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五下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一)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一)
填空题。
到了近代,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面对外国列强的侵略,陷入落后挨打的境地。
2.面对鸦片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灾难,一些有见识的清朝官员主张禁烟,要求严惩贩卖和吸食鸦片的人,抵制鸦片的输入,其中态度最坚决的是林则徐。
3.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亲自指挥销毁没收的鸦片。虎门销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烧鸦片》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和反抗外国侵略者的坚强意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展现了林则徐的爱国精神。
4.1840年6月,鸦片战争正式爆发。关天培(誓与炮台共存亡)是战争中壮烈殉国的英雄人物。
5.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妥协求和告终。1842年,清政府同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 条约要求将中国的香港岛割让给英国。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南京条约》的内容
割地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 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通商口岸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
五处为通商口岸
协定关税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7.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到祖国怀抱,英国在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为扩大在华利益,英国和法国联合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圆明园这座举世无双的皇家园林(被誉为“万园之园”)被英法联军洗劫烧毁。
9.1894年,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这一年正是农历甲午年,所以这场战争被称为“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以清军惨败告终。
10.1894年9月,在大东沟海战中,致远舰舰长邓世昌与同舰官兵壮烈殉国。邓世昌是我国近代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11.1895年,清政府被迫在马关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和民族危机。
12.《马关条约》的内容
割地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
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款 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开放商埠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允许设厂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4.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经历了空前的磨难。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为惨痛的一页,它警示我们:落后就会挨打,自强不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15.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孙中山正是这样一位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革命先驱,他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这个影响深远的口号,成立同盟会,积极传播革命思想。
16.为了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先后发动了十多次武装起义(如萍浏醴起义、黄花岗起义等),虽然起义都失败了,但还是给清政府以极大打击。
17.辛亥革命
(1)在孙中山和其他革命党人的影响下,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的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和士兵打响了武昌起义的枪声。经过一夜激战,第二天清晨,起义军占领武昌。接着,汉口、汉阳的新军也先后起义,革命在武汉三镇首先取得胜利。
(2)武昌起义胜利后,仅一个多月时间,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形成了席卷全国的革命浪潮,清政府的统治迅速崩溃。因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这次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
18.1912年1月,革命党人在南京建立了临时政府,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民主共和渐入人心。
19.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及其他许多法令,推行了一系列移风易俗的措施。
20.辛亥革命的意义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一次历史性巨变。虽然它不是一次彻底的革命,没有真正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但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深刻影响和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变革。
21.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震动了全世界,也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找到了指路的明灯,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逐渐认识到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22.《新青年》是陈独秀创办的著名刊物,高举“民主”“科学”大旗,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23.李大钊是中国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24.五四运动
直接原因 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
时间、地点 1919年5月4日,北京
口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
作用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意义
(1)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会议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木船上进行。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6.党旗、党徽和党的生日
(1)中国共产党党旗为旗面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
(2)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
(3)每年的7月1日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纪念日。
27.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培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
28.南昌起义标志行共产党独立承担着领导中国革命责任的开始,也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8月1日后成为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29.1928年,朱德、陈毅率领部分队伍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队伍会师。
30.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撇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征程。
31.遵义会议
(1)召开: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会议。
(2)内容: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中国革命从此开始走上胜利之路。
(3)意义: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32.红军长征路线:中央革命根据地(1934年10月,江西瑞金)→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向贵州进军,强渡乌江→遵义会议(1935年1月)→四渡赤水(打乱敌人追剿计)→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飞夺泸定桥一翻雪山,过草地(被称为“死亡陷阱")一陕北吴起镇会师(1935年10月)一甘肃会宁红军三大主力会师(1936年10月).
33.历经艰难险阻,红军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宣告了国民党围追堵截的破产,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34.举世闻名的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铸就了不怕牺牲、百折不挠、浴血奋战、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
二、判断题。
1.1839年6月,在广东虎门指挥销毁鸦片的是林则徐。 (√)
2.1839年3月,关天培奉命到广州查禁鸦片;誓与炮台共存亡的英雄是林则徐。 (×)
解析:奉命到广州查禁鸦片的是林则徐,誓与炮台共存亡的是关天培。
3.1997年7月,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
4.1840年6月,第二次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
5.邓世昌在大东沟海战中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最终与全舰官兵壮烈殉国。 (√)
6.回望历史,我们应该记住那些耻辱,更应该记住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 (√)
7.人们到南京中山陵缅怀的革命先驱是孙中山。 (√)
8.林则徐领导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
9.1911年,黄兴领导黄花岗起义取得了成功。 (×)
10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 伟大的梦想。 (√)
11.武昌起义后,仅一个多月时间,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
12.1912年1月,革命党人在南京建立了临时政府,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
13.辛亥革命是一次彻底的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
14.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震动了全世界。 (√)
15.《新青年》是陈独秀创办的著名刊物,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16.8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纪念日。 (√)
17.中国共产党的党旗党徽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 (×)
18.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
19.现在是和平年代,长征精神不需要了。(×)
三、选择题。
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爱国人士(B)的名言。
A. 孙中山 B.林徐 C.关天培
2.“人在炮台在,不离炮台半步!”这是(C)在虎门炮台与英军战斗时说的一句话。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关天培
3.1842年,清政府同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要求将中国的(B)割让给英国。
A. 澳门 B. 香港岛 C.黄岩岛
4.(A)签订后,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天津条约》
5.圆明园是举世闻名的呈家园林,它毁于(B)期间。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 抗日战争
6.(名校真题)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B)。
A.《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南京条约》
7.(C)第一次提出了“振兴中华”这个影响深远的口号。
A.毛泽东B.周恩来C.孙中山 D. 李大钊
8.我们要学习和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其中孙中山先生的名言是( A )
A.一息尚存,不忘救国
B.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C. 先天下之忧而忧
9.(B)后,形成了席卷全国的革命浪潮,清政府的统治迅速崩溃。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南昌起义
10.(B)是颂扬十月革命胜利和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李达
11.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起因是(C)。
A.辛亥革命的爆发
背景 ①近代以来清朝逐渐走向衰败。②英国却发展成为工业强国,对中国这个落后的东方大国垂涎欲滴
目的 掠夺中国的财富
方式 向中国走私和倾销鸦片
影响 鸦片走私给英国资本家和鸦片贩子带来巨额利润,带给中国的却是灾难
B.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2.有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A.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1日
B.中共“一大”的参会代表共13人
C.中共“一大”最后一天的会议是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木船上进行的
13.(A)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A. 井冈山 B.岳麓山 C. 武功山
14.在长征途中,被称为“死亡陷阱”的是( A )。
A. 草地 B. 大雪山 C. 铁索桥
15.(C)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A. 五四运动B. 秋收起义 C.遵义会议
简答题
1.(教材P44)从上面的资料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如果鸦片长期泛滥,会给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答:(1)信息
(2)鸦片长期泛滥会使中国的财富大量外流,危害中国人的身心健康,导致社会生产力严重衰退。
2. (教材P46)鸦片战争中,还有许多与侵略者抗争的历史故事和英雄人物,让我们一起收集相关资料吧!
答:(1)我了解到的鸦片战争中的故事是:1842年,英军进攻长江门户吴淞。年近七旬的老将江南提督陈化成率众抵抗,身负重伤,力竭牺牲。
(2)我的感受是:老将陈化成英勇无畏、抗敌卫国的优秀品质和爱国情怀让人敬佩。
3.(教材P47)为什么说中英《南京条约》是丧权辱国的条约
答:割让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劳动人民的负担,被迫开放的通商口簍岸成为西方侵略者在中国掠夺原料、倾销商品的场所,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4.(教材P47)历史的昨天和今天,给你留下了哪些思考
答:落后就会挨打,只有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不会重蹈历史的覆辙,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5.(教材P48)两个强盗分别指的是谁 圆明园的遭遇使你想到了什么
答:(1)两个强盗指的是英国和法国侵略者。
(2)圆明园被英法联军劫掠烧毁显示了英法联军的侵略圆明园大水法遗址罪行,它告诉我们:落后就会挨打。
6.(教材P49)如今的圆明园遗址中到处是断壁残垣。有人提议重建圆明园,希望重现昔日皇家园林风采,供人们游览;也有人主张保留遗址原貌,以警示后人。你怎么看 说说你的理由。
答:如:我不赞同重建圆明园。保留圆明园的遗址原貌,有利于警醒国人不忘国耻,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持续奋斗。
7.(教材P49)你还知道哪些文物被掠夺的故事 从文物的流失和回归中,你想到了什么
答:(1)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中的文献被外国探险家盗走。
(2)近代清政府腐朽,国力衰退,导致大量文物被列强掠夺,流失海外。当今中国综合国力逐渐强大,为流失文物回归祖国奠定了基础。
8.(教材P50)100多年前的甲午中日战争在中国人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火的记忆,北洋水师英勇抗争的精神至今仍激励着我们。听到同学们的讨论,你想说些什么
答: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思想和政策由来已久,清政府的腐朽给了日本以可乘之机。战争中北洋水师官兵奋勇抗争,保卫祖国,他们的爱国情怀值得我们学习。
9.(教材P50)为什么邓世昌的故事至今依旧被人们传颂 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还有很多为国捐躯的将士,请查找资料,说一说他们的故事。
答:(1)邓世昌的事迹激励着当时以及后来的中华儿女为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富强而不断奋斗。(2)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清军将领左宝贵在平壤战役中亲临城头指挥作战,中弹牺牲。
10.(教材P51)翻开中国近代史,从中英《南京条约》的民族屈辱,到中日《马关条约》的民族危机,中国人民饱受磨难而不断抗争。历史留给我们怎样的思考呢
答:近代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顽强的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历史警示我们:落后就会挨打,自强不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11.(教材P52)人们为什么用各种方式纪念孙中山?
答:孙中山是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革命先驱,他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他为推进民主革命而四处奔走、大声疾呼,为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作出重要贡献。
12.(教材P53)我们对孙中山先生最好的纪念,就是学习和继承他的革命精神,继续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结合下面的内容,选择其中一个方面,查查它的含义,并说说你的理解。
答:如:选择“一息尚存,不忘救国”,这句话的含义是“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不能忘记挽救国家的责任”,表明了孙中山以救国为己任的爱国情怀。
13.(教材P54)你所知道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有哪些 你了解他们的故事吗
答:林觉民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1911年4月27日,林觉民与黄兴等人攻入总督衙门,之后在与清军巷战中被俘。不久后在刑场从容就义。
14.(教材P55)辛亥革命已经过去100多年了,但革命者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你会用怎样的方式来铭记历史,纪念 亥革命呢 和
同学们讨论一下,谈谈你的想法。
答:(1)我的纪念方式是:读一本与辛亥革命有关
(2)我的活动感受是: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与无革命者的奋斗是分不开的,辛亥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和爱国精神是我们要铭记和学习的。
15.(教材P56)你知道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实现民主共和的理想做了哪些积极的探索吗
答: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明确《中华民国临时“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 约法》局部体”;借助移风易俗来推动革命。
16.(教材P57)你知道什么是从“头”到“脚”的革命吗 你还知道辛亥革命后出现了哪些新风尚
答:(1)从“头”到“脚”的革命指的是剪发辫和禁缠足。
(2)如: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提倡婚姻自由等。
17.(教材P58)和同学们议一议,李大钊为何不惧死亡。
答:李大钊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不屈的革精神。
18.(教材P59)查一查,五四运动中都提出了哪些口号 议一议,为什么中国在巴黎和会上遭到不平等对待
答:(1)“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2)“弱国无外交”,中国当时综合国力弱小,国际地位不高,在巴黎和会上遭到不平等对待。
19.(教材P61)同学们,你们知道南昌起义的故事和八一建军节的由来吗 查阅资料,看看有什么发现。
答:(1)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8月1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20.(教材P62)请以小组为单位,查阅更多革命故事,分享自己的感受。
答:红军战士张子清受伤,战友把从伙食中节省的一包盐留给他清洗伤口,可他舍不得用。当医院消毒用盐用完时,他把珍藏的食盐捐出来给重伤员清洗伤口,而他自己却因伤势恶化牺牲。红军战士有着顽强的意志和忘我的革命精神。
21.(教材P63)在地图上找一找红军长征经过的地区,查一查资料,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想一想红军当时面临怎样的困难。
答:红军长征跨越近百条江河,翻越40余座高山险峰,穿越茫茫草地,面对的是险恶的自然环境。
22.(教材P64)这场远征为什么这么“难” 红军又为什么“不怕”
答:(1)红军长征面临一路上险恶的自然环境,缺衣少食,还要应对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
(2)红军有着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及革命必胜的理想信念。
23.(教材P65)在新的时代,我们该怎样学习和传承长征精神 和同学讨论,写下你的想法。
答:我们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努力把个人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不怕困难,不怕吃苦,勇往直前,掌握知识和本领,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