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文昌中学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7科7份,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孝感市文昌中学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7科7份,无答案)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文昌中学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
语文试卷(试题卷)
友情提示:
①本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请同学们看清楚题目,认真细致答题。
②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否则不记分。祝同学们考出理想成绩。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
A.鬈发(quān) 绯红(fēi) 诘责(jié) 正襟危坐(jīng)
B.黝黑(yǒu) 禁锢(gù) 搓捻(niǎn) 花团锦簇(cù)
C.凛冽(lǐn) 稽首(jī) 虐待(nuè) 藏污纳垢(gòu)
D.蜿蜒(yán) 执拗(liù) 酷肖(xiāo) 长吁短叹(xū)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分)
A.宽恕 奥密 尴尬 抑扬顿措
B.侏儒 迁徙 犀利 无可质疑
C.睥睨 胆怯 粹璨 广茅无垠
D.憔悴 真谛 镶嵌 冥思遐想
3.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A.人民群众对社会上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不正之风深恶痛疾。
B.诸葛亮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战胜敌人。
C.他说话总是盛气凌人,大家都不愿意与他交往。
D.他一反往常的拖泥带水,用雷霆手段,犀利地扫清了一切污秽。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题,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
B.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C.我校八年级篮球赛即将进行,各班队员积极训练,准备在赛场上大显身手。
D.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5.阅读下面名著片段并回答相关问题。(3分)
约在四分之一海里的空间内,我没有停步,几乎不断地看到这些珍品。他向我招手,我跟着他走。不久,脚下的土壤变了性质。接连细沙平原的是一片胶粘的泥地,单独由硅土或石灰贝壳构成,美国人管它叫“乌兹”。接着我们跑过一段海藻地,它们是未经海水冲走的海产植物,繁殖力很强。这种纤维紧密的草坪,踩在脚下软绵绵的,可以和人工织出的最柔软的地毯媲美。
选段中划线处的“他”是 ,在小说中他是一个 的形象。这部小说的作者凡尔纳被公认为是“ ”。
6.按要求默写古诗词句。(6分)
① ,松柏有本性。
②俱怀逸兴壮思飞, 。
③《与朱元思书》中表现治理政务的人沉浸于山谷美景之中的句子是: , 。
④请借用古诗词中连续的两句来表达你心中理想的自然环境: , 。
7.综合性学习活动:(7分)
近年来,我校将《弟子规》引入校园,有关宣传和学习《弟子规》的活动火热开展。
①我校准备开展一次以“走近《弟子规》”为主题的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活动标语。(2分)
②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检察日报报讯:“如果说我被判缓刑是人生之大不幸,那么现在有机会学习传统文化,可谓因祸得福。若早明白《弟子规》中‘言语忍、忿自泯’的道理,懂得忍让,或许就可以避免因打架而引来的牢狱之灾。”一名社区矫正人员在学习了《弟子规》后写下了这样的心得体会。
材料二:商报讯:采荷三小402班有位家长,他为班级孩子策划了一份特殊的10周岁生日成长礼:在孔庙穿汉服、学汉礼,大声诵读《弟子规》,并向父母、老师鞠躬致谢。还给孩子提出了一个要求,为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老师、学校、朋友等做十件感恩的小事。
材料三: 为加强对孩子日常生活细节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培养他们养成讲诚信,讲孝道的意识,帮助学生树立为人子女、为人学生、为人朋友的积极世界观,天一阁国学教育基地于9月22日至12月15日,定期开展国学文化经典《弟子规》的教授活动。
根据上述三则材料透露的信息,你认为学习《弟子规》会让你有哪些收获?(3分)
③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的理解和体会。(2分)
8.下列诗句理解和品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前一句表明作者境况危苦,后一句表明形势恶劣。
B.“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这两句意思是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突出作者谪居生活的艰苦,遭遇贬居的痛苦,及自己对朝廷的怨恨。
C.“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两句运用形象的比喻,“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怒”字则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澎湃的情态,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
D.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用假设的口气说的。假如当时的天气、风向不给周郎以方便,赤壁之战就有可能被曹操取胜,那么“二乔”就可能被关在铜雀台了。
阅读《五柳先生传》完成9——12题(13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酣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9.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先生不知何许人(处所) 造饮辄尽(就)
B.环堵萧然(萧条的样子) 晏如也(安然自若的样子)
C.其言兹若人之俦乎(同类) 衔觞赋诗(酒杯)
D.曾不吝情去留(舍不得 ) 短褐穿结(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11.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B.“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著文章。
C.文末的赞中称五柳先生好像是上古的无怀氏、葛天氏之民,是对他高洁人格的再度赞扬。
D.文中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戚戚于贫贱”。
12.文中写五柳先生“造饮辄尽,期在必醉”;他为什么喝酒定要喝醉?你怎样看待他“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的行为?(3分)
阅读《萧萧池塘暮》,完成13——18题。(17分)
①最早知道“池塘”二字的涵义,源于一副绝对:烟锁池塘柳。在老家陈坊,池塘都叫塘,每一口塘都有一个朗朗上口的名字,锅底塘、门口塘、养鱼塘、莲花塘、青山塘……它就像是村里人共有的孩子,每一次对塘的声声唤,经风吹都能传到塘的耳朵里。水草轻摇,青蛙鸣叫,蜻蜓风舞,燕子贴水,波光荡漾,都是池塘的应答。
②和故乡的其他风物一样,池塘是极通人性的,岁岁年年见证着村人的喜忧。
③“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一阵春风暖,池塘岸边各色水草倒挂而长,一根根亲水而去,犹如一串串青翠玉润的珠帘,将蓄满春水的池塘装饰得如梦如幻。蓄积了一冬的力气,妇女们挽起衣袖,在抽枝长叶的青柳下,浣纱洗衣。池塘中央,开始脱冬毛的水鸭在和熙的阳光下畅游,不时地“呱呱”乱叫,水面平整如镜,鸭游而过,层层涟漪,且急且隐。鸭声在池塘上空回荡,远处聆听,像是柳树深处发出来似的,訇訇然,如乐一般美妙。“春江水暖鸭先知”,那一声声呱啼,应是报春的信息吧!最热闹要数夜里,无数青蛙齐鸣,叫醒暗夜,那是临产前的阵痛,更是即将身为父母的幸福欢唱。青蛙鸣春,是江南池塘不朽的胜景。
④夏日池塘是孩子们的世界。太阳还在半山腰就有小孩在水底钻来钻去。在岸上一个猛扎,把静静的池塘溅起灿烂的水花,小孩排成队列,挨个儿跳水,珠圆白嫩的颗颗水滴飞入浓密的柳荫里,打得青叶脆响,像是一场急雨,欢欢喜喜由池塘升起,旋即落回水中。孩子们玩水玩腻了,就在厚厚的泥层里摸螺蛳,在水草里抓鱼,夜幕降临,用旧衣服一裹,满载而归。
⑤农人在月满中天时分,才收工钻入池塘,洗去一天的尘与汗,洗去一天的疲劳。人在水里,话农桑天气,是再惬意不过的事了。池塘在一拨又一拨人的折腾下,泥沙翻涌,浑黄浊黑,经过一夜的沉绽,一早又澄澈清冽,一眼看得见水里的游鱼,厚软的肥泥,以及泥上的走蚌和挪动的螺蛳。池塘静默、博大,容纳故乡人身上所有的灰土污垢,而它自己永远是碧澄如镜。
⑥秋来水瘦,池塘花容失色,只剩寥寥一些残水,像是哭干了眼泪的小妇人的杏眼。但它依然接纳万物。吐故纳新,洁净如初。农人依然来塘里洗澡,一天甚过一天地喊:“啊,水好凉啊!”故乡的秋天,在这一声声水凉的叫喊中,悄悄地不为人知地到来。水凉好个秋。
⑦冬天,池塘将面临大劫难。村人以鱼闹年,以祈年年有余,而鱼就在各个池塘里抓捕。竭泽而渔,自古以来都是一大忌,而我们村前村后的池塘,每到年终,都要被放干或者抽尽蓄了一年的池水。一干人赤足在冰冷的泥中捉鱼,笑声在空旷辽远的池塘上空久久回荡。他们不怕冷,俗话说,鱼头上藏了三点火!见了冒火的鱼,还有谁怕寒冷呢?一筐又一筐的肥鱼小虾壮螺蛳从塘里往岸上挑,笑声随之在岸上塘里一阵一阵炸响。
⑧池塘鲜活了四季,更鲜活在所有子民的记忆里。再找寻如许美丽的池塘,也许只有在梦里吧!岁月在风里萧萧如秋木,池塘在现代的作用下,萧萧至迟暮。
⑨回到陈坊,池塘触目惊心,锅底塘已被人填平,在上面盖了二层楼房,粗砺的土砖和硬冷的水泥在绿树旁狰狞着;门口塘已被淤泥壅塞,深处没不了8岁小孩,跳水已是不可能了,及至深秋,不用抽放,水就只剩一线了;养鱼塘里没有鱼也没有水,长满肥美杂草,牛可以在上面行走了;莲花塘深居田畈一侧,早已没有了莲花,还算清澈的残水里,飘浮着各式各样的塑料袋、农药瓶,难以让目光停留半秒;青山塘已不存在了,被房子取代……
⑩我固执地认为,故乡年年难逃的水患与池塘迟暮有关。如果每年有人罱塘,如果池塘还鲜活劲道,雨水都可以蓄积在里面,何以在地上泛滥成灾?池塘的消退,洗澡成了村人难题,干旱已是农田的家常便饭,春蛙不再,垂柳作古,水鸭隐退……
⑾与此一起消失的还有田园牧歌,以及让人无法释怀的古典乡村。下一代人再来读这首古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必得花半天时间来查阅关于“池塘”的注释,而这种注释与儿时我那惊诧一问,有着本质的不同。“烟锁池塘柳”的残对,许是真的成了空前绝后,无人能对的绝联了。
13.谈谈你对“萧萧池塘暮”这一文题的理解?(2分)
14.文章哪些段落印证的是第②段中的“岁岁年年见证着村人的喜忧”中的“喜”,哪些段落印证的是这个句子的“忧”?全文起过渡作用的是哪句话?(3分)
15.作者说自己是“怀着痛苦的心情”来写池塘的。面对迟暮的池塘,作者有哪几方面的“痛苦”?(3分)
16.结合上下文,请你赏析下面两个句子。(4分)
①它就像是村里人共有的孩子,每一声对塘的呼唤,经风吹都能传到塘的耳朵里。
②粗砺的土砖和硬冷的水泥在绿树旁狰狞着。
17.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列举一例。(2分)
18.本文讲的是环境恶化的一个例子,你所知道的类似事例还有哪些?请说出一个,并说说怎样才能保护我们的生态家园。(3分)
阅读《稀土掐住了谁的咽喉》,完成19——23题。(14分)
①最近,稀土产量占世界总量的97%的中国,出于对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考虑,大幅度降低稀土的产量和出口,使得近两个月国际市场稀土交易价格上涨了30%。对此,美国、日本叫苦不迭。
②稀土到底为何物,能如此牵动日、美的神经?
③稀土其实是一系列元素的统称,包括铼、镧、镨、钕、钐、钇等。如果将石油比作“工业血液”的话,那么稀土就是“工业维生素”。别看总需求量不大,但离了它,合金、超导材料、微电子材料和激光设备等众多高科技产品都将成为“无米之炊”。特别是在材料方面,稀土元素加入一点即可起到“点石成金”的效果,将普通金属转化为特种合金。这些合金和电子产品除了民用销售外,更多是为军用而开发,能够为武器带来革命性突破。
④稀土元素铼与“太空金属”钛制成的钛铼合金,具有惊人的强度和硬度。前苏联用钛铼合金制造的M级核潜艇,艇身可抵抗1000多米深处海水的巨大压力(相当于100多个大气压),最大下潜深度更是深达惊人的1250米,而当时美军鱼雷的使用极限深度也只有800米。
⑤第四代战斗机翘楚“猛禽”F-22有45%的材料都采用稀土合金,最外面的机壳更是采用超强的稀土镁钛合金。另外,飞机尾部喷射管的火焰高达3000摄氏度以上,这个温度会令绝大多数金属熔化或变软,所以喷射管需要用到稀土制成的特种陶瓷,它能耐6000摄氏度的高温。
⑥在海湾战争中因多次成功截获“飞毛腿”导弹而崭露头角的“爱国者”导弹,“爱国者”的制导系统使用了钐钴磁体和钕铁硼磁体用于电子束聚焦装置,该装置可以精确地追踪和定位目标导弹,直到锁定。“爱国者”的另一重要部件弹体控制飞翼也是由含有稀土元素的合金制成的,飞翼需要极高的强度和韧性,才能在高速飞行中保证方向的精准而不会折断。
⑦美军“陆战之王”坦克M1目前是全球最先进的坦克之一, M1坦克装备了含有稀土元素钕钇铝的石榴石激光测距机,在晴朗的白天能达到近4000米的瞄准距离,而伊军装备的前苏联T-72坦克激光测距只有2000多米,在战斗中很多T-72还没有瞄准M1就已经被对方摧毁。另外,M1坦克也是夜战好手,它装备了含有稀土镧元素的夜视仪,伊军坦克到了夜里就摸黑,被动挨打。
⑧不过,美军这些先进装备再厉害,没有了稀土,就无法被制造出来。这些装备中的很多零件,是由日本为美军生产的。中国对稀土的出口控制,会令美国人为自己使用的高科技武器支付更多的美元。而日本人失去的不仅仅是相当一部分销售高端电子产品的利润,或许还有美国人的保护伞。在丧失巨大利润的同时,也丧失了对邻国说“不”的资格。
19.文章用“稀土掐住了谁的咽喉”为题有何妙处?(2分)
20.第③段中说离开稀土,众多高科技产品都将成为“无米之炊”。这是什么原因?(2分)
21.认真阅读④——⑦段,说说稀土合金给武器带来了哪些革命性突破?(3分)
22.品析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谈谈其表达作用。(4分)
①如果将石油比作“工业血液”的话,那么稀土就是“工业维生素”。
②美军“陆战之王”坦克M1目前是全球最先进的坦克之一。
23.中国大幅度降低稀土的产量和出口,是出于对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考虑,请你联系生活实际,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一方面谈谈你的做法。(3分)
24.写作(50分)
①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花儿是泥土的微笑。”在大千世界,每一个生命,每一种体悟,每一段时光,甚至每一次破茧而出、痛并快乐的经历,都值得我们以微笑去迎接、去倾听、去包容、去纪念、去珍藏……
请以“微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②以“感悟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如选题一,围绕话题自拟题目,如选题二,请补全题目;书写工整规范,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字数不少于700字。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孝感市文昌中学2012—2013学年度八年级(下)思品期中考试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是
①回国探亲的美籍华人张女士  ②现定居在我国,已加入我国国籍的美国人杰克  ③在广东经商的台胞王小姐  ④因贪污受贿被依法判刑的某省副省长刘某某  ⑤我国超计划生育的“黑娃”张某某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
2.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
3.明明在中学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毕业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了军,复原后到工厂工作,每月领工资后自觉缴纳个人所得税。材料中的明明履行了
①受教育的义务 ②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③劳动的义务 ④依法纳税的义务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我国宪法规定国家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公民应积极地参加植树劳动等,国家把每年的3月12月定为我国的植树节。因此,我们:①应该积极去做法律鼓励和提倡的有益于社会文明进步的行为 ②应忠实地履行义务 ③既然不是法律要求必须做的,就可以不去做 ④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5.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宪法、婚姻法也明确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这表明:①我国法律体现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 ②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是完全相同 ③道德义务在一定程度上补充着我国法律的不足 ④许多法律上的义务同时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对于我们享有的权利,需要来自多方面的保障,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保障是
A.家庭保护 B.自我保护 C.社会保护 D.法律保障
7.下列体现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给予特殊保护的规定是
①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 ②禁止溺婴、弃婴 ③禁止用工单位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④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⑤禁止安排未成年工(已满16周岁未满18 周岁的劳动者)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劳动强度大的劳动
A.①②③   B.③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8. 王某欠李某6000元钱,久拖不还。于是,李某将王某骗到偏僻处捆绑起来,并给王某的妻子打电话,要她拿钱来领人。直到第二天,王某的妻子拿钱以后,才将王某放走。对此事,不正确的看法是
A.王某拖欠李某钱不还,李某扣人索债无可非议
B.李某扣人质侵犯王某的人身权利,应承担法律责任
C.李某扣人质索债是错误的,但不构成违法行为
D.李某扣人质索债天经地义,是善于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行为
9.小强将小明父母离婚的事告诉了班上的很多同学。小明得知后.感到自己在班上无地自容,于是他捏造事实,逢人便说小强偷东西。为此,两人发生争执,进而扭打起来,小强受伤入院。小强和小明的上述行为
①相互侵犯了对方的隐私权和荣誉权 ②说明任何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 ③既是违法行为,又是违反道德的行为 ④都侵犯了对方的人身自由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 某校八年级学生小曹,因为骑自行车闯红灯被交通民警处罚。当交通民警让他填写学校及姓名时,小曹故意将自己的姓名报为同班同学“赵刚”。事后,交通部门通报学校,赵刚受到了老师的严厉批评。小曹
A. 侵犯了赵刚的姓名权 B. 侵犯了赵刚的生命健康权
C. 侵犯了赵刚的肖像权 D. 侵犯了赵刚的隐私权
11.下列属于合法行为是:
A.八年级学生小颖被楼上掉下来的花盆打破头,造成头部凹陷性骨折,她要求花盆的主人赔偿医药费
B.小强步行上学需过马路,他嫌走地下通道耽误时间,就每天横穿机动车快行道
C.八年级学生丁某把石块放在铁轨上,想看看火车急刹车是什么样
D.中学生王某制作制作网页病毒,致使上万台电脑遭到破坏
12.下列属于珍爱生命健康权的是:①小李听到北京市血液中心急缺AB型血的消息,立即义务捐献AB型血200毫升 ②在外出郊游的高速公路旁,小王等四个青年救助发生车祸的受伤者 ③离异的母亲怕丈夫抢走小梅,就把上初一的小梅关在屋里,不让她与外界联系,小梅怕妈妈生气,默默地忍受了4年 ④云南小伙献出自己的骨髓,救活一位上海的患白血病的大学生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①未经本人同意,某化妆品公司在其生产的化妆品包装盒上印有明星王某的照片
②假冒他人名字签订合同
③为抓捕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将其的照片在媒体上公布
④王某将对自己人身进行侮辱、攻击的刘某告上法庭
A.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14.周某偷看同学刘某日记后,将日记中刘某的有关隐私告诉他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刘某可以
A.对周某进行殴打 B.要求学校对周某处以罚款
C.要求周某赔礼道歉 D.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15.一位在华投资的外国商人谈到在中国的感受时说:“最头痛的是应酬太多,一顿饭吃半天,必要的话当然不少,可往往也有废话连篇的时候。有人想表示好感,问我多大岁数?老公是干什么的?有几辆车?有别墅吗?外国有存款吗?我感到很惊讶,中国人为什么都喜欢打听别人的隐私呢?”这说明
①中国人都不尊重他人的隐私 ②我们的一些习惯实际上是对他人隐私的一种侵犯 ③我们应该增强隐私意识,尊重他人隐私 ④外国人应该积极地融入中国文化当中
A.①② B.②③ D.①③ D. ③④
16.某校学生张某为了集邮,竟然大量私拆、毁弃他人信件,张某的行为侵犯了他人
A.人身自由 B.隐私权和通信自由 C.名誉权 D.社会经济权利
17.隐私权的真谛在于
A.让心灵有个家的权利
B.赋予公民对其个人秘密的自由决定权
C.能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的安定
D.私生活的自由与安宁,保护正常生活不受干扰,内心世界不被侵扰
18.在某城区发生一起抢劫事件,当时有两位民警在执勤,可两人对发生的事却无动于衷。这两位民警的行为是
A.错误的,因为他们拒绝做宪法和法律规定做的事 
B.正确的,这是自我保护的需要 
C.虽然错误,但是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D.正确的,这体现法律禁止的,我们坚决不做的道理。
19.有一个父亲,因为离婚而把怨气发泄到儿子身上,动不动就打骂孩子,有时还不让孩子去学校上课。在记者采访他时,他竟然理直气壮地说:“孩子是我的,我有权这样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父亲的做法侵害了孩子的受教育权和人身权利 ②父亲的做法是错误,行使自己的自由和权利,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③孩子可以借助法律这把利剑保障自己的合法权利 ④父亲的做法是正确的,他有管教子女的自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②
20.公民的人格权中,居于首要地位,最根本的人身权利是
A.经济权利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人身自由权 D.生命健康权
二、问答题(共40分)
21.材料一:中学生李某在上课时看课外书,被同桌周某举报,挨老师批评后李某怀恨在心,在课间休息时,大声辱骂周某,对周某造成很大的伤害,周某制止他,他说:“我有言论自由,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材料二:春节期间,政府为了增加节日气氛,在市中心的主要街道两旁的路灯上挂上了许多的灯笼,市民叶某看到后,趁夜色拿走了几个,这时被邻居发现,指出他的错误,他说:“这又不是你家的,我享有自由权利,你管不着。”  
请你回答:  
(1)请你判断上述两则材料中的李某和叶某的行为是否正确,有何危害。(4分) 
 
(2)我们应怎样正确行使自己的自由权利?(6分)
22.据报载,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使17岁的恩施市职校学生祝文珍身受重伤,恩施市第三实验小学的学生张坤和张倩也遭此厄运。事发后,肇事车主姚云才、学徒杨才师徒二人不仅不予施救,反而弃车逃走。过路行人及周围做事的人们纷纷上前施救,并报了警……《恩施晚报》对此进行了追踪报道,肇事者既受到了道德的谴责,又受到了相关部门的制裁。
请阅读材料后,回答下列问题:
(1)肇事者为什么要受到道德的谴责?(4分)
(2)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什么?履行道德义务的意义何在?(6分)
23.材料一: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这些“中国式过马路”的行人,往往会认为“我是跟着前面的人走的”,从而直接忽略掉红绿灯、值勤的交警、协警。
材料二:公安部近日发布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对驾驶员的交通违法行为作出了更严历的规定。其中,对闯红灯者予以“扣6分,罚款100元”的处罚。
(1)“中国式过马路”有什么危害?(4分)
(2)新《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对驾驶员的交通违法行为作出了更严历的处罚,这有利于保护广大公民的什么权利?(2分)为什么要保护这一权利?(4分)
(3)请你从政府和个人的角度为解决“中国式过马路”的问题给出合理的建议(4分)
24.高二学生黄某,近一个月,在黄父看来,出现了异常情况。黄某并不住校,可是他会经常深夜才回家,中午饭也极少回家吃。黄父问黄某是什么原因,黄某说是学习紧张,中午饭在学校里和同学一块吃了,晚自习放学后,都是在教室里复习功课到深夜。黄父半信半疑,于是到学校找班主任老师了解儿子的情况,谁知班主任和黄某的同学都否定了黄某的说法。黄父再三追问儿子,就是不得结果,最后黄某干脆不再搭理父亲,但依然是深夜回家。黄父心里非常着急,可是自己作为公司的总经理,没有时间观察儿子的行踪。于是,黄父便让自己公司的一名工人对黄某的行踪进行侦察……
(1)黄父是否侵犯儿子的隐私权? (2分)
(2)你认为黄某应该怎么办? (4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孝感市文昌中学2012—2013学年度八年级(下)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原始大气中不含有的气体和原始生命形成的场所分别为( )
A.水蒸气、原始大气 B.氧气、原始海洋
C.氨气、原始海洋 D.氢气、大气层中
2.雷迪的实验推翻了①的基本观点;鹅颈烧瓶实验支持②的观点;③的实验证明了原始地球上可以形成有机物。上述①②③分别为( )
A.神创论、自然发生论 、米勒 B.生生论、化学进化论、巴斯德
C.自然发生论、生生论、米勒 D.神创论、生生论、巴斯德
3.生物是进化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化石是研究地球上生物进化的最主要、最可靠的证据②所有的化石都是被埋 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和生活痕迹,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③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种类越少④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没有生物的化石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
4.地质学家把地球的发展史分为若干地质年代,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前寒武纪时期→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B.前寒武纪时期→太古代→中生代→古生代→新生代
C.古生代→中生代→前寒武纪时期→新生代
D.古生代→前寒武纪时期→中生代→新生代→元古代
5.恐龙是曾经在地球上生活过的一种大型爬行动物,它生活的地质年代应该属于( )
A.太古代 B.元古代 C.古生代 D.中生代
6.新生代时期,地球上典型的动、植物类型分别是( )
A.无脊椎动物、蕨类植物 B.鱼类、蕨类植物
C.爬行类、裸子植物 D.哺乳动物和鸟类、被子植物
7.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观点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害虫对DDT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害虫本身对DDT具有抵抗力
B.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奔跑速度不断加快,是双方在生存过程中相互选择的 结果
C.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定向的白色变异
D.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
8.科学家确定南方古猿化石是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而不是最早的原始类人猿化 石,其重要依据是( )
A.使用工具 B.骨骼与近代人相似
C.两足直立行走 D.脑容量比森林古猿发达
9.我国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山顶洞人”属于( )
A.南方古猿 B.智人 C.能人 D.直立人
10.大熊猫的学名是“Ailuroppda melanoleuca”,其中melanoleuca称为( )
A.属名 B.科名 C.种名 D.界名
11.在生物的分类等级中,生物所具有的相同特征最多的和包括的生物种类最多的单位分别是( )
A.科、属 B.属、纲 C.纲、界 D.种、界
12.植物的进化顺序为( )
A.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
B.蕨类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C.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D.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蕨类植物
1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以及“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分别描述了两类植物大量繁殖后的自然景观,它们是( )
A.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 B.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
C.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
14.下列植物生活在海水中的是( )
A.水绵 B.石莼 C.衣藻 D.小球藻
15.带鱼、狗、蚯蚓是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生物,它们分别依靠什么进行呼吸( )
A.腮、气管、肺 B.体壁、气管、肺 C.腮、肺、体壁 D.体壁、肺、气管
16.某海关在进口食品检疫中发现一种病原微生物,这种病原微生物为单细胞生物,具有细胞壁,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你认为这种生物可能属于( )
A.霉菌 B.细菌 C.病毒 D.真菌
17.下列最古老、最原始、最简单的动物是( )
A.眼虫 B.猪肉绦虫 C.水螅 D.河蚌
18.“米猪肉”是指含有什么的猪肉( )
A.米粒 B.猪肉绦虫卵 C.猪肉绦虫幼虫 D.猪肉绦虫成虫
19.细菌和霉菌的生殖方式分别为( )
A.分裂生殖、出芽生殖 B.出芽生殖、孢子生殖
C.孢子生殖、分裂生殖 D.分裂生殖、孢子生殖
20.下列关于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病毒是由含有蛋白质的外壳和由遗传物质组成的内核构成
B.病毒在宿主细胞里通过复制进行增殖
C.T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
D.病毒是单细胞的微生物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分析如图所示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图,请回答:
(1)图中A、B、C代表的生物类群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图可得出: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__________,由低等到__________,由__________到陆生。
(2)____________无真正的根,但有茎、叶的分化;_____________的种子有果皮包被。
(3)哺乳动物是动物界唯一进行________方式生殖的动物;唯一会飞的哺乳动物是_________。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线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孝感市文昌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
数 学 试 卷(第Ⅰ卷)
命题人:黄建立
注意:将第Ⅰ卷的答案都填在第Ⅱ卷相应的位置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代数式中,分式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已知反比例函数,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图象必经过点(1,2) B.当, y随x的增大而减少
C.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内 D.若,则y >2
4.下列各组数中,以a、b、c为边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B.
C. D.
5. 如图,点A在双曲线上,点B在双曲线上,且AB//y轴,点P是轴上的任意一点,则△PAB的面积为( ).
A.1 B.1.5 C.2 D.不能确定
6.如果把分式中的x和y都扩大为原来的10倍,那么分式的值为( )
A.缩小为原来的 B.不变
C.扩大为原来的10倍 D.缩小为原来的
7.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分别是3、4、2、3,则最大正方形E的面积是( )
A.36 B.38 C.47 D.94
8.一张正方形的纸片,剪去两个一样的小长方形得到一个“”图案,如图所示,设小矩形的长和宽分别为、,剪去部分的面积为20,若,则与的函数图象是(  )
9.如图是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纸片,两直角边AC=6 cm、BC=8 cm,现将△ABC折叠,使点B与点A重合,折痕为DE,则的面积是( )
A. B. C. D.
10.在反比例函数(为常数)的图象上有三点(-3,),(-1,)(2,)则函数值,,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11.若分式方程无解,那么的值应为( )
A、1 B、0 C、-1 D、2
12.如图,图中有一长、宽、高分别为5㎝、4㎝、3㎝的木箱,在它里面放入一根细木条(木条的粗细、变形忽略不计),要求木条不能露出木箱,请你算一算,能放入的细木条的最大长度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3.已知,则 .
14.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便诞生了一门新学科,这就是“纳米技术”,已知52个纳米的长度为0.000000052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为 米.
15.关于x的方程的解是负数,则的取值范围是 .
16.近视眼镜的度数y(度)与镜片焦距x(米)成反比例.已知400度近视眼镜片的焦距为0.25米,则眼镜度数y与镜片焦距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
17.如图,中,,,,分别以为直径作三个半圆,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平方单位).
18.如图,若点M是x轴正半轴上的任意一点,过点M作PQ∥y轴,分别交函数(x>0)和(x>0)的图象于点P和Q,连接OP、OQ,则下列结论:
①∠POQ不可能等于900; ② ;
③当时,这两个函数的图象一定关于x轴对称;
④△POQ的面积是.
其中正确的是 .(填正确的序号)
三、解答下列各题(共8大题,共66分,解答应写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9. (两小题各4分,共8分)
(1)计算 (2)解方程:.
20.(满分6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21.(本小题满分8分)问题: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的绿地,量得两直角边长分别为3m,4m现在要将绿地扩充成等腰三角形,且扩充部分是以4m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求扩充后等腰三角形绿地的周长.小亮看后认为只有三种情况,并给出了其中一种情况的图形和周长.请你画出另外两种的图形,并写出各自扩充后等腰三角形绿地的周长.
图①的周长为 16 m; 图②的周长为 m; 图③的周长为 m.
22. (本小题满分8分)如图6,在四边形ABCD中,AB=BC=2,CD=3 DA=1, 且∠B=90°,(1) 连结AC, 求AC的长;
(2) 求∠DAB的度数.
23.(本小题满分8分)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y= (m是常数,m≠0),一次函数y=ax+b(a、b为常数,a≠0),其中一次函数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0,2),且AO=2BO.
(1)求一次函数的关系式;
(2)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有一点P满足PA⊥x轴且PO= (O为坐标原点),求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
24.(本小题满分8分)某服装厂设计了一款新式夏装,想尽快制作8800 件投入市场,服装厂有A、B 两个制衣车间,A 车间每天加工的数量是B车间的1.2 倍,A、B 两车间共同完成一半后,A 车间出现故障停产,剩下全部由B 车间单独完成,结果前后共用20 天完成,求A、B 两车间每天分别能加工多少件.
25.(本小题满分8分)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为了证明勾股定理,创制了一副“弦图”,后人称其为“赵爽弦图”(如图(1)).图(1)是用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可以如图围成大正方形ABCD,中空的部分是小正方形EFGH,请解答下列问题:
(1)请你完整写出勾股定理的内容:
(2)已知大正方形ABCD面积为49,小正方形EFGH面积为4,若用,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下列四个说法:
①,②,③,④.
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3)如图(2)是由图(1)变化得到,它是由八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记图中正方形MNPQ,正方形ABCD,正方形EFGH的面积分别为、、,试确定与的大小关系,并请说明理由.
26.(本小题满分12分)阅读理解:对于任意正实数a、b,
∵≥0, ∴≥0,∴≥,只有当a=b时,等号成立。
结论:在≥(a、b均为正实数)中,若ab为定值p,则a+b≥,
只有当a=b时,a+b有最小值. 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若m>0,只有当m= 时,有最小值 ;
若m>0,只有当m= 时,2有最小值 .
(2)如图,已知直线L1:与x轴交于点A,过点A的另一直线L2与双曲线相交于点B(2,m),求直线L2的解析式.
(3)在(2)的条件下,若点C为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作CD∥y轴交直线L1于点D,试求当线段CD最短时,点A、B、C、D围成的四边形面积.
第5题图
第7题图
2
10
5
O
x
y
2
10
5
O
x
y
2
10
10
O
x
y
2
10
10
O
x
y
y
x
12
2
2
A.    B.   C. D.
12
第9题图
第12题图
A
B
C
第17题图
y
x
O
Q
M
P
第18题图
4m
A
C
B

4m
A
C
B

4m
A
C
B

图①
图②
图③
A
B
C
D
O
x
y
A
P
B
D
A
C
H
G
F
E
图(1)
B
M
Q
C
P
B
N
A
E
H
G
F
D
图(2)
PAGE孝感市文昌中学2012—2013学年度八年级(下)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70分)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重要准备。下列属于此会议内容的有( )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决定建人民英雄纪念碑③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④规定了首都、国旗、代国歌⑤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A①②③⑤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⑤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
A、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已经结束   B、新民主主义革命完全胜利
C、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立   D、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新中国的成立是20世纪世界的伟大事件之一,其国际意义不包括( )
A.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 B.国家独立,人民当家作主
C. 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 D. 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进入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那么在此过渡时期,新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其主要依据是( )
A、彻底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B、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6、下列城市解放的方式相同的有( )
①南京 ②长春 ③北平 ④拉萨
A. 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7、在战争中,美国虽然动用了1/3的陆军、1/5的空军和大批海军,并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一切现代化武器,仍未免于失败。上述材料中的“战争”是指( )
A.第二次世界大战 B.国共内战 C.海湾战争 D.朝鲜战争
8、建国初期为我国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的是( )
A.抗美援朝 B.土地改革 C.进行战略决战 D.没收官僚资本
9、彭德怀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段话应当是发表在哪一年( )
A.1950年   B.1951年   C.1952年   D.1953年
10、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摧毁了中国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的是建国初哪项运动( )
A.抗美援朝 B.三大改造 C.土地改革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1、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B.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C.消灭土地私有制度 D.解放农村生产力
12、对土地改革的意义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C.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13、全国解放前夕,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经济濒于崩溃,原因有 ( )
①长期战乱的破坏 ②帝国主义的掠夺
③国民党反动派的搜刮 ④物资奇缺,物价飞涨,市场混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4、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恢复国民经济,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其中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掌握经济控制权的措施是( )
A.打击投机倒把,稳定物价 B.统一财政经济 C.合理调整工商业 D.没收官僚资本
15、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抗美援朝、土地改革、恢复国民经济所起的共同作用是( )
A.提高了国际威望 B.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C.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D.结束了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
16、下列关于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规定了国家性质、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B、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
C、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标志着中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17、下列图片反映1953一1957年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这一时期建设的重点是( )
A.交通运输业 B.农业 C.轻工业 D.重工业
18、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是(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B.三大改造完成 C.三年经济恢复 D.大跃进
19、右图反映了我国的哪一历史事件(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造
20、1956年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表述错误的是( )
A.中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发生根本的变化
C.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21、建国后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土地改革最大的区别是( )
A.所有制性质的改变 B.农民积极性的改变
C.生产经营方式的改变 D.农民政治地位的改变
22、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B.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C.确立根本政治制度 D.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
23、1953一1976年,是我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这一时期取得了巨大成就,也走了弯路并出现了严重失误,属于“走弯路”的有( )
①一五计划②1956年中共八大③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④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⑤文化大革命
A. ①③④⑤ B.③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24、造成1959年至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的影响
B.苏联撕毁经济技术合作协议
C.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
D.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25、请判断出现下表中局面的原因是( )
1962年农业生产状况表
农业产值 粮 棉花
原计划(百分数) 比上年增长8.5% 3216亿斤 2200万担
实际达到(百分数) 比上年增长11.6% 3400亿斤 2400万担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 D.十年“文革”
26、下列属于人民公社化运动后果的是( )
①造成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 ②严重脱离了农村生产力水平③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④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7、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全国人大记者招待会上说,政治体制改革不成功文革悲剧或重现。下列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四人帮”被粉碎标志着文革的结束
B.文革时期经济建设仍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C.文革是群众性的革命运动,是进步的
D.“九一三事件”客观上宣告了文革的破产
28、下列建设成就中属于十年文革时期的有( )
①武汉长江大桥②南京长江大桥③大庆油田④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⑤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⑥第二汽车制造厂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⑥ C. ①③④⑤⑥ D.②⑤⑥
29、为粉碎“四人帮”奠定群众基础的是( )
A.“二月抗争” B.“批林批孔”运动
C.“批邓、反击右倾翻风”运动 D.“四五”运动
30、如果为下列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
上海资本家接受公私合营 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下线 超英赶美大炼钢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C.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D.一五计划取得的辉煌成就
31、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次讨论( )
① 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② 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③ 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④ 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2、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
A.遵义会议 B.中共“八大” C.真理标准讨论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3、《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在这里“消失”的原因应是( )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实现
34、有关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改变了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 B.实现了土地所有制的改变
C.打破了吃“大锅饭”的分配方式 D.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5、下列有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 ②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③农村改革日益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④经济体制改革最终目标是废除社会主义制度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材料题(30分)
1、农民与土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核心问题。结合下列图片回答有关问题
1 农民拥护《土地改革法》 2农民报名入社 3公社农民集体劳动 4 农民领取承包合同
公私合营时的青岛自行车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线




题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孝感市文昌中学2012—2013学年度八年级(下)英语期中考试试卷
Ⅰ. 情景反应。根据你听到的内容,选择正确的应答语。每小题读两遍。(共5分,每小题1分)
( ) 1. A. Yes, there will. B. Yes, I don’t. C. Yes, I will.
( ) 2.A. I get a new skirt. B. I failed the exam. C. I want to be an astronaut.
( ) 3.A. Not at all. B. Yes, I do. C. Don’t thank me.
( ) 4.A. He watched TV. B. He was watching TV. C. Yes, he was.
( ) 5.A. My teacher said it was boring.
B. I was lucky. C. You can copy my homework.
Ⅱ. 对话理解。根据你听到的对话及问题选择正确的答案。每小题读两遍。(共10分,每小题1分)
( ) 6.A. Too much noise. B. Too many people. C. Too much air.
( ) 7.A. Because she doesn’t like concerts. B. Because she is very tired.
C. Because she has lot of work to do.
( ) 8.A. Doing her homework.
B. Having dinner with her parents. C. Talking with her parents.
( ) 9.A. On foot. B. By bus. C. By bike.
( ) 10.A. On computer. B. On paper. C. In a library.
听下面一段长对话,回答11-12 两个小题。
( ) 11.A. A lawyer. B. A leader. C. An actor.
( ) 12.A. She thinks it’s hard and boring.
B. She thinks it’s hard but interesting.
C. She thinks it’s easy and interesting.
听下面一段长对话,回答13-15三个小题。
( ) 13.A. He became fat. B. He joined a club. C. He did lots of things.
( ) 14.A. He should eat hamburgers every day.
B. He should make more friends in the club.
C. He should do more sports and have healthy food.
( ) 15.A. Kate. B. Kate’s sister. C. Scott’s friend.
Ⅲ. 短文理解。根据你听到的短文内容及问题选择正确的答案。短文和问题读两遍。(共5分,每小题1分)
( ) 16.A. She wants to buy some clothes.
B. She wants to buy some CDs.
C. She wants to buy some gifts.
( ) 17. A. Her parents. B. Her friends. C. Her classmates.
( ) 18. A. She advises Anna to get a part-time job.
B. She advises Anna to borrow some money from her friends.
C. She advises Anna to borrow some money from her parents.
( ) 19. A. Because she is busy. B. Because she doesn’t like it. C. Because she is lazy.
( ) 20. A. Cathy. B. Maria. C. Dennis.
笔试部分 (100 分)
( 选择题 60分)
Ⅳ. 选择填空。( 共20 分,每小题 1分)
( ) 21. ________ UFO landed on Center Street and ________ alien came out of it.
A. A, an B. A, a C. An, an D. An, a
( ) 22. There ______ a soccer match tomorrow.
A. will has B. will be C. is going to have D. has
( ) 23. If there are ______ people driving, there will be ______ air pollution.
A. less, less B. less, fewer C. fewer, fewer D. fewer, less
( ) 24. ---_________ will your father be back
---In five days.
A. How long B. How soon C. How far D. How often
( ) 25. While we ______ down the street, the car accident happened.
A. walked B. are walking C. were walking D. walk
( ) 26. Jim is mad his best friend, because he has the same haircut______ him.
A. at, as B. with, at C. on, as D. at, with
( ) 27.-- How many students go to college in your hometown
-- I’m not sure. Maybe______ them.
A. hundreds B. hundred C. hundred of D. hundreds of
( ) 28. The Internet can_____ our eyes to the outside world.
A. turn on B. open up C. start with D. give out
( ) 29.Money is important, ________it’s no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A. and B. but C. or D. so
( ) 30.I can’ t remember his mobile phone number. What ________ I do
A. can B. could C. may D. should
( ) 31.I don’t like the book, and he doesn’t,_______.
A. either B. too C. also D. neither
( ) 32. In English I’m ________ at reading than listening.
A. better B. good C. well D. best
( ) 33. My science teacher said I ______ a lazy student.
A. is B. was C. were D. will be
( ) 34. I don’t need these jeans, please ________ .
A. take it away B. take away it C. take away them D. take them away
( ) 35. I don’t know______________.
A. where is he B. where does he live C. where he lives D. where is he live
( ) 36. If you________ have your ID card, you can’t go there.
A. do B. don’t C. will D. will not
( ) 37.--What _____ you ______ at 8:00 last Friday
--Oh, I can’t remember.
A. did, do B. do, do C. were, doing D. are, doing
( ) 38. Mark had a hard time _____ the English movie.
A. see B. seeing C. to see D. saw
( ) 39. The boy eats_____ meat, so he is_____ fat.
A. too much, much too B. much too, much too
C. too much, too much D. much too, too much
( ) 40. ---Linda has a bad cold.
----__________________.
A. It’s my pleasure. B. I don’t think so.
C. I’d love to. D. I’m sorry to hear that.
Ⅴ. 完形填空。(共10分,每小题1分)
A great French writer said we should help people as much as possible because we often need help ourselves. 41 the small can help the great. And the writer 42 the following story.
An ant(蚂蚁) was drinking at a small river and 43 in. She tried her best 44 up the bank, but she couldn’t move at all because she couldn’t swim. The poor ant got very 45 but was still doing her best. Just then a big 46 saw her. 47 it the ant got to the bank again.48 she was resting in the grass, she heard a man coming up. The man 49 with a gun in his hand. He wanted to kill the bird. At that time, the ant bit(咬) him in one of his feet and the bird 50 quickly. The ant saved the bird’s life.
( ) 41. A. Sometimes B. However C. Never D. Though
( ) 42. A. said B. told C. played D. got
( ) 43. A. ran B. took C. fell D. jumped
( ) 44. A. come B. came C. coming D. to come
( ) 45. A. tired B. excited C. calm D. upset
( ) 46. A. cat B. bird C. dog D. man
( ) 47. A. With B. To C. Of D. At
( ) 48. A. After B. Before C. Until D. While
( ) 49. A. walks B. walking C. was walking D. walk
( ) 50. A. took away B. flew away(飞走) C. took off D. ran in
Ⅵ. 阅读理解。阅读短文,然后根据其内容选择正确答案。(共30分每小题2分)
A
As a volunteer teacher, I traveled a long way to a small village school in Long Zhou, Guangxi. On my way there, I thought about the village, the school, and the children there. However, my heart sank when I arrived there. It wasn't what I expected. It didn't look like a school at all! The school had only three rooms, one for Grades 1, 2 and 3, and the other for Grades 4, 5 and 6. There was a third one for me.
The children welcomed me warmly on my first day. They asked me a lot of questions, and I told them stories about myself and my life in Shanghai. The next day, I gave them a test to find out their level (水平). To my surprise, though the test was very easy, over half of the students failed it, yet they all wanted to learn new things. I knew they needed me.
I was busy preparing lessons, reading test papers every night. I enjoyed teaching these lovely and hardworking children, and I could see that they were making progress with my help. I have also learned a lot from them. I understand their lives better, and we are now good friends.
I have worked in Long Zhou for a year now. I'm very happy, and the experience has been very useful for me. I love the small village and the chil dren. In fact, I would like to continue working here.
( ) 51. The writer is a volunteer teacher who comes from .
A. Guangxi B. Xiamen C. Shanghai D. Longzhou
( ) 52. The writer found there were only ______rooms in that school.
A. two B. three C. six D. seven
( ) 53. In the passage, "my heart sank" means that the writer_________.
A. felt upset B. was happy C. got angry D. felt nervous
( ) 54. The writer found the students' level was_________ she expected after the first test.
A. just as B. higher than C. lower than D. the same as
( ) 5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RUE
A. Both the volunteer teacher and the students are working so hard.
B. The volunteer teacher doesn't like to work there any longer.
C. The students became better and better with the help of the volunteer teacher
D. The volunteer teacher has worked in the small village school for one year.
B
School report
Term: Spring Name: Cathy Age: 15
Subjects Teachers’ comments Grades
English Though she likes writing notes, she doesn’t like writing compositions(作文). I believe she can do better. B
Math She is good at math, but a little lazy. She must concentrate(聚精会神) in class. B
French She will never succeed in learning French if she keeps on talking in English. C
History Getting better B
Geography Nice work A
Art Very good. She likes drawing pictures of her teachers. A
P.E. Excellent A
Music Quite good A
General: Cathy often gets into trouble with her teachers. She likes talking in class. She is good at games and especially likes playing football with the boys. She must take things more seriously.
( ) 56. Cathy takes ________ subjects at school.
A. six B. seven C. eight D. nine
( ) 57. The underlined word “comment” means ________in Chinese.
A. 抱怨 B. 评价 C. 反馈 D. 表扬
( ) 58. Cathy’s ________teacher said she must concentrate in class.
A. English B. math C. French D. geography
( ) 59. Cathy always gets into trouble with ________.
A. her brothers B. her parents
C. her teachers D. her friends
( ) 60. Cathy likes ________.
A. speaking French B. sleeping in class
C. playing football D. writing letters
C
In Japan, most people think robots are good at their work and life. They don't think robots are threatening(有威胁性的) , but peopl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do. Japanese people love robots very much. Sometimes they give a welcome party for them on their first day at work.
Robots are also very popular in people's work and life in Japan. Some robots can make sushi, some robots can plant rice, and others can even meet company guests. There are also robots doing things like serving tea, cleaning offices and feed ing the babies.
In Japan, people think robots will be more important in the future. There will be more old people in Japan, so the country needs more ro bots. In 2005 over 370,000 robots worked in fac tories across Japan, and it was about 40% of ro bots working around the world. Soon robots could even take the place of workers in factories in Ja pan and people could have lots of free time to en joy themselves. People predict there will be 1,000,000 robots in factories all over the country by 2025
( ) 61. People in ______ think robots are threatening to humans.
A. Singapore B. China C. Japan D. America
( ) 62. In Japan, people sometimes give a wel come party for_________ on their first day at work.
A. workers B. company guests C. robots D. young people
( ) 63. Why do Japanese think they will need more robots in the future
A. Because robots are used in people's work and life now.
B. Because there will be more old peo ple.
C. Because people need robots to plant rice.
D. Because robots can do everything for humans
( ) 64. There were about _____ robots working in factories in Japan in 2005.
A. 1,000,000 B. 400,000 C. 370,000 D.600,000
( ) 65. This article is mainly about _____.
A. the old people and robots B. the importance of robots in Japan
C. what robots can do in Japan D. Japan’s factories and robots
非选择题40分)
Ⅶ. 拼写单词。根据句子意思,在空格中填写适当的单词,使句子意思完整、正确。(共8分,每小题1分)
66. Mom is cooking in the ________. Let’s help her do the dishes.
67. He gets ________well with his classmates.
68. The girl was shopping_________ she saw an alien get out.
69. He looked for his pen everywhere. But he couldn’t find it ______ .
70. The girl isn’t old enough to dress _______.
71. He was clever. He was _______ to write many English words.
72. I’m sure you’ll _______ in love with this city.
73. He failed his exam last year, so he made a ______ to study hard this year.
Ⅷ. 改写句子。根据各小题A句的意思完成B句,使两句的意思基本相同。每空限填一个单词。(共12分,每空1分)
74. A : Mary is good at speaking English.
B : Mary ________ ________ in speaking English.
75. A :He didn’t return my math book.
B : He didn’t ____ _____ my math book.
76. A: Mr. Green asked, “Are you very tired, Jim ”
B : Mr. Green asked Jim if _____ _____ very tired.
77. A : Work hard, or you’ll fail the exam.
B :_____ you _______ work hard, you’ll fail the exam.
78. A :You should make a telephone call to your mother.
B : You should _____ your mother_____.
79. A : He lent 10 yuan to his sister.
B : His sister _____10 yuan _____ him.
Ⅸ. 补全对话。根据对话内容,在空格中填写一个句子,使对话完整、正确。(共10分,每空2分)
A: Hi, Cindy. I’m planning to have a class party. Will you help me organize it
B: Yes, sure. 80
A: Let’s have it this afternoon after class.
B: If we have it this afternoon, half the class won’t come and we have a lot of homework to do.
A: 81
B: Oh, tomorrow we will have a test. We must leave early to study for the test.
A: Let’s have it this Friday evening.
B: 82 !
A: 83 How about watching a film together
B: No, boys won’t like doing that. Let’s play party games.
A: Great. Can you organize the party game
B: But you need to make food for us. OK
A: 84 .
Ⅹ. 书面表达。(10分)
你姑姑问你周末是怎样度过的。请用英语给她写一封信, 告诉你上周六的经历。根据要点提示,写出上周六各个时间段你分别在做什么。
内容提示:
1.6:30 起床. 7:00正在锻炼
2.8:00—10:00正在做作业
3.10:30—11:00正在洗衣服
4.11:30正在自己做午饭
5.父母回来时正在做家务
要求 :60 词左右
语句通顺,无语法错误
Dear aunt,
I was busy last weekend. I got up at six.
Yours
LiLei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线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孝感市文昌中学2012—2013学年度八年级(下)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命题人:刘俊杰
1.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1.最近一些省份计划建设“中国南北分界线标志”的消息引起广大网民的广泛关注与讨论,下列哪个省份不应该建设这个标志 ( )
A.陕西 B.河南 C.江苏 D.湖北
图1中的山脉和河流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完成2-3题。
2.该河流西侧的山脉是 ( )
A.巫山 B.太行山
C.秦岭 D.武夷山
3.关于甲所在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河流冬季结冰 B.耕地以水田为主
C.传统交通运输以水运为主 D.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读图2——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和 “某种气候资料图”,完成4-7题。
4.左图中的山脉是 ( )
A.太行山 B.祁连山 C.昆仑山 D.天山
5.右图中的气候资料最有可能反映的是左图中哪个地区的气候 ( )
A.甲 B.乙 C.丙 D.丁
6.乙地区相对甲地区而言具有明显优势的矿产资源是 ( )
A.石油 B.煤 C.有色金属 D.铁
7.图中A、B、C三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 )
A.春小麦、冬小麦、水稻 B.冬小麦、春小麦、水稻
C.大豆、春小麦、水稻 D.水稻、春小麦、冬小麦
读图3——“雅鲁藏布江谷地地图”,完成8-9题。
8.为什么该地区的种植业生产区主要分布于河谷地区 ( )
A.河谷地区光照充足,农作物光合作用强
B.河谷地区海拔较低,热量充足
C.河谷地区水能丰富
D.河谷地区冰川融水多,绿洲广布
9.下列哪种资源不是“图3”所示地区的优势资源 ( )
A.水能 B.太阳能 C.钾盐 D.煤炭
10.制约我国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
A.水源 B.热量 C.光照 D.土地
11.我国地域辽阔,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十分明显。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 )
A.季风区的平原地区 B.低山、丘陵地区 C.高山、高原地区 D.盆地内部
12.下列粮食集中产区中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是 ( )
A.三江平原 B.松嫩平原 C.江汉平原 D.成都平原
13.以下农业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图4”中所示农作物熟制及重要农作物结构图搭配正确的是 ( )
A.— —丙 ——乙 ——甲 B.——甲 ——丙 ——乙
C.——乙 ——甲 ——丙 D.——乙 ——丙 ——甲
读图5——“中国部分经济作物分布图”完成14-16题。
14.
15.甲表示什么农作物 ( )
A.甘蔗 B.香蕉
C.甜菜 D.热带经济作物
15.甲这种农作物在我国产量最大的省份 是 ( )
A.广东 B.广西
C.云南 D.四川
16.丙表示什么农作物 ( )
A.水稻 B.柑橘
C.大豆 D.油菜
读图6—— “富士康内迁图”,完成17题。
17.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科技制造服务商,其在中国大陆拥有近百万名员工,近些年它陆续将生产基地从东南沿海的深圳迁往内地的其他城市,主要原因是 ( )
A.内地较沿海交通更为发达
B.内地较沿海自然资源更丰富
C.内地较沿海工业基地更好
D.内地较沿海劳动力更充足
读图7——“某工业基地图”,完成18-19题。
18.
19.图中城市P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 )
A.水陆交通便利 B.临近铁矿石产地
C.劳动力资源丰富 D.临近煤矿产地
19.通往P城的铁路干线M是 ( )
A.京广线 B.京沪线
C.陇海线 D.沪杭线
20.“图8”所示甲、乙、丙、丁四个铁路枢纽 城市分别是 ( )
A.甲——郑州 乙——上海 丙———兰州 丁——成都
B.甲——武汉 乙——上海 丙———兰州 丁——昆明
C.甲——徐州 乙——杭州 丙———兰州 丁——宝鸡
D.甲——北京 乙——南京 丙———兰州 丁——成都
2.综合题(共10分)
1.图示山脉A是     。(1分)
2.B盆地丰富的矿产资源是石油和 ,为了将该地区的能源通过管道输送到我国东部地区,建设了 工程。(1×2=2分)
3.B盆地主要的气候特征是 。(1分)请从海陆位置和地形两方面说明这一气候特征的成因:    。(4分)
4.图示省份人口与城市大多集中于A山脉南北两侧,请说明原因: 。(2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