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自由平等的真谛课件(共37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自由平等的真谛课件(共37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2022年3月,江苏的吉某未按照规定配合疫情防疫人员工作,强行闯卡,并辱骂疫情防控人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警方对其作出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吉某认为戴口罩、测体温是对其自由的限制。
吉某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严格遵守防控要求是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1、自由的含义及意义?
2、如何理解自由是有限制的?
3、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4、平等的含义及意义?
5、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自主学习:(P98—103)
板块一 无法治不自由
罗曼 罗兰
自由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自由就是做法律不禁止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自由应该是完全由自己作主,但现实生活中怎么有那么多规矩和限制呢?
请谈谈你对自由的认识?
你渴望自由吗?你所理解的自由是什么?
人为什么渴望“自由”?(自由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
如果我们有了“完全的自由”,会怎么样?(放纵)
法律是最低的行为准则,还要受到道德、纪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1.自由的内涵
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
回顾“公民的基本权利”
言论自由权
监督权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人身自由权
财产权
受教育权
名誉权
肖像权
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
2、自由的意义/作用是什么?
拥有自由,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一天,车轮质问方向盘说:“你为啥总是限制我的自由?”
方向盘回答说:“随心所欲,是要滚到邪路上去的。”
火车有轨道的限制
学生有校纪校规的限制
车辆有红绿灯的限制
联系你的生活,谈谈你受了哪些限制。
近期,我国多地多点发生本土聚集性疫情,主要为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快、隐匿性强。许多地方禁止本省人员跨省、跨市流动。
核酸检测
查看行程码
“疫情防控”与“自由”
2020年1月,武汉封城关闭离汉通道
2020年4月,武汉解封生活恢复正常
2021年5月,武汉音乐节如约而至
2020年3月,美国民众抗议“居家令”
2020年4月,美国疫情开始失控
2021年5月,美国死亡人数接近60万
对比中美防控形势和措施,你发现了哪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②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③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P98
3、如何理解自由是有限制的?(为什么说自由要受必要的限制?)
“蜡笔小球”终变“蜡笔小囚”
1、网名“蜡笔小球”却变成“蜡笔小囚”,失去了人生自由对你有何启示?
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2、“蜡笔小囚”散布谣言诋毁英烈被刑拘,自由和法治有何关系?
自由平等的真谛
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②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享受自由须守法治底线,法治规范、保障自由。
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
④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有自由。
板块二 法眼看平等
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4、什么是平等?
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
(1)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机会平等)
(2)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结果平等)
城乡同票同权
同工同酬
教育公平
城乡平等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不同等情况差别对待。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二者之间是不是存在矛盾?
不矛盾。因为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等他们属于弱势群体,是需要帮助的特殊对象,所以对他们给予“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对他们人权的尊重、关心和爱护,这也是对宪法精神和平等原则的体现和尊重。
平等≠平均。离开”差别对待”讲平等,平等会演变成另一种形式的“平均”,即弱者与强者的“均等”,这一思想会造成形式的平等,而实质的不平等。平等不是绝对的,绝对的平等是不可能实现的。
相关链接:
圆桌会议指围绕圆桌举行的会议,圆桌并没有主席位置,亦没有随从位置,人人平等。直到今天“圆桌会议”已成为平等交流、意见开放的代名词,也是国家之间以及国家内部,一种重要的协商和讨论形式。
平等有什么意义呢?
4、平等的重要意义?
①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第三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
继承权男女平等。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条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
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本法的规定服兵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
①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老虎苍蝇一起打”,说明了在违法或犯罪行为面前,平等是如何体现的?
2021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访举报386.2万件次,处置问题线索182.6万件,立案63.1万件,处分62.7万人,包括省部级干部36人,厅局级干部3024人,县处级干部2.5万人,乡科级干部8.8万人,一般干部9.7万人,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41.4万人。
荆州市商务局科长何某之子在微博上炫耀其父动用关系将其从封城的外地接回荆州,父亲被停职;
河南新郑市某医院副院长楚某拒绝按照规定佩戴口罩,面对工作人员的督促,连说16个“我不戴”,也被免了职;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 P102 - P103 )
①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②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自由
内涵
含义
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自由与法治的关系
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
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
平等享有权利,平等履行义务
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权益受到保护,违法予以追究
平等
自由平等的真谛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自由是有限制的
课堂小结
1. 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下列选项中,能体现法律意义上平等的是(  )
①出入电梯“女士优先”
②儿童乘坐公交应得到特殊关照
③任何违法犯罪行为都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
④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样的发展条件和机会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①错误,这是礼貌问题,属于道德范畴,不是法律问题;
④错误,提供同等的发展条件和机会。
C
2.“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这说明(  )
①公民行使权利,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
②在生活中,我们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约束
③社会生活需要规则,规则来自法律
④公民享有的权利广泛而真实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A
3. 天上的风筝许愿,希望能挣脱线的束缚。一阵狂风袭来,它借风拼命挣扎,线终于断了。可满心欢喜的风筝还来不及拥抱蓝天,就一头栽了下来,再也无法飞了。这一故事隐喻了(  )
A. 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B. 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C. 自由与法治的关系
D. 自由与平等的关系
C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