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九年级化学中招考点解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3年九年级化学中招考点解读

资源简介

2013年九年级化学中招考点解读
第一单元考点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宏观、微观)、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能量变化(燃烧、金属与酸、中和反应均放热),判断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区分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理解用途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药品的取用、天平和量筒的使用、物质的加热、溶液的配制及误差的简单分析、过滤、蒸发、浓硫酸的稀释等);
3、科学探究一般过程和方法,实验设计、实验方案或装置评价、物质的推断、除杂与检验。
第二单元考点
1、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装置、现象、药品选择、用量及误差原因、推测N2的性质;
2、空气的成分及体积分数,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保护气、保鲜食物等),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3、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碳、硫、磷、铁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方程式及注意事项;
4、氧气的实验室制法(3种)的反应方程式、装置、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氧气的收集方法、检验与验满;
5、化合、分解、氧化反应;纯净物、混合物等 。
第三单元考点
1、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区别、联系、表示方法;
2、分子原、子微粒观点解释现象(压缩、扩散、不同液体混合时体积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等);
3、原子的构成,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通过得失电子相互转化如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4、27种元素符号及意义,元素分类,地壳中含量前4种元素顺序;
5、元素周期表的编制规律及从中获取元素信息。
第四单元考点
1、电解水实验现象、结论、微观解释,水的组成;
2、物质分类(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3、纯水与天然水(自来水)、软水和硬水的区别,软水和硬水区别的方法;
4、常用6种净化水方法、2种软化方法,净水剂:活性炭、明矾;
5、保护水资源:水的污染与防治、节约用水方法。
6、18种元素及5种原子团的化合价,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7、化学符号(元素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及数字(前面、正上方、右上方、右下角)含义;
8、化学式的意义及简单计算、关于标签问题等。
第五单元考点
1、质量守恒定律、微观解释、应用(①解释现象、批驳错误观点 ②推化学式 ③求物质质量、质量比、反应类型 ④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不变推测有机物的组成 ⑤判断反应前后溶液质量变化 ⑥求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
3、化学反应的4种基本类型;
4、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4个因素;
5、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第六单元考点
1、物质的多样性(金刚石、石墨、C60的物理性质、用途;C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2、单质C的3条化学性质及方程式,C还原CuO实验装置、现象;
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3条化学性质、实验设计、现象及方程式,、,用途(干冰)。
3、二氧化碳制取原理、装置(类型及选择依据)、收集和检验、验满方法;
4、一氧化碳物理性质、3条化学性质(毒性、可燃性、还原性)及方程式等;
5、自然界O2、CO2的产生和消耗途径,温室效应产生原因、措施。
第七单元考点
1、燃烧的条件、实验设计、现象分析,灭火的方法和原理;
2、缓慢氧化发生的条件(铁生锈、食物腐败原因及防护)、爆炸发生的条件(可燃性气体、粉尘与空气充分混合加热或遇明火易爆炸、),防范爆炸措施(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先验纯、液化气泄漏措施、CO还原CuO/Fe2O3实验步骤);
3、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影响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
4、H2、天然气(或沼气)、液化石油气、煤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酸雨形成原因及防护措施;列举清洁燃料、新能源;
5、H2、甲烷、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H2的制取原理、装置、收集;
6、能从产物上区分H2、CO、CH4 ;煤、石油、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第八单元考点
1、金属的物理特征(金属光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决定物质用途的7点因素;
2、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合金用途更广泛,合金的3条优良性能,铁的2种合金;
3、金属的3条化学性质及有关方程式、现象;金属活动性顺序、应用(判断金属能否与酸或盐溶液反应);
4、金属与酸反应(①反应后溶液质量的变化 ②一定量的Al、Mg、Fe、Zn与一定量的酸反应产生H2的多少、快慢判断);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①溶液质量的变化 ②离子的变化 ③溶质、滤渣判断);
5、探究实验:①比较“纯金属与合金硬度”方法、②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方法、③ “铁生锈的条件”现象、结论、④ “CO还原氧化铁”(炼铁原理)步骤、现象、尾气处理;
6、铝抗腐蚀的原因,金属防锈方法,金属资源保护的4条途径;
第九单元考点
1、溶液的特征,判断溶质、溶剂,常见的溶剂(水、酒精、汽油),溶质在溶液中的存在方式(分子或离子),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
2、溶解热量变化、反应热量变化引起装置内压强的改变(U型管的液面、气球变化等);
3、乳化剂(洗洁精)的乳化作用;
4、饱和溶液,结晶2种方法(海水制盐原理),溶解度及4要素,影响固体、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5、溶解度表或溶解度曲线应用(①比较大小、②判断饱和与否、③判断饱和、不饱和转化的方法、④判断结晶的方法、⑤比较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⑥改变温度引起溶质质量分数、饱和不饱和转化、是否有晶体析出等⑦绘制溶解度曲线);特别注意熟石灰的特殊性!
6、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溶液的稀释计算,溶液的配制、误差分析(量筒);
7、增加溶质、溶剂、蒸发结晶、降温或升温时,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溶解度与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
第十单元考点
1、①常见酸碱指示剂(石蕊、酚酞)及遇酸碱变色情况 ②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 、用途 ③浓硫酸的特性及稀释方法 ④酸、碱溶液溅到皮肤衣物上的处理方法;
2、酸的5条化学性质及有关反应现象、方程式;酸溶液的4种常见检验方法;
3、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俗名、物理性质、用途 ②NaOH必须密封保存的原因 、称量方法;
4、碱的4条化学性质及有关方程式;碱溶液的常见3种判断方法;
5、酸、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6、中和反应、反应实质 、方程式 、生活中应用;
7、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pH测定方法及注意事项,正常雨水及酸雨的pH;
8、探究实验:①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探究(气球的变化、U型管液面的变化、塑料瓶的变化等);②氢氧化钠变质的检验、除杂、证明部分变质;③中和反应的探究(能否反应、是否反应完全、反应过程中pH、温度及溶质判断)。
第十一单元考点
1、NaCl、 CaCO3 、Na2CO3 、NaHCO3 的用途;
2、粗盐提纯步骤、仪器 、玻璃棒的作用 、蒸发时的注意事项;
3、①CO32—的检验: 试剂、方法 ②碳酸钠的4条化学性质、方程式及灵活应用 ③盐的4条化学性质及方程式;
4、复分解反应:①识记酸、碱、盐的溶解性、常见9种沉淀 ②特点 ③适用范围 ④方程式写法 ⑤反应条件(反应物? 生成物?) ⑥从离子角度理解反应实质(识记常见离子间的反应);
5、①说出几种常见氮、磷、钾化肥及复合肥料(KNO3、NH4H2PO4) ②化肥的作用及缺乏时症状 ③化肥的简易鉴别方法。
第十二单元考点
1、①六大营养素 ②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的营养功能及富含食物 ③认识血红蛋白和酶;
2、认识几类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甲醛 、CO 、黄曲霉毒素 、亚硝酸钠;
3、钙、铁、锌、硒、碘、氟等对人体的作用及缺乏时症状 ,有害元素铅、镉、汞;
4、①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甲烷、乙醇、醋酸、葡萄糖等 ②初中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 ③热塑性塑料与热固性塑料特点;
5、①3大合成材料,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合成橡胶与天然橡胶优缺点 ②鉴别棉纤维 、羊毛纤维、合成纤维的方法;
3、①“白色污染” ②解决“白色污染”的途径 ③回收废弃塑料的好处及遇到的困难 ④识记塑料回收标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