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历史期末满分备考】阶段复习课(二)重要考点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下历史期末满分备考】阶段复习课(二)重要考点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阶段复习课(二)
阶段特征
阶段 明清时期
政治 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社会由盛转衰
经济 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统治者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同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思想 八股取士和文字狱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
对外关系 由主动友好交往变为被动反抗侵略,对外政策由开放逐渐走向闭关自守
科学技术 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近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落后于西方
线索一 帝王将相的主要作为
隋朝 隋文帝 ①建立隋朝,统一全国。②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③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 ①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②创立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确立。③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隋炀帝的暴政引发农民起义,招致亡国
唐朝 唐高祖 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唐太宗 ①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②广纳贤才,知人善任。③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④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⑤在位期间,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⑥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各族尊奉为“天可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⑦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⑧在位期间,玄奘西行天竺,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
武则天 ①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②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③爱惜人才,破格提拔许多有才能的人。④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唐玄宗 ①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②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③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④在位期间,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经和中国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⑤他在位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⑥唐玄宗统治后期,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导致“安史之乱”。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房玄龄 善于谋略
杜如晦 敢于决断
魏征 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是唐太宗时最著名的谏臣
姚崇 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
辽(契丹) 耶律阿 保机 ①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上京临潢府。②发展生产,创制文字
辽太宗 占领燕云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北宋 宋太祖 ①960年,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史称北宋。②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③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宋真宗 澶州之战中,被迫亲征,使得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之后,辽与宋达成澶渊之盟,使辽宋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寇准 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北宋朝廷一片恐慌。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西夏 元昊 ①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②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西夏文字。③元昊称帝后,连年与宋交战。西夏虽在军事上屡屡获胜,但遭受很大损失。后来,双方议和。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金 阿骨打 ①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②12世纪初,阿骨打起兵抗辽。③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④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
南宋 岳飞 ①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②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③岳家军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作战勇敢
文天祥 ①南宋灭亡后,继续抗元。不久兵败被俘,被囚禁在大都。他坚贞不屈,最后被杀害。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诗句表达了文天祥宁死不屈的决心和崇高的气节
蒙古 成吉思汗 ①1206年,铁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②统一蒙古草原后,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把蒙古人按编制组织起来,平时生产,战时出征;又组建了一支有一万人的护卫部队,还建立司法机构,创制蒙古文字
元 忽必烈 ①1260年,继承汗位,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②1271年,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③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④设立行省制度;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加强对西域的管辖;在中央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明 明太祖 ①1368年,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②全面改革官制,强化皇权。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③设立由皇帝直接指挥的特务机构锦衣卫。④改革科举制度,实行八股取士
明成祖 ①成立特务机构东厂,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②1421年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③派郑和下西洋,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戚继光 ①整顿军队,招募训练“戚家军”。②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③率军进入福建、广东地区,与其他抗倭将领一起带领广大军民与倭寇激战,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后金 努尔哈赤 ①1616年,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②率军与明朝交战,接连取胜,使明朝的北部受到严重威胁
清 皇太极 ①1635年,改女真族名为满洲。②1636年,改国号为清
顺治帝 ①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②接见西藏宗教首领达赖五世,赐予其“达赖喇嘛”的封号。③颁布“禁海令”,严厉限制海上贸易
康熙帝 ①大兴文字狱,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②派清军入藏平定分裂势力,稳定了西藏的局势,并册封另一位西藏宗教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③1684年,设置台湾府,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④三次率军亲征,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⑤设立南书房,加强君主专制。⑥1685年和1686年,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迫使沙俄政府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东段边界问题,并于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
雍正帝 ①设立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②大兴文字狱,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③设置驻藏大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乾隆帝 ①大兴文字狱,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②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③平定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④确立金瓶掣签制度
线索二 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元朝 清朝
统一各部 1206年,铁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他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改国号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都城 都定都北京
地位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统一的意义 都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都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线索三 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1.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西汉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唐 唐朝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元 元朝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
清 清朝,乾隆时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2.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元 元朝设置了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清 (1)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2)清朝康熙时,1683年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3)清朝后期,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
3.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元 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清 (1)顺治册封达赖,康熙册封班禅。 (2)设立机构(职位):设立驻藏大臣和噶厦。 (3)颁布法律条文: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 (4)确立金瓶掣签制度。 (5)修建须弥福寿庙
线索四 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
唐朝(活跃) 宋元(发达) 明清(渐趋衰落)
概况 交往范围广泛,且有连续性;交往形式多样,领域全面;同亚洲国家的交往最为密切;在交往过程中,唐朝成为周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形成中华文化圈;交往分学习和传播两种类型。代表: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宋代海陆交通发达,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元代陆路和海路交通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新局面,如马可·波罗来华。宋元时期,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西传 ①友好往来: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 ②暴力冲突:明中期以后,中国开始遭受外来侵略,中国人民奋起抵抗,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并逐步走向闭关锁国
总体 特征 ①对外政策:由对外开放走向闭关锁国。②对外交通:由陆路为主走向海陆并举,再到以海路为主。③交往内容:政治、经济、文化。④交往形式:战争与和平交往,以和平交往为主
影响 唐朝及宋元时期我国对外交往活跃,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扩大了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特别是宋元时期科技文化兼容并蓄,取得许多领先世界的成就。清朝闭关锁国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启示 对外开放促进国家繁荣,闭关锁国导致国家落后,应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