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涟水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模块检测试题(9科9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涟水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模块检测试题(9科9份)

资源简介


注意事项:
1、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案答在试题卷上无效。第Ⅱ卷的答案用0.5mm黑色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纸上。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a—40 Fe—56 Cu—64 Zn—65 Mn—55 I—127
第Ⅰ卷(选择题 共69分)
一、选择题(共23小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9分。)
1.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在自然界的丰度很低。的浓缩一直为国际社会关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235 B.中子数为92
C.电子数为143 D.质量数为235
2.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A.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原子量依次递增
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3、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交界处最容易找到的材料是??????????
A.制催化剂的材料 B.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C.制农药的材料?????????????? ??D.半导体材料
4、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作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化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 B.元素周期表有18个族
C.第ⅠA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D.短周期是指第1、2、3、4周期
5、13C-NMR(核磁共振)、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
A.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     B.13C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C.15N与14N互为同位素      D.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
6、周期表中16号元素和4号元素的原子相比较,前者的下列数据是后者的4倍的是
A.最高化合价 B.最外层电子数 C.电子层数 D.核外电子数
7、在下列元素中,不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A.氢 B.铁 C.钙 D.氯
8、下列各组元素(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能形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的是
A.6和8 B.1和16 C.12和17 D.16和8
9、两种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依据是
A.分子式相同 B.结构相同 C.化学性质相同 D.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10、下列物质中,不含共价键的是
A.NaCl  B.Cl2  C.HCl   D.NaOH
11、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A.F—的结构示意图: B.CO2的分子模型示意图:
C.NaCl的电子式: D.N2的结构式: :N≡N:
12、下列属于原子晶体的化合物是
A.金刚石 B.冰 C.二氧化硅 D.氯化钠
13、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A.CO2和SiO2  B.HCl和H2O C.NaOH和MgCl2   D.CCl4和NH4Cl
14、若aAn+与bB2-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的数值可表示为?
A.b+n+2 B.b+n-2 C.b-n-2 D.b-n+2
15、元素R的原子序数是15,下列关于R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R的最高正化合价是+5 B.R是第2周期第ⅤA族的元素
C.R的氢化物分子式是RH3 D.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
16、下列各组中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A.酸性:HClO4>HBrO4>HIO4 B.碱性:NaOH>Mg(OH)2>Al(OH)3
C.稳定性:PH3>H2S> HCl D.非金属性:F>O>S
17、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 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N4转化为N2属于物理变化
C.N4的摩尔质量为56
D.N4与N2互为同素异形体
18、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加快、减缓甚至阻止反应的进行,使化学反应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下列各图所示的措施中,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19、为了说明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甲、乙、丙、丁四位学生分别设计了如下A~D四个实验,你认为结论不正确的是
A.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大理石块和大理石粉与相同的盐酸反应,大理石粉反应快
B.将大小、形状相同的镁条和铝条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时,两者速率一样大
C.将浓硝酸分别放在冷暗处和强光照射下,会发现光照可以加快浓硝酸的分解
D.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双氧水,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再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并微热,两支试管产生氧气的快慢不同
20、对于工业合成氨反应:N2+3H22NH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加大反应速率
B.升高温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
C.增大N2浓度可以使H2转化率达到100℅
D.增大N2浓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
21、把镁条投入到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里,产生H2的
速率可由右图表示。在下列因素中:①盐酸的浓度;②镁条的表面积;③溶液的温度;④Cl-的浓度。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A.①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22、在2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A(g)+3B(g)2C(g),在10s内反应物A的浓度由1mol/L降到0.6mol/L,则ν(C)为
A.0.08mol/(L·s) B.0.04mol/(L·s) C.0.8mol/(L·s)  D.0.4mol/(L·s)
23、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B原子与C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是A的4倍,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B的氢化物比C的氢化物稳定
B.A、B、C三者可以共同形成一种离子化合物
C.A、B、C三者核电核数之和为32
D.A、B、C三者均为非金属元素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1分)
二、填空题(共3题,共31分。)
24.(8分)下列物质中:
(1)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 (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有
(3)属于同位素的有 (4)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有 。(填序号)
A、液氯与氯气 B、 与
C、白磷与红磷 D、 Cl与Cl
25.(12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针对表中的①~⑨种元素,填写下列空白:
主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族
2



3






4

(1) 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填具体元素符号或化学式,下同)。
(2) 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分子式是_______,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3) 最高价氧化物是两性氧化物的元素是_____ ____;写出它的最高价氧化物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
(4)④与⑧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该化合物所含化学键类型是 (填 “共价键”或“离子键”),晶体所属类型是 晶体(填 “分子”或“离子” “原子”)。
(5)试设计实验方案比较④与⑤的化学性质,有关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填入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与结论
26.(5分)已知短周期元素A、B、C、D、E、的信息如下:
元 素
有关信息
A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强酸)能与其气态氢化物反应生成盐
B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C
M层上有3个电子
D
短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
E
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6
请写出五种元素的元素符号
A、 B、 C、 D、 E、
27.(6分)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反应开始至2min末,X的反应速率为 ;
(3)该反应是由 (填序号)开始反应的。(①正反应②逆反应③正逆反应同时。)
第Ⅱ卷(共31分)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31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80分)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5题,70分,请将正确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1.对日内瓦会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①周恩来在会议上进行了积极的外交努力
②周恩来提出“求同求异”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
③周恩来出色的外交才能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望
④周恩来阐明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2.下列国际会议,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地位参加的是 (?? ? )
A.万隆会议 B.日内瓦国际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不结盟运动会议
3.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鲜明的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背景不包括 (?? ?? )
A.帝国主义对会议的干扰和破坏????? B.与会国之间的矛盾分歧
C.一些国家对新中国怀有误解和疑惧? D.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对会议的干扰和破坏
4.1949 年周恩来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我们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对于美国帝国主义我们一定要采取严肃的态度,使他们了解中国是不可欺侮的,即使对苏联及各人民民主国家,我们也不能有所依赖。这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
A.不结盟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
C.独立自主? ? D.求同存异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主要是因为它 (   )
A.适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且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
B.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
C.指导处理了中国和印度的关系
D.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7.20世纪70年代使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得以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 )
A.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 B.中美和中日关系的改善
C.第三世界的兴起??????????????????? D.中国的综合国力提高
8.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海峡两岸从敌对隔绝到频繁交流转变的原因有 (? ? )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提出了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的方针?
②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海峡两岸交流、缓和的政策?
③台湾当局被迫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
④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要求与努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 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
A.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权?????????? B.特别行政区原有社会制度不变
C.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中国行使主权???????? D.“一国”是“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10.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说:“美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在等待,即使美国存在的问题日益恶化。与此同时,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这表明 ( ??? )
A.一超多强的格局被打破? ?????????? B.美国已沦为二等国家
C.新的国际格局已经确立? ?????????? D.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
11.美国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推行“坦克式民主和自由”。这表明美国是冷战结束后? (??? )
A.唯一的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B.多极世界的一员,维护世界和平?? ?
C.欧盟外交的代表,充当和平的使者?? D.两极世界的一极,继续推行冷战政策
12.欧共体从1967年成立之初的6个成员国,发展到1986年的12个成员国,2004年5月,欧盟发展到25个成员国。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洲迅速走向一体化的原因有(??? )
?①地域上接近?????????????????????②民族文化传统接近?
?③内部经济联系密切????????????? ?④联合自强,应对超级大国威胁。
?A.②③④??????? ??B.①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③④
13. 杜鲁门曾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
A.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B.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C.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 D.都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
14.第三世界的兴起和发展,是当代国际社会的一个巨大变化。同第三世界崛起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 )
①1945年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②1955年召开亚非会议?
③1961年召开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④1962年爆发古巴导弹危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5.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几大力量也相对突出,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这一现状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的走向是 ( ??? )
A.两极格局???????????????????? B.资本主义一统天下????
C.社会主义一统天下???????????? D.多极化趋势
16. 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 )
A.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1962年爆发古巴导弹危机 D.北约和华约对峙局面的形成
17. 1948年,在一批运往希腊的物资上印有这样的标志,标志以美国国旗为基础,形状如同盾牌般的纹章,正中写有“为了欧洲的复兴,由美国所援助”的标语。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一现象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相关 (?? ? )
A.“铁幕”演说的发表?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18. 1961年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番话反映了 ( ??? )
A.两大阵营开始对立?????? B.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C.亚非新独立的国家开始走向联合? ???? D.冷战局面出现
19. 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提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出发点是 ( ??? )
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D.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矛盾
20.1961年,为寻求稳定和平的发展道路,不结盟运动兴起。这一运动 ( )
A.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 B.推动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方向转化
C.动摇了美苏的霸权地位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
21. 欧盟建立的背景是 ( )
A.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之间经济竞争日益加剧
B.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加强且相互间消除了贸易障碍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使欧洲国家感受到竞争压力
D.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使欧洲各国急欲联合自保
22. “别了,雅尔塔”寓意着美苏两极格局的结束,其标志性事件是 ( )
A. 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 B.苏联解体
C.苏联改革进入死胡同 D.东欧剧变
24.某电视剧出现了“一个因私自出海与外国做生意的人被惩处”的场景,我们可断定
A.属于编导自己的杜撰??? B.可能出现在清代初年 ( )
C.执行了“重农抑商”政策? D.早在秦朝就已出现,不足为奇
25.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 )
A.铁犁牛耕的使用???????????????? B.战争频繁,井田上耕作的劳动力不断减少
C.诸侯国推行税制改革???????????? D.战国时期,诸侯国先后开展的变法活动
26. 汉初规定:商人不许穿丝绸衣服,不许持有武器,不许乘车骑马,不许仕官为吏,不许购买土地。这反映汉初实行 (?? )
A.海禁政策?? B.抑商政策? C.奖励农耕的政策? D.闭关锁国
27.明清时期江南手工纺织业繁荣,政府却下令“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这则材料体现了封建政府是如何限制民间手工业的? (?? )
A.课以重税?????? B.控制机户????? C.低价派织? ??? D.限制其规模
28.假设一位唐代的商人到长安做生意,他的活动中不可能出现下列哪种活动?(??? )
A. 在专门的“市”里卖瓷器?????????????
B. 在居住区开绸缎店
C. 让手下从各地的草市搜罗地方特产到长安贩卖
D. 其在长安的生意活动必须接受专门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
29.“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是对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所反映的当时社会最基本的一种耕作方式是 ( ??? )
A.火耕????????? B.刀耕???????? C.石器锄耕??????? D.铁犁牛耕
30.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 ( ??? )
①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
②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③“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④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 C.①③④  D.①②④
31.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这表明当时的手工业和商业 ( )
A.不受官府控制????? B.由官府控制????????
C.存在官营和私营的区别??????????? D.以私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 
32.在我国南海某处打捞了一艘古代沉船,在船中发现了大量的白瓷、青花瓷、彩瓷和珐琅彩等瓷器。根据这一考古发觉材料推断这一沉船事件大致发生在 ( ??? )
A.汉朝?????? ?? B.清朝???????? C.宋朝??? ????? D.唐朝
33.明清时期中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商人群体是 ( ??? )
A.粤商和徽商???? B.徽商和晋商??? ?? C.闽商和粤商??? ??? D.台商和港商
34.“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海防纂要?卷七》中这则史料反映出当时统治者推行的政策是(  )
A.重文轻武? ?B.重本轻末 C.闭关锁国政策?? ?D.避战自保
35.中央电视台曾有一则广告语:“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四川旅游依然美丽”。广告中提到的都江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它最早形成于 ( ??? )
A.春秋??? B.秦朝? C.西汉?? ? D.战国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5题,10分,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请将正确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36.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7.冷战是指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北约的成立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
38. 当今的世界,美国实力超强,西欧、日本紧随其后,中国、俄罗斯遭排挤,世界已形成美、日、欧三极格局。
39.中国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掌握了灌钢法的炼钢技术,中国的炼钢技术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夕都领先于世界。
40.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条件下,家庭的生产所得少部分供自己消费,其余大部分用于市场交换,以增加家庭的经济收入。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20分)
三、问答题
41.(10分)农业是古代中国社会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之上,古代中国商业产生并不断发展。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是什么?封建统治者执行这一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
(2)与唐朝以前相比,宋朝以后我国商业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3)2006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乔家大院》以明清时期的商帮为原型。请问明清时期的著名商帮有哪些?(2分)
(4)马克思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战斗中被打垮………”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清政府采取了哪些“不顾时势”的政策?(2分)这一政策造成的消极影响有哪些?(2分)
42.经历二战战火洗礼的欧洲,面对20世纪中后期的世界风云际会,“振兴欧洲,重建欧洲”成为一个时代的愿景。欧洲人迈向联合的艰辛历程,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启示。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走向联合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这一时期促使西欧国家合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分)
(2)20世纪70年代,欧洲国家在政治上加强合作。试举一例证明(1分)
(3)20世纪90年代,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的重大事件是什么?分析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国际影响?(3分)
(4)综合上述所答,纵观半个多世纪来的欧洲一体化,归纳出欧洲联合呈现的趋势特点。探讨影响世界区域政治合作的主要因素。(3分)
11――15 A.C.B.D.D. 16――20 D.C.B.C.B

注意事项
本事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判断题)、第II卷(综合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请将第I卷答案填在机读答题卡上。
第I卷(客观题 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迅猛增长的原因是( )
①气候条件改善    ②科技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
③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④国际大环境相对稳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图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图回答2~4题。
2.图中①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 ( )
A.现代型 B.混合型 C.传统型 D.原始型
3.影响③国人口出生率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
A.自然资源 B.自然环境 C.文化教育 D.医疗水平
4.对于④国来说,目前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措施是 ( )
A.控制人口增长,积极发展经济 B.发展信息等高科技产业
C.改善食物构成,提高营养水平 D.大量进口高档药品,降低死率
右图表示某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据此回答5~6题。
5.与“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降低,老龄人口比例缓慢增加”对应的期( )
A.I期 B.Ⅱ期 C.Ⅲ期 D.Ⅳ期
6.在I期 ( )
A.人口急剧膨胀 B.人口老龄化
C.人口增长停滞 D.人口平均寿命较低
读某地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表,完成7题。
7.该地人口自然增长最快的年份为 ( )
A.1950年 B.1955年 C.1965年 D.1970年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8~9题。
8.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
A.从北美迁人拉美 B.从亚洲迁往拉美
C.从非洲迁往西亚 D.从欧洲迁往非洲
9.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往乙地的是 ( )《
A.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乙地就业压力大 D.甲地优美的环境
读下面两幅图回答10~11题
10、世界上人口分布最多的纬度带是(   )
A、0°~20°N     B、0°~20°S
C、20°N~40°N   D、40°N~60°N
11、全球有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  )
A、平原地区  B、高原地区
C、南半球   D、西半球
12、我国人口分布最为显著的特点是(  )
A、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B、平原地区人口少,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多
C、沿海地区人口少,内陆地区人口多
D、汉族集中地区人口少,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多
13、下表中反映人口合理容量的数据是( )
A.25万 B.30万 C.35万 D.45万
读“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回答14题。
14.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由好到差的顺序依次为 ( )
A.I、Ⅱ、Ⅲ B.Ⅱ、I、Ⅲ C.Ⅲ、Ⅱ、I D.I、Ⅲ、Ⅱ
15、世界城市化进程发展最快的时期是( )
A、18世纪产业革命以前 B、18世纪产业革命以后
C、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 D、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16、“大学城”、“科学城”和“旅游城”等专业化城市的出现是在( )
A、产业革命之前 B、产业革命后到二战期间
C、二战以后 D、原始社会
某国1个农民生产的农产品可以养活20人。据此完成17~18 。
17.理论上该国城市人口的比例可达到 ( )
A.35% B.55% C.65% D.95%
18.下列现象在该国表现明显的是 ( )
A.城市化进程加快 B.特大城市数量增加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城市环境污染加剧
19.城市是人类重要的居住地。下列四图能正确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规律
的是 ( )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图,回答第20·22题
20、下列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由甲图到乙图变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此过程称为城市化
B、在此过程中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C、此过程中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D、此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逆城市化现象
21、在由甲图到乙图变化过程,可能产生的问题和现象有( )
①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
②城市郊区的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
③工业生产排放大量废弃物,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④出现“热岛”现象,不利于市区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2、有关a、b、c、d四类城市等级体系和服务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
A、a等级的城市等级最高,数目最多,服务范围最大
B、b等级比d等级的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广
C、c等级城市之间的距离比b等级城市之间的距离远
D、d等级城市等级最低,但服务种类最多
读图,完成23~24题。
23.图示国家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 )
A.日本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24.从图中可以看出 ( )
A.中国和印度城市人口数量相同 B.巴西和美国城市化速度相同
C、发展中国家间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 D.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均高于发展中国家
读下图,“亚洲四国家城市化趋势”,读图回答25题。
25.四国家城市化的共同特点是( )
A.起步晚,水平低 B.起步早,水平高
C.起步晚,水平高 D.起步早,水平低
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示意图,回答26·28题
26、图中表示商业支付地租能力的曲线是( )
A、a B、b C、c
27、图中AB区间哪种功能区支付地租能力最高( )
A、住宅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28、下列地理事物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A.欧洲城市中心——多摩天大楼’
B.美国大城市中心——一少见现代化的高楼大厦
C.中国古代都城——以皇宫为中心
D.欧美城市一一教堂位于风景优美的郊区
读“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完成29~30题。
29.图中字母分别代表城市中的不同功能区。其中e区域通常是 ( )
A.中心商务区 B.批发与轻工业区C.低级住宅区 D.高级住宅区
30.图示城市空间结构属于 ( )
A.扇形模式 B.同心圆模式 C.多核心模式 D.星状环形模式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涂“A”、错误的请涂“B”。)
31、处于“低速增长”阶段的国家往往会出现人口的老龄化问题( )
32、19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的目的地主要是“新大陆”( )
33、自古以来山东人闯关东的主要原因是受战争影响 ( )
34、原始社会的环境人口容量比现在大的多( )
35、当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 ( )
36、18世纪中叶开始,城市化开始加速的原因是欧美各国相继实现了产业革命( )
37、我国的大庆等城市是在石油开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38、“中心地”理论是由美国地理学家创立的( )
39、随着时代的发展军事、宗教等因素对于现代城市区位的影响已经减弱( )
40、城市功能区之间无明确的界限,一个功能区往往以某功能为主,也可兼有其他功能。( )
第II卷(主观题 共30分)
三、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共30分)
51、读“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12分,每空1分)

(1)图中第一阶段,人口的出生率 (很高、很低)、死亡率 (很高、很低) ,自然增长率 (很高、很低),处于人口增长的 阶段。
(2)图中第二阶段为人口增长的 阶段,这一阶段出现在 初期,目前仍处于此阶段的非洲东部国家有 、 等国家,
(3)图中第三阶段处于人口增长的 阶段。
(4)图中第四阶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都 (高、低),处于人口增长的 阶段。
(5)德国、英国、法国等欧洲发达国家已进入图中的 阶段。
52、下图是世界人口年龄系数变化示意图。读图和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完成下列题(7分)。
资料:我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为12.9533亿,比10年前增加了1.3亿。0~14岁的少年儿童为28 979万人,比10年前下降了4.8%。15~
64岁的成年人口为91 743万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8 811万人,比10年前上升了1.39%,
(1)图中四条曲线中,已知A曲线是发达国家老年人口系数,则另三条曲线中,代
表发达国家少年儿童人口系数的是 ,代表发展中国家老年人口系数
的是 ,代表发展中国家少年儿童人中系数的是 。
(2)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与前几次人口普查相比,尽管投入人力多,但统计难度大,其主要原因是 。(单项选择) ( )
A.近几年人口增长过快 B.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C.国内自发的人口迁移 D.大量的国际人口迁移
(3)据图和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分析,我国在21世纪上半叶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
53.下图A、B曲线是北京和纽约两城市的人口增长曲线,分析回答:(11分)
(1)A城市发展历史比B城市悠久,但A城所在国家城市化水平较B城所在国
家 (高、低)。因此可以判断A城市是 ,B城市是 。
(2)1960年后,B城人口变化趋势是 ,其原因是 。
(3、1990年以后,A城人口稍有减少,这符合城市发展方针中的“严格控制大城市的规模”的要求。如果A城规模过大,将会带来哪些城市化问题?



(4)、二战后,为何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迅速?



21-25、DBBCA 26-30、AACDA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35、BABBA 36-40、AABAA
第1I卷(综合题共30分)
江苏省涟水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模块检测政治试题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李克强在答记者问时指出,“要把努力实现人民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作为神圣使命,以对法律的敬畏、对人民的敬重、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政府,去造福全体人民,建设强盛国家。”这体现了
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B.政府要接受人民监督
C.政府要坚持民主执政 D.政府要实现和维护全体公民的利益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据此回答第2、3题
2.在我国,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的是
A.生存权和劳动权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言论、集会等自由权利 D.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
3.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不包括 ①政治自由 ②监督权 ③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④遵守宪法和法律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意味着在我国
A.公民可以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B.公民应该享有绝对的权利和自由
C.公民应该享有相同的权利和自由 D.公民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
5.2013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京举行。本届人大到会代表2987人,他们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35个选举单位,各方代表均占一定比例。这说明我国
A.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B.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全民性
C.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D.我国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6.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坚持公正司法,确保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这说明
A.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B.人民民主具有阶级性
C.在我国民主与专政是统一的??????? D.我国的民主主体具有广泛性
7.在我国,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公民是 ①18周岁以下的公民 ②文化水平低的公民 ③信仰宗教而不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公民 ④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③④
8.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表明,我国公民平等地 ①享有权利 ②履行义务 ③适用法律 ④制定法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基层民主制度,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以扩大有序参与,发挥基层各类组织协同作用,实现政府管理和基层民主有机结合。据此回答9-10题。
9.村委会和居委会主任的选举属于 ①直接选举 ②间接选举 ③等额选举 ④差额选举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0.这种选举有利于 ①使每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 ②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③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④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了相应的竞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是
A.实行居民自治和村民自治 B.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直接参与民主决策 D.实行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12.温家宝总理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推动政务公开,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决算公开和公务接待、公务车购置使用、因公出国出境经费公开”。政务公开有利于 ①方便公民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 ②保障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③促进政府自身建设 ④增强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政府不得限制和干涉群众正常信访活动。这是保护公民依法行使
A.民主监督的权利 B.民主决策的权利 C.民主选举的权利 D.民主管理的权利
14.3月12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举行闭幕会,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闭幕会上说,要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鼓励对党和政府工作的批评和建议,支持反映人民群众愿望和诉求的呼声。公民通过政府工作网站,反映意见,提出批评、建议,这是公民通过______参与______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民主决策 B.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民主监督
C.信访举报制度 民主监督 D.舆论监督制度 民主监督
15.国家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的法律途径是
A.开设热线电话 B.设立信访部门
C.推行电子政务 D.建立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
16.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下列对行政权力具有外部监督功能的国家机关是 ①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协 ②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③各级监察部门和审计部门 ④各级人民法院和检察院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
18.下列选项中存在相互监督关系的是
A.人民和人大 B.中国共产党和个民主党派
C.全国人大和国务院 D.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
19.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这表明中国共产党要坚持
A.科学执政 B.民主执政 C.依法执政 D.文明执政
2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
A.科学执政 B.民主执政 C.依法执政 D.文明执政
21.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会议都是( )
A.国家政权机关 B.实现社会民主的重要途径
C.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组织 D.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其成员
22.2013年3月5日至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按照会议的议程,本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温家宝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这表明 ①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人大和政府机关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 ③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监督权 ④全国人大行使最高决定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23.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期间,人大代表围绕民生等问题积极建言献策,这表明
A.人大代表享有提案权、质询权 B.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C.人大代表要接受人民监督 D.人大代表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
24.当前,“入托难”困扰着许多年轻父母,若你是人大代表,为促进这一问题解决,你可以
A.行使立法权,指定相关法律法规 B.行使决定权,制定问题解决方案
C.行使质询权,向幼儿园提出质询 D.行使提案权,提出解决问题议案
25.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本届政府要解决持续发展经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三大问题。从根本上说,这体现了
A.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B.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C.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根本和重要的人权 D.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6.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界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这表明全国人大依法行使
A.审议权 B.决定权 C.表决权 D.立法权
27.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拘押讯问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严禁刑讯逼供,不得侮辱、体罚、大骂服刑人员等。这表明①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我国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③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的保护 ④我国公民的权利是不可剥夺的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28.我国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D.遵循宪法和法律
30.2012年以来,全国各地数百万党员干部自觉深入基层接地气,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下基层活动体现了我们党
A.坚持科学执政的执政方式 B.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C.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D.维护全体公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二、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31、在我国,中国共产党和个民主党派在政治上、组织上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
32、人民政协具有参政议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国家职能。
33、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
34、人大代表依法享有审议权、提案权、表决权、决定权。
35、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36、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
37、充分行使政治权利是公民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38、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39、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意味着公民享有同样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
40、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非选择题
4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胡锦涛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而奋斗》的报告。报告指出“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请回答:(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什么必须坚持党的领导?(6分)
(2)请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在建设美丽中国过程中,青年学生如何做?(4分)
42、 材料一、2013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他向大会报告了过去五年来政府的主要工作及其特点:一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三是毫不放松地抓好“三农”工作,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四是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支撑能力。五是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请回答:(1)材料是如何体现政府职能的?(6分)
材料二、2013年3月17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李克强总理在开场白中,干净利落、直奔主题、只讲“干货”,他指出“改革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以及“汲取人民的力量坚定不移的改革”,展现了大国政府务实为民的一贯作风,为新一届政府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请回答:(2)结合材料说明,政府如何做到对人民负责?(6分)
43、 在2013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CCTV-4联手CNTV等网络媒体,连续第六年推出大型品牌报道《我有问题问总理》,征集社情民意。极大地激发了网民的参与热情。网民反映的情况方方面面,涉及的问题五花八门,既有殷切的期待,也有中肯的批评。在成千上万的留言中,反腐倡廉、收入分配、教育公平、医疗改革、物价房价、就业、环保等词汇是提及最多,反映了网民对国计民生的关注。无论是诉求表达,还是批评建议,都是政府工作的一面镜子,值得有关部门认真地总结、分析。
请回答:(1)网民通过网络与总理交流,反映民生问题,属于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哪种方式?除此之外,我国公民还可以通过哪些渠道直接参与决策过程(4分)
如果要对政府工作提出批评建议,你认为怎样做才是负责的?(4分)
问答题
江苏省涟水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模块检测数学试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1. =
2. 在△ABC中,a=,b=1,c=2,则A等于
3.数列1,1,2,3,5,8,13,x,34,55,…中x的值为________
4. 在△ABC中,A=60°,B=75°,a=10,则c等于
5.设数列都是等差数列,若,则__________。
6. 设sin=,则sin 2θ= .
7.=
8. 已知
9. 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为
10. 已知的值是
11. 式子的值是
12. 一个首项为23,公差为整数的等差数列,如果前6项均为正数,第7项起为负数,则它的公差为
13. 在中,已知,则的形状是 。
14在锐角三角形ABC中,的值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道题,计9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14分)已知函数y=cos2x+sinxcosx+1,x∈R.
(1)当函数y取得最大值时,求自变量x的集合;
(2)求该函数的的单调增区间
17. (14分)
如图,山脚下有一小塔AB,在塔底B测得山顶C的仰角为60°,在山顶C测得塔顶A的俯角为45°,已知塔高AB=20 m,求山高CD.
18. (16分)
(1)求的值
(2)
19.(16分)
(1) 已知都为锐角,,求与的值
(2)已知的值
20.(16分)
在△ABC中,a、b、c分别是角A、B、C的对边,且=-.
(1)求角B的大小;
(2)若b=,a+c=4,求△ABC的面积.
解答题
20(每小题8分)
(1) (2) (过程不规范可适当扣分)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分别是( )
A.开普勒、卡文迪许 B.牛顿、伽利略
C.牛顿、卡文迪许 D.开普勒、伽利略
2.某同学用水平恒力F作用于质量为m的物体,使该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位移x,力F做功为W1,如果他还是用恒力F作用于同一个物体,而使此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移动同样的距离x,此时力F做功为W2,那么两次恒力做功的关系为( )
A.W1=W2 B.W1>W2
C.W1<W2 D.无法确定
3.对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公式中G为引力常量,它是由实验测得的,而不是人为规定的
B.当r趋近于零时,万有引力趋近于无穷大
C.m1与m2受到的引力大小是否相等,与m1、m2是否相等有关
D.m1与m2受到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是一对平衡力
4.“神舟七号”飞船中的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宇航员受力平衡
B.宇航员不受任何力作用
C.宇航员仍受重力作用
D.宇航员受到座舱对他的支持力
5.关于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是焦耳(J)
B.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是瓦特(W)
C.功率是描述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是焦耳(J)
D.功率是描述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是瓦特(W)
6.手动挡汽车上坡的时候,司机必须换挡,其目的是( )
A.减小速度,得到较小的牵引力
B.增大速度,得到较小的牵引力
C.减小速度,得到较大的牵引力
D.增大速度,得到较大的牵引力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7.假如一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2倍,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
A.根据公式v=ωr,可知卫星的线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
B.根据公式F=mv2/r,可知卫星所需的向心力减小到原来的1/2
C.根据公式F=GMm/r2,可知地球提供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1/4
D.根据上述B和C给出的公式,可知卫星的线速度将减小到原来的/2
8.同步卫星相对于地面静止不动,犹如挂在空中一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步卫星处于平衡状态
B.同步卫星的速率是唯一的
C.各国的同步卫星都在同一圆周轨道上运行
D.同步卫星加速度的大小是唯一的
9.关于摩擦力做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动摩擦力只能对物体做负功
B.静摩擦力只能对物体做正功
C.滑动摩擦力可以对物体做正功
D.静摩擦力可以对物体做负功
10.有关人造地球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最小速度
B.第一宇宙速度是近地圆轨道上人造卫星运行速度
C.第一宇宙速度是能使卫星进入近地圆形轨道的最小发射速度
D.卫星环绕地球的角速度与地球半径R成反比
11.我国发射的“神州六号”载人飞船,与“神州五号”飞船相比,它在更高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神州六号”的速度比“神州五号” 大
B.“神州六号”的速度比“神州五号” 小
C.“神州六号”的周期比“神州五号” 长
D.“神州六号”的周期比“神州五号” 短
三、题空题:本题共计12分(每空2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
12.经典力学只适用于解决 物体的运动问题,不能用来处理 物体的运动问题(填“高速”或者“低速”)
经典力学只适用于 物体,而不适用于 物体。(填“宏观”或者“微观”)
13.设地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则环绕地球飞行的第一宇宙速度v的表达式为________;某行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4,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2,那么在此行星上的“第一宇宙速度”与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________(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其中14题10分,15题,12分,16题12分,共计34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 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同步卫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卫星运动在离地心的距离为r的圆形轨道上。已知某颗同步卫星的质量m,引力常量G,地球自转周期为T,请根据以上信息,求出下列物理量(用题中给出的物理量表示)。求:(1)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大小;
(2)地球对该卫星的吸引力大小;
(3)地球的质量大小。
16.一辆质量为2.0×103kg的汽车以额定功率为6.0×104W在水平公路上行驶,汽车受到的阻力为一定值,在某时刻汽车的速度为20m/s,加速度为0.50m/s2,(g取10m/s2)求:
(1) 汽车受到的阻力是多大?
(2)汽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大?
(3)当汽车的速度为10m/s时的加速度是多大?
第Ⅰ卷
第Ⅱ卷
三、填空题(本题共计12分,每空2分)
12. 低速 、 高速 、 宏观 、 微观
13.v= , 1: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减数分裂的间期,细胞核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合成ATP B.合成纤维素
C.DNA复制 D.RNA复制
2.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C.绵羊的白毛和??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3. 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A.A 和b B.Y和y C.E和E D.X和Y
4.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其新生命的起点是
A.卵细胞 B.极核 C.种子 D.受精卵
5.下列材料中,能用来观察减数分裂的是
A.蓖麻种子 B.洋葱根尖
C.蝗虫的精巢 D.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6.下列有关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B.减数分裂过程中能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C.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一定相同
D.形态、大小相同的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7.关于四分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
B.一个四分体含4条染色体
C.一个四分体含4个DNA分子
D.一个四分体含4条染色单体
8. 四分体时期常会发生互换,下列哪个图可表示交叉互换?

9.如图是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行为的图像,其中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的正确图像是
10.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染色体着丝点的分裂
D.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染色体的分离
11.如右图所示的细胞名称是
A.卵原细胞 B.卵细胞 
C.初级卵母细胞D.次级卵母细胞
12.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是
A.染色体自我复制 B.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
C.着丝点分裂为二,两染色单体分开 D.染色体恢复成染色质状态
13.下列曲线中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是
14.在正常情况下, 下列个体中自交后代肯定不会发生性状分离的是
A.优良性状个体 B.显性性状个体
C.隐性性状个体 D.有害性状个体
15.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种杂交实验中:
①紫花×紫花→紫花 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 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
能判断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②和③ D.④和①
16.杂合子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前15株都高茎,第16株是高茎的可能性是
A.75% B.25% C.100% D.0
17. 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A.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B.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18.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杂合子(Aa)连续自交若干代,子代中显性纯合子所占比例的是
19.下列哪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中会表现出相对性状
A. DD×dd B. dd×dd C. Dd×Dd D. DD×Dd
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B.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C.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D.杂合子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21.下列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性状分离现象的各项假设性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
B.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单个存在
C.在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D.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22.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实验中,验证其假说正确与否的方法是
A.测交 B.杂交 C.自交 D.正交和反交
23.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的是
24.下列有关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试验材料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A.豌豆是异花传粉植物
B.豌豆是闭花受粉植物
C.豌豆有利于进行人工杂交试验
D.豌豆的一些品种之间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5.一对双眼皮夫妇一共生了四个孩子,三个单眼皮,一个双眼皮,对该现象的最好解释是                             
A.单眼皮∶双眼皮=3∶1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B.该性状的有关基因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子代个体数少,表现型比与遗传概率发生偏离
D..单眼皮是显性性状,双眼皮是隐性性状
26.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时都出现的现象是
A.同源染色体分离 B.着丝粒分裂
C.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D.染色体复制
27.下列哪个选项是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差别
①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的时期 ②生成场所 ③细胞质的分配
④成熟生殖细胞的数目 ⑤是否变形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28.只在减数分裂发生,而在有丝分裂中不发生的现象是
A.DNA的复制 B.纺缍体的形成
C.着丝点的分裂 D.同源染色体配对
29.进行有性生殖的高等动物的三个生理过程如右图所示,则①②③分别为
A.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
B.有丝分裂、受精作用、减数分裂
C.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
D.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
30.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A.体细胞 B.精原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
31.下图是某种生物的精子细胞,根据图中染色体类型和数目,则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A.①③ B.②⑤ C.①④ D.③④
32.右图表示某生物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B.该细胞中1与2、3与4是同源染色体
C.该细胞中有2对染色体,4个DNA分子
D.该生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
33.在减数分裂的整个过程中,细胞分裂次数、染色体复制次数、着丝点分裂次数、染色体减半次数、DNA分子减半次数依次是

A.1、2、2、1、2 B.1、1、1、2、1
C.2、1、1、2、1 D.2、1、1、1、2
34.孟德尔对遗传规律的探索过程是
A.实验→假设→验证→结论 B.假设→实验→结论→验证
C.实验→分析→假设→结论 D.分析→假设→实验→验证
35.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的比例的有
①子一代产生的配子比例 ②子二代性状分离比
③子一代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 ④亲本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
⑤子一代测交后代基因型比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第II卷 非选择题部分(共3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0分)
36.(5分)在下面概念关系图的I~V中填写适当的名词。
37.(9分)下图是某个二倍体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细胞名称为 ▲ ,其含有的DNA数为 ▲ 。
(2)B细胞处于  ▲  期,有 ▲ 对同源染色体。
(3)C细胞名称为  ▲ ,其分裂后的子细胞为▲ (填图中序号)。
(4)上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  ,含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
有 ▲ ,DNA数为8个的细胞有 ▲ 。
38.(10分)下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图解,已知高茎和矮茎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的,请仔细阅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 ▲ ,操作①叫 ▲ ,操作②叫 ▲ ;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①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时间上要在
▲ 时进行。
(2) 从乙图实验 ▲ 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 ▲ 是显性性状。实验二高茎丁子代中,同时出现高茎和矮茎,在遗传学上称为
▲ ;高茎戊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 。
(3)实验一中高茎丙与实验二中高茎戊杂交,所获得的子代高茎个体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 ▲ 。(2分)
39.(6分)下图表示某高等雄性动物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4个不同时期的细胞核内染色体和DNA分子的数量变化。请据图回答:
(1)图中a表示 ▲ ,b表示 ▲ 。
(2)图中时期Ⅱ细胞内的染色体和DNA分子的数量之比为 ▲ 。
(3)从图中可以推知,该高等动物的体细胞中含有 ▲ 条染色体。
(4)在图中的4个时期中,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有 ▲ (填图中时期序号),处于时期Ⅲ的细胞名称是 ▲ 。
第II卷 非选择题部分(共30分)
36.(5分)
等位基因 隐性基因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表现型
39.(6分)(1) 染色体 DNA
(2) 1:2
(3) 2n
(4) I、II 次级精母细胞


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题1分,满分15分)
1.It’s reported that the robbery took place at crossroads where he was hit on ______head by a man with a stick.
A. a; the B. the; / C. a; a D./; the
2.Only adults are allowed to have access the Internet in the Internet cafes in our city.
A. with B. to C. for D. in
3.—Why shouldn’t I disturb my brother these days?
—Because he needs to think about job advertised in the paper he can take.
A. how B. where C. which D. that
4.We Nanjingers should try our best to make to the Nanjing 2014 Youth Olympic Games.
A. differences B. contributions C. advances D. records
5.He didn’t work hard; he was dismissed by the boss.
A. thus B. instead C. anyhow D. however
6.Many people worry that air pollution might changes in the weather around the world.
A. add to B. lead to C. turn to D. belong to
7.By law, doctors are banned the kickback(回扣).
A. to accept B. to be accepted
C. from being accepted D. from accepting
8.—I can’t help you with he problem, for I with my homework.
—Thank you all the same.
A. am occupying B. occupy C. am occupied D. was occupied
9.—Doesn’t he feel impolite when he laughs with his mouth full of food?
—I will ask him to pay attention to his behavior.
A. it B. that C. this D. these
10.The elderly mother sits in the armchair, at the family picture on the wall quietly.
A. staring B. being stared C. stared D. to stare
11.—Charlie has been nowhere for three days. What has happened to him?
—Didn’t you know he had gone to Hong Kong?
A. in sight B. in place C. in face D. in use
12. thousands of families from the earthquake-stricken area have moved into new houses is exciting news.
A. That B. What C. Which D. It
13.— made your daughter decide to go to Tibet as a volunteer?
—Mr.Lee’s speech.
14.After hearing the bad news, Susan found herself of it from time to time while at work.
A. to think B. thinking C. though D. having thought
15.-----Could you do me a favor ?
------It depends on _____ it is .
A. whichever B. which C. whatever D. what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Several years ago, we moved into the apartment where we live now. When my friends helped me move in, the downstairs neighbors began to 16 about the noise. I could do 17 about it. After all, noises are unavoidable(不可避免的).How can anyone move in 18 .
Still 19 ,the complaints continued on a daily basis—well after the first day. We walked “too loudly”down the stairs, we laughed too often, we opened and closed the door too many times…They had many 20 to complain.
Nobody can stand the endless complaints and quarrels. I soon learned that they had 21 the last few families who lived above them by the same way. So I had the information I needed and I tried to 22 every situation carefully.
I tried to walk in 23 to avoid any possible noises. Whenever they called 24 came to the door with a complaint, no matter how unreasonable, I simply listened. From their confused expressions, I could imagine that they had never expected to get a 25 attitude from me.
Of course, it was hard to keep calm but my sister and I 26 . I told my sister that we were going to be pleasant and 27 them to change their attitude to neighbors. I explained to her that they probably felt 28 in their lives because they are common people. 29 , they were always looking for a 30 to show their power so that nobody could look down upon them. I continued smiling and greeting them as I saw them, much to their 31 .On more than one occasion(不止一次), I ended up 32 them. They thanked me before they left.
Unexpectedly, the next time I saw them, they all smiled and 33 friendly. We had a short but pleasant 34 . Ever since then, they’ve been very pleasant neighbors, and we’ve become good 35 .
16.A. worry B. talk C. care D. complain
17.A.verything B. nothing C. something D. anything
18.A.quietly B. quickly C. suddenly D. slowly
19.A.angrier B. less C. better D. worse
20.A.purposes B. times C. reasons D. persons
21.A.come across B. driven off C. knocked into D. taken in
22.A.treat B. allow C. keep D. accept
23.A.fashion B. trouble C. doubt D. peace
24.A.but B. so C. or D. as
25.A.funny B. positive C. gentle D. satisfying
26.A.continued B. decided C. began D. stopped
27.A.order B. ask C. forbid D. encourage
28.A.stupid B. powerless C. unfortunate D. dangerous
29.A.Besides B. Therefore C. Otherwise D. However
30.A.task B. chance C. challenge D. job
31.A.surprise B. worry C. taste D. expect
32.A.frustrating B. annoying C. helping D. joining
33.A.sounded B. felt C. phoned D. looked
34.A.discussion B. quarrel C. conversation D. journey
35.A.friends B. workmates C. partners D. classmates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One in 400 children in the United States has diabetes(糖尿病). And the most difficult thing for the young diabetic patients is that many of them don’t have a clear idea when they need to take insulin(a drug used in treating diabetes).The parents of one Long Island boy found the perfect solution—Hero, a specially trained dog that can discover when a diabetic is in trouble and find help.
Johnny Pion, eight years old, is a poor kid that was told he was a diabetic in 2008. He can’t do without insulin. His blood-sugar levels should be closely checked. He even can’t go out to play without his mom or dad fearing he might need help.
With Hero in her new home, Johnny’s parents may worry a little less. They received the news about Hero on the newspaper. The dog cost around $20,000. With the help of friends and family, the Pions brought Hero home from Warren Retrievers in Virginia. Mary Campbell. Hero’s trainer, said the dog could discover the slightest changes in blood sugar by her sense of smell.“Humans have 5 million smell receptors(感受器); dogs have 5 billion smell receptors,”she said.
When the dog discovers something’s wrong, she’ll rub(蹭)her head against Johnny’s legs. If he doesn’t answer her, Hero knows to look for Johnny’s mom and dad. Hero even could ring up 911.
On their first night, Johnny’s was comfortably sleeping in his own bed with Hero and not with his parents for the first time. Night time is very important because blood sugar goes unchecked while sleeping. Now Hero is a round-the-clock nurse.
36.Young people with diabetes have difficulty .
A. telling when they need to take medicine
B. finding what is he best medicine for them
C. remembering the names of their medicine
D. knowing how to keep healthy and live a longer life
37.Hero can help Johnny because she .
A. cost around $20,000
B. never sleeps during the night
C. has 5 million smell receptors
D. can discover the changes of blood sugar
38.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passage?
A. Hero can telephone her owners for help.
B. Hero is helpful for the family.
C. The Pions paid for the dog by using donations.
D. The Pions provided special food for the dog.
39.After Johnny Pions got ill, he had to .
B
A girl who graduated from a world-famous university wanted to do translation work for authority leaders. She was so happy when she entered the British embassy(大使馆). She thought it was the greatest happiness in her life as many graduates wanted to get that job while she was one of the few people who got it!
But when she started her new job, she realized that it was just a job of answering calls and recording staff members’ starting and quitting times. It was unappreciated and was supposed to have no future. However, she didn’t feel sad about it. She learnt how to love the job. And she loved it when she was working. The names and phone numbers of the staff members were written down on the notebook so that she could remember them. When the phone calls came in, she picked it up as soon as possible. When someone asked her about who was not in the office, she would answer them the right name and the time when they left. Nobody could do that except her.
Her wonderful performance not only received the compliments from the embassy’s staff, but also the employees from the local government. And a leader of a famous company in Britain was also impressed by it and invited her to work for him. After that she became a personal translator of an important leader from Britain and appreciated by the foreigners.
We cannot choose our destiny(命运), but we can choose the attitude with which we face our life. Maybe the attitude could change our destiny. If we cry to life, life will be gray. If we smile to life, life will smile to us, too.
40.What was once the girl’s greatest happiness in her life?
A. Being a translator for a leader.
B. Graduating from the university.
C. Working in the British embassy.
D. Continuing her study in the university.
41.The girl was invited to work for the company mainly because of her .
A. excellent work B. rich knowledge
C. friendly attitude D. excellent English
42.What can we know from the passage?
A. The girl was once asked to leave the British company.
B. The foreigners were impressed by her good pronunciation.
C. People in the British embassy spoke highly of the girl.
D. The girl was famous for her remembering ability.
43.The author wants to tell us that .
A. everybody has his or her own hard times in life
B. we should take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life
C. we should be ready to lend a hand to our friends
D. it is important to listen to other’s problems carefully
C
Believe it or not, oceans and seas are easy to be harm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They are also influenced by man-made pollution easily. It is human beings that do great harm to the ocean ecosystems(生态系统).
The coral reefs(珊瑚礁)are fine ecosystems that provide food and protection for many ocean creatures. The coral in almost all of the oceans is in danger from pollution.
Chemicals from factories end up in the seas and oceans and destroy coral reefs. If the coral systems die some ocean creatures will be sure to die out.
Protecting the ocean also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protection of ocean wildlife like dolphins. The fishing industry depends on modern ways to catch many fish in order to earn more money. But the nets for fishing also seize other sea animals. The fishing boat workers are advised to check their nets and set other ocean animals free. But the boats are in a hurry to make money and often other ocean animals are caught with fish.
Offshore oil spills(近海石油泄露) can destroy the ocean environment because oil kills all ocean life. The world depends on oil and because there is a great amount of oil off the shore of many countries, the need for oil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risk of the oil spill. However, the fact is that one human mistake can lead to an ocean environmental accident that will cause years of damage to the fine ocean ecosystems. Oil spills will kill all the creatures in the area of the spill. The oil will be washed up on shore and destroy the ecosystems along the shore including birds.
Everyone who cares about the environment should be interested in protecting the ocean, and all of us should do something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ocean.
44.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the ocean is harmed easily as a result of .
A. the overuse of the oceans
B. the change of natural conditions
C. the increase of population by the sea
D. the increasing activities of humans
45.What does the second paragraph mainly tell readers?
A. How ocean creatures depend on coral reefs.
B. Coral reefs are home to ocean animals.
C. The great harm caused by factory pollution.
D.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coral systems.
46.The underlined work “seize” in Paragraph 3 can be replaced with“ ”.
A. catch B. attract C. place D. cover
47.Why do people continue to get oil in the sea at the risk of oil spills?
A. Because they believe the oil spill can be stopped.
B. Because there is a large amount of oil in the sea.
C. Because they are in great need of oil.
D. Because getting oil in sea is easier than on land.
D
Sonoma County, California is famous for its natural beauty. The area is also known for its fruits, vegetables, eggs, and seafood. When I first moved to the area years ago, I had no idea I would be living in such a rich area!
After the summer, local festivals practically celebrate the richness of the county every weekend. From Egg Days, Tomato Festival to Seafood Festival, Sonoma County has something for everyone. An event held every year is one of the most special in the area, which celebrates the harvest(收获) of tomatoes, showing over 170 kinds of this tasty fruit. Cooks prepare the most favorite tomato-inspired dishes. You can enjoy all kinds of food while listening to live music, and taste the world famous Kendall Jackson wine.
Another great feature of this event is the opportunity to take part in the yearly competition with your own tomatoes. Tomatoes are judged (判断) on looks, taste, and weight and winners will be awarded (奖励). If you’re planning on visiting and want to attend this event, get your ticket early as it sells out quickly.
This year, to celebrate Tomato Festival, I decided to plant a few tomatoes in a wine barrel (桶) that had kept a lemon tree before. The tree, after about 6 years, finally did not produce fruits anymore, so I changed to plant 3 tomato plants instead. The three wine barrel plants stand over six feet tall and that’s above the top of the barrel! They have lots of flowers and some have started to produce fruits. As usual, harvest may be late this year, but the quality of my tomatoes will be excellent. I believe I’ll realize my dream of being the best tomato gardener.
48. We can know from the first two paragraphs that .
A. the author didn’t live there long
B. Sonoma County lies by the sea
C. people there like drinking wine
D. there are celebrations every day
49. The passage mainly tells us something about .
A. Egg Days B. Seafood Festival
C. Tomato Festival D. Vegetable Days
50. If you are the best tomato gardener you will .
A. be given prizes as a winner B. eat tomato dishes for free
C. be respected by the local people D. drink Kendall Jackson wine free
第四节:单词拼写(共10个,每个1分,共计10分)
51. The teacher (预测) that all of his students would pass the examination.
52. With the (接近) of the Spring Festival children begin to talk about what they will do.
53. The new generation is very (吸引) by electric products, such as computers, gaming devices, Pods and cell phones.
54. Although the swimming (距离) is short, the water temperature in this lake is very low.
55. He was (注意到) driving at 90 kilometres per hour in this busy street, so he was fined 50 yean.
56. Learning a language is a slow p . Don’t be anxious to master it with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57. With the u religious colour, Tibet is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most charming places of interest.
58. N most kids prefer watching TV to reading.
59. I, as well as two other students, came to the airport, r our school to welcome the foreign guests.
60. He made a (n) o visit to America in January.
第五节:完成句子
根据中文意思,完成下列句子(每空1分,共10分)
61.现在她想跑开,可恐惧让她挪不动脚步。
Now she wanted to run, but fear her .
62.与许多人想象的正好相反,证据表明鲨鱼很少攻击人。
what many people might assume, evidence shows that sharks seldom attack humans.
63.鲨鱼攻击你是因为它误把你当成鱼了。
The shark attacks you because it you a fish.
64.在此期间,发音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Pronunciation also huge changes during this period.
65.他把纸片卷起来,放进一个小盒子里,然后伸手探入一个笼子,捉出一只鸟来。
He rolls up the paper and puts it into a small case, and then a cage and gets a bird.
第六节: 任务型阅读(共10小题,每题1分,满分10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短文,并根据所读内容在文章后表格中的空格里填入最恰当的单词。注意:每个空格只填一个单词。
When the weather turns warm, everyone wants to be in or around the water. Learning how to keep safe is necessary if you plan to go swimming.
“Buddy up!” Always swim with a partner, every time-and this is very important. Even experienced swimmers can become tired or face sudden accidents, which might make it difficult to get out of the water. When you swim together, you can help each other or go for help in a minute.
Get skilled. It’s good to go be fully prepared. Learning some life-saving skills can help you save a life. A number of organizations offer free classes to both beginning and experienced swimmers and boaters. Check with local hospitals, or the Red Cross.
Know your limits (极限). Swimming an be a lot of fun and you might want to stay in the water as long as possible. If you’re not a good swimmer or you’re just learning to swim, don’t go in water that’s so deep for you and don’t try to keep up with skilled swimmers. That can be dangerous, especially when your friends are challenging you.
If you are a good swimmer and have had lessons, keep an eye on friends who aren’t as comfortable or as skilled as you are. If they or you are getting tired, you should take a break for a while.
Swim in safe areas only. It’s a good idea to swim only in places that are directed by a lifeguard. No one can expect changing ocean currents (水流), sudden storms, or other dangers. In the event that something does go wrong, lifeguards trained in life-saving skills are ready to help.
Swimming in an open body of water like a lake is different from swimming in a pool. Do your research so you know where not to swim, and pay attention to any warning sign(警告标志) posted in the area.
 (66) ▲ on swimming safety
Swim with a partner
It is very (67) ▲ to go swimming with partners.
Partners who are (68) ▲ together can help each other or ask for help at once.
Make full(69) ▲
Learning some life-saving skills can be very (70) ▲ during a sudden danger.
(71) ▲ free classes offered by local hospitals, or the Red Cross.
Know your limits
Do not swim in the water that is too deep.
Do not try to swim too (72) ▲ to catch up with skilled swimmers.
(73) ▲ out for your partners if you are an experienced swimmer.
Swim in safe areas
Swim in places where there is a (74) ▲ .
There is (75) ▲ between swimming in a pool and in the lake.
第七节:书面表达(满分25分)
假设你是李华,下个月将要作为交换学生去英国的一所中学学习半年。虽然你学习英语已经有几年了,但学的是美式英语,所以你发了封E-mail给曾经在你校读书的英国学生John,请教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不同,以及交谈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要求:1.词数:120左右;2. 可适当增删细节,使行文流畅。
Dear John,






Yours sincerely,
Li Hua.
三、36—39 ADBC 40—43 CACB 44—47 DDAC 48—50 BCA
四、51. forecast(ed ) 52. approach 53. attracted 54. distance 55. observed
56. process 57. unique 58. Nowadays 59. representing 60. official
七、书面表达

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
A. 脸颊(jiá ) 迂回 (yú) 瑰丽(guī) 有条不紊(wěn)
B. 羁縻 (mǐ) 逡巡 (qūn) 簇新 ( cù) 矫揉造作(jiǎo)
C. 摒弃 (bìng) 隔阂 (hé) 媲美 (pì) 有史可稽(jī)
D. 憎恨 (zēng) 矿藏 (zàng) 脑髓 (suǐ) 残羹冷炙 (zhì)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
A. 我感受铿锵的节奏,婉转悠扬的韵律,领略言外不尽的神韵,更陶醉于诗人们对大自然叹为观止的描画。
B.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经验丰富的企业学习,经过邯郸学步,最终一定会走出自己的道路,从而取得成功。
C.迎着醉人的春风,踏青的同学们来到了五岛公园,他们沐浴着朝阳,领略着湖光丽色,期待着那更为娇艳的明日黄花。
D.张铭明家的书橱里摆设着各种各类的书籍,既有经史子集类,又有自然科学类,真是琳琅满目,骇人听闻。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代价巨大的社会实验,使中国人终于明白一个真理:为了更好的走向未来,就应该妥善的利用过去。
B. 一般来说,文化传统会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支配着人们的言行举止,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
C.1906年,鲁迅之所以弃医从文,是因为希望以文艺改造国民精神的缘故。
D.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4.下列实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
A. 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纾:解除 予自度不得脱,则前诟虏帅失信 度:度过
B. 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除:除去 在丙寅三月之望 望:农历每月的十五日
C. 北邀当国者相见 相:主持 呼中丞之名而詈之 詈:斥骂
D.晋军函陵 军:驻军 又欲肆其西封 肆:放肆
5.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
A. 臣死有余僇 B.敛赀财以送其行
C.共其乏困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二、文言文阅读 (19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张敷,字景胤,吴郡人,吴兴太守邵子也。生而母没。年数岁,问母所在,家人告以死生之分,敷虽童蒙,便有思慕之色。年十许岁,求母遗物,而散施已尽,唯得一画扇,乃缄录之,每至感思,辄开笥流涕。见从母,常悲感哽咽。
高祖见而爱之,以为世子中军参军,数见接引。永初初,迁秘书郎。尝在省直,中书令傅亮闻其好学,故过之;敷卧不即起,亮怪而去。
时义恭就太祖求一学义沙门,比沙门求见发遣,会敷赴假还江陵,太祖谓沙门曰:“张敷应西,当令相载:”及敷辞,上谓曰:“抚军须一意怀道人,卿可载之,道中可得言晤。”敷不奉旨,曰:“臣性不耐杂。”上甚不说。
迁正员郎。中书舍人狄当、周赳并管要务,以敷同省名家,欲诣之。赳曰:“彼若不相容,便不如不往。讵可轻往邪?”当曰:“吾等并已员外郎矣,何忧不得共坐。”敷先设二床,去壁三四尺,二客就席,既而呼左右曰:“移我远客。”赳等失色而去。其自摽遇如此。善持音仪,尽详缓之致。与人别,执手曰:“念相闻。”余响久之不绝。张氏后进至今慕之,其源流起自敷也。
迁黄门侍郎,始兴王浚后军长史,司徒左长史。未拜,父在吴兴亡,自发都至吴兴成服,凡十余日,始进水浆。葬毕,不进盐菜,遂毁瘠成疾。世父茂度每止譬之,辄更感恸,绝而复续。茂度曰:“我冀譬汝有益,但更甚耳。”自是不复往。未期而卒,时年四十一。
琅邪颜延之书吊茂度曰:“贤弟子少履贞规,长怀理要,清风素气,得之天然。言面以来,便申忘年之好,比虽艰隔成阻而情问无睽。薄莫之人,冀其方见慰说,岂谓中年,奄为长往,闻问悼心,有兼恒痛。足下门教敦至,兼实家宝,一旦丧失,何可为怀。”其见重如此。
7.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张敷“孝道淳至”的一组是(▲ )(3分)
①年数岁,问母所在 ②每至感思,辄开笥流涕
③见从母,常悲感哽咽 ④敷不奉旨,曰:“臣性不耐杂。”
⑤葬毕,不进盐菜,遂毁瘠成疾 ⑥长怀理要,清风素气,得之天然
A. ①③⑥ B. ④⑤⑥ C. ②④⑤ D.②③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张敷从小就懂得孝道,虽然生下来就没有了母亲,但却非常想念她。当他得到母亲的遗物后就收藏起来,每当思念时就拿出来观看。
B. 张敷也是一个依自己性情做事的人,当皇帝让他带一个僧人去西行时,他以难以忍受闲杂人为由,拒绝了皇上的要求,使得皇上很不高兴。
C. 张敷虽不慕权贵,但对于同官阶的狄当、周赳拜访自己时,却能以礼相待;只是在接待的最后自己有事先离开了。
D. 父亲死后,张敷悲伤万分,当伯父劝他时,他悲伤得就更加厉害了。由于他优良的品行,使得琅邪的颜延之和他结成了忘年交。
9.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中书令傅亮闻其好学,故过之;敷卧不即起,亮怪而去。(3分)
(2)张氏后进至今慕之,其源流起自敷也。(3分)
(3)恐年岁之不吾与。(2分)
(4)失其所与,不知。(2分)
三、诗歌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1)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从诗中的哪些意象可看出,请写出2个意象。(3分)
???????????????????????????????????? ▲?????????????????????????????????????????
(2) 这首诗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有关诗句作简要分析。(3分)
???????????????????????????????????? ▲?????????????????????????????????????????
(3) “偷开门户又翻书”一句中的“偷”字在《宋诗别裁》中为“径”字,你认为哪一个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 ▲?????????????????????????????????????????
四、名篇名句(8分)
11、(1)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激昂大义,???▲????????? ,亦曷故哉???????? 《五人墓碑记》
(2)亦以明死生之大,??????????????▲?????????????????? 。《五人墓碑记》
(3)大阉亦逡巡畏义,???????????????▲????????????????? 。《五人墓碑记》
(4)皇览揆余初度兮,??????????????▲?????????????? 。《离骚》
(5)朝搴阰之木兰兮,???????????????????????????? 。《离骚》
(6)????????▲??????? ,恐美人之迟暮。《离骚》
(7)????????▲?????? ?,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写 给 秋 天
台湾 罗兰
①尽管这里是亚热带,但我仍从蓝天白云间读到了你的消息。那蓝天的明净高爽,白云的浅淡悠闲,依稀约有北方那金风乍起,白露初临的神韵。   ②一向,我欣赏你的安闲明澈,远胜过春天的浮躁喧腾,自从读小学的童年,我就深爱暑假过后,校园中野草深深的那份宁静。夏的尾声已近,你就在极度成熟蓊郁的林木间,怡然的拥有了万物。由那澄明万里的长空,到穗实累累的秋禾,就都在你那飘逸的衣襟下安详的找到了归宿。接着,你用那黄菊、红叶、征雁、秋虫,一样一样地把宇宙点染上含蓄淡雅的秋色;于是木叶由绿而黄、而萧萧的飘落;芦花飞白,枫木染赤,小室中枕簟生凉,再加上三日五日潇潇秋雨,那就连疏林野草间,都是秋声了!   ③想你一定还记得你伴我度过的那些复杂多变的岁月。那两年,我在那寂寞的村学里,打发凄苦无望的时刻,是你带着哲学家的明悟来了解慰问我深藏在内心的悲凉。你让我领略到寂寥中的宁静,无望时的安闲;于是那许多唐人诗句都在你澄明的智慧引导之下一一打入我稚弱善感的心扉。是你教会了我怎样去利用寂寞无聊的时刻,发掘出生命的潜能,寻找到迷失的自我。   ④你一定也还记得,我们为你唱“红叶为他遮烦恼,白云为他掩悲哀”的那两年苍凉的日子。情感上的折磨使我们觉察到人生中有多少幻灭、有多少残忍、有多少不忍卒说的悲哀!但是,红叶白云终于为我们冲淡了那胶着沉重的烦恼和忧郁;如今时已过,境早迁,记忆中倒真的只残留着当时和我共患难的那个女孩落寞的素脸。是“白云如粉黛,红叶如胭脂”,还是“粉黛如白云,胭脂如红叶” ?那感伤落寞的心情如今早已消散无存!原来一切的悲愁如加以诗情和智慧去渲染,都将成为深沉激动的美丽。你是曾如此有力的启迪了我们,而在我逐渐沉稳的中年,始领悟到你真正的豁达与超然!   ⑤你接收了春的绚烂和夏的繁荣;你也接收了春的张狂和夏的任性,你接收了生命们从开始萌生、到稳健成熟,这期间的种种苦恼、挣扎、失望、焦虑、怨忿,和哀伤;你也容纳了它们的欢乐、得意、胜利、收获,和颂赞。你告诉我:   ⑥生命的过程注定是由激越到安详,由绚烂到平淡。一切情绪上的激荡终会过去,一切色彩喧哗终会消隐。如果你爱生命,你该不怕去体尝。因为到了这一天,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一切终要回返大地,消溶于那一片渺远深沉的土地。到了这一天,你将携带着丰收的生命的果粒,牢记着它们的苦涩或甘甜;随着那飘坠的黄叶消隐,沉埋在秋的泥土中,去安享生命最后的胜利,去吟唱生命真实的凯歌!   ⑦生命不是虚空,它是如厚重的大地一般的真实而具体。因此,你应在执着的时候执着,沉迷的时候沉迷,清醒的时候清醒。   ⑧如今,在这亚热带的蓝天白云间,我仍读到你智慧的低语。我不但以爱和礼赞的心情来记住生命的欢乐,也同样以爱与礼赞的心情去纪念那几年——生命中难得出现的那几年中的刻骨的悲酸与伤痛!   ⑨而今后,我更要以较为冲淡的心情去了解,了解那属于你的,冷然的清醒,超逸的豁达,不变的安闲,和永恒的宁静!
12、怎样理解第④段“原来一切的悲愁如加以诗情和智慧去渲染,都将成为深沉激动的美丽”在文中的含意?(4分)
???????????????????? ▲??????????????????????????? ▲????????????????????????
13、概括文章的思路,并分析本文使用第二人称表达的效果。(5分)
???????????????????? ▲??????????????????????????? ▲????????????????????????
14.请赏析第二段文字中画线语句的写作特色。(5分)
???????????????????? ▲??????????????????????????? ▲????????????????????????
15、通览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礼赞秋天”? (6分)
???????????????????? ▲??????????????????????????? ▲????????????????????????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让“全民娱乐”变得有“营养”
——“中国达人秀”红火之思考
(1)东方卫视精心打造推出的文娱节目“中国达人秀”终于在一片叫好声中落下了帷幕。作为电视文娱节目这般“无副作用”地热闹并顺利地达到预期的目标,这在近年的电视荧屏上恐怕是久违了。这次长达3个多小时的直播,把镜头全部对准了一群来自中国天南地北、富有演艺天赋的普通人。成千上万的观众在体育场内为“草根明星”加油鼓掌,比赛不设金钱和物质大奖,输赢早已变得次要,“全民参与”成为当晚活动的真正主题。
(2)“原来‘全民娱乐’也能变得‘有营养’!”一位上海电视界的资深编导在“中国达人秀”的初赛录制现场就曾发出这样的感慨。电视娱乐节目的“营养”究竟从哪里来?国家广电总局有关负责人日前曾指出,电视节目的营养源泉,无外乎人性中的真善美。
(3)回顾2010年的中国电视荧屏,可谓“低开高走”,曾经是凤姐、伪娘、兽兽“满天飞”,曾经是“非诚勿扰”引出纷纷扰扰……不过,7月末以来,“中国达人秀”异军突起,令荧屏前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电视观众耳目一新。
(4)如果说“中国达人秀”是成功的,其原因有三点值得肯定。一是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怀着“达人梦”的“表演者”,他或她尽管作品不一,演技有高低,但都贯穿了一种人心向上,向善、向美的健康主旋律,令人感动,甚至催人泪下。二是节目内容多样,说唱舞逗争奇百艳:有“命运”交响曲的倾述,有令人瞠目结舌的草根特技,有让人开怀大笑的本土故事,更有身残志坚者的不懈追求。三是从评委到主持人的串词,从竞晋到决赛的定夺,从场内到场外观众的互动,尽显与其他综艺类节目形式上的不同。
(5)对于中国老百姓而言,娱乐到底意味着什么,一度令很多电视编导迷茫。著名编导金磊坦言,自己也曾非常困惑。难道只有那些虚假、低俗和恶言相向,才能引起观众共鸣,才能带来高收视率?著名剧作家宗福先认为,“中国达人秀”的红火恰恰证明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文艺理论,在当今中国社会依然适用。
(6)雅俗共赏的“全民娱乐”,不是枯燥的说教,不是低俗、媚俗,其实有很多成功的样本,正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也是一例。细心者可以发现,世博会上,伦理、亲情、友谊以及同心协力、与人为善等积极向上的元素,成为各国展示的主线,那些最平凡的百姓故事,往往最能打动参观者。这是中国文艺工作者,需要好好感悟的。
(7)不论中外,不论长幼,“全民娱乐”绕不开“真实”“民生”等关键词。对于国内的电视编导及文艺工作者而言,“中国达人秀”红火所引发的思考还将持续。
16.文章第三段划线句有何作用?(6分)
答:???????????? ▲??????????????????????????? ▲???????????????????????????????????????????????????????
17.根据文章第四段,请简要概括“中国达人秀”成功的原因。(6分)
答:????????? ▲??????????????????????????? ▲?????????????????????????????????????????????????????????
18.纵观全文,如何才能让娱乐节目变得有“营养”,请作简要概括。(6分)
答:??????? ▲??????????????????????????? ▲?????????????????????????????????????????????????????????
七、作文。
19.生活不可能是一潭死水,它是一条奔流的长河,常常会激起一朵朵晶莹剔透的浪花……
请以“生活中的一朵浪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4. C
5. D
【参考译文】
张敷,字景胤。是吴郡人氏。他是吴兴太守张邵的儿子。生下来母亲就死了。当他长到几岁时,有一天问他的母亲在哪里?家里人跟他说他母亲死了,并跟他解释说什么是生和死,张敷虽然是小孩子,但是他就表现出思念他的母亲的模样。到了十几岁时,寻求母亲的遗物,都已施送散失,只得到一把扇子,于是将扇子封藏。每到感伤思念时,就打开盒子对着扇子流泪。看到姨母,就悲伤抽泣。
宋高祖看到他,一见投缘,任命他为世子中军参军,多次受到接见提拔。永初初年,被提拔为秘书郎。有一次他在省直,中书令傅亮听说他很好学,特地去拜望他,张敷却卧在床上不起来,傅亮生气地离去了。
当时义恭跟随太祖选拔一个优秀的和尚,等到找到那个和尚准备派遣时,恰逢张敷放假完毕回江陵,太祖跟那个和尚说:“张敷正要去西边,我命令他载你去。”等到张敷辞行时,皇上跟他说:“抚军(官名,指张敷)你还要留意怀有道的人啊,现在就有一个人在,你可以载着他一起走,路途中还可以一起说说话解解闷呢。”张敷却不领旨,拒绝说:“我不喜欢跟烦杂的人一起走。”皇上很不高兴。
后来张敷升迁为正员郎。中书舍人狄当、周赳一同掌管机要事务,因为张敷是同在中书省任职的名门世族,两人商量去拜访他。周赳说:“如果我们去拜访,他却叫我们吃闭门羹,还不如不去呢。怎么可以轻易就去拜访他呢?”狄当说:“我们已经都是员外郎了,何必担心不能同坐。”张敷先设两张坐榻,离开墙壁三四尺,当狄当、周赳两位客人就座时,张敷唤仆人说:“移开我的坐席,远离来客!”周赳等人变了脸色离去。他就是这样地自我标榜。他还很擅长音乐礼仪,能够懂得音节的轻重快慢变化。与人道别时,握手说:“盼你常来信。”余响久久不断。张家的后人都羡慕仿效,那源头就是出自张敷。
张敷升任黄门侍郎、始兴王刘濬后将军司徒左长史。未及拜授,父亲在吴兴亡故,服丧后共有十多天,他才喝一些水,丧葬事办完,他仍然不吃有盐的菜,于是伤损瘦瘠而得病。伯父张茂度每次晓论劝止,张敷就更为悲痛,哭得死去活来。张茂度说:“我本想劝你节哀,可是你更加悲痛。”从此不再去劝他。不到一年,张敷就死了。时年四十一岁。
琅琊颜延之写信给张茂度,哀悼张敷说:“贤侄少年时遵循正道,成人后懂得事理的精要。他那清雅气质,是天然形成的。自从我与他会面言谈以来,便结下忘年之交,近年虽然因路途遥隔,但是彼此经常通讯问候。我这个垂暮之人,希望再见他,从而得到宽慰愉快,岂料他尚在中年就溘年长逝。得到噩耗,我内心的悲悼之情,比对一般人加倍伤痛。您家教敦厚周全,张敷更是一家之宝,一旦丧失,又能以什么排遣心怀?”他被敬重到如此程度。
11.略
12.我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许多的不幸,但是只要我们能以平静美好的心情和豁达超然的态度去看待它,将来这些不幸就会成为深埋在我们心中又时时让我们感动的美好记忆?(划线处各1分)
16.举例论证,(1分)列举凤姐、“非诚勿扰”等事例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中国达人秀”节目能够让观众耳目一新。(2分)和“中国达人秀”节目所体现的“有营养”形成对比,(2分)进而揭示电视娱乐节目的营养源泉,来自于人性中的真善美。(1分)
17.(1)节目主旋律积极向上;(2)作品内容精彩纷呈;(3)节目形式新颖。(每点2分,共6分)
18.(1)关注人性中的真善美(2)源自生活,又要高于生活(3)体现积极向上的元素(4)围绕“真实”“民生” (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得6分)
19.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