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10份,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10份,无答案)

资源简介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 H 1? C 12? N 14? O 16? Cu 64? Ag 108?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54分)
1.某些建筑材料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危害。研究表明氡的α射线会致癌, WHO认定的19种致癌因素中,氡为其中之一,仅次于吸烟。该原子中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是(??? )
A.136 B.50 C.86 D.222
2.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Ba(OH)2?8H2O与NH4Cl反应??? B.铝与稀盐酸
C.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D.甲烷与O2的燃烧反应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数都和它的族序数相等
B.镀层被损后白铁(镀锌的铁)比马口铁(镀锡的铁)更易腐蚀
C.锌锰干电池工作时,电流方向是由锌筒经外电路流向石墨棒
D.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的是( )
A.氮气的电子式:∶N∶∶∶N∶ B.CO2分子的结构式:O=C=O
C.N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D.钙离子的电子式:Ca2+
5、短周期元素X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X与Y不可能位于同一主族???? B.X与Y一定位于同一周期
C.X与Y不可能形成共价化合物XY?? D.X与Y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XY
6、若短周期的两元素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3的化合物,则这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 ??)。
A.1???? ? ?? B.3??????? C.5????? ? D.6
7.对于反应2HI(g)H2(g)+I2(g紫色),下列叙述能够说明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B.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C.1molH-H键生成的同时有2molH-I键断裂
D.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1∶1
8.有A、B、C、D四种金属,投入水中只有D反应放出氢气,a、c用导线相连时后浸入稀硫酸中,c为正极,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比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则四种金属的金属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
A.A>B>C>D B.D>B>A>C C.B>A>C>D D.C>A>B>D
9.高温下,炽热的铁与水蒸气在一个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3Fe(s)+4H2O(g)=Fe3O4(s)+4H2(g),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
A.把铁块变成铁粉 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C.压强不变,充入氮气使容器体积增大
D.体积不变,充入氮气使容器压强增大
10.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酸性:HClO4>HBrO4>HIO4
B.砹(At)为有色固体,AgAt难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C.在氧气中,铷(Rb)的燃烧产物比钠的燃烧产物更复杂
D.稳定性:PH3>H2S> HCl
11.已知SO2和O2反应生成4mol SO3时放出的热量为Q kJ,那么2mol SO2和1molO2在一有催化剂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 )
A.大于Q kJ B.等于Q kJ C.小于0.5Q kJ D.无法确定
12. 等物质的量的主族金属A、B、C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所得氢气的体积依次为VA、VB、VC,已知VB=2VC,且VA=VB+VC,则在C的生成物中,该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4
13、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 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D>C???????? B.原子序数:d>c>b>a
C.离子半径:C>D>B>A???????? D.单质的还原性:A>B>D>C
14.有X、Y两种元素,原子序数≤20,X的原子半径小于Y,且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选项中m、n均为正整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HnXOm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
B.若X(OH)n为强碱,则Y(OH)n也一定为强碱
C.若X元素形成的单质是X2,则Y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Y2
D.若Y的最高正价为+m,则X的最高正价一定为+m
15.下列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为原子序数, M的原子序数为37的是 ( )
???????
16、已知碳有三种常见的同位素:12C、13C、14C氧也有三种同位素:16O、17O、18O,由这六种核素构成的二氧化碳分子中,其式量最多有(?? )。
A.18种??? B.12种????? C.7种??      D.6种
17. 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
率为0.158mol/(L·s)
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
少了0.79mol/L
C、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0%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 Y(g) Z(g)
18、2 molCH4与足量的Cl2发生取代反应,反应完全后,得四种有机物物质的量相等,则消耗的Cl2的物质的量是 ( )
A.2mol B.2.5mol C.4mol D.5mol
二、填空题(共40分)
19.(8×1分)
(1)下列各组物质中:A.O2和O3 B.12C和13C C.甲烷和庚烷
D.CH3—CH2—CH2—CH3和 E. 和
_________组两物质互为同位素; _________组两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
(2) 1—20号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中(填化学符号):
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
②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单质是 ;
③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金属单质是 。
(3) 下列变化:①碘的升华;②氧气溶于水;③氯化钠溶于水;④烧碱熔化;⑤氯化氢溶于水;⑥氯化铵受热分解。(填序号)
化学键没有被破坏的是 ;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___ ;仅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 。
20. (9×1分)
(1) 理论上讲,任何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请利用反应“Cu+2Ag+ =2Ag +Cu2+ ”设制一个化学电池(碳棒作正极),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 ,发生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电解质溶液是 ;
②正极上出现的现象是 ;
③若导线上转移电子1 mol,则被还原的物质 克。
(2)A、B、C三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①B中Cu极电极反应式为 。
②C中被腐蚀的金属是 ,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③A.B、C中铁被腐蚀的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1. (3×2分)
(1)已知拆开1molH-H键、1mol N≡N、1 molN—H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946kJ、391kJ。则由N2和H2反应生成1molNH3 需要 (填“放出”或“吸收”) 的热量。
(2) 某温度下,浓度都是lmol/L的两种单质气体X2和Y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达到平衡时,X2、Y2、Z的浓度分别为0.4mol/L、0.7mol/L、0.4mol/L,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4×2分)
已知:①A、B、C、D四种物质均含有元素X, 有的还有可能含有元素Y、Z。且元素Y、X、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②X在A、B、C、D四种物质中都不呈现其最高化合价。③室温下单质A与某种常见一元强碱溶液反应,可得到B和C。④化合物D在一定条件下受热分解,可制得元素Y的单质和B。试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1)写出C、D的名称:: C D 。
(2)写出③离子方程式(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写出④化学方程式:
23.(1分+3×2分+2×1分)
A、B、C、D、E、F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元素,已知A有多种核素,其中一种没有中子, B和C,C和E分别相邻,D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两倍。B、E、F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2。
(1)D、C形成的化合物在通讯上的重要用途 .
(2) E与F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其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B、D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4)写出C、F两元素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甲的电子式
(5)甲可与一种常温下呈液态的常见化合物乙反应,若用如图装置来证明此反应①是放热反应,②生成了C的单质。简单合理的实验操作是:
① ;
② 。
二、计算题(要求写计算过程,共6分)
24、已知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5, 自然界中的氯化钠晶体由23Na 和35Cl、37Cl构成,计算23.4g氯化钠晶体中含37Cl多少g? 含 Na37Cl 多少g?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1.曾有评论说,徽商一个鲜明的特点是“贾而好儒”“贾儒结合”……清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然而从清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徽商渐趋衰落”的原因是( )
A.徽商逐渐放弃了“贾儒结合”的传统 B.安徽经历了太平军与清军的长期斗争
C.徽商大都转行经营近代企业 D.传统商业遭遇西方列强的挑战
2.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指出,《海国图志》对日本明治维新起了巨大影响,认为它是“不龟手之药”(意为毫不起眼的东西在不同的境况下有很大的用途)。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该书( )
A.提倡经世致用 B.主张“师夷长技”
C.介绍西方史地知识 D.力主变法图强
3.洋务运动中,清政府决定选幼童赴美留学。詹天佑的父亲詹作屏出具的保证书写道:“兹有子天佑,情愿送赴宪局带往花旗国肄业学习技艺,回来之日听从差遣,不得在国外逗留生理。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这则材料主要说明( )
A. 清政府依然具有极强的落后意识 B.清政府依然实行闭关自守的对外政策
C.清政府认识到人权问题的严重性 D. 派遣留学生向西方学习只是个人行为
4.有人形象地称康有为是“近代中国”“现代化运动”这场长程“接力赛”中,第一个“接棒”跑其“第二段”的短跑健将。康有为“接棒”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由经济现代化向政治现代化转变的需要
B.中华民族出现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5.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认为,封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控制人们思想的枷锁,这就造成人们政治上的不平等和家庭生活上的不平等。这一主张与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主张相比较,两者都特别强调( )
A.解放人性 B.政治上的平等 C.社会民主 D.家庭生活上的平等
6.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国不断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近代化从生产力角度来说,是指采用机器生产;从政治方面来说,是要求民主政治;从思想文化方面来说,是主张天赋人权,要求民主权利。据此标准,下列明显不符的是( )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7.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说:“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国人最先引进的是西方学术思想 B.国人觉醒的主要障碍是传统伦理
C.国人引进西方政治制度是成功的 D.国人最后觉悟要引进马克思主义
8.诺贝尔奖金委员会主席蒂斯利尤斯曾评价说:“比核能更有说服力的是胰岛素。因为,人们可以从书本中学到制造原子弹,但不能从书本上学习制造胰岛素。”这一观点主要是针对我国成功( )
A.爆炸原子弹 B.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C.试爆了氢弹 D.建成了核电站
9.1967年,有位作家说:“曾经有人说过,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我却要说,做文人难,做作家尤难。”这位作家这样说的原因是( )
A.20世纪60年代缺乏创作素材
B.作家搞创作比较辛苦,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C.“文革”期间“双百”方针受到严重冲击和破坏
D.改革开放以后,“双百”方针没有得到及时恢复
10.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立法权 B.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C.与之前相比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D.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11.小明查阅到以下材料: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54年将这一制度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1984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这些材料可以用于研究的主题是( )
A.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研究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规定
C.国务院和中央民族委员会关于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探讨
D.中国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制化历程
1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此时有利于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最有利的外部条件是( )
A.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B.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C.中美建交 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3.“‘一边倒’方针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的提出,是与新中国建国初期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相适应的。”这里的“特定历史条件”不包括( )
A.帝国主义国家反共反华的局势
B.历史上中国共产党与苏联的不同寻常的亲近关系
C.中苏意识形态相同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要求
14.小明在阅读《周恩来外交文选》时看到这样一段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关注。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这最有可能是周恩来在哪次会议上的发言( )
A.亚非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布雷顿森林会议 D.第26届联大
15.欧洲学者哈里什·卡普尔曾把分别位于欧亚大陆两端的中国和欧洲称为“遥远的邻居”。1975年,中欧建立正式关系。当时中欧建立正式关系的共同基础是( )
A.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的缓和
C.中日邦交正常化 D.美苏争霸的威胁
16.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所编写的有关马克思的历史剧中,有这样的台词:“他们都宣布我的思想死了。”“你们不觉得奇怪吗——为什么有必要一次又一次宣布我的思想已死了呢?”“不断地宣布一种思想已死了,不正可以证明这种宣布的虚妄吗?”材料中的“思想”对于无产阶级斗争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
A.使无产阶级斗争有了思想武器 B.宣告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C.指出了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 D.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17.有人说二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短短8天之内,俄国变成了一个‘自由’的国家”。这里“自由”的含义是( )
A.俄国人获得了和平和面包 B.俄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C.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D.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政权
18.1946年7月, 美国代表在联合国原子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世界上原子能的发展和使用,要由一个国际原子发展机构来管制,任何把核燃料用于武器发展的违约行为都将受到严惩。在该机构建立起管制之后,将终止制造原子武器,销毁现在的所有储备。其主要目的是( )
A.由联合国控制核武器及技术 B.促进各国和平利用核能
C.实现美国垄断核武器及技术 D.避免美苏进行军备竞赛
19.“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的话表明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出发点是( )
A.保障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
B.争取实现商品、劳务和资本等的自由交流
C.密切西欧各国间的关系
D.确立欧洲的霸主地位
20.某论文的中心词主要有“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苏联解体”。此论文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美国霸权地位的崩溃 B.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C.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
21.一位历史学教授对未来世界格局及社会发展趋势高度概括如下:“一个根源,多种力量;互相制约,和平有望。”这里的“一个根源”是指世界格局的变动根源,它是指( )
A.美国的霸权主义 B.世界的多极化
C.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 D.世界和平的力量
22.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文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但过去的20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突发新闻”、“9·11”、“巴以冲突”等,使我们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对此段材料最全面的理解是( )
A.“最和平”是指“冷战”的结束,世界局势趋于缓和
B.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是和平的主要因素
C.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各种信息传播更快捷
D.全球趋势总体缓和,但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
23.古代在高山黄土兴修水利工程时,采用井渠竖井施工的先河,后来传到西北地区称为坎儿井。这种施工方法主要在兴修哪个水利工程中运用( )
A.郑国渠 B.漕渠 C.白渠 D.龙首渠
24.印尼雅加达博物院收藏不少写有阿拉伯文字的中国古陶瓷,比较出名的是釉外云彩大盘两件和白地青花阿拉伯文字的碗一件。这主要是( )
A.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 B.适应贵族生活多样化的需要
C.反映了各民族联系的加强 D.体现了兼收并蓄的对外政策
25.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日本、美国、大陆、台湾的学者相继对市镇展开了研究。八十年代以来,更有后起的中外学者,专门对市镇经济进行了区域性的宏观研究。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的研究结论不可能有( )
A.隋唐时期,城市里的固定交易场所是“市”
B.唐朝后期,广大农村有定期举行的“草市”
C.北宋时期,农村有些集市逐渐形成固定的市镇
D.明清时期,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在全国范围蓬勃兴起
26.河北邯郸博物馆藏的一方元代窑枕,中部开光内书写“地因流水知高下,人为财交见浅深”的民谚。这则民谚反映了宋元时期( )
A.理学思想已成为人们处世的指针
B.人们以财产多寡作为衡量人身份高低的标准
C.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更为轻便的货币流通
D.商品经济发展对人们道德观念的冲击
27.古代中国曾有“千年田换八百主”的谚语,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社会动荡无法长期占有土地 B.古代中国朝代更迭频繁
C.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D.国家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不固定
28.据南阳网报道:2010年2月4日(农历正月初十),河南省南阳武侯祠隆重举行“诸葛亮鞭打春牛”大型民俗表演……“诸葛亮”左手扶犁,右手执鞭犁地开耕。在“一打春牛头,国泰民安;二打春牛腰,风调雨顺;三打春牛尾,五谷丰登!”的颂词中牛肚内五谷杂粮散落一地,象征今年五谷丰登。根据所学知识,该民俗应该起源于( )
A.西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29.1977年3月10日~23日,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在讲话中说:“‘文化大革命’是七分成绩三分错误,如不这样看,就会有损我们的旗帜。”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左”倾错误依然严重 B.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成效不大
C.“文化大革命”余毒犹存 D.个人崇拜之风盛行
30.16.1949年9月30日的《人民日报》, 在头版用了特大粗黑标题“中国人民政协制定人民大宪章”,报道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问世。 说它是“人民大宪章”的主要依据是( )
A.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
B.规定了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基本的政治制度,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C.当时还没有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规定了国名、首都、国旗、代国歌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凌欺压……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半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摘编自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二 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的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到来。
——(法)亨利·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材料三 恩格斯在1893年10月10日给俄国友人尼·丹尼尔逊的一封信中说:“像你们的民族那样伟大的民族,是经得起任何危机的。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2)材料二提及的日本战败的原因有哪些?你认为这样的分析全面吗?说明理由。(6分)
(3)结合19世纪末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两次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进程的影响,说明材料三中恩格斯观点的合理性。(4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考古资料证实,当时(西汉)铁工具的种类几乎应有尽有,仅铁农具就有十多个种类;以铁犁的使用来说,出土铁犁的地区已遍布鲁、豫、辽、陕、甘、苏、川、蒙、贵、闽、粤、桂等13个省区。
——赵毅、赵轶峰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公元31年)迁南阳太守,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成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而建功多,百姓便之。
——《后汉书·杜诗传》
材料三 长安市有九,各方;百六十六步,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凡四里为一市。
—《三辅黄图》卷二
(王莽)遂于长安及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市长皆为五均司市师(主管五均的官。除负责征收工商税外,还负责掌握市场物价)。
——《汉书·食货志》
材料四 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汉代农业、手工业生产各有何特点? (4分)
(2)据材料三,概述汉代商业发展的状况。(6分)
(3)基于材料四反映的现象,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价。(6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宣传中国抗日战争的宣传画。
材料二 1940年11月30日,日本与汪精卫签订《基本关系条约》,并发表《中日满共同宣言》。同一天,罗斯福发表对华财政援助的声明,对华贷款1亿美元。1941年5月,罗斯福在一份文件中批示:“中国对于保卫美国是至关重要的,中国有资格得到租借援助。”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罗斯福总统为什么认为中国“有资格得到租借援助”。(4分)
材料三 1949年12月美国政府宣布“运用一切努力防止中国共产党人从非苏联的来源获得直接用于军事目的的物资与装备”。1950年12月美国政府要求“所有希望向中国大
陆、香港和澳门出口任何商品的个人和公司必须申请出口许可证”。1951年10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巴特尔法》,规定违反禁运条例向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出口的国家,美国将停止向其提供援助。
材料四 1950年,美国驻联合国代表称台湾是“一块由于盟军在太平洋的胜利而从日本手里接收过来的领土。像其他这样的土地一样,它的法律地位在国际上采取行动决定它的前途之前是不能确定的”。
1971年9月,美国同日本一起向联合国大会提出了关于中国代表权问题的提案,既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权,又确认“中华民国”继续拥有代表权的“双重代表权”提案。
(2)根据材料三、四,概括美国对华政策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华政策改变的原因。(4分)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60分。注意:选择题答案请填涂在机读卡上)
黄岩岛、钓鱼岛都是我国固有的领土。读钓鱼岛、黄岩岛位置图,完成1~2题。
1.关于钓鱼岛、黄岩岛的地方时和区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地的地方时一样 B.两地的区时一样
C.黄岩岛的地方时比钓鱼岛早 D.黄岩岛的区时比钓鱼岛早
2.关于钓鱼岛、黄岩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地都位于热带 B.两地都位于北温带
C.春分日两地同一时刻看到日出 D.7月钓鱼岛的白昼长一些
下表是天安门广场升降旗时间(注:与日出日落时间相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升旗时间
5︰04
5︰03
5︰02
降旗时间
19︰18
19︰19
19︰20
3.此时有关北京昼夜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昼长夜短 B.昼夜平分 C.昼短夜长 D.极昼
4.表中所给的三天时间,太阳直射点在上图中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A→B B.B→C
C.C→D D.D→A
读 “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完成5~6题。
5.图中A、B、C、D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A.A B.B
C.C D.D
6.图中A、B、C、D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A.A B.B
C.C D.D
读右图,完成7~8题。
7. 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①????? ?B.②????? C.③????? D.④
8. 利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
A.减弱① ?????? B.增强②?????
C.减弱③????? D.增强④
读下列气候类型降水柱状图,完成9~10题。
9.关于甲和乙两图中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B.甲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C.乙为地中海式气候 D.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10.下列关于甲、乙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分布在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B.乙分布在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
C.甲气候气温年较差较大,全年降水较少 D.乙气候气温年较差较小,降水季节变化大
读“三种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完成11~13题。
                   a
b






11.甲代表的水体是
A.雨水 B.冰川融水
C.海洋水 D.地下水
12.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
A.1~2月 B.3~4月
C.6~7月 D.10~11月
13.若在鄱阳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将导致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
A.a变大 B.a变小
C.b变稳定 D.b在枯水期变大
下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完成14~15题。
14.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A ①地 B.②地 C.③ 地 D.④地
15.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
2010年4月20日,墨西哥湾发生漏油事件,造成严重海洋污染,有关专家担心浮油可能“侵入”大西洋,甚至漂向欧洲沿海。读墨西哥海域示意图,完成16~17题。
16.可能使浮油“侵入”大西洋,漂向欧洲沿海的洋流是:
①.墨西哥湾暖流  ②.阿拉斯加暖流  ③.加利福尼亚寒流 ④.北大西洋暖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石油污染对墨西哥湾沿岸产生的影响有:
①.海洋生物增多  ②.旅游业遭受打击  ③.降水增多  ④.破坏海洋生态系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读“地层分布图”,完成18~19题。?
18.岩层①、②、③按从老到新的正确排序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②①③
19.岩层①、②、③、④中不可能含有化石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读某地区规划示意图,完成20~21题。
20.图中d处的地貌类型是
A.“v”字形河谷 B.冲积扇
C.三角洲平原 D.洪积一冲积平原
21.关于修建a村到b村公路的方案,叙述较为合理的是
A.线路①距离短,工程量小,成本低
B.线路①路途短,难度小,经济效益高
C.线路②沿谷地修建,难度小,成本较低
D.线路②距离长,工程量大,成本高
读下图,完成22~23题。
22.图中山脉M是
A.冈底斯山 B.喜马拉雅山 C.昆仑山 D.横断山
23.雅鲁藏布江谷地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的生长边界
B.亚欧板块内部的断裂下陷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下图完成24~26题。
24.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 则
A.E处气温比H处高
B.F处气压比G处低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D.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
25.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26.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④ 为赤道逆流
读下面四幅“海拔5000米的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完成27~28题。

27.四座山位置分布纬度最低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8.山地垂直自然带的递变规律是
A.由热量差异造成的 B.由水分差异造成的
C.由热量和水分差异造成的 D.由海陆分布差异造成的
读下图,完成29~30题。
29.“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今西安附近)花落时”诗歌中描述的现象是??
A.反映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B.是由两地的水分差异造成的 ? C.是由流经两地的河流流量不同造成的 ? D.是一种非地带性现象 30.“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从地理的角度理解是??
A.反映了冬季风到达不了玉门关 ? B.反映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反映了玉门关的热量条件不适合杨柳种植 ??D.反映了玉门关以西绝对无杨柳生长
二、综合题 (40分)
31.(10分)读北半球某地面水平气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地气压只受温度影响,则A、B、C中地面温度最高的是         。(2分)
(2).不考虑地面摩擦力的情况下,上图中甲、乙两地风力较大的是    ,(2分)判断理由                                                                           。(4分)
(3).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AB高空等压面状况的示意图是(  ) (2分)
32. (10分)阅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来,我国旨在为西部干旱缺水地区募集用于修建水窖所需善款的“母亲水窖·爱心信用卡”向全国推出。由于历史原因,西部大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表层不能涵养水源,有干旱缺水山区100多万平方千米,特别是西北内陆和黄河中上游地区,水资源极度紧缺,约有3420万人饮水困难。区域内有一半多的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人口达2350万。
(1).甲、乙、丙三大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________和________。(4分)
(2).修建母亲水窖,主要是对水循环的________和________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是                                   。(6分)
33. (10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M海区的洋流分布规律是                      
                                   。(4分)
(2).P洋流使大陆西岸的 气候的范围向 (方向)扩展,该气候类型分布范围比其它大洲广,除洋流、地形因素影响外,还与 有关。(6分)
34. (10分)阅读材料和南美洲部分地区自然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述了英国公爵根据漂流瓶提供的不完整信息,乘坐“邓肯号”,率领探险队沿着南纬37°一带,搜救格兰特船长的故事。
(1).“邓肯号”于1864年8月25日离开英国格拉斯哥,经过40多天航行,绕过麦哲伦海于10月6日到达智利西海岸的甲地。甲地所属的自然带是         带。
(2).探险队在南美大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搜救活动,途经甲、乙、丙、丁四地,遭遇不同的自然灾害。其中受到高山冰雪冻害威胁的是     地;途中遇到干涸盐湖,经受缺水煎熬的是      地。
(3).在图上甲、乙、丙、丁四地区中,丙地所处的自然带是            带。从丁地到丙地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反映了                的地带性差异。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2题48分,每个1.5分)
1. 4月6日—8日,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在海南召开。该论坛由26个国家发起,全球政商领袖汇聚一堂,纵论世界经济。下列关于国家的认识正确的是
A.国家是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B.国家的根本属性是超阶级性
C.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D.国家的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性质决定的
网络反腐,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群众监督新形式,借互联网人多力量大的特点,携方便快捷、低成本、低风险的技术优势,成为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的有力补充。回答2—3题:
2.从“表哥”、“房叔”的落马,再到“雷政富不雅视频”、“单增德离婚保证书”等热点事件, “草
根网络监督”已成为广大网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并显示出巨大的威力。“草根网络监督”的意义在于
A.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更好地维护了公民的利益
B.扩宽了公民表达意愿的渠道,激发了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
C.公民可以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D.推进了基层民主自治,促进了国家机关改进工作
3.权力是把双刃剑。为了防止的滥用,必须对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
的关键是
A.政务公开 B.健全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
C.加大反腐力度 D.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建国62年的发展历程,也是我国民主选举制度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据此回答4~5题。
4.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只在乡镇一级实行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这是因为
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B.我国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方便,人民群众的民主素养不高
C.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巨大发展,特别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巨大提高
D.乡镇级的人大代表与公民的关系最为密切,最能代表公民
5.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深圳特区提出,条件成熟时,该市将进行市长差额选举。差额选举
的优点在于
①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②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③被选举人之间形成了相应的竞争  ④促进候选人与选民间的相互沟通和了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2011年1 0月2 4日,包括北大、清华等高校专家在内的1 5名公民联名向总理写建议书,提请国务院审查并修改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呼吁取消有关“学生在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和招生”的规定。专家联名建议
?①是通过专家咨询制度行使民主监督权? ②是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③表明其有强烈的参与民主决策的热情和意识? ④表明其履行义务的意识不断增强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7.2012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对居民生活采
取停止供水、供电、供热等方式迫使当事人履行相关行政决定。这一规定
A.确立了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B.方便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
C.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D.缩小了行政机关的权力范围
8.截止到2012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已经履职五年,纵观这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主要有三喜:
一喜工人农民代表多了,政府官员代表少了;二喜首次有了农民工代表;三喜各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代表。“三喜”主要体现了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
A.广泛性  B.真实性  C.全民性  D.绝对性
9.某高中生的下列行为中,属于参与政治生活的有( )
①帮助居委会管理社区卫生 ②为班级患病同学捐款
③向消协投诉电脑质量问题 ④在网上参与交通管理问题讨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做到依法有序,这里的“依法有序”是指:(?? ) ①遵循法律法规、程序参与政治生活???? ②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③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1.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
①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 ②公民平等地履行义务
③公民平等地立法 ④公民平等地适用法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 D.①③④
12.下表是某县政府在2007年和2012年召开县长办公会的主要内容及次数统计。
时间
会议总数
会议主要内容及次数
2007年
20次
研究招商引资问题              14次
研究社会治安管理问题            2次
研究提供就业信息和改善就业环境问题     2次
集体学习                  2次
2012年
20次
研究土地利用及征地补偿问题         3次
研究社会治安管理问题            2次
研究公路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2次
汇集和传播经济信息             3次
研究低保和环保问题             6次
集体学习                  4次
如果仅从会议内容和次数来判断该县政府的行为,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A.政府依然管了许多不该管的事 B.文化职能得到了显著增强
C.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得到了强化 D.政府职能的种类明显增加
13.近些年来某些领导热衷于“形象工程”,而不着力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这明显不符合
A.政府应该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B.依法行政的工作原则
C.政府应该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D.政府应该搞好社会公共服务
14.2011年8月4日,长乐市环保局局长因对采访记者表示 “局长的电话是一般群众不能打的电话”,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被称为史上“最牛局长”。群众普遍认为“最牛环保局长”的言行是典型的官僚作风,高高在上,无视群众诉求。 群众的意见说明
A.政府要把人民利益与谋求自身利益相统一 B.公民对任何国家工作人员都有批评的权利
C.政府工作人员的一切行为都要对人民负责 D.我国公民包括政府工作人员享有言论自由
15.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是
①实行村民自治 ②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③选举代表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 ④实行城市居民自治
A.①② B. ③④ C.①④ D. ②③
16.大学生村官计划自实施以来,可谓好评不断。尤其是对基层民主建设有重要意义。下列对大学生村官计划认识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巩固农村的村级基层政权组织 B.村官可以学习民主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C.体现了农村的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 D.提高了政治参与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
17.下表是某市政府公布的2012年为民办实事项目部分内容,读表回答:
序号
某市为民办实事项目
1
继续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2
农村义务教育免费提供作业本
3
继续选派百名医生帮扶乡镇卫生院、实施“百院建设、千人培训”项目
4
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提升工程
5
继续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
6
继续实施农村敬老院建设
该材料体现了政府
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②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③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执政 ④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8.“诚心问民意,恒心解民意。”近年来,我国政府更加重视改善民生,积极解决就业、就医、社
会保障、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表明我国政府是
①公共权力的所有者 ②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③经济活动的参加者 ④人民意志的执行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
19.2011年5月22日,据相关媒体报道:开封市原市长周以忠等人因涉嫌经济问题被“双规”,在开封市引起一场官场地震。由此可以看出对权力监督的重要。从权力监督体系上看,对市政府具有外部监督职能的机构有
①开封市人民代表大会 ②开封市监察局和公安局
③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④中国共产党开封市委员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代表委员带着“围脖”上两会,成了2011年全国两会的一道风景。有人说:“正是现代媒体技术手段的进步,才燃起了代表委员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对于这种观点应该
A.肯定,因为有网络技术就有政治民主 B.肯定,因为网络技术提供了沟通渠道
C.否定,因为网上评议政府比较难以实施 D否定,因为问题实质在于我国的民主化进程
21.有人评价说,“微博主人”有完全属于自己的地盘,“我的地盘我作主”。该观点
A.错误,因为在网络上发表言论侵犯了个人的隐私权
B.正确,因为公民有言论自由,可以自由表达个人的观点
C.正确,因为国家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D.错误,因为在我国,公民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22.以下举办听证会过程的一般步骤,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①将全班同学分成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 ②各小组分别准备资料
③确定听证会主题???? ④听证会主持人总结?
⑤模拟听证会的程序,各小组推荐代表陈述观点
A.③→①→②→⑤→④??? ?????????? B.①→③→②→④→⑤
C.③→①→②→④→⑤?? ??????????? D.②→①→③→⑤→④
23.我国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是
A.充分享有和行使监督权 B.充分享有政治自由权
C.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充分行使申诉控告权
24.2011年5月l日,我国刑法“醉驾入刑”正式实施。新法规定醉驾已是犯罪,最高可处6个月
拘役。刑法“醉驾入刑”正式施行
①有利于维护公民的政治权利与自由
②体现了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原则
③体现了国家对公民生命的尊重
④有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5.如果说民主是指一种与个人专制独裁统治不同的、实行“多数人的统治”的国家形式,那么,
这个“多数人”是指
A.统治阶级中的多数人 B. 全体国民中的多数人
C.国家政权机关的多数人 D.包括被统治阶级在内的多数人
26.长阳县第八届村民委员选举工作从2011年3月启动至9月结束,村民通过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村委会,并成立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对农村财务的监督。可以说基层民主制度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反映了我国基层民主的内容有
①民主选举 ②民主决策
③民主管理 ④民主监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7.从政治生活角度看,解决右图漫画
《冲过封锁线》中出现的问题,必须
①尊重个人利益—--公民要自觉履行义务
②环保有法可依—--立法机关要加强立法
③规范市场秩序—--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
④建设法治政府—--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28.下列活动中,属于政府履行职能的有(  )
A.人大代表到基层搞调研
B.团中央号召广大青年投身于志愿者行动
C.春节期间工商执法部门对年货市场进行检查和监管
D.消费者协会调查假冒伪劣商品
29.自行政复议法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利用本法,申请行政复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行政诉讼制度:
A.有利于增强政府决策的民主性 B.提供了公民诉讼的法律途径
C.可以防止以权谋私,减少工作失误 D.消除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30.2011年4月24日,国务院就“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严格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发出公告,称将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这是政府在进行
A.经济调节 B.市场监管 C.社会管理 D.公共服务
31.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促进领导干部廉洁勤政的一项重要措施。国务院决定将政府部门的经济责任审计范围由县级扩大到地厅级。这标志着经济责任审计将逐步形成制度,并做到经常化、规范化。经济责任审计范围扩大是(  )
A.行政系统外部监督工作的进一步加强 B.党依法执政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C.政府积极接受监督的体现 D.消除腐败问题的关键
32.近年来,我国立法机关稳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在立法工作中坚持“开门立法”、“问计
于民”。立法工作之所以要问计于民,开门纳谏,是因为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③民意是正确决策最重要的信息资源
④政府要打造亲民政府的形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33.某中学组织学生进行了“我们离新农村有多远”的调查,发放的问卷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们村有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谋私利,你知道了会怎样?对此,有34%的村民选择了这样的答案:管不了,任他继续下去。此外,有20.3%的村民表示本村的财务没有公开过,另有19.5%的村民表示公开了,自己没去看过,明确表示村里财务公开了且亲自去看过的只占26.2% 。
(1)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该地方新农村建设中存在什么问题?(8分)
(2)针对该地情况,运用所学政治生活有关知识,为该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合理化建议。(10分)
34.材料一: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提高空气质量,国务院及时提出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国家环保部认真组织、周密部署,邀请专家进行研讨、论证,多次向人民群众公开征求意见,以确保标准修订能经得起实践与群众的检验。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并在各地分批实施,2016年1月1日起在全国普遍实施。
材料二:要确实保障好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政府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要建立健全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下大气污染监测报告和预警体系;提高环境准入门槛,严把新建项目准入关,严格控制“两高一资”项目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过快增长及产品出口;切实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采取激励与约束并举的经济调节手段,加快推进车用燃油品质与机动车排放标准实施进度同步,提升车用燃油清洁化水平。
(1)结合材料一,说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修订过程是如何体现我国政府工作基本原则的?(14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政府应如何作为?(8分)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
一、选择题:
1.已知为非零实数,且,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 B. C. D.
2、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是
A. B. C. D.以上都不对
3.在中,已知,则角为 ( )
A. B. C. D.或
4.已知实数x,y满足不等式组,则2x+y的最大值是
A.0 B.3 C.4 D.5
5、已知数列则是它的
A. 第项 B. 第项 C. 第项 D. 第项
6.在等比数列中,若,是方程的两根,则的值是( )
A. B. C. D.
7. 下列各式中,对任何实数都成立的一个式子是( )
A.    B.   
C.   D.
8、若一个等差数列的前3项的和为,第2,3,4项的和为,是这个数列的前项和,
则当 最小时的 =(  )
A.13 B.14
C.12或13 D.13或14
9、在ΔABC中,,则ΔABC是 ( )
A.等边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10、黄金的价格由上午的 变为下午的,某操盘手打算分上、下午两次买入一定数量的黄金,在不考虑价格升降的前提下他有两种方案:方案甲:两次等重量买入。方案乙:两次买入所花的钱数相同。则
A.方案甲较为划算 B.方案乙较为划算
C.时方案乙较为划算 D.时甲方案较为划算
二、填空题:
11.已知集合,,则=________.
12、已知数列{}中,,则数列{}的通项
=_________;
13.设甲、乙两楼相距20m,从乙楼底望甲楼顶的仰角为60°,从甲楼顶望乙楼顶的俯角为30°,则乙楼的高是
14、已知,且,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15.已知数列{an}前四项依次为:,+,++,+++,…,那么数列bn=
前n项的和为_____。
16.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中,若,则的最小值是 。
17.观察下列的图形中小正方形的个数,则第n个图中有 个小正方形.
三、解答题:
18、 (12分)已知:,当时,;
当时,
(1)求的解析式
(2)c为何值时,的解集为R.
20、(本小题满分12分)
某化工厂拟建一座平面图形为矩形且面积为162平方米的三级污水处理池,池的深度一定(平面图如图所示).如果池四周围墙建造单价为400元/米,中间两道隔墙建造单价为248元/米,池底建造单价为80元/米2,水池所有墙的厚度忽略不计,试设计污水处理池的长和宽,使总造价最低,并求出最低总造价。
21、(本小题满分13分)在等差数列中,,.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设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求的前项和.
22.、(本题满分14分)已知数列的首项,前n项之和满足关系式:.
(1)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
(2)设数列的公比为,数列满足,且.
(i)求数列的通项;
(ii)设,求.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则下列不等式中恒成立的是?????
A.???????? B.?????? C.??????? D.
2、下列各式中,对任何实数都成立的一个式子是( )
A.    B.  
C.   D.
3.已知数列则是它的
A. 第项 B. 第项 C. 第项 D. 第项
4.在ΔABC中, ,则等于 ( )
A.60° B.60°或120° C.30°或150° D.120°
5.已知实数x,y满足不等式组,则2x+y的最大值是
A.0 B.3 C.4 D.5
6. 若,是等比数列中的项,且不等式的解集是,则的值是( )
A. B. C. D.
7.若一个等差数列的前3项的和为,第2,3,4项的和为,是这个数列的前项和,则当 最小时的 =(  )
A.13 B.14
C.12或13 D.13或14
8.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前项和,前项和则
A. B.
C. D.
9. 在ΔABC中,,则ΔABC是 ( )
A.等边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10.黄金的价格由上午的 变为下午的,某操盘手打算分上、下午两次买入一定数量的黄金,在不考虑价格升降的前提下他有两种方案:方案甲:两次等重量买入。方案乙:两次买入所花的钱数相同。则
A.方案甲较为划算 B.方案乙较为划算
C.时方案乙较为划算 D.时甲方案较为划算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设甲、乙两楼相距20m,从乙楼底望甲楼顶的仰角为60°,从甲楼顶望乙楼顶的俯角为30°,则乙楼的高是
12. 设,且,则的取值范围是 .
13. 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中,若,则的最小值是 。
14.已知数列{an}前四项依次为:,+,++,+++,…,那么数列bn=前n项的和为_____。
15. 如下图,对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m的n次幂进行如下方式的“分裂”:
仿此,52的“分裂”中最大的数是___________,若m3的“分裂”中最小的数是211,则m的值为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12分)已知:,当时,;
当时,
(1)求的解析式
(2)c为何值时,的解集为R.
17.(12分)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的边长分别是a、b、c。已知 c = 2,
C = 。
(1)若△ABC的面积等于,求a、b值
(2)若sinB=2sinA,求△ABC的面积
18.(本小题满分12分)
某化工厂拟建一座平面图形为矩形且面积为162平方米的三级污水处理池,池的深度一定(平面图如图所示).如果池四周围墙建造单价为400元/米,中间两道隔墙建造单价为248元/米,池底建造单价为80元/米2,水池所有墙的厚度忽略不计,试设计污水处理池的长和宽,使总造价最低,并求出最低总造价。
19.(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数列是的前项n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令求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

20. ((本小题12分)在海岸A处,发现北偏东方向,距离A为n mile的B处有一艘走私船,在A处北偏西方向,距离A为2 n mile的C处有一艘缉私艇奉命以n mile / h的速度追截走私船,此时,走私船正以10 n mile / h的速度从B处向北偏东方向逃窜,问缉私艇沿什么方向行驶才能最快追上走私船?并求出所需时间. (本题解题过程中请不要使用计算器,以保证数据的相对准确和计算的方便.)
21. (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数列的前项和满足.
(1)写出数列的前三项;
(2)试判断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如果是,求出的通项公式;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3)证明:对任意的整数,有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1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关于曲线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一定变化 B.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一定变化
C.曲线运动的加速度一定变化 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外力一定变化
2.关于平抛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平抛运动是匀速运动 B.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
C.平抛运动是变加速运动。 D.平抛运动是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
3.某物体作匀速圆周运动,在其运动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A.线速度 B. 角速度 C.向心加速度 D.合外力
4.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圆筒内壁上,有一物体随圆筒一起转动而未滑动。当圆筒的角速度增大以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弹力增大,摩擦力也增大了
B.物体所受弹力增大,摩擦力减小了
C.物体所受弹力和摩擦力都减小了
D.物体所受弹力增大,摩擦力不变
5.水平恒力F两次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使物体沿力的方向发生相同的位移,第一次是在光滑水平面上,第二次是在粗糙水平面上,两次力F做的功和功率的大小关系是
A.W1=W2,P1>P2 B.W1>W2,P1=P2
C.W1=W2,P16.如图所示,两轮用皮带传动,皮带不打滑,图中有A、B、C三点,这三点所在处的半径rA>rB=rC,两轮匀速转动时,以下有关各点的线速度v、角速度ω大小的关系,正确的是
A.vA=vB>vC   B.vC>vA>v B
C.ωC<ωA<ωB D.ωC=ωB>ωA
7.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周轨道固定于竖直面内,轨道内侧光滑,一质量为m的小球在轨道内圆周运动中,经过轨道最高点时刚好不脱离轨道,对此时的小球有下列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A.小球的向心力等于重力mg
B.轨道对小球的压力等于mg
C.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等于g
D.小球的线速度大小等于。
8.美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由24颗卫星组成,卫星分布在等分地球的6个轨道平面上,每个轨道上又分布有4颗卫星,这些卫星距地面的高度均为20000km.我国自行建立的“北斗一号”卫星定位系统由三颗卫星组成,三颗卫星都定位在距地面36000km的地球同步轨道上.比较这些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北斗一号”系统中的三颗卫星的质量必须相同,否则它们不能定位在同一轨道上
B.GPS的卫星较“北斗一号”的卫星有较小的运行速度
C.GPS的卫星较“北斗一号”的卫星有更大的加速度
D.GPS的卫星较“北斗一号”的卫星周期更短
9.如图所示,在光滑的圆锥漏斗的内壁,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和B,分别紧贴着漏斗在各自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其中小球A的位置在小球B的上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球的速率等于B球的速率
B.A球的角速度大于B球的角速度
C.A球对漏斗壁的压力等于B球对漏斗壁的压力
D.A球的转动周期等于B球的转动周期
10.A、B是两个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若两个卫星的质量相等,环绕运动的半径,则卫星A和B的
A.加速度大小之比是4∶1 B.周期之比是
C.线速度大小之比是 D.向心力之比是1∶ 1 
11.火星探测项目我过继神舟载人航天工程、嫦娥探月工程之后又一个重大太空 探索项目。假设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表面附近圆形轨道运行周期为,神州飞船在地球表面附近圆形轨道运行周期为,火星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为p,火星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q,则、之比为
A. B. C. D.
12. 如图4所示,二个完全相同的物块A、B,放在不光滑的旋转台上,A离轴为r,B离轴为2r,则圆台旋转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A、B都未滑动时,A受的静摩擦力大于B受的静摩擦力
B.当A、B都未滑动时,B受的静摩擦力大于A受的静摩擦力
C.若圆台转速逐渐增大,则A比B先滑动
D.若圆台转速逐渐增大,则B比A先滑动
第Ⅱ卷(共62分)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3分。
13.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时,可以选用下列各种装置图,以下操作合理的是
A.选用装置1研究平抛物体竖直分运动,应该用眼睛看A、B两球是否同时落地
B.选用装置2要获得稳定的细水柱显示平抛轨迹,竖直管上端A一定要高于瓶内水面
C.选用装置3要获得钢球的平抛轨迹,每次一定要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钢球
D.除图11的三种装置外,也能用数码照相机拍摄钢球做平抛运动时每秒15帧的录像获得平抛轨迹
14.如图所示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相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
方格的边长均为5cm,如果取g = 10m/s2,那么:
⑴照相机的闪光频率是    Hz;
⑵小球运动中水平分速度的大小是     m/s;
⑶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是     m/s。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49分。解答过程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2分)如图所示,一辆质量为500kg的汽车静止在一座半径为40m的圆弧形拱桥顶部
(g=10m/s2),求:
(1)此时汽车对圆弧形拱桥的压力是多大;
(2)如果汽车以10m/s的速度经过拱桥的顶部,则汽车对圆弧形拱桥的压力是多大;
(3)汽车以多大速度通过拱桥的顶部时,汽车对圆弧形拱桥的压力恰好为零。
16. (12分)“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为实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奔月梦想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已知“嫦娥一号”绕月飞行轨道近似为圆形,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月球的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为g,引力常量为G。求:
(1)月球的质量M;
(2)“嫦娥一号”绕月飞行时的周期T。
17.(12分)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为60 kW,汽车的质量为4×103 kg.汽车在足够长的水平路面从静止以0.6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汽车在行驶中所受路面阻力恒定为重力的0.1倍,g取10 m/s2,求:
(1)汽车在水平路面能达到的最大速度vm1;
(2)汽车在水平路面做匀加速运动能维持多长时间?
18.(13分)如图所示,一高度为h=0.8m粗糙的水平面在B点处与一倾角为θ=30°的光滑斜面BC连接,一小滑块从水平面上的A点以v0=3m/s的速度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运动到B点时小滑块恰能沿光滑斜面下滑。已知AB间的距离s=5m,求:
(1)小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小滑块从A点运动到地面所需的时间;
(3)若小滑块从水平面上的A点以v1=5m/s的速度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运动到B点时小滑块将做什么运动?并求出小滑块从A点运动到地面所需的时间。(取g=10m/s2)。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总分:9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9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45分。1--35每小题1分,36--40每小题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以下生命系统中,属于群落层次的是(  )
A.一片草原 B.一片草原上的所有生物
C.一片草原上的所有绵羊 D.一片草原上的所有动物
2.将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一个视野内是(  )
A.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B.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C.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D.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3.下列物质中,作为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膜结构基本支架的依次是(  )
A.糖类、脂类、核酸   B.蛋白质、核酸、磷脂
C.蛋白质、核酸、糖类   D.蛋白质、磷脂、核酸
4.与RNA相比,DNA所特有的成分是
A.核糖和尿嘧啶 B.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
C.脱氧核糖和尿嘧啶 D.脱氧核糖和鸟嘌呤
5.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A.葡萄糖 B.氨基酸 C.核苷酸 D.麦芽糖
6.小麦种子萌发时,细胞内的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会( )
A.等于1 B.下降 C.上升 D.不变
7.下列化学元素中属于组成生物体的微量元素的是( )
A.K B.P C.B D.Ca
8.组成小麦的主要元素 ( )
A、C、H、Ca、K、Mg、B B、N、P、S、Zn、Cu、Mn
C、C、H、O、P、S、N D.H、O、Fe、B、Zn、Mg
9.右图表示细胞中各种化合物或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以下按①②③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水、蛋白质、糖类、脂质;N、H、O、C
B.蛋白质、糖类、脂质、水;O、C、N、H
C.水、蛋白质、脂质、糖类;H、O、C、N
D.蛋白质、水、脂质、糖类;C、O、H、N
10.右图为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⑴―⑸是对各细胞器结构与功能的描述:(  )
⑴此细胞最外层结构的形成与①有关
⑵⑤的这种结构在所有的植物细胞中都有
⑶该细胞需要的ATP主要由⑤提供
⑷在此细胞中的各种结构在高倍镜下均可看到
⑸⑥与维持植物细胞的坚挺状态有关
以上描述不正确的一组是( )
A.⑴⑵⑶ B.⑵⑶⑷
C.⑵⑷⑸ D.⑶⑷⑸
11.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二肽时生成一分子水,该分子水中的氢来自于
A.羧基 B.羧基和氨基 C.氨基 D.R基
12.为精子运动提供能量的细胞器是(  )
A.中心粒 B.线粒体 C.高尔基体 D.溶酶体
13.右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细胞核各结构及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属于生物膜系统,因其上有④,所以能让各种分子进出
B.②是遗传物质的载体,能被酸性染料染色
C.③位于细胞核的中央,是细胞核功能的控制中心
D.在有丝分裂的前期,①②③都会发生变化
14. 下面是几种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其中被称为 “动力车间”的是 ( )
15.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需要储备大量的ATP
B.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C.ATP是由三个磷酸基团和一个腺嘌呤构成的
D.黑暗条件下,只有线粒体可以产生ATP
16.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酶是活细胞产生的 ②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都是酶 ③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具有专一性、高效性 ④酶促反应与外界条件无关 ⑤能够促使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蛋白酶 ⑥酶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起催化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⑤
17.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核生物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
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
D.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地进行
18.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完全相同
B.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
C.生物膜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
D.细胞内的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细胞的生理功能
19.如图所示,烧杯内装有蒸馏水,下部封有半透膜的长颈漏斗内装有淀粉和食盐溶液,漏斗颈内的液面与烧杯内蒸馏水的液面相同。过一段时间后,用碘水和硝酸银溶液分别检测蒸馏水中的物质。整个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①漏斗颈内的液面下降 ②漏斗颈内的液面上升
③烧杯内的液体遇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④烧杯内的液体遇碘水变蓝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关于无丝分裂名称的由来,主要原因是:( )
A. 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出现;
B.细胞分裂过程比较简单;
C.分裂时细胞核先延长缢裂;
D.分裂时整个细胞缢裂为两部分;
21.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显著不同的是:( )
①.间期有染色体的复制;
②.后期有着丝点的分裂;
③.中心粒周围出现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④.后期到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⑤.末期在细胞的中央不形成细胞板;
A. ①②③ B. ③⑤ C. ④⑤ D. ③
22.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如果它的染色体数为N,DNA的含量为Q,则该细胞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 )
A. N和Q B. N/2和Q/2 C. N和Q/2 D. N/2和Q
23.a、b、c、d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 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B. b图表示人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 C.c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其中甲→甲是一个细胞周期 D.d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
24.下列关于细胞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高尔基体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分类的功能
B. 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 “车间”
C. 叶绿体内含有遗传物质
D. 细胞内整个呼吸作用过程都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
25. 以下关于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在活细胞中是永无休止的
B.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在活细胞中是完全的可逆反应
C.生物体内ATP的含量很多,从而保证了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
D.ATP是三磷酸腺苷的简称,结构简式为A~P-P~P
26. 下表是为了认识酶作用的特性,以20%的过氧化氢溶液为反应底物的一组实验。本实验结果不支持下列哪项结论( )
分组
方 法
结 果
1
常温下自然分解
氧气泡少且小
2
常温下加铁离子
氧气泡稍多且小
3
常温下加鲜肝提取液
氧气泡极多且大
4
常温下加入煮沸后冷却的鲜肝提取液
氧气泡少且小
A.酶的催化条件具有温和性 B.酶的催化效率具有高效性
C.酶的催化对象具有专一性 D.高温会导致酶的活性丧失
27. 植物细胞中含有色素的结构是:( )
A.线粒体、高尔基体   B.高尔基体、液泡
C.液泡、叶绿体 D.叶绿体、线粒体
28. 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的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与C5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是 (  )
A.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减少 B.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增多
C.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增多 D.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减少
29.下图是利用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示意图。图中A物质和B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
A.1∶2????????B.2∶1?????????C.8∶9????????D.9∶8
30.下列关于细胞内合成ATP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
B.在线粒体中形成ATP时,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
C.在叶绿体中形成ATP需要光能
D.在一定条件下,ADP与ATP可以相互转化
31.进行连续分裂的细胞,一个细胞周期是指( )
A.从第一次分裂的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的间期为止
B.从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开始到末期为止
C.在第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
D.在第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
32.细胞分化与细胞增殖的主要不同是( )
A.细胞数量增多
B.细胞形态、结构相同
C.细胞的生理功能上相似
D.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33.下列变化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的是( )
A.染色体的着丝点一分为二 B.纺锤体逐渐解体
C.赤道板的位置形成细胞板 D.染色质高度螺旋成棒状染色体
34.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关系是( )
A.不同时期,不同物质的不同形态
B.不同时期,同一物质的不同形态
C.同一时期,同一物质的不同形态
D.同一时期,不同物质的不同形态
35.下列关于癌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 B.细胞癌变可以由病毒感染引发
C.原癌基因只存在于癌细胞中
D.癌细胞的转移与细胞间黏着性下降有关
36.分泌蛋白的运输方向是( )
A.高尔基体→内质网→核糖体→细胞膜
B.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C.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
D.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细胞膜
37. 某种酶是419个氨基酸形成的蛋白质。科学家利用生物技术做出5种不同长度的该酶片段,并分别测定其活性如图所示,分析该酶最可能具有活性的部分是( )
A.第1号氨基酸到第43号氨基酸
B.第44号氨基酸到第196号氨基酸
C.第196号氨基酸到第419号氨基酸
D.第197号氨基酸到第302号氨基酸
38.植物细胞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将带“皮”的嫩茎纵切后插入两烧杯中,如下图所示。已知b侧的细胞壁比a侧的细胞壁薄,易伸展,判断30 min后可能出现的形状是( )
39.右图表示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实验。把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后,再把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其它部分见光。一段时间后,经脱色、漂洗再用碘液处理,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见光部分变蓝。本实验说明
①光合作用需要CO2 ②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④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⑤光合作用需要光
A.④⑤ B.①③
C.②③ D.②⑤
40.右图为某植物在夏季晴天一昼夜内CO2吸收量的变化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①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区段是bg段
②该植物在a和h时刻只进行呼吸作用,
不进行光合作用
③影响bc段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只有光照强度
④ce段与fg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完全相同
⑤若c、f时刻的光合速率相等,则该植物呼吸速率为c时刻大于f时刻
⑥该植物处于生长时期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⑤ D. ②⑥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5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空1分,共45分。)
41.(12分)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分离后,得到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细胞器),把 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离心处理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3支试管中,如下图所示,分别进行以下实验(⑴⑵⑶只填供选答案的序号):供选答案:
A.H2O+CO2 B.乙醇+CO2
C.丙酮酸 D.无反应
(1)实验一: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等量(1 mol)的葡萄糖溶液,甲、乙、丙中的终产物分别是:甲__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
(2)实验二: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等量(2 mol)的丙酮酸,甲、 乙、丙中的终产物分别是: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
(3)实验三: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重复实验一,甲、乙、丙中的终产物分别是:甲__________,乙__________,丙________。
(4)实验四: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等量的荧光素(萤火虫尾部提取的可以发光的物质)。重复实验一和实验二,从理论上讲,发光最强的是实验________中的________试管。理由是_______。
42.(14分)
Ⅰ.科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将番茄培养在含Ca2+、Mg2+、Si4+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这三种离子的浓度(图1)。营养液中的无机盐离子通过__________方式进入番茄体内,吸收结果表明番茄对_________ 的吸收最少,而对另外两种离子的吸收较多,这一差异与根细胞膜上__________有关。
Ⅱ.下图2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部分结构中的某些生命活动过程,①-⑦代表各种物质,甲、乙代表两种细胞器。图3表示该植物叶片CO2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S代表有机物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2中,甲、乙两种细胞器的膜面积都很大,其中乙增加膜面积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在甲种细胞器发生的能量变化是 __________。
(2)乙细胞器是进行__________的主要场所,其总反应式可表示为 __________。
(3)若番茄长时间处于黑暗状态中,则图1中“⑥→⑤→⑥”就不能循环进行的原因是没有光反应为它提供 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图2中,物质①和物质⑦分别是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4)若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图3为CO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25℃时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得的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图3 中的A点时,图2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 当光照强度处于图3中的D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继续上升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 。
43.(9分)
Ⅰ.回忆课本中的实验,回答有关实验的问题:
(1)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或蛋白质的存在,可以根据它们与某些化学试剂所产生的颜色反应,来检测物质的种类。检测组织样液中蛋白质的存在可用 _______试剂,呈现的颜色为__________。
(2)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的有机溶剂是 __________ 。
(3)利用紫色洋葱表皮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观察到表皮细胞已经发生了质壁分离,请描述液泡体积的变化为 __________(变大或变小)。
(4)在探究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
Ⅱ.洋葱是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常用材料之一,下图是与洋葱有关实验的部分步骤,据图回答:


(1)①表示提取洋葱叶子色素时的研磨步骤,研钵中除了加丙酮外,还需加入的化学试剂有__________________;②表示符合要求的滤纸条,但该滤纸条层析一段时间后,滤纸条上没有一条色素带,则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③表示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装片制作的压片步骤,该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④表示在低倍镜下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时的一个视野,若要在高倍镜下观察洋葱细胞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应将装片向________方移动。
44.(10分)
A、B、C三图是不同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表示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__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
(2)A图细胞所处的细胞分裂期是_________,该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图细胞处于细胞分裂的_________期;B图中共有染色体_ __个,DNA
分子__ _个。
(4)C图表示的是______细胞,该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C图代表的生物,细胞内有染色体______条。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
考试时间: 120分钟 试卷总分:150分
★祝考试顺利★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划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y did the woman say sorry to the man?
A. She didn’t invite him B. She was late. C. She didn’t help him.
2.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ossibly take place?
A. In a clothes shop. B. In a bookstore. C. In a restaurant.
3. What does the man mean?
A. He didn’t prepare for the exam.
B. He had already prepared for the exam.
C. He didn’t need to prepare for the exam.
4.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The woman is too busy to travel.
B. The man prefers to go to Shanghai.
C. The man is working on a report.
5. What will the woman do?
A. Make 50 color copies. B. Mail some color copies. C. Have her jacket shortened.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How often does the woman watch a football match?
A. Once a week. B. Once a month. C. Every two days.
7.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
A. He likes watching football games.
B. He used to play basketball at school.
C. He is a good basketball player.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9题。
8. What can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A. She is not allowed to use a dictionary.
B. She can’t find a word in the dictionary.
C. The man won’t lend her his dictionary.
9. What do the two speakers decide to do last?
A. Put it aside.
B. Ask their teacher for help.
C. Ask Mr. Smith for help.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apply?
A. A junior sales manager. B. A HR manager. C. A secretary.
11.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company?
A. It is an export company.
B. It needs someone with experience.
C. It offers a basic salary and extra money.
12. What will the man most probably do next?
A. Work in the company.
B. Go and look for another job.
C. Give the job a careful consideration.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16题。
13. Where are the speakers now?
A. In Plymouth (普利茅斯) B. In England. C. In Sydney.
14. Which areas are most dangerous?
A. In the mountain.
B. Between the volcano(火山) and the sea.
C. In the center of the capital of Montserrat (蒙特萨拉特岛).
15. How many people were killed by the eruption(爆发)?
A. Six thousand. B. Eleven thousand. C. Nobody.
16.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Husband and wife.
B. Reporter and interviewee.
C. Teacher and student.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17. When will the baseball game start?
A. At 10: 30. B. At 9:30. C. At 11:00.
18. What is the field hotline (热线)?
A. 510-681-4372 B. 501-681-4732. C. 510-661-3472.
19. What is the maximum (最大量的) number of players?
A. 18. B. 20. C. 40.
20. What does the speaker ask the players to do at last?
A. Email the organizer.
B. Fill out an insurance (保险) form.
C. Call the field hotline before 9:30 a.m.
第二部分:词汇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多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1. The research to which his team had devoted three years finally _________ that a diet rich in vitamin C can help to prevent liver cancer.
A. confused B. realized C. confirmed D. predicted
22. The two parties have ____________ to form a new government, and all the voters are looking forward to new achievements.
A. gathered B. collected C. combined D. joined
23. The pictures show many small, round tumors(肿瘤) inside the patient, which are _________of a kind of cancer.
A. signs B. signals C. symbols D. marks
24. A study showed Britons (英国人)excitement levels are the highest when they spot a bargain in the shop. For women, the offer of a pair of shoes or a holiday with friends couldn't match the excitement of getting a (an) ________.
A. account B. discount C. award D. reward
25. With the Internet widely used, a (an)_______change has taken place in the way people communicate with one another.
A. contrary B. independent
C. agricultural D. fundamental
26. They offered _________ prices for her paintings, which made her parents and teachers surprised but happy.
A. unbelievable B. acceptable C. agreeable D. sociable
It is reported that foot and mouth disease tends to __________ in some areas, especially in the country and the government has issued a warning that children under 5 should be taken good care of.
A. break up B. break down C. break in D. break out
28. The further decline of the dollar as reported today has __________ a fresh wave of stock selling in the city.
A. set down B. set up C. set off D. set back
29. The old house looks the same as before, but in fact, it has been _________ changed, for example, some windows have been replaced.
A. logically B. slightly C. gradually D. hardly
30. The change of the climate makes the earth warmer. ___________, the warmth of the earth changes the climate, too.
A. In short B. In turn C. In case D.In doubt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 满20分)
阅读下面短文, 从短文后所给各题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When I was in my teens I knew my mother had problems seeing. Although she had a white cane(拐杖), she 31 to use my sister and me as sighted guides. We were often made fun of by other kids and often I found myself ? 32 ?why me?
As I reached my sixteenth year I started having sight problems of my own. As I 33 against my impending(即将发生的) sight loss, I got a new and better ? 34 ?of my mother. As a single parent she did things I used to consider 35 , but now I understand. __36 , if my sister went out, I had to stay home to help my mom. She hated to be alone.?
As the years passed and I became a 37 , my sight worsened, but I ? 38 ?to believe that I would go blind. It wasn't until my oldest son 39 ? the same illness and needed my support that I accepted my 40 .
Since then I have been ?41 ?using the services of the C.N.I.B. (Canadian National Institute of the Blind.) I now use a white cane and I ? 42 ?a card showing I am a registered(登记在册的) legally blind person. Without the services of the C.N.I.B, I feel I wouldn't have had the 43 ?to do the things for myself that keep me 44 .
My mother now in her fifty-sixth year lives with my husband, children and me. ?45 ?I am going blind she still relies on me for mostly everything, and I am 46? about that.
Having the love and 47 ?from my husband and children has strengthened(增强) my determination and independence. It has 48? me to realize my dream and to make a career for myself. I am very 49? for them. Going blind is an awful affair, but with love and support you can find your inner 50 ?and overcome(克服) it.
31. A. hated B. preferred C. stopped D. began
32. A. wondering B. joking C. answering D. knowing
33. A. lived B. fought C. worked D. continued
34. A. relationship B. selection C. understanding D. attention
35. A. cruel B. unfair C. funny D. meaningful
36. A. For example B. That is C. For one thing D. As a result
37. A. writer B. parent C. volunteer D. worker
38.?A. hoped B. decided C. refused D. tried
39. A. remembered B. learned C. found D. developed
40. A. advantage B. condition C. feeling D. belief
41. A. actively B. actually C. really D. luckily
42. A. want B. take C. carry D. need
43. A. chances B. rights C. experiences D. attitudes
44. A. alive B. independent C. glad D. intelligent
45. A. Because B. Unless C. As D. Although
46. A. angry B. confident C. happy D. curious
47. A. support B. effort C. effect D. mercy
48. A. asked B. allowed C. advised D. taught
49. A. regretful B. grateful C. joyful D. peaceful
50. A. strength B. sense C. weakness D. source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 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篇短文后所给各题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Do you ever wonder why the English have one word for some animals and a different one for their meat? Why do they use pig and pork, cow and beef, and sheep and mutton? To find out, we have to go back to 1066, when the Norman French invaded England and put a French king on the English throne(王位), which not only changed the government but also changed the language. French became the language of the upper classes of society. And it remained that way for 300 years. Only these high society people could afford to eat meat. As a result, French words like porc(pork) and beouf (beef) came into the English language. However, poor English farmers raised the animals. So the English language retained the words pig and cow from the Native Anglo-Saxon.
The Norman French added about 10,000 French words to the English language. Seventy-five percent of them are still in use today.
Language experts estimate that English speakers who have never studied French already know 15,000 French words! Between one-third and two-thirds of all English words have French origins. Some words such as “possible” and “avenue” are the same in French and English; only the pronunciations change. Other words such as “ballet” or “a lacarte”(照菜单点菜) retain their French pronunciations in both languages.
In French grammar, nouns have either a male or female gender(性别), so adjectives(形容词) take different forms for each. English has only one adjective that does this, and it came from French. The word “blond” describes someone with light-colored hair. “Blond” is used for men, and “blonde” describes women. And they are also nouns.
Some French words that entered the English language have taken on completely different meanings. The French phrase “a la mode” means “in style”. In English, the phrase means “with the ice cream”. Someone must have decided something eaten with ice cream was in style!
Now, as you learn English, you’re on your way to learning French!
51. French was once popular among the upper classes of the UK because_____.
A. too many French moved to Britain B. French brought animals with them
C. the king and his officials spoke French D. the king allowed French to be spoken
52. Which word can replace the word “retained” in Paragraph 1 ?
A. adopted(采纳,收养) B. kept
C. introduced D deserted(遗弃,废弃)
53. French grammar is distinct(明显不同) from English grammar in that ______.
A. no words have the same pronunciation
B. all words have the same pronunciation
C. English nouns have a male or female gender
D. French nouns have different adjective forms
54. What conclusion can we draw from the text?
A. Language is closely related to history and culture.
B. French and English words have nothing incommon.
C. Language is controlled by the upper classes of society.
D. English combines French and the Native Anglo-Saxon.
B
Edmund Halley was an English scientist who lived over 200 years ago. He studied the observations of comets(彗星)which other scientists had made. The orbit of one particular comet was a very difficult mathematical problem. He could not figure it out. Neither could other scientists who dealt with such problems.
However, Halley had a friend named Isaac Newton, who was a brilliant mathematician. Newton thought he had already worked out that problem, but he could not find the papers on which he had done it. He told Halley that the orbit of a comet had the shape of an ellipse(椭圆形).
Now Halley set to work. He figured out(解决,计算出)the orbits of some of the comets that had been observed by scientists. He made a surprising discovery. The comets that had appeared in the years 1531, 1607, and 1682 all had the same orbit. Yet their appearance had been 75 to 76 years apart.
This seemed very strange to Halley. Three different comets followed the same orbit. The more Halley thought about it, the more he thought that there had not been three different comets as people thought. He decided that they had simply seen the same comet three times. The comet had gone away and had come back again.
It was an astonishing idea! Halley felt certain to make a prediction(预言)of what would happen in the future. He decided that this would appear in the year 1758. There were 53 years to go before Halley’s prediction could be tested. In 1758 the comet appeared in the sky. Halley did not see it, for he had died some years before. Ever since then that comet had been called Halley’s comet, in his honor.
55. Edmund Halley figured out the orbit of ____.
A. some different comets appearing several times
B. the same comet appearing at different times
C. three different comets appearing at the same time
D. several comets appearing at the same time
56. Halley made his discovery ____.
A. by doing experiments
B. by means of his own careful observation
C. by using the working of other scientists
D. by chance
57. Halley made a surprising, but correct prediction in the year____.
A. 1704 B. 1705 C. 1706 D. 1707
58. This passage in general is about ____.
A. Halley and other scientists
B. the orbit of a comet
C. Newton and Halley
D. Halley and his discovery
C
Less than 60 percent of students now entering four-year American colleges are likely to graduate. The completion rate is lower than for almost any other wealthy country, and worst for poor and minority students.
On Tuesday the President Obama gave a nationally broadcast speech to students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staying in school. He spoke on the first day of classes at a high school in Virginia. He talked about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and used himself as an example of someone who overcame difficulties.
“My father left my family when I was two years old, and I was raised by a single mother who had to work and struggled at times to pay the bills and wasn’t always able to give us things the other kids had. There were times when I missed having a father in my life. There were times when I was lonely and felt like I didn’t fit in,” said President Obama.
But he told students that problem in their own lives should not stop them from learning. “That’s no excuse for talking back to your teacher, or cutting class or dropping out of school(辍学). There’s no excuse for not trying.”
This was not the first presidential speech to students. Ronald Reagan spoke from the White House in 1988. And George H.W. Bush spoke from a school in Washington in 1991.
But many conservatives(保守派) criticized plans for the speech. Some called it “socialized education” or federal interference(干预) in local schools. Others feared it would be too political. Some schools decided not to show the speech. But the White House released(发布) the text on Monday, and that calmed a lot of critics.
On Saturday, on the CBS program “Face the Nation”, Education Secretary Arne Duncan said 30 percent of the students do not graduate from high school. He called the dropout rate “amazing”. It represents more than a million students every year who entered ninth grade but did not complete 12th grade.
6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Obama’s mother left him when he was two years old.
B. George H.W. Bush spoke to students from the White House in 1991.
C. Some people considered Obama’s speech to be too political.
D. The White House decided not to release the text on Monday.
61.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_.
A. there is 40 percent of dropout in high school
B. the dropout rate of American schools is amazing
C. not all the people support the president’s speech
D. only one million students can finish 12th grade each year
62.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can be ______.
A. Osama’s Hard Childhood
B. Amazing Dropout Rate in the US
C. Obama’s Speech Met Criticism
D. Obama Encourages Students to Carry on Studies
D
Scientists have proved that sleeping and learning go hand in hand. Even a short nap can boost (促进)our memory and sharpen our thinking. But the relationship goes deeper than that.
“The brain is not passive while you sleep,” scientist Anat Arzi said. “It’s quite active. You can do many things while you are asleep.”
Arzi and her coworkers didn’t try to teach the sleeping volunteers any complex information, like new words or facts. Instead, the scientists taught volunteers to make new connections between smells and sounds.
When we smell something good, like a flower, we take deep breaths. When we smell something bad, we take short breaths. Arzi and her co-workers based their experiment on these reactions.
Once the volunteers fell asleep in the lab, the scientists went to work. They gave them a whiff(吹气) of something pleasant and meanwhile played a particular musical note. They didn’t wake up, but they heard—and sniffed(吸气) deeply. Then the scientists gave the volunteers a whiff of something terrible and played a different musical note. Again, the volunteers heard and smelled—a short snort this time—but didn’t wake up. The researchers repeated the experiment.
After just four repetitions, volunteers made a connection between the musical notes and their paired smells. When the scientists played the musical tone that went with good smells, the sleepers breathed deeply. And when the scientists played the musical tone that went with bad smells, the sleepers breathed briefly—despite there being no bad smell.
The next day, the volunteers woke up with the sound-smell connection. They breathed deeply when hearing one tone and cut their breaths short when hearing the other, which must have been unusual for them. Imagine walking down the street and taking a deep breath upon hearing a particular sound!
63. In the study, the volunteers were taught _______.
A. to become active during sleep B. to tel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mells
C. to learn new words and scientific facts D. to make sound-smell connections
64. How did the volunteers react when smelling something nice and hearing musical notes?
A. They took a deep breath. B. They had a wonderful dream.
C. They woke up at once. D. They took a short breath.
65. When the volunteers woke up the next day, they_______.
A. learned how to play to musical tones
B. forgot what happened during their sleep
C. continued with the sound-smell connection
D. changed their reaction when hearing the sound
66. The passage mainly tell us _______.
A. special smells and sounds can improve our memory
B. our brain can actually learn something new during sleep
C. the volunteers will always hear similar sounds on the street
D. our brain can tel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mells during sleep
E
In so many ways, cyberspace(网络空间) mirrors the real world. People ask for information, play games, and share hobby tips. Others buy and sell products. Still others look for friendship, or even love.
Some Internet users want more than just someone to chat with. They’re looking for serious love relationships. Is cyberspace a good place to find love? That answer depends on whom you ask. Some of these relationships actually succeed. Others end in tears.
Unlike the real world, however, your knowledge about a person is limited to words on a computer screen. Identity(身份) and appearance mean very little in cyberspace. Rather, a person’s thoughts or at least the thoughts they type are what really counts (有价值). So even the shyest person can become a chat room star.
Usually, this “faceless” communication doesn’t create problems. Identity doesn’t really matter when you’re in a chat room discussing politics or hobbies. In fact, this emphasis on the ideas themselves makes the Internet a great place for exciting conversation. Where else can so many people come together to chat?
Supporters of online relationships claim that the Internet allows couples to know how intelligent they are first. Personal appearance doesn’t get in the way.
But critics(批评者)of online relationships argue that no one can truly know another person in cyberspace. Why? Because the Internet gives users a lot of control over how others view them. Internet users can carefully choose their words to fit whatever image(形象) they want to give. And they don’t have to worry about what their “non-verbal”(非语言的) communication is doing for their image. In a sense, they’re not really themselves. All of this may be fine if the relationship stays in cyberspace. But not knowing a person is a big problem in a love relationship. With so many unknowns, it’s easy to let one’s imagination “fill in the blanks”. This surely leads to disappointment when couples meet in person. How someone imagines an online friend is often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real person.
So, before looking for love in cyberspace, remember the advice of Internet pioneer Clifford Stoll, “Life in the real world is far richer than anything you’ll find on a computer screen.”
67. Which would the critics of online relationships most probably disagree to?
A. Nobody can truly know another person in cyberspace.
B. Internet users can choose words to create any image they like.
C. The Internet allows couples know how intelligent they are.
D. In a sense, Internet users are not really themselves.
68. Even the shyest person can become a chat room star because what really counts is a person’s ________.
A.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B. thoughts typed on the screen
C. knowledge and appearance
D. identity shown in the chat
69. The underlined word “This” (Paragraph 6) refers to ________.
A. having exciting conversations online
B. forming personal relationship in cyberspace
C. imagining online friends with so many unknowns
D. knowing a person in a love relationship
70. What’s the writer’s attitude towards finding love in cyberspace?
A.Positive(积极的,肯定的) B.Negative.(消极的,否定的)
C.Interested D.Uninterested.
第四部分:书面表达(共两节,满分50分)
第一节:完成句子(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阅读下列各小题,根据括号内的汉语提示,用句末括号内的英语单词完成句子,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题号后。
例?______ was that the young player performed extremely well in the table tennis tournament. (delight)
令球迷欣喜的是那位年轻的球员在乒乓球锦标赛中表现得极为出色。
答案?What delighted the fans/made the fans delighted
71. Something terribl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f Li Chang was not coming to eat in his restaurant as he always did. (happen)
要是李昌不像往常那样到他店里吃饭,那严重的问题一定是发生了。
7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s that he constantly wishes to improve himself in terms of knowledge and skill. (impress)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总是希望从知识和技能两方面不断提高自己。
73. When I tried to step forward, I found I was carrie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n the earth and fell over. (as)
当我试着向前迈步的时候,我发现我被送出去很远,步子的跨步是地球上的两倍,因而我摔倒了。
74. They should make him know tha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usic does not necessarily make him a famous singer. (gift)
他们应该让他们明白有音乐天赋不一定会让他成为有名的歌唱家。
75. What I advise i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efore it is too late.(measure)
我的建议是该趁早采取措施。
76. Mrs. Smith looks much slimmer than she used to be; she ____________________ (go)
斯密斯夫人看上去比以前苗条多了,她一定在节食。
7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ill be found out in time. (get)
无论谁作弊不受惩罚都将及时被发现。
78. 1 have lost all my possessions in the flood____________________ my pennilessness. ( account)
洪水让我失去了所有财产,这就是我身无分文的原因。
79. I was just about to go to the airpor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hat I had left my passport in the living room.(remind)
我刚要出发去机场,这时我突然想起我把护照落在起居室里了。
80. When the news cam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e decided to serve in the army. (break)
当战争爆发的消息传来,他决定参军。
第二节 短文写作(共1题;满分30分)
去年你作为一名交流生到英国学习和生活了大约10个月的时间,请根据下表用英语向同学介绍一下你在英国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谈谈这段经历对你的影响或意义。
在英国的
学习和生活
住在英国人的家里,了解英国人的生活;
学习多门课程,包括英文写作、英国文学等;
到英国的很多城市参观旅游,参观了许多著名大学和博物馆,体验英国文化。
影响或意义
(至少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ank you!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要求书写工整、卷面整洁,祝同学们好运!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句读(dòu) 琵琶(pà) 笑靥(yè) 扪参历井(měn)
B、吞噬(shì) 膏腴(yú) 歆享(xīn)   鞭笞天下(chī)
C、瘦削(xiāo) 炮烙(pào) 形骸(hái) 百无聊赖(lài)
D、忖度 (cǔn) 逡巡 (qūn) 搭讪 (shàn) 间或一轮(ji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寒暄   莫衷一是   杜鹃啼血    蘖根祸胎
B、陷井   弃甲曳兵   涛涛不绝    敛声屏气
C、饿莩   缠绵悱恻   不经之谈    揭竿而起
D、聒噪   指手划脚   自鸣得意    相敬如宾
3、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茫然:失意的样子。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惑:疑惑,疑问
C、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朔:北方
D、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命:命令
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中国古代小说中,《红楼梦》是一个“异数”,又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小说艺术高峰。
B、作者对这个贵族家庭饮食起居各方面的生活细节都进行了真切细致的描写,表现了这个钟鸣鼎食的诗礼之家“树倒猢狲散”的没落过程。
C、《红楼梦》不仅思想深邃,在艺术上也巧夺天工,这首先表现在作者善于刻画人物上。在描写贾府的没落过程中,作者就为我们塑造了一大批艺术形象。
D、王熙凤不仅曾遭到赵姨娘的暗算,更经常受婆婆邢夫人的气,在贾府捉襟见肘的衰落局面下,她以病体恃强支撑,终于在后40回中因心劳力拙而死去。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根据观察的结果,凡是吝啬鬼,野心家,所有执著一念的人,他们的感情总特别贯注在象征他们痴情的某一件东西上面分不开。
B、近几年,草根群体中崛起了一股出自平凡之举却又摧枯拉朽的道德力量,它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仅感动着每一个善良的人,而且树立了正气,凝聚了人心。
C、为了避免地方电视台相亲节目、娱乐节目的不再泛滥,国家广电总局多次发文干预,但收效甚微,毕竟这些节目迎合了部分观众的媚俗需求。
D、12月16日,庆祝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人民网、新华网等多家媒体进行了现场直播。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全书共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为曹雪芹所著,后四十回为高鹗所续。
B、《师说》的作者韩愈世称“韩昌黎”,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文起八代之衰”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C、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琵琶行》(并序)是他的长篇叙事诗之一。
D、鲁迅,原名周树人,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孔乙己》《故乡》《祝福》是《呐喊》中的三篇。
二、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每小题3分,共9分)
皮影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
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
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它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千百年来,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所以流传甚广。不仅如此,皮影戏还对国内外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有不少新的地方戏曲剧种,就是从各路皮影戏唱腔中派生出来的。中国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皮影戏的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都起过先导作用。西方世界从十八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文化名人,对中国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过高度的评价。建国后,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也曾多次以皮影戏来招待国内外宾客。然而,皮影戏艺术在遭遇“文革”劫难之后,濒危的处境至今未能扭转。
至于皮影戏中人物、景物的造型与制作,却又是属于我国的民间美术范畴。它的艺术风格,在民族艺苑里也是独树一帜。它为了适应皮影戏的幕影表现形式,采取了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对人物及场面景物进行了大胆的平面化、艺术化、卡通化、戏曲化的综合处理。其脸谱与服饰造型生动而形象,夸张而幽默,或纯朴而粗犷,或细腻而浪漫。再加上雕功之流畅,着色之艳丽,通体透剔和四肢灵活的工艺制作效果,着实能使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皮影人制品(简称影人)不只是用于皮影戏的演出,而且每个人都可以用双手耍玩娱乐,还可以置于窗前或白墙之上,作为室内艺术装饰。由于皮影造型古朴典雅,民族气味浓厚,既具有艺术欣赏性又有收藏价值,所以国内外很多博物馆、收藏家、艺术工作者和皮影爱好者都藏有中国皮影。在国际交往中,也常有国人以中国皮影为上等礼品赠与国际友人。
链接:
泰山皮影已经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7年6月8日——6月18日,中华世纪坛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泰山皮影传人范正安受邀表演了《石敢当铲除恶狼精》。
泰山皮影的独特之处是演出只有一人完成,左脚踩鼓,右脚敲锣,口中演唱,双手指挥皮影。其曲风是山东大鼓,人物的语言和性格也有着鲜明的山东色彩。
7、下列对“皮影”的定义,正确的一项是(  )
A、“皮影”是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
B、“皮影”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
C、“皮影”是用灯影达到艺术效果,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平面偶人表演的一种戏剧形式。
D、“皮影”是民间艺人用皮制品手工、刀雕彩绘制作成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借助白色幕布和灯光进行戏剧表演的艺术。
8、下列对“皮影”艺术特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皮影”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
B、“皮影”为了适应其幕影表现形式,采取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对人物及场面景物进行平面化、艺术化、卡通化、戏曲化的综合处理。
C、“皮影”的人物脸谱与服饰造型生动而形象,夸张而幽默,或淳朴而粗犷,或细腻而浪漫;雕功流畅,着色艳丽,通体透剔,四肢灵活。
D、“皮影”不只可用于演出,还可用于耍玩娱乐,甚至还可置于窗前或白墙之上作为室内艺术装饰品。
9、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有不少新的地方戏曲剧种就是从各路皮影戏唱腔中派生出来的。
B、泰山皮影的曲风是山东大鼓,人物的语言和性格具有鲜明的山东色彩,更为独特的是它是由一人独立完成的,手脚口并用。
C、皮影戏艺术在遭遇“文革”劫难之后,濒危的处境至今未能扭转,泰山皮影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是最好的证明。
D、中国皮影戏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表演艺术手段,开近代电影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发展的先河。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0—14题 (22分)
国渊字子尼,乐安盖人也。师事郑玄。后与邴原、管宁等避乱辽东。既还旧土,太祖辟为①司空掾属,每于公朝论议,常直言正色,退无私焉。太祖欲广置屯田,使渊典其事。渊屡陈损益,相土处民,计民置吏,明功课之法,五年中仓廪丰实,百姓竞劝乐业。太祖征关中,以渊为居府长史,统留事。田银、苏伯反河间,银等既破,后有余党,皆应伏法。渊以为非首恶,请不行刑。太祖从之,赖渊得生者千余人。破贼文书,旧以一为十,及渊上首级,如其实数。太祖问其故,渊曰:“夫征讨外寇,多其斩获之数者,欲以大武功,且示民听也。河间在封域之内,银等叛逆,虽克捷有功,渊窃耻之。”太祖大悦,迁魏郡太守。
时有投书诽谤者,太祖疾之,欲必知其主。渊请留其本书,而不宣露。其书多引《二京赋》,渊敕功曹曰:“此郡既大,今在都辇,而少学问者。其简开解年少,欲遣就师。”功曹差三人,临遣引见,训以“所学未及,《二京赋》,博物之书也,世人忽略,少有其师,可求能读者从受之。”又密喻旨。旬日得能读者,遂往受业。吏因请使作笺,比方其书,与投书人同手。摄案问,具得情理。迁太仆。居列卿位,布衣蔬食,禄赐散之旧故宗族,以恭俭自守,卒官。
(选自《三国志?魏书?国渊传》)
注:①司空掾属——司空府属下的官职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祖欲广置屯田,使渊典其事 典:主管
B、五年中仓廪丰实,百姓竞劝乐业 劝:劝说
C、其简开解年少,欲遣就师 简:选择
D、禄赐散之旧故宗族,以恭俭自守,卒官。 散:分发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的“耻”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虽克捷有功,渊窃耻之
A、是故圣愈圣,愚愈愚 B、序八州而朝同列
C、吾从而师之 D、天下云集响应
13、翻译下列句子(10分)
翻译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太祖辟为司空掾属,每于公朝论议,常直言正色,退无私焉。(4分)


②时有投书诽谤者,太祖疾之,欲必知其主。(3分)

翻译课文中的句子。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3分)


14、.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3分)
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题。(8分)
宿 云 梦 馆
北宋·欧阳修
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
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
【注】欧阳修曾坐“朋党”之罪出放外任,这诗是外放时途经云梦驿馆之作。
15、(1)这首诗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结合第一、二句诗做简要分析。(4分)
答:
(2)这首诗的第四句化用了哪位诗人的什么名句?作用是什么?(4分)
答:

16、补写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选6,每小题1分,共6分)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
(2)艰难苦恨繁霜鬓, 。
(3) ,幽咽泉流冰下难。
(4) ,往往取酒还独倾。
(5) ,鱼鳖不可胜食也。
(6)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7)天下云集响应, 。
(8) ,官盛则近谀。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20分)
人,又少了一个
作者:聂华苓
三年前,也是冬天。一个骨瘦如柴的女人来到我家门前。
她头发蓬乱,脸色苍黄,穿着一件空荡荡的破旧花棉袄,和一条褪色的灰布裤子,手中提着一个白布口袋。她轻轻推开我家虚掩的大门,缩缩瑟瑟地探进头来。我正站在窗口。
“太太,我不是叫花子,我只是要点米,我的孩子饿得直哭!”她没等我回答,就自我介绍下去:“我也是大学毕业的。哪,你看。”她抖着手由内衣口袋中掏出身份证来,“这上面都写着的,这是我以前的照片!”
由于好奇,我接过她的身份证。那是一个富态的中年女子的照片:光亮细碎的发鬈,整整齐齐地贴在头上,淡淡的双眉,弯在那一双满足的眼睛之上,衣襟上还盘着一个蝴蝶花扣。
我端详着那照片的时候,她就一个人絮絮叨叨地讲了下去:“我先生坐了牢,我就一个人带着四个孩子,饱一天,饿一天。我替人洗衣服,付了房钱,喝稀饭都不够!孩子们饿得抱着我哭,我只有厚着脸皮出来讨点米。我只要米,不要钱,我不是叫花子,我是凭一双手吃饭的人!太太!唉!我真不好意思,我开不了口,我走了好几家,都说不出口,又退出来了!我怎么到了这一天!”她撩起衣角来拭眼泪。
我将她的口袋装满一袋米。她抖动着两片龟裂的嘴唇说道:“这怎么好意思?您给我这么多!这怎么好意思!谢谢,太太,我不晓得怎么说才好,我——我直想哭!”她淌着泪背着一袋米走了。
三年后的今天,我又看见了那个女人。她正站在巷口一家人家门前, 我打那儿经过。她皱缩得更干更小了!佝偻着背,靠在门框上,脸上已经没有三年前那种羞怯的神情了,咧着一嘴黄牙,阴森森地笑着①,用一种熟练的讨乞声调高声叫道:“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只听得门内当啷一响,是金属落地的声音,接着是一声吆喝:“一角钱拿去!走,走,谁叫你进来的?你这个女人,原来还自己洗洗衣服赚钱,现在连衣服也不洗了,还是讨来的方便!”
那女人笑嘻嘻的②:“再赏一点吧,太太,一角钱买个烧饼都不够!”“咦,哪有讨饭的还讨价还价的? 走,走,在这里哼哼唧唧的,成什么样子?”那女人的嘴笑得更开了③:“再给我一点就走,免得我把您地方站脏了,再多给一点!”
呯地一声,大门被踢上了。那女人回过头来,冷笑了一声④,然后漠然望了我一
眼,她已经不认得我了!
17、第四段画线部分内容可以去掉吗?它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

18、小说突出描写了女人行乞时的四次“笑”,请分析四次“笑”的内涵。(4分)
答:

19、小说中描述的这个中年女子并没有去世,为什么作者却说“人,又少了一个”?(3分)
答:


20、本文和《祝福》都写了女人沦为乞丐,试分析本文中女人和祥林嫂形象的异同点(6分)
答:


五、语言运用与表达(10分)
2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4分)
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
①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
②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
③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
④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
⑤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
⑥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
A. ⑤①⑥②④③ B. ⑤⑥①④③②
C. ⑥④③②①⑤ D. ⑥②③①④⑤
答:
六、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有一个孩子,伸手到一个装满榛果的瓶子里,尽其所能地抓了一把榛果;当他把手收回来时,手被瓶口卡住了。他既不愿意放弃榛果,又不能把手缩回来,急得大哭。旁边一个人劝他说:“你知足些吧,只拿一半,让你的拳头缩小一些,你的手就很容易从瓶子里出来了。”在生活中,有时候只有放弃才能得到,有的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想获得,不想放弃,结果什么也得不到。你也许有类似的经历,或对此有自己的认识。
请以“放弃”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标题自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