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涟水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试题(9科9份,含听力)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涟水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试题(9科9份,含听力)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江苏省涟水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英语试题
第一部分 听力 (共两节,满分2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library. B. In a laboratory. C. In a hotel.
2. How much money do they have between them
A. $86. B. $56. C. $46.
3. When do they have the dialogue
A. In the morning. B. In the afternoon. C. At night.
4. What is the most probable result of this conversation
A. The woman sat between the man and his friend.
B. The woman sat together with her friend.
C. The man sat between the woman and her friend.
5.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
A. He is jealous of the woman.
B. He is worried about his exam.
C. He will have a physics test next week.
第二节 (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题。
6. What kind of music does the man like best
A. Classical music. B. Rock music. C. Jazz.
7. Who can play the violin
A. The woman. B. The man. C. The man’s wife.
8. When will the woman possibly hear the man’s wife play
A. This afternoon. B. This weekend. C. This month.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11题。
9. Why was the man late
A. He forgot to look at his watch.
B. The maths teacher asked him to stay longer than before.
C. The maths class lasted longer than it should.
10.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students
A. They are afraid of the maths teacher.
B. They don’t want to hurt the maths teacher.
C. They prefer to learn maths rather than go home earlier.
11. What is the man most likely to do
A. Talk to the maths teacher.
B. Be polite like his classmates.
C. Ask the other speaker to talk to the maths teacher.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2至14题。
12. 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do
13. How long does the man want to work per week
A. Over 20 hours. B. Only 10 hours. C. 10 to 20 hours.
14. What does the woman tell the man to do tomorrow
A. Phone her. B. Fill out a form. C. Tell her some news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5至17题。
15. How old is the woman now
A. Ten years old. B. Nineteen years old. C. Nine years old.
16. What does Cheryl think of playing the piano
A. It takes a lot of work but it’s worth it.
B. It causes a lot of trouble.
C. It is just a hobby.
17. Why does the woman like playing the piano
A. She can make a lot of money out of it.
B. She has nothing else to do.
C. She can do what she likes to do.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题。
18.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people of the present
A. They are willing to spend more money on clothes.
B. They pay more attention to decorating their homes.
C. They are not as nice and gentle as the people of the past.
19. What causes the present phenomenon
A. People like rushing into the elevator without letting the people inside go out first.
B. People are getting lazy and don’t like to say “Thank you”.
C. People don’t try to behave elegantly.
20. How could we best improve our image
A. By putting on more make-up. B. By being kind and generous.
C. By decorating our homes.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单项选择(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各题,从题中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1. John sold the camera yesterday which his brother him as a birthday present from Japan.
A. has sent B. had sent C. was sending D. would send
22. — How time flies!
— Yeah. It seems like yesterday that I graduated from college. I can’t believe I for 10 years!
A. had worked B. am working C. worked D. have been working
23. It for the whole week. The city will be flooded if it soon.
A. rained; won’t stop B. has been raining; doesn’t stop
C. has rained; won’t stop D. rained; doesn’t stop
24. He won’t want to eat it unless he’s really hungry, in case he’ll eat almost anything.
A. whose B. which C. what D. when
25. This construction firm has a long history, complete facilities, fine technique and service.
A. believable B. similar C. popular D. considerate
26. Being determined is a good quality and that’s it takes to do anything well.
A. what B. which C. where D. how
27. There is no in trying to persuade him to change his mind, for he never follows the advice of others.
A. doubt B. point C. difficulty D. wonder
28. — That pair of shoes just doesn’t to me.
— But I like them.
A. adapt B. appeal C. attend D. agree
29. — Jane was an hour late this morning.
— I noticed she left her home early.
A. How come B. Never mind. C. Why not D. All right.
30. — Why didn’t you go fishing with your friends yesterday
— Well, fishing is an activity which a great deal of patience, which I don’t have.
A. calls in B. calls for C. calls on D. calls up
31. The supermarket next month will be the biggest one in the city.
A. completed B. being completed C. to be completed D. having been completed
32. your moving out of the twenties, we are giving you a marvelous birthday party.
A. In favour of B. In honour of C. In need of D. In terms of
33. — I hear Peterson was badly injured in the accident.
— , let’s go and see him.
A. What’s more B. If so C. If possible D. When necessary
34. I was admitted into a famous university. My success me pleased with myself, but I didn’t.
A. might have made B. might make
C. should have made D. should make
35. — Do you mind if I play some rock music now, Peter
— Andy is sleeping now.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n old woman walked around as she pushed her shopping cart full of many things. She was
36 . Her hair was untidy. Her clothes were torn. And some of her teeth were missing.
She 37 and asked me for change. Instead of giving her change, I 38 her to eat out and she 39 . We went across the street to an outdoor café so she could 40 her cart while we had lunch. The 41 was surprised when this woman appeared and did not want to serve us, 42 she forced herself. We ate our lunch. She was very 43 and the food disappeared almost as soon as it arrived.
When we were ready to 44 , I was feeling very good about myself and then she asked for a 45 . It was then that I had to 46 myself and all the hidden bias (偏见) that I had towards this 47.
She wasn’t wrong, but my reluctance(不愿)must have 48 . I held her in my arms carelessly and 49 I felt shame. She thanked me for lunch and then left.
I 50 there for a moment and realized that I had 51 to give this woman the one thing that cost 52 —love. I ran after the woman and caught up with her and asked her if I could give her a 53 hug and she agreed. I gave the woman the best one I’ve ever given anyone. “That’s getting it right,” she said and her big 54 lit my path as we parted.
The 55 I learned was that if you’re going to give, then give it your all and get it right the first time.
36. A. happy B. dirty C. nervous D. small
37. A. ran B. arrived C. stopped D. hid
38. A. invited B. pushed C. forced D. wished
39. A. refused B. returned C. left D. agreed
40. A. watch over B. get hold of C. reach for D. catch up with
41. A. customer B. shopper C. waitress D. traveler
42. A. and B. but C. or D. so
43. A. thirsty B. sleepy C. tired D. hungry
44. A. leave B. rest C. move D. apologize
45. A. break B. gift C. hug D. partner
46. A. believe B. face C. hurt D. introduce
47. A. behavior B. nation C. person D. district
48. A. gone B. shown C. resulted D. remained
49. A. slowly B. again C. gradually D. soon
50. A. stood B. cried C. lay D. drank
51. A. decided B. hoped C. tried D. failed
52. A. anything B. nothing C. something D. everything
53. A. real B. quiet C. brave D. safe
54. A. teeth B. smile C. feet D. mouth
55. A. fact B. information C. lesson D. expression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The International Summer School of Scotland’s creative writing course is designed for students aged between 13 and 18 of all levels and interests who have a desire to explore their ability and challenge themselves creatively. Introductory and advanced workshops will introduce students to all the stages of the writing process, including thinking of ideas, writing and revising drafts and editing.
1) Discover writing through a range of creative projects including writing essays, short stories and poetry.
2) Learn tools and ways needed to discover your own voice.
3) Learn how to use the world around you as a source of ideas and inspiration.
4) Benefit from regular writing practice.
5) Help produce the summer school magazine and get your work in print.
All students will work together to produce The International Summer School of Scotland’s creative writing magazine which will include a selection of their creative work.
Program Dates:
Session 1: July 4th — July 25th, 2010
Session 2: July 28th — August 18th, 2010
In addition to our academic programs we also offer some in-depth elective courses. Part of the summer school students will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join in one of the following electives: golf, theatre, film, art and tennis. These courses will enable summer school students to discover and experience exciting subjects while gaining new skills and expertise (专门知识).
The timetable below shows a typical week at the International Summer School of Scotland.
Monday/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Friday Saturday Sunday
8:00—9:00 Breakfast At 10:00BreakfastFreeTime
9:00—12:00 Academic Classes ACulturalTrip
12:00—13:00 Lunch
13:00—16:00 Elective Classes A CulturalTrip Elective Classes
16:00—18:00 Sporting Activity Sporting Activity
18:00—19:30 Evening Meal
19:30—21:30 Evening Activity
56. You can attend the creative course if you are at the age of .
A. 12 B. 14 C. 19 D. 21
57. How long does each of the sessions last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About half a month. B. Around a month.
C. About three weeks. D. Around two months.
58.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know that .
A. the school is open to children from rich families
B. students in the school have to work in the workshop
C. students in the school can benefit by selling the magazines
D. not all students in the school have to play golf
59. What activity may students in the school do between 16:00 and 18:00 on Wednesday
A. Academic Classes. B. Sporting Activity.
C. A Cultural Trip. D. Elective Classes.
B
In 1991, Kentucky Fried Chicken announced that it was officially changing its name to “KFC” as well as updating its packaging and logo(标识)with a more modern look. The public relations reason was that health-conscious consumers associated the word “fried” with “unhealthy”, causing some of them to completely avoid the wide variety of “healthy” menu items. The new title and image were designed to attract customers to a restaurant now offering foods branded as “better for you”.
It sounded good, but the real reason behind the shift to KFC had nothing to do with critical consumers. In 1990, the Commonwealth of Kentucky, trapped in debt, took the unusual step of trade marking its name. Therefore, anyone using the word “Kentucky” for business reasons would have to obtain permission and pay licensing fees to the Commonwealth of Kentucky. It was an unusual and brilliant scheme to lighten government debt, but it was also one that alienated (疏远)one of the most famous companies ever associated with Kentucky. The Kentucky Fried Chicken chain refused as a matter of principle to pay royalties on a name they had been using for four decades. After a year of fruitless talks, Kentucky Fried Chicken changed their name instead, introducing new packaging and products to hide the real reasons behind the change of the name.
Kentucky fried Chicken was not the only one who bravely refused to give in. The name of the most famous horse race in North America, held every year at Churchill Downs, was changed to “The Run for the Roses” for similar reasons.
In November 2006, KFC and the State of Kentucky finally reached a settlement over the use of the trademarked word “Kentucky”, and the restaurant chain announced it would be reusing its former name of “Kentucky Fried Chicken”.
60. The public relations reason for Kentucky Fried Chicken’s updating its packaging and logo was that .
A. it was losing money
B. most customers didn’t like the old logo
C. it wanted to get involved in other businesses
D. it decided to offer better foods to customers
61. The Commonwealth of Kentucky trademarked its name to .
A. develop American culture
B. be alienated from the famous companies
C. raise money to pay the government debt
D. make Kentucky known throughout the world
62. The real reason why “Kentucky Fried Chicken” changed its name was related to .
A. health B. money C. package D. product
63.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that .
A. KFC is still not allowed to use the name of “Kentucky Fried Chicken”
B. “Kentucky Fried Chicken” changed its name after several years of talks
C. the name “Kentucky Fried Chicken” had only been used for a short time
D. the original name of the horse race “The Run for the Roses” contained the word “Kentucky”
C
It is not a secret that these are turbulent times that put everyone on edge all the time and it makes people angry with their families, co-workers, friends and relatives, frustrated (沮丧的)and highly annoyed just for the noise of the neighbors or the music coming from the opposite house. Anger and negative energy have a strong influence on everyone’s life, even when they don’t realize it.
Being in a calm state of mind is simply wonderful. Results of this can be seen when parents no longer shout at their children over any small thing and when one can keep him cool when bad things happen and doesn’t let the situation become worse by his negative influence.
Also results can be seen on a larger scale. In 1993 a very interesting scientific experiment called The US 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Washington. A company called TM got 4,000 calm and relaxed people to simply sit and meditate (冥想) in a central Washington convention center. The results of this experiment showed that during those particular 8 weeks, violent crimes, such as murder, rape, assaults, clearly decreased by as much as 23%.
This is evident proof that meditation can change the state of mind, bring back peace of mind and collective meditation is contagious (蔓延的), just as anything done collectively is contagious. For example, a person has the urge to become aggressive (while in normal circumstances that person is very calm and normal), just because he is sitting at a stadium watching a football game and everyone around is shouting and is aggressive.
Isn’t increasing the quality of life worth spending 20 minutes of time on meditation Yes, very few people follow through with a meditation method that should be a joy to do. Many start and leave it after only a few sessions.
So if collective meditation has proven that meditation works, that it calms people down and that it brings their levels of stress down, why not employ it in everyday life
64. The underlined word “turbulent” in Paragraph 1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 ”.
A. changeless B. disorderly C. perfect D. expected
65. According to Paragraph 3, the scientific experiment .
A. was to test whether meditation is useful
B. was conducted throughout America
C. asked the participants to do a lot of sports
D. had no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on the participants
6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Violent crim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aggressive characters.
B. People are sometimes easily annoyed by small things.
C. Many people fail to carry out a meditation method.
D. Meditation can cure people of many illnesses.
D
Imagine that you are sitting in a park and suddenly remember that you need to send an urgent email. You have your laptop computer with you and you connect it to a wireless access point and access the Internet. Then you send your email. This wouldn’t have been possible if there were no wireless Internet for laptops. Wireless Internet has come into our life in so many ways that we don’t even realize what a necessary part it has become of our day-to-day lives.
How do we connect to a wireless Internet service for laptop computers There are two ways to do this. They are Wi-Fi connection and Bluetooth connection. Wireless networking is very easy. You just switch on the Wi-Fi button that has been provided in the laptop for Wi-Fi scanning. Once that is done, the computer will connect to the Internet.
An interesting fact about Wi-Fi networking is that you can create a network between similar wireless equipment. Consider a situation where you and your friend both have Wi-Fi laptops, and there is some data you want to exchange. Traditional networking architecture demands that you have a wireless router (路由器). But the beauty of Wi-Fi networking technology is that you can set up a network between you and your friend’s laptop, and share all the data you want.
Broadband (宽带) Internet connection is typically preferred by any user as it provides better speed for Internet surfing. Up until the invention of 3G mobile phones, Internet speed on mobile phones was very slow. 3G has the promise of changing the entire face of broadband technology. Just imagine browsing at speeds of more that 2MB per second. To give you a measure of the speed, 3G enables you to watch high quality live videos on the Internet.
It is amazing to see how technology changes and the rate at which it changes. There may come a time when you may be able to browse using mobile wireless Internet for laptops anywhere in the world.
67. What can we learn from Paragraph 1
A. Wireless Internet will become a reality soon.
B. We can send emails outdoors through wireless Internet.
C. Laptops enable us to do business everywhere.
D. People can easily find a laptop to surf the Internet.
68. People can enjoy a wireless Internet service for laptop computers by .
A. connecting to another computer B. switching off the Wi-Fi button
C. using bluetooth connection D. connecting bluetooth to Wi-Fi
69. What should we do to share some data with a friend through Wi-Fi networking
A. Use the same computer. B. Surf online.
C. Have a wireless router. D. Set up a network.
70. One main advantage of 3G mobile phones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is .
A. their low price B. their different functions
C. their high Internet speed D. their bright future
第四部分 任务型阅读(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短文,并根据所读内容在文章后表格中的空格里填入最适当的单词。
注意:每空1个单词。
Criticism (批评) is everywhere in life. It is up to you to decide how to react to it. Learn how to deal with criticism and lead a happier and more relaxing life.
Ask yourself how the criticism will affect you. Will you lose your job because of the criticism Will you lose what is important to you because you are criticized Will life stop existing if your opinions are not accepted Surely not! So, don’t worry about it. Instead, remember that some criticism actually helps you make some improvements.
You absolutely cannot stop what people say. What you can do, however, is to change the way you react to criticism. If you let it upset you, then the blame is on you. You have the right to decide what to do with the criticism you receive.
Don’t be afraid to accept criticism. No one likes to be told that he is wrong. Yet, every single person has, at one time or another, been blamed for something. Realize that it’s normal. You may have received some strong criticism, but it doesn’t mean that you are foolish, or that you don’t have the ability to do something properly. If you are afraid to put your work out for others to see, you’ll never know if you are a capable person. Try not to think of it in that way and don’t take it seriously. If you can learn to be optimistic, you will remove some stress and nervousness about what people think, thus becoming happier.
Consider where the criticism comes from. It may help you step back and examine what causes the criticism. Is the critic just trying to offer constructive criticism It is much easier to accept correction or guidance from someone that has good intentions. This type of criticism is known as valid criticism, because there is a valid point or reason to it.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are critics that offer their advice just to be negative. This is commonly referred to as invalid criticism because it is often not of any use at all.
Do your best. And if someone doesn’t like what you’ve done, so what It’s either valid criticism or invalid criticism. But you have the power to decide how you will allow it to affect you.
Title: How to deal with criticism
The author’s opinion about criticism Criticism is a (n) 71 part of life and it is up to you to decide your reaction to it.
Ways of dealing with criticism ●Understand the 72 that criticism has on you:1) Some criticism won’t make a difference to you, so don’t feel 73 about it.2) Some criticism can help you 74 .●Change the way you respond to criticism and try not to be 75 about it.●Accept criticism 76 :Receiving criticism doesn’t mean you are stupid or you are 77 to do things.●Be optimistic about criticism and you will become less stressed or 78 .●Think about the 79 for criticism:It may be valid criticism or invalid criticism.
80 Take criticism as it is and remember you decide how you respond to it.
第五部分:书面表达(满分25分)
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用英语写一篇150词左右的短文,描述图画并就“合作”这个话题,发表你的看法。开头句已给,不计入总词数。
In the picture, two goats are tied to each other with a rope.
二、单选:
21—25 BDBBD 26—30 ABBAB 31—35 CBBCA
六、书面表达: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江苏省涟水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检测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甲所示,物体沿斜面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物体与斜面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图乙中v、a、f和s分别表示物体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摩擦力大小和路程。图乙中正确的是( )
2.沿直线做匀变速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0.5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1.5s内的平均速度大2.45m/s,以质点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质点的加速度为( )
A. 2.45 m/s2 B. - 2.45 m/s2 C. 4.90m/s2 D. -4.90m/s2
3.在上海世博会最佳实践区,江苏城市案例馆中穹形门窗充满了浓郁的地域风情和人文特色.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穹形光滑支架上,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轻质滑轮悬挂一重物G.现将轻绳的一端固定于支架上的A点,另一端从B点沿支架缓慢地向C点靠近(C点与A点等高).则绳中拉力大小变化的情况是( )
A.先变小后变大 B.先变大后不变 C.先变小后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4.如图所示的塔吊臂上有一个可以沿水平方向运动的小车A,小车下装有吊着物体B的吊钩。在小车A与物体B以相同的水平速度沿吊臂方向匀速运动的同时,吊钩将物体B向上匀速吊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吊钩对物体B的拉力大于物体的重力
B.物体B的速度一直增大
C.物体B运动的轨迹是直线
D.物体B在做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均不变的曲线运动
5.如图所示,台秤上放一个装有水的杯子,通过固定在台秤上的支架用细线悬挂一小球,球全部浸没在水中,平衡时台秤的示数为某一数值,今剪断悬线,在球下落但还没有到达杯底的过程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则台秤的示数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能判定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得0分。
6. A、B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着同一方向作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初速度不同,加速度相同,则运动过程中( )
A.A、B速度之差与时间无关 B.A、B位移之差与时间成正比
C.A、B速度之差与时间平方成正比 D.A、B位移之差与时间平方成正比
7. 下述力、加速度、速度三者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 )
A.合外力发生改变的一瞬间,物体的加速度立即发生改变.
B.合外力一旦变小,物体的速度一定也立即变小.
C.合外力逐渐变小,物体的速度可能变小,也可能变大.
D.多个恒力作用在物体上,若只改变其中一个力,则物体的加速度一定改变.
8.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一个三角形木块B,物体A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后,能够沿斜面匀速上滑,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三角形木块始终保持不动.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地面对B有方向向左的摩擦力作用
B.地面对B有方向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C.地面对B的支持力大小等于A和B的重力之和
D.地面对B的支持力大小小于A和B的重力之和
9.如图所示,一水平方向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v1沿顺时针方向运动,传送带右端有一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面,物体以恒定的速率v2沿直线向左滑上传送带后,经过一段时间又返回光滑水平面上,这时速率为v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v1v2,则v2'=v2
C.不管v2多大,总有v2'=v2 D.只有v1=v2时,才有v2'=v1
10.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中,某人从车窗相对于车静止释放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用固定在路边的照相机对汽车进行闪光照相,照相机闪两次光,得到清晰的两张照片,对照片进行分析,知道了如下信息:①两次闪光时间间隔为0.5s;②第一次闪光时,小球刚释放,第二次闪光时,小球刚落地;③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汽车前进了5m;④两次闪光时间间隔内,小球移动的距离为5m,根据以上信息能确定的是(已知g=10m/s2) ( )
A.小球释放点离地的高度 B.第一次闪光时小车的速度
C.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D.两次闪光时间间隔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三、简答题:(第11、12题)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
11.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当合外力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其质量之间的关系。
(1)由图甲中刻度尺读出两个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S,由游标卡尺测得遮光条的宽度d,由数字计时器可以读出遮光条通过电门1的时间和遮光条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滑块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 。(以上表达式均用字母表示)
(2)在本次实验中,实验小组通过改变滑块质量做了6组实验,得到如下表的实验数据,
m(g)
250 1. 80
300 1. 50
350 1. 29
400 1. 13
500 0. 90
800 0. 56
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a与的图线如图所示,该图线有一段是弯曲的,试分析图线弯曲的原因 ▲ 。
12.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
(1)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或不当:
① ▲ ;② ▲ .
(2)该同学经正确操作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取连续的六个打点A、B、C、D、E、F为计数点,测得点A到B、C、D、E、F的距离分别为h1、h2、h3、h4、h5.若打点的频率为f,则打E点时重物速度的表达式为vE = ▲ ;若分别计算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数值,并在坐标系中画出速度的二次方(v2)与距离(h)的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则重力加速度g= ▲ m/s2.
(3)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为9.8m/s2,你认为该同学测量值存在偏差的主要原因是 ▲ .
四、计算题: 本题共5小题,共计64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5分)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重超载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过5.5s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2.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但警车的行驶速度必须控制在90km/h 以内.问:
(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判定警车在加速阶段能否追上货车?(要求通过计算说明)
(3)警车发动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
14.(10分)如图所示,一细线的一端固定于倾角为45的光滑楔型滑块A的顶端P处,细线的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1)当滑块以a=0.5g的加速度向左运动时,线中拉力T等于多少?(2)当滑块以a=2g的加速度向左运动时,线中拉力T等于多少?
15.(12分)两质点在空间同一点处同时水平抛出,速度分别为v1=3.0m/s向左和v2=4.0m/s向右,取g=10m/s2 ,求:
①当两个质点速度相互垂直时,它们之间的距离。
②当两个质点位移相互垂直时,它们之间的距离。
16.(12 分)如图,质量m=2k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的A处,A、B间距L=20m。用大小为30N,沿水平方向的外力拉此物体,经t0=2s拉至B处。(已知取)
(1)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用大小为30N,与水平方向成37°的力斜向上拉此物体,使物体从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并能到达B处,求该力作用的最短时间t。
17.(15分)如图所示,在高出水平地面h=1.8m的光滑平台上放置一质量M=2kg,由两种不同材料连接成一体的薄板A,其右段长度l1=0.2m且表面光滑,左段表面粗糙。在A最右端放有可视为质点的物块B,其质量m=1kg。B与A左段间动摩擦因数μ=0.4。开始时二者均静止,先对A施加F=20N水平向右的恒力,待B脱离A(A尚未露出平台)后,将A取走。B离开平台后的落地点与平台右边缘的水平距离x=1.2m。(取g=10m/s2)求:
(1)B离开平台时的速度vB。
(2)B从开始运动到刚脱离A时,B运动的时间tB和位移xB
(3)A左端的长度l2
三.简答题:(3分×7=21分)
四.计算题: 本题共5小题,共计64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10分)
解:当小球贴着滑块一起向左运动时,小球受到三个力作用:重力mg、线中拉力T、滑块A的支持力N,如图所示。小球在这三个力作用下产生向左运动的加速度。当滑块向左运动的加速度增大到一定值时,小球可能抛起,斜面对滑块的支持力变为零,小球仅受重力和拉力两个力作用。对于小球是否抛起的临界问题,先抓住临界点求临界加速度:将小球所受的力沿加速度方向和垂直于加速度的方向进行分解,得方程:
(1)设两者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和,当两者位移相互垂直时有+=900.
, (3分)
(2分)
16.(12分)
(1)物体做匀加速运动
(2)设作用的最短时间为,小车先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匀加速秒,撤去外力后,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匀减速秒到达B处,速度恰为0,由牛顿定律
∴ (3分)
由于匀加速阶段的末速度即为匀减速阶段的初速度,因此有

(3分)
∴ (1分)
17.(15分)
(1)设物体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由运动学知识可得:
联立上面两式,代入数据得 (3分)
(2)设B的加速度为aB,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知识得:
(3分)
联立上面三式,代入数据得:
(3分)
R
P
A
45
a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江苏省涟水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化学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①漂白粉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煤和石油都是可再生能源;③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④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⑤蛋白质溶液、淀粉溶液和雾都是胶体。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2.下列各种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加热胆矾得到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
B.向鸡蛋溶液中滴入饱和硫酸钠溶液,析出白色沉淀
C.向沸水中滴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制取氢氧化铁胶体
D.向鸡蛋白溶液中滴入硝酸铅溶液,析出白色沉淀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SO2、Na2O2、活性炭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原理不同
B.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但大多数金属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
C.具有相同分子数的甲酸甲酯与乙酸的共价键数相等
D.同温同压下,3 mol C2H2(g)和1mol C6H6(g)的密度相等
4.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6 g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B.100 mL 2.0 mol/L的盐酸与醋酸溶液中氢离子均为0.2NA
C.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与22.4 L氟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 NA
D.常温常压下,20 g重水(D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5.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溶液时,下列错误操作可使所配制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读数 B.溶解搅拌时有液体飞溅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瓶颈刻度线 D.摇匀后见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
6.一化学兴趣小组在家中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1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2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NaCl是非电解质
B.NaCl溶液是电解质
C.NaCl在水溶液中电离出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
D.NaCl溶液中水电离出大量的离子
7.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硫酸镁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SO42-+Ba2+ ==BaSO4↓
B.铜片加入稀硝酸中:Cu +2NO3- + 4H+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u2+ + 2NO2↑ + 2H2O
C.FeBr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水 2Fe2++2Br-+2Cl2 ==Br2+4Cl-+2Fe3+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和Ba(OH)2两溶液混合:
HCO3- + Ba2+ + OH-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aCO3↓ + H2O
8.氢化钙可以作为生氢剂(其中CaH2中氢元素为-1价),反应方程式如下:CaH2+2H2O=Ca(OH)2+2H2↑,其中水的作用是
A.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B.是氧化剂
C.是还原剂 D.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9.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环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pH为7的溶液中:Ag+、K+、SO42-、Cl-
B.在能使pH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中:Na+、S2-、NO3-、CO32-
C.在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中:NH4+、Fe2+、SO42-、NO3-
D.在由水电离出的c(OH-)=10-13mol·L-1的溶液中:Na+、Ba2+、NO3-、I-
10.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室温时饱和的二氧化碳水溶液,冷却到0℃时会放出一些二氧化碳气体
B.强电解质在水中溶解度一定大于弱电解质
C.相同温度下,把水面上的空气换成相同压力的纯氧,100g水中溶入氧气的质量增加
D.将40℃的饱和硫酸铜溶液升温至50℃,或者温度仍保持在40℃并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铜,在这两种情况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保持不变。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1.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①无色溶液中:K+,Cu2+,Na+,MnO4—,SO42—
②使pH=11的溶液中:CO32—,Na+,AlO2—,NO3—
③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HCO3—,NO3—,NH4+
④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中: NH4+,Cl—,K+,SO42—
⑤使石蕊变红的溶液中:Fe3+,MnO4—,NO3—,Na+,SO42—
⑥酸性溶液中:Fe2+,Al3+,NO3—,I—,Cl—
A ①②⑤   B ①③⑥   C ②④⑤   D ①②④
12.已知 I—、Fe2+、SO 2、Cl—和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
Cl—< Fe 2+< H2O 2 < I—< SO 2,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A.2Fe3++SO2+2H2O=2Fe2++SO42—+4H+ B.I2+SO2+2H2O=H2SO4+2HI
C.H2O2+H2SO4=SO2+O2+2H2O D.2Fe2++I2=2Fe3++2I—
13.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18gNH4+ 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B.常温常压下,10g氖气所含原子数为0.5NA
C.1L 0.1 mol/L醋酸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数为0. 1NA
D.标准状况下,2.24L已烷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1NA
14.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
①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Ba2++ SO42-= BaSO4↓
②将金属钠加入水中: 2Na + 2H2O = 2Na+ + 2OH- + H2↑
③ FeSO4酸性溶液中加入H2O2: 2Fe2++H2O2+2H+=2Fe3++2H2O
④氟气与水反应: F2+H2O=H+ +F-+ HFO
⑤小苏打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石灰水: Ca2+ +2OH-+2HCO3-=CaCO3↓+CO32- +2H2O
⑥NaHCO3水溶液里电离:NaHCO3==Na+ + H+ + CO32-
⑦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Cu2++2Na =2Na+ +Cu
⑧氯气与水反应:Cl2 + H2O = 2H+ + Cl- + ClO-
⑨纯碱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CO32- + H+ = HCO3-
A.①②⑤⑨ B.②③⑤⑨ C ④⑤⑥⑦ D.②③⑧⑨
15.有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a L,将它均分成两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2+离子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使Cl-离子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x mol H2SO4、y mol AgNO3。据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c(Na+)/mol·L-1为
A.(y-2x)/a B.(y-x)/a C.(2y-2x)/a D.(2y-4x)/a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80分)
16.(12分)K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绿黄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其变化可表述为:
aKClO3 +bHCl(浓)——cKCl +dClO2 +eCl2↑ + fH2O
⑴、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为 、 ;还原产物为(填名称) 。
⑵、根据Cl元素守恒得a、b、c、…的关系式为 。
⑶、产生2mol ClO2 ,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 mol 。
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_______。
17.(14分)中学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提示:A与硫反应生成低价态)
将D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得到以F为分散质的红褐色胶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褐色胶体E粒子直径大小的范围:             。
(2)A、B、H的化学式:A      ,B        ,H       。
(3)①H2O2分子的电子式:             
②写出C的酸性溶液与双氧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写出鉴定E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法和现象:                
                                 。
18.(12分)有一种白色粉末,含有下列阴离子和阳离子中的几种:阴离子:S2-、Cl-、NO3-、SO42-、CO32-、HCO3- 、MnO4-,阳离子:Na+、Mg2+、Al3+、Ba2+、Fe2+、Fe3+、Cu2+、NH4+,
将该白色粉末进行下列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实验操作 现象
a.取少量粉末,加水、振荡 全部溶解、溶液无色透明
b.向所得溶液中慢慢滴入苛性钠并加热 无明显现象
c.取少量粉末,加盐酸 无明显现象
d.取少量粉末,加稀HCl和稀BaCl2混合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实验推断:
(1)从a实验中,可推断粉末中,不可能有 离子;
(2)从b实验中,可推断粉末中,不可能有 离子;
(3)从c实验中,可推断粉末中,不可能有 离子;
(4)从d实验中,可推断粉末中,不可能有 离子;
(5)综上所述,粉末中肯定含 离子;还可能含有 离子。
19.(14分)重铬酸铵 [(NH4)2Cr2O7]是一种橘黄色的晶体,常用于石油精炼、制革、印染、烟火、陶瓷等行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已知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盐有强氧化性。向冷的酸性重铬酸铵溶液中通入H2S,
可得到Cr3+和S,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在150℃时,重铬酸铵迅速呈膨胀式分解,发生如下主要反应:
(NH4)2Cr2O7=Cr2O3+4H2O+N2↑,但同时也发生副反应。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装置,探究副反应的生成物:
①装置中棉花的作用是 ;加热前,该同学先通过导管K向试管中通一会N2,其目的是 ;
②连接a、b,关闭导管K,加热使反应发生。若装置A中所盛溶液为酚酞溶液,且溶液变红,说明有 产生,仪器X的作用是 ;若装置A中所盛溶液为新制的硫酸亚铁溶液,且出现棕红色的沉淀,说明副反应中有 产生,写出产生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20.(16分)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请选用适当的学化试剂和实验用品。用下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⑴A是制取CO2的装置。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填写表中空格
仪器 加入试剂 加入试剂的目的
B 饱和NaHCO3溶液
C
D
⑶.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⑷.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是
21.(12分)工业甲醇的质量分数可以用下列方法测定:
①在稀H2SO4中甲醇被Cr2O72—氧化成CO2和H2O,反应式为:
CH3OH+Cr2O72—+8H+=CO2↑+2Cr3++6H2O;
②过量的Cr2O72—可用Fe2+与之完全反应:
_____Cr2O72—+_____Fe2++_____H+ ——_____Cr3++______Fe3++______H2O
现有0.12 g工业甲醇,在H2SO4溶液中与25 mL 0.2 mol·L-1K2Cr2O7溶液反应,多余的K2Cr2O7再用1 mol·L—1FeSO4与其反应,结果用去FeSO4溶液9.6 mL。
⑴配平第②步中离子方程式。
⑵计算工业甲醇的质量分数。
20.(16分)(1)CaCO3+2HCl=CaCI2+CO2↑+H2O
(2)
仪器 加入试剂 加入试剂的目的
B 除去CO2中的HCl
C 过氧化钠 与CO2和H2O反应产生O2
D 氢氧化钠溶液 吸收未反应的CO2
(3)2Na2O2+2CO2=2Na2CO3+O2
(4)把E中的导管移出水面,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取出试管,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江苏省涟水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检测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江苏雨润集团以5010万元竞标获得2011年《新闻联播》之后的第一个广告时间段两个月的广告权。该时段的广告权
A.不是商品,因为它不是劳动产品
B.不是商品,因为它不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
C.是商品,因为它是价值与价格的统一体
D.是商品,因为它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2011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普通纪念币,与现行流通的人民币职能相同,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该纪念币①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②其本质是特殊商品 ③其购买力是固定不变的 ④具有流通手段职能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3.关于货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货币的是价值不变的商品
B.货币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具有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C.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等价物的商品
D.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4.假设一年内某国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为10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一年为4次,同期中央银行发行纸币5000亿元。若其他条件不变,此种情况会引起该国商品
A.价值量降低 B.价值量提高 C.价格下跌 D.价格上涨
5.“一卡在手,走遍神州”,使用银行信用卡
A.可减少现金流通量并缓解通货膨胀
B.相当于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C.可以在银行指定的消费场所消费
D.既非常方便又十分安全
6.今年1—7月,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房已开工建设721.8万套,开工率72%。这一举措不仅有利于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对抑制房价、调整供应结构也有积极意义。这体现了①商品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②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③效率是实现公平的基础 ④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7.需求法则是指商品需求量随其价格上升而下降,随其价格下降而上升的一般规律。但生活中有时东西越贵越有人买,如天降大雨,小贩趁机提价推销雨衣,雨衣却卖得很不错。这表明
此时
A.需求法则不起作用 B.处于卖方市场
C.处于买方市场 D.雨衣的价值上升
8.天价达芬奇家具被曝造假,宣称100%意大利进口的家具,其实全部在东莞生产,这就是达芬奇的“密码”。这说明市场调节具有
A.自发性 B.滞后性 C.盲目性 D.准确性
9.多年来,居民消费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短板,消费占GDP的比重只有三成多,远低于欧美国家的70%的水平。然而,2009年这种状况出现了转变,居民消费的贡献率超过外贸出口,成了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二大动力。由此可见
A.我国的外贸出口呈下降趋势
B.生产对消费有决定作用
C.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
D.我国成功实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10.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不断得到增强。下列对公有制认识正确的是 ①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②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③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要求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④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必须保证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下表为市民王先生家2010年的开支清单。据此可算出恩格尔系数约为
A.27% B.42% C.38% D.32%
12.2010年,我国不断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和小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放宽市场准入,保护民间投资合法权益。国家重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因为
A.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B.非公有制经济拥有比公有制经济更多的数量
C.非公有制经济更具有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
D.非公有制经济拥有与公有制经济的平等地位
13.目前我国汽车年产量已突破千万辆大关,成为继日本、美国之后,第三个具有年产汽车千万辆能力的国家。今后,我国要努力实现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跨越,为此,汽车企业要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④不断扩大生产规模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就业是民生之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应该①努力改善劳动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②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③积极主动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④不断提高自己的学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华尔街流行一句话:市场一定会用一切办法来证明大多数人是错的。这提醒人们
A.投资只是少数人的事
B.资本市场的生命力就在于复杂性
C.投资要有风险意识
D.资本市场的变化是没有规律的
16.近年来,当股市阳光灿烂时居民的储蓄存款纷纷流入股市,当股市阴雨低迷时,银行存款又会急剧增加。这一现象说明①我国居民的投资意识增强 ②我国居民投资渠道不宽 ③居民投资方式具有灵活性 ④居民的投资理念在更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里,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这一论述启示我们要
A.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B.努力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C.努力提高经济效率
D.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18.有人指出社会公平与经济市场化是兼容的,我们应该寻求二者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各类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要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既要重点向做出突出成绩的劳动者倾斜; 也要统筹事业单位在职人员与离退休人员的分配关系,不断完善绩效工资政策,对离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补贴。这些措施①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②贯彻了回报社会、先富帮后富的精神 ③体现了再分配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④有助于劳动者树立竞争就业观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20.下列措施中可以有效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的是
①实行差别化房贷政策 增加购房支出 减少投机性购房 抑制房价过快增长
②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扩大财政支出 增加保障性住房 抑制房价过快增长
③调整收入分配政策 提高居民收入 居民购买力增强 抑制房价过快增长
④查处囤地炒地 增加住房用地供给 扩大住房供应量 抑制房价过快增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在复杂经济环境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坚持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就应该高度重视①价格信号的变化 ②经济手段的运用 ③税收政策的调整 ④供求关系的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2.“地沟油”是指经过反复熬炸、烹饪再提炼的废油,其中含有剧毒的黄曲霉素,毒性是砒霜的100倍。近年来,受食用油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地沟油回收利润空前诱人。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300万吨,严重威胁消费者的健康。导致一些人生产、销售和使用“地沟油”的原因有①获取利润是市场主体的唯一目标 ②政府有关部门监管不力 ③市场调节具有固有的弊端 ④经营者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缺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3.2009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金融危机波及全球的经济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分析、准确判断、果断决策、从容应对,有效遏制了经济增长明显下滑态势,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这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
A.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B.使国家的宏观调控做得更好、更有成效
C.避免遭受国外经济波动的不利影响
D.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24.我国《近期能源资源产品价格改革进展》规定:发电、售电的价格应由市场竞争形成;输电、配电的价格则由政府制定;居民用电将推行阶梯式电价,用电越多电价越高。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
A.强化政府利用行政手段对资源的控制
B.充分发挥政府对公共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C.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优化能源资源配置
D.鼓励居民少用电,优先保障工业用电
25.现阶段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要求我们①坚持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②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③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6.发展中国家的100家最大跨国公司中,来自中国的跨国公司占一半。中国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已开始步入较快发展时期。这说明
A.“引进来”战略取得了丰硕成果
B.我国企业积极大胆地“走出去”
C.对外开放是发展本国经济的基础
D.我国企业已牢牢占据了国际市场
27.2010年12月3日,世贸组织专家组裁定,欧盟对中国碳钢紧固件采取反倾销措施,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经过一年的审理,中国欧盟在WTO框架下的首起诉讼,以中国胜诉暂告一段落。打贸易战 ①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有利于保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③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④违背了世贸组织的公平竞争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8.入世以来,随着对外贸易量的增加,我国出口商品遭受的反倾销诉讼也在上升。除了某些发达国家对我国商品设置贸易壁垒、采取歧视政策外,从国内来讲,其主要原因是①我国商品的价格适中 ②企业间低水平的价格竞争 ③我国出口商品技术含量高 ④企业利用WTO规则保护自己的能力不强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9.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国家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举措。促进中部崛起是为了
A.使中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国
B.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C.加快中部地区与其他地区经济交流
D.加快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步伐
31.今年11月23日,江苏省政府出台了稳定物价的15条措施。其中包括“严格控制政府管理价格涨价项目,必要时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和“修订完善《江苏省价格监督管理条例》”两条措施。这两条措施分别属于宏观调控的 和 手段
A.行政 法律 B.行政 经济 C.法律 行政 D.经济 法律
32.由于面临的物价上涨压力较大,2011年7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今年以来第三次加息。这表明
A.我国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稳物价保民生
B.我国经济发展呈高增长高通胀态势
C.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D.我国以经济手段为辅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力度
33.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人民币基准利率上调产生的可能结果是①促进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②增加居民存款的利息收益 ③导致银行存款增加 ④导致银行存款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答 题 纸
二、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36分。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
34.2010年前三季度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东部 中部 西部 东部 中部 西部
17175 13235 9146 12000 7407 5921
注:从不同群体之间看,高收入阶层财富增长较快,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
另一方面,我国绝对贫困人口超过4000万人,低收入群体还有2.6亿人。
(1)材料反映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结合材料说明,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5.近期,食品安全警报再次拉响。河南“瘦肉精”事件余波未平,味千拉面“骨汤门”、肯
德基“豆浆门”等又陆续上演,食品安全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避免此类事件发生?
36.近年来,东部地区民营企业出现了“用工荒”,一些企业难以找到所需的农民工。“用工荒”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就“用工荒”问题,三位同学各抒己见。小张认为,“用工荒”是一个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一定程度上“慌”了企业,企业和政府都应高度重视。小王认为,“用工荒”与劳动力价格太低有关,企业只要大大提高工资,“用工荒”就能迎刃而解,企业也没有什么可“慌”的。小周则认为,“用工荒”是市场运行过程中的自然现象,不必大惊小怪。只要让“看不见的手”继续发挥作用,“用工荒”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
运用劳动和就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别评析三位同学的观点。
三、探究题:本题18分。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
37.2010年下半年以来,由于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增加、农业结构的调整、大量游资炒作、
市场价格监管不力、出口增加以及受国际市场粮油价格的上涨的影响,有关吃穿住行的商品
价格都在呈上升趋势。从“蒜你狠”到“姜你军”,再从“糖高宗”到“油你涨”、“苹什么”
接力不断。
(1)请你描述材料中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
针对部分商品的价格上涨、出现的通货膨胀预期的问题,政府要采取更科学、更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来积极应付,但是“在采取加息手段好,还是采用加薪的手段好”的问题上,人们争论不休。
(2)同学甲认为:加息比加薪好。请你结合经济生活说明理由。
农产品价格上涨对我国城乡居民生活带来了一定影响。那么,作为一个个体如何保持甚至提高自己的购买力,尽可能减少因物价上涨带来的损失。
(3)请从消费和理财角度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34.(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2分);东部、中部、西部居民收入差距大(2分);高收入阶层与低收入群体差距大(2分)。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2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增加农民收入(2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江苏省涟水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翰旋 (wò) 发轫(rèn) 畏葸(sī) 令人咋舌(zé) 金蝉脱壳(qiào)
B.叱咤(zhà) 禀赋(bǐn) 歼灭(qiān) 繁文缛节(rù) 刚愎自用(bì)
C.拓片(tà) 露相(lòu) 亲(qìng)家 暴戾恣睢(suī) 绿林好汉(lù)
D.倾轧(yà) 攒击(zǎn) 阒(qù)寂 呱呱坠地(gū) 宵衣旰食(gàn)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卡片/关卡 宿仇/星宿 蹊跷/另辟蹊径 差可告慰/差强人意
B.落笔/落枕 刹那/古刹 伺候/伺机报复 犯而不校/校本课程
C.似的/相似 提防/提醒 模范/大模大样 层见错出/瑕瑜互见
D.称谓/相称 哽咽/吞咽 铜臭/乳臭未干 擢发难数/数见不鲜
3.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鸿鹄之志 如愿以偿 以偏概全 归纳演译
B.冥思苦想 自行其是 风姿潇洒 烟波浩荡
C.气喘吁吁 相辅相承 匪夷所思 安分守纪
D.蛊惑人心 一愁莫展 鼎力相助 面容安详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
B.时间真如行云流水,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望着镜中两鬓的白发,他不由得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
C.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游览黄山之后发现它果然是秀色可餐,名不虚传。
D.即使曾有瑜亮之叹,告别时他们的内心也一定是光风霁月的,像琴箫合奏出《笑傲江湖》的绝唱,余音袅袅,千载悠悠。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 )
A.登上黄山光明顶放眼眺望,起伏的群山座座相连,鳞次栉比,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天际。
B.这部号称投资上亿的影片,尽管故事情节和演员的表演都很难让人满意,但瑕不掩瑜,它的布景和服装仍深受观众好评。
C.从洞口入内,你会看到一幅气势恢宏的洞中峡谷雄奇画卷,峡谷深近百米,两壁如削,宽处百余米,窄处仅可容身,成具体而微的地下三峡。
D.只要你设身处地,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你就不能不为我们子弟兵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杨洪字季休,犍为武阳人也。先主定蜀,太守李严命为功曹。严欲徙郡治舍,洪固谏不听,遂辞功曹,请退。严欲荐洪于州,为部蜀从事。先主争汉中,急书发兵,军师将军诸葛亮以问洪,洪曰:“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 ”时蜀郡太守法正从先主北行,亮于是表洪领蜀郡太守,众事皆办,遂使即真。
先主既称尊号,征吴不克,还住永安。汉嘉太守黄元素为诸葛亮所不善,闻先主疾病,惧有后患,举郡反,烧临邛城。时亮东行省疾,成都单虚,是以元益无所惮。洪即启太子,遣其亲兵,使将军陈曶、郑绰讨元。众议以为元若不能围成都,当由越嶲据南中,洪曰:“元素信凶暴,无他恩信,何能办此 不过乘水东下,冀主上平安,面缚归死;如其有异,奔吴求活耳。敕曶、绰但于南安峡口遮,即便得矣。”曶、绰承洪言,果生获元。
五年,丞相亮北往汉中,欲用张裔为留府长史,问洪何如 洪对曰:“裔天姿明察,长于治剧,才诚堪之,然性不公平,恐不可专任,不如留向朗。朗情伪差少,裔随从目下,效其器能,于事两善。”初,裔少与洪亲善,裔流放在吴,洪临裔郡,裔子郁给郡吏,微过受罚,不特原假。裔后还闻之,深以为恨,与洪情好有损。及洪见亮出,至裔许,具说所言。裔答洪曰:“公留我了矣,明府不能止。”时人或疑洪意自欲作长史,或疑洪知裔自嫌,不愿裔处要职,典后事也。后裔与司盐校尉岑述①不和,至于忿恨。亮与裔书曰:“君昔在陌下,营坏,吾之用心,食不知味;后流迸南海,相为悲叹,寝不安席;及其来还,委付大任,同奖王室,自以为与君古之石交也。石交之道,举仇以相益,割骨肉以相明,犹不相谢也,况吾但委意于元俭,而君不能忍邪 ”论者由是明洪无私。
  (选自《三国志·蜀书》)
注:①岑述:字元俭。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汉中则益州咽喉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B.敕曶、绰但于南安道口遮 不拘于时,学于余
C.裔后还闻之,深以为恨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D.举仇以相益,割骨肉以相明 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洪竭力劝谏太守李严,不要搬迁郡府,建制房舍,李严不听,杨洪于是请求辞职。之后李严又想推荐杨洪做蜀郡从事。
B.汉嘉太守黄元举郡反叛,攻成都不克,占据南中,杨洪启奏太子刘禅,派大将在南安峡口设伏,生擒黄元。
C.杨洪少年时与张裔关系亲密,但张裔之子犯小错,杨洪也并不特别宽容他,张裔返蜀后,对这件事耿耿于怀。
D.诸葛亮欲用张裔为长史,杨洪表示不赞同,别人猜疑是杨洪怕张裔身居要职对己不利,最后这些人终于明白杨洪是正直无私的。
9. 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三.古诗鉴赏
10.阅读下面的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清 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①。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 ①上联出自《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祭余”是剩余的祭品;下联“士”指介之推。
(1)诗歌的首联描写了哪两幅画面?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2)诗歌的颈联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有何作用?(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最爱湖东行不足, 。《钱塘湖春行》
②子曰:三人行, 。(《孔子语录》)
③适莽苍者, ,腹犹果然。(《逍遥游》)
④ ,往往取酒还独倾。(《琵琶行》)
⑤飞湍瀑流争喧豗, 。(《蜀道难》)
⑥ ,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⑦苟利国家生死以,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⑧水至清则无鱼, 。(《礼记》)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西 风 胡 杨
潘 岳
① 胡杨生于西域。在西域,那曾经三十六国的繁华,那曾经狂嘶的烈马,腾燃的狼烟,飞旋的胡舞,激愤的羯鼓,肃穆的佛子,缓行的商队,以及那连绵万里直达长安的座座烽台……都以被那浩茫茫的大漠洗礼得苍凉斑驳。仅仅千年,只剩下残破的驿道,荒凉的古城,七八匹孤零零的骆驼,三五杯血红的酒,两三曲英雄逐霸的故事,一支飙忽在天边的如诉如泣的羌笛。当然,还剩下胡杨,还剩下胡杨簇簇金黄的叶,倚在白沙与蓝天间,一幅醉人心魄的画,令人震撼无声。
② 金黄之美,属于秋天。胡杨,秋天最美的树,是一亿三千万年前遗留下来的最古老的树种,只生在沙漠。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胡杨在中国,中国百分之九十的胡杨在新疆,新疆百分之九十的胡杨在塔里木。我去了塔里木。在这里,一边是世界第二大的三十二万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边是世界第一大的三千八百平方公里的塔里木胡杨林。
③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坚韧的树。能在零上四十摄氏度的烈日中娇艳,能在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中挺拔,不怕侵入骨髓的斑斑盐碱,不怕铺天盖地的层层风沙,它是神树,是生命的树,是不死的树。它那种遇强则强,逆境奋起,一息尚存,绝不放弃的精神,使所有真正的男儿血脉贲张。
④ 胡杨,是我生平所见最包容的树。包容了天与地,包容了人与自然。胡杨林中有梭梭草、甘草、骆驼草,它们和谐共生。容与和,正是儒学的骨髓。胡杨林是硕大无边的群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团队,是典型的东方群体文明的构架。胡杨的根茎很长,穿透虚浮漂移的流沙,竟能深达二十米去寻找沙下的泥土,并深深植根于大地。如同我们中国人的心,每个细胞,每个枝干,每个叶瓣,无不流动着文明的血脉,使中国连绵不息的文化,虽经无数风霜雪雨,仍然同根同种同文独秀于东方。
⑤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悲壮的树。胡杨生下来一千年不死,死了后一千年不倒,倒下去一千年不朽。这不是神话,无论是在塔里木还是在内蒙古额济纳旗,我都看见了大片壮阔无边的枯杨,他们生前为所挚爱的热土战斗到最后一刻,死后仍奇形怪状地挺立在战友与敌人之间,他们让战友落泪,他们让敌人尊敬,那亿万棵宁死不屈、双拳紧握的枯杨,似一个悲天悯人的冬天童话,一种凛凛然,士为知己而死的气节。
⑥胡杨并不孤独。在胡杨林前面生着一丛丛、一团团、茸茸的、淡淡的、柔柔的红柳。她们是胡杨的红颜知己。她们面对着肆虐的狂沙,背倚着心爱的胡杨,一样地坚韧不退,一样地忍饥挨渴。这又使我想起远在天涯海角,与胡杨同一属种的兄弟,他们是红树林。与胡杨一样,他们生下来就注定要保卫海岸,注定要为身后的繁华人世而牺牲,注定要抛弃一切虚名俗利,注定长得俊美,生得高贵,活得清白,死得忠诚。
⑦胡杨不能倒,因为人类不能倒,因为人类文明不能倒,胡杨曾孕育了整个西域文明。两千年前,西域为大片的胡杨覆盖,塔里木、罗布泊等水域得以长流不息,水草丰美,滋润出楼兰、龟兹等三十六国的西域文明。拓荒与争战,使水和文明一同消失在干涸的河床上。今天,我看到塔里木与额济纳旗的河水在骤减,我听见上游的人们要拦水造坝围垦开发,我怕他们忘记曾经呵护他们爷爷的胡杨,我担心他们的子孙会重温那荒漠残城的噩梦。
⑧我站在这孑然凄立的胡杨林中,我祈求上苍的泪,那怕仅仅一滴,也许这泪水能化成细雨救活胡杨。直到某日,被感动的上苍猛然看到这一大片美丽忠直、遍体鳞伤的树种,问:你们是谁?猎猎西风中有无数声音回答:我是胡杨。
12、文章第一段渲染了怎样的一种气氛?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分)
13、文章第二段说“胡杨,秋天最美的树……”,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联系全文作答。(6分)
14、如何理解“胡杨不能倒,因为人类不能倒,因为人类文明不能倒”这句话的意思?(4分)
15、文章结尾作者写“我祈求上苍的泪,那怕仅仅一滴,也许这泪水能化成细雨救活胡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联系全文作答。(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
不言而喻,唐诗作为一部精神文化史的结果,以及借助强盛的国力和至多的人才而崛起的高峰,使得我们对它的研究,实际上是一种“高峰分析”。李白、杜甫作为高峰中的高峰,对他们的研究,因而也就成了“双高峰分析”,其间的极端重要性也就不能不辨。高峰时代是某种精神文化发育得最充分、丰富、完整和精深的时代,作为时代标志的高峰之高峰,则是该时代中最有才华内涵和形式创新能力的样本。双峰出现在盛唐,是中国文化史一大奇观。从漫长的时间维度着眼,往前,它意味着对以往一部诗史和文化史极其丰富深刻的接受;往后,它意味着对以后一部诗史和文化史的极其丰富深刻的被接受。
李杜诗学是以生命体验为核心的。杜甫有两句广为人知的诗,一句是自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句是称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前一句中的“神”字,并非所谓存在于彼岸世界的神,清人贺贻孙《诗笺》认为“神者,吾身之气也”,它是内在于人的心灵的特殊生命体验,标志着这种诗学带有浓郁的对生命世界的体验沟通的意味。前一句诗讲的是对诗史和文化史的广泛吸收,以及把这种吸收转化为诗的生命的情景。“破”字,既是“读破”,又是“破蔽”。破蔽还真,使诗人在充沛的元气中滋养出旺盛的主体创造欲望,对现实、人生有深刻透视,对历史、宇宙有透辟参悟,纵笔所之,自有“惊风雨”“泣鬼神”的力度。
这种充盈着生命、充溢着力度的诗学,体现了盛唐气象。雄奇是李太白的绝招。太白写黄河,黄河的大小缓急竟是那么随心所欲,可以是“咆哮万里出龙门”,可以是“黄河如丝天际来”,在心理时空中任意擒纵伸缩,显示出创造主体的非凡魄力和气象。清人宋征璧《抱真堂诗话》引舒章的话说:“‘大’字是(杜)工部的家畜。”杜甫比李白更加脚踏实地,但他也经常用天地、宇宙、乾坤、古今、万里、百年等词语,来包容自己的诗学魄力。“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这里的乾坤已经把外在的世界加以内化了,从另一个角度看,它显示了心理时空的无限舒展和巨大的内涵。这些都是一个时代精神探索元气充沛的体现。
对李杜诗学的探讨,既以这两位诗人及其作品为关注的焦点,但其讨论的过程和结果,往往超越了具体的诗人诗作,透视了一系列的精神文化现象和中国诗学的深层思维方式。双重高峰的研究,由于获得经典作家和经典作品的权威性的支持,它往往力图追求超越个别性而探讨普遍性。(选自杨义《李杜诗学》,有删改)
16.为什么说李杜诗学“充盈着生命”、“充溢着力度”?(6分)
17.作者运用哪些论证方法来论述李杜诗学“体现了盛唐气象”?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分)
18.从全文来看,作者认为“双重高峰的研究”的意义是什么?(6分
七、 作文(70分)
19.我们每个人所拥有的才能是独特的,每个人的优点才是自己成长空间最大的地方。人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他改正了每一个缺点,而是因为他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优点。人生成功的诀窍就是善于经营自己的长处。
请以“经营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6.D(奖:辅助)
7.D(A、是;连词,就。B、在;向。C、代词,这件事;结构助词,用于中心词与补语之间,可译为“得”。D、连词,来)
8.B(“围成都”,“据南中”,只是众人推断,并未成为事实)
9.①先主争夺汉中时,写急信要求发兵,军师将军诸葛亮向杨洪询问此事。
②当时,诸葛亮正东往永安探望先主,成都朝廷势单力薄,黄元因此更加肆无忌惮。
③到诸葛亮出成都赴汉中后,杨洪来到张裔府第,把他对诸葛亮所说的话全都告诉了张裔。张裔回答说:“丞相已决定留我任长史,杨郡守您再说也无用了。”
译文:杨洪,字季休,犍为武阳人。先主定蜀后,犍为太守李严任杨洪为功曹。李严要搬迁郡府建制房舍,杨洪竭力进谏劝阻。李严不听,杨洪就辞去功曹,请求退职。(之后)李严又想推荐杨洪到州府做事,任蜀郡从事。先主争夺汉中时,写急信要求发兵,军师将军诸葛亮向杨洪询问此事,杨洪说:“汉中是益州的咽喉之要地,存亡之关键,若无汉中也就无蜀地,魏军屯兵汉中,这是家门口的祸害。现在争夺汉中之事,男子应参战,女子应运粮,发兵还有什么犹豫呢”。当时蜀郡太守法正跟随刘备北行,诸葛亮于是上表让杨洪代理蜀郡太守。他在代理期间,把各项事务都办理得很好,于是变代理为正式职务。
先主刘备称帝号后,征讨东吴没有获胜,退驻永安。汉嘉太守黄元一向不被诸葛亮重用,听说先主得了重病,唯恐时局有变而对自己不利,便带领全郡反叛,火烧临邛(qióng)城。当时,诸葛亮正东往永安探望先主,成都朝廷势单力薄,黄元因此更加肆无忌惮。杨洪立即启奏太子刘禅,请求派遣皇室亲兵,让将军陈曶(hū)、郑绰率军讨伐黄元。众官员议论此事时,都认为黄元如果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围攻成都,就会经由越嶲占据南中地区。杨洪说:“黄元一向性情凶暴,毫无恩信,不得人心,怎么能占据南中呢 他只能借口希望主上病体安康,愿意赴永安投降请罪,乘水东下,这样一旦有变异,就投奔吴国求条活路罢了。告诉陈曶、郑绰二位将军,只要在南安峡口埋伏拦击,就定会抓住黄元。”陈曶、郑绰按杨洪的吩咐办,果然活捉了黄元。
建兴五年(公元227年),丞相诸葛亮北驻汉中,想用张裔为留府长史,问杨洪怎么样。杨洪回答;“张裔天赋聪明,思想敏锐,善于处理繁重复杂的事务,其才能确实可以胜任留府长史;然而他的品性不够公正无私,恐怕不能主事,不能独当一面。我以为不如留用向朗为长史。向朗比较忠诚正直,张裔协从他工作,也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对国事,对他们二人都有益处。”当初,张裔在少年时与杨洪关系亲密。张裔流放在东吴时,杨洪到张裔原来所在的郡府任职。张裔的儿子张郁在供给郡吏方面,曾因一点小过失受到杨洪的处罚,杨洪并不徇私情而特别宽容他。张裔从东吴返回蜀汉后听说这件事,便耿耿于怀,与杨洪的友情就不如以前了。到诸葛亮出成都赴汉中后,杨洪来到张裔府第,把他对诸葛亮所说的话全都告诉了张裔。张裔回答说:“丞相已决定留我任长史,杨郡守您再说也无用了。”当时,有人猜疑杨洪是想自己任留府长史,有人猜疑是杨洪知道张裔与自己有嫌隙,因而不愿让张裔身居要职,来掌管留守后方的大事。后来,张裔与司盐校尉岑述不和,以至于积怨成恨。诸葛亮写信给张裔说:“你从前在野外被打败,我为此费尽心机,食不知味;后来你被绑送东吴流离他乡,我为此悲伤叹惋,寝不安席;到你终于返回蜀汉,交付于你重大责任,一起辅助朝廷王室,我自以为与你已是古人所说的‘石交’了。石交之道,就是为了朋友的利益而举荐自己的仇人,为了表明心志而割下自己的骨肉,都决不会犹豫推辞的。更何况岑述是我所信任的人,你怎么就不能容忍他呢 ”原来议论猜疑杨洪的那些人,也明白了杨洪对张裔任长史的态度是无私的。
19.作文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符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
选择中心角度和重要角度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套作,
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足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11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12见解新颖13材料新鲜14构思新巧15推理想想象有独到之处16有个性特征
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一分;每一个错别字扣一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套作、问题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写作指导】:
这是一个“引题作文”题:先揭示一个语境,再引出一个命题。这类题目其实就是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考生写作时,则是运用与命题者逆向的思维,将抽象出来的题目,再具体到实在的论证的过程。只是揭示语境的语言材料,仍是比较抽象的道理而已。
写这类题目的应考作文,若能掺进一些相应的事例,将语境的语言材料具体化,就是一篇不错的文章了。这样的题目,要写得“离题”也难。但要写得出彩,则首先要在观点的提炼和细化以及布局上下功夫,其次要靠论据的选择以及论证角度的新颖,努力写出新意。此外,就要看作文的语言是否精美了。
【例文】:
经营自己
庄子养生篇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中央之国有国君名曰混沌。混沌无七窍却治国有方。其他各国首领来访时他亦极尽地主之谊。他们很受感动,于是想到帮混沌开了七窍。于是一日一窍,等到了第七日,混沌却死了。其实混沌怎会没有七窍呢,他善治国善理人,他的心如明镜一般,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会难得糊涂,他懂如何处世,没有七窍是他的优势所在。可惜他的朋友不明白,结果把他给害了。
庄子是个聪惠通达之人,他的智慧纵观历史五千载亦没有几人可比。他更聪明的便是利用自己的智慧,使自己游于世俗之外,不必承受孔子般“知其不可而为之”受尽颠沛流离之苦。他如中国国君混沌一般,以混为明,以沌为晰,经营着自己的快乐。
人要明白自己的长处。也许遇事的果断精明,也许是人格的坚韧不拔。在生活的大潮大浪中洗涤过后,总会一些闪光被深刻地保留下来,成为你一生的宝贵财富。而人更难得的就是经营自己的长处。既然短处亦不可避免地成为你的软肋,如何好好利用长处以长补短就是一个人最终成就的评定标准了。庄子逍遥,道家垂手而治思想得以流传;杜甫忧思,离苦别愁,民生多艰的沉吟缭绕至今;谢安贤明,贤相之名得以称颂不衰。这些人都善于利用自己的长处,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得以使自己名垂青史。
利用长处,不是简单的重复。黔驴穷技,若只用一脚踢,刚开始也许还能震慑敌人,可是简单的重复必定不能保持这份优势。所以利用长处的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如何发展完善自己的长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利用长处,不是忽略其他。一个优势的人必定不会只有一项优点,就像苏轼,诗画词曲样样精通,禅的造诣亦很高。他精的是词,但他不忘广泛地涉猎,以增加自己的见识,最终又反映在他词的造诣之上。所以利用长处的精髓也是挖掘更多的长处,使自己愈加完善。
利用长处,更不是盲目自大。有些人认为自己有才能,便恃才傲物,这是大忌。如韩信,他的军事才能的确无人能及,他善于用兵却太狂妄最终导致杀身之祸,可叹可惜。利用长处也要懂得收敛。
人无完人,亦没有处处是缺点之人,利用好自己的长处,经营好自己的优点,人人都可以走向成功。
【点评】:思想的掘进,思维的细化,论证的层层深入,言辞的鞭辟入里,使得文章具备了杂文的特点(谈笑风生,言辞隽永,涉笔成趣),跃入了高中生作文的上乘。从思想家庄子到老子,一晃就说到诗人杜甫、苏轼,“乱花渐欲迷人眼”之中,又出现了能臣谢安、将才韩信,但又依托于“明白长处——正确利用长处——拓展长处”这样的思想线索,思路缜密,结构也就严谨。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江苏省涟水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检测数学试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题5分,计7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1.命题“,都有”的否定: ▲ .
2.已知集合,若,则的值为 ▲ .
3.函数的定义域为 ▲ .
4.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为,则 ▲ .
5.设集合,若,则 ▲ .
6.已知,.若是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
7.设函数,则满足的的取值范围是 ▲ .
8.设,则的大小关系为 ▲ .
9.已知是上的增函数,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 ▲ .
10.函数的定义域为,,对任意,,则的解集为 ▲ .
11.定义在上的偶函数,对任意的均有成立,当 时,,则直线与函数的图像交点中最近两点的距离等于 ▲ .
12.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且的图像如右图所示,记的导函数为,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 .
13.已知为常数,且,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图象分别为与,点在曲线上,线段(为坐标原点)与曲线的另一个交点为,若曲线上存在一点,且点的横坐标与点的纵坐标相等,点的纵坐标是点的横坐标2倍,则点的坐标为 ▲ .
14.已知函数,若,且,则的最小值为 ▲ .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计9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规定的区域内,超出黑色边框的答案无效).
17.(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函数.
(1)求函数在上的最小值;
(2)若存在(为自然对数的底数,且)使不等式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8.(本小题满分16分)某汽车生产企业上年度生产一品牌汽车的投入成本为10万元/辆,出厂价为13万元/辆,年销售量为5000辆.本年度为适应市场需求,计划提高产品档次,适当增加投入成本,若每辆车投入成本增加的比例为(0<<1,则出厂价相应提高的比例为0.7,年销售量也相应增加.已知年利润=(每辆车的出厂价-每辆车的投入成本)×年销售量.
(1)若年销售量增加的比例为0.4,为使本年度的年利润比上年度有所增加,则投入成本增加的比例应在什么范围内?
(2)年销售量关于的函数为,则当为何值时,本年度的年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多少?
19.(本小题满分16分)已知函数是奇函数,定义域为区间D(使表达式有意义的实数x 的集合).
(1)求实数m的值,并写出区间D;
(2)若底数,试判断函数在定义域D内的单调性,并说明理由;
(3)当(,a是底数)时,函数值组成的集合为,求实数的值.
20.(本小题满分16分)已知函数,是的一个零点,又在处有极值,在区间和上是单调的,且在这两个区间上的单调性相反.
(I)求的取值范围;
(II)当时,求使成立的实数的取值范围.
1、使得. 2、 1. 3、. 4、2. 5、.
15、解:(1)依题意,得 ……………………………………2分
, ………………………………………4分
∴, ………………………………………6分
…………………………………………………………8分
(2)由,得,而,∴,∴ …………14分
17、解:(1)由,可得, …………………………2分
  当时,单调递减;当时,单调递增.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5分
又,所以在上的最小值为.……………………………7分
19、解 (1) ∵是奇函数,∴对任意,有,
即.………………………………2分
化简得在D上恒成立,必有,
解得………………………………………………………………………4分
∴.…………………………………………5分
20、解:(Ⅰ)因为,所以.
又在处有极值,所以即……………………………2分
所以
令 所以或……………………………………………4分
又因为在区间上是单调且单调性相反
所以所以 …………………………………………6分
(Ⅱ)因为,且是的一个零点,
所以,所以,从而.……8分
所以,令,所以或. ………10分
列表如下:
0 2
+ — 0 — + 0 + —
0
所以当时,若,则
当时,若,则…………………………………13分
从而 或
即或,……………………………………………………………15分
所以存在实数,满足题目要求。……………………………16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江苏省涟水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
第一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作答(18小题,每题2分,共36分)。
右图为北半球投影图,N为北极点,NP为日界线,NQ为经线。此刻Q点正值日出,M点处于黑夜。据此回答1~2题。
1.此时,北京时间为
A.0:00 B.6:00
C.12: 00 D.18:00
2.图示时期,涟水的季节最可能是
A.春末 B.盛夏
C.秋初 D.隆冬
读全国高温预报图,回答3~4题。
3.造成图中甲区域高温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4.图中乙地气温高达40℃以上,其成因解释不正确的是
A.盆地地形,不易散热 B.沙漠地表,增温较快
C.副高控制,气流下沉增温 D.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烈
下图为某区域的海上航线示意图。在一艘驶往大西洋的轮船上,船员在图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此时为世界时(中时区区时)4时。读图回答5题。
5.下列四幅图中,与①处当日日出时刻相符的是
下图为某日某经线上日出时刻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6~8题。
6.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A.赤道 B.20°N C.20°S D.23°26’N
7.下图中四幅小图,能正确表示乙地24小时内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的
8.某地当日比图中甲地的夜长时间略短,却与甲地同时迎来日出,该地应位于甲地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做了如下实验,据此回答9~11题。
9.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测试
A.水循环 B.温室效应 C.热力环流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0.图2中所示地理现象的成因与图1所示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1.关于图2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图所示原理对地表形态塑造的影响较小
B.②图所示天气系统过境时会造成我国大范围的降温
C.③图反映了东亚季风冬季风的成困
D.④图所示原理是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热带雨林气候的重要成因之一
图5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6为“五种外力作用表现形式
12.塑造甲地所在地区地表形态特征的外力作用是图6中的
A.a   B.b   C.c   D.d
13.图7所示①~④四种地质构造中,最有可能形成乙地区地形类型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十一”过后,北京某中学开始使用冬季作息时间,第一节课时间由7:40开始,改为8:00,放学时间也提前了l小时。而此时我国某城市仍保持9:00上课,19:05放学的作息时间。据此回答14~15题。
14.北京某中学调整作息时间的主要依据是
A.气温高低 B.太阳高度 C.经度差异 D.昼夜长短
15.资料中所涉及我国某城市可能位于
A.东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
读南天极俯视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6~18题。
16. 图中标明的四点中,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A. a   B. b   C. c    D. d
17. 当地球在ab之间公转过程中,全球昼夜变化情况正确是
A. 北半球白昼变长,且昼长于夜   B. 北半球黑夜变长,且昼短于夜
C. 南半球白昼变长,且昼短于夜  D. 南半球黑夜变长,且昼长于夜
18. 当地球在cd之间运动时,我国会出现的节日是
  A. 国庆节   B. 端午节  C. 中秋节    D. 春节
二.双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二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作答(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大陆的重要天气系统。我国东部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副高脊线以北5~8纬度距离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图12是某同学绘制的“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该同学绘制的示意图中有两处明显错误,错误点及理由分别是
A.“北方的冷空气”——这个季节不存在
B.“温暖湿润的气流”——气流方向错误
C.“我国主要锋面雨带”——锋面雨带应在副高北侧
D.“副高控制下高温晴热”——副高控制下多阴雨天气
20.图中副高所处的位置,一般出现的月份是
A.五月 B.六月 C.七月 D.八月
读图8,回答21~23题。
21. 若图中有两地位于南半球,这两地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2. 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落时刻为地方时18时 B.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
C.一年中正午太阳调度角只有一次最大值
D.甲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大于丙地
23. 若甲地位于东八区的中央经线上,乙地位于东西半球
分界线上,当甲地日出时,可能乙地的地方时是
A.4时40分 B.8时40分
C.16时40分 D.20时40分
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回答24~25题。
24.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气压最高 B.②地风力最强 C.③地受气旋控制 D.④地易形成降水
25.图中A天气系统过境后的天气状况是
A.气温下降 B.气压降低 C.必定降雨 D.天气转晴
冬季奥运会和夏季奥运会是世界性的体育盛会,最近的几次是:2006年意大利都灵冬奥会.2008年中国北京夏奥会.2010年加拿大温哥华冬奥会以及将于2012年举行的英国伦敦夏奥会。下图为四个城市的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第26题。
26.关于上述四个城市气候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有
A. 都灵冬奥会举办期间,该地受西风带控制
B.伦敦夏奥会举办期间,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C.北京与都灵高温期相同,多雨期不同
D.北京夏奥会举办期间,温哥华炎热干燥
第二卷(综合题,共60分)
27. 下面图甲和图乙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4分
1 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 2分
2 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填正确选项字母 2分
A.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最短B.纽约的白昼逐渐变短
C.巴西高原草木葱茏D.珠峰雪线海拔达到一年中的最高
3 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 该日,Q、P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M地昼长为________。 4分
5 Q地位于M的________方向。 2分
6 在下图中画出此日Q地对跖点的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用折线 。 2分
28.根据图15回答下列各题:(20分)
(1)甲的气候类型为 ;乙的气候类型为 。
(2)以亚欧大陆为例,甲气候分布于该大陆的 沿岸;乙气候分布于我国 。
(3)上述两种气候,成因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的是 ,与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有关的是 。
(4)河流补给若以雨水为主,甲气候区的河流汛期发生在 季。原因
是 。
(5)从降水和气温的配置关系看,利于大多数农作物生长的是 气候(甲或者乙)原因是 。
29.读下图,完成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渤海的地质作用分析。 14分
1 分析①—④的地质作用或环境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____。 4分
2 判断A.B.C三处的地貌景观或地形区: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3 分析Ⅰ.Ⅱ.Ⅲ表示的季节:Ⅰ________;Ⅱ________;Ⅲ________。 3分
4 “黄河下游的山东.河南帮助黄土高原治理环境,不仅是帮助别人,也是在帮助自己。”从地理学的角度简要说明这句话的道理。 4分
30.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单位为米)示意图7,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示的地形名称: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该地区主要地形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图中所示地区是我国水果重要产区之一, ③地适宜种植的水果是——(单项选择)。(2分)
A.苹果 B.菠萝 C.椰子 D.柑橘
(3)如果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应选择_______(①或②)线,理由是_________.
(4)为了解决未来小城镇的用水、用电问题,该地区计划在④处修建水电站。选择该处建
坝的理由是___________;但随之可能带来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4分)
(5)图中河流在丙村与丁村之间的流向为_______________,A处这种地形最小的相对高度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米。(4分)
29. 1 风力侵蚀、搬运、沉积;风力 流水  渤海 地壳下陷(4分)
2 风蚀城堡、戈壁、沙丘 水土流失、沟壑纵横 冲积扇、华北平原、黄河三角洲(3分)
3 冬春 夏秋 夏秋(3分)
4 改善黄土高原环境,降低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使黄河下游泥沙淤积减少,从而减轻黄河下游的洪灾威胁。(4分)
D
C
B
A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有关生物体细胞组成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不同生物的体细胞内,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B.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C
C.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
D.在同一生物的不同体细胞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相同
2.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
B.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D.细胞学说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3.下列有关水对生命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休眠或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有利于抵抗不利的环境条件 ②细胞内自由水含量的降低是细胞衰老的特征之一 ③癌细胞内自由水含量较正常的细胞低 ④当人体缺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会降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苹果含有微量元素锌,而锌是构成与记忆相关的蛋白质不可缺少的元素,儿童缺锌就会影响大脑的正常发育。因此,苹果又被称为记忆之果。这说明无机盐
A.对维持酸碱平衡起重要作用 B.对维持细胞形态有重要作用
C.对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D.对调节细胞内渗透压有重要作用
5.下列关于人体内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蛋白质具有多样性,是由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空间结构不同
B.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基因中的碱基有C、G、A、T、U
C.人体内的消化酶都是蛋白质,激素不一定是蛋白质
D.蛋白酶也是蛋白质,蛋白酶可以水解所有的肽键
6.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共有5种核苷酸
B.乙图所示的化合物中不含糖类物质
C.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或核糖
D.在小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
7.下列有关细胞中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纤维素、糖原都是叶肉细胞内的多糖,其单体都是葡萄糖
B.花生种子中没有蛋白质,只有脂肪,故常被用做检测脂肪的材料
C.检测淀粉、蛋白质、脂肪三种物质的实验中都有颜色变化
D.对蛋白质的检测可用斐林试剂,但要现用现配
8.叶绿体和线粒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同点是
①具有双层膜  ②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③产生氧气 ④水作为其生理功能的一种原料  ⑤含有DNA ⑥内部含有酶
A.①②④⑥  B.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④⑤⑥
9.如图为关于细胞结构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表示不够完整,缺少细胞核等结构
B.图中c是指细胞膜,e是指细胞质
C.图中b的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D.图中g可以利用h释放的CO2
10.科学家用显微技术除去变形虫的细胞核,发现其新陈
代谢减弱,运动停止;当重新植入细胞核后,发现其生命活动又能恢复。这说明了
A.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B.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储存和复制场所
C.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D.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11.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组成
B.核膜和内质网膜在结构上有密切联系
C.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中的蛋白质分子是相同的
D.细胞膜中的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不是静止的
12.如图为分泌蛋白从合成到排出细胞外的全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泌蛋白是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
B.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内质网、高尔基体和囊泡
C.④代表的物质是ATP
D.图中表示的过程在原核细胞中也能进行
13.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分子ATP彻底水解后得到三分子磷酸基团、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腺嘌呤
B.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C.细胞内ATP的含量是处于动态平衡中,对于构成生物体内部稳定的供能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D.叶肉细胞内形成ATP的场所只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14.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P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不能够说明
A.ATP中远离A的P容易脱离 B.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C.部分有32P标记的ATP是重新合成的 D.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
15.下面为蔗糖酶作用机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蔗糖酶的化学本质是RNA
B.该示意图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C.一分子蔗糖可以水解出2分子葡萄糖
D.蔗糖酶不能催化麦芽糖水解是因为它们不能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
16.下图分别表示温度、pH与酶活性的关系。下列错误的叙述是
A.酶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B.曲线B、C说明不同的酶有不同的最适pH
C.人体内胃蛋白酶的活性与曲线B相似 D.曲线A上的b点表示该酶的最适温度
17.1880年美国生物学家恩吉尔曼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光合作用的光谱。他将棱镜产生的光谱投射到丝状水绵体上,并在水绵悬液中放入好氧细菌,观察细菌的聚集情况(如图)。他得出光合作用在红光区和蓝光区最强。这个实验的思路是
A.细菌对不同的光反应不一,细菌聚集多的地方,细菌光合作用强
B.好氧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O2浓度高,水绵光合作用强
C.好氧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产生的有机物多,水绵光合作用强
D.好氧性细菌大量消耗O2,使水绵光合作用速度快,则该种光有利于光合作用
18.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流动的大致过程是
A.叶绿素→ADP→CO2→有机物 B.光→ATP→叶绿素→有机物
C.光→叶绿素→CO2→有机物 D.光→叶绿素→ATP→有机物
19.某研究组获得了水稻的胡萝卜素缺失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
A.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B.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C.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1条
20.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这三个实验的共同点是
A.实验设计中都需要有对照 B.实验过程中都需要进行加热
C.实验结果都有颜色变化 D.实验材料都始终保持生物活性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1.下列关于细胞中的物质的叙述正确是
A.糖原的组成元素仅为C、H、O   B.脂肪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C.水在生物体内可参与多种化学反应 D.植物体缺镁会影响光合作用
22.右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属于生物膜系统,把核内物质与细胞外分开
B.②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C.③与某种蛋白质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④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23.右图为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此图可用来表示低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B.若此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应去掉的结构为5、9
C.图中能利用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结构有3、5、6
D.此图若表示动物的性腺细胞,则不应有的结构为1、2、5
24.如图表示在适宜条件下,等量的过氧化氢经不同处理后生成物的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①加入2滴过氧化氢酶,②加入2滴Fe3+,③加入2滴蒸馏水),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据图分析可知,①~③反应速率从慢到快依次是①<②<③
B.①与②相比,得出的结论是酶具有催化作用
C.①与③相比,得出的结论是酶具有高效性
D.酶和无机催化剂只能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不改变化学反应的
平衡点
25.如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环境因素与水稻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A.如果横坐标是CO2含量,则a为红光,b为白光
B.如果横坐标是CO2含量,则a为强光,b为弱光
C.如果横坐标是光照强度,a的CO2含量较高,b的CO2含量较低
D.如果横坐标是光照强度,a温度较适宜,b温度较低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5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
26.(10分)在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X、Y代表元素,A、B、C是生物大分子。请据图分析回答:
(1)单体a是 ,单体c的结构通式是 。X代表 。
(2)人体中,单体b的种类有 种;图中[A]和[C]是组成 的主要成分。[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用 染色剂将口腔上皮细胞染色,可观察到显微镜下的细胞核呈绿色。
(3)导致地球上生物多种多样的根本原因是[ ] __________结构的多样性。人类的白化病基因起源于图中的[ ] __________过程。
(4)图中的②③表示 和 两个过程。
27. (7分) 从某种真核细胞中提取出大量核糖体,放入含有下列几种有机物(其中的氮原子已被15N标记)的培养液里,假设培养液里含有核糖体完成其功能所需的一切物质和条件。请回答:
(1)实验中,核糖体所需要完成的功能就是把上述物质中的 (填号码),通过
方式合成多肽,可以用 试剂检测。
(2)实验中所用的培养液相当于细胞内的 。
(3)上述有机物(每种只取一个)合成的多肽至少含有 个羧基、 个氨基。(4)实验中,检测到某一多肽含20个15N,则该多肽最多有 个肽键。
28.(11分)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试回答:
(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 。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细胞________个。
(3)在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用白色洋葱表皮细胞观察失水之后的细胞,在显微镜视野中能清晰看到细胞壁,但看不清楚细胞膜是否与细胞壁发生质壁分离,为便于判明,此时应(  )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4)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要将位于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将玻片向 移动;在玻片上写一个字母“b”,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的是 。
(5)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D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
科学家依据 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填标号)。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填标号),A、B所示细胞都有的细胞器是 。提取细胞膜时通常选用D图中的 细胞,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9分)下列是细胞的部分结构放大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将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的过程中与细胞壁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_____。
(2)在细胞分裂间期,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  ] ,细胞进行生命活
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  ] 供给。
(3)组成⑥的主要成分是 。
(4)观察活细胞中的②常用的染色剂是 。
(5)图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 (填标号),被称为“能量转换器”的是
_ (填标号)。
(6)信使RNA在⑦中合成后进入细胞质中并与核糖体结合,通过的生物膜的层数是______层。
(7)为研究细胞内各种组成成分和功能,需将细胞器分离。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

30.(9分)为了探究“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会失水和吸水”,某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材料用具:紫色的洋葱鳞片叶,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镊了,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方法步骤如下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__ _(用下列数字填写)。
①用镊子撕取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②盖上盖玻片
③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④把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展平在水滴中
(2)B步骤在低倍显微镜下主要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紫色的中央液泡的大小,以及原生质层的位置。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放在清水中不会吸水涨破的原因是 。
(3)D步骤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壁和 分离的现象,这能证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和 。
(4)E步骤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__ _,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
(5)F步骤用低倍显微镜观察细胞,发现原生质层逐渐恢复到原来状态。在此过程中,中央液泡的大小变化是__ _和颜色变化是 。
(6)如果将C步骤换成大于细胞液浓度的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该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其原因可能是该细胞 (用下列数字填写)。
①是死细胞 ②大量吸水 ③是根尖分生区细胞 ④大量失水 ⑤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
(7)该实验结论是:当外界溶液浓度 _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反之,细胞吸水。
31.(6分)下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
(1)若这是癌细胞的细胞膜,则癌细胞易扩散是膜上物质[ ] 含量较正常细胞减少。
(2)若这是线粒体膜,b和c过程运输的气体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这是甲状腺细胞膜,表示碘离子进入细胞的是 (在a~d选)。
(4)物质通过细胞膜与膜的流动性有密切关系,为了探究温度对膜的流动性的影响,有人做了下述实验:分别用红色和绿色荧光剂标记人和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然后让两个细胞在37℃条件下融合并培养,40分钟后,融合的细胞膜上红色和绿色的荧光均匀相间分布。
①有人认为该实验不够严密,其原因是缺少 实验。
②本实验可以通过在相同时间、不同温度下培养后,观察红色和绿色荧光物质在细胞膜
上的分布情况来判断实验结果,还可以通过比较
来判断实验结果。
③该实验最可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6分)某小组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时,提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否受pH影响”的问题,并设计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向甲、乙两试管内各加入2 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②向甲试管内加入1 mL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向乙试管内加入1 mL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
③向甲、乙两试管内各加入2滴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
④观察试管中发生的变化。
请依据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是本实验的 ,可观测的指标是 。
(2)上述操作步骤中存在明显的缺陷,请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制备好的猪肝研磨液分别进行高温和冷藏处理,经高温处理后,实验效果不明显,冷藏处理不影响实验效果,原因是 。
(4)在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时,有同学建议进行定量实验,以不同pH下出现同一结果所需要的时间来表示酶的活性,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不同条件下酶活性的曲线图。该建议中,所需要的时间越长,酶的活性越__________。
33.(7分)景天科植物A有一个很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如图一所示,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如图二所示。十字花科植物B的CO2同化过程如图三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白天,影响植物A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有             。
(2)植物A夜晚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C6H12O6的原因是     
,白天植物A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的来源有
       和     。
(3)在上午10:00点时,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后的一小段时间内,植物A和植物B细胞中C3含量变化的差异是      ,理由是
     。
(4)植物A气孔开闭的特点,与其生活的环境是相适应的,推测植物A生活的环境最可能是      。
26. (10分) (1)脱氧核苷酸   N、P (2)4  染色体  甲基绿  (3)[A]DNA   [①]DNA复制  (4) 转录  翻译
27.(7分) (1) ①④⑤ 脱水缩合 双缩脲 (2) 细胞质基质 (3) 2 2
⑷ 19
33.(7 分)
(1)温度、光照强度、水分等
(2)没有光照,光反应不能正常进行,无法为暗反应提供所需的ATP、[H] 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的 呼吸作用产生的
(3)植物A基本不变,植物B下降的 植物A细胞中CO2浓度没有变化,植物B吸收的CO2减少,C3的生成量减少,同时被还原成C5和C6H12O6
(4)炎热干旱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江苏省涟水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第一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 故《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制度的沿革,这种制度是 (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井田制 D.世袭制
2.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转变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 )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3.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 )
A.废分封,置郡县 B.建立法制体系 C.确立三省六部制 D.实行科举制
4.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曾下令立一块 “宦官不得干预政事”的铁牌,但事与愿违,明王朝却成为了历代宦官干政最突出的王朝之一。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 )
A.明朝皇帝懦弱 B.明朝宦官执政能力突出
C.封建专制制度 D.明初废除了丞相制度
5.下列四段材料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不同选官制度下的文人情况,请按时间顺序排列()
①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和如则秘书②文章之士不根教化,进士以诗赋取人,不先道理,明经以墨义,考试不本儒术,选人以书判殿,最不尊人物③读书人,最不济,背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破题,两句承题,摇头摆尾,便道是圣门高弟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②③ C. ④③②① D.④②③①
6.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摘录了伯利克里的一段话:“我
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是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
掌握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还
找到了右面的图片。据此判断他研究的内容最适合的
课题是 ( )
A.雅典民主制度起源之研究
B.雅典民主政治倒退之研究
C.伯里克利与民主政治确立之研究
D.雅典民主政治利与弊之研究
7.下列图片能作为说明古希腊民主制度产生原因的资料的是
8.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机构中,有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元老院、执政官,我国西周出现了宗法制和分封制,这些机构和制度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A.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
B.都是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C.统治阶级加强对社会团体的控制
D.经济模式决定政治模式。
9.进入21世纪的英国王室官员常“哭穷”,王室缺乏足够的资金维持白金汉宫和温莎堡的日常维护。根据英国的政治体制,英国王室要解决经费问题的正常途径是 ( )
A.向全国直接征税 B.向议会申请拨款
C.向英联邦国家募集 D.向内阁要求增加财政支出
10.历史学家在评论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改革时说:“英国比欧洲任何国家也许更接近于革命。”这是因为( )
A.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席位
B.工人阶级和下层群众获得了选举权
C.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D.避免了社会动荡。保持了政局长期稳定
11.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使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下列说法,最符合此观点的是 ( )
①联邦政府内部分权制衡 ②立法权的再度分割
③各州和中央政府之间分权制衡 ④南方与北方的分权制衡
A.①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12.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的和不完善的代议制。主要是指( )
A.皇权方面 B.宰相权方面
C.立法权方面 D.行政权方面
13.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确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政体,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
A.“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B.“皇帝有权召集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C.“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D.“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14.1842年后,英国的一所蜡像馆里陈列了一尊林则徐的坐像,仪态庄严,膝上摊开一本用中英文写的《禁烟条例》,这说明 ( )
①禁烟运动得到英国政府的赞同 ②禁毒对人类文明有贡献 ③林则徐的开明和爱国精神受到尊重 ④禁毒成为当时世界共识
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5.以下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最能说明“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插
曲”这一观点的是( )
16.“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这首民谣应出自 ( )
A.鸦片战争时期 B.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17.美国《纽约时报》在清朝咸丰年间曾以《清军投降,北京城楼升起英法旗》为题大幅报道近代中国发生的一件大事。这件大事应为( )
A.太平天国运动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18.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 )
A.开辟新内河航线 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19.“循进化之理,由天演而至人为,社会主义实为之关键。”孙中山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指的是 ( )
A.消灭私有制的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
B.“平均地权”和“土地国有”的民生主义
C.用暴力推翻满洲贵族统治的民族主义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民权主义
20.“不用掐,不用算,宣统不过两年半;今年猪吃羊,明年种田不纳粮。”这首民谣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是()
A.推翻清朝统治 B.实行《天朝田亩制度》
C.中国人的反帝反封建 D.推行土地改革
第二卷(非选择题,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21.(14分)南宋郑樵曾在《通志》中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教科书中图示、图片、图表,往往是学习历史、加深对文字内容理解的最好工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据《江淮论坛》1982年第2期资料记载:
时期 全国人口(丁) 官员 官民之比
西汉 5959万 7500人 1:7945
唐高宗时 5238万 13465人 1:3927
元成宗时 5816万 22500人 1:2613
清康熙时 2459万 27000人 1:911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其所反映的社会历史现象。(2分)指出产生上述历史现象的根本原因及其历史教训。(4分)
(2)图一体现的中国古代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分)与图一相比,图二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图三中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什么政治特点?(2分)综合上述图示,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2分)
22.(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雅典民主政治家伯里克利在一次演讲中说 “我们的制度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干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摘自《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古代东西方政治制度的各自特点。(2分)试从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活动方式的角度分析其成因。(4分)
(2)材料二、三中,中央政府的权力结构和决策方式有何相似之处?(2分)其本质目的有何不同 (2分)
(3)如进行“东西方政治制度演变史”的课题研究.上述材料作为论据尚不够危分,你还可以补充哪些论据?(东西方各举2例,所举史实必须与材料二、三性质类似) (4分)
23.(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朱元璋)因考虑到“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遂于是年九月“置四辅官”。要求他们“宜体朕怀,心常格神,行常履道,位理赞化,以安生民”。
——魏千志《明清史概论》
材料二 “光荣革命”后的一段时间里,国王仍能独立行使行政权。……此时的君主立宪政体仍显粗糙。……(汉诺威王朝的)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来自德意志,不谙英国事务,很少出席内阁会议。时间一长,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便也成了惯例。而且,从1714年之后,乔治一世再也没有否决过内阁会议的决定,事实上放弃了对行政权的控制。这祥,内阁会议先就莱事作出决定,然后提交国王认可。如此,一个对议会负责的内阁政府形成了。
——《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源》
材料三 (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臣备员六年,百凡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部务尽听主者,分毫不敢与闻。 ——《明神宗实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分析中英两国内阁制形成的原因。(4分)
(2)据材料二、三,比较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的不同之处。(4分)
(3)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英两国内阁制度对本国历史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4分)
24.(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18世纪初开始,英国商人向中国输入鸦片,每年约有500箱鸦片流入英国,而运到中国的鸦片有两万箱,最后达到八万箱。年轻的格拉德斯就鸦片贸易曾发表过人道主义的言论,但这种言论被后来要求治理英国工业化进程中不断出现的罪恶的呼声淹没了。
材料二 根据西方人的报道,中国的开放只不过是一种中外联营……外国人得出一条在中国活动的基本规律:没有中国人的支持,什么事也干不成。从一开始,鸦片贸易就是中外联营的行动,中国人对鸦片的需求远胜于兰开夏的纺织品,由此出现了超乎外国人想象的鸦片销售网络。
材料三 鸦片贸易改变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优势,使白银大量外流。白银外流造成银贵钱贱,直接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18世纪末,一两白银换铜钱一千文左右,到19世纪30年代后期,上涨到一千六七百文。按清政府规定,完粮纳税须用白银,因而劳动人民实际要多交60%的赋税。……鸦片泛滥严重威胁着清朝的统治。大量的白银外流,银价上涨,各地税收困难,拖欠的赋税也就日益增多,国库储备越来越少,清政府的财政陷入困境。
──以上三则材料均选自[美]费正清著,傅光明译《观察中国》
材料四 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就是现代化的过程。就中国历史而言,1840年发生的鸦片战争可视为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界标,因为自此以后传统受到了现实的严峻挑战,中国人对现代化的探索已开始,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现代化过程便可称之为近代化过程。
——乔志强、行龙《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关于鸦片贸易的人道主义言论的出现”说明了什么?后来这种言论“被淹没”的真实原因又是什么?(4分)
(2)材料二认为鸦片贸易“是一种中外联营的行动。”对此,你如何理解?(3分)
(3)据材料三、四,从文明史角度阐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客观影响。(3分)
25.(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通过内战推翻了封建的君主制。……英国统治阶级需要君主制和王室,关键在于如何将其变成能够体现资产阶级意志的国家工具,1688年的光荣革命实现了这种设想。……以议会为核心的君主立宪制便逐步形成。英国资产阶级创造了一种既符合国情又实用有效的统治形式,并一直延续至今。——刘杰《论英国宪政模式的世界影响》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推翻封建君主制到光荣革命发生之前,英国先后出现了哪些政体 (2分)为什么说“光荣革命实现了这种设想” (1分)据材料一,指出“英国资产阶级创造了一种既符合国情又实用有效的统治形式”的历史影响。(3分)
材料二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2)据上述材料,比较德国与英国近代宪政确立过程的特点有何不同之处 (2分)据所学知识,说明普鲁士旧的容克地主贵族实现国家统一,确立君主立宪政体对德国产生的影响 (2分)
1-20:AACCB DABBA BCDAB DBBBC
24. 答案:(1)说明:鸦片贸易在给西方带来巨额利润的同时,也给中国人民带来严重的伤害,引起西方进步人士的同情。(2分)
真实原因:英国工业革命所引发的尖锐社会矛盾,淡化了人们对鸦片贸易罪恶行径的关注。(2分)
(2)清朝吏治腐败,不法官员和奸商从中牟利。(3分)
(3)鸦片战争冲击了中国传统文明,促进了中国向近代文明的演进。(3分)
25. (1)政体:共和政体;复辟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2分) 原因:因为光荣革命后,议会的权力大增,通过了一系列限制国王权利的法案。(1分) 影响:开创近代民主政体的先河(或首创君主立宪制度);在世界反封建君主专制斗争中起到积极作用;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分)
(2)特点:德国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走上宪政道路;英国通过自下而上的革命方式走上宪政道路。(2分) 影响:造成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推动了德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2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