则寓言:有两条河流从源头出发,相约流向大海,它们穿过山涧,最后到了沙漠的边缘。它们一筹莫展,讨论着怎么办。其中一条河说:“我一定要流过去,找到大海。”另一条河则说:“不如回去再等机会吧,如果前进,我们可能走不出沙漠就干涸了。”结果一条河执著地前进,干涸在了沙漠里,另一条河则回到源头,等待到了良机,流向了大海。执著有些时候将导致失败,而放弃则走向了成功。
②在人生的追求中,总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厄运,我们时常告诉自己,坚持下去,不要放弃,终会获得成功。其实,很多时候,放弃也会成功。
③我们赞赏锲而不舍永不放弃的奋斗精神,当你确定目标,这种执著就会成为一种通向成功的阶梯。但有时放弃和锲而不舍的执著并不矛盾。陶渊明放弃污浊官场,归隐田园,写出了《桃花源记》等传世之作,成为东晋时代杰出的诗词散文大家。鲁迅放弃了医学,成为文学巨匠。凡·高放弃了做传教士,而成了有名的画家。放弃是对生命的过滤,对追求方式的扬弃,是对自己的重新认识和发现。不学会放弃,就无法成功地跨越生命,驾驭人生。
④生活有时会逼迫你,不得不停止前进,不得不放弃梦想。苦苦地挽留夕阳,是傻子;久久地伤感春光,是蠢人。什么也不愿放弃的人,往往会成为生活中逞一时之快、显意气之勇的匹夫,常常会失去更珍贵的东西。今天的放弃是为了明天更好地得到,不计一时得失,勇敢地放弃,是为了更大的成功。
⑤放弃是剪刀,生命之树剪除病枝赘叶后,更显勃勃生机。放弃有苦痛,宛如壮士断臂,需要时间的良药来抚平创伤。面对暂时的伤痛,放弃需要一种锲而不舍、毁誉不惊的精神,需要直面淋漓鲜血的豪迈气概,需要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胸怀,需要摒弃生活里用尽心思装饰出的虚假繁荣的胆识。放弃是一种明智,是一种宽容。或许它带给你的是短暂的消沉,但只要你打开视野,另辟蹊径,迎来的将是一个更加美丽的开端。你的眼前将满是和平阳光,你的世界将满是鸟语花香。所以敢于放弃的人也是坚强的人。拒绝放弃,只会作茧自缚,在生活的网中受束缚而死。
⑥通向成功的路不只一条,没必要一条路走到黑,头碰南墙才回头。忘掉最初的选择并不意味着背叛了自己,放弃无可挽回的事情并不说明你的整个人生从此黯淡无光。放弃,是为了更好地得到,只有果断放弃,才能将该拿起的东西更好地把握。
⑦我们鼓励执着,我们也鼓励放弃。
⑧面对困难和挫折,我们不敢放弃希望,但并不意味着不改变。这时要运用你的智慧,敢于放弃,重新选择。也许你会看到一个更加开阔的天地。
⑨放弃其实也会成功。 (作者/李汉荣,选自《智慧背囊》,有删改)
7.选文的中心论点是( )
A.放弃是一种明智,是一种宽容。 B.放弃往往会导致失败。
C.我们鼓励执着,我们也鼓励放弃。 D.放弃也会成功。
(知识范围:现代文阅读·论点;能力层级:理解 ; 难度 0.80)
8.选文第⑤段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
A.举例论证 B.对比论证 C.比喻论证 D.道理论证
(知识范围:现代文阅读·论证方法;能力层级:理解 ; 难度 0.85)
9.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①段引用寓言故事,其作用是引出论点,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B.选文第⑥段中加点的词,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C.第⑤段中的“放弃是一种明智”是指虽然放弃可能带给你暂时的消沉,但只要拓开视野,另辟蹊径,迎来的将是一个更加美丽的开端。
D.第⑥段中的“通向成功的路不只一条,没必要一条路走到黑。”意思是做事一碰到困难就要懂得放弃,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知识范围:现代文阅读·词、句、段的揣摩;能力层级:理解 ; 难度 0.60)
古诗文阅读(16分)
(一)文言文阅读
醉翁亭记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
A.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猿则百叫无绝
B.野芳发而幽香 发闾左谪戍渔阳
C.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知识范围:文言实词;能力层级:理解 ; 难度 0.65)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
A.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B.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C.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陈胜者,阳城人也
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知识范围:文言虚词;能力层级:理解 ; 难度 0.55)
12.下列表述对课文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 2分)
A.第②段描绘了山间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抒发了作者无穷的乐趣。
B.第③段描绘了四幅温馨的画面,其顺序是: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C.第④段作者用禽鸟之乐衬托人之乐,又以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D.欧阳修被贬滁州,纵情山水,与民同乐,深受百姓喜爱。他离职后,百姓为纪念他修建了“醉翁亭”。
(知识范围: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层级:理解 ; 难度 0.60)
第 Ⅱ卷(共96分)
13.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文:
(知识范围:文言文翻译;能力层级:应用; 难度 0.60)
(2)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译文:
(知识范围:文言文翻译;能力层级:应用; 难度 0.60)
14.下面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2分)
欧阳公记①成,远近争传……凡商贾②来,亦多求其本,所谓关征③,以赠官,可以免税。
注:① [记]指《醉翁亭记》。②[商贾]商人。③[关征]查税征税。
(知识范围:文言文阅读;能力层级:应用; 难度 0.45)
(二)古诗词鉴赏(4分)
关 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5.(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2分)
(知识范围:古诗鉴赏;能力层级:理解、评价; 难度 0.50)
(2)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知识范围:古诗鉴赏;能力层级:理解; 难度 0.65)
四、默写(共10分,每空1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知识范围:古诗阅读积累;能力层级:识记; 难度 0.85)
(2)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知识范围:古诗阅读积累;能力层级:识记; 难度 0.75)
(3)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知识范围:古诗阅读积累;能力层级:识记; 难度 0.65)
(4)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知识范围:古诗阅读积累;能力层级:识记; 难度 0.75)
(5)少壮不努力, 。(汉乐府《长歌行》)
(知识范围:古诗阅读积累;能力层级:识记; 难度 0.90)
(6)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知识范围:古诗词阅读积累;能力层级:识记; 难度 0.60)
(7)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知识范围:古文阅读积累;能力层级:识记; 难度 0.65)
(8)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知识范围:古诗阅读积累;能力层级:识记; 难度 0.80)
(9)人生路上难免遇到困难挫折,我们要用李白《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
”来激励自己执着地追求理想。
(知识范围:古诗阅读积累;能力层级:理解; 难度 0.80)
(10)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 。(徐志摩《再别康桥》)
(知识范围:现代诗阅读积累;能力层级:识记; 难度 0.60)
五、综合性学习(共10分)
17. 名著阅读(3分)
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为关羽斟酒壮行的人是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一故事: 。(不超过七个字)
(知识范围:名著阅读;能力层级:理解; 难度 0.60)
18.认真阅读以下材料,按照要求,完成后面的两个活动。(7分 )
今年适逢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诞辰1300周年,语文课本中的杜甫画像被部分同学涂改成了一些可笑的漫画,如机枪男、滑板哥(如右图)、海盗、火影忍者、宠物小精灵等新形象,“杜甫很忙”这句话很快走红。之后,李白、辛弃疾也未能幸免。对此,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也有人不置可否。
(1)对这种以涂鸦方式戏说历史人物的做法,你怎么看?请阐明你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字数在70个字以内。(4分)
(知识范围:综合;能力层级:评价; 难度 0.70)
(2)仿照示例,把你最熟悉的一位历史人物介绍给大家。要求正确概括其主要事迹,反映人物特点,至少采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示例:在鲁国面临生死存亡之际,他深谋远虑,挺身请见;他从容不迫,战于长勺;他一鼓作气,创造了以弱胜强的成功战例。他就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谋士——曹刿。
(知识范围:综合;能力层级:评价; 难度 0.60)
六、现代文阅读(二)(16分)
石头里的春暖花开
葛 闪
⑴洛宁十一岁,是云南山区的一名小学生,皮肤微黑,身形孱弱,沉默寡言,喜欢独处,是同学们眼中最“怪”的同学,也是我到偏远山区支教以来,见过的最不合群的学生。
⑵几个月前,洛宁上学的时候,背上除了一个书包,凭空多了一个鼓鼓囊囊、看来颇有重量的口袋。上课的时候,洛宁就把口袋轻轻放在课桌下面。下课的时候,洛宁就把口袋背上,像蜗牛背着自己的壳一样,在操场上慢慢地转圈。到底是什么东西,居然能让洛宁整天将它负在背上?班上的同学都想打破这个砂锅,揭开谜底。
⑶有同学问洛宁,洛宁总是不发言语。也有同学去摸过,硬梆梆的,有棱有角,从手感上判断像是石头。但是,洛宁总不会傻到把石头当作宝贝整天背着吧。还有同学曾试着去打开口袋,但平时很老实的洛宁,此时就像一头发怒了的小狮子,让大家不得不罢手。
⑷又过了一段时间,时值严寒,洛宁的口袋也变大了,里面的东西也装得更多了。似乎口袋里面的东西,是遵循着一定的时间规律而变大变多的。
⑸洛宁口袋里的秘密,终究没有敌得过同学们的好奇心。那次,洛宁没有拗得过好几个同学的强行“合力”,被按在了桌上。口袋被打开时,滚落出的一块又一块冰冷坚硬的石头,让同学们都惊呆在原地——洛宁整天背负着的口袋里,装的居然真是石头!
⑹眼前这个瘦弱到让人心疼的孩子背后,却有着谁听了也会落泪的背景:6岁那年,洛宁的父亲患病离世,这对本就贫困的家庭无异是雪上加霜。天塌了,洛宁母亲就用瘦弱的肩膀撑起了这个家:她每天上山砍柴到集市上去卖,还要替别人做挣不了几个钱的手工活,还要割猪草喂养唯一的一头猪,还要洗衣做饭。日子本来可以这样即使贫苦却也不失幸福地度过,但命运就这么无情残酷——去年的一天,洛宁的母亲遭遇车祸:命是捡了回来,人却瘫痪了。
⑺几天后,我买了点东西,趁着上午没课,独自来到了洛宁的家里。一来,看望一下洛宁的母亲;二来,我更想从他的母亲口中得知,到底是什么原因,竟然会让洛宁整天背着石头上学?
⑻我告诉她洛宁优异的学习成绩和近来的情况。当我向她提及洛宁背石头上学的奇怪之举,她的眼泪顿时簌簌落了下来:原来,自从她瘫痪后,洛宁既要服侍母亲,还要接替母亲的“工作”——砍柴,烧水,做饭,喂猪,洗衣服……一天,她因为渴急了,把手伸向离床头不远的热水瓶,结果却烫伤了自己。洛宁放学回家,看到被烫伤了的母亲,心像被无数把刀狠狠地剜了一般,痛入骨髓。他怕在以后的日子里,若是自己不在家,母亲不知道还会发生其他什么事情。于是,洛宁当即便决定:他要背着母亲去上学!尽管母亲再怎么劝阻,洛宁还是坚定自己的想法。从那时起,他便开始背着石头上学了。
⑼我的心里陡然被濡湿了。但我同时亦很奇怪,洛宁想背着母亲上学来照顾她,但他的背上,却怎么总是一袋石头?
⑽洛宁母亲看出我心中的疑惑,止住了泪水,哽咽着告诉我一个谁都想不到的爱的秘密:洛宁母亲体重八十六斤,洛宁瘦小的身躯又如何负重?但他却想出了一个方法,起初,背着少量的石头,随着对重量的适应,然后再不断地添加石头。直到,他能适应超过八十六斤的重量为止。
⑾八十六斤,是洛宁母亲的体重,亦是爱的重量!
⑿回来的山路上,我任由泪水肆意奔流。我仿佛看到这样的一幕:天空飘着雪花,北风尖唳呼啸,山路蜿蜒崎岖,衣衫单薄的洛宁,正用孱弱的肩膀,瘦弱的后背,背着一袋硬梆梆的石头一步一步地艰难前行……
⒀顶着风雪,洛宁不怕刺痛;踏着山路,洛宁不畏艰难。因为一份爱,他后背上的那一袋石头并不冰冷坚硬,也因为这份爱,石头里时时春暖花开!
(选自《读者》2012年第3期,有改动。)
19.文章以 为线索,叙述了 的感人故事。(2分)
(知识范围:现代文阅读;能力层级:理解; 难度 0.75)
20.读完全文,请简要说说洛宁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分)
(知识范围:现代文阅读;能力层级:理解; 难度 0.65)
21.第(6)段叙述了什么内容?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3分)
(知识范围:现代文阅读;能力层级:理解; 难度 0.60)
22.请品味文中划线的句子,并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
洛宁就把口袋背上,像蜗牛背着自己的壳一样,在操场上慢慢地转圈。(2分)
(知识范围:现代文阅读;能力层级:理解; 难度 0.5)
(2)天空飘着雪花,北风尖唳呼啸,山路蜿蜒崎岖,衣衫单薄的洛宁,正用孱弱的肩膀,
瘦弱的后背,背着一袋硬梆梆的石头一步一步地艰难前行……(4分)
(知识范围:现代文阅读;能力层级:理解; 难度 0.50)
23.从全文看,文章以“石头里的春暖花开”为标题有何妙处?(3分)
(知识范围:现代文阅读;能力层级:评价; 难度 0.3)
七、作文(50分)
24. 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时光如流,岁月如歌。我们风也走,雨也过,一路走来,有他,有你,也有我。多少尘封往事“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感动,是离愁,是珍惜……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请以“与 一起走过”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2)以“这不是一件小事”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议论文。
注: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不得套作或抄袭。
(知识范围:综合;能力层级:应用; 难度 0.78)
(整卷预估难度:0.69)
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24分)
一、积累与运用(1~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 A 2. C 3. D 4.C 5.A 6.B
二、现代文阅读(一)(7~9题,每小题2分,共6分)
7. D 8. C 9. D
三、古诗文阅读(12分)
10.A (A项的“绝”都是停止的意思 。B项其一“发”是“开”的意思;其二“发”是“征发”的意思。C项其一“得”是“领会”的意思;其二“得”通“德”,是感激的意思。)D项其一“名”为动词,取名的意思;其二“名”为名词,名字的意思。
11.B (B项的“之”同为助词,可译为“的”。 A项:其一“于”为介词可译为“在”;其二“于”为表比较的介词,可不译。C项“也”其一表感叹语气;其二表判断语气。D项其一为介词,相当于“于”;其二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12.D(“醉翁亭”并非欧阳修离职后百姓为纪念他而修建。)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6分)
类,但有一定效果。(观点1分,分析2分,结论1分)
(2)(3分)示例一:他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促三足鼎立;他深入不毛,七擒孟获,平定南方;他兴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中国历史上智慧的化身——诸葛亮。示例二: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母爱、童真、自然,是她作品永恒的主题,她的诗像涓涓细流,清新晶莹,情韵绵长。她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冰心。(事迹1分,人物特点1分,修辞1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6分)
19.(2分)一袋石头(1分) 洛宁背石头上学(1分)
20.(2分)坚强、孝顺、勤劳(答出其中一点得1分,写出两点得2分。)
21.(3分)写了洛宁的家庭困境。(1分)为后文揭开洛宁背石头上学的秘密作铺垫。(2分)
22.(6分)(1)(2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1分)形象地写出了洛宁背石头时艰难的样子。(或答:“慢慢”一词写出了石头之沉重。)(1分)(2)(4分)运用了环境描写、(1分)外貌描写或动作描写,(1分)写出洛宁处境的艰辛,也写出他意志的坚定。(2分)
23.(3分)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揭示文章的主题意义。(答出其中一点得2分。)
七、作文(50分)附件7
广西省2013届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历史试题
一、考试目的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普通高中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命题的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历史学科的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应有利于贯彻新课改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检查和评价初中教学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推动课程改革,减轻学生的过重学业负担,促使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和高一级学校选拔合格的具有学习潜能的新生。
三、命题的基本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试题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城乡公平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继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初高中教学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科学性原则。试题内容要准确无误,主观性试题与客观性试题比例合理,难易程度得当;试题要反映出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
(三)发展性原则。试题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水平,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为学生升上高中阶段学习或进入和适应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四)综合性原则。试题要体现知识与能力并重,既要注重对学生基本历史常识,历史文化素养的考查(如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又要注重对学生应用历史基本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在考查学科主体知识的同时,注意考查知识的覆盖面,体现试题的综合性和开放性。
(五)时代性原则。试题反映历史学科具有过去与现在紧密连接的特点,关注历史与现实社会和学生生活的联系。
(六)人文性原则。试题体现历史人文学科的特点;试卷设计在体现严谨性的基础上,力求做到图文并茂,语言富有亲和力。
四、考试范围
执行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前提下,初中阶段的六册书都可以列入考试范围,具体考试范围由使用不同版本教材的地级市决定。
五、考试内容与要求
主要从三个层次考察学生对历史学科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历史基础知识为依托,以能力为取向,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及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分析、比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具有一定综合性和开放性。具体是:
1.知识与能力
①知道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知道历史文明的主要成果,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②了解历史的时序,初步了解在具体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件进行考察,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
③了解历史知识的呈现方式。要求考生通过文献材料、图片、图表、实物、遗址、遗迹、影像、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
④运用相应的历史学科书面语言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
⑤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到理性,即接触历史再到理解历史的过程。学生通过试题提供材料,获取相关的有效信息,并综合所学知识对这些信息进行初步理解、分析归纳、比较和概括,从而解决相关的问题。注重探究式学习,运用学科思维,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方法,积累平时所学及实践活动,从不同的角度回答问题,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考查
①了解中国国情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②了解科学技术提高社会生产力、创造物质财富的历史,形成崇尚科学意识、确立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③了解历史上专制与民主、人治与法治的演变过程,及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强化民主与法治意识;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六、考试形式及时间
采取闭卷考试形式,考试时间60分钟。
七、中考试卷结构
(一)试卷题型、题量及赋分
试题分为客观题(选择题)和主观题(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客观题 (选择题) 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主观题(非选择题)3小题,共30分,题型包括材料题、读图题、填表题、简答题、探究题等。试题总赋分60分。
(二)试题难度 难度为0.70±0.03,按照试题分值计算,容易题∶中等题∶难题=6∶3∶1。
八、样卷
历 史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注意事项:
1.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首在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给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披上了一层文学浪漫的薄纱。下列远古人类中,生活在周口店的是 (识记; 0.93)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2.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清朝大兴“文字狱”,这些措施相同的根本目的是 (理解; 0.84)
A.巩固君主专制统治 B.防止人民反抗
C.加强思想控制 D.压制知识分子
3.长江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著名的化害为利的水利工程。下列古代工程中,作用与三峡工程最相似的是 (识记; 0.8)
A.长城 B. 大运河 C.灵渠 D. 都江堰
4.“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太宗这句话体现了(理解; 0.72)
A.唐朝文化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B.唐朝经济文化繁荣昌盛
C.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D.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5.教育是一个国家稳固和发展的重要基石,下面措施中
制约了中国教育发展的是(理解; 0.8)
A.孔子创办私学 B.八股取士制度
C.开办京师大学堂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6.右图是一个刊物的影印件,该刊物
指导促进的运动是(识记; 0.92)
A.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7.改革开放后,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广西北海属于这一格局中的(识记; 0.9)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内地
8.血洗了近代以来百年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
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是(理解; 0.8)
A.中华民国成立 B.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C.抗日战争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为实现这一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是(理解; 0.92)
A.提出“两个凡是”方针 B.开展真理标准讨论
C.推行个人崇拜 D.北京发生“四五运动”
10.“农业丰则基础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说明了重视“三农” 问题的重要性。下列历史事件对“三农”问题不利的是(运用; 0.9)
A.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 B.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1966—1976年的“文革” D.近年普遍实行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11.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保存有一件被誉为“两河流域上古文明的杰作,弥足珍贵”的文物,该文物是(识记; 0.75)
A.《汉谟拉比法典》 B.《拿破仑法典》
C.《人权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2.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生活的改善离不开精彩的创意,而世界博览会正是展示这些创意成果的重要舞台。1851年英国举办的第一届世博会上,最有可能参展的物品是(理解; 0.95)
A.蒸汽机 B.电灯泡 C.汽车 D.电脑
13下列事件中,带有民族主义活动色彩、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发动战争借口的是(识记; 0.9)
A.萨拉热窝事件 B.凡尔登战役 C..珍珠港事件 D.古巴导弹危机
14.下列发生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现象,不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运用; 0.8)
A.坐汽车去桂林 B.乘飞机旅游 C.用柴油机发电 D.上互联网发邮件
15.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理解; 0.75)
A.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流 B.跨国公司急剧增加
C. 金融市场的全球化 D. 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二、非选择题(共30分,请把答案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写在另外的答题卡上)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识记、理解和运用; 0. 65)
材料一: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在华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与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对大陆构成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哪一个不平等条约?该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影响是什么?(2分)
(2)20世纪80年代,我国政府在东南沿海地区开放了一系列港口城市,这与材料一中开放五处为通商口岸有什么本质的区别?(2分)
(3)党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中,进行了政治制度的创新。请结合材料二,指出这是哪一政治制度?是谁提出的?(2分)
(4)材料三是祖国统一大业中哪个重大历史事件的照片?(2分)
(5)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谈谈你在国家主权方面的感想?(2分)
17. 美国是一个只有200多年的历史的年轻国家,但它是当今世界的唯一超级大国,经济实力最强盛。有人总结美国经济的发展得益于“两次社会革命、两次科技革命、两次世界大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理解和运用; 0. 55)
(1)两次社会革命分别指的是什么?两次社会革命分别解决了哪些首要问题,从而促进美国资本主义发展?(4分)
(2)第二次科技革命中,政府鼓励发明创造,大量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使美国经济高速发展。请你举出20世纪初美国在交通领域中的一项重大发明和20世纪40年美国在电子信息技术方面一项重大发明。(4分)
(3)美国的崛起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18.历史上,经常有政党合作、国家合作或结盟的事件发生。根据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活动。(10分) (理解和运用; 0. 5)
步骤一:走进历史──回顾历史上的正当合作
(1)为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和抗击日本侵略、挽救民族危亡,国共两党曾经两度合作。请分别说出国共两次合作的重要历史作用。(4分)
(2)在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挑战的时候,国家间的合作能够化解危机和灾难。请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其中一个典型事例加以说明。(要求:从史实及其作用两方面来作答。)(2分)
步骤二:评说历史——抨击历史上的不正当合作
(3)19世纪末建立的三国同盟和20世纪初形成的三国协约对世界局势产生怎样的影响 (2分)
步骤三:直面现实──感悟当今国际合作的真谛
(4)你认为在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相互合作应遵循怎样的原则?(2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附件2
广西省2013届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数学试题
一、考试目的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普通高中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命题的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数学学科的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应有利于贯彻新课改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检查初中教学质量,促进义务教育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推动课程改革,减轻学生的过重学业负担,促使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和高一级学校选拔合格的具有学习潜能的新生。
三、命题的基本原则
(一)注重导向性。试题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城乡公平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继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初高中教学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注重科学性。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做到考试内容和形式科学,符合考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试题内容科学,难易适当,表述正确;试卷结构科学、合理,形式规范;具备较高信度、效度和良好的区分度。
(三)注重基础性。试题要在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及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特别是考查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注重能力立意。试题内容要以课程教材作为基础材料,并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联系社会生活和科技发展的需要。考查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注重考查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要注重考查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促使学生的学习及考试的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实际,从而更好地考查学生学习探究应用的能力和水平。
(五)体现教育性。发挥试题的教育功能,有机渗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关注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及其对事物、生活、人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考查,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科学和人文精神,促进全面发展。
四、考试范围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所规定的第三学段(7~9年级)涉及到的四个知识领域,即“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课题学习”的内容。参照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7~9年级)教材。
五、考试内容与要求
初中毕业与升学数学学科考试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查。重视对能力的考查,特别是考查运算能力,逻辑思维的能力;重点考查基本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关注考查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运用一般图表、图象处理数据信息的能力,包括对数学语言的阅读理解及表达能力;能够结合实际背景和相关学科中的数学问题理解和应用;适当设置一些讨论性、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考试要求的知识技能目标分为四个不同层次: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其具体涵义如下:
了解(认识):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能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出这一对象。
理解:能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能明确地阐述此对象与有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能在理解的基础上,会把对象运用到新的情境中。
灵活运用:能综合运用知识,熟练、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
(一)数与代数
1.数与式
(1)有理数
①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②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
③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
④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⑤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2)实数
①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
②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
③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④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⑤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按问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
⑥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不要求分母有理化)。
(3)代数式
①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②能分析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
③会求代数式的值;能根据特定的问题查阅资料,找到所需要的公式,并会代入具体的值进行计算。
(4)整式与分式
①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
②了解整式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会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其中的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相乘)。
③会推导乘法公式:;,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④会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二次)进行因式分解(指数是正整数)。
⑤了解分式的概念,会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运算。
(2)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①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大小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并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②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
③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问题。
3.函数
(1)函数
①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了解常量、变量的意义。
②了解函数的概念和三种表示方法,能举出函数的实例。
③能结合图象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
④能确定简单的整式、分式和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并会求出函数值。
⑤能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法刻画出某些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
⑥结合对函数关系的分析,并尝试对变量的变化规律进行初步预测。
(2)一次函数
①了解一次函数的意义,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
②会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和解析表达式y=kx+b(k≠0)探索并理解其性质(k>0或k<0时,图象的变化情况)。
③理解正比例函数。
④能根据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3)反比例函数
①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
②能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和解析表达式y=k/x(k≠0)探索并理解其性质(k>0或k<0时,图象的变化)。
③能用反比例函数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4)二次函数
①通过对实际问题情境的分析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了解二次函数的意义。
②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
③会根据公式确定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公式不要求记忆和推导),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④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二)空间与图形
1.图形的认识
(1)点、线、面
了解点、线、面的意义。
(2)角
①认识角。
②会比较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会进行简单换算。
③理解角平分线及其性质。
(3)相交线与平行线
①了解补角、余角、对顶角等概念,知道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
②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理解垂线段最短的性质及点到直线距离的意义。
③知道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④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及其性质。
⑤知道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进一步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⑥知道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⑦了解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意义,会度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4)三角形
①了解三角形有关概念(内角、外角、中线、高、角平分线),会画出任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②掌握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③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掌握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④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条件;了解等边三角形的概念及其性质。
⑤了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并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
⑥会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问题;会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
(5)四边形
①了解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
②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概念和性质,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③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有关性质和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
④掌握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有关性质和四边形是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条件。
⑤了解等腰梯形的有关性质和四边形是等腰梯形的条件。
⑥了解线段、矩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重心及物理意义。
⑦了解平面图形的镶嵌,知道任意一个三角形、四边形或正六边形可以镶嵌平面,并能运用这几种图形进行简单的镶嵌设计。
(6)圆
①理解圆及其有关概念,了解弧、弦、圆心角的关系,了解点与圆、直线与圆以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②理解圆的性质,理解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征。
③了解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
④了解切线的概念及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能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
⑤会计算弧长及扇形的面积,会计算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7)尺规作图
①完成以下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角的平分线,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②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已知三边作三角形;已知两边及其夹角作三角形;已知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作等腰三角形。
③会过一点、两点和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
④在尺规作图中,了解作图的道理,保留作图的痕迹,不要求写出做法。
(8)视图与投影
①会画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会判断简单物体的三视图,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②了解直棱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③了解基本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球除外)之间的关系;知道这种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④知道物体的阴影是怎么形成的,并能根据光线的方向辨认实物的阴影(如在阳光或灯光下,观察手的阴影或人的身影)。
⑤了解视点、视角及盲区的涵义,并能在简单的平面图和立体图中表示。
⑥了解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
2.图形与变换
(1)图形的轴对称
①认识轴对称,并理解它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的性质。
②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一次或两次轴对称后的图形;探索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并能指出对称轴。
③理解基本图形(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等腰梯形、正多边形、圆)的轴对称性及其相关性质。
④理解轴对称图形,了解物体的镜面对称,能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
(2)图形的平移
①认识平移,探索它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的性质。
②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③利用平移进行图案设计,认识和欣赏平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图形的旋转
①认识旋转,探索它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边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的性质。
②了解平行四边形、圆是中心对称图形。
③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④了解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⑤理解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轴对称、平移、旋转及其组合)。
⑥灵活运用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
(4)图形的相似
①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了解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了解黄金分割。
②认识图形的相似,理解相似图形的性质,知道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面积的比等于对应边比的平方。
③了解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概念,理解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④了解图形的位似,能够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⑤认识现实生活中物体的相似,利用图形的相似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利用相似测量旗杆的高度)。
⑥认识锐角三角函数(sinA、cosA、tanA),知道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由已知特殊三角函数值求它对应的锐角。
⑦运用三角函数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图形与坐标
(1)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2)能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
(3)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理解图形变换后点的坐标的变化。
(4)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4.图形与证明
(1)了解证明的含义
①了解定义、命题、定理的含义,会区分命题的条件(题设)和结论。
②了解逆命题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命题,并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
③理解反例的作用,知道利用反例可以证明一个命题是错误的。
④了解反证法的含义。
⑤掌握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体会证明的过程要步步有据。
(2)掌握以下基本事实,作为证明的依据。
①一条直线截两条平行直线所得的同位角相等。
②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若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③若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或两角及其夹边,或三边)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④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
(3)利用(2)中的基本事实证明下列命题
①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和判定定理(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则两直线平行)。
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内角的和,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④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及逆定理;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内心)。
⑤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及逆定理;三角形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外心)。
⑥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⑦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
⑧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
(三)统计与概率
1.统计
(1)能处理简单的统计数据。
(2)认识抽样的必要性,能指出总体、个体、样本,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3)会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4)理解并会计算加权平均数;根据具体问题,能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
(5)会计算极差和方差,并会用它们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
(6)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了解频数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频数分布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7)能用样本的平均数、方差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
(8)能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
(9)认识到统计在社会生活及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概率
(1)能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2)了解事件发生的频率;知道大量重复实验时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
(3)认识概率的概念,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课题学习
能灵活运用课题学习中获得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从具体、简单的问题情境中,建立并求解数学模型,解释、解决某些数学中或实际中的简单问题。
六、考试形式与时间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七、试卷结构
全卷由卷Ⅰ和卷Ⅱ组成。卷Ⅰ为选择题,赋分36分。卷Ⅱ为非选择题,赋分为84分,其中填空题占18分,解答题占66分。
各知识板块的内容比例为:数与代数约占45%;空间与图形约占40%;统计与概率约占15%。课题学习(数学活动)等综合实践的内容适量融合在以上三个部分的内容里面考查。
试题由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两部分组成。客观性试题包括选择题和填空题,选择题12题,每题3分,共36分;填空题6题,每题3分,共18分。主观性试题有8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开放题、探究题、应用题、作图题等,共66分。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写出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或推证过程;作图题只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解答题在解答时都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和推理过程。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两部分的分值比例分别约占45%、55%。
试题按其难度分为容易题(难度在 0.7 以上)、中等题(难度在 0.35-0.7)和较难题(难度在 0.35 以下),三种试题分值之比为6:3:1。整卷试题的难度系数约为0.7左右。各地市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八、样卷
数 学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4.下面四个图案是某种衣物的说明标识,其中没有用到图形的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设计的是
(知识范围:图形的平移、旋转和对称 能力: 了解 难度: 0.95)
5.在一次多人参加的男子马拉松长跑比赛中,其中一名选手要判断自己的成绩是否比一半以上选手的成绩好,他可以根据这次比赛中全部选手成绩的哪一个统计结果进行比较
(A)平均数 (B)众数 (C) 极差 (D)中位数
(知识范围: 统计 能力: 理解 难度: 0.85)
6.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B)
(C) (D)
(知识范围:有关运算 能力: 理解 难度: 0.85)
7.图l是由六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一个立体图形,它的主视图是
(知识范围:视图 能力: 了解 难度: 0.90)
8.若分式的值为零,则的值为
A. -2 B. 2 C. 0 D.-2或2
(知识范围: 分式,因式分解 能力: 理解 难度: 0.8)
9.如图,一个圆锥形零件,高为8cm,底面圆的直径为12cm,则
此圆锥的侧面积是
A. B. C. D.
(知识范围:圆锥侧面展开 能力:掌握 难度: 0.75)
10.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是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定点,点是双曲线()上的一个动点,当点的横坐标逐渐增大时,的面积将会
A.逐渐增大 B.不变 C.逐渐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
(知识范围:反比例函数 能力: 掌握 难易程度: 0.75)
11.一个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ABC的高与⊙O的直径相等,如图放置,
⊙O与BC相切于点C,⊙O与AC相交于点E,则CE的长是:
A. B. C.2 D.3
(知识范围: 圆,三角形 能力 : 灵活运用 难度: 0.60)
12.如图,已知扇形的圆心角为,半径为1,将它沿着箭头方向无滑动滚动到位置,则有:
①点到的路径是→→;
②点到的路径是→→;
③点在→段上的运动路径是线段;
④点到所经过的路径长为;
以上命题正确的序号是:
A. 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知识范围: 图形旋转、圆的弧长 能力: 灵活运用 难度: 0.40)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3.函数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知识范围: 函数自变量 能力: 理解 难度: 0.80)
14.长度单位1纳米=米,目前发现一种新型病毒直径为23150纳米,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该病毒直径是 米(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知识范围: 科学计数法 能力: 掌握 难度: 0.75)
15.为了保证婴幼儿的饮食安全,质检部门准备对某品牌罐装牛奶进行质量检测,这种检测适合用的调查是 .(抽样调查或普查)
(知识范围: 统计 能力: 了解 难度: 0.95)
16.如图,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点、是方格
纸的两个格点(即正方形的顶点),在这个的方格纸中,找
出格点,使是等腰三角形,这样的点共有 个
(知识范围: 正方形,等腰三角形 能力: 掌握 难度: 0.60)
17.请写出一个二次函数,使它同时具有如下性质:
①图象关于直线对称;②当x=2时,y>0;③当x=-2时,y<0.答: .
(知识范围: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能力: 灵活运用 难度: 0.40)
18.若,,,… ;则的值为 .(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知识范围: 化简、找规律 能力: 灵活运用 难度: 0.35)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题,共66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19.(本题满分6分)计算: .
(知识范围:实数的计算 能力:掌握 难度: 0.85)
20.(本题满分6分)解不等式组,并求它的整数解.
(知识范围:不等式组 能力: 掌握 难度: 0.8)
21.(本题满分6分)在两个不透明的口袋中分别装有三个颜色分别为红色、白色、绿色的小球,这三个小球除颜色外其他都相同,(1)在其中一个口袋中一次性随机摸出两个球,请写出在这一过程中的一个必然事件;
(2)若分别从两个袋中随机取出一个球,试求出两个小球颜色相同的概率。
(知识范围:概率 能力: 理解 难度: 0.9)
22.(本题满分8分)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C=60°,AD∥BC,且AD=DC,E、F分别在AD、DC的延长线上,且DE=CF,AF、BE交于点P.
(1)求证:AF=BE;
(2)请你猜测∠BPF的度数,并证明你的结论。
(知识范围:梯形、全等三角形、平行 能力:灵活运用 难度: 0.80)
23.(本题满分8分)图1是安装在斜屋面上的热水器,图2是安装该热水器的侧面示意图.已知斜屋面的倾斜角为,长度为2.1米的真空管AB与水平线AD的夹角为,安装热水器的铁架水平管BC长0.2米,求:(1)真空管上端B到AD的距离(结果精确到0.01米).
(2)铁架垂直管CE的长度(结果精确到0.01米).
(,
)
(知识范围:解直角三角形 能力: 灵活运用 难度: 0.75)
24.(本题满分10分)某体育用品商场预测某品牌运动服能够畅销,就用32000元购进了一批这种运动服,上市后很快脱销,商场又用68000元购进第二批这种运动服,所购数量是第一批购进数量的2倍,但每套进价多了10元.求:
(1)该商场两次共购进这种运动服多少套?
(2)如果这两批运动服每套的售价相同,且全部售完后总利润率不低于20%,那么每套售价至少是多少元?(利润率)
(知识范围:分式方程、不等式的应用 能力: 灵活运用 难度: 0.65)
25.(本题满分10分)如图:等圆⊙O1和⊙O2相交
于A、B两点,⊙O1经过⊙O2的圆心,顺次连
接A、O1、B、O2.
(1)求证:四边形AO1BO2是菱形;
(2)过直径AC的端点C作⊙O1的切线CE交
AB的延长线于E,连接CO2交AE于D,
求证:CE=2DO2;
(3)在(2)的条件下,若,求的值.
(知识范围:圆、菱形、三角形相似 能力: 灵活运用 难度: 0.45)
26.(本题满分12分)如图,已知直线交坐标轴于两点,以线段为边向上作正方形
,过点的抛物线与直线另一个交点为.
(1)请直接写出点的坐标; (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若正方形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射线下滑,直至顶点落在轴上时停止.设正方形落在轴下方部分的面积为,求关于滑行时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相应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知识范围:二次函数、一次函数、相似三角形、正方形、平移等 能力:灵活运用 难度: 0.30)
(试卷总难度:0.69 平均分82.8分)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样卷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19.(本题满分6分)解:原式= 4分(求出一个值给1分)
= 6分
23.(本题满分8分)解:(1)过作. .......1分
在 .......2分
.......3分
∴真空管上端 .......4分
(2) 在
.......5分
∵BF⊥AD, CD⊥AD,有BC∥FD,
∴四边形BFDC是矩形,∴BF=CD,BC=FD. .......6分

.......7分
∴CE=CD-ED=1.35-0.844=0.506≈0.51
∴安装铁架上垂直管CE的长度约为0.51米. .......8分
25.(本题满分10分)
证明:(1)∵⊙O1与⊙O2是等圆,
∴ 1分
∴四边形是菱形. 2分
(2)∵四边形是菱形
∴∠=∠ 3分
∵CE是⊙O1的切线,AC是⊙O1的直径,
∴∠=∠=90° 4分
∴△ACE∽△AO2D 5分
即 6分
(3)∵四边形是菱形
∴∥ ∴△ACD∽△, 8分
∴ ∴, 9分
∵ ∴ 10分

;    ......9分
第12题图
第16题图
第22题图
第23题图
第25题图
第25题图
O
x
A
F
图3
H
G
y附件4
广西省2013届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物理试题
一、考试目的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普通高中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命题的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物理学科的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应有利于贯彻新课改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检查初中教学质量,促进义务教育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推动课程改革,减轻学生的过重学业负担,促使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和高一级学校选拔合格的具有学习潜能的新生。
三、命题的基本原则
(一)注重导向性。试题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城乡公平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继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有利于初高中教学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注重科学性。试题内容科学、正确,表述无误;试卷结构科学、合理;试卷形式规范;恰当把握试题的难度、信度、效度和区分度。
(三)注重基础性。注重考查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主干内容;不出偏题、怪题和人为编造的繁难试题。
(四)注重能力立意。密切联系社会生活,考查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考查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体现教育性。发挥试题的教育功能,有机渗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关注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积极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考试范围
考试范围为《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所规定的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参照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8~9年级)教材。
五、考试内容及要求
从知识、技能、科学探究等方面进行考查,知识包括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个主题,而技能和科学探究融合于知识内容中。
1.知识的考查要求
知识的考查要求分为了解(知道)、认识和理解三个层次。具体含义是:
了解:能记住知识的主要内容,能列举相关的实例,能判别相关概念,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
认识:在了解的基础上,能够与该知识点最近的相关知识或情景进行联想,或能解释最直接的相关现象。
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能够与该知识点相关的知识或情境进行联想,或能解释相关的现象,能利用该知识解决有关问题、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对该知识进行扩展。
2.技能的考查要求
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会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会用图表记录、描述实验数据;会使用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从实验数据中得出实验结论。
3.科学探究的考查要求
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实验观察等情况中提出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尝试对问题的成因或结果进行猜想与假设;能根据要求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会收集实验证据并进行分析论证;尝试对实验进行评估、调整和改进。
具体的考试要求在下列附表中列出。
附表:           知识内容及考试要求
知识内容 考试要求
物质 物态变化 温度计 知道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和温度计;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知道固、液、气三种物态及其基本特征;知道熔化过程要吸热,凝固过程要放热;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理解熔化和凝固图象;知道蒸发现象和蒸发过程中的吸热及其应用;知道沸腾现象,理解沸点和沸腾图像;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知道云、雨、露、雾、霜、雪、雹的形成;了解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知道当地水资源环境,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熔化和凝固
汽化和液化
升华和凝华
多彩的物质世界 宇宙和微观世界 知道物质世界的微观和宏观尺度;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知道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知道质量的单位;认识质量的概念;会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理解密度知识的实际应用;理解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一些物理现象。了解物质的一些其它属性,能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质量
密度
测量物质的密度
密度与社会生活
运动与相互作用 声现象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了解声音的传播形式和传播速度。了解人的耳朵,知道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知道声音的响度、音调、音色;知道超声波和次声波;了解声音的波形图;会设计简单的探究实验,从中体验声音的基本特性;知道声音的分类等级;知道噪声的来源以及控制噪声的途径;了解声波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和现代技术中的有关应用;知道回声。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声音的特性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声的利用
续表:
知识内容 考试要求
运动与相互作用 光现象 光的传播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光的反射规律;知道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平面镜的一些实际应用。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和光的三原色;知道颜料的三原色,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知道红外线及其实际应用;知道紫外线及其实际应用。
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
光的折射
光的色散
看不见的光
透镜及其应用 透镜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的一些实际应用;了解人眼成像的原理;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了解望远镜与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它们的发展。
生活中的透镜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眼睛和眼镜
望远镜与显微镜
 运动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知道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知道粗略估测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理解运动的相对性;理解速度概念,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平均速度的含义。
运动的描述
运动的快慢
信息的传递 电话 了解信息与信息传播的方式;知道电话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了解波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作用;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了解现代通信技术。
电磁波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信息之路
力与运动 力 认识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会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弹力;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通过实验探究,理解重力;
弹力、弹簧测力计
重力
续表:
知识内容 考试要求
运动与相互作用 力与运动 摩擦力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摩擦力;了解牛顿第一定律;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二力的平衡条件。
牛顿第一定律
二力平衡
机械 杠杆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了解杠杆的应用;通过实验探究,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其他简单机械
压强和浮力 压强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压强的概念;能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了解液体压强的概念;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知道测量大气压的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和一些实际应用;会设计实验来探究浮力的大小;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液体的压强
大气的压强
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浮力
浮力的应用
能量 电流和电路 电荷 了解电荷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摩擦起电现象;认识电流的概念;知道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会设计、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使用电流表;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实例。
电流和电路
串联和并联
电流的强弱
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电压电阻 电压 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电压值;会使用电压表;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了解电阻概念;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了解半导体材料和超导体的一些特点及其发展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认识变阻器改变电阻大小的原理,了解变阻器的规格和使用方法。
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电阻
变阻器
欧姆定律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会设计实验测量导体的电阻,会用图像说明实验结论;了解高电压对人体的危害,认识断路、短路和雷电。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电功率 电能 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能;会使用电能表;理解电功率,并能进行简单计算;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会设计实验测量用电器的电功率;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焦耳定律:了解电热的利用或防止电热危害的方法;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及常识。
电功率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电与热
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生活用电常识
续表:
知识内容 考试要求
能量 电与磁 磁现象 知道磁体有磁极,了解磁体有吸铁性和指向性,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知道磁场的存在和磁化现象;知道磁感线的方向;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电流周围的磁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会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磁场的方向;了解电磁铁的优点及应用;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及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磁场方向之间的关系;了解电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了解发电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磁场
电生磁
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 扬声器
电动机
磁生电
功和机械能 功 能从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角度认识功的概念;通过实例,知道机械功的概念;认识功的原理;理解机械效率;会设计实验测定简单机械的效率;通过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并了解功率的实际应用;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机械效率
功率
动能和势能
机械能及其转化
热和能 分子热运动 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热现象;认识内能的概念;知道温度和内能的关系;能从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角度认识热量的概念;理解比热容的概念,能用其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认识热机,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认识能量守恒定律。
内能
比热容
热机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能源家族 了解能源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了解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知道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关系;了解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了解各种新能源的优点及推广利用存在的困难;通过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认识能源利用的效率;了解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了解世界和我国的能源开发利用情况,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核能
太阳能
能源革命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六、考试形式与时间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七、试卷结构
(一)试卷容量
试卷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题型构成。选择题主要是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包括填空、作图、实验与探究、综合应用等题型。每种题型包含若干小题,小题题量为28题左右。
(二)题型的数量比例
单项选择题约12题;填空题约8题;作图题约2题;实验与探究题约3题;综合应用题约3题。
(三)题型的赋分比例
全卷满分为100分,单项选择题约36%;填空题约16%;作图题约4%;实验与探究题约20%;综合应用题约24%。
(四)内容的赋分比例
物质约12%;运动和相互作用约38%;能量约50%。
(五)难度及比例:全卷难度系数为0.70±0.03,其中容易题约为60%;中等难度题约为30%;较难题约为10%。
八、样卷
物 理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计算时取 g=10N/kg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小题选对的得3分,不选、多选或选错的均得0分)
1.下列物体中,占有的空间体积最小的是:(知道,0.9)
A.原子核   B.分子    
C.地球    D.太阳
2.下面所列的各种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知道,0.9)
A.煤炭    B.太阳能   
C.核能    D.石油
3.电动机是一种高效率、低污染的动力设备,广泛地应用在各种家用电器中。下列家用电器中应用了电动机的是:(知道,0.9)
A.洗衣机   B.电饭锅 C.电热水壶   D.电热毯
4.2012年6月16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飞船承担着如图1所示的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任务。地面飞控中心和航天员的联系主要是通过下面的哪种方式来实现:(知道,0.9)
A.发射超声波    B.发射次声波
C.发射微波     D.发射可见光
5.以下安全提示中主要考虑摩擦力因素的是:(认识,0.85)
A.请驾驶员系好安全带
B.天干物燥,注意防火
C.雨天路滑,请小心驾驶
D.在火车站站台上候车的旅客请站在安全线以外
6.导体和绝缘体都是很好的电工材料,下面列举的几种物体中属于绝缘体的是:(知道,0.9)
A.铅笔芯    B.人体    C.橡胶棒    D.铝线
7.为缓解旱情,可以适时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即通过在空中喷洒“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喷洒“干冰”的作用是:(认识,0.75)
  A.使空气液化        B.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C.使空气中的小水珠汽化   D.“干冰”熔化变为雨水
8.如图2所示,进入人眼睛的光线是由:(认识,0.8)
A.平面镜发出的     
B.像s′发出的
C.平面镜反射的     
D.人的眼睛发出的
9.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物体重为4N,然后将该物体浸没
在水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3N,则该物体在水
中受到的浮力是:(认识,0.8)
A.7N    B.4N    C.3N    D.1N
10.小明用如图3所示的器材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a、b为长度一样的镍铬合金丝,b比a的横截面积大。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会,0.6)
A.小灯泡越亮,表示接入的合金丝电阻越大
B.利用此装置只能探究导体电阻大小和横截
面积的关系
C.利用此装置能探究导体电阻大小和横截面
积、长度的关系
D.为了准确比较两条合金丝的电阻,可在电
路中串联一个电压表
11.如图4所示,小华把悬挂的铁锁拉近并紧贴自己的鼻子,稳定后松手,
头保持不动,铁锁向前摆去又摆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认识,0.8)
A.锁不断地来回摆动,是因为动能不断增加
B.锁向下摆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锁摆到最低点后会继续上升,是因为受重力作用
D.锁摆动的过程中,机械能总量不变,所以摆回来时会碰到鼻子
12.如图5所示,是研究电流热效应的部分实验电路,甲电阻丝
的阻值小于乙电阻丝的阻值。比较通电后两根电阻丝各自两
端的电压U甲、U乙以及它们在相同时间内分别产生的热量
Q甲、Q乙的大小,下面关系中正确的是:(理解,0.6)
A.U甲=U乙,Q甲=Q乙  B.U甲<U乙,Q甲>Q乙
C.U甲>U乙,Q甲<Q乙  D.U甲<U乙,Q甲<Q乙
二、填空(每空1分,共16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13.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的;戴着耳机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听音乐时,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增大了声音的______,若长此以往会导致听力下降。(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知道,0.85)
14.用手拍桌面,手会感到疼,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认识,0.8)
15.人们常用水给汽车发动机降温,这是因为水的    较大;在这个过程中是通过
     的方式使水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认识;0.8)
16.如图6所示,用两食指同时压铅笔两端,左手指受到铅
笔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右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F2,
压强为P2。则F1   F2,p1   p2。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认识,0.75)
17.小明通过仔细观察,发现简单机械在生活中有很多实际应用,
如:指甲钳、剪刀、钥匙等。将图7所示的钥匙插入锁孔转
动开锁时,钥匙就相当于一个    (选填“杠杆”、
“滑轮”或“轮轴”),属于    (选填“省力”或
“费力”)机械。(认识,0.75)
18.如图8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6V,当S
闭合时,电压表的读数如图10乙所示,则L1
两端的电压为 V,L2两端的电压为 V。
(认识,0.6)
19.在体育考试中,小明投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的运
动轨迹如图9所示。若实心球重20N,从最
高点到落地点的过程中,球下降的高度为2.7m,
用时约0.75s。则球下降过程中重力做功为  
   J,功率为   W。(理解,0.5)
20.在图10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6V保持不变。只闭合
开关S1,电流表示数为0.2A;再闭合开关S2,电流表
示数变化了0.4A。则R2的阻值为 Ω,S2闭合前
后R1消耗的电功率相差 W。(理解,0.3)
三、作图、实验与探究(21、22题各2分,23题6分,24题5分,25题9分,共24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21.请在图11中画出经过透镜
折射后的光线。(知道,0.75)
22.如图12所示,用滑轮组提
升重物。请在图中画出最
省力的绕线方法。(知道,0.7)
23.下表是小华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
(会,认识,0.7)
测量对象 质量m/kg 重力G/N 比值g/N·kg-1
物体1 0.1 0.98 9.8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4 9.8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和 。
(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将g值取为9.8N/kg。但经过精确测量,发现在某些不同的地理位置,g值存在着微小差异。下表列出了一些城市和地区的g值大小。
地点 赤道 广州 武汉 上海 北京 纽约 莫斯科 北极
g值大小 9.780 9.788 9.794 9.794 9.801 9.803 9.816 9.832
地理纬度 0° 23°06′ 30°33′ 31°12′ 39°56′ 40°40′ 55°45′ 90°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g值相同的城市是: 。
②造成g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
③我国与许多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在这些往来的货物运输中,发货单上所标示的“货物重量”,实质上应该是货物的     。
24.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5cm。(会,认识,0.6)
(1)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
图13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一个清晰的像,
这个像是 (选填“倒立”或“正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的像。生活中常用的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
制成的。
(2)若固定蜡烛和光屏不动,向   (选填“右”或“左”)移动凸透镜到另一位置,还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
25.小明用图14所示的电路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图17是小明未完成连接的实验电路。(会,理解,0.45)
(1)电压表应选择    的量程;现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增大。请你按照对电压表量程的选择和对滑动变阻器连接的要求,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15中实验电路的连接。
(2)小明按要求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的指针指在满刻度的位置。其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个)
(3)小明在实验中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测
出通过电阻R的不同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值,
如下表所示。
U(V) 0.5 1.0 1.6 1.9 2.5 3.0
I(A) 0. 1 0.2 0.3 0.4 0.5 0.6
①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16中画出电阻R的U-I关系图像。
②小明在实验中所用电阻R的阻值为 Ω;当通过的电流为0.5A时,电阻R 消耗的电功率为 W。
(4)如果将实验电路中的电阻R更换成一个额定电压为3.8V、阻值约为10Ω的小灯泡后,要进行“测量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的实验,则对实验电路还必须进行怎样的改动:①        ;②      。
四、综合应用(26题6分,27题8分,28题10分。共24分。请将解答过程填写在答题卡上)
26.今年小明家种植柑橘获得了丰收。小明想:柑橘的密度是多少呢?于是,他将柑橘带到学校实验室,用天平、溢水杯来测量柑橘的密度。他用天平测出一个柑橘的质量是114g,测得装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是360g。然后借助牙签使这个柑橘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柑橘,接着测得溢水杯的总质量是240g。
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解答下列问题:
(1)溢水杯中排出水的质量是多大?
(2)这个柑橘的体积和密度各是多大?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这个柑橘的密度与它的实际密度比较,是偏大还是偏小?
(理解,0.5)
27.小明同学家里的电热饮水机有加热和保温两种功能,可由机内温控开关S0进行自动控制。小明从说明书上收集到如下表中的部分数据和图17所示的电路原理图。
请解答如下问题:(计算结果若不能整除,保留一位小数)(理解,0.35)
(1)这个电热饮水机正常工作时,在加热状态下的总电流大约是多大?
(2)若电阻R2的阻值为1210Ω,则电阻R1的阻值为多少?
(3)在傍晚用电高峰期,供电电压可能会下降。当实际电压只有198V时,这个电热饮水机加热的实际功率是多大?
28.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是新型节能汽车之一。这种汽车启动时内燃机并不工作,由动力蓄电池组通过驱动电机向车轮输送能量;当以高速匀速行驶或动力蓄电池组储存电能过低时,内燃机启动,此时在向车轮输送能量的同时也给动力蓄电池组充电;若车辆需要全力加速时,内燃机和动力蓄电池组同时向车轮输送能量。下表是某型号混合动力汽车所用的动力蓄电池组的部分参数,其中容量“100Ah”是指:当蓄电池以1A的电流供电时能持续工作100h。
若测试人员驾驶该车在平直公路上以90km/h的测试车速匀速行驶0.5h,内燃机消耗燃油3.5kg,蓄电池组的电能增加了最大电能(容量)的10%;从汽车的使用说明书中知道,汽车行驶时所受阻力f和车速v的关系如图18所示。则该汽车内燃机的效率是多大?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燃油的热值:4.6×107J/kg)
(理解,0.2)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A 2.B 3.A 4. C 5. C 6. C 7.B 8.C 9.D 10.C 11.B 12.D
二、填空
13. 音色;响度 14. 相互;形变 15. 比热容;热传递 16. 等于;小于
17. 轮轴(或杠杆);省力  18. 4.5;1.5 19. 54;72 20. 20;3.2
三、作图、实验与探究(21、22题各2分,23题6分,24题5分,25题9分,共24分)
21.作图如图1所示。(每条光线正确1分)
22.作图如图2所示。
23.⑴天平;弹簧测力计
⑵重力和质量成正比
(重力和质量的比值是个定值或重力和质量的比值是9.8N/kg)
⑶①武汉和上海
②地理位置(“地理纬度”或“地球的吸引力不同”)
③质量
(每空1分)
24.⑴倒立;缩小;照相机
⑵左;等大(或放大)
(每空1分)
25.⑴0~3V;电路连线如图3所示
⑵电阻R处断路(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零)
⑶①图像如图4所示;②5;1.25
⑷①增加一节干电池
(换一个电压高于3.8V的学生电源);
②电压表换接0~15V的量程
(填空每空1分,每条实物连线正确1分,图像正确1分)
27.解:⑴由 P=UI 可得 (1分)
正常加热状态下的电流:I= P/U = 920W/220V ≈ 4.2A  (1分)
⑵当开关S闭合、S0断开时,电热饮水机只有R2工作,处于保温状态。
由 P=UI I=U/R 可得 (1分)
电阻R2消耗的功率:P2=U2/R2=(220V)2/1210Ω=40W (1分)
当开关S、S0闭合时,电热饮水机处于加热状态。此时R1消耗的电功率为:
P1 =P总- P2=920 W- 40W=880 W (1分)
则有:R1=U2/P1=(220V)2/880 W=55Ω (1分)
⑶方法一:电热饮水机处于加热状态时的总电阻为:
R总=U2/P总=(220V)2/920W=1210/23Ω≈ 52.6Ω (1分)
实际加热功率:P实=U实2/R总
=(198V)2/(1210/23)Ω=745.2W (1分)
[或P实=U实2/R总=(198V)2/52.6Ω≈745.3 W ]
方法二:电路电阻不变,可得:
R总=U2/P总=U实2/P实 (1分)
实际加热功率:P实=P额×U实2 /U2
=920 ×(198/220)2=745.2 W (1分)
方法三:实际加热功率:P实=P1实+P2实=U实2/R1+U实2/R2 (1分)
=(198V)2/55Ω+(198V)2/1210Ω
=745.2 W (1分)
图2
图4
甲 乙
图5
图10
图12
图11
F
F
图13
O
35cm
光屏
图16
图1
F
F
图2
图3
图4附件6
广西省2013届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思想品德试题
一、考试目的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普通高中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命题的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教育部、广西关于中考改革的精神;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思想品德》实验教科书为依据;以生活为基础,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在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有利于引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三、命题的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融入生活、突出地方特色”,凸显思想品德课程“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时代性”的特点。
(一)导向性原则。试题体现学科德育功能和价值取向,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以国内外重大经济、政治、科技、文化事件为载体,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实际,将正确的价值观蕴涵在试题之中,突出时代性和教育性特点,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基础性原则。试题严格依据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两试合一”的特点,重视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体现考试内容的基础性。
(三)全面性原则。试题在全面考查考生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重视对考生在具体、开放的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以培养考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考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关注考生在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体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科学性原则。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做到考试内容和形式科学,符合考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试题难易适当,具备较高信度和效度。
四、考试范围与内容要求
一、成长中的我
(一)认识自我
1.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
2.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
3.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4.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5.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6.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二)自尊自强
1.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
2.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
3.懂得自尊和知耻,理解自尊和尊重别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4.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5.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知道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6.能够分辨是非善恶,为人正直,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
(三)学法用法
1.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2.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3.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4.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自觉抵制“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
5.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二、我与他人的关系
(一)交往与沟通
1.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
2.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
3.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情感、交往与友谊,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异性交往。
4.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感情。
5.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必要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巧,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6.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合作与竞争,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交往的品德
1.理解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能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
2.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
3.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4.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能够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
5.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宽容和相互帮助,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
6.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习俗。
(三)权利与义务
1.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2.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3.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和权利。
4.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5.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
6.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7.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
三、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一)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1.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2.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3.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4.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5.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6.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
(二)承担社会责任
1.理解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2.知道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3.知道责任是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4.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
5.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三)法律与社会秩序
1.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树立宪法意识。
2.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树立法制观念。
3.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能够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4.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
(四)认识国情爱我中华
1.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知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2.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及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
4.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5.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6.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7.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全球观念,维护世界和平。
8.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
五、考试形式与时间
2013年广西思想品德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采用纸笔闭卷形式,考试时间60分钟。
六、试卷结构
(一)内容分值比例
2013年广西思想品德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总分为60分,心理、道德部分约占20%,法律部分约占35%,国情部分约占45%。
(二)题型及赋分比例
单项选择题:14题,每题2分,28分。
简答题:2题,每题6分,12分。
材料分析题:1题,10分。
实践探究题:1题,10分。
(三)选择题与非选择题的分值比例:选择题28分,非选择题32分。
(四)试卷的难易比例:思想品德整卷难度为0.70±0.03。其中,容易题(P≥0.70),中等难度题(0.70>P>0.35),较难题(P≤0.35),易、中难题目的比例为6∶3∶1。
七、样卷
思想品德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第I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你选出并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区域内,否则答案无效。每小题2分,共28分)
1.下列关于解决亲子之间矛盾的说法正确的是(理解 0.85)
A.由于代沟的存在,亲子矛盾是无法解决的
B.只要子女对父母有爱心,亲子矛盾自然就能解决
C.只要子女对父母多让步,亲子矛盾就能解决
D.亲子之间经常沟通,有助于化解亲子之间的矛盾
2.“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能,但是集体常常比他更聪明和更有力。”这句话主要强调(理解 0.8)
A.个人离不开集体
B.坚持集体主义意味着不顾个人利益
C.集体可以离开个人而存在
D.团结的集体具有凝聚力、战斗力
3.右图漫画《水中之“谜”》告诫我们 (运用 0.7)
A.要有高超的修车技术
B.要诚信创造财富
C.要掌握这一生财之“道”
D.诚信只从自己利益出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立法工作驶上了快车道。至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并通过的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共470多件,为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提供了法律依据。据此回答4~5题。
4.上述材料表明,全国人大履行了 (理解 0.8)
A.立法的职责 B.执法的职责
C.法律监督的职责 D.普法教育的职责
5.在立法过程中,相关部门坚持“开门立法”的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通过组织立法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各方意见。这说明(理解 0.75)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我国法律是全体公民意志的体现
C.我国公民都能直接行使立法权 D.我国法律要体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6.尊重隐私是道德的期盼,也是法律的要求。下列属于尊重和维护隐私的是(理解 0.7)
A.不和陌生人说话,防止个人私事泄漏
B.未经他人同意,不随意进人他人房间
C.搭乘火车时保管好自己行李,拒绝安全检查
D.为关心好友,私拆好友信件
7.张某因骑摩托车穿越隧道被交警依法进行了相应的处罚。这警示我们(运用 0.7)
A.要树立法律意识,自觉依法自律 B.骑车过隧道时要避开交警
C.善于用法律保护自己,避免受罚 D.遵守道德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8.“十一五”期间,我国全面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对于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应该履行的义务有(理解 0.65)
①按时入学 ②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不得中途辍学 ③遵纪守法,尊敬师长 ④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不参加课外活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2012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金融、能源、电信、医疗等领域,营造各类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环境。这说明(理解 0.7)
①我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②会动摇我国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③国有经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 ④我国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在中国·隆安“那”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举行了具有壮家特色的原生态的稻作文化表演,观众看后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下列看法中,你赞同(理解 0.8)
A.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必要弘扬传统的“那”文化
B.不同民族文化虽各有千秋,但存在优劣之别
C.任何民族文化的精华都只属于本民族的
D.弘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11.下列选项能体现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有(运用 0.6)
①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②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行政强制法》 ③已满18周岁的小马到街道投票站,参加所在选区人大代表的选举 ④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代表们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2.在国务院公布的《 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中,规定了已落户城镇的农村人口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权益的内容。这表明(理解 0.65)
①公平总是绝对的,只要我们努力就能实现 ②有了公平,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保障 ③社会公平需要正义的制度来支撑 ④有了公平,我们才能满足自己的所有期望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13.在2011年度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党和国家领导人向为国家科技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获奖代表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这说明(理解 0.6)
①我国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②科技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③我国重视高新科技,积极推进政治文明建设 ④我国尊重知识,重视人才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马来西亚制造的电视机,显像管由韩国提供,集成电路由日本和荷兰生产,喇叭由中国制造,变压器由意大利提供。这事例说明(理解 0.7)
A.马来西亚是经济全球化唯一的受益者
B.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C.经济全球化只有利于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
D.经济全球化只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要求紧扣题意,简明扼要地回答。共12分)
15.“当代雷锋”——郭明义,他20年累计献血6万毫升,相当于他自身血量的10倍;他2002年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鞍山市第一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他还在家庭生活并不富裕的情况下,累计为“希望工程”捐款10万余元,先后资助180多名特困生,为穷孩子送去希望。他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雷锋精神。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2012年3月2日授予郭明义同志“当代雷锋”的荣誉称号。
(1)郭明义的行为体现了一种什么意识和什么精神?(2分)(理解 0.7)
(2)我们青少年学生应该如何向郭明义学习?(4分)(运用 0.6)
16.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提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哪一个内容?(2分)(理解 0.8)
(2)为实现人民期盼的十个“更”,我国必须坚持的中心是什么?(1分)(识记 0.8)坚持这一中心有何重大意义?(3分)(理解 0.7)
三、材料分析题(要求运用所学知识,紧扣题意作答。10分)
17.材料一:我国的资源储量和利用情况
材料二:“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新兴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等。下图是一个发展循环经济的例子。
我国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量占世界人均水平的比例 我国创造单位GDP能耗为其他国家的倍数
石油 天然气 美国 日本 法国
8.3% 4.1% 4.3倍 11.5倍 7.7倍
(1)请你结合材料一,说明目前我国的资源形势及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4分)(理解 0.6)
(2)材料二“发展模式图”中的这种发展模式体现了什么发展战略?(1分)(理解 0.8)标题中说:“循环经济无疑是一个美丽的发展模式”,说说它“美”在何处?(3分)(理解 0.5)
(3)发展循环经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怎样做?(举出一例。2分)(运用 0.5)
四、实践探究题(要求紧扣题意,结合社会生活实际,鼓励创新。10分)
18.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某校打算举办一次以“食品消费与安全”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到活动中,完成下列要求。
活动准备 (1)请提供两种方法,调查本校学生在食品消费方面存在的问题。(2分)(运用 0.8)
生活妙招(2)当你购买食品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3分)(运用 0.7)
亮出自我(3)如果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正确的态度是什么?(2分)(运用 0.7)
感悟提升(4)下面是学生小王当天在微博上的留言,请帮他完成留言。(3分)(运用 0.5)
2013年广西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思想品德样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D A B A D B A B C D A C A B
三、材料分析题(10分)
17.(1)资源形势: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开发不合理、利用率低且浪费严重。(2分)影响:直接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分)
(2)①可持续发展战略。(1分)②“美”在它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两型”社会,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缓解我国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有利于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等。(3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的也可给分)
(3)示例:桑叶养蚕---蚕粪养鱼---塘肥养桑---桑叶养蚕。(2分,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今天参加了一场有关食品消费安全的实践活动,我的收获有:


③附件8
广西省2013届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生物试题
一、考试目的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普通高中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命题的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生物学科的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应有利于贯彻新课改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检查初中教学质量,促进义务教育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推动课程改革,减轻学生的过重学业负担,促使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和高一级学校选拔合格的具有学习潜能的新生。
三、命题的基本原则
(一)体现基础性。试题内容与形式导向上注重体现新课程理念,在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的基础上,注重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试题要切合我区全日制义务教育的教学实际。
(二)面向全体性。试题要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和学习状况,结构应简约合理、难度适中,数量适宜,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自由发挥创新的余地。
(三)注重科学性。试题要体现学科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做到考试内容科学,符合考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试题内容科学,难易适当,表述正确;试卷结构合理,形式规范;具备较高信度、效度和良好的区分度;命题材料要鲜活有生命力,试题要体现出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
(四)力求创新性。注重探索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新题型,让学生能够获得学习体验与认识;在试题内容上要突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要为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设舞台;试题要灵活开放,减少纯粹记忆性的考试内容,并适当增加开放性、探究性题目;杜绝以复习资料指导教学的现象。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实验设计的命题,突出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培养目标。
(五)体现教育性。发挥试题的教育功能,有机渗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关注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考查,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促进全面发展。
四、考试范围与内容要求
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基本理念、内容标准、考核与评价的要求,考试范围、内容要求及赋分如下。
一级主题 考试范围 考试要求
一、科学探究(5分) 1.理解科学探究 理解
2.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应用
3.实验和探究注:调查、制作、角色扮演、设计、课外实践、进一步探究、科学·技术·社会、科学家的故事等内容不列入考试范围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理解、应用
练习使用显微镜
观察植物细胞
观察种子的结构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扦插材料的处理
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2分) 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功能单位 理解
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理解
举例说明细胞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理解
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了解
2.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 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了解
概述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理解
识别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 了解
识别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了解
一级主题 考试范围 考试要求
3.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的结构层次 了解
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的结构层次 了解
三、生物与环境(4分) 1.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了解
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理解
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理解
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了解
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了解
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理解
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理解
3.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 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理解
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领悟
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8分) 1.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 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了解
描述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 了解
概述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理解
2.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理解
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了解
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理解
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了解
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了解
4.绿色植物对生物圈有重大作用 概述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理解
说明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理解
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了解
五、生物圈中的人(12分) 1.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 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了解
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了解
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理解
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应用
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 反应
2.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 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了解
概述血液循环 理解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了解
概述人体肺部气体交换的过程 理解
一级主题 考试范围 考试要求
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理解
3.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了解
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理解
描述其他排泄途径 了解
4.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生命活动 描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了解
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理解
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 理解
举例说明人体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调节 理解
5.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 概述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理解
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的影响 理解
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 应用
六、动物的运动和行为(3分) 1.动物的运动 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了解
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理解
2.动物的行为 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理解
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 了解
七、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11分) 1.人的生殖和发育 概述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理解
概述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理解
描述受精过程 了解
描述胚胎发育过程 了解
2.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了解
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了解
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了解
3.植物的生殖 列举植物的无性生殖 了解
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了解
4.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理解
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了解
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了解
解释人的性别决定 理解
认同优生优育 反应
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 了解
举例说出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应用 了解
八、生物的多样性(6分) 1.生物的多样性 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模仿
描述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了解
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了解
一级主题 考试范围 考试要求
概述植物(如藻类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等)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理解
概述无脊椎动物类群(如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等)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理解
概述脊椎动物类群(如鱼类、鸟类、哺乳类等)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理解
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反应
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理解
2.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 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了解
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理解
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领悟
九、生物技术(3分) 1.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了解
说明食品的腐败原因 理解
运用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 应用
2.现代生物技术 举例说出克隆技术的应用 了解
举例说出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了解
关注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未来的影响 反应
十、健康地生活(6分) 1.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描述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了解
养成青春期的卫生保健习惯 领悟
2.传染病和免疫 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理解
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包括淋病)、病毒性传染病(包括艾滋病) 了解
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了解
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理解
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理解
3.威胁人体健康的当代主要疾病 关注心血管疾病的危害 反应
关注癌症的危害 反应
4.酗酒、吸烟和吸毒的危害 说明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理解
说明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理解
拒绝毒品 反应
5.医药常识 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 了解
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 理解
运用一些急救的方法 应用
五、考试形式、时间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6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六、试卷结构
试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题型。其中,选择题为单项选择,占50%,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非选择题占50%,8小题共30分,全卷满分60分。整卷难度0.70±0.03,易、中、难题赋分比例为6﹕3﹕1。
七、样卷
生 物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
注意: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在答题卡的相应选项上,用2B铅笔进行填涂。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当今社会,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以下食品可放心食用的是 (0.95 应用)
A.用硫磺熏制的竹笋 B.用地沟油煎制的面饼
C.添加雕白块的米粉 D.发酵成的豆腐乳
2.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青少年的成长。下列各项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是(0.9 应用)
A.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B.为减肥不吃早餐
C.通宵玩网络游戏 D.养成吸烟的习惯
3. 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维持细胞正常形态的结构是 (0.8 了解)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4.下列参与完成投篮动作的系统中,起主要调节作用的是 (0.75 了解)
A.运动系统 B.呼吸系统 C.神经系统 D.内分泌系统
5.深秋,落叶树的叶片大部分落下后,土壤中的水和矿物质向树干上部运输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0.55 理解)
A.根的呼吸作用减弱 B.蒸腾作用减弱 C.气候变得干燥 D.大部分导管阻塞
6.鱼的鳃盖不停地交替张开和闭合,这主要是为了 (0.9 了解)
A. 平衡鱼体 B. 调节比重 C.摄入食物 D.完成呼吸
7.用达尔文的进化学说解释,长颈鹿颈长的原因是 (0.85 应用)
A.长时间伸长脖子 B. 遗传变异 C.自然选择 D. 人工选择
8.蚯蚓的生活环境是 (0.8 了解)
A.湿润、富含腐殖质的土壤 B.干燥、紧密的土壤
C.疏松、富含糖分的土壤 D.干燥、疏松的土壤
9.下列有关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0.7 理解)
A.白天、黑夜都进行 B.只在光下进行
C.呼吸作用比光合作用旺盛 D.不能在光下进行
10. 呼吸运动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动作,呼吸运动的完成依赖于 (0.55 理解)
A.肺泡的弹性 B.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C.气体分子的扩散 D.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11. 下列各项能使人类致病的是 (0.9 了解)
A.根瘤菌 B.甲烷菌 C.肺炎双球菌 D.乳酸菌
12. 制作酸奶时需要用到的是 (0.85 了解)
A.青霉菌 B.酵母菌 C.大肠杆菌 D.乳酸菌
1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0.65 应用)
A.患过天花的人不再得天花 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C.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D.接种疫苗
14.往装有少量植物油的试管里加入配制好的消化液,充分振荡后,置于37℃的温水中,一段时间后植物油不见了,配制的消化液成分最合理的一组是 (0.55 应用)
A.胃液、胆汁 B.肠液、胰液 C.胰液、肠液、胆汁 D.唾液、胃液、肠液
15.正常男孩体细胞中Y染色体一定来自于 (0.65 理解)
A.外祖父 B. 祖母 C.母亲 D. 父亲
16.利用“口对口吹气法”抢救因溺水而暂时停止呼吸的人时,需要清除患者口、鼻内的污物,其目的是 (0.95 了解)
A.讲究卫生 B.防止感染 C.使呼吸道畅通 D.使患者舒适
17.如果想让一株月季开出红、黄、白三种不同颜色的花,应采用的培育方法是 (0.8 理解)
A.植物组织培养 B.用种子繁殖 C.嫁接 D. 扦插
18.人的尿液中一般不含有 (0.8 理解)
A.水 B.无机盐 C.尿素 D.蛋白质
19.小明近段时间牙龈时常出血,经医生诊断患有坏血病。请你建议他多吃 (0.7 理解)
A.水果蔬菜 B.鸡鸭鱼肉 C.米饭面食 D.芝麻花生
20.碰到烫手山芋后,会迅速缩手并感到烫,在此过程中脊髓起的作用是 (0.45 理解)
A.反射和传导 B. 感受和传导 C.运动和保护 D. 感觉和运动
21.为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温室效应,提倡低碳的生活方式。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0.95 了解)
A.参加植物造林活动 B.少坐私家车上学
C.电脑日夜处于开机状态 D.平时尽可能少开空调
22.下列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做法不科学的是 ( 0.8 了解)
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建立濒危动物繁育中心 D.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
23. 生物体内主要的遗传物质是 (0.8 了解)
A.RNA B.DNA C.糖类 D.蛋白质
24. 饲养金鱼时,还可以在鱼缸中加适量水草和河泥,这样的鱼缸可以看作一个
(0.65 理解)
A.生物圈 B.生态系统 C.食物链 D.食物网
25. 人体的口腔上皮细胞、成熟的红细胞和精子内染色体的条数分别是 (0.35 应用)
A. 46、0、23 B. 46、23、23 C. 46、46、23 D. 46、0、46
2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是 (0.9 了解)
A.维持生态平衡 B.制造有机物
C.帮助植物传粉 D.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7.非处方药简称 (0.9 了解)
A.KFC B. HIV C. DNA D. OTC
28. 某种植物种子在太空环境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导致变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0.6 理解)
A.对生存一定有利 B. 是可遗传的变异
C.种子结构发生改变 D. 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29. 下列关于细胞生活需要的物质和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0.35 理解)
A.细胞需要的有机物都是自己制造的
B.能够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结构是线粒体
C.组成细胞的物质中,水、无机盐和蛋白质都是无机物
D.甘薯中的水能散失到空气中,说明水分可以进出细胞膜
30. 图1是由3个圆所构成的类别关系图,其中Ⅰ为大圆,Ⅱ和Ⅲ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从左表中选出与图1类别关系相符的选项 (0.35 应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有8小题,每空1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31.炎热的夏天食品容易腐败主要是由食品中的 和真菌引起的,它们从食品中获得
作为营养,大量生长和繁殖,导致食品的腐烂。 (0.85了解)(0.85了解)
32.群体中的社会行为需要随时进行信息交流。动物的 、声音和 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0.8 了解)(0.8 了解)
33.图2表示某生态系统部分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据图回答:
⑴图中生产者是 。 (0.9 了解)
⑵该生态系统除了生物部分外,还要有 部分。 (0.8 了解)
⑶写出图中的食物链:____________ ____。(0.65 应用)
34.艾滋病和肺结核是严重危害我国民众健康的杀手。请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分析作答:
⑴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肺结核的病原体是结核杆菌,这两
种疾病的病原体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 没有细胞结构。 (0.85 理解)
⑵ 预防肺结核的主要措施有:①发现和及时治疗新发生的肺结核病人;②禁止随地吐痰;③给婴幼儿接种卡介苗。其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填写序号);属于切断传
播途径的是 (填写序号)。婴幼儿接种疫苗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
(选填“抗原”或“抗体”)。 (0.7 理解)(0.7 理解)(0.6 理解)
⑶ 艾滋病虽然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传染病,但是对于个人而言是可以预防的。请你提出一
条具体的个人预防措施: 。(0.3 应用)
35. 图3是细菌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细菌是 (选填“单”或“多”)细胞生物。(0.8 了解)
(2)与动植物细胞相比较,细菌没有成形的 。
图中②表示 。 (0.70 理解)(0.70 了解)
(3)生物圈中,动植物、细菌、真菌的种类极其丰富多样,
体现了生物种类的 。 (0.65理解)
36. 桦尺蠖的体色有深色和浅色之分,在工业污染区以深色为主要类型,而在没有受到工业污染的地区,以浅色为主要类型。请用所学的生物知识补充填空。
(1)桦尺蠖的发育过程与家蚕一样,经历了受精卵、幼虫、 和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 发育。 (0.9 了解)(0.8 理解)
(2)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蠖,保护色是不同的,根据达尔文的进化思想,保护色的形成是 的结果。 (0.60 理解)
(3)从遗传学的角度分析,桦尺蠖体色这一性状是由 控制的。(0.70 理解)
(4)桦尺蠖的深色和浅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如果桦尺蠖的亲代都是深色,后代表现为深色和浅色,从理论上可以推断出 是显性性状。 (0.35 理解)
37. 图4为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所示血管为 ,与其他血管相比,
管内血流速度最 。
(0.65 理解)(0.7 了解)
(2)经过物质交换后,从该血管流出的是
血。 (0.6 理解)
(3)进入组织细胞内的氧气,最终在组织细胞
内被
(细胞结构名称)利用。(0.35 理解)
38. 在甲、乙、丙三个培养皿中各铺4层湿润的滤纸,然后,均匀地摆上10粒饱满的大豆种子,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几天后记录种子萌发情况(见下表)。
条件 组别项目 甲组 乙组 丙组
环 境 光照 黑暗 黑暗
温 度 23℃ 23℃ 0℃
种子萌发情况 发芽9粒 发芽9粒 发芽0粒
请分析回答:
(1)实验过程中,对各组实验的观察时间应该是 (选填“同时”或“不同
时”)的。 (0.9 理解)
(2)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 。 (0.8 应用)
(3)本实验还可以证明光对种子萌发 (选填“有”或“没有”)影响,能
得出此结论的一组对照实验是 组和 组。
(0.65 应用)(0.5 应用)(0.4 应用)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有8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图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